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肠道菌群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治疗进展

肠道菌群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治疗进展

肠道菌群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治疗进展
肠道菌群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治疗进展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0, 9(4), 348-353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20 in Hans. 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journal/tcm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2677/tcm.2020.94052

Progress of Intestinal Flora

in the Treatment of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Lijie Shi1*, Xuewei Li2, Yanying Li2, Min Sha1, Huiyi Zhu1, Jin He1, Tiansheng Huang2#

1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Shanghai Guanghua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anghai

Received: Jun. 19th, 2020; accepted: Jul. 6th, 2020; published: Jul. 13th, 2020

Abstrac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disorders of intestinal flora can lead to diseases of multiple organs and systems in the human body. Intestinal microorganisms maintain homeostasis and regulat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pathological state of human body with their diversity in composition and complexity in structure. Immun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defense system of human body, and there are many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which intestinal flor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homeostasis of human immune system. Therefore,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stinal flora and the immune system is the key to ensure the health of the body. In recent years, many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intestinal flor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which has aroused the enthusiasm of many scholars, therefore, people began 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of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by regu-lating intestinal flora and achieved a definite effe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ogress of treating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by regulating intestinal flora.

Keywords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Intestinal Flor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dern Medicine

肠道菌群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治疗进展

石莉杰1*,李雪微2,李艳英2,沙敏1,诸慧怡1,何进1,黄天生2#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第一作者:石莉杰。

#通讯作者。

石莉杰 等

收稿日期:2020年6月19日;录用日期:2020年7月6日;发布日期:2020年7月13日

摘 要

已经有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失调可以导致人体多器官多系统病变,肠道微生物以其组成上的多样性、结构上的复杂性来维持稳态,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和病理状态。免疫系统是人体一个重要的防御系统,影响因素众多,其中肠道菌群在维持人体免疫系统稳态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建立和维持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保障机体健康的关键。近年来不少研究提出肠道菌群在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激起了广大学者的研究热情,因此人们开始探索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并取得了确切的疗效。本文就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肠道菌群,祖国医学,现代医学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licenses/by/4.0/

1. 肠道菌群

胃肠道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微生物系统,人体肠道微生物的数量约为1014个,肠道细菌基因的数量大约是人类基因的100倍[1]。人体肠道菌群包括多种益生菌和致病菌,这些菌群在体内的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保障,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受到遗传、种族、饮食、分娩方式、地理位置和接受药物治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 [3] [4],并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密切相关。我们的肠道微生物群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就可能造成失调,从而导致免疫、代谢等功能的紊乱而致病[5]-[10],如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和肝脏疾病等。几年前的一项研究[11]证实了无菌小鼠的脾脏发育存在一定的缺陷,而利用菌群干预以后,脾脏的缺陷则逐渐好转,说明肠道菌群参与了免疫系统的发育。1921年HOEFERT 首次提出肠道菌群与慢性肝病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12],随后有大量研究也证实了肠道内微环境的破坏和肠道微生物群改变参与了肝病的发生[13] [14] [15] [16]。肠道菌群参与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过程[17]。某些特定的肠道细菌具有强烈的致病性,可以通过激活肝细胞的自身免疫系统而攻击自身肝细胞,造成肝细胞损伤以及肝功能受损,进而参与了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疾病发生过程[18]。可能是由于肠道炎症改变了肠道的本身的通透性,使肠道菌群或者其代谢产物随血液循环进入到肝脏门静脉系统,定植于肝脏而启动机体免疫应答而造成。

2. 自身免疫性肝病

祖国医学没有明确的记载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治疗以及预后,结合古代医书所记载的相关内容,如《黄帝内经·素问》篇记载:“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素问·五邪篇》云:“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等,可知本病当属“胁痛”、“黄疸”、“积聚”、“鼓胀”等肝胆系疾病范畴,病位在肝,与胆、脾胃、大肠等相关,其发病是由于饮食失节、劳逸过度、情志失调、禀赋不足等导致机体表现为湿、热、瘀和虚。

Open Access

石莉杰等

现代医学认为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AILD)是一组免疫介导的慢性、进展性肝细胞损伤性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PSC)等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通常认为与遗传、免疫、炎症、感染以及菌群失调等联系密切,目前尚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准,治疗上尚无有效的药物能够完全治愈该疾病。研究表明[19]肠源性毒素可以激活肝脏的kuffer细胞,释放炎性因子而损伤免疫系统,且kuffer细胞本身吞噬能力也受到了影响,导致免疫蛋白合成减少,进一步损伤免疫功能。近年来肠道菌群失调在AILD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治疗AILD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3. 药物治疗

3.1. AIH

AIH是一种肝脏的炎症性疾病,血清内可见自身抗体升高[20],目前认为AIH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遗传易感性和分子模拟机制等。HIV的首选治疗方案为泼尼松单药或联合硫唑嘌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肝损伤程度,但是激素治疗副作用较大且不良反应居多[22]。因此,人们开始寻求一种绿色安全的治疗方法。

林睿[22]以细菌16SrDNA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AIH患者粪便中的关键细菌的含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数量减少,双歧杆菌与肠球菌的比值下降,说明AIH患者存在菌群失调现象。菌群失调可以导致肠道粘膜损伤,以致血液中内毒素含量升高,损伤肝脏,诱发AIH的免疫耐受损伤机制。王禾穗源等[23]的动物实验研究,将微生物引入到无菌小鼠体内以后,Th1与Th17含量得到了恢复,又用抗生素杀灭肠道菌群,结果小鼠肝脏内的NKT细胞比例明显下降,脾脏体积减小,且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减低,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明显减轻了ConA诱导的AIH的肝损伤。说明肠道菌群可以影响免疫功能,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改变肝脏免疫细胞的比例以及炎性因子的数量完成的。目前尚缺乏通过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来治疗AIH的文献报道,或许是一种新的治疗方向。

3.2. PBC

PBC以免疫相关的胆道上皮细胞损伤、胆汁淤积和进行性纤维化等为主要特征,诊断上主要靠肝脏血清学检查以及抗线粒体抗体(AMA)的检查[24]。熊去氧胆酸(UDCA)是传统中药熊胆的提取物,有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的功效,中医很早就将其应用于肝胆系疾病的治疗。1999年美国FDA将UDCA 批准为治疗PBC的药物。其治疗作用可能和参与调节患者的菌群有关。近年来在(PBC)肠道菌群紊乱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揭示了PBC的一种微生物学特征。

我们知道胆汁酸主要是通过肠道细菌进行分解代谢的,肠道菌群能够影响胆汁酸池的大小、胆汁酸水平以及FXR信号通路的表达[25] [26] [27]。相关的动物实验发现无菌小鼠的胆汁酸水平与正常饲养小鼠相比,肝组织中胆汁酸水平表现出较明显的升高[28]。一项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29],采集PBC 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患者的大便进行16S rRNA测序,通过横向对比发现PBC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 = 0.03),给予PBC患者UDCA治疗6个月,PBC相关属的菌群丰度增加。以上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PBC的发生以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否能作为PBC的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3.3. PSC

PSC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以胆管的炎症和纤维化为特点,病情严重时可发展为

石莉杰等

胆管狭窄甚至肝硬化,多数患者合并有炎症性肠病。目前PSC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多认为是遗传和免疫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临床表现、生化和组织学的检查以及胆道造影可诊断该病[30]。有一部分PSC 患者可无临床症状,有症状的PSC患者通常以乏力、黄疸、瘙痒、腹部不适等症状为特征。缺乏有效治疗药物,目前的治疗主要依靠肝移植[31]。有人采用UDCA治疗PSC,但需要长期大剂量服用药物,副作用较大。可作为经验性用药,不推荐长期大剂量服用[30]。

Pereira等人[32]提出PSC的病因与胆汁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无关,认为链球菌在该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潜在的致病作用。Tabibian等[33]的研究发现,将Mdr2-小鼠于无菌环境中饲养2个月以后,其ALP、转氨酶、胆红素等血清学指标,次级胆汁酸缺失,升高更明显,纤维化、胆管狭窄更严重,UDCA治疗以后以上症状均有所好转,提示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预防胆道损伤中的重要性,并为今后研究PSC 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干预措施提供了途径。粪菌移植或可成为PSC潜在的治疗手段。

4. 粪菌移植治疗

粪菌移植是指将健康人的正常菌群经过处理以后,移植给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自从粪菌移植用于治疗难治性腹泻并能够使菌群恢复平衡[34],粪菌移植的治疗手段在各种肠道菌群相关性疾病中广泛应用,也激起了广大学者的研究热情。

研究表明,来自健康供体的微生物群可以恢复肠道菌群紊乱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35]。AILD也是一种菌群相关性疾病。Allegretti JR等[36]对10例PSC患者进行FMT治疗,在基线和FMT后第1、4、8、12和24周进行肝酶谱、粪便微生物组和代谢组学分析,首次证明FMT在PSC治疗中的安全性,FMT 术后第6个月ALP水平较基线下降≥ 50%;采用16S rRNA对粪便微生物和代谢动力学进行检测,菌群多样性较基线期增加,且与ALP水平下降相关(P = 0.02)。最近的一例病例报道[37],评价FMT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复发性急性细菌性胆管炎的疗效,进行为期4周,每周1次的治疗,分别在基线、每次FMT前和治疗后1年结束时,对血液生化、总胆汁酸和分离血清胆汁酸和粪便微生物群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虽然FMT治疗后,患者的变形杆菌相对丰度降低,拟杆菌和厚壁杆菌数量增加,血液生化、总胆汁酸和分离血清胆汁酸指标有所好转,但是随访一年后这些指标又逐渐变差。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使用综合多组学大规模的研究,来证实FMT应用于PSC的疗效,并且要长期随访评估疗效。

5. 小结与展望

基于肠道菌群的治疗方法,确实在一些AILD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其具体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并且大样本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还不够完善,故研究作用机制以及设计更加规范合理的实验方案来证明长期疗效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研究的逐步深入,利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和科学的实验方法,将会为AILD的诊断和治疗找到一个更加绿色有效的道路,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保驾护航,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基金项目

上海市体育局资助项目(编号:19Z010);中医脾胃病专科。

参考文献

[1]Qin, J., Li, R., Raes, J., et al. (2010) A Human Gut Microbial Gene Catalogue Established by Metagenomic Sequenc-

ing. Nature, 464, 59-65.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038/nature08821

[2]Deschasaux, M., Bouter, K.E., Prodan, A., et al. (2018) Depicting the Composition of Gut Microbiota in a Population

with Varied Ethnic Origins But Shared Geography. Nature Medicine, 24, 1526-1531.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038/s41591-018-0160-1

石莉杰等

[3]Zhang, C., Zhang, M., Wang, S., et al. (2010) Interactions between Gut Microbiota, Host Genetics and Diet Relevant

to Develop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s in Mice. The ISME Journal, 4, 232-241.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038/ismej.2009.112

[4]Madan, J.C., Hoen, A.G., Lundgren, S.N., et al. (2016) Association of Cesarean Delivery and Formula Supplementa-

tion with the Intestinal Microbiome of 6-Week-Old Infants. JAMA Pediatrics, 170, 212-219.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001/jamapediatrics.2015.3732

[5]Paolella, G. (2014) Gut-Liver Axis and Probiotics: Their Role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 15518-15531.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3748/wjg.v20.i42.15518

[6]Chang, C., Lin, C., Lu, C., et al. (2015) Ganodermalucidum Reduces Obesity in Mice by Modulat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Gut Microbiota. Nature Communications, 6, 7489.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038/ncomms8489

[7]Brahe, L.K., Astrup, A. and Larsen, L.H. (2016) Can We Prevent Obesity-Related Metabolic Diseases by Dietary

Modulation of the Gut Microbiota? Advances in Nutrition, 7, 90-101.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3945/an.115.010587

[8]Sonnenburg, J.L. and B?ckhed, F. (2016) Diet-Microbiota Interactions as Moderators of Human Metabolism. Nature,

535, 56-64.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038/nature18846

[9]Herrema, H., IJzerman, R.G. and Nieuwdorp, M. (2017) Emerging Role of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Microbial Metab-

olites in Metabolic Control. Diabetologia, 60, 613-617.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007/s00125-016-4192-0

[10]Cotillard, A., Kennedy, S.P., Kong, L.C., et al. (2013) Dietary Intervention Impact on Gut Microbial Gene Richness.

Nature, 500, 585-588.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038/nature12480

[11]Kamada, N., Seo, S.U., Chen, G.Y., et al. (2013) Role of the Gut Microbiota in Immunity and Inflammatory Disease.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13, 321-335.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038/nri3430

[12]Bajaj, J.S., Hylemon, P.B. and Younossi, Z. (2012)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Liver Diseas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upplements, 1, 9-14.

[13]Boursier, J., Mueller, O., Barret, M., et al. (2016) The Severity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Gut Dysbiosis and Shift in the Metabolic Function of the Gut Microbiota. Hepatology, 63, 764-775.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002/hep.28356

[14]Xie, G., Wang, X., Liu, P., et al. (2016) Distinctly Altered Gut Microbiota in the Progression of Liver Disease.

Oncotarget, 7, 19355-19366.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8632/oncotarget.8466

[15]Li, F., Sun, G., Wang, Z., et al. (2018) Characteristics of Fecal Microbiota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Pa-

tients.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61, 770-778.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007/s11427-017-9303-9

[16]Yin, X., Peng, J., Zhao, L., et al. (2013) Structural Changes of Gut Microbiota in a Rat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Model Treated with a Chinese Herbal Formula. Systematic and Applied Microbiology, 36, 188-196.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016/j.syapm.2012.12.009

[17]Lynch, S.V. and Pedersen, O. (2016) The Human Intestinal Microbiome in Health and Disease.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5, 2369-2379.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056/NEJMra1600266

[18]Li, B., Selmi, C., Tang, R., et al. (2018) The Microbiome and Autoimmunity: A Paradigm from the Gut-Liver Axis.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15, 595-609.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038/cmi.2018.7

[19]Marshall, J.C. (1998) The Gut as a Potential Trigger of Exercise-Induce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Canadi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 76, 479-484.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139/y98-049

[20]陈成伟, 陈晓宇, 成军.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和治疗共识(2015)[J].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6, 21(1): 165-178.

[21]Peiseler, M., Liebscher, T., Sebode, M., et al. (2018) Efficacy and Limitations of Budesonide as a Second-Line Treat-

ment for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Hepatitis.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16, 260-267.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016/j.cgh.2016.12.040

[22]林睿. 肠黏膜屏障损伤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枯否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影响的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天津: 天

津医科大学, 2013.

[23]王禾穗源, 杨成茂, 郭倩, 等. 肠道菌群对于CONA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影响[C]//第八届泛环渤海生物化

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8年学术交流会, 2018: 115.

[24]李谦谦, 周新苗, 祁兴顺, 等. 《2018年英国胃肠病学会/英国PBC协作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治疗及管理指南》

推荐意见[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8, 34(6): 1191-1192.

[25]Fiorucci, S. and Distrutti, E. (2015) Bile Acid-Activated Receptors,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the Treatment of Meta-

bolic Disorders. 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 21, 702-714.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016/j.molmed.2015.09.001

[26]Chiang, J.Y.L., Kimmel, R., Weinberger, C., et al. (2000) Farnesoid X Receptor Responds to Bile Acids and Represses

Cholesterol 7α-Hydroxylase Gene (CYP7A1) Transcription.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75, 10918-10924.

石莉杰等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074/jbc.275.15.10918

[27]Gadaleta, R.M., van Erpecum, K.J., Oldenburg, B., et al. (2011) Farnesoid X Receptor Activation Inhibits Inflamma-

tion and Preserves the Intestinal Barrier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Gut, 60, 463-472.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136/gut.2010.212159

[28]Swann, J.R., Want, E.J., Geier, F.M., et al. (2011) Systemic Gut Microbial Modulation of Bile Acid Metabolism in

Host Tissue Compartmen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8, 4523-4530.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073/pnas.1006734107

[29]Tang, R., Wei, Y., Li, Y., et al. (2018) Gut Microbial Profile Is Altered in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and Partially

Restored after UDCA Therapy. Gut, 67, 534-541.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136/gutjnl-2016-313332

[30]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诊断和治

疗专家共识(2015)[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6, 32(1): 23-31.

[31]Lazaridis, K.N. and LaRusso, N.F. (2016)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5,

1161-1170.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056/NEJMra1506330

[32]Pereira, P., Aho, V., Arola, J., et al. (2017) Bile Microbiota in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Impact on Disease Pro-

gression and Development of Biliary Dysplasia. PLoS ONE, 12, e182924.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371/journal.pone.0182924

[33]Tabibian, J.H., Hara, S.P.O., Trussoni, C.E., et al. (2016) Absence of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Exacerbates

Hepatobiliary Disease in a Murine Model of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Hepatology, 63, 185-196.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002/hep.27927

[34]de Vrieze, J. (2013) The Promise of Poop. Science, 341, 954-957.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126/science.341.6149.954

[35]Hamilton, M.J., Weingarden, A.R., Unno, T., et al. (2013) High-Throughput DNA Sequence Analysis Reveals Stable

Engraftment of Gut Microbiota Following Transplantation of Previously Frozen Fecal Bacteria. Gut Microbes, 4, 125-135.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4161/gmic.23571

[36]Allegretti, J.R., Kassam, Z., Carrellas, M., et al. (2019)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114, 1071-1079.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4309/ajg.0000000000000317

[37]Philips, C.A., Augustine, P. and Phadke, N. (2018) Healthy Donor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or Recurrent

Bacterial Cholangitis in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A Single Case Report.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 6, 438-441.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fd11126729.html,/10.14218/JCTH.2018.00033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AIH)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类 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 包括六项:AMA-M2、SP100、gp210、LKM1、LC1、SLA 1.抗线粒体抗体(AMA-M2):是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有较高的检出率(95%),但特异性不好,主要表现在对于HCV、AIH、SS、SSc等有检出。女性PBC的发病率是男性的10-20倍。注意:1)AMA与PBC疾病活动性无关; 2)有10%以上的PBC表现为AMA-M2阴性。 3)对于PBC诊断要看特异性指标Sp100,gp210 2.抗SP100抗体(抗核骨架蛋白):SP100对PBC患者具有高特异性(98%),在PBC中的阳性率为30%,在其他肝病患者中均为阴性。在AMA-M2阴性的PBC患者中的阳性率有60%,该抗体对于AMA阴性的PBC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1)与PBC疾病轻重无关。 2)Anti-Sp100对AMA阳性和阴性的PBC患者都有检出,尤其对于AMA阴性的PBC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抗gp210抗体(抗核糖核蛋白):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PBC)高度特异性抗体,在其他肝病中未见报道。gp210抗体对PB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1%,99%。 可以同AMA同时出现,也可存在于AMA阴性的PBC患者中(20-47%); 注意:1)可作为PBC患者的预后指标:gp210抗体的阳性与阴性的PBC患者在预后有明显差异,阳性提示患者预后不良(主要表现在肝衰竭)。 2)对于临床、生化和组织学表现疑诊PBC而AMA阴性的患者,或AMA阳性而临床症状不典型、存在重叠综合征(如与干燥综合征重叠)的患者,抗gp210抗体的检测具有重要价值。 4.抗LKM1抗体(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是Ⅱ类自身免疫肝病(AIH-Ⅱ)的血清学指标。AIH-Ⅱ常始于少儿期,且女性好发。LKM1抗体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也有7%的检出率;有报道显示,一些LKM1阳性的丙肝患者在接收干扰素治疗时,使病情加重的风险要高。 注意:LKM1是反映疾病进程和治疗的一个较好的免疫学指标(在治疗用药方面有预测的意义)。 5.抗LC1抗体(抗肝细胞浆Ⅰ型抗原抗体):LC1抗体对于AIH-II的特异性要高于LKM1抗体。高效价的抗LC1只在有着高活动度的慢性或肝硬化中检测到。注意:1)其滴度与疾病活动程度明显相关。 2)与LKM1相反,抗LC1对皮质醇和硫唑嘌呤的疗效没有预测意义。 6.抗SLA抗体(抗可溶性肝抗原自身抗体):对于Ⅲ型自身免疫肝病(AIH-Ⅲ)具有高度特异性,其阳性率占自身免疫肝病的11-32%,还没有发现在其他疾病或正常人群中存在SLA抗体,因而诊断价值很高。

肠道菌群研究的主要方法

肠道菌群研究的主要方法 长期以来,为了研究肠道菌群的成员及其功能,科学家们建立和发展了众多技术 手段。经典的微生物学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对细菌进行纯培养,然后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对细菌的生理活性进行研究。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对环境中的复 杂微生物群落进行研究时,科学家们越来越多地运用不依赖于培养的方法,全面分析 各种微生物在环境中的活动和对环境的影响。 基于分离培养的方法 在肠道微生物学研究中,科学家们通常使用一定的选择性液体或固体培养基,对 粪便或肠道粘膜、肠道内容物等样本进行培养和富集,并对培养得到的细菌种类进行分析。根据肠道细菌的特性,对肠道菌进行培养通常需要在厌氧的条件下进行,严格 的厌氧和培养基的选择对于肠道菌的分离和生长非常重要。但是,局限于纯培养的方法具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体外培养体系难以模拟微生物在肠道中自然生长繁殖的条件,因此绝大多数的肠道微生物都还不能通过纯培养的方法得到分离;其次,仅仅依靠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检测也不能对菌株进行准确的鉴定。因此,在研究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中,研究者们通常结合分离培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感兴趣的细菌种类进行研究。 二.分子生态学研究方法 分子生态学方法通常以环境中各种微生物的基因组核酸(DNA 或RNA)为研究 对象。在以肠道菌群为对象的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研究者们最常使用核糖体小亚基 RNA 基因(细菌中的16S r RNA 基因)的全部或部分序列作为分子标签来代表物种,以基 因序列的多样性代表物种的多样性,从而对菌群的组成结构进行分析。细菌16S r RNA 基因具有广泛性、进化变异小、具备高保守区和高变区(V 区)等特点,同时序列还具有信息 量巨大且更新迅速的公开数据库,如Database Project(RDP)、SILVA 、Greengenes 等等,研究者们可以方便地将自己研究中的16S r RNA基因序列与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定细菌的分类地位。类似的,为了对肠道菌群中具有特定功能的类群进行检测,研究者们也建立了以功能基因片段为分子标签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分子生态学分析方法分为两大类:基于DNA 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和基于DNA 测序技术的分析方法。除此之外,可用于实时定量的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也是常用的分析手段。DNA 指纹图谱技术依据分子大小、核酸序列等特征的不同,将代表微生物群落中各物种的 DNA 分子标记物在凝胶上进行电泳分离,使代表不同物种的分子标记迁移到胶上的不同位置,最终得到的电泳图谱用于显示群落的组成结构。DNA 指纹图谱的最大优点是方便、快速、直观,常用于检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或比较不同群落之间的结构差异。最常用的DNA 指纹图谱技术包括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和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T-RFLP)等。 不同于指纹图谱技术,DNA 测序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直接获取序列核酸信息的方法, 对群落中各物种的进化地位作出判断。基于单克隆质粒、转化细胞构建和桑格(Sanger)双脱氧法测序的16S r RNA 基因克隆文库长期以来广泛用于研究群落中微生物组成的方法,已被多次应用于人体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分析,并获得了在物种检测深度和物种鉴定水平上均远远优于DNA 指纹图谱技术的结果 肠道菌群与健康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自身免疫性肝炎

---------------------------------------------------------------最新资料推荐------------------------------------------------------ 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 Autoimmune Hepatitis 1/ 54

概况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有时,病程中可出现病情的加重和缓解。 其诊断依靠组织学的异常,特异的临床和生化指标,以及血清球蛋白和抗核抗体的异常。 50年前就有人对此病做过描述。 此外还有变异型,重叠型和混合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炎,这些疾病与其他一些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PSC)可有相同的临床特征,但它们之间具体区别还不清楚。

---------------------------------------------------------------最新资料推荐------------------------------------------------------ 将自身免疫性肝炎与其他形式的慢性肝炎区别开来仍然很重要,因为抗炎药,免疫抑制剂或是两者合用对于大部分AIH的病人还是有效的。 虽然适当的治疗可以延缓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避免肝移植,但是此病的治疗仍面临很大的挑战性。 3/ 54

发病机制可能的发病机制如下:有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素质的患者,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触发了由T细胞介导,针对肝脏各类抗原的一系列免疫连锁反应,进而导致肝脏进行性的坏死性炎症反应和纤维化。

消化道菌群分布

消化道微生物群落分布及构成具有空间特异性。纵向来看,食管、胃、十二指肠、回肠、空肠和结肠的细菌群落构成及菌量存在差异,各部位细菌数目分别为101~2、104~5、106~7、107~8和1010~12CFU/ml;横向来看,胃液与胃黏膜菌群、粪便与大肠黏膜的菌群构成及数量不尽相同。 消化道真菌群落虽然含量远远低于细菌群落,但同样是消化道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情况下,粪便中真菌细胞数为10~103个/g,相应细菌群落含量较高,为1011~1012个/g。人类出生后数天或数周消化道内即出现真菌定植。早期基于培养方法的研究认为,70%健康人消化道内存在真菌,其中大部分为念珠菌和酵母菌等。因受到分类和鉴定方法的限制,有大量与人体相关的真菌仍然未知。 一、食管 早期基于细菌培养的研究认为,食管无菌或仅有少量暂住菌。目前少量针对食管细菌群落高通量测序分析的研究报道,正常食管菌群主要以链球菌属、普里沃菌属和韦荣球菌属为主,多来自于口咽部的定植细菌;食管菌群构成虽复杂但相对稳定,大部分食管内细菌已知并可培养。 有学者将食管菌群构成分两型:Ⅰ型,见于正常食管黏膜,以链球菌属为主;Ⅱ型,见于食管炎和Barrett's食管,以普里沃菌属、拟杆菌属、嗜血菌属和韦荣球菌属等革兰阴性厌氧菌/微需氧菌为主。Ⅰ型至Ⅱ型的转变可能导致食管炎症和肠化。 二、胃、十二指肠 胃酸的酸度很高(pH2-3),以前认为胃内基本无活菌。但是目前少量基于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的研究证实,胃内除幽门螺杆菌()之外仍有大量其他细菌种属,常见有链球菌、奈瑟球菌和乳酸菌属等。与胃内其他菌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如乳杆菌、双歧杆菌和酵母菌属等益生菌种可以阻止在胃黏膜的定植、黏附和生长。十二指肠内的细菌与胃类似。 三、结肠、直肠 结肠和直肠则有大量细菌,主要是类杆菌(Bacteroides)、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大肠埃希氏菌、乳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Proteus)、梭菌(Clostridium)等。1克干粪含菌总数在4千亿个左右,约占粪重的40%,其中99%以上是厌氧菌。肠道菌群受饮食、年龄等因素影响很大。多食蛋白质的人,大肠埃希氏菌生长旺盛;以吃淀粉为主的人,乳杆菌较多。哺乳期婴儿的肠道菌群主要是双歧杆菌,占总菌数的90%左右;随着成长,双歧杆菌下降,类杆菌、乳杆菌、梭菌等逐渐增多。婴儿刚出生时肠道是无菌的,1-2小时后就有菌出现。开始时菌种和数量少,随后逐步增多。先定殖的是需氧菌,然后是厌氧菌。因前者生长繁殖需消耗周围微环境中的游离氧,这有利于厌氧菌的繁殖。此过程约1周左右。

肠道菌群领域研究进展(完整版)

肠道菌群领域研究进展(完整版) 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相关,肠道菌群科学家们2019年在肠道微生物组研究领域取得了研究成果; 【1】Nat Biotechnol:突破!科学家在人类肠道微生物组中鉴别出100多种新型肠道菌群!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国桑格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肠道微生物组研究,从健康人群的肠道中分离出了100多个全新的细菌类型,这是迄今为止研究人员对人类肠道菌群进行的最全面的收集研究,相关研究结果获奖帮助研究人员调查肠道微生物组在人类机体健康及疾病发生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本文研究结果能帮助研究人员快速准确地检测人类肠道中存在的细菌类型,同时还能帮助开发出治疗多种人类疾病的新型疗法,比如胃肠道疾病、感染和免疫疾病等。人类机体中细菌大约占到了2%的体重,肠道微生物组就是一个主要的细菌聚集位点,同时其对人类健康非常重要。肠道微生物组的失衡会诱发诸如炎性肠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然而由于很多肠道菌群难以在实验室环境下生存,因此研究人员就无法对其进行更加直观地研究。

【2】Science:肠道微生物组可能是药物出现毒副作用的罪魁祸首 药物本是用于治疗很多患者,但是一些患者遭受这些药物的毒副作用。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给出了一种令人吃惊的解释---肠道微生物组(gut microbiome)。他们描述了肠道中的细菌如何能够将三种药物转化为有害的化合物,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 研究者表示,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肠道微生物组对药物代谢的贡献,那么我们能够决定给患者提供哪些药物,或者甚至改变肠道微生物组,这样患者具有更好的反应。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研究了一种抗病毒药物,它的分解产物可引起严重的毒副反应,并确定了肠道细菌如何将这种药物转化为有害的化合物。他们随后将这种药物给予携带着经基因改造后缺乏这种药物转化能力的细菌的小鼠,并测量了这种毒性化合物的水平。利用这些数据,他们开发出一种数学模型,并成功地预测了肠道细菌在对第二种抗病毒药物和氯哌嗪(一种抵抗癫痫和焦虑的药物)进行代谢中的作用。 【3】Nat Med: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或与结直肠癌发生密切相关肠道中“居住”着很多不同的微生物群落,即肠道微生物组,其与人类健康和疾病息息相关,近来有研究表明,评估粪便样本中的遗传改变或能准确反映肠道微生物组的状况,或有望帮助诊断人类多种疾病。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

肠道菌群与粘膜免疫系统

肠道菌群与粘膜免疫系统 Michael H.Chapman , Ian R.Sanderson 英国伦敦大学Barts & The London,圣玛丽医院成人及儿童胃肠病科, Turner Street, 伦敦 E1 2AD ,英国 前言 出生时胃肠道是无菌的,但很快有种类繁多的细菌定植,因此成为人体接触病原微生物的首要部位,甚至90%的微生物是通过胃肠道进入人体的。胃肠道最主要的功能在于摄取营养和维持体液的平衡以驱除有害的微生物和其它一些毒素物质。我们就胃肠道粘膜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病原微生物如何与其和肠道功能的其它方面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肠道的正常菌丛 出生时胃肠道的粘膜免疫系统的活性较低,与成年人比较淋巴细胞和Payer斑都较少。出生后经口菌群定植很快发生。肠道菌群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直到成年才变得稳定,且会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例如,母乳中IgA水平在婴儿期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胃肠道的菌群总量是非常大的,近50%的粪便是细菌,约为1012/克。随着胃肠道的长度发生变化,其细菌数目和种类也不同。除口腔外,菌落随着胃肠道的延伸而逐渐增多,而胃和近端小肠却只有少量的以革兰氏阳性为主的细菌。菌群在小肠远端和结肠变成一个非常复杂的微生物环境。这些区域也正是炎性肠疾病(IBD)最容易受累的部位,这使我们推测粘膜免疫系统对胃肠道菌群的无效或不正常的反应在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胃肠道的菌群总量是非常大的,粪便中近50%是细菌,约为1012/克粪便 由于许多方面的原因定义正常的肠道菌群是非常困难的。已知有超过500种不同种类的微生菌群在肠道定植,在回肠末端及结肠部的主要定植菌群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拟杆菌[1-2]。由于许多菌群无法在体外进行培养因而对其研究也一度受到阻碍,近来,借助于新的研究方法如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利用菌群特异性探针对其进行组织定位)使对这些菌群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肠腔和其相关联的粘膜上微生物菌群的数量和类型也是有差别的[3]。粘膜相关菌

2020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研究进展(全文)

2020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研究进展(全文) 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AILDs)是一组由异常自身免疫介导的肝细胞和/或胆管上皮细胞慢性炎症损伤性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和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IgG4-related sclerosing cholangitis,IgG4SC)。此外,上述组分中任意两者同时出现时称为重叠综合征,临床上以AIH-PBC 重叠综合征最为多见。AILDs涉及遗传易感个体在环境因素诱发下的针对肝细胞或胆管上皮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遗传易感背景和环境诱发因素是影响肝内免疫微环境失衡的重要原因,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AILDs患者的临床诊疗侧重点。本组疾病常起病隐匿,早期不易发现,临床漏诊以及误治的情况仍有发生。亚临床(或称临床前期)AILDs、自身抗体阴性AILDs以及重叠综合征的诊断是临床工作中的诊治难点。 过去一直认为AILDs是少见肝病,但现如今已成为肝病防治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从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角度来看,胆汁淤积性肝病尤其是PBC和PSC随着病程发生“自下而上”的演变。早期病变位于“下游”胆管,胆汁淤积进程中发生胆汁酸盐介导的“上游”肝实质毒性损伤。由于肝脏对于胆汁酸的毒性损伤有着强大的耐受与前期代偿能力,这

就可能导致临床上常见的无症状期,给本组疾病早诊早治带来了挑战。在此,笔者对2020年度AILDs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总结。 AILDs中的肠道微生态研究进展 肝脏作为机体重要的免疫代谢器官,通过门静脉与肠道系统建立了经典的“肝-肠轴”。肝脏是中心免疫器官,能够接收肠道菌群来源的营养物质和内毒素,肠道内稳态的破坏会导致免疫状态改变和各种肝脏疾病。肠道菌群与肝脏内的多种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自然杀伤性T细胞、γδT细胞和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等)有密切关系。胆汁酸对肠道内稳态和肝-肠轴的相互作用有重要影响。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ILDs等肝病患者中,存在肠屏障受损、菌群组成和代谢物改变、肝脏免疫信号活化和毒素积累等特征。 2018年,笔者课题组发现未经治疗的PBC患者肠道菌群发生紊乱,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群结构均发生显著改变。经过熊去氧胆酸治疗后,这种状况得到部分改善。最新研究提示,肠道菌群也参与了AIH的发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研究进展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研究进展 王晓华1a,夏文涵1b,王晓刚2,黄广萍2 (1.南昌市卫生学校a.免疫及微生物教研组; b.解剖教研组,南昌330006; 2.南昌市第一医院检验科,南昌330008) 关键词: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失调症;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94(2007)08-0136-03 健康人群的胃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被统称为肠道菌群[1]。种类不同的肠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间互相拮抗,互相协同,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动态生物平衡,一般情况下,肠道菌群与人体和外部环境保持着一个平衡状态,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平衡可被打破形成肠道菌群失调,引发疾病或者加重病情,引起并发症甚至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2]。这种由于敏感肠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细菌便乘机繁殖,从而引起菌群失调,导致其正常生理组合被破坏,产生病理性组合,引起临床症状就称为肠道菌群失调症[3](alteration of intestina flor a)。近年来因肠道菌群失调而导致临床发病的机率约为2%~3%。为更好的预防和治疗因肠道菌群失调而致的不良后果,本文针对肠道菌群的特点与机能、肠道菌群失调症病因病理学改变、分类、检查、治疗和预后等相关研究作如下综述。 1 肠道菌群特点 肠道内的细菌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一个人的结肠内就有400个以上的菌种,从口腔进入胃的细菌绝大多数被胃酸消灭,剩下的主要是革兰阳性需氧菌[4],胃内细菌浓度<103 10-3CF U/L(CFU:colony form ing unit菌落形成单位)。小肠菌的构成则介于胃和结肠之间。学者们为了将研究更为细致化,按照Dubos法将主要菌种如类杆菌属,双歧菌属和真杆菌属等根据其存在模式分成三大类:(1)与宿主共生状态的原住菌(autochlho no us m icrobio ta);(2)普遍存在于某种环境的普通菌(nor mal m icrobito ta);(3)偶然进入宿主的病原菌(pathog ens)。依照肠道菌群所持有合成维生素,协助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产生糖皮质激素作用增强因子,产生过氧化氢、硫化氢及其各种酸、抗生素等物质并结合其对宿主免疫机能的影响力,在机体感染防御中起积极作用这一生理学机能,我们不难理解肠道菌群具有相互影响的特点,任何打破其内外环境的举措都可导致菌群的失调。 2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发病机制 2.1 病因学 1) 饮食因素:运用测定细菌酶类的方法研究菌丛代谢活性的结果表明,饮食可使粪便菌丛发生明显改变。无纤维食物能促进细菌易位。G unffip等[5]用大鼠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食物纤维能维持肠道菌群正常生态平衡,且细菌代谢纤维的终产物对小肠上皮有营养作用,纤维能维持肠黏膜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细胞动力学。M acF ie[6]报道加入纤维的低渣饮食对保存肠的结构和功能有好的效果,纤维的保护作用是否通过直接刺激肠黏膜或诱导释放营养性胃肠激素尚不清楚。食物纤维能减少细菌易位,但不能使屏障功能恢复至正常。 2) 菌丛的变化因素:菌丛组成可因个体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对同一个人来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菌丛组成十分稳定。每个菌种的生态学地位由宿主的生理状态、细菌间的相互作用和环境的影响所确定[7]。在平衡状态下,所有的生态学地位都被占据。细菌的暂时栖生可使生态平衡发生改变。 3) 药物的代谢因素:肠道菌丛在许多药物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8],包括乳果糖、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左旋多巴等。任何抗生素都可导致结肠菌丛的改变,其取决于药物的抗菌谱及其在肠腔内的浓度。氯林可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可造成大肠内生态学真空状态,使艰难梭菌增殖。应用甲氰咪胍等H2 受体拮抗剂可导致药物性低胃酸和胃内细菌增殖。 4) 年龄因素[9]:随着年龄的增高,肠道菌群的平衡可发生改变,双歧菌减少,产气荚膜梭菌增加,前者有可能减弱对免疫机能的刺激,后者导致毒素增加使免疫受到抑制。老年人如能维持年青时的肠道菌群平衡,也许能够提高免疫能力。 5) 胃肠道免疫功能障碍因素[10]:胃肠道正常免疫功能来自黏膜固有层的浆细胞,浆细胞能产生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即分泌型IgA,此为胃肠道防止细菌侵入的主要物质。一旦胃肠道黏膜合成单体,或双体Ig A,或合成分泌片功能发生障碍,致使胃肠道分泌液中缺乏分泌型Ig A,则可引起小肠内需氧菌与厌氧菌过度繁殖,从而造成菌群失调,引起慢性腹泻。无症状的Ig A缺乏者,小肠内菌群亦可过度繁殖。新生儿期菌群失调发生率较高,亦可能与免疫系统发育未成熟或不完善有关。 2.2 病理改变 1) 细菌生长过盛:胃肠道的解剖和生理学异常会导致近段小肠内结肠型丛增殖,而出现各种代谢紊乱[11],包括脂肪泻,维生素缺乏和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并可伴发生于小 收稿日期:2007-06-04

2015年版《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治专家共识》

2015 autoimmune hepatitis, AIH G / γ- “ (1) AIH 60 80 d AIH “ AIH AIH (2) - 2015 AIH GRADE 1 2 AIH 1: 4 AIH 40 14 AIH 51 14-77 89% 1.07~1.9/100,000 16.9/100,000 42.9/100,000(3) 1.68/100,000 AIH (4) 4-24.5/100,000 0.67-2/100,000 (2) AIH AIH AIH 1/3 “ 10/ 20/ AIH (5) 25% AIH AIH

AIH 10/ 23/ 7/ 9/ 2/ 8/ 2/ 5/ 1/ 4/ 3/ 1/ 2/ (3) AIH “ 1. AIH AST ALT ALP γ- GGT AIH 2. 1 G IgG / γ- AIH IgG AIH IgG 5% 10% IgG IgG IgG (6) IgG4 IgG 4 IgG 5% C1q IgG4 ≥135 mg/dl IgG4- IgG4 AIH (7) AIH IgM IgA 2 AIH “ (8) AIH ANA / ASMA -SLA 1 AIH -1 LKM-1 / -1 LC-1 2 AIH 70/ 80/ AIH ANA 20%~30% ASMA ANA / ASMA 80%~90% ANA ASMA AIH IIF ANA 、 AIH ASMA ASMA G- F- F- AIH ASMA >1:80

>1:40 1 AIH (9) ANA “ ANA ASMA IIF ANA ASMA ANA ANA dsDNA SSA/SSB gp210 sp100 -SLA AIH 100% ① 6% 16/248 -SLA 30% -SLA “ ANA SLA (10) AIH SLA “ T (11) -SLA 3 AIH AIH 3/ 4/ LKM-1 / LC-1 2 AIH LKM-1 ANA SMA LKM-1 AIH LKM-1 P450 2D6 AIH CD4+ CD8+ T “ LC-1 - 10% 2 AIH LC-1 LC-1 AIH AIH pANCA ASGPR 3. AIH 1 2 10% 20% IgG / γ- 3 Wilson PBC PSC “ 4 γ 80% (12) AIH AIH 1 Interface hepatitis <50% >50% AIH AIH “ Wilson

益生元与肠道菌群区别

益生元与肠道菌群 摘要: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活菌,它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而益生元是有益细菌的食物,可以促进一些有益菌的生长与活性,从而改善人体肠道健康。是肠道有益菌的能量来源,肠道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研究表明此类患者的肠道内存在着严重的菌群失调,通过给予益生菌对局部的微生态环境进行调节,可缓解病情。益生菌是一类消化时能对宿主的健康和生理功能产生积极影响的非病原微生物。该文就有关益生菌与肠道疾病的研究作一综述。 肠道菌群是构筑肠道粘膜屏障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维持肠道功能及机体的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理意义。胃肠功能的紊乱,包括菌群失调、便秘、及胃粘膜的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药物并发症,也是现代生活模式下发病率高、患病人群范围较广的一类疾病。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是肠道有益菌的主体,是肠道生物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胃肠道的免疫、营养及正常功能的维持紧密相关。微生态学运用“以菌治菌”的理论,通过生物拮抗纠正微生态失衡,是治疗医学和预防医学的重要补充,是一种全新的治疗观念,不仅可以避免上述抗生素应用的副作用,而且在临床实践上的初步研究中已收到了十分肯定的疗效,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可以成为防治肠源性感染的新措施。而目前国内已有的微生态制剂多存在配方单一及功效不稳定等问题,限制了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和发展。因此,本研究拟筛选一株性能良好的乳酸杆菌,与益生元合理配伍,组成合生元配方,通过动物试验验证其对胃肠道的调节作用,包括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润肠通便作用及对胃粘膜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并采用先进的冷冻干燥工艺将其制成一种性能稳定的新型微生态制剂,使其充分发挥对胃肠道的调节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上升,饮食结构的变化,肠道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益生菌是一类消化时能对宿主的健康和生理功能产生积极影响的非病原微生物。他们由酵母菌和细菌,特别是乳酸菌组成,其在肠道的命运及作用因菌株而异。益生菌的作用可直接或间接的通过调节内源性菌群或免疫系统来实现。虽然益生菌的使用对其他疾病也有减轻作用,但通常被用来治疗与胃肠相关的疾病。尽管如此,只有少数益生菌菌株在随机抽样、安慰剂做对照的临床试验中被认为是有益生作用的。 益生菌治疗人类肠胃疾病。例如急性胃肠炎、乳糖不耐症、炎症性肠疾、抗生素性腹泻、便秘、旅行者腹泻、结肠直肠癌等。本文就目前益生菌在治疗人类胃肠疾病中的应用效果,以几个病例的实践应用效果综述如下。 急性胃肠炎: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在工业国家,轮状病毒是引起小儿急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之一,轮状病毒侵入小肠上皮柱状细胞并在其中复制,使微绒毛损失,绒毛/滤泡比例下降,肠渗透性增加,从而导致肠黏膜损伤。用一定的益生菌治疗时,会使轮状病毒特异性IgA产生量增加,肠粘膜渗透减少,肠道菌群的组成恢复正常。益生菌在人类细菌性腹泻中的保护作用如何,资料还不充足,自相矛盾的结论在动物身上时有报道。在家兔模型中,用E.coli肠毒素诱导腹泻,之后在感染的回肠绊处接种含乳酸杆菌的制品,结果表现出明显的抗毒素应答。手术后患急性腹痛的马给予益生菌以预防沙门菌的扩散及腹泻,但未成功。总之,虽然细菌疗法的效果在不同动物和细胞培养模型中有所报道,但人类细菌性腹泻的细菌疗法效果如何,还是值得

2016这一年有关肠道菌群相关研究精华一览(top10)

2016这一年,有关肠道菌群相关研究精华一览(TOP 10) 2016这一年,三大期刊Nature、Science和Cell纷纷发表肠道微生物组方面的重磅研究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组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中小编盘点了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相关研究报道。 【1】Nature:肠道微生物竟是这样在幕后操纵我们的胖瘦的 6月9日,顶级期刊《自然》杂志刊登了耶鲁大学医学院Gerald I Shulman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3),他们的发现几近完美地解释了「肠道菌群究竟是如何引起肥胖的?」这一困扰学界多年的问题。 Shulman教授并不是偶然发现了这个秘密,早在2006年,由微生物领域大牛Jeffrey I. Gordon教授领衔的研究已经表明(4),肠道微生物是肥胖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尤其是微生物产生的某些短链脂肪酸可能是罪魁祸首。后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短链脂肪酸与多食、肥胖和代谢综合症之间存在关联。但是研究人员一直不清楚短链脂肪酸究竟是如何导致肥胖的。 Shulman教授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那些短链脂肪酸展开了研究,最终发现醋酸盐(acetate)是导致肥胖的关键所在。

经过在小鼠体内复杂地探索与反复地验证,Shulman教授以小鼠为模型,帮我们还原了肠道微生物失衡引起啮齿动物肥胖的全过程。(梅斯医学公众号首页回复“ Nature:肠道微生物竟是这样在幕后操纵我们的胖瘦的”,即可查看详细内容)【2】Science:华人科学家揭示肠道微生物不会感染人体自身的机制 来自爱丁堡大学MRC炎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揭示出了,免疫系统阻止我们肠道中的细菌渗入血液中引起败血症一 类全身性炎症的机制。并帮助解释了尽管在我们的肠道中自然存在大量的细菌,我们却不会遭受更多感染的原因。研究发现有可能会改善对危及生命的感染的治疗和预防。他们的论文发布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 这些研究结果有可能促使开发出一些新方法来阻止全身感染——如果不能早期控制它们可以危及生命。这些称作为败血症或脓毒症的感染是危重患者的最大杀手之一。 爱丁堡大学MRC炎症研究中心的姚成灿(Chengcan Yao,音译)说:“肠道屏障损伤可以导致往往致命的疾病——败血症,它是危重病人最大的杀手之一。我们的研究揭示了可以用来帮助阻止败血症常见原因之一的一种新治疗方法。PGE2是前列腺素分子家族的一个成员,常用抗炎药物包括阿司匹林(aspirin)和布洛芬(ibuprofen)可以阻断前列腺素分子。这些药物是否会带来全身性炎症的风险,值得评估。

自身免疫性肝病饮食指导和日常护理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饮食指导及生活护理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机体自身免疫反应过度造成肝组织损伤,出现肝功能异常及相应症状体征的一组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应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低脂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不宜吃油腻、油炸等不利于健康的食物,少食多餐,每顿食量控制到7-8分饱。 1.适宜的食物:可摄取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食物。 高蛋白食物:瘦肉、去皮鸡肉、鱼肉、鸡蛋蛋白、豆腐等。 高维生素食物:南瓜、胡萝卜、青菜、黄瓜、西红柿、香蕉、橘子、苹果等各种蔬菜和水果。 2.禁忌高脂肪含铜量高的食物,禁烟酒,不可使用铜制品容易盛装食物及饮用水。 高脂肪食物:肥肉、蛋黄、油条、油饼等油炸食物。 含铜量高食物:动物内脏(猪肝,牛肝)、动物脑髓、脊髓、蛋黄、虾肉、蟹肉、乌贼、海贝等海鲜类; 坚果类食物:如黄豆、青豆、黑豆、扁豆、花生、芝麻、胡桃等; 菌类食物:如香菇。 生活护理: 1.出现肠腔胀气的患者:不宜进食奶类及豆类等易产气食物,如牛 奶、豆浆、豆腐等豆制品。可采取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肠道蠕动。 2.出现腹泻患者:要及时补钾,如饮用新鲜黄瓜汁、苹果汁,食用

香蕉、橘子等含钾高的食物等,避免进食油腻食物。 3.出现便秘者:一定要及时的调整饮食,多吃温热的食物,多喝水, 多吃蔬菜水果:如香蕉、橘子、青菜等,不要吃生冷、干硬、辛辣的食物。 4.皮肤干燥、脱屑和瘙痒者:瘙痒时勤用温开水擦拭,不要用碱性 肥皂清洗。勤换衣裤、被褥,保持皮肤干燥。有皮损者应根据皮损情况予以清创换药,如遇感染可适当使用抗生素。干燥综合症明显的患者注意口腔卫生,餐后漱口,减少蛀牙和口腔继发感染。 发生口腔溃疡时,可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局部,再遵医嘱用药,避免使用龙胆紫,以免加重口腔干燥症状。眼干者使用加湿器湿润空气。 5.预防感染:患者出院后要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减少亲属的探访, 按时开窗通风。同时注意饮食、餐具卫生以防腹泻等肠道感染的发生。外出时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6.用药依从性:服用激素治疗者不能自行停药或减量,注意服用激 素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如大便颜色有无变黑及关节痛等,多食含钙量高的食物。 7.避免过度劳累,远离化学毒素,慎用药物尤其对肝脏有损害的药 物。肝功异常、病情活动时要随时就医,注意休息、饮食清淡、营养均衡。 8.

肠道菌群研究方案设计汇总

肠道菌群研究方案设计汇总 研究菌群与疾病,从整体上看,无外乎三种模式:关联关系探究、因果关系探究和应用菌群干预疾病的研究。其实这三点即独立也相互关联。 一、疾病与菌群关联关系类研究 ①特征菌群类研究 此类研究目的主要是客观地描述人体菌群组成的特征,解释某种疾病或现象与其共生菌群的关系。 研究思路: 此类研究方法相对比较简单,设立疾病组和健康组,通过大样本量对比研究,确定特定人群的特征微生物组成。目前此类文章已经发表了很多很多,几乎各种疾病与肠道菌群的关系都有涉及,如今想发高分文章,选题角度一定要新颖,而且一般需要的样本量较大,最好能再结合代谢组学等其他组学做多组学关联分析,在找到差异菌群的同时,对差异的代谢通路进行关联分析,这样文章相对比较容易上档次。 ②菌群影响因素类研究 影响肠道菌群的因素有很多:遗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生活环境等都是影响肠道菌群平衡的重要原因。 例如:对新生婴儿菌群组成影响因素的研究,比如分娩方式、孕期饮食、喂养方式(母乳、提前添加辅食、配方奶粉)、早产儿等,研究对婴儿肠道菌群影响的因素,对后续指导和维护婴儿健康有重要的作用。

二、疾病与菌群因果关系类研究 ①细菌功能验证及疾病机理研究 潜在致病菌或有益菌的功能验证及疾病机理研究思路: 1.确定一种或几种目标菌,利用动物实验对该菌进行验证,通过分析临床理化指标,探讨该菌与疾病的关系。 2.收集处理后动物模型粪便样本,测序,探讨该菌如何影响肠道菌群致病或改善疾病; 3.结合临床指标、理化结果、微生物结果,综合分析作用机制。 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菌群相关性研究 研究思路:

三、菌群干预类研究 肠道菌群研究常用的干预手段: 研究思路: 1.研究治疗手段(不同药物干预、同药物不同剂量干预、干预不同天数、益生菌、粪菌移植等)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理化指标等)。基于临床指标判断治疗效果。 2.比较疾病组、疾病干预组、及健康对照组微生物组成的差异 3.验证治疗手段是否是通过改变菌群后治疗效果 至于具体的研究方法,其实现在研究肠道菌群的方法无外乎16S rRNA 测序/宏基因组学测序+代谢组学,可以说这是目前最流行的做法了。代谢组学相对更接近表型,基因测序与代谢组学的结合,能够更全面的阐述深层次的机制问题。

自身免疫性肝病全面介绍

自身免疫性肝病全面介绍 病毒性肝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病,病毒性肝病包括甲、乙、丙、丁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但是随着甲肝、乙肝疫苗的普及应用,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越来越低,而脂肪肝、自免肝及药物肝却逐渐增多。其中,有一部分肝病患者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什么是自免肝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因体内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组特殊类型的慢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以及相互重叠的所谓重叠综合征。 自免肝有哪些表现? 自免肝常见于女性,多呈现缓慢发病。通常变现为乏力、食欲减退、关节酸痛、腹痛、低热、皮疹、皮肤黄染、皮肤瘙痒等症状。当病情发展为肝硬化后,患者会出现腹水、下肢水肿、出血甚至肝昏迷等情况。 诱发自免肝的病因有哪些? 目前对该病的发病病因尚不明确。国内外研究表明:自免肝的发生与患者自身免疫机制和遗传因素有关。例如:有些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在同一家庭成员中会出现相同的病人,发病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另外,病毒、细菌、真菌感染、环境因素等都有可能诱发或者加重自免肝。 怀疑自身免疫性肝病时需要哪些检查? 当患者考虑自己患有自免肝时,应进行肝功能、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腹部B超等检查,有些患者还需要进行肝组织活检等诊断才能确诊。 哪些因素会加重病情?

对于自免肝来说,饮酒、暴饮暴食、情绪不稳定、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应用损害肝脏的药物或接触可造成肝损害的毒物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损害肝脏;擅自停药、漏服等都会对疾病的恢复不利。 自身免疫性肝炎如何治疗? 目前对于自免肝患者来说,需要从源头入手,提升患者自身免疫力,促进肝细胞活化与再生,同时疏通肝脏的五大通路,让毒素胆汁容易排泄出去,同时重建肝细胞组织结构,恢复肝功能。 李亚磊院长提醒广大患者朋友:一定要保持规范治疗,不要私自停药,遵从医嘱,定期到院进行复查,才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阻断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9-02-20T11:07:39.26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10期作者:胡燕[导读] 将诊断计分系统方法运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诊断工作中,充分满足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可帮助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临床诊断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哈尔滨市传染病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摘要:目的:以自身免疫性肝炎为例,探讨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诊治研究进展。方法:将我院4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按照临床诊断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取诊断计分系统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诊断方法。结果:观察组临床诊断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9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诊断计分系统方法运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诊断工作中,充分满足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可帮助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临床诊断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诊治Advances i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gress of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with autoimmune hepatitis as an example. Methods: Forty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hepatitis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linical diagnosis methods, 2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diagnostic scoring system method, and the control group took the routine clinical diagnosis metho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diagnosis (10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95%).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diagnostic scoring system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which fully satisfies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helps to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can help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to treat and recover. It has a good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prognosis, the effect is remarkable, and the clinical diagnosis is highly satisfied,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autoimmune hepatitis;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在中国,慢性肝病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实施病毒性肝炎预防措施和饮食改变,肝病谱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慢性乙型肝炎的患病率有所下降,且自身免疫性肝病和脂肪肝的患病率也有所下降。有一种上升趋势,这引起了消化系统疾病工作者的注意。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以及这三种疾病中任何两种之间的重叠征收(OS)[1]。本文就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诊治研究进展的相关情况进行介绍。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40例。按照临床诊断方式的不同将所有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中,女20例;年龄39-71岁,平均(46.9±6.2)岁。对照组中,女20例;年龄37-73岁,平均(47.3±6.5)岁。两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诊断措施。 观察组采取诊断计分系统方法。 AIH的诊断主要基于1999年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组开发的诊断评分系统,肝脏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和超免疫球蛋白血症。为了确诊AIH,有必要排除各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非嗜肝病毒感染,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寄生虫病,遗传代谢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肝损害,血液系统疾病,布加综合征。等待。基本要点包括:病毒性肝炎除外,除了酒精,药物和化学物质的肝毒性作用,以及由遗传异常引起的慢性肝病。患者必须是女性。患者的转氨酶显着异常,急剧爆发,起病缓慢。患者伴有其他免疫疾病。患者的丙种球蛋白是正常值的1.5倍[2]。患者的循环血液为自身抗体阳性,ANA,SMA或LKM-1抗体的滴度≥1:80。患者的肝脏组织学是碎片样坏死,有或没有小叶肝炎或桥接坏死,并且大量淋巴细胞或浆细胞浸润在门静脉区域。对患者实施免疫抑制治疗是有效的。采取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采用常规临床诊断和诊断计分系统方法后两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诊断情况,观察组20例中,对于早期康复临床诊断干预后的效果,无效0例,有效20例,临床诊断有效率100%;对照组20例中,无效1例,有效19例,临床诊断有效率95%。观察组临床诊断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