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

只背红色部分,和后面试卷中的名词解释、问答题、论述题

(1)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为革命文艺提出的根本方向,指革命的文艺应当为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服务。毛泽东说:“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科用的。”因此通常把这一方向概括为工农兵方向.

(2)文艺的大众化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科学地阐释了文艺大众化问题,指出所谓大众化,从根本上说:“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在思想感情上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真正具有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的文艺作品来,而不是象过去某些人所说的只限于语言和形式的通俗化。

(3)“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的问题。”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首先论述了革命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要求革命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他认为,为什么人服务,不仅体现和决定着文艺的性质,而且决定着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解决,比如普及与提高的问题、文艺工作者的团结问题等等。因此,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4)文艺的源和流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论及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时,指出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他用源和流的关系比喻社会生活与文艺作品的关系,说明文艺作品是第二性的,来源于社会生活的;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这一观点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解决文艺源泉问题的结果。

(5)“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论及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时指出还必须批判地继承和借鉴文艺遗产。这是因为,遗产的形式、方式、技巧和经验都可以供我们借鉴,以便新的文艺创造更雅致些、细致些、高级些、快速些,这就告诫人们,不能以为社会生活是唯一源泉,就拒绝借鉴遗产。同时,也不能因为要借鉴遗产,就把过去的文艺作品也当成源泉;正如毛泽东所说,过去的文艺作品是流而不是源。

(6),“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都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这是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论述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的一个重要观点。他认为,文艺是作家头脑反映社会生产的产物,不是对生活的被动照搬摹仿,而是有作家头脑的能动的加工改造作用.这种能动作用就表现在,文艺作品中所描写的生活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集中、更典型;通过生动鲜明的形象对社会生活本质作出深刻的揭示,能起到帮助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说“可以”,因为有作家头脑的能动作用,说“应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生动面深刻地反映生活,以有力地发挥文艺对社会生活的作用.

(7)“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活》中论及文艺批评时,讲到作品的好坏究竟是看动机(主观愿望)还是看效果(社会实践)时提出这一原则性的观点。就是说,我们既不能象唯心论者那样强调动机而否认效果,也不能象机械唯物论者那样强调效果否认动机,而应该把两者统一起来,即把为大众的动机和被大众欢迎的效果统一起来。”检验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的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为(主要是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毛泽东还说:“真正的好心,必须顾及效果,总结经验,研究方法,在创作上就叫做表现的手法。

真正的好心,必须对于自己工作的缺点错误有完全诚意的自我批评,决心改正这些缺点错误。”这是我们在文艺批评中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

(8)“我们应该进行文艺问题上的两条战线斗争”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论及“我们的要求是政治与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时指出:。我们既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品,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所谓‘文艺问题上的两条战线的斗争”就是指的要同时反对这两种错误的倾向,以坚持政治与艺术的统一。这是社会主义文艺永远应当坚持的原则。

(9)‘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即“双百”方针,是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为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提出的方针,即“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这是毛泽东从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为了在竞赛和争论中发展科学文化、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提出的。作为无产阶级发展科学文化的方针,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

(10)“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

这是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论述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时对这一关系的精辟概括,“人民需要艺术”,是说文艺属于人民,要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斗争。给人民以教育和启发,使人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艺术更需要人民”,是说要教育人民,必须先受教育,从人民群众中吸收营养,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艺术的生命所在。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

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致敏.考茨基的信中:恩格斯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的倾向性的见解,他认为( 1 )。

①文学可以而且应该有一定的倾向性’②文学不应有政治的倾向

③应当提倡德国人所说的“倾向小说”④倾向应当鲜明而不能隐蔽

2.无产阶级的党的出版物的原则是( 2 )提出的。

①毛泽东②列宁⑧恩格斯④斯大林

3.马克思批评拉萨尔“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是指人物( 1 )。

①写得太抽象化、概念化②过分强烈地表现了时代精神

③没有直接表达时代的声音④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见解

4.马克思说“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意思是(2 )。

①美感就是人的实际需要的感觉②美感不同于人的实际需要的感觉

③美感只有在富裕的基础上才能产生④商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产生美感

5.恩格斯对于未来戏剧的理想中所说的“较大的思想深度与意识到的历史内容”两者的关系应该是( 2 )。

①前者是后者的基础②前者以后者为基础③平行并列的④相互依存的

6.易卜生的戏剧反映的挪威小资产阶级比起德国的来有天渊之别,这表现在这些人们( 3)。

①具有胆怯、狭隘的特殊性格②束手无策,毫无首创能力

③有自己的性格和首创独立精神④有革命的英雄主义的精神

7.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乃是( 1 )。

①客观存在的事实②普遍存在的规律

③历史发展的偶然现象④对经济决定作用的否定

8.日月星辰没有经过人类劳动的改造。不是“人化”的自然,它们( 3 )。

①不能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②不与人类生活发生联系

③也可以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④只有经过改造才能成为人的审美对象

9。列宁所说的在托尔斯泰的遗产申的“没能成为过去而是属于未来的东西”,具体说来是指( 3 )。

①“道德上自我完善”的主张②清洗过的新宗教

③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④“不用暴力抵抗邪恶”的思想

10.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论述的基本问题有( 4 )。

①自然的人化②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建造,

③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④艺术是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

11.最早系统阐明现实主义人物典型理论的是( 4 )。

①毛泽东②列宁③马克思④恩格斯

12.“文学作品反映出来的生活都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滞普遍性。”这就是说( 2 ),

①文艺作品描写的生活与实际生活没有必然联系

②文艺作品应该把普通的实际生活典型化

③作家的理想也可以是文艺的源泉之一

④文艺不能描写生活中尚不普遍的事物

13.描写战争的小说,( 4 )。

①应该引起对战争的恐怖②必然煽动读者的战争狂热

③必然陷入资产阶级和平主义④必须首先区分战争的性质

14.根据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思想,对于变革时期的文艺等意识形式,应当从物质生活的( 3 )去解释,

①水平②进程③矛盾④需要

15.列宁指出:“作为俄国千百万( 2 )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

①工人②农民③资产阶级④知识分子

16.恩格斯对“充分的现实主义”提出的主要要求是真实地( 3 )。

①具体描写事物的细节②刻画典型的人物形象

③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④反映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

17.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基础的唯物史观同唯心史观的不同在于( 3 ).

①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②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

③从物质实践来解释观念的东西④意识的一切形式可以用批判来消灭

18.“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一论述见于马克思的( 3 )。

①《德意志意识形态》②《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④《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19.邓小平指出:“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 2 )”。

①不断提高艺术表现能力②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

③善于借鉴优秀的文艺遗产④努力创造新的艺术形式

20.列宁说无产阶级的文学事业应当“成为由全体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这一说法( 4 )

①.完全抹煞了文学事业的特殊性,②把文艺看成无足轻重的小零件

③导致了文艺刻板一律的公式化④意在比喻无产阶级文学与整个革命事业的关系.

二,多顶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选错的,该题无分。

1.马克思认为,人的审美能力形成的条件有( 35 )。

①对自然的理性的直观②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

③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④把自然作为满足实际需要的对象

⑤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

2.恩格斯指出经济是归根到底对文艺等意识形态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这就是说经济对于文艺是( 245 )。

①直接决定的因素②最后的决定因素

③唯一的决定因素④通过政治等起作用⑤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

3.保尔.恩斯特评论挪威文学时所犯的错误,是把唯物主义当作了( 2345 )。

①研究历史的指南②剪裁历史事实的公式

③抽象的原则和教条④机械的唯物主义⑤经济决定一切的观点

4.人是文艺的对象,正确的观察方法的出发点应当是( 25 )。

①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的人②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

③一般的具有普遍人性的人④想象和设想出来的人⑤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5.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论及的人类头脑掌握世界的方式有( 1345 )的方式。

①理论②道德③艺术④实践精神⑤宗教

6.恩格斯赞誉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是因为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 245 )。

①表现了对贵族阶级的深切同情②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关系的发展趋势

③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见解④把贵族写成了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

⑤描写了代表人民群众的共和党人的形象

7.马克思指出,某些艺术形式只能在物质生产水平低下的时代才能产生和繁荣,例如( 23 )。

①诗歌②史诗③神话④舞蹈⑤绘画

8.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的人化”,就是( 24 )。

①自然自身的演变②人改造对象世界的结果

③自然物的拟人化,④人类对自然界的再生产⑤理念外化的产物

9.恩格斯说他用来衡量《济金根》的标准包括了( 25 )。,

①哲学的观点②历史的观点③艺术的观点④政治的观点⑤美学的观点

10. 《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一文提出并阐明了( 134 )等观点和思想。

①“创作自由”②“两种民族文化”③党的出舨物原则④文学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⑤建立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文化

11一九一九年七月三十一日列,宁在给高尔基的信中认为,革命作家( 125 )。

①要深入到广大的工农群众中去观察生活

②要提高政治素养,把握新生事物

③要代表所有的知识分子并为他们呼吁

④应保持艺术的敏感,避免受政治的影响

⑤要努力直接观察和了解工农创造新生活的斗争

12.列宁认为,俄国无产阶级应该研究托尔斯泰的遗产,因为这些遗产可以使广大人民( 124 )。

①为消灭沙皇专制制度面奋斗②认识彻底铲除土地私有制的必要性

③努力自我修养以提高道德水准④识破官方教会的虚伪和罪恶

⑤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到来不可避免

13.文艺批评之所以是“文艺界的主要的斗争方法之一”,是因为它( 2345 )。

①全部的职能就是批判错误倾向②是党领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方式

③要有力地影响文艺创作的繁荣④有助于开展文艺问题上两条战线的斗争

⑤能够促进文艺思想的发展

14.马克思、恩格斯批评拉萨尔在《济金根》中歪曲了厉史的真实,是指他( 123 )。

①把路德式的反对派看得高于闵采尔式的反对派

②颂扬了贵族运动和贵族的代表人物

③把农民运动及其代表人物放到了次要地位

④把济金根写成了悲劂性的人物⑥描写了历史上并不存在的胡登联络农军的情节

15.邓小平指出,各级党委要领导好文艺工作,应当( 1345 )。

①不要求文艺从属于临时具体直接的政治任务

②尽量少过问文艺,使之离政治愈远愈好

③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提高创作水平

④同文艺工作者平等交换意见,废止行政命令

⑤对作家写什么和怎样写不横加干涉

三、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我所说的现实主义甚至可以违背作者的见解而表露出来”。

2.“美的规律”

3.“要观察,就应该在下面观察”4.“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5.“双百”方针.

四、辨断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下列各题先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翔“X”,并简要说明理由。

1.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

2.进行文艺问题上两条战线的斗争,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马、恩关于统治阶级的思想是统治思想的论述,对于理解文艺的阶级性有什么意义?

z.恩格斯对文学倾向性的基本见解是怎样的?

3.简述毛泽东在《讲话》中关于如何对待文艺遗产的基本观点。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马克思关于希腊艺术具有永久魅力的论述,对于文艺创作有什么重要启示?联系实际加以说明。

2.马、恩在致拉萨尔的信中对人物塑造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怎样的?有何现实意义?

试题(一)答案

三、解释题

1.“我所说的现实主义甚至……”见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的信,认为作家如果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方法,从现实出发去反映生活的真实,就可能违背自己固有的见解而揭示出社会关系的本质,这就肯定了现实主义的能动作用。

2.“美的规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人在生产中能把任何一个物种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结合起来,使产品的形式具有肯定人的本质的内涵,这就体现了美的规律。

3.“要观察……”列宁在给高尔基的信中要求作家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直接观察他们创造新生活的斗争,才能把握生活的本质和主流,明确指出革命作家要以人民的生活为源泉。

4.“我们不应该为了……”恩格斯在致拉萨尔的信中认为,莎士比亚的创作是现实主义的、是从现实出发去真实地再现社会关系的本质,而席勒则是从观念出发,有概念化、抽象化的缺点,从而明确表达了赞成现实主义的主张。

5.“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中提出的,它是无产阶级为发展科学文化和艺术,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提出的,提倡“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四、判断分析题-

1.正确

审美活动要以主体相应的审美心境为必要的前提,否则不能欣赏对象的美。忧心忡仲的穷人被日常

生计压抑了他的审美感觉,因此对最美的景色也会无动于衷。

2.错误

文艺问题上两条战线的斗争,指的是一方面要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作品,另一方面也要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作品,从而在文艺上坚持政治与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五、简答题

1.这有助于理解文艺的阶级性的复杂性。

统治阶级的思想作为统治思想,要千万百计向统治阶级灌输,从而影响被统治阶级,在他们的文艺上打上统治思想的烙印。因此,不应把文艺的阶级性简单化,不仅应从本阶级去认识,还应从不同阶级的相互影响去认识。

2.文学可以有倾向,甚至政治倾向,但应当有正确的、进步的倾向,倾向应当在情节和场面中自然流露出来,面不应由作者直接说出,要以对社会关系的真实描写为基础。

3必须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艺遗产,要视其对人民的态度和在历史上的意义而给以不同的历史评价和态度,要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创造新文学的借鉴,但继承和借鉴不能代替创造。

六、论述题、

1.要点:马克思认为,希腊艺术之所以具有永久魅力,是因为真实地再现了人类童年所具有的永不复返的美,而且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把人类童年天性表现得最完美。这就是说,文艺不仅要真实地再现时代的特征,更要真实地显示出特定时代人们的特殊精神世界,写出人们对人性美好理想的追求。

举例

2.主要人物是一定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人物的阶级倾向和时代特征,要通过情节的进程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不仅要写他做什么.更要写出怎样做,使具有丰富具体而鲜明的个性。要放到现实关系中,特别是在揭示了社会关系本质的背景中去表现人物的本质特征。其现实意义在于:人物形象既要有深刻的历史深度,又要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不能概念化、抽象化,真实地描写社会关系,重视对人物所处的环境的描绘,以生动真实地表现人物性格。

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

1.在致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恩格斯特别强调了( 4 ),

①经济对文学艺术的决定作用②经济是决定文艺的唯一因素

③政治是决定文艺的直接因素④经济是最告决定文艺的因素

2.列宁认为,托尔斯泰的作品和学说所反映的是(2 )的时代。

①从十九世纪初到1861年改革以前②从1861年改革到1905年革命之前

③从1861年改革到1917年二月革命之前④从1861年改革到1917年十只革命之前

3.在毛泽东看来,所谓“文艺的大众化”,其实质在于( 4 ).

①文艺的形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②文艺要描写人民群众的生活斗争

③要把文艺普及工作放到第一位④文艺家与人民大众在思想感情上打成一片

4.“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就是说( 4 )。

①党不要过问文艺②作家不必听取他人意见

③要给文艺创作以绝对自由④要尊重艺术生产的特殊规律

5.斯大林认为,对于那些揭露和批评我们工作中的缺点错误的作品( 2 )。

①不能允许其出版②应据其总倾向给予评价

③允许出版但要加以批评④应使其成为文艺创作的主流

6.“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这一论断体现的是( 4 )。

①唯物主义的反映论②机械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③对传统“镜子”说的继承④能动的反映论

7.无产阶级的党的出版物的原则的基本内容在于( 1 )。

①写作事业应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

⑨提倡不受任何限制的完全自由的写作③全面地为所有的人服务

④努力反映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8.从马、恩对“莎士比亚化”的提倡中,可以看到他们在人物塑造问题上的一个重要见解是2。

①人物的思想倾向要鲜明直接地表现出来

②人物的思想倾向要通过情节发展自然流露.

③要写出入物的普遍性以传达时代精神

④人物要理想化而不要概念化

9.我们研究的领域是远离经济领域。其发展的偶然性愈多,它的曲线就愈是曲折。如果画出曲线的平均轴线,那末,研究的时间愈长,范围愈广,这轴线就愈是( 2 )。

①远离经济发展的轴线②接近经济发展的轴线

③同经济发展的轴线相交错④看不出与经济发展轴线的联系

10.“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比如( 1 )。

①史诗与神话②史诗与舞蹈

③神话与诗歌④舞蹈与音乐

11.马克思关于艺术是人类头脑掌握世界的方式的论述,主要肯定了艺术的( 2 )。

①社会性质②特殊性质③意识性质④上层建筑性

1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了( 2 )。

①人物性格与社会环境的关系②审美能力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性

⑧文艺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质④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13.“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这是(2 )中的观点。

①《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④《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14.恩格斯要求,一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应当通过对( 2 )的真实描写,来动摇资本主义世界的乐观主义。

①社会生活②现实关系③人物性格④典型环境

15.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 3 )。”

①人格化②理想化③形象化④个性化

16.在致保尔·恩斯待的信中,恩格斯把挪威小市民同德国小市民相比较,是为了把挪威小市民阶层的( 1 )作一定程度的研究。

①特殊性②阶级性③社会性④历史性

17.所谓“充分的现实主义”同一般的现实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1

①真实她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②更加充分具体细节真实③塑造体现时代精神的英雄人物④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倾向

18,恩格斯在致敏.考茨基的信中,用黑格尔所说的“这个”来强调的是人物性格的( 2 )。

①典型意义②个性描写③时代精神④社会本质

19.马克思指出,人在生产中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这里所说的“内在的尺度”指的是( 4 )。

①对象的客观尺度②体现对象内在本质的尺度

③人自身的内在本质④体现了人的本质和需要的尺度

20.(3 )指出:“无产阶级对于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必须首先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

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而分别采取不同的态度。”

①恩格斯②列宁③毛泽东④邓小平

二、多项选择

1.“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说明( 235 )。

①音乐只有少数天才才能欣赏

②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③审美能力是感受美的必要条件

④音乐的美依存于有音乐感的耳朵

⑤音乐的美是客观存在的

2.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想基础的唯物史观同唯心史观不同,它是( 24 )。

①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②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

③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历史,④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

⑤认为意识可以通过批判来消灭

3.马克思对拉萨尔在《济金根》中

描写的胡登感到“厌倦”,是因为这个人物( 2345 )。

①是一个反动的贵族骑士②成了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筒

③总是兴高采烈,议论太多④有概念化的倾向⑤个性不丰富具体

4,“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

品就愈好。”就是说( 235 )。

①作者不能有自己明确的见解②这样才具有更大的艺术力量

③这样才符合审美的规律④作者的见解要妨碍艺术表现

⑤作者的见解要表现在形象中

5.“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一观点从根本上解决了( 15 )的问题。

①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②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③文艺的审美特性④文艺的社会功能⑤文艺的源泉

6,列宁认为,在无产阶级的写作事业中,(1345 )。

①应该保证形式的充分自由②应提倡思想内容的绝对自由

③必须保证思想和幻想的广阔天地④必须保证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

⑤创作自由与党性原則应是统一的。

7.马克思对希腊艺术的永久魅力的肯定,说明优秀的文艺作品应当( 12345 )。

①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②充分反映自己时代的特征

③描写人类童年时代的生活④真实地展示人的精神面貌

⑤表现人类对美好天性的追求

8.恩格斯要求拉萨尔在剧中写出“福斯塔夫式的背景”,其意图是(345 )

①增强情节的生动性②使人物更具喜剧色彩

③写出生动的典型环境④正确揭示济金根的悲剧根源

⑤真实反映现实的社会关系

9.马克思认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筑”,是因为人与动物的生产存在着这些区别:( 2345 )。

①动物的生产是自由的②人的生产是全面的

③动物的生产只同其肉体相联系④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

⑤人的生产是自觉的

10.恩格斯在( 25 )等论著中明确论述了现实主义的历史使命。

①《致斐·拉萨尔》②《致敏.考茨基》③《致保·思斯特》④《致瓦。恩尔害鸟斯》

- ⑤《致玛.哈克奈斯》

11.马、恩与拉萨尔之间围绕济金根悲剧实质和根源展开的争论,反映了他们在( 2345 )上的原則分歧。

①题材选择②认识路线③历史观④对贵族的态度⑤对农民的态度

12,在致保尔‘恩斯特的信中,恩格斯借妇女的头发和皮肤,以幽默而俏皮的方式批判了(1234 )。

①抽象的人性论②生物主义的妇女观

③唯心主义历史观④形而上学的人性观⑤经济决定一切的观点

13列宁认为、托尔斯泰对于工人阶级的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能帮助他们( 12 )。

①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敌人②更加深刻地认识自身的弱点

③坚定地用暴力进行革命④加强自我修养,提高道德水准

⑤用清洗过的新宗教取代旧宗教

14.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35 )。

①是因为文艺领域已经没有阶级斗争②目的是在斗争和竞赛中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③是按文艺自身特点发展文艺的需要④就不应再确立什么政治标准

⑤不是放任错误思潮任意泛滥

l5.恩格斯认为,挪威的中小资产阶级之所以能创造出以易卜生的戏剧为标志的文学繁荣,是因为他们( 12345 )。

①还有自己的性格②具有首创和独立的精神

③比起德国人来是“真正的人”④是自由农民之子⑤是正常的历史发展的产物

三、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对于未来戏慰熊理想

2.“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

3.“莎士比亚化”

4.“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不应该从现代工人运动和现代社会主义的角度去评价(这样评价当然是必要的,然而是不够的),而应该从那种对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的抗议,对群众破产和丧失土地的抗议(俄国有宗法式的农村,就一定有这样的抗议)的角度去评价。”

5.“我觉得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

四、判断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先判断命题的正误,然后简要地说明理由。

1.美的规律就是人的内在尺度。

2..人类之爱是文艺创作的基本出发点。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两种生产不平衡的现象对于认识文艺与经济的关系有什么启示?

2.托尔斯泰的创作和学说同俄国工人运动有何关系?

3.为什么说”人畏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实际说明,恩格斯致保尔·恩斯特的信对于开展文艺批评有何现实意义?

2.有人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只是揭示了文艺的一般社会性质;而不重视文艺的特性。这符合事实吗?为什么?

试题{二)答案

三、解释题

1.对于未来戏剧的理想、恩格斯在致拉萨尔的信中说,他理想中的戏剧,一方面应像法国戏剧那样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时又具有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两者要完美融合。

2。“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见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是唯物史观

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观点。一方面,人对环境有能动作用,要改造环境;另一方面,人本身又是环境的产物是环境创造的。

3.“莎士比亚化”——马克思在致拉萨尔的信中,指莎士比亚创作中所体现的现实主义原则,即从现实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真实地描写社会关系以揭示生活的本质,通过生动的情节刻划具有丰富个性的典型人物。

4.“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见列宁《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指出评价托尔斯泰必须有两个“角度”:一是从宗法式农民的角度去评价其所反映的历史内容,二是从现代工人运动的角度去评价其批判意义和消极性,从而把阶级分析同历史主义结合起来。

5.“我觉得一个人物的……”见恩袼斯致拉萨尔的信,要求通过对人物行为的多层次的具体描写来充分刻划其独特鲜明,的个性,因为正是在“怎样做”中才进一步把人物的个性特征更加鲜明地表现出来。

四、判断分析题

1.错。马克思说美的规律应当是物种的客观尺度和体现人的本质的内在尺度这两种尺度的综合,不掌握物的尺度,就不能自由地实现内在尺度。

2.错。爱是理念的东西、应当从理实出发面不应从观念出发。在阶级社会中:人类的社会实践决定了不可能存在真正的“人类之爱”,只有在阶级消灭后才可能存在。这种观点会混淆是非,把文艺引入歧途。

五、简答题

1.启示我们更加辩证全面地认识文艺与经济的关系。首先,并不是经济发展的水平直接决定文艺发展、而是物质生活内部的矛盾。其次,经济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政治、其他意识形态和文艺自身的传统等也要发生影响。

2.一方面,托尔斯泰完全不了解工人和工人运动,而且他的学说与无产阶级的生活、工作和斗争是完全矛盾的。另一方面,他对俄国工人运动又有重大的意义;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敌人,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弱点,可以借以认识批判反动教会、国家、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意义。

3。“人民需要艺术”,是说文艺属于人民,可以给人民以启发和教育,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从而帮助人民的生活和斗争。

“艺术更需要人民”,是说文艺工作者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接受人民的教育,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文艺的生命所在;艺术要从人民中吸取营养,自觉地在人民群众中吸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社会主义文艺才能兴旺发达。

六、论述题

1.要点: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正确地运用唯物史观,要把唯物主义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不能当作现成的公式去剪裁历史事实;具体地讲,要从实际存在的事实出发,在得出结论之前首先对历史事实进行充分的研究;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具体分析,尽力通过对历史和现状的考察,并在比较中把握其特殊性;不能把唯物史观庸俗化为“经济决定一切’的观点,也不能陷入抽象的人性论。

举例(要求较为实在具体)

2.这不符合事实。马克思明确指出艺术是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把它同理论的和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方式相区别。马、恩一致主张“莎士比亚化”而反对“席勒式”,恩格斯明确地提出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衡量文学样品的最高标准,在他对于未来戏剧的理想中,以及马克思关于未来戏剧的理想中,以及马克思关于希腊艺术永久魅力的论述中体现了对文艺的特殊性的肯定和深刻体验。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试题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 分)

1,马克思批评拉萨尔所描写的济金根“只是一个葛兹.冯.伯利欣根”,主要意思是说( 3 )。

①两者都是没落贵族骑士②两者都是作为骑士来反对皇帝和诸侯

③济金根被描写成葛兹那样的革命领袖了④济金根同葛兹一样成了作品的中心人物

2.恩格斯在文学的倾向性问题上的观点是( 3 )。

①应当象德国人所说的“倾向小说”一样

②应当把人物作为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筒

③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最好

④必须写出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解决办法

3.毛泽东认为,社会生活是文艺的(3)

①主要源泉②根本源泉③唯一源泉④重要源泉

4.“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是因为人(4 )

①只按照所属的种的尺度生产②只按照其他物种的尺度生产

③只按照内在的尺度生产.④既按照其他物种尺度也按照内在的尺度生产

5列宁认为,托尔斯泰在自已的天才艺术作品和学说里非常突出地反映出来的时代是( 2 )。

①从1861年到1917年十月革命以前②从1861磕到1905年革命以前

③从十九世纪初到1861年改革④从1861到1917年二月革命以前

6.在致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恩格斯特别强调了经济( 3 )。

①对文学艺术的决定作用②是决定文艺的唯一因紊

③归根到底决定着文艺④是直接决定文艺的因素

7.列宁指出“民族文化”的口号是为了( 2 )。

①从每个民族的文化中取出进步和革命的成分②钝化、愚弄和分化工人

③更好地划分出两种民族文化的成分④同每个民族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相对抗

8.马克思称赞拉萨尔的《济金根》“比任何现代德国剧本都高明”,主要是说《济金根)( 4 )。

①在思想上高于现代德国的任何剧本②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是最高明的

③所写的主要人物的个性极其鲜明突出④在结构和情节方面比德国剧本高明

9.列宁认为,托尔斯泰的历史终点是( 1 )。

①1905年②l861年③19l7年的十月革命④1917年的二月革命

lO.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出发,要解释一定时代的文学艺术,其根本性的根据应当是( 1 )

①物质生活的矛盾②阶级斗争的性质③意识形态的状况④社会政治的斗争

11.马克思认为,美感是一种特殊的(1)

①精神感觉②感情认识⑧思想情操④理性认识

12,.列宁指出,谁拥护“民族文化”的口号,谁就是( 2 ).

①有觉悟的工人②民族主义的市侩⑧马克思王义者④民主主义者

13.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文艺思想理论基础的哲学的出发点是( 2 )。

①真正的人②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③想象的、设想出来的人④有意识的人

14.“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这段话说明( 2)

①任何艺术形式和风格都具有同等价值

②应该尊重科学和艺术自身的规律

③政府不必干预科学和艺术④任何艺术理论都不应该受到批评

15.“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因此(2 )

①文艺只能描写人民的生活②人民是文艺作品优劣的权威评判者

③没有必要借鉴地址资产阶级的文艺遗产④文艺不应揭露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

二、多项选择

1.唯物史观认为,在社会整体结构中文艺属于(235 ).

①经济基础②上层建筑

③意识形态④生产方式⑤社会意识

2.列宁指出:托尔斯泰在自已的作品中( 123 )。

①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

②无情地揭露了沙皇专制的黑暗和罪恶

③鼓吹世界上最肮脏的东西——宗教

④表现了俄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愿望和理想

⑤唤起了广大工人的革命信心和勇气

3.拉萨尔的剧本《济金根》受到恩格斯的称赞,是因为它( 123 ).

①情节安捧巧妙②从头到尾都有戏剧性

③主要人物是一定阶级和倾向的代表④具有较大的思想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

⑤写出了济金根的典型性格

4.列宁指出,宣扬托尔斯泰是“公众的良心”、“生活的导师’的人是( 125 )。

①故意散布谎言的自由主义者②拾人牙慧的过去的社会民主党人

③现代制度的掘墓人无产阶级④无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共产党人

⑤沙皇的御用文人

5.斯大林在论述如何正确认识和描写战争时,明确指出( 1345 )。

①要区分战争的性质并据此决定我们的态度

②要真实描写战争的恐怖,使读者反感一切战争

③不能把战争同题同政治问题分开

④要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因为它是反革命的战争

6、马克思批评拉萨尔的《济金根)歪曲了历史真实,是指它( 125 )。

①把路德式的骑士反对派看得高于闵采尔式的平民反对派

②颂扬了贵族运动和贵族的代表人物③把济金根这样的贵族骑士作为剧本的中心人物④把农民运动及其代表人物放到了次要的地位,

⑤把骑士济金根写成了代表农民运动的领袖

7.“文艺作品反映出来的生活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这就是说( 25 ).

①真实性并非优秀作品必须具备的品格

②典型化是文艺反映社会生活的正确途径

③文艺并不必然是“普通的实际生活”的反映

④文艺作品根本不应该写真人真事

⑤文艺作品不应该是现实生活的简单摹仿

8.毛泽东提出的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就是要求( 135 )。

①文艺作品应该努力描写工农兵的生活和斗争

②文艺只能为工农兵及其干部服务

③文艺家应在思想感情上同工农兵打成一片

④文艺作品只能描写工农兵的斗争生活

⑤文艺必须以工农兵为主要服务对象

9.太阳和月亮不是“自然的人化”或“人化自然”产物,它们( 13 )。

①可以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②不能成为人为的审美对象

③直接或间接地与人类生活发生联系④不与人类生活发生联系

⑤只有人类在物质地改造其面貌时才能成为审美对象

10.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关于人类头脑掌握世界的方式的论述、说明( 134 )。

①艺术与理论有相同之处②艺术思维与理论思维完全相同

③艺术思维不同于理论思维④艺术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⑤艺术不是人类从整体上掌握世界的方式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劳动创造了美,是就人类社会中之所以存在美的事物总根源而说的,而不是说凡是劳动创造的一切都是美的。

2.在论及审美关系的构成时,马克思指出:“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

3.恩格斯在批判巴尔的妇女观时指出,巴尔所说的妇女是失掉一切的“历史发展”特点的“妇女”。

4.马克思在给拉萨尔的信中,认为农民和城市革命分子的代表,倒是应当构成十分重要的积极背景。

5.恩格斯在给拉萨尔关于《济金根》的信中说,他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来衡量艺术作品的。

6.恩格斯认为艺术作品应该有倾向,但是“倾向应当从情节和场面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7.列宁认为,在文化回题上,我们的口号应该是“民主主义的和全世界工人运动的国际文化。”

8.列宁批评托尔斯泰“一方面反对官办的教会,另一方面却鼓吹清洗过的新宗教”

9.毛泽东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10.毛泽东在谈到文艺工作者的学习问题时说:“我的意思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学习社会。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希腊艺术的永久魅力

2.“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

典型的,但是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

动的环境,也许就不是那样典型了。”

3“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4.“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5.文艺的大众化

五、判断分析题(每5分)

1.马克思只是指出了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并未揭示它的特殊性。

2.所谓创作自由,就是说每个作家都自由地写他所愿写的一切;不受任何限制。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毛泽东怎样论述文艺工作中普及和提高的相互关系?

2.当阿Q为生计问题所迫,为寻找食物充饥而走过村庄时,并不赏鉴村外春耕时节的“田家乐’美景,却只是走。这个事实说明了马克思所揭示的什么审美规律?

3.恩格斯为什么要批评保尔.恩斯特对挪威文学的评论?

七、论述题(每小J4萨甘t共20分)

1.结合文学实际,阐明毛泽东关于文艺与生活关系的基本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有一种观点认为恩格斯关于文学典的理论已经过时,主张文学的非典型化。从恩格斯的有关论述对这种观点加以评论。

答案:

四,l.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肯定了希腊艺术具有永久的魅力。这是因为它真实地再现了人类的童年时代,而且希腊人作为“正常的儿童’,正是人类童年的天性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这也就使希腊艺术由于表现人类童年的永不复返的天性而具有了永久的魅力.

2.这是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中对《城市姑娘)的评论,他认为,作品的格兰特等人物虽具有典型性,但由于没有写出工人阶级的觉悟和反抗,而只把它们写成消极的群众,未能揭示社会阶级关系

的本质,而得出了环境并不典型的结论。恩格斯要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3.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类劳动实践本质的概括,指人通过劳动实践改造自然对象,使之打上了人的烙印,即人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化的存在,从而揭示了审美和艺术的社会实践根源。

4.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一个破落骑士的形象,是封建关系解体时期的无衣无食的雇俑兵和冒险家的典型。在这个人物身上十分集中而鲜明地表现了封建社会末期阶级关系的变动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中以此提出描写典型环境的要求。

5.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科学地阐释了文艺大众化的问题,指出所谓大众化、从根本上说,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使自己的创作具有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而不是像过去某些人所说的只限于语言和形式的通俗化。

五、1。错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把艺术看作是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把它同理论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方式相区别,明确地肯定了艺术的特殊性;他还提出了“莎士比亚化”的要求,并就性格描绘和结构、情节等问题发表了意见,这也可见其对文艺的特殊性质的重视。

2.错误.世上没有超阶级的抽象的绝对的创作自由,只有受一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等制约的具体的创作自由。我们的创作自由是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下的自由,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党员作家还应该受党纲和党章以及党的纪律的约束。

六、1.无论普及还是提高,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普及是向工农兵普及,提高是在工农兵的基础上提高,沿着工农兵自己前进的方向去提高;提高要以普及为基础,普及要塔提高为指导;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二者有先后缓急之分一比如当时就首先要普及,即先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2.这个事实说明审美能力(或审美感觉)和审美心境对于审美活动是否能够实现的重要性。马克思说;“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只具有有限的意义,”“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由于阿Q为饥饿所迫,他的感觉被局限于实际的需要,村外的“田家乐”景色再美也不能充饥,因此对之没有佧么感觉。(这一事实也说明人们以功利的观点看待事物先于用审美的观点。道理仍然是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基本的功利需要,才可能释放审美的需要,发挥审美感觉的作用。

3.总的说来,是因为恩斯特把唯物主义当成现成的公式去剪裁历史事实,而不是把它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具体地说,是因为恩斯特没有对相关的历史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只看到经济的决定作用,而忽视了政治和历史发展以及阶级渊源等因素的作用,他忽视了事物的特殊性,把挪威小市民同德国小市民完全等同起来,看不到比起庸俗的德国小市民来,挪威小市民是“真正的人”。

七、1.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全面地论述了文艺与社会生活的辩证关系,他认为:第一,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在文艺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第二,文艺要通过典型化的途径反映生活。“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第三,文艺要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生活,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这些思想对于当前的文艺事业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一段时间以来,轻视甚至反对深入生活、淡化或反对典型化、对文艺的社会效益抱无所谓的态度甚至“玩”文艺,把文艺变成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工具等现象的出现,都是淡忘了毛泽东的这一思想的表现。我们要坚持以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我们的文艺才能健康地发展前进。

2这种非典型化的观点是错误的。恩格斯关于文学典型的理论,一方面要求文学形象必须真实反映社会关系的本质,揭示社会发展的趋势,并提出了“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高要求,这就要反对“恶劣的个性化”;另一方面,他又强调文学的典型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拿典型人物来说就应当是一定的单个人,要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在他关于典型人物性格描绘的论述中最充分地体现了这一观点。

文学必须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达到对社会生活本质的高度概括和深入揭示,才能在个别中表现一般,在有限中表现无限,具有深厚的社会和人生的内涵,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典型性。同时。

文学的典型又只有在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特征的情况下,才符合艺术的规律,具有艺术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可见,恩格斯的文学典型理论并没有过时。否定这一理论,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都会滑到邪路上去。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第二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2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产生的客观条件 2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 5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狭义)的形成与发展 5 一.形成期:1844—1846 5 二.发展期:1846—19世纪0年代 6 三.深化期:19世纪70年代—1895 6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基础7 一、唯物反映论是认识和把握艺术的本质、特征、规律的理论基础; 7 二、唯物史观是揭示和把握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文学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理论基础;7 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延伸和确证,是探讨艺术生产性质及其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以及认识无产阶级审美理想,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的特征和使命的理论基础; 8

四、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文艺理论的方法论基础。8 第四节马克思文艺理论的特征8 一、实践性9 二、阶级性9 三、科学性9 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表述上的分散性和片段性特征,同马克思文艺理论体系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表述的分散性和片段性特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没有完成他们计划中的有关文艺和美学方面的专门著作。马克思在他思想成熟后,曾想写一篇论文来发挥他对自己所喜爱的作家巴尔扎克的看法,然而这个计划始终没有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写的专门评述文艺现象的论文和书信,也不是很多,他们关于文艺问题的论述,多数具有分散性和片段性特征; 2.马克思文艺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卢卡契认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学史的最重要的原则我们能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说中找到”,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已经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的思想体系”。苏联当代文艺学家乔?米?弗里德连杰尔在《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问题》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奠基人不但有大量关于文学艺术的零散言论(多少带有局部的和片面的性质),而且他们对美学的基本问题都有一个统一的深思熟虑的看法,这是和辩证唯物主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11年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观察包括美学现象在内的一切社会现象的最根本的出发点是[ ] A.自然界B.人性 C.理念D.社会实践 2.关于人的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的审美感觉是一种先天的禀赋 B.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只具有有限的意义 C.社会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人的感觉 D.人的感觉是在社会实践中生产、形成和发展的 3.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文艺创作应该[ ] A.从作家的意图和动机出发B.从有生命、有个性的人物出发 C.从自我意识出发D.从设想出来的人出发 4.关于意识和生活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意识形态是现实生活过程的反射和回声 B.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C.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是纯粹精神的创造物 D.从依赖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道德、宗教等意识形态失去了独立性的外观 5.关于歌德身上的二重性,下列说法不符合恩格斯所阐述的观点的是[ ] A.对于德国市民社会,歌德在作品中有时敌视、讽刺它,有时又迁就、称赞它 B.在歌德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 C.歌德的生活环境是他应该鄙视的,但是他又始终被困在这个他所能活动的唯一的生活环境里 D.歌德不能成为民族诗人,因为他的使命是做“人”的诗人 6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的是[ ] A.物质生活B.生产力 C.生产关系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7.关于希腊神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希腊神话表现了希腊人对自然和社会关系的观点 B.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前提 C.希腊神话同其所产生的时代相联系,今天已失去了艺术价值

2010年4月高自考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试题 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巴黎手稿》的写作年代是() A、1843年 B、1844年 C、1847年 D、1848年 2、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黑格尔 D、费尔巴哈 3、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提出的关于美的根源和本质的命题时() A“劳动创造了美” B、“人也按照没的规律来建造” C、“五官感觉的形式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D、“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 4、《神圣家族》主要评论的作品是() A、《城市姑娘》 B、《巴黎的秘密》 C、《旧人和新人》D 、《格里兰霍夫的斯蒂凡》 5、关于阶级社会意识发展的复杂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生阶级从不把自己的思想描绘成唯一合理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 B、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不具有普遍性 C、在资产阶级平稳发展时期,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艺术不可能表现出人民性和民主性 D、被统治阶级的作家作品也会自觉不自觉的接受统治阶级思想的影响 6、《卡尔倍克(穷人之歌),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诗歌》批判的对象是() A、青年黑格尔派 B、“真正的社会主义”派别 C、普鲁士政府 D、老年黑格尔派 7、《(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阐述的主要问题是() A、历史文物主义 B、辩证文物主义 C、现实主义 D、典型问题 8、希腊神话表现的是() A、希腊人的实际生活 B、希腊人的理想 C、希腊人的对自然和社会关系的观点 D、希腊人的思维方式 9、从《致斐迪南拉萨尔》可知,马克思主张的文学批评态度是() A、纯文学的态度 B、纯历史的态度 C、纯科学的态度 D、纯批判的态度

马克思文艺理论论文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卢卡奇 卢卡奇作为20 世纪极具影响力的一位理论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及文化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将以卢卡奇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为研究对象,从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角度,将二者之间的影响与接受关系置于中西现当代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进行梳理与探讨,力图勾勒出中国对卢卡奇文艺理论接受的概貌。 一、卢卡奇的文艺理论道路 乔治·卢卡奇是匈牙利着名哲学家、美学家、文学批评与文学史家,是20世纪最负盛名、最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国际政治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文艺理论思想不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等流派具有开创性意义,而且成为共产国际和各社会主义国家不断争论、批判的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以后,卢卡奇的文论着作日益受到研究者和评论界的关注,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与日俱增。在中国也不例外,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理论界对他的引进、译介,后来发展为具有政治色彩的批判性接受,以及当今学界对他的多元化的较为系统的学习与借鉴,卢卡奇已逐渐融入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乃至文化的发展中。卢卡奇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与其在文艺学、哲哲学、美学等领域的一系列理论建树密切相关。 卢卡奇出身于布达佩斯一富足的犹太人家庭,优裕的家庭环境使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自幼热爱文学,阅读文学名着,开启了他的心智,使其开始思索人生,追求理想。在布达佩斯大学学习期间,“文学和艺术史以及哲学已成为我的兴趣中心”,卢卡奇文学道路的真正开端是1904年创建塔利亚剧团,他们陆续组织演出了黑贝尔、易卜生、斯特林堡和霍普特曼等27位现代剧作家的35部作品。卢卡奇“熟谙绝大多数剧本。黑贝尔,易卜生,斯特林堡,安岑格鲁贝,豪普特曼的剧本,他不仅能够左右逢源,而且显示出对十九世纪几十种不足道的法国剧本了如指掌”。在塔利亚剧团的文艺实践活动,为卢卡奇1906年至1907年撰着《现代戏剧发展史》作了思想准备。1908年2月,卢卡奇凭借《现代戏剧发展史》的初稿,荣获基斯法卢狄学会授予的“克里斯蒂娜—卢卡奇奖”。1909年11月,以《戏剧的形式》在布达佩斯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真正使卢卡奇在欧洲现代文学理论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则是他的《心灵与形式》,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下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下的发展 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开始传入我国,我国人民也对它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经过不断的分析,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取到了较大的成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但我国在发展中也有很多的问题,众多研究者也在不断的探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世界各界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传入 早在19世纪,马克思主义就已经传入了我国,但在19世纪8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才开始传入我国,这个时期的人们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进行转译和介绍,随着《近世社会主义》一书的发表,马克思和恩格斯文艺倾向的态度在我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随后,周扬、陈受颐等人开始对经典的著作进行评注阅读。随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这次胜利让人们见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成功,所以马克思文艺理论在当时能够受到人们的追捧,因此,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发展和传播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欧洲、日本、苏联三个国家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入我国的重要途径,它们三个国家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使我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同时也为之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四运动”之后,我国文艺理论开始蓬勃发展,我国文艺史上出现了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一批支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人,这时,其他国家的文艺理论也开始传入我国。因此造成了中国古代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西方文艺理论相对立的局面,但20世纪40年代之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开始成为主流。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人们开始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构成体系进行探究,主要是分为两种探讨,一方面是针对马克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完整笔记简答

简答 1.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马克思是如何宣传文学风格的?2、6 答:1)?风格就是人?。风格作为写作主体的人的精神个性,反映着作家心灵世界内在的独特的意志和质态。2)每个作家都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和‘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我有权利表露自己精神风貌’。3)靠法律和指令推行舆论的一致性违背了作家的个性与自由,我是一个幽默家,可是法律却命令我用严肃的笔调。我是一个激情的人,可是法律却指令我用谦逊的风格。4)风格的主体性因素和客观性因素是辨证统一的。一方面,马克思肯定了风格主体性因素。他指出: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个人身上会获得不同的反映,并使自己的各个不同方面变成同样多不同的精神性质。另一方面,马克思又强调风格的客体性因素。重视客观对象的特征、属性,尤其是外部世界的客观真理性对作家的创作个性和创作风格的制约性。马克思说难道探讨的方式不应当随着对象改变吗?当对象欢笑的时候,探讨难道应当严肃吗?当对象悲痛的时候,探讨难道应当谦逊吗?如果我们撇开一切主观的东西即上述情况不谈,难道对象本身的性质不应当对探讨发生一些即使是最微小的影响吗? 2.简诉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中对文化专制舆论的批判。5 答:1)普鲁士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思想统治,竭力控制书报和媒体,限制著作家和创作家的写作自由,大造文化专制主义的舆论,但他们却以文明的语言修辞表达出来,如?要谦逊?、?要严肃?、?要合乎真理?等。马克思对此进行了批判。2)马克思认为,谦逊不能理解为像歌德所说的叫化子那样的谦逊,不能?把精神变成叫化子?。谦逊意味着有助于揭示事物本质特征、思想的普遍性,即真理。(3)马克思认为,如果不是把严肃理解为?掩盖灵魂缺陷的一种伪装?,而是把严肃理解为?对待事物的严肃?,那么规定?要严肃?的命令,则会完全失去意义。严肃的本质是要求按照事物本身的面貌来说话。?过分的严肃?会流于?最大的滑稽?,会妨碍对真理的探讨,不可能使美学批评表现得彻底。4)马克思认为,作家的一切创作活动都是这样那样追求真理的,但对真理本身存在着一个解释的问题,不应当从根本上歪曲真理和抽象地理解真理本身,然后再把这种被歪曲、被抽象化了的真理钦定为?官方的真理?和?官方的色彩?,化作禁锢和封杀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的手段。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写作的历史背景。20-21 答:1)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内部固有的矛盾已经暴露,工人运动迅速开展。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是这个时期最不复存在的革命运动。2)1844全巴黎工人举行了频繁的起义,巴黎成为欧洲革命运动的中心,此时住在巴黎的马克思同很多工人组织建立了联系。3)马克思根据斗争实践的需要,批判地吸收了人类先进思想的优秀成果,并加以改造和发展。4)1843年夏,马克思感到需要研究政治经济学,之后他阅读了国民经济学家的著作,着手物质生活关系的研究,并在1844年8月完成了这部手稿的写作。 4.为什么说马克思用社会实践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美学是美学研究史上的根本变革? 21-23 答:1)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学术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人类智慧发展的最高成就,但由于他们都离开社会实践去探讨美学问题,因而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2)黑格尔在理念世界中去寻求美的问题,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局限于?理念世界?的圈子里谈美,无法得出科学的结论。3)费尔巴哈批判了?理念论?,但只把人视为感性的对象,没有把人理解为社会关系的总和。4)社会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阐明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是《手稿》中的基本思想和宗旨所在。从经济学和哲学的结合上,运用社会实践的观点和方法观察美学现象,是美学研究方法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5.马克思如何从实践的观点看美的产生和美的根源? 答:(1)旧的唯物主义美学和唯心主义美学都不懂得从人的实践活动方面去探讨美的根源及其本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划时代的贡献,就在于它第一次从人类的实践方面去探讨美的根源和本质,第一次科学地提出了美是劳动的产物。(2)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是对?劳动创造了美?这一重要命题的进一步说明。 6.为什么说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27 答:(1)人类通过劳动,改造着自然,同时形成了人的社会生活。离开了人的社会生活是根本谈不上?人化自然?的,因此美是社会劳动创造的。(2)人类的劳动是社会劳动,人类的生活是社会生活,人类的实践是社会实践,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也是社会性的。(3)随着社会劳动的进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美联社的产品,一方面也扩大了人们的审美领域。 7简述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历史发展。29-31 答:1)人的审美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随着人的生产实践活动的发展,人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2)审美能力在审美过程中有重要意义,是在社会性的欣赏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一种社会人的感觉。 8.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是毫无意义……?你如何理解这段话? 30-31 答:1)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只有音乐的美才能激起人对音乐的美感,只有现实的美才能激起人的现实美感。换句话说,因为有了客观事物的美,才有欣赏者主观方面的美感,这就是审美上的唯物论。2)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但并不因为没有音乐感即不辨音律的耳朵就影响了音乐本身的美。3)若要感知美,就要培养审美者的主观审美能力。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9.中国当代美学界如何理解马克思提出的?两个尺度?? 32 答:1)认为?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均指客观事物和审美对象本身的固有的本质或规律性。2)认为?种的尺度?指客观事物和审美对象本身的固有的本质或规律性,而?内在的尺度?则指人的内在需要和人的生产的目的性。3)无论?种的尺度?还是内在的尺度?都与客观事物和审美对象无关,均指主体的内在需要和人的生产和目的性。 10.简述审美对象的特点。35-36 答:1)审美对象和艺术形象所蕴涵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具体的,特殊的,活生生的,是以现象的生动形态呈现出来的能够概括对象的丰富而深刻的内

浅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摘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上海戏剧学院规划建设教材《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准确凝练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其发展,系统完整地构建了文学理论学科的知识体系,精当得体地编好了适用对路的大学《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材,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想总结。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是高等学校中文系的基础理论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思想,编写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材,对提高高校文科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以至社会上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国以后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编写和出版了许多《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材,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从学术水平和社会需要来说,大都不尽完善,差强人意。最近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课题组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为指导,紧密联系中国的文学活动实践,广泛借鉴古今中外一切文学理论资源,吸取以往文学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当代中国文学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 一、准确凝练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该书首先精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过去世界上一切文学理论的不同特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创立后文学理论出现的历史性变化。接着简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来源,分别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创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划时代贡献,以及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中关于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的关系和文学艺术与人学理论的关系的论述,在以往的文学理论教材中是没有提到或很少提到过的。特别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艺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科学内涵,做了全面、正确而深刻的论述。比如对人们理解分歧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做了这样客观而公正的论断:“毛泽东认为:‘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他特别强调,我们这里所说的政治,是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不能把无产阶级的政治和政治家庸俗化。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文艺的政治性和真实性才能完全一致。由于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愿望,是由阶级和群众的政治以及革命事业来集中体现的。因此,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与文艺从属于政治,为革命事业服务是统一的。”这就扫清了罩在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上的重重迷雾,把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革命、文艺的政治性与真实性,完全有机地统一起来了,从而使“文艺从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几个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几个基本特征 在人类文艺理论史上,历代文艺理论家和思想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考察过艺术的本质与特点,提出过不同的理论主张和思想观点。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论的角度考察艺术,认为艺术是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更加突出了艺术创作自由自觉的生产本性,既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又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它是人类文艺理论史上的一次历史性变革。 马克思关于文艺理论的论述并没有一个进行专门和完整的论述,而是散见于其著作的各个篇章,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作出系统性的归纳与完整性的总结。马克主义文艺理论是关于文艺的本质,特征,规律及其社会作用的基本方法及原则。要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必须先对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进行一番简要的考察。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只是我们对物质的自觉反映,无论是意识的内容形式都不能离天物质而独立存在,否则就会陷入唯心论的错误。马克思在对旧的哲学或唯心主义的批判中指出”不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自然和社会辩证统一的基础,对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作出了科学系统地说明。马克思主义认为,知识是人类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形成的,自然同时也就成了人化的自然。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切文艺作品,都遵循这一原则,反映人类生存状态及精神状态的文艺作品,都源于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这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起源的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提出“劳动创造了美”,这种美感诉诸于我们的五官,心理及思维的触觉,形成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自我主观解释和理解,当然这种主观意识在建立在客观世界基础之上的。在这里,我们必须将文艺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放到整个物质生产过程及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去,在动态的社会关系中对其进行考察,才能把握文学创作及批判的真正规律和原则。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可以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出以下几个特性的论述:时代性与人民性的相结合;社会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现实性与审美性的和协融合。 时代性与人民性的结合。时代性是指文艺的创作应反映时代的要求,符合社会以展的规律。作品应能准确反映时代的变动,深刻捕捉时代的精神发展方向。人民性是从实践角度及阶级角度得出的结论,因为文艺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而能真正反映时代精神的内容只能存在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文学艺术的产生及其发展,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不是不单纯的主观意识运动,而是在实践和文化相互作用的二元结构中得到发展的,所以不可避免地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打上时代的铬印,这便形成了各个时期的文艺作品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在这一点上,新文化运动后兴起的左冀作家联盟的文学主张相当深刻地体现了出来。左冀作家联盟以阶段论为核心出发提出革命文学的主张,提出文学应是战斗的文学,这些主张非常明显地表现其作为一个重要文学思想所折射出的政治文学倾向。当然,我们对左冀文学所坚持的阶级论及对自由论和人性论的坚决反对虽然在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具有其现实的意义,但对资产阶级文学中的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自由论的完全否定应是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了。(比如鲁迅在《文学与出汗》一文中对梁实秋关于文学应描写永久的人性进行了辛辣的反讽)然而在文学的人民性上,左冀文学显然是做不够的。毛泽东在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这个讲话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了。其后的文学创作都是围绕这个讲话的精神进行了革命文学的创作,无论在语言、体裁、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上都力求贴切地反映时代的风貌,自觉适应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使一些优秀作品具有无比的活力和生命力,此后这些革命文学作品也就成了我们现在称之为的红色经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浅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倾向性 ——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 班级:美术学院艺硕视觉传达(6组) 姓名:贾雅晶 学号:201222103010

浅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倾向性 ——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从人类生命最基本的生产实践层面出发,以整体性的方位来考察文艺现象的,有它不可取代的优越性。而真实性,典型性,和倾向性是马恩经过长期的研究与思考,从而概括出的文艺理论所包含的三原则。在此我将结合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的特点,来论述文艺理论的倾向性。 文艺的倾向性,就是文艺家的阶级立场、道德意识、爱憎情感、审美理想在作品中的体现,其中包括作家对自己描写的生活现象所做的主观评价和所持的态度。文艺倾向性集中体现了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肯定文艺的倾向性,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思想,符合文艺作为意识形态的基本属性,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文艺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无论是从它所受制于经济基础,或是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社会属性看,还是从创作主体的动机、目的,或是从创作客体所包含的生活内容看,都必然要表现出一定的社会倾向性,蕴含着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传递着作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倾向。 第一、倾向应是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文艺作品往往有完整的情节和众多的场面,他们是一切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展示主题的主要手段。作者的爱憎感情、褒贬态度和价值判断等,就渗透在情节的描写和场面转换之间,从而使观众与作者产生共鸣。恩格斯不赞成文艺作者脱离场面和情节,而把作品倾向单独而孤立地指出来,因为这样会使人有一种刻意为之的感觉,反而不能引起观众的同感。 第二、倾向性越隐蔽越好。作家的倾向一定要寓于艺术形象之中,和艺术形象融为一体。文艺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要通过具有审美特征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的主观见解与倾向性,这是文艺区别于一般社会意识形态的最显著标志。隐蔽倾向性,就是强调和坚持其艺术特性和审美特征。 第三、倾向性与真实性统一。马恩重视以真实性为基础,倾向性建立在艺术真实性的基础上,要做到最真实性与倾向性的统一,必须终于显示,以对生活的真实描写为基础。另外,倾向性还应当符合艺术特性和审美规律。作品的思想内容要同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融合起来。 以上三点就是马恩对文艺作品所应当具备的倾向性的基本论断,接下来,我将会通过论述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实例来具体解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

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试题自学考试题库完整

2002年10月《西方文论选读(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试题 (课程代码081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 ①亚里士多德②贺拉斯③王尔德④柏拉图 2、贺拉斯写作了() ①《诗学》②《诗艺》③《为诗辩护》④《诗学界定》 3、朗吉弩斯崇高语言的来源有() ①一个②三个③六个④五个 4、认为诗高于其它学术,是学术之父的是哪一位文论家?() ①海涅②雪莱③华滋华思④锡德尼 5、莱辛论诗与画的区别时他主要想说的意思是() ①诗歌的节奏感优于绘画②绘画的表现力优于诗歌 ③诗歌在表现力和整体的优越性上强于绘画④诗与画二者无所谓谁更优越 6、是谁说诗性智慧是人类各种文化产生的根源?() ①夏多勃里昂②波德莱尔③维柯④但丁 7、“悲剧的本质……为酒神醉的梦境”是哪位文论家说的?() ①亚里士多德②尼采③叔本华④杜夫海纳 8、弗洛伊德认为() ①白日梦与夜梦没有什么区别②白日梦是梦,而不是幻想 ③白日梦是幻想,与梦有相似之处③诗人的创作与童年游戏无关 9、黑格尔断言()

①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②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虚构 ③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摹仿④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创新 10、《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是一篇() ①深刻阐释浪漫主义美学的文献②深刻阐释现实主义美学的理论文章 ③关于自然主义美学的文章④讨论表现主义美学文体的文献 11、纳是() ①英国文论家②法国美学家③德国艺术理论家④美国文学批评家 12、诗歌的“他者”理论是谁提出来的?() ①兰波②罗兰·巴尔特③英伽登④海德格尔 14、美意味着对世界的本质结构的否定这是谁的理论观点() ①萨特②瑞恰兹③卢卡挈④尧斯 15、尧斯是() ①意识流文学理论的代表②象征主义文论的代表③接受美学的代表④新批评的理论家 16、谁在《对几位同代人的思考》一文中提出“通感”理论?() ①波德莱尔②佩特③桑克蒂斯④雨果 17、席勒认为“朴素的诗”主要是() ①模仿神②模仿自然③模仿人④模仿社会 18、王尔德是() ①唯美主义文论家②现实主义文论家③只是诗人,而不谈文论④烂漫主义文论家 19、卢卡挈是() ①马克思主义文论家②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③自然主义文论家④现代主义文论家 20、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最显著的标志() ①即是传统艺术的光韵的增强②是传统艺术光韵的消解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看《立春》 (论文) 题目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看《立春》学生姓名韩滨阳 学号1212841538 院(系)艺术学院 专业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薛敏 时间2013年06月20日

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看《立春》 对于电影《立春》本身也略有所闻,通过对一个王彩玲这个人物形象而展开其他几个在不同领域的人物形象。片中刻画的歌剧、油画、芭蕾,即使到了今天依然不能为普通大众所欣赏,更不要说90年代初的小城市。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①中强调人创造环境,而环境也创造人,在80、90年代走向世俗、功利的现代时间交织成了《立春》独特的现代性秩序。在当时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年代,相对于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的马克思的文艺活动论,顾长卫和李樯都在进行进一步强化处理着这一艺术形象。 《立春》所塑造的王彩玲的形象原本是颇具现代性的人物。而且将其形象置身于当时封建保守的年代,更加突出的表现出她对于爱情的渴望、她对于歌剧的热爱、费尽心力的追求正是现代人所具有的特质。王彩玲、胡金泉甚至是王四宝的命运便暗合了这样的时代背景。他们所痴迷的歌剧和芭蕾舞,这些都无疑属于高雅文化的行列,但是他们所追求的这些所谓的高层次高文化艺术在当代史不被赞同的。在歌剧的浅唱低吟中,她得以找到人生的安慰和尊严。而对于胡金泉来说,他对芭蕾的热爱是因为年轻时候的“不懂事”。对于王四宝来说,他身上有着跟王彩玲一样的品质,有才华却得不到发挥,所以王彩玲才会喜欢他,甚至想跟他一起去实现他的北京梦。在当时的社会里,马克思生产活动论具有复杂性,它对于文艺的世界性、交往性和人学价值取向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三个对于艺术的追求恰恰收到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影响,只是在不被人接受的封建社会来追求文学艺术在别人看来就是天方夜谭。大家都没有目的地追求那些艺术气息:王彩玲唱歌剧,黄四宝画油画,就连周瑜也会用带着浓重包头口音的普通话

2011年4月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51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观察包括美学现象在内的一切社会现象的最根本的出发点是[ ] A.自然界 B.人性C.理念 D.社会实践 2.关于人的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的审美感觉是一种先天的禀赋B.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只具有有限的意义 C.社会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人的感觉D.人的感觉是在社会实践中生产、形成和发展的 3.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文艺创作应该[ ] A.从作家的意图和动机出发 B.从有生命、有个性的人物出发 C.从自我意识出发 D.从设想出来的人出发 4.关于意识和生活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意识形态是现实生活过程的反射和回声B.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C.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是纯粹精神的创造物 D.从依赖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道德、宗教等意识形态失去了独立性的外观 5.关于歌德身上的二重性,下列说法不符合恩格斯所阐述的观点的是[ ] A.对于德国市民社会,歌德在作品中有时敌视、讽刺它,有时又迁就、称赞它 B.在歌德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 C.歌德的生活环境是他应该鄙视的,但是他又始终被困在这个他所能活动的唯一的生活环境里 D.歌德不能成为民族诗人,因为他的使命是做“人”的诗人 6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的是[ ] A.物质生活 B.生产力C.生产关系 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7.关于希腊神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希腊神话表现了希腊人对自然和社会关系的观点B.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前提 C.希腊神话同其所产生的时代相联系,今天已失去了艺术价值 D.希腊神话是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的结果 8 . 恩格斯首次使用“现实主义”概念的文章是[ ] A.《致玛*哈克奈斯》 B.《致敏*考茨基》C.《致斐迪南*拉萨尔》 C.《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 9.由于对奥地利农民生活的出色描写而得到恩格斯称赞的考茨基的小说是[ ] A.《旧人和新人》 B.《斯蒂凡》 C.《胜利》 D.《叶莲娜》 10.“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论断出自[ ] A.马克思的《致斐迪南*拉萨尔》 B.恩格斯的《致斐迪南*拉萨尔》 C.恩格斯的《致敏*考茨基》 D.恩格斯的《致玛*哈克奈斯》 11.恩斯特请求恩格斯回信的目的是[ ] A.彻底搞清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 B.正确评价以易卜生为代表的挪威文学 C.同恩格斯辨明是非 D.用恩格斯的威望压服论敌 12.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列宁说“在这个领域里是最来不得公式主义的”,此处的“这个领域”指[ ] A.政治 B.组织 C.艺术 D.写作 13.在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作为托尔斯泰的自传人性的是[ ] A.列文 B.玛斯洛娃 C.安娜 D.聂赫留朵夫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_复习资料

二、名词解释 1、自然地人化 又称人化的自然。马克思在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首先使用的术语,表示一种过程,即客观的自然界不断地进入人的活动的过程,客观世界对象化的过程,或者说,由于人的对象活动使越来越多的天然生态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自然地人化,是人类活动形成的自然界,人类创造的自然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本质力量越老越表现了自然界的对象化,自然界在越来越广泛的意义上成为人化自然,成为人工生态系统。自从有了人以后,人类为了能够生活就要通过自己的活动作用于自然,变天然的自然为人化的自然。人引起自然界的变化时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体现,并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一致性。 3、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在《手稿》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又称劳动异化。马克思用它来概括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他认为,劳动(自由自觉得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私有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其具体表现是 A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B人同自己的劳动过程本身相异化。C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D人同人相异化,因为当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劳动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对立的时候,也必然同他人相对立。 马克思借助异化劳动概念,初步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和起源,并通过异化劳动的扬弃来说明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 4、文学的意识形态性 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指文学是应该有生活基础的,作家的思想感情应来源于现实生活并且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应,文学创作应该以客观生活为源泉,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同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并间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文学也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包括文学的文化特性,文学的政治特性,文学的现实性、阶级性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功利性。 6、莎士比亚化 A这是马克思在《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一封信中所提出来的概念。 B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借鉴莎士比亚的创作经验,第一,真是的揭示现实的某些本质方面。第二,较广泛的反应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和思想。第三,在人物塑造上,坚持个性化,反对类型化。第四,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C也就是说,严格的从现实生活出发,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去再现现实,它要求正确处理人物和环境的的关系,以生动的细节描写去刻画人物。实际上是现实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的形象化表述。 7、席勒式 A马克思在《之费迪南拉斐尔》信中,针对拉萨尔在剧本的观念图解式,说,“这样,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从马克思原话清楚可见,所谓“席勒式”主要是指在作品中缺少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只追求抽象的时代精神,以致人物变成了这种精神单纯的传声筒。 B也就是说,席勒指的是,在艺术创作中,从观念出发,或者为一般而寻找特殊,把具体的艺术形象作为主观观念的图解和说明,或者抛开具体形象的塑造,一味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念的倾向,它是违背现实主义艺术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的不良的创作倾向。 8、文学的倾向性 A恩格斯在给敏娜考茨基的信中说,“我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而不应当把它指点出来。”从而阐述了他对文学倾向性的看法。

马克思文艺理论论文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卢卡奇卢卡奇作为 20 世纪极具影响力的一位理论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及文化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将以卢卡奇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为研究对象,从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角度,将二者之间的影响与接受关系置于中西现当代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进行梳理与探讨,力图勾勒出中国对卢卡奇文艺理论接受的概貌。 一、卢卡奇的文艺理论道路 乔治·卢卡奇是匈牙利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文学批评与文学史家,是20世纪最负盛名、最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国际政治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文艺理论思想不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等流派具有开创性意义,而且成为共产国际和各社会主义国家不断争论、批判的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以后,卢卡奇的文论著作日益受到研究者和评论界的关注,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与日俱增。在中国也不例外,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理论界对他的引进、译介,后来发展为具有政治色彩的批判性接受,以及当今学界对他的多元化的较为系统的学习与借鉴,卢卡奇已逐渐融入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乃至文化的发展中。卢卡奇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与其在文艺学、哲哲学、美学等领域的一系列理论建树密切相关。 卢卡奇出身于布达佩斯一富足的犹太人家庭,优裕的家庭环境使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自幼热爱文学,阅读文学名著,开启了他的心智,使其开始思索人生,追求理想。在布达佩斯大学学习期间,“文学和艺术史以及哲学已成为我的兴趣中心”,卢卡奇文学道路的真正开端是1904年创建塔利亚剧团,他们陆续组织演出

了黑贝尔、易卜生、斯特林堡和霍普特曼等27位现代剧作家的35部作品。卢卡奇“熟谙绝大多数剧本。黑贝尔,易卜生,斯特林堡,安岑格鲁贝,豪普特曼的剧本,他不仅能够左右逢源,而且显示出对十九世纪几十种不足道的法国剧本了如指掌”。在塔利亚剧团的文艺实践活动,为卢卡奇1906年至1907年撰著《现代戏剧发展史》作了思想准备。1908年2月,卢卡奇凭借《现代戏剧发展史》的初稿,荣获基斯法卢狄学会授予的“克里斯蒂娜—卢卡奇奖”。1909年11月,以《戏剧的形式》在布达佩斯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真正使卢卡奇在欧洲现代文学理论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则是他的《心灵与形式》,尽管“渗透着一种非理性主义哲学”,但由于其深入剖析了现代人存在的悲剧性,突出了异化的主题,被吕西安·戈德曼推崇为现代存在主义的先声。《小说理论》是在马克斯·韦伯类型学影响下完成的一部论著,对小说的本质与小说性质的类型进行了创造性研究,以异化为研究中心,将小说作为一种具有高度现代性的文学形式加以系统研究,是现代西方小说理论的奠基之作,是卢卡奇重要的文论著作之一,对后世的小说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本雅明、巴赫金等人的小说理论。1923年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给卢卡奇带来国际声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同时又使其备受争议甚至受到批判。这股批判的浪潮,1924年6月在共产国际第五次世界代表大会上达到了高潮,批判卢卡奇为“老黑格尔主义者”、“修正主义者”。与此相反,这一著作却在西方理论界赢得了一大批思想家的赞同与追捧,在哲学、文艺学、社会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法兰克福学派、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存在主义者以及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新左派”,都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看到了另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把人及其历史置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对异化的控诉和对人道主义的向往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主旋律。鉴于此,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把《历史与阶级意识》的作者卢卡奇同法兰克福学派和存在主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角度浅析艺术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fd18402442.html,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角度浅析艺术设计 作者:吴美齐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11期 摘要:我国的艺术设计经历了百年的发展,百年设计历史留下了许多成就和经验,也留 下了许多深刻的教训。未来充满机遇和挑战,我国的艺术设计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想有着密切联系。本文正是通过艺术设计独特视角,分析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的观点”,“史学的观点”及“文化的观点”对于艺术设计起到的作用,进一步探讨用马克思主义文艺 理论的观点看待中国的艺术设计的问题。 关键词:艺术设计;文艺理论;美学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185-01 中国的艺术设计被马克思主义所指引,并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具体指导下由幼稚走向了成熟,由完全西化走向符合中国人独特审美观,与中国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国情密切结合,具备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的观点”、“美学的观点”及“文化的观点”。 一、从马克思主义看待艺术设计的“史学的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社会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人类整个实践活动发展的历史,“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由于每个人的实践活动,都是在关系中生存的活动,亦即是在具体的自然关系中、在具体的人际社会关系中、在各特色的文化传承关系中的活动,因此作为人类精神现象的艺术设计作品,都必须放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来考察分析。就拿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艺术设计作品而言,那时候都是革命宣传画、邮票、唱片封套等都有明显的时代痕迹,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艺术设计作品,例如当时的手帕﹑印花布的主要图案都是大吊车、拖拉机、火车头等。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艺术设计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艺术设计作品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最突出的例子来说,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将传统的印章与奥运五环以及中国字结合起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面对艺术设计作品总是与他所处的具体的时代、具体的关系、具体的实践活动相联系这样一个基础事实。马克思主义提出“史学的观点”,是要求把艺术设计作品置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看艺术设计作品对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是促进的还是阻碍作用,进而得出中肯的判断。从而对艺术设计的发展是一种有效的促进和指引。 二、从马克思主义看待艺术设计的“美学的观点” 而从马克思主义看待艺术设计的“美学的观点”,实际上是要求人们必须把艺术设计作品看作审美活动的结果,而不是纯粹思辨的哲学思想活动的结果,更不是可以随便利用的工具。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与作品《巴尔扎克》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与作品《巴尔扎克》 绪论: 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对罗丹的雕塑作品《巴尔扎克》的分析介绍,来表达作品与当时社会人们对艺术的认知之间的联系,以及作品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观点。试着对此作品创作过程中作者的想法思路、作者创作的表现手法和最终成果展示对大众审美眼光的影响进行阐述,再近一步挖掘作品本身的美学价值。 一、作品介绍及剖析作品的艺术价值 (一)作品介绍 文学家巴尔扎克被公认为19世纪文坛中耀眼的巨星,他的作品中包含有浪漫主义情怀和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罗丹就是其众多敬慕者中的一员。所在在他收到要为巴尔扎克雕刻一副作品的时候,罗丹是万分乐意的,他说:“我要做一番非同寻常的事业。”其实在罗丹10岁的时候,巴尔扎克就已经去世了,罗丹甚至没有见过这位大文豪一眼,所以在刻画巴尔扎克像的外观上,他大量阅读书目、研究巴尔扎克的作品由此推断出巴尔扎克本人的性格特点,前前后后作了四十多件小稿子,向最真实的巴尔扎克慢慢靠近。罗丹塑造出的巴尔扎克像是一个晚间写作的思考形象,作家喜欢在晚上进行写作,夜深时是灵感迸发的大好时机,远离了白天的人群和喧嚣所以罗丹刻画的巴尔扎克的形象是穿着睡袍的,那宽大的睡衣包裹着屹立的巨人在星空下沉思。法国文学家协会废除了合同,因为他们觉得很难在“粗制滥造的草稿”中找到文豪巴尔扎克的影子。面对这些庞杂的批评,罗丹却说:“我作的巴尔扎克像,他的造型动态和模样可以使人联想到他平时写作的场景、他的思想和他的生活环境,他的写作是与社会密不可分的,他是一个真真实实存在着的人”,“它是我一生中创作的巅峰,是我的投入全身心得来的成果,是我作品本身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如果真理真会灭绝,那么后代就会把我的作品摔成碎块,若是真理不该死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