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名词解释、概念

名词解释、概念

名词解释、概念
名词解释、概念

名词解释

(P1aton,前427--347)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苏格拉底被处死后,离开雅典游历埃及、意大利。四十岁回到雅典,建立著名的柏拉图学园,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其美学观的哲学基础是“理念论”。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独立的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的实体,它是惟一真实的真理,是现实世界中感性事物的本原。现实世界是理念的“摹本”或“影子”,它变化无常,不真实。美学上主张美本身是理念,它是永恒的、绝对的、神圣的,大千世界万物之美都以美的理念为源泉,是分享理念世界中美本身的结果。在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上,坚持古希腊流行的模仿说,认为理念世界是第一性的,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不完全模仿,而艺术世界则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强调文艺的社会功用,主张文艺必须服从哲人和理智的需要,为贵族奴隶主专政服务,为培养理想国的保卫者服务。他从非理性主义的立场来解释文艺的创作过程,认为灵感是文艺创作的源泉。认为诗人的灵感来自神灵的凭附,以迷狂为基础。诗神在诗人陷入迷狂时将灵感传达给诗人,诗人才能作出好诗。认为创作不凭理智,而靠天赋;不凭技艺,而靠神助;不要神志清醒,而要如醉如狂。其美学思想对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影响,开客观唯心主义美学之先河,成为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的一面旗帜,

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批判其老师美学思想中建立起现实主义美学观,与柏拉图分别成为西方美学思想的两大源头。主要美学著作有《大希庇阿斯篇》、《会饮篇》、《理想国》等.

,前384一前322) 占希腊哲学家、美学家、自然科学家。在逻辑学、伦理学、生物学、物理学、生理学、医学方面都有贡献,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曾就读于柏拉图“学园”,钻研自然科学和哲学达二十年。柏拉图去世后,离开雅典出外游历。公元前343年受聘为马其顿国王太子亚历山大的教师,至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为止。公元前335年在雅典东郊开办吕克昂学园授徒讲学,因他常边散步,边讲学,他的学派在历史上被称为逍遥学派,又被称作“吕克昂”。政治上站在中小奴隶主阶层立场上,反对奴隶主贵族制和土地集中。哲学上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坚持普遍与特殊的辩证统一,主张四因说(材料因、形式因、创造因和最后因)。美学上,坚持用唯物主义观点观察艺术问题,在总结希腊文艺成就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美学理论。在文艺和现实的关系上,反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肯定艺术模仿自然的理论,认为模仿有三种:一是模仿事物的本来面目;二是模仿人所说所想像的样子;三是模仿事物应有的样子。他推崇最后一种模仿,强调艺术应根据事物的本质规律把自然加以理想化。认为艺术活动的心理基础一是模仿本能,使人获得知识,产生快感;另一是节奏与和谐的感觉,艺术模仿表现出的节奏与和谐,符合人的天性也能产生快感,这一思想认识到人的审美要求是一种自然要求。提出系统的悲剧理论。认为悲剧具有最高的美学价值,其美学特征是曲折复杂的情节结构和能引起哀怜、恐惧的情

感,提出“净化说”。论述了美和艺术批评标准,认为美在整一和形式。亚里士多德对西方美学的发展产生多方面的、深远的影响,主要有:(一)指出艺术想像的巨大作用,促进了罗马时期文艺理论探索想像、形象思维在艺术创作中的内在联系;(二)提出悲剧中情节、时间、地点的一致性,经文艺复兴时期卡斯特尔维屈罗阐发为“三整一律”,从而建立起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重要准则;(三)否定灵感,排斥命运,强调天才和理性、理智的统一,预示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互补充的理论;(四)净化说对于其后有关文艺的社会作用、道德影响诸种理论,发生一定影响;(五)“无害的快感说”直接造成康德所谓“无关利害”的美感,以及19世纪末唯美主义的“为艺术而艺术”观点。其著作内容涉猎广泛,多达四百种,反映他美学思想的著作主要有《诗学》、《修辞学》、《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心灵论》等。

,1646—1716)德国自然科学家、哲学家、美学家。莱比锡大学毕业,后获阿尔多夫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676年起在汉诺威王室供职。1700年创办柏林科学院并任第一任院长。哲学上受到笛卡儿和斯宾诺莎等人的影响,建立起“单子论”的理论。认为单子是一种组成复合物的单纯实体,是构成世界的基础。认识论上,认为人的认识可分为“朦胧的认识”和“明晰的认识”两种,前者是处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半意识或下意识状态的认识,后者是认识的最高阶段。在美学上,认为美感是一种混乱的朦胧的感觉,是无数微小感觉的结合体。审美趣味或鉴赏力即由“微小的感觉”所组成,是某种接近本能的东西,人们只能通过心灵而不是通过理解力去感觉它。他一方面把审美限于感性活动,另一方面又把审美看作是以感觉形式出现的理性,认为任何艺术活动都有形而上学的原因,一切美都是上帝光辉的一种发射物,音乐和谐象征着上帝为现实世界所拟定的最为美好的蓝图。其美学思想在某些方面汲取了奥古斯丁的观点,与英国莎夫茨伯利有相通之处。后沃尔弗(Christian Freiherrvon Wolff,1679—1754)将他的理论系统化和通俗化。主要著作有《人类理智新论》等。

,1714—1762)亦译“鲍姆嘉通”。德国哲学家、美学家。曾就学于哈雷大学,后任哈雷大学副教授、奥得河畔法兰克福大学教授。1735年首次提出建立美学的建议,1750年正式用“美学”一词来命名他研究感性认识的一部专著,由此而获得“美学之父”的称号。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分为“知”、“情”、“意”三部分,应分别由逻辑学、伦理学和美学来研究。美学研究的对象是“感官认识到的美”。“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就是美,否则就是丑。美学既是一种认识论,又“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是美的艺术的理论”。认为艺术创作和审美知觉是一致的,它要求以灵感、迷狂状态和热情为前提,并要求艺术家有天赋的审美能力,包括敏锐的感觉、想像、洞察力和鉴赏力等。诗可以虚构、幻想,但虚构的真实不如自然界的真实完善,诗和艺术都低于自然。这些观点反映了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转变,对后来德国美学家发生了重大的影响。主要著作有《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形而上学》、《美学》等。

亦称“观照”。与“动观”相对。原意为注视、沉思、期望。审美中引申为不受旁物干扰,不囿于功利需求的无所为而为地凝视、观照审美对象的审美态度和心理活动方式。

以我观物、有所为而为的审美观照方式。与“静观”相对。强调人在审美时契入客体,使客体的一切方面均是体情感、个性、思想、意志、理想的综合表现。语出王国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人间词话》)。这种审美方式尊重创作和审美主体的能动性,强调审美的主观性和情感性,是对叔本华“静观”说的一大发展。

在审美心理学中指个体具有的稳定性的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个性特征。包括个体在审美活动中所表现出的速度、强度、隐显度和指向性、稳定性、敏捷性等生理、心理反应以及行为方式上的特征。它具有先天遗传性,可通过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等基因遗传物质从上代传递给后代,但可以通过后天的实践、教育、学习加以改变、完善和重塑。它因人而异,但又客观地形成若干共同的特征和类型。如中国《内经》分为好动的太阳型、少阳型,喜静的太阴型、少阴型和动静适中的阴阳平和型等三类五型。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分为活泼。机敏的多血质,急躁冲动的胆汁质,安静内向的粘液质,孤僻坚韧的抑郁质等四种类型。俄国巴甫洛夫分为活泼型、兴奋型、安静型和抑制型这四种类型。气质对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发展和审美取向、审美反应往往起着预先的制约、调节作用,并直接影响着审美创造美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

基本概念

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美学”一词源于希腊文Aisthetikcs。德国美学家鲍姆加登1750年在《美学》一书中主张建立“美学”学科,美学由此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1)美,如美的产生、发展;美的本质、特征、功能;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美的形态;内容美、形式美等美的组成因素及其规律等;(2)审美,如审美心理,审美意识,美感的发生、发展、性质、特征及其规律;(3)美的创造,如现实美、艺术美的创造规律、发展规律、鉴赏规律等;(4)美学范畴,如丑、崇高、悲剧性、喜剧性等范畴的审美特性、发展规律及其同美的关系等;(5)美育;(6)美学自身。

美学思想和美学学科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胚胎阶段。在原始时代,原始初民开始在劳动中创造出原始的艺术,表现出对自然、社会、艺术的原始审美意识,初具美学思想的萌芽。

(2)形成阶段。进入文明时代以后,随着生产力、生产方式、思维能力以及科学、艺术的发展,美学思想逐步明晰化、自觉化、理论化,并以文字记载于哲学、文艺学、伦理学、教育学等文献之

中。中国的孔子、老子、孟子、庄子、王充、刘勰、李贽、王夫之等都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美学思想。在外国,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文艺复兴后的博克、休谟、笛卡儿等哲学家,布瓦洛、莱辛等文艺理论家,狄德罗等启蒙主义者,都为美学学科的诞生作了理论的和实践的准备。1750年鲍姆加登正式提出了建立美学学科。(3)系统发展阶段。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德国康德建立了主观唯心主义的美学体系。黑格尔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的辩证的美学体系。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使旧唯物主义美学发展到最高阶段。马克思主义美学论证了劳动实践创造美,人化的自然,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审美意识和艺术是对现实的能动反映等美学的根本问题,使美学逐步建立起真正科学的体系,并日趋成熟。(4)现代发展阶段。从19世纪中下叶开始。进一步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综合研究与分门研究、理论探讨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衍生出哲学美学、艺术美学、心理学美学、技术美学、生活美学等多种分支学科,出现了现代人本主义、现代科学主义美学思潮和实验美学、完形心理学美学、精神分析学美学、实用主义美学、自然主义美学、表现论美学、语义学美学、分析美学、现象学美学、直觉主义美学、形式主义美学、结构主义美学、存在主义美学、解释学美学、接受美学、符号论美学等多种流派,而马克思主义美学也有了新的开拓和长足的发展。

美学是人类社会实践、审美实践、创造美实践的产物,是对人类、个体的历时性、共时性审美、创造美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它对于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对于文学艺术的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开展美育,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审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改造社会,美化生活,完善人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亦称“审美活动”。人发现、选择、感受、体验、判断、评价美和创造美的实践活动和心理活动。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情感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古希腊、罗马时代,人们一般用“观照”(contemplation)一词表达审美。17和18世纪,欧洲开始运用“审美”一词。中国古代从先秦时代起就有关于审美的论述。审美以客观存在的美作为对象和源泉,以一定的审美观点、能力和审美态度为主观条件。在审美过程中,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相互作用,通过视、听等感官感知对象的感性形象,形成信息,经大脑皮层的组合、加工、转换、再生成后,形成审美感受和理解。它服从认识活动中的从生动直观到理性思维的普遍规律,但又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过程,伴随着具体的感性形象,丰富的联想、想像、情感活动和审美意象的创造活动,客观隐伏着内在的社会的目的性与功利性,蕴含着特定的意蕴和愿望。它是直觉与理智、认识与创造、功利性与非功利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其产生和发展取决于社会生活条件及人的思维能力。在人类初期,人的生产活动先于审美,对象的使用价值早于审美价值,当人的实践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审美才逐渐发展为独立的心理活动,并不断通过心理建构、

积淀而完善。它是人从精神上把握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之一,是人类认识美、创造美的活动以及这种活动的内化,确立和深化了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丰富和发展了人的本质力量,培育了人的审美意识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即“审美”。

亦称“美的实践”。人有目的地欣赏美、创造美的实际活动、行为及其过程。包括人类历时性的和共时性的实践,是人的社会实践的组成部分,人从精神上把握世界、改造世界的特殊方式。它为主体创造对象,也为对象创造主体。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和历史性,受社会实践的制约,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它以一定事物的审美特性为对象和出发点,以一定的审美目的、需要为内驱力,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下,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将审美的精神需求转化为审美、创造美的意志行为,在认识美、创造美、发展美的过程中,自由地实现自己的审美理想,使对象人化,人的本质对象化,人在对象中发现、确证自己。因此,审美实践的过程,是人认识、改造对象和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过程。

主体对客体进行感受、体验、鉴别、评判和再创造的审美心理活动过程。与一般认识的心理过程有别,主要是形象思维过程,目的是为了在审美认知中获得情感愉悦。它从对具体形象进行直觉开始,经过分析、判断、体验、品味和联想、想像、情感活动,达到客体与主体的融合一致。中国古代多用“品味”来比喻审美欣赏。因主客观条件的差异,审美欣赏有直觉型、理智型、情感型等多种类型。一个时代的审美欣赏爱好和趣味,既影响个人的审美取向,又对该时代的文艺创作具有极大的影响,并影响到文艺批评,可以促使一代文风的形成与发展。

即“观照”。

美学用语。亦称“观审”。又称“审美观照”。与“审美”相通。是“审美”概念的前身。古希腊柏拉图认为天才处于迷狂状态,回忆起上界的美本身,才能对理念的美进行观照,获得美感。古罗马普洛提诺认为只有凭心灵的“观照能力”才能把握美。文艺复兴后,观照一词逐渐被“审美”、“观赏”、“欣赏”等概念所代替,但仍有一些美学家用“观照”来论审美,或与“审美”等概念互用。参见“审美”。

亦称“观照”。与“动观”相对。原意为注视、沉思、期望。审美中引申为不受旁物干扰,不囿于功利需求的无所为而为地凝视、观照审美对象的审美态度和心理活动方式。

以我观物、有所为而为的审美观照方式。与“静观”相对。强调人在审美时契入客体,使客体的一切方面均是体情感、个性、思想、意志、理想的综合表现。语出王国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人间词话》)。这种审美方式尊重创作和审美主体的能动性,强调审美的主观性和情感性,是对叔本华“静观”说的

一大发展。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简称。人在审美实践中与客体发生的审美、创造美的关系。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是人从审美上把握世界、改造世界的关系,是美学赖以存在的前提和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人同审美对象的实践关系,人的意识与客观事物审美特性的关系,人反作用于客观现实、创造美、发展美的关系。它同人与现实的政治、经济、伦理关系,认识、改造关系,意志、情感关系等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它由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客体具备的审美特性是它形成的客观基础,主体的审美实践、审美需要、审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它形成的主观条件。人对艺术的审美关系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集中体现。人对自然、社会的审美关系是人对艺术的审美关系的前提。在审美关系中,客体制约着主体,主体又发挥着能动性,不断发现、改造客体,使审美对象具有人的社会的内容,渗透进人的思想、情感、意志、智慧,确证人的本质力量。审美关系的实质是人对现实世界的精神把握和对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其内涵是人对现实的理智认识关系、意志伦理关系及情感体验关系的统一。它在人类历史中有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是在人的社会实践、审美创造美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实践产生审美的需要,沟通人与客体美的联系,锻铸人的审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人从审美上认识客体,改造客体,从而使客体成为审美的客体,主体成为审美的主体。

亦称“审美客体”。被主体认识、欣赏、体验、评判、改造的具有审美特质的客观事物。与“审美主体”相对。与审美主体相互作用构成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审美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形象性、丰富性、独特性、感染性或美的潜能的事物。凡与人确立了特定的审美关系,被人审美地把握,激起人审美意识活动的事物,都是人的审美对象。其领域包括具体的感性的自然物、社会物和艺术,其中最主要的是艺术。其形态包括具有优美、壮美、丑、崇高、悲剧性、喜剧性等审美特性的事物。它是事物自然性、物质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只相对人而存在,只能被人所发现和把握,在人的实践中产生,并随着人的实践和审美意识的发展而发展。它在人的实践中与人发生审美关系;经过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中介,被人发现、认识、选择,并被按照美的规律和人的需要改造、创新。只有被人审美地把握,引起人的审美感知、联想、想像和情感活动,溶入人的思想、情感、意志、个性,具有社会的内容,成为人化的自然,才能激起人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评价。它是激起人的审美意识的客观基础和美感的源泉,制约着人的审美态度和审美创造,而人的审美实践、审美意识、审美创造又使对象向人生成,成为人的审美的对象,并推动审美对象的发展。

即“审美对象”。

审美活动和审美创造中直观、复现自身所形成的感性形式和存在状态。与“审美范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审美范畴是对各种与美有关的范畴的逻辑设定,除美、丑等形态、范畴外,还包括美感、丑感等审美感受。审美形态既包含了美、丑等范畴(但不包括美感、丑感等主观感受),又广义地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三大审美领域以及各领域中的多种多样的具体形式、形态。人在审美实践中与广袤世界构成特定的审美关系,不仅从各种各类对象中直观自身,而且从他创造的繁富世界中复现自我,从而形成多种多样、不同层次的审美形态。它是人对这种人生境界的感性形式、存在状态进行概括、归类的结果。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对审美形态有不同的概括和展示。

亦称“审美特质”。事物所具有的能唤起人美感的性质、特征。在对象与主体的相互作用中被人发现和感知。是对象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客体性与主体性的统一中所构成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特质。包括对象的具象性、可知性、生动性、独特性、创造性、新颖性、发展性以及能唤起人想像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创造活动和美感愉悦等等的性质、特征。

认识、欣赏、评判审美对象和创造美的社会的人。包括群体和个体。与“审美客体”相对。与审美客体相互作用构成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审美主体是实践的、社会的、富于创造性的主体,是使对象成为审美对象的条件,审美对象只是对人才存在,只有人才不仅具有物质的、生理的需要,而且有精神的、审美的需要,有审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意志行为。审美主体是长期生活实践、审美实践和学习、教育的结果,遗传也为主体提供了审美的生理条件,历史地积淀了一定的感觉力。人在实践中反映、认识、接受、改造客观世界,把握对象与人的联系,建构、积淀一定的审美心理结构,逐步根据事物的规律和自己的愿望进行自由的能动的创造,使人从动物的人、物质的人变成社会的人、审美的人,使审美创造美具有了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实践为主体创造了对象,也为对象创造了主体。审美主体历史地存在着复杂性、发展性,不同主体有着不同或相同、相似的审美观念、意志行为和审美个性。审美主体受客体的制约,又决定着对象的审美性质,不断创造美、发展美,使审美客体不断丰富化。

亦称“审美观念”。主体对美、审美、创造美所持的相对稳定的总体观念和指导思想。是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意识的组成部分。包括美的生成观、发展观、本质观、创造观,审美的实践观、历史观、价值观、政治伦理观、享乐观以及艺术观、美育观等等。它既在对前人审美观念的批判继承、借鉴、吸收基础上,经过观念同化、顺应和分析、综合、改造以后而确立,又在审美实践中不断概括、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审美经验,并自觉或不自觉地上升为理论而形成、发展。与人的哲学观、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历史观、政治观、伦理观、艺术观、宗教观、自然观等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具有深层的社会内容。不同时代、民族、阶级的人和各人的审美

观既有继承性、稳定性、共同性,又有发展性、差异性、对立性和个性。审美观有正讹、偏全、深浅之分,正确反映对象的审美特性和发展规律以及美的创造规律的是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观念有可塑性、自调性和能动性,人可以在实践和学习中自觉地调节、改造、充实自己的审美观念。它一旦形成和系统化以后,又制约着人的审美选择、感受、判断、情趣、理想、能力,并且指导人自觉地从事审美和创造美的实践。审美观念的界定有广狭之分:广义的即总体美学观,狭义的即审美的观点。

亦称“美感经验”。主体感受、体验、创造美的经验。审美意识的组成部分。审美经验在人的生活实践、审美实践中产生,随着对象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由对象、实践检验这种经验的真实性、可靠性。人在一系列反复的审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审美记忆、知识、方法,自觉或不自觉地概括为直接经验,并将之同在学习、训练、借鉴中获得的间接经验、间接知识统一起来,才逐步构筑起较系统的审美经验。审美经验既是事物美的结构和实践结构内化的产物,又是主体内省、概括的结果;既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又有个人的个性特征。它有不同的深广度,感官直接接触审美对象所形成的未经理智概括的经验是感性经验;主体在反复实践中积累起来并经过理性概括的和在教育中积淀起来的具有理性内容的经验是理性经验。审美经验是形成审美感受、体验、评价的主观条件,是审美能力、观念、情趣的内在成因和表现,直接制约着审美的感受、体验、联想、想像、判断、理解的灵敏度、深广度,影响着审美的选择和美的创造。

人对审美对象和对审美活动本身所持的态度。对于审美对象有肯定与否定,介入与旁观,限于接受与重于创造等态度;对于审美活动有积极与消极,重理智与重情感等态度。它受到时间、地点、环境、对象与主体的关系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更受到各人主观的心理因素,如审美观点、能力、需要和情绪等的影响。因态度不同,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审美对象会产生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审美反应。

主体对事物审美特性的直感、选择、判断所形成的感知、体验、接受和灵魂震动。包括对美、丑、崇高、悲剧性、喜剧性、幽默、怪诞等的审美的感知、接受。它是审美活动的结果和审美创造的前提。

亦称“美的理想”、“美学理想”。人期待、憧憬和追求的最高的境界。是人的社会理想的组成部分。审美理想是在人的生活实践、审美实践、艺术实践中产生的,是依照美和艺术的发展规律对更完满的美和艺术的追求、期待。它受人的生活理想和世界观的制约,具有特定时代的社会历史内容。艺术家在艺术中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展现他们的审美理想。审美理想对人的审美活动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往往作为人衡量事物美丑的最高标准。它还构成人的一种心理动力,促成人的意志行为,推动人将理想与美的规律统一起来去创造美、克服丑,从而改造世界。

亦称“审美欲求”。人对美的生理、心理、精神的需求、欲望。是人的生命需求的一种表现方式,人所独有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人的生存、发展的内在机制。表现为三个相互联系又相区别的层次:一是生理需要,通过审美调节生理机制,达到血气和平、消除疲劳、生理平衡、延续生命的目的;二是求知、求美、求真向善的心理需要,通过审美获得新知、快乐、享受、怡情悦性,实现心理的平衡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三是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通过审美创造美使人在对象和自我的创造物中复现、实现自己,在达到最高的精神满足的同时,展示人的潜力和价值。个人的审美需要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它在人的社会实践、审美实践中形成、发展。

引起审美创造美活动的主观目的、意向、愿望的心理发动机制。有自觉与非自觉、单纯与复杂、感性与理性之分。非自觉动机是与对象偶遇事先无选择无预期目的的仅以休闲、娱乐为满足的随机性动机,或是一种潜意识的未被知觉的心理活动。自觉动机是被好奇心、探究欲、创造欲所驱使展开积极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求知、求美、求乐的有意识的动机。它在审美实践中产生,是审美创造美的内驱力和审美创造美效果的行动指导。

人对审美创造美活动的希冀、期望。包括对审美活动的期待,对特定审美对象的期待和对自己审美创造预期效果的期待。对审美活动的期待体现了审美的自觉性、目的性、预期性,表现了人类求美、求真、求善、求知、求乐、求得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和达到自我实现、人格完善的精神追求。对特定审美对象的期待是一种为强烈的心灵渴求所驱动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定向性的期望。它对审美对象有明确的选择性,注意力高度集中,排除外界环境的干扰,形成一种专注的探求的心理空间和心理张力,希冀在审美观照、审美探究、审美体验中达到怡悦身心的目的。对审美创造的期待是通过审美感知、体验、想像,沿着自己期望的特定目标改造对象,加工、提炼,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以期在自己的创造物中展现客体世界的发展方向和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并力求达到预期的社会效应。审美期待是审美创造美活动的内在动力。

感受、判断、创造美的方法、手段。一般都受到主体世界观、美学观的制约。辩证唯物论的方法论强调实践是认识、审美的根源、动力和检验标准,主张从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发展中把握对象审美特性;由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由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对对象作出合乎实际的审美判断;人在实践中不仅认识对象,而且能动地改造对象。审美的具体方法有多种多样,有直观的、体验的、思维的,认识与创造相结合的方法等等。审美方法因人因时因地因对象而异,并随着对象的发展和主体审美经验、审美选择、审美需要、审美能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人们通常根据对象特征和自己的需要、习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亦称“审美效果”、“审美效益”。审美创造美追求和达到的预期效果、效益。与“审

美动机”相对。个体主观的审美效应是在审美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启迪、娱乐和美享受、美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教益和怡情悦性、血气和平,身心和谐,并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创造美的能力。创造美的客观效应、效益是通过审美创造物所达到的不包含实用功利性的社会的精神的效应,使人们在审美鉴赏中获得启迪和美的享受,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审美素质,并可以在社会流通中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审美效应又有正效应、负效应和超效应之分。当审美主体、创造主体的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创造与规律相一致时,便产生正效应,反之则产生负效应。当审美主体充分发挥能动性、创造性时,还可能产生超越对象意蕴和创造者预期的超效应。

在众多审美对象中进行挑选、择取的心理活动。无意选择是受特定对象的强刺激所作的随机性选择;有意选择是根据主体审美需要、审美能力所作的主动选择;整体选择是在纷繁杂乱的对象中选取某一对象进行整体性的观照;局部选择是在某一整体对象中择取其中某些部分进行欣赏、分析。在审美创造、艺术创作中也贯穿着审美选择,选择最富有表现力的对象,并有选择地沟通各种形象之间、对象与自我之间的联系。审美选择是审美主动性、倾向性和审美创造集中性、鲜明性的表现。

人以审美方式把握世界的特殊能力。包括审美的知觉力、感受力、记忆力、判断力、理解力、想像力和创造力、表现力、意志力等等。是人所独有的特殊能力,是人的智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健全的神经系统、脑功能和感官等生理机制为自然基础,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审美实践和学习、借鉴、训练中形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对审美信息接受、传导、储存、处理、加工、转换、再生成的能力,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的世界观、审美观的制约。由于人的实践领域的深广度或侧重点有一致性、差异性和历史发展性,人的审美能力也有共同性、差异性和发展性。审美能力是抽象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的统一,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统一。包括对事物审美特质的感觉、知觉、记忆、分析、综合、判断、理解、推理等一般能力和在高度美学修养、文化艺术素养基础上形成的创造性联想、想像和情感活动的专门能力。它以丰富的知识积累,审美经验和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为基础,直接制约着审美、创造美的效率。

简称“鉴赏力”。欣赏、鉴别、判断、评价美丑和审美创造的特殊能力。是审美知觉力、感受力、想像力、判断力、理解力、创造力的综合。西班牙格拉西安—莫拉莱斯在《案头预言家》一书中最先提出。审美鉴赏力是人所独有的特殊能力,它来自审美实践、艺术实践和知识积累,具有特定时代的社会历史内容。不同时代、民族的人和具有不同思维能力、知识积累、文化艺术素养的个人,具有不同的审美鉴赏力。审美鉴赏力既表现于审美直觉的敏锐性,分析、综合、判断、理解的深邃性,又表现于联想、想像、情感活动的能动性、创造性,是感性与理性、

认识与创造的统一。它是迅速、完整、深刻地把握事物审美特性的必要条件,是创造美与艺术的必要前提。

审美中感知、接受美的能力。狭义指审美认知能力。它以五官、大脑感觉、知觉能力为生理机制,以审美经验为心理基础,通过大脑对特定对象的注意、选择、分析、判断达到审美的理解、接受,从而表现出审美的直觉力、注意力、过滤力和概括力、判断力、理解力,是审美能力第一阶段的直觉能力与第二阶段的判断力、理解力的综合,是审美想像活动、情感活动和创造活动的前提。广义即“审美能力”。一般在狭义上使用。

指人对事物审美特性及其相互联系进行分析、综合、品味和作出审美评判的能力。它是人在审美实践中经验积累和学习、训练的结果,包括审美的观察力,感受力,分析、综合力,理解力,创造力和概括力、传达力等。审美直觉、联想、想像的能力是它的前提,特定的审美需要、情感、心境、习惯制约着它的发挥。它主要体现于形象思维过程,也借助于抽象思维。它制约着审美认识的程度和审美情感、审美评价、审美意志的性质。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桥梁。

指对事物审美特性的认识由个别上升到一般,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思维能力。是人的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结果,包括把握事物局部特征并加以抽象的知性理解力;把握事物本质、整体特征、相互联系和规律的理性认识能力;从整体上清晰领会、主观体味或轮廓式领略对象审美特性的意会能力等。有表层与深层,局部与整体,清晰与朦胧,直接与间接,渐悟与顿悟等区别。它们在审美实践中形成,以一定的审美心理结构为基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和思维能力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理解力。审美理解力的特征是一般伴随着对感性形象的知觉力、感受力、联想力、想像力,情绪弥散力和意象的创造力,是形象思维能力的体现。审美理解力决定着审美判断、审美理解、审美评价的性质、程度,直接制约着审美情感、意志活动的强度和审美意象创造、美的形象创造的深广度。

指审美、创造美中通过联想、想像、幻想将各种相关形象、记忆表象加以组合以认识对象和创造新形象的能力。是人所特有的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心理功能。想像力有再现的与创造的两种。再现性想像力是将语言、文字塑造的间接形象再造成感性的直接形象的能力;创造性想像力是将各种形象、表象、意象加以组合,创造出超现实、超时空新形象的能力。它们都以审美经验、知识积累、文化艺术素养为基础,以形象记忆的丰富性和对众多形象信息的粘联、组合能力为直接根源,并受审美、创造美的目的性、特定情绪状态的制约。审美想像力比科学想像力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创造性、幻想性,更具形象性、情绪性和个性特征,离直接的实用功利性更远,集中体现了形象思维的特征。想像力是审美直觉迅捷升华为理解,激起情绪活动、意志

活动和审美意象、艺术形象创造的直接动力。

人在审美中能动创造的能力。包括创造新观念、新方法、新手法的能力和创造新审美意象、新艺术形象的能力。有原创性创造力,再创性、继创性创造力和整合性创造力等不同形态。它表现为能动创造的审美意象,艺术形象、意境的原创性、新颖性、独特性、生动性、超越性、感染性。是审美创造性思维和行为的内在根源。

支配人的审美、创造美活动的思想、情感、意志。是人的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并和其他社会意识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包括审美的显意识和潜意识。是审美心理活动进入思维阶段以后的意识活动。审美意识的产生、发展以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为前提,以客观事物的审美特性为源泉和对象,以人的健全的感官、脑功能为生理基础,以审美的感知、判断、想像、情感、意志活动等一系列心理活动为心理基础和心理形式。审美实践以及对审美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形成审美意识的认识论基础。人在实践中对审美形象信息、审美经验经过分析、概括和通过学习、借鉴、训练,才能形成以语言为载体的审美意识。它是人所独有的社会意识,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人类审美意识的积淀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生活、人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客观事物美,尤其是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建构、积淀、改组和发展。它既具主体性、自主性,有时代、民族、阶级乃至个人的独特性、差异性,又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共同性。人的审美意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自控性和能动性,可以通过感知对象特征,唤起时空意识和整体意识、关联意识;可以对事物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由局部到系统,从本质上把握对象的审美特性,并直接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和丰富、深化人的各种社会意识。当它一旦形成和系统化,成为人的自觉意识以后,又可以转化为人的内在力量,反作用于客观美,使客观事物打上人的精神印记,并推动人去自觉、自由地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美和发展美。审美意识是当代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标志着美学研究的重点已由客体转向主体。

编译原理概念_名词解释

编译过程的六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 解释程序:把某种语言的源程序转换成等价的另一种语言程序——目标语言程序,然后再执行目标程序。 解释方式是接受某高级语言的一个语句输入,进行解释并控制计算机执行,马上得到这句的执 行结果,然后再接受下一句。 编译程序:就是指这样一种程序,通过它能够将用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转换成与之在逻辑上等价的低级语言形式的目标程序(机器语言程序或汇编语言程序)。 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的根本区别:是否生成目标代码 句子的二义性(这里的二义性是指语法结构上的。):文法G[S]的一个句子如果能找到两种不同的最左推导(或最右推导),或者存在两棵不同的语法树,则称这个句子是二义性的。 文法的二义性:一个文法如果包含二义性的句子,则这个文法是二义文法,否则是无二义文法。 LL(1)的含义:(LL(1)文法是无二义的; LL(1)文法不含左递归) 第1个L:从左到右扫描输入串第2个L:生成的是最左推导 1:向右看1个输入符号便可决定选择哪个产生式 某些非LL(1)文法到LL(1)文法的等价变换: 1. 提取公因子 2. 消除左递归 文法符号的属性:单词的含义,即与文法符号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类型、值、存储地址等。 一个属性文法(attribute grammar)是一个三元组A=(G, V, F) G:上下文无关文法。 V:属性的有穷集。每个属性与文法的一个终结符或非终结符相连。属性与变量一样,可以进行计算和传递。 F:关于属性的断言或谓词(一组属性的计算规则)的有穷集。断言或语义规则与一个产生式相联,只引用该产生式左端或右端的终结符或非终结符相联的属性。 综合属性:若产生式左部的单非终结符A的属性值由右部各非终结符的属性值决定,则A的属性称为综合属继承属性:若产生式右部符号B的属性值是根据左部非终结符的属性值或者右部其它符号的属性值决定的,则B的属性为继承属性。 (1)非终结符既可有综合属性也可有继承属性,但文法开始符号没有继承属性。 (2) 终结符只有综合属性,没有继承属性,它们由词法程序提供。 在计算时:综合属性沿属性语法树向上传递;继承属性沿属性语法树向下传递。 语法制导翻译:是指在语法分析过程中,完成附加在所使用的产生式上的语义规则描述的动作。 语法制导翻译实现:对单词符号串进行语法分析,构造语法分析树,然后根据需要构造属性依赖图,遍历语法树并在语法树的各结点处按语义规则进行计算。 中间代码(中间语言) 1、是复杂性介于源程序语言和机器语言的一种表示形式。 2、一般,快速编译程序直接生成目标代码。 3、为了使编译程序结构在逻辑上更为简单明确,常采用中间代码,这样可以将与机器相关的某些实现细节置于代码生成阶段仔细处理,并且可以在中间代码一级进行优化工作,使得代码优化比较容易实现。 何谓中间代码:源程序的一种内部表示,不依赖目标机的结构,易于代码的机械生成。 为何要转换成中间代码:(1)逻辑结构清楚;利于不同目标机上实现同一种语言。 (2)便于移植,便于修改,便于进行与机器无关的优化。 中间代码的几种形式:逆波兰记号,三元式和树形表示,四元式 符号表的一般形式:一张符号表的的组成包括两项,即名字栏和信息栏。 信息栏包含许多子栏和标志位,用来记录相应名字和种种不同属性,名字栏也称主栏。主栏的内容称为关键字(key word)。 符号表的功能:(1)收集符号属性(2) 上下文语义的合法性检查的依据:检查标识符属性在上下文中的一致性和合法性。(3)作为目标代码生成阶段地址分配的依据

民航基本概念和名词解释

附录二 基本概念和名词解释 1.飞行班次:指航空运输飞行次数。一个飞行班次指航线从始发点到终点的一次飞行,以航班号为准,只要是同一航班号,无论其经停点多少,只统计为一个班次。一条航线的去程和回程分别为两个航班号,各按一个班次统计。 2.飞行小时:包括飞机地面滑行时间和空中飞行时间。一个航班的飞行时间,等于该航班各航段飞行小时的总合。 3.飞行里程:指运输飞行自起点至终点的飞行公里数,为航线中各航段距离的和,以收费距离计算。计算公式: 4.旅客运输量:指运输飞行所载运的旅客人数。 5.货物运输量:指运输飞行所载运的货物重量。 6.旅客周转量:是反映航空运输企业旅客运输工作量的综合性指标,指运输飞行所载运的全体旅客空中飞行距离的综合。计算单位为人(客)公里或吨公里。计算公式: 旅客周转量(人公里)=∑{航段旅客运输量(人)×航段距离(公里)} 旅客周转量(吨公里)=∑(航段旅客运输量×旅客重量×航段距离) 航段距离指飞机在两机场之间按规定航行路线,直达飞行的空中距离。 从2001年起成人旅客重量按90公斤计算,不再计算行李重量。 10000 ∑=?班次航线里程(公里)飞行里程(万公里)

7.货物周转量:是反映货物在空中实现位移的综合性生产指标,体现航空运输企业所完成的货物运输工作量。计算公式: 货物周转量(吨公里)=∑{航段货物运输量(吨)×航段距离(公里)} 8.运输总周转量:是反映运输量和运输距离即旅客、货物、邮件在空中实现位移的综合性生产指标,体现航空运输总的工作量。计算公式: 运输总周转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邮件周转量 9.提供座位数:指可供销售的最大(或最多)座位的数量。 10.可提供客公里:指可提供座位与飞行里程的乘积,是反映运输飞行运载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 可提供客公里=∑{可提供座位数×航段距离(公里)} 11.客座利用率:是指实际完成的旅客客公里与可提供客公里之比,反映运输飞行中的座位利用程度。计算公式: 对直达航班,也可以按以下计算公式: 12.可提供业载:指飞机每次运输飞行时,按照有关参数计算出的飞机在该航段上所允许装载的最大商务载量。 13.可提供吨公里:指可提供业载与航段距离的乘积,反映里) 可提供客公里(万人公)旅客周转量(万人公里∑=?%100客座利用率(%) 航班可提供座位 航班载客人数 %100?=客座利用率(%)

名词解释答案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47题,47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名词解释(47小题,共47分) 1、()自由水 答案:包括毛细水和重力水。毛细水不仅受到重力的作用,还受到表面张力的支配,能沿着土的细孔隙从潜水面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重力水在重力或压力差作用下能在土中渗流,对于土颗粒和结构物都有浮力作用。 2、()土的液相 答案:土的液相是指存在于土孔隙中的水。它和亲水性的矿物颗粒表面有着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按照水与土相互作用程度的强弱,可将土中水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类。 3、()土的气相 答案:指充填在土的孔隙中的气体,包括与大气连通和不连通的两类。与大气连通的气体对土的工程性质没有多大的影响,当土受到外力作用时,这种气体很快从孔隙中挤出;但是密闭的气体对土的工程性质有很大的影响,在压力作用下这种气体可被压缩或溶解于水中,而当压力减小时,气泡会恢复原状或重新游离出来。 4、()土的固相 答案:土的固相物质包括无机矿物颗粒和有机质,是构成土的骨架最基本的物质。 5、()次生矿物 答案:由原生矿物经过风化作用后形成的新矿物,如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次生二氧化硅、粘土矿物以及碳酸盐等。 6、()土的灵敏度 答案:保持原来含水量不变但天然结构被破坏的重塑土的强度比保持天然结构的原状土的强度低,其比值可作为结构性的指标,即灵敏度。 7、()结合水 答案:指处于土颗粒表面水膜中的水,受到表面引力的控制而不服从静水力学规律,其冰点低于零度。结合水又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 8、()土的结构性 答案:土的结构性是指土的物质组成(主要指土粒,也包括孔隙)的空间相互排列,以及土粒间的联结特征的综合。它对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有重要的影响。土的结构,按其颗粒的排列方式有:单粒结构、聚粒结构、絮凝结构等。土的结构在形成过程中,以及形成之后,

热力学概念名词解释

热力学概念名词解释

传热学名词解释 一、绪论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时,依靠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能传递,称为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5.辐射传热: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辐射传热。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 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 热量。

二、热传导 1.温度场:某一瞬间物体内各点温度分布的总称。一般来说,它是空间坐标和时间坐标的函数。 2.等温面(线):由物体内温度相同的点所连成的面(或线)。3.温度梯度:在等温面法线方向上最大温度变化率。 4.热导率:物性参数,热流密度矢量与温度降度的比值,数值上等于1 K/m的温度梯度作用下产生的热流密度。热导率是材料固有的热物理性质,表示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 5.导温系数:材料传播温度变化能力大小的指标。 6.稳态导热:物体中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改变的导热过程。 7.非稳态导热:物体中各点温度随时间而改变的导热过程。 8.傅里叶定律:在各向同性均质的导热物体中,通过某导热面积的热流密度正比于该导热面法向温度变化率。 9.保温(隔热)材料:λ≤0.12W/(m·K)(平均温度不高于350℃时)的材料。10.肋效率:肋片实际散热量与肋片最大可能散热量之比。 11.接触热阻:材料表面由于存在一定的粗糙度使相接触的表面之间存在间隙,给导热过程带来额外热阻。 12.定解条件(单值性条件):使微分方程获得适合某一特定 问题解的附加条件,包括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三、对流传热 1.速度边界层:在流场中壁面附近流速发生急剧变化的薄层。2.温度边界层:在流体温度场中壁面附近温度发生急剧变化的薄层。

生理学基本概念的中英文名词解释

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 The time interval during which a cell is incapable of initiating a second action potential.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n action potential is a rapid change in the membrane potential. Each action potential begins with a sudden change from the normal resting negative potential to a positive membrane potential (depolarization) and then ends with an almost equally rapid change back to the negative potential (repolarization).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The movement of substances across the membrane occurs against the electrochemical gradient with the necessity of consumption of metabolic energy 后负荷afterload Afterload is the load that is given to the muscle after the beginning of the contraction. 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In certain cases, a tissue or organ can respond directly to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depending neither on nervous nor on humoral control. This form of regulation is called auto-regulation. 完全强直收缩complete tetanus When the frequency of stimulation reaches a critical level, the successive contractions are so rapid that they literally fused together, and the contraction appears to be completely smooth and continuous. This is called completely tetanus. 去极化depolarization The change in membrane potential away from the resting potential and toward the sodium equilibrium. 入胞endocytosis Very large particles enter the cell by a specialized function of the cell membrane called endocytosis. The principle forms of endocytosis are pinocytosis and phagocytosis. 平衡电位equilibrium potential Electrochemical equilibrium is a steady state, as in the 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 of a cell ,in which an electrical potential and chemical potential gradient are in balance and no net movement of charged particles occurs. 兴奋性excitability Excitability is the ability of certain kinds of cells (excitable cell) to generate active changes in their membrane potential. Excitability is a fundamental property common to all tissues and cells. 兴奋excitation Excitation signifies and increases in activity, such as contraction of a muscle, acceleration of the heart beat. 出胞exocytosis A stimulus to secrete causes the intracellular vesicles to fuse with the plasma membrane and to release the vesicles contents is called exocytosis.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2019年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基本概念与名词解释: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技术

2019年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基本概念与名词解释:网 络安全与网络管理技术 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技术 266. 计算机系统安全内容:安全理论与策略、计算机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评价、安全产品以及计算机犯罪与侦查、计算机安全 法律、安全监察等。 267. DoD(TCSEC)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是美国国防部在 1985年正式颁布的,它将计算机安全等级划分为四类七级,这七个等 级从低到高依次为:D、C1、C2、C3、B1、B2、B3、A1。 268. 计算机系统安全问题分类:计算机系统安全问题共分为三类,它们是技术安全、管理安全和政策法律安全。 269. 技术安全:指通过技术手段(硬件的和软件的)能够实现的 对于计算机系统及其数据的安全保护,要求做到系统受到攻击以后, 硬件、软件不受到破坏,系统正常工作,数据不泄漏、丢失和更改。 270. 管理安全:指和管理相关的安全保障,如使得软硬件不被 物理破坏,非法人员进入、机密泄露等。 271. 政策法律安全是指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所制订的法律、法规、制度等。 272. 信息安全的构成:信息安全包括计算机安全和通信安全两 部分。 273. 信息安全的目标:维护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 可审查性。 274. 保密性:使系统只向授权用户提供信息,对于未被授权使 用者,这些信息是不可获取或不可理解的。

275. 完整性:使系统只允许授权的用户修改信息,以保证所提 供给用户的信息是完整无缺的。 276. 可用性:使被授权的用户能够从系统中获得所需的信息资 源服务。 277. 可审查性:使系统内所发生的与安全相关的动作均有说明 性记录可查。 278. 安全威胁:是指某个人、物、事件或概念对某一信息资源 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或合法使用所造成的危险。基本的安全威 胁包括:信息泄露、完整性破坏、业务拒绝和非法使用。 279. 安全威胁的表现形式:包括信息泄露、媒体废弃、人员不慎、授权侵犯、非授权访问、旁路控制、假冒、窃听、电磁/射频截获、完整性侵犯、截获/修改、物理侵入、重放、业务否认、业务拒绝、资 源耗尽、业务欺骗、业务流分析、特洛伊木马、陷门等。 280. 安全攻击:所谓安全攻击,就是某种安全威胁的具体实现。它包括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两绝大部分。 281. 被动攻击:是对信息的保密性实行攻击,即通过窃听网络 上传输的信息并加以分析从而获得有价值的情报,但它并不修改信息 的内容。它的目标是获得正在传送的信息,其特点是偷听或监视信息 的传递。它包括信息内容泄露和业务流分析两大类。 282. 主动攻击:主动攻击是攻击信息来源的真实性、信息传输 的完整性和系统服务的可用性。主动攻击一般包括中断、伪造、更改等。 283. 防护措施:一个计算机信息系统要对抗各种攻击。避免受 到安全威胁,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包括:密码技术、物理安全、人员安全、管理安全、媒体安全、辐射安全和生命周期控制。

材料科学基础基本概念和名词解释

晶体缺陷 单晶体:是指在整个晶体内部原子都按照周期性的规则排列。 多晶体:是指在晶体内每个局部区域里原子按周期性的规则排列,但不同局部区域之间原子的排列方向并不相同,因此多晶体也可看成由许多取向不同的小单晶体(晶粒)组成 点缺陷(Point defects):最简单的晶体缺陷,在结点上或邻近的微观区域内偏离晶体结构的正常排列。在空间三维方向上的尺寸都很小,约为一个、几个原子间距,又称零维缺陷。包括空位vacancies、间隙原子interstitial atoms、杂质impurities、溶质原子solutes等。 线缺陷(Linear defects):在一个方向上的缺陷扩展很大,其它两个方向上尺寸很小,也称为一维缺陷。主要为位错dislocations。 面缺陷(Planar defects):在两个方向上的缺陷扩展很大,其它一个方向上尺寸很小,也称为二维缺陷。包括晶界grain boundaries、相界phase boundaries、孪晶界twin boundaries、堆垛层错stacking faults等。 晶体中点阵结点上的原子以其平衡位置为中心作热振动,当振动能足够大时,将克服周围原子的制约,跳离原来的位置,使得点阵中形成空结点,称为空位vacancies 肖脱基(Schottky)空位:迁移到晶体表面或内表面的正常结点位置,使晶体内部留下空位。弗兰克尔(Frenkel)缺陷:挤入间隙位置,在晶体中形成数目相等的空位和间隙原子。 晶格畸变:点缺陷破坏了原子的平衡状态,使晶格发生扭曲,称晶格畸变。从而使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电阻升高,密度减小等。 热平衡缺陷:由于热起伏促使原子脱离点阵位置而形成的点缺陷称为热平衡缺陷(thermal equilibrium defects),这是晶体内原子的热运动的内部条件决定的。 过饱和的点缺陷:通过改变外部条件形成点缺陷,包括高温淬火、冷变形加工、高能粒子辐照等,这时的点缺陷浓度超过了平衡浓度,称为过饱和的点缺陷(supersaturated point defects) 。 位错:当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发生局部滑移时,滑移面上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交界线称作位错 刃型位错:当一个完整晶体某晶面以上的某处多出半个原子面,该晶面象刀刃一样切入晶体,这个多余原子面的边缘就是刃型位错。 刃型位错线可以理解为已滑移区和未滑移区的分界线,它不一定是直线 螺型位错:位错附近的原子是按螺旋形排列的。螺型位错的位错线与滑移矢量平行,因此一定是直线 混合位错:一种更为普遍的位错形式,其滑移矢量既不平行也不垂直于位错线,而与位错线相交成任意角度。可看作是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混合形式。 柏氏矢量b: 用于表征不同类型位错的特征的一个物理参量,是决定晶格偏离方向与大小的向量,可揭示位错的本质。 位错的滑移(守恒运动):在外加切应力作用下,位错中心附近的原子沿柏氏矢量b方向在滑移面上不断作少量位移(小于一个原子间距)而逐步实现。 交滑移:由于螺型位错可有多个滑移面,螺型位错在原滑移面上运动受阻时,可转移到与之相交的另一个滑移面上继续滑移。如果交滑移后的位错再转回到和原滑移面平行的滑移面上继续运动,则称为双交滑移。 位错滑移的特点 1) 刃型位错滑移的切应力方向与位错线垂直,而螺型位错滑移的切应力方向与位错线平行; 2) 无论刃型位错还是螺型位错,位错的运动方向总是与位错线垂直的;(伯氏矢量方向代表

认知心理学~各章概念、名词解释

自考《认知心理学》复习材料 各章概念、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回答方法:和简答题一样,如实验应回答实验者,实验设计,实验结论,实验说明问题) 第一章绪论 1.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使用。P2 2. 认知心理学:代表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理论定向、角度和途径。这种途径强调心理结构和过程。P2 3. 认知路径:强调心理结构和过程。P2 4. 内省:指被训练过的观察者仔细的、小心地注意他们自己的感觉,精确的辨别这些感觉,并尽可能客观地报 告这些感觉。p4 5. 信息加工途径:来自计算机科学和通讯科学。由两部分组成;p9 第一是心理过程能够通过计算机的操作相比较,而得到最好的理解。 第二是心理过程可以解释为,系统从刺激到反应的一系列阶段中,所完成的信息加工。 6. 生态学效度: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也应该能够适用于现实世界中自然发生的行为。P11 7. 认知科学:当今试图回答有关心的问题的一个领域,它考察知识的性质、组成、发展和运用。P12 8. 认知神经学:着重考察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如何解释认知过程。P12 9. 脑损伤:涉及到组织的破坏,通常由中风、肿瘤或事故引起。P13 10. PET扫描:是指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这种扫描技术能够通过测量血流模式,得到脑活动图。PET扫描能 够用来研究象注意、表象和阅读这样的认知过程。P13 11. MRI:磁共振成像;让无害的强磁场穿过头部,采集来自集结在不同组织的不同部位中的分子的射线,来为 脑解剖学提供详细的图像。P14 12. 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只需5秒便能做出一个血流改变图像,而MRI需要90秒,相比PET,其产生的 图像更加精确,费用低。P14 13. ERP:事件相关电位;此技术能够记录被试在对刺激进行反应时,脑电活动的微小变动(持续时间不到1秒)。 这种技术又称诱发反应电位技术。P14 14. 单细胞记录技术:此技术不能安全用于人类;研究者通过将微电极插在单个神经元旁边或者甚至插进单个神 经元,来研究动物和神经系统的特征。这个研究对视觉模式识别有重要意义。P14 15.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分支,这种计算机科学关心如何通过创建计算机程序,来让计算机显示出典型地 只和人类相联系的智能行为。纯粹的人工知能是一种探索尽可能高效地完成任务的途径。P15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

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体验 生存质量的概念:(WTO定义)指个体在其所处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背景下,由生存的标准、理想、追求的目标所决定的其目前社会地位及生存状况的认识和满意程度。它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四个方面。也称生活质量或生命质量。 健康促进的概念: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其自身的过程,是协调人类和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患病的概念: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内外因素作用下而引起一定部位的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失与抗损伤的病理过程,是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 需要:是个体、群体、结构对其生存、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成长(growth):又称生长,指由于细胞增殖而产生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表现为各器官、系统的体积和形态改变,是量的变化,可用量化的指标来测量。 发展(development):又称发育,指生命中有顺序的可预期的功能改变,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如行为改变、技能增强等。 发展任务:是个体在生命的各特定时期出现的、并依据社会规范需要完成的任务或实现的发展目标,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 成熟:广义的成熟是成长和发展的结果,包括心理社会的发展;狭义的成熟指生理上的生长发育。成熟是一种相对的概念。 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和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 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指任何能使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刺激。 压力反应(stress response):个体对压力源所产生的一系列身心反应。 适应(adaptation):生物体以各种方式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一种生存能力及过程。 工作压力:又称职业压力,是指当个人的能力与需求不能与工作环境相匹配时所引起的从业人员的身心压力状态。 人际关系:(狭义)指在社会实践中,个体为了满足个体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交往媒介与他人建立与发展起来、以心理关系为主的一种显在的社会关系。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是指交往主体对自身、他人以及自身与他人关系的认知,是个体推测与判断他人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及意向的过程,包括感知、判断、评价和推测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

名词解释答案

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 博弈均衡:指博弈中的所以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的策略的这样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吉芬商品: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 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 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寡头市场:又称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

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古诺解:在分析两个寡头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决定问题上,假定两个厂商都准确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生产成本为零,并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制订能够使得自身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双寡头竞争的最终结果是每个厂商生产市场容量的三分之一,市场的这一产量称为古诺解 规模报酬的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同比例变化时带来的产量变化。 规模经济: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基尼系数:在洛伦兹曲线图中,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称为基尼系数。它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 机会成本: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 二级价格歧视:要求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纳什均衡:在一个纳什均衡里,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最优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均不改变各自的最优策略。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材料科学基础基本概念-名词解释

材料科学基础基本概念-名词解释 单晶体:是指在整个晶体内部原子都按照周期性的规则排列。 多晶体:是指在晶体内每个局部区域里原子按周期性的规则排列,但不同局部区域之间原子的排列方向并不相同,因此多晶体也可看成由许多取向不同的小单晶体(晶粒)组成 点缺陷(Point defects):最简单的晶体缺陷,在结点上或邻近的微观区域内偏离晶体结构的正常排列。在空间三维方向上的尺寸都很小,约为一个、几个原子间距,又称零维缺陷。包括空位vacancies、间隙原子interstitial atoms、杂质impurities、溶质原子solutes等。 线缺陷(Linear defects):在一个方向上的缺陷扩展很大,其它两个方向上尺寸很小,也称为一维缺陷。主要为位错dislocations。 面缺陷(Planar defects):在两个方向上的缺陷扩展很大,其它一个方向上尺寸很小,也称为二维缺陷。包括晶界grain boundaries、相界phase boundaries、孪晶界twin boundaries、堆垛层错stacking faults等。 空位:晶体中点阵结点上的原子以其平衡位置为中心作热振动,当振动能足够大时,将克服周围原子的制约,跳离原来的位置,使得点阵中形成空结点,称为空位vacancies 肖脱基(Schottky)空位:迁移到晶体表面或内表面的正常结点位置,使晶体内部留下空位。 弗兰克尔(Frenkel)缺陷:挤入间隙位置,在晶体中形成数目相等的空位和间隙原子。 晶格畸变:点缺陷破坏了原子的平衡状态,使晶格发生扭曲,称晶格畸变。从而使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电阻升高,密度减小等。 热平衡缺陷:由于热起伏促使原子脱离点阵位置而形成的点缺陷称为热平衡缺陷(thermal equilibrium defects),这是晶体内原子的热运动的内部条件决定的。 过饱和的点缺陷:通过改变外部条件形成点缺陷,包括高温淬火、冷变形加工、高能粒子辐照等,这时的点缺陷浓度超过了平衡浓度,称为过饱和的点缺陷(supersaturated point defects) 。 位错:当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发生局部滑移时,滑移面上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交界线称作位错 刃型位错:当一个完整晶体某晶面以上的某处多出半个原子面,该晶面象刀刃一样切入晶体,这个多余原子面的边缘就是刃型位错。 刃型位错线可以理解为已滑移区和未滑移区的分界线,它不一定是直线 螺型位错:位错附近的原子是按螺旋形排列的。螺型位错的位错线与滑移矢量平行,因此一定是直线 混合位错:一种更为普遍的位错形式,其滑移矢量既不平行也不垂直于位错线,而与位错线相交成任意角度。可看作是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混合形式。 柏氏矢量b: 用于表征不同类型位错的特征的一个物理参量,是决定晶格偏离方向与大小的向量,可揭示位错的本质。 位错的滑移(守恒运动):在外加切应力作用下,位错中心附近的原子沿柏氏矢量b方向在滑移面上不断作少量位移(小于一个原子间距)而逐步实现。 交滑移:由于螺型位错可有多个滑移面,螺型位错在原滑移面上运动受阻时,可转移到与之相交的另一个滑移面上继续滑移。如果交滑移后的位错再转回到和原

通信基本概念名词解释

常用参数缩写解释 参数缩写含义解释参数缩写含义解释 小区名称小区号 基站地址时间 基站名称广播控制信道 基站编号基站色码 载频号经度 位置区号码纬度 帧丢失率小区地识别码 话音质量评估时间提前 路径损耗原则参数帧号码 小区重选信道质量标准参数不连续传输 计录测试标志(切换,掉话等)跳频状态消息内容微小区 当前地基站色码邻小区地广播控制信道 当前地广播控制信道邻小区广播控制信道当前地国家移动码邻小区平均地接收电平当前地移动网号邻小区基站色码 当前地位置区号码邻小区路径损耗原则参数当前服务小区号邻小区小区重选标准参数当前地小区识别码平均地接收电平 业务信道移动配置指数偏移信道接收质量业务信道地跳频序列码平均地接收电平 业务信道号信道接收质量 业务信道时隙天线型号 业务信道类型天线覆盖角 业务信道模型天线下倾角 独立专用控制信道天线水平极化角 无线接续超时计数最大值天线照片文件名无线接续超时计数当前值发信功率电平 同频平均地接收电平基站地最大时隙 同频基站色码手机地最大时隙 邻频平均地接收电平十六制字符 发信功率电平邻小区编号 邻频基站色码十六制字符 邻小区编号 基本概念名词解释 基站识别码()

使移动台能区分相邻地各个基站. 国家色码,识别 注:它不唯一地识别运营者,主要是用来区分国界各侧地运营者. 基站色码,识别基站 在定义地时候,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相邻不使用相同地.因此,为了防止可能出现地僵局,建议中给出了所有成员国地定义. 小区全球识别码() 是用来识别一个位置区内地小区.它是在位置区识别码()后加上一个小区识别码(). 小区识别码,识别一个位置区内地小区,最多为. :不连续传输 在系统中,传输方式有普通和不连续传输()两种摸式.所谓不连续传输就是在通话期间:进行地话音编码;在通话间隙:传输低速编码.目地是降低空中地总地干扰电平,节省无线发射机电源地耗电量. 当在上使用时,并非所有均可传输,但以下帧总被传输,因此可用来评价期间地质量和信号电平. (平均接收电平): 描述收到信号强度(电平)地统计参数,作为功率控制和切换过程地依据. 参数范围:() 收信信号电平将被映射到之间地某个值. < … … > 注:定义每个载波地需. (信号接收质量): 描述收信无线链路信号质量地统计参数,该参数作为功率控制和切换过程依据. 参数定义(表:) < 假定值 假定值 假定值 假定值 假定值 假定值 假定值 > 假定值

名词解释答案

名词解释答案 1、网络广告 是指利用互联网这种载体,通过图文或多媒体方式发布的,旨在推广产品、服务或站点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一种由广告主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在网络上发布的有偿信息传播。2.电子支付 是指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化机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体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 3.客户关系管理(CRM) 是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实现市场营销、销售、服务等活动自动化,使企业能更高效地为客户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忠诚度为目的一种管理经营方式。它既是一种管理理念,又是一种软件技术。 4、移动电子商务 是指移动用户利用移动接入设备(手机、笔记本式计算机)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Internet 上从事的网上商务(电子交易)活动,是与无线上网技术相结合所构成的一个电子商务体系,用户可以获取信息服务,进行购物、交易、交纳各种费用等。 5、EDI 是指将商业或行政事务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文档数据格式,以及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的方法。简而言之,也就是按照商定的协议,将商业文件标准化或格式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或自动处理。 6、支付网关 是网上银行和Internet间的接口,是将Internet上传输的数据转换为网上银行金融机构内部数据的设备,通常由第三方商家提供。 7、网络证券 是指投资者利用互联网资源,获取国内外各交易所的即时报价,查找国际国内与投资者相关的经济金融信息,分析市场行情,并通过互联网上的开户、委托、支付、交割和清算等证券交易全过程,实现实时交易。 8、物流管理 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各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作业一国际贸易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贸易差额: 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

作业一国际贸易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当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贸易赤字,称“贸易逆差”或“入超”。通常,贸易顺差以正数表示,贸易逆差以负数表示。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是其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 转口贸易:又称中转贸易(intermediary trade)或再输出贸易(Re-Export Trade),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物的买卖,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转手进行的贸易。这种贸易对中转国来说就是转口贸易。交易的货物可以由出口国运往第三国,在第三国不经过加工(改换包装、分类、挑选、整理等不作为加工论)再销往消费国;也可以不通过第三国而直接由生产国运往消费国,但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并不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中转国分别同生产国和消费国发生交易。 对外贸易额: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年、一季或一月)内出口额和进口额的总和。亦称对外贸易值。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计算一国的对外贸易额,一般采用本国货币或国际上通用的货币。目前,联合国和许多国家编制的对外贸易额以美元计算。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传统的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其中,进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出口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反倾销税:就是对倾销商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当进口国因外国倾销某种产品,国内产业受到损害时,征收相当于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与倾销价格之间差额的进口税。 普遍优惠制税:简称普惠制税,是指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优惠关税,称为普惠制税。普惠制税率低于最惠国税率。出口商品要取得关税优惠待遇必须符合给惠国普惠制给惠方案及其原产地规则,并需要提供统一格式的普惠制原产地证明书(Form A)。进口配额制:又称进口限额制。它是直接限制进口的一种重要措施。进口配额制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季度、半年或一年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数额加以直接的限制,在规定时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则不准进口,或者征收较高的关税、附加税或罚款后。 出口信贷:是一种国际信贷方式,它是一国政府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等产品的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对出口产品给予利息补贴、提供出口信用保险及信贷担保,鼓励本国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对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的进口商(或其银行)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以

2014年社会保障学之名词解释

2014年社会保障学之名词解释

生育社会保险 生育社会保险是妇女劳动者因怀孕、生育子女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得到医疗服务和现金补助的制度。 无过失补偿原则 无过失补偿原则是指在行为人没有过错的情况下,仍然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这是法律对受害方或第三人利益的保护。 社会保障分配 社会保障分配是指政府或社会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安排征缴使用社会保障基金以完成社会保障制度所设定的目标我名种活动。 美国共同基金 美国共同基金,是指将基金聚集在一起,由一些投资专家操作基金的营运,采用科学的方法,将基金分散投资于债券、股票等各种渠道,以取得最高投资收益为目标。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面向农民、以社队集体为单位、由集体和个人共同集资、并为本乡村居民提供免费或低费的基本医疗服务保障的医疗保险制度。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或社会通过有关政策或立法,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旨在改善和不断提高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资金保障和社会服务。 工伤社会保险 工伤社会保险是由国家和社会统一立法强制实施的对劳动者因在生产过程中遭受的意外伤害或由于特殊工种而引发的职业性疾病进行有效治疗并停工羁绊生活保障及家庭经济补偿的社会保险制度。 灾难救助 灾难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在遭遇各种自然灾害及其他特定灾害等袭击,并因此而陷入生活困

难的社会成员给予一定的现金或实物援助,以帮助其度过特殊困难时期的一种社会救助。。 失业社会保险 失业社会保险,是指失业社会保险是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劳动者,在其因非个人原因而失去工作从而失去收入来源时,由国家或社会保险机构向其提供一定物质援助或现金补助,以保障失业者及其家属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指政府、社区居委会以及其他各方面力量直接为社区成员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其他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务。 医疗社会保险 医疗社会保险,是指医疗社会保险就是在被保险人因健康原因而暂时失去劳动能力并失去经济来源时,国家和社会有责任按照有关立法,对受保人提供医疗服务和一定的收入补偿的保险制度。

相关名词解释

ability to attract and co-opt rather than coerce, use force or give money as a means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is at once an immensely powerful and a terribly imprecise idea. No formal legal definition of it exists, but its fundamental premise is that outside powers have the right and, perhaps, under some circumstances, the duty to intervene to protect people in other countries who are being victimized, even if what is taking place is a conflict within a State. Whereas classical interventions are political in character and involve one State either imposing its will by force on another or coming to the aid of another (and thus in no sense challenging the long-standing notion that State sovereignty should be for all practical purposes inviolable),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s offer a direct challenge to such notions of sovereignty.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those interventions directly into the internal affairs of a single State. In a deep sense, they also sidestep considerations of the political rights and wrongs of a given conflict. What matt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ate or group of States contemplating a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is the effect a conflict has on civilians.As a matter of international law,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remains purely a matter of the political preferences of the person making the argumen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