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中国环境政策的演变

浅谈中国环境政策的演变

浅谈中国环境政策的演变
浅谈中国环境政策的演变

当今中国乃至全球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何在治理环境问题上达成更多的共识以及如何完善现有的环境政策体系,成为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稳步增强以及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环境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环境政策的发展状况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在经济发展保持高速运行的态势下,中国的“环境容量”能够在多长时间内支撑经济形势的运转?如果时间是短暂的,那么中国的环境政策该如何发挥它的作用来延长这时间?中国在向生态文明型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都需要做出回答。因此,研究中国环境政策的演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对新中国环境政策的研究和吸取我国在环境外交上的有益经验,也从一个侧面探索人类应该是如何应对环境和生态问题。中国的环境政策是伴随着国际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展开的。环境外交是中国环境政策建立的突破口,这也成为中国环境事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在环境政策开始制订以前,中国在环境保护的实践和政策层面已经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斯德哥尔摩会议后,中国的环境政策得以迅速起步。经过三十几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的环境政策已

经建立起了自己的体系,并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推动力。本文试图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并运用行动者、环境行为、空间的分析框架,以中国环境政策的演变过程为考察的对象,探讨环境政策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体系下的发展趋势,为今天环境政策的发展提供借鉴。第一部分,就环境问题和环境政策的关系进行探讨,从理论分析的角度阐述合理的环境政策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环境状况并分析其成因,同时与西方国家在环境政策方面的做法作比较,指出在同一个历史时期我国环境政策体系存在的不足,由此说明我国环境政策不断完善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主要是介绍我国的环境政策的演变历程,力图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宏观地展现环境政策走过的历史道路,并就政策发展的关键点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主要是分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环境政策体系的建立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涉及经济、政府、社会各个方面,关系到生态文明形态建立的综合问题。环境政策的制定也应该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宏观调控为主,由众多非政府环保组织和广大人民参与的社会综合治理的方向转变。关于环境政策的研究,学者主要从管理学、外交学、法学、经济学的视角进行研究,作者认为:在制定环境政策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掌握,同时根据当前的环境现状,不断深

化对政府、社会、政策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展望环境政策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中国的国际环境外交之路

国际环境外交报告 《谈中国的国际环境外交之路》 11会展A1丁炳强

中国的国际环境外交之路中国正成为世界格局中越来越重要的一支力量,这其中必然有着中国外交的身影。通过《国际环境外交》这门课的学习,我了解到外交的丰富内涵,特别是环境外交的很多知识,也深深地体味到环境外交的巨大作用。环境无小事,而外交发挥的作用也正是我们应当加以重视的。 20世纪60-70年代初期,国际环境外交开始酝酿,兴起。30-60年代在发达国家发生的“八大公害”事件引起了各国有识之士的关注。这些事件造成的危害触目惊心,在一些学者和民间组织的推动下,全球环保运动开始兴起,人们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西方发达国家为治理和改善受到严重污染的国内环境而相互展开科技合作,并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一些越界的环境纠纷。双边和区域性的环境外交初露端倪。 同时,中国的国际环境外交之路也正是伴随着世界环境外交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人类环境会议。联合国成员国政府的代表第一次坐在一起讨论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探讨人类关于环境的权利与义务。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这次会议,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成为中国环境外交的开端。 从此,中国也走上了国际环境外交的舞台,并在其中发挥了具有建设性的作用,日益得到了广大国家的支持与拥护,为我国环境外交事业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周恩来的指示下,中国派出了由国家计委、燃化部、卫生部和外交部共同组成的代表团参加这次会议。通过此次会议,至少参会人员开始意识到中国也存在环境问题,并得出了“中国城市的环境问题不比西方国家轻,而在自然生态方面存在的问题远在西方国家之上”的结论。这是认识上的一大转变。此次会议对推动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和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的召开,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中国环境保护意识也开始觉醒。这一时期,随着周恩来的重视和环保意识的逐渐觉醒,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均开展了更为积极的环保工作,环保重点仍然是“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主要表现如下: 1.出现了成立环保机构的高潮。在周恩来的关怀下,1971年,国家计委成立“三废”利用领导小组。这是中央政府成立的第一个环保机构。1973年1月,又成立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筹备办公室。在中央政府的带动下,北京、甘肃、湖北、广东、贵州、河北、河南、辽宁、云南、浙江、湖南、山东等省市新建或重构了“三废”治理利用办公室等环保机构。若再加上在20世纪60年代设立环保机构的天津、上海、黑龙江和新疆四省市区,到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召开前夕,已有16个省区市设立了环保机构。此外,长春、成都、大连、贵阳、南京、武汉、郑州、重庆、襄樊、宜昌等中心城市,也新建或恢复了环保机构。与此同时,1972年6月,成立了第一个跨省市的环保机构———官厅水库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随后,又相继成立了关于保护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松花江流域、珠江流域、太湖水系等水域的环保领导小组。到1973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已初步形成了涵盖中央、省、地市三级行政单位的环保组织网络。环保机构的成立为现代环保事业的顺利起步准备了重要组织条件,同时,也奠定了区域治理与流域治理相结合的环保基本格局。当然,由于环保机构基本隶属于同级政府,它们之间还缺乏上下级隶属关系,这是中国环保行政制度化之前所具有的重要组织特征。 2.召开会议研究污染治理问题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中央及部分地方政府曾召开若干会议,专门研究污染治理问题。1972年卫生部在上海召开了工业“三废”污染问题会议;同年4月,国家建委召开了“烟囱除尘现场会议”。在中央的带动下,各省市政府在传达会议精神的同时,也专门召开了此类会议。环保会议的召开,对人们加深对环境污染严重性和环保重要性的认识以及推行环保举措,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3.从中央到地方开展了更为广泛的污染调查环境保护受到更多关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中国外交面临的新环境新挑战

中国外交面临的新环境、 新挑战 主讲:王逸舟教授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

引子:从近一时期周边动向说起 南海、东海、黄海真的有事? --一种区域格局的震荡调适 ?判断一:中国崛起是周边乃至全球格局变化的主要变量之一。 ?判断二:成败关键在内不在外,尤其体制改革的“进” 或“滞”。典型事例--- ?增长的出国潮(留学生、旅游者和出国务工者) ?国防现代化出现全新的机遇

挑战一:新的发展危机 中国发展处于十字路口 --低端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海外能源供给与通道出现麻烦;?环境生态恶化、国际压力增大;?粗放增长的模式加剧对外依赖;?全球制造业金字塔的中低位置。?案例一:从石油进口国名单看安全隐患 安哥拉,沙特,伊朗,俄罗斯,利比亚阿曼,苏丹,伊拉克,科威特,哈萨克 ?案例二:原料进口的巨大压力---中国占全球粗钢生产的47%; 三分之二的铁矿石需要进口; 现有产品结构中低端占大头。 王选先生的一个评估: “我们造壳,别人造芯“。

挑战二:新的安全威胁 A类:传统安全威胁 公众常识小测试--- 中国的面积、民族和邻国新一轮全球蓝色圈地后果;涉我主权争端的复杂难解;跨界民族问题的微妙棘手;建国以来主权冲突的启迪;国际法与制度的更多约束;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道义律。B类:非传统安全威胁 形态及特点: 1.威胁形态的变幻莫测 2.无法用军事手段解决 3.内部矛盾与外部介入 案例一:SARS等恶性传染病 案例二:金融海啸造成严重损害 案例三:三股势力坐大的恶果

挑战三:新的国际压力 ?中国崛起的正负效应;?内外认知的巨大反差;?可畏不可亲的经济龙;?消极形象的复杂成因;?风范大国的成长方向。案例分析--- ?新殖民主义的夸张想象;?外援与公共产品的匮乏;?创造性介入的增强方向;?国际贡献度金字塔观测;?姚明高大形象的新隐喻。

我国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演变的过程_趋势与建议_基于我国289解读

政策研究我国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演变的过程趋势与建议、第二扶持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政策建设的着力点。 , 新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也不尽相同政策工具选择需要和国家创新能力 , , 为了推动创新载体的发展政府各部门出、 , 台了《于加快乡镇企业科技进步的意见》关于关《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速国家高新、、、祸合。在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的前期阶段我国政 , , 府通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技术引进项目是在当时条件下的最优选择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创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决定》等科技和产业政策 , , 新能力提升。随着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以政府 , , , 主导的科技工程和技术引进政策效用边际递减。当创新能力提升到一定阶段企业成为创新体系的主体政府就要开始转向经济环境的营造为企 , , 第三促进科技创新的金融政策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从资金投人方面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业创新服务“ 。由此可见创新政策结构的转变是。 , 财政政策突出表现在《技三项经费管科 , 、创新系统和政策体系协同的结果” 和政理条例》《府采购法》的制定金融方面也相继从科技政策单向推进向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协同发展的转变还是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匹配演进的结果。“ ” “ 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基本法律包括商业银行法公司法担保法证券法信托法保险法票据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的发展 , 战略逐步转变为有较强经济指向的结构性赶超战略提出了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 。 , 三我国创新政策演变趋势分析“ , 通过 , 一年我国创新政策历史演变的“ “ 依靠” 、“ 面向成为一段” 经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我国创新政策呈现从科技政策单向推” “ ” 时间内政府创新政策目标的核心” , 。年南巡讲“ 话之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阶段 , , 进向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协同的发展趋势这种转变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从创新政策的, “ ” 出年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台科技体制改革驶人快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外交政策:总体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每个阶段有所调整。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50年代中期 面临环境:美国的孤立敌视政策 外交目标: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 外交政策:外交三大决策,“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重点是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该阶段成果: 1、基本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2、与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南斯拉夫除外,受苏南关系的影响)与一 些民族主义和北欧的国家建交; 3、赢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显示了新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4、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 面临环境:世界动荡、分化、改组;中苏出现分歧并扩大;国内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 外交目的:推进世界革命 外交政策:放弃“一边倒”的政策,提出依靠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重点是发展与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该阶段成果; 1、与包括法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建交 2、由于中国的睦邻友好政策,用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了与接壤国家的 陆上边界问题和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 3、中法(1964年建交)建交使该时期的重要成果。 该时期外交特点: 1、夸大了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力量对世界的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并带有强烈的意

识形态色彩(而不是以国家利益为外交政策的依据) 2、该时期的外交树敌过多,具有四面出击的特点,但是总体来说,中国外交还 是不断前进的。 第三阶段:60年代末——70年代末 面临环境:中苏严重对峙,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外交目标:缓解苏联的威胁,改善所处的国际环境 外交政策:“一条线”“一大片”的联美反苏政策。一条线,即按照大致的纬度画一条线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战略线。一大片即并团结该战略线以外的国家,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 该阶段成果: 1、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 2.70年代中国同70多个国家建交基本完成了与西方国家的建交过程形成第三次建交高潮,至1979年底已与120个国家建交,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第四阶段:80年代——90年代 面临环境:国家局势缓和,中国开始启动改革开放; 外交目标: 为国内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外交政策: 1、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同时又赋予了新的内涵; 2、科学判断战争与和平的形势(提出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 3、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政策; 3、确立了对外开放为长期的基本国策; 4、以“一国两制”来促进国家统一; 第五阶段:21世纪以来 面临环境:国际多极化、民主化趋势加强 外交目标:中国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积极谋求建立新型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 综述 外交政策必须服从国家总的形势和国家利益的需要,服从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故国家利益的需要是其唯一的依据,而不是以意识形态和政治色彩的为依据。

中国史前时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中国史前时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佚名 一、中国史前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地质学研究表明,中国史前及现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格局,是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而形成的。进入地史的新生代后,全球发生了剧烈的造山运动。第三纪是造山运动最为剧烈的时期。由于欧洲的阿尔卑斯、亚洲的喜马拉雅和环太平洋的造山运动,使得海洋范围缩小,陆地面积扩大,最终形成了现今地球的海陆轮廓。 对中国现今地形影响最大的是喜马拉雅运动。依据板块运动理论,喜马拉雅运造山动是由于第三纪印度、阿拉伯等小板块碰撞亚洲大陆而发生的。喜马拉雅地区,在始新世时还是海洋环境,中新世时强烈的造山运动使这一地区上升为陆地,上新世晚期青藏高原已抬升到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更新世早期平均海拔为2000米,更新世中期高原面在3000米左右,更新世晚期广大原面已达4500~ 5000 米的高度。喜马拉雅运动导致了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 首先,喜马拉雅运动,不仅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而且引起了中国大陆的一系列大规模的差异性升降构造变化,形成了西高东低呈巨大的三级阶梯形下降的自然地貌基本格局,即由珠穆朗玛峰等一系列高大山系和青藏高原组成的第一级阶梯,海拔高度一般为4000~ 5000 米;自昆仑山和祁连山以北、横断山脉以东,地势急剧下降而形成第二级阶梯,包括新疆和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海拔高度多在1000~ 2000 米之间;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到滇东高原一线以东,地势再次下降形成第三级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地区,高度也降到1000米以下到数十米。 其次,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大大改变了中国的古地貌,引起了西风激流的动力作用,改变了中国各地气候要素的组成。在强大的西风激流吹扬下,中亚内陆沙漠地区的大量粉尘被抬升到3000米以上的高空,随风向东南方向飘移。之后,由于东南季风的干扰和秦岭、六盘山、吕梁山、太行山的阻隔和截留,风速变慢,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大量沉积下来,形成巨厚的黄土堆积。中国第四纪黄土研究表明,黄土是从距今约250 万年前的更新世早期开始堆积的。但当时,由于青藏高原上升的还不很高,西风激流的作用尚不很强,最早形成的午城黄土的沉积的速率、厚度和广度均较小。中更新世时,随着青藏高原的不断抬升,风力作用和沉积速率加强,在黄河中游,特别是泾、洛河流域形成了厚达数十米的离石黄土。更新世晚期,由青藏高原进一步上升到现代的高度,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最终基本形成,气候进一步变得干凉,风力作用和马兰黄土的堆积速度明显加快,最终在中国北方形成了总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堆积,并在黄河中游一带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黄土高原。 再次,喜马拉雅运动还引起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阴山、燕山、秦岭、南岭等山系的强烈上升,大大改变了中国各地气候要素的组成,最终形成了三大自然区域:即东部季风区(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青藏高原以东)、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以北)和青藏高寒区。此外,境内的一些东西走向山脉,阻当了西北寒流的南下和东南暖湿气流的北上,对于大气热量和水分的再分配也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自北而南-形成了温度、降水量、植被有所差异的几个气候区。北部天山-祁连山-阴山-燕山一带是划分暖温带和温带的分界

新时期中国外交环境发展变化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首届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 题目新时期中国外交环境的变化 系部:建筑工程系班级:2014200601 队名: 一、选择新时期“中国外交环境的变化”的原因: 随着中国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中国外交在态势上出现新变化。 (一)中国外交更加积极主动 十八大突出了一些新理念。比如,提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向世界表明中国希望建设什么样的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 十八大对全面推进中国外交提出了新要求。比如,提出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等,表明中国外交在心态、姿态

及行动上都将更加积极进取和勇于担当。 (二)中国外交更加全面平衡 中国外交在指导原则和布局上都更加注重平衡。在外交原则上,一是平衡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发展与依靠发展的关系。由多年来一直注重服务发展、促进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到同时也强调依靠发展,发挥大国作用和影响,更加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二是平衡把握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的关系。在坚持韬光养晦的同时,强调积极有所作为,表现为外交上的主动性、进取性。三是平衡把握坚持独立自主与发挥大国作用的关系。坚持不结盟、不干涉内政等原则,同时在国际及地区事务中,积极发挥与自身实力相适应的建设性作用。十八大首次将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写入报告,既是对国际社会期待的回应,也是中国外交自我调整的表现。四是平衡把握国际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在领域外交中,十八大除原有意义的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的外交之外,重视海外、海洋、网络、太空等领域的利益维护,首次将“公共外交”写入报告,明确提出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十八大也表明中国将秉持公道、伸张正义作为理想追求,让中国站在21世纪国际道德的制高点,有利于塑造和提升国际话语权。 (三)中国外交更加开放包容 中国外交更加突出合作共赢,展现全球情怀。十八大指出,人类共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重申中国始终不渝奉行

冰川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冰川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人教111 2011212551 傅萧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它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但不是在短期内形成或消亡。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因此,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的产物。 在极地和高山地区,气候严寒,常年积雪,当雪积到地面上,如果温度降到零下,受它本身压力作用或再度结晶而造成的雪粒,称为粒雪。当雪层增加,将粒雪往更深处埋,冰的结晶会越变越粗,而粒雪的密度则因存在于粒雪颗粒间的空气体积不断减少而增加粒雪变得更为密实,形成蓝色的冰川冰。冰川形成后,因受自身很大的重力作用形成塑性体,沿斜坡缓慢运动或在冰层压力下缓缓流动成冰川。 冰川个体规模相差很大,形态各具特征,生成时代前后不同,冰川性质和地质地貌作用等也都不一致。 科学家也依靠不同形态、规模、所处地形,冰川分为了山岳冰川、大陆冰川、高原冰川和山麓冰川。 地球上七大洲都有着冰川的分布,冰川的面积占了陆地面积的10%以上。南极大陆有着世界上最集中的冰川,大片大片的冰川覆盖在南极大陆的表面。而我国的冰川面积也占了大约亚洲冰川面积的50%。中国冰川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六省区。中国冰川自北向南依次分布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山脉。这些山脉山体巨大,为冰川发育提供了广阔的积累空间和有利于冰川发育的水热条件。而中国的山岳冰川按成因可分为大陆行冰川和海洋性冰川两大类。 我们似乎以为冰川一直亘古不变地存在在那里,似乎是没有运动。但是,相对比之后,你会发现,冰川其实一直悄悄地在运动。 冰川的运动,和流水的运动其实有些相似,中间速度快,两边速度较慢。冰川表面有许多裂隙,有些裂隙有几十米深。裂隙的存在,说明冰川有脆性。不过,经过了数百年的观察,冰川上的裂隙极少超过六十米深。多数裂隙远远小于这个深度就闭合了。这又说明冰川下部是塑性的,它可以柔软地适应各种外力作用而不致发生破裂。因此,可以把冰川分为两层,表面容易断裂的这一层叫做脆性带,而下部柔软的那层叫做塑性带。塑性带的存在也是冰川能够运动的根本原因。 而正是因为在外力增高时,超过了冰的破裂强度,冰发生断裂。在长期的受力下,冰下部塑性变形。冰川下部受到上部冰层的压力和上游冰层的推力,总是处于受力状态,于是,下部冰层的可塑性表现地更加充分,从而使得塑性带得以出现,而表层缺乏长期受力的则在外力突然增加后做弹性或脆性变形成为了脆性带。而冰川运动则是冰川对河床的刨蚀和搬运,对于环境也有着显著影响。 冰川对于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在极地和中低纬度的高山冰川区,冰川本身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并形成独特的冰川景观。规模较小的冰川只对附近的确气候发生影响,而较大冰川的影响则大得多。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之一,冰川则对水圈的水循环有着重要作用。冰川上方大气降水到达冰川后不存在最基本的蒸腾,而蒸发量和渗透量也是非常的小。所以,到达冰川的降水基本可以全部转化为地表径流。这既可以为河流提供补给来源,也可以积极为河流进行调节。冰川的此项活动可以讲长期处于固态的水转化为液态。但是冰川对于河流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高温干旱的年份,由于降水少,消融多,冰川自然而然可以为河流调节。 而冰川的冰盖作为一种特殊的下垫面,冰盖也能增强地球的反射率,从而促使地球进一步

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和走向

新中国成立——50年代中期 面临的环境:美国的孤立敌视政策 外交目标: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 外交政策:外交三大决策,“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重点是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该阶段成果:1、基本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巩固了新生的政权2、与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南斯拉夫除外,受苏南关系的影响)与一些民族主义和北欧的国家建交3、赢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显示了新中国的地位和作用4、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认可和赞誉。“一边倒”。在当时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中,这是维护自身主权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逐步实行“一大片”政策,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政治经济往来 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 面临的环境:世界动荡、分化、改组、中苏分歧出现并扩大,国内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外交目的:推进世界革命 外交政策:放弃“一边倒”的政策,提出依靠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反动派的政策(此期间的重点是发展与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该阶段的成果;1、与包括法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建交2、由于中国的睦邻友好政策,用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了与接壤国家的陆上边界问题和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3、中法建

交使该时期的重要成果。 该时期的简要评价:1、夸大了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力量对世界的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并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而不是以国家利益为外交政策的依据)2、该时期的外交树敌过多,具有四面出击的特点,但是总体来说,中国外交还是不断前进的。两个拳头出击”。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美继续对抗,为捍卫国家利益、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两个拳头出击”的方针,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第三阶段:60年代末——70年代末 面临的环境:中苏严重对峙,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外交目标:缓解苏联的威胁,改善所处的险恶的国际环境 外交政策:“一条线”“一大片”的联美反苏政策。一条线,即按照大致的纬度画一条线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战略线。一大片即并团结该战略线以外的国家,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 该阶段的成果:1、18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2.70年代中国同70多个国家建交基本完成了与西方国家的建交过程形成第三次建交高潮,至1979年底已与120个国家建交,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一条线,一大片”。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苏联严重威胁中国安全,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构想。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得到恢复。我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既重视发展与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又注重发展同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我国开始全面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当前的国际环境与中国的外交战略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年级:2011级 姓名:鲁敏 学号:1106020131 课程名称:当前的国际环境与中国的外交战略任课老师:张彦德 论文名称:当前的国际环境与中国的外交战略 当前的国际环境与中国的外交战略 通信工程1班鲁敏 1106020131

众所周知,在当今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下,国际局势似乎也变得甚为微妙,有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总体看来,仍是以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和欧洲诸国为主轴,在历史和国际竞争的舞台上,任何两国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进行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角逐与对垒。而在如今以经济金融市场为核心利益的主流经济时代,只有在发展了强大的经济实体与商业网络之后,才能真正树立起自己的国际地位,才能使自己立于强国之林! 世界向何处去?当今世界还处于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这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与以往不同的是,由于它病得很重,不同的人对它的前途有不同的看法。在西方占主流的人认为它还有救,只需要做些调整而已;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它正在一步步接近死亡。西方还有人想得更深一些。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向何处去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这里有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几百年来鼓励人们不顾一切地、有时甚至不惜用战争手段来实现发财致富美梦的资本主义理念,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地球还能不能承受坏境的破坏和战争的摧残? 其实,人类要生存,不仅需要物质,而且更需要精神。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应如何在地球上相处?人类应如何对待地球?千百年来,许多先知先觉的圣贤都发出了自己的呼声。宗教领被、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都留下了许多醒世恒言。远的不说,80多年前,印度的圣雄甘地指出当时社会有“七宗罪”:“没有原则的政治、不劳而获的财富、没有理智的享乐、没有人格的教育、没有道德的商业、没有人性的科学、没有牺牲的宗教。”对照当今现实,哪一条不是说得入骨三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最终会驶向无比美好的理想社会。中途,也许会进站停一停,兴许还会倒退一段,但绝不会太久,很快就会继续前进。 有人说,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精神世界存在。自然科学无法帮助人类了解这个精神世界。宗教曾经努力过。人的一生不能不知道世界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一个人人生的坐标,一个好的人生观,一个好的世界观能够时刻指引着你个人的前途和方向,你不会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迷失自己,更能在别人的沮丧中看到自己的前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政策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政策的发展 摘要:环境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环境保护政策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三十多来,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在应对日益复杂的环境形势中不断深化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经济手段和政策在环保中开始发挥作用,环境保护政策开始强调“人文关怀”的回归,环保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本文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工作报告中对环境问题的表述,总结三十多年来环境政策的演变发展,揭示我国环境工作在近三十多年取得长足发展。 0 前言 20世纪发生的世界八大公害在全球掀起了环境保护的浪潮,人们认识到环境政策是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有力工具。为此一些发达国家率先行动起来,纷纷颁布了相应的环境政策法规。美国于1969年制定的《国家环境政策法》(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简称NEPA),是世界范围内最早的环境法,它既是防止环境污染的规制法,又是把行政机关的有关环境的行政决定过程在一般公众面前进一步明确化的法律。而欧盟在1972 年10 月也正式颁布了欧共体共同的环境政策,1973年11月颁布实施了欧盟第一个环境行动计划。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一直维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然而环境问题也始终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显现,并危及我国经济、社会、政治、健康和生态的安全。环境问题是典型的“外部性问题”,多为“市场失灵”所致。因此,政府在解决环境问题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为未来环境质量的改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等特殊国情,中国环境保护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工作报告中对环境问题的表述,总结了三十多年来环境政策的演变发展,揭示了我国环境工作在近三十多年取得长足发展。

演变的中国养老政策

12 CHINA-TODAY FORUM 演变的中国养老政策 李双利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31 【摘 要】信息时代是经济社会的延续,也给法律带来了一些值得深讨的新问题。这首先表现在养老理念由道德观念向法制观念的强制化转变;以及社会媒体的单一舆论向多元化媒体舆论的转变;最后养老政策从利益衡量论向关联性理论发展。 【关键词】养老政策 演变 体制 养老政策是调整养老的社会综合化的政策,由私人养老向社会养老的多元化养老发展。不过,从近代到现代,养老政策也存在着一定时期一定特色的不同变化。 一、“私人或家庭”养老方式的退出 中国养老政策体制的演变,基本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984年10月以前的私人或家庭养老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单位或社会多元保障阶段;1995年3月以后的“私人加单位与社会统筹相结合”阶段。在中国的养老政策的发展中,私人或者家庭毫无质疑的成为了养老绝对的主要力量。在还不是信息时代的岁月中,由于我国的社会构造结构主要有家庭为单位构成,因此家庭或者私人便是养老的主力军,它们以传统所说的养儿防老,这便是一种传统的私人养老观念。 在1950年以后,城市化与工业化大大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推动了养老政策的各种变化,社会体制的逐渐改变也影响着养老观念的变化。当然,经济现代化的出线,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私人或者家庭养老向着单位养老和集体、社会多元化养老发展。比如中国的新时代伊始变出现了家庭保姆、劳工这种交易方式的多元化养老方式。这种“单位、私人加上社会的”的养老的方式,从1950年一直到1980年大体而言是相对有效的。1980年的中期开始,中国的养老效果有所下降,并导致了养老政策或者是社会养老方式的进一步演变。其中导致养老政策的演变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这些方面中,包括了年老的人数的增加,家庭的人数规模有所下降;而更加关系经济的一方面则是,国民经济的大力发展,使国家的经济在促进养老政策方面反而相应的有所降低,对养老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没有跟上国民经济的发展。 这些经济发展、企业变化。也大大促使了养老政策迫在眉睫的变化情形。国家先后在不同地方各种试点开展了“以支定收,略有节余”。1991年6月,经过了以上的各种试点运行养老新政策,中央制定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于是便开始了新一轮的重点集中于市级和县级两个层次的广泛养老改革工作,相应的这一改革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因为这一政策是立足于国情,并随国情的变化而变化的,建立在相应的中国经济之上的。从资金的筹集方面,体现了私人、家庭、以及单位和社会的全方面结合。使之成为多方位的力量支持养老政策的新的演变。这次养老政策的演变是积极主动的,敢于在原有的基础上突破创新,并结合了中国的国情,因此使这次养老政策的演变取得了相得益彰的好成绩和好效果。 二、“单位或社会多元保障”养老模式的渐变 我国在1995年开始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改革的试点。在1995年3月,我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改革方向是实行私人、单位与社会统筹养老多种方式多层养老渠道的有机结合,还提出了实行私人、单位与社会统筹养老方法两个具体实施办法,并淳于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选择性合理试点。因为不同部门对养老政策有不同的见解,我国于1995年3月的变革同时给出了两套不同的具体操作方法,并准许了地方可以自由选择甚至适当修改。 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农村的养老政策的建设要以农村家庭假设加上社区的支持和国家最大的宏观调控支持相结合,成为名符其实的全方位、多元化的农村养老政策体系。这也缩短了城乡养老的差距。我国在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正式颁布。从1993年到2005年间一系列变革措施下,中国养老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制度改革已经初见成效。 三、“私人加单位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完善 社会统筹养老政策性保险制度的三大层次是企业支持养老保险,私人商业养老保险,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在2005年前后,中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已从城镇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职工,扩展到了其他所有制企业职工,惠及中国12%的人口;并且在2000年作为养老储备的全国社保基金也得到了相应的扩大,在2005年10月底,总资产约有1921亿元人民币,而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的改革和农村养老保险改革方面也以试点的形式铺开。在我国,由企业等社会力量支持养老政策,支持养老保险从无到有,从大到小,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演变,中国的养老政策、养老体系得到了根本性的变革,并且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演变。但总的国情要求养老政策需要更多的得到推进。 无论如何,在现今的世界里,鲜有像中国这样能用短短30年的时间使养老政策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使中国的养老政策在异常艰难的岁月里,演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利推动社会的进步。这些都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的到来在养老政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信息管理,有助于养老政策得到更好地完善,提高养老的水平和质量,使养老政策在信息时代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尚晓援.从国家福利到多元福利:南京市和兰州市社会福利服务的案例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1(4).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1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2.107,427. [3]王东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94.

二战后美国科技政策的演变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二战后美国科技政策的演变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博士、副研究员 王 艳Ξ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北京100038) 摘 要:本文分析了美国二战后科技政策的演变过程,认为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文章介绍了每个阶段美国的科技政策及其背景、研究开发的技术重点、研究开发经费情况、与科技发展有关的重大计划、与科技政策有关的相关法律。重点介绍了美国现政府的科技政策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最后,文章还就美国科技政策及其演变过程对我国的启示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美国 科技政策 启示 美国目前是全世界的经济大国、军事大国。其经济和军事的发展,都同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美国的科学技术政策对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分析美国科学技术政策的特点,可以对我国的科学技术政策的调整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1 美国科学技术政策的演变 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美国的科技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求。二战后,美国科技政策的发展基本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但为了强调美国现政府的科技政策,本文还重点介绍了克林顿政府的科技政策。 111 二战后(1945-50年代) 在这个时期,政府一方面支持基础研究,于1950年成立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一方面大力加强国防技术发展,同时增加联邦政府的科技使命。联邦政府采用合同方式外包科研任务,直接和执行任务的各种科技力量打交道,加强了政府对大学、企业界和其他科研机构的影响。同时,美国从其他国家大量引进人才,对美国科技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这一时期,国家安全是政府关注的焦点。从1945-1957年,国防研究开发支出占整个联邦研究开发经费的80-90%。大量的国防研究使得美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而且,部分国防研究成果若干年后得到了商业应用,如在民用航空、先进材料、计算和通信等领域中的应用。医学从50年代开始也成为美国重点研究领域之一。 112 冷战(50年代末-60年代) 1957年,前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竞争空间优势就开始成为美国科学技术的重要使命。国防研究开发开始让位于以空间计划为优先的民用研究开发。1960年以后,在继续进行基础研究和国防技术开发的同时,联邦政府意识到民用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开始对民用技术进行大幅度投入。 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国家航空航天法,成立了国家航空航天局(N AS A)。在整个60年代,为了实施肯尼迪总统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联邦政府在资金、人力和资源方面全面投入,于1969年实现了人类登月计划。1957-1967年间,联邦研究开发经费急剧增加,增长了4倍。 在这一时期,美国联邦政府还在加强科研管理方面作出了努力。将原隶属于国防动员局的科学咨询委员会改组为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还成立了联邦科学技术委员会,以协调科研管理。不少有关的部门也设立了部长级科学官员,来统筹领导本部门的科研工作。同时,联邦政府还加强了科学教育和国际科技交流。 总的来说,在这一时期,美国的科学技术有了迅速的发展。但这种发展的背后也隐藏了大量问题。首先,绝大部分资源和经费都用于空间科学和国防研究,忽视了大量潜在的社会问题;科学分工过细使得一些科学家只能从事专业面很窄的工作;科技发展还存在规模性、地区性不平衡。这些问题在下一阶段的衰退期更加突出。 113 研究开发后退期(70年代) 前一阶段忽视的社会问题,在这一时期更加突出,如能源短缺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公共卫生问题、犯罪问题等日益严重。而且,越战造成的财政赤字,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迫使联邦政府大量削减国防、空间研究经费,引起大量科技人员失业。同时,高校的科研经费也得不到保障,理工学科不再吃香, Ξ王艳(W ANG Y an,1967.6~),女,四川泸州人。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199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技政策与发展战略、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及可持续发展等软科学研究。参加了国家科技部S-863发展战略、中国可持续发展计算机模拟模型、中国中西部电信发展需求预测、信息技术前沿与发展动态、我国科技若干重点领域发展动态等研究。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_下_

资源环境与发展2007年第4期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下) 秦大河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研究员,中国北京,100101) (接上期第4页) 四、减缓气候变化有“锦囊妙计”吗?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一个环境问题,它和经济社会密切相关,因而也是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高度重视。 科学界对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气候变化的认识虽然有长期的历史,但国际上采取实质性的应对行动是近20多年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四项重大行动具有历史意义: 第一是1979年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在其发表的宣言中提出,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像现在这样增加,则气温的上升到20世纪末将达到可测的程度,到21世纪中叶将会出现显著的增暖现象。第二是1985年10月,国际科学联合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气象组织共同召开奥地利菲拉赫会议。会议提出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等其它温室气体浓度以现在的趋势继续增加的话,到21世纪30年代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是工业化前的2倍,全球平均温度可能提高1.5-4.5℃,同时导致海平面上升0.2-1.4米。第三是1988年12月联合国第43届大会通过了《为人类当代和后代保护全球气候》43/53号决议,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对气候变化问题采取必要和及时的行动,并要求当时成立不久的IPCC就全球气候变化现状进行综合评估并对未来的国际气候公约提出建议。第四是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153个国家正式签署了公约。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公约是一个原则性的框架协议,规定了发达国家缔约方于200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没有涉及2000年以后的排放义务。为此,公约缔约国决定在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三次缔约国大会上制定具体政策和措施。这就形成了《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规定附件1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应将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减排总量在1990年的排放水平上至少要减少5.2%。经过长达8年的艰苦谈判,京都议定书终于在2005年2月16日生效。 为了减少气候和环境变化的恶化趋势,必须采取适应与减缓措施。 气候变化适应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适应性,它是指自然生态(也包括社会经济)系统的功能,过程和结构对实际发生的气候变化调整的可能程度。适应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有计划的,可以是对现实变化的反应,也可以是未来气候变化的对策。二是适应能力,这是指一个系统,地区或社会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潜力或能力。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应能力的主要因素有:经济财富、技术、信息和技能、内部结构、机构以及公平。 农业及生态系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或优先领域。这包括不断提高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和抗灾减灾水平;选育抗逆品种,采用稳产增产技术;发展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新技术;科学地调整种植制度,适应气候变暖。 林业的适应措施包括,进行种源选择,提高物种的气候适应性;扩大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保护天然次生林和原始林及森林生物多样性;继续提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加强森林火灾预防及病虫害的防治。 1

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及和平崛起战略

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及和平崛起战略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 自建国至今,我国外交政策及国际战略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建国初期到50年代中期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建国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是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第一、建国初期,我国遭到美国为主导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孤立封锁和包围威胁,无法与他们建交。 第二、长期的战争之后,中国急需寻求外来经济援助和政治盟友,需要较好的国际环境,以愎复经济,建设国家,实行“一边倒”外交可以迅速消除苏联领导对中共的疑虑,赢得苏联的信任、支持和经济援助,也可一定程度牵制一心要颠覆中国政权的美国,使之有所顾忌。 第三、当时国际形势是以美、苏两大国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立格局,中国没有中间道路可走,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2、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确定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的外交政策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接见印度谈判代表团时,首次系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4月29日,中印达成《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序言中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定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6月,周恩来应邀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总理尼赫鲁和吴努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双边关系的基本原则,并倡议以此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1955年4月,亚洲、非洲29个国家在印尼的万隆召开首脑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发言中再次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其中的“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变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至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式确定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此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指导方针和贯彻始终的主线,也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以此原则为指导,中国打破了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封锁,扩大了外交和国际活动空间,逐步与许多周边邻国和亚非欧国家建立了友好外交关系。 3、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政策 60年代中期以后,毛泽东对国际形势作出了“战争与和平”是时代主题的判断,认为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因而将一切工作的立足点转向打战上,为早打、大打、打核战争作准备,全国都进入备战、临战状态,不仅使经济工作付出了很大代价,也影响了外交工作。实行“两个拳头打人”战略,一度把推进世界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定为外交工作基本方针,“过火”的行动带来了外交工作严重的损失,孤立了自己,影响了国家关系。 4、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与“一条线”外交政策 1974年2月,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其中第一世界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第二世界是亚洲(除日本外)、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是指处于两者之间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三个世界”理论表述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对世界结构认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他对中国的明确定位是:“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基于这一理论,中国实行了“一条线”外交战略。即依靠第三世界,联合第二世界及一切中间力量,反对美苏两霸,而其中对美国又团结又斗争,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与西方结成统一战线,孤立与打击苏联霸权主义。在这一外交战略指导下,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实现了国家关系正常化,与一些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克服了发展外交关系的障碍,使中国愎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外交工作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第三世界”这一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阿尔弗莱德·索维于1952年在他的论文“三个世界,一个星球”中首次提出的,即资本主义世界和共产主义世界之间还有一个第三世界。1973年9月,第四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政治宣言》第一次将第三世界的概念写入国际会议的纲领性文件。1974年2月,毛泽东正式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但在这里所指的第三世界与索维和国际社会所指的基本内涵相同。而第一,第二世界与前却本质上不同,这个变化是毛泽东对当时国际形势变化的基本概括,也是中国的国际战略思想,据此解决国际关系中的敌我友关系问题。尤其是对中国的国家定位,对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同年,邓小平在第六届特别联合国大会上作了关于三个世界的发言,专门就第三世界概念的含义和特征作了阐述。此后,第三世界概念才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并在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国际文件及媒体宣传中普遍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