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各种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各种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各种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各种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综合评价

评价是人类社会中一项经常性的、极重要的认识活动,是决策中的基础性工作。

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经常遇到有关综合评价问题,如医疗质量的综合评价问题和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等。它是根据一个复杂系统同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特点,在综合考察多个有关因素时,依据多个有关指标对复杂系统进行总评价的方法;综合评价的要点:(1)有多个评价指标,这些指标是可测量的或可量化的;(2)有一个或多个评价对象,这些对象可以是人、单位、方案、标书科研成果等;(3)根据多指标信息计算一个综合指标,把多维空间问题简化为一维空间问题中解决,可以依据综合指标值大小对评价对象优劣程度进行排序。

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1.根据评价目的选择恰当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区别性强,而且往往可以测量,筛选评价指标主要依据专业知识,即根据有关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来分析各评价指标对结果的影响,挑选那些代表性、确定性好,有一定区别能力又互相独立的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

2.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诸评价指标在对某事物评价中的相对重要性,或各指标的权重;

3.合理确定各单个指标的评价等级及其界限;

4.根据评价目的,数据特征,选择适当的综合评价方法,并根据已掌握的历史资料,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5.确定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等级数量界限,在对同类事物综合评价的应用实践中,对选用的评价模型进行考察,并不断修改补充,使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先进性,然后推广应用。

目前,综合评价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如综合指数法、TOPSIS法、层次分析法、RSR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系统法等,这些方法各具特色,各有利弊,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怎样使评价法更为准确和科学,是人们不断研究的课题。下面仅介绍综合评价的TOPSIS法、RSR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简单的应用。

8.1 TOPSIS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Topsis法是系统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基于归一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找出有限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分别用最优向量和最劣向量表示),然后分别计算诸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的距离,获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以此作为评价优劣的依据。

8.1.1 基本原理

TOPSIS法是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的缩写,即逼近于理想解的技术,它是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定义决策问题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然后在可行方案中找到一个方案,使其距理想解的距离最近,而距负理想解的距离最远。

理想解一般是设想最好的方案,它所对应的各个属性至少达到各个方案中的最好值;负理想解是假定最坏的方案,其对应的各个属性至少不优于各个方案中的最劣值。方案排队的决策规则,是把实际可行解和理想解与负理想解作比较,若某个可行解最靠近理想解,同时又最远离负理想解,则此解是方案集的满意解。

8.1.2 距离的测度

采用相对接近测度。设决策问题有m 个目标j f (m ,,,j 21=),n 个可行解

)(im i i i Z ,,Z ,Z Z 21=(n ,,,i 21=);并设该问题的规范化加权目标的理想解是Z *,

其中

)(+

+++=m Z ,,Z ,Z Z 21,

那么用欧几里得范数作为距离的测度,则从任意可行解i Z 到+Z 的距离为:

∑=++

-=

m

j j ij

i

)Z Z

(S 1

2 i =1 ,…,n , (8.1)

式中,Z ij 为第j 个目标对第i 个方案(解)的规范化加权值。

同理,设-Z =

T

m Z ,,Z ,Z )(--- 21为问题的规范化加权目标的负理想解,则任意可行解i Z 到负理想解-Z 之间的距离为: ∑=---=

m

j j ij

i

Z Z

S 1

2

)

(

i =1 ,…,n , (8.2)

那么,某一可行解对于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定义为:

+

-

-

+=i i i i S S S C 0≤C i ≤1,i =1,…,n , (8.3) 于是,若i Z 是理想解,则相应的C i =1;若i Z 是负理想解,则相应的C i =0。i Z 愈靠

近理想解,C i 愈接近于1;反之,愈接近负理想解, C i 愈接近于0。那么,可以对 C i 进行排队,以求出满意解。

8.1.3 TOPSIS 法计算步骤

第一步: 设某一决策问题,其决策矩阵为A . 由A 可以构成规范化的决策矩阵Z ′,其元素为Z ′ij ,且有

∑=='n

i ij

ij

ij

f

f Z 1

2

m j n i ,,2,1;,,2,1 == (8.4)

式中,f ij 由决策矩阵给出。

(8.5)

第二步: 构造规范化的加权决策矩阵Z ,其元素Z ij

Z ij =W j Z ′ij i =1,…,n ; j =1,…,m (8.6)

W j 为第j 个目标的权。

第三步: 确定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如果决策矩阵Z 中元素Z ij 值越大表示方案越好,则

}m ,,,j Z max {Z ,,Z ,Z Z ij i

m 2121===

+

+++)( (8.7) }m ,,,j Z min {Z ,,Z ,Z Z ij i

m 2121===

-

---)( (8.8)

第四步:计算每个方案到理想点的距离S i 和到负理想点的距离S -i 。 第五步:按式(8.3)计算C i ,并按每个方案的相对接近度C i 的大小排序,找出满意解。 多目标综合评价排序的方法较多,各有其应用价值。在诸多的评价方法中,TOPSIS 法对原始数据的信息利用最为充分,其结果能精确的反映各评价方案之间的差距,TOPSIS 对数据分布及样本含量,指标多少没有严格的限制,数据计算亦简单易行。不仅适合小样本资料,也适用于多评价对象、多指标的大样本资料。利用TOPSIS 法进行综合评价,可得出良好的可比性评价排序结果。

8.1.4应用实例

1、TOPSIS 法在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试根据表8.1数据,采用Topsis 法对某市人民医院1995~1997年的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表8.1 某市人民医院1995~1997年的医疗质量

年度 床位周转次数 床位 周转率(%) 平均 住院日 出入院诊断符合率(%) 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 三日 确诊率(%) 治愈 好转率(%) 病死率 (%) 危重病

人抢救成功率

(%)

院内

感染率

(%)

1995 20.97 113.81 18.73 99.42 99.80 97.28 96.08 2.57 94.53 4.60 1996 21.41 116.12 18.39 99.32 99.14 97.00 95.65 2.72 95.32 5.99 1997 19.13 102.85 17.44 99.49 99.11 96.20 96.50 2.02 96.22 4.79

在原始数据指标中,平均住院日、病死率、院内感染率三个指标的数值越低越好,这三个指标称为低优指标;其它指标数值越高越好,称为高优指标。是低优指标的可转化为高优指标,其方法为是绝对数低优指标x 可使用倒数法(

x

100

),是相对数低优指标x ,可使用差值法(x -1)。这里,平均住院日采用倒数转化,病死率、院内感染率采用差值转化。转化后数据见表8.2。

表8.2 转化指标值 年度 床位周转次数 床位 周转率(%) 平均 住院日 出入院诊断符合率(%) 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 三日 确诊率(%) 治愈 好转率(%) 病死率 (%) 危重病

人抢救成功率

(%)

院内

感染率

(%)

1995 20.97 113.81 5.34 99.42 99.80 97.28 96.08 97.43 94.53 95.40 1996 21.41 116.12 5.44 99.32 99.14 97.00 95.65 97.28 95.32 94.01 1997 19.13 102.85 5.73 99.49 99.11 96.20 96.50 97.98 96.22 95.21

根据表8.2数据,利用公式(8.4)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归一化矩阵值,如表8.3。

()

∑==

n

i ij

ij

ij f f Z 1

2

(8.9)

例如计算1995年床位周转次数归一化值,由公式(8.9)得:

2

2

2

1113

.1941.2197.2097

.20++=

Z 509.0=

其余归一化数值以此类推。

表8.3 归一化矩阵值

年度 床位周转次数 床位 周转率 平均 住院日 出入院诊断符合率 手术前

后诊断

符合率

三日 确诊率

治愈

好转率

病死率 危重病

人抢救

成功率

院内 感染率 1995 0.590 0.592 0.560 0.577 0.580 0.580 0.577 0.577 0.572 0.581 1996 0.602 0.604 0.570 0.577 0.576 0.578 0.575 0.576 0.577 0.572 1997 0.538 0.535 0.601 0.578 0.576 0.574

0.580 0.580 0.583

0.579

由式(8.7)和式(8.8)得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

)(+

+++=m Z Z Z Z ,,,21

()0.581,0.583,0.580,0.580,0.580,0.580,0.578,0.601,0.604,0.602= (8.10)

)(-

---=m Z Z Z Z ,,,21 ()0.572,0.572,0.576,0.575,0.574,0.576,0.577,0.560,0.535,0.538= (8.11)

由式(8.10)、(8.11)和式(8.1)、(8.2)计算各年度+D 和-D ,见表8.4。

例如计算1997年+

S 和-

S :

()()()2

2

2

579058105350604053806020......S -++-+-=+ (8.12)

094.0=

()()()2

2

2

579057205350535053805380......S -++-+-=- (8.13) 044.0=

其余各年依次类推。

由式(8.3)计算各年度i C ,见表8.4。 例如计算1997年i C :

319.0044

.0094.0044

.0=+=

i C (8.14)

其余各年以次类推。

表8.4 不同年度指标值与最优值的相对接近程度及排序结果 年份

+D -D

i C

排序结果

1995 0.045 0.078 0.634 2 1996 0.034 0.095 0.736 1 1997 0.094 0.044 0.319 3

由表8.4的排序结果可知1996年医疗质量最好。 2 TOPSIS 法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实例

在环境质量评价中,把每个样品的监测值和每级的标准值,分别看作TOPSIS 法的决策方案,由TOPSIS 法可以得到每个样品和每级标准值的C i 值,对C i 值大小排序,便可以得到每个样品的综合质量及不同样品间进行综合质量优劣比较。 表8.5列出所选的参评要素和所确定的评判等级及其代表值

表8.5 某海湾沿岸海水侵染程度分级表

测得111#和112#水样的各参评要素值如表8.6。

##

取海水侵染Ⅰ~Ⅳ级标准值和111#及112#样品监测值构成TOPSIS法中的决策矩阵A,那么

由式(8.4)算出A的规范化矩阵Z′

因在制定海水侵染分级标准时,各因子的重要性已隐含在分级标准值中,因此,本文由标准值来确定权重,其计算式如下:

∑=--=

n

i i n i i n i i I S S

I

S S W 1

)

1()1()

/(/ (8.15)

式中,W i 为i 因子的权重;n 为标准分级数,在本例中4=n ;)1(-n i S 为i 因子的第1-n 级标准值;I S i 为i 因子的第I 级标准值。

式(8.15)适用于低优指标型因子,在本例中如氯离子、矿化度、溴离子、纳吸附比等,权重计算时用S Ⅲ/S I ;而对高优指标型因子如rHCO 3/rHCl ,计算时用S Ⅱ/S Ⅳ。 通过计算得权重向量W T ={0.198 0.119 9 0.239 8 0.371 7 0.076 7} 由式(8.6)得加权后的规范化矩阵Z 为

由式(8.7),式(8.8)得

+Z ={0.1768 0.0898 0.2288 0.2520 0.0719} -

Z -={0.0081 0.0128 0 0.0041 0.0064}

最后,由式(8.1),式(8.2)和式(8.3)计算+i S ,-

i S 和C i 值(表8.7)。

表8.7 +i S ,-

i S 和C i 值表

把C i 排序得

C 112>C Ⅰ>C 111>C Ⅱ>C Ⅲ>C Ⅳ

于是可知:112#样品综合质量优于111#样品综合质量,112#样品质量优于I 级标准最低界限值,为I 级;111#样品质量介于I 级和Ⅱ级最低界限值之间,属于Ⅱ级。因此,111 #样品为轻度侵染,112#样品为无或很轻污染。由监测值也可以知道:111#有4个因子达到Ⅱ级,1个因子达到I 级;112#有2个因子达到Ⅱ级(接近I 级),3个因子达到I 级。因此,本方法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

8.1.5 结论

TOPSIS 法是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适用于处理多目标决策问题。本文提出TOPSIS 法应用于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与其他方法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与环境标准巧妙结合起来,不仅能确定各评价对象所属的级别,还能进行不同评价对象间质量的优劣比较。

2、TOPSIS法原理简单,能同时进行多个对象评价,计算快捷,结果分辨率高、评价客观

,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实用价值较高。

TOPSIS 法的缺点是*

i C 只能反映各评价对象内部的相对接近度,并不能反映与理想的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

8.2 秩和比法

秩和比法是我国统计学家田凤调教授于1988年提出的一种新的综合评价方法,它是利用秩和比RSR (Rank-sum ratio )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该法在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多指标综合评价、统计预测预报、统计质量控制等方面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秩和比是一个内涵较为丰富的综合性指标,它是指行(或列)秩次的平均值,是一个非参数统计量,具有0~1连续变量的特征,近年来秩和比统计方法不断完善和充实。

8.2.1 分析原理及步骤

1、分析原理

秩和比是一种将多项指标综合成一个具有0~1连续变量特征的统计量,也可看成0~100的计分。多用于现成统计资料的再分析。不论所分析的问题是什么,计算的RSR 越大越好。为此,在编秩时要区分高优指标和低优指标,有时还要引进不分高低的情况。例如,评价预期寿命、受检率、合格率等可视为高优指标;发病率、病死率、超标率为低优指标。在疗效评价中,不变率、微效率等可看作不分高低的指标。指标值相同时应编以平均秩次。 秩和比综合评价法基本原理是在一个n 行m 列矩阵中,通过秩转换,获得无量纲统计量RSR ;在此基础上,运用参数统计分析的概念与方法,研究RSR 的分布;以RSR 值对评价对象的优劣直接排序或分档排序,从而对评价对象作出综合评价。

2、分析步骤

① 编秩: 将n 个评价对象的m 个评价指标列成n 行m 列的原始数据表。编出每个指标各评价对象的秩,其中高优指标从小到大编秩,低优指标从大到小编秩,同一指标数据相同者编平均秩。

② 计算秩和比(RSR ):根据公式∑=?=

m

j ij

i n m R RSR 1

计算,式中i=1,2,…,n ; ij

R

为第i 行第j 列元素的秩,最小RSR=1/n ,最大RSR=1。当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不同时,计

算加权秩和比(WRSR ),其计算公式为∑=?=m

j ij j i R w n wRSR 1

1,Wj 为第j 个评价指标的

权重,∑Wj=1。通过秩和比(RSR )值的大小,就可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排序,这种利用RSR 综合指标进行排序的方法称为直接排序。但是在通常情况下还需要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档,特别是当评价对象很多时,如几十个或几百个评价对象,这时更需要进行分档排序,由此应首先找出RSR 的分布。

③ 计算概率单位(Probit ):将RSR (或WRSR )值由小到大排成一列,值相同的作为一组,编制RSR (或WRSR )频率分布表,列出各组频数f ,计算各组累计频数∑f ;确定各组RSR (或WRSR )的秩次范围R 和平均秩次R ;计算累计频率p=AR/n ;将百分率p 转换为概率单位Probit ,Probit 为百分率p 对应的标准正态离差u 加5。

④ 计算直线回归方程:以累计频率所对应的概率单位Probit 为自变量,以RSR (或WRSR )值为因变量,计算直线回归方程,即RSR(WRSR)=a+b×Probit 。

⑤ 分档排序:根据标准正态离差μ分档,分档数目可根据试算结果灵活掌握,最佳分档应该是各档方差一致,相差具有显著性,一般分3-5档,下面是常用分档数对应的百分位数及概率单位见表

8.8。

表8.8常用分档数及对应概率单位

依据各分档情况下概率单位Probit 值,按照回归方程推算所对应的RSR (或WRSR )估计值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档排序。具体的分档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8.2.2秩和比法在对某病区护士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实例 某医院对护士考核有4个指标,它们分别是:业务考核成绩(1x )、操作考核结果(2x )、科内测评(3x )和工作量考核(4x );下表8.9是某病区8名护士的考核结果:

根据秩和比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步骤,第一步分别对要评价的各项指标进行编秩,由于对护士考核的4个指标都是高优指标,所以对要评价的各项指标进行编秩如表8.10:

第二步,计算各指标的秩和比(RSR ) ∑=?=

m

j ij

i n m R RSR 1

其中m 为指标个数,n 为分组数,ij R

为各指标的秩次,RSR 值即为多指标的平均秩次,其值越大越优。

各护士4项护理考核指标编秩及RSR 值如表8.11

就可得到8名护士由好到差的所有排序;如果要将8名护士分成几档,则还需继续进行下列工作。

第三步,确定RSR 的分布

将各指标的RSR 值由小到大进行排列,计算向下累计频率,查《百分数与概率单位对照表》,求其所对应的概率单位值,见表8.12

表8.12 概率单位值

其中数据)

19.96是利用

%10041?-)(n

估计的。 第四步,求回归方程:RSR=A+BY

将概率单位值Y 作为自变量,秩和比RSR 作为因变量,经相关和回归分析,因变量RSR 与自变量概率单位值Y 具有线性相关(r=0.9528),线性回归方程为:

RSR=0.1877Y-0.4232,

经F 检验,F=59.078,P=0.0002,这说明所求线性回归方程具有统计意义。

第五步,将8名护士进行分档,分多少档根据评价对象具体要求确定,如果将8名护士分为优良差三档,根据统计学家田凤调教授提供的一个分档标准,分档如下表8.13:

说明

(1)上例评估护士的四个指标都是上优指标,所以指标越高秩次值越高,如果有些指标是下优指标,则指标越低秩次值越高。

(2)上例评估护士的四个指标都认为同等重要,可以认为具有相同的权重。如果认为评估护士的四个指标重要不同,则认为四个指标是具有不同的权重,例如在四个评估指标中,如果业务考核成绩占40%、操作考核结果成绩占30%、科内测评成绩占10%(3x )、工作量考核成绩占20%,则护士甲的RSR 值计算为:

护士甲的RSR=[40%?5+30%?6+10%?7.5+20%?5]/8=0.69375 类似可得到其他护士的RSR 值,依据以上步骤就可得到护士的加权秩和比排序分档。 秩和比评价法的优点是是以非参数法为基础,对指标的选择无特殊要求,适于各种评价对象;此方法计算用的数值是秩次,可以消除异常值的干扰,合理解决指标值为零时在统计处理中的困惑,它融合了参数分析的方法,结果比单纯采用非参数法更为精确,既可以直接排序,又可以分档排序,使用范围广泛,且不仅可以解决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也可用于统计测报与质量控制中。

但是秩和比评价法的缺点是排序的主要依据是利用原始数据的秩次,最终算得的RSR 值反映的是综合秩次的差距,而与原始数据的顺位间的差距程度大小无关,这样在指标转化为秩次是会失去一些原始数据的信息,如原始数据的大小差别等。另外,当RSR 值实际上不满足正态分布时,分档归类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会有偏草差,且只能回答分级程度是否有差别,不能进一步回答具体的差别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学者对秩和比评价法的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非整秩次秩和比法,此方法用类似于线性插值的方式对指标值进行编秩,以改进RSR 法编秩方法的不足,所编秩次与原指标值之间存在定量的线性对应关系,从而克服了RSR 法秩次化时易损失原指标值定量信息的缺点。

非整秩次秩和比法是对RSR 法的编秩方法作了一些改进,用类似于线性插值的方式进行编秩。所编秩次除最小和最大指标值必为整数外,其余基本上为非整数,故将改进后的RSR 法称为“非整秩次秩和比法”,简称为非整秩次RSR 法。

非整秩次RSR 法的编秩方法:

对于高优指标:min max min

11X X X X n R ---+

=)(

对于低优指标:

min

max max

11X X X

X n R ---+=)(

式中R 为秩次,n 为样本数,X 为原始指标值,min X 、max

X 分别为最小、最大的原始指

标值。

对于不分高低指标,不论指标值的大小,秩次一律为:R=

2

1n

。偏(或稍)高优指标、偏(或稍)低优指标的秩次公式同RSR 法。

应用实例

某市医院1983~1992年工作质量统计指标及其非整秩次、权重系数见表8.14。求出RSR 、wRSR 与概率单位的相关系数及回归直线方程为:

R RS ? =0.02529+0.1085y γ=0.9553 R

WRS ? =-0.1012+0.1316y γ=0.9434 进行最佳分档,结果见表8.15。

一致。

方差分析:F=43.2921,P<0.01,各档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Newman-Keuls q多重比较:好>中>差,均具有显著性意义。

在本法编秩中,对于高优指标,最小的指标值编为1,最大的指标值编为n(此点与RSR法相同),但其余指标值由小到大分别编为1与n之间的线性递增的非整秩次。所编秩次与原指标值之间存在定量的线性对应关系,即原指标值被定量地转换为秩次,而不是简单的等级化,从而避免了秩次化后原指标值定量信息的损失。低优指标的编秩方法相同,但大小方向相反。

与RSR法比较,非整秩次RSR法的不足是不能直观地列出秩次,而需经过计算得出,故运算比RSR法多一步。但所增加一点运算换取更准确、更客观的评价结果是值得的。

8.3 层次分析法;

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决策问题,如旅游地的选取问题,旅游者初次筛选几处旅游地,但每个旅游地的景色、所需费用、居住条件、饮食条件交通等各不相同,根据个人的条件和爱好等如何确定旅游地。再例如,某人准备选购一台电冰箱,他对市场上的6种不同类型的电冰箱进行了解后,在决定买那一款式是,往往不是直接进行比较,因为存在许多不可比的因素,而是选取一些中间指标进行考察。例如电冰箱的容量、制冷级别、价格、型式、耗电量、外界信誉、售后服务等。然后再考虑各种型号冰箱在上述各中间标准下的优劣排序。借助这种排序,最终作出选购决策。在决策时,由于6种电冰箱对于每个中间标准的优劣排序一般是不一致的,因此,决策者首先要对这7个标准的重要度作一个估计,给出一种排序,然后把6种冰箱分别对每一个标准的排序权重找出来,最后把这些信息数据综合,得到针对总目标即购买电冰箱的排序权重。象这样类似的问题很多,其特点是这类问题所往往涉及到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因素。在作比较、判别、评价、决策时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影响力或者优先程度往往难以量化,人的主观选择会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就给用一般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带来本质上的困难。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撒泰(A.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它综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模拟人的决策思维过程,来对多因素复杂系统,特别是难以定量描述的社会系统进行分析。目前,AHP是分析多目标、多准则的复杂公共管理问题的有力工具。它具有思路清晰、方法简便、适用面广、系统性强等特点,便于普及推广,可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将AHP引入决策,是决策科学化的一大进步。它最适宜于解决那些难以完全用定量方法进行分析的公共决策问题。应用

AHP 解决问题的思路是,首先,把要解决的问题分层次系列化,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隶属关系将其分层聚类组合,形成一个递阶的、有序的层次结构模型。然后,对模型中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依据人们对客观现实的判断给予定量表示,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最后,通过综合计算各层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得到最低层(方案层)相当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当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值,以此作为评价和选择方案的依据。AHP 将人们的思维过程和主观判断数学化,不仅简化了系统分析与计算工作,而且有助于决策者保持其思维过程和决策原则的一致性,对于那些难以全部量化处理的复杂的问题,能得到比较满意的决策结果。因此,它在能源政策分析、产业结构研究、科技成果评价、发展战略规划、人才考核评价以及发展目标分析等许多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下面介绍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步骤、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8.3.1 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

为了说明AHP 的基本原理,首先分析下面这个简单的事实。

假定我们已知n 只西瓜的每只西瓜的重量分别为1w ,2w ,…,n w 且总和为1,即

11

=∑=n

i i

w

。把这些西瓜两两比较(相除),很容易得到表示n 只西瓜相对重量关系的比较

矩阵(以后称之为判断矩阵):

()n n ij n n n n n n a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

???

? ??

2

1

2221

212111 (8.16)

显然ii a =1,ji ij a a 1

=,jk

ik ij a a a =,n k j i ,,2,1,, = 对于矩阵()

n

n ij

a ?,如果满足关系jk

ik

ij a a a =

(n k j i ,,2,1,, =),则称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可以证明具有完全一致性的矩阵A=()

n

n ij

a ?有以下性质:

1)A 的转置亦是一致阵;

2)矩阵A 的最大特征根n =m ax λ,其余特征根均为零。

3)设T

n u u u u ),,,(21 =是A 对应m ax λ的特征向量,则j

i

ij u u a =

,n j i ,,2,1, =。 若记

(完整word版)公文写作规范格式与常用技巧

友情提醒:免费文案使用次数过多使用时间过久创意不足,内容仅供参考切勿摘抄;如若有意找寻原创文案,可点此进入发布任务获得与时俱进原创文案书。 常用公文写作格式与技巧 (一)上行文种的写法 1、请示 (二)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时使用的一种上行文种。请示要坚持一文一事。即一份请示只能向上级请示批准一个问题,以便上级及时、专一地进行处理;请示的主送机关也只能是一个,不能多头请示。请示的内容由三部分构成: (1)开头部分写请示的缘由或背景,要求写得充分而又简明; (2)主体部分写请求的事项,要求写得实际、合理、明确、简要; (3)结尾部分写希望、要求,可以使用以下惯用语,如:“妥否,请批示”或“当否,请批示”或“以上请示,望予审批”或“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XXX执行”等。 2、报告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或要求时使用的一种文种。 报告与请示虽同属于上行文,但两者有着严格的区别: (1)对上级要求不同。“报告”不要求上级批复;“请示”则要求上级批复。 (2)行文时间不同。“报告”是事中或事后行文;“请示”是事前行文。 (3)文种性质不同。“报告”是陈述性的上行公文;“请示”是请求性的上行公文。 (4)结尾用语不同。“报告”的结尾一般用“专此报告”、“特此报告”等词语,有的干脆不用,报告事项完了,全文就结束;“请示”则一般用“可否(或妥否),请批示”,对上级要求十分肯定。 报告的内涵决定了它在写作上的通用规则,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三段式”。“三段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它必然由于不同的内容表现为多变状态: (1)情况——做法——问题(意见); (2)情况(做法)——问题——今后意见; (3)情况——原因(责任)——下步做法; (4)情况——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 (5)情况——问题——建议等。 (二)下行文种的写法 1、通知 通知是党政公文下行文中适应性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文种。通知适用于转批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常见公文写作方法

常见公文写作方法 一命令令 命令和令是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的文种。此类文件所用范围有限,权威性高,而内容简单,往往只是“某某法规现已经在某级政府常务会议上通过,现予以颁布”,写作难度很低,因此,在写作考试题中极少出现。 【基本框架】 原由——内容——要求;原因目的——规定或措施——希望或要求。 二决定 决定是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的文种。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解决人口问题做出安排。 【基本框架】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和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工作举措;目的——理由——安排。 三公告 公告是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文种。由于指明是向全社会或全世界公告事项,此文种一般只包括标题、正文和发文机关、成文时间四部分,有时加“特此公告”字样,不须写出收文机关或公告对象的称谓,结构相对简单。 【基本框架】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目的或意义——内容——号召; 四通告 通告是用于公布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的文种。通告的发布有时小于公告,如仅限对国内某一类群体通告事项,一般也无须写出通告对象的称谓,有时需加导语和结语,如“为做好安全监管工作,维护公共安全”,“特此通告,望周知”等。 【基本框架】 为什么——怎么办;目的——要求;事由——措施。 五通知

通知是把需要知悉和遵照执行的事项、情况、要求告知、晓示特定对象的公文文种,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 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基本框架】 告知对象——告知事项——原因理由——落实要求。 六通报 通报是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的文种。主要作用在于学习 其他地区、单位、个人的经验,推动工作发展;吸取教训,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了解情况,促进工作顺利开展。通报按用途分为三种: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通报。 通报的主体为四部分:事由、分析判断、决定与措施、要求。 【基本框架】 事情原由——处理情况——经验教训总结——落实或预防要求 七议案 议案是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提请审议事项的文种。此类文件为政府向立法机关提交审议事项专用,写作考试考查的 可能性极低。 【基本框架】 提请审议的事项——理由——期望和要求 八报告 报告是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问的文种。按用途可分为:工作 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报送文件的报告等。机关常用也是申论考试出现频率最高的 报告分别是情况报告和工作报告。 【基本框架】 陈述基本情况——指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与内涵——重要性与必要性——重要举措;目的——理由——打算。 九请示 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类型。请示按内容、用途可以分 为三种主要类型:求示性请示,求准性请示,求转性请示。请示一般由请示事由、请示事项、结尾三部分组成。结尾常以请求语作结,习惯用的有“以上意见是否妥当,请批示”、

公文写作方法1

公文写作方法1 一、选好角度先立题。主题不明,人们读来就会不知所云。要认真领会上级精神。领会理解上级精神,写出来的东西就符合上级要求,就会得到认可。因此,在写材料之前,首先要弄清材料的方向和主题,避免离题万里,南辕北辙。实践证明,一些同志材料写不好?主要是领会意图不专心,没有把领导的想法吃透、意图摸准。要明确材料主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要注意把握领导平时讲话的内涵。领导讲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认真领会,就能把握其精神实质,就能发现其中的思想火花,这对领会领导意图很有帮助。平时,要多陪领导下基层,

与领导接触多了,就知道领导什么时候,在想什么问题。还有一点很重要,有事无事,大事小事,都要多与领导交流和沟通,甚至可以与领导探讨一些社会或单位上的热点敏感性问题,慢慢地就会摸准领导的思想脉搏。比如,平时重视与领导的交流,知道领导的思想走势,组织写单位的材料,一般就不用听领导讲意图,写出的材料就能符合领导的要求。另一种,就是要努力争取领导的“接见”。当面聆听领导的意见,是写好材料的重要保证。领导的水平有高低,领导的风格不一样,有的领导在分配任务后,会主动找写材料的同志说明意图,遇到一些思路清楚的领导,可能还会告知材料的写法,这是再好不过的。但多数情况下,领导下达任务后,不会主动找你沟通,遇到这种情况,不管领导工作有多忙,必须设法争取领导的“接见”,通过与领导的交流,弄清写作目的、任务、要求,把握领导的真实意图,感受领导的个性风格。尤其是写领导讲话稿之类

材料,要求严,标准高,必须争取主动,准确把握领 导的意图,充分体现领导的水平和风格,只有这样,写出的材料,才能体现领导的个性,符合领导的身份,反映领导的思想。 二、结构安排要合理。一篇好的材料要有一个良好的整体布局。写总结就要说清:前段工作怎么样、将来工作又如何?成绩怎么样、问题又如何?有什么样的对策……都要分条分块的有机组合。很多领导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可能对材料逐字逐句地读,他们往往只看看材料的整体结构,材料总共分几个大的方面,下边又有多少小点,重点写的是什么,中心在哪里等等?因此,在写材料时一定要突出要点和中心,让人一看就明白材料是写什么的。做到重点突出、事情醒目、一目了然。材料的种类不同,其写作方法也不一样,谋篇布局也有区别。以我的经验,材料的谋篇布局一定要精益求精,反复研究权衡,主要应把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及权重系数的选择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及权重系数的选择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2-01 10:17:00 ] 编辑:studa20 作者:王晖,陈丽,陈垦,薛漫清,梁庆 【摘要】由于计算机的发展及一些相关领域的不断深入研究,综合评价方法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改进。而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作为综合评价中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本文对多指标评价方法和权重系数的选择进行概括介绍。 【关键词】多指标综合评价;评价方法;权重系数;选择 基金项目:广东药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2005ZYX12)、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2007J1-C028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A060305006) 综合评价是利用数学方法(包括数理统计方法)对一个复杂系统的多个指标信息进行加工和提炼,以求得其优劣等级的一种评价方法。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多指标综合评价及权重系数选择的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药理学多指标的研究提供一些方法学的资料。 1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1.1 层次分析加权法(AHP法)[1] AHP法是将评价目标分为若干层次和若干指标,依照不同权重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根据分析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层次结构,建立目标树图→ 建立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确定相对权重→ 计算子目标权重→ 检验权重的一致性→ 计算各指标的组 合权重→计算综合指数和排序。 该法通过建立目标树,可计算出合理的组合权重,最终得出综合指数,使评价直观可靠。采用三标度(-1,0,1)矩阵的方法对常规的层次分析加权法进行改进,通过相应两两指标的比较,建立比较矩阵,计算最优传递矩阵,确定一致矩阵(即判断矩阵)。该方法自然满足一致性要求,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与其它标度相比具有良好的判断传递性和标度值的合理性;其所需判断信息简单、直观,作出的判断精确,有利于决策者在两两比较判断中提高准确性[2]。 1.2 相对差距和法[3] 设有m项被评价对象,有n个评价指标,则评价对象的指标数据库为 Kj=(K1j,K2j,……,Knj),j=1,2,……,m。设最优数据为K0=(K1、K2、……Kn)。最优单位K0中各数据的确定如下:高优指标,取所有m个单位中该项评价指标最大者;低优指标,取所有m个单位中该项评价指标最小者。各单位与最优单位的加权相对差距和

综合评价方法综述与比较

综合评价方法综述与比较 综合评价的概念:所谓统计综合评价,通常就是指多指标综合评价技术,它是利用一定的统计指标体系,采用特定的评价模型和方法,对被评价对象多个方面的数量特征进行高度的抽象和综合,转化为综合评价值,进而确定现象的优劣、类型或对现象进行排序的一种统计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盗用函数法、多元统计综合评价技术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此外像人工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系统理论等新兴综合评价技术还在源源不断地涌现。 一简易的综合评价方法 (一),综合指数法 1,直接综合法概念:直接综合法是在确定一套合理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对各项指标个体指数进行相加,直接计算出综合评价指数。优点:公式简单易懂,指标数值计算简便。缺点:得到的数值比较粗糙,以此得到的数据进行评价结果精确度不高。 2,加权综合法概念:加权综合法是在确定一套合理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各项指标个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综合评价数值。优点:与直接综合法相比,加权综合法指标数值的计算考虑到了各指标的比重问题,将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以体现不同指标的不同重要程度。缺点: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的判断具有很大主观性。 (二) 功效系数法概念:功效系数综合评价法是指根据多目标规划的原理,把所要考核的各项指标按照多档次标准,通过功效函数转化为可以度量的评价分数,据以对被评价对象进行总体评价得分的一种方法。优点:方法简便和可操作性强是这种方法的优点所在。缺点:竞争力评价中,不同行业各指标的重要程度有所不同,而权数是由评判人员主观确定,因此科学性有所欠缺,往往评价结果与实际状况出入较大。 (三)综合积分法概念:综合积分法是对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的每个指标评分,将所有得分相加算出总分,作为综合评价数值的一种评价方法。适用范围:适用于定量分析且变量指标可以用数字表达的评价分析。优点:此法操作简单,结果与、易于理解。缺点:对各指标变量的评分比较主观,没有客观精确地评分公式。 二运筹学中综合评分法 (一)层次分析法概念:AHP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即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萨蒂教授于本世纪七十年代创立的一种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把一个复杂决策问题表示为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人们的比较判断,计算各种决策方案在不同准则及总准则之下的相对重要性量度,从而据之对决策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优点:1,系统性的分析方法;2,简洁实用的决策方法;3,所需定量数据信息较少;缺点:1,不能为决策提供新方案;2,定量数据较少,定性成分多,不易令人信服;3,指标过多时数据统计量大,且权重难以确定;4,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精确求法比较复杂; (二)模糊评价法概念:模糊评价法是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的一种方法。优点:(1)为定性指标定量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实现了定性和定量方法的集合。(2)在客观事物中,一些问题往往不是绝对的肯定或绝对的否定,涉及到模糊的因素,而且模糊综合判别评价法则很好的解决了判别的模糊和不确定的问题。(3)所得结果为一向量,即评语集在其论语上的子集,克服了传统数字学方法结果单一的缺陷,结果包含的信息丰富。缺点:(1)不能解决评价指标间相关造成的信息重复的问题。(2)各因素权重的确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3)在某些情况下,隶属函数的确定有一定困难,尤其是多目标评价模型,要对每一目标,每一个因素确定隶属函数,过于繁琐,实用性不强。应

(完整版)评价方法综述

评价方法综述 综合评价是指对以多属性体系结构描述的对象系统作出全局性、整体性的评价,即对评价对象的全体根据所给的条件,采用一定的方法给每个评价对象赋予一个评价值,再据此择优或排序。 常用的综合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定性评价方法,包括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Delphi法)。这类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可以利用专家的知识,结论易于使用的优点,但是主观比较强,多人评价是结论难收敛,适合于不能或难以量化的大系统,简单的小系统。 (2)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包括经济分析法和技术评价法,分别通过价值分析、成本效益分析、价值功能分析,采用NPV(Net Present value)、IRR(Internal Rate of Retum)等指标和通过可行性分析、可靠性评价等。该方法含义明确,可比性强,但是建立模型比较困难,只适用评价因素少的对象。 (3)多属性决策方法(Multi Attribute Decesion-makingMethod,简称DADM),这类方法通过化多为少、分层序列、直接求非劣解、重排次序法莱排序与评价,具有描述精确,可以处理多决策者、多指标、动态的对象的优点,但由于隶属刚性的评价,无法涉及模糊因素的对象。 (4)系统工程法,包括评分法、关联矩阵法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eess,简称AHP),前两者具有方法简单、容易操作的优点,但只能用于静态评价;AHP法的可靠度比较高,误差小,但评价对象的因素不能太多(通常不多于9个)。 (5)模糊数学方法,包括模糊综合评价、模糊积分、模糊模式识别等,能克服传统数学方法中的“唯一解”的弊端,根据不同可能性得出多个层次的问题解,但不能解决评价指标间相关造成的信息重复问题,隶属函数、模糊相关矩阵等的确定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6)物元分析方法与可拓评价,可以解决评价对象的指标存在不相容性和可变性的问题。 (7)统计分析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具有全面性、可比性、客观合理的优点,但都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没有反映客观发展水平。

13种公文写作技巧 (修改待完善)

13种公文写作技巧 (修改待完善) 13种公文写作格式 行政公文 行政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人类在治理社会、管理国家的公务实践中使用的具有法定和规范格式的应用文。它是特殊规范化的文体,具有其它文体所没有的性,有法定的制作权限和确定的读者,有特定的行文格式(注意:比模式更进一步)并有行文规则和办理办法。我国公文一律按照国务院办公厅1987年2月18 日发布、1993年11月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写作和办理。 公文写作的要求很高,尤其是要求起草者具有工作实践的基础,懂得工作中许多微妙的关节,而在具体起草中要求较好的文字语言工夫。公文语言总的要求是庄重、平实、概括。公文语言功夫的核心是选词。选词一要根据所反映的客观实际需要,二要符合明晰、确切、简练的标准,三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为避免上下 文重复而选择不同的词语,注意文中所涉及对象和阅读对象。多用书面语和文书用语,少用形象和描绘性词语和口语,不用方言土语,十分规范。 需要特别提出公文结构用语。一是开头用语,用来表示行文目的、依据、原因,伴随情况等。如:为(了)、关于、由于、对于、根据、按(遵、依)照、据、查、奉、兹等。二是结尾用语。如:为要(荷、盼)、是荷、特此通知(报告、函告)等。三是过渡用语。如为(对、因、据)此、鉴于、总之、综上所述等。四是经办用语。如:经、已经、业经、现经、兹经、办理、责成、试行、执行、贯彻执行、研究执行、切实执行等。五是称谓用语。有第一人称:我、本;第二人称:你、贵;第三人称:该。等等。 国家行政公文有12类13种,即命令(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公文主文结构,是指除了公文格式(外部组织形式即文头、主文和文尾及其各项设置)之外的公文核心部分。这一部分的写作,是公文写作的难点。 一、标题 1.规范式:三部分,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用于重要、庄重的公务 2.灵活式 A 二部分:一是发文机关+文种 (以上标题下可加时间) 二是事由+文种 三是“转发+始发机关及原通知标题” B一部分:只有文种 ――常是不大重要的公务,带周知性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综合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综合评价方法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区域性原则 衡量一个研究对象的运行情况,要从特定的区域出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评价指标要具有针对性。 (2)动态性原则 研究对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指标的选取不仅要能够静态的反映考核对象的发展现状,还要动态的考察其发展潜力。选取的指标要能够具有动态性,可以衡量同一指标在不同时段的变动情况,并且要求所选指标在较长的时间具有实际意义。 (3)可量化原则 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进行监测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作为支持。选取的指标应该具有可量化的特点,在保证指标有较高反映考核对象的前提下,能够直接查到或者通过计算间接得到指标数据,以保证评价的可操作性,同时数据来源要具有权威性,这样能保证正确评估研究对象。(4)层次性原则 一级指标同时分别设立多个具体的子指标。在众多指标中,把联系密切的指标归为一类,构成指标群,形成不同的指标层,有利于全面清晰的反映研究对象。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 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和普遍应用,用于定量评价多指标问题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被广泛应用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SAS、SPSS等统计软

件的使用更加提高综合评价法的实用性。目前用于分析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综合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因子分析法以等多种方法,不同方法的评价结果都是依据指数或分值对参评对象的综合状况进行排序评价。 在综合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的确定十分重要。对指标赋值主要有主观赋值和客观赋值,也有将主观、客观赋值法结合起来的。对于指标数量比较大时,采用传统的主观赋值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则难以全面把握众多指标,依赖主观判断会增大或降低一些指标的重要程度,导致实证的结果难以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客观赋值法如主成分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熵值法等,权重的确定是根据各项指标的变异程度或者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法需要根据所构建指标体系的特点以及实证的目的来确定。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要依据研究对象的特点而定,采用客观赋权法的主成分分析能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且提取主成分也能减少工作量。以下对常用的层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两种综合评价方法做简单介绍。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记AHP ,是美国运筹学家等人提出的一种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广泛应用于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以及科学管理领域的问题。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构造层次分析结构,排列组合得出优劣次序来为决策者提供依据。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构建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反映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其次是构造判断矩阵,将各层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对于各因素之间重要性的比较可以通过专家咨询法,判别主要依据常用的1-9标度法。然后对1.0<=RI CI CR

3种医院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论 著?3种医院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陈晓冬1 陈晓玲1 郭希风1 于少华2 【摘要】 目的 利用科学、高效、简便的数理统计方法对医院工作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方法 采用层次分 析法、加权秩和比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医院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3种方法之间具有相关性,差异性。其评 价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 在对医院实际工作进行综合评价时,为使评价结果更为准确、合理,3种方法或多种方 法可联合使用。 【关键词】 医院工作质量 层次分析 加权秩和比 模糊综合评判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ree Evalu ation Methods of H ospital Service Chen Xiaodong,Chen Xiaoling,Guo Xif eng,et al.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an City,250011 【Abstract】 Objective The theory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was applied to appreciate hospital service correctly and objectively.These methods were scientic,efficient and sim ple.Methods Hierarchical analysis weighted RSR,and fuzzy synthetic analysis were used to appreciate hospital work.R esults There were correlative and different among three meth2 ods.The appreciation result was agreeable.Conclusion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hos pital work comprehensively,reason2 ablely and completely,these three methods could be used together. 【K ey w ords】 Hospital work quality Hierarchical analysis Weighted RSR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医院工作综合评价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者和决策者的重视。目前,综合评价方法有许多,如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秩和比法、模糊法等,这些方法各具特色,各有利弊。如何利用科学、高效、简便的数理统计方法对医院工作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是当前国内外医院管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加权秩和比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分别对医院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分析了这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的相关性,指出各方法的主要优、缺点,为合理地进行医院综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1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1999年济南市属5所综合医院上报的基层卫生单位综合统计表及各医院分级管理考核中有关指标数值,资料真实可靠。见表1。 112 方法 11211 选取指标 征求市属统计人员及有关管理人员的意见,认为评价医院工作质量应从质量、工作量、工作效率、效益4个方面来考核,最后筛选出22项指标作为评价指标。 11212 确定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 本文主要以《全 国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所规定的达标值为标准,对《标准》中无确定标值的,则以5所医院的平均值作为标准。 11213 确定权重及权数分配 根据评价指标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程度,应用特尔斐法赋予指标一定的权重,消除由于各指标对总评价的“贡献”不同对评价结果造成的影响。秩和比法的权重依分比、层次分析法的经验权重系数求得。见表2。 11214 各评价方法的计算方法见表3。 2 结果 211 层次分析法的评价结果 需考虑各项指标与医院工作质量的正反比情况:与工作质量呈反比关系的有5项指标:X2、X8、X15、X19、X20,其余17项指标与工作质量呈正比关系。 根据得出的综合指数的大小,对工作质量进行评价排序,结果见表4。 作者单位:1 250011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2 山东大学医院

18种公文写作方法

事务文书写法 1.计划 计划,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与规划、要点、方案等类似,均为安排工作性质用于,对全局或单项工作进行预想性的安排部署。四者主要区别在于安排的对象、时间范围不同,其重要性和安排范围是递减式的。 【基本框架】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与目的——检查内容;目的——理由——安排;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具体措施。 2.汇报 汇报是向上级总结工作、反映问题、报告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文体,通常分为工作汇报和情况汇报两种。 【基本框架】 背景与目的——调查方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调查内容——调查结果;目的——理由——安排;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内容安排——调查结果;存在问题——原因和影响分析——解决对策。 3.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带着一定目的,采取社会化的调查工作方法,在调查取得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有事实、有观点、有结论的书面报告。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是:反映问题现状、陈述事件经过、分析问题或事件、做法的影响、危害、作用、意义,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对策建议。 【基本框架】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调查背景——调查方式——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应对之策;调查背景——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4.讲话稿 申论试题中的讲话稿,通常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为了特定目的、用于一定场合、面向一定对象发表讲话的文字底稿。.

讲话稿的写作,必须服从讲稿六要素:讲者、目的、场合、对象、内容、语言。 【基本框架】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介绍——讲话目的或针 对的主要事项——表明态度、原则、观点——工作措施——期望和要求。 5.演讲词 演讲词也叫“演说词”、“演讲稿”,是用于演讲的文字稿本。演讲词在讲话稿的基础上,突出鼓动性、感染性,含有较多的抒情成分,可使用较为灵活丰富的语言,做到“文情并茂”。 【基本框架】 背景、环境、场合——演讲目的、指向的问题——解决的必要性、重要性——对策——感言、倡议、鼓动 6.答复

常用的14种安全评价方法对比

安全技术丨常用的14种安全评价方法对比分享,抓紧收藏备用?? 由于风险评价方法众多,他们的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在此我给大家带来一些常识性区分的学习。我们从评价目标、定性/定量、方法特点、适用范围、应用条件、优缺点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1、评价方法类比法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性分析(FMECA)事件树ETA)事故树(FT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道化学公司法(DoW)帝国化学公司蒙德法(MoND)日本劳动省六阶段法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模糊综合评价2、评价方法对应评价目的类比法:危害程度分级、危险性分级 安全检查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安全等级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危 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性等级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故障(事故)原因影响程度等级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性分析(FMECA):故障原因故障等级危险指数事件树ETA):事故原因触发条件事故概率事故树(FTA):事故原因事故概率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危险性等级道化学公司法(DOW):火灾爆炸危险性等级事故损失帝国化学公司蒙德法(MOND):火灾、爆炸、毒性及系统整体危险性等 级 日本劳动省六阶段法:危险性等级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危险性等级 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偏离及其原因、后果、对系统的影响 模糊综合评价;安全等级3、评价方法对应定性/定量类比法:定性安全检查表:定性定量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定性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定性 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性分析(FMECA);定性定量 事件树ETA);定性定量 事故树(FTA):定性定量 帝国化学公司蒙德法(MOND);定量 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定量 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定性 模糊综合评价:半定量4、评价方法对应方法特点类比法:利用类比作业场所检测、统计数据分级和事故统计分析资料类推 安全检查表:按事先编制的有标准要求的检查表逐项检查按规定赋分 标准赋分评定安全等级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讨论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触发条 件、事故类型,评定危险性等级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列表、分析系统(单元、元件)故障类型、故障原因、故障影响评定影响程序等级 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性分析(FMECA):同上。在FMEA基础上,由元素故障概率,系统重大故障概率计算系统危险性指数 事件树ETA):归纳法,由初始事件判断系统事故原因及条件内各事件 概率计算系统事故概率

各种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综合评价 评价是人类社会中一项经常性的、极重要的认识活动,是决策中的基础性工作。 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经常遇到有关综合评价问题,如医疗质量的综合评价问题和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等。它是根据一个复杂系统同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特点,在综合考察多个有关因素时,依据多个有关指标对复杂系统进行总评价的方法;综合评价的要点:(1)有多个评价指标,这些指标是可测量的或可量化的;(2)有一个或多个评价对象,这些对象可以是人、单位、方案、标书科研成果等;(3)根据多指标信息计算一个综合指标,把多维空间问题简化为一维空间问题中解决,可以依据综合指标值大小对评价对象优劣程度进行排序。 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1.根据评价目的选择恰当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区别性强,而且往往可以测量,筛选评价指标主要依据专业知识,即根据有关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来分析各评价指标对结果的影响,挑选那些代表性、确定性好,有一定区别能力又互相独立的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 2.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诸评价指标在对某事物评价中的相对重要性,或各指标的权重; 3.合理确定各单个指标的评价等级及其界限; 4.根据评价目的,数据特征,选择适当的综合评价方法,并根据已掌握的历史资料,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5.确定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等级数量界限,在对同类事物综合评价的应用实践中,对选用的评价模型进行考察,并不断修改补充,使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先进性,然后推广应用。 目前,综合评价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如综合指数法、TOPSIS法、层次分析法、RSR 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系统法等,这些方法各具特色,各有利弊,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怎样使评价法更为准确和科学,是人们不断研究的课题。下面仅介绍综合评价的TOPSIS法、RSR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简单的应用。 8.1 TOPSIS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Topsis法是系统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基于归一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找出有限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分别用最优向量和最劣向量表示),然后分别计算诸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的距离,获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以此作为评价优劣的依据。 8.1.1 基本原理 TOPSIS法是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的缩写,即逼近于理想解的技术,它是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定义决策问题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然后在可行方案中找到一个方案,使其距理想解的距离最近,而距负理想解的距离最远。 理想解一般是设想最好的方案,它所对应的各个属性至少达到各个方案中的最好值;负理想解是假定最坏的方案,其对应的各个属性至少不优于各个方案中的最劣值。方案排队的决策规则,是把实际可行解和理想解与负理想解作比较,若某个可行解最靠近理想解,同时又最远离负理想解,则此解是方案集的满意解。 8.1.2 距离的测度

数学建模综合评价方法

建模参考资料 综合评价方法 一、关于评价指标 所谓指标就是用来评价系统的参量.例如,在校学生规模、教学质量、师资结构、科研水平等,就可以作为评价高等院校综合水平的主要指标.一般说来,任何—个指标都反映和刻画事物的—个侧面. 从指标值的特征看,指标可以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是用定性的语言作为指标描述值,定量指标是用具体数据作为指标值.例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有5A 、4A 、3A 、2A 和1A 之分,则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是定性指标;而景区年旅客接待量、门票收入等就是定量指标. 从指标值的变化对评价目的的影响来看,可以将指标分为以下四类: (1)极大型指标(又称为效益型指标)是指标值越大越好的指标; (2)极小型指标(又称为成本型指标)是指标值越小越好的指标; (3)居中型指标是指标值既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而是适中为最好的指标; (4) 区间型指标是指标值取在某个区间内为最好的指标. 例如,在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时,利润作为指标,其值越大,经济效益就越好,这就是效益型指标;而管理费用作为指标,其值越小,经济效益就越好,所以管理费用是成本型指标.再如建筑工程招标中,投标报价既不能太高又不能太低,其值的变化范围一般是(10%,5%)-+×标的价,超过此范围的都将被淘汰,因此投标报价为区间型指标.投标工期既不能太长又不能太短,就是居中型指标. 在实际中,不论按什么方式对指标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指标可以通过相应的数学方法进行相互转换 1 评价指标的处理方法 一般情况下,在综合评价指标中,各指标值可能属于不同类型、不同单位或不同数量级,从而使得各指标之间存在着不可公度性,给综合评价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尽可能地反映实际情况,消除由于各项指标间的这些差别带来的影响,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评价结果,就需要对评价指标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包括对指标的一致化处理和无量纲化处理. 1.指标的一致化处理 所谓一致化处理就是将评价指标的类型进行统一.一般来说,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可能会同时存在极大型指标、极小型指标、居中型指标和区间型指标,它们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如产量、利润、成绩等极大型指标是希望取值越大越好;而成本、费用、缺陷等极小型指标则是希望取值越小越好;对于室内温度、空气湿度等居中型指标是既不期望取值太大,也不期望取值太小,而是居中为好.若指标体系中存在不同类型的指标,必须在综合评价之前将评价指标的类型做一致化处理.例如,将各类指标都转化为极大型指标,或极小型指标.一般的做法是将非极大型指标转化为极大型指标.但是,在不同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和评价模型中,指标一致化处理也有差异. (1) 极小型指标化为极大型指标 对极小型指标j x ,将其转化为极大型指标时,只需对指标j x 取倒数:

常用的公文写作方法

常用的公文写作方法 主要介绍公司常用的公文写作方法及格式 一般公文格式规定 1.公文外观概况 公文用纸:公文用纸为A4型白纸:210mm×297mm。 公文排版 a.文字从左至右横排,每页22行,每行28字,与天头为:37mm±1mm b.下行文首页公文头与天头为:65mm±1mm;上行文首页公文头与天头为: 120mm±1mm。 c.发文字号、“签发人”:3号仿宋;签发人姓名:3号楷体。 d .标题:2号华文中宋宋体加粗。 e.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日期、附注:3号仿宋。 f.正文中各级标题: 一级标题:3号黑体。例:一、二、三、。 二级标题:3号仿宋。例:。 三级标题:3号仿宋。例:1.2.3. 四级标题:3号仿宋。例:。 g.公文结构层次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第五层为“”。 h.“主题词”:3号黑体;词目:3号宋体。 i.抄报、抄送、印发机关、印发日期、共印份数:3号仿宋。 j.页码:4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 k.附件正文:其标题及内容的字体字号同正文部分。 公文印刷与装订 双面印刷,页码套正,两面误差不超过2 mm。墨色均匀,字面整洁。左侧装订,骑马订或平订。 2.公文中各要素标识规则 公文份数序号 如需标识公文份数序号,用3号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首页版心左上角第1行。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如需标识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首页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顶格标识在首页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

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紧急程度 紧急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急件”。 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首页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 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紧急程度,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首页版心右上角第1行,紧急程度位于其下第2行。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机关标识=发文机关全称+“文件”。 发文字号 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 发文机关代字后不加“字”。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年份标全称,用“〔〕”括入。序号前不加“第”,序号不虚位。 发文字号距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在红线上方4mm处。发文字号在上报公文中居左侧空1字,在其它文种中居中。 签发人:凡上报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签发人应为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主持工作的负责人。 签发人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距右侧空1字。签发人与签发人姓名之间用全角冒号分隔。 如是联合上报文件,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置于第1行,其他签发人姓名从第2行起在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之下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排,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并使红线与之距离为4mm。 标题 标题=作者“关于”+公文的主要内容+文种。 转发文件标题=“关于转发”+被转发机关名称+原文件名称+“的通知”。如被转发文件仍是转发文件,则被转发机关名称标识最高级机关。 如被转发文件是联合发文或被转发机关名称过长,则被转发机关名称可省略。标题位于红线之下空2行,主送机关之上空1行,居中排版。标题为多行时,各行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 文种有13种。经常使用的文种有通知、通报、决定、通告、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等。 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主送机关 位于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回行时仍顶格。各主送单位之间用逗号,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后用全角冒号。上行文只能有一个主送机关。 正文

《公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公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 课程名称( 中英文) :公文写作The Writing of Official Documents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课程总学时:16 周学时:2 学分数:1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二、教学目标 使本专业的学生能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行政机关公文与处理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认识机关公文形成和处理的基本规律,了解我国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现行的公文种类、体式稿本、行文规范、写作要求以及公文办理、公文 立卷与归档的程序,原则和方法,培养和提高撰拟公文和处理公文的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有较强的公文写作能力胜任工作需要。 三、课程简介 从公文的特点出发,介绍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与方法,阐述公文主旨的作用及其确立要求,以及将公文主旨从撰文者的观念转化为公文实体的具体过程; 具体教授知照类、报请类、领导指挥类及其它机关常用公文的写作要求及方法。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公文撰写的基本要求及步骤,通过标题、序言、正文、结 束语等部分表现和突出公文主旨的方法,各类常用公文用语的使用,公文的结构及要素,并进行通知、函、请示、报告、批复、总结等公文文种的具体写作训练。 四、教学内容、要求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公文 主要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文的含义,公文的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想说;认识公文的特点及其在国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公文分类的意义,方法以及我国现行的公文名称。 公文概述 公文的特点与作用 公文的分类与名称 第二章公文写作 主要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文写作的重要性、公文写作的特点和公 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明确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方法以及公文写作人员应具有的素质修养。 公文写作概述 公文写作的特点与要求 公文写作的步骤与方法 公文写作人员的修养 第三章公文的体式与稿本

综合评价方法综述

现代综合评价方法综述 张晶 管理科学与工程

现代综合评价方法综述 摘要:将现代综合评价方法归纳、分类,讨论了各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领域,并提出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的趋势及存在问题。 0引言 评价是人类社会中一项经常性的、极为重要的认识活动。对一个事物的评价常常要涉及多个因素或多个指标,评价是在多因素相互作用下的一种综合判断。综合评价概指对以多属性体系结构描述的对象系统作出全局性、整体性的评价,即对评价对象的全体,根据所给的条件,采用一定的方法给每个评价对象赋予一个评价值,再据此择优或排序。 1现代综合评价方法分类及基本方法 评价方法的分类很多,按照评价与所使用信息特征的关系,可分为基于数据的分析、基于模型的评价、基于专家知识的评价以及基于数据、模型、专家知识的评价。由于本文的定位是现代综合评价方法,根据各评价方法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把综合评价方法大致分为四大类: 1.1 专家评价方法 1.1.1 专家打分评判法 专家评分法是出现较早且应用较广的一种评价方法。它是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以打分等方式做出定量评价,其结果具有数理统计特性。主要步骤是:首先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选定评价指标,对每个指标均定出评价等级,每个等级的标准用分值表示;然后以此为基准,由专家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各个指标的分值;最后采用加法评分法、加权评分法、连乘评分法或加乘评分法求出各评价对象的总分值,从而得到评价结果。专家评分法的最大优点是,在缺乏足够统计数据和原始资料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定量估价,专家评价法具有使用简单、直观性强的特点。但专家评价的准确程度,主要取决于专家的阅历经

综合评价方法大全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及权重系数的选择 作者:王晖,陈丽,陈垦,薛漫清,梁庆 【摘要】由于计算机的发展及一些相关领域的不断深入研究,综合评价方法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改进。而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作为综合评价中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本文对多指标评价方法和权重系数的选择进行概括介绍。 【关键词】多指标综合评价;评价方法;权重系数;选择 基金项目:广东药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2005ZYX12)、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7J1-C028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A060305006)综合评价是利用数学方法(包括数理统计方法)对一个复杂系统的多个指标信息进行加工和提炼,以求得其优劣等级的一种评价方法。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多指标综合评价及权重系数选择的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药理学多指标的研究提供一些方法学的资料。 1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1.1 层次分析加权法(AHP法)[1] AHP法是将评价目标分为若干层次和若干指标,依照不同权重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根据分析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层次结构,建立目标树图→ 建立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确定相对权重→ 计算子目标权重→ 检验权重的一致性→ 计算各指标的组合权重→计算综合指数和排序。 该法通过建立目标树,可计算出合理的组合权重,最终得出综合指数,使评价直观可靠。采用三标度(-1,0,1)矩阵的方法对常规的层次分析加权法进行改进,通过相应两两指标的比较,建立比较矩阵,计算最优传递矩阵,确定一致矩阵(即判断矩阵)。该方法自然满足一致性要求,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与其它标度相比具有良好的判断传递性和标度值的合理性;其所需判断信息简单、直观,作出的判断精确,有利于决策者在两两比较判断中提高准确性[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