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技术方案

1.系统组成及概述

1.1系统结构组成

地下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由以下两部分构成:监控子站(地下水子站),水质监控中心平台。

1.2监控子站组成及概述

1.2.1 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采用投入式、免试剂多参数水质分析仪,仪器通过地下水监测井悬吊于待监测水层中,对地下水体实施现场原位连续自动监测。采用太阳能供电方式,通过无线通讯技术实现地下水监测系统与中心监控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系统由供电系统,数据采集传输单元、水位水温传感器、水质多参数分析仪、地下水监测信息管理平台等组成。

地下水监测系统示意图

地下水监测系统效果图

1、标准配置

目前国内地下水监测常规因子:

水文监测因子:水温、水位;

水质监测因子:溶解氧、电导率、浊度、PH

2、可选配置

地下水监测可扩展监测因子:

水质监测因子:总溶解性固体、氨氮、硝酸盐、氯化物、氟化物、钙、CODmn、盐度、矿化度、水中油等

1.3系统特点

●太阳能、市电、电池供电多种模式

●长期、连续、定点在线监测,全自动无人值守工作

●适合于各种水文地质类型含水层水文、水质监测

●多通道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并有数据记录、处理、报警功能

●根据野外环境,具备相应避雷保护、抗干扰功能,提高系统野外适应性

●野外环境长期专用传感器,高精度、高稳定性

●传感器多层抗生物污染设计:环境安全防垢部件和防垢涂层;独特的双清洗刷装置

●标准化接口,模块化设计,安装简易、灵活,可根据需求扩展监测参数

●采用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技术,对水体进行免试剂原位监测,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2.1系统配置表及组成

系统组成图

2.2监测分析单元选型及配置

根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96~103-2003)提出的技术和控制系统要求,经过仪器市场调研,按照先进性、实用性的原则以及方便维护的需要,选择主流分析仪,且所有产品都须具有国际ISO9002质量认证资格,并已在我国水质监测系统广泛使用。

1、地下水监测站配置

标准配置:水位、水温、PH、电导率、溶解氧、浊度。

可选配置:总溶解性固体、氨氮、硝酸盐、氯化物、氟化物、钙、CODmn、盐度、矿化度、水中油等特征因子。

2、仪器配置

标准配置:

3、参数配置

标准配置:

2.3供电系统

采用太阳能、市电、电池多种供电模式。

户外无站房情况:由于在野外,考虑到安全防盗情况,系统供电方案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

户外有站房情况:可以考虑采用太阳能、市电两路互补的供电系统。蓄电池的规格数量根据系统耗能而定。

太阳能供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铅蓄电池组及太阳能控制器。

●太阳能板,涂覆塑料保护层,耐磨、耐刮、耐碰撞,机械刮擦造成龟裂均不影响太阳能板正常工作;

●太阳能板与蓄电池连接采用水密太阳能电池接头。带有充电控制模块、升压模块和专业防雷模块;

●太阳能供电系统能够保障地下水监测系统的电力需求维持系统正常运行。

2.4XHDAS-90型遥测终端机

概述

该产品为高防护型测控装置,采用高性能锂电池供电,可

采集各类仪表、变送器的输出信号并通过GPRS或短消息远程传

输数据,适用于不具备供电条件、环境恶劣的监测现场,广泛

应用于供水、水利、农业、地质、环保等行业。

产品特点

●数据采集、传输一体化设计。

●支持电池、太阳能、市电供电。

●IP67防护等级,防水、防潮、防浸泡。

●支持串口、远程设置工作参数,可现场查看数据。

●支持各家组态软件和用户自行开发软件系统。

产品功能

●通信功能:支持GPRS、短消息两种通讯方式;支持与多中心进行数据通信;支持定时唤醒、实时在线两种工作模式。

●采集功能:采集压力、水位变送器的标准信号;采集流量计、脉冲表的流量数据;采集其它现场信号。

●对外供电功能:可对外提供5V、12V直流电源,为变送器供电。

●远程管理功能:支持远程参数设置、程序升级。

●报警功能:监测数据越限,立即上报告警信息。

●存储功能:本机循环存储监测数据,掉电不丢失。

技术参数

●硬件配置:6路DI/PI、2路AI、1路串口。液晶显示、4按键键盘可选。

关于1路串口的补充说明:

测控终端接串口设备时,RS232最多可以采集一个串口设备的14个量;RS485可以接多个串口设备,但总共可以采集14个量。比如每个串口设备均采集流量、压力2个量,那么可以接7个串口设备;如果每个串口设备采集7个量,那么可以接2个串口设备。

●通信误码:≤10-6。

●存储容量:4M。

●供电电源:10V~28V DC。

●电池寿命:1~5年(与数据发送频率有关)。

●功耗:休眠电流≤50uA/14.4V;

采集电流≤5mA/14.4V;

发送平均电流≤10mA/14.4V。

●安装方式:壁挂式。

●外形尺寸:229x179x69mm。

地下水监测信息管理中心

3.1系统架构

地下水监测信息管理系统集监控、报警于一体,支持局域网和广域网,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操作和使用的专门,可实现地下水自动监测、无线传输的远程管理及浏览系统。

系统主要包括监测孔信息管理、监测设备信息管理、通信设备的信息管理、用户及权限设置、日志记录、实时监测、数据查询、统计、报警及信息发布、人工置入数据等功能。系统具有响应召测的功能,可以随时在中心站的要求下,发送测得数据,中心站随时控制现场及时响应。

系统采用GIS图集和传统数据格式相结合的展示方式,将各种设备的分布点显示在图上,每个点都有相应的数据信息,点击分布点就可以显示数据,方便用户的查看、操作。

3.2系统功能

监测井管理的信息主要包括:统一编号、孔号、检测孔级别、检测孔类型、地理位置、经度、纬

度、所属流域分区、所属水文地质分区、所属行政分区、地面标高、孔口标高、孔深、地下水类型、监测层位和建井时间等内容的添加、修改、删除及浏览、查询。

3.2.2数据展示

(1)实时数据

实时接收并显示现场的监测数据,并对监测参数的超标情况进行判断,发现异常及时报警,显示现场运行模式及故障状态。还可以结合电子地图对监测点位置进行直观展示。

(2)数据对比

可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某一固定参数,按时间段和多个监测点的结果对比,展示的形式是以曲线图的形式进行展示,较为直观。

(3)历史数据和数据报表

可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按时间段和参数的结果查询,展示的形式分为表格和曲线两种展示形式。并且可以将查询的结果以定制的Excel格式的形式进行输出。

查询功能主要是方便用户快速检索监测井的基本信息、监测仪信息、通信设备信息等。

统计:对指定监测井指定时间段内的监测水位值进行统计,包括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等。

统计功能主要是为了方便用户更全面的掌握井点的接收数据、水位标高和电量等信息,该功能将对

井点的水位、水温及仪器电量等信息的平均值进行统计,方便用户了解井点情况。

3.2.4水质数据分析

通过对实时或历史的各类监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析。在对这些基础数据分析之前,平台会根据数据状态进行数据有效性检验,只有有效的数据才会成为业务分析的基础数据,其他故障数据将为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提供参考。

河海及地下水水质评价

水质评价功能依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 )及《海水水质标准》 (GB 3097-1997),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水体水质单因子评价。实时查看水质达标情况,并计算超标污染物的超标倍数,经过分析得出河流主要污染物类别及判定地下水水质主要污染物及海洋水环境质量状况等。

3.2.5站点运行监控

(1)监测参数

监测参数功能可以使用户实时的了解到现场装有哪些传感器设备,都对哪些参数进行监测,通讯仪器的配置信息等。

(2)设备状态

①数采仪状态:远程监控到联网数据采集仪器的实时运行状况,及时了解到数采仪设备是否正常联网运行,如数据没有正常接收,可通过此处判断是否是数采仪故障。

②传感器状态:现场所安装的传感器的实时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可以通过这里的参数运行值来实时的判断出来,如:判断仪器是否该清洗,是否在正常运行等情况。

(3)数据自动回补

在日常现场仪器使用时,由于现场的情况所限,我们的传输设备只能采用GPRS无线传输技术,这种技术对现场网络信号要求较高。由于是野外作业,现场的网络信号无法保证,可能会存在偶尔断网的情况。在这种情况发生时,会造成现场的数据没有正常上传,这时数据的自动回补功能就非常有必要了,我们可以利用此功能要求现场的设备将数据再次重新上传一遍,从而保证了中心站的数据是完整的,不会因现场的网络状况不好,而引起中心站丢失数据的情况发生。

(4)水站的GPS定位

每个水站上都安装有GPS定位设备,可以实时监控到当前浮标所在的位置,中心站软件平台上会结合地图的功能对位置进行展示,及时的确定浮标当前所处的位置,以及是否超出原有的既定范围。

(5)设备远程控制

在各监控点、各托管站和环境监测中心实现双向操作、管理远程控制,实现水质监测站数据传输、现场工作状态、安全和参数超标报警等远程控制。

可以对监测站现场的系统、仪器设备,进行远程参数设定和控制。可实现的操作有:

1)仪器清洗周期设定

2)仪器数据上传周期设定

3)仪器参数重置

4)仪器重新启动

5)仪器其他个性化参数设定

中心站远程向现场的仪器发送指令进行远程操控,可以完成中心站对远端的现场仪器进行远程控制,做到监测者不用到现场也能完成对现场仪器的控制,极大的方便了监测者的日常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报警功能是指对收到的传输信息进行预警,预警包括通信设备电量预警、水位异常预警、水温异常

预警及通信设备所用SIM卡信号等信息异常时进行报警。

3.2.7移动终端访问

平台提供了移动终端访问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随时访问相关业务数据,及时的了解到监测点设

备是否正常,以及当前监测的数据值是否有异常。

3.3系统管理

本子系统包括用户及权限管理、系统日志管理和监测点维护,能够增加系统安全和权限控制管理,能够跟踪用户在系统中的关键操作,方便用户扩展和维护监测井。

3.4系统安全

用户进入系统时需要进行身份验证,权限不同的用户对平台享有不同的访问权限。运营方案

地下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有效运行和效益发挥有赖于合理的运行方式和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成立专业的队伍,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及其监督执行措施,是该系统正常运行的根本保证。

1.运营建设

根据现场仪器分布情况,并结合合同约定考核指标要求,按照公司统一的运营机构建设投入标准,为运营机构配备相应人员、车辆、办事处、备件等资源。

2.运营流程管理

运营工作内容纷繁复杂,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巡检、维护、维修、校验、考核、质控、备品备件管理、档案报告管理等内容,公司设计了标准流程将八部分内容连接起来,保证运营工作有序的进行。

3.运营制度管理

系统运行、管理、维护要有明确岗位责任,按照实际需要定岗、定人、定责、定权。并由上一级管理部门负责考核,以确保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执行。

4.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保证监测仪器在持续的基础上提供有质量的数据,对监测仪器运营建立了质量保证程序。监测仪器的运营质量控制保证由维护、检修、校验、数据记录审核等几个阶段构成。

5.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包括站点基础设施、仪器设备、信息采集传输设备和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的管理,其主要任务是定期巡查站点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和信息采集传输设备,制定系统安全技术方案、运行日志制

度,以及规范数据操作与备份,保证信息在各个环节的安全。

6.技术培训制度

建立技术人员培训档案和考核制度,逐步提高技术人员知识结构、业务水平和处理运行中发生各种问题的能力,培养一批能熟练掌握系统功能和各种仪器设备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人员技术素质保证。

7.文档管理制度

文档管理是系统运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文档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应在工程建设开发期间已经建立起来的文档管理基础上,继续完善和进行文档管理工作。包括:(1)进一步完善文档管理规范。包括建立文档目录、文档检索、加密及安全保护措施、借阅使用规定、更新控制、文档归档要求等。

(2)按照文档管理规范要求进行文档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文档在系统运行中的作用。

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

1 引言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 引用标准 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4 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4.1 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 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表1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特征,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础。以地下水为水 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管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管理。 5 地下水水质监测 5.1 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 5750《生活饮用 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5.2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 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5.3 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

解读《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解读《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点题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已于2006年12月29日由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同时发布的还有13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方法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将于今年7 月1日起开始实施。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首次发布于1985年,已实施了20年,本次为第一次修订。经过修订,标准中的指标数量不仅由35项增至106项,还对原标准的8项指标进行了修订,指标限量也与发达国家的饮用水标准具有可比性。 生活饮用水对百姓健康安全非常重要,饮用水一旦出了问题,就会给百姓生活带来重大影响。这是一项必将对百姓生活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标准。本篇文章对该标准中经过修订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解析,以加深广大读者对该标准的认识。 指标大有来头危害各不相同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106项指标包括微生物指标6项,毒理指标74项(其中,无机化合物指标21项,有机化合物指标53项),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20项,消毒剂指标4项,放射性指标2项。各类指标中,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或潜在威胁的指标占80%左右,属于影响水质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即不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指标约占20%。 可能对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造成影响的物质究竟从何而来?据标准主要起草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鄂学礼介绍,污染生活饮用水的微生物主要来自水源地的人畜粪便,还有医院排放的污水以及腐烂的动物尸体等。微生物指标超标,很容易引发传染性肠道疾病,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和很多国家的饮用水卫生标准,都将微生物指标放在第一位。我国原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只有总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两项指标,新标准中增加的耐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两项指标,均属于对总大肠菌群指标的细化,如果按照标准规定的发酵法检出这两种微生物或按照滤膜法监测超出限值,就说明生活饮用水受到微生物的污染。以上4项微生物指标都属于常规检验指标,还有两种原虫即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同属于微生物指标,列入新标准的非常规检验项目,国外突发性肠道传染病的相关报道中,很多都是由这两种原虫引发的。但微生物污染比较容易检出,也比较容易消除,只要按照相关规程操作,绝大部分水站都可 以做到。 原标准的毒理指标只有15项,新标准的毒理指标几乎是原标准的5倍,达到74项。其中的有机化合物指标由5项增至53项,无机化合物指标由10项增至21项。这些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农药和工业污染,我国不少地方的水源地农药污染比较严重,虽然如六六六、滴滴涕、乐果等农药已被禁止使用,但早些年使用过的这些农药仍残留在土壤中,短时间内

哈希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方案

地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 建 设 方 案 二〇一一年六月 哈希水务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目录 一、概述3 (一)水源地自动监测站概念 (3) (二)水源地自动监测站组成 (3) (三)水源地自动站建设步骤 (3) 二、站房建设及配套设施基本要求4 (一)确定站房位置 (4) (二)站房主体 (4) (三)站房基础及外环境 (4) (四)站房仪器间 (5) (五)配套设施 (5) (六)站房给排水要求 (5) (七)防雷及其他电器设计要求 (6) (八)防火和防盗设施 (7) (九)站房建设经费 (8) 三、分析仪器选项要求 9 (一)水质在线监测分析仪器主要监测的参数项 (9) (二)通常标准监测项目 (9) (三)自动监测仪器分析方法 (9) (四)在线监测仪器选型要求 (9) (1)水质五参数分析仪 (9) (2)高锰酸盐指数分析仪 (11) (3)氨氮分析仪 (11) (4)总磷/总氮分析仪 (12) (5)总有机碳分析仪TOC (12) (6)蓝绿藻分析仪 (13) 四、水质重金属在线监测方案14 (一)水质重金属在线分析仪种类: (14) (二)水质重金属在线分析仪性能介绍 (15) (1)在线总砷分析仪 (15) (2)在线总铅分析仪 (17) (3)在线总铬分析仪 (20) (4)在线总镉分析仪 (22) 五、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说明 25 (一)系统构成及性能要求 (25) (1)系统构成 (25) (2)系统说明 (26) (3)系统主要功能 (26) (二)控制系统及中心软件 (28) (三)水质自动站监测系统主要参数要求 (30) (四)水样预处理系统 (35) (五)数据采集及通讯系统 (37) (六)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47)

地下水有关概念、水质评价及检测咨询

资料仅供参考 地下水有关概念、水质评价及检测咨询 一、地下水水质 (1)无机物:地下水中几乎含有元素周期表中所有的元素,但浓度变幅很大。其中以Na+、Mg2+,Ca2+、Cl-、SO42-、HCO3-为主要成份,约占总溶解性固体90%以上。 总溶解性固体(TDS):亦称矿化度,是溶解于水中的各种无机物的总量。以矿化度为基础可将地下水分为淡水、微咸水、咸水、盐水。 淡水:<1g/L 微咸水:1-3g/L 咸水:3-100g/L 盐水:>100 g/L (2)有机物:地下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很低,但确实存在;由于溶滤作用,有机物随补给进入含水层,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分解为H2S、CO2、H2O等,但也可形成稳定的腐植酸。其含量多少可以溶解性有机碳(DOC)表征或以化学耗氧量(COD)表征,但当地下水中有还原性物质(如H2S)其测定误差较大。 (3)微生物及致病微生物:地下水中的微生物能够在若干百帕的压力,PH值1-10范围,0-75℃、高于海水咸度条件下存活。致病微生物也可在地下水中存活,特别是在低温条件下(4-6℃)存活时间较长。 表致病微生物在地下水中存活时间 (4)地下水中主要气体成分 氧(O2)、氮(N2):地下水中的氧气和氮气主要来源于大气。它们随同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因此,以入渗补给为主、与大气圈关系密切的地下水中含O2及N2较多。 硫化氢(H2S)、甲烷(CH4):地下水中出现H2S 与CH4,其意义恰好与出现O2相反,说明处于还原的地球化学环境。这两种气体的生成,均在与大气比较隔绝的环境中,有有机物存在,微生物参与的生物化学过程有关。其中,H2S 是SO42-的还原产物。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综述

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技术的发展(2004-4-23) 水质污染自动监测系统(WPMS)是一套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测量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体系。 WPMS可尽早发现水质的异常变化,为防止下游水质污染迅速做出预警预报,及时追踪污染源,从而为管理决策服 务。 1 国内外现状 1.1 国外发展概述 水质自动监测在国外起步较早。1959年美国开始对俄亥俄河进行水质自动监测;1960年纽约州环保局开始 着手对本州的水系建立自动监测系统;1966年安装了第一个水质监测自动电化学监测器;1973年全国水质监测 系统分为12个自动监测网,每个自动监测网由4—15个自动监测站组成;1975年在全国各州共有13000个监测 站建成为水质自动监测网。在这些流域和各州(地区)分布设置的监测网中,由150个站组成联邦水质监测站网 ——即国家水质监测网(NWMS)。 日本1967年开始考虑在公共水域设立水质自动监测器;1971年以后,由环境厅支持,开始在东京、大阪等 地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到1992年3月,已在34个都道府县和政令市设置了

169个水质自动监测站。除此之外 ,建设省在全国一级河流的主要水域也设置了13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 英国泰晤士河是世界上水环境污染史最长的河流,至19世纪末河道鱼虾绝迹。1974年成立泰晤士水务管理 局(TWA),取代了原来200多管水机构。为了加强水环境监测,1975年建成泰晤士河流域自动水环境监测系统。 该系统由一个数据处理中心(监控中心站)和250个子站组成。 欧美及日本等国在20世纪70年代已有便携式水质监测仪出售,但属于瞬时测定仪。连续多参数水质测定仪 是在80年代才开始使用的。在监测设备方面,广泛应用现代尖端的微电子技术、嵌入式微控制器技术,并做到 智能化的数据采集、分析和运算,水质监测完全实现了自动化。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WPMS类型较多,既有全 自动联机系统,也有半自动脱机系统,例如澳大利亚GREENSPAN公司,德国GIMAT 公司,美国的ISOC、HYDROLAB 等公司,日本日立制作所和卡斯米国际株式会社等都生产有技术成熟的在线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但大部分是以监 测水质污染的综合指标为基础的,包括水温、混浊度、pH值、电导率、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需 氧量和总有机碳等。 单项污染物浓度自动监测系统还处于研究试验阶段,挪威科技大学(NTNU)开发出了重金属连续远程监控

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站项目设备安装方案

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站项目 设 备 安 装 方 案 编制单位: 一、目的 本方案叙述了在线监测系统的技术要求、实施步骤及有关的防护措施。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源地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 三、执行的标准规范与施工依据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

《系统设计方案》 四、系统描述 自治区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立,可以获得24小时连续的在线监测数据,并实时将监测数据通过无线网进入自治区水环境监测中心,实现中心对自动监测站的远程监控,以有利于全面、科学、真实地反映该水质情况,为广西重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对水质实时监控提供水质监督手段。 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主要有采样单元、配水单元、监测单元、控制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组成。主要安装内容包括:浮球和水泵投放固定、采样管路敷设、系统机柜安装、设备安装、电气线路连接。 此次安装环境分两种,一种是靠近水源地的空旷地带,采用室外机柜,前期需要浇筑水泥底座;另一种是安装在站房里,采用室内机柜。安装方式基本相同,根据各个现场条件做细微变动。 五、安装条件 项目中6个水源地。6个点均实现了市电接入、移动网络信号覆盖、交通道路畅通、防盗防破坏等基本条件,室外机柜底座浇筑已完成,系统设备已运抵现场,现场环境适宜。 六、人员、设备、机具、材料 浮球和水泵投放固定需要2人,采样管路敷设需要4人,系统机柜安装需要4人、设备安装需要2人、电气线路连接需要2人。安装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安装经验。 机柜安装需要的机具、材料:冲击钻,膨胀螺栓,螺丝刀,活动扳手,水平尺,万用表等 七、施工步骤

八、作业要点 安装前的工作 货物开箱,根据货物清单,清点货物,检查货物情况,包括货物外观、合格证、标识、随机资料、附件等,有缺货、货物损坏及时记录并报告。 检查现场情况是否符合安装条件,包括基座浇筑是否完成且基座面是否平整,预埋件是否正确,浮球投放和管路敷设时现场水文情况良好,机具、材料是否准备齐全、到位。 管路敷设 确定管路敷设方式,可根据现场条件分别采用钢丝软管+采样管或钢管+采样管的方式,如果现场是不规则的土坡岸,采用采样管外套钢丝软管的方式,如果现场是规则的水泥坡面,则采用采样管外套镀锌钢管的方式。 套管,将2根采样管和2根电缆线套进钢丝软管。 挖沟,在土坡上挖沟,深度在左右,将钢丝管埋进沟里,如果是陡峭的土坡,还必须先固定钢丝管再,埋管。注意两端应预留相应长度采样管和电线。 浮球固定与投放 材料准备,浮球、水泵,锚,钢丝绳、丝扣、水泵接头和工具等。 水泵固定,将水泵固定在浮球上,水泵表面光滑,固定时截一段采样管套在其表面,然后用M6*30内六角螺丝固定。 接管,将水泵接头用活动扳手安装到水泵出水口,套上采样管(采样管切口要平整),另一根采样管备用,绑在浮球支架上。 机柜安装 基座面检查,基座面平整,基座面积略大于机柜底面积,基座周围一米内无其他障碍物,以免影响机柜开关门。

浅谈地下水的污染及其水质检测

浅谈地下水的污染及其水质检测 发表时间:2019-06-19T16:02:39.277Z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12期作者:韩彦彬[导读] 随着水资源缺乏的现象日趋严重,地下水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生产的最好选择。 韩彦彬 邢台冀泉供水有限公司河北邢台 054000摘要:随着水资源缺乏的现象日趋严重,地下水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生产的最好选择。然而,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河流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地下水污染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地下水的污染不仅严重地影响到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而且也会进一步对生态环境、地层环境等造成影响。因而,对地下水水质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地下水的污染现状 及其水质检测方法,旨在有效地保护利用好地下水资源,进一步保证居民的身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不受严重污染。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水质检测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缺少又无可替代的重要资源。近几十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数量的不断积增,工业及城市居民用水也在大幅增加,随之而来的工业污水及生活废水也随之增加.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地下水一旦污染,从经济角度看,几乎无治理的可能性,必须从源头加以遏制。我国约占总面积1/5的耕地受重金属污染,每年因此减少粮食1000多万吨,污染粮食达1200万吨,全国2/3城市地下水水质下降,数以千计的供水井报废。目前的地下水污染问题,由于污物的腐烂,受污染水体运动的减慢、土壤降低,污染物浓度或除去特殊污染物的能力的丧失以及污染水流的体积和复杂的不断增加等长期因素,地下水污染问题将变得更为难以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将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扩散,越来越多的影响地表水流和供水井,因此解决地下水污染的问题刻不容缓。 1 地下水主要污染源污染途径 向水体排放或释放污染物的来源和场所都称为水体污染源。从行业类型来看,目前我国地下水污染源普遍存在的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和自然污染。 1.1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源主要是指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建设突飞猛进,建设了一大批工业,工业也成为了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部分工业因废水、废气、废渣没经过严格处理就直接排放,导致地下水受到污染。 1.2农业污染 农业污农业污染源主要包括剩余农药、化肥以及不合理的污水灌溉。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有机氯农药年施用量为862300t,有机磷农药242600t,平均施用强度10.8kg/hm2。灌水与降水等淋溶作用造成地下水大面积农药与化肥污染。另外,中国有污水灌溉农田近1330000hm2,农灌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约有70%~80%的污水不符合农灌水质要求。每年由于污水灌溉渗漏的大量污水,直接造成污染地下水,使污灌区75%左右的地下水遭受污染。 1.3生活污染 生活污染源主要是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一方面,目前生活垃圾主要采取填埋的方式,随着日晒雨淋及地表径流的冲刷,其溶出物会慢慢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另一方面,生活污水不能有效处置后排放,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有的直接排入附近水体,有的通过化粪池直接渗漏,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均产生1.4自然污染源在有些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与地质环境,地下水天然背景不良,有毒有害成分超标。根据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调查统计,中国部分地区分布有高砷水、高氟水、低碘水等。由于地下水部分含水层会起补给作用,甚至有些会流出地表,汇入地表江河,这些都会造成其他水体的污染。 2 地下水水质的检测方法 2.1 滴定法 通过滴定法对水质检验的方法应用非常广发,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沉淀、有颜色的新物质或是生成的新物质可以与另一种指示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呈现出颜色变化的原理,而在样品中滴入某种特定物质,直到样品产生沉淀或颜色变化才停止滴入,最后通过目测滴入物质的量的变化而计算出样品中某种或某些特定物质的含量的一种水质监测的方法。目前,实验室常常采用的滴定方法是人工滴定法,这种方法因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检测代价小而被广泛应用。应用滴定法可主要检测出地下水中的Ca2+、Mg2+、Fe2+、Cu2+等离子物质和其它一些胶体物质。 2.2 离子选择电极法 氟是一种极其活跃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非常广泛,且多以氟化物(包括金属氟化物和氟化氢等)形式存在。氟化物是一种对动植物和人类健康有着严重危害的物质,广泛地存在于钢铁厂、磷肥厂、电解铝厂、玻璃陶瓷厂及氟塑料生产厂附近的水和空气中,对环境和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目前对于地下水中氟化物含量检测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方法是离子选择电极法。其原理是:将氟化镧单晶封在塑料管的一端,管内装特定浓度的NaF和NaCl溶液,并以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构成氟离子选择电极。实际操作中,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水样中氟化物的含量时,指示电极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来充当,而参比电极则需用饱和甘汞电极。研究发现,电极电动势与样品中的氟离子活度的对数成正相关关系,从而可以利用能斯特方程式来计算并测定水样中的氟化物含量。 2.3 极谱法 在电解过程中,常常可以得到的极化电极的电流-电位(或电位-时间)曲线,极谱法就是利用这条曲线并结合数学计算来确定溶液中被测物质浓度的一类电化学分析方法。它是捷克化学家J.海洛夫斯基在1922年首次提出,应用非常广泛,并有着明显的检测优势。这种方法可用来检测地下水样中Cu、Pb、Cd、Zn、W、Mo、V、Se、Te等金属离子和包括羰基、亚硝基、有机卤化物等在内的有机物,而且可测定的组分含量范围宽,准确度高,重现性好,选择性好,并可实现连续测定。 2.4 气相或液相色谱法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最新)..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最新)..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最新) 文章出处:网责任编辑:作者:人气:101834发表时间:2013-08-26 10:50:00 前言 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本标准与GB574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水质指标由GB 5749-85的35项增加至106项,增加了71项;修订了8项;其中: ——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增加了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修订了总大肠菌群; ——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增加了一氯胺、臭氧、二氧化氯; ——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增加了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锑、钡、铍、硼、钼、镍、铊、氯化氰;并修订了砷、镉、铅、硝酸盐; 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增加了甲醛、三卤甲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三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环氧氯丙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六氯丁二烯、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乙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2,4,6-三氯酚、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丙烯酰胺、微囊藻毒素-LR、灭草松、百菌清、溴氰菊酯、乐果、2,4-滴、七氯、六氯苯、林丹、马拉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五氯酚、莠去津、呋喃丹、毒死蜱、敌敌畏、草甘膦;修订了四氯化碳; ——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增加了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铝;修订了浑浊度; ——放射性指标中修订了总α放射性。 ——删除了水源选择和水源卫生防护两部分内容。 ——简化了供水部门的水质检测规定,部分内容列入《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增加了附录A。 ——增加了参考文献。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为准备水质净化和水质检验条件,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三卤甲烷、微囊藻毒素-LR等4项指标延至2008年7月1日起执行。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东省卫生监督所、浙江省卫生监督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城镇供 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标 准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银龙、鄂学礼、陈昌杰、陈西平、张岚、陈亚妍、蔡祖根、甘日华、 申屠杭、郭常义、魏建荣、宁瑞珠、刘文朝、胡林林。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方案说明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二零一三年六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2) 第二章水质自动监测站 (3) 2.1组成单元 (3) 2.2主要功能 (4) 第三章水质分析单元 (6) 3.1五参数分析仪 (6) 3.2 COD分析仪 (7) 3.3总磷、氨氮分析仪 (7) 第四章水质在线监测管理软件 (9) 第五章工程量清单 (12)

第一章概述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自动监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系统完全实现水样的自动采集和预处理,水质分析仪器的连续自动运行,对监测数据能自动采集和存储,能提供远程传输接口及控制接口。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能做到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能够及时掌握主要流域重点断面和水源水体水质状况,预警预报重大流域性水质污染事故,在发生重大水污染时掌控水源水质状况,做到防范、解决突发水污染事故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在发生源水水质污染时及时通报政府相关部门,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第二章水质自动监测站 水质自动监测站由取水单元、水样预处理及配水单元、分析监测单元、现场系统控 制单元、通信单元、辅助单元和监测中心管理系统组成。系统工作以在线自动监控仪表为核心,取水、预处理工程为辅助,数据采集传输和远程监控为最终目的 2.1组成单元 取水单元:负责完成水样采集和输送的功能,分别有浮船式、滑杆式、悬臂式等。 水样预处理及配水单元:负责完成水样的一级、二级预处理和将水或气导入到相应的管路,以达到水样输送和清洗的目的。水样预处理采用旋转式固液分离器和全自动自清洗型过滤器的方式,是江河瑞通公司专为在线水质自动监测站设计制造的,由旋转式固液分离器、过滤芯等组成,主要应用于含沙量比较大的地表水区域。目前,该产品在松辽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应用广泛,使用效果得到了用户的肯定。 分析监测单元:由监测分析仪表组成,完成系统水样监测分析任务。目前主要监测的参数有温度、电导率、溶解氧、pH浊度、总磷、总氮、氨氮、叶绿素a、蓝绿藻、有机物、重金属、综合毒性、微生物等。

地下水水质标准

地下水水质标准 1 引言 c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 引用标准 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4 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4.1 地下水质量分类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4.2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见表1)

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特征,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础。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管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管理。 5 地下水水质监测 5.1 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5.2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5.3 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 6 地下水质量评价 6.1 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资料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可分为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 6.2 地下水质量单项组分评价,按本标准所列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代号与类别代号相同,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例:挥发性酚类Ⅰ、Ⅱ类标准值均为0.001mg/L,若水质分析结果为0.001mg/L时,应定为Ⅰ类,不定为Ⅱ类。 6.3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采用加附注的评分法。具体要求与步骤如下: 6.3.1 参加评分的项目,应不少于本标准规定的监测项目,但不包括细菌学指标。 6.3.2 首先进行各单项组分评价,划分组分所属质量类别。 6.3.3 对各类别按下列规定(表2)分别确定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 表2 6.3.4 按式(1)和式(2)计算综合评价分值F。 式中:-各单项组分评分值Fi的平均值; Fmax-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中的最大值; n-项数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简介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简介 随着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的不断改进,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在我国地表水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一套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可统计、处理监测数据;打印输出日、周、月、季、年平均数据以及日、周、月、季、年最大值、最小值等各种监测、统计报告及图表(棒状图、曲线图多轨迹图、对比图等),并可输入中心数据库或上网。收集并可长期存储指定的监测数据及各种运行资料、环境资料以备检索。系统具有监测项目超标及子站状态信号显示、报警功能;自动运行、停电保护、来电自动回复功能;远程故障诊断,便于理性维修和应急故障处理等功能。 实施水质自动监测,可以实现水质的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达到及时掌握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水体的水质状况、预警预报重大或流域性水质污染事故、解决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事故纠纷、监督总量控制制度落实情况、排放达标情况等目的。 1、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选址: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所选择的水域首先要有明确的水域功能,具有反映水环境质量状况的空间与时间代表性,满足环境管理的需要。 2、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需考虑: 必须保证电力供应、通讯畅通、自来水供应。 站房设计建设时要考虑站房内的监测仪器和其他辅助设备的安全。 周围环境的交通便利。 站点建设费用较大,在选址是考虑长期使用性。 3、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基本功能: 仪器基本参数和监测数据的贮存、断电保护和自动恢复 时间设置功能、设定监测频次。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T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T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30批准1994-10-01实施 1引言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引用标准 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4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4.1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表1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特征,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础。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管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管理。 5地下水水质监测 5.1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5.2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5.3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 6地下水质量评价

地下水水质分析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4848-9 1、引言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 2.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引用标准 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4、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4.1、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4.2、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见表一) 表一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项目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色(度)≤5 ≤5 ≤15 ≤25 >25 嗅和味无无无无有 浑浊度(度)≤3 ≤3 ≤3 ≤10 >10 肉眼可见物无无无无有 PH 06.5~8.5 5.5~6.5 8.5~9 <5.5,>9 总硬度(以CaCO3计)(mg/l)≤150 ≤300 ≤450 ≤550 >550 溶解性总固体(mg/l)≤300 ≤500 ≤1000 ≤2000 >2000 硫酸盐(mg/l)≤50 ≤150 ≤250 ≤350 >350 氯化物(mg/l)≤50 ≤150 ≤250 ≤350 >350 铁(Fe)(mg/l)≤0.1 ≤0.2 ≤0.3 ≤1.5 >1.5 锰(Mn)(mg/l)≤0.05 ≤0.05 ≤0.1 ≤1.0 >1.0 铜(Cu)(mg/l)≤0.01 ≤0.05 ≤1.0 ≤1.5 >1.5 锌(Zn)(mg/l)≤0.05 ≤0.5 ≤1.0 ≤5.0 >5.0 钼(Mo)(mg/l)≤0.001 ≤0.01 ≤0.1 ≤0.5 >0.5 钴(Co)(mg/l)≤0.005 ≤0.05 ≤0.05 ≤1.0 >1.0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mg/l)≤0.001 ≤0.001 ≤0.002 ≤0.01 >0.01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不得检出≤0.1 ≤0.3 ≤0.3 >0.3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建立无人值守实时监控的水质自动监测站,可以及时获得连续在线的水质监测数据( 常规五参数、COD、氨氮、重金属、生物毒性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并将有关水质数据传送至环保信息中心,实现环保信息中心对自动监测站的远程监控,有利于全面、科学、真实地反映各监测点的水质情况,及时、准确地掌握水质状况和动态变化趋势。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由水质在线分析仪、采样系统、辅助参数监测系统等组成。 其中水质在线分析仪是基于紫外全光谱技术的连续在线式水中有机物浓度分析仪,在水质的在线监测方面与传统的COD化学法和现有的紫外单/双波长法相比均具有非常明显的技术优势,同时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如下: 与传统的COD化学法在线监测设备想比,在技术上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1秒钟一个数据)实时性高、不存在二次污染等特点,从经济效益上讲水质在线分析仪具有运行费用低、维护周期特别长(一般可达到半年之久)、维护量小等显著特点。 与现有的紫外单/双波长法(利用污水在254nm处的吸光度与污水中COD之间的线性关系测定COD浓度)相比具有测试准确度高、检测范围宽、维护周期特别长(一般可达到半年之久)、维护量小等显著特点。这是因为单波长法仅能对有机污染物组分较为单一的污水或者污水中所含有机污染物组分相对固定的污水进行COD的测定,而对于污染物组分复杂多变的样品由于吸光度与COD之间的相关性较差直接导致测试结果的误差增大。紫外全谱扫描技术则通过污水的紫外光谱数据与有机污染物浓度之间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来预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由于模型本身的外推能力会使测试准确度随着用户的使用时间增长而愈来愈高。在检测范围上采用专利型在线稀释装置,可以满足在不更换或调整比色皿的

地下水质量标准实施与保护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93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30批准 1994-10-01实施 1 引言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 引用标准 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4 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4.1 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

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表1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特征,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础。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管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管理。 5 地下水水质监测 5.1 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5.2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5.3 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 6 地下水质量评价 6.1 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资料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可分为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6.2 地下水质量单项组分评价,按本标准所列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代号与类别代号相同,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

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1.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一技术方案 1.系统组成及概述 1.1系统结构组成 地下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由以下两部分构成:监控子站(地下水子站),水质监控中心平台。 1.2监控子站组成及概述 1.2.1 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采用投入式、免试剂多参数水质分析仪,仪器通过地下水监测井悬吊于待监测水层中,对地下水体实施现场原位连续自动监测。采用太阳能供电方式,通过无线通讯技术实现地下水监测系统与中心监控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系统由供电系统,数据采集传输单元、水位水温传感器、水质多参数分析仪、地下水监测信息管理平台等组成。 地下水监测系统示意图 地下水监测系统效果图 1、标准配置 目前国内地下水监测常规因子: 水文监测因子:水温、水位; 水质监测因子:溶解氧、电导率、浊度、PH

2、可选配置 地下水监测可扩展监测因子: 水质监测因子:总溶解性固体、氨氮、硝酸盐、氯化物、氟化物、钙、CODmn、盐度、矿化度、水中油等 1.3系统特点 ●太阳能、市电、电池供电多种模式 ●长期、连续、定点在线监测,全自动无人值守工作 ●适合于各种水文地质类型含水层水文、水质监测 ●多通道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并有数据记录、处理、报警功能 ●根据野外环境,具备相应避雷保护、抗干扰功能,提高系统野外适应性 ●野外环境长期专用传感器,高精度、高稳定性 ●传感器多层抗生物污染设计:环境安全防垢部件和防垢涂层;独特的双清洗刷装置 ●标准化接口,模块化设计,安装简易、灵活,可根据需求扩展监测参数 ●采用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技术,对水体进行免试剂原位监测,不对环境产生

二次污染 2.1系统配置表及组成 系统组成图 2.2监测分析单元选型及配置 根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96~103-2003)提出的技术和控制系统要求,经过仪器市场调研,按照先进性、实用性的原则以及方便维护的需要,选择主流分析仪,且所有产品都须具有国际ISO9002质量认证资格,并已在我国水质监测系统广泛使用。 1、地下水监测站配置 标准配置:水位、水温、PH、电导率、溶解氧、浊度。 可选配置:总溶解性固体、氨氮、硝酸盐、氯化物、氟化物、钙、CODmn、盐度、矿化度、水中油等特征因子。 2、仪器配置 标准配置: 3、参数配置 标准配置: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最新)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最新) 文章出处:网责任编辑:作者:人气:101834发表时间:2013-08-26 10:50:00 前言 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本标准与GB574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水质指标由GB 5749-85的35项增加至106项,增加了71项;修订了8项;其中: ——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增加了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修订了总大肠菌群; ——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增加了一氯胺、臭氧、二氧化氯; ——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增加了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锑、钡、铍、硼、钼、镍、铊、氯化氰;并修订了砷、镉、铅、硝酸盐; 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增加了甲醛、三卤甲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三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环氧氯丙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六氯丁二烯、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乙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2,4,6-三氯酚、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丙烯酰胺、微囊藻毒素-LR、灭草松、百菌清、溴氰菊酯、乐果、2,4-滴、七氯、六氯苯、林丹、马拉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五氯酚、莠去津、呋喃丹、毒死蜱、敌敌畏、草甘膦;修订了四氯化碳; ——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增加了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铝;修订了浑浊度;——放射性指标中修订了总α放射性。 ——删除了水源选择和水源卫生防护两部分内容。 ——简化了供水部门的水质检测规定,部分内容列入《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增加了附录A。 ——增加了参考文献。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为准备水质净化和水质检验条件,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三卤甲烷、微囊藻毒素-LR等4项指标延至2008年7月1日起执行。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东省卫生监督所、浙江省卫生监督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城镇供 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标 准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银龙、鄂学礼、陈昌杰、陈西平、张岚、陈亚妍、蔡祖根、甘日华、 申屠杭、郭常义、魏建荣、宁瑞珠、刘文朝、胡林林。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表

表1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项目序号类别标准值项目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1 色(度) ≤5≤5≤15≤25>25 2 嗅和味无无无无有 3 浑浊度(度) ≤3≤3≤3≤10>10 4 肉眼可见物无无无无有 5 pH 6.5~8.5 5.5~6.5,8.5~9<5.5,>9 6 氨氮(NH4)(mg/L) ≤0.02≤0.02≤0.2≤0.5>0.5 7 高锰酸盐指数(mg/L) ≤1.0≤2.0≤3.0≤10>10 8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mg/L) ≤0.001≤0.001≤0.002≤0.01>0.01 9铬(六价)(Cr6+)(mg/L) ≤0.005≤0.01≤0.05≤0.1>0.1 10氰化物(mg/L) ≤0.001≤0.01≤0.05≤0.1>0.1 11硝酸盐(以N计)(mg/L) ≤2.0≤5.0≤20≤30>30 12亚硝酸盐(以N计)(mg/L) ≤0.001≤0.01≤0.02≤0.1>0.1 13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 不得检出≤0.1≤0.3≤0.3>0.3 14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150≤300≤450≤550>550 15 总大肠菌群(个/L) ≤3.0≤3.0≤3.0≤100>100 16 细菌总数(个/L) ≤100≤100≤100≤1000>1000 17 碘化物(mg/L ≤0.1 ≤0.1 ≤0.2 ≤1.0 >1.0 18 氟化物(mg/L) ≤1.0≤1.0≤1.0≤2.0>2.0 19 氯化物(mg/L) ≤50≤150≤250≤350>350 20 硫酸盐(mg/L) ≤50≤150≤250≤350>350 21 铜(Cu)(mg/L) ≤0.01≤0.05≤1.0≤1.5>1.5 22 锌(Zn)(mg/L) ≤0.05≤0.5≤1.0≤5.0>5.0 23 铅(Pb)(mg/L) ≤0.005≤0.01≤0.05≤0.1>0.1 24 镉(Cd)(mg/L) ≤0.0001≤0.001≤0.01≤0.01>0.01 25 铁(Fe)(mg/L) ≤0.1≤0.2 ≤0.3≤1.5>1.5 26 锰(Mn)(mg/L) ≤0.05≤0.05≤0.1≤1.0>1.0 27 镍(Ni)(mg/L) ≤0.005≤0.05≤0.05≤0.1>0.1 28 铍(Be)(mg/L) ≤0.00002≤0.0001≤0.0002≤0.001>0.001 29 钡(Ba)(mg/L) ≤0.01≤0.1≤1.0≤4.0>4.0 30 钼(Mo)(mg/L) ≤0.001≤0.01≤0.1≤0.5>0.5 31 钴(Co)(mg/L) ≤0.005≤0.05≤0.05≤1.0>1.0 32 砷(As)(mg/L) ≤0.005≤0.01≤0.05≤0.05>0.05 33 硒(Se)(mg/L) ≤0.01≤0.01≤0.01≤0.1>0.1 34 汞(Hg)(mg/L) ≤0.00005≤0.0005≤0.001≤0.001>0.001 35 溶解性总固体(mg/L) ≤300≤500≤1000≤2000>2000 36 滴滴滴(μg/L) 不得检出≤0.005≤1.0≤1.0>1.0 37 六六六(μg/L) ≤0.005≤0.05≤5.0≤5.0>5.0 38 总σ放射性(Bq/L) ≤0.1≤0.1≤0.1>0.1 >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