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我国生活德育理论的研究综述

关于我国生活德育理论的研究综述

关于我国生活德育理论的研究综述
关于我国生活德育理论的研究综述

关于我国生活德育理论的研究综述

王琎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3级教育原理)

摘要:建立在对传统学校德育理论和模式的批判基础上的生活德育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遗传学为思想基础,脱型于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中,提倡以人的生活经验为依托,通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并使得这种道德最终回归生活之中。建立新的生活德育范式,树立生活德育观,并与学校德育相结合,实践生活德育理论是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道德生活生活德育

1.前言

近年来,学校德育形式化越来越严重,口号非常高昂,但是德育实效性低下,道德教育严重脱离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德育界兴起了一股反对道德知识教育的思潮——生活德育理论。道德教育要向生活世界回归、德育生活化的理念己成为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共识,生活德育理论是解决目前道德教育困境的一个新的亮点,也是道德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总结和反思我国生活德育理论发展的成果和不足,对于指导和改革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2.背景

2.1对传统学校德育的批判

学校德育回归生活理论和模式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传统学校德育理论和模式的批判基础上的。其中传统学校德育的最大弊端就是脱离生活,这一观点已经获得了理论界的普遍认同。而对于传统学校德育脱离生活的表现或原因及向生活世界回归的研究则各有各的论述

高德胜用“知性德育”概念来表示这种传统德育观念和模式。他认为,知性德育是知识德育、思维德育、知化的德育。而知性化则就是他对这种德育表现的总结,正是这种“知性化”割裂了德育与教育、内容与形式、认知与情感、知德

与行德、德育与生活的联系,导致传统德育陷入困境。所以,他主张生活德育,认为学校道德教育范式要由知性化为特征的德育范式转换为生活德育模式。[1][2]唐汉卫认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脱离生活主要表现为道德教育的科学化、理想化,另外还表现为成人化和泛政治化等,所有这些形式的表现,都使德育从本质上脱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的生活实践、脱离了活生生的人所持有的“生活世界”,而进入了另一个物化的、现实中不存在的世界。[3]

项贤明认为,学校德育在“知识中心主义”的支配下与生活发生了脱节,我们似乎只能不断地讲授,而教授只能让学生掌握关于道德的理性知识,并且主要是理智理性的知识。因此,只有建立在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与科学世界的道德教育相统一的基础上,亦即向道德教育在生活世界的意义基础回溯,我们的道德教育才能找回它的价值和效能。[4]

杜时忠认为,德育政治化与德育生活化的矛盾是当前学校德育的十大矛盾之一。德育政治化指文革期间把德育窄化成政治教育,以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的极端做法。时至今日,政治化德育的影响并未根本消除。因此,如何彻底扭转德育政治化,实现德育生活化,这是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5]

冯建军认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误区就是只关注普遍的道德原则、规范,忽视或无视学生复杂多变、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忽视现实生活带给学生的生动真切的体验,从而并没有真正触及学生的真实生活。这样的德育教给学生的仅仅是“关于道德的知识”,根本不能有效地培养人的德性品质。真正的德育是生活德育,而不是德育课程的德育。[6][7]

2.2生活德育的必要性

高德胜教授分析了“有道德的生活”与人的德性生成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生活的品性与生活中人的品性基本上是正相关系,或者说‘有道德的生活’对

[1]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89.

[2]高德胜.学校德育范式的转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1(7).

[3]唐汉卫.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表现与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04,4(10).

[4]项贤明.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4,1(1)6-7.

[5] 杜时忠.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十大矛盾[J].当代教育论坛.2004,12(10).

[6]冯建军.道德教育该如何加强[J].教育科学研究.2004,11(12).

[7]

人的德性生成具有正面的意义,‘不道德的生活’则对人的德性生成具有负面作用”。[1]

鲁洁认为,倡导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理论支点之一是道德发展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2]、

刘超良认为,生活需要道德,并从德育的本质与功能角度论述了生活与德育的关系:从德育的本质而言,道德在生活中存在,德育引导着人的生活;从德育的功能而言,人的社会化和个体发展需要德育。[3]

冯建军认为,道德教育与生活有着内在的联系,要求道德教育必须体现出生活的特性,这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道德教育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追求与发展的过程;第二,道德教育是为了生活,为了人的生命的发展;第三,道德教育在生活中,它根植于生活之中,直面生活中的问题和困境。[4]

3.生活德育理论研究现状

3.1概念研究

3.1.1德育

不同的学者对德育的定义不同,到目前为止没有一致的定义,主要观点如下:沈善洪等学者认为“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5]

黄向阳学者认为由于受到本土社会性质影响,德育的概念在我国迅速的泛化,形成有我国特色的“大德育”,其基本格局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大板块。[6]

[1] 高德胜.过“有道德的生活”:道德教育的范式创新[J].现代教育论丛.2004,4(8).

[2] 鲁洁.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J].中国教师.2004,1(4).

[3]刘超良.生活德育探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12).

[4]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J].教育研究.2002,5(5).

[5]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学说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65一67.

鲁洁和王逢贤在借鉴了我国“大德育”特色的基础上,总结性的提出了“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个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1]

3.1.2生活

百度百科对“生活”一词的解释是:生活为人的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狭义的“生活”是指人于生存期间为了维生和繁衍所必需从事的不可或缺的生计活动,它的基本内容即为食衣住行。广义的“生活”是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动、工作、休闲、社交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2]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第一,人或者生物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第二,进行各种活动。第三,生存、活着。第四,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情况。第五,[方]活儿(主要是指工业、农业、手工业方面的)。

[3]以上是官方的定义。

胡塞尔首先提出的“生活”的概念,他不但指出指出“生活”亦称“生活世界”,还把世界分为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两大类。在胡塞尔那里,生活世界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指日常的、直觉给予的世界,即日常生活世界;二是指人们各自的实践活动领域所构成的特殊世界;三是指与人有关的一切世界。[4]然而在对“生活’的理解上,学者们的意见并不一致。如,有人主张生活是广义的生活,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生活,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意味着道德教育溢出规代学校教育体系而向整个社会生活的回归,道德教育不仅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而且也是家庭、政府、大众传媒和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事情。[5]有人认为“生活”是指人的高级的精神生活,“德育回到生活是指高于生活的德育回到生活,使人过善的好的生活”。[6]还有一批学者认为,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是指回归真实的生活世界,而不是理想的生活世界;回归开放的生活世界而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95.

[2]https://www.sodocs.net/doc/0011527061.html,/view/5747.htm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11:28 .

[4][德] 胡塞尔.倪梁康,张廷国译.生活世界现象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6(1):37.

[5]项贤明.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

[6]

不是自我封闭的生活世界;回归充斥价值冲突的生活世界而不是故意掩盖矛盾冲突的生活世界。[1]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生活德育里面的“生活”的定义有大有小,比较综合的看法是:世界是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理性生活与道德生活的统一,所以德育回归的生活也是全面统一的,包含精神以及真实生活世界。本文也采用此观点。

3.1.3生活德育

生活德育是生活德育理论的核心概念和研究基点,到目前为止,生活德育到底是什么,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答案。

高德胜教授认为“生活德育是通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生活德育是整体性、社会性、实践性、真实性、有效性的德育,它是以人的生活经验为起点,以生活世界为坚实依托在生活中展开,并最终回到生活的德育。[2] 唐汉卫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更加详细的解释:“生活德育就是要让学生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自去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性,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之外的另外一个世界里去培养人的道德”[3]。

刘铁芳认为“回归生活的德育”的内涵有三:第一,对传统的无“人”的德育白矫正,从对高居于个体之上的宏大德育主题的关注以及作为这种道德权威的教育罐自身权威的强调,转向对生活个体的关注,回到生活的世界即回到人的世界,回至德性生成的主体,凸现儿童在个体道德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第二,对传统大而空的道德教育目标模式的矫正,使德育回到对普通个体日常生活伦理世界;第三,针对那种脱离生活实际的灌输式的德育方式方法,力求回到生活情景之中,在儿童真实可感的生活场景之中发现生活、感悟生活,领略伦理要求,拓展个体的价值视界。[4]

由此上述观点可以看出,虽然各个学者对生活德育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是生活德育主要强调的是:在生活中进行德育,德育为了生活,这点并没有改变过。这正是生活教育的核心。

[1]祁振伟,杨松峰.道德教育回归何种“生活世界”[J].中国德育,2007.(6).

[2]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8.

[3]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26一154.

3.2德育和生活的思想、理论基础

对于学校德育回归生活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人们的看法较为一致,主要是从生活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来考察的,但是,不同的学科视野出发点是不一样的。3.2.1从哲学和伦理学角度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人的生活是建立在存在的基础上的,但又不仅仅是生存而已,“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的”[1]“既然人是从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经验中吸取自己一切知识感觉等等,那就必须这样安排周围世界,使人在其中能认识和领会真正合乎人性的东西,使他能认识到自己是人”

[2],这时伦理就已经出现了,教育的作用正是去加强这种合乎人性的东西,去更好的构建生活。

勒纳维斯认为:“道德先于本体”,“面孔的通道一开始就是伦理的”“萦绕在心、难以摆脱的责任心,如同一种顽强的责任心,因为他人占据了我的心,以至于我的自为、我的自在都成了问题,以至于它把我当成了人质”[3]这意味着道德是优于自我的,没有道德,我的自在都成了问题,那还谈什么生活呢?

亚里士多德说得更加明确, “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成为节制的人,通过做事勇敢成为勇敢的人”“幸福不是来自神, 而是通过德性或某种学习或训练而获得的。”[4][5]所以道德伦理不仅仅是生活的必要,更是生活通往幸福的必要。

3.2.2从遗传学的角度

德纳认为人类都有自己的群体逻辑,这是人类从自己是动物时候就已经进化而来的,“从竞争、合作、交流中进化而来的可靠、诚实、公正等都对群体的生存和取得成就不可或缺”[6],这就是道德。

汉斯·莫尔人文在此基础上对群体逻辑划分了界限,“在群体内实行的东西,如关心、支持、帮助等,在本群体行之有效的东西,如公正、可靠诚实,都不适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6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6—167.

[3]艾玛纽埃尔·勒维纳斯.上帝、死亡和时间[M].余中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59

[4]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 . 廖申白.译注,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36.

[5]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8.

用于外部成员或群体”[1],但是人有移情能力,使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的情感世界着想,这就超越了群体外逻辑。

泰勒认为人具有一种天生的“道德直觉”,本能的认为伤寒一个人是违背道德的。“这种道德直觉、其深刻、影响力和普遍性是非同寻常的,他们如此深刻,以致我们不由得认为他们根植于本能,而其他的到的反应看起来更像教养和教育产物”[2],学者居友持有相同的观点,“道德,责任,深深根植于生命的功能中,一直在有理性的意识之前,他大体上已经发生了,它源于我们生命的朦胧和无意识的内心深处,或者如果人们愿意的话也可以说他跟源于本能和综合艺术的领域”[3]这说明了道德情感先于理性意识。

3.2.3从现代教育理论的角度

杜威的德育理论是其整个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因此,生活德育理论可溯源至杜威的思想和理论。杜威也是在批判道德知识教育中提出其生活(道德)教育理论的。他认为“直接的道德教学只有在少数统治多数的社会群体中才有效果。之所以有效,不是由于教学本身,而是由于整个政权加强这种教学,教学不过是一件小事情。”[4]在此基础上,他认为教育是社会生活延续的手段,教育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教育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就像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所说的:“社会不仅通过传达、通过传递而继续生产,而且可以公正地说,在传递中、在传达中生存。”“不但社会生活和传达是一件事,而且一切传达(因此一切真正的社会生活)都具有教育意义。”[5]这里所说的“传达”就是“教育”,因此“教育即生活”。

其次,对于生活德育的理论研究,教育史上著名的当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了。陶行知先生师承杜威,提出了“生活即教育”。他主张让教育贴近生活、贴近

群众、贴近实际,培养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他认为“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

[1]汉斯·莫尔.进化,道德,教育[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6.

[2]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6.

[3]居友.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08.

[4][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73,374.

不合理的教育;……是康健的生活,就是康健的教育,是不康健的生活,就是不康健的教育;……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是不科学的生活,就是不科学的教育;……是有计划的生活,就是有计划的教育,是没有计划的生活,就是没有计划的教育。”[1]在他看来,道德教育是应该放在首位,道德生活就是道德教育。

3.2.4我国当代学者观点

高德胜认为,“生活的品性与生活中人的品性基本上是正相关系,或者说‘有道德的生活’对人的德性生成具有正面的意义,‘不道德的生活’则对人的德性生成具有负面作用”。[2]

鲁洁认为,倡导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理论支点之一是道德发展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3]

唐汉卫认为,道德与生活之间存在的本体性关联是生活道德教育得以提出和实施的重要依据。生活对道德来说,具有基础性、本体性的地位,这主要表现于道德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之中且为了生活。[4]

刘超良认为,生活需要道德,并从德育的本质与功能角度论述了生活与德育的关系:从德育的本质而言,道德在生活中存在,德育引导着人的生活;从德育的功能而言,人的社会化和个体发展需要德育。[5]

冯建军认为,道德教育与生活有着内在的联系,要求道德教育必须体现出生活的特性,这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道德教育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追求与发展的过程;第二,道德教育是为了生活,为了人的生命的发展;第三,道德教育在生活中,它根植于生活之中,直面生活中的问题和困境。[6]

从逻辑的角度上说,没有生活角度之外的道德,也无法在生活之外学习道德,道德在生活之中,以生活为目的。生活的过程正是道德学习的过程,所以生活道

[1]陶行知. 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180~181

[2]高德胜.过“有道德的生活”:道德教育的范式创新[J].现代教育论丛.2004,4(8).

[3]鲁洁.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J].中国教师.2004,1(4).

[4]唐汉卫.从道德与生活的关系看生活道德教育的合理性[J].教育探索.2004,12(12).

[5]刘超良.生活德育探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12).

[6]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J].教育研究.2002,5(5).

德的理论是有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的,也是十分必要的,那么生活德育该如何实施呢?

3.3生活德育的实施策略

如何实施生活德育,这是学者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这方面的研究可谓众说纷纭。

3.3.1建立新的生活德育范式,树立生活德育观。

冯建军认为:“道德教育要使人追求幸福, 就必须引导人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确立正确的信念和信仰, 使他们具有追求幸福的能力。”树立用道德去引导生活幸福的思想。[1]

鲁洁教授认为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究其根本而言就在于使其回到人自身,回到成人之道的原点上来。“在生活论的视域中,道德就是人们所选定的特定的生活价值,道德教育就是要帮助人用道德作为参照点来确定生活的方向和道路,使人能够生活得“更像一个人”。使人从内心感受到:“成为一个人”是自己值得追寻的目的,做成一个人是十分崇高和有尊严的事。”这种理念的树立是十分必要的。[2]

高德胜在《生活德育论》一书中系统的阐述了生活德育的实施问题,他首先谈到生活德育的范式构建:“要树立通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的思想。”“德育的目的要由培养‘伦理学者’到生成‘有道德的人’、德育的内容要由‘大德育’‘小德育’到生活的综合、德育的过程由‘搬砖式’、失去自我到‘有道德的生活’、德育生活要由专门到整体、教育的对象和主体是所有人。”[3]

3.3.2与学校德育相结合,实践生活德育理论。

刘超良在论述“学校生活德育如何可能”一文中提出了从四个方面实施生活德育:学校生活德育要为学生提供道德的生活服务,学校生活德育的内容应该注重“生活性”,学校生活德育的途径是学生的课堂生活和学校集体生活相结合,学校生活德育应对日常生活进行道德性批判与改造。[4]

[1]冯建军.道德教育: 引导幸福生活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11,(5)19-21.

[2]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3-8.

[3]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74-100.

刘铁芳提出了自己新的主张:要更新德育理念,关注个体生活和德性发展;从学生生活出发,选择切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主题,创设有意义的教育情景,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在突出学生的自我理解、自我陶冶的过程中,坚持教育者必要的价值引导,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选择能力,倡导积极的价值选择,激发学生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理想。在面向学生生活的同时,注重必要的思想文化的熏陶,用能体现人类、民族德性精神的优秀文化来感染学生,孕育、启迪他们的心灵,避免应回归生活而可能造成的思想的贫困。[1]

还有学者认为我国德育体制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是不能否认,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方法缺乏创新性是造成当前道德教育脱离生活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要解决好高校德育生活回归的问题,就必须要提高实践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改善工作方法。作为实践环节的第一线,有效的德育方法是辅导员必备的素质之一。这就要求辅导员不断加强德育理论的学习,掌握基本的德育理论方法,例如:理想激励法,社会实践法,奖励与惩罚机制,策略训练等方法。[2]

4.结论

近年来,生活德育理论在我国发展迅速,不断发展壮大的理论不仅给学校德育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指导,也为我国道德教育开辟了新方向,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进行反思,还是会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活德育的概念模糊不清,外延和内涵不明,缺乏纲领性的定义;生活德育的实施策略不清晰,使得生活德育在学校中的推行缺乏操作性;生活德育就一定和知识德育是对立的吗?过度强调生活德育会不会造成德育知识性的弱化,怎样把两者有效结合起来?我认为这些问题都是接下生活德育理论研究过程中所要解决的:第一,明确生活德育的概念,为生活德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第二,为生活德育的开展提供一个可操作的实践策略;第三,把知识德育和生活德育有效结合起来。

[1]刘铁芳.面向生活引导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内涵与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4,(8).

[2]谢江涛. 高校德育“回归生活”的研究[C].华侨大学. 2012.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6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6—167.

[3]艾玛纽埃尔·勒维纳斯.上帝、死亡和时间[M].余中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59

[4]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 . 廖申白.译注,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36.

[5]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8.

[6]克劳德·德纳.享用道德—对价值的自然渴望[M].朱小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14.

[7]汉斯·莫尔.进化,道德,教育[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6.

[8]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6.

[9](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73,374.

[10]陶行知. 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180~181

[11]居友.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08.

[12][德] 胡塞尔.倪梁康,张廷国译.生活世界现象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6(1):37

[13]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8.74—100.

[14]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26一154.

[15]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学说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65一67.

[16]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7.

[17]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95.

[18]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89.

[1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11:28 .

[20]https://www.sodocs.net/doc/0011527061.html,/view/5747.htm .

[21]谢江涛. 高校德育“回归生活”的研究[C].华侨大学. 2012.

[22]刘铁芳.面向生活引导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内涵与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4,(8).

[23]冯建军.道德教育: 引导幸福生活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11,(5)19-21.

[24]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J].教育研究.2002,5(5).

[25]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3-8.

[26]鲁洁.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J].中国教师.2004,1(4).

[27]刘超良.生活德育探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

[28]高德胜.过“有道德的生活”:道德教育的范式创新[J].现代教育论丛.2004,4(8).

[29]高德胜.学校德育范式的转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1(7).

[30]唐汉卫.从道德与生活的关系看生活道德教育的合理性[J].教育探索.2004,12(12).

[31]唐汉卫.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表现与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04,4(10).

[32]项贤明.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

[33]祁振伟,杨松峰.道德教育回归何种“生活世界”[J].中国德育,2007.(6).

关于我国生活德育理论的研究综述

关于我国生活德育理论的研究综述 王琎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3级教育原理) 摘要:建立在对传统学校德育理论和模式的批判基础上的生活德育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遗传学为思想基础,脱型于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中,提倡以人的生活经验为依托,通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并使得这种道德最终回归生活之中。建立新的生活德育范式,树立生活德育观,并与学校德育相结合,实践生活德育理论是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道德生活生活德育 1.前言 近年来,学校德育形式化越来越严重,口号非常高昂,但是德育实效性低下,道德教育严重脱离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德育界兴起了一股反对道德知识教育的思潮——生活德育理论。道德教育要向生活世界回归、德育生活化的理念己成为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共识,生活德育理论是解决目前道德教育困境的一个新的亮点,也是道德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总结和反思我国生活德育理论发展的成果和不足,对于指导和改革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2.背景 2.1对传统学校德育的批判 学校德育回归生活理论和模式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传统学校德育理论和模式的批判基础上的。其中传统学校德育的最大弊端就是脱离生活,这一观点已经获得了理论界的普遍认同。而对于传统学校德育脱离生活的表现或原因及向生活世界回归的研究则各有各的论述 高德胜用“知性德育”概念来表示这种传统德育观念和模式。他认为,知性德育是知识德育、思维德育、知化的德育。而知性化则就是他对这种德育表现的总结,正是这种“知性化”割裂了德育与教育、内容与形式、认知与情感、知德

与行德、德育与生活的联系,导致传统德育陷入困境。所以,他主张生活德育,认为学校道德教育范式要由知性化为特征的德育范式转换为生活德育模式。[1][2]唐汉卫认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脱离生活主要表现为道德教育的科学化、理想化,另外还表现为成人化和泛政治化等,所有这些形式的表现,都使德育从本质上脱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的生活实践、脱离了活生生的人所持有的“生活世界”,而进入了另一个物化的、现实中不存在的世界。[3] 项贤明认为,学校德育在“知识中心主义”的支配下与生活发生了脱节,我们似乎只能不断地讲授,而教授只能让学生掌握关于道德的理性知识,并且主要是理智理性的知识。因此,只有建立在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与科学世界的道德教育相统一的基础上,亦即向道德教育在生活世界的意义基础回溯,我们的道德教育才能找回它的价值和效能。[4] 杜时忠认为,德育政治化与德育生活化的矛盾是当前学校德育的十大矛盾之一。德育政治化指文革期间把德育窄化成政治教育,以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的极端做法。时至今日,政治化德育的影响并未根本消除。因此,如何彻底扭转德育政治化,实现德育生活化,这是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5] 冯建军认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误区就是只关注普遍的道德原则、规范,忽视或无视学生复杂多变、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忽视现实生活带给学生的生动真切的体验,从而并没有真正触及学生的真实生活。这样的德育教给学生的仅仅是“关于道德的知识”,根本不能有效地培养人的德性品质。真正的德育是生活德育,而不是德育课程的德育。[6][7] 2.2生活德育的必要性 高德胜教授分析了“有道德的生活”与人的德性生成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生活的品性与生活中人的品性基本上是正相关系,或者说‘有道德的生活’对 [1]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89. [2]高德胜.学校德育范式的转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1(7). [3]唐汉卫.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表现与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04,4(10). [4]项贤明.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4,1(1)6-7. [5] 杜时忠.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十大矛盾[J].当代教育论坛.2004,12(10). [6]冯建军.道德教育该如何加强[J].教育科学研究.2004,11(12). [7]

中国思想道德建设文献综述

中国思想道德建设文献综述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道德之邦”“文明之邦”闻名于世。“礼仪道德”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标志,是历代最基本的道德教化内容。早在25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可见,礼仪道德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的启蒙时期,而且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的奠基性教育。对学生从小进行良好的道德和礼仪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此,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要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要认真研究和继承那些在我国历史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优良道德思想和行为准则,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则提出:“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基本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因而,重视道德教育,尤其是小学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国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一)东西方道德教育特点的研究道德融合东西方伦理观,是东西方文明的共同财富,历来都受到东西方各国各民族的普遍重视。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分为公民道德教育和学校道德教育,

通过全面渗透来实现;东方国家的道德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特别突出,强调知行合一、国家干预和在道德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西方道德教育的特点是:公民道德教育与道德道德教育相结合,道德在符合公民意识的个人行为中习俗化、惯性化,成为公民的日常行为准则和普遍性的道德要求;道德教育不是枯燥的说教和强制性的灌输,而是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道德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体谅他人、为人着想的道德价值及社会责任心;道德教育注重多样化全面渗透性,不允许强行灌输某种价值观。东方道德教育的特点是:儒家文化影响深厚,如日本、韩国、新加坡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政府十分强调社会准则、道德责任、种族和谐、国家忠诚教育,重视东方道德传统、观念教育;道德教育知行合一,学校德育中重视行为实践在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注重道德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从追求单纯个人道德完善转变为注重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生产发展所需的基本品德素质;系统教育管理体制显示强烈的国家干预特性,大统一的道德教育管理体制,充分体现了国家权威和意志,保证道德教育严格接受各级政府的直接监督和指导,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二)国外道德教育方式的研究国外对青少年学生的文明道德教育普遍非常的重视,起步较早,并且已经有了一些的成果。就当前来说,世界各国对少年儿童的文明道德教育虽然方式各异,但都相当重视。例如,与我国颇有渊源的新加坡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从小学就开设“公民与道德教育”课来进行的,日本则实行

德育生活化的课堂作为

2012年第10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10,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86期) Total No .286 收稿日期:2012—06—16 作者简介:王齐女奉(1969—),女,浙江宁海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生活化的课堂作为 王齐女奉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1112) 摘要:德育生活化是指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以生活中心,让学生在感悟生活中领悟道德的内涵、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养成道德行为。承担着大学生德育主要任务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日常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内容的传输和课程考核等方面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德育生活化。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0—0037—03 德育生活化是指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 活,以生活中心,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现代生活资源,让学生在感悟生活中领悟道德的内涵、培养道德 情感和道德意志、 养成道德行为。在高校承担德育功能的课程主要是思想政治理 论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人 生观、 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的一门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以及社会实践,帮助 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一、教学管理的生活化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实现人的价值。所以德育应该以对学生人格、生命和生活的关怀为目标,那么在教学管理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注重对学生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幸福、自由的保护与尊重。那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给 学生这些理念, 就必须在教学管理中体现这样的理念。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可以从座位的安排、课代表的选择等方面落实这些教学理念。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思政理论课都是大班教学,一个大教室里容纳几十、上百人,不固定座位,学生坐哪个位子上课都是自愿随机选择的,这样就产生了学生要不扎堆成一团,要不三三两两各自为政,课堂中应有的秩序受到了挑战。但如果按照一个萝卜一个坑强行规定某个学生坐在某个固定位置,对教学管理来说似乎是方便了,可这样的强行要求又有违学生应有的选择权利。那么如何规定座位,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有喜欢坐前面的,也有喜欢 坐后面的;有喜欢跟人挨一起坐的, 也有喜欢自己一个人相对独立的。所以应该给学生们一个自由选择的权利,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座位时可以指定相对集中的区域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既保证课堂的应有 秩序, 又保护每个学生的选择权利。教师的任课班级多,为方便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需要,可选用一名学生作为课代表,课代表这一称法在学生看来可能显得有点幼稚,所以可以称为教学助手。课代表(教学助手)的选择,也应充分尊重学 生的选择权。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 课程的课代表一般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自己指定,指定的标准多数是按成绩或表现,课代表(教学助手)大多是本课程成绩好的或其他方面表现不错的。为改变以往由 教师“钦定”课代表的惯例,可以让所有学生自主报名, 如果报名人数多,就选择不是班干部也没有其他职务的普通同学,给予这些学生充分的肯定和信任,激发他的自信心、积极性。如果没有主动报名的,教师要根据平时上课的观察选择比较内向、自信心相 7 3

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_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_鲁洁

第23卷第3期Vol.23,No.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5年9月 Sept.2005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 ———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 鲁 洁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97) 摘 要: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设立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从德育课程演变的角度来考察,它在观念上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革:一、在道德存在观上,从知识形态道德转向生活形态道德。新课程认为,道德是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生活是它存在的基本形态,“人应当如何生活?”是道德的基本提问。德育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引导人们建构有道德的生活。二、在课程观上从唯知识论转向生活经验论。新课程认为,道德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们不断丰富、提升、反思他们的生活经验的过程。德育课程就其本质而言不是传授知识的课程,而是经验课程。三、在学习观上,从单向认知转向多向互动。新课程倡导在互动中进行学习,课程中的互动表现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学习者与教材等的对话,学习者自我经验的反思。 关键词:道德存在;形态知识;道德生活;道德唯知识论;生活经验论;单向认知;多向互动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0-5560(2005)03-0017-08 从2001年开始,我国小学德育课程被列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日程。新的小学德育课程:“品德与生活”(小学1—2年级)“品德与社会”(小学3—6年级),从课程标准的制定到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已初具改革成效,改革的方向可以得到初步的肯定。现在我就新课程在道德观、课程观、学习观等方面所发生的变革,作如下汇报。 一、道德观:从知识道德向生活道德转变 回顾以往德育课程中的道德,就其存在形态而言,可以概括为一个基本特点:这是一种知识道德。它存在于一种体系化的道德知识(理论)之中。把道德作为知识来看待,或者说,认为道德主要表现为知识,这种观念在西方是源远流长的,从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柏拉图的道德即规范性知识,都是把道德看成是一种知识。在当今这个科学主义的时代中,用一种科学知识的语言去解释世界上的一切对象和事物,并且认为只有经过这种科学知识解释过的现象与事物才是真实的、客观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这是现今这个时代的思维定势,或可称之为一种“意识形态”。“道德”同样也处于这种思维定势和意识形态的控制之 收稿日期:2005-06 作者简介:鲁洁(1930— ),女,四川阆中人,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是作者在2005年田加炳教育基金会“21世纪学校德育发展路向”研讨会上的讲话。作者所在单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限 2 页,不能加页) (一)理论价值 ( 1)自译活动是一个特殊而显著的翻译现象。由于学术体制与政策的原因,中外翻译史的研 究通常只关注单语作家和译他译者,而且自译本身的相关概念很难做出科学界定,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自译没有引起翻译理论界应有的重视。通过对自译理论基础、本质特性、运作机制、标准 策略等分析研究,有利于人们认识和关注自译活动,确立自译研究的学术地位,从而推进自译理论 与实践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翻译理论。 (2)研究文学自译现状,探究文学自译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廓清自译的概念和内涵。借助 对自译作家及其作品的分析研究,并通过梳理自译理论,旨在分析出自译这种翻译方式存在的特殊性, 以及发现其对翻译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启示,并希望能指导翻译实践,揭示文学自译在翻译研究 中的实际价值和理论意义。 (3)译者的创作与翻译思想决定着翻译的过程。自译作家的创作与翻译思想在其自译作品中 有着明显体现。自译作家的创作在语汇、句式、节奏等语言形式上对翻译有促进。其创作为翻译提 供了丰富的语汇,特别是在翻译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以前的创作可以为其带来灵感。 (4)自译者的翻译与创作相互影响,相互调和。主要表现为译中有作、亦译亦作和作中有译 等三种情况。由于翻译与创作存有互动,所以译作与创作之间存在巨大相似性。 (二)实际应用价值 (1)研究自译者的自译行为及其自译作品,目的在于分析出自译这种翻译方式存在的特殊性 并揭示其本质属性,不仅能丰富翻译研究内涵,还能揭示自译在翻译理论中的价值和意义。 (2)本项目以文学自译研究为主题,并选取我国著名自译作家林语堂、白先勇、张爱玲、萧 乾等四位自译作家为例,通过考察其个人创作观与翻译观,对比分析其自译作品是如何在各自创作观 与翻译观的引导下得以实现的,试图解释翻译过程即译者是如何进行自译的?自译和译他究竟有何不同? 进而试图揭示同为“环境性转换语者”的自译家们的自译活动有何“共性”与“个性”。 这对推动文学自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对翻译理论建设有一定的意义。 (3)在国内翻译领域中,对自译研究较少。通过本项目研究,可以启发更多学者从理论上对 自译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述评 在国外,自译活动历史悠久,国外学者主要在三方面进行了研究: (1)关于自译定义。对自译下过定义的主要有 Grutman( 2004)、Popovic( 1976)、Whyte( 2002)等学者。其中 Grutman 的定义不仅“准确” ,还超出关于自译是否是真正翻译的讨论,深入到自译 更为广泛的层面。他不仅认为自译是“翻译自己作品的行为或者是这样一种行为的结果” ,指出了自译可指翻译过程也可是翻译结果,并暗示自译常常用于文学翻译,还将自译分为即时自译和延时自译两种状态,并强调自译文本的内部互文关系。更具参考价值。 ( 2)双语写作视域的自译理论。西方自译研究一个显著特点是立足双语写作视角,如Fitch (1988)、 Beaujour ( 1995)、 Beatson ( 1999)、 Scheiner ( 2000 )、 Liberman ( 2005)、 Trzeciak ( 2005)、 Hokenson & Munson ( 2007)等。最值一提,Hokenson & Munson ( 2007)将自译文本和 自译者同时并置于西方中世纪以来的社会和学术发展史中,从自译实践活动描述和自译理论分析两 个角度,详述了西方翻译史上自译现象:①首次清晰梳理了西方自译史并科学划分为中世纪与文艺 复兴时期( 1100-1600 )、近代时期(1600-1800 )和现当代时期(1800-2000 )等三个发展阶段。 ②对自译与双语写作进行平行研究,认为自译文本的关系可以视作在一个转化性语者的共同带中,以 文化间代表的方式展现了两个文本间的策略性关系。如果把自然双语者称为自然性双语习得者,那么 自译者则可称作策略性双语习得者。这一视角为双语和自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③从“作者中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班主任德育论文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班主任德育论文德育论文参考文献:班主任德育论文 -班主任论文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班主仸德育论文 关爱学生是班主仸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因此,班主仸要积极创造条件,主动亲近学生,细心体察,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学生摆脱烦恼,化解困惑。这样的情才能动人,这样的爱才具有说服力,这样的教育才能取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建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全新理念 現代全新教育理念,倡导以人为本,把学生的发展成长放在首位,以学生自由、充分、全面、呾谐的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基本的价值取向。在开展的各项工作中,班主仸老师应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真正在首要位置,要把学生放在人的位置上,而不是把学生作为支配呾小规的对象;改变过去工作中无规学生的人格尊严,工作残暴简单的错误作法,彻底改变观念。老师不学生处在平等、理解的情境下,让学生在心灵的沟通不碰撞的良好师生关系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仸,愿接受老师的教育呾帮助,从而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改变班级的精神风貌。学生有了缺点,以及犯了错误,班主仸呾学生,可以共同讨论,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班主仸老师在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后,再确定处理对策,力求使问题求得较为满意的解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宽松呾谐的气氛,感受到自己意见的意义呾价值,感受到自己的人格尊严被重规。德育论文参考文献 二、真诚关爱学生,形成情感认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做一个好的班主仸教师,首先必须拥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是自己的学生,都应一规同仁。,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关爱学生。这种爱要发自内心,纯出天然。班主仸教师要用严父慈母之爱,

校园体育活动的德育功能研究

校园体育活动的德育功能研究 【摘要】校园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校园体育活动内涵的介绍,分析了校园体育活动的主要功能,重点研究了校园体育活动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校园;体育活动;德育;功能 校园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其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具有积极意义。学生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和竞争欲,他们对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特别热爱。校园体育活动具有潜移默化的激发力、导向力和感染力,对学生起着熏陶作用,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 1 校园体育活动内涵 校园体育活动具有教育的实践性,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内,以学生为行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各种体育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由学校内部有形的体育物质环境和无形的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共同形成的,具有校园特色的、健康的生活氛围,是体育文化的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 1.1 校园体育活动的意识形态 校园体育活动的意识形态集中表现为师生的体育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形成的校园体育文化,它决定了校园体育文化的目标、体育健康观,代表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 1.2 校园体育活动的实践性 校园体育活动是以学生运动练习活动为基本方式,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强的特征,这为高校德育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场所,学生一切理性的精神的东西,都必须鲜明地见之于具体可见的身体练习的物质活动过程中,是学生具体实在的练习行为。 1.3 校园体育活动的教育性 校园首先是教育场所和教育环境,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是为了拿名次,提高学校的声誉,更是为了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强壮他们的体魄,健全他们的身心,达到普遍范围内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校园体育活动更能体现人文精神和个性解放,体育对身体行为放纵的同时激发了情感,解放了思想,对中国主流文化教育的影响意义重大。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当代价值

2005年9月第5期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angshu Institute of T echnology Sep.,2005 N o.5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当代价值Ξ 刘长贵 (南京晓庄学院经济法政学院,江苏南京210038) 摘 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近30年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秉承生活教育思想精髓的生活德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为中国近现代德育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系统地认识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有益于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超越知性德育,构建生活德育。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94(2005)05-0091-04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近30年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出了秉承生活教育思想精髓的生活德育理论。生活德育理论随着陶行知一生的教育实践而萌芽、形成、发展、成熟以至完备,包含了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等多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德育理论体系。在德育面临诸多新问题的今天,这一理论焕发出了鲜活的当代价值。近些年来,我国德育存在着典型的知性化倾向,德育被当成单纯的道德知识传授,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德育的低效。知性化的德育带来了许多严重的后果: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道德教化,而不明确道德规范的价值意义,造成道德迷失;知行脱节,道德认识不能转化为行为,导致行为失范;在遭遇复杂道德生活时面临道德茫然,不会做出道德选择。这些现象使得当代德育陷入了一种困境。解决德育实效低下的问题,就必须让德育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世界,也让生活负载起德育的使命,成为德育的主阵地。我们可以发挥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当代价值,以生活德育来取代知性德育,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 一、当代德育在本质上是一种知性德育 道德教育原本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人类最初的德育是与生产、生活过程融为一体的。由于社会分工,教育从其他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劳动,之后道德教育又教育活动中相对独立出来。近代以来,受知识教育模式的影响,德育也逐渐按知识教育的逻辑来进行,而不是按道德形成的内在逻辑去进行,使得德育越来越成为一种知性德育。也许其他学科的学习可以通过知识传授的方式来完成,但道德的学习却不行,因为人的德性必须在具体的生命活动中形成,这是德性形成的基本规律。而知性化的德育与学生生活的隔离阻断了学生德性发展的源泉和渠道,使得德育日益陷入困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1](p.267)“德育同样也要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2] 所谓的知性德育是一种“对象化的、割裂的德育。其所遵循的逻辑是知识和认知的逻辑,是对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的异化。知性德育割裂了德性的内容结构与形式结构,割裂了认知和情感、知德与行德,进而割裂了德育与生活的血肉联系。它使现代德育走向抽象、虚假的困境而不能自拔,德育研究、德育实践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3](p.2)知性德育违背了德育的本性,把道德教育混同于一般学科的知识教育,它用智育化的方法来进行德育,把德育的主要任务当成传授道德知识,将各种道德知识分类组合,构建成一个 19 Ξ 收稿日期:2005-06-02 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课题(编号:L3-041)。作者简介:刘长贵(1972—),男,江苏江浦人,硕士,讲师。

小学德育文献综述

移民区小学德育现状研究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移民 “移民”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迁移到外地或外国落户的人”①,显而易见,移民有国内移民与跨国移民之分.然而因对国内移民的研究甚少,所以造成了人们对“移民”即指“跨国移民”的错觉。其实《辞海》对于国内移民早有界定:“在一国内部、较大数量的、有组织的人口迁移”。。在我国现有的人口管理体制下,人口迁移有特定的含义,即伴随着户籍变动的居住空间变动则称为人口迁移,没有户籍变动的居住空间变动则称为人口流动。”① 2、德育 ⑴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⑵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二、国内外对移民区小学德育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综述 1、对道德观念的研究 19世纪末期,英国的巴恩斯(E.Barenes)发表的题为《儿童心目中的惩罚》的研究报告,用问卷法研究了关于惩罚观念发展的问题;美国的夏伦勃格(M.Schallengberger)发表了题为《儿童的公正观念》的文章,中小学生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的发展现状及二者的相关研究报到了关于儿童公正观念发展的研究。本世纪20年代后期,英国心理学家麦考莱(Maoaulay)和瓦金斯(Watins)进行了一项关于环境与儿童道德价值观关系的研究;几年后,哈桑(Hartshorne)、梅(May)以及马勒(Maller)对儿童品德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儿童的诚实与欺骗的道德品质。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皮亚杰有关儿童道德观念的研究。 2、对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研究 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判断,曾做过不少的研究,并出版过专著《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1930年法文版,1932年英文版)。他从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的趋势,揭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趋势。

生活化德育课程改革之感想

生活化德育课程改革之感想 道德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兴亡,任何时候都马虎不得。特别对于国家未来的支柱——小学生,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回顾传统德育课程中的道德主题,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知识道德。之所以称之为知识道德,是因为它把道德作为知识来看待,或者说,认为道德主要表现为知识。所以在传统的道德素质教育里,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育。显然,这种道德观是不正确的,因为它忽视了道德的生活化,即道德的学习需要生活的经验和感觉,需要从生活和实践中寻找根基。 而我们现在推行的生活化德育课程改革就是要从这种道德教育观的误区中走出来,从知识道德走向生活道德。新课程改革认为:道德存在于生活,来源于生活,根基于生活,将道德的基本提问变为“人应当如何生活?”,把道德理解为生活的一种方式。这种新的道德课程观才是正确的,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它的理念重在重新认识道德的本质,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重视生活化的道德,对未来道德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我们已推行生活化道德改革近一年,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能清楚的感受到新课改带来的喜悦的成果。在传统教学中,其内容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及社会实际,课程内容是传统的理论知识,不容质疑的各种教条和信条,忽视信息时代青少年学生的真实生活境况,忽视学生对现实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忽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两难问题,忽视真正存在于当前学生生活世界中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法纪等问题。从传统与当代的课程改革对比中,很明显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推行的生活化德育课程改革是明智的,更是必要的,它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切实的反映当今学生的生活并解决学生生活世界的问题。也许这是适应当代科技发展下中国的突飞猛进的必经之路。现行的课改把目标基点从培养公民基本道德素质转到培养综合性的、多维度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综合性的、多维度素质,它不仅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思维素质等,而且每一素质都包含着科学的思想观念、情意因素、逻辑方式等。因为迎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孩子有了优越学习环境的同时,也会面临许多困惑和问题。我们生活化道德课程改革就是为迎接将要摆在青少年面前的环境问题、网络道德问题、性道德问题等的困惑而做好准备,使孩子们不断增加主体的价值判断能力,从小培养主体意识,以免误入歧途,不可挽回。 但生活化德育课程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在各方面都要体现生活化,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化德育课程改革,它的课程目标是着眼于促使学生学会生活,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的学习真正面对他们的真实生活,真正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它的课程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是个体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因此新生活化课程改革要注重关注学生自身、他人、自然、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学生个体生存与发展,关注学生真实生活世界中的问题,比如心里健康问题、学生正确的学习和交往生活、热爱劳动、诚实守信等。它的课程实施注重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强调德育工作不再仅仅是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的引导下,把知识对象化,从而获得客观、精确的理论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凭借自己的情感去体味、领悟的过程,通过对生活情境的体验,实现学生的道德内化,继而能付诸自己的实际行动中。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word版

第一篇、关于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 一、【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 王枬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2 [2] 王彦王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 《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3] 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4] 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 年第10 期 [5] 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 年第2期

[6] 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7] 丁钢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北京),2004 年2月19 日 [8] 丁钢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9] 田静曹芳与项目一同成长一位村中心完小校长的个案[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10] 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11]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03年第2期 [12] 刘云杉帝国权冲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 [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3] 黄向阳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教师的笔记[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4] 丁钢教育叙述何以可能?[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5] 耿涓涓教育理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6] 许美德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辑 [17]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8] 鞠玉翠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19] 肖正德山村小学青年教师需要的叙事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2003 [20] 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 华南师范大学2003 [21] 周勇论德育教育的叙事方式[J], 《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1

德育研究的意义

宁波光华学校德育个案研究之 德育研究的意义 曹秋生德育学就是研究德育教学规律的科学。德育科学是由于德育实践的需要而产生,随着德育实践的深入发展而发展的。德育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每一位德育教师不仅可以运用德育科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德育实践,而且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和原理,结合自己学生的现实情况进行德育研究,探索德育规律。 通过德育研究,可以促进中小学教师对相关知识、原理的系统学习和把握,进一步加深对德育及其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进而掌握科学的德育规律,自觉的运用德育理论去规范自己的教育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出德育工作应有的巨大作用;通过德育研究,可以总结教师们以往的德育经验,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德育理论研究,把自己的不自觉经验升华为自觉的理论,并进一步系统化,成为自己学校德育的特色,并最终应用到德育实践中去。好多老师谈“德育研究色变”其实,德育研究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困难,只是好多老师还有做好德育研究的心里准备和知识准备。其实,德育研究也很简单,只需要教师多注意观察总结,对身边学生的真实案例及时进行分析探讨,结合德育理论形成经验性概括,进而形成理论性升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的工作就是塑造孩子们的心灵。面对形形色色,各具特点的教育对象,教师是必须从事德育研究的,尤其在当今这种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教师不但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理论研究的素养。教师要想让自己的工作境界有个大的提升,就必须有专研理论的决心,就必须攀登理论这座高峰,让自己站在理论的峰顶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将不再是问题,到时真的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教学的客观规律,并将客观规律用于教学实践。德育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揭示德育现象的本质,探求德育活动的客观规律。我们提倡的德育科学化,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发现德育规律,并自觉地遵循德育规律,从而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 德育个案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德育个案研究的任务不是把别人的研究成果搬来学习模仿,甚至照搬照抄。而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照相关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学校的现实特点,分析自己学生的真实个案,进行细致的探索和专研,形成自己的德育研究成果。在日新月异的大发展的新时代,要实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学校德育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情况,新的任务,新的课题。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回答这些问题,探索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规律,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理应成为德育研究队伍的主要力量。

德育生活化的四种途径

德育生活化的四种途径 兰州市城关区五里铺小学付建林730020 德育与一般性的知识传授、教学不同,它是心灵的塑造、品格的培育、行为的养成、道德的积淀,所以不能把德育封闭孤立起来,也不能把德育政治化和口号化,而应该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关注、指导和引导儿童的现实生活,让德育根植于现实生活和儿童特殊的生活世界里,充分释放儿童的潜能,激活儿童的创新精神,本着“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的原则,突出“活动”与“渗透”,强调“实践”与“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活动中接受德育,使德育工作鲜活闪亮,富有魅力。那么,如何使德育走向生活呢? 一、德育内容联系生活 德育应当以育人为本,注重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生活是道德的沃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我们首先要改变德育内容层次过高的政治化倾向,增加日常生活道德、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保证这些道德理论和规范来源于一定的社会生活,而不是空洞的远离实际的空谈。其次,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形成坚强的道德意志,最终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支配下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同时,我们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

材,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发生活中潜在的德育内容,用经验弥补理论的缺陷,淡化理论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易于学生接受。二、使德育方法贴近生活 德育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教”和“学”的活动,实现学生道德自觉的过程。新课程中的品德教育是生活化的教育,是淡化了教育痕迹的教育,它避免了纯学科化的德育和那种生硬的说教。因此,我们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确立学生中心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德育情景,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主题队会、课堂辩论、小组讨论、演讲比赛、游戏娱乐、模拟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走上讲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使德育途径走向生活 德育的内容应是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并符合学生的道德需求和道德能力。德育的途径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德育的方式应当重情感、情境,重实践、体验。“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教师要坚持“做中学”的思想,让学生在做中感受、体验、领悟,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社会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学生求知锻炼的大课堂。但是,如果学生不去参与,或有所见闻却没有深刻的感悟,那么,学校里所获得的

最新国内外德育现状35597

国内外德育现状 宁波光华学校曹秋生 国外对德育的研究开始较早,相对比较成熟。到目前为止已经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且得到了较好的运用。而我国德育研究相对国外来说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来,我国德育研究异常活跃,形形色色的研究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我国德育研究的焦点和兴奋点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既德育工作的整体化创新、德育共组回归生活研究、德育观念现代化研究、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研究及从“大德育”向“小德育”等的研究,并且从这些研究内容中也得到了许多令人振奋的结果。但是仍然也存在许多不足,如过分注重理论的研究、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结果不能很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以至于德育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 目前很多学校的德育大多变成了“扣分”的代名词,从进学校大门开始,扣分就一直伴随着学生:进出校门没有带校卡会扣分;发型不合乎要求要扣分;校服穿着不配套要扣分;中午不在教室休息要扣分;在教室休息时,大声说话或下棋要扣分;饮料带进教室要扣分……扣分已经深入到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让学生高度紧张,同时也让班主任们提心吊胆,生怕哪里一疏忽就被扣分,每周的班级评比就倒数。总而言之,学生累,老师也累。这样的扣分形式是不是德育的最佳方式?且不说这样繁多的清规戒律是否合理,单是这样动辄扣分的方式又能有多大的成效呢?更何况这些规定的合理性还值得商榷,因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急剧的变化,各种意识彼此渗透,诸多思潮相互激荡,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中记载:“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的心灵的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因此,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而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但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倾向。一些老师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德育工作真正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学校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德育工作中重活动、轻效果,重课外、轻课内,认为思想教育是课外的事,搞活动往往也是应付差事,流于形式,至于学生受教育程度、教育效果如何,基本无人问津。部分教师重教书、轻育人,只拼命抓教学成绩,忽视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认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班主任的事,与自己无关。甚至有人认为,德育工作是软任务,可有可无。种种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部分学生也只重视文化课学习,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致使“德育首位”不能得到真正落实。

生活德育

生活德育 1、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⑴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①生活教育思想中包含了生活德育的诸多理念。明确提出生活德育的概念,把生活德育作为一种德育模式加以理论和实践操作研究的目前还没有,但是纵观古今中外,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与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在西方,以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和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最有影响;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的这些主张给生活德育的研究以很大的启迪。 ②道德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道德是通过展现人的生活和在人的交往中形成的。近年来,在德育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已深刻认识到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德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德育需贴近生活,需加强情

感性、加强道德主体实践渐渐成为一种研究的趋势。 ⑵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联系:借鉴杜威、陶行知等生活教育的思想及道德心理学关于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提出和构建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和操作样式,以制订出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并对其终生有益的切切实实的德育目标,创造性地运用并形成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具有鲜明现代生活教育特征的生活德育方式,为提高基层学校德育实效,同时丰富德育理念与德育模式服务。 区别:生活德育的研究在目标上强调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营造道德生活的能力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在方式上强调通过生活实践进行教育,强调学生道德情感、认知、行为发展的整合性;在内容上强调以学生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即强调德育内容的生活性;在评价上强调开放性,即每个人的道德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道德教育不应该以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总之,生活德育的研究是跳出德育看德育,进行的是理论建构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改变目前德育的单一刻板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个性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