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铸造成型工艺

铸造成型工艺

铸造成型工艺
铸造成型工艺

名词解释

1.材料成形技术: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增值加工或处理,材料制备成具一定结构形式和形状工件的方法

2.液态成型:将液态金属浇注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

3.逐层凝固:纯金属和共晶成分的合金在凝固中不存在固液两相并存的凝固区,所以固液分界面清晰可见,一直向铸件中心移动(铸铁)

4.糊状凝固:铸件在结晶过程中,当结晶温度范围很宽且铸件界面上的温度梯度较小,则不存在固相层,固液两相共存的凝固区贯穿整个区域(铸钢)

5.同时凝固原则:铸件相邻各部位或铸件各处凝固开始及结束的时间相同或相近,甚至是同时完成凝固过程,无先后的差异及明显的方向性

6.顺序凝固原则:在铸件上可能出现缩孔的厚大部位通过安放冒口等工艺措施,使铸件远离冒口的部位先凝固,然后是靠近冒口的部位凝固,最后才是冒口本身凝固。

7.均衡凝固原则:利用铸铁件石墨的共晶膨胀消除缩松的工艺方式

8.砂型铸造:以型砂(SiO2)为铸型、在重力下充型的液态成形工艺方法

9.金属型铸造:以金属为铸型、在重力下的液态成形方法。

10.熔模铸:以蜡为模型,以若干层耐火材料为铸型材料,成形铸型后,熔去蜡模形成型腔,最终在重力下成形的液态成形方法

11.压力铸:把液态或半液态的金属在高压作用下,快速充填铸型,并在高压下凝固而获得铸型的方法

12.低压铸造:是液态金属在较小的压力(20—80Kpa)作用下,使金属液由下而上对铸型进项充型,并在此压力下凝固成型的铸造工艺

13.反重力铸造:液态金属在与重力相反方向力的作用下完成充型,凝固和补缩的铸造成型

14.离心铸造:将液态金属浇注到高速旋转的铸型中,使金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充填型腔并凝固成型的方法

15.消失模铸造:用泡沫塑料制成带有浇冒系统的模型,覆上涂料,用干砂造型,无需取模,直接浇注的铸件方法

16.浇注系统:液态金属流入型腔的通道的总称,通常由浇口杯,直浇道,直浇道窝,横浇道和内浇道组成

17.阻流界面:在浇注系统各组元中,截面积最小的部分称为阻流截面

18.集渣包:横浇道上被局部加大加高的部分

19.浇口比: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截面积之比

20.热节:在壁的相互连接处由于壁厚增加,凝固速度最慢,最容易形成收缩类缺陷

分型面:两半铸型相互接触的表面。分为平直和曲面。作用:便于造型、下芯和起模具。

21.砂芯:为了起模方便并形成铸件的内腔、孔和铸件外形不能出砂的部位,所采用的砂块

22.芯头:伸出铸件以外不与金属液接触的砂芯部分芯头种类:垂直芯头、水平芯头、特殊结构的芯头

23.冒口:铸型内用于储存金属液的空腔,在铸件凝固过程中补给金属,起到防止缩孔,缩松,排气和集渣的作用

冒口=冒口区+轴线缩松区+末端区

24.冒口的补缩距离:冒口补缩后形成的致密冒口区和致密末端区之和

25.补贴:为实现顺序凝固和增强补缩效果,在靠近冒口的壁厚上补加倾斜的金属块

26.均衡凝固:利用铸铁件石墨的共晶膨胀消除缩松的工艺方法

27.缩孔与缩松:液态合金在冷凝过程中,若其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所缩减的容积得不到补充,则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形成一些孔洞。大而集中的称为锁孔,细小而分散的称为缩松

28.收缩时间分数:铸铁件表观收缩时间与铸件凝固时间的比值

29.补缩量:铸件从浇注系统,冒口抽吸的补缩液量收缩模数:均衡凝固时均衡点的模数

30.复合材料:由有机高分子,无机非金属和金属等几类不同材料人工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它既保留原组分的主要特征,又获得了原组分不具备的优越性能

31.机械加工余量:在铸件加工表面上流出的、准备切削去的金属厚度。

32.冒口补缩通道:末端多了一个散热面,散热快—构成一个朝向冒口而递增的温度梯度;存在平行于轴线的散热表面,形成一个朝向冒口的楔形的补缩通道

33.工艺出品率:铸件质量占铸件及浇注系统(含冒口)质量的比例

34.反重力铸造:指液态金属在与重力方向相反方向力的作用下完成充型,补缩和凝固过程的铸造成型方法

35.离心铸造:指将液态金属浇入高速旋转的铸型中,使金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充填型腔并凝固成型的方法

填空

1.芯盒设计的原则:满足砂芯的基本要求;根据制芯方式的工艺方法;方便使用。

2.砂型浇注系统的充满条件:P>Pa

3.封闭式浇注系统的特点:消耗金属少、喷射、冲砂、金属易氧化形成二次渣。适用于不易氧化的金属,如铸铁

4.开放式浇注系统的特点:充型平稳、金属氧化小、冲刷作用小、阻渣差、金属消耗大—内浇道大。适用于易氧化的金属。

5.通用冒口分为:普通冒口、特种冒口;实用冒口分为:直接实用冒口、控制压力冒口、无冒口补缩

6.实用冒口的核心:部分或全部利用石墨化膨胀消除二次收缩缺陷,设计依据:铸件的壁厚(模数)及铸型的强度

7.设计冒口的关键是:冒口先于铸件凝固

8.塑料分为: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

9.塑料的组成:合成树脂、填料、增塑剂、稳定剂、色料

10.工程塑料的工艺性能:流动性、结晶性、吸湿性、收缩性、热敏性

11.整体复合材料的成型有:粉末冶金法、外加增强体颗粒法、原位反应复合法

12.铸造的主要影响因素:金属的流动性、浇注温度、充型压力、凝固方式、冷却速度。

13.改善金属的流动性有利于:形成薄壁复杂的铸件、排除内部夹杂物和气体、加快凝固中液体的补缩

14.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主要因素: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铸件的温度梯度

15.砂型铸造的特点:方便、成本低、适用于生产各类铸件、环境污染严重

16.涂料作用:调节铸件冷却速度、保护金属型、利用涂料层蓄气通气。

17.合金收缩的三个阶段: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

18.防止缩孔和缩松常用的工艺措施就是控制铸件的凝固次序,使铸件实现“顺序凝固”。

19.体收缩:是铸件产生缩孔或缩松的根本原因 线收缩:是铸件产生应力,变形,裂纹的根本原因

20.收缩分为: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

21.凝固顺序:顺序凝固,同时凝固,均衡凝固

22.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零件结构是否符合生产要求,是否易于保证铸件的质量,是否能达到简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

壁 铸件结构 壁与壁的连接(避免锐角连接) 均匀过度,避免或减少热节的形成

内壁散热比外壁差,设计时内壁比外壁薄,避免水平方向上出现较大平面,否则会产生夹砂,粘砂,浇不足 热节:在壁的相互连接处由于壁厚增加,凝固速度最慢,最容易形成收缩类缺陷

壁厚??

??????→补缩能力填充能力凝固特性晶粒大小冷却速度 ?????薄:浇不足,冷隔相关过度,与铸造方法密切临界壁厚:壁的连接和

厚:晶粒粗大 与砂型铸造相比,金属型铸造有如下特点:

优点: 1、金属型可以多次使用,浇注次数可达数万次而不损坏,因此可节约工时和大量的造型材料; 2、金属型加工精度高,型腔变形小,型腔壁光洁,因此铸件形状准确,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值小; 3、金属型传热迅速,铸件冷却速度快,因而晶粒细小,力学性能好; 4、生产率高,无粉尘,劳动条件得到改善。

缺点: 1、金属型的设计、制造、使用及维护要求高,生产准备时间较长; 2、金属型无退让性、透气性,铸件容易产生裂纹。

铸件的浇注位置 浇注时铸件在铸型内所处的状态和位置

质量原则:外在,内在→确定浇注位置→控制凝固顺序,性能

基本要求:1.重要部位(主要加工面,耐磨面,在下面) 2.大平面应朝下(采用倾斜浇注工艺!!!)

3.保证铸件的充型能力(薄壁在下)

4.合金收缩率大,结构薄厚不均采用顺序凝固

5.尽量保证合箱位置,浇注位置和铸件冷却位置一致

球铁曲轴:横浇竖冷

浇注系统设计 浇注系统:铸型流入型腔的通道的总称,通常由浇口杯,直浇道,直浇道窝,横浇道和内浇道组成。 (必有浇口杯,内浇道) 浇注系统的基本要求:1符合铸件的凝固原则或补缩方法。2在规定的浇注时间内充满型腔。3提供必要的充型压力头,保证铸件轮廓、棱角清晰。4使金属液流动平稳,避免严重亲流。防止卷入、吸收气体和使金属过度氧化。 5具有良好的阻渣能力。6金属液平稳充型。7烧注系统的金属消耗小,并容易清理。8.能控制液态金属在型腔内流动的速度及方向(原因:1.避免液态金属对铸型和型芯的过度冲刷。2.防止产生氧化夹渣等缺陷,二次渣。3.保证合理的上升速度)。 浇注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1.以各组元的截面积分类

2.以铸件浇注位置分类:1.顶注式 浇注系统 2.底注式

3.中间注入式

4.阶梯式

5.缝隙式

顶注式:1.自上而下,形成有利于补缩的温度场,发挥冒口作用 2.始终有一不变的压头,充型能力强

3.浇注系统简单,浇冒口金属消耗少

4.冲击大,易导致砂孔,铁豆

底注式(内浇道设置在铸件底部):1.流动平稳,冲击最小 2.有利于气体排出 3.无论浇道比,横浇道充满,有利于挡渣 4.不易利于形成自下而上的凝固顺序,削弱了冒口的补缩作用 5.内浇道过热,晶粒粗大,易疏松疏孔

液态金属在浇注系统中的流动 1.平稳充型是根本 2.横浇道阻渣,分配液流 3.内浇道调节温度场

??

???内直>直浇道充满:内横>横浇道充满(型壁的气体压力)(金属液压力)>件:砂型浇注系统的充满条F F F F :a P P 浇注系统的类型与选择

铸铁:逐层凝固 铸钢:糊状凝固

工艺出品率:铸件质量占铸件及浇注系统(含冒口)质量的比例

在砂型中流动的水力学特点 1,边界条件:多孔性、透气性、不润湿性

2,三个作用:热作用(水分蒸发粘砂)、机械作用(冲削)、化学作用(界面反应) 铸型中水力学特性: 1,粘性流体流动 2,紊流流动 3,非稳定流动 4多相流动 5.多孔管中流动 浇口杯作用 1,承接金属液 2,实现液体的缓流,减轻对铸型的冲击

3,分离熔渣及气泡 4,增加充型压力 种类:(,结构复杂,消耗金属少,一定阻渣能力池式:结构简单

消耗金属少,阻渣能力差漏斗式:c b a ,c ,b a Mvr=R 中心质点的硬度大 吸气卷渣 浇注方向:(挡渣,避免吸气)纵向逆浇>侧向>纵向顺流

浇注高度

工艺性:凹坑或凸缘结构(强化垂直股流,削弱水平股流) 带挡板和凸缘(挡渣)

????????????????????金属消耗大冲刷小氧化性较弱体不能挡渣会带入大量气充型平稳性好:内横<直<开放式用于不易氧化的铸铁件内横>直>力压力均高于型壁气体压,全部截面上的金属液基本特征:正常条件下封闭式.5.4.3.2.1)(F F F F F F ?????易氧化铸型中流态平稳性差,可减少金属液的消耗止吸气可充满,较好阻渣,防铸铁.3.2.1?????????耗金属小,热作用大气体排出,浇注系统消慢浇:冲刷小,有利于系统消耗金属大作用小,冲刷大,浇注易充满型腔,对铸型热

除缩孔缩松可充分利用共晶膨胀消对快浇浇注时间HT QT ,

液态金属在浇道中的流动

内浇道

内浇道的作用:1.控制充型速度及方向 2.控制和调节铸件的温度和凝固顺序 3.分配金属

内浇道的不均匀性:远离直浇道的流量大,且金属液先通过其进入型腔;靠近直浇道的流量小,且金属液后充满 为什么不均匀? 浇注初期,进入横浇道的金属液流向末端,速度受到阻碍而下降,失去动能压力上升,金属液在末端充满并形成末端压力大而近直低的现象

克服不均匀性的措施(F 横/F 内越小流量越不均匀):1.内浇道对称布置 2.设置浇口窝 3.设置变截面横浇道

4.设置不同断面面积的内浇道 内浇口面积和引入方式决定金属液进入铸型的方向和大小

内浇道位置的选择:内浇道的位置和数目应服从选定的凝固顺序和补缩方法

1.控制凝固的顺序,调节温度场——位置和数量

2.控制金属液进入铸型的大小和方向

3.有利于阻渣

4.便于清理 直浇道中的流动 作用:引导金属液进入横浇道、内浇道并最后充填铸型以及提供充型过程中所必须的压力 流动特点:1,势能---动能

2,两种流态 ?

? ?? ??≥当入口为尖角下大的倒锥形等截面的圆柱形和上小不充满入口处圆角半径上大下小的锥形充满14/r 21d 直浇道窝中的流动 流动特点)夹杂等缺陷形成冲砂、渣孔、氧化

,形成高度紊流区形成涡流? ?

?2,1 作用:

1,缓冲作用:动能→压力能→水平速度

2,缩短直--横浇道拐角处的高度紊流区

3,改善内浇道的流量分布

4,减少直--横浇道拐弯处的局部压力系数和水头损失

5,浮出金属液中气体 横浇道中金属的流动 作用:1、向内浇道分配洁净的金属液

2、存储最初浇入的 含气和夹渣的低温金属液并阻留夹渣

3、使金属液流平稳和减少产生氧化物 阻渣原理:

1、当夹杂物密度小于合金液,重力分离

2、当夹杂物密度大于合金液,重力分离 四个区:直—横浇道拐弯处的高度紊流区 过渡区 正常区 横浇道末端高度紊流区 横浇道发挥阻渣作用的条件

1,浇道内应呈充满状态

2,横浇道内液态金属的流速尽可能低

3,须保证足够的末端延长段 4,与内浇道的位置关系 ?

?道下方封闭闭式:内浇道在横道上方开放式:内浇道在横浇 强化阻渣方式

1.滤网

2.特殊结构的横浇道 横充满

3.利用惯性力阻渣 F=G+J 惯

4.特殊结构对集渣的影响

5.结构为平直

冒口工艺 冒口:铸型内用于储存金属液的空腔,在铸件凝固过程中补给金属,起到防止缩孔,缩松,排气和集渣的作用 ????

????????分,依加压方式分特种冒口:依加热方式顶部覆盖普通冒口:依位置,依通用冒口易割冒口补缩口,控制压力冒口,无实用冒口:直接实用冒冒口

冒口的补缩条件:1.冒口凝固时间应大于或等于铸件被补缩部分的凝固时间

2.冒口的体积只要足够大,使之有足够的金属液补充铸件的液态收缩,凝固收缩以及浇注后型腔扩大的体积

3.在凝固期间,冒口与被补缩部位之间应始终保持通畅的补缩通道,目扩张角向着冒口 凝固方向上的温度梯度大小 扩张角大小 方向 补缩通道的通畅性

冒口的补缩距离:冒口补缩后形成的致密冒口区和致密末端区之和 补缩范围:冒口的补缩距离加上冒口根部尺寸 冒口=冒口区+轴线缩松区+末端区

HT 由于可利用石墨化共晶膨胀压力来克服缩松,冒口补缩距离较大

QT 糊状凝固,补缩条件不好因而L 有较HT 小 凝固范围(凝固区)越小?补缩距离越大 在多个位置设置多块外冷贴的方法可大大延长冷铁末端区的长度

增大冒口的补缩能力,能克服型内气体负压力产生的不利影响(增大冒口高度,采用压力冒口)

补贴:铸件需补缩的高度或长度超过有效补缩距离时,为实现顺序凝固和增强补缩效果,在靠近冒口的壁厚上补加倾斜的金属块,增加壁厚,建立温度梯度 冒口的补缩效果 常用冒口模数的大小评定冒口的补缩效果 球形散热面积小,模数大,凝固时间最长(好) 通用冒口:适用于现实顺序凝固的一切合金铸件(如铸钢,铝合金铸件)

实用冒口:冒口及冒口颈先于被补缩铸件部分凝固(设计关键),利用全部或部分的共晶膨胀在铸件内部建立压力,

实现自补缩,可避免由于二次收缩引起的缺陷(实用冒口的核心)

通用冒口:顺序凝固原则 补缩量 补缩通道 凝固方式:顺序凝固 同时凝固 均衡凝固

△ABC 铸件在凝固过程中的总收缩量

△ADC 铸件在凝固过程中的总膨胀量 △AB ’E 表观收缩量 AC :铸件总凝固时间 AE :铸件达到表观收缩为D 所需时间(表观收缩时间) E : 均衡点

AE :外部收缩时间

均衡凝固:利用铸铁件石墨的共晶膨胀消除缩松的工艺方式 针对石墨化,E 向A 移动,石墨化能力

控制压力冒口,其模数主要与铸件大部分模数与冶金质量有关

和铸型强度依据:M ?铸件凝固顺序

调整凝固温度场,控制集渣

排气补缩冒口的作用:.4.3.2.1自补缩可利用石墨的膨胀实现和顺序凝固铸钢,轻合金钢QT HT →?决定了

?

决定了膨胀收缩←5.2M →冒口

直接实用无冒口补缩(液态)一次收缩共晶膨胀二次收缩B 'B C t

E D

A 凝固重合,全程补缩,顺序、铸钢件(无石墨),负面,更依赖于补缩越是薄,对石墨化影响C E

影响物态 转变过程 成形质量

砂型铸造的特点: 1.适用生产各类铸件 2.成本低,方便 3.污染大 造型方法:手工造型、机器造型 型砂:水玻璃砂、树脂砂、普通潮模砂

砂型的基本组成:骨料、粘接剂、辅助材料(煤粉,形成还原性气体,防止金属液进入型砂,减少型砂热膨胀,形成光亮碳)

金属型铸造特点 1.铸件质量和精度高(机械性能提高,冷却速度提高-表层结晶组织致密,加工余量减少)

2.主要适用于低熔点合金

3.工艺成品率高,节约15~30%

4.用于批量生产

5.模具制备是关键

6.存在的问题:模具成本高;金属型不透气,冷却速度过大,已出现浇不足,开裂等。 金属型成型过程的三个重要特点

1.连续体系导致的型内气体变化

2.优良的导热性能产生的热交换特性

3.材料的刚性导致的对铸件收缩的影响 对金属型而言涂料的作用:1.保护金属型,减少高温液态金属对金属型的热冲击,减少型壁内应力

2.调节铸件冷却速度,控制凝固顺序

3.改善铸件表面质量

4.改善型腔中气体的排除条件

涂料的组成:粉状耐火材料、粘结剂、溶剂、特殊附加物

金属型的浇注 T:低→冷隔、气孔 V :由于激冷与不透气

高→冲蚀型壁 先慢(防飞溅) 后快(快充型) 再慢(防溢出) 将金属型下腔做成空腔1,散热 2,省料 3,减重 必须冷却:风冷,间接水冷(水静止),直接水冷(水流动)

分型面:两半铸型相互接触的表面 分型面的设置原则

1,尽可能使铸件全部比大部处于同一半型2,分型面数目尽量少3,尽量选用平面为分型面4,避免砂箱过高 5,便于下芯、合箱和合型(尽量把主要砂芯放在下半型)6,注意减轻铸件清理和机械加工量

砂芯:为起模方便,并形成铸件的内腔孔和铸形外形不能出砂的部位所采用的砂块 基本要求:1,形状、尺寸、位置符合铸件的要求 2,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3,抵抗高温金属液的冲击和铸压力

4,排气顺畅 5,较好的退让性 芯头:伸出铸件以外不与金属液接触的砂芯部分 基本作用:定位、支撑、排气 分类 几何位置 结构形式 ?????????→???→?铸型材料冷却性铸件结构特征凝固方式和氧化性材料特性影响决定.3.2.1???????????→??????→组织状态性能缺陷致密度内在尺寸表面精度外在.3.2.1?????????????????????????????????↑↑→?????↑↑↑↑↓↑?????冷却速度凝固方式凝固收缩充型流充型压力路径充型流动性粘度浇注温度加快补缩去除夹杂气体

薄壁复杂件金属的流动性充型流动铸造V t .2.1.3.2.1?????中间凝固糊状凝固逐层凝固凝固方式?

、逐渐的温度梯度)(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两相区的宽度?????均衡凝固同时凝固顺序凝固凝固原则 ??水平芯头垂直芯头 ?? ??定位芯头

联合芯头加大芯头特殊芯头普通芯头

熔模铸:以蜡模为模型,以若干耐火材料为铸型材料,形成铸型后,熔去蜡模形成成型腔,最终在重力作用下成形的液态成形方法 熔模的组装是把形成铸件的熔模和形成浇冒口系统的熔模组合在一起 特点:1,光洁度较一般铸件的高2,可以铸造各种高温合金的复杂的铸件、3,尺寸精度较高

压力铸:将液态或半液体的金属在高压作用下,高速充填铸型,并在高压下凝固而获得铸件的工艺方法。高压高速 工艺参数: 1,压铸压力 2,压铸速度 特点:1,浇注时间短,易于自动化 2,铸型散热快,晶粒细化,耐磨耐蚀

3,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 4,凝固速度快,排气困难,易于形成流孔疏松

5,模具成本高 6,适用于有色金属薄壁复杂铸件的大批量生产

低压铸造:在0.2-0.7 atm 时在压力下凝固成形,也是指金属在低的气体压力作用下从坩埚中自上而下地填充型腔并凝固获得铸件的一种方法(低压铸造是使液态金属在较小压力作用下使金属液由下而上对铸型进行充型,并在压力下凝固成型的凝固工艺)

特点:充型压力和充型速度易于控制,气孔、夹渣少;铸型散热快,组织致密,机械性能好;无需冒口设置,金属利用率高;铸件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适于生产质量要求高的铝镁等有色金属铸件

离心铸造:指将液态金属浇入高速旋转的铸型中,使金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充填型腔并凝固成型的方法 特点 1,铸件致密度高,气孔、夹渣缺陷少,综合力学性能好 2,提高金属的充填能力,改善充型条件 3,离心铸造可能带来成分偏析 4,可减少或取消浇注条纹,大大提高工艺出品率

反重力铸造:指液态金属在与重力方向相反方向力的作用下完成充型,补缩和凝固过程的铸造成型方法

在消失模铸造中,液态金属从内浇口进入后,是呈放射状向前推进最后充型的部位是离内浇口最远处。 凝固速度慢,铸型刚度好,热裂倾向小 消失模铸造:用泡沫塑料制成带有浇冒系统的模型,覆上涂料,用干砂造型,不需取模,直接浇注的铸造生产方法: 流程:泡沫组合→挂涂料(薄壳,支撑表面)→充填支撑砂→抽真空(铸型形成负压)→浇注 消失模的热解:热解产物气化和裂解充分,会产生大量炭粉,造成铸钢表面增碳但由于铸铁本身高碳含量,不像铸钢表现出增碳缺陷,而是在表面造成波纹状或滴瘤状的皱皮缺陷 消失模工艺:白区技术(模样的制作) 黄区技术(涂料的配制及干燥) 黑区技术(金属的浇注) 白区技术:发泡成型→模样收缩 黄区技术:涂料要求透气性好强度高 涂料组成:耐火材料,黏合剂,载液,悬浮剂,附加物 黑区技术:

特点:1.不分型起模,精度高 2.能制造形状复杂的铸件和工艺品 3.冒口设置可自由设置,不易产生缩孔缩松

4.易产生有害气体,铸件易渗碳,降低铸件表面质量

5.适合于起模困难,形状复杂的铸件 ??压室内径)压射比压(压射压力压射压力/ ??→内浇口截面积比压压射速度影响因素)(24d P F P p π==?????产物,减少针孔缺陷铝合金需尽快排出气化相矛盾铸件精度透气性和强度

好厚:保温性好,流动性涂料厚度的影响??

?太低:铸型易“溃型”

太高:形成铁包砂真空度.1?????难逸出)太快:气孔(分解产物太慢:塌砂,浇不足速度.2易产生缩孔及缩松含气量上升,温度过高,金属收缩及量浇不足缺陷提高表面质克服冷隔,对铸铁件,提高温度能温度比普通砂型稍高

金属粉末工艺性能的测试 流动性 1,粉末颗粒愈大,形状越规则,细粉末所占比例小,流动性好 2,相对密度=实际密度/理论密度 压缩性和成形性?粉末压制后,压坯保持既定形状的能力(成形性)

? (压缩性) 表征:粉末得以成形的最小单位压力或压坯强度

金属粉末在规定的压制 检测方法(测定是封闭模具中的单轴双向压制)

条件下被压紧的能力 1,圆柱形压坯转鼓实验

2,圆柱形压坯抗拉强度

用规定的单位压力下粉末所达到的压坯密度 压制性=压缩性+成形性

影响因素: 1,金属的塑性:塑性好则压缩性好 2,颗粒的形状与结构:雾化粉比还原粉松密高,压缩性较好 松软,形状不规则,成形性好

压缩性和成形性相互矛盾

尺寸测定: 脱模后弹性后效应,尺寸增大 尺寸变化的测量 1,从模腔尺寸到压坯尺寸

2,从压坯尺寸到烧结尺寸 影响因素:1,粉末的类型 越细,表面越光滑 低塑性,变化大 2,烧结条件

3,成形压力: ?

?↓↑↑↑,弹性后效应高压成形:,弹性后效应低压成形:F F

复合材料 成型加工 由两类以上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材料复合出来的保留原有优秀的性能 材料特点: 增强相与基体相容关系1,润湿性 2,比重差 3粘度变化 材料制备与成型同时完成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 1,手糊成型 2,喷射成型 3,纤维缠绕成型

整体复合材料的成型1,粉末冶金法 2,增外加强体颗粒法(要润湿) 3,厚位反应复合法(弥散分布均匀) 成形方法:1,以铸造成形工艺为基础 2,核心是进行增强相颗粒的合成反应

3,关键合成过程控制。控制反应过程、颗粒大小和数量

自蔓延高温合成:是利用反应物之间高的化学反应热的自加热和自传导作用来合成材料的一种技术,当反应物一旦被引燃,便会自动向尚未反应的区域传播,直至反应完全,是制备无机化合物高温材料的一种新方法。 表面复合材料 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1,表面与母材的结合性能 2,成形工艺问题

铸渗法是铸件表面合金化的一种方法,又被称为覆铸造法或熔铸法,即在铸型型壁上涂(或贴)覆一定配比的合金粉末膏剂(也称涂覆层或膏块),当浇注成形时,金属液浸透涂料的毛细孔隙,高温的液态母材金属与合金粉末之间产生强烈热作用(合金粉末溶解、熔化或发生化学反应)并进行物质互渗,以此改变铸件表层的结构和性能。

塑料按合成方法 组成 塑料以合成树脂为基本成分,一般含有: 添加剂如填料,增塑剂,稳定剂,色料

按树脂的分子结构和热性能

热塑性塑料:分子结构为线性或支链结构,可反复加热重塑,且保持其化学结构和性能基本不变。常用: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通过温度的降低成形

热固性塑料:以缩聚反应合成的树脂为基础,加入多种添加剂组成的塑料。不可反复加热重塑,固化后,分子为网状的体型结构,呈不溶不熔的特性。常用:酚醛塑料、有机硅塑料等 合成反应成形

塑料的特性决定成形方法 热塑性:通过温度的降低成形 热固性:合成反应成形 工艺性能:1、流动性:充型的基础,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2.结晶性。表现出晶体的性质――控制条件可改善产品性能 3.吸湿性。极性基团――吸水――气孔(泡) 4.收缩性 5.热敏性

塑料制件的成形方法:1.注塑成型。将热塑性塑料或某些热固性塑料加工成零件的加工方法 采用注射机注射成型

2.挤塑成形。将粉料或颗粒的塑料原料加入挤压机的料桶中,加热软化,在螺旋螺杆的作

用下,使塑料受挤压前移通过口模,冷却后制成等截面连续制品的方法

3.压塑成型(热固性塑料):分为模压法和层压:是将粉状、粒状的塑料原料或片状的塑料

坯料(层压法)放入模具中,经加热和加压而成形为塑料制品的方法 ?

? ??缩合聚合加成聚合人工合成天然

铸造成型工艺

名词解释 1.材料成形技术: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增值加工或处理,材料制备成具一定结构形式和形状工件的方法 2.液态成型:将液态金属浇注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 3.逐层凝固:纯金属和共晶成分的合金在凝固中不存在固液两相并存的凝固区,所以固液分界面清晰可见,一直向铸件中心移动(铸铁) 4.糊状凝固:铸件在结晶过程中,当结晶温度范围很宽且铸件界面上的温度梯度较小,则不存在固相层,固液两相共存的凝固区贯穿整个区域(铸钢) 5.同时凝固原则:铸件相邻各部位或铸件各处凝固开始及结束的时间相同或相近,甚至是同时完成凝固过程,无先后的差异及明显的方向性 6.顺序凝固原则:在铸件上可能出现缩孔的厚大部位通过安放冒口等工艺措施,使铸件远离冒口的部位先凝固,然后是靠近冒口的部位凝固,最后才是冒口本身凝固。 7.均衡凝固原则:利用铸铁件石墨的共晶膨胀消除缩松的工艺方式 8.砂型铸造:以型砂(SiO2)为铸型、在重力下充型的液态成形工艺方法 9.金属型铸造:以金属为铸型、在重力下的液态成形方法。 10.熔模铸:以蜡为模型,以若干层耐火材料为铸型材料,成形铸型后,熔去蜡模形成型腔,最终在重力下成形的液态成形方法 11.压力铸:把液态或半液态的金属在高压作用下,快速充填铸型,并在高压下凝固而获得铸型的方法 12.低压铸造:是液态金属在较小的压力(20—80Kpa)作用下,使金属液由下而上对铸型进项充型,并在此压力下凝固成型的铸造工艺 13.反重力铸造:液态金属在与重力相反方向力的作用下完成充型,凝固和补缩的铸造成型 14.离心铸造:将液态金属浇注到高速旋转的铸型中,使金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充填型腔并凝固成型的方法 15.消失模铸造:用泡沫塑料制成带有浇冒系统的模型,覆上涂料,用干砂造型,无需取模,直接浇注的铸件方法 16.浇注系统:液态金属流入型腔的通道的总称,通常由浇口杯,直浇道,直浇道窝,横浇道和内浇道组成 17.阻流界面:在浇注系统各组元中,截面积最小的部分称为阻流截面 18.集渣包:横浇道上被局部加大加高的部分 19.浇口比: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截面积之比 20.热节:在壁的相互连接处由于壁厚增加,凝固速度最慢,最容易形成收缩类缺陷 分型面:两半铸型相互接触的表面。分为平直和曲面。作用:便于造型、下芯和起模具。 21.砂芯:为了起模方便并形成铸件的内腔、孔和铸件外形不能出砂的部位,所采用的砂块 22.芯头:伸出铸件以外不与金属液接触的砂芯部分芯头种类:垂直芯头、水平芯头、特殊结构的芯头 23.冒口:铸型内用于储存金属液的空腔,在铸件凝固过程中补给金属,起到防止缩孔,缩松,排气和集渣的作用 冒口=冒口区+轴线缩松区+末端区 24.冒口的补缩距离:冒口补缩后形成的致密冒口区和致密末端区之和 25.补贴:为实现顺序凝固和增强补缩效果,在靠近冒口的壁厚上补加倾斜的金属块 26.均衡凝固:利用铸铁件石墨的共晶膨胀消除缩松的工艺方法 27.缩孔与缩松:液态合金在冷凝过程中,若其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所缩减的容积得不到补充,则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形成一些孔洞。大而集中的称为锁孔,细小而分散的称为缩松 28.收缩时间分数:铸铁件表观收缩时间与铸件凝固时间的比值 29.补缩量:铸件从浇注系统,冒口抽吸的补缩液量收缩模数:均衡凝固时均衡点的模数 30.复合材料:由有机高分子,无机非金属和金属等几类不同材料人工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它既保留原组分的主要特征,又获得了原组分不具备的优越性能 31.机械加工余量:在铸件加工表面上流出的、准备切削去的金属厚度。 32.冒口补缩通道:末端多了一个散热面,散热快—构成一个朝向冒口而递增的温度梯度;存在平行于轴线的散热表面,形成一个朝向冒口的楔形的补缩通道 33.工艺出品率:铸件质量占铸件及浇注系统(含冒口)质量的比例 34.反重力铸造:指液态金属在与重力方向相反方向力的作用下完成充型,补缩和凝固过程的铸造成型方法 35.离心铸造:指将液态金属浇入高速旋转的铸型中,使金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充填型腔并凝固成型的方法

泵盖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泵盖铸造工艺设计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

目录 1.铸造工艺分析 (1) 1.1零件介绍 (1) 1.2零件生产方式选择 (1) 1.3技术要求分析 (1) 1.4 合金铸造性能分析 (2) 2.确定铸造工艺方案 (2) 2.1确定铸造方法 (2) 2.2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 (2) 2.3确定型内铸件数目 (3) 2.4不铸出孔及槽的确定 (3) 2.5机械加工余量和铸造圆角的确定 (3) 2.6起模斜度和分型负数的确定 (5) 2.7砂芯的确定 (7) 2.8铸造收缩率的确定 (7) 2.9冒口的确定 (7) 2.10浇注系统的确定 (8) 3.芯盒的设计 (9) 3.1芯盒材质和分盒方式的确定 (9) 4.总结 (9) 参考资料 (10)

1.铸造工艺分析 零件简介: 1.1零件介绍: 零件名称:泵盖 零件材料:HT200 1.2零件生产方式选择: 大批量生产,零件图如下:

1.3技术要求分析 按照国家标准,对于HT200,其抗拉强度应达到200Mpa。铸件在使用时工作条件较好,但此铸件需起隔爆作用,按照技术要求,需在粗加工后进行时效处理及相应的热处理工艺。另外,铸件清砂后,焖火铲除毛刺喷砂后喷G04-6铁红过氯乙烯底漆。除此外无特殊技术要求。 注:其中φ21H7内孔为重要加工面,不允许存在气孔、夹砂等铸造缺陷。 1.4 合金铸造性能分析 灰铸铁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 (1)流动性。灰铸铁的熔点较低,结晶温度范围较小,在适宜的浇注温度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容易填充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且不易产生气孔、浇不足、冷隔等缺陷。 (2)收缩性。灰铸铁的浇注温度较低,凝固中发生共析石墨化转变,使其线收缩小,产生的铸造应力也较小,所以铸件出现翘曲变形和开裂的倾向以及形成缩孔、缩松的倾向都较小。 (3)灰铁充型能力好,强度较高,耐磨、耐热性好,减振性良好,铸造性较好,但需人工时效。 2.确定铸造工艺方案 2.1确定铸造方法 铸件材质为HT200,,其轮廓尺寸25×φ110,属中小件,联结结构合理,符合灰铸铁铸造要求,可以进行铸造工艺设计。采用湿砂型机器造型大批量生产。 采用湿砂型机器脱箱造型,热芯盒水玻璃砂射芯机制芯。 2.2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 浇注位置选择原则: (1)重要加工面应朝下或呈直立状态; (2)铸件的大平面应朝下; (3)应有利于铸件的补缩; (4)应保证铸件有良好的金属液导入位置,保证铸件能充满; (5)应尽量少用或不用砂芯; (6)应使合型、浇注和补缩位置一致。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结合《铸造工艺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的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及时更新工艺设计题目、增设工艺设计方案验证环节、引入任务驱动型自主学习模式、强化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以及改善考核方法等一系列措施,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铸造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铸造工艺课程设计》作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其教学目标是能够运用所学铸造理论及工艺设计知识比较系统地学习掌握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方法,使学生能够制定出比较合理的铸造工艺,并设计出结构合理的工装模具;同时通过课程设计,也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设计绘图能力、查阅工艺设计资料的基本技能以及分析解决铸造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满足铸造行业用人需求。然而在《铸造工艺课程设计》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课程设计题目陈旧且数量较少现有题目陈旧,缺乏时效性,与铸造生产实际脱节,致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很难达到铸造行业的需求。图纸数量较少,难以满足1人1题,甚至需要多人共用1题或每年重复使用,这就导致存在学生之间相互抄袭或抄袭往届学生作品的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自主从事铸造工艺设计工作的能力。(2)缺乏工艺验证环节课程设计通常只包括工艺设计、工装设计以及设计说明书的撰写等内容,而不进行实际生产验证,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判断工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及可行性。(3)教师指导不足通常1名老师指导1个班级的课程设计工作,人数在40人左右,这就导致指导教师无法详细指导每位学生。(4)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全

面课程考核更侧重于图纸质量以及设计说明书的规范性,而忽略了对设计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及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与评价。鉴于此,以《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核心课程建设为契机,本文归纳总结了铸造工艺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中所采取的的改革与实践方法。 1.及时更新工艺设计题目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题目要做到推陈出新,以激发学生的设计热情。为此建立了以企业实际在生产零件为主的课程设计零件图纸库,且图纸数量要多于专业人数,且要保证每年有10%以上的题目更新,以保证课程设计与企业生产实际接轨。图纸库的建立与更新由教研室每年定期审核通过,以保证图纸的规范性及零件结构复杂程度适中。课程设计分配设计任务时,保证1人1题,且指导教师要综合考虑所带学生的设计基础差异问题,题目的选择与分配要有难度区分,并在课程设计任务分配时给出明确说明及评分标准。 2.增设工艺设计方案验证环节 本课程增设了工艺设计方案验证环节,有两种不同方式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第一种验证方法是引入Procast及AnyCasting等铸造模拟软件对铸件充型、铸造温度场以及铸造缺陷出现的位置和数量等进行模拟分析,进而优化工艺设计方案。模拟仿真环节的引入有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工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使铸造工艺设计更符合铸造生产实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与应用软件的能力。第二种验证方法则是按照其工艺设计方案进行实际铸造生产,铸造生产可直接在校内铸造生产实训中心进行,该中心不仅有砂型铸造所需设备及原材料,且

砂型铸造工艺流程

砂型铸造工艺流程 砂型铸造工艺流程图 制作木模-造型-熔化-浇注-落砂-冒口拆除-检验入库 熔模铸造工艺 失蜡铸造现在称为熔模铸造。这是一种很少切割或不切割的铸造工艺,是铸造行业的一项优秀技术。它被广泛使用。它不仅适用于各种类型和合金的铸造,而且可以生产出比其他铸造方法具有更高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铸件,甚至复杂的、耐高温的、难以加工的、其他铸造方法难以铸造的铸件也可以通过熔模精密铸造来铸造。 熔模铸造是在古代蜡模铸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个古老的文明,中国是最早使用这项技术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几百年,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了这种失传的铸蜡技术,用来铸造钟鼎和具有各种精美图案和文字的器皿,如春秋时期曾侯乙墓的青铜板。曾侯乙墓雕像板的底座是多条龙缠绕在一起,首尾相连,上下交错,形成一个中间镂空的多层云纹图案。这些图案很难用普通的铸造工艺来制作,而失蜡法的铸造工艺可以利用石蜡无强度、易雕刻的特点,用普通的工具雕刻出与曾侯乙墓的雕像板相同的石蜡工艺品,然后加入浇注系统,经过上漆、脱蜡、浇注,得到精美的曾侯乙雕像板 现代熔模铸造法在20世纪40年代实际应用于工业生产当时,航空喷气发动机的发展要求制造具有复杂形状、精确尺寸和光滑表面的耐热合金部件,如叶片、叶轮和喷嘴。由于耐热合金材料难以加工,零件形状复杂,因此不可能或难以用其他方法制造。因此,需要找到一

种新的精确的成型工艺。因此,现代熔模铸造法借鉴了古代传下来的失蜡铸造法,通过对 材料和工艺的改进,在古代工艺的基础上取得了重要的发展。因此,航空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熔模铸造的应用,熔模铸造的不断改进也为航空工业进一步提高性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开始将熔模铸造应用于工业生产此后,这种先入为主的铸造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已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机床、船舶、内燃机、燃气轮机、电信仪器、武器、医疗器械、切割工具等制造业,以及工艺品的制造。所谓的 熔模铸造工艺简单地指用易熔材料(如蜡或塑料)制作易熔模型(称为熔模或模型),在其上涂覆几层特殊的耐火涂层,干燥并硬化形成整体外壳,然后用蒸汽或温水将外壳上的模型熔化,然后将外壳放入砂箱中,在其周围填充干砂,最后将模具放入穿透式烘烤器中进行高温烘烤(例如,当使用高强度外壳时,脱模后的外壳可以不造型直接烘烤)、模具或外壳 熔模铸件尺寸精度高,一般可达CT4-6(砂型铸造CT10~13,压铸CT5~7)。当然,由于熔模铸造工艺过程复杂,影响铸件尺寸精度的因素很多,如模具材料的收缩、熔模的变形、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模壳的线性变化、合金的收缩率以及铸件在凝固过程中的变形等。因此,普通熔模铸件的尺寸精度相对较高,但其一致性仍有待提高(使用中高温蜡材料的铸件的尺寸一致性有待提高)用 压制熔体模具时,采用型腔表面光洁度高的型材,因此熔体模具的

支座铸造工艺课程设计3

2.1 确定零件材料及牌号 零件的支座的零件图如图所示,其轮廓尺寸为Φ80×200×110,平均壁厚30,支座底部需螺栓固定,留有2个螺栓孔,尺寸Φ15,可在铸件完成后切削加工,且有一定的表面精度要求。 支架在铸造过程中,应该选用灰铸铁作为材料。灰铸铁流动性好,易浇注,且收缩率最小,并且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减少,使铸件易于切削加工。采用砂型铸造,简单而且工艺性好。 此铸铁为200×110mm的灰铸铁件,其型号应为HT150。

2.2 铸造方案的拟定 2.2.1 铸型种类的选择 支座零件具有内腔,小孔,圆角,凸台以及锥角,形状较为复杂,表面质量无特殊要求,最大轮廓尺寸为200mm,应选用砂型铸造成形。又采用小批量生产,所以铸件类型应使用湿砂型铸造。这样灵活性大,生产率高,生产周期短,便于组织流水生产,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材料成本低,节省烘干设备、燃料、电力等。模样采用金属模是合理的。 2.2.2 画出零件图 图2 零件图

2.3 分型面的确定 2.3.1分型选择原则 分型面是指两半铸型相互接触的表面。分型面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铸件的尺寸精度、成本和生产率。应满足以下要求 1.应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置于同一半型内 2.应尽量减少分型面的数目 3.分型面应尽量选用平面 4.便于下芯、合箱和检测 5.不使砂箱过高 6.受力件的分型面的选择不应削弱铸件结构强度 7.注意减轻铸件清理和机械加工量 2.3.2 几种分型方案 初步对支座进行分析,有以下四种方案Ⅰ,Ⅱ,Ⅲ,Ⅳ,如图3所示

图3 分型方案图 2.3.3 分析各个方案的优缺点 Ⅰ方案以支架的底面为分型面在分型面少而平的原则中,其分型面数量不仅少而且还平直,铸件全部放在下型,既便于型芯安放和检查,又可以使上型高度减低而便于合箱和检验壁厚,还有利于起摸及翻箱操作。 Ⅱ方案铸件没有能尽可能的位于同一半型内,这样会因为合箱对准误差使铸件产生偏错。也有可能因为合箱不严在垂直面上增加铸件尺寸。

砂型铸造的基本过程 Jun-2014

?砂型铸造的基本过程https://www.sodocs.net/doc/012437604.html,/20111213/62031.html ?砂型铸造有六个基本步骤: 1) 把模样放入砂中制成一个模具。 2) 在浇注系统中把原型和砂子接合起来。 3) 把模样去掉。 4) 把模具的空隙用熔化了的金属填充起来。 5) 让金属冷却。 6) 把砂型模具敲掉取出铸件。 砂型铸造案例 项目导入:轴承座铸件的造型工艺方案。 铸件简图:轴承座如图2-1所示。 铸件材料:HT150。 体积参数:轮廓尺寸240mm′65mm′75mm,铸件重量约5kg。 生产性质:单件生产。 项目要求:确定铸件的造型工艺方案并完成造型操作。

图2-1 轴承座 将液体金属浇入用型砂捣实成的铸型中,待凝固冷却后,将铸型破坏,取出铸件的铸造方法称为砂型铸造。砂型铸造是传统的铸造方法,它适用于各种形状、大小及各种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套筒的砂型铸造过程如图2-2所示,主要工序包括制造模样型芯盒、制备造型材料、造型、制芯、合型、熔炼、浇注、落砂、清理与检验等。 图2-2 套筒的砂型铸造过程 铸件生产前需根据零件图绘制出铸造工艺图,铸造工艺图是在零件图上用各种工艺符号及参数表示出铸造工艺方案的图形。其中包括:浇注位置,铸型分型面,型芯的数量、形状、尺寸及其固定方法,加工余量,收缩率,浇注系统,起模斜度,冒口和冷铁的尺寸和布置等。铸造工艺图是指导模样(型芯盒)设计、生产准备、铸型制造和铸件检验的基本工艺文件。砂型铸造主要工序包括: (1) 根据零件图制造模样和型芯盒; (2) 配制性能符合要求的型(芯)砂; (3) 用模样和型芯盒进行造型和造芯; (4) 烘干型芯(或砂型)并合型; (5) 熔炼金属并进行浇注; (6) 落砂、清理和检验。 2.1.1 常用造型工模具 1. 砂箱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案例

前言 铸造工艺学课程就是培养学生熟悉对零件及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与步骤以及掌握铸造工艺与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的一门主要专业课。课程设计则就是铸造工艺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也就是我们铸造专业迎来的第一次全面的自主进行工艺与工装设计能力的训练。在这个为期两周的过程里,我们有过紧张,有过茫然,有过喜悦,从中感受到了学习的艰辛,也收获到了学有所获的喜悦,回顾一下,我觉得进行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有如下几点: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运用铸造工艺学课程与其她先修课程的的理论与实际知识去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制定与合理选择工艺方案,正确计算零件结构的工作能力,确定尺寸,掌握了浇冒口的作用及其原理,具有正确设计浇冒口系统的初步能力;掌握铸造工艺与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 熟悉型砂必须具备的性能要求,原材料的基本规格及作用,并初步具备分析与解决型砂有关问题的能力。 熟悉涂料的作用、基本组成及质量的控制;了解提高铸件表面质量与尺寸精度的途径。 了解合金在铸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铸造缺陷以及采取相关的防止途径,并初步具备分析、解决这类缺陷的基本解决途径 学习进行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与手册等。 目录 第一章零件铸造工艺分析 (4) 1、1零件基本信息 (4) 1、2材料成分要求 (4) 1、3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4) 1、3、1铸造尺寸公差与重量公差 (5) 1、3、2机械加工余量 (5) 1、3、3铸造收缩率 (5) 1、3、4拔模斜度 (5) 1、4其她工艺参数的确定 (5) 1、4、1工艺补正量 (5) 1、4、2分型负数 (5) 1、4、3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 (5)

支座铸造工艺课程设计-2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支座铸造工艺设计 院系:工学院机械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

黄河科技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学院机械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2011级 1班 学号姓名指导教师 设计题目: 支座铸造工艺设计 课程名称: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时间:5 月 22 日至 6 月 6 日共 2 周 课程设计工作内容与基本要求(已知技术参数、设计要求、设计任务、工作计划、所需相关资料)(纸张不够可加页) 1、已知技术参数 图1 支座零件图 2、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任务 1 选择零件的铸型种类,并选择零件的材料牌号。 2 分析零件的结构,找出几种分型方案,并分别用符号标出。 3 从保证质量和简化工艺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选出最佳分型方案,标出浇注位 置和造型方法。 4 画出零件的铸造工艺图(图上标出最佳浇注位置与分型面位置、画出机加工余 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型芯及型芯头,图下注明收缩量) 5 绘制出铸件图。

2)设计要求 1设计图样一律按工程制图要求,采用手绘或机绘完成,并用三号图纸出图。 2 按所设计内容及相应顺序要求,认真编写说明书(不少于3000字)。 3、工作计划 熟悉设计题目,查阅资料,做准备工作 1天 确定铸造工艺方案 1天 工艺设计和工艺计算 2天 绘制铸件铸造工艺图 1天 确定铸件铸造工艺步骤 2天 编写设计说明书 3天 答辩 1天 4.主要参考资料 《热加工工艺基础》、《金属成形工艺设计》、《机械设计手册》 系主任审批意见: 审批人签名: 时间:2013年月日

支座铸造工艺设计 摘要 铸造是指将液态金属或合金浇注到与零件尺寸、形状相适应的铸型型腔里,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铸造成形是机械类零件和毛坯成形的重要工艺方法之一,尤以适合于制造内腔和外形复杂的毛坯或零件。 本文主要分析了支座的结构,并根据其结构特点确定了它的砂型铸造工艺。支座是支撑其他零部件的重要承力零件,主要承受着径向压缩及轴向摩擦的作用,它具有结构稳定、形状简单、廉价实用等特点,故在机械零件的设计、加工制造中支座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设计了支座的砂型铸造工艺,包括铸型(型芯)及造型方法的选择、分型面选择和浇注位置的确定、浇注系统及冒口的设置、落砂清理及检验等。绘制了铸件的零件图及铸造工艺图。本文还对支座的铸造质量指标(包括加工余量、拔模斜度、收缩率及变形等)进行了分析与评估,以便于工艺更好的完善。 关键词:砂型铸造,浇注,加工余量,拔模斜度,收缩率

铸造成形工艺理论基础

第一篇金属的铸造成形工艺 第一章铸造成形工艺理论基础 §1-1 概述 金属液态成形工艺——铸造、液态冲压、液态模锻等 铸造(最广泛)——将液态合金浇注到与零件的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使其冷却凝固,得到毛坯或零件的成形工艺(生产方法)。 一、特点 1.能制成形状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毛坯: 如:阀体、泵体、叶轮、螺旋浆等 2.铸件的大小几乎不受限制,重量从几克到几百吨 3.常用的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成本较低,其应用及其广泛 (如:机床、内燃机中铸件70~80%,农业机械40~70%) 但铸造生产过程较复杂,废品率一般较高,易出现浇不足,缩孔,夹渣、气孔、裂纹等缺陷。 二、分类 铸造 砂型铸造——90%以上,成本低 特种铸造——熔模、金属型、压力、低压、离心 质量、生产率高,成本也高 §1-2 铸造的工艺性能 工艺性能——符合某种生产工艺要求所需要的性能 铸造性能——合金的流动性、收缩性、吸气性、偏析等 一、合金的流动性 1.概念 指液态合金本身的流动能力,它是合金主要的铸造性能,流动性愈强,愈便于浇铸出轮廓清晰、薄而复杂的铸件。 同时,有利于非金属夹杂物和气体的上浮与排除,还有利于对合金冷凝过程所产生的收缩进行补缩。 流动性不好——浇不足、冷隔 [注]:流动性的测定——“螺旋形试样”(图1-1)

流动性愈好,浇出的试样愈长 灰铸铁、硅黄铜最好,铝合金次之,铸钢最差 2.影响合金流动性的因素 ①化学成分 共晶成分合金的结晶是在恒温下进行的,此时,液态合金从表层逐层向中心凝固,由于已结晶的固体层内表面比较光滑(图1-3a)对金属液的阻力较小。同时,共晶成分合金的凝固温度最低(铁碳合金状态图)。 相对说来,合金的过热度(浇注温度与合金熔点之温差)大,推迟了合金的凝固,故共晶成分合金的流动性最好。 除纯金属外,其它成分合金是在一定温度范围的逐步凝固,即经过液、固并存的两相区。此时,结晶是在截面上的一定宽度的凝固区内同时进行的,由于初生的“树枝状”晶体,使已结晶固体层的表面粗糙(图1-3b)所以,合金的流动性变差。 共晶生铁,流动性好。 [注]:降低金属液粘度——提高流动性 如加P—铸铁凝固温度、粘度↓→流动性好 但引起冷脆性(性能要求不高的小件) S→MnS→内摩擦(粘度↑)→流动性↓ ②浇注条件 浇注温度——温度↑→粘度↓过热度↑,保持液态时间长→流动性好,但过高→收缩增大,吸气增多,氧化严重→缩孔、缩松、气孔、粘砂等 控制浇注温度:灰铸铁:1200~1380℃ 铸铜:1520~1620℃ 铝合金:680~780℃ 浇注压力——压力愈大,流动性愈好 增加直浇口高度或采用压力铸造、离心铸造 ③铸型充填条件 铸型的蓄热能力——铸型材料的导热系数和比热愈大,对液态合金的“激冷” 能力愈强,流动性差。如:金属型比砂型铸造更容易产生浇不足等缺陷。 铸型中气体——在金属液的热作用下,型腔中气体膨胀,腔中气体压力增大——流动性差(阻力大) 改善措施:使型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远离浇口最高部位开设气口。 二、合金的收缩性

铸造工艺流程介绍

铸造生产的工艺流程 铸造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多工序组合的工艺过程,它包括以下主要工序: 1)生产工艺准备,根据要生产的零件图、生产批量和交货期限,制定生产工艺方案和工艺文件,绘制铸造工艺图; 2)生产准备,包括准备熔化用材料、造型制芯用材料和模样、芯盒、砂箱等工艺装备; 3)造型与制芯; 4)熔化与浇注; 5)落砂清理与铸件检验等主要工序。 成形原理 铸造生产是将金属加热熔化,使其具有流动性,然后浇入到具有一定形状的铸型型腔中,在重力或外力(压力、离心力、电磁力等)的作用下充满型腔,冷却并凝固成铸件(或零件)的一种金属成形方法。 图1 铸造成形过程

铸件一般作为毛坯经切削加工成为零件。但也有许多铸件无需切削加工就能满足零件的设计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直接作为零件使用。 型砂的性能及组成 1、型砂的性能 型砂(含芯砂)的主要性能要求有强度、透气性、耐火度、退让性、流动性、紧实率和溃散性等。2、型砂的组成 型砂由原砂、粘接剂和附加物组成。铸造用原砂要求含泥量少、颗粒均匀、形状为圆形和多角形的海砂、河砂或山砂等。铸造用粘接剂有粘土(普通粘土和膨润土)、水玻璃砂、树脂、合脂油和植物油等,分别称为粘土砂,水玻璃砂、树脂砂、合脂油砂和植物油砂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型(芯)砂的某些性能,往往要在型(芯)砂中加入一些附加物,如煤份、锯末、纸浆等。型砂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型砂结构示意图 工艺特点 铸造是生产零件毛坯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对于有些脆性金属或合金材料(如各种铸铁件、有色合金铸件等)的零件毛坯,铸造几乎是唯一的加工方法。与其它加工方法相比,铸造工艺具有以下特点:1)铸件可以不受金属材料、尺寸大小和重量的限制。铸件材料可以是各种铸铁、铸钢、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锌合金和各种特殊合金材料;铸件可以小至几克,大到数百吨;铸件壁厚可以从0.5毫米到1米左右;铸件长度可以从几毫米到十几米。 2)铸造可以生产各种形状复杂的毛坯,特别适用于生产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毛坯,如各种箱体、缸体、叶片、叶轮等。 3)铸件的形状和大小可以与零件很接近,既节约金属材料,又省切削加工工时。 4)铸件一般使用的原材料来源广、铸件成本低。 5)铸造工艺灵活,生产率高,既可以手工生产,也可以机械化生产。 铸件的手工造型 手工造型的主要方法 砂型铸造分为手工造型(制芯)和机器造型(制芯)。手工造型是指造型和制芯的主要工作均由手工完成;机器造型是指主要的造型工作,包括填砂、紧实、起模、合箱等由造型机完成。泊头铸造工量具友介绍手工造型的主要方法: 手工造型因其操作灵活、适应性强,工艺装备简单,无需造型设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但手工造型生产率低,劳动强度较大。手工造型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整模造型 对于形状简单,端部为平面且又是最大截面的铸件应采用整模造型。整模造型操作简便,造型时整个模样全部置于一个砂箱内,不会出现错箱缺陷。整模造型适用于形状简单、最大截面在端部的铸件,如齿轮坯、轴承座、罩、壳等(图2)。

端盖零件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课程名称:成型工艺及模具课程设计II 设计题目:端盖零件铸造工艺设计 院系: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1、设计任务 1.1、设计零件的铸造工艺图 1.2、设计绘制模板装配图 1.3、设计并绘制所需芯盒装配图 1.4、编写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2、生产条件和技术要求 2.1、生产性质:大批量生产 2.2、材料:HT200 2.3、零件加工方法: 零件上有多个孔,除中间的大孔需要铸造以外,其他孔在考虑加工余量后不宜铸造成型,采用机械方法加工,均不铸出。 造型方法:机器造型 造芯方法:手工制芯 2.4、主要技术要求: 满足HT200的机械性能要求,去毛刺及锐边,未注明圆角为R3-R5,未注明的筋和壁厚为8,铸造拔模斜度不大于2度,铸造表面不允取有缺陷。 3、零件图及立体图结构分析 3.1、零件图如下: 图1.零件主视图图2.零件左视图 3.2三维立体图如下: 图3.三维图(1) 图4.三维图(2) 4、工艺设计过程 4.1、铸造工艺设计方法及分析 4.1.1铸件壁厚 为了避免浇不到、冷隔等缺陷,铸件不应太薄。铸件的最小允许壁厚与铸造的流动性密切相关。在普通砂型铸造的条件下,铸件最小允许壁厚见表1。 表1. 铸件最小允许壁厚引【1,表1-3】

查得灰铁铸件在100~200mm的轮廓尺寸下,最小允许壁厚为5~6mm。由零件图可知,零件中不存在壁厚小于设计要求的结构,在设计过程中,也没有出现壁厚小于最小壁厚要求的情况。 4.1.2造型、制芯方法 造型方法:该零件需批量生产,为中小型铸件,应创造条件采用技术先进的机器造型,暂选取水平分型顶杆范围可调节的造型机,型号为Z145A。 制芯方法:由生产条件决定,采用手工制芯。 4.1.3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 当铸件的造型方法、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确定后,应当初步确定一箱中放几个铸件,作为进行浇冒口设计的依据。一箱中的铸件数目,应该是在保证铸件质量的前提下越多越好。 本铸件在一砂箱中高约52mm,长约130mm,宽约100mm,重约2.75Kg。这里选用一箱四件,根据本铸件分型面的确定,可以先确定下箱的尺寸。根据铸件重量在<5kg时,查得模型的最小吃砂量a=20mm, h=30mm, c=40mm,d或e=30mm, f=30mm, g=200mm,其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含义如图5所示。先确定下箱的尺寸,再根据表格可以选择标准的砂箱。选用Z145A顶杆式起模的震实式造型机,砂箱最大内尺寸为500mm X 400mm X 300mm。根据本铸件的大概尺寸,在设计中采用一箱四件,因为浇注系统位于上箱,所以上砂箱的高度我们还要考虑到浇注系统才可以确定。铸件在砂箱中的放置方式初步设计为图6所示方式。 图5. 最小吃砂量示意图图6. 铸件排布的初步设计 4.2、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4.2.1铸件尺寸公差和重量公差 在实际生产中,铸件的实际尺寸和重量与设计图纸所规定的尺寸和重量相比,总会有一些偏差,这种偏差愈小,铸件的精度也愈高。但铸造过程中影响铸件精度的因素很多,如铸造收缩率等工艺参数的选择,分型面、浇冒口系统和砂芯的设计,造型和制芯的工艺操作以及工艺装备本身的精度等。如果其中某个因素处理不当,就会降低铸件的精度。也不应该不顾铸件的要求和具体生产条件,盲目提高对铸件的精度要求,否则会导致铸件成本的提高和使工艺复杂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二级精度灰铸铁铸件的尺寸偏差如表2所示,重量偏差如表3所示。

端盖铸造工艺设计说明

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端盖铸造工艺设计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及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 年7 月7 日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任务与要求 1.完成产品零件图、铸件铸造工艺图各一,铸造工艺图需要三维建模(完成3D图)。 2.完成芯盒装配图一。 3.完成铸型装配图一。 4. 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15~20页),并将任务书及任务图放置首页。 二、设计容为2周 1. 绘制产品零件图、铸造工艺图及工艺图的3D图(2天)。 2. 铸造工艺方案设计:确定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确定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收缩率,确定型芯、芯头间隙尺寸。(1天)。 3. 绘制芯盒装配图(1天)。 4. 绘制铸型装配图、即合箱图(包括流道计算共2天)。 5. 编制设计说明书(4天)。 三、主要参考资料 1. 亮峰主编,材料成形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2011. 2. 丁根宝主编,铸造工艺学上册[M] ,机械工业,1985. 3. 铸造手册编委会,铸造手册:第五卷[M] ,机械工业,1996. 4. 其文主编,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第三版)[M],华中科技大学,2003.

摘要 本设计是端盖的铸造工艺设计。端盖的材料为QT400-15,结构简单,无复杂的型腔。根据端盖的零件图进行铸造工艺性分析,选择分型面,确定浇注位置、造型、造芯方法、铸造工艺参数并进行浇注系统、冒口和型芯的设计。在确定铸造工艺的基础上,设计模样、芯盒和砂箱,并利用CAD、Pro/E等设计软件绘制端盖零件图、芯盒装配图。 关键词:铸造;端盖;型芯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about the casting process of end cap. The material of end cap is QT400-15. The end cap without complex cavity owns simple structures. Select the right parting line, pouring position, modeling method ,core making method, parameters of casting by analyzing the part drawing, then design gating system, riser, core. After the design of casting process, accomplish the part drawing of end cap and assembly drawing of core box with the aid of design software such as CAD and Pro/E. Keywords:Cast; End cap; Core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案例

前言 铸造工艺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熟悉对零件及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和步骤以及掌握铸造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的一门主要专业课。课程设计则是铸造工艺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也是我们铸造专业迎来的第一次全面的自主进行工艺和工装设计能力的训练。在这个为期两周的过程里,我们有过紧张,有过茫然,有过喜悦,从中感受到了学习的艰辛,也收获到了学有所获的喜悦,回顾一下,我觉得进行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有如下几点: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运用铸造工艺学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的理论与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制定和合理选择工艺方案,正确计算零件结构的工作能力,确定尺寸,掌握了浇冒口的作用及其原理,具有正确设计浇冒口系统的初步能力;掌握铸造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 熟悉型砂必须具备的性能要求,原材料的基本规格及作用,并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型砂有关问题的能力。 熟悉涂料的作用、基本组成及质量的控制;了解提高铸件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的途径。 了解合金在铸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铸造缺陷以及采取相关的防止途径,并初步具备分析、解决这类缺陷的基本解决途径 学习进行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等。

目录 零件铸造工艺分析 (4) 零件基本信息 (4) 材料成分要求 (4) 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4) 铸造尺寸公差和重量公差 (5) 机械加工余量 (5) 铸造收缩率 (5) 拔模斜度 (5) 其他工艺参数的确定 (5) 工艺补正量 (5) 分型负数 (5) 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 (5) 反变形量 (5) 分芯负数 (6) 铸造三维实体造型 (6) 上冠件图纸技术要求 (6) 上冠件结构工艺分析 (6) 基于UG零件的三维造型 (6) 软件简介 (6) 零件的三维造型图 (6) 第三章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7) 工艺方案的确定 (7) 铸造方法 (7) 型(芯)砂配比 (8) 混砂工艺 (8) 铸造用涂料、分型剂及修补材料 (8) 铸造熔炼 (8) 熔炼设备 (9) 熔炼工艺 (9) 分型面的选择 (9) 砂箱大小及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 (10) 砂芯设计及排气 (11) 芯头的基本尺寸 (11) 芯撑、芯骨的设计 (12) 砂芯的排气 (12) 第四章浇冒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12) 浇注系统的类型及选择 (12) 浇注位置的选择 (12)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题目:工艺学课程设计 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机控制工程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前言 铸造工艺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熟悉对零件及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和步骤以及掌握铸造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的一门主要专业课。课程设计则是铸造工艺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也是我们铸造专业迎来的第一次全面的自主进行工艺和工装设计能力的训练。在这个为期两周的过程里,我们有过紧张,有过茫然,有过喜悦,从中感受到了学习的艰辛,也收获到了学有所获的喜悦,回顾一下,我觉得进行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有如下几点: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运用铸造工艺学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的理论与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制定和合理选择工艺方案,正确计算零件结构的工作能力,确定尺寸,掌握了浇冒口的作用及其原理,具有正确设计浇冒口系统的初步能力;掌握铸造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 熟悉型砂必须具备的性能要求,原材料的基本规格及作用,并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型砂有关问题的能力。 熟悉涂料的作用、基本组成及质量的控制;了解提高铸件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的途径。 了解合金在铸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铸造缺陷以及采取相关的防止途径,并初步具备分析、解决这类缺陷的基本解决途径 学习进行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等。 目录 1

第一章零件铸造工艺分析 (4) 1.1零件基本信息 (4) 1.2材料成分要求 (4) 1.3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4) 1.3.1铸造尺寸公差和重量公差 (5) 1.3.2机械加工余量 (5) 1.3.3铸造收缩率 (5) 1.3.4拔模斜度 (5) 1.4其他工艺参数的确定 (5) 1.4.1工艺补正量 (5) 1.4.2分型负数 (5) 1.4.3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 (5) 1.4.4反变形量 (5) 1.4.5分芯负数 (6) 第二章铸造三维实体造型 (6) 2.1上冠件图纸技术要求 (6) 2.2上冠件结构工艺分析 (6) 2.3基于UG零件的三维造型 (6) 2.3.1软件简介 (6) 2.3.2零件的三维造型图 (6) 第三章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7) 3.1工艺方案的确定 (7) 3.1.1铸造方法 (7) 3.1.2型(芯)砂配比 (8) 3.1.3混砂工艺 (8) 3.1.4铸造用涂料、分型剂及修补材料 (8) 3.2铸造熔炼 (8) 3.2.1熔炼设备 (9) 3.2.2熔炼工艺 (9) 3.3分型面的选择 (9) 3.4砂箱大小及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 (10) 3.5砂芯设计及排气 (11) 3.5.1芯头的基本尺寸 (11) 3.5.2芯撑、芯骨的设计 (12) 3.5.3砂芯的排气 (12) 第四章浇冒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12) 4.1浇注系统的类型及选择 (12) 4.2浇注位置的选择 (12) 2

砂型铸造实习报告

砂型铸造实习报告 篇1:砂型铸造实习报告钢、铁和大多数有色合金铸件都可用砂型铸造方法获得。由于砂型铸造所用的造型材料价廉易得,铸型制造简便,对铸件的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均能适应,长期以来,一直是铸造生产中的基本工艺。砂型铸造所用铸型一般由外砂型和型芯组合而成。为了提高铸件的表面质量,常在砂型和型芯表面刷一层涂料。涂料的主要成分是耐火度高、高温化学稳定性好的粉状材料和粘结剂,另外还加有便于施涂的载体(水或其他溶剂)和各种附加物。 铸造分类铸造分类主要有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两大类。 1 普通砂型铸造,利用砂作为铸模材料,又称砂铸,翻砂,包括湿砂型、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类,但并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铸造。好处是成本较低,因为铸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复使用;缺点是铸模制作耗时,铸模本身不能被重复使用,须破坏后才能取得成品。 2特种铸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为以天然矿产砂石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熔模铸造、泥型铸造、壳型铸造、负压铸造、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消失模铸造等)和以金属为主要铸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连续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等)两类。 砂型材料 制造砂型的基本原材料是铸造砂和型砂粘结剂。最常用

的铸造砂是硅质砂。硅砂的高温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则使用锆英砂、铬铁矿砂、刚玉砂等特种砂。为使制成的砂型和型芯具有一定的强度,在搬运、合型及浇注液态金属时不致变形或损坏,一般要在铸造中加入型砂粘结剂,将松散的砂粒粘结起来成为型砂。应用最广的型砂粘结剂是粘土,也可采用各种干性油或半干性油、水溶性硅酸盐或磷酸盐和各种合成树脂作型砂粘结剂。砂型铸造中所用的外砂型按型砂所用的粘结剂及其建立强度的方式不同分为粘土湿砂型、粘土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种。 1.粘土湿砂型 以粘土和适量的水为型砂的主要粘结剂,制成砂型后直接在湿态下合型和浇注。湿型铸造历史悠久,应用较广。湿型砂的强度取决于粘土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粘土浆。型砂一经混好即具有一定的强度,经舂实制成砂型后,即可满足合型和浇注的要求。因此型砂中的粘土量和水分是十分重要的工艺因素。 优点:①粘土的资源丰富、价格便宜。②使用过的粘土湿砂经适当的砂处理后,绝大部分均可回收再用。③制造铸型的周期短、工效高。④混好的型砂可使用的时间长。⑤砂型舂实以后仍可容受少量变形而不致破坏,对拔模和下芯都非常有利。 缺点:①混砂时要将粘稠的粘土浆涂布在砂粒表面上,需要使用有搓揉作用的高功率混砂设备,否则不可能得到质量良好的型砂。②由于型砂混好后即具有相当高的强度,造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1)

材料成型过程控制 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2.9.19至2012.10.15

目录 一、铸造工艺分析 (1) 二、砂芯设计 (3) 三、冒口设计 (5) 四、浇注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7) 五、沙箱铸件数量的确定 (10) 六、参考数目、资料 (11)

图1所示的事U型座,主要用于拆卸主轴上的皮带轮。 材料为ZG25(主要元素含量:W C%=0.22~0.32%,W Mn%=0.5~0.8%,W Si%=0.2~0.45%)。 技术要求:①未标示的铸造圆角半径R=3~5。②未标铸造倾斜度按工厂规格H59~21。③铸件应仔细地清理去掉毛刺及不平处。 图1

一、铸造工艺分析 1.确定铸型种类和造型、制芯方法 此铸件是铸钢件,铸件最大三维尺寸270x110x220 mm,为中小型铸件,铸件结构简单,仅有两个加工面,其他非加工面表面光洁度要求不高,采用温型普通机器造型,砂芯外形简单,采用热芯盒射芯机制芯。 2.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 方案1:将铸件放置于下箱,分型面选取如图2所示,采用顶注式浇注,此方案浇注系统简单,不用翻箱操作;但是浇注时金属液对型腔冲刷力大,难以下芯,不便设置冒口进行补缩。容易产生夹砂、结疤类缺陷,补缩困难会形成缩孔、缩松结晶等缺陷。 方案2:将铸件放于上箱,分型面选取如图3所示,采用底注式浇注,此方案浇注系统相对复杂,下芯方便,可以将冒口设计在顶部,补缩效果好。 综合以上两种方案考虑,选择方案2较为合理。 图2 图3 铸件全部位于上箱,下表面为分型面 上 下 上 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