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8.1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

28.1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

28.1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
28.1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

28.1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课堂设计

学科数学年级九课题28.1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课型新授课课时 1 授课时间总共第()课时

目标要求知识

目标

1.初步了解正弦的概念;掌握正弦的表示方法。

2.学会根据定义求锐角的正弦值。

3.熟记30°、45°、60°角的正弦值,并根据正弦值说出对应的锐

角度数。

能力

目标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情感

目标使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弦的定义。

教学难点正弦的表示方法及应用。

教学手段经历探究,分析,归纳,应用的过程,逐步深入理解知识。

校本教研

小课题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板书板画设计

28.1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定义: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即

c

a

A

A=

=

斜边

的对边

sin

2

1

30

sin=

?

2

2

45

sin=

?

2

3

60

sin=

?

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修改完善(一)引入新知识,发现新问题

操场里有一根旗杆,老师让小明去测量旗杆高度,小明站在离旗杆

底部10米远处,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4度,

并已知目高为1米.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你想知道小

明怎样算出的吗?

这个问题的解决将涉及到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直角三角

形中,它的边与角有什么关系?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就会明白其中

的道理,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

探究新知

(1)问题的引入

教师讲解: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

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

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为使出水口的

高度为35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教师点拨:这个问题可以归纳为,在Rt△ABC中,∠C=90°,

∠A=30°,BC=35m,?求AB(课本图28.1-1).

在上面的问题中,?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50m,那么需要准备

多长的水管??要求学生在解决新问题时寻找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共

同点.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上面求AB(所需水管的长

度)的过程中,虽然问题条件改变了,但我们所用的定理是一样的: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不管三角形

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1

2

.也是说,只

要山坡的坡度是30°这个条件不变,那么斜边与对边的比值不变.教师提出第2个问题:既然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斜边与对边的比值不变,那么其他角度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否也不会变呢??我们再换一个解试一试.?如课本图28.1-2,在Rt△ABC 中,∠C=90°,∠A=45°,∠A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吗??如果是,是多少?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计算,得出结论,然后再由教师总结:在Rt△ABC中,∠C=90°由于∠A=45°,所以Rt△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AB2=AC2+BC2=2BC2,AB=2BC.

因此

1

22

BC BC

AB BC

===

2

2

即在直角三角形中,当一个锐角等于45°时,不管这个直角

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

2

2

教师再将问题提升到更高一个层次:?从上面这两个问题的结论中可知,?在一个Rt△ABC中,∠C=90°,当∠A=30°时,∠

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1

2

,是一个固定值;?当∠A=45°时,

∠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

2

2

,也是一个固定值.这就引发我

们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当∠A取其他一定度数的锐角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

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并边板书,?边与学生共同探究证明方法.这为问题可以转化为以下数学语言:任意画Rt△ABC和Rt△A′B′C′(课本图28.1-3),使得

∠C=∠C′=90°,∠A=∠A′=a,那么

''

''

BC B C

AB A B

与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归纳: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是一个固定值.(二)正弦函数概念的提出

教师讲解:在日常生活中和数学活动中上面所得出的结论是非常有用的.为了引用这个结论时叙述方便,数学家作出了如下规定:在Rt△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

∠A的正弦,记作sinA,即sinA= =a

c

斜边c 对边a

b

C B

A

例如,当∠A=30°时,我们有sinA=sin30°=

12

; 当∠A=45°时,我们有sinA=sin45°=22

. 你能计算sin60°的值吗? (三)正弦函数的简单应用

例1 如课本图28.1-5,在Rt △ABC 中,∠C=90°,求sinA 和sinB 的值.

(1)

3

4C

B A

教师对题目进行分析:求sinA 就是要确定∠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求sinB ?就是要确定∠B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我们已经知道了∠A 对边的值,所以解题时应先求斜边的值. 例1由教师示范板书,图2由学生模仿自作。

牛刀小试:

1.在Rt △ABC 中,∠C=90°,a=1,c=4,则sinA 的值是( ). A .

15

1115.

.

.

15

4

3

4

B C D 2.在Rt △ABC 中,∠C=90°,AB=10,sinB=

2

5,BC 的长是( ). A .22121.4.21

.50

B C D 3. Sin (65°-∠A ) =

1

2

, 则∠A= 4. 如图:P 是∠α的边OA 上一点,且点P 的坐标为(3,4),则sin α=

P

A

B

C

5.在Rt △ABC 中,锐角A 的对边和斜边同时扩大 100倍,sinA 的值( ) A.扩大100倍 B.缩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拓展延伸:

如图,Rt △ABC 中,∠C=90°,CD ⊥AB ,图中sinB 等于哪两条线段的比。

如图:AB 是⊙O 的直径,且AB=10,CD 是⊙O 的弦,AD 与BC 相交于点P ,若弦BC=8,求sin ∠ADC 的值。

中考连接: sin30°=

12, sin210°= -12

, ∴sin210°=sin(180°+30°)= - sin30°= -1

2

sin45°=

22, sin225°= -2

2,

∴sin225°=sin(180°+45°)= - sin45°= -

2

2

由此猜想:sin240°= sin(180°+α)=

四、小结:本节主要学习了什么? 五、作业:

课后探究: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发生怎样的变化?化简:

2)1(sin -α

A

P

D C

B

6.如图 A

C

B 3

7

3

00 则

sinA=______ .

D C

B

A

28.1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

28.1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课堂设计 学科数学年级九课题28.1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课型新授课课时 1 授课时间总共第()课时 目标要求知识 目标 1.初步了解正弦的概念;掌握正弦的表示方法。 2.学会根据定义求锐角的正弦值。 3.熟记30°、45°、60°角的正弦值,并根据正弦值说出对应的锐 角度数。 能力 目标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情感 目标使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弦的定义。 教学难点正弦的表示方法及应用。 教学手段经历探究,分析,归纳,应用的过程,逐步深入理解知识。 校本教研 小课题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板书板画设计 28.1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定义: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即 c a A A= ∠ = 斜边 的对边 sin 2 1 30 sin= ? 2 2 45 sin= ? 2 3 60 sin= ?

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修改完善(一)引入新知识,发现新问题 操场里有一根旗杆,老师让小明去测量旗杆高度,小明站在离旗杆 底部10米远处,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4度, 并已知目高为1米.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你想知道小 明怎样算出的吗? 这个问题的解决将涉及到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直角三角 形中,它的边与角有什么关系?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就会明白其中 的道理,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 探究新知 (1)问题的引入 教师讲解: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 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 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为使出水口的 高度为35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教师点拨:这个问题可以归纳为,在Rt△ABC中,∠C=90°, ∠A=30°,BC=35m,?求AB(课本图28.1-1). 在上面的问题中,?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50m,那么需要准备 多长的水管??要求学生在解决新问题时寻找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共 同点.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上面求AB(所需水管的长 度)的过程中,虽然问题条件改变了,但我们所用的定理是一样的: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不管三角形 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1 2 .也是说,只 要山坡的坡度是30°这个条件不变,那么斜边与对边的比值不变.教师提出第2个问题:既然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斜边与对边的比值不变,那么其他角度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否也不会变呢??我们再换一个解试一试.?如课本图28.1-2,在Rt△ABC 中,∠C=90°,∠A=45°,∠A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吗??如果是,是多少?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测试

锐角三角函数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 60cos 的值等于( ) A . 2 1 B .22 C . 2 3 D .1 2.在Rt △ABC 中, ∠C=90?,AB=4,AC=1,则tanA 的值是( ) A .154 B .1 4 C .15 D .4 3.已知α为锐角,且2 3 )10sin(= ?-α,则α等于( ) A.?50 B.?60 C.?70 D.?80 4.已知直角三角形ABC 中,斜边AB 的长为m ,40B ∠=,则直角边BC 的长是( ) A .sin 40m B .cos 40m C .tan 40m D . tan 40 m 5.在Rt ABC △中,90C ∠=,5BC =,15AC =,则A ∠=( ) A .90 B .60 C .45 D .30 6.如图,小雅家(图中点O 处)门前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公路,经测得有一水塔(图中点A 处)位于她家北偏东60度500m 处,那么水塔所在的位置到公路的距离AB 是( ) A .250m. B . 250.3 m. C .500.33 m. D .3250 m. 7.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ABC △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 与点B 重合,折痕为DE ,则tan CBE ∠的值是( ) A . 24 7 B . 73 C . 724 D . 13 8.因为1 s i n 302= ,1sin 2102 =-,所以s i n 210s i n (18030)s i n =+=-; 因为2s i n 452 = ,2sin 2252=-,所以sin 225sin(18045)sin 45=+=-,由此猜想,推理知:一般地当α为锐角时有sin(180)sin αα+=-,由此可知:sin 240= ( ) 6 8 C E A B D (第7题) 第6题

2018春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81《锐角三角函数》同步测试

锐角三角函数 28、1_锐角三角函数_ 第1课时正弦[见B本P78] i\_园础达标 1 ?如图28-1-b 在△遊中,ZC=90°, AB=5,BC=3,则sinJ 的值是(C ) R 图28-1-1 A、错误! B、错误! C、错误! D、错误! 2。把△「磁三边的「长度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锐角月的正弦函数值(A ) A o不变B.缩小为原来的错误! Co扩大为原来的3倍D。不能确定 3.如图28-1-2,在Rt△磁中,ZC=90^ , AB=2BC,则sin5的值为(C ) 图28-1-2 A、错误! B、错误! C、错误!D o 1 3 4?在Rt△磁中,Zr=90°9AC=9, sin5=-则( A ) □ A.15 B. 12 C.9 Do 6 【解析】曲=错误!=错误! = 15,选A、 5O如图28— 1一3所示,△磁的顶点是正方形网格的格点,则sinJ的值为(B ) 图28-1-3 A、错误! B、错误! C、错误! D、错误! 6.如图28-1-4,角a的顶点为0,它的一边在x轴的正半轴上,另一边上有一点尸(3, 4), 则sin"的值是(D )

图28-1-4 A、错误! B、错误! C、错误! D、错误! 【解析】.\sin6r=错误!、故选D、 7.△丽Q中,ZC=90Q , sinJ=错误!,则sin^=_错误! 【解析】由sinJ=错误!可得错误二错误!,故可设BC=2a,AB=5a,r Fh勾股定理求得错误怙,再由正弦定义求得sin5=错误匸错误!=错误!、 8、如图图28-1-5,在0。中,过直径初延长线上的点C作00的一条切线,切点为D,若 AC=79AB=49则sinC的值为—错误!—? 图28-1-5 9.Rt AJ5C中,若Z(7=90° ,a=15, b=8,求sinE+sin万、 解:由勾股泄理有c=错误!=错误! = 17, 于是$:1山=错谋!, sin4错课!, 所以sinJ+sin5=错误! +错误!=错误!、 10?如图28-1-6所示,△磁中,ZC=90° ,sinJ=错误\,AC=2.求曲,必的长。解:VsinJ=错误!,???错误!=错误!,:?AB=3BC、 9:AC+BC=A^. :.2Z+BC=(3B^)\ :?BC=错谋!,:.AB=错诧、 11、在Rt△遊中,Z*90°,若J5=4,sinJ=错误!,则斜边上的高等于(B ) A、错误! B、错误! C、错误! D、错误! 12o如图28-1-7,在菱形肋G?中,%丄于伐DE=£ cm, sinE=错课!,则菱形個力的而积是_60_cm\ 图28-1-7 【解析】在Rt△宓中,sinJ=错误!, :.AD=错误!=错误! = 10 (cm), :.AB=AD=10 cm,

第28章_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课题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2、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认识正弦(sinA)概念,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 难点: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操场里有一个旗杆,老师让小明去测量旗杆高度。(演示学校操场上的国旗图片) 小明站在离旗杆底部10米远处,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4度,并已知目高为1米.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 你想知道小明怎样算出的吗?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方法可以测 算出旗杆的大致高度; 实际上我们还可以象小明那样通过测量一些角的度数和一些线 段的长度,来测算出旗杆的高度。 这就是我们本章即将探讨和学习的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来测算物体长度或高度的方法。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中的第一种:锐角的正弦 (二)实践探索 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灌溉。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o,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分析: 问题转化为,在Rt△ABC中,∠C=90o,∠A=30o,BC=35m,求AB 根据“再直角三角形中,30o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 34 1米 10米 ?

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

C B A C B C B A 第一课时 课题:第28章 锐角三角函数 28.1锐角三角函数(1) ——正弦 【学习目标】 ⑴: 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⑵: 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 理解正弦(sinA )概念,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 这一事实. 【学习难点】 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导学过程】 一、自学提纲: 1、如图在Rt △ABC 中,∠C=90°,∠A=30°,BC=10m ,?求AB 2、如图在Rt △ABC 中,∠C=90°,∠A=30°,AB=20m ,?求BC 二、合作交流: 问题: 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 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思考1: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50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 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a 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 结论: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思考2:在Rt △ABC 中,∠C=90°,∠A=45°,∠A 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吗?? 如果是,是多少? 结论:直角三角形中,45°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三、教师点拨: 从上面这两个问题的结论中可知,?在一个Rt △ABC 中,∠C=90°,当∠A=30°时,∠ 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1 2 ,是一个固定值;?当∠A=45°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 都等于 2 ,也是一个固定值.这就引发我们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当∠A 取其他一定度数的锐角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 探究:任意画Rt △ABC 和Rt △A ′B ′C ′,使得∠C=∠C ′=90°,

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测试题

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测试题 1、已知Rt △ABC 中,∠C=90°,tanA= 4 3,BC=8,则AC 等于( ) A .6 B .323 C .10 D .12 2、已知∠A 是锐角,且sinA= 3 2 ,那么∠A 等于( ) A .30°B .45° C .60° D .75° 4、化简2)130(tan - =( )。A 、3 31- B 、13- C 、133 - D 、13- 5、在Rt △ABC 中,∠C =900 ,∠A 、∠B 的对边是a 、b ,且满足02 2=--b ab a ,则tanA 等于( ) A 、1 B 、 251+ C 、251- D 、2 5 1± 6、如图1所示,△ABC 中,∠ACB=90°,CD ⊥AB 于点D ,若BD :AD=1:4,则tan ∠BCD 的值是( )A .1 4 B . 13 C .1 2 D .2 (1) (2) (3) 7、如图2所示,已知⊙O 的半径为5cm ,弦AB 的长为8cm ,P?是AB?延长线上一点,?BP=2cm ,则tan ∠OPA 等于( ) A . 32 B .23 C .2 D .1 2 8、如图3,起重机的机身高AB 为20m ,吊杆AC 的长为36m ,?吊杆与水平线的倾角可以从30°转到80°,则这台起重机工作时吊杆端点C 离地面的最大高度和离机身的最远水平距离分别是( ) A .(30+20)m 和36tan30°m B .(36sin30°+20)m 和36cos30°m C .36sin80°m 和36cos30°m D .(36sin80°+20)m 和36cos30°m 9、王英同学从A 地沿北偏西60o方向走100m 到B 地,再从B 地向正南方向 走200m 到C 地,此时王英同学离A 地 ( ) A 350m B 100 m C 150m D 3100m 一、 填空题 1、在△ABC 中,若│sinA-1│+(3 -cosB )=0,则∠C=_______

《281锐角三角函数_正弦》教学设计

《28.1锐角三角函数正弦》教学设计 紫阳县汉王镇初级中学----郭昌林 一、教材简析: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掌握三角函数的概念和用边角关系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锐角三角函数概念是本章的难点,也是学习本章的关键,难点在于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反映了角度与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学生学习这一内容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借助实际问题来引入三角函数这一概念,并能使学生掌握运用三角函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教学方法: (一)、运用类比教学,结合已学的基础知识,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知识内容,让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含义。 (二)、运用数形结合,借助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具体的、学生容易接受的数学问题,运用三角函数和几何图形中的边角关系,使实际问题以图形形式直观形象地呈现,从而达到解决问题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目的。 (三)、运用转化对象,将抽象的数学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把学生难懂的问题转化为易于接受的简单的问题加以解决。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使学生能正确理解三角函数定义及正弦函数的概念。 2、理解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度数一定时,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的值。 (二)、能力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正弦函数定义,并能根据正弦函数定义正确进行相关计算。 2、结合对正弦函数定义的探究,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分析、归纳的综合学习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会思考,掌握归纳数学规律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正确理解正弦函数的概念,会根据边长求出正弦值,或根据正弦值及一边长,求另一边的长等应用题。 (二)、难点: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的事实。 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景导入 大家知道我们汉王中学教学楼有多高 吗?(运用多媒体演示)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通过 观看多媒体 的演示,思考 老师提出的 问题。 问题的提出, 目的在于引出新 课和引起学生思 考。 激发学生兴趣 和求知欲望。 A M B N

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单元要点分析 内容简介 本章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学习正弦、余弦和正切等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二节主要研究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第一节内容是第二节的基础,第二节是第一节的应用,并对第一节的学习有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相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等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 本章属于三角学中的最基础的部分内容,而高中阶段的三角内容是三角学的主体部分,无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思考问题的方法上看,前一部分都是后一部分的重要基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认识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即锐角三角函数(sinA,cosA,tanA),知道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2)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会求它的对应的锐角. (3)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4)能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与边角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贯彻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找出规律,再运用这些规律于实际生活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直角三角形的解法,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也很重要,?应该牢牢记住. (2)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并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2.难点 (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2)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在本章,学生首次接触到以角度为自变量的三角函数,初学者不易理解.?讲课时应注意,只有让学生正确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才能掌握直角三角形边与角之间的关系,才能运用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故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与过程.三角函数的应用尽量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减少单纯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2.在呈现方式上,突出实践性与研究性,三角函数的意义要通过问题经出,?再加以探索认识. 3.对实际问题,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4.适度增加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习题,减少机械操作性习题,?增加探索性问题的比重.课时安排 本章共分9课时. 28.1 锐角三角函数4课时 28.2 解直角三角形4课时 小结1课时 28.1 锐角三角函数 内容简介 本节先研究正弦函数,在此基础上给出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通过两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感受到不管直角三角形大小,只要角度不变,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与斜边的比分别都是常数,这为引出正弦函数的概念作好铺垫.这样引出正弦函数的概念,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函数的思想,由于教科书比较详细地讨论了正弦函数的概念,因此对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概念的讨论采用了直接给出的方式,具体的讨论由学生类比着正弦函数自己完

省优秀课一等奖: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正弦、余弦、正切概念;能较正确地用siaA 、cosA 、tan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熟记功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 二.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美的认识。 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正弦,余弦,正切概念 2.教学难点: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siaA 、cosA 、tanA 表示正弦,余弦,正切 教学程序: 一.探究活动 1.课本引入问题,再结合特殊角30°、45°、60°的直角三角形探究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归纳三角函数定义。 siaA= 斜边的对边A ∠,cosA=斜边的邻边A ∠,tanA=的邻边 的对边 A A ∠∠ 3例1.求如图所示的Rt ⊿ABC 中的siaA,cosA,tanA 的值。 4.学生练习P21练习1,2,3 二.探究活动二 1.让学生画30°45°60°的直角三角形,分别求sia 30°cos45° tan60°

2. 求下列各式的值 (1)sia 30°+cos30°(2)2sia 45°-21cos30°(3)0 4530cos sia +ta60°-tan30° 三.拓展提高P82例4.(略) 1. 如图在⊿ABC 中,∠A=30°,tanB=2 3 ,AC=23,求AB 四.小结 五.作业课本p85-86 2,3,6,7,8,10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一) 一.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1.重点: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2.难点: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灵活运用. 3.疑点:学生可能不理解在已知的两个元素中,为什么至少有一个是边. 三、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在三角形中共有几个元素? 2.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a 、b 、c 、∠A 、∠B 这五个元素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 (1)边角之间关系 sinA=c a cosA=c b tanA=b a (2)三边之间关系 a 2 + b 2 = c 2 (勾股定理) (3)锐角之间关系∠A+∠B=90°. 以上三点正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通过复习,使学生便于应用. (二) 探究活动 1.我们已掌握Rt △ABC 的边角关系、三边关系、角角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在知道其中的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后,就可求出其余的元素.这样的导语既可以使学生大概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同时又陷入思考,为什么两个已知元素中必有一条边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师在学生思考后,继续引导“为什么两个已知元素中至少有一条边?”让全体学生的思维目标一致,在作出准确回答后,教师请学生概括什么是解直角三角形?(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两个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3.例题评析

人教版 九下册《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测试及答案

人教版 九下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测试卷及答案【3】 一、填空题:(30分) 1、在Rt △ABC 中,∠C =90°,a =2,b =3,则cosA = ,sinB = ,tanB = 。 2、直角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24cm 2,直角边AB 为6cm ,∠A 是锐角,则sinA = 。 3、已知tan α= 12 5,α是锐角,则sin α= 。 4、cos 2(50°+α)+co s 2(40°-α)-tan(30°-α)tan(60°+α)= ; 5、如图1,机器人从A 点,沿着西南方向,行了个42单位,到达B 点后观察到原点O 在它的南偏东60°的方向上,则原来A 的坐标为 .(结果保留根号). (1) (2) (3) 6、等腰三角形底边长10cm ,周长为36cm ,则一底角的正切值为 . 7、某人沿着坡度i=1:3的山坡走了50米,则他离地面 米高。 8、如图2,在坡度为1:2 的山坡上种树,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是6米,斜坡上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是 米。 9、在△ABC 中,∠ACB=90°,cosA=3 3,AB =8cm ,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 。 10、如图3,在一个房间内有一个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MA 为a 米,此时,梯子的倾斜角为75°,如果梯子底端不动,顶端靠在对面墙上N ,此时梯子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NB 为b 米,梯子的倾斜角45°,则这间房子的宽AB 是 _米。 二、选择题:(30分) 11、sin 2θ+sin 2(90°-θ) (0°<θ<90°)等于( )A.0 B.1 C.2 D.2sin 2θ x O A y B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测试(一)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测试 一、选择题 1.Rt △ABC 中,∠C =90°,若BC =4,,3 2sin =A 则AC 的长为( ) A .6 B .52 C .53 D .132 2.⊙O 的半径为R ,若∠AOB =α ,则弦AB 的长为( ) A .2 sin 2α R B .2R sin α C .2 cos 2α R D .R sin α 3.△ABC 中,若AB =6,BC =8,∠B =120°,则△ABC 的面积为( ) A .312 B .12 C .324 D .348 4.若某人沿倾斜角为α 的斜坡前进100m ,则他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 A . m sin 100 α B .100sin α m C . m cos 100 β D .100cos β m 5.铁路路基的横断面是一个等腰梯形,若腰的坡度为2∶3,顶宽为3m ,路基高为4m ,则路基的下底宽应为( ) A .15m B .12m C .9m D .7m 6.P 为⊙O 外一点,P A 、PB 分别切⊙O 于A 、B 点,若∠APB =2α ,⊙O 的半径为R ,则AB 的长为( ) A . α α tan sin R B . α α sin tan R C . α α tan sin 2R D . α α sin tan 2R 7.在Rt △ABC 中,AD 是斜边BC 上的高,若CB =a ,∠B =β ,则AD 等于( ) A .a sin 2β B .a cos 2β C .a sin β cos β D .a sin β tan β 8.已知: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AD 、BC 相交于P 点,那么 AB DC 的值为( ) A .sin ∠APC B .cos ∠APC C .tan ∠APC D . APC ∠tan 1 9.如图所示,某人站在楼顶观测对面的笔直的旗杆AB .已知观测点C 到旗杆的距离(CE 的长度)为8m ,测得旗杆的仰角∠ECA 为30°,旗杆底部的俯角∠ECB 为45°,那么,旗杆AB 的高度是( )

《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鲁教版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的第一节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锐角三角函数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正切是生活当中应用最多的三角函数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比和比例、图形的相似、推理证明等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数形结合的方法,为一般性的学习锐角三角函数、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二)、学情分析 1、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征来看 九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较强,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探究活动经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2、从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来看 九年级学生已经掌握直角三角形中各边和各角的关系,能灵活运用相似图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解决问题,有较强的推理证明能力。 3、从学生有待于提高的知识和技能来看 学生要得出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关系,需要观察、思考、交流,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提高应用数学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切的意义,并能举例说明。 (2)能运用tan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的两边之比,表示物体的倾斜度、坡度等,能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力目标 (1)经历观察、猜想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体验数形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对正切的理解,能运用正切函数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 2、能根据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3、对坡度的理解并能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正切函数的理解。 二、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的教法采用的是情境引导法和探究发现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宜的问题情境引发新的认知冲突;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教师通过引导、指导、反馈、评价,不断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使

九年级下册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单元重点练习试卷附答案学生版

九年级下册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单元重点练习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 1.如图,已知在 Rt ΔΑΒC 中, ∠C =90° , ΑΒ=5 , ΒC =3 ,则 cosΒ 的值是( ) A. 35 B. 45 C. 34 D. 4 3 2.已知△ABC 中,∠C=90°,tanA=1 2 , D 是AC 上一点,∠CBD=∠A ,则sin ∠ABD=( ) A. 35 B. √105 C. 3 10 D. 3√1010 3.正方形网格中,∠AOB 如图放置,则cos ∠AOB 的值为( ) A. 1 2 B. √22 C. √32 D. √33 4.在Rt △ABC 中,∠C=90°,AB=4,AC=1,则cosB 的值为( ) A. √154 B. 1 4 C. √1515 D. 4√1717 5.如图,在8×4的矩形网格中,每格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若△ABC 的三个顶点在图中相应的格点上, 则tan ∠ACB 的值为( ) A. 13 B. 1 2 C. √22 D. 3 6.在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位置如图所示,则cos ∠B 的值为( )

A. √22 B. √32 C. √33 D. 1 7.已知 ΔABC 中, ∠C =90° ,CD 是AB 上的高,则 CD BD =( ) A. sinA B. cosA C. tanA D. cotA 8.在Rt △ABC 中,∠C=90°,BC=3,AB=4,则sinA 的值为( ) A. 3 5 B. 4 5 C. 3 4 D. 4 3 9.如图,一艘轮船在A 处测得灯塔P 位于其北偏东60°方向上,轮船沿正东方向航行30海里到达B 处后,此时测得灯塔P 位于其北偏东30°方向上,此时轮船与灯塔P 的距离是( ) A. 15 √3 海里 B. 30海里 C. 45海里 D. 30 √3 海里 10.如图,在直角△BAD 中,延长斜边BD 到点C ,使DC= 1 2 BD ,连接AC ,若tanB= 5 3 ,则tan ∠CAD 的值( ) A. √33 B. √3 5 C. 13 D. 1 5 11.某时刻海上点P 处有一客轮,测得灯塔A 位于客轮P 的北偏东30°方向,且相距20海里.客轮以60海里/小时的速度沿北偏听偏西60°方向航行2 3小时到达B 处,那么tan ∠ABP=( )

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1-2022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如图1,在Rt△ABC中,∠C=90°,BC=1,tan 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1 A.∠A=30° B.AC= C.AB=2 D.AC=2 2.在△ABC中,∠A,∠C都是锐角,且sin A=,tan C=,则△ABC的形状是( )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不能确定 3.如图2,直线y=x+3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则cos∠BAO的值是( ) 图2 A. B. C. D. 4.如图3,一河坝的横断面为梯形ABCD,AD∥BC,AB=CD,坝顶BC宽10米,坝高BE为12米,斜坡AB的坡度i=1∶1.5,则坝底AD的长度为( ) 图3 A.26米 B.28米 C.30米 D.46米 5.如图4,某时刻海上点P处有一客轮,测得灯塔A位于客轮P的北偏东30°方向,且相距20海里.客轮以60海里/时的速度沿北偏西60°方向航行小时到达B处,那么tan∠ABP的值为( ) 图4

A. B.2 C. D. 6.如图5,在Rt△ABC中,∠B=90°,∠A=30°,以点A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D,分别以点A,D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E,连接AE,DE,则∠EAD的余弦值是( ) 图5 A. B. C. D. 7.聊城流传着一首家喻户晓的民谣:“东昌府,有三宝,铁塔、古楼、玉皇皋.”被人们誉为三宝之一的铁塔是本市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如图6,测绘师在离铁塔10米处的点C处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α,他又在离铁塔25米处的点D处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β,若tanαtanβ=1,点D,C,B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测绘师测得铁塔的高度约为(参考数据:≈3.162)( ) 图6 A.15.81米 B.16.81米 C.30.62米 D.31.62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8.计算:cos30°+sin30°=________. 9.若α为锐角,且tan(α+20°)=,则α=__________. 10.如图7,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长度,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则cos A=________. 图7

§281锐角三角函数(四)

数学导学案(8) §28.1锐角三角函数(四) 课型:新课 主备:陆明和 审稿: 领导签字: 班级: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并记住它们的符号; 2.理解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范围,以及随角度的变化情况,互余角的三角函数关系; 3.熟练进行 30°、 45°、60°角三角函数的计算。 【学习重点】目标1、2、3。 【学习难点】目标1、2、3。 【学习过程】 一、 独立看书87~76P 完 二、 完成下列预习作业: 1.在正方形网格中,∠AOB 如图放置, 则cos ∠AOB 的值为( )。 A. 55 B. 552 C. 2 1 D. 2 2. 如图,在△ABC 中, ∠C= 90°, C D ⊥AB 于点D , AC =32,AB=23, 则tan ∠BCD 的值为( ) A. 2 B. 22 C. 36 D. 3 3. 3. 在Rt △ABC 中, ∠C= 90°, BC ∶AC= 3∶4, 则cosA = . 4. 如图,在Rt △ABC 中,∠C= 90°, AB =10cm ,sinA = 5 4 ,则BC= 。 5.计算: ?? ? -45tan 30 cos 60 sin 的值是 。 小组评价: 组长签字: 三、 师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探究一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 D ∥BC, ∠DBC= 45°,翻折梯形ABCD ,使点B 重合于点D ,折痕分别交边AB 、BC 于点F 、E 。若AD=2,BC=8, 求(1)BE 的长, (2) ∠CDE 的正切值。 探究二 求适合下列各式的锐角α (1)2sin α-1= 0 (2)12 1 cos 2=+α ※探究三 如图,在△ABC 中,AB= 15,BC= 14,ABC S 三角形 =84. (1) 求tanC 的值; (2) 求sinA 的值。 B A C

《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导学案

28.1《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正弦 【学习目标】 1: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2: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 理解正弦(sinA)概念,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 【学习难点】 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B 【导学过程】 一、自学提纲:A C 1、如图在△ R t ABC中,∠C=90°,∠A=30°,BC=10m,?求AB 2、如图在△ R t ABC中,∠C=90°,∠A=30°,AB=20m,?求BC A B C 二、合作交流: 问题: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思考1: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50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a 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结论: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思考2:在△ R t ABC中,∠C=90°,∠A=45°,∠A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吗??如果是,是多少?B A C 结论:直角三角形中,45°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BC B ' C ' 三、教师点拨: 从上面这两个问题的结论中可知,?在一个 △R t ABC 中,∠C=90°,当∠A=30° 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 1 2 ,是一个固定值;?当∠A=45°时,∠A 的 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 2 2 ,也是一个固定值.这就引发我们产生这样一个疑问: 当∠A 取其他一定度数的锐角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 探究:任意画 Rt△ABC 和 Rt △A ′B′C′,使得∠C=∠C′=90°, ∠A=∠A′=a,那么 与 AB A ' B ' 有什么关系.你能解释一下吗? 结论:这就是说,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 A 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 小如何,?∠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 正弦函数概念: 规定:在 Rt △B C 中,∠C=90, ∠A 的对边记作 a ,∠B 的对边记作 b ,∠C 的对边记作 A 斜边c b B 对边a C c . 在 △R t BC 中,∠C=90°,我们把锐角 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 记作 sinA ,即 sinA= = a c . sinA = ∠ A 的对边 a = ∠ A 的斜边 c 例如,当∠A=30°时,我们有 sinA=sin30°= ; 当∠A=45°时,我们有 sinA=sin45°= . 四、学生展示: 例 1 如图,在 Rt△ABC 中,∠C=90°,求 sinA 和 sinB 的值. B 3 B 3 5 13 A 4 C C A (1) (2)

锐角三角函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锐角三角函数(第2课时)》 教学设计说明 深圳市宝安区塘尾万里学校陈武惠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1、学生已经知道的:学生在前一节课学习了有关正切的知识,学会了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关系来描述梯子的倾斜度(即倾斜角的正切) 2、学生想知道的: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关系呢?是否也能用来刻画梯子的倾斜度呢? 3、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探索出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的比、邻边与斜边的比是随锐角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二课时,是让学生在理解了正切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探究发现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与斜边之间存在的关系.同时发现,可以用其它的方式来刻画梯子的倾斜程度,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在导学探究过程中,不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间的差异,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答案,而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知识与技能 1、能利用相似的直角三角形,探索并认识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理解锐角的正弦与余弦和梯子倾斜程度的关系. 2、能够用sinA,cos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与斜边的比,能够用正弦、余弦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类比、猜想等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2、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情感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学有用的数学. 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交流分享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正弦、余弦的数学定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体会正弦、余弦的数学意义,并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引入;第二环节:探求新知;第三环节:及时检测;第四环节:归类提升;第五环节:总结延伸;第六环节:随堂小测; 第一环节 复习引入 1、如图,Rt △ABC 中,tanA = ,tanB= . 2、在Rt △ABC 中,∠C =90°,tanA =4 3 ,AC =10,求BC,AB 的长. 3、若梯子与水平面相交的锐角(倾斜角)为∠A ,∠A 越大,梯子越 ;tanA 的值越大,梯子越 . 4、当Rt △ABC 中的一个锐角A 确定时,其它边之间的比值也确定吗? 可以用其它的方式来表示梯子的倾斜程度吗? 设计意图:以练代讲,让学生在练习中回顾正切的含义,避免死记硬背带来的负面作用(大脑负担重,而不会实际运用),第4题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疑问,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第二环节 探求新知 探究活动1:如图,请思考: (1)Rt △AB 1C 1和Rt △AB 2C 2的关系是 ; B 1 B 2 A C 1 C 2

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说课稿doc

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一课时)说课稿 说课人:李方岚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景洪市职中数学教师李方岚。这次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的第二节(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在课本第11页至12页。 下面我根据自己设计的教案,把我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过程、方法、等方面的简单认识作以说明,希望各位老师对我的说课内容多提宝贵意见。 一、关于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运动现象的重要的数学模型,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以直角坐标系为工具进行自然地推广而得到简明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 义,紧紧扣住三角函数定义这个宝贵的源泉,自然地导出三角函数的定义 域. 三角函数的定义直接用于解析几何(如直线斜率公式、极坐标、部分 曲线的参数方程等),定义还是直接解决某些问题的工具,三角函数知识 是物理学、高等数学、测量学、天文学的重要基础. 三角函数定义必然是学好全章内容的关键,如果学生掌握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由三角函数定义的基础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决定 了本节教材的重点就是定义本身.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锐角的三角函数,高一必修一已学习了函数的定义, 且上节课已将锐角推广到任意角,学生接受本小节的有关知识应该不是很 难。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作用以及学情的分析,结合高中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2)已知角的终边上的一点,会求角的各三角函数; 2.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发现”与“形成”的过程,培养合情猜测的能力,从中感悟数学概念的严谨性与科学性。 3. 德育目标: 让学生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体会函数思想,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三角函数的定义; 2. 难点: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刻画三角函数。 二.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测试题

第四章《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利用计算器求sin30°时,依次按键,则计算器上显示的结果是 () A.0.5 B.0.707 C.0.866 D.1 2.Rt△ABC中,∠C=90°,已知cosA=,那么tanA等于() A.B.C.D. 3.已知sinα?cosα=,45°<α<90°,则cosα﹣sinα=() A.B.﹣C.D.± 4.在Rt△ABC中,∠C=90°,sinA=,则tanB的值为() A.B.C.D. 5.在Rt△ABC中,∠C=90°,sinA=,则cosB等于() A.B.C.D. 6.△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如果a2+b2=c2,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cosB=c B.csinA=a C.atanA=b D. 7.在R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下列等式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b=atanB B.a=ccosB C.D.a=bcosA 8.如果∠A为锐角,且sinA=0.6,那么() A.0°<A≤30°B.30°<A<45°C.45°<A<60°D.60°<A≤90° 9.若锐角α满足cosα<且tanα<,则α的范围是() A.30°<α<45°B.45°<α<60°C.60°<α<90°D.30°<α<60°

10.下面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 A . B .sin88° C .tan46° D .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用“>”或“<”号填空: 0. 12.已知∠A 为锐角,且,那么∠A 的范围是 . 13.在Rt △ABC 中,∠C=90°,sinA=,则tanA= . 14.如上图,∠AOB 是放置在正方形网格中的一个角,则cos ∠AOB 的值 是 . 15.如图,当小杰沿坡度i=1:5的坡面由B 到A 行走了26米时,小杰实际上升高度 AC= 米.(可以用根号表示) 16.如图,在菱形ABCD 中,AE ⊥BC ,E 为垂足,若cosB=,EC=2,P 是AB 边上的一个动点,则线段PE 的长度的最小值 是 . 17.如图1是小志同学书桌上的一个电子相框,将其侧面抽象为如图2所示的几何图形,已知BC=BD=15cm ,∠CBD=40°,则点B 到CD 的距离为 cm (参考数据 sin20°≈0.342,cos20°≈0.940,sin40°≈0.643,cos40°≈0.766,结果精确到0.1cm ,可用科学计算器). 18.如图,为了测量楼的高度,自楼的顶部A 看地面上的一点B ,俯角 为30°,已知地面上的这点与楼的水平距离BC 为30m ,那么楼的高度AC 为 m (结果保留根号).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9.在△ABC 中,∠B 、∠C 均为锐角,其对边分别为b 、c , 求证:=. 第16题 第17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