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图纸上的技术要求汇总

图纸上的技术要求汇总

图纸上的技术要求汇总
图纸上的技术要求汇总

图纸上的技术要求汇总

图纸技术要求

一、一般技术要求

制件去除表面氧化皮;

制件不得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去除毛刺飞边;

锐角倒钝;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越程槽均为1.2×0.3;

表面平整无毛刺;

二、未注公差技术要求(金属件)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

三、表面处理技术要求

表面镀白(黑)锌处理;

表面喷漆(喷塑)处理;

表面发黑处理;

表面电泳处理;

表面镀铬处理;

表面抛光处理;

表面滚花,直纹(网纹)m=0.4 GB/T 6403.3;

四、热处理技术要求

制件氮化450-480HV;

制件毛坯须调质处理220-260HB;

制件调质处理30-35HRC;

制件高频淬火45~50HRC;

制件渗碳处理,深度>0.1;

制件进行高温回火处理;

制件整体淬火40-45HRC;

五、铸件技术要求

1、压铸件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壁厚2.5;未注筋板1.5~2;

未注过渡圆角R0.5-R2;未注脱模斜度≤1%%d;

制件饱满光洁、无气孔、缩松、裂纹、夹渣、缺料等缺陷;

各脱模顶料推杆压痕均应低于该制件表面0.2;

制件要求符合GB/T 15114《铝合金压铸件》标准规定;

表面喷漆(喷塑)处理,不得污染到已加工表面;

加工表面在表面处理后加工,加工后涂油保护;

未注尺寸参照三维造型;

制件表面处理及其它要求按客户定;

2、砂型铸造技术要求

未注铸造圆角R5-10;

铸件应彻底清砂,浇冒口应清除平整;

铸件需人工时效;

铸件不得有砂眼、气孔、缩松、裂纹等缺陷;

粗加工后应再次进行人工时效;

不加工表面涂底漆;

六、冲压件技术要求

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5055-m;

制件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3916-2级;

制件不得有裂纹或缺损;

制件表面平整,不得有沟痕、碰伤等损坏表面,降低强度及寿命的缺陷;

去除边角毛刺;

表面处理:

七、塑料件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4486-MT6级;

制件应饱满光整、色泽均匀;无缩痕、裂纹、银丝等缺陷;

浇口、溢边修剪后飞边≤0.3,且不得伤及本体;

未注壁厚3;未注筋板1.5~2;

表面打光(喷砂)处理;

未注过渡圆角取R0.3~R1,脱模斜度≤0.3%%d;

各脱模顶料推杆压痕均应低于该制件表面0.2;

与对应装配结合面外形配合错位≤0.5;

制件应进行时效处理;

制件机械强度须符合GB 3883.1标准规定;

制件内腔表面打上材料标记和回收标志;

未注尺寸参照三维造型;

制件表面处理及其它要求由客户定;

八、焊接件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线性及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均按GB/T 19804-B级;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9804-F级;

焊缝应均匀平整,焊渣清理干净;

焊缝应焊透,不得烧穿及产生裂纹等影响机械性能的缺陷;

九、各类零、部件技术要求

1、齿轮(齿轴)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制件毛坯须调质220~260HB;

制件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3077的规定;

齿面接触斑点:按齿高不小于40%,按齿长不小于50%;

齿面高频淬火回火至49-52HRC;

制件表面不应有锈迹、裂纹、灼伤等影响使用寿命的伤痕及缺陷;

最终工序热处理表面不得有氧化皮;

2、一般轴芯(无铣齿)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越程槽均为1.2×0.3;

制件毛坯须调质220~260HB;

尺寸%%c 档车正反两条螺旋槽,螺距10,深0.4;

螺纹表面不允许有磕碰、乱扣、毛刺等缺陷;

热处理:

表面处理:

3、包轴毛坯(一次成型)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绝缘层应饱满光洁,无裂纹、气孔、缺料、杂质等缺陷;

包轴毛坯:绝缘层%%c 档(注:指冲片配合档)与轴芯间应能承

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2500V历时1min不击穿,其余绝缘层档

3750V历时1min不击穿;

一次成型:铁芯与轴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2500V历时

1min不击穿,其余绝缘层档3750V历时1min不击穿;

4、包轴(加工)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塑层应饱满光洁,无裂纹、气孔、缺料、杂质等缺陷;

塑层%%c 档(注:指冲片配合档)与轴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

弦波电压2500V历时1min不击穿,其余塑层档3750V历时1min不

击穿;

制件磨加工后应烘干除水处理;

5、转子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绕组接线按转子绕线原理图;

绕组绝缘漆应均匀充满绕组并充分固化,漆膜应均匀无气泡或裂痕;

云母槽开深0.8~1,槽宽0.6,槽内不得残留云母片;

绕组冷态绝缘电阻不低于50MΩ;

装风叶后校动平衡,其精度应不低于G6.3级;去重不允许有冲片铣穿、残缺现象;

铁芯外圆不加工,绝缘漆不得高出铁芯外圆,并不得有明显积瘤;

铁芯与轴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2500V,1min不击穿;

绕组与铁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1250V,1min不击穿;

匝间绝缘应能承受1000Hz,峰值为2100V,历时3s不击穿;

换向器与轴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3750V,1min不击穿;

应去除铁屑、铜粉、油污等杂质;

铁芯外圆应涂透明淡金水防锈处理;

6、定子技术要求

绕组绕制整齐无松散;

引线接头应牢固可靠且充分绝缘;

绕组与铁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1250V历时1min不击穿;

匝间绝缘应能承受1000Hz,峰值为2100V,历时3s不击穿;

绕组绝缘漆应均匀充满绕组并充分固化,漆膜应均匀无气泡或积瘤;

铁芯表面不得有明显绝缘漆;

7、定、转子铁芯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冲片叠装应紧密可靠,片间无夹杂,表面及槽内无污物和油渍;

冲片按同一冲制方向压装;

冲片齿槽口整齐与转轴平行,误差不大于0.5;

铁芯两端弹开度不大于0.5;

8、定、转子冲片技术要求

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5055-m;

制件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3916-2级;

制件应表面平整,完整无缺料;

尖角处允许用R0.3过渡;

制件毛刺不大于0.05(注:高速冲时不大于0.02);

制件应不含油脂,剪切油不能用机油;

9、绝缘纸技术要求

表面不得有划痕、折痕;

裁边不起毛;

10、换向器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外观完整,表面光滑,应无裂纹、毛刺、锈蚀、气孔、夹杂等缺陷;

绝缘电阻:室温下内孔与换向片之间大于50MΩ;

云母片厚度取0.5;

换向片对换向器轴线偏斜度不大于云母片厚度的1/3;

介电强度:片间承受频率50Hz,泄露电流为0.1mA,实际正弦波电

压600V历时1s不击穿;换向片与内孔轴芯间承受频率50Hz,泄露

电流为0.25mA,实际正弦波电压3750V历时1min不击穿;

试验与检验应符合JB/T 10107《电动工具换向器》标准要求;

11、电缆线技术要求

电缆线长度尺寸指工具电缆出口至插头的导线部分,不包括插头和插脚;

软电缆应符合GB/T 5013《额定电压450V/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标准要求;

聚氯乙烯电缆应符合GB/T 5023《额定电压450V/750V及以下聚氯乙

烯绝缘电缆》标准要求;

插脚与可触及插头表面的绝缘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3750V

历时1min不击穿;

制件还应符合GB 1002《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

数和尺寸》和GB 2099《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标准要求;12、开关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SJ/T 10628-7级;

除本图要求的外形尺寸、功能、图形、文字外,试验和检验均应符合

GB/T 22692《电动工具开关》标准要求;

开关的使用性能应保证5万次无故障正常使用;

13、电缆护套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3672.1-2级;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3672.2-M级;

制件不得有缺料、破裂等缺陷。

制件应厚度均匀,色泽纯正,外表光洁无污渍、飞边;

制件应按JB/T 9605《电动工具电源线护套》进行抗弯试验2万次后

不得有裂纹或撕裂等缺陷;

制件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2500V历时1min不击穿;

14、碳刷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刷体四边应倒角0.5×45%%d;

刷辫与碳刷铜片焊接可靠,刷辫受力均匀,脱线率小于1%,若用锡

焊则焊点应不高于铜片表面,且不得用腐蚀性焊剂;

刷辫与碳刷体应用铜粉针压深埋固定,埋入深度应≥3;无冲击状态

脱出力应≥50N;

刷辫应用TSR型软铜绞线;

15、电容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SJ/T 10628-7级;

外观应无可见损伤,标记清晰;

标称电容量最大允许偏差为±20%;

试验和检验均应符合GB/T 14472《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第14部

分抑制电源电磁干扰用固定电容器》标准要求;

16、电感技术要求

制件应无可见损伤;

标称电感量最大允许偏差为±25%;

试验和检验均应符合GB/T 16513《抑制射频干扰固定电感器第2部

分试验方法和一般要求的选择》标准要求;

17、自锁销轴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热处理:30-35HRC;

表面发黑处理;

18、输出轴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越程槽均为1.2×0.3;

制件毛坯须调质220~260HB;

制件表面不允许有锐边、锈迹、污垢等缺陷;

热处理:

磨加工前表面发黑处理;

19、弹簧技术要求

总圈数=

有效圈数=

展开长度=

旋向:

热处理:

表面处理:

制件定型处理;

20、含油轴承技术要求

制件密度:

制件含油率:

制件要求无裂纹、缺损等缺陷;

制件硬度要求:

制件真空渗油(46号机油或防锈油),时间不得少于6分钟

21、砂轮罩技术要求

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5055-m;

制件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3916-2级;

罩体和罩盖及罩环采用点焊连接,焊点直径%%C5,至少均布5个焊点;

22、刨刀组件(含刀轴)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越程槽为1.2×0.3;

制作刨刀组件时,配件:刨刀片、垫圈、螺钉和刨刀压板须用托盘天

平秤重,两边偏差不得大于0.3克;

刨刀部件组装须对刀片进行基本调试;

组件须校动平衡,其精度应不低于G6.3级,去重部位为刀轴体的铝

体端部,不能破坏周边,并须去净铝末;

23、金刚石锯片(烧结)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锯片基体材料应采用65Mn或不低于65Mn的钢材;

锯片基体不得有裂纹、毛刺及锈迹,并允许有工艺孔;

锯片基体硬度为37-42HRC;

锯齿表面不得有裂纹、哑声及2个以上长、宽大于1的崩刃;

锯齿工作面的磨料颗粒应均匀出露,并均匀分布

锯片试验和检验应符合GB/T 11270.2《超硬磨料制品金刚石圆锯片

第2部分烧结锯片》标准要求;

24、硬质合金锯片(焊接)技术要求

锯片基体材料应采用65Mn或不低于65Mn的钢材;

锯片基体不得有裂纹、毛刺及锈迹,并允许有工艺孔;

锯片基体硬度为37-45HRC;

锯齿表面不得有裂纹及2个以上长、宽大于1的崩刃;

焊缝应饱满,不得有裂纹和孔洞,焊料堆积不得高于锯齿的端面;

锯齿焊在基体上的端面对称度不大于0.25;

锯片试验和检验应符合GB/T 11270.1《超硬磨料制品金刚石圆锯片

第1部分焊接锯片》标准要求;

25、砂轮片(角磨用钹形)技术要求

砂轮片不应有裂纹;

砂轮片表面允许有规则性印痕,外观色泽应均匀;

砂轮片试验和检验应符合JB/T 3715《固结磨具修磨用钹形砂轮》

标准要求;

26、砂轮片(切割机用薄片形)技术要求

砂轮片不应有裂纹;

砂轮片表面允许有规则性印痕,外观色泽应均匀;

砂轮片试验和检验应符合JB/T 6353《固结磨具树脂和橡胶薄片砂

轮》标准要求;

27、标贴(铭牌、商标)技术要求

图线及字体线条应清晰端正;

双重绝缘标记应符合GB 3883.1标准要求;

字体高度及行距按图纸尺寸规定,字体排列应均匀对称;

表面应光洁,不允许有褶皱、卷曲、起皮、脱胶等现象;

用酒精擦拭表面至少10次,不得抹去字体或图线;

28、包装箱(外箱、彩盒)技术要求

瓦楞纸板不应有缺料和薄边,切边应整齐,表面应清洁、平整;

在1m的单张瓦楞纸板上不应有大于20mm的翘曲;

瓦楞纸板交货水分应不大于14%;

瓦楞纸板采用淀粉粘合剂或其它同等效果的粘合剂,粘合层的强度应

不低于400N/m;

钉合瓦楞纸箱应采用宽度1.5mm以上经防锈处理的金属钉线,钉线

不应有锈斑、剥层、龟裂等缺陷;

单瓦楞纸箱的尺寸公差允许±3mm,双瓦楞纸箱的尺寸公差允许±

5mm;

瓦楞纸箱摇盖经开合180%%d往复5次,表层和里层均不得有裂缝;十、总装图技术要求

技术参数:Hz,V,W,r/min;

各装配结合面外形错位≤0.5;外表面不得有磕碰、划伤等损坏现象;

齿轮室加入约占空腔2/3容积的2号锂基润滑脂;

开关启动灵活无阻滞,通断可靠;

机器运转时应性能稳定,火花及振动正常,无异常杂音;

整机在校验台上空载运行15min后,测试电缆插头和输出轴之间应能

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3750V历时1min的耐压试验不击穿;

产品应符合GB 3883.1(可移式:GB13960.1)标准要求;

包装应符合JB/T 7587《电动工具产品包装技术条件》标准要求;

产品应按出厂检验规范规定程序进行出厂检验,全部项目合格才可包装出厂;

作为“技术要求”是产品设计者对该产品(零、部件)满足设计要求所提出的支持加工、检验、装配、使用等方面的必要条件,必须制定合理并符合相关标准、法规的要求。以上技术要求仅为大家提供一个选取依据,具体要求应按实际情况进行筛选组合或添加适当内容,原则上相同技术要求在不同零件上出现时也必须统一。

机械图纸-技术要求汇总

一般技术要求

1. 零件去除氧化皮。

2. 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3. 去除毛刺飞边。

热处理要求

1. 经调质处理,HRC50~55。

2. 零件进行高频淬火,350~370℃回火,HRC40~45。

3. 渗碳深度0.3mm。

4. 进行高温时效处理。

公差要求

1. 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80的要求。

2. 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mm。

3. 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

零件棱角

1. 未注圆角半径R5。

2. 未注倒角均为2×45°。

3. 锐角/尖角/锐边倒钝。

装配要求

1. 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

2. 装配滚动轴承允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

3. 齿轮装配后,齿面的接触斑点和侧隙应符合GB10095和GB11365的规定。

4. 装配液压系统时允许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胶,但应防止进入系统中。

5. 进入装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均必须具有检验部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6. 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

7. 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

8. 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允许磕、碰、划伤和锈蚀。

9. 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和扳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和螺钉、螺栓头部不得损坏。

10. 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必须采用力矩扳手,并按规定的拧紧

力矩紧固。

11. 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钉(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交叉、对称、逐步、均匀拧紧。

12. 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率不应小于配合长度的60%,并应均匀分布。

13. 平键与轴上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不得有间隙。

14. 花键装配同时接触的齿面数不少于2/3,接触率在键齿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不得低于50%。

15. 滑动配合的平键(或花键)装配后,相配件移动自如,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16. 粘接后应清除流出的多余粘接剂。

17. 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不准有卡住现象。

18. 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应接触良好,用涂色检查时,与轴承座在对称于中心线120°、与轴承盖在对称于中心线90°的范围内应均匀接触。在上述范围内用塞尺检查时,0.03mm的塞尺不得塞入外圈宽度的1/3。

19. 轴承外圈装配后与定位端轴承盖端面应接触均匀。

20. 滚动轴承装好后用手转动应灵活、平稳。

21. 上下轴瓦的结合面要紧密贴和,用0.05mm塞尺检查不入。

22. 用定位销固定轴瓦时,应在保证瓦口面和端面与相关轴承孔的开合面和端面包持平齐状态下钻铰、配销。销打入后不得松动。

23. 球面轴承的轴承体与轴承座应均匀接触,用涂色法检查,其接触不应小于70%。

24. 合金轴承衬表面成黄色时不准使用,在规定的接触角内不准有离核现象,在接触角外的离核面积不得大于非接触区总面积的10%。

25. 齿轮(蜗轮)基准端面与轴肩(或定位套端面)应贴合,用0.05mm 塞尺检查不入。并应保证齿轮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要求。

26. 齿轮箱与盖的结合面应接触良好。

27. 组装前严格检查并清除零件加工时残留的锐角、毛刺和异物。保证密封件装入时不被擦伤。

铸件要求

1. 铸件表面上不允许有冷隔、裂纹、缩孔和穿透性缺陷及严重的残缺类缺陷(如欠铸、机械损伤等)。

2. 铸件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非加工表明上的浇冒口应清理与铸件表面齐平。

3. 铸件非加工表面上的铸字和标志应清晰可辨,位置和字体应符合图样要求。

4. 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砂型铸造R,不大于50μm。

5. 铸件应清除浇冒口、飞刺等。非加工表面上的浇冒口残留量要铲平、磨光,达到表面质量要求。

6. 铸件上的型砂、芯砂和芯骨应清除干净。

7. 铸件有倾斜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带应沿倾斜面对称配置。

8. 铸件上的型砂、芯砂、芯骨、多肉、粘沙等应铲磨平整,清理干净。

9. 对错型、凸台铸偏等应予以修正,达到圆滑过渡,一保证外观质量。

10. 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皱褶,深度小于2mm,间距应大于100mm。

11. 机器产品铸件的非加工表面均需喷丸处理或滚筒处理,达到清洁度Sa2 1/2级的要求。

12. 铸件必须进行水韧处理。

13. 铸件表面应平整,浇口、毛刺、粘砂等应清除干净。

14. 铸件不允许存在有损于使用的冷隔、裂纹、孔洞等铸造缺陷。

涂装要求

1. 所有需要进行涂装的钢铁制件表面在涂漆前,必须将铁锈、氧化皮、油脂、灰尘、泥土、盐和污物等除去。

2. 除锈前,先用有机溶剂、碱液、乳化剂、蒸汽等除去钢铁制件表面的油脂、污垢。

3. 经喷丸或手工除锈的待涂表面与涂底漆的时间间隔不得多于6h。

4. 铆接件相互接触的表面,在连接前必须涂厚度为30~40μm防锈漆。搭接边缘应用油漆、腻子或粘接剂封闭。由于加工或焊接损坏的底漆,要重新涂装。

配管要求

1. 装配前所有的管子应去除管端飞边、毛刺并倒角。用压缩空气或其他方法清楚管子内壁附着的杂物和浮锈。

2. 装配前,所有钢管(包括预制成型管路)都要进行脱脂、酸洗、中和、水洗及防锈处理。

3. 装配时,对管夹、支座、法兰及接头等用螺纹连接固定的部位要拧紧,防止松动。

4. 预制完成的管子焊接部位都要进行耐压试验。

5. 配管接替或转运时,必须将管路分离口用胶布或塑料管堵封口,防止任何杂物进入,并拴标签。

补焊件要求

1. 焊接前必须将缺陷彻底清除,坡口面应修的平整圆滑,不得有尖角存在。

2. 根据铸钢件缺陷情况,对焊接区缺陷可采用铲挖、磨削,炭弧气刨、气割或机械加工等方法清除。

3. 焊接区及坡口周围20mm以内的粘砂、油、水、锈等脏物必须彻底清理。

4. 在焊接的全过程中,铸钢件预热区的温度不得低于350°C。

5.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在水平位置施焊。

6. 补焊时,焊条不应做过大的横向摆动。

7. 铸钢件表面堆焊接时,焊道间的重叠量不得小于焊道宽度的1/3。焊肉饱满,焊接面无烧伤,裂纹和明显的结瘤。焊缝外观美观,无咬肉、加渣、气孔、裂纹、飞溅等缺陷;焊波均匀。

锻件要求

1. 锭的水口、冒口应有足够的切除量,一以保证锻件无缩孔和严重的偏折。

2. 锻件应在有足够能力的锻压机上锻造成形,以保证锻件内部充分锻透。

3. 锻件不允许有肉眼可见的裂纹、折叠和其他影响使用的外观缺陷。局

部缺陷可以清除,但清理深度不得超过加工余量的75%,锻件非加工表面上的缺陷应清理干净并圆滑过渡。

4. 锻件不允许存在白点、内部裂纹和残余缩孔。

切削加工件要求

1. 零件应按工序检查、验收,在前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2. 加工后的零件不允许有毛刺。

3. 精加工后的零件摆放时不得直接放在地面上,应采取必要的支撑、保护措施。加工面不允许有锈蛀和影响性能、寿命或外观的磕碰、划伤等缺陷。

4. 滚压精加工的表面,滚压后不得有脱皮现象。

5. 最终工序热处理后的零件,表面不应有氧化皮。经过精加工的配合面、齿面不应有退火

6. 加工的螺纹表面不允许有黑皮、磕碰、乱扣和毛刺等缺陷

一般技术要求

1.零件去除氧化皮。

2.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3.去除毛刺飞边。

热处理要求

1.经调质处理,HRC50~55。

2.零件进行高频淬火,350~370℃回火,HRC40~45。

3.渗碳深度0.3mm。

4.进行高温时效处理。

公差要求

1.未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80的要求。

2.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mm。

3.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

零件棱角

1.未注圆角半径R5。

2.未注倒角均为2×45°。

3.锐角/尖角/锐边倒钝。

装配要求

1.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

2.装配滚动轴承允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

3.齿轮装配后,齿面的接触斑点和侧隙应符合GB10095和GB11365的规定。

4.装配液压系统时允许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胶,但应防止进入系统中。

5.进入装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均必须具有检验部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6.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

7.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

8.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允许磕、碰、划伤和锈蚀。

9.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和扳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和螺钉、螺栓头部不得损坏。

10.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必须采用力矩扳手,并按规定的拧紧力矩紧固。

11.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钉(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交叉、对称、逐步、均匀拧紧。

12. 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率不应小于配合长度的60%,并应均匀分布。

13.平键与轴上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不得有间隙。

14.花键装配同时接触的齿面数不少于2/3,接触率在键齿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不得低于50%。

15.滑动配合的平键(或花键)装配后,相配件移动自如,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16.粘接后应清除流出的多余粘接剂。

17.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不准有卡住现象。

18.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应接触良好,用涂色检查时,与轴承座在对称于中心线120°、与轴承盖在对称于中心线90°的范围内应均匀接触。在上述范围内用塞尺检查时,0.03mm的塞尺不得塞入外圈宽度的1/3。

19.轴承外圈装配后与定位端轴承盖端面应接触均匀。

20.滚动轴承装好后用手转动应灵活、平稳。

21.上下轴瓦的结合面要紧密贴和,用0.05mm塞尺检查不入。

22.用定位销固定轴瓦时,应在保证瓦口面和端面与相关轴承孔的开合面和端面包持平齐状态下钻铰、配销。销打入后不得松动。

23.球面轴承的轴承体与轴承座应均匀接触,用涂色法检查,其接触不应小于70%。

24.合金轴承衬表面成黄色时不准使用,在规定的接触角内不准有离核现象,在接触角外的离核面积不得大于非接触区总面积的10%。

25.齿轮(蜗轮)基准端面与轴肩(或定位套端面)应贴合,用0.05mm塞尺检查不入。并应保证齿轮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要求。

26.齿轮箱与盖的结合面应接触良好。

27.组装前严格检查并清除零件加工时残留的锐角、毛刺和异物。保证密封件装入时不被擦伤。

铸件要求

1.铸件表面上不允许有冷隔、裂纹、缩孔和穿透性缺陷及严重的残缺类缺陷(如欠铸、机械损伤等)。

2.铸件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非加工表明上的浇冒口应清理与铸件表面齐平。

3.铸件非加工表面上的铸字和标志应清晰可辨,位置和字体应符合图样要求。

4.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砂型铸造R,不大于50μm。

5.铸件应清除浇冒口、飞刺等。非加工表面上的浇冒口残留量要铲平、磨光,达到表面质量要求。

6.铸件上的型砂、芯砂和芯骨应清除干净。

7.铸件有倾斜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带应沿倾斜面对称配置。

8.铸件上的型砂、芯砂、芯骨、多肉、粘沙等应铲磨平整,清理干净。

9.对错型、凸台铸偏等应予以修正,达到圆滑过渡,一保证外观质量。

10.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皱褶,深度小于2mm,间距应大于100mm。

11.机器产品铸件的非加工表面均需喷丸处理或滚筒处理,达到清洁度Sa2 1/2级的要求。

12.铸件必须进行水韧处理。

13.铸件表面应平整,浇口、毛刺、粘砂等应清除干净。

14.铸件不允许存在有损于使用的冷隔、裂纹、孔洞等铸造缺陷。

涂装要求

1.所有需要进行涂装的钢铁制件表面在涂漆前,必须将铁锈、氧化皮、油脂、灰尘、泥土、盐和污物等除去。

2.除锈前,先用有机溶剂、碱液、乳化剂、蒸汽等除去钢铁制件表面的油脂、污垢。

3.经喷丸或手工除锈的待涂表面与涂底漆的时间间隔不得多于6h。

4.铆接件相互接触的表面,在连接前必须涂厚度为30~40μm防锈漆。搭接边缘应用油漆、腻子或粘接剂封闭。由于加工或焊接损坏的底漆,要重新涂装。配管要求

1.装配前所有的管子应去除管端飞边、毛刺并倒角。用压缩空气或其他方法清楚管子内壁附着的杂物和浮锈。

2.装配前,所有钢管(包括预制成型管路)都要进行脱脂、酸洗、中和、水洗及防锈处理。

3.装配时,对管夹、支座、法兰及接头等用螺纹连接固定的部位要拧紧,防止松动。

4.预制完成的管子焊接部位都要进行耐压试验。

5.配管接替或转运时,必须将管路分离口用胶布或塑料管堵封口,防止任何杂物进入,并拴标签。

补焊件要求

1.焊接前必须将缺陷彻底清除,坡口面应修的平整圆滑,不得有尖角存在。

2.根据铸钢件缺陷情况,对焊接区缺陷可采用铲挖、磨削,炭弧气刨、气割或机械加工等方法清除。

3.焊接区及坡口周围20mm以内的粘砂、油、水、锈等脏物必须彻底清理。

4.在焊接的全过程中,铸钢件预热区的温度不得低于350°C。

5.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在水平位置施焊。

6.补焊时,焊条不应做过大的横向摆动。

7.铸钢件表面堆焊接时,焊道间的重叠量不得小于焊道宽度的1/3。焊肉饱满,焊接面无烧伤,裂纹和明显的结瘤。焊缝外观美观,无咬肉、加渣、气孔、裂纹、飞溅等缺陷;焊波均匀。

锻件要求

1.锭的水口、冒口应有足够的切除量,一以保证锻件无缩孔和严重的偏折。

2.锻件应在有足够能力的锻压机上锻造成形,以保证锻件内部充分锻透。

3.锻件不允许有肉眼可见的裂纹、折叠和其他影响使用的外观缺陷。局部缺陷可以清除,但清理深度不得超过加工余量的75%,锻件非加工表面上的缺陷应清理干净并圆滑过渡。

4.锻件不允许存在白点、内部裂纹和残余缩孔。

切削加工件要求

1.零件应按工序检查、验收,在前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2.加工后的零件不允许有毛刺。

3.精加工后的零件摆放时不得直接放在地面上,应采取必要的支撑、保护措施。加工面不允许有锈蛀和影响性能、寿命或外观的磕碰、划伤等缺陷。

4.滚压精加工的表面,滚压后不得有脱皮现象。

5.最终工序热处理后的零件,表面不应有氧化皮。经过精加工的配合面、齿面不应有退火

6.加工的螺纹表面不允许有黑皮、磕碰、乱扣和毛刺等缺陷

图纸上的技术要求汇总

图纸上的技术要求汇总

图纸技术要求 一、一般技术要求 制件去除表面氧化皮; 制件不得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去除毛刺飞边; 锐角倒钝;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越程槽均为1.2×0.3; 表面平整无毛刺; 二、未注公差技术要求(金属件)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 三、表面处理技术要求 表面镀白(黑)锌处理; 表面喷漆(喷塑)处理; 表面发黑处理; 表面电泳处理; 表面镀铬处理; 表面抛光处理; 表面滚花,直纹(网纹)m=0.4 GB/T 6403.3; 四、热处理技术要求 制件氮化450-480HV; 制件毛坯须调质处理220-260HB; 制件调质处理30-35HRC; 制件高频淬火45~50HRC; 制件渗碳处理,深度>0.1; 制件进行高温回火处理; 制件整体淬火40-45HRC; 五、铸件技术要求 1、压铸件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壁厚2.5;未注筋板1.5~2; 未注过渡圆角R0.5-R2;未注脱模斜度≤1%%d; 制件饱满光洁、无气孔、缩松、裂纹、夹渣、缺料等缺陷; 各脱模顶料推杆压痕均应低于该制件表面0.2; 制件要求符合GB/T 15114《铝合金压铸件》标准规定; 表面喷漆(喷塑)处理,不得污染到已加工表面; 加工表面在表面处理后加工,加工后涂油保护; 未注尺寸参照三维造型; 制件表面处理及其它要求按客户定; 2、砂型铸造技术要求

模板工程技术要求

模板工程技术要求 模板工程技术要求 模板工程的优劣直接影响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为了提高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统一施工标准,规范工序作业,特制订以下要求: 一、模板体系 1.1支撑体系: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 1.2加固体系:独立基础采用木方加斜支撑加固;框架柱采用方钢管夹具;梁高小于等于500的采用木夹具加固,梁高大于500的采用木夹具及对拉丝杆加固。

模板工程技术要求

1.3模板体系:柱模板采用915×1830×15mm覆膜竹胶板;楼梁、板模板材用915×1830×13mm覆膜竹胶板,模板背楞采用45×85木方。构件模板均采用散拼散拆方式。 二、模板支设一般要求 2.1集中配模,圆盘锯不得上楼层 2.2每层模板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并全面涂刷非油性脱模剂,能有效保护模板,提高脱模性能,确保混凝土观感质量。 三、柱模板支设要求: 3.1.1框架柱模板支设 1、柱模板采用915×1830×15mm覆膜竹胶板,30×40×3方钢管做竖楞,竖楞间距不大于150mm,外横楞用30×50×3方钢管做横楞,横楞间距450mm布置(首道横楞离地不大于200mm),采用φ 14mm@450mm对拉螺栓,地面以上1/2柱高以下处设双螺帽。与3形扣件配套使用。 2、钉柱模时两块板相互接触处应加海绵条,以防漏浆。柱模底部应开有清理模板内杂物的清除口。 模板安装时。同在一条直线上的柱,应先校正两头的柱模,在柱模上口中心线拉通线来校正中间的柱模,用锤球校正垂直,检查无误后,用木楔塞紧,将柱箍箍紧,再用支撑钉牢固定。

模板工程技术要求 四、梁、板模板支设要求: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4.1×钢管立杆底部应设垫木,垫木采用竹胶板,竹胶板的大小为150m m4.1.1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顶部视工程具体情况设可调支托,U15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200mm 必须顶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

技术图纸要求

技术图纸要求 一.图纸 1.图纸图幅应符合国家制图标准允许使用的图幅,其中A4应为竖幅,其 他均为横幅; 2.图纸应有完整、标准的标题栏,打印时因图纸缩小的标题栏应保证栏内 文字清晰; 3.每张图纸应有必要的技术要求,根据图纸的性质(装配图、部件图零件 图)撰写,内容可包括:技术参数、装配要求(装配工艺、重点、精度)、加工要求(热处理、抛光、喷砂、拉丝、配作、去毛刺、倒角、倒锐、倒棱、焊接、打磨、清渣、清洗、除尘等)、检测、防护、标记、包装、运输等及其他; 4.技术要求等文字、字母应清晰、文字简洁、明了,一般选用“四号仿宋 字”;技术要求一般置于图纸右下方; 5.加工图纸都应有粗糙度要求,有位置、形状要求的应标注形位公差; 6.装配图应有基本的外形尺寸及必要的装配尺寸(配合公差等); 7.由于技术人员使用的绘图软件未统一,各人所出图纸差异较大,但设计 者不能因软件不同而降低图纸质量,在正确、清楚的情况小,应考虑布图美观、合理; 8.由于产品以薄板件为主,厚度小,绘图时线条极易重叠,可能会引起误 读、造成错误,因此,应尽量用放大、剖面、局部视图等手段,保证图纸质量; 9.成台产品图纸标题栏内的设计、审核、批准栏的签名必须完整(姓名、 日期),一般图纸必须有设计、审核签名; 10.图纸必须加盖“受控”章才可下发,有“受控”章图纸只发一份至生 产部(见附表:图纸发放记录表),其他用图(外协、检验等)只能“复制”; 11.成套产品必须有《零件明细表》、《外购件明细表》,在图纸下发时一起 提供生产部(加盖“受控”章)。因生产需要,《外购件明细表》可以提前下发或分几次下发,但最后必须整理成正式技术文件存档;

机械图纸技术要求大全整理版)

一般技术要求 1.零件去除氧化皮。 2.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3.去除毛刺飞边。 热处理要求 4.经调质处理,HRC50~55。 5.零件进行高频淬火,350~370℃回火,HRC40~45。 6.渗碳深度0.3mm。 7.进行高温时效处理。 公差要求 8.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80的要求。 9.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mm。 10.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 零件棱角

11.未注圆角半径R5。 12.未注倒角均为2×45°。 13.锐角/尖角/锐边倒钝。 装配要求 14.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 15.装配滚动轴承允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 20.齿轮装配后,齿面的接触斑点和侧隙应符合GB10095和GB11365的规定。 21.装配液压系统时允许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胶,但应防止进入系统中。 22.进入装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均必须具有检验部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23.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 24.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 25.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允许磕、碰、划伤和锈蚀。 26.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和扳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和螺钉、螺栓头部不得损坏。 27.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必须采用力矩扳手,并按规定的拧紧力矩紧固。

28.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钉(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交叉、对称、逐步、均匀拧紧。 29.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率不应小于配合长度的60%,并应均匀分布。 30.平键与轴上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不得有间隙。 31.花键装配同时接触的齿面数不少于2/3,接触率在键齿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不得低于50%。 32.滑动配合的平键(或花键)装配后,相配件移动自如,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33.粘接后应清除流出的多余粘接剂。 34.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不准有卡住现象。 35.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应接触良好,用涂色检查时,与轴承座在对称于中心线120°、与轴承盖在对称于中心线90°的范围内应均匀接触。在上述范围内用塞尺检查时,0.03mm的塞尺不得塞入外圈宽度的1/3。 36.轴承外圈装配后与定位端轴承盖端面应接触均匀。 37.滚动轴承装好后用手转动应灵活、平稳。 38.上下轴瓦的结合面要紧密贴和,用0.05mm塞尺检查不入。 39.用定位销固定轴瓦时,应在保证瓦口面和端面与相关轴承孔的开合面和端面包持平齐状态下钻铰、配销。销打入后不得松动。 40.球面轴承的轴承体与轴承座应均匀接触,用涂色法检查,其接触不应小于70%。

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技术要求SOR模板

目录 1.名词解释 (1) 2.项目总体描述 (1) 2.1项目时间节点 (1) 2.2产品信息 (1) 3. 主要性能和技术要求 (2) 3.1一般要求 (2) 3.2性能要求 (2) 3.3试验和寿命 (2) 3.4成品性能 (2) 3.5验收规则 (2) 3.6执行法规和标准 (2) 4. 双方工作任务、时间要求及违约 (2) 4.1双方工作任务及时间要求: (2) 4.2风险责任的承担 (3) 4.3违约责任 (3) 5.交付物的提交 (3) 5.1甲方向乙方提供交付物的时间: (3) 5.2乙方向甲方提供的交付物及时间: (4) 6.双方数据交换的要求 (4) 7.知识产权及保密 (5) 8.测试要求 (5) 8.1样车/样机的测试 (5) 8.2样件的验收 (5) 9.投标书内容及要求 (5) 10.甲方技术联络人 (7)

1.名词解释 产 品:指乙方根据本产品开发技术要求规定,设计、生产的×××× 参考样件:技术要求:指甲方对产品结构、尺寸、性能、材料等的要求(非金属件含产品颜色、皮纹等)。 技术资料:指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的设计、开发、试验、制造的图纸、CAD 数据、技术规范、分析报告、试验报告、样件等全部技术文件及实物,也包括在本产品开发技术要求履行过程涉及到的各方的专有技术、专利技术、企业秘密、生产信息、商业机密等资料。 产品数据:指描述产品结构、性能、材料、尺寸、公差、表面处理等特性的最终完整数据,它完全可以指导产品的后续工艺工装设计和产品制造。 电子文档:指用计算机数据对产品进行描述的文档。 黑盒子部件:指因需要特殊加工工艺,而只能由产品供应商定义的零部件。 其结构布置图、详细设计及零件标准将由供应商提供,主机厂仅负责零部件的装配尺寸和形状修正。 灰盒子零件:指的是由主机厂定义外表面及边界条件,由供应商完成具体内部结构详细设计的零部件。 2.项目总体描述 2.1 项目时间节点 随着项目的开展以上节点可能有所变化, 任何变动都将与乙方进行沟通,并应以书面形式进行确认。 2.2 产品信息 2.2.1以下为此协议所涉及的零件号及名称清单 2.2.2零部件简图 1) ×××××××××× 图1×××××××× 2) ××××××××××

按照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的技术条件及要求,采用图纸中规定

按照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的技术条件及要求,采用图纸中规定的技术规格和国家及行业的现行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 第九章施工组织设计要点或施工方案 第一部分编制说明 一、设计文件等相关文件。 二、国家、广东省、广州市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等要求。 三、指导方针: 确保施工工期,满足业主要求。按本工程规定的总工期,编制出完善的施工进度控制计划,力争提前完成工程任务。 2.发挥技术优势,优化管理水平 安排经验丰富的优秀管理人员和高素质的工人参加本项目施工,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优化施工管理,充分发挥施工单位在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优势。 第二部分工程概况说明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招标人: 3.工程地点: 4.工程规模: 5.结构形式:

6.工程投资: 二、承包范围及工程量 本施工组织设计所涉施工范围详见设计文件、工程量清单。 三、气候特征 广州市地处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大部分时间光照充足,雨量大,雨季长,台风和强热带风暴频繁,每年四至九月为雨季,夏秋季有台风袭击。根据这一地区特征,在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除要做好与气象台的联系工作,提前采取措施外,做好雨季防雷及炎热季节施工措施,对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意义重大。 四、现场施工条件 1.施工场地已具备施工条件。 2.施工用水、电能满足施工要求。 第三部分施工布署与领导机构 一、施工管理组织架构 为更好完成该工程的施工任务,应从施工方案、人员设置、机械配备、材料供应和工程服务等方面全力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配。同时在施工中,将从招标人的整体利益出发,积极与质量监督部门配合,协调好内外关系及地盘管理,通过有效地对工序、材料、人员进行控制,不仅保证工程质量,而且保证安全文明施工得到有效保障。通过有效的环保措施,使声、光、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创建安全文明施工的模范工地。 1.项目经理部的组成 以中标后工程的实际情况为准。 2.各人员职能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经理部的行政领导工作,并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计划、生产进度、质

机械图纸技术要求汇总. ()

图纸技术要求汇总 本规范规定了医疗产品机械零件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编写和使用规范。 2.图纸技术要求的编制要求 2.1图纸技术要求编制的一般内容: 几何精度:尺寸精度,表面结构、形位公差、结构要素; 加工、装配和工艺要求:是指为保证产品质量而提出的工艺要求; 理化参数:是指对材料的成分、组织和性能方面的要求; 产品性能及检测要求:是指使用及调试方面的要求; 其他要求; 2.2机械图样的技术要求编制的内容: 对材料、毛坯、热处理的要求(如电磁参数、化学成分、湿度、硬度要求等); 视图中难以表达的尺寸公差、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等; 对有关结构要素的统一要求(如圆角、倒角、尺寸等); 对零部件表面质量的要求(如涂层、镀层等); 对间隙、过盈及个别结构要素的特殊要求; 对校准、调整及密封的要求; 对产品零部件的性能和质量的要求(如噪声、耐振性、动平衡、制动及安全等); 试验条件和方法; 图纸技术要求汇总 .......................................................................................................................................................................... 2. 图纸技术要求的编制要求 ...................................................................................................................................................... 2.1图纸技术要求编制的一般内容: .................................................................................................................................... 2.2机械图样的技术要求编制的内容: ................................................................................................................................ 零件技术要求: ......................................................................................................................................................................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 第二部分:模具零件要求 .............................................................................................................................................. 第三部分:外观要求 ...................................................................................................................................................... 第四部分:各类型零件具体要求 .................................................................................................................................. 第五部分:其他要求 ...................................................................................................................................................... 各类零件具体要求: .............................................................................................................................................................. 塑料件: .......................................................................................................................................................................... 压铸件: .......................................................................................................................................................................... 钣金件.............................................................................................................................................................................. 橡胶件.............................................................................................................................................................................. 机械加工件 ...................................................................................................................................................................... 其他特殊件: .......................................................................................................................................................................... 标签:..............................................................................................................................................................................

产品技术要求模板格式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 编号: 医学影像处理软件 实施 1.3 版本命名规则 本公司软件产品命名规则为V X.Y.Z ?X:为发行版本,表示重大增强类软件更新,初始值为1,当软件进行了重大增强类软件更新,该号码加1,Y和Z归0。 ?Y:为子版本号,表示轻微增强类软件更新,初始值为0,当软件进行了轻微增强类软件更新,该号码加1,Z归0。 ?Z:为修正版本号,表示纠正类软件更新,初始值为0,当软件进行了纠正类软件更新,该号码加1。

1.4 产品适用范围 产品用于人体诊查图像、数据的管理、查看、传输和贮存,不包括自动诊断部分。 2 性能指标 2.1 通用要求 2.1.1 处理对象 50。

所需硬件环境最低配置如下: 2.1.5.2 放射影像模块 主要用于传送病人图像信息,主要组成:①普通设置,设置实体名称,设置端口号;②高级设置,需要用户密码登陆。

【上一个检查】 【下一个检查】 【窗口靠左半部显 【窗口靠右半部 【窗口靠上半部显示】 【窗口靠下半部显示】

1.1.2 使用限制 本产品为独立工作的通用型软件,使用者均需通过专业售前培训且能独立熟练操作软件,要求使用者拥有相关医学影像学教育背景。 1.1.3 用户访问控制 软件具有严格的权限管理机制,通过建立用户账号密码,对账号授不同的权限,不同科 1.1.7 可靠性 本产品产生的数据使用本地缓存、网关缓存和数据库存储三层保护,当软件出错时,可从本地硬盘或网关服务器或数据库中召回对应的数据,保障数据不丢失。 OR 1.1.8 维护性

由于本产品涉及DICOM影像传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应通过产品手册或相关技术支持提供系统部署和维护方法。 Or 提供记录日志功能 本系统应该能够记录系统运行时所发生的所有错误,包括本机错误和网络错误。这些错误记录便于查找错误的原因。日志同时记录用户的关键性操作信息。 1.1.9 效率 1.1.10 运行环境 客户端——影像工作站和DICOM软件运行要求如下: ▲硬件环境要求:

大众汽车产品设计零件图纸技术要求编写及使用规范

零(部)件图纸技术要求编写及使用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空调器产品设计零(部)件图纸技术要求的编写及使用规范。 本设计规范适用于东芝开利合资公司家用空调的所有产品设计零(部)件图纸。 2图纸技术要求的编制要求 2.1图纸技术要求编制的一般内容: ?几何精度:尺寸精度,表面结构、形位公差、结构要素; ?加工、装配和工艺要求:是指为保证产品质量而提出的工艺要求; ?理化参数:是指对材料的成分、组织和性能方面的要求; ?产品性能及检测要求:是指使用及调试方面的要求; ?其他要求; 2.2机械图样的技术要求编制的内容: ?对材料、毛坯、热处理的要求(如电磁参数、化学成分、湿度、硬度、金相要求等); ?视图中难以表达的尺寸公差、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等; ?对有关结构要素的统一要求(如圆角、倒角、尺寸等); ?对零部件表面质量的要求(如涂层、镀层等); ?对间隙、过盈及个别结构要素的特殊要求; ?对校准、调整及密封的要求; ?对产品零部件的性能和质量的要求(如噪声、耐振性、自动、制动及安全等); ?试验条件和方法; ?颜色要求。如为外观通用件,为了增强图纸通用性,图纸技术要求中不需要增加颜色的描

述,只需在PDM构件名称中进行描述; ?其他说明。 注:上述几方面,对于每一个图样代号的零部件图或装配图,上述几个方面并非都是必备的,应根据表达对象各自的具体情况提出必要的技术要求。 2.3编制图纸技术要求的注意事项: ?条文用语力求简明、规范、或约定俗成,切忌过于口语化。在装配图中,当表述涉及到零部件时,可用其序号或代号(即“图样代号”)代替。 ?在企业标准等技术文件中已明确了的技术要求不必重复描述; ?引用验收方法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时,应给出标准编号(不需标注年份代号)和标准名称; ?对于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的具体要求应在技术要求中予以明确。当企业标准或企业其他技术文件对未注公差已有明确规定时,则在图样的技术要求中可略去不写; ?对于图纸中零部件已经有企业标准的,必须引用企业标准,要求与标准中一致的,则不需在技术要求中列出,要求与标准有出入的,则需单独列出并注明不引用企业标准中的X款X条(*注); ?对于图纸中零部件没有企业标准的,必须在技术要求中逐条列出重要技术参数和要求; ?技术要求中引用的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必须为最新的版本。 注:“技术要求”条款的内容可以与企业标准有出入,但不能低于企业标准。 3图纸技术要求模板 3.1图纸技术要求模板(参见附录A:产品设计零部件图纸技术要求总览)是按家用空调实际情况并按上述要求编制的零(部)件通用图纸技术要求,作为产品设计时参考。 3.2技术要求模块只供设计人员参考,设计开发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删部分条款,或对其中内容进行调整(*注);

模板工程技术要求

模板工程技术要求 模板工程的优劣直接影响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为了提高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统一施工标准,规范工序作业,特制订以下要求: 一、模板体系 1.1支撑体系: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 1.2加固体系:独立基础采用木方加斜支撑加固;框架柱采用方钢管夹具;梁高小于等于500的采用木夹具加固,梁高大于500的采用木夹具及对拉丝杆加固。

1.3模板体系:柱模板采用915×1830×15mm覆膜竹胶板;楼梁、板模板材用915×1830×13mm覆膜竹胶板,模板背楞采用45×85木方。构件模板均采用散拼散拆方式。 二、模板支设一般要求 2.1集中配模,圆盘锯不得上楼层 2.2每层模板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并全面涂刷非油性脱模剂,能有效保护模板,提高脱模性能,确保混凝土观感质量。 三、柱模板支设要求: 3.1.1框架柱模板支设 1、柱模板采用915×1830×15mm覆膜竹胶板,30×40×3方钢管做竖楞,竖楞间距不大于150mm,外横楞用30×50×3方钢管做横楞,横楞间距450mm布置(首道横楞离地不大于200mm),采用φ14mm@450mm对拉螺栓,地面以上1/2柱高以下处设双螺帽。与3形扣件配套使用。 2、钉柱模时两块板相互接触处应加海绵条,以防漏浆。柱模底部应开有清理模板内杂物的清除口。 模板安装时。同在一条直线上的柱,应先校正两头的柱模,在柱模上口中心线拉通线来校正中间的柱模,用锤球校正垂直,检查无误后,用木楔塞紧,将柱箍箍紧,再用支撑钉牢固定。

四、梁、板模板支设要求: 4.1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4.1.1钢管立杆底部应设垫木,垫木采用竹胶板,竹胶板的大小为150m m ×150mm 。顶部视工程具体情况设可调支托,U 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顶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 ,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 ,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4.1.2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 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所有

图纸上的技术要求汇总知识分享

图纸上的技术要求汇 总

图纸技术要求 一、一般技术要求 制件去除表面氧化皮; 制件不得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去除毛刺飞边; 锐角倒钝;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越程槽均为1.2×0.3; 表面平整无毛刺; 二、未注公差技术要求(金属件)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 三、表面处理技术要求 表面镀白(黑)锌处理; 表面喷漆(喷塑)处理; 表面发黑处理; 表面电泳处理; 表面镀铬处理; 表面抛光处理; 表面滚花,直纹(网纹)m=0.4 GB/T 6403.3; 四、热处理技术要求

制件氮化450-480HV; 制件毛坯须调质处理220-260HB; 制件调质处理30-35HRC; 制件高频淬火45~50HRC; 制件渗碳处理,深度>0.1; 制件进行高温回火处理; 制件整体淬火40-45HRC; 五、铸件技术要求 1、压铸件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壁厚2.5;未注筋板1.5~2; 未注过渡圆角R0.5-R2;未注脱模斜度≤1%%d; 制件饱满光洁、无气孔、缩松、裂纹、夹渣、缺料等缺陷; 各脱模顶料推杆压痕均应低于该制件表面0.2; 制件要求符合GB/T 15114《铝合金压铸件》标准规定; 表面喷漆(喷塑)处理,不得污染到已加工表面; 加工表面在表面处理后加工,加工后涂油保护; 未注尺寸参照三维造型; 制件表面处理及其它要求按客户定; 2、砂型铸造技术要求

压铸毛坯图纸技术要求

毛坯图设计原则: 1、凡是有机加工要求的地方都留有加工余量:压铸件机械加工余量:按GB/T11350规定MA-D级执行; A. 大端面加工余量为1.2mm; B. 侧面法兰面加工余量1.0mm; C. φ25mm以上内孔单边加工余量为0.75mm;φ25mm以下内孔单边加工余量为0.6mm; D. 螺纹底孔的大端尺寸为:底孔直径-1.5mm; E. 定位销铸孔的单边加工余量为0.6mm(大端); F. 螺纹底孔、铸孔深度按压铸件标准,一般为铸孔直径的2倍;盲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毛坯图上未注出的加工余量数据按上述原则确定; 3、根据压铸件的工艺特征,在压铸件的推杆位置局部改变图纸尺寸和形状; 4、孔径为最大处尺寸; 5、与机加有关的相关尺寸、定位尺寸以★和方框表示;? 6、定位、夹紧面应平整、不应有拔模斜度,并用定位、夹紧符号表示。 技术要求: 1. 未注明铸造园角R3-4mm 2. 未注明拔模斜度1-2.5° 3. 未注明壁厚3±0.35mm 4. 未注明铸件尺寸公差执行GB6414-86 CT6级 5. 铸件表面允许有擦伤、凹陷、缺肉及网状毛刺等缺陷,但其缺陷程度和数量应该与供需双方同意的 标准相一致; 6. 铸件端面浇口残留高度≤2.5mm,飞边毛刺≤1.0mm,加工定位面及检测点不得有毛刺、缺肉或者凸 起; 7. 气密性要求:加工后产品加压腔用0.5kg气压,60秒中允许泄漏量10cc 增加部分: 一、压铸件尺寸:按GB/T15114有关规定执行; 1、压铸件尺寸公差基本尺寸大于25mm时,按GB 6414规定CT6级执行; 2、压铸件尺寸公差基本尺寸大于16mm,小于25mm的,按GB 6414规定CT5级执行; 3、压铸件尺寸公差基本尺寸大于10mm,小于16mm的,按GB 6414规定CT4级执行; 4、压铸件尺寸公差基本尺寸小于10mm,按GB 6414规定CT3级执行; 5、压铸件形位公差按GB/T15114规定执行; 二、压铸件材料化学成分:按ADC12 JIS H5302 及YL113 GB/T15115有关规定执行; 三、压铸件力学性能:按GB/T15114规定执行; 四、压铸件毛坯重量:由供方从供、需共同认可首批合格压铸件毛坯中,抽取10件称重,取平均值 为压铸件毛坯的公称重量;压铸件毛坯重量公差按GB/T11351规定MT6级执行; 五、压铸件表面质量:按QC/T273规定执行; 六、压铸件内部质量:按GB/T15114规定执行; 1、压铸件若能满足使用要求,则压铸件本质缺陷不作为报废依据; 2、压铸件气密性要求:将压力为25KPa的滤水压缩空气,平缓的送入压铸件中,密封关闭9S后, 测腔内压力,压力降到不低于21KPa为合格; 3、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允许对铸件进行浸渗处理,浸渗处理后要满足上述气密性要求; 4、压铸毛坯在需方加工后,若气密性不合格则返回供方,允许无偿做二次浸渗,试验合格后再送需 方使用; 5、供方提供的压铸件毛坯一次性不合格率小于0.5%; 七、压铸件的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按GB/T15114及QC/T273规定执行; 1、其中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检验按QC/T273规定一类铸件标准执行,且当需方需要时,供方须向 需方提供检验报告; 2、一般情况下,采用试样检验力学性能;特殊情况下,若需方有要求时,也可以采用压铸件本身 检验;

零件图上常用的技术要求汇总

文字 1.零件去除氧化皮。 2.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3.去除毛刺飞边。 4.经调质处理,28HRC~32HRC。 5.零件进行高频淬火,350~370℃回火,40HRC~45HRC。 6.渗碳深度0.3mm。 7.进行高温时效处理。 8.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2000. 9.未标注尺寸公差应该按照GB/T1804-m 10.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 11.未注圆角半径R5。 12.未注倒角均为2×45°。 13.锐角倒钝。 14.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 15.装配滚动轴承允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 20.齿轮装配后,齿面的接触斑点和侧隙应符合GB10095和GB11365的规定。 21.装配液压系统时允许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胶,但应防止进入系统中。 22.进入装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均必须具有检验部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23.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 24.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 25.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允许磕、碰、划伤和锈蚀。 26.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和扳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和螺钉、螺栓头部不得损坏。 27.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必须采用力矩扳手,并按规定的拧紧力矩紧固。 28.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钉(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交叉、对称、逐步、均匀拧紧。 29.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率不应小于配合长度的60%,并应均匀分布。 30.平键与轴上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不得有间隙。 31.花键装配同时接触的齿面数不少于2/3,接触率在键齿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不得低于50%。 32.滑动配合的平键(或花键)装配后,相配件移动自如,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33.粘接后应清除流出的多余粘接剂。 34.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不准有卡住现象。 35.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应接触良好,用涂色检查时,与轴承座在对称于中心线120°、与轴承盖在对称于中心线90°的范围内应均匀接触。在上述范围内用塞尺检查时,0.03mm的塞尺不得塞入外圈宽度的1/3。 36.轴承外圈装配后与定位端轴承盖端面应接触均匀。 37.滚动轴承装好后用手转动应灵活、平稳。 38.上下轴瓦的结合面要紧密贴和,用0.05mm塞尺检查不入。 39.用定位销固定轴瓦时,应在保证瓦口面和端面与相关轴承孔的开合面和端面包持平齐状态下钻铰、配销。销打入后不得松动。

图纸技术要求文本

硅胶件 技术要求: 1.零件不能有破损,批锋等不良现象; 2.材料硬度:45-50度; 3.材料要求耐温200度以上; 4.未注圆角为R0.5; 5.未注尺寸公差按SJ/T10628-1995,7级; 6.零件必须经过硫化处理; 7.带*号为重点检测尺寸。 塑胶件 技术要求 1.未注倒角按0.5x45,圆角R45; 2.一般公差按SJ/T10628-1995中的7级精度; 3.未注拔模斜度为0.5-1; 4.筋厚尺寸公差按#0.1; 5.未注尺寸按3D实体(MODEL); 6.颜色应符合配色表或色板; 7.产品不得有划伤缩水等外观缺陷; 8.胶件外观面必须进行抛光处理; 9.带“*”为重点控制尺寸。 不锈钢煲身 技术要求: 1、零件无批锋、利角,毛刺不能超过0.1mm; 2、保证手柄孔中心、水尺孔、耳码及开关孔在同一直线上,耳码左右偏移控制在单边0.5mm 以内,开关孔左右偏移控制在单边0.8mm内; 3、保证底部边平整,平面度控制在0.8mm以内; 4、壶口平面要压平,壶口及水尺孔翻边不可开裂; 5、开关孔周围的焊渣要磨平,开关孔及底边的锯齿控制在0.5mm以下; 6、发热盘铝板中心不能出现堆铝现象; 7、壶嘴内喷砂,焊接时底部内不能堆锡,上部两尖角处不能因缺锡而有缺口; 8、发热盘功率参数及"L"、"N"和接地等标识要清晰。 9、发热盘表面抛镜光,壶身表面按客户要求。 弹簧 技术要求: 1.该零件须用n0.6不锈钢簧丝绕制; 2.该零件须经过热处理,以保证足够的弹性; 3.该扭簧方向为左旋3圈; 4.未注尺寸公差按SJ/T10628-1995,7级; 5.带*号为重点检测尺寸。

【工作应用】机械图纸技术要求大全

【工作应用】机械图纸技术要求大全 1.零件去除氧化皮。 2.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害零件表面的缺陷。 3.去除毛刺飞边。 4.经调质处理,HRC50~55。 5.零件进行高频淬火,350~370℃回火,HRC40~45。 6.渗碳深度0.3mm。 7.进行高温时效处理。 8.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80的要求。 9.未注长度尺寸承诺偏差±0.5mm。 10.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差不多尺寸配置。 11.未注圆角半径R5。 12.未注倒角均为2×45°。 13.锐角倒钝。 14.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 15.装配滚动轴承承诺采纳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 20.齿轮装配后,齿面的接触斑点和侧隙应符合GB10095和GB11365的规定。 21.装配液压系统时承诺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胶,但应防止进入系统中。 22.进入装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均必须具有检验部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23.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洁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 24.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要紧配合尺寸,专门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 25.装配过程中零件不承诺磕、碰、划伤和锈蚀。

26.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和扳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和螺钉、螺栓头部不得损坏。 27.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必须采纳力矩扳手,并按规定的拧紧力矩紧固。 28.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钉(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交叉、对称、逐步、平均拧紧。 29.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率不应小于配合长度的60%,并应平均分布。 30.平键与轴上键槽两侧面应平均接触,其配合面不得有间隙。 31.花键装配同时接触的齿面数许多于2/3,接触率在键齿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不得低于50%。 32.滑动配合的平键(或花键)装配后,相配件移动自如,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33.粘接后应清除流出的余外粘接剂。 34.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不准有卡住现象。 35.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应接触良好,用涂色检查时,与轴承座在对称于中心线120°、与轴承盖在对称于中心线90°的范畴内应平均接触。在上述范畴内用塞尺检查时,0.03mm的塞尺不得塞入外圈宽度的1/3。 36.轴承外圈装配后与定位端轴承盖端面应接触平均。 37.滚动轴承装好后用手转动应灵活、平稳。 38.上下轴瓦的结合面要紧密贴和,用0.05mm塞尺检查不入。 39.用定位销固定轴瓦时,应在保证瓦口面和端面与相关轴承孔的开合面和端面包持平齐状态下钻铰、配销。销打入后不得松动。 40.球面轴承的轴承体与轴承座应平均接触,用涂色法检查,其接触不应小于70%。 41.合金轴承衬表面成黄色时不准使用,在规定的接触角内不准有离核现象,在接触角外的离核面积不得大于非接触区总面积的10%。 42.齿轮(蜗轮)基准端面与轴肩(或定位套端面)应贴合,用0.05mm塞尺检查不入。并应保证齿轮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要求。 43.齿轮箱与盖的结合面应接触良好。

图纸技术要求

图纸技术要求(冷轧板喷涂件图纸技术要求) 1.基础材料性能应符合:JIS G3141-2005《冷轧碳素薄钢板和钢带》的要求,制件特性应符合JB/T 4378.2-1999《金属冷冲压件通用技术条件》相应图纸技术要求(除外观); 2.喷涂件涂层性能应符合GB/T21776-2008《粉末涂料及其涂层的检测标准指南》的要求;3.未注冲裁圆角为R2.0,未注弯曲内圆角为R0.5; 4.未注尺寸公差应符合GB/T13914《冲压件尺寸公差》(6)级要求; 5.外观颜色应符合公司规定的色板编号及颜色名称的要求,并符合色板要求; 图纸技术要求(镀锌板非喷涂件) 1.电镀锌板材料性能应符合GB/T15675-2008《连续电镀锌、锌镍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 的要求; 2.未注冲裁圆角为R2.0,未注弯曲内圆角为R0.5; 3.未注尺寸公差应符合GB/T 13914《冲压件尺寸公差》(6)级要求; 图纸技术要求(弯曲配管的技术要求) 1.配管材料应符合GB 1527-2006《铜及铜合金拉制管》的要求; 2.未注直线和角度尺寸公差应分别符合GB/T1804-c和GB/T1804-v; 3.未注弯曲半径R= ,弯曲处压扁率<15%; 4.成品应用塑料包装袋封装,并能防尘、防潮; 5.弯曲配管在加工过程中只允许使用不含氯元素的挥发油、脂润滑油或碱性清洗剂;清洗时不能让其接触到带氯元素的清洗剂(如盐酸等); 图纸技术要求(直配管) 1.配管材料应符合GB 1527-2006《铜及铜合金拉制管》的要求; 2.未注直线尺寸公差应符合GB/T1804-c; 3.成品应用塑料包装袋封装,并能防尘、防潮; 4.直配管在加工过程中只允许使用不含氯元素的挥发油、脂润滑油或碱性清洗剂;清洗时不能让其接触到带氯元素的清洗剂(如盐酸等); 图纸技术要求(高、低压阀组件) 1.焊接时,有定位的以定位点为插入深度限制点、无定位的以扩(缩)口限位为插入深度进行焊接; 2.各焊口应光滑,无虚焊、漏焊、焊堵等缺陷; 3.组件焊好后,不得有明显变形、弯曲,应满足图纸中装配尺寸要求; 4.未注直线和角度尺寸公差应分别符合GB/T1804-c和GB/T1804-v; 5.焊接时,必须将高、低压阀需保护部分放置在水箱中,并完全浸没在50℃以下水中(直观感觉是手能放进水中不感觉到烫)才能焊接接口,焊接完的阀体必须在水中停留3-5秒钟,保证阀体不烫手; 6.成品应干燥后使用塑料包装袋封装,并能防尘、防潮; 7.图示箭头方向为单向阀导通方向;(仅适用有单向阀的组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