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3年高考语文微专题专练第27练含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微专题专练第27练含解析

第27练语言表达+名句默写

建议用时25分钟

[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__①__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__②__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博物馆+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__③__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__④__。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观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

A.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

B.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

C.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

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

4.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即使受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和汛情的不利影响,②8月份国民经济仍旧保持稳定复苏,③需求端出现积极改善,特别是供需两端加速回暖。④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表示,⑤消费和投资情况继续好转。⑥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成效,⑦使居民外出消费活动增加,⑧各地区各部门加大的投资力度,⑨资金保障和相关要素保障得到了有效加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使文段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请选择最恰当选项,填写在序号处的横线上。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落户天津,命名为“天河”,取天津与“银河团队”合作发展之意。如今,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三号”已进入开放应用阶段。近年来,创新团队在“卡脖子”处下功夫,在关键处尽全力应对:

身处世界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时代——①____;

身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前夜——②____;

身处国家民族决战决胜时期——③____;

身处随时竞争的拼杀时刻——④____。

(取材于余艳《大国引擎》)

A.以我为主,在战略必争领域强势崛起

B.全方位研判,高标准筹划,破解突出矛盾

C.创新驱动,以崭新的“中国速度”冲锋

D.聚焦前沿,瞄准核心技术制高点和突破口

6.补写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将写景、咏史和抒情融为一体,笔力遒劲,境界宏阔,上片最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写景转到写人,承上启下。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7练语言表达+名句默写

1.①翻天覆地②不可企及③身临其境④一览无余

解析:第①空,此处形容博物馆的变化大,故此处可填写“翻天覆地”或意思相近的成语。第②空,此处形容往日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现在因为有了科技的助力而成为现实,故此处可填写“不可企及”或意思相近的成语。第③空,根据前文“观众们……沉浸其中”可知,故宫博物院借助现代技术使观众们仿佛置身于画中体验北宋都城的繁华,故此处可填写“身临其境”或意思相近的成语。第④空,根据前文“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可知,此处是形容妇好墓的发掘现场通过虚拟技术被展现在了观众们面前,故此处可填写“一览无余”或意思相近的成语。

2.(示例)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是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与古代绘画艺术的完美融合。

解析:画横线句存在两处语病:第一处,“举办的……展演艺术”搭配不当,应将“艺术”与“展演”互换位置;第二处,应将“用……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改为“是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与古代绘画艺术的完美融合”。

3.B B项,引号起强调作用。而其他三项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4.语句②改为“8月份国民经济仍旧保持稳定复苏态势”;语句③改为“供需两端加速回暖,特别是需求端出现积极改善”;语句⑥改为“疫情防控取得成效”或语句⑦改为“居民外出消费活动增加”;语句⑧改为“各地区各部门加大了投资力度”。

解析:②成分残缺,“保持”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复苏”后添加“态势”;③不合逻辑,应先说“供需两端加速回暖”,再说“需求端出现积极改善”;⑥⑦介词滥用导致主语残缺,应去掉“随着”或者“使”;⑧结构混乱,应将“的”改为“了”。

5.①B②D③A④C

解析:由第①处前面的句子可以看出,这一句是从世界的、整体的角度进行思考,B项中“全方位”与之对应;第②处前面的句子提到了全球科技革命,那么此处应当聚焦科技,故选D;第③处前面的句子,将视角转向国家民族,与A中的“以我为主”对应;第④处前面的句子中的“拼杀时刻”与C中的“冲锋”相照应。

6.(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专题27论述类文本阅读__书评含解析

专题27 论述类文本阅读——书评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交叉研究”成为呼声很高的热词,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研究”得到了大力提倡,学界甚至将这种“交叉研究”视为提升学术创新效率的一种重要方法。实际上,“交叉研究”并不一定是在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同一学科、同一专业内的不同研究领域之间,同样存在着“交叉研究”的可能。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张卫东研究员的《粤汉铁路与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898—1937)》(以下简称“张著”)就是这样一部充满“交叉研究”特色的学术新作。 首先,张著体现了学术热点领域之间的“交叉研究”。尽管铁路进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但自从交通史研究于近代诞生以来,铁路史研究便一直是这一学术领域的热点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在研究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交通史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另一方面则因铁路是牵动社会方方面面的事物。在如今中国的高铁建设已然成为国家一张靓丽名片的背景下,铁路史研究的热潮势必进一步高涨和持续。“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其选题属区域史范畴自是不争,而区域史的研究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始终是历史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至今未曾稍歇。张著的两个核心语汇,一为“粤汉铁路”,一为“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皆在学术热点领域范围之内。 其次,张著体现了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多方向的学术“交叉研究”。仍以张著的两个核心词语来论,无论“粤汉铁路”,还是“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都不止单纯的经济史领域的问题,同时也是特定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问题。于粤汉铁路而言,其在打通广东沿海与湖南、湖北等内陆省份之间经济交流沟通的脉络上,确实具有经济方面的重大价值。但是铁路的贯通,所打通的又岂止是经济呢?政治上、军事上、文化上的沟通与往还,也因此而更加顺畅。以“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而论,近代湖南在铁路贯通之后,所发生的变化何止经济、社会两项,它更是一种全方位的变迁。大到军事、政治、文化,小到普通居民的衣食住行,又有哪一方面不受到影响? 第三,张著体现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交叉研究”。所谓宏观研究,是指其将研究论题置于整个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无论是“粤汉铁路”这个物质性的具体物象,还是“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这个抽象性的文化现象,张著都是将其放到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无论是“粤汉铁路”这个物质性的具体物象,还是“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这个抽象性的文化现象,张著都是将其放到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宏大时代背景下进行观察和剖析的。所谓微观研究,则指其通过对具体的事件、人物进行细致的剖析,通过两者的交叉融合,从而将整个研究落于实处。仅举“湘米销粤”为例,便可清晰地看到其宏观思考与微观考察相结合的学术思路和研究途径,一方面“湘米销粤”在宏观层面上反映出湘、粤两省的经济形态差异之一斑,另一方面又从微观上考察了“湘米运粤”的细节性问题,如“湖南全省稻作面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图文转换(思维导图)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图文转换(思维导图)专项练习题 1.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完成关于“杜甫七绝”的思维导图,每空不超过10个字。 盛唐七绝在传统题材里充分展现了以浅语倾诉深情的特长,使七绝突破南朝初唐七绝含蕴浅狭的藩篱,固然达到了艺术的巅峰。但七绝这种体式的表现潜能尚未充分得到开掘,杜甫发现了这种诗体还有适宜于表现多种生活情趣的潜力。综观杜甫的全部七绝,可以发现他创作七绝的情绪状态与其他诗体的明显差别,在于大多数作于兴致较高、心情轻松甚至是欢愉的状态中。这一特点目前尚未见研究者论及,却是考察杜甫七绝“别趣”的重要出发点。与其情绪状态相应,杜甫七绝的抒情基调也多数是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的。 2.阅读《乡土中国》一书,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特点,请根据以下思维导图,概述“乡土本色”的特点。(150字以内) 3.根据下面的图示提取有效信息,给“教育惩戒”下定义,要求不超过80个字。 4.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为“一分钟试卷”下定义,要求要点完备,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5.下面是关于人脑功能的思维导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5个字。 6.下面是介绍“端午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几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7.下面是介绍“端午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几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每处字数6字以内。

8.下面是某校学生会“《论语》吟诵比赛”的构思流程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9.“一带一路”是中国的一个经济整合大战略,阅读下图的“一带一路”简易说明图,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这幅简易说明图主要从、原则和三个角度呈现了“一带一路”的主要内容。请再用两个词语概括。 (2)请根据该图将“一带一路”的定义补充完整。不超过80字。 10.下面是介绍“端午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几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题 1.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宪法的框架下为工人争取具体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 ②恩格斯并不绝对追求暴力革命 ③强调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德国国会选举中获得成功对整个国际工人运动有很 大的意义 ④恩格斯具体指导德国社会民主党进行合法斗争 ⑤相对于马克思而言,恩格斯更倾向于务实地为工人阶级实现权益 ⑥而是在民主国家里组织无产阶级合法政党社会民主党 A.⑤⑥③②①④B.⑤②⑥①④③C.④②①③⑥⑤ D.④⑤②⑥③① 2.参照示例中反驳方式,针对材料中的逻辑错误,作出两种恰当的反驳。 示例: 问题语段:老张跟别人吵架了,想不到老张是这么一个讨人嫌弃的人,他人缘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反驳:①老张跟别人吵架原因很多,不能因此就说明老张讨人嫌弃、人缘不好。 ②你和朋友吵架了,就能说你讨人嫌弃、人缘不好吗? 问题语段:这所大学的图书馆的藏书非常丰富,可以肯定,这所大学一定是一所一流大学。 反驳:

① ②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魏晋时期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形成了中国文化的超远之风,造就了魏晋独特的名士风度。其主流价值取向就是,以超然的精神追求取代现实的物质欲求,以个体的自由洒脱取代社会意志的规矩樊笼,以士人的道统良知取代皇权的势统控驭,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取代现实功利的人生态度。(),其参照和借鉴价值还是的。 何晏王弼,言谈称奇;王谢大族,;刘伶轻狂、阮籍醉酒,竹林名士放诞不拘;顾恺之写照传神,谢道韫巧对诗句,东晋名士大展才艺…… 这些的魏晋人物故事,历代为人们青睐,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本就。在今天,我们的生活环境与魏晋时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人们对魏晋风流的风潮和力度有增无减。这恰恰说明,我们在心灵深处与魏晋风流有共鸣。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言而喻臣门如市脍炙人口习以为常 B.不言而喻簪缨不绝脍炙人口不足为奇 C.不在话下簪缨不绝喜闻乐见习以为常 D.不在话下臣门如市喜闻乐见不足为奇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特征固然不应是人们所需全盘吸收和继承的品质,但它作为中国文化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文学类文本 一、阅读《我的老师齐白石》,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老师齐白石 ①白石老师平时作画,既不看真实的对象,也不看草稿,就是那样“凭空”自由自在地在纸上涂写,但笔墨过处,花鸟鱼虫、山水树木尽在手底成长,而且层出不穷,真是到了“胸罗万象”“造化在手”的地步。 ②有次我在江南写生,一天午后躺在一棵大松树下休息,仰观天际伸出的松枝,忽然感到似在哪里见过。想想才恍然明白,那分枝布叶及松塔的形态,原来就像一幅白石老师的画。这使我感佩老师作画不仅是从造化入手,而且观察得是那样细致,认识得是那样深刻。过去有人批评国画家的“凭空”作画就是不重视生活,殊不知优秀的传统画家都是把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作为艺术修养极其重要的部分,当他正式进行创作时,认识生活的阶段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不能设想白石老师一边执笔一边观看,能画出今天这样生动的小鱼小虾。 ③白石老师晚年作画,喜欢题“一挥”两个字,不了解的人就会联想到,大画家作画,信笔草草,一挥而就。实际上,老师在任何时候作画都很认真,很慎重,并且是很慢的,从来就没有如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信手一挥过。他写字也是一样,有人请他随便写几个字,他总是把纸叠了又叠,前后打量斟酌。有时字写了一半,还要抽出笔筒里的竹尺在纸上横量竖量,使我这在旁边帮忙按纸的人都有点着急,甚至感到老师做事有点笨拙。可是等悬挂起来,这些字画马上又会使你惊叹,你会在那厚实拙重之中,感到最大的智慧和神奇。 ④老师有句诗道“采花蜂苦蜜方甜”,好心的艺术家往往只愿把有丰富滋养的甜美成果分享给人,却不愿人知道自己所受的辛苦。假若有人问白石老师在他的艺术修养上下过多大的苦功,我想以“铁杵磨成针”来作比也并不怎么过分。就以老师画案上那块砚台来说,那是一块又粗又厚的石砚,但以老师作画之勤,经过千万次的研磨,砚底有的地方已经很薄。近年别人给他磨墨时,他总是嘱咐往厚处磨,不要把砚底磨穿了。勤学苦练,功夫不可间断,是历代艺术大师的名言,白石老师就是身体力行的典范。 ⑤老舍先生收藏了一幅白石老师的钓丝小鱼图。图中很大的篇幅只有一根被微风吹动的钓丝,下边是几条被钓饵所吸引的小鱼,墨色淡淡的。画面似乎没有什么东西,但是,我们眼前却似乎浮现出这样的场景——晚风习习,天边一抹晚霞,人在清澈的池塘边观看游鱼,闲适惬意。画面上那一根钓丝给人无限的想象和美妙的感觉。这张画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白石老师感觉的敏锐和感情的真挚。更可贵的是这些作品的思想感情与我们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不感觉有什么疏远和隔膜。 ⑥一次,我陪一位著名的印度诗人去访问老师,老师画了一幅牵牛花送他。画面中的牵牛花迎风向露,欣欣向荣。诗人站在画前激动地说:“这花的艳丽生动使我感到在枝叶间就

热点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3年高考语文专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热点02 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择题]实用类文本两道选择题是得分的“基本盘”。只要细心阅读,精细筛选,方法得当,拿下这两题很容易。 1.尊重文本原则 筛选整合信息时,要充分尊重文本事实,必须排除自身主观因素的干扰,不以个人平素所获知识取代文本事实,更不以个人的是非为是非,筛选整合出来的信息相对于文本本身来说,必须是“原生态”的。 2.统观意识和结构意识 (1)统观意识。首先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做题前一定要通读全文,学会整理阅读印象:①文本主要说的是什么问题;②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是怎样的;③文本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的,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 如果缺乏统观意识,没有理清基本思路,就不能很好地把握内容重点,就容易为局部问题所牵引,先入为主,出现疏漏。 (2)结构意识。考生在实际做题中出现的遗漏信息要点问题看似是粗心马虎所致,实际上与他们不会分析文章结构层次,不懂得通过文章结构、语句层次的变化来把握文意有极大的关系。考生往往缺乏对文章逐段逐层阅读理解的耐心,喜欢跳跃性阅读,对应题目寻章摘句,这就容易出现片面、肤浅、不准确的问题。 强化文本结构意识并以此进行阅读,有利于对重点语段的准确把握,也有利于做好中心语句、关键信息的筛选,达到准确解读,正确、具体解答题目的目的。 [主观题]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主观题部分分值高,难度相对不大,而且考查的题型相对集中,主要有比较材料异同题、原因分析题、方法措施题。只要我们做好深度阅读,精要概括,掌握审答规范,获得满分应该

不成问题。 一、理解分析类选择题——理解性比对 理解分析类选择题是指实用类文本阅读第一道选择题,题干多表述为“下列对相关内容(某一概念或图表)的理解和分析(梳理),不正确(正确)的一项是”。它侧重对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或侧重对某一重要概念或图表的理解分析,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的大方向。其设误方式同其他现代文选择题的设误方式基本相同,都是从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曲解文意、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说法绝对等角度设下陷阱, 解题时可以通用比对法,理解性比对。不过,实用类文本的比对侧重于文中信息科学性 ... ...、逻辑性 ...、严谨性 的比对。 非连续实用类文本主观题对答案的规范程度要求很高,表现在: (1)表达规范。每条答案都要按照“观点+陈述”(或“概括观点+举例分析”)的形式呈现。 (2)逻辑规范。众多答案要点要条分缕析,合乎思维习惯和事理顺序,更重要的是各要点之间不能重复,不能包含,不能交叉。 (3)书写规范。一是每个要点之前要用数字标出序号,做到条理清晰;二是书写工整,字迹清晰,美观大方。 组织答案要精准 主观归纳概括题对答案表述要求特别精准。在表述答案这最后一道工序中,必须注意两点: ①准确概括。用词不要过于宽泛,也不要太窄。 ②分类概括。合并同类信息,分条陈述异类信息。作为多则文本与图表混编的一个材料汇编,肯定有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语言运用题型专练练习(共九大题18小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语言运用题型专项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灭活疫苗是指先对病毒或细菌进行培养,然后加热或用化学剂将其灭活。这种生物制品可由整个病毒或细菌组成,也可由它们的裂解片段组成为裂解疫苗。裂解疫苗的生产,是将微生物进一步纯化,直至疫苗仅仅包含所需的抗原成分。它既可以是蛋白质疫苗,①。蛋白质疫苗包括类毒素和亚单位疫苗。大多数多糖疫苗由来自细菌纯化的细胞壁多聚糖组成。 灭活疫苗的免疫机理使受种者产生以体液免疫为主的免疫反应,它产生的抗体有中和、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作用,对细胞外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有较好的保护效果。灭活疫苗常需多次接种,②,仅仅是“初始化”免疫系统。必须接种第2剂或第3剂后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接种灭活疫苗产生的抗体滴度随着时间而下降,因此,③。灭活疫苗通常不受循环抗体影响,即使血液中有抗体存在也可以接种。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 ② ③ 2.请给“灭活疫苗”下一个定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血压平稳的朋友,可以适量进行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建议有氧运动每周至少3—4次,每次不少于45分钟。动静结合也是适时养生的基本原则之一,①,静是指精神内敛。《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对运动养生的论述提到应“形劳而不倦”“不妄作劳”,②,过逸亦会使人体气机、气血不畅。《素问·宣明五气》亦指出“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卧伤气,久坐伤肉”。都是强调形体运动与劳逸均具有一定的限度和时间规律,过动过静、过劳过逸均能引起内在气血、外在五体的伤害。 眼下正是自然界万物成熟、平定收敛的季节。这时,人们应该早睡早起,情绪保持安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内分泌、激素水平的调节,帮助血压平稳。③,寻找原因的前提下,且调节情志后仍不能很好地睡眠,建议适当服用助眠药物或者中医治疗调理。建议晚上10时前入睡,避免熬夜,同时保证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不超过9小时。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 ② ③

2022年高考语文(新高考)二轮专题复习闯关练习--小题组合短平快27

周二小题组合短平快27语用基础5练+名句默写+诗歌鉴赏 满分:41分时间:40分钟得分:________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搬来山屋,已非一朝一夕,渐渐爱了它的幽静。傍山人家,是颇有情趣的。 阳春三月,微微煦暖的天气,使你干什么都感到几分慵倦;再加整天的忙碌,到晚上你不会疲惫得像一只腻了太阳的猫么?一头栽到床上,打打舒身都嫌烦,甲。熟睡中,梦味儿都是淡淡的。寅卯时分,你的梦境不是忽然透出了一丝绿莹莹的微光么,①像东风吹过经冬的衰草似的,展眼就青到了天边。恍惚惚的,②屋前屋后有一片啾唧哳哳的闹声,像是竹乐嘈杂,像是姑娘们吵嘴,又像一群活泼泼的孩子在乱唱;兀的不知怎么一来,哪里“支幽”一响,你就醒了。立刻听到了满山满谷的鸟叫。你睁开了眼,不远处窗帘后一明亮,给了你一个透底的清醒。靠左边一点,石工们在叮咚的凿石声中,说着呜呜噜噜的话;稍偏右边,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上了山去。一切带来的是个满心的欢笑啊。那时你还能躺在床上么?乙,③那窗外笑着的阳光一扑就扑了你个满怀,清冽甘甜的空气一下子就沁入了你的心脾。那阳光洒下一屋的愉快,你自己不是都几乎笑了么?那山上一抹嫩绿的颜色,使你深深地吸一口气,清爽是透到脚底的。④瞧着那窗外的一丛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形象描摹出梦境之神奇,突出了梦中情境变幻之快。 B.②句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清晨山中鸟叫声音的清脆、热闹,情趣盎然。 C.③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阳光的明媚可爱、朝气蓬勃写得神态毕现,富有表现力。 D.④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地表现出对山中无限春光的喜爱之情,情感表达真挚。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左边传来石工们边凿石边说话的声音,右边传来一匹马上山的声音。”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请联系语段说明原因。(4分) 答:

2023年高考语文微专题专练第27练含解析

第27练语言表达+名句默写 建议用时25分钟 [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__①__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__②__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博物馆+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__③__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__④__。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观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 A.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 B.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 C.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 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 4.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课时作业4:第27讲 真题专练

真题专练 (2020·7月浙江选考)下表为“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完成1~2题。 注:数据未包括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1.甲、乙、丙、丁中代表中部地区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我国四大地区中() A.东北地区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 B.西部地区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 C.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东北地区 D.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西部地区 答案 1.B 2.C 解析第1题,我国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分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一般人均GDP 反映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丙地人均GDP最高,经济最发达,应是我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面积广大,土地面积占全国比例最大,丁是西部地区;东北地区面积小、人口少,占全国比重低,甲是东北地区,乙是中部地区,选B。第2题,先进制造业依靠发达的技术为基础,东北地区技术不发达,应致力于老工业基地改造以及产业结构多元化,A错误;西部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大,不可能均衡发展,B错误;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是中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发展早、工业化进程快,故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中部地区,C正确;西部地区有中国的商品棉、粮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基地,第一产业比重高于东部地区,D错误。 (2019·北京文综)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内() 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B.湖泊水主要来自运河 C.农田盐渍化现象较普遍D.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4.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该区域() ①乡镇数量明显增多②城市服务功能增强③第三产业结构趋同④工业地域联系紧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3.A 4.C 解析第3题,图示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当地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所以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故A选项正确;区域内湖泊为淡水湖,湖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及河流径流,故B选项错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年降水量较大,以水田为主,土壤淋溶作用强,农田盐渍化现象不严重,故C选项错误;当地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D选项错误。第4题,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该区域各地区生产要素优势,实现区域内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内专业分工、协调生产,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从而促进本区域的共同繁荣。区域一体化的本质是区域互补,不会使乡镇数量明显增多,但会使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区域一体化发展会导致第三产业结构趋异;区域一体化发展使工业地域联系更加紧密。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 (2018·全国文综Ⅲ)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此完成5~6题。 5.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 A.携带方便B.适用地广 C.文化蕴涵D.经久耐用

2023年新教材高考政治微专题专练27含解析

专练27 探索认识的奥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上海市高三调研](二者的区别)《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想把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把理性认识化为实践的计划、方案和工作思路,就必须自觉地遵循唯物辩证法。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①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②感性认识来自于客观事物,理性认识来自于人脑③感性认识包含错误成分,理性认识则是正确可靠的④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2022·上海高三月考]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目的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D.感性认识必然上升到理性认识 3.[2022·山东省高三模拟]凝结了10万余名建设者汗水与心血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代表了中国最新的基建水平,高铁下穿航站楼、无感过关、强大的单体隔震能力、化雪融雪设计、横向跑道抵御季风……这些年来中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提升,取得巨大成就。这表明( )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②实践活动中意识起主导作用③实践活动的水平取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④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2022·浙江省高三联考]近日,依靠4米口径新型望远镜,中国科研团队在宇宙星系观测领域取得了新进展-发现了最遥远的原初星系团,这一成果也将运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材料表明( ) ①实践活动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②认识的目的在于回归实践,为实践所用③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推动认识④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推动认识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5.[2022·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调研]教科书上说:“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饮用水,还是

2023新教材语文高考第二轮专题练习--小题抢分练27 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名篇名句默写

2023新教材语文高考第二轮专题 小题抢分练27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名篇名句默 写 一、(2022·江苏连云港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0分) “朋友要老,好酒要陈”,表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中国文化中酒与友①的联系。《论语·学而》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振臂一呼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交友之道。家喻户晓的“高山流水”典故讲述了伯牙和子期互为知音、②的凄美故事,表现了古人对友谊的珍视。李白的千古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形象地展现了友情之深。古代交通由于不便,往往老友之间长期别离、匆匆相聚却是人生常态。一聚一别,含蓄内敛的中国人往往借助美酒互诉衷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诉说了对友人前路的担忧。“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道尽了对友人③的关怀。“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表达了对老友的宽慰和鼓励。“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向老友传达了乐观豁达的心境。酒既是友人相聚的助兴剂,又是送别友人的离别曲。 “真正的友谊是两个身体拥有同样的灵魂。”这不仅需要志趣的契合,更需要时间的检验。只有一起走过风风雨雨,始终不离不弃的朋友才是真正的好朋友。就像龙舌兰酒一样,只有经过岁月的沉淀,方能成为香醇柔和、沁人心脾的玉液琼浆。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请分析比喻的构成及其表达效果。(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5题。(7分)

皇太子即位,以明年为弘治元年。二月,上耕籍田毕,宴群臣,教坊以杂伎承应,或出亵语。(马)文升厉色曰:“新天子当知稼穑艰难,岂宜以此渎乱宸聪!”即斥去。吏部尚书王恕上言:“正统以来每日止一朝臣下进见不过片时圣主虽聪明岂能尽察不过寄聪明于左右 欲察识之真,必须陛下日御便殿,宣召诸大臣详论治道,谋议政事,或令其专对,或阅其章奏。如此非惟可以识大臣,而随材任使,亦可以启沃圣心而进于高明矣。”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统以来/每日止一朝臣/下进见不过片时/圣主虽聪/明岂能尽察/不过寄聪/明于左右/ B.正统以来/每日止一朝/臣下进见/不过片时/圣主虽聪明/岂能尽察/不过寄聪明于左右/ C.正统以来/每日止一朝臣下/进见/不过片时/圣主虽聪/明岂能尽察/不过寄聪明于左右/ D.正统以来/每日止一朝/臣下进/见不过片时/圣主虽聪明/岂能尽察/不过寄聪明于左右/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如此非惟可以识大臣,而随材任使,亦可以启沃圣心而进于高明矣。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洵《六国论》中借古喻今,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描写先人创业艰难,引起后世警觉的句子是 “,”。 (2)白居易仕途坎坷,失意惆怅,再加上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积蓄在心中,使他泪流不止。在《琵琶行》中,表现他这种状态的诗句是 “?”。 (3)古代迁客骚人流连于山水之间,借以吟咏情性,舒展身心,发散出高度的生命意识和民族意识。这些借景抒情的诗篇常常借用“松”这个意象,如 “,”。

2023年新教材高考语文微专题专练第25练含解析

第25练文言断句(一) 建议用时30分钟 1.对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史宁字永和,建康表氏人也。少以军功,拜别将。寻加持节、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遂税得马一千五百匹供军。 (节选自《周书》) A.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B.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C.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D.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2.[2022·新疆师大附中模拟]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马森,字孔养,怀安人。嘉靖十四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太平知府。民有兄弟讼者,予镜令照曰:“若二人老矣,忍伤天性乎?”皆感泣谢去。再迁江西按察使。有进士嬖外妇而杀妻,抚按欲缓其狱,森卒抵之法。初,森在江西荐布政使宋淳。淳后抚南、赣,以赃败,森坐调大理卿。病归,起南京工部右侍郎。改户部,督仓场,寻转左。以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迁南京户部尚书。隆庆初,改北部。是时,登基诏书蠲天下田租半。太仓岁入少不能副经费而京通二仓积贮无几森钩校搜剔条行十余事又列上钱谷出入之数劝帝节俭。 (节选自《明史·马森传》) A.太仓岁入/少不能副经费/而京通二仓积贮无几/森钩校搜剔/条行十余事/又列上钱谷出入之数/劝帝节俭 B.太仓岁入少/不能副经费/而京通二仓积贮无几/森钩校搜剔/条行十余事/又列上钱谷出入之数/劝帝节俭 C.太仓岁入少/不能副经费/而京通二仓积贮无几/森钩校搜剔条/行十余事/又列上钱谷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题专练之哲理诗(含答案)

诗歌鉴赏题专练之哲理诗 一、哲理诗特点: “哲”者,智也;“理”者,道理、事理也;“哲理”就是睿智洞照之人事与自然之理。阐发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的诗便是哲理诗。 哲理诗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内容多种多样,涉及自然、社会、人生、理想、爱情、艺术等方面。二、分类: (1)描写自然景物的哲理诗最多。诸如: 王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虞世南的“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刘禹锡的“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许浑的“夕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王安石的“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 (2)描写社会政治的哲理诗,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观点,启迪深思。诸如: 左思的“世胄摄高位,英俊沉下僚,地位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咏史》); 曹松的“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己亥岁》)。 (3)描写人生理想的哲理诗,往往都是诗人的感情宣泄,真切自然,读了催人奋起。诸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郑思肖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画菊》); 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已亥杂诗》)等。(4)描写文艺创作的哲理诗。诸如: 王安石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示子聿》); 郑板桥的“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题画竹》); 张问陶的“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工纯始自然”(《论诗绝句》)等。(5)描写爱情的哲理诗,也不乏名篇,不过这类作品,大都是借助比喻或象征来表现感情的。 诸如: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 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等。 三、鉴赏指导: 哲理诗往往是在写景状物,写人叙事时有意识地蕴含一些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因此,在解读哲理诗中的哲理时: 一要品味诗句,抓住形象(景、物、事)特点, 二要联系社会现象、生活实际,由此及彼地联想,悟出其中蕴含的哲理。(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 如:苏轼《题西林壁》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就不能囿于诗中的看山这一内容,而要揭示其观察事物的一般规律即观察角度和观察的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

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3)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

(3)文学类文本阅读——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 巴金 为了去看一个朋友,我做了一次新宁铁路上的旅客。三个朋友伴着我从会城到公益,我们在火车里大概坐了三个钟头。时间很长,天气很热,但是我并不觉得寂寞。 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景般的美丽:那样茂盛的绿树,那一样明亮的红土,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还有明镜似的河水,高耸的碉楼,南国的乡村,虽然这里面包含了不少的痛苦,但在表面上它们究竟是很平静,很美丽的! 到了潭江,火车停住了。车轮没有动,而外面的景物却开始在慢慢地移动。这不是什么奇迹。这是新宁铁路中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这里没有桥,火车驶上了渡江的轮船,就停留在那上面,让轮船载着它慢慢地渡过江去。 我下了车,把脚踏在坚实的铁板上。船身并不小,甲板上铺着铁轨,火车就躺在那上面喘气,左边有卖饮食的货摊,许多人围在那里谈笑。我一面走,一面看。我走过火车头面前,到了右边。 船上有不少工人,朋友告诉我在这船上做工的人数目在一百以上。我似乎没有看见这许多。有些工人在抬铁链,有几个工人在管机械。 在每一副机械的旁边至少站得有一个穿香云纱衫裤的工人。他们管理机械,指挥轮船向前进。 看着这些站在机械旁边的工人的昂头自如的神情。我不禁从心底生出了感动。 四周是平静的白水,远处有树有屋。江面很宽。在这样的背景里显出了管理机械的工人的雄姿。机械有规律地响着,火车爬在那里像一条被人制服了的猛蛇。 我看着这一切,在我的心里开始发生了对于这些工人的羡慕。我感到了一种诗情。我仿佛读了一首真的诗。于是一种喜悦的、差不多使得我的心战抖的感情抓住了我。这机械的诗的动人的力量,比任何诗人的作品都要大得多。 一般人以为只有“月夜”“花朝”“青山”“绿水”“爱情”一类的东西才是诗的材料,把诗人小方当作很sentimental(感伤的、多愁善感的)的人。其实他们完全不懂得诗。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 我不是诗人,但我却相信真正的诗人一定认识机械的力量,机械工作的灵妙,机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专题23语言表达__语段综合含解析

专题23 语言表达——语段综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被挪威哲学家恩泰斯称之为“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具有①的关系。对于电影学科来说,就是以生态主义的观念,建立起一个使电影理论与批评更加科学化的电影理论体系。尽管如此,生态电影不是以“生态”为主导方法进行的电影创作,而是一种以对环境的责任感为核心展开的批评方式。中国随着国家与民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使生态电影成为了加深对生态主义与生态文明认识、宣传主流生态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在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回乡之路”单元中,电影情节源于陕西村民张炳贵的生活。张炳贵退休回乡后,偶然在新闻里看到了杨善洲老人晚年植树造林的事迹,②,决心为家乡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③的贡献。2003年,张炳贵④承包了300亩低产林改造工程,把荒沙里稀疏、低矮的“老汉林木”更换为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生态林。 “十三五”以来,我国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落后艰苦的环境中走出了一条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生态绿色发展之路。在生态影片《十八洞村》中,杨英俊、懒汉等原本对生活丧失信心的人也在经济与生态的“双赢”中变得活力四射,充满希望。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A.被挪威哲学家恩泰斯称之为“深层生态学”的理论 B.生态电影不是以“生态”为主导方法进行的电影创作 C.在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回乡之路”单元中 D.荒沙里稀疏、低矮的“老汉林木” 【答案】1.①唇齿相依;②茅塞顿开;③力所能及;④毅然决然。 2.在中国,随着国家与民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电影成为了加深对生态主义与生态文明认识、宣传主流生态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 3.B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此处需要一个表示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关系及其密切,彼此依赖的成语,可填“唇齿相依”。唇齿相依: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第二空,张炳贵受到杨善洲的启发,决心为家乡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可填“茅塞顿开”。茅塞顿开: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第三空,张炳贵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做出一点贡献,可填“力所能及”。力所能及:意思是在自己力量的限度内所能做到的。第四空,张炳贵一个人就承包了300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微考点专练27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文意概括(解析版)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微考点专练考点27文学类文本 阅读之文意概括 【命题趋势】 文意概括是天津卷必考的题目,在选择题和简答题中都会出现,一般考核概括事物的原因、经过、结果,物象的特征,人物的特征及心理等。 【真题再现】 【2020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线条之美 梁衡 我第一次对线条感兴趣,是有人送我一个细长的瓶子,里面装着一种很名贵的牡丹油。但我“买楼还珠”,目不见油,竟被这个瓶子惊呆了。它的设计非常简洁,并没有常见的鼓肚、细腰、高脚、束口等扭扭捏捏的俗套。如果把瓶盖去掉,就剩下左右两条对称的弧线。但这线条的干净,让你觉得是窗前的月光,空明如水;或是草原深处的歌声,直飘来你的心底。我神魂颠倒,在手中把玩、摩挛不停。工作时置于案头,常会忍不住抬头看两眼。 初中学几何时就知道,空间中先有一个点;点一动,它的轨迹就生成了一条线。所谓轨迹者,只是我们的想象,或者是一物划过之后,在我们的脑海里的视觉驻留。原来这线条的美正在似有似无之间,是自带几分幻美的东西。主客交融,亦幻亦真,天光云影,想象无穷。正是因了它的来无踪,去无影,永不停,却又永无结果,也就让你永不会失望。线条,一种虚幻的、没有穷尽的,可以寄托我们任何理想、情感和审美的美。 点动生线,线动生面,在大千世界里,这线永处于一种过渡之中。当它静卧于纸面时就含而不露,或如枪戟之威,或如少女之娴;而一旦横空出世,就如羽镉之鸣,星过夜空。这线内藏着无尽的势能与动能。所以中国画的白描,不要颜色,也不要西画的透视、光影,只需一根线,就能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山水的磅礴雄浑。那线的起落、走势、轻重、弯曲等,居然能分出几十种手法,灵动地捕捉各种美感。叶落霜天,花开早春,大河狂舞,烈马嘶鸣。确实在大自然中,从天边群山的轮廓,到眼前的一片树叶、一枚花瓣,都是曲线的杰作。无论平面还是立体的艺术,一线便可定格一个美丽的瞬间,同时也吐纳着作者内心的块垒。曹植的《洛神赋》:“翩假设惊鸿,婉假设游龙……髻鬣兮假设轻云之蔽月,飘飙兮假设流风之回雪…… 秋纤得衷,修短合度。肩假设削成,腰如约素。”简直是一幅美人线描图。张岱的名篇《湖心亭看雪》写雪后西湖的风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你看一痕、一点、一芥、一粒,虽是文字,作者却如画家一般纯熟地运用了点和线的表现手法。 线条既然有这样的魔力,便为所有艺术之不可或缺,或者算是艺术之母了吧。最典型的是书法艺术,洗尽铅华,只剩了白纸上一丝黑线的游走。那飞扬狂舞的草书,漏痕、飞白、悬针、垂露等等,恨不能将人间所有的线条式样收来,再融入作者的情感,飞墨于纸。或如晴空霹雳,或如灯下细语。就这样牵着人 【答案】 “我愿意听的吆喝声”的特点:①声音好:嗓音响亮,抑扬顿挫,字正腔圆,洪亮悠长;②内容好:与时令有关的食品果蔬和旧时日常生活用品有关的吆喝声;③接地气:有士气和鲜活气,是真正的老北京吆喝

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地区专用)考向27 诗歌鉴赏之形象(解析版)

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考向27 诗歌鉴赏之形象 一、(2022·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 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 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 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2. 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1. B 2. 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解析】 1.B项,“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有误,“念此”的“此”应结合首联中“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一起理解,诗人不是为离别“心惊神伤”,而是想到在此战乱时期,自己又年老多病,一别将再难相见,故此“心惊神伤”。 故选B。 2.“峨眉”是诗人的居住地,“岘首”是襄阳庞德公隐居的地方,也是郑炼将要前往之地。 上句“峨眉晚”,写出离别之际因天色薄暮,而诗人不得不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下句想象友人到达襄阳,正是春光明媚之时,表达对友人一帆风顺抵达目的地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用“地阔”“天高”刻画出峨眉与岘首两座山相距遥远,借景抒情,抒发离别之后两人分居两地,相隔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