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各学科寓德于教的基本要求

各学科寓德于教的基本要求

各学科寓德于教的基本要求
各学科寓德于教的基本要求

各学科寓德于教的基本要求

学校的中心工作为核心,以学期初的工作计划为目标,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应贯穿在教师的全部教学活动之中。课堂教学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对学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环节,教师首先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坚持系统、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尽力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学生,使素质教育的要求得到全面落实。

各科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市教研室编写的各学科寓德于教的指导意见和实施要点并认真执行,完成以下基本要求:

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是中学德育的主要进行之一。要完成中学政治课的教学任务,使德育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必须坚持:(1)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2)遵循德育规律,要让学生“懂”,让学生“信”,而后能自觉地“行”;(3)课内课外结合,争取家庭、社会教育的密切配合;(4)注入时代气息,培养学生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观念。

语文课有很强的思想性,在思想教育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其德育功能是不容置疑的。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作品、作者,分析课文内容与写作技巧以及作文教学,联系实际,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道德情操和理想教育。还可以通过第二课堂(如演讲、朗读、编写专题小报等)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1)导向正确;(2)潜移默化(选准最佳结合点);(3)形象感染;(4)情感熏陶的原则。

数学教学中德育的主要内容为: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我国数学的历史是一部辉煌的历史,在现代我国数学事业又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我国拥有一批享有国际声誉的老、中、青数学家。我国在近代数学的许多领域都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课堂教学中要通过介绍我国教学事业的光辉历史和伟大成就激励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祖国建设事业、为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数学教材是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好素材。数学中许多方法都是伴随着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数学中的许多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公理等都是从客观事物和现象中,通过高度抽象、概括而得出来。数学学科处处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渗透“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观点,“运动”的观点,“量变到质变”的观点,“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和“抓主要矛盾”的观点。

数学教材内容广泛,具有高度的系统性、逻辑性、抽象性和概括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在在教学中应注意教育和鼓励学生不怕困难,要在攻克难题中不断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还要培养学生言必有据的一丝不苟的作风。

物理教学中德育的主要内容为: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意志品格教育。

物理学科研究的是关于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物质运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物理学的规律是在自然界中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要用物理教材中的丰富内容来阐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自然观和世界观。

我国是文明古国,几千年勤劳智慧的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志士和著名的科学家,教学过程中可结合科学家的爱国情怀以及我国科技文化的辉煌成就,向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的教育,优化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素质。

物理教材中阐述的自然科学原理都是自然科学家优秀意志品质的结晶。课堂教学中要通过介绍科学家为了获得成功,为了追求自然奥秘,而表现出来的优秀的个性品格,对学生进行意志品格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刻苦勤奋、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

化学教学中德育的主要内容为: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环境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遵章守纪的教育。

化学教材中有着丰富、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教学过程中要结合:(1)古代化学上的发明创造;(2)现代化学科学的成就;(3)化学家的高风亮节和优秀事迹;(4)化学工作者艰苦奋斗的创业史;(5)丰富的化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化学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要有意识的渗透以下观点:(1)“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2)“客观世界的各种现象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3)“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4)“客观世界的变化是按一定规律进行的”;(5)“客观世界是可以改造的”。

随着化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化学科学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又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和烦恼。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科学知识,增强学生对环境的忧患意识和环境法律意识、道德意识。

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和遵章守纪教育。

英语教学大纲已明确提出,英语教学必须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育之中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挖掘英语教材的思想内涵,把爱国主义教育寓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为依据,运用课堂、日常用语等进行集体主义和文明礼貌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学风与意志品格培养相结合,要寓理想教育于其中。

生物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因素,可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现实国情和基本国策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社会公德、青春期道德和心理卫生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同学们看到:我国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的种类在其他国家是没有或很少看到了,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而且还要让学生看到:我国人口众多,不少动植物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比较少的,以促使他们更加爱护和珍惜现有的动植物资源。在这当中,我们还可以结合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计划生育等基本国策的教育,帮助学生明确环境保护和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和政策规定,增强环保和计划生育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示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规律,帮助学生树立世界是物质的观点;通过介绍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帮助学生树立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通过讲授生态平衡,透过人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事实,帮助学生明确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树立联系的观点、系统的观点等。

在进行生理卫生部分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青春期道德和心理卫生的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介绍我国富饶的生物资源,古代生物学的成就,生物学家的爱国事迹,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历史课具有多维德育功能,可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进行德育渗透。现阶段课堂教学需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

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教材,制定“唯物史观”的教学目标,利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

课堂教学中要通过讲述我国古老文明的发展史,点燃学生的爱国之心,通过讲述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培育学生的民族意识,通过讲述灿烂的文化史激励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为国而学、为国增光的理想。

在近代史的教学过程,要用具体详实的历史事实对学生进行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

地理课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诸如: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国情国策教育,国防教育,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民族观、环境观的教育等,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爱国主义教育是主线,在这条主线贯穿下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国际主义的教育,以及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民族观、环境观的教育,则是地理学科思想教育的核心。

要通过祖国优越的自然条件的教学,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要通过欣欣向荣的四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感情。

要通过历史名城、名山的教学,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要通过有关地理事物,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

要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的教育。

要通过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不同形态,及其不断运动和变化、相互关联的事实,适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通过地理课对学生进行国际主义教育要始终贯穿我们处理国际关系的一些准则:(1)国家不分大小,民族不分优劣;(2)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3)支持一切正义的斗争;(4)坚持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积极发展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5)以人之长,补已之短,汲取外国一切先进的建设经验。

[音、体、美]

音、体、美教材具有内容繁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利因素,必须充分发挥音、体、美教学的德育功能。各学科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积极进行德育渗透,适时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意志品质与道德观念的教育、组织纪律与法制观念教育、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国防观念及劳动教育。

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着力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各学科寓德于教的基本要求

各学科寓德于教的基本要求 学校的中心工作为核心,以学期初的工作计划为目标,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应贯穿在教师的全部教学活动之中。课堂教学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对学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环节,教师首先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坚持系统、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尽力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学生,使素质教育的要求得到全面落实。 各科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市教研室编写的各学科寓德于教的指导意见和实施要点并认真执行,完成以下基本要求:

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是中学德育的主要进行之一。要完成中学政治课的教学任务,使德育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必须坚持:(1)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2)遵循德育规律,要让学生“懂”,让学生“信”,而后能自觉地“行”;(3)课内课外结合,争取家庭、社会教育的密切配合;(4)注入时代气息,培养学生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观念。

语文课有很强的思想性,在思想教育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其德育功能是不容置疑的。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作品、作者,分析课文内容与写作技巧以及作文教学,联系实际,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道德情操和理想教育。还可以通过第二课堂(如演讲、朗读、编写专题小报等)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1)导向正确;(2)潜移默化(选准最佳结合点);(3)形象感染;(4)情感熏陶的原则。

乐教勤业 寓德于教

乐教勤业寓德于教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组成了一个教育教学的有机整体,其中教师起着最关键的作用,而只有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能使这个有机整体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让自己的教学达到引路人的标准。 一、关心学生的一切,关心一切学生。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关心热爱学生。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注重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我深深地知道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 二、尊重家长,体现自身师德修养。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

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我时刻不忘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我不定期通过电话与家长联系,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具体分析,这一做法,使家长对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都很关心。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给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在实际工作中,我把学生在校的表现以各种行式及时反馈给家长,使家长能够详细地了解到孩子在校的纪律、学习、劳动等各方面的表现,再请家长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及时反馈给我。这一做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及时地了解到学生在家的各种表现,为我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我长期坚持这种信息交换,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优化育人环境。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教育潜力的队伍,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素质并不低于教师,教师只有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三、把职业转化成勤业,提高自身师德境界。 屈指算来,我已教了十一年书了,教过的学生累计也有一千多人。当我看到同学们有的成了勤劳善良的农民,有的成了给农民们排忧解难的农业技术员,有的成了医术不凡的年轻医生,有的和我一样踏上了教育岗位……我渐渐从内心体会到了

寓德于学

寓德于学 作者:严华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5年第5期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江苏省靖江市城中小学严华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当中渗透德育 教育,所谓德育教育也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在语文教学当中,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 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枯燥,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感受到德育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 要寓德于学,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语文本身就蕴含着很 强的德育性质,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下面就对具体的教学方式进 行探究。 1.深人教材内容,进行情感熏陶 语文教材是经过教育工作者的精心编排,选择的文学作品也是具有代表性,有着丰富的德 育内容,其中包括民族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尊老爱幼等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所以说,要 想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首先要从课本上的内容着手,重点分析和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体会作 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在学习文章之前,教师就需要对文章的背景资料进行介绍,生动形象 的讲述当时的状况,让学生能够逐渐的投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当中去,这对接下来的文章理解 以及德育渗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样一来,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就会更加的透彻,进而体 会到其中蕴含的道理。比如,在学习《背影》的时候,教师给学生讲述文章的写作背景,由于 家庭原因,父子二人一直处于冷战的状态,但是父亲表面看似冷漠,其实非常惦念儿子的生活,《背影》这篇文章正是儿子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那份感情之后写的一篇文章,父亲越过火车月台,给儿子买橘子的画面深深地感动着作者和每一位读者。当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能够 感受到父爱如山的那份感情,让学生从文章中体会到了父爱,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生活,在日 常生活当中,加深自己和家人之间的感情。这样一来,在学习文章的同时,学生也能够感受到 其中蕴含的情感,这就是德育教育的渗透。 2.榜样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要想在语文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要讲究方式方法,以新颖的方式来 进行德育教育。语文教材当中有许多经典的文学形象,在他们的身上有很多的品质,能够影响 学生的发展。经典的文学作品当中不是靠着文字来进行德育教育的,而是通过一个个人物形象 来塑造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利用好教材中的人物,让这些经典的形象成为学生的 榜样,经常鼓励学生像其中的人物学习,从而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在学习古诗词《过零丁洋》的时候,诗中描述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中塑造的就是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精神,这样的文学榜样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文章中诗人的这种 精神感染,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3.课外延伸,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只是局限在课本上,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 实际需要进行课外延伸,课外阅读可以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进行课外 拓展的时候,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心理特点,进行课外读物的介绍,选择一些具 有指导意义的课外读物,在进行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改变以前的阅读习惯,通常学生 在阅读的时候,一般都是只注意文章的故事情节,对于其中蕴含的深层次含义却经常忽略。比

寓德于教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看重养成教育 杨柳学校覃佐中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赋予的职责一是传授文 化科学知识,二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即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 行养成教育。通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 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习惯, 既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又学会怎样做人的道理,有目的地培养一代又 一代学生。学生养成教育和德育是相辅相成的。 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关爱学生,体贴学生。 一名受教育者他根本不知道是与非,将来能否成人,或者有所作为,取决于成长阶段教师和家长的正面诱导教育。情为先导,养成教育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到“忠言”不“逆耳”,“良药”不“苦口”,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兴奋点”、“兴趣点”,建立师生情感使学生信任老师。比如:我在担任三年级班主任,四年级一学生覃道化,学习成绩较好,但性格倔强,素来我行我素,恰巧新任班主任处事不注意学生之情感,不善于双方了解、沟通,该生好闹事,经常和同学们闹分歧,学生则告之,教师反正不问青红皂白一顿训斥,一次后,二次,三次后学生竟与老师僵持不下,竟离校归家,不上学,该班班主任三次去家中接学生,学生不见老师的面,并且说了诸多理由。最后由学校老师轮流去接,在家长老师极力劝解下,和老师交换意见,其中主要原因是因为老师错误的批评了他,通过了解,的确有时是他的问题,大多不是该生之问题,老师的某些言行为操之过极,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后来,使之该生答应复校,但该生宁愿留级,告别了原班主任。可见老师、

学生双方互相沟通,关爱学生,遇事多想想,对教育学生会有很大的帮助。 教育学生,还要把握学生实际,全面了解学生,从原因入手,分析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那些调皮的学生要使学生能认可老师,改变态度。比如现代部分条件较好的一些留守儿童,行为语言习惯表现轻浮:鼻孔朝天,背绞双手,傲气十足,左盼右顾,满不在乎一副敷衍的神色,对于此类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特别注意教育的方法,要随机应变,要把握自己,要明确学生永远是受教育者。 养成教学还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心理。俗话说:“树怕剥皮,人怕伤心”,学生都有自尊心,独立感和自信心,好胜心。教师要知其心与之进行心理交换,把学生的意识活动,乃至潜意识活动及时或明,或暗进行“曝光”夺其心,向学生施加心理压力,使学生明白的确有误,再加以辅导之,淡化其逆反心理,使之接受教育。 对于现代的留守儿童,也可说是富二代,对于他们的教育,也要多想办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前途理想教育”尤为重要。要让学生多参与社会活动,家务劳动,来锻炼他们。我们也深有体会,前几十年,学生是因为无钱而没有上学读书,而现在则是因为“没意思”不上学读书,我们也深有体会,现代的学生不是读书的条件不好,不是没吃好、穿好,而是缺乏锻炼,没有“吃苦”的经历,又哪能体会“甘甜”。有一名学生,因家庭锁事,以“不上学”的理由与父母对峙,一学期,老师数十次登门,好歹让学生返校,几年后,听说,这位学生还是因为“我行我素------”离开学校。现阶段,学生辍学的原因五花八门,但没有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在现代的教育过程中,搞好“德育”教学,尤为关键。养成教育也必须讲究教学之方法,比如声远及近,引面不发,

寓德于教,以德促教

以德促教,寓德于教 今年,德阳市教育局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及《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增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基于德阳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区域教师网络研修、校本研修为依托,精心研制并建立网络课程体系,努力完善健全教师辅导体系,为德阳市中小学教师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工作打下基础,组织全市教师参加全员岗位培训。这次培训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提升综合素养”,提升教师师德修养,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强化教师的职业尊严感和使命感,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理性追求和高尚情怀,它也体现着教师对人性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更是人格的典范。但是,教师也是一个个生活在现实、具体环境中的人,只有在行动中锻造师德,以德促教,寓德于教,提升教师发展的自觉性,让每个教师都意识到,只有努力实现自我更新,才能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铸造出自我职业生涯主人的形象。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当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作出表率时,也同时给学生指明了行动的方向。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

相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教育的神圣还在于在我们塑造学生灵魂的同时,也在塑造自我的灵魂,并持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恐怕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比拟的。的确,在一个个鲜活的孩子面前,只有持续地提升、完善自己,才能够让自己在教师这个称号面前毫无愧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爱,能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但能够提升教育质量,也会促动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拓展。所以,这是对教师情感素质的要求。教育不但是认知过程,更是情感交流过程。经验表明,情感可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师的教诲,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和行为习惯。师生情感交流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心里有了学生,学生就愿意和教师在一起,且有亲近感;教师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学生就将更尊重老师,师生坦诚相待,就会心心相印。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情感。陶行知提倡爱满天下,鲁迅强调教育植根于爱,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为对全体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把爱洒向全体学生。爱中意王子、公主无可厚非,但能爱看不惯的丑小鸭更可贵。须知老师一句苛刻的话语,一个凶狠的眼神,一顿粗暴的斥责,都可能使学生畏惧不安,紧张无趣,厌恶这门学科,讨厌这个老师,甚至还会毁掉一个人美好的未来。要严爱结合,恩威并重,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而有格,严而有效。对待

寓德于教心得体会

正题: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寓德于教心得体会 所在年级:高三教师姓名:史利建学校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任务,也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责任。作为教师,特别是作为“三中”的教师,只有我们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视为己任,才能使教书与育人相得益彰。因此,在日常英语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力求将两者结合起来。从教十几年来,我常常是对教材中的语言材料精心挑选,做简单化和条理化的讲解,拿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活动。特别是学昌乐271教学模式后我更是注重学生讨论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和思想,升华文章主题等。同时抓住时机,有意识地让学生联系自己和现实发表自己的看法,努力纠正课堂上只重学习,不重德育的现象。 我们所教育的对象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对社会问题还不是很关注,还不能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难在一些学生身上发现其陋习,并有的放矢地在课堂上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下面以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第五单元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为例,就如何将德育渗透在日常教学中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在本单元的课堂导入环节(warming~up),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①Do you get on well with your homework?②Do you often help old people or little children when th ey need help?③Are you willing to do public service work without any pay? 要求学生在思考之后给出答案。学生有的回答yes,有的回答no,其中前两个问题的答案以肯定为主。但当我问及第三个问题时,不少学生回答no。由此可见,不少中学生已经染上了当今社会的流行“病毒”——一切向钱看。对于学生的回答,我当时并未置可否,只是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目的是让学生先发现自己。紧接着在pre~reading 环节中,我选择了教材给出的六位伟人或名人中学生较为熟悉的两位:Norman Bethune和Sun Yansen ,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的生平事迹,并让学生同时思考以下问题:Why do yo u think they did so? What qualities can you find in them?之后,我再次让学生各抒己见。这时,学生回顾刚才warming~up中的第三个问题,就认识到了与伟人相比,自己的狭隘和不足。试想一下,现在的很多青少年对老师和家长的思想品德说教有一种逆反心理,如果我们直接指出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他们未必接受;而通过这种自我发现的方式,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判断的空间,让他们没有被迫的感觉,却同样达到了帮助他们提高个人的社会责任感的效果。

寓德于教 为人师表(师德论文)

寓德于教为人师表 仁怀市茅坝一小校本部黄小叶 在开展师德学习的基础上,我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组成了一个教育教学的有机整体,其中教师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只有教师寓德于教,为人师表,才能使这个有机整体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 王朝和罗宁同学是两个听力有严重障碍的聋童,他们戴上助听器后的听力也不及正常儿童的十分之一。这给他们的学习和交往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也给老师传授知识带来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面对着两个聪明可爱,渴求新知的孩子,我的心灵感到了强烈的震憾。做为一名人民教师有责任让他们接受正常的教育,让他们享受到其他孩子能够享受到的一切权利。课堂上,为了让他们听懂我说的一句话,我经常口对口地为他们俩单独说上五、六遍。下课了,为了使他们读准一个字母,我几十遍地和他们一起重复那些单调的发音;为了和他们

扫除交流障碍,课下我刻苦学习聋童心理学,仔细揣摩他们的独特个性;为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我更是抓住一切机会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和其他正常同学一样参加唱歌、跳舞等集体活动;面对他们的调皮和恶作剧,我一次次苦口婆心地与他们进行谈心交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的不懈努力,王朝和罗宁同学在听、说、读、写、算、唱、跳、动手实践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正常儿童的水平。在上一学年的期末考试中,他俩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罗宁同学还被评上了三好学生。 二、尊重家长,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了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我定期把学校各个阶段的学习、活动等情况以《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发给家长,然后,请家长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反馈意见。每次的《致家长一封信》都是我利用双休日的休息时间完成的。信中要对全班的各项工作做全面总结,并要对每位同学的表现进行具体分析,列出在最近时期各个方面表现较好同学的名单。这一做法,使家长对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都很关心。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给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在实际工作中,我把学生在校的表现以《学校行为录》的行

以德促教,寓德于教

以德促教,寓德于教 培训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提升综合素养”,提高教师师德修养,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强化教师的职业尊严感和使命感,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理性追求和高尚情怀,它也体现着教师对人性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 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更是人格的典范。但是,教师也是一个个生活在现实、具体环境中的人,只有在行动中锻造师德,以德促教,寓德于教,提升教师发展的自觉性,让每个教师都意识到,只有努力实现自我更新,才能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铸造出自我职业生涯主人的形象。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当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作出表率时,也同时给学生指明了行动的方向。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教育的神圣还在于在我们塑造学生灵魂的同时,也在塑造自我的灵魂,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恐怕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比拟的。的确,在一个个鲜活的孩子面前,只有不断地提高、完善自己,才能够让自己在教师这个称号面前毫无愧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爱,能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拓展。因此,这是对教师情感素质的要求。教育不仅是认知过程,更是情感交流过程。经验表明,情感可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师的教诲,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和行为习惯。 师生情感交流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心里有了学生,学生就愿意和教师在一起,且有亲近感;教师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学生就将更尊重老师,师生坦诚相待,就会心心相印。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情感。陶行知提倡爱满天下,鲁迅强调教育植根于爱,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为对全体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把爱洒向全体学生。爱中意王子、公主无可厚非,但能爱看不惯的丑小鸭更可贵。 我们要以德促教,寓德于教,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我们每个教师都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做到爱职业,乐奉献,有责任感、职业感和事业心,不断强化净化师德师风,真正成为新时期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寓德于教,为人师表

寓德于教,为人师表 在开展师德学习的基础上,我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组成了一个教育教学的有机整体,其中教师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只有教师寓德于教,为人师表,才能使这个有机整体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 于程和王茂宇同学是两个听力有严重障碍的聋童,他们戴上助听器后的听力也不及正常儿童的十分之一。这给他们的学习和交往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也给老师传授知识带来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面对着两个聪明可爱,渴求新知的孩子,我的心灵感到了强烈的震憾。做为一名人民教师有责任让他们接受正常的教育,让他们享受到其他孩子能够享受到的一切权利。课堂上,为了让他们听懂我说的一句话,我经常口

对口地为他们俩单独说上五、六遍。下课了,为了使他们读准一个字母,我几十遍地和他们一起重复那些单调的发音;为了和他们扫除交流障碍,课下我刻苦学习聋童心理学,仔细揣摩他们的独特个性;为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我更是抓住一切机会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和其他正常同学一样参加唱歌、跳舞等集体活动;面对他们的调皮和恶作剧,我一次次苦口婆心地与他们进行谈心交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的不懈努力,于程和王茂宇同学在听、说、读、写、算、唱、跳、动手实践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正常儿童的水平。在第一学年的期末考试中,他俩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于程同学还被评上了三好学生。 二、尊重家长,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了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我定期把学校各个阶段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