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答案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答案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答案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答案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地球物理方法(ExplorationMethods):利用各种仪器在地表观测地壳上的各种物理现象,从而推断、了 解地下的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它是一种间接找油的方法。特点:精度和成本均高于 地质法,但低于钻探方法。 2、地震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从而来确定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等的位置,以及获得工程地质信息。 二、简答题 1、了解地下资源信息有那些主要手段。 (1)、地质法(2)、地球物理方法(3)、钻探法(4)、综合方法:地质、物探(物化探)、钻探 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勘探。其中,地质法贯穿始终,物探是关键,钻探是归宿。 2有几种主要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们的基本原理。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以岩矿石(或地层)与其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用专门的仪器设备 观测和研究天然存在或人工形成的物理场的变化规律,进而达到查明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资源和解决工 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环境监测等问题为目的勘探,叫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相应的各种勘探方法,叫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称为物探方法,有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球物 理测井。 (1)重力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密度差异,引起重力场变化,产生重力异常,用重 力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2)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磁性差异,引起磁场变化,产生磁力异常,用磁力 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3)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电性差异,引起电(磁)场变化,产生电性异常,用 电法(磁)仪测量其异常,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4)地震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弹性差异,引起弹性波场变化,产生弹性异常(速 度不同),用地震仪测量其异常值(时间变化),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5)地球物理测井:电测井;电磁测井;放射性测井;声波测井;地温测井;密度测井。 3、地震勘探的主要工作环节。 (1)野外数据采集(2)室内资料处理(3)地震资料解释

畜牧学概论复习题

《畜牧学》(遗传、育种、养牛生产部分)复习提纲 (盛建华老师部分) 1何谓家畜品种简述家畜品种的类型及特点(范双旗) 答:品种是畜牧学的概念,它是各个动物物种内,由于人工选择形成的具有某种特殊生产用途的动物群体。 品种的类型:按培育程度分类可分为原始品种、培育品种和过渡品种。 (1)原始品种:是在农业生产水平低,受自然选择作用较大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而其膘情变化呈明显季节性----夏壮、秋肥、冬瘦、春乏。其特点是:体小晚熟,体质结实,体格协调匀称,各性状稳定整齐,个体间差异小,有较高的增膘和保膘能力,生产力低,但较全面。如蒙古马、蒙古牛等品种。 (2)培育品种:它是在较高饲养管理和繁殖技术条件下形成的。因此,生产力和育种价值都很高。如黑白花牛,长白猪等品种。培育品种的主要特点是;a生产力高而且专门化,b 分布地区广c品种结构复杂,除地方类型和育种场类型外,还有许多专门化品系d育种价值高,用它进行品种间杂交时,能起到改良作用。E适应性差。对这类品种进行选育工作时,应注意保持其优良品质,同时提高其适应性。 (3)过渡品种:是原始品种经过品种改良或人工选育,但尚未达到完善的中间类型,如三河马、三河牛等正在培育过程中的品种群。其主要特点;在生产性能和体制外形上有两重性,即培育程度较高的群体接近于培育品种,而培育程度较低的群体则接近于原始品种。按生产力性质分类可分为专用品种和兼用品种两大类。 (1)专用品种(专门化品种):既具有一种主要生产用途的品种。如牛的乳用品种,肉用品种等,鸡的蛋用鸡品种,肉用鸡品种。 (2)兼用品种(综合品种):即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用途的原始品种或是专门培育的兼用品种,如毛肉兼用细毛羊。 品种的特点: (1)有较高的经济价值(2)有较高的种用价值(3)有一定的整齐度(4)有足够的数量(5)一定的品种结构 2何谓生长发育家畜生长发育有哪些基本规律家畜骨骼、肌肉、脂肪与外形生长有何规律(范双旗) 答:生长和发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生长是动物达到体成熟前体重的增加,即细胞数目的增加

扬州大学畜牧学概论2015考研

2015年硕士研究生考研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340 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二 满分 150 1、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学号、姓名和所在班级的名称。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一、名词解释(3*10=30分) 1、性状: 2.不完全显性: 3、多倍体: 4、重复力: 5、性成熟: 6、受精: 7.核移植: 8、消化能: 6、维持需要: 10.饲养试验

二、填空(2*10=20分) 1、 遗传学的三个基本定律是 、 和 . 2、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 DNA 的 结构模型。 3、 从遗传学角度考虑,保种就是保存 。 4、 为了使后代群体的基因型迅速达到纯合,最好用 交配。 5、 一般在胎儿期或出生后不久由腹腔降至内,若未能降至称为 。 6、 提高家畜繁殖力的前提是 。 7、 釆用本交方式配种的公母猪比例为 。 8、 动物维持能量需要 基础代谢的能量需要。 9、 动物体内含量小于 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10、高产奶牛严重缺钙后,可能会发生 。 三、简答题(60分) 1、简述有丝分裂的特点有哪些?(7分) 2、修饰基因的特点有哪些? (7分) 3、简述杂交育种的步骤有哪些? (7分) 4、近交会产生哪些遗传效应?(8分)

5、简述何谓饲料总能,动物营养上主要有哪三大能源物质?(7分) 6、配合日粮配制的原则是什么?(8 分) 7、简述受精的生理过程。(8分) 8、妊娠诊断的方法有哪些?(8分) 四、论述题(4*10=40分) 1、伴性遗传与从性遗传的异同点有哪些? 2、论述近交建系法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地震勘探原理题库

地震勘探原理测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调谐厚度 2.倾斜因子 3.波的吸收 4.第一类方向特性 5.动校正 二、叙述题 1.试叙述Kirchhoff绕射积分公式的物理含义。 2.试说明Zoeppritz方程的物理意义。 3.试叙述地震波在实际地层中传播的动力学特点。 4.试述地震组合法与水平多次叠加方法有何异同之处。 三、证明题 试证明地层介质的品质因数Q值与地层吸收系数呈反比关系。 四、画图题 1.请示意画出SV波倾斜入射到两层固体介质的弹性分界面上时产生的新波动。 2.请示意画出定量表示地震薄层顶底板两个反射波相互干涉的相对振幅与视厚度间的关系曲线。 五、回答问题 1.粘滞弹性介质(指V oigt模型)中应力与应变间的关系如何? 2.垂直地震界面入射情况下的反射系数公式是什么?其物理意义如何? 3.如何定量表示一个反射地震记录道的物理机制? 4.利用初至折射波可获得什么资料? 5.为什么说地震检波器组合法能压制面波干扰? 6.影响水平多次叠加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7.计算双相介质波速的时间平均方程如何? 8.地震波倾斜入射情况下的反射系数与哪些参数有关? 六、分析题 1.分析下面各图表示的意义。 2.分析各图中曲线的特点。 图1 图2

地震勘探原理 测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 1.频散现象 4.球面扩散 二、说明下列表达式的物理意义 1. 1111+++++-= i i i i i i i i i V V V V R ρρρρ 2. 1 ,2 1, 02112 =??? ? ??=n r r A A n 3.dK dC K C V R += 4.)(0kz wt i z e e --=α?? 三、填空题 1.地震波沿( )方向传播能量最集中,沿( )方向传播为最短时间路径。 2.在)1()(0z V z V β+=介质中地震波的射线是( )特点,等时线是( )特点。 3.在( )情况下,反射波时距曲线与绕射波时距曲线顶点相重合。 4.介质的品质因数Q 值与吸收系数α间的关系为( )。 5.VSP 剖面中波的类型有( )。 6.第一类方向特性指的是( )。 7.检波器组合利用( )特性,压制面波干扰。 8.检波器组合法压制随机干扰波是利用( )特性。 9.水平多次叠加法压制多次波是利用一次波与多次波之间( )差异。 10.影响水平多次叠加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 11.利用绕射波时距曲线( )判断断层位置。 13.韵律型地震薄层对地震反射波呈现为( )特点。 14.递变型地震薄层对地震反射波呈现为( )特点。 15.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 )成份衰减快。 16.地震纵波在地下传播中遇到固体弹性分界面时可产生( )波动现象。 17.在( )情况下,地震波在弹性分界面处只产生同类波。 18.面波的( )特点用于工程勘查中。 19.地震薄层厚度横向变化时,顶底板的反射波会产生( )现象。 20.一个反射地震记录道的简化数学模型为( )。 四、回答下列问题 2.试阐述影响地震反射波振幅的因素。 3.地震数据处理的目的、任务是什么? 4.地震检波器组合法与水平多次叠加法有何异同之处? 五、证明题 1.试证明地震波在薄层中传播时相对振幅达最大,厚度等于4λ 。 2.试证明在均匀介质中反射波时距曲线为双曲线,变换到P -τ域内为椭圆。 《地震勘探原理》测试题三 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30分) 1. 波阻抗 2. 时距曲线 3. 规则干扰 4. 视速度 5. 动校正 6. 均方根速度 7. 振动图 8. 观测系统 9. 转换波10. 低速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折射波形成的条件是( )和( )。 2. 波在各种介质中沿( )传播,满足所需时间( )的路径传播。 3. 倾斜界面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的形状是( ),极小点坐标是

兽医畜牧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基因频率:一个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占该基因座上所有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称为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一个群体中某基因位点上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率。 遗传力:指数量性状加性遗传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它代表度量总方差内由基因的平均效应引起的那部分,这正是确定亲属间相似程度的部分。 重复力:指同一个体某性状各次测量值之间的组内相关系数,畜牧许多生产性状在终身是可多次度量的。 遗传相关:是由基因多效性和基因连锁引起;可根据亲属间的表型资料进行间接仿测。 表型相关:是反映同一头动物两个性状之间的相互联系,课根据观测到的表型值做出估计。饲料报酬:平均增重1Kg所需要的平均日采食饲料的量,=平均日采食饲料量(Kg)/平均日增重量(Kg) 绝对生长:是在一定时间的增长量,是生长速度的标志。 相对生长:是用增长量与原来体重的比率来代表动物在一定时间内的生长强度。 杂种优势:不同种群的家畜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体。 同质选配:就是选用性状相同,性能表现一致或育种值相似的优秀公母畜来配种以期获得与亲代品质相似的优秀后代。 异质选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选用具有不同优异性状的公母畜相配,以期获得兼有双亲不同优点的后代;另一种是选择相同性状但优劣程度不同的公母畜相配,即以优该劣,以期后代有较大的改进和提高。 眼肌面积:猪一般以最后一对腰椎间背最长肌的横断面积作为眼肌面积,计算公式是:长度*宽度*0.7cm(或者0.8cm)。眼肌面积越大,其瘦肉率越高。 精子活率:指精子中呈前进运动所占总精子的百分率。 人工授精:是用器械采取雄性动物的精液,再用器械把精液注入到发情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内,以代替雌雄动物自然交配的一种方法。 性成熟:雄性动物生殖器官和生殖机能发育趋于完善,雄性达到能够产生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并有完全的性行为的时期,雌性表现完全的发情特征,排出能受精的卵母细胞,以及有规律的发情周期。雄性性成熟通常比雌性迟一些。 世代间隔:他一双亲产生种用子女时的平均年龄来计算的,即从这一代到下一代的平均年数。细胞周期:从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 发情:雌性动物到一定年龄后,每隔一段时间,卵巢内就有卵泡发育,逐渐成熟而发生排卵,雌性动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殖器官及行为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如:精神不安、食欲减退、阴门肿胀、流出黏液,愿意接近雄性动物,接受雄性动物或其他雌性动物的爬跨等。发情周期:初情期后的雌雄动物,在繁殖季节,生殖器官及整个机体都会产生一系列周期性的变化,直至性机能停止为止。这种周期性的性活动称为发情周期或性周期。 二、填空题 1、细胞分裂间期可分为(生长前期)、(DNA合成期)、(生长后期)三个时期 2、多性状的选择方法主要有(顺序选择法)、(独立淘汰法)和(综合选择指数法)。 3、按家畜生产力性质划分,家畜品种可分为(专业品种)和(兼用品种)两大类。 4、动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明显地分为(胚胎期)和(生后期)两个时期) 5、品系建成以后,可以从(合成新的品系)和(利用杂种优势)两方面加以利用。 6、睾丸的作用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7、哺乳动物的排卵类型可分为(自发性排卵)和(诱发性排卵)两种。

地震勘探原理题库

地震资料采集试题库 一、判断题,正确者划√,错误者划×。 1、弹性介质中几何地震学的反射系数只与上下介质的速度和密度有关。() 2、纵波反射信息中包括有横波信息,因此可以利用纵波反射系数提取横波信息。() 3、在纵波 AVO分析中,我们可以提取到垂直入射的纵波反射系数剖面。() 4、当纵波垂直入射到反射界面时,不会产生转换横波。() 5、SH波入射到反射界面时,不会产生转换纵波。() 6、直达波总是比浅层折射波先到达。() 7、浅层折射波纯粹是一种干扰波。() 8、折射界面与反射界面一样,均是波阻抗界面。() 9、实际地震记录可以用鲁滨逊地震“统计”模型表示为:反射系数(R(t))与地震子波(W(t))的褶积 S(t)=W(t)*R(t)。() 10、面波极化轨迹是一椭圆,并且在地表传播。() 11、检波器组合可以压制掉所有的干扰波。() 12、可控震源的子波可以人为控制。() 13、对于倾斜地层来说,当最小炮检距和排列长度不变,并且排列固定不动时,上倾激发与下倾激发可获得地下相同的一段反射资料。() 14、单炮记录上就可以看出三维资料比二维资料品质好。() 15、资料的覆盖次数提高一倍,信噪比也相应地提高一倍。() 16、当单位面积内的炮点密度和接收道数一定时,面元越大,面元内的覆盖次数越高。() 17、覆盖次数均匀,其炮检距也均匀。() 18、无论何种情况下,反射波时距曲线均为双曲线形状。() 19、横向覆盖次数越高,静校正耦合越好。() 20、动校正的目的是将反射波校正到自激自收的位置上。() 21、当地下地层为水平时,可以不用偏移归位处理。() 22、偏移归位处理就是将CMP点归位到垂直地表的位置上。() 23、最大炮检距应等于产生折射波时的炮检距。()

地震勘探原理期末总复习 3 (共四部分)

5组合法的缺陷: 1、进行组合是为了利用地震波在传播方向的差异来压制干扰波,但组合本身有一定的频率选择作用。 2、在设计组合方案时,只考虑到有效波和干扰波的传播方向的差异,没有考虑它们在频谱上的差别,组合的这种低通频率特性只能起使有效波畸变的不良作用。 我们不希望组合改变波形,只希望提高信噪比。因此,对于有效反射波应尽可能通过野外工作方法增大视速度(即减小△t)以获得最佳组合效果。 3、组合实质上是针对某一频率成分的视速度滤波,有效波和干扰波都包括许多不同的频率成分,各种组合方式主要压制比f 频率高的成分,压制不了干扰波中比f 低的频率成分。这是组合法不可避免的缺陷。 6随机干扰的压制: 来源可分三类: 1)地面的微震,如风吹草动,人走车行,这类干扰的特点是在震源激发前就已存在。 2)仪器接收或处理过程中的噪音。 3)次生的干扰波,如不均匀体散射等。特点是无方向性,相位变化无规律。 随机干扰的“统计规律”: 对随机干扰也有较好的压制作用,这种压制作用主要是利用组合的统计特性 组合对随机干扰的统计效应的主要结论: 组内检波器的间距大于该地区的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时,用n 个检波器组合后,对垂直入射到地面的有效波振幅增强n 倍;对随机干扰振幅只增强n1/2倍。因此,有效波相对振幅增强n1/2倍 7 信噪比 信噪比是有效波与随机干扰相对强弱的对比 由此可知,组合后的信噪比为组合前的信噪比的 倍,即采用n 个组合后,有效波对无规则干扰波的信噪比提高了 倍,当n 越大时,信噪比提高的越高。 8 平均效应 组合的平均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 1) 表层的平均效应,当检波器在安置条件上有差异时,包括地形的起伏和表层的低降 速带的变化,组合的作用是把它们平均,使反射波受地表条件的变化的影响减少。 2) 深层的平均效应,深层的平均效应为当反射界面起伏不平时,因为组合检波器接收 的反射波是反射界面上的不同点的反射,组合的作用是将这些反射波平均,使反射界面的起伏变小,尤其在多断层的地区,当组合的总长度过大时,组合的平均效应更明显,可以造成反射波同相轴的畸变。 )() () ()()()()(ωωωωωωωR S n R n S n R S b Z Z ===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C)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反射波 2、有效波 3、干扰波 4、多次波 二、填空 1.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的物探方法,主要有_______勘探,_________勘探, __________勘探和_________勘探.其中是有效的物探方法是地震勘探. 2.用_________方法(如爆炸,敲击等)产生振动,研究振动在_________的传播规律,进一步查明________地质构造和有用矿藏的一种_______方法,叫地震勘探. 3.地震勘探分__________地震法、__________地震法和____________地震法三种.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主要是_________地震法,其它两方法用的较少. 4. 反射波地震勘探,首先用人工方法使__________产生振动,振动在地下________形成地震波,地震波 5反射波到达地表时,引起地表的_________.检波器把地表的_________转换成___________,通过电缆 把电振动输送到数字地震仪器里, 记录在磁带上的, 这就成为_______________地震记录. 6. 对数字磁带地震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地震资料___________,得到各种时间剖面,再对时间剖面进行地震资料__________,做出地震____________,并提出____________进行钻探,这样就完成了地震勘探工作. 7. 根据炮点___________和地下反射点三者之间的关系,要__________追踪反 射波,炮点和接收点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_______________关系.这种系称为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炮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地震测线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 9.地震波属于_________波的一种,振动只有在弹性__________中,才能传播出去而形成波. 三、选择题 1 在反射波地震法勘探中,_____________就是有效波. A.多次波; B.反射波. 2 共反射点记录反映的是地下界面上_____________. A.一个点; B.许多点. 3 在同一反射界面条件下,多次反射波比一次反射波_____________. A.传播时间长; B.反射能量强. 4. 对共反射点道集记录,经过动校正后,各道反射波的传播时间,都校正成____________反射时间. A.垂直; B.标准. 5 水平迭加能使多波受到压制,反射波得到______________. A.突出; B.增强; C.压制; D.变化不明显. 四、 简答题 1、什么是多次覆盖? 2、什么是多次波记录? 3、什么是反射定律? 4、什么是时距曲线? 五、计算题 1、地下有一水平界面,其上介质的速度为3000米/秒.从水平叠加剖面上知其反射时间为2.25秒,试问此反射界面的深度是多少? 2、计算波阻抗Z 知:砂岩速度V=3500m/s,密度ρ=2.7g/cm的立方. 求:Z=?

畜牧学概论试题卷A答案

畜牧学概论试卷A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1分) 1.饲料: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物质,皆可作为动物的饲料。 2.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3.饲养标准:饲养标准就是指特定动物系统成套的营养定额,即经试验研究确定的特定动物(不同种类、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态、生产性能和环境条件)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需要或供给量的定额数值。 4.近交衰退:指由于近交,畜禽在繁殖性能、生理活动以及与适应性有关的各性状,都较近交前有所削弱的现象。 5.保种:是指妥善地保存现有的畜禽品种资源,使之免遭混杂或灭绝。严格地说,就是保存现有畜禽种群的基因库,使其中的基因不致丢失。 6.生殖激素:那些直接作用于生殖活动,并以调节生殖过程为主要生理功能的激素。7.发情:雌性动物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后,在垂体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卵巢上的卵泡发育并分泌雌激素,引起生殖器官和性行为的一系列变化,并产生性欲,雌性动物所处的这种一生理状态称为发情。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按照国际分类法,可以将饲料分为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补充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饲料添加剂八种。 2.畜禽具有临时、过渡与长久三种贮能形式:磷酸肌酸是临时贮存能量形式;糖原是过渡形式的能贮;脂肪是动物能量的最终贮存形式,也是最主要能源。 3.个体选配是考虑交配双方品质对比而进行的选配,根据与配双方品质的异同,可分为同质选配和异质选配。 4.饲料中添加钙磷的最佳比例是2:1。 5.精子生存的最低pH5,最高pH10,稀薄的部分pH偏高,总之pH异常高者,精子密度少,生存性与保存效果也都不好。 6.根据国际分类标准,按胴体中脂肪和瘦肉的比例变化和用途可将猪种划分为瘦肉型、脂肪型、肉脂兼用型三个品种。 7.在进行杂交亲本选择时,一般选用地方品种作为母本。 三、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2分,共20分) 1.A 2.D 3.C 4.A 5.B 6.B 7.B 8.D 9.A 10.B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答:(1)蛋白质是构成体组织、体细胞的主要原料。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复习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复习 1、油气勘探的三种方法:1、地质法:(Geology Method) 2、地球物理方法:(Exploration Meth 3、钻探法:Drill Way (Log/Well) 4、综合方法:地质、物探(物化探)、钻探结合起来,进行综 合勘探。 2、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概念及分类:它是以岩矿石(或地层)与其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 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观测和研究天然存在或人工形成的物理场的变化规律,进而达到查明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资源和解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环境监测等问题为目的勘探,叫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 相应的各种勘探方法,叫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称为物探方法。 分类:地震勘探弹性差异 重力勘探密度差异 磁法勘探磁性差异 电法勘探电性差异 地球物理测井 3地震勘探:在油气勘探中,地震勘探已成为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地震勘探方法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从而来确定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等的位置,以及获得工程地质信息。 地震勘探所获得的资料,与其它的地球物理资料、钻井资料及地质资料联合使用,并根据相应的物理与地质概念,能够得到有关构造及岩石类型分布等信息 4、地震勘探基本原理: ?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弹性差异(Elasticity Property Difference ) ?引起弹性波场变化(Elasticity Filed) ?产生弹性异常(速度不同)(Elasticity Waves Abnormal) ?用地震仪测量其异常值(时间变化) (Seismograph ) ?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Inversion Geological Structure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答案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答案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地球物理方法(ExplorationMethods):利用各种仪器在地表观测地壳上的各种物理现象,从而推断、 了解地下的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它是一种间接找油的方法。特点:精度和成本均高于 地质法,但低于钻探方法。 2、地震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从而来确定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等的位置,以及获得工程地质信息。 二、简答题 1、了解地下资源信息有那些主要手段。 (1)、地质法(2)、地球物理方法(3)、钻探法(4)、综合方法:地质、物探(物化探)、钻探结 合起来,进行综合勘探。其中,地质法贯穿始终,物探是关键,钻探是归宿。 2有几种主要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们的基本原理。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以岩矿石(或地层)与其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观测 和研究天然存在或人工形成的物理场的变化规律,进而达到查明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资源和解决工程地 质、水文地质以及环境监测等问题为目的勘探,叫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相应的各种勘探方法,叫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称为物探方法,有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球物理测井。 (1)重力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密度差异,引起重力场变化,产生重力异常,用重力 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2)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磁性差异,引起磁场变化,产生磁力异常,用磁力仪 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畜牧学概论作业

1.畜牧学的定义 研究家畜育种、繁殖、饲养、管理、防病防疫,以及草地建设、畜产品加工、畜牧经营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大体包括基础理论和各论两部分,前者以家畜生理、生化、解剖、遗传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家畜良种繁育、营养需要、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等基本原理;后者在上列学科的基础上,分别研究牛、羊、猪、兔、禽等畜禽的具体饲养技术、饲料生产技术、畜产品深加工与产品开发技术,以及经营管理方法等。 2.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提供肉、奶、蛋类等动物性食品。 ②为工业提供羊毛、山羊绒、皮、鬃、兽骨、肠衣等原料。 ③通过畜产品出口取得外汇。 ④促进畜牧业投入品工业和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劳动就业机会。 ⑤为农作物生产提供有机肥料。 ⑥增加农民收入。 ⑦为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提供畜力。 ⑧促进广大牧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加强各民族间的团结。 3.粗饲料的概念和种类 概念:指自然状态下水分在45%以下、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 %,能量价值低的一类饲料。 种类:干草类,农副产品类(壳、荚、秸、秧、藤)、树叶、糟渣类等。 4.青贮的关键技术 (1)厌氧(为乳酸菌提供条件): 切短:视原料性质和畜禽需要来定。对牛羊来说,细茎植物(禾本科、豆科牧草、甘薯藤、幼嫩玉米苗等),切成3~4cm长即可;粗茎植物或粗硬的植物如玉米、向日葵等,切成2~3cm较为适宜;叶菜类和幼嫩植物,也可不切短青贮。对猪禽来说,各种青贮原料均应切得越短越好,细碎或打浆青贮更佳。 压实:拖拉机 密封(先在上面盖一层切短秸秆或软草,厚20~30cm,或铺塑料薄膜,然后再用土覆盖拍实,厚约30cm~50cm,并做成馒头形,有利于排水)。 (2)适宜的可溶性糖含量:2%左右。 使pH值达4.2时所需要的原料含糖量是十分重要的条件,通常把它叫做最低需要含糖量。(3)适宜的含水量: 含水50%-75%,含水65-75%时,最适宜于乳酸菌繁殖 5.能量饲料的概念和种类 概念:干物质中粗蛋白质≤20%,粗纤维≤18%的一类饲料(消化能≥10.46 MJ/kgDM) 种类:谷实类;加工副产品糠麸类;块根、块茎及其加工副产品;油脂等 6.蛋白质饲料的概念和种类 概念:是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粗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0%的饲料。 分类: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单细胞蛋白质饲料和非蛋白氮饲料。 7.试述畜禽的标准化饲养 标准化饲养:就是科学饲养。是根据各种动物的不同生理特点及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饲养标准),合理的利用饲料(饲料营养价值表、考虑各饲料的组合效应),同时进行科学的管理(包括养殖场的建设、饲料安全、废物的处理等),以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动物的生产潜力,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C)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反射波:由震源出发向外传播,经波阻抗界面反射到达接收点的波叫做反射波。 2、有效波:那些可用来解决所提出的地质任务的波为有效波或信号,如在进行反射波法地震勘探时,反射纵波为有效波。 3、干扰波:所有妨碍认辩、追踪有效波的其他波均属于干扰波范畴。 4、多次波:从震源出发,到达接收点时,在地下界面之间发生了一次以上反射的波。多次反射波、反射—折射波、折射—反射波和扰射—反射波等等统称为多次波。 二、填空 1.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的物探方法,主要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和地震勘探。其中,有效的物探方法是地震勘探。 2.用___人工______方法(如爆炸,敲击等)产生振动,研究振动在地下介质中__的传播规律,进一步查明__地下__地质构造和有用矿藏的一种__物探____方法,叫地震勘探. 3.地震勘探分___折射波_______地震法、____反射波_____地震法和____透射波___地震法三种.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主要是__反射波_____地震法,其它两方法用的较少. 4. 反射波地震勘探,首先用人工方法使__地表_____产生振动,振动在地下__介质___形成地震波,地震波 5 反射波到达地表时,引起地表的__振动_____.检波器把地表的__振动 _____转换成___电信号__,通过电缆把电振动输送到数字地震仪器里, 记录在磁带上的, 这就成为____数字磁带___地震记录. 6. 对数字磁带地震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地震资料____处理_____,得到各种时间剖面,再对时间剖面进行地震资料____解释______,做出地震_构造图___________,并提出____井位_____进行钻探,这样就完成了地震勘探工作. 7. 根据炮点__检波点____和地下反射点三者之间的关系,要__连续____追踪反射波,炮点和接收点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_____相互位置______关系.这种关系称为__观测系统______. 8.根据炮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地震测线分为__纵测线___和____非纵测线____两大类. 9.地震波属于__弹性波____波的一种,振动只有在弹性___介质____中,才能传播出去而形成波。 三、选择题 1 在反射波地震法勘探中,_____B.反射波.________就是有效波. 2 共反射点记录反映的是地下界面上____ A.一个点_________.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C)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反射波:由震源出发向外传播,经波阻抗界面反射到达接收点的波叫做反射波。 2、有效波:那些可用来解决所提出的地质任务的波为有效波或信号,如在进行反射波法地震勘探时,反射纵波为有效波。 3、干扰波:所有妨碍认辩、追踪有效波的其他波均属于干扰波范畴。 4、多次波:从震源出发,到达接收点时,在地下界面之间发生了一次以上反射的波。多次反射波、反射—折射波、折射—反射波和扰射—反射波等等统称为多次波。 二、填空 1.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的物探方法,主要有电法勘探, 磁法勘探, 重力勘探和地震勘探.其中是有效的物探方法是地震勘探. 2.用___人工______方法(如爆炸,敲击等)产生振动,研究振动在地下介质中__的传播规律,进一步查明__地下__地质构造和有用矿藏的一种__物探____方法,叫地震勘探. 3.地震勘探分___折射波_______地震法、____反射波_____地震法和____透射波___地震法三种.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主要是__反射波_____地震法,其它两方法用的较少. 4. 反射波地震勘探,首先用人工方法使__地表_____产生振动,振动在地下__介质___形成地震波,地震波 5 反射波到达地表时,引起地表的__振动_____.检波器把地表的__振动_____转换成___电信号__,通过电缆把电振动输送到数字地震仪器里, 记录在磁带上的, 这就成为____数字磁带___地震记录. 6. 对数字磁带地震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地震资料____处理_____,得到各种时间剖面,再对时间剖面进行地震资料____解释______,做出地震_构造图___________,并提出____井位_____进行钻探,这样就完成了地震勘探工作. 7. 根据炮点__检波点____和地下反射点三者之间的关系,要__连续____追踪反射波,炮点和接收点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_____相互位置______关系.这种关系称为__观测系统______. 8.根据炮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地震测线分为__纵测线___和____非纵测线____两大类. 9.地震波属于__弹性波____波的一种,振动只有在弹性___介质____中,才能传播出去而形成波。 三、选择题 1 在反射波地震法勘探中,_____B________就是有效波. A.多次波; B.反射波. 2 共反射点记录反映的是地下界面上____A_________. A.一个点; B.许多点. 3 在同一反射界面条件下,多次反射波比一次反射波____ A_________. A.传播时间长; B.反射能量强. 4. 对共反射点道集记录,经过动校正后,各道反射波的传播时间,都校正成_____A_______反射时间. A.垂直; B.标准. 5 水平迭加能使多次波受到压制,反射波得到_____B_________. A.突出; B.增强; C.压制; D.变化不明显.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多次覆盖?

地震勘探原理历年考研真题

《地震勘探原理》课程——模拟试题 考试内容包括第三版教材第1~6章 一、填空题(共计40分,1分/空) 1、根据波面的形状可以划分波的类型为:球面波、柱面波、平面波。(3空) 2、形成折射波的基本条件是入射角等于临界角、两介质波速不等(下部大于上部);形成反射波的基本条件是两介质有波阻抗差。(3空) 3、反射波、直达波和折射波时距曲线的关系分别是(1)直达波时距曲线是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渐近线。(2)折射波时距曲线与反射波时距曲线有两个切点(3)直达波与折射波的时距曲线有一个交点Xp,在XXp的区间,折射波为初至波,而直达波为续至波,反射波总是最后接收到。(3空) 4、瑞雷面波的主要特点是频率低、速度低、频散和 质点振动轨迹为逆时针椭圆。(4空) 5、从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综合平面图上可以得到共激发点、共接收点、 共炮检距和共反射点四种记录。(4空) 6、讨论检波器组合的解题思路是:把组合看成一个滤波系统,单个检波器的信号看成是滤波系统的输入,多个检波器组合后的信号为滤波系统的输出。(2空) 7、共反射点叠加也称水平叠加;其目的是得到能基本反映地下地质形态的水平叠加剖面或相应的数据体;其基本原理是在野外采用多次覆盖的观测方法,在室内将野外观测的多次覆盖原始记录经过抽取共中心点或共深度点或共反射点道集记录、速度分析、动静校正、水平叠加等一系列处理的工作过程。(3空) 8、影响共反射点叠加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其一是速度;其二是地层倾斜。(2空) 9、如果凹界面可用圆周的一部分来表示,圆的曲率半径为ρ,界面深度为H,则接收到回转波的条件是ρ< H。水平叠加剖面上可看到明显的回转波,这主要是多次叠加 原因造成的。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可以采用偏移处理方法使回转波归位。(3空)

答案---地震勘探原理试卷-采集部分 (1)

地震勘探原理(采集部分)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3分) 1. 观测系统:地震勘探中的观测系统是指地震波的激发点与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 2. 振动曲线:一个质点在振动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称为振动曲线。 3. 分辨率:两个波可以分辨开的最小距离叫做分辨率。 4.折射波:地震波以邻界角入射到介质分界面时,透射角等于90°,透射波沿界面滑行,引起上层介质震动而传到地表,这种波叫做折射波。 5.屏蔽:由于剖面中有速度很高的厚层存在,引起不能在地面接收到来自深层的反射波,这种现象叫做屏蔽效应。(如果高速层厚度小于地震波波长,则无屏蔽作用)。上部界面的反射系数越大,则接收到的下部界面的能量越小,称屏蔽作用越厉害。 6.波阻抗:介质传播地震波的能力。波阻抗等于波速与介质密度的乘积(Z=Vρ)。 7. 频谱:一个复杂的振动信号,可以看成由许多简谐分量叠加而成,那许多简谐分量及其各自的振幅、频率和初相,就叫做复杂振动的频谱。 8. 尼奎斯特频率:是指采样率不会出现假频的最高频率,它等于采样频率的一半,也称为折叠频率。大于尼奎斯特频率的频率也以较低频的假频出现。 9. 视速度:沿检波器排列所见的波列上被记录的速度。时距曲线斜率的倒数。

10. 反射系数:反射波的振幅与入射波的振幅之比,叫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数。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请用中文写出以下英文缩写术语的意思:3C3D 三分量三维;AVO 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 2. 振动在介质中___传播____就形成波. 地震波是一种___弹性_____波。 3. 地震波传播到地面时通过____检波器__将___机械振动信号___转变 为___电信号。 4. 二维观测系统确定后,改变炮点间隔,会使覆盖次数发生变化。 5.沿排列的CMP 点距为1/2 道距。 6. 通常,宽方位角观测系统的定义是:当横、纵比大于时,为宽方位角观测系统。 7. 线束状三维勘探中,子区是指两条相邻的震源线和两条相邻的接收线所确定的区域。 8. 三维地震勘探工中沿构造走向布置的测线称为____联络测线_,垂直于构造走向的测线称为____主测线___。 6. 反射系数的大小取决于__界面上下___地层的___波阻抗差异____的 大小。 7. 地震勘探的分辨率一般可分为水平(横向)分辨率和垂直(纵向)分辨率。 8. 在行业标准中规定,覆盖次数渐减带一般要求大于偏移孔径和最大炮检距的 1/5(或20%)

地震勘探原理精选试题四答案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D)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地震采样间隔 地震勘探中检波器接受的模拟信号要转换为数字信号存储,所以需要采样离散化,这个采样间隔就称为地震采样间隔。 2、均匀介质 均匀介质是认为反射界面以上的介质是均匀的,即地震波传播速度是一个常数. 3、时间域和频率域: 把信号表示为振幅随时间变化的函数,称为信号在时间域的表现形式,把信号表示为振幅和相位随频率变化的函数,称为信号在频率域的表现形式 二、填空题 1. 目前用于石油天然气勘探的物探方法, 主要包括___地震__勘探,__重力___勘探和_磁法_勘探以及____电法____勘探, 其中最有效的物探方法是_____地震_____勘探. 2. 振动在介质中___传播____就形成波. 地震波是一种___弹性________波. 3. 地震波传播到地面时通过____检波器_______将_______机械振动信号_______转变为____电信号_____. 4. 炮点和接收点之间的____相互位置______关系,被称为___观测系统________ 5. 三维地震勘探工中沿构造走向布置的测线称为____联络测线________测线,垂直于构造走向的测线称为____主测线______. 6. 波阻抗是______密度_______和_____速度_______的乘积. 7. 反射系数的大小取决于__界面上下_____地层的______波阻抗差异________的大小. 8. 一般进行时深转换采用的速度为____平均速度___.研究地层物性参数变化需采用___层速度______. 9. 用于计算动校正量的速度称为____叠加_______速度,它经过倾角校正后即得到____均方根速度_____. 10. 几何地震学的观点认为:地震波是沿____最短时间_______路径在介质中传播,传播过程中将遵循____费马______时间原理. 三、选择题 1. 野外放炮记录,一般都是.( C ) A:共中心点. B:共反射点. C:共炮点. 2. 把记录道按反射点进行组合,就可得到( C )道集记录. A:共中心点. B:共炮点. C:共反射点. 3. 共反射点道集记录,把每一道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减去它的正常时差这就叫做.( A ) A:动校正. B:静校正. C:相位校正. 4. 所谓多次复盖,就是对地下每一个共反射点都要进行( C )观测. A:一次. B:四次. C:多次. 5. 地震纵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 B ). A:垂直. B:相同 C:相反. 6. 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如果在某一时刻把空间中所有刚刚开始振动 1

地震勘探原理的基本问题

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力寻找油气田或其他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 水平叠加:将不同接收点收到的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不同激发点的信号,经动校正后叠加起来,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信噪比,改善地震记录的质量,特别是压制一种规则干扰波效果最好 波形曲线:选定一个时刻t1,我们用纵坐标表示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就得到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叫做波在t1时刻沿x方向的波形曲线. 动校正:在水平界面情况下,从观测到的波的旅行时中减去正常时差Δt1得到x/2处的t0时间,这一过程叫动校正或正常时差校正. 多次覆盖:对被追踪的界面进行多次观测. 剖面闭合:是检查对比质量,连接层位,保证解工作正确进行的有效办法,他包括测线交点闭合,测线网的闭合,时间闭合等. 几何地震学:地震波的运动学是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传播时间的关系,他与几何光学相似,也是引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来描述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因此又叫几何地震学. 水平分辨率:指沿水平方向能分辨多大的地质体,其值为根号下0.5λh. 时距曲线:从地震源出发,传播主观测点的时间t与观测中点相对于激发点的距离x之间的关系 剩余时差:把某个波按水平界面一次反射波作动校正后的反射波时间与共中心点处的时间tom之差. 绕射波: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一些岩性的突变点,这些突变点就会成为新震源,再次发出球面波,想四周传播,这就叫绕射波. 三维地震:就是在一个观测面上进行观测,对所得资料进行三维偏移叠加处理,以获得地下地质体构造在三维空间的特征. 水平切片:就是用一个水平面去切三维数据体得出某一时刻tk各道的信息,更便于了解地下构造形态个查明某些特殊地质现象. 同相轴:一串套合很好的波峰或波谷. 相位:一个完整波形的第i个波峰或波谷. 纵波: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一致的波. 转换波:当一入射波入射到反射界面时,会产生与其类型相同的反射波或透射波,也会产生类型不同的,与其类型不同的称为转换波. 反射定律:入射波与反射波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条件为:上下界面波阻抗存在差异,入射波与反射波类型相同. 地震子波:震源产生的信号传播一段时间后,波形趋于稳定,我们称这时的地震波为地震子波。 爆炸时产生的尖脉冲,在爆炸点附近的介质中以冲击波的形式传播,当传播到一的距离后,波形逐渐稳定,我们称这时的地震波为地震子波。 正常时差的定义第一种定义:界面水平情况下,对界面上某点以炮检距x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同以零炮检距(自激自收)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之差,这纯粹是因为炮检距不为零引起的时差. 第二种定义:在水平界面情况下,各观测点相对于爆炸点纯粹是由于炮检距不同而引起的反射波旅行时间差. 1.简述地震勘探原理 地震勘探根据岩石的弹性差别进行工作的,波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和透射,折射.通过测反射波和透射波的性质,可以确定障碍物的距离.地震勘探是人工激发地震波.通过在地面布置测线,接收反射波,然后进行一些处理,从而来反映地下构造情况,为寻找油气和其他勘探目的的服务,生产工作包括三个环节:1野外数据采集2室内数据处理3地震资料解释,与其他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