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目录

手册更改记录

前言

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是公司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它对保证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满足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对测量的要求,它对增强顾客满意、实现公司目标、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为此公司按照GB/T 19022—2003 / 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和CMS-2006《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建立本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简称测量体系)。 2013年公司成立了以管理者代表为首的测量管理体系领导小组,负责测量体系的

质量目标、组织机构、管理职能的策划和资源的配置,组织专门人员编制并形成了《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简称《测量手册》),相关的《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简称《程序文件》)、技术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测量手册》从总体上描述了本公司的测量体系,协调相关程序文件的编制,是公司测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测量人员的行为准则,具有唯一性。体系所有的文件和记录可作为对本公司员工培训的教材,也可作为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依据,以及公司接受顾客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核的依据.

本手册所说的测量过程,不是泛指对体系运行结果的测量,而是指实际的测量活动(例如在设计、测试、生产和检验中的测量活动),是支持公司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

本手册和公司管理体系的手册相协调、相互兼容,其规定的内容是体系手册中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要求的细化、补充和完善。

本手册阐明的管理原则之一是强调在建立、实施测量管理体系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考虑到在GB/T 19022—2003 / 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中提出的确认要求涵盖了测量管理体系要求,为了进一步满足确认规范的要求,本手册将按照该规范编写管理手册.

公司质保部是本手册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手册的编制、修订、发放并监督执行,按《文件控制》程序予以控制。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建立和有效实施测量管理体系,强化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控制管理,并通过为公司的生产加工过程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不断提高产品的检测水平和质量层次,使公司的生产经营、质量、计量和其他管理活动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经最高管理者决定现任命公司质保部部长孙承南为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其职责如下:

1、宣传贯彻国家有关计量的法律、法规,主持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使体系真正溶入到ISO9001管理体系中。

2、决定测量管理体系负责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计量职责;

3、审核测量管理体系总质量目标和各部门的质量分目标;

4、负责审核测量管理体系手册和程序文件;

5、及时向最高管理者报告测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负责策划内部审核;

6、就有关测量管理体系事项代表公司与顾客、供方、认证机构联络;

7、对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内部审核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

总经理:

2013年02月01日

公司简介

XXXX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压电器组件制造的科技型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占地25万平方米(380亩),总注册资本2。3亿元,员工500多人,其中研发和技术人员100多人。共有四个厂区,总厂区位于南京市内的迈皋桥创业园.已通过SGS的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ISO18001认证和俄罗斯GOST认证及GOST计量认证、美国UL、CSA认证,同时进行了国外ABB、Siemens等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认证。

公司产品有变压器套管、电流互感器、高压电瓷和铜、铝铸造加工四大类,基本上为国内所有大型变压器和高压开关厂配套,产品也出口到欧美、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是ABB、Siemens、Alstom等公司在中国采购同类产品最重要的供应商。

公司有一支专业的高电压技术人员队伍,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设计、工艺改进及专业设备制造能力,拥有二十多项国家专利。一流的技术,诚信的品质,用心的服务以及有显著竞争力的价格,使得我司没有丢失任何和我们合作过的用户,得到了所有合作伙伴的好评.

我们的目标:诚实、勤奋工作,将公司打造成为同类产品中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最具有竞争力的组件供应商。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迈进路6号

电话:025—84031518

电传:025-********

邮编:210028

网址:E-mail:njzhida@vip.sina。com.

总经理:虞育号

颁布令

为了确保具有与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相适应的检测能力,给顾客、供方、

审核监督部门及本公司员工提供一个从总体描述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按照GB/T 19022—2003 / 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CMS-2006《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和测量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编制本《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手册明确规定了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适用范围、质量目标、组织机构、管理职能、对各过程的控制要求、管理评审及手册的管理。

本手册是XXXX有限公司测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是公司测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测量人员行为的准则,体现了公司对顾客的承诺。

本手册符合GB/T 19022—2003 / ISO 10012 :2003 标准和CMS-2006规范的要求及公司实际情况,现予以批准颁布,即日起予以实施。

公司全体员工都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手册中的各项规定,确保公司测量目标的实现,并坚持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测量管理体系,满足顾客要求。

总经理:

2013年02月01日

1.范围

1。1 总则

本手册依据GB/T 19022—2003/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CMS—2006《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和测量法律法规的要求,规定了对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管理和控制的要求。

测量管理体系作为公司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需要证实其具有能力满足顾客、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法律法规的测量要求时,可应用本手册.

顾客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进行监督和审核可参照本手册。1。2 应用

a)向顾客及有关方面证实本公司具有已建立并不断完善的测量管理体系,该体系在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能源管理、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等方面有能力持续稳定地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的要求。

b)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生产测量过程的管理和公司所有测量设备的测量确认,包括测量

设备的检定和校准。

c)本体系所包括的测量设备测量确认和测量过程控制可完全和充分满足ISO 9001:2008标准7。6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的所有条款规定的要求,并且成为公司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引用标准

在制定本手册时,引用并参考了下列标准或规范的条文内容:

GB/T 19022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CMS -2006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GB/T 1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VIM:1993 《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

JJF 105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JF 1071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 1033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本手册采用GB/T 19000和VIM:1993中给出的和下述的术语及其定义。

3.1测量管理体系measurement management system

为完成计量确认并持续控制测量过程所必需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3.2测量过程measurement process

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

3。3 测量设备measuring equipment

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3。4 计量特性m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

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可区分的特性。

注1。测量设备通常有若干个计量特性。

注2。计量特性可作为校准的对象。

3。5 计量确认metrological confirmation

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

注1。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

注2。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于预期使用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

注3。预期使用要求包括: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

注4。计量要求通常与产品要求不同,并不在产品要求中规定.

3.6计量职能 metrological function

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行政和技术职能。

4。总要求

4.1法制要求

4。1.1 总则

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要求 .下列要求是按现行的计量法律法规提出的,以后如有修订,则按修订后的要求实施。

4。1。2 计量单位

本公司从事下列活动时,严格使用国家法定测量单位:

a)制发公文,统计报表;

b)生产、销售产品,标注产品标识,编制产品使用说明书;

c)制定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文件;

d)出具检定、校准、检验、测量数据;

e)国家规定应使用法定测量单位的其他活动。

对必须使用非法定测量单位的由质保部向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并出具法定测量单位——非法定测量单位对照表。

4。1。3 计量人员

从事测量检定或校准的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有效证件。

4.1。4 计量标准

本公司用于计量检定和(或)校准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应经相关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按JJF 103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考核合格后投入使用。

4.1.5 强制检定

本公司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方面并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测量器具,按规定要求实施强制检定.

4.1。6 特定要求

4。1.6.1本公司从事定量包装商品生产应遵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要求。

4.1.6.2 本公司从事零售商品销售应遵守《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

4。2 技术能力要求

4.2。1 总则

本公司所具备的计量管理能力和检测水平应满足顾客、公司和法律法规对计量的要求。

4。2。2 检测能力

计量管理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

a)质量管理对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b)环境管理对环境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c)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对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要求;

d)经营管理,能源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等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要求。

4。2。3 检测水平

计量管理水平应该与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要求相适应,必要时应:

a)采用先进的测量管理技术和测量设备以满足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对

测量管理的要求。

b)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测量管理体系和测量管理数据。

4.3 质量管理要求

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充分考虑到顾客,特别是顾客的测量要求,遵循国家的测量法律、法规要求,并结合公司测量工作的实际,可确保满足顾客规定的测量要求。该体系由设计的测量过程控制、测量设备测量确认和必要的支持过程构成。其中测量设备测量确认和因失控会给产品的生产造成严重后果的某些测量过程是关键过程。质保部对本体系涵盖的所有测量过程进行了识别和策划,并确定了关键测量过程。

本公司在生产部门、质保部和有关的其它场所配备的各种工作用测量设备以及安全防护、环境控制和经营管理用测量设备需经测量确认。

为确保已识别过程的有效运行和受控,公司已明确控制程序,并结合公司产品及

活动的复杂程度、人员素质等因素予以文件化,具体体现在已有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中.根据各过程运行的需要,公司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能,根据职能设置岗位并配备适宜的人员。

公司在确定体系的范围和内容时,已考虑到由于不符合测量要求所带来的风险和后果,同时为防范风险而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总经理确保提供体系运行所必需的各种资源。

质保部应根据形势的变化发展开展策划并实施对体系的持续改进。体系的更改必须按相关的程序进行。

4。4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建立和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也是体现测量工作发挥技术基础的重要作用的标志.

顾客既包括外部顾客,也包括本公司要求提供测量管理服务的内部顾客,如: 产品设计、工艺/技术、生产、环保和产品检验/试验部门,以及使用测量设备的其他部门。

贯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要求公司测量职能的所有管理者确保:

a)建立与顾客沟通的机制、关注并正确地识别和确定顾客的测量要求。顾客测量要求包括明示的要求(如合同、技术文件、图纸、标准或技术规范所规定的),还包括潜在的要求(如可能涉及的法律法规要求、应提出而未提出的要求等).

b)根据测量学原理,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将顾客的测量要求准确地转化为测量要求.转化的测量要求应尽可能具体,可表示为最大允许误差,允许的不确定度,测量范围、稳定性,分辨率,环境条件或操作者技能等。

c)通过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宣传和贯彻,使全体测量人员树立为顾客服务的思想,明确具体服务对象,了解并掌握顾客的测量要求。

d)严格要求测量管理体系所有人员按体系文件的规定开展工作,确保满足顾客的测量要求。

e)通过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及其运行记录和本公司提供产品的实物质量,证明本公司具有可能满足顾客要求的测量能力。

5.管理职责

5.1 本公司建立了确保测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组织机构。总经理授权一名管理者代表主管测量工作,设立质保部作为公司测量职能管理部门,有关职能部门设立测量

兼职管理员负责本部门的测量管理工作。

5.2 公司规定了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建立和实施测量管理体系过程中的分工及职责和

权限.

5.3 本公司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的测量职能和职责规定如下:

5.3.1总经理

a)确保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所需要的各项资源配置;

b)批准和颁布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批准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目标;

c)主持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批准评审报告并作出决策;

d)宣传和执行国家有关的测量法律法规.

5。3。2管理者代表

a)贯彻国家有关测量法律、法规,主持建立、实施和保持测量管理体系;

b)负责建立与顾客沟通的机制,确保满足顾客的测量要求;

c)负责规定公司各部门的测量职能和有关人员的职责,协调和沟通其相互关系;

d)主持制定测量管理体系可测量的质量目标并督促落实;

e)负责批准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和相关管理制度;

f)协助总经理组织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g)对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内部审核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

h)对测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负总责。

5。3。3质保部

a)负责全公司测量工作的归口管理,具体策划、建立、保持并完善公司的测量管

理体系;

b)组织编制和审核测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审核批准相关作业文件;

c)负责质量目标分解,规定测量职能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

可测量的质量目标;

d)主管计量检测体系的内部审核,并向管理评审会提交体系运行和改进的报告;

5。3.4 企管人事部

a)制定各类计量人员的岗位职责,制订培训需求计划;

i)参与公司计量检测体系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考核;

j) 会同质保部确定各类计量人员的岗位与职责;

k)批准体系有关人员的培训计划,负责组织培训与考核;

5.3.5 生产部门

a)负责公司测量过程的策划和设计以及关键/特殊测量过程控制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b)参与公司计量检测体系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考核;

c)对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测量过程实现与记录和量值溯源的管理负总责;

d)负责测量过程参数控制的实施;

e)负责本部门生产用测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对生产现场使用测量设备的

环境条件进行控制.

5。3。6 技术部

a)参与公司测量过程的策划和设计以及关键/特殊测量过程控制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b)参与公司计量检测体系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考核;

5。3.7 采购部

a) 负责公司测量设备的采购以及本部门采购管理用测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b) 参与公司计量检测体系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考核;

5.3。8 销售部

a)组织有关部门对为本公司提供测量用产品的外部供方进行调查和评价参与确定合格外部供方名单;

b)负责外部供方的归口管理。

c)参与对为本公司提供测量用产品的外部供方进行调查和评价,参与确定合格外部供方名单;

d) 参与公司计量检测体系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考核;

5.3。8 设备部

a) 审批计量检测体系所有测量设备的配备方案,制定测量设备的需求计划;

b) 负责测量设备的安装工作。

c) 负责公司安全、环境测量设备配备方案的编制与审查、维护与保养;

d) 参与公司计量检测体系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考核;

e) 配合计量部门做好对各类在用计量器具的现场管理工作,及时与计量部门配合联系,做好对不合格计量器具的维修工作.

5。4测量主管负责协调并沟通测量管理体系在不同职能部门和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以

及测量管理体系与公司其他管理体系的联系,其沟通的方式如下:

a)文件沟通:通过公司内部文件的分发和信息网络传递进行沟通;

b)会议沟通:通过各种会议进行沟通;

c)建立信息沟通程序明确沟通方式。

6.测量管理体系质量目标

6。1 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根据公司质量方针确定以下质量目标:

a)在用的测量设备按规定100%建立设备台帐;

b)在用的测量设备按规定100%送检;

c)不会因不正确的测量而拒收合格的产品或接受不合格的产品;

d)不存在不清晰的计量确认记录;

e)由于测量设备失准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或报废的每年不得超过6次;

f)按制定计划的完成所有技术培训项目。

6。2 各有关部门应按照公司《质量目标及分解控制》程序的规定确定本部门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质量目标并结合岗位责任制进行考核,以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

相关文件

《质量目标及分解控制》程序

7 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7。1 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是保证体系有效运行、测量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过程,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物资资源和外部供方的管理。

7.1.1人力资源

7。1.1.1人员职责

质保部根据本手册与管理职能的要求,对公司从事测量工作的人员(包括专兼职测量管理人员,测试人员,检验人员,内审员等)的岗位职责及任职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详见测量人员岗位职责。

7。1。1.2 能力和培训

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所有人员必须具有可证明的、与所从事的岗位职责相适应的能力;不具备能力的应通过培训获得能力;已具备能力的还必须通过培训来更新知识,以确保满足随着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的要求;所有培训活动要有记录,并且要对培

训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培训还应包括教育员工认识他们所承担的职责,清楚他们的活动对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产品质量的影响等内容;对使用正在培训中的员工时,应有适宜和充分的监督。

相关文件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7。1。2 信息资源

7。1。2.1 程序

用以保证测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控制程序应在需要的范围内形成文件,经确认批准后使用并受控。本体系程序文件分为管理性程序文件和技术性程序文件两类.

a)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已形成的管理性程序文件,其中文件控制、记录控制、纠正、预防措施控制采用质量管理体系通用的程序,其余为专用程序文件;

b)技术性程序文件主要指有关的标准,特别是执行测量确认和测量过程控制的校准方法和作业指导书;

c)上述程序文件由质保部组织编写,经确认和批准后予以发布。各部门在实施过程中应确保使用的一致性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文件的发放、使用、评审、修订或更改应严格按照《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7.1.2。2 记录

测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记录要求已在《记录控制》程序文件中有通用性的规定。对本公司测量设备与测量特性记录、测量过程记录,在《信息资源控制》程序中做了专门规定,以确保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符合规定的要求。

7.1。2。3标识

本公司所有测量设备必须具有测量确认标识,要求已在《测量设备测量确认标识控制》程序中作了规定。

测量管理员应经常抽查生产现场和测量设备标识是否完整和清晰;如发现标识不合格则责成有关部门负责人按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并开具不合格报告。

测量管理体系所用的技术文件,也要用标识表明,以便受控。

对关键/特殊测量过程专用的测量设备和技术程序文件应有特有的标识,以防止未授权使用。

此外,公司沿用的测量设备A、B、C分类管理标识纳入测量设备标识。

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测量设备测量确认标识控制》程序

7。1。3 物质资源

7。1。3.1测量设备

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提供的所有测量设备(包括监视和记录影响量的测量设备)总体上可满足规定的测量要求。在选择和配备时首先考虑到了满足顾客的要求。为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公司每年都有计划地调整充实部分测量设备.

质保部已建立测量设备总台帐并编制了重要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并纳入计算机管理,可总体反映本公司测量设备的测量能力和水平。

测量设备应在受控的或已知满足需要的环境中使用。新购测量设备投入使用前要经过测量确认。

关于测量设备的配备原则和流转管理(包括入库验收、装卸运输、贮存保护、

领用发放等),已在《测量设备控制》程序中做出具体规定。

7。1.3.2环境

测量设备应在受控或满足需要的环境中使用,为了确保环境条件满足检测工作的要求,已制定《测量环境控制》程序。

由于不同的测量过程对环境要求不同,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对所要求的环境条件已在作业指导书上作出规定,应确保实施.

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应进行修正,对修正前后的结果及修正的方法都应记录在案。

相关文件

《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测量环境控制》程序

7.1.4 外部供方

对为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外部供方的控制已形成《外部供方控制》程序。由采购部会同销售部按程序文件规定,对外部供方满足规定要求的能力进行调查、选择、评价或重新评价,并保存有关评价的记录。

相关文件

《外部供方控制》程序

7。2测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

7.2。1计量确认

7。2.1。1总则

本公司的测量确认包括:测量设备的对外送检、内部检定、测量设备的校准,部分测量设备的修理和调整、封印和标识。

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测量器具应按规定的周期送国家法定的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测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

测量设备测量确认过程按《测量设备测量确认控制》程序执行。经检定或校准合格的测量设备由测量人员确认其校准状态,予以标识,并注明有效期,同时登录送检/送校测量设备台帐。

经检定或校准合格的测量设备,其测量特性必须满足有关设计工艺文件和产品检验规程所规定的预期使用要求。

7。2.1。2计量确认间隔

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测量器具,其检定周期按有关国家测量检定规程或有关检定法规所规定的周期按时送检。

属本公司内部校准的测量设备,生产部应按照《测量设备测量确认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具体确定这类测量设备的管理目录并规定校准间隔、填写并保存确定和调整测量确认间隔的记录。

应当通过评审确定测量确认间隔的合理性,必要时进行修改以确保持续符合规定的测量要求。每次对不合格的测量设备进行维修、调整或修改时,应评审其测量确认间隔。

7.2.1。3设备调整控制

本条所述的调整控制是指对测量仪器的测量性能有影响的调整装置(如调整转速表读数的装置)的控制。对这些装置应当采取封印或其他保护措施予以控制,防止未授权的改变。测量员在日常的监督检查中应抽查这类测量设备的封印有无损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2.1.4计量确认过程记录

公司授权管理者代表审查批准测量确认过程记录以证明结果的正确性.只有经管理者代表授权的技术人员才可以承担记录的形成、修改、出具和删除。

为了满足记录的见证性、再现性和追溯性要求,本公司测量确认过程记录信息应

包括以下内容:

a)有关被确认设备的制造商、型号、系列号的表述和唯一型标识;维护情况;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预期使用的测量要求;调整、修改或维修后的校准结果以及要求时的调整、修改或维修前的校准结果等。

b)有关执行测量确认的人员标识和对信息记录正确性负责的人员标识。

c)相关的环境条件和必要的修正说明。

d)测量确认程序的标识及规定的测量确认间隔。

e)设备校准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及校准结果溯源性的证据。

f)校准证书和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文件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

g)测量确认结果,完成时间及使用期限.

记录的管理按《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相关文件

《测量设备测量确认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7。2.2 测量过程

7。2。2。1总则

质保部会同生产计划、技术、环保部门对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涵盖的所有测量过程进行了识别和策划,并确定了特殊/关键测量过程.

测量过程所用的测量设备(含测试软件和测量用辅助设备)、工作环境条件、操作工的技能要求和测量方法、频次及记录等要求已在《测量过程设计和实现控制》程序及有关的作业指导书中做了明确的规定.

7.2。2。2测量过程设计

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所有测量过程的设计已充分考虑到作为“内部顾客”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技术部门的设计工艺要求和产品检验要求以及国家测量法律要求,同时也考虑到本公司确保产品关键质量特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对每一测量过程都已识别有关的过程要素,并针对过程要素的关键点进行控制。过程要素和控制包括:操作人员、设备、环境条件、影响量和应用方法的影响.

测量过程要素和控制限的选择应与测量过程的重要程序相适应。本公司对简单的测量过程仅在工序卡中明确各种控制要素,而对特殊/关键测量过程则实施严格的统计控制。

测量过程设计应进行确认,设计的结果应形成具体的可测量的性能特性指标,如测量不确定度、稳定性、最大允许误差、重复性、操作者的技能水平等。

测量过程的设计执行《测量过程设计和实现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7.2。2。3测量过程实现

所有的测量过程都应在所设计的受控条件下实现,以满足测量要求。

受控条件应包括:使用经确认的设备;应用经确认有效的测量程序;可获得所要求的信息资源;保持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使用具备能力的人员;合适的结果报告方式;按规定实施监视。对要求进行统计控制的,还应按统计控制的程序执行。

在实施测量过程时,应按设计好的表格检查并记录,以防遗漏。有关测量过程参数监视和控制的实施,测量过程失控原因的分析以及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应按照《测量过程设计和实现控制》程序执行。7。2。2。4 测量过程的记录

测量过程的记录是说明测量过程符合要求的证据,是分析测量过程失控原因的依据,也是改进测量过程,提高测量过程控制水平的重要途径。记录的内容包括:a)实施测量过程的完整表述,包括所用的全部要素(例如操作者、测量设备或核查标准)和相关的操作条件;

b)从测量过程控制获得的有关数据,包括有关测量不确定度信息;

c)根据测量过程控制数据的结果而采取的措施;

d)进行每个测量过程控制活动的日期;

e)有关验证文件的标识;

f)负责提供记录信息的人员标识;

g)人员能力(要求的和实际具备的).

测量过程记录必须执行《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

相关文件

《测量过程设计和实现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7.2。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7。2.3.1 测量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文件对本公司各有关部门如何利用和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具体的评定方法、步骤、计算和表达等均作了详细的规定.

按照GB/T 19022—2003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对生产部从事的测量设备

检定和生产部的特殊/关键测量过程必须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在生产部的测量设备检定证书和特殊/关键测量过程参数综合分析报告中必须有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

对送国家法定测量检定机构的测量设备和高精度测量设备返回的检定证书及附件应检查是否有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

对测量设备的使用人员,如质检员、化验员、司秤员和其他使用人员要求使用必须经过校准和检定合格,并贴有合格标识的测量设备就行了,不要求这些人员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和评定。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应在测量设备测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确认前完成.

7。2。3。2 溯源性

生产部可通过测量设备的校准/检定、使用有证的标准物质、测量设备的相互比对、利用核查标准进行重复性测量或校准等方式确保所有测量结果都能溯源到SI单位标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实现溯源性,测量结果的溯源记录应按公司规定的期限予以保存.

测量员应对本公司各个部门使用的测量设备量值溯源情况进行监视和抽查并填写监督检查记录,如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质保部。

量值溯源的具体实施按《量值溯源控制》程序执行。

相关文件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

《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7.3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

7.3。1 总则

质保部负责策划和实施对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分析和改进,以确保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符合GB/T标准和CMS—2006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的要求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对测量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 7。3.2审核和监视

7。3.2。1总则

质保部应通过测量管理体系的日常监视、顾客满意度信息的调查和收集、定期的内部审核和采用统计技术方法来评价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包括:测量管理体系规定的质量目标是否适宜,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并切实可行;体系所建立的测量职能是否适宜体系的运行,测量职能机构的设置、测量职能的内部分解和相关职能部门

的测量职责分工是否合理和明确;体系文件的构成和规定对质保部和有关职能部门是否适宜,文件是否需要修改和完善;测量设备的配备、测量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以及环境监测设施等能否满足规定的要求;体系中所有的规定是否能执行,涵盖的过程是否能及时实施,实施的结果是否满足要术等。

7.3。2。2 顾客满意

顾客满意程度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是实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原则的主要方法,也是对测量管理体系评价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本公司就顾客的测量要求是否得到满足制定的《顾客满意度信息收集和控制》程序文件对如何收集、分析、判断和处理顾客满意度信息做了规定。

7.3.2.3 测量管理体系审核

质保部应按照GB/T 19022和CMS-2006规范的要求,定期组织对测量管理体系的审核,以确保其持续有效地实施和符合规定要求.

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策划、实施以及对审核发现不合格的纠正必须符合本公司《审核和监视控制》程序。

7.3。2。4 测量管理体系监视

为发现测量管理体系过程的变动性及异常,确保及时发现体系存在的问题,公司测量员应对测量确认和测量过程进行监视。《审核和监视控制》程序和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监视的方法主要通过日常的监督抽查和测量过程参数的数据收集、汇总和分析(包括利用统计技术)来进行。监视的重点应放在容易失控或因失控会造成严重后果的过程。监视记录应予以保存.

7。3。3 不合格控制

7.3.3。1 不合格测量管理体系

质保部应通过内部审核、顾客反馈以及对体系过程的监视,确保发现测量管理体系的任何不合格要素,作出不合格标识,分析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以实现测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7。3.3。2 不合格测量过程

不合格测量过程是指已产生或怀疑产生不正确结果的测量过程.生产部在对测量管理体系日常监视和抽查中发现任何不合格测量过程,应进行记录并作出不合格标识,暂停使用/运行,直到分析原因,进行必要的纠正。在采取纠正措施后,必须对该纠正后的测量过程重新验证,确认其有效后再投入使用.

7。3。3.3 不合格测量设备

不合格测量设备是指:受到损坏,不能正确工作;过载,造成测量性能变化;功能失效,如自动测量和显示功能失灵;测量结果不正确,有明显差错;误操作,结果异常;封印受损坏;超过规定的测量确认间隔;由于环境影响其测量特性的测量设备。

对发现的不合格测量设备应按有关程序进行标识、记录、隔离、评价和处置。如能调整或修理,则调整修理后必须重新确认合格才能投入使用;如不能调整或修理,则可考虑能否降级或限制使用,但必须根据新的使用情况重新确认并标识清楚以防误用;如既不能修,也不能降级使用,则根据程序规定予以报废。对不合格测量设备在上一次确认后到发现问题时止,这段时间内的使用情况应进行分析研究以决定是否需要采取补救措施,如通知客户、重新检查等。

上述不合格控制按《不合格控制》程序执行。

7.3。4 改进

7。3.4。1 总则

质保部应根据测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包括质量认证机构的审核)结果、公司的管理评审以及顾客的反馈意见,对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改进和持续改进进行策划和管理。在对测量管理体系进行改进的过程中应善于运用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等手段。7。3。4.2 纠正措施

对于在体系审核、顾客投诉、日常监督抽查中发现的测量管理体系要素、测量设备、测量过程的不合格,质保部应予以纠正并责成产生不合格的责任部门分析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及不合格所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制定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的制定、实施和验证按照《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文件的规定来进行。7。3。4.3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是针对可能产生、但目前尚未构成的潜在不合格及其产生的原因,为防止产生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采取预防措施的关键是如何发现潜在的不合格.为此,测量员和内审员在日常监督和内部审核过程中应学会善于从可能产生不合格的迹象中进行分析,抓住“苗头",责成有关责任部门制定预防措施.

按照本公司《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文件的规定,首先确定可能产生的潜在不合格,分析产生潜在不合格的原因,评价是否需要采取防止不合格的措施,制定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做好记录,预防措施达到要求后应评价所采取预防措施的有效

性。

有关特殊/关键测量过程参数变动曲线的监视和控制应作为制定预防措施的重点。

相关文件

《审核和监视控制》程序

《顾客满意度信息收集和分析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不合格控制》程序

8 管理评审

8.1 总则

总经理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测量管理体系,以确保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提出改进和变更需要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8.2 评审的频次及时间

8。2。1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两次管理评审的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12个月,通常安排在内审结束后的一个月内进行,也可根据需要安排。

8。2。2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增加管理评审频次。

a)组织机构、产品结构、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

b)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有重大投诉时;

c)测量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变化时。

8.3 评审计划

8。3.1质保部根据总经理确定的管理评审时间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在评审前一个星期下发给参加评审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并收集管理评审所需要的信息。

8.3。2评审计划的内容包括:评审目的、参加评审人员、评审内容、评审准备资料和评审时间等。

8.4 管理评审输入

作为管理评审输入的信息,一般包括:

a)审核结果(包括内部和外部审核);

b)顾客反馈(包括对顾客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以及顾客的抱怨等);

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目录 手册更改记录 前言 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是公司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它对保证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满足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对测量的要求,它对增强顾客满意、实现公司目标、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为此公司按照GB/T 19022—2003 / 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和CMS-2006《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建立本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简称测量体系)。 2013年公司成立了以管理者代表为首的测量管理体系领导小组,负责测量体系的

质量目标、组织机构、管理职能的策划和资源的配置,组织专门人员编制并形成了《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简称《测量手册》),相关的《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简称《程序文件》)、技术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测量手册》从总体上描述了本公司的测量体系,协调相关程序文件的编制,是公司测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测量人员的行为准则,具有唯一性。体系所有的文件和记录可作为对本公司员工培训的教材,也可作为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依据,以及公司接受顾客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核的依据. 本手册所说的测量过程,不是泛指对体系运行结果的测量,而是指实际的测量活动(例如在设计、测试、生产和检验中的测量活动),是支持公司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 本手册和公司管理体系的手册相协调、相互兼容,其规定的内容是体系手册中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要求的细化、补充和完善。 本手册阐明的管理原则之一是强调在建立、实施测量管理体系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考虑到在GB/T 19022—2003 / 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中提出的确认要求涵盖了测量管理体系要求,为了进一步满足确认规范的要求,本手册将按照该规范编写管理手册. 公司质保部是本手册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手册的编制、修订、发放并监督执行,按《文件控制》程序予以控制。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建立和有效实施测量管理体系,强化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控制管理,并通过为公司的生产加工过程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不断提高产品的检测水平和质量层次,使公司的生产经营、质量、计量和其他管理活动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经最高管理者决定现任命公司质保部部长孙承南为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其职责如下: 1、宣传贯彻国家有关计量的法律、法规,主持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使体系真正溶入到ISO9001管理体系中。 2、决定测量管理体系负责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计量职责; 3、审核测量管理体系总质量目标和各部门的质量分目标; 4、负责审核测量管理体系手册和程序文件; 5、及时向最高管理者报告测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负责策划内部审核;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精

Q B B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BB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公司概况 BB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中国教玩具之都”温州桥下小京工业区,成立于1995年12月,现有占地面积30多亩,拥有近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厂房,在职员工238人。目前公司拥有十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年产值已超亿元。 BB以追求卓越品质为己任,严格按高标准运作管理企业。产品均选用无毒环保的原材料,出厂前经过严格的检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欧盟EN1176玩具安全标准,并且在产品创意、品质控制和保证方面得到玩具专家的认可,先后通过了ISO9001认证、CE认证、ISO14001认证、OHSAS18000认证等,先后被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授予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中国海关A类管理企业”、“中国驰名商标”、“温州市名牌产品”、“温州市知名商品”、“温州市诚信民营企业”、“温州市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功勋企业”、“品牌管理突出贡献奖”等诸多项荣誉称号,并连续七年被授予“浙江省AAA级资信企业”。 授权书 为了贯彻执行GB/T 19022-2003 idt 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公司依据CMS—2006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要求建立、实

施、保持测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加强对测量管理体系运作的领导,特任命 同志为我公司主管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者代表,其职责如下:a)贯彻国家计量法规,按标准建立、实施、保持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并确保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b) 主持制订测量管理体系负责有关职能部门的计量职责,报总经理批准; c) 审核测量管理体系可测量的质量目标,并确保目标实现; d) 审核测量管理体系手册和管理性程序文件,推动建立文件化测量管理体系; e) 组织各部门准备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所需的输入资料,提出改进的建议; f) 对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组织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向总经理汇报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g)有权处理公司计量存在的问题,包括发布停止使用某种测量设备的命令,直至计量问题得到解决。 批准: 日期: 2010年3月1日 本手册适用于公司儿童游乐设备产品的设计、生产、质量控制、工艺测量过程,能源计量检测测量过程,安全环境监测等测量过程,对公司所有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包括测量设备的配备、使用、检定/校准规定了总要求,以证明公司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能满足外部顾客和内部顾客提出的计量要求。 本公司按照GB/T 19022-2003 idt 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依据CMS—2006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测量管理体系,规定了本公司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的通用要求,规定了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要求,和按照ISO 9001:2008标准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均遵照八项管理原则,是相互相容的。 本公司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所包括的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控制可完全和充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手册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手册 版本A 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手册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手册CMS/M1―20XX年 CMS02―20XX年 20XX年―11-01发布 20XX年―11-01执行 20XX年-11-1发布20XX年-11-1执行 目录 1 适用范围 2 参考文件 3 定义 4 认证依据 5 方针和目标 5.1方针 5.2目标6对文件的管理 6.1 批准发布 6.2 手册的分发控制 6.3手册的更改控制7 认证基本条件8认证申请8.1确认认证范围8.2 申请9 审核策划9.1 审核准则 9.2 审核的目的、范围和期限9.3 审核特性9.4 审核机构和人员9.5 审核实施10 管理记录 11 认证结果评定和批准11.1判定不符合原则11.2批准认证的条件11.3审查和审定 11.4认证批准12 颁发证书12.1 认证证书表述12.2证书发放

13 保持认证的必要条件14 获得认证后的监督14.1 认证后监督的内容14.2 监督的频次14.3 监督的方式14.4 监督结果评价 15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使用15.1认证标志15.2 认证标志的使用15.3认证证书15.4 认证证书的使用 15.5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误用16 扩大认证范围 17 认证的暂停、撤销和注销17.1 暂停认证的条件17.2 撤销认证的条件17.3 注销认证的条件18 重新认证19 认证要求更改20 保密21 责任22 纠纷23内部审核24 费用 26 认证中心组织机构及其职权26.1 认证中心总部及其职权26.2非法人认证分支机构及其职权26.3审定委员会及其职权27 附则 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是组织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它保证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满足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对计量的要求,它对增强顾客满意,实现组织目标,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并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确保具有与组织的生产经营相适应的计量检测能力,并管理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产生的、影响组织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 组织有责任规定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和所需要的控制程度作为其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在本手册中,术语“测量过程”适用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简介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简介 (一)建立测量管理体系的目的 在ISO10012标准“引言”中对测量管理体系的目的作了以下说明: 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 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 根据ISO10012标准,企业建立测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能够满足预期用途。测量管理体系是通过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管理,管理由于不正确测量结果给组织带来风险,把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的测量结果降低到最小程度;把不准确测量造成的产品质量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以便使测量管理体系在组织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其他目标时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二)测量管理体系建立依据的标准: 2003年4月15日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颁布了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国际标准;我国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等同转换为国家标准GB/T19022-2003。 (三)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本标准(ISO10012:2003) ISO10012标准在“引言”中指出: 以下情况可以引用本标准: 。顾客在规定所要求的产品时; 。供方在规定所提供的产品时; 。立法和执法机构; 。测量管理体系的评定和审核。 1.当顾客对产品质量提出要求,需要企业具有准确可靠的测量保证时; 2.当组织向市场提供产品,需要企业具有准确可靠的测量能力以证明产品符合规定时; 3.当立法和执法机构对企业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公平交易等有法制要求,需要组织具有准确可靠的测量保障时; 4.当组织进行测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和评审时; 5.其他情况需要组织具有准确可靠的测量保障时。 总之,企业采用本标准,建立测量管理体系是在对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公平交易等方面需要有准确可靠的测量作保证的情况下采用的。 (四)测量管理体系组成文件: (一)体系文件概述: 建立体系文件并按照文件要求进行管理是国际上一种先进、有效的管理方式。企业开展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就是采用这种先进、有效的管理方式,在质量监控、能源计量、环境监测、安全防护、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按照标准要求建立体系文件,并按照文件要求进行管理,以确保测量管理体系满足预定要求。一系列文件是企业测量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审核和评审等各项活动达到预期目标而遵循的标

计量保证体系手册及程序文件

计量管理手册 (依据GB/T19022:2003标准编制) 版本号:02 受控状态: 持有者:部门:文件编号:分发号:发布日期:2006年7月1日 实施日期:2006年7月1日 江苏X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地址:邮编: 电话:

说明 一、本《计量管理手册》自发布日起实施。 二、本《计量管理手册》的解释权属公司办公室。 三、本《计量管理手册》由 编制: 审核: 批准: 江苏XXXX股份有限公司 二00六年七月一日

颁布令 本《计量管理手册》为江苏X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对计量工作的要求,是我公司计量管理和计量技术工作的纲领和行动准则,以及用于向顾客证实提供产品控制过程能力的工作文件。 本《计量管理手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国家标准GB/T9022-2003和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而修订,现予批准、发布和实施,望全公司人员遵照执行。 江苏X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二00六年七月一日

目录 - HBGF/J00-2006 企业概况-----------------------------------------------------1 HBGF/J01-2006 企业计量方针和目标的规定-----------------------------2 HBGF/J02-2006 计量组织机构和职责的规定---------------------------3-5 HBGF/J03-2006 各类计量人员职责的规定------------------------------6-8 HBGF/J04-2006 计量审核与评定的规定--------------------------------9-10 HBGF/J05-2006 计量文件的批准、发布与控制的规定-------------- --11 HBGF/J06-2006 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管理程序------------------------12-13 HBGF/J07-2006 计量设备配置适用性的管理程序------------------14-15 HBGF/J08-2006 计量检测管理程序-----------------------------------17 -18 HBGF/J09-2006 计量设备贮存与管理的程序---------------------------19 HBGF/J10-2006 计量设备量值溯源管理程序---------------------------20 HBGF/J11-2006 计量标准器的管理程序---------------------------------21 HBGF/J12-2006 计量器具分类管理的程序------------------------------22 HBGF/J13-2006 计量器具标志管理的程序------------------------------23 HBGF/J14-2006 对不合格计量设备管理的程序------------------------24 HBGF/J15-2006 计量记录的管理程序------------------------------------25 HBGF/J16-2006 检定、测试实验室与环境的管理程序---------------26 HBGF/J17-2006 计量人员培训、考核和监督的管理程序-------------27 HBGF/J18-2006 计量设备能力分析表------------------------------- -28-29 HBGF/J19006 计量技术规范性文件清单--------------------------30-33 HBGF/J202006 计量记录表格汇编---------------------------------------34

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手册及全套文件

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手册及全套文件 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第一章计量岗位职责和权限 1.目的: 规定测量管理体系中所有人员的职责。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有关领导及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3.职责: 3.1、人事部负责组织确定计量岗位职责和权限。 3.2、管理者代表批准计量岗位职责和权限。 4.内容: 4.1、公司总经理: 1) 主持公司测量管理的全面工作,促进各级员工贯彻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标准和实施国家计量法律法规。 2)任命管理者代表,以确保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按照GB/T19022-2003标准的要求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领导、组织公司计量工作,保证其行使监督的权限。 3)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提供必需的资源。 4)批准《测量管理手册》、计量方针和目标。 5)批准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计量职责和权限,确保公司计量方针和目标得以实现。6)批准公司年度计量工作计划和重大测量管理改造或创新项目方案。 7)主持管理评审会议,确定测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方向。 4.2、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 1) 确保测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2)向总经理报告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的需求。 3)确保在全公司范围内提高员工的计量意识。 4)向公司全体员工传达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5)在测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保持过程中与咨询、认证机构保持联络。 6) 组织制定并审核公司测量管理手册、计量方针和目标。 7) 批准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8) 任命内部审核组长,开展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9) 审核公司计量工作年度计划和重大测量管理改造或创新项目方案。 4.3、公司工程师等: 1)协助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开展计量管理工作。 2)监督管理各自分管部门的计量工作。 4.4、质量部(计量职能部门): 1) 组织制定公司计量工作年度计划和重大测量管理改造或创新项目方案。 2) 组织贯彻实施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GB/T19022-2003标准。 3) 组织编制公司测量管理手册,对测量管理手册进行管理。 4) 对各单位的测量管理体系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 5)对专职计量员和兼职计量员的工作表现提出建议。 6) 组织编制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和记录表格,对文件和记录进行管理。 7) 管理全公司的测量设备台帐。 8)组织设计生产经营必需的测量过程,并组织管控。 9) 对各单位的测量管理体系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 10)对专职计量员和兼职计量员的工作表现提出建议。 11)组织全员计量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全员计量意识,提高全员测量管理的能力。 12)处理计量纠纷,实施计量奖惩。 4.5、计量管理员(专职): 1) 组织计量要求导出。 2)组织测量设备的检定或校准(包括自校准);A类管理范围(必须强制检定):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如COM3000.8508A.精密电

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集团有限公司 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版本号::A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 发放号: 持有人: 2010年06月30日发布2010年06月30日实施

目录

1、目的 对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文件、技术文件和外来文件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与测量有关的部门及场所使用的文件现行有效。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与测量活动有关的部门和场所使用典型的测量管理体系文件、技术文件和外来文件的控制。 3、相关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 4、职责 4.1人力资源部负责测量管理体系手册、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编制、更改及相关标准的收集更新。 4.2人力资源部负责为公司计量文件收发管理部门,统一负责公司计量文件发放、归档和作废管理。 4.3各部门负责保管、执行和使用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并反馈文件实施中有关适宜性和充分性的信息。 5、控制程序 5.1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范围 5.1.1测量管理体系手册 5.1.2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5.1.3第三层次文件 a.计量法律法规、技术文件; b.自编的校准、检验方法; c.测量设备操作规程; d.试验方法标准; e.各种记录表格。 5.2文件的编写和审批 本公司编制的所有文件在发布前,必须经授权人员批准,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适宜性,达到内容正确、清晰、完整与其他文件协调一致,且易于理解。 5.2.1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由人力资源部组织编写,管理者代表审核,总裁批准、发布。 5.2.2其他管理文件由各归口职能部门负责编写,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核,主管副总批准。 5.3 文件的分类: 文件分“受控”和“非受控”两大类,并在封面标识清楚。非受控文件主要是对外发放的文件,如审核时递交审核机构的文件。 作废文件和资料应加盖“作废”印章,防止使用作废的文件。 5.4文件的编号 文件的编号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 5.5文件的发布更改、换版、作废全部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

测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控制

测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控制 测绘工程是一项要求精度和准确性的工程,要想保证测绘工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控制。本文将从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计划、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评估等方面介绍测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控制。 一、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贯彻实施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和程序的体系,是实施质量管理的基础。建立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体系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确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方案。测绘工程质量方针是指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方针,包括质量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不断改进等;质量目标是指实现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具体目标,包括测绘数据准确率、精度、可靠性等;质量方案是指实现质量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步骤。 2.确定质量管理职责和机构。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职责包括工作程序、质量标准、检查、测试、监督、评定等方面;质量管理机构包括质量管理部门、质量监督机构、质量测试机构等。 3.建立质量管理程序和质量管理手册。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程序包括质量计划制定、质量执行、质量检查和质量评价;质量管理手册包括所有相关人员应当遵循的质量管理规定、程序和标准等。

二、质量管理计划 制定质量管理计划是保证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重要措施。制定测绘工程质量管理计划需要以下步骤: 1.确定质量管理计划范围。测绘工程质量管理计划的范围 包括工程总体质量计划、工程设计质量计划、工程资料管理计划等。 2.确定质量性能标准。测绘工程质量性能标准包括准确率、检测准确率、稳定性、可靠性等。 3.编制质量技术规范和检验规范。测绘工程质量技术规范 和检验规范是统一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标准的重要文档。 4.确定质量控制措施。测绘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检测、随机抽检、比对检查等。 5.实施质量计划并进行监控。对实施质量计划的过程进行 监控,确保质量计划能够实现预定的质量要求。 三、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措施是质量管理计划实施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质量控制措施,可以对测绘工程进行监督和管理,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主要有以下几点: 1.建立质量控制手段和方法。通过现代化技术,建立完善 的质量控制手段和方法,保证测绘工程质量的准确、可靠、稳定。

浅谈企业测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意义

浅谈企业测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意义 摘要:测量管理存在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文章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对如何 建立科学完善的测量管理体系进行阐述,并分析了测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意义,旨 在对企业的规范化计量工作有所帮助,助推企业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测量管理体系;建立;意义; 计量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是保证企业产品量值传递可靠,测 量结果准确的重要技术手段,而测量管理体系是保障计量工作贯穿于企业管理各 方面的重要依据。测量管理体系重点对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进行把控, 同时涉及顾客、设备、人员、供方等诸多内容以及贸易、安全、环保等众多领域,测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推动技术进步,增进经济效益,促进 创新转型具有重要作用。在结合实际工作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对企业测量管理体 系的建立及意义进行分析阐述,希望对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识 其重要作用有所帮助。 1 测量管理体系建立 测量管理体系的定义是为完成计量确认并持续控制测量过程所必需的一组相 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它的建立需要依据GB/T 1902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编制《测量管理体系手册》 和《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其重点是对“测量过程”与“计量确认过程”的 控制,同时是包含顾客要求、原材料采购、环境控制、加工生产、产品交付等企 业活动全过程的联系,涉及范围广泛,整个体系运行需要多部门、多方面共同发力。企业开展测量管理体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1.1 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的建立是测量管理体系建立并实施的首要任务,结合公司发展主要 目标,设定科学合理的质量目标是指导测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质量目标

测量管理手册

1 范围本企业测量管理体系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按照IS01001 2 :2003《测量管理体系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测量过程、国家JJF1112-200 3 《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和国家计量法规及地方政府行政部门要求,结合本企业计量管理的实际状况、产品特点和顾客需要,建立文件化的测量管理体系,着重从管理职责、资源管理、计量确认和测量管理体系的实现及测量管理体系的分析与改进四个方面进行描述,阐明了本企业的测量管理体系质量目标、组织结构、资源配置以及从确定顾客的测量要求到测量管理体系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并通过持续改进使计量确认过程和测量过程达到顾客满意的要求。 本手册适用于向顾客证实本企业测量管理体系的测量管理要求,并将测量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从本企业内部质量管理需要为确保满足计量要求提供合格产品的计量的保障能力。适合于立法和执法机构对测量管理体系的评审和审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条款通过本手册的引用而构成本手册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手册,然而,本公司将及时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手册。 GB/19001-2000/ ISO 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22-2003/ISO 10012:2003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 求 VIM:1993 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本手册应用GB/T19001-2000/ ISO 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19022-2003/ ISO 10012:2003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和VIM:1993 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中给出的术语和定义。 4 总要求 本公司按照IS010012 :2003 标准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充分考虑到顾客、包括内部顾客的测量要求,遵循国家的计量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公司计量工作的实际情况,组织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已形成文件,加以实施、保持和改进,可确保满足顾客规定的计量要求。 本公司在计量室、化验室、性能室、生产车间和有关的其他场所配备的各种计量标准器、工作用测量设备、检验和试验设备以及安全防护、环境控制和经营管理用的测量设备可满足保证生产符合产品标准和顾客各种要求的产品,满足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环境监测和经营管理的各种要求。同时充分考虑到配备的测量设备如不能满足计量要求所带来的风险,为防范风险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储备了一定数量的测量设备和不合格产品的追溯措施等。 本公司制定了《文件控制程序》,要求体系文件按照规定的程序更改,使其不断发展,持续改进。 5 管理职责

测量检测体系管理手册范本

注2:计量要求可从规定的产品要求或被校准、验证和确认的测量设备要求中导出。 2.2.3 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示例:消费者、委托人、最终使用者、零售商、受益者和采购方。

注: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 2.2.4 顾客的要求:它代表了市场的需求、政府和法律的要求、所有内部和外部用户的意见;主要体现在:对产品技术指标的要求、产品标准、技术规范的要求、合同的要求,以及法律法规对产品的安全性和公正性的要求,还包括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模拟市场时的相互要求。 2.2.5测量过程: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 2.2.6测量过程控制:对从测量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监视和分析,连同纠正措施,以便使测量过程连续地维持在规定的要求之内。 2.2.7 测量设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2.2.8 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 注1: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 注2: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预期使用要求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 注3:计量确认包括: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 2.2.9 计量器具的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和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或出具检定证书。 我国规定的强检项目: (1)两大类:社会公用;企事业单位作为量值传递用的最高标准。 (2)四个方面:贸易结算;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医疗卫生。 2.2.10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注1:校准结果既可赋予被测量以示值,又可确定示值的修正值。 注2:校准也可确定其它计量特性,如影响量的作用。 注3:校准结果可以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 2.2.11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2.2.12测量准确度(精密度):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约定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2.2.13测量误差: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值的真值。 2.2.14标准物质: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特性,用以校准测量器具、评价测量方法或给定材料赋值的物质或材料。

计量管理手册(三维网)

计量管理手册 版本(2) X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XXXX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力设备安装与检修的股份制企业。其前身为XXXXXX有限公司,于XXXX年X月X日成立。公司现有注册资本XXXX万元,为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是: 计量工作是施工技术和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贯彻ISO9001:2000标准,在运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同时,建立测量设备确认体系,按GB/T19022.1-2003/ISO10012:2003标准,结合公司工程建设实际,对第1版《计量管理手册》进行修订,于2005年1月25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代替原标准。 《计量管理手册》是公司测量设备确认体系的规范性文件,是公司计量管理、监督的依据,它具有强制性。 本手册第一版主要起草人: 本手册第二版主要修订人: 本手册审核人: 本手册批准人: 本手册由公司综合办公室负责解释。

计量管理手册 1 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 1.1 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项目(部门)的计量管理工作。覆盖范围为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相关规章制度。 GB/T19000-2000 idt 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4001-1996 idt ISO1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GB/T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GB/T19022-2003/ISO 10012:2003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压力管道安装单位资格认可实施细则》2000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2 总则 2.1 概述 本章阐述本公司的计量方针和目标,规定各级领导和部门的计量职责,明确公司管理者代表及其职权。 2.2 计量方针和目标 2.2.1 计量方针 公司计量方针是:强化计量基础管理,不断完善计量检测体系,以科学管理和准确计量服务工程建设。 2.2.2 计量目标 公司的计量目标是:计量管理科学化,器具配备规范化,保证量值准确可靠。 2.2.3 计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执行 2.2. 3.1 公司计量方针和目标支持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是实现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基础。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新标准)

Q/KH $$$$$$$$$$$$$$$$企业标准 Q/ KHG 07.00-2013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 依据GB/T 19022-2003/ISO 10012:2003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发布

目录 前言 (1) 公司概况 (2) 颁布令 (3)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4) 1范围 (5) 2规范性引用文件 (5) 3 总则 (5) 3。1术语和定义 (5) 3。2职责 (7) 3。3计量法制要求 (7) 3。4技术能力要求 (7) 4总要求 (8) 5管理职责 (8) 6 资源管理 (12) 6.1人力资源 (12) 6。2信息资源 (14) 6。3物资资源 (16) 6.4外部供方 (17) 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 (17) 7。1计量确认 (17) 7。2测量过程 (18) 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20) 8体系分析和改进 (20) 8.1总则 (20) 8。2审核和监视 (21) 8。3不合格控制 (22) 8.4改进 (23) 附录1公司行政组织机构图 (24) 附录2 测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25) 附录3测量管理体系技术组织机构图 (26) 附录4生产工艺流程图 (27) 附录5测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28) 附录6测量管理体系手册更改记录 (30)

前言 为了保证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能满足顾客和相关法律法规对计量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测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加强对测量管理的运作领导,依据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及CMS04—2010《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为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第一层纲领性文件,各项计量工作的管理均应符合本标准要求,也是对外提供计量保证的承诺性文件. 为保证测量管理体系的全面贯彻实施和有效运行,公司全体员工必须认真遵守并执行本标准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并有权利和义务及时提出手册中的不适宜处和相应的改进措施。 本标准选用的测量管理体系过程基本覆盖了计量法制、技术能力和GB/T 19022—2003/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标准中规定的要求,但本公司暂无从事计量检定的人员,不适用“计量人员”条款规定的内容要求;本公司暂无建立用于计量检定的最高计量标准器,不适用“计量标准”条款规定的内容要求;本公司不涉及测量设备制造和修理、零售商品销售的各类过程,不适用“特定要求”条款规定的内容要求。 1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 编号:Q/YQJ/CLSC 受控状态: 现行状态:有效分发号: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 (依据IS0 10012:2003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 要求编制) B版 发布日期 2011年04月01 日实施日期2011年04月01 日 烟台清韵家纺有限公司发布 1g a solution of the specimen, its membership of the hydrochloric acid of not less than (and except for the requirement) 1.5mL. Total for silver salt method determination without adding hydrochloric acid. Reagent blank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same method. 12.3.2 vegetable oils: weighing 5.00g samples placed in a 50mL ceramic crucibles, plus 10G magnesium nitrate, magnesium oxide on top cover 2G, place the Crucible fire heat until just smoking, immediately remove the Crucible, in case the contents overflow. Smoke after small, then heated to carbonization full. To move the crucible ... 13.2 by wet digestion fluid in the sample digest solution, reagent blank solution and towels plus 3mL arsenic standard solutions of potassium iodide solution (150g/L), O.5mL acid stannous chloride solution, mix well, let stand 15min. 3G zinc capsules, respectively immediately stuffed with lead acetate cotton air scoop, tip and tube insert tube filled with 4mL silver salt solution

管理体系认证管理手册

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编审人员名单编制:xxxxx 审核:xxxx 批准:xxxxx

目录 管理手册编审人员名单---------------------------1 目录----------------------------------2 颁布令----------------------------------4 授权声明---------------------------------5 公司简介---------------------------------6 第1章前言------------------------------ 7 第2章适用范围、删减说明及引用标准------------------ 10 第3章术语和定义--------------------------- 11 第4章管理体系----------------------------12 4.1 /S4.1 总要求------------------------12 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16 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17 4.2 /S4.4.4 文件要求----------------------18 4.2.1 总则---------------------------18 4.2.2管理手册-------------------------19 4.2.3/S-4.4.5文件控制---------------------19 4.2.4/S-4. 5.3记录控制---------------------20 第5章管理职责----------------------------21 5.1管理承诺--------------------------21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1 5.3/S-4.2 管理方针----------------------21 5.4策划---------------------------22 5.4.1/S-4.3.3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22 5.4.2 管理体系策划-----------------------22 5.5职责、权限与沟通---------------------22 5.5.1/S-4.4.1职责和权限--------------------22 5.5.2管理者代表------------------------28 5.5.3/S-4.4.3内部沟通---------------------28 5.6 /S-4.6管理评审-----------------------29 第6章资源管理----------------------------32 6.1 资源提供--------------------------32 6.2/S-4.4.2 人力资源----------------------32 6.3基础设施--------------------------3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