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鲍尔比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鲍尔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在鲍尔比看来,自然选择渐渐地“设计”出一套他称之为“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以调整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依恋行为系统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因为它从总体上使这两者联系起来:人类发展的行为模式、情感调节和人格的现代理论。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后者会出现在长时间的分离或失踪的情境中。鲍尔比相信,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孩子会体验到失望和抑郁。

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

鲍尔比相信以上所述的基本动力机制概括了依恋行为系统的常模动力过程,但他也认识到,在儿童如何评价依恋对象的可亲近性、以及儿童面临威胁时如何调整自己的依恋行为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直到鲍尔比的同事 Mary Ainsworth 开始对婴儿-双亲分离进行系统的研究,才清晰地出现对这些个体差异的正式解释。Ainsworth 和她的学生创立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的技术——这是一种实验范式,用以研究婴儿-双亲依恋。在这种陌生情境中,对12 个月大的婴儿和它们的父母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数儿童(约 60%)的行为符合鲍尔比的“常模”理论。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婴儿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表现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另一些儿童(约 20% 或更少)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后会变得极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母。这些儿童经常被称为焦虑-抵抗型。Ainsworth 和

同事们记录到的第三种依恋模式被称为回避型。回避型儿童(约占 20%)显得不会因分离而过于痛苦,并在重聚时主动回避与父母的接触,有时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玩实验室地板上的物体。

Ainsworth 的工作很重要,这至少有三个原因。首先,她用实验揭示了在安全和惊吓情境中的依恋行为类型的真实存在。第二,她最早对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进行了经验性分类。她在研究中发现存在至少三种类型的儿童:在与父母的关系中感到安全的儿童、焦虑-抵抗的儿童、以及焦虑-回避的儿童。最后,她表明这些个体差异与儿童出生后第一年内在家庭中的婴儿-父母互动相关联。例如,在陌生环境中显得有安全感的儿童的父母,一般会及时地对儿童的需要做出反应。而在陌生环境中显得无安全感的儿童(即焦虑-抵抗或回避)的父母常常对儿童的需要不敏感,或者是以反复无常或遗弃的方式照顾儿童。

成人恋爱关系

虽然鲍尔比主要关注于理解婴儿-照看者关系的实质,但他相信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人生阶段都具有依恋性。不过直到 1980 年代中期,研究者们才开始严肃地考虑依恋过程延续到成人期的可能性。 Hazan 和 Shaver (1987) 对恋爱关系背景中的鲍尔比的观点进行了早期考察。Hazan 和 Shaver 认为,成人伴侣间出现的情感纽带,以及在婴儿和其照看者之间出现的情感纽带,都是依恋行为系统这一同样的动机系统所导致的。Hazan 和 Shaver 指出,婴儿-照看者和成人恋爱伴侣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 都会在另一方在身边和能够响应自己时,感到安全

* 都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

* 当不能亲近另一方时都感到不安全

* 都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

* 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都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

* 都会进行“身体交淡”

基于这些类似,Hazan 和 Shaver 得出结论说,成人恋爱关系与婴儿-照看者关系一样,也是依恋,并且,浪漫的爱是依恋行为系统和动机系统的特征,这些系统产生出照顾行为和与两性相关的现象。

成人依恋理论的三个内在结论

恋爱关系可能是依恋关系,当代对亲密关系的研究受到这一观点的深刻影响。从这一观点出发至少能得到三个重要结论。

首先,如果成人浪漫关系是依恋关系,那么 Ainsworth 在婴儿-照看者关系中观察到的那种个体差异,也应该在成人关系中观察到。例如,我们应当期望一些成人在自己的关系中感到安全——相信在需要时伴侣会随时出现,并能够依赖于他人和让他人依赖自己。我们也会期望存在与此相反的成人,他们在关系中感到不安全。例如,一些无安全感的成人会是焦虑-抵抗型:他们忧虑于别人不会完全

地爱他们,并在自己的依恋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容易产生挫折感和愤怒。还会有回避型成人:他们似乎不太在意亲密关系,可能宁愿不依赖于别人、或不让别人过于依赖自己。

第二,如果成人恋爱关系是依恋关系,那么成人关系的“工作”方式应当类似于婴儿-照看者关系的工作方式。换句话说,促使儿童探索环境的同类因素应当也能够促使成人探索环境,这一因素对于儿童来说即是有一位会及时响应的照看者,对于成人来说则是有一位会及时响应的伴侣。使得依恋对象符合婴儿“心意”(即及时响应、可亲近性)的同类事物,也应当符合成人恋爱伴侣的愿望。重要的是,依恋的个体差异应当会影响成人期中的关系及个人活动,就像它在童年期中产生这种影响。

成人在自己的成年关系中是否有安全感,可能部分地反映着他/她在早年儿童期中的依恋体验。鲍尔比相信,儿童的与关系有关的心智表征或工作模式(即行为和思维的期望、信念、“规则”或“脚本”),是他/她的受照看体验的一个机能。例如,安全的儿童相信别人会帮助他们,因为过去的体验使他得出这个结论。一旦儿童获得这种期望,他/她就会找寻符合这些期望的关系体验,并带着这些信念感知其它关系。按鲍尔比的说法,在一生中,这种过程应当会增进依恋模式的连续性,虽然如果人的关系体验不符合自己的期望,则他/她的依恋模式就有可能发生变化。简单地说,如果我们假设成人关系属于依恋关系,则有安全感的儿童长大后在恋爱关系中也具有安全感。

以上内容以对成人依恋的早期和当代研究为背景,简单讨论了上述三个结论。

那么,我们在儿童身上观察到的同种依恋模式,是否也能在成人身上观察到?对成人依恋的最早研究,包括对成人依恋中的个体差异间的关联的研究、人们对自己的关系的看法、以及他们对与自己与父母关系的记忆。Hazan 和 Shaver (1987) 编制了一份简单的问卷,用以测量这些个体差异。(这些个体差异经常被称为依恋风格、依恋类型、依恋倾向、或依恋系统组织差异。)简而言之,Hazan 和 Shaver 要求被研究对象阅读下列三段内容,并指出那段内容最好地描述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所思、所感和行为:

A. 与别人亲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难以完全信任他们、难以让自己依赖他们。当别人与我太亲密时我会紧张,别人想让我更加亲密,这使我感到不舒服。

B. 我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于别人和让别人依赖我。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太亲密。

C. 我发现别人不乐意像我希望的那样与我亲密。我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并不真爱我或不想与我在一起。我想与伴侣关系非常亲密,而这有时会吓跑别人。

基于这种三分类测量的结果,Hazan 和 Shaver 发现,成人类型的分布情况类似于婴儿。换句话说,在成人中,约 60% 认为自己是安全型(B 段)、约 20% 把自己描述为回避型(A 段)、另有约 20% 把自己描述为焦虑-抗拒型(C 段)。

这种研究虽然有助于依恋风格和关系功能间的关联,但它不能全面地检验这样一种假设:在婴儿身上观察到的同类个体差异也出现在成人中。(Hazan 和 Shaver 的测量假设存在这种情况。)后来的研究以多种方式考察了这一假设。例如,Kelly Brennan 和同事收集了若干陈述(如“我相信在需要时别人会帮助我”),并统计了这些陈述同时出现的情况。Brennan 的发现使人认为,成人依恋模式中存在两种基本的维度。一个关键变量被称为依恋相关焦虑。这一变量得分高的人会忧虑于伴侣是否可亲近、及时响应、注意自己,等等。这一变量得分低的人对伴侣更有安全感。另一关键变量被称为依恋相关回避。这一维度得分高的人不愿依赖别人或向别人开放。这一维度得分低的人更乐意与别人亲密、在依赖别人和让别人依赖自己时更有安全感。安全型成人的原型在这两种维度上都应是低得分。

Brennan 的发现至关重要,因为近来对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行为模式的统计学分析揭示出两个功能类似的维度:一个描述儿童的焦虑和抗拒的可变性,另一个描述儿童向父母寻求安全和支持的意愿的可变性(见 Fraley & Spieker, 2003a, 2003b)。这些维度在功能上类似于在成人中发现的两个维度,这似乎表明,在人生中的不同时期,存在着相似的依恋模式。

受 Brennan 的发现以及 Fraley 和 Waller (1998) 所公布的 taxometric 研

究结果的影响,当代的大多数研究者使用维度而不是类型,来对依恋现象中的个体差异进行概念化和测量。最流行的成人依恋风格测试工具是 Brennan、Clark 和 Shaver (1998) 的 ECR 以及 Fraley、Waller 和 Brennan (2000) 的 ECR-R,后者是 ECR 的修改版。这两种自我报告工具都为依恋相关焦虑和回避这两个维度提供连续的评分值。

成人恋爱关系的“工作”方式是否与婴儿-照看者关系的“工作”方式相同?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成人恋爱关系和婴儿-照看者关系有着相同的作用机制,当然也存在明显的例外。对机场上与伴侣告别的成人进行的自然条件下的观察研究表明,这些成人明显表现出与依恋相关的抗议和关爱行为,并且,他们对这些行为的调节与他们的依恋风格有关联 (Fraley & Shaver, 1998)。例如,正在告别的伴侣通常会比不会分离的伴侣表现出更多的依恋行为,强回避型的成人比弱回避型的成人显示出少得多的依恋行为。在下面的内容中,我要讨论人们已发现的在婴儿-照看者关系和成人恋爱关系的各自作用方式之间的相似之处。

伴侣选择

跨文化研究似乎表明婴儿的依恋安全模式被普遍认为是母亲最希望的模式(见van IJzendoorn & Sagi, 1999)。但显然无法对婴儿进行类似的研究,因为无法询问婴儿是否喜欢能带来安全感的依恋对象。在寻求长期关系的成人看来,潜在约会对象身上的能够使她响应婴儿的照看者品质,如专注、热情和敏感,是最具

有吸引力的 (Zeifman & Hazan, 1997)。尽管安全感很吸引人,但不是所有成人都与安全型伴侣在一起。一些证据似乎表明,人们最终与之建立关系的伴侣,是那些肯定自己的与依恋关系有关的已有信念的人 (Frazier et al., 1997)。

安全基地和安全天堂行为

在婴儿中,安全型婴儿通常调适最为良好,即它们较有韧性,与同伴关系良好、招人喜爱。在对成人依恋的研究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行为模式。总的来说,安全型成人比非安全型成人更加满意于自己的关系。他们的关系有这样一些特点:持续时间较长、信任、忠诚、独立(Feeney, Noller, & Callan, 1994,等),并且,他们更可能以恋爱伴侣为探索世界的安全基地(Fraley & Davis, 1997,等)。对成人依恋的大量研究,是要揭示出能够增进成人的安全感和安全基地行为的行为及心理方面的机制。迄今为止已取得两项重大发现。第一个发现符合依恋理论,即在苦恼时,安全型成人比非安全型成人更可能寻求伴侣的支持。而且,他们更可能向苦恼中的伴侣提供支持(Simpson et al., 1992,等)。第二个发现是,在发生关系冲突的期间及随后,不安全型个体对伴侣的行为做出的反应,加剧而不是减轻了他们的不安全感(Simpson et al., 1996,等)。

回避型依恋和防御机制

按照依恋理论,儿童用来调节与依恋相关的焦虑的策略各不相同。例如,在一次分离又重逢之后,一些不安全型的儿童来到父母身边,但带着矛盾和抗拒的心态,而另有一些儿童会躲避父母,显然是在尽量减少与依恋相关的情感和行为。婴儿依恋研究中的一大问题,是躲避父母的儿童——回避型儿童——是否真的较少苦恼,或者说,他们的防御行为是否是对他们真实的脆弱感的掩饰。对儿童的注意力保持能力、心率或压力何尔蒙水平加以测量的研究似乎表明,分离给回避型儿童带来苦恼,虽然他们表现得冷淡和防御。

近来对成人依恋的研究揭示出一些有趣的复杂性,它们与回避和防御之间的关系有关。回避型成人中,一些通常被称为恐惧-回避型的成人尽管采取防御姿态但仍适应不良,而另一些通常被称为离弃-回避型的成人能够利用防御策略来进行适应。例如,在一项实验指定的任务中,成人被要求就失去自己的伴侣进行讨论,Fraley 和 Shaver (1997) 发现,离弃性个体(即与依恋相关的回避维度得分高而与依恋相关的焦虑维度得分低)和其他个体具有同样程度的心理苦恼(根据皮肤电导率测定)。但是当要求他们抑制自己的意念和情感时,离弃性个体能够有效地进行抑制。这就是说,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除自己的心理唤起,并最大限度地不注意与依恋相关的意念。而恐惧-回避型个体对自己情感的抑制则不那么成功。

从婴儿到成人的人生过程中,依恋模式是否稳定不变?

成人依恋理论的最煽情也最具争议性的结论可能就是:成人的依恋风格是由他/她与父母依恋对象的互动所形成的。早年依恋体验可能影响恋爱关系中的依恋风格,人们对这一观点没有多少争议;但有关于这两种依恋倾向的来源和重叠程度的假设,人们对此一直争议不断。

对稳定性的思考至少涉及两个议题:a. 安全型的人对生活中各种人(如父、母、恋爱伴侣)的体验有多大程度的类似性,以及 b.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些关系中的安全感有多么稳定?

关于第一个议题,似乎人们对母亲的安全感和对恋爱伴侣的安全感有一定程度的重叠。例如,Fraley 在实验中使用自我报告,收集了人们对自己的一位重要双亲和恋爱伴侣的依恋风格的自我测量,并发现这两种依恋风格间的相关系数在大约0.25到0.5之间(即中等偏小)。

关于第二个议题,似乎人们对父母依恋的稳定性的相关系数在大约0.25到0.39之间(Fraley, 2002)。我们只知道有这样一个纵向研究,它评估这两者之间的关联:一岁时在陌生情境中的安全感、以及同一批人 20 年后在成人恋爱关系中的安全感。这个未被公布的研究发现这两个变量间的关联系数是

0.17(Steele, Waters, Crowell, & Treboux, 1998)。

人们还使用回顾法,对早年依恋体验和成年依恋风格间的关联进行了研究。Hazan 和 Shaver (1987) 发现,在恋爱关系中有安全感的成人在回忆童年生活时,更可能感到童年时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充满情感、关爱和接受 (另见 Feeney & Noller, 1990)。

基于这类研究,似乎儿童-父母关系中的依恋风格和恋爱关系中的依恋风格间最多只有中等程度的关联。那么,这个发现对成人依恋理论意味着什么呢?一些著述者认为,这个理论中最重要的命题是,依恋系统,这个最初适合于婴儿生态环境的系统,继续影响着成人期中的行为、意念和情感 (见 Fraley & Shaver, 2000)。而无论这个系统在十多年或更久以后是否仍稳定,也无论在各种亲密关系中是否都稳定,这个命题都将成立。

虽然依恋理论家们所借用的社会及认知机制意味着依恋风格的稳定是普遍性规律而非例外,这些基本机制却能够对长时期中依恋风格的连续或不连续做出预测,这取决于把它们精确概念化的方式(Fraley, 2002)。Fraley (2002) 讨论了从依恋理论出发得出的两种连续模式,它们就长时期中的连续性做出了不同的预测,虽然它们源于同样的基本理论原则。每一个模式都假定依恋表现中的个体差异形成于早年童年期中对照看者的不同体验,而这些早年的依恋表现造就了个体后来的依恋的品质。但是有一种模型假定,由于受新体验的影响,已有的依恋表现会被更新和改变,使旧的依恋表现被逐渐“覆盖”掉。数学分析曾显示,在这一模型中,个体差异的长期稳定性会趋近于零。第二种模型类似第一种,但它有另一个假定:出生后一年内发展起来的依恋表现模式被保留下来(即不被覆盖)并持续影响着整个一生中的关系性行为。对这一模型的分析表明,长期的稳定性会趋近于一个非零的极限值。这里的要点在于,根据依恋理论的原理推导出的成长模式,会对个体差异的长期稳定性做出引人注目的不同预测。考虑到这一发现,个体差异的长期稳定性的存在,应当被看成是一个经验性问题,而不能看成是依恋理论的假定。

成人依恋研究中的未解决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在当代及未来,对依恋需要的研究仍面临着一些需要加以解答的问题。例如有可能存在这一事实,即一些恋爱关系是真实的依恋关系,而另一些则不是。未来的研究者有必要更准确地确定一个关系是否实际上起着与依恋相关的功能。第二个问题是,婴儿的依恋行为具有重要的进化功能,其中的原因很清楚,但不清楚的是,在成人中依恋是否也具有重要的进化功能。第三个问题是,我们仍然不能很好地理解可能会改变人的依恋风格的确切因素。要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就必须对增进依恋安全感和关系质量的因素有更多的了解。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鲍尔比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鲍尔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在鲍尔比看来,自然选择渐渐地“设计”出一套他称之为“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以调整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依恋行为系统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因为它从总体上使这两者联系起来:人类发展的行为模式、情感调节和人格的现代理论。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后者会出现在长时间的分离或失踪的情境中。鲍尔比相信,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孩子会体验到失望和抑郁。 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 鲍尔比相信以上所述的基本动力机制概括了依恋行为系统的常模动力过程,但他也认识到,在儿童如何评价依恋对象的可亲近性、以及儿童面临威胁时如何调整自己的依恋行为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直到鲍尔比的同事 Mary Ainsworth 开始对婴儿-双亲分离进行系统的研究,才清晰地出现对这些个体差异的正式解释。Ainsworth 和她的学生创立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的技术——这是一种实验范式,用以研究婴儿-双亲依恋。在这种陌生情境中,对12 个月大的婴儿和它们的父母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数儿童(约 60%)的行为符合鲍尔比的“常模”理论。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婴儿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表现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另一些儿童(约 20% 或更少)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后会变得极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母。这些儿童经常被称为焦虑-抵抗型。Ainsworth 和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第一节婴儿期的依恋 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作为最早,也是最稳固的爱的对象,以及今后所有爱的关系的模式,母婴关系一旦建立,就一生不变”。 一、母亲──婴幼儿的“第一重要他人” 当一个小生命诞生以后,成人便开始扮演起特定的角色,人们情感生活的价值亦由此得到了提升。这个小生命不久就会变成一个合作者,他既是属于家庭的,又是属于我们的祖先的,更是人类的一分子。 婴儿诞生后,母亲给了孩子无数个“第一次”。她们第一次喂养孩子、抚摸孩子,使孩子获得了被人关爱的快感;她们第一次逗孩子,与孩子嬉戏,使孩子体验到了与人同乐的愉悦;她们第一次倾听孩子、解读孩子,使孩子感受到了被人理解的幸福……这无限的抚育与关爱构成了母婴间的天然联系且连绵不断。 在通常情况下,母亲是婴儿的主要抚养者。科捷尔丘克(Kotelchuck,1976)基于对6~12个月婴儿父母的采访,报告母亲每天平均花费9小时与婴儿接触,而父亲平均每天花3.2小时与婴儿接触。研究也发现,父亲主要是通过游戏对儿童发生影响。 母亲不仅与婴儿的相处时间最长,并且与婴儿的接触空间最广,这种时空关系决定了母亲必然承担着“第一重要他人”的角色。首先,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刺激源,母亲提供视觉的、听觉的、动作的、身体的等大量刺激,极大地满足了婴儿生长的需要,为婴儿早期认知结构的发展建构起了基本的图式。其次,母亲是婴儿最丰富的影响源,母亲对婴儿的影响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比如有关母子正常交往和母亲缺失对婴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及对婴儿语言发展的作用的比较研究表明,母亲对婴儿语言发展影响极大,母子正常交往有助于婴儿语言正常、顺利地发展,而母亲缺失,即使父亲健在,也会使婴儿的语言发展受损。最后,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情感源,母亲给予婴儿的日常照料和抚育,成为最有效的情感刺激,提供了最丰富的社会性情感反应。因此,母亲在婴儿积极情感的发展中起着发动和保障的作用,同时,母亲又是婴儿社会性行为和社会交往发展的重要基础。二、依恋──婴幼儿的最初情感联结 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并不仅仅表现在母亲对婴儿的态度和作用上。事实上,婴儿也在积极地影响着母亲。婴儿从出生后的第一天起,就会对别人发生反应。并对说话的声音有反应,而且对人的脸特别注意,2~3个月的婴儿开始对人微笑,我们称之为社会性微笑。这种微笑的行为常常是父母注意到的婴儿第一个明显的社会性反应。从这时起,婴儿被一切社会性客体所吸引,并且,与非动物客体相比,表现得更喜欢人。尔后逐渐转入“对人的区分”阶段,婴儿学会区别熟人和陌生人。到了6~7个月,一个新的发展──特定性依恋开始了。这时,婴儿表现为积极寻求与特定的照看人联系并拒绝他们离去的倾向,这一特定的照看人主要是母亲。 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以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Bowlby)为代表的习性学理论认为依恋是一套本能

07 情绪发展、气质和依恋

07 情绪发展、气质和依恋 一、情绪的发展 (一)情绪表达的发展: 2、两个月时,婴儿的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有人类面孔唤起的显著性笑容),其他基本情绪还有快乐、愤怒、悲伤、恐惧、惊讶。 (基本情绪:在出生或第一年的早期出现的一些情绪,一些理论家认为它们是由生物程序决定的。 3、快到两岁时,婴儿开始表现出复杂情绪(在两岁时出现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情绪,部分以来与认知发展),包括尴尬、嫉妒、内疚、骄傲、羞愧(shame)最简单的自我意识情感——尴尬。内疚是因为我们无法达到对他人的某些义务。害羞则更多的是由于对自我的关注而非对他人的关注。

2、青少年早期到中期,抑郁、孤独等消极情绪增加,女孩更容易受到压力所导致的消极极情绪的困扰。 (二)情绪调控的发展 情绪调控/情绪自我调节:控制情绪或调整情绪唤起至适当强度和水平的策略(既包括对一些不良情绪的抑制和缓解,也包括一些情绪的增强) 1、0-1岁时,开始出现情绪调节策略,以自身身体为中心的调节 例如吮吸或出声,把脸转开,但此时还不能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还需要照料者的主动安抚。 2、1岁末,爬行和行走使婴儿可通过接近或远离不同的情境来调节情绪 3、2岁左右,表征和语言的发展使儿童产生新的情绪调节方式,但还不能很好地用语言来安慰自己,但语言提供了一种向他人求助的方法 4、2-6岁时,:从依靠他人调节到自我调节,通过限制感觉输入、跟自己讲话等注意力转移、想象等调节自己的情绪,但还不熟练 5、儿童中期,情绪自我调节能力迅速增长,更多采用言语策略来应对不良情绪 6、青春期,对情绪控制能力的知觉(情绪的元认知)逐渐增长,并对青少年的社会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情绪调节——某些自我意识情绪的增强 唤起孩子的内疚情绪:没有愧疚感的孩子会对自身和社会造成伤害 唤起孩子的自豪感:让孩子学会为自己喝彩 情绪的社会化和情绪的自我调节: 情绪表达规则emotion display role:文化所规定的在特定情境中哪些情感应该表达,哪些情感不应表达的规则

对成人依恋的研究

成人依恋研究 背景: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成人恋爱关系成人依恋理论的三个内在结论伴侣选择安全基地和安全天堂行为回避型依恋和防御机制成人依恋研究中的未解决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虽然鲍尔比主要关注于理解婴儿-照看者关系的实质,但他相信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人生阶段都具有依恋性。不过直到1980 年代中期,研究者们才开始严肃地考虑依恋过程延续到成人期的可能性。 Hazan 和 Shaver (1987) 对恋爱关系背景中的鲍尔比的观点进行了早期考察。Hazan 和 Shaver 认为,成人伴侣间出现的情感纽带,以及在婴儿和其照看者之间出现的情感纽带,都是依恋行为系统这一同样的动机系统所导致的。Hazan 和Shaver 指出,婴儿-照看者和成人恋爱伴侣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都会在另一方在身边和能够响应自己时,感到安全 都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 当不能亲近另一方时都感到不安全 都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 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都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 都会进行“身体交淡”。 基于这些类似,Hazan 和 Shaver 得出结论说,成人恋爱关系与婴儿-照看者关系一样,也是依恋,并且,浪漫的爱是依恋行为系统和动机系统的特征,这些系统产生出照顾行为和与两性相关的现象。 成人依恋理论的三个内在结论 恋爱关系可能是依恋关系,当代对亲密关系的研究受到这一观点的深刻影响。从这一观点出发至少能得到三个重要结论。 首先,如果成人浪漫关系是依恋关系,那么 Ainsworth 在婴儿-照看者关系中观察到的那种个体差异,也应该在成人关系中观察到。例如,我们应当期望一些成人在自己的关系中感到安全——相信在需要时伴侣会随时出现,并能够依赖于他人和让他人依赖自己。我们也会期望存在与此相反的成人,他们在关系中感到不安全。例如,一些无安全感的成人会是焦虑-抵抗型:他们忧虑于别人不会完全地爱他们,并在自己的依恋需要没有得到

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20142304004 心理1403班 陈小莺

1、依恋的定义 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是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所形成的情感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 婴儿在不高兴时会趋近这个人,在陌生人引起焦虑时,婴儿喜欢得到这个人的照料,如果强迫同这个人分离,婴儿会表示不满。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它对于激发父母和照顾者更精心地照料后代,对形成儿童最初信赖和不信赖的个性特点有着重要的影响。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婴儿是否与母亲形成依恋及其依恋的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2、依恋的发展 依恋行为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建立在婴儿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养育条件的存在是依恋形成的首要前提,情绪的发展和认知机能的提高是依恋形成的基础,依恋形成于婴儿6-8个月,分离焦虑和怯生的出现是依恋形成的标志。 2.1依恋发展的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前依恋期 出生~2、3个月 以婴儿所发出的各种信号的发展为标志 —婴儿从出生起开始用哭泣信号来发动与他人的联系 —第二个月开始则用微笑来进行联系 对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缺乏辨别不同个体的能力

—所有人与婴儿接触,如拥抱、与他说话,都能引起他兴奋 未形成对任何人(包括母亲)的偏爱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依恋关系建立期 3~6个月 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和选择 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咿呀学语、依偎、接近 在其他熟悉的人面前这种反应则少一些 对陌生人这些反应更少,但是此时婴儿还没出现怯生 (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依恋关系确立期 6个月~3岁 开始对母亲依恋,出现分离焦虑 —母亲离开时,开始通过哭喊表示抗议(视频) —母亲在时,则安心地玩,探索环境,将其作为安全基地 出现怯生现象,对陌生人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警惕、戒备和退缩(4)伙伴关系阶段 依恋关系成熟期 3岁以后 能理解分离的原因,容忍与母亲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 越来越主动进行各种接触,逐渐善于与同伴和不熟悉的人进行交往

早期安全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三、早期安全依恋对儿童发展的积极意义 不同的依恋类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安全型依恋是一种高质量的依恋,最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影响儿童的探索欲和能力的发展 安全依恋的儿童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依恋关系,他会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积极而愉快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提高智力和能力水平。一项以孤儿院的19个月的发展落后孤儿为实验对象的实验研究表明,改变他们的抚养条件,让他们有机会对温柔的充当代理母亲的阿姨形成依恋,4年后实验组平均智商提高32分,而在孤儿院中的对比组落后21分。20年后追踪调查发现,实验组中有三分之一进了大学,而对比组的大多数儿童则不超过三年级水平,可见依恋关系的确立可以提高智力水平。另一项研究也发现,父亲对自己的婴儿越是关心、照顾,婴儿以后就可能越聪明、机灵、好奇、愉快,其智商往往也高。 另外,父母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利于儿童把父母作为安心学习语言的“语言基地”。婴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如能在这一阶段提供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和条件,不仅能促进婴幼儿语言的发展,而且能提高儿童口语表达的质量。在这一阶段,父母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对儿童语言发展至关重要。良好依恋关系的建立,就意味着父母与婴儿交往的时间多,与孩子说话,逗他玩的时间多,这有利于刺激婴儿调动各种感官感知父母的语言,积极地模仿父母的语言,父母自然就成为婴儿学习语言的重要基地,在敏感而热情的父母的关注和有意的教导下,儿童的语言技能会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研究也表明:母亲亲切的拥抱,热情的对待早期婴儿的程度预示了2岁时这批婴儿在认知、语言能力上的发展程度。而在孤儿院成长的婴儿因缺少父母充满关爱的精心照顾,婴儿多有语言发展迟滞或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问题。由此可见,婴儿需要成人的精心护理和教导。 (二)影响儿童性格的发展。 儿童在2岁左右显露出性格的萌芽,对父母的爱有依恋感。4岁左右具有想独占父母并讨父母欢喜的感情,6岁左右,孩子初步形成性格的特征。性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较难改变。因此,儿童早期形成的性格往往可能成为他一生性格的雏形。早期亲子之间的良好依恋关系的建立,对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首先,安全依恋的建立,使儿童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从而形成对他人和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能够毫无惧怕地离开母亲,自如地到处探索,他相信可供他依赖的人不会丢弃他,并在他需要的时候和他在一起并为他提供必要的保护。这样,婴儿就会对父母产生信任感并由此推及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信任,儿童就能很好地与他人进行交往,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如果婴儿的依恋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对他人、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感,难以适应陌生环境,形成多疑、孤僻、冷漠的性格特征,影响他以后对待周围的人的方式。其次,安全依恋的建立,会促进儿童自我认同感的形成,从而会帮助其逐渐建立起自信心。研究者发现,对父母或幼儿园阿姨依恋较强的儿童,其自我认同感也较好。如果儿童缺乏依恋感,他往往很少与大人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他的一些想法和行动也就难以得到大人的理解和支持,最后连他自己也会对这些想法和行为产生怀疑。缺少自我认同感的孩子,很难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有的甚至会产生一种焦虑和恐惧心理。害怕与他人接触交往、行为退缩,产生自卑的性格特征。 (三)影响儿童情绪的发展。 婴儿是以情绪的方式同世界发生联系的,婴儿不是“知觉的人,认知的人,而是一个体验焦

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20142304004 心理1403班 陈小莺 1、依恋得定义 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就是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她瞧护人)所形成得情感联结,也就是情感社会化得标志、 婴儿在不高兴时会趋近这个人,在陌生人引起焦虑时,婴儿喜欢得到这个人得照料,如果强迫同这个人分离,婴儿会表示不满。 依恋就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亲密得身体联系得一种倾向。它对于激发父母与照顾者更精心地照料后代,对形成儿童最初信赖与不信赖得个性特点有着重要得影响。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婴儿就是否与母亲形成依恋及其依恋得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行为、性格特征与对人交往得基本态度得形成。 2、依恋得发展 依恋行为就是与生俱来得。主要就是建立在婴儿安全需求得基础上,养育条件得存在就是依恋形成得首要前提,情绪得发展与认知机能得提高就是依恋形成得基础,依恋形成于婴儿6-8个月,分离焦虑与怯生得出现就是依恋形成得标志、

2、1依恋发展得阶段 (1)无差别得社会反应阶段: ?前依恋期 ?出生~2、3个月 ?以婴儿所发出得各种信号得发展为标志 —婴儿从出生起开始用哭泣信号来发动与她人得联系 —第二个月开始则用微笑来进行联系 ?对所有人得反应都就是一样得,缺乏辨别不同个体得能力—所有人与婴儿接触,如拥抱、与她说话,都能引起她兴奋?未形成对任何人(包括母亲)得偏爱 (2)有差别得社会反应阶段 ?依恋关系建立期 ?3~6个月 ?婴儿对人得反应有了区别与选择 ?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得微笑、咿呀学语、依偎、接近?在其她熟悉得人面前这种反应则少一些 ?对陌生人这些反应更少,但就是此时婴儿还没出现怯生(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依恋关系确立期 ?6个月~3岁 ?开始对母亲依恋,出现分离焦虑 —母亲离开时,开始通过哭喊表示抗议(视频)

依恋研究

依恋理论首先由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 Bowlby提出,1944年他进行了一项关于44名少年小偷的研究,首次激发了他研究母子关系的兴趣。随后,他开展了一系列“母亲剥夺”的研究并指出:在个人生活的最初几年里,延长在公共机构内照料的时间和/或经常变换主要养育者,对人格发展有不良影响。1969年,Bowlby的关于依恋的三部重要著作的第一部问世,它阐述了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联系,该观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依恋并非来自母亲的喂食行为及人类性的驱力,它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虽然它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存在,但在儿童早期最明显,儿童只有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其周围环境。假如婴儿不寻求并维持与照顾者的亲近,这无助的人类婴儿就会死亡。 自20 世纪60 年代Bowlby 对依恋进行精细研究开始直到现在,依恋研究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个阶段从60 年代至70 年代中叶,是依恋概念的提出和理论构架建立阶段;第二个阶段从70 年代中叶至80 年代中叶,由于测量工具的发展,使依恋的研究成为西方儿童社会化过程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深化了依恋本身的研究,并且同时开始进行了跨文化研究;第三个阶段从80 年代后期至现在,是对依恋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阶段,如开展婴儿期以外不同年龄儿童的纵向研究;依恋与别的心理过程的相互关系和依恋的神经心理机制的横向研究;依恋在发展精神病理学的研究以及依恋的跨文化研究等许多工作。 依恋的类型 依恋研究的重大进展来自Ainsworth 的认识:依恋关系中个体间的重要差异在于依恋的安全性或不安全性。于是,她与同事( 1978) 设计了陌生情境测验( strange situation test),评定1岁婴儿对其母亲的依恋的安全性。 陌生情境测验是在一间实验性玩具室内观察婴儿、养育者(多为母亲) 和一名友好却陌生的成人在一系列情境中的行为与反应。此操作程序的关键是婴儿与每个成人分离、重聚的标准顺序。在设计的8个情境中,儿童经历逐级增加的忧伤及对亲近的更大需要,整个过程约需20分钟。儿童需要满足的程度及使用的方法被认为表明依恋的质量。最初,母亲与儿童被邀请进入一间放有适当玩具的舒适的实验室,当儿童安静下来并开始玩玩具时,便有陌生人加入,以后,相继有母亲离去、陌生人与儿童相处、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去、母亲离去儿童独处等情境,儿童的反应用录像带进行记录。事后,依据录像带的记录评估儿童的探索行为、对养育者与陌生人的倾向性、在简单分离后重聚时对母亲的反应等,来将依恋分类。 虽然儿童的所有行为都要考虑,但在区分依恋类别时,重聚时的行为表现具有最突出的意义。 Ainsworth的陌生情境测验将婴儿的依恋关系分为三类: ①全依恋(Secure),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地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 当母亲离去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

婚姻情感恋爱五大理论知识

一、依恋理论 1、观点: 依恋理论要从婴儿期说起,依恋理论认为婴儿期我们所塑造的关系会影响人的一生。 婴儿会将母亲当成信息依赖的来源。婴儿对母亲的依赖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三种类型:安全依赖型、逃避型、焦虑/矛盾型。 试验中,婴儿的母亲趁婴儿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的溜走,当独自面对陌生环境时,安全依赖型的婴儿会大声的哭,等母亲回来会紧紧的抱住母亲;而回避型的婴儿则会不理会母亲的离开,继续玩耍,而焦虑/矛盾型的婴儿,当母亲离开时会抓狂,等母亲回来的时候会非常的生气。 经过统计,这三种类型的婴儿的比例大概为2:1:1 但是怎样证实婴儿期就表现出的不同类型会影响一生呢?从婴儿到成年,跨幅度之大,很难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结论。 为此,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在报纸上刊登了三段话,然后让人们选择哪段话的描述更加符合自己形象,这三段话是: A. 我认为接近别人、依赖别人和被人依赖都很舒服,并且我不会因为他们的离开而感到担忧 B. 当别人靠近我的时候我会觉得很紧张,我很难完全相信某一个人 C. 我发现别人并不像我那么情愿接近他那样去接近我,我担心我的同伴不是真的爱我,我想要完全爱一个人,但是担心这种欲望把别人吓跑。 其实,这三段话对应的就是三种类型的人,而且奇特的是,统计后的的比例依旧是2:1:1 依恋议论解释了亲密关系从何而来(婴儿期),并且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会喜欢孤独。 而且,从依恋理论中我们得知,为什么有的人他们一直重复着同样的关系,因为婴儿期形成的关系影响了人的一生。 2、具体分型 1)儿童的依恋类型 ①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 主要表现为在与母亲一起时,将其作为“安全基地”,以母亲为中心主动去探索环境,并不是总依偎在母亲身旁,只通过偶尔的靠近或眼神注视与母亲交流,母亲在场时,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当母亲离开时,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但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将其作为“避风港湾”,易被安抚。约占65%~70%。

关于儿童依恋的研究综述

摘要 实证研究中,在借鉴了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国内的现状,做了大量的研究,逐步形成适应国内的依恋理论与实证的体系。 本文从依恋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总结,理论上介绍了不同学派的依恋理论观点,包括精神分析学派、习性学理论、认知理论等,各个理论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总结了各学派的成就和不足。实证研究介绍了依恋的研究方法、依恋的影响因素、依恋在各个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依恋与友谊、依恋与心理健康、依恋与青少年犯罪、依恋与欺负行为、依恋与认知等,在相关研究中,介绍了依恋与各个领域的关系,文中整合了前人的成果,想借此机会,能吸引相关学科的学者将依恋理论用于实践。在最后,提出了对依恋的展望,包括:依恋与家教、依恋的代际传递、依恋的纵向研究、成人依恋的研究,这几项是对依恋研究的一点体会,本人认为依恋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和相关的研究中,应该使依恋的研究成果走入实际的家庭教育和个人自我提高,使依恋的成果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依据。 引言 针对国内的现状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从依恋的形成上、依恋的影响因素、依恋对社会性的影响上、依恋与心理健康、依恋与个性发展、依恋与犯罪、依恋与家庭教育、依恋的代际传递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成果。但是,依恋的研究还集中于儿童早期,对青少年及成年期的依恋较少。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的依恋研究成果,旨在为研究者们提供一个总揽全局的窗口,揭示不足,以备后来的学者能在此基础上对依恋研究有新的突破;总括了理论的成果,还将实证相关研究的成果列举出来,想借此机会,能吸引相关学科的学者将依恋理论用于实践,使依恋研究不仅停留在学术界,还能更有效的指导生活。 一、概念分析 (一)儿童依恋的界定 1.依恋的提出 关于母婴依恋的研究,是从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开始的。鲍尔比基于他的文化观和动物分离的研究,在《依恋与失落》一书里,从生态学、心理学、心理分析学、精神病学以至控制论、信息论角度,阐述了早期社会依恋理论。依恋最初是由鲍尔比(J.Bowlby)提出,用以描述母—婴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感情联结。其实鲍尔比(Bowlby)的初衷并不认为依恋仅指婴幼儿期才具备,他认为依恋是伴随整个童年期,直至成人。 2.广义的理解 广义的依恋不局限于亲子之间,也不局限于婴幼儿期。如张春兴(1992)认为,“依恋是人际间在感情上甚为接近而又彼此依附的情形,所谓相依为命,即此之意”,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1)依恋关系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使人在其他社会情境中满怀信心和胜任力地去参与。 2)依恋对象的作用是“安全基地”,是保护,是对压力、焦虑的自然遮挡。同伴和老师的作用不被当作依恋关系的核心。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第一节婴儿期的依恋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作为最早,也是最稳固的爱的对象,以及今后所有爱的关系的模式,母婴关系一旦建立,就一生不变”。 一、母亲──婴幼儿的“第一重要他人” 当一个小生命诞生以后,成人便开始扮演起特定的角色,人们情感生活的价值亦由此得到了提升。这个小生命不久就会变成一个合作者,他既是属于家庭的,又是属于我们的祖先的,更是人类的一分子。 婴儿诞生后,母亲给了孩子无数个“第一次”。她们第一次喂养孩子、抚摸孩子,使孩子获得了被人关爱的快感;她们第一次逗孩子,与孩子嬉戏,使孩子体验到了与人同乐的愉悦;她们第一次倾听孩子、解读孩子,使孩子感受到了被人理解的幸福……这无限的抚育与关爱构成了母婴间的天然联系且连绵不断。

在通常情况下,母亲是婴儿的主要抚养者。科捷尔丘克(Kotelchuck,1976)基于对6~12个月婴儿父母的采访,报告母亲每天平均花费9小时与婴儿接触,而父亲平均每天花3.2小时与婴儿接触。研究也发现,父亲主要是通过游戏对儿童发生影响。 母亲不仅与婴儿的相处时间最长,并且与婴儿的接触空间最广,这种时空关系决定了母亲必然承担着“第一重要他人”的角色。首先,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刺激源,母亲提供视觉的、听觉的、动作的、身体的等大量刺激,极大地满足了婴儿生长的需要,为婴儿早期认知结构的发展建构起了基本的图式。其次,母亲是婴儿最丰富的影响源,母亲对婴儿的影响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比如有关母子正常交往和母亲缺失对婴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及对婴儿语言发展的作用的比较研 究表明,母亲对婴儿语言发展影响极大,母子正常交往有助于婴儿语言正常、顺利地发展,而母亲缺失,即使父亲健在,也会使婴儿的语言发展受损。最后,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情感源,母亲给予婴儿的日常照料和抚育,成为最有效的情感刺激,提供了最丰富的社会性情感反应。因此,母亲在婴儿积极情感的发展中起着发动和保障的作用,同时,母亲又是婴儿社会性行为和社会交往发展的重要基础。

人际传播中的依恋理论解读

人际传播中的依恋理论 传播1101 袁瑶110200213 一.依恋理论(1):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依恋”是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早期对人类依恋的大量研究由John Bowlby(2)(1907-1990)及同事做出。依照依恋理论,依恋的出现,并不只是由于需要满足各种内驱力,如弗洛伊德(3)所说。例如,儿童并不只是因为父母提供食物,而依恋于父母;儿童的依恋行为中也包括与儿童的直接需要无关的行为。依恋理论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存在;人类不只是利用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内驱力。在这方面,依恋理论类似于客体关系理论。 二.依恋理论以及依恋风格 [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 鲍尔比相信以上所述的基本动力机制概括了依恋行为系统的常模动力过程,但他也认识到,在儿童如何评价依恋对象的可亲近性、以及儿童面临威胁时如何调整自己的依恋行为方面,存在著个体差异。直到鲍尔比的同事Mary Ainsworth(4)开始对婴儿-双亲分离进行系统的研究,才清晰地出现对这些个体差异的正式解释。Ainsworth 和她的学生创立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的技术——这是一种实验范式,用以研究婴儿-双亲依恋。在这种陌生情境中,对12个月大的婴儿和它们的父母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数儿童(约60%)的行为符合鲍尔比的「常模」理论。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婴儿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表现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另一些儿童(约20%或更少)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後会变得极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母。这些儿童经常被称为焦虑-抵抗型。Ainsworth和同事们记录到的第三种依恋模式被称为回避型。回避型儿童(约占20%)显得不会因分离而过於痛苦,并在重聚时主动回避与父母的接触,有时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玩实验室地板上的物体。Ainsworth的工作很重要,这至少有三个原因。首先,她用实验揭示了在安全和惊吓情境中的依恋行为类型的真实存在。第二,她最早对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进行了经验性分类。她在研究中发现存在至

浅论早期依恋对未来心理发展的影响

浅论早期依恋对未来心理发展的影响 什么是依恋?心理学对依恋问题的研究最初是从对母婴分离而造成的巨大影响的探讨开始的。它源于与爱意双亲的最初亲密关系的情感安全与情感温暖,我们可以从它出发,去勇敢地面对快成功生活中无可避免的风风雨雨。总之,婴儿与其照看者间的心理亲密关系居于人类生活的核心。依恋理论所探讨的就是这些关系;它们如何形成、与养育双亲的最初亲密关系中的方方面面、及其对随后成长的影响。而儿童早期是接受教育最快,可塑性最大,智力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的智力,以17岁的水平作为100%,其发展过程是:4岁前,发展达50%,8岁时达80%,12岁,发展达92%,17岁时几乎达到100%成熟。由此可见,儿童智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婴幼儿时期所受的熏陶和教育。在这一时期儿童能与父母建立安全依恋,对促进智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依恋问题的研究,深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约翰?鲍尔比就曾是佛洛伊德学派的追随者,在研究依恋问题时,才逐渐转变为注重发展的生物学基础、注重行为与特定的生态小环境紧密相关的“习性学家”。现在,依恋问题倍受心理学家的重视(习性学理论也因此研究而被发展心理学所接受),并受到心理分析、社会学习、认知等多派发展心理学家们的关注。所有这些研究的成果大大丰富了人们对依恋问题的认识,给予现代人多方面的思考。 首先,在依恋研究中,人们始终特别关注早期亲子依恋关系即时和长远的社会意义。父母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利于儿童把父母作为安心学习语言的“语言基地”。我们在自身第一个紧密关系中体验到的依恋(通常是母-婴关系),为随后发生的大量事件奠定了基础。我们在亲密的背景中被爱、被照料--我们形成对此体验的心理表征。在这种表象形成之前,我们必须生活在照看者身边,以保持从事游戏和独立所必须的安全感。在形成这种心理表象之后,我们为自己所享有的亲近、爱、及安全创造出了移动式提示物。因而,我们能够更经常、更长久地与照看者相分离。成人之后,我们的最早期依恋体验为我们留下了一套有关身处爱关系之中自己的信念、表象、及情感系统。在理想情况下,这些认知成分表示我们被爱并会爱人。一旦经历过理想爱,我们就会信任爱的可能性,并把它带入新的人际关系中。精神分析理论家把依恋看作是早期儿童对能够满足其生理需要、提供快乐与舒适的父母形成的一种情感联系。因为依恋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关系,并且这种情感关系对儿童现在和将来的人际关系,甚至认知、人格的发展都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其次,早期依恋对社会性发展具有长期的影响。我们可以预测他们在幼儿期乃至成人期的行为。安全依恋的婴儿到了幼儿期仍然保持积极的心理品质,乐于与人交往、乐于探索、自信、对周围环境有着很好的控制感。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则较多的发展为退缩、交往能力差、不自信、情绪不稳定等特点;对大学生而言,早期依恋安全感的学生的焦虑和敌意行为比不安全依恋的学生少得多,他们孤独感也较少,与情侣也通常形成早期依恋相似得情感联系。另外,早期依恋对认知发展具有长期的影响。安全依恋的儿童能够热情主动地接近问题,解决问题时遇到挫折表现出消极情绪较少,坚持性较好,并能及时听从成人求助寻求合作,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以便能听从成人的安排,解决问题。他们信任他人,保持积极的社会相互作用,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会恰好相反,没有形成有关他人的积极的工作模式,容易出现社会交往障碍。 总之,要使儿童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形成对他人和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就

个案分析:依恋理论(一)

; 理论简介 依照依恋理论,依恋的出现,并不只是由于需要满足各种内驱力,如弗洛伊德所说。例如,儿童并不只是因为父母提供食物,而依恋于父母;儿童的依恋行为中也包括与儿童的直接需要无关的行为。依恋理论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存在;人类不只是利用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内驱力。在这方面,依恋理论类似于客体关系理论。 幼猴对母猴的依恋 对幼猴的一系列实验(Harlow & Harlow, 1969)表明,依恋并不是对内部驱力如饥饿的简单反应。在这些实验中,幼猴在出生后不久即被与母猴分离。然后,向幼猴提供两个玩具母猴做为母猴替代物。第一个玩具母猴是由铁丝网做成。第二个玩具母猴由毛巾布和泡沫橡胶做成。两个玩具母猴都可以在胸部附加奶瓶,供幼猴取食。实验的目标是要观察:什么因素决定着幼猴会依附哪个玩具母猴——毛巾布的柔软触感、或食物的获取。实验结果表明,幼猴会依附于软布做的玩具母猴,而无论它是否提供食物。并且当软布玩具母猴在附近时,幼猴有更多的探索活动。显然,玩具母猴向幼猴提供了一种安全感。不过,毫无生机的玩具不足以替代真实的母猴。在成长过程中隔绝于其它猴子的幼猴在社会情境中会表现出反常行为。当遇到其它猴子时,它们或者非常恐惧于其它猴子、或者无缘无故地攻击其它猴子。在隔离状态中长大的母猴经常会忽视或虐待自己的幼猴。这种反常行为被认为显示出:进一步的社会性成长依赖于与母亲的纽带。 儿童对照看者的依恋 依恋理论使人们不仅越来越关注做为心理过程的依恋,它还引发对儿童成长的全新理解。弗洛伊德理论认为随着力比多驱力固定在不同客体上,旧有的依恋会被打破;旧有依恋如果未能被有效打破,就会成为一种心理创伤,并会在将来导致心理疾患。而依恋理论则认为,成长中的儿童并不打破旧有的依恋,而是(1)学会在已经建立的依恋中变得更主动(或自主),(2)增加新的依恋,而这并不一定要求与旧有依恋决裂,新依恋也不一定要替代旧依恋。陌生情境 发展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设计了一种被称为“陌生情境”的实验过程,以观察人类母亲和儿童间的依恋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进行20分钟的游戏,并使照看者及陌生人进出房间,从而再现出大多数儿童在生活中会遇到的熟人、陌生人情境变换。情境中的心理压力发生变换,对儿童的反应加以观察。儿童体验到如下情境: 1.与母亲一起留在游戏室中。 2.陌生人进来,加入他们。 3.母亲离开,留下孩子与陌生人留在房间中。 4.陌生人离开,留下孩子单独呆在房间中。 5.陌生人返回房间,与孩子一起留在房间中。 6.母亲返回,与儿童重聚。 观察儿童行为的两个方面: 7.儿童从事的探索行为(即,玩新玩具)的总量。 8.儿童对母亲行为的反应。 依恋风格 基于其行为表现,可把儿童分为三类。每一类反映一种不同的与母亲的依恋关系。

关系精神分析最主要的三种理论形态

关系精神分析最主要的三种理论形态 精神分析运动在经历了长达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之后,再次迎来了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弗洛伊德开创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在最初受到其追随者和学生的支持与推崇后逐渐步入暮年,精神分析运动的后继者们在传承学科统绪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理论批判和创新,使精神分析这门学科在新的时代精神与哲学思想的浸淫下得到不断完善自身和日益扩大影响。关系精神分析是对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最年轻也最具反叛精神的一种继承,它肇始于 1983 年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客体关系》(Greenberg & Mitchell,1983) 一书。该 书指出,精神分析学科已完成“范式转变”(paradigm shift) ,即理论核心由驱力转向关系,其认识论则由实证主义转向建构主义。关系精神分析的主要观点是: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 人类的基本动力,寻求关系是人类的根本动机。不同于精神分析运动史上常见的理论派别分裂倾向,关系精神分析自创立之始就反对教条主义与门户之见,倡导各派别理论之间观点的整合,主张积极借鉴新的哲学思想与外部学科知识。关系精神分析认为,各派别理论之间的共同点多于不同点,精神分析师可以在一个宽泛的理论假设基础上捐弃派别之成见,共同推进学科之进步。由于关系精神分析体现出其时代性与包摄性,使其研究队伍迅速扩大、研究范围不断拓展、理论建构日益多样化,逐渐发展成为当前精神分析运动的主要势力。不同的关系精神分析学家在保持以关系作为理论核心的同时,在具体理论方面则不尽相同,呈现出不同的理论形态。总的说来,关系精神分析最主要的理论形态有三种即整合性元理论、社会建构理论与主体间性理论,它们是关系精神分析学家一致认可和共同遵循的学科规范。 一、整合性元理论 关系精神分析的整合性元理论的特点是整合性与归纳性,其目的在于: 梳理精神分析 的所有关系模式的共同点,强调各种理论中所包含的关系主题,从最根本的元理论层面将各种理论引导到共同的关系假设上。关系精神分析开创者米切尔(Mitchell,1988) 提出了 最具代表的整合性元理论,包括关系基质(relational matrix) 概念、关系-冲突模式和互动 层次(interactional hierarchy) 理论等。 (一) 关系基质———关系模式的整合工具 米切尔认为,精神分析内部存在两种综合性的理论模式,一是驱力模式,二是关系模式。虽然关系模式的诸理论家们都认为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心理单元,但他们却忽视彼此理论间的相似处,而互相攻击对方的理论,抱有门户之见。因此,关系模式实际上处于一种分裂状态。为了整合关系模式的诸理论所具有的关系思想,米切尔提出“关系 基质”的概念,用以包摄宏观意义上的“关系”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

依恋理论简述

题目:依恋理论简述 姓名:李乐平 学院:管理学院 系:市场学 专业:市场营销 年级:研一 学号:33720151152021 课程名称:《高级管理学》 课程教师:成瑾博士

2015 年12月24日 目录 一、选题背景 (3) 二、理论起源 (4) 三、四种主要的依恋理论 (5) 1、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 (5) 2、社会学习派的依恋理论 (5) 3、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 (6) 4、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6) 四、理论演变 (7) 五、重要概念 (9) 1、安全基地 (9) 2、内部工作模式 (9) 3、依恋质量 (11) 4、依恋中的文化差异 (11) 六、理论应用 (12) 1、依恋关系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2) 2、依恋关系在成人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13) 3、婚恋依恋 (13) 七、未来研究展望——基于依恋理论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14)

1、界定消费者依恋的概念内涵 (14) 2、开发消费者依恋的测量工具 (15) 3、进行消费者依恋的相关比较研究 (15) 4、进行消费者依恋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15) 5、品牌依恋与品牌资产 (16) 6、个人依恋在关系营销中的作用 (16) 一、选题背景 高三的时候,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带领我们接触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入门知识,比如会讲述强迫症、洁癖、密集恐惧症等现在谈论的比较多的心理现象。直到听到“安全感”一词,觉得深有感触,好像一直以来内心深处的不安感找到了一个解答。 我的父母亲原本都是教师,所以我从小都是在校园里长大的,周边接触的人也大都是教师和教师子弟,简单快乐。直到小学三年级时,母亲怀了弟弟,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她带着弟弟去了另外一所城市。那段时期我还不谙世事,只知道突然被搬去和父亲一起住,父亲又要去照料他们母子,所以经常都是给我留一笔零花钱,然后让我一个人去学校食堂吃饭,晚上会有一个不太熟悉的表姐来陪我睡觉。从那时起,我开始变得有点贪玩,经常和班里同学打闹,还跟着一个女同学去小卖部偷过东西,成绩也下降得很快。后面风波过去,见到了母亲,过上了

依恋,注意和认知控制一般注意任务中的依恋类型和表现

依恋、注意和认知控制: 一般注意任务中的依恋类型和表现 安斯沃斯和鲍尔比的依恋理论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强调了早年经验对认知过程的持续影响。实验研究证明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在认知任务中会有不同表现。这些差异可能与注意的能力和注意的策略有关。如果事实如此,那么在与依恋无关的认知任务中,不同依恋类型也应有不同表现。 Mikulincer和Shaver提出“依恋行为系统”(Bowlby)的动力模型中指出,“首要依恋策略”(Main)——在沮丧或遇到威胁时期望并寻求可信赖者给予协助和保护的策略,包含两个“次级依恋策略”。其中一个是依恋系统的“过度活化”,另一个是依恋系统的“去活化”。 依恋系统的“过度活化”,即焦虑依恋:在感受到威胁时,对可依恋对象的警惕性和反应性均提高,情绪高涨,迅速寻求帮助。这种策略是在不安全的早年经验中习得的。焦虑依恋者婴儿期的看护人(多数情况下是母亲),由于自身的情绪等因素,总是对婴儿的信号做出不一致的反馈,或者虽然给予了婴儿足够的注意和保护,但却都是不适当的。依恋系统的“去活化”,即回避依恋:在感受到威胁时,压抑对自身脆弱性的认识和对依恋对象的依赖性,以获得极度的独立性和自治力。这种策略是在这样的情境中被习得的:婴儿的看护人总是在婴儿不哭闹、不要求的时候提供更好的照顾与保护,但很少与婴儿有亲密的身体接触。 不同的刺激依恋策略对成人的注意和认知的影响,是现在研究的焦点。焦虑依恋的成人更倾向于把注意集中在与依恋相关的情感信息上,并难以

从中转移注意。当要求他们回忆一段童年时期特定的消极情绪经历时,他们很快顺从了,并且一些生理指标马上发生变化,表现出生理唤醒。有的研究中,要求焦虑依恋者想象浪漫的亲密关系并在头脑中产生表象,数分钟后,当实验者要求他们停止时,他们难以转移注意并让表象消失;他们的皮肤点水平和与情感相关的大脑活动水平仍然很高。 回避依恋的成人倾向于忽略与依恋相关的信息,或者把注意从这类信息中迅速转移开。他们要花更长的时间来识别与依恋相关的信息,在回忆和编码这类信息时也更困难。但在出现认知或情感“负荷”(load)时,这种忽略依恋信息的效应会减弱或消失。 回避依恋者是只在处理与依恋相关的信息中采用这种注意策略,还是在与依恋无关的一般任务中也有相应表现呢?之前对这种注意机制的研究仅限于与依恋相关的材料任务中,而作者的目的在于探讨不同的依恋类型是否在一般的中性注意任务中也表现出这种注意机制。 研究者做出一下两个假设并进行了实验: 假设一:回避型能更快速有效地分配注意。 假设二:回避型的这种注意技能会在任务中出现过去非安全经验的提示时被干扰和消除。 实验一:心理不应期范式实验(psychological refractory period (PRP) paradigm) 实验设计:2×4混合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