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新)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新)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新)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新)

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专业名称飞行器动力工程

专业代码0203 0701

学院名称航天学院动力与能源学院

培养方案制定人签字年月日

院长签字年月日

校长签字年月日

西北工业大学

1 1

2 1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

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以航空航天飞行器动力为对象,以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依托,以动力、能源、机械及控制等学科为延拓,历经6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校最具航空航天特色的专业之一。本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

室和工程中心,是陕西省本科“名牌专业”、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和教育部“特色专业”。

本专业涵盖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设计、燃烧与流动、叶轮机械、发动机结构与强度等多个研

究方向,参与并支持了我国多个航空飞行器动力装置、航天飞行器动力系统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已形

成了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本专业以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需求为牵引,充分

发挥国防特色的突出优势,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

创新意识强,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分布在航天、航空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大型企业及部队,从事发动机设计、制造、试验、测试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等工作;也可选择报考本专业及相关学科专业的硕

士研究生,近年来平均读研率在60%以上。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航空航天动力系统设计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等专门知识,具备航空航天热动力机械方面设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从事航空航天动力系统总体设计、性能仿真、燃烧组织、流动模拟、传热分析及相关软件开发等,并能从事通用机械设计及制造的高级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

三、培养要求

通过通识通修、学科专业和综合实践等培养环节,使学生具有高尚的人文素养、掌握宽广的基础科学理论、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创新能力;并可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就业取向,选修有助于拓展视野和提高能力的个性培养课程,从而达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良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较强的语言表达和阅读写作能力。

3 1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包括气动热力学、流体机械、燃烧学、传热学、机械原理、电子学、控制理论等从事飞行器动力和新能源领域技术工作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基本掌握飞行器动力的工作原理、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

3、对飞行器动力领域学科前沿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基本具备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4.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严谨科学的学术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学术道德。

四、学制与学位授予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基本学分学时

总学分: 170 学分

其中:

通识通修课70.5 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41.47%

学科专业课58.5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34.41%

个性培养课13 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7.65 %

综合实践环节28 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16.47%

六、学科专业核心课程(44学分)

学科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学习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学习这些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航空航天动力技术所需要的相关基础理论和知识以及相应的基本能力。

(1)飞行器动力工程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如下课程,共28.5学分。

4 1

(2

七、课程模块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通修课70.5学分

(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16学分

5 1

(2)职业规划与发展课程1学分

(3)心理成长与个人发展课程1学分

(4)军事课程3学分

(5)公共通修基础课程17学分

6 1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英语课程和体育的不同类别和层次。英语课程共计8学分,安排在前4个学期完成。新生入学后进行英语水平分级测试,按照测试成绩实施分级培养。第一学年学生进入综合英语类课程学习,必修64学时,4个学分;第二学年学生进入拓展提高类课程学习,每学期任意选修32学时,2学分;整个英语课程教学以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为主,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体育课第1-4学期为必修课,每学期为1学分,不同专业、不同体质、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基础条件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项目。计算机类课程及实验课共4学分,学生根据本人兴趣在在程序设计类课程及实验课中任选一门。

(6)分层次通修课程32.5学分

2.学科专业课58.5学分

(1)学科基础课程28.5学分

7 1

(2)专业核心课程15.5学分

(3)学科前沿课程 1.0学分8 1

(4)专业选修课程13.5学分

在选修课程模块至少选修13.5学分。对于航天推进专业方向,航天技术基础课必选。

9 1

3.个性培养13学分

(1)科学素养类课程

(2)经管法类课程

(3)人文素养类课程

说明:学生应在上述3个模块课程中至少选修6学分。

(4)艺术素养类课程2学分

说明:学生应在艺术素养类课程中至少选修2学分。

(5)开放选修课程 5 学分

学生根据自身个性发展方向,可以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至少5学分。

4.综合实践28学分

(1)毕业设计、论文10学分

10 1

(2)集中实践环节16学分

专业限选课程:按专业方向分为2个课程组,每位学生选修其中1组课程。

①航天推进专业方向8学分

②航空推进专业方向8学分

11 1

(3)科研训练 2 学分

科研训练可从下表中选择,也可以选择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参与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

12 1

八、课程逻辑关系图

13 1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本科培养方案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2017级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原名“航空发动机专业”)成立于1952年,1978年正式更名为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是国内成立最早的航空动力专业之一,现有飞行器动力工程和飞行器动力工程(航空发动机维修)两个专业方向。该专业依托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学科,将航空发动机作为重点对象,具有突出的专业特色。该专业是辽宁省首批示范性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以及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该专业具有航空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飞行器及动力装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辽宁省航空推进系统先进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机械振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发动机构造强度及振动系列课程省级教学团队等优势学科与优质教学资源的支撑。 该专业注重工程教育与工程训练相结合,注重信息技术在设计、分析和实验技术中的应用;教学与航空发动机厂、所密切结合,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在航空发动机试验与测试和航空发动机维修与维护方面具有优势与特色。 二、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热爱航空航天及能源事业,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创新意识的热动力工程类专业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兼顾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做准备,并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培养飞行器动力工程领域内,具备飞行器动力装置及其控制系统等方面知识,能在航空、航天部门从事航空发动机及其它热动力机械的设计、研究、制造、试验、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航空、民航部门从事航空发动机维修和运行维护等方面工作,也可在交通、能源、环境等部门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 1、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较好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 2、具有从事领域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土木工程力学》课程标准[详]

《土木工程力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力学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总学时:120 理论学时:108 实践学时:12 学分:8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土木工程力学》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主要任务是阐明在外荷载作用下,建筑构件的受力分析方法,建立静力学平衡方程,解决杆件的受力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构的组成规律和合理形式以及结构在外因作用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计算原理与计算方法,为保证所设计的结构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提供科学依据;学习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同时亦为后续课程如《建筑结构》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为,打破了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主为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本专业共同具备的岗位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书中施工技能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容。主要包括土木工程力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平面力系的平衡问题、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构件的力计算、静定结构的力计算、构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压杆的稳定计算、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与刚度校核、土力学基础。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为120学时。课时数以课程容的重要性和容量来确定。 2 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掌握土木工程力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树立工程安全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工程力学专业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专业培养方案 (2018版)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本专业培养学生成为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基础、试验测试分析、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能在航空航天、船舶海洋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从事与力学相关的科学研究或机械车辆、土木建筑、核能风能等其他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技与开发及管理工作的研究型、复合型人才。 工程力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为研究型、复合型人才。 二、规范与要求 1.知识架构 A1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在基础教育所达到的知识水平上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A2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入门知识——借助于某一个学科的某些片断,通过短暂的学术探索,让学生接触到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而不是要学生学习经过简化的、较为完整的学科概论或常识。 A3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这些知识应与社会和个人生活紧密联系,有助于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 A4数学或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在基础教育水平之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定量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A5掌握本专业所需物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A6了解现代力学的知识体系,理解力学学科认识世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正确认识力学作为现代工程学科的重要性和发展能力。 A7掌握工程力学的知识体系。 A8掌握力学实验操作、进行实验分析和数据统计的方法。 A9掌握某些计算机的数值分析方法及其在力学学科领域内应用的技能。 2.能力要求 B1清晰思考和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 B2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3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B4与不同类型的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

(企划文案)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职业规划书范文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职业规划书范文初入大学就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大一就进行职业规划,从一开始就不走弯路。 大一时期,学好基础课全面发展。大学学习与高中不一样,在思想上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逐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脚踏实地学好基础课程,特别是英语和与专业课相关的课程。在大规划下要做小计划,坚持每天去图书馆学习,坚持每天记英语单词、练习口语,并从大一开始就坚持学下去。大一的学习任务相对轻松,参加了学生会来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求职面试而锻炼自己。 大二时期,一方面,稳抓基础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做好由基础课程向专业课程的过渡,并且尽可能多的去图书馆看一些电子信息工程相关的深层次书籍。这一年,手中应握有一两张有分量的英语和计算机认证书,并适当选读其它专业的课程,使自己知识多元化,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尽可能多的体验社会生活。 大三时期,主动加深专业课程的学习,准备考研,关注考研信息,确定自己考研目标,尽可能多的搜集考研资料及自己想要报考学校的近几年考研信息。 大四时期,全面备考。既然选择了考研,只有风雨兼程。大四是考研的关键时期和冲刺期,下足功夫,争取把目标拿下,实现自己继续深造的理想。经

过大学三年的学习,自己已储备了足够的知识,经常去检验自己的知识储备,拟好考研目标,尽量往大目标上靠拢,努力考研。 过来人分享:我的职业规划和大学四年规划 主干学科热,力,电;相对来说,偏热多一些,我就是飞动的,本科阶段涉及控制什么的都很浅,基本上可以说是科普,能够了解各种发动机,主要还是训练思维,气动,热力,机械,力,熟练掌握这些。发动机这个学科太大了,而且涡喷这类的东西不是一两个人解决的了的。 职业生涯规划结束语 简单的事,想深了,就复杂了。复杂的事,看淡了,就简单了。有些事,笑笑就能过去。有些事,过一阵就能让你笑笑。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读书,谦卑做人,养得深根,日后才能枝叶茂盛。——《修好这颗心》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分析: 由于我国飞行器动力行业已得到国家多项专项计划支持,未来该专业将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发动机设计所、研究所高校、部队和企业的设计、生产部门等从事设计、试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可以从事飞行器推荐系统及热机系统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总体论证、方案设计、实验技术研究与技术管理等工作、航空发动机研制、设计、生产部门,舰用燃气轮机研制、设计、生产部门及民用燃气轮机研制、生产部门等。

机械设计基础(含工程力学)课程标准

- -- 机械设计基础(含工程力学)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B类课(一)课程目标 《工程力学》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容的深广度、教学法上都应与培养高技能人才目标接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深刻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熟练掌握解决工程力学问题的定理和公式。能将实际物体简化成准确的力学模型,应用力学基本概念和定理解决相关力学问题; 2、能对静力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对刚体、物系进行受力分析和平衡计算; 3、正确应用公式对受力不很复杂的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计算; 4、通过应力状态分析建立强度理论体系。 5、步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材料的相关力学实验。掌握基本实验的操作及测试法 (二)课程容与要求 工程力学分为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部分。理论力学部分以静力学为主,包括静力学基础、力系的简化、力系的平衡。材料力学部分包括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挤压、扭转、弯曲)的力、应力和变形,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杆的强度和压杆稳定。第一篇静力学静力学主要容有:力的概念,约束与约束反力,受力分析和受力图;力对点的矩,力对轴的矩,力偶与力偶系的简化,力的平移,力系的简化;平衡条件与平衡程,特殊力系的平衡,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物体系的平衡,平面静定桁架的力,考虑摩擦时的平衡。第二篇材料力学材料力学主要容有:材料的力学性能,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强度条件、刚度条件,应力状态分析与四种强度理论。 课程要求:熟练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四个概念、六个公理及推论、一个定理。能应用静力学的基本理论对刚体进行受力分析;明确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熟练掌握平面力系的平衡程及其应用;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四种变形式的力、应力、力图;学会四种载荷作用式下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理解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三)课程实施和项目设计 1、课程实施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性工程技术人才,结合模具专业及学生特点,对少 学时《工程力学》的教学采用讲授、练习、自学、集中答疑等多种法;在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力学概念、原理和定理时,应从生活中的感性认识和生产实践中常见的实际力学问题出发,通过理想的抽象分析的实验观察,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要指导学生将已学的知识应用到专业理论的学习和生产实习中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 优质专业.

工程力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 (一级学科代码:0801 授工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简介 工程力学是力学与现代工程科学技术交叉发展的一门力学分支科学,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中具有基础性和必不可少的作用。工程力学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发展和相互促进,以及力学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中的基础性和必不可缺的作用。 工程力学学科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及工程师6人。在科学研究方面,本学科密切联系矿山开采、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和桥梁与隧道工程等实际,跟踪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从事岩土体力学与工程、岩土体动力学与应用、岩体工程地质力学与地质灾害、岩土体的渗流理论及工程应用研究。目前,承担国家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硕士生应掌握数学、力学及有关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及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初步具有对复杂的研究对象正确建立力学-数学模型,并熟练运用各种分析方法、数值计算、实验方法以及编写程序进行研究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够独立地承担采矿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领域中较为主要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任务和工程设计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 1 岩土力学与工程 (a)“岩土力学测试理论与技术”研究方向:该方向主要应用现代测试技术,解决岩土工程中的有关力学测试问题,包括测试仪器的研发、测试方法的改进,测试结果的分析技术等;(b)“岩土、结构工程数值模拟”研究方向:在现有相关数值模拟软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二次开发应用,解决岩土边坡工程、隧道工程等设计优化问题。(c)“岩土工程稳定性相似模拟理论与试验技术”研究方向:应用目前先进的岩体相似模拟系统,结合工程实际,开展工程岩土体破坏失稳规律、位移、应力演化过程等研究。 2 岩土体动力学与应用 针对地震导致的自然灾害、岩体凿岩爆破开挖、地基强夯处理等工程问题,研究冲击应力波在混凝土、岩体和土体中的传播规律,指导相关工程实践。(a)岩体力学参数测试:基于应力波在岩体中的衰减规律,分析岩体的变形参数和强度参数,为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提供岩体力学参数;(b)岩石冲击动力学方向:该方向在应力波传播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开展工程岩体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及其稳定性研究;(c)应用强夯理论,结合实验方法,研究土体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和能量耗散特性,指导工程实践;(d)应用实验和监测手段,结合应力波理论,研究混凝土材料或混凝土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特性。 3 岩体工程地质力学与地质灾害 采用现代数理方法和测试手段,进行工程地质力学有关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并指导工程实践,如岩体结构面分布规律及其对工程岩体稳定性影响等。建立地质灾害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新)

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专业名称飞行器动力工程 专业代码0203 0701 学院名称航天学院动力与能源学院 培养方案制定人签字年月日 院长签字年月日 校长签字年月日 西北工业大学 1 1

2 1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 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以航空航天飞行器动力为对象,以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依托,以动力、能源、机械及控制等学科为延拓,历经6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校最具航空航天特色的专业之一。本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 室和工程中心,是陕西省本科“名牌专业”、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和教育部“特色专业”。 本专业涵盖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设计、燃烧与流动、叶轮机械、发动机结构与强度等多个研 究方向,参与并支持了我国多个航空飞行器动力装置、航天飞行器动力系统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已形 成了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本专业以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需求为牵引,充分 发挥国防特色的突出优势,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 创新意识强,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分布在航天、航空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大型企业及部队,从事发动机设计、制造、试验、测试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等工作;也可选择报考本专业及相关学科专业的硕 士研究生,近年来平均读研率在60%以上。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航空航天动力系统设计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等专门知识,具备航空航天热动力机械方面设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从事航空航天动力系统总体设计、性能仿真、燃烧组织、流动模拟、传热分析及相关软件开发等,并能从事通用机械设计及制造的高级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 三、培养要求 通过通识通修、学科专业和综合实践等培养环节,使学生具有高尚的人文素养、掌握宽广的基础科学理论、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创新能力;并可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就业取向,选修有助于拓展视野和提高能力的个性培养课程,从而达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良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较强的语言表达和阅读写作能力。 3 1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力学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力学及相关科学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管理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 1.掌握数学、物理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和演算能力; 2.掌握系统的力学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力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分析方法;掌握一定的工程背景知识,初步学会建立简单力学模型的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对本专业范围内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5.了解国家科技、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力学。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学物理方法、科学计算方法、程序设计、普通物理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振动理论、计算力学、力学实验等。 四、专业特色及专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必需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学习力学基础理论及某些专业方向的专门知识,加强实验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训练,注意培养理论分析能力和力学应用的能力,接受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 五、学制 一般为4年。 六、学位授予 理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 1.具有较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培养方案的全部教学环节,总学分达到158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45 学分,实践教学8 学分,课外培养计划5学分)。

《工程力学》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专业层次: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计划学时: 单位:机电汽车工程学院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二○一七年六月 工程力学 一、基本情况 8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地位 该课程是四年制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力学涵盖了原有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课程的主要经典内容。通过对《工程力学》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如何对处于静定平衡状态的物体进行静力分析和对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分析。这门课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工程力学》课程在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衔接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纽带。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指导思想 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宽、重应用、强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遵循技术应用型本科生成才规律,树立专业指向、能力本位、个性发展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运用所学的工程力学知识来发现、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 2、基本原则 以机械设计专业就业岗位需求为目标,遵循认知规律,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深入浅出,发挥学生主体意识,提高教学效果,在获得机械设计专业所需要的工程力学知识的同时,增强能力、提高素质。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框架设计 以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按照专业基础实用的原则进行课程设计,以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理为基础,对工程构件进行受力分析和强度校核,通过实验操作巩固理论知识。 2、内容安排 本课程共分三大模块:静力学;材料力学;运动学与动力学。第一模块分两大任务: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力系。第二模块设一大任务,两条线索,一是载荷作用方式,二是外力-内力-内力图-应力-强度条件及应用。本模块设有3个实验,安排六个课时,通过实验引出相关内容。第三模块主要引导学生自学。 8

工程力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概述 重庆大学工程力学本科专业于1978年开始招生,当时属于机械工程一系。1985年创建工程力学系。1998年学校院系调整后归属于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2013年12月26日,学校成立航空航天学院,工程力学专业自2014年开始在航空航天学院招生。本专业目前拥有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力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力学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力学重庆市重点学科。本专业有一支出色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10人,讲师5人。自1978年设立工程力学专业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的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他们正在全国和世界各地的企业单位、设计单位、科研单位和高等工科院校中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研和教学等工作,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适应航空航天工程相关领域的需求,加强工程力学专业向航空航天工程领域扩展,使毕业生能更好地在航空航天工程领域服务,工程力学专业增设航空航天工程方向。 二、标准学制 四年。 三、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四、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运用现代力学理论、先进计算技术和实验手段解决工程问题的专门人才,注重系统而扎实的科学知识与素质的培养,强调科学计算、实验与工程软件应用兼容的基础素质教育和科学研究能力学习并行的培养模式,注重必要的工程知识与基本工程训练,以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工程应用的要求。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在与力学相关的各领域如机械、土木、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航天、造船、水利、化工等的企业、设计和科研院所中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培养规格及具体要求: A 知识 A1、工具性知识 具有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文献检索等知识。 A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具有文学、历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健康教育、美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A3、自然科学知识 具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理方程、大学物理等知识。 A4、工程科学基础知识 具有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等知识。 A5、专业知识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原创)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 文(原创)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职业规划书范文 初入大学就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大一就进行职业规划,从一开始就不走弯路。 大一时期,学好基础课全面发展。大学学习与高中不一样,在思想上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逐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脚踏实地学好基础课程,特别是英语和与专业课相关的课程。在大规划下要做小计划,坚持每天去图书馆学习,坚持每天记英语单词、练习口语,并从大一开始就坚持学下去。大一的学习任务相对轻松,参加了学生会来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求职面试而锻炼自己。 大二时期,一方面,稳抓基础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做好由基础课程向专业课程的过渡,并且尽可能多的去图书馆看一些电子信息工程相关的深层次书籍。这一年,手中应握有一两张有分量的英语和计算机认证书,并适当选读其它专业的课程,使自己知识多元化,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尽可能多的体验社会生活。 大三时期,主动加深专业课程的学习,准备考研,关注考研信息,确定自己考研目标,尽可能多的搜集考研资料及自己

想要报考学校的近几年考研信息。 大四时期,全面备考。既然选择了考研,只有风雨兼程。大四是考研的关键时期和冲刺期,下足功夫,争取把目标拿下,实现自己继续深造的理想。经过大学三年的学习,自己已储备了足够的知识,经常去检验自己的知识储备,拟好考研目标,尽量往大目标上靠拢,努力考研。 过来人分享:我的职业规划和大学四年规划 主干学科热,力,电;相对来说,偏热多一些,我就是飞动的,本科阶段涉及控制什么的都很浅,基本上可以说是科普,能够了解各种发动机,主要还是训练思维,气动,热力,机械,力,熟练掌握这些。发动机这个学科太大了,而且涡喷这类的东西不是一两个人解决的了的。 职业生涯规划结束语 简单的事,想深了,就复杂了。复杂的事,看淡了,就简单了。有些事,笑笑就能过去。有些事,过一阵就能让你笑笑。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读书,谦卑做人,养得深根,日后才能枝叶茂盛。——《修好这颗心》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分析: 由于我国飞行器动力行业已得到国家多项专项计划支持,未来该专业将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发动机设计所、研究所高校、部队和企业的设计、生产部门等从事设计、试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

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如下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树立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具备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运用于本专业。 4、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 1、疲劳与断裂; 2、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 3、力学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4、计算流体力学及应用; 5、非线性系统识别。 详见附表一。 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 1、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以学分制为基础,在校学习年限2年。 2、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的时间约各占一半,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交叉进行,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3、在职人员的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 4、硕士研究生在校培养期间,实行学期注册制度,未注册者终止其下一阶段各培养环节内容的登记备案。 5、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累计不应少于一年时间。 四、培养方式及方法 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贯彻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两者并重的原则,实行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交叉进行的培养模式,采取导师个别指导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在研究生入学后的1个月内组织完成确定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 培养工作应遵循如下原则: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相结合,注意提高硕士研究生思想品德修养。 2、指导教师确定后,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硕士生本人的基础和特长,指导硕士生制定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的培养计划。为了保证论文工作的时间和论文质量,指导教师要尽早安排研究生进入论文工作,并在第一学年安排研究生完成专业文献阅读及报告、选题、开题报告撰写等环节。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培养硕士研究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4、应贯彻启发式讲授与研究生自学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开展学术讨论和实验研究活动,既要注意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对硕士研究生能力的培养;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个人的潜能和积极性。

机械设计基础(含工程力学)课程标准

机械设计基础(含工程力学)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B类课(一)课程目标 《工程力学》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教学方法上都应与培养高技能人才目标接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深刻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熟练掌握解决工程力学问题的定理和公式。能将实际物体简化成准确的力学模型,应用力学基本概念和定理解决相关力学问题; 2、能对静力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对刚体、物系进行受力分析和平衡计算; 3、正确应用公式对受力不很复杂的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计算; 4、通过应力状态分析建立强度理论体系。 5、步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材料的相关力学实验。掌握基本实验的操作及测试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 工程力学分为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部分。理论力学部分以静力学为主,包括静力学基础、力系的简化、力系的平衡。材料力学部分包括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挤压、扭转、弯曲)的内力、应力和变形,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杆的强度和压杆稳定。第一篇静力学静力学主要内容有:力的概念,约束与约束反力,受力分析和受力图;力对点的矩,力对轴的矩,力偶与力偶系的简化,力的平移,力系的简化;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特殊力系的平衡,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物体系的平衡,平面静定桁架的内力,考虑摩擦时的平衡。第二篇材料力学材料力学主要内容有:材料的力学性能,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强度条件、刚度条件,应力状态分析与四种强度理论。 课程要求:熟练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四个概念、六个公理及推论、一个定理。能应用静力学的基本理论对刚体进行受力分析;明确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熟练掌握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四种变形方式的内力、应力、内力图;学会四种载荷作用方式下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理解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三)课程实施和项目设计 1、课程实施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性工程技术人才,结合模具专业及学生特点,对少 学时《工程力学》的教学采用讲授、练习、自学、集中答疑等多种方法;在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力学概念、原理和定理时,应从生活中的感性认识和生产实践中常见的实际力学问题出发,通过理想的抽象分析的实验观察,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要指导学生将已学的知识应用到专业理论的学习和生产实习中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工学,能源动力类,0805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以锅炉与热能供应、低温制冷、电厂为主要方向,培养具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业、民用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应用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创业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其基本原理与方法; (2)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计算机基础知识; (3)具有一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科学文献检索和文字表述能力; (4)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技术经济、工业管理知识,对本专业范围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及其动向有一般的了解; (5) 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运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以及一定的基本工艺操作技能以及专业创新和创业能力。 2.能力要求 (1)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查取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件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至少掌握一门计算机高级语言,具有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 (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技术,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了解本学科国际前沿性的科学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3.素质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

第一部分:认识自我 一.职业兴趣 我是一个性格属于中等的男孩,不骄不躁,易于相处,我乐于交朋友,也愿意帮助我的朋友。平时喜欢看军事新闻,了解飞机运行原理和各项性能。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喜欢都喜欢拆卸电器,机械等操作类的。因此我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动手能力。喜欢机械的我报了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 二.职业能力 对实际的机械操作认知和接受能力特别快,操作过程较为强,准,快;并且认真,细心;掌握基本的发动机结构和拆装步骤。掌握航空器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内容;专业英语的认知程度高,有利于迅速对相关职业的认知,方便于日后工作,且避免犯错误造成损失。 三.个人特性 本人具有深思熟虑,沉着冷静,善于自控,活泼开朗,善于交际,独立性强,不拘小节,对人平等;喜欢对将要发生的事情作出决定,想努力成为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在工作中形成一定个人魅力,得到大家的肯定及尊重。软硬兼用,以身作则,对自己未来有信心;喜欢追求各种不明确或明确的目标;热心于感兴趣的事物,了解其原理,研究其内部结构和外形设计;观察力强,工作自觉,热情,能够吃苦耐劳;主张少说多做,有要把事情做成的决心,爱学习,喜欢独立工作。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 四.职业价值观 从家庭条件方面,首先会考虑待遇较高的稳定的工作,对所选择的职业要有能从中不断学习并获得新知识的机会,并在实践总掌握很强的动手能力和领导能力;重视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本人喜欢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并将追逐这种生活。在物质条件和精神满足的情况下,我将衷心于我所喜欢的职业,为之贡献,并起到带头作用,回报社会,带领更多此行业的求职者或者热爱者为中国崛起奋斗。我也不会为了名利而终止工作。 五.胜任能力

哈工程各个专业的详细介绍

各个专业的详细介绍: 1.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专业简介 本专业始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的海军工程系舰船设计专业。始终保持军工特色,设有船舶性能、船舶结构、船舶设计、潜器设计、海洋工程5个专业方向。本专业涉及面广,除数学、力学外,主要还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机械制造学、焊接技术及管理工程等学科。 开设的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静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阻力与推进、船体制造工艺、船舶设计与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原理、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强度与结构设计、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等。 迄今为止,本专业已为我国船舶工业培养本科生5100余人。本专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实验设备和测试手段,拥有大型实验室,其中“风、浪、流海洋环境模拟水池(50米×50米×30米)”拥有国内唯一的X—Y航车系统,“船模实验水池”长110米,配备有三维多板造波机、大型四自由度适航仪等先进设备,是ITTC成员单位;“工程结构实验室”为世界银行贷款建设;船舶CAD/CAM实验室拥有各类主流大型造船工程应用软件和结构分析软件,为广船国际等大型造船企业设立tribon软件培训中心。本专业是国内高校首家通过英国皇家造船师协会(RINA)的评估和认证的本科专业,每年提供20名免费学生会员名额,标志着本专业的教学和实验水平得到国际认同。挪威DNV船级社、法国BV船级社、日本NK船级社等国际主要的船级社和英国皇家造船师协会(RINA)在该专业设立奖学金。近年来,本专业与美国休斯敦“能源谷”紧密联系,共同创建了“深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该中心已入围我国“111工程”计划。2006年《科技时报》评选本专业全国综合排名第一。 本专业一些分支学科的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历年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表明,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到与船舶和海洋工程有关的公司及国家各部委机关,以及沿海沿江各船舶设计院、研究所和造船骨干企业工作,部分取得留学资格,被选送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挪威、德国、日本、希腊等国留学深造。本专业将为有志于我国船舶事业、海洋开发事业的青年提供一流的学习环境,完备的科学研究设施。 2.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暂无详细介绍) 3.土木工程专业介绍 培养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机场工程等方面从事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和技术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力学、流体力学、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施工预算、工程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土木工程力学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结构.构件在荷载等因素作用下的平衡规律与承载能力,分析.解决土木工程中简单的力学问题,为力学专业课程和继续深造提供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静力学公理; 2.掌握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 3.掌握轴向拉压杆和直粱内力计算方法及内力图规律 4.熟悉轴向拉压及直粱弯曲在工程中的应用 5.熟悉提高拉压杆稳定的措施 能力目标 1.能画出单个物体、简单物体系统的受力图,并利用平衡方程求解约束力; 2.能运用平衡方程进行单个构节的受力分析及平衡问题的计算; 3.能对简单结构或构节进行承载能力的计算 4.能计算轴向拉压杆及梁的强度 5.能运用基本的力学原理、方法分析和解决土木工程中简单的力学问题。 情感目标: 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吃苦耐劳、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2.树立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 三.参考学时 108学时。 四、课程学分 6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课程内容和要求见表7。

注;1.表中未标注(*)的内容是个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 2.表中标注(*)的内容和选学模块为较高要求及适应不同专业、地域、学校差异的选修内容。

六、教学建议 (一)教学方法 1.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建议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生活及工程实例进行观察和思考,是学生通过小组实验、讨论、训练的实践活动,掌握力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教学应贴近工程实际,通过工程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二)评价方法 1.考核与评价应重点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土木工程简单结构、基本构建受力问题的能力,并关注良好的职业到底以及安全、环保、合作、创新等职业意识养成等。 2.考核与评价的主题应多元化,坚持教师评建与学生互评、自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描述相结合。 3.可采用笔试、答辩、口试、实践性总结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三)教学条件 1.开展本课教学需要在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中进行,让学生在中学,学中学。 2.专业教师要求为双师型,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教学能力。 (四)教材编写 1.应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并适应不同教学模式的需求。 2.在教学标准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与要求的基础上,可根据施工类和非施工类等专业的不同侧重,编写想赢的多学时教材和少学时教材,便于灵活使用。 3.教材呈现形式上应图文并茂,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阅读心理与阅读习惯。名词术语、文字、符号、数字、公式、计算单位等运用要准确、规范、统一,符合我国相关标准与规范。(五)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综合运用多媒体课件、动画、电子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创建适应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实践技能训练的教学条件。

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技术介绍及部分国家发展现状

一、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发展路径及动力技术介绍 1.1 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发展路径 高超声速飞行器区别与其他飞行器最大的特点是高度一体化,使得飞行器机身与推进系统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无法划分出一个所谓的“发动机”进行研制的,这样的“发动机”也只有在与机身合二为一才能发挥其真实的性能,也才能真正的运行起来。因此,高超声速飞行器首先是“自顶而下”地分解研究对象和研究阶段,随着技术的发展再逐步地整合各部分的研究,逐级、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飞行器研究对象。从总体方案设计的完整的飞行器作为研究对象可划分为四个层次的研究:气动/推进一体化研究、全流动通道推进系统研究、超然冲压模型发动机研究、超然冲压发动机部件研究,将高超声速飞行器自顶而下分解后就,再从分解出来的底层部件逐步发展“自下而上”到顶层飞行器。同时“自顶而下”的技术分解和“自下而上”的技术集成这两条路线又是有交互的,在试验研究的任何阶段发现问题,都应当反馈到飞行器总体的设计,重新定义部件、子系统的研究对象。 图1.1 1.2 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技术介绍 气动/推进一体化研究 全流动通道推进系统研究 超然冲压模型发动机研究 超然冲压发动机部件研究

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核心关键技术包括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高超声速飞行器组合推进系统技术、高超声速飞行器机身推进一体化设计技术、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技术、高超声速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高超声速飞行器风洞实验技术。下面的篇幅分别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和组合推进系统技术做简要介绍: (1)超然冲压发动机概念介绍 超燃冲压发动机是高超声速飞行器推进技术的核心技术,超然冲压发动机与亚燃冲压发动机同属于吸气式喷气发动机,由进气道、燃烧室和尾喷管构成,没有压气机和涡轮等旋转部件,高速迎面气流经进气道减速增压,直接进入燃烧室和燃料混合燃烧,产生高温燃气经尾喷管加速后排出,从而产生推力。 超燃冲压发动机通常可以分为双模态冲压发动机和双燃烧室冲压发动机。双模态冲压发动机是指发动机根据不同的来流速度,其燃烧室分别工作于亚声速燃烧状态、超声速燃烧状态、超声速燃烧/亚声速燃烧/超声速燃烧状态。双燃烧室冲压发动机是指同一发动机同时具有亚燃冲压和超燃冲压双循环的超燃冲压发动机,采用双循环的主要目的是用亚燃冲压发动机点燃超然冲压发动机来解决煤油燃料的点火和稳定燃烧问题。 (2)超声速燃烧概念 在一定的压缩和膨胀效率的条件下,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有一最佳压缩量,使得发动机的效率最高。燃料的热值和过程的效率越高,其

【精品版】工程力学专业调研报告

哈工大工程力学 学生提分网发布时间:2011-01-05 通过对几届不同年级学生的调研,发现近年来的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就非常关注专业学习内容及其应用,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以及毕业去向等等,力学学科本身就是科学与工程的桥梁,是大工业的基础,因此工程力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与其它工科专业也有明显的不同,其它工科专业都有较为明显的工程背景,例如航空航天、机械、土木、材料、船舶水利、能源与矿业等专业,尽管这些工科领域的专业都需要一定的力学基础,但主要以各领域的工程对象为主要研究背景。 有十分确定的工程对象,而力学专业恰恰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的是工程领域,甚至科学领域广泛存在的基础性、共性力学问题,这些都导致了学生仅仅从培养方案上很难认识清楚自己未来能干什么,主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对专业的认识比较模糊,到大三阶段学生已经开始与专业教师接触,但课程还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内容还不够专业,若主讲教师再不能把课程讲得生动精彩。 都会使得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并由此导致学生向外专业、外校的流动增加,直到大四了解会多一些,但部分学生已经没有热情、对专业的未来丧失信心,总之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远远不够。 二、工程力学专业建设与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专业招生质量不能适应力学学科对高质量生源的需。

从招生分数以及后期的培养都说明了工程力学专业生源质量较全校平均水平偏低,而力学学科本身的基础性、对数理基础要求高的特点,又决定对学生学习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这个矛盾有一定的普遍性,在全国各高校都一定程度存在。 2、专业学生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1升学率偏低。不考虑学生对专业的认同程度以及生源质量,也说明在保研、考研环节的培养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近几年来出现学生向外专业、外校流动增加的趋势。说明学生视野拓宽、自主选择发展方向能力增强,但也可能是学生对专业认同程度降低所致。 3毕业设计水平还不能完全令人满意。工程力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水平逐渐改善,但还存在少部分指导教师题目陈旧落后、需要改进。 4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全国大学生周培源力学大赛获奖者太少,获得国家级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项目的还偏少。 3、专业本科课程师资队伍基本稳定,可继续挖掘潜力 1逐步实现了新老交替,稳定过渡,高水平年轻教师加入专业课程教学队伍。但年轻教师有一个成长期,少部分课程还缺少合适的接班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