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班主任应如何处理高中生厌学的心理问题

班主任应如何处理高中生厌学的心理问题

班主任应如何处理高中生厌学的心理问题

厌学症是目前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中学生的厌学心理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一心理问题,如何使中学生走出这一心理困境,寻求心理健康,已成为摆在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切实打开学生厌学的"心门",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之间互动合作,除了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外,还要共同营造一个温馨、乐学的家园和学园,总之,找准原因,分析学生的心理,对症下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作为班主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
要纠正和克服学生的"厌学"现象,首要的是从思想政治工作入手。通过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进行思想教育,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竞争还会更加激烈,自己不能依靠父母一辈子,今后的路要靠自己去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没有知识、没有文化,今后就很难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进行思想教育,形式要活泼多样。除了主题班会等集体教育形式之外,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如广播、黑板报、墙报等形式,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特别是要大力表彰和树立由后进生变先进的典型。同时还应该通过找学生个别谈心谈话等方式,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教育他们、感化他们。宋代哲学家张载说过: "人若志趣不远,心在焉,虽学无成。"因此,班主任应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责任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激发学生的时代紧迫感和责任感,为迎接知识时代的挑战而发奋图强,勇攀科学高峰。
加强中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教育,应渗透在各科课堂教学中,着重抓好如下几个具体方面的教育 (1)学习是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在当前科技迅猛发展,人类知识迅速增加的形势下,一个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可能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不仅不能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而且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一般地说,文化程度,水平高,致富门路多,

致富速度快;反之,往往致富无门,或致富较慢.在当代,只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 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2)学习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社会,急剧变化发展的社会、新时代的发展、客观上要求。迫使人们具有更高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这就在更宽泛的领域里向人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适应社会变化的要求。因此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3)学习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是立国,强国的需要。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技术业务水平,力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多做贡献。只有努学习,掌握科学技术,才能使我国走向繁荣富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4)榜样教育,爱国主义和艰苦创业教育。榜样的力量无穷,它对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起事半功倍作用。学生如果具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有艰苦创业精神,就会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是班主任的长期工作,不可中断。因为学习是中学生在学校的主要实践活动。他们精力十足,比较容易兴奋。很多学生就是因此将兴趣转移到其他方面而产生厌学情绪的。因此,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对于基础薄弱、成绩不佳而厌学的学生,可以和相关科任老师勾通配合,分析具体情况,既要热情鼓励,又要加强对他们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辅导。当学生有所进步或获得成功时,应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使他们能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了,就会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而当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悦地去学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摆脱厌学情绪的干扰,走上成功的道路。
1、构建情境。教师要通过构建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紧密联系实际,坚持情感渗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通过设计一些开 放性、发散性、挑战性的问题,选择有吸引力的材料,把学生从苦学的深渊带到乐学的天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教师要善于发现那些生活中与所学课程相关的问题,构成真实的问题情境,以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的方式出现,让学生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口表述、动手操作,通过鲜活的生活和事实的理解,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交往和发展的乐趣。
2、分层设标。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教学情境灵活地指导学生在集体合作中实现互相依存和个

人责任相统一,并根据 学生实际水平与需求,为学生创造同伴教学、分组合作、共同提高的机会,分类分层制定有序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自发、自主地学习。学习过程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重以旧引新,变式递进,系列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有不同的发现,都尝到学习的甜头,赢得成功的喜悦。
3、开放教学。学生在课堂直面问题、情景和事实时,学习过程是一个起点、多条途径、多种结论。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鼓励冒险,宽容失败,欣赏智慧,关注方法,避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可通过灵活、适当地变换教学方法,实施分层教学,让学生自主选择和控制自己学习的需要,获得选择任务变量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针对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地指导学法,促进教学过程的开放,让学生感到学校有 "自我发展区",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渴望,学生也是这样。现在的学生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常常是在别人的评价中去认识自我、实践自我的。很难想像,一个在学习上总是失败的孩子如何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此,在教育他们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点,从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断强化,让他在前后比较中接受自我,相信自我。让厌学学生重新认识自我价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这是变厌学为乐学的重要一环。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缺点和问题属于正常现象。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合适的期望目标,采取与学生情感接近或相容的态度和方法,在理智闪光的同时给予感情投入,善于发现其长处并由衷地欣赏,形成和谐的情感基调;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能一味地指责或当众训斥,少一点审查责备的目光,多一些欣赏鼓励的热情,从思路方法、兴趣态度等方面寻求闪光点给予肯定,使学生每次学习都有充足的信心和愉悦,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在成功或失败的体验中不断努力。
1、相信学生人人是才。每个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教师不能以传统的文化课成绩为唯一的标准尺度去评价学生,要对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空间,要确信学生"人人是才",绝不用一把尺子去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速度,要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参照下,从不同视角和层面看待每个学生,促进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学生某一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领域迁移。
2、激励学生

天天向上。学生是一张未成形的作品,他的学习潜能正处在不断被认识、被开发、被提升的地位。"当学生知道自己所取 得的成绩将会以一种适当的方式来评价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将会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环境的变化、心理的逐步成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绝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期望。采用"成长记录袋",由学生、教师乃至家长共同收集并对学生做出相应评价,充分肯定学生一次次、一步 步、一天天的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鼓励式地描绘出其最终发展水平,将给学生以莫大的激励和鞭策。
3、引导学生个个成功。考试应从多形式进行,可制定弹性的水平测试卷,实行模糊等级考试,把单一的分数制变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察与考核,从各个层面对学生的成绩、成果、成就给予肯定和赞扬,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欣喜。
四、与科任教师相互配合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科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班主任还可协同科任老师经常研究学生,探讨教法,多表扬、鼓励,以正面教育为主。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能正确面对学生,接受教育过程中表现上的反复现象。对于学生的优点,教育工作者要及时肯定,并给予表扬。所有老师要经常关心、关爱学生, 视生如子,特别是那些在校寄读,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应多关照,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学习、思想上等方面的难题,师生间建立一种和谐、平等、健康的关系。这样,学生就会视校如家,再也不会厌学了。学科教学是我们教学的特色,要想学生学好你这个学科,培养学生热爱你教学的学科是最关键的。当然要让学生热爱,你就得自己先热爱。只有你热爱你所教学的学科,你才会更多更深的钻研这个学科,你的学科知识才会广博,学科教学你才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当然学生才会服你的气,"买你的帐",学生才会自己去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来了,还怕他学不好吗?当然也就不存在厌学了。
1、倾注爱心,与学生亲和。(1)以身作则。爱是教育的真谛,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育学生的起点。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 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在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及其人格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相信每个学 生都会发展成才,是对学生成长、对教育事业、家庭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具体体现。教师要用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良好的仪表、为人师表的形象影响和带 动学生;用

先进的教育思想、全新的教育理念、饱满的教育热情、严谨的教学态度,营造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启迪激励的课堂环境和关爱和谐的学习氛围。(2)尊重关爱。高中生正处在人格趋向健全、心理逐步成熟的发展时期,尊重和关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乐学、师生情感沟通的基础,教师要面向全体,善待每个学生,关爱每个学生,帮助每位学生树立成才的信念,让每个学生都产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赢得所有学生的尊敬。
2、调适负担,为学生减压。
(1)激发学习动机。德国教育家第惠斯多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都有学好的动机, 教师要发掘教材思想性素材,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责任与国家建设的使命是紧密结合的,要帮助学生将个人目标同学习目标结合起来,唤醒学习的内部动因,强化其内驱力,增强其自制力,提高学习自觉性,让学生在不同的时期有所发展、在不同的领域有所提高。这样学生认为学习有必要、感兴趣时,便会积极主动且心情 愉快地去对待,而不是只当成一种沉重的负担。
(2)促进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学习法能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教师要把适当的时间放在为学生提 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和各种新的学习方法上,使学生处于一种可选择的最能满足需求的学习资源中,帮助学生在自由学习气氛内学有所得,在课程范围内自主制定目标、自主计划自己想做的事、自主确定最佳评价的准则,真正实现自主学习、自主提高、自主发展。师生情感的融洽,不仅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心理学表明,情感具有迁移功能,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
如何付诸实施:a、实行民主教学,变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为表演,演讲,辩论,讨论,竞赛等和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手段来激活课堂。让学生尤其厌学者积极 参与课堂教学,做课堂的主人,从而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班主任上班会课也应如此。b、要多检查,指导厌学者的作业。这样,才使他们体会到平等观念,感受到老师的慈爱,好学上进。c、布置作业应适度,新颖,体现能力培养,杜绝"题海战术"。d、多指导学法,交给学生学习"钥匙"教给学习的方法,能使学生克服学习的盲目性,提高自学能力,诱发学习的学习兴趣。e、联系社会热点、社会热点富有时代气息,教师应把它与教材相关的知识点结合 起来进行教学,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f、语言要生动形

象,幽默风趣,富有情感,教态要得体。g、用发人深省的漫画,插图,用工整、美观、精巧的板书,也能增强趣味性,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五、要与学生家长相互配合,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学生进行教育转化,仅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学生有了厌学的情绪或行为,班主任应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家庭教育的环境,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具体情况,并通过家访工作细致入微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便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事实上,很多学生的厌学情绪来自于家长的压力,如果能对学生家长的不正确教育方法进行干涉,并适当进行正确教育方法的指导,会取得更好的教育学生的效果,事半而功倍。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十分重要。班主任应定期(每学期两次)、分层(每周一次分为好、中、差、住校生、非住校生、男生、女生、农村、城镇)召开家长会。且班主任也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多些与家长接触,使双方的信息及时得到反馈,发现学生有厌学等情绪,教师应及时进行心理诱导。并及时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建立疏导型的教育方式,根据学生或子女的年龄特点,生理和心理发展情况,兴趣,要求等。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启发式引导,绝不能采取强制型的管教方式。
六、开展必要的心理疏导,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由于学业负担的加重、竞争的激烈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学生难免会产生心理障碍。再加上年龄特点和身 心发展的不成熟,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后,不可能或者难以进行自我调适,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正面诱导和矫正,极有可能导致厌学心理。所以,老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包括人际关系指导、正确归因指导以及耐挫能力的培养等,从而尽可能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和精神负担。
1、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如何缓解?
(1)关怀和激励,不断给学生打气。鼓励学生:既然选择了泥泞,我们就要风雨兼程。"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执著前行,风雨无惧。"(2)班主任要加强和学生沟通。例如,可以在课余时间到班级和学生聊聊天,带学生出去散散步。其实很多学生都喜欢老师走进他们心里。(3)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做到公正公平。学生的心是敏感的,当老师的不要以为自己做的什么都正确,而是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成绩好的学生和暂时落后的学生要一视同仁,决不能偏心,或者给学生造成偏心的印象。(4)对学生不可溺爱。这一点与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一相似,有时候太多的关怀和爱会成为孩子的负担

。(5)解决学生心理压力过大时,可以欲擒故纵。因为高中生的心理已相对成熟,他们考虑问题时自以为是很成熟的。所以我们应该先肯定,再顺藤摸瓜,工作会好做些。(6)可以用"写随笔"的方式和学生交流。有些学生可能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太习惯于与老师直接沟通,那么就可以采用书面交流的方式。"咫尺传书,自有妙用"。
2、如何协调学生人际关系?
(1)通过和学生谈心,拉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密切学生之间的交流。(2)治标先治本,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因为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形成很有影响。(3) 适当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可让学生自己组织和制定。一般来说,有竞赛可以增加凝聚力。可以在班级内组合竞赛小组,各项活动,如上课回答问题,作业的质量,考试成绩,劳动表现,做操情况等等。培根说:人在社会中寻求安危、发展和保护。因此多参加集体活动有助于心理健康。(4)成立随笔小组,让学生自愿交流。交流时间长了,彼此熟悉了,就可以全班交流了。用这种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互相了解,加强信任,从而沟通协调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