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证券市场监管问题的研究毕业论文_正文

证券市场监管问题的研究毕业论文_正文

证券市场监管问题的研究毕业论文_正文
证券市场监管问题的研究毕业论文_正文

第一章绪论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史素来以股票市场为风向标。随着后股改时代的来临,市场结构日益合理,证券品种日益多样,为确保证券市场高效、平稳、有序的运行,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手段,对证券市场运行的各环节和各方面进行组织、规划、协调和控制。广大群众也进入证券市场,通过参与证券交易来获取收益,为了保护这些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大原则,对证券市场进行加强监管力度。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呈现出阶段性的演进特征,并以政府监管主体的演化为主线。第一阶段是1992年以前,是多头分散监管时期,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导,国家计委、财政部、体改委等多方参与的格局。第二阶段是1992- 1998年,1992年国务院设立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其中,证券委为证券市场主管机构,证监会为具体执行机构。1993年后,国务院进一步明确授权证监委与证监会合并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同时将央行的证券监管职能移交证监会统一行使,地方证券监管机构改组为证监会派出机构,由证监会垂直领导。至此,我国以行政监管为主导与自律监管相结合的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就大体形成。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不容乐观。在现有的经济基础和条件下,市场也存在着蓄意欺诈、垄断行市、操纵交易和哄抬股价等多种弊端,上市公司的财报作假,借壳上市,管理层的舞弊,证监会的包庇、纵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大多正是由于证券市场监管体制上的不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使得证券市场监管不规、失去效用,也使得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虽说行政性监督是比较有利和有效的监管方式,但只要监管机构出现了漏洞,那么到最后将会造成广大证券投资者合法利益的巨大损害。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证券市场监管的有效性、证券监管体制和相关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使得我国的证券市场越来越“健康”。

1.2相关研究评述

我国学者对证券市场监管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和证券市场监管有效性、规性两方面的研究。在证券市场监管体制方面较多的是与国外的证券监管体制作对比。而在证券市场监管有效性和规性方面虽然列举了不少上市公司利用监管上的失效及不规和法律上的空子进行“圈钱运动”,损害广大的投资者的权益的反面例子。但只是提出若干粗放式的提纲,难以实际操作,并且许多文献未能对上述两方面进行统一讨论和解决。就

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而言,主要的证券市场监管手段是通过行政性监督,而进行行政性管理监督机构的主要有: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计委、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外汇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学者元庆在《对中国证券交易制度缺陷的思考与对策分析》一文中探讨了我国证券交易制度的缺陷:“证券发行制度严重不公平,损害绝大多数中小投资者利益。“政策市”特征明显,严重影响证券市场基本功能的发挥。证券法规不完善,监管不到位,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存在问题。”然而并没有深入地对哪些证券法规的不完善进行分析,而学者余希在《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中对有效市场理论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研究了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现状,从企业角度分析了失效性的原因:股本结构不合理;信息披露不完善;投资者结构不合理。但并没从宏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本文对此进行了些许的补充研究。

第二章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现状分析

2.1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

由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市场发育程度的不同,各个国家和地区证劵市场监管模式有所差异,我国属于政府主导型,即由政府成立专门监管机构进行集中统一的监管,行业自律在监管活动过程中发挥作用。

以前,证券市场监管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体改委、国家工商局等其他政府机构及、两地地方政府参与管理的形式。在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以后,证券监管由国务院证券委负责,中国证监会则作为证券委的执行机构,承担起了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任务。国务院撤销了证券委,同年确认中国证监会为证券监管的主管机关。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法律制度体系也逐步建立起来,如《公司法》、《国库券条例》、《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证券市场禁入制度》等一系列证券法律法规都已颁布执行。而作为根本大法的《证券法》的出台,更是进一步确立了中国证券市场法律规的框架。以沪深交易所设立为标志,中国证券市场短短十几年走过了国外证券市场上百年的自然演进的发展过程,应当说政府的积极推进是功不可没的。

与此同时,正由于市场发展迅猛,政府监管部门疲于应付大量繁杂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不经意中就忽略了对市场发展急待解决的根本的监管制度建设。为了尽快解决一些短期凸显的问题,政府监管部门往往采取急救办法,甚至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调控市场,虽然暂时缓和了事态,但是很可能为日后的市场发展和监管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隐患。监管存在滞后性和弱效性。尽管我国证券监管机构近年来加大了对欺诈与操纵的打击力度,但行政监管往往是事后监管,监管存在显著的滞后性和弱效性。

2.2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我国的证券市场监管存在滞后性。从违规行为的发生到监管机构做出处罚,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如“中科创业”(1999年,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部及深交所在日常监管中,发现该股股价走势异常波动,可能存在涉嫌操纵股价的违规行为。同年8月,中国证监会对“中科创业”股价操纵案立案,11月,证监会稽查局决定把该案交给证管办独立承办,2003年相关涉案公司及个人受到了法律制裁)、“亿安科技”(从1999年10月25日起,在70个交易日中,股价从26元左右不停歇地上涨,并突破百元大关,成为自沪深股票实施拆细后首只市价超过百元的股票。2001年1月10日,鉴于亿安科技股票出现的种种异常行为,中国证监

会宣布查处涉嫌操纵亿安科技股价案,对持有亿安科技股票的主要账户进行重点监控。2001年4月23日,中国证监会对亿安科技股价操纵案作出处罚:长时间联手操纵亿安科技股价的欣盛、中百、百源和金易等4家公司因违反《证券法》规定,被处以没收所得4.49亿元、罚款4.49亿元的处罚。)这类操纵股价行为在发生数年以后才被发现。

2.监管力度也相对有限,因为调查所需的费用很高,一些市场欺诈行为没有被发现,成为了漏网之鱼,让者产生了侥幸心理,铤而走险。

3.对违规行为的处罚也过轻。在查处行为后除了没收其非法所得以外,只是处以警告和罚款了事,没有更进一步的处罚。

例如:1993年4月30日,琼民源A股在交易所上市流通。1996年7月1日起,“琼民源’的股价以4.45元起步,在短短几个月股价已窜升至20元,翻了数倍。1997年2月28日,琼民源的股票被交易所停牌。1998年3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召开关于琼民源问题的听证会。

1998年12月4日,的“中关村”宣布入主“琼民源”。 1999年7月12日,“中关村”上市,琼民源终止上市资格。“琼民源”事件的查处过程长达两年。民源公司动用银行贷款和透支操纵“琼民源”股价非法获利6630万元,查处后除了没收非法所得以外,仅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对“琼民源”公司处以警告。

事实上,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往往是转嫁到公司股东身上的,而没有过错的中小股东往往受害是最深的。对于应当承担直接责任的违规公司的高层人员处罚太轻了,这就弱化了监管得效果。让那些者认为只要罚款交钱就能将行为抹去,无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典型的案例就是ST啤酒花,因其未及时披露信息,被证监会处以60万元的罚款,但投资者所受的损失高达22亿元之巨,两者相差3666倍。反观国外,美国以披露为本德监管制度不仅包含披露容的详细规定,更具备有力的执行机制,以确保发行人切实遵守有关规定。网易刚上市时因疏忽将100万美元合同误报成收入,被美国法院判赔偿中小投资者435万美元,几乎被纳斯达克摘牌。

4.我国的证券监管部门缺乏独立性,监管体系功能发挥不充分。尽管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明确了证券会在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地位,但是由于证券市场监管主体还是比较多的,目前我国政府部门涉及证券业务的行政部门除了中国证监会之外还包括国家发改委、税务总局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在管理权力方面容易造成了部门之间权力重叠,这也就导致了中国证监会缺乏权威性。

2.3 证券市场监管问题导致的不良影响

由于监管部门缺乏独立性,证券监管权力的分散导致监管主体多元化问题,这些都不利于监管的快速反应以及效率的提高。在信息披露制度方面,由于相关的法规还不够规导致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仍是不及时和不充分的,很多上市公司在对重大事件的披露方面,还是

更倾向于披露对自己更有利的信息,对于对自身不利的信息往往是采用拖延战术,延缓披露,这样很容易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例如:ST啤酒花因信息披露不及时,导致投资者损失高达22亿元。

与此同时,“政策市”(政策市,是指利用政策来影响股指的涨跌。)的存在也加剧了证券市场的波动,在证券交易市场上政府通过各种手段托市或者抑市,试图把证券交易价格控制在一定幅度之,这种通过行政的手段直接干预证券交易市场的做法阻碍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证券交易价格也不能真正反映有价证券的供求关系,降低了市场效率。

例如:2008年9月18日,国家决定从2008年9月19日起,将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征收方式调整为单边征税。A股、B股股权转让书据的出让方将按1‰的税率征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而对受让方不再征税。这是自1991年以来中国股市首次单边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时,中央汇金公司宣布,为确保国家对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的控股地位和支持其稳健经营发展,稳定国有商业银行股价,中央汇金公司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并从即日起开始有关市场操作;国务院国资委也明确提出支持中央企业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沪深两市立即由连续暴跌转而暴涨。2008年9月19日,沪深指数分别上涨9.45%和9%,当天交易的股票全部涨停。

“政策市”的后果,就是使许多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产生过分依赖政策信息的倾向。许多投资者坚信政府最终总会设法托市救市。“政策市”也会助长股市中的过度投机行为,致使股市泡沫迅速膨胀,证券交易价格不再真正反映有价证券的供求关系。

第三章驰宏锌锗案例研究

3.1公司简介

驰宏锌锗公司是由会泽铅锌矿作为主发起人,以其拥有的铅、锌、锗生产与销售相关的生产经营性资产出资,联合富盛铅锌、省会泽县国有资产持股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省以礼河实业、北电电力实业、理工大学以现金出资,共同发起设立,于2000年7月18日正式成立。公司成立时的总股本为9,000万股。2003年7月,将会泽铅锌矿持有本公司的股份全部无偿划转给冶金集团总公司持有,北电电力实业将其持有本公司的股份全部转让给省会泽县国有资产持股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变动已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确认。公司于2004年4月5日采用全部向二级市场投资者定价配售的方式发行了每股面值1.00元的人民币普通股7000万股,总股本增至16000万股。

公司的经营围是铅锌,锗系列产品的探矿、选矿、开采、冶炼、加工;进出口业务和国贸易(属专项管理的凭许可证经营);物流;硫酸、硫酸锌、硫酸铵、银(提炼)、镉及技术服务;废旧物资回收及利用、对外投资,矿山地质、水文勘察、矿山勘探;矿山其井下建设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机械加工、维修、制造、车辆修理;阴阳极板生产、销售;压力容器制造安装;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矿产品化验分析技术服务;机电设备及计量器具的安装、调试、检定维修;水、电动力供应;成品油零售(限下属会泽县者海镇加油站凭证许可证经营);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物流及道路货物运输(涉及专项审批的凭许可证开展经营)。其主要产品为高纯锌、高纯铅、高纯二氧化锗、高纯锗、硫酸锌、锌合金

3.2案例分析

3.2.1备受质疑的定向增发

驰宏锌锗(600497),作为股改“停牌王”、有色板块龙头股及中国第一绩优股,开创了股改与定向增发“互为前提、同步推进”之先河,并创下股改方案酝酿阶段超期停牌之最(从2006年2月25日到4月24日)。

2006年4月12、22日,在40多天的慢长停牌后,200多名小股东联名相继在《大众证券报》、《金融投资报》发表了致证券监管层的公开信,声讨驰宏锌锗超期停牌严重侵害了流通股股东利益,因为在驰宏锌锗停牌期间,它的同类板块股价爆涨,甚至翻番。小股东们质疑公司有恶意超期停牌打压股价,进而压低增发价向大股东输送利益之嫌,呼吁监管层敦促公司尽快复牌,并纠正定向增发与股改捆绑的做法。

2006年4月24日,驰宏锌锗公布控股股东云冶集团单独以资产认购增发股份的定向增发预案,并将其与股改捆绑进行。增发定价基准日为4月24日,定价参照为2月24日(与基准日相差两个月)前20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的均价,确定增发价为19.17元/股。

随后,在股改中间的5个复牌交易日(2006年4月25日-5月8日),公司股票连续无量涨停(在这里请注意超期停牌期间公司股价严重被压抑),至股改投票停牌前已达到33元/股。两个月的超期停牌,一方面导致了小股东的巨额机会收益损失,另一方面让大股东获得了单独认购低价增发股份的暴利机会,进而引发了市场对其增发定价做法的众多质疑。低价向大股东单独增发更是引起了众多小股东的强烈不满,并随即引发了一系列颇受市场注目的法律维权行动。

2006年5月18日,小股东们集资聘请律师,将驰宏锌锗告至浦东法院,起诉其定向增发及其捆绑股改的做法涉嫌、侵权。2006年5月21、22日,又先后有、、的基金持有人(同时也是驰宏锌锗流通股股东),委托律师致函驰宏锌锗十大流通股股东中的三大基金公司的董事长,要求其属下基金在驰宏锌锗定向增发、股改的股东大会表决中,就其所持基金份额间接所持有的驰宏锌锗股份代投反对票,以期阻击低价定向增发议案。2006年5月23日,小股东梁俐进一步状告证券交易所,起诉其在驰宏锌锗超期停牌及低价增发过程中的“不作为”,导致小股东错失投资良机,利益损失惨重。

2006年5月底,驰宏锌锗的定向增发、股改方案在小股东极力维权,但主力基金却一律“护航”的情况下,相继获得股东大会“表决通过”。但公司定向增发股东大会的议案及其表决程序、投票结果、决议缺乏有效期、大股东未回避投票及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遗漏等问题也随即遭到媒体的接连质疑,令驰宏锌锗“澄而不清”(公司及其所聘律师、保荐人的澄清公告,对违规质疑避重就轻,甚至半推半就)。

3.2.2耐人寻味的结案

在小股东的一系列维权行动,及CCTV、《中国证券报》等众多媒体对增发事件提出质疑和非议后,驰宏锌锗增发申请在证监会放置了数月后,在9月初遭到重组委员会首轮否决。但公司的二次增发申请却得到了证监会的首肯。

从2006年12月初的公司公告及媒体报道看,有两个问题值得人们关注:其一,驰宏锌锗的二度增发申请,大股东云冶集团在原方案基础上增加了承诺,公司新增股份不足以支付收购资产价款的缺口部分,计1.31亿元不再被要求支付,由此增发价实际上提高了3.74元,从19.17元升至22.91元。其二,证监会的相关核准文号为证监“公司字”[2006]258号,而不是定向增发公司通用的“发行字”文号。由此可知,作为“特例”其并没有经过常规的发审委程序,而是单由重组委核准,适用的仅是2001年《关于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若干问题的通知》的相关规定,而将2006年5月颁布实施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定向增发必经的发审委程序置之度外。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系部:建筑工程技术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一、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的意义 (2) 二、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概述 (3) 2.1风险的概念 (3) 2.2建设工程风险的概念 (3) 2.3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的概念 (4) 2.4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 (4) 2.5我国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5) 三、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 (6) 3.1风险的识别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6) 3.2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依据 (6) 3.3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评估 (7) 3.4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意义 (8) 3.5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特点 (9) 3.6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 (9) 四、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规划 (10) 4.1项目风险的本质 (10) 4.2项目风险管理计划 (10) 五、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响应与监控 (12) 5.1项目风险响应的含义 (12) 5.2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应对措施 (12)

5.3项目风险监控的意义 (14) 5.4风险监控与控制的主要方法 (15) 六、建设项目工程保险 (16) 6.1工程保险的含义 (16) 6.2工程保险的分类 (16) 6.3工程保险的特点 (16) 6.4工程保险的主要远程 (17)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摘要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在中国建筑业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的。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建立市场经济制的需要,是建筑体质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建筑市场顺利向外开放和中国建筑业在国际建筑市场进一步发展,由大变强的必要前提条件。随着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基本建设,诸如我国有“三峡”工程、2008奥运场馆建设工程,机场建设工程等。这些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大、参与主题众多、组织关系复杂、建设周期漫长、经历环节繁多、而且还具有易受不可抗拒因素和意外事故影响的相同特点,因此工程建设项目具有风险性大,风险不确定性等特。随着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的推广深入和与国际惯例接轨,项目招投标制、项目业主责任制和风险投资机制的逐步推行,所以,应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是适应国际建筑市场的客观需求,也有利于我国基本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程保险

中国证券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证券与投资分析 中国证券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系别:管理科学与工程 专业:工商管理 姓名:李志强 学号:021140202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2015年12月24日

中国证券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渐突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也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同时加快了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加速了企业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进一步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规范市场成为保证和促进证券市场发展的首要任务。用什么来规范市场,由谁来规范市场,如何对市场进行规范,这就是证券市场健康持续发展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证券市场;规范发展;原因分析;对策 一、我国证券市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于影响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存在很多问题 1.信息披露虚假。一是发行人为获得发行资格,采取虚增资产、虚减负债、增加待摊费用等方法,达到以虚假信息包装公司形象的目的。二是发行人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缺乏有效性,反映公司信息的合并会计报表过于笼统和模糊,难以揭示不同地区的盈利水平、经济增长趋势和风险状况。三是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在披露信息时措辞含糊、模棱两可。 2.信息披露不及时。上市公司的信息是时效性极强的资源,信息披露的滞后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收益。 3.信息披露不公平。上市公司的消息还没有在证监会指定各大报纸上刊登,却已由其它渠道泄露出来,对中、小散户极不公平。内幕消息的存在是我国现阶段股市的重要特征。(二)机构投资者的违规违法情况严重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从人数上看个人投资者占总开户人数的99.7%,机构投资者只占0.3%。但是机构投资者拥有80%左右的流通证券余额,个人投资只拥有20%左右的流通证券余额。通常一些大的机构投资者会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操纵证券市场,以此获利,而散户因此被套牢,损失严重,这种违背社会道德的投机行为,使得证券市场的投资功能、转制功能等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阻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证券市场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管不严 证券市场制度是支撑证券市场高效、公平运转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已制定了《公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等,但证券法规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导致证券交易的某些环节无法可依,加之对已颁布的法规执行不力,证券交易的违规和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我国1995 年发生的“三?二七”国债期货的严重事件,主要原因就是证券法规不健全、监管不严造成的。我国有关证券市场的法律制度不健全,这一点在有关证券市场的民事法律责任制度方面尤为明显。 (四)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我国证券市场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首先,董事会职责不清,职权过于集中,其他董事没有说话的权利,公众股太过分散,董事会受大股东操纵。其次,总经理权利不能得到有效制约,通常总经理在处理公司日常工作时,所有行使职权必须在董事会决议为基础并向董事会报告,但实际上,总经理改变董事会甚至股东大会决策的情况时有发生。证券交易中心从组织形式上来看,基本上是会员制形式、公司制运作。在业务范围上,有的证交中心自成系统、上市交易自己的品种、有自己独立的业务范围而不与证交所联网;也有的证交中心既有自己独立的业务品种,又与沪深证交所有联网业务。整个市场缺乏必要的统一布局,市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问题研究分析

我国证券市场政府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证券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健康运行和发展对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具有促进作用。从国内来看,我国证券市场的建立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1990年和199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分别建立,翻开的是新中国资本市场崭新的一页。几十年后的今天,我国的证券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值市场。《中国证监会2015年度报表》统计显示,截止2015年底,沪深两大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有2827家,总市值53.15万亿元,流通市值达到41.79万亿元,两市的总市值占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78.54%,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然而,我国证券市场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如内幕交易、披露虚假信息、操纵市场、上市公司和证券经营机构违法违规、从业人员违规以及基金经理违规操作等,法律无法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严重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导致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与证券市场的飞速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政府如何明确其监管范围,把握好监管尺度,努力去构建一个持续、稳定、发展的证券市场是我国政府亟须解决的问题。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的监管失灵,而不是市场失灵。如何在当前环境下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证券市场政府监管模式,实现证券监管目标,不仅具有学术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深入阐述了证券市场政府监管的发展历程。然后,进一步剖析我国证券市场政府监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对国外证券市场的监管模式进行分析,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针对问题提出完善对策,如健全监管体制,转变监管理念,完善监管内容,完善证券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保护众多投资者利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以期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证券市场经过短短20多年的时间的飞速发展,取得了非常

我国金融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2)

学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院:金融学院 专业:国际金融 作者:付家琦 导师:周华 学号:33 班级:07级国际金融(2)班我国金融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提要 本篇论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根据本学期所学内容,阐述本人对金融风险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对金融风险的定义进行介绍,从三个方面介绍金融风险的特质,并分六点分析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 第二部分,进行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策略探究。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首先分析了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并分别对这些风险提出了管理策略,进而具体阐述了如何加强和促进对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并推广到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策略。 第三部分,进行国家金融风险管理策略探究。根据所学知识,从五个方面对国家金融风险管理问题提出建议。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银行业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主要由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倒闭、充足、改制以及部分企业缺少信用等原因,使得银行难以收回贷款。在随后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银行为了避免这样的信用风险,转向大量购买国债。到目前为止,中国银行部门持有的国债高达万亿元人民币以上。2004年,由于石油和初级产品的价格上升,以及预期利率上升使得国债价格下降,银行蒙受利率风险带来的损失高达上千亿元人民币。金融风险几乎是作为这个时代的烙印,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正文

一、对金融风险的理解 1. 金融风险的相关概念 金融风险是与金融活动相伴随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受放松管制与金融自由化、信息技术与金融创新等因素的影响,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下降,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居民甚至国家面临的金融风险日益严重。对金融风险的有效管理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如何把握机遇、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稳定、使金融活动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成为了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金融风险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关金融风险的文献可谓不少,但对金融风险的解释却不尽相同。美国经济学家克罗凯特将金融风险定义为:由于价格的不正常波动或大量的背负巨额债务及其结构恶化,使得它们在经济冲击下极为脆弱并可能严重地影响到的正常运行。而数理家和金融学家对金融风险的定义是不同的,后者从统计学的的角度分析,认为金融的就是金融风险。“不确定性”包括盈余的不确定性和亏损的不确定性这两方面内容,否则金融风险在统计学是无法计算的。为便于研究,我们在这里给出金融风险的定义如下:金融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或可能性。 金融风险的特质 仅限于的融通与经营领域。由于金融风险是的一种特例,因而它只和于特定的领域。 其次,金融风险具有双重性。这是指金融风险既有可能给从事金融的主体带来的机会,也有可能给主体带来损失的机会。因此,它具有动态性和投机性。

证券公司风险监控体系

第一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证券市场是一个高风险的资本市场,证券公司作为那个市场的要紧参与者,由于其在证券市场上同时担任多种角色(发行中介、交易中介、投资者、融资者、信息提供者等)而处于证券业的核心位置,从而成为证券业风险的聚合处和汇合点。现代证券公司的业务具有高信用性、高流淌性、高预期性、高虚拟性的特点,使得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和难以把握。 弹指一挥间,中国的证券市场差不多走过了二十五年的进展历程: 一、第一时期:八十年代的萌芽期 股票发行和证券公司成立。从1980年8月人民银行抚顺支行代理企业发行211万元股票,1986年8月沈阳信托投资公司领先开办窗口交易,代客买卖股票和企业债券,到1988年中国人民银行下拨资金组建33家证券公司,财政部同时也组建一批证券公司。在深沪交易所诞生之前,新中国证券市场走过了十年漫长的萌芽期。 这一时期中国证券市场面临的风险要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市场规则不完善,从自发发行股票到分散交易都面临着市场规

则的建设问题;另一方面证券公司刚刚成立,证券市场和证券公司的监管主体不是专门明确。1985年国家紧缩银根,国务院开始关注资本市场建设。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1988年大中型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开始试点,由于市场中介没有完善,深圳市场推出的深圳进展银行和万科公司的股票却发不出去;同时证券市场自发分散交易带来的弊病差不多显露无疑,缺乏法律规范治理,透明度低、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爱护,对社会安定差不多造成不良阻碍。 二、第二时期:九十年代的建设期 (一)交易场所的建立和市场基调的确定。1990年1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相继诞生,从此结束了各自为政、分散交易的时代,标志着证券市场由自发分散走向集中统一规范发行和交易的新时代。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解决了中国证券市场姓“资”姓“社”的相关争论。 (二)监管体制的建立。1992年各地股份制公司专门快地进展起来,出现了新一轮股票热。同年8月11日,深圳发生了“8·10事件"(即深圳以发售认股抽签表的方式发行5亿元新股,由于一些网点组织工作有问题,造成多数售表点秩序混乱,并发生冲突),国务院紧急做出反应,成立了国务院证券委员会

证券市场监管问题的研究毕业论文_正文

第一章绪论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史素来以股票市场为风向标。随着后股改时代的来临,市场结构日益合理,证券品种日益多样,为确保证券市场高效、平稳、有序的运行,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手段,对证券市场运行的各环节和各方面进行组织、规划、协调和控制。广大群众也进入证券市场,通过参与证券交易来获取收益,为了保护这些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大原则,对证券市场进行加强监管力度。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呈现出阶段性的演进特征,并以政府监管主体的演化为主线。第一阶段是1992年以前,是多头分散监管时期,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导,国家计委、财政部、体改委等多方参与的格局。第二阶段是1992- 1998年,1992年国务院设立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其中,证券委为证券市场主管机构,证监会为具体执行机构。1993年后,国务院进一步明确授权证监委与证监会合并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同时将央行的证券监管职能移交证监会统一行使,地方证券监管机构改组为证监会派出机构,由证监会垂直领导。至此,我国以行政监管为主导与自律监管相结合的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就大体形成。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不容乐观。在现有的经济基础和条件下,市场也存在着蓄意欺诈、垄断行市、操纵交易和哄抬股价等多种弊端,上市公司的财报作假,借壳上市,管理层的舞弊,证监会的包庇、纵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大多正是由于证券市场监管体制上的不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使得证券市场监管不规、失去效用,也使得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虽说行政性监督是比较有利和有效的监管方式,但只要监管机构出现了漏洞,那么到最后将会造成广大证券投资者合法利益的巨大损害。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证券市场监管的有效性、证券监管体制和相关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使得我国的证券市场越来越“健康”。 1.2相关研究评述 我国学者对证券市场监管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和证券市场监管有效性、规性两方面的研究。在证券市场监管体制方面较多的是与国外的证券监管体制作对比。而在证券市场监管有效性和规性方面虽然列举了不少上市公司利用监管上的失效及不规和法律上的空子进行“圈钱运动”,损害广大的投资者的权益的反面例子。但只是提出若干粗放式的提纲,难以实际操作,并且许多文献未能对上述两方面进行统一讨论和解决。就

招商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毕业论文

招商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毕业论文 招商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摘要随着我国信用体系的建立和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发展,各大银行进一步加大了信用卡市场营销的力度,同时其所带来了信用风险问题也日益显现。本文对我国信用卡使用的现状作出了总结,对信用卡风险管理进行了介绍,全面分析招商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国外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提出了大连分行风险管理的相应策略,加强大连分行的信用卡风险管理。关键词:绪论;信用卡风险管理;招商银行大连分行; Abstract With China's credit system is established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redit card business,major Banks to further increase the credit card market marketing efforts,at the same time its brings credit risk issu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revealed.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redit card use made a summary,risk management of credit card is introduced,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investment bank dalian branch credit card risk manage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risk management of the credit card of foreign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concep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alian branch of risk manage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strengthen the dalian branch credit card risk management. Key words: the introduction;Credit risk management; China merchants bank dalian

我国证券市场风险及防范治理

我国证券市场风险及防范治理 摘要 我国的证券市场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建立起来的,其最初目的是为国企改革服务,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到如今已经历了十年左右的时间。作为证券市场本身具有较高的风险,这是由证券市场本身的性质确定的。中国证券市场作为新兴的证券市场,目前正由不成熟向成熟阶段迈进,其既具有作为一般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也具有其独特的有别于成熟市场经济下证券市场的高系统性风险。中国证券市场作为我国新兴的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必不可少的资本市场的一员,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任,消除其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证券市场风险进行概述,然后介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情况,对证券市场结构进行分析,对风险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证券市场风险管理办法提出了改进。 关键词:证券市场风险防范治理

目录 一、引言 (4) 二、证券市场风险概述 (5) (一)系统风险 (5) (二)非系统风险 (5) 三、我国证券市场情况 (6) (一)我国证券市场的产生 (6) (二)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6) (三)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作用 (6) 四、证券市场结构分析 (7) (一)证券市场的参与者 (7) 1.证券市场的主体 (7) 2.证券市场中介 (7) (二)证券市场的监管体系 (7) 1.证券市场监管及其方针 (7) 2.对证券市场监管的意义 (8) 五、证券市场风险现状分析 (9) (一)上市公司风险 (9) (二)证券公司风险 (9) (三)证券市场结构性风险 (10) 六、证券市场风险管理办法及改进 (11) (一)上市公司风险风险管理办法 (11)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第18期2011年9月 企业研究 Business research总第384期 由于先天的制度性缺陷和监管部门监管能力的不足,中国证券市场仍远没有达到公平、公开和公正原则的要求,证券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仍然十分普遍,并带来了大量的系统风险。而且,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还面临两个大背景:一是面对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体化趋势,我们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二是我国进入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对证券市场的功能发挥提出新的要求,市场的变化对监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我国今后证券市场监管工作不仅要考虑中国的实际,同时要兼顾国际证券市场监管发展的趋势。如何加强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促进市场的公平和效率,是摆在中国证券监管部门面前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选择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来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而证券市场监管模式对于一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证券市场监管的概念及意义 所谓证券市场监管,是指证券管理机关运用法律的、经济的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证券的募集、发行、交易等行为以及证券投资中介机构的行为进行监督与管理。证券市场监管是一国宏观经济监督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一是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保障广大投资者权益的需要。二是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维护市场良好秩序的需要。三是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发展和完善证券市场体系的需要。四是准确和全面的信息是证券市场参与者进行发行和交易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0年来,证券市场作为重要的融资渠道,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截至目前,在上海市场上市的公司已达892家。目前最新数据显示,沪深两市证交所今年上半年总共有175家公司实现IPO(首次公开募股),平均一天1.5个,融资总额超过3238亿元。截至2010年12月1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8.4万亿元,当日成交额达到1099.06亿元,是20年前的2.2万倍还多。在证券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曾暴露出很多问题,如“银广夏事件”、“中天勤事件”、“基金老鼠仓”、以及普遍存在“庄家”等。但是,在众多相关利益团体的作用下,以及中国特殊国情的影响。证券市场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多年积累的问题,许多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及时、彻底的解决,因而延长了证券市场规范的过程。 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成绩斐然。然而,由于市场发展迅猛,且证券市场上新生事物多,法律规范和制度建设跟不上。政府监管部门既要培育、扶持和发展这个市场,又要进行法制监管,规范市场。这就形成一个矛盾,扶持和监管之间的矛盾。而且监管部门为了解决一些短期凸显的问题,往往采取急救办法,甚至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调控市场,虽然暂时缓和了事态,但是很可能为日后的市场发展和监管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隐患。监管存在滞后性和弱效性。尽管我国证券监管机构近年来加大了对欺诈与操纵的打击力度,但行政监管往往是事后监管,监管存在显著的滞后性和弱效性。从违规行为的发生到监管机构做出处罚,往往历时弥久,监管行为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另一方面,监管力量相对有限,调查费用不菲,一些市场欺诈行为未被处理,成为漏网之鱼,使违法者产生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实际上,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却转嫁到公司股东身上,并无过错的中小股东往往受害最深。对应承担直接责任的违规公司的高管人员处罚过轻,弱化了监管效果。 证券监管决策缺乏科学性。目前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决定了中国证监会是证券市场的唯一监管机构,一方面提高了证券监管决策实施的权威性,但另一方面却可能有损决策的科学性。我国的证券监管机构作为政府代表,除了承担监管职责以外,还担负着培育和完善证券市场的职能,而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焦点问题—— —金融体系的创新与改革—— —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这些背景决定了不同领域的金融法规政策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和制约性。比如,证监会的某项措施可能符合单一证券监管目标的最优化,但由于与其他金融管理机构处于分割状态,其监管决策未必能达到国家整体金融及经济发展的最佳效果,因此证券监管决策缺乏科学性在所难免。对投资者的保护机制不够完善。海外成熟的证券市场对投资者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投资者教育机制。对投资者在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强教育,尤其是加强市场风险教育,有利于投资者熟悉市场、认识市场运作的客观规律,就像对适龄儿童进行系统的免疫接种一样,打预防针对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大有好处。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叶艳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证券市场又是一个风险高度 集中的市场,具有风险来源广、传导性强和社会危害巨大等特点。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与飞速发展的现实要求还存 在很大的差距。实践表明,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可以提高运行效率,防范和化解风险,使证券市场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关键词:证券市场监管现状发展趋势 125 ··

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论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现状、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内容摘要:建立和完善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监管体系尤为重要。证券市场能否有效运行则是证券市场监管能否发挥其重要作用的鉴证。因此,针对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力求突破现行体制,完善主体结构,健全制度体系,不断提高监管效能,保障市场安全有效运行,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证券市场市场监管有效运行 一、引言 我国证券市场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有过不少经验与教训,与此相伴的,是不断完善的证券市场法治。一般来讲,事物越新、变化越快,所面临的法律约束越多,但突破瓶颈后的跳跃式发展力量极大。证券市场是发行和交易的场所,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传统市场相比,证券市场面临更大的风险因素和不确定性,一旦失控后果极其严重。因此,证券市场监管极为重要。 二、证券市场现状分析 我国证券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初证券市场初步建立时起,经过近20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上海、深圳为主的两大证券交易市场,并且以创业板、中小板以及主板为主的多层次、立体化的证券发行与交易体系。此外,新三板市场和即将建成的国际板市场将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的其他省市还存在着场外交易市场。 与证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相适应,信息披露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证券市场成立初期,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包括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及其执行机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于1993年4月22日发布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该条例第六章专门就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了规定,并要求上市公司及时披露对股票的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而投资人尚未得知的重大事件。中国证监会于1993年6月10日颁布了《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规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标准,对持续信息披露做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此外,中国证监会还对上市公司中期报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以及其他要求进行了规范。 三、证券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制度缺乏长远规划 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成绩斐然。然而,由于市场发展迅猛,政府监管部门疲于应付大量繁杂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不经意忽略了对市场发展急待解决的根本的监管制度建设。 (二)缺乏一个有效的监管体制 这样容易产生外部的运营成本,也会诱发监管机关内部的道德风险,即监管机关不顾其行为引起的社会成本和收益,而只关心本部门的成本和收益。另外,监管者也有宽容监管的道德风险,放松对证券公司的要求和对风险能力的限制,隐瞒证券公司的不良状况。 (三)监管存在滞后性 从违规行为的发生到监管机构做出处罚,往往历时弥久,监管行为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另一方面,监管力量相对有限,调查费用较大,一些市场欺诈行为未被处理,成为漏网之鱼,使违法者产生侥幸心理,铤而走险。 (四)监管存在弱效性 实际上,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却转嫁到公司股东身上,并无过错的中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研究—毕业论文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研究—毕业论文江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引言 随着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迅速,市场竞争越加激烈,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增加销售额。企业实行赊销或其他优惠的销售政策,以达到将产品销售出去的方法;销售与存款所存在的时间差以及企业所缺乏的商业信用意识都将导致企业的应收账款的产生,严重的甚至威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企业的信用与管理政策。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目标,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并在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盈利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只有当所增加的销售盈利超过运用此政策所增加的成本时,才能实施和推行使用这种信用政策。同时,应收账款风险管理还包括企业未来销售前景和市场情况的预测和判断,及对应收账款安全性的调查。如企业销售前景良好,应收账款安全性高,则可进一步放宽其收款信用政策,扩大赊销量,获取更大利润,相反,则应相应严格其信用政策,或对不同客户的信用程度进行适当调整,确保企业获取最大收入的情况下,又使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点。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重点,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客户的信誉情况制定企业合理的信用政策,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为达到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目的的必须合理制定的方针策略。 研究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意义,首先,科学地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管理可以控制企业的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满足企业正常经营发 1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研究

展对资金的需求又不对后续规模扩大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其次,对这些应收账款带来的影响进行客观的和正确的评估,并做好充分的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或避免坏账损失的发生,保证应收账款的回收效率。此外,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可以有效的保证财产的安全,而对销售人员的约束和激励政策,可以很好的调整企业重销售轻回款的不良现状。 第一章应收账款相关概述 1.1应收账款的定义 应收账款(Receivables)指该账户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业承兑汇票。在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列为流动资产,其范围是指那些预计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收回的应收款项。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因此,应收账款的确认与收入的确认密切相关。通常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是由于企业赊销而形成的,赊销虽然能扩大销售量,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但同时也存在着一部分货款不能收回的风险。这种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称为坏账,给企业带来损失,增加企业风险, 2 江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 1.2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1.2.1在市场竞争激烈下为扩大市场销售额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竞争机制的作用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上商品空前丰富,商业竞争日益激烈。各生产企业纷纷采取各种营销策略来销售本企业的产品。在商

关于证券市场风险的论文

论文(报告)正文: 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一、中国证券市场风险的总体特征 证券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影响证券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发生变异,引起证券市场价格非理性波动,从而使市场参与主体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证券市场风险可划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指处于同一市场中的所有证券市场共同面临的、由整个经济或者政治形势的变化所造成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则是指存在于个别证券的、由某一个行业和企业的自身因素所带来的风险。系统性风险有两个特点:一是证券价格波动对所有投资者都起作用,二是投资者无法通过投资组合方法消除系统性风险,投资者规避系统性风险的手段主要是采用同一交易品种在相同时间内的反向操作技术,即风险对冲是降低系统性风险的主要方法。非系统性风险有三个特点:一是由特殊因素引起的,二是只影响个别证券的收益,三是可以通过投资多样化来规避。 目前,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之中,一方面,旧的计划体制依然在社会经济的许多领域发挥着种种作用,干扰甚至阻碍着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另一方面,新的市场经济体制脱胎于旧的计划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尚不能有效地规范和调节自身的运行,使得中国证券市场不仅具有成熟证券市场所具有一般风险因素和证券市场发展初期的特殊风险因素,更具有经济转轨时期特有的体制性风险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剧烈 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主要是受市场供应和需求等基本因素的影响,任何减

少供应和资金增加的因素,将导致价格是上涨的的变化,反之,任何增加供应或减少资金流入的因素,将导致价格下跌。然而,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一些非供求因素也对市场价格的变化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就使投资市场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难以预料。 2. 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加剧投资风险 中国的上市公司普遍质量低下,投机价值远远超过了投资价值。这其中既有体制上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首先,中国许多上市公司并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保留了旧体制的不少缺陷。其次,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动机不纯。第三,欺诈广大投资者。上市公司通过做假账来美化自己的业绩。第四,国有股权的主导地位和所有者缺位。 3.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公开化程度低,信息披露不完善 目前,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第一,信息披露非主动性。第二,信息披露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第三,信息披露的滞后性和不连续性。第四,信息披露的虚假性。 4. 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不足 实行监管的目的,就是要减少市场摩擦,降低交易成本,防止垄断、操纵市场和欺诈行为的发生,减少市场风险,维护市场秩序。证券市场是一个需要实行监管的市场。然而,过紧的监管会引起市场参与的减少,抑制市场活跃度和创新概念的推出,增加交易成本。而过松的市场监管则会纵容欺诈行为和市场操控,损害投资者。我国证券监管者的问题体现在:第一,监管理念与市场要求存在偏差。第二,监管体制尚未健全,行业自律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二、健全证券市场风险防范机制 (一)完善风险防范的制度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虽已初具规模,但由于市场发育和政府行为的探索性和渐进性特点,政府风险防范仍然存在制度性缺陷,突出表现在:缺乏市场避险机制,退市机制不够完善和投资者保障机制不健全、运行不到位等方面。因此,我们必须以新的理念,有针对性地强化制度性建设,形成完善的市

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世界上最早买卖股票的市场出现在荷兰,时间是1602年。因为荷兰海上贸易发达,刺激大量的资本投入,因而产生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的需求。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是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因为当时还没有完备的股票流通市场,更没有独立的股票交易所,所以只能靠本地的商人们零星地进行股票买卖中介,股票交易也只能在阿姆斯特丹的综合交易所里与调味品、谷物等商品混和在一起交易。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政策,由此开启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在中国经济发展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当代证券市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社会资金的巨大需求,国家开始了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并率先在上海、深圳等地展开。改革开放后国内第一只股票———上海飞乐音响于1984年11月诞生。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开始上海股票的柜台交易。1988年,深圳特区尝试对一些企业进行股份制改制,选择了5家企业作为股票发行上市的试点,其中包括一家由深圳几家农村信用社改组而成的股份制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由此产生了经人民银行批准公开发行上市的中国第一支股票。同年,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开始了深圳股票的柜台交易。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开始仿效上海和深圳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并相继设立证券公司或交易部进行柜台交易,提供证券交易服务。 从1990 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至今,中国证券市场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已由过去 单一依靠货币市场转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结合的新的运行机制。实践证明,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推动国有 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壮大国有经济的实力, 促进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开始发挥越来越显著的积极作用。但我国的证券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对如何完善股票市场还缺乏经验,加上中国进行股票市场实验的独特时代背景和经济背景,致使股票市场的运作体系,管理体制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和困扰,阻碍了股票的健 康发展。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已与宏观经济活动息息相关,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中国证券市场仍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与其他新兴市场一样,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规范和完善。 以下是中国证券市场上存在着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证券市场规模 证券市场规模过小。以股票市场为例,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从总体规模看,仍有很大不足:全世界平均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8%,发达国家约为25%;而我国仅为2.7%,至2007 年中期上升至10% 左右。另外,从股市总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重看,世界平均为30 % 左右;2006

探究中国证券市场的论文

探究中国证券市场的论文 《浅析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 关键词:中国证券市场;证券监管;杭萧钢构事件 摘要:证券市场的监管是国家规范证券市场的有效手段。我国证券市场起步比较晚, 还存在一系列的不足。本文以最近被证券市场炒的沸沸扬扬的杭萧钢构事件为案例,谈谈 作者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的一点看法,寻求更好的监管中国证券市场。 一、引言 证券监管是指证券市场管理机构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对证券的发行、交易以 及证券经营机构等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规范性的监督管理活动。多年来,证券市场发展的 经验教训表明,市场与市场主体的成熟与否与证券监管的成熟与否是相辅相成的。伴随着 金融对外开放,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必将面临新的 机遇与挑战,而有效的市场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杭萧钢构事件充分说明了如何建立 适应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已成为一项十分急迫的任务。 二、杭萧钢构事件 一事件概况 从2021年2月12日起,杭萧钢构600477就开始连续涨停,直至3月16日已经连续10个涨停期间包括2次临时停牌,涨幅超过159%。其背后究竟怎么样呢? 2月12日到2月14日3个交易日,杭萧钢构连续3天涨停板,期间并无任何消息披露,直至15日因《上海股票交易所上市规则》中相关规定公司股票价格连续三个交易日 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出现异常波动临时停盘一个小时,公司公布了 “公司正与有关业主洽谈一境外合作项目,该意向项目整体涉及总金额折合人民币约300 亿元”,而15日这一天公司的股票基本属于无量涨停。不论公司公布的消息的准确于否,真实于否,仅以上所说我们是否就应该好好的想想,为什么在上市公司没有任何消息披露 的情况下其公司股票就能创下连续3天涨停?这其中是否就就包含了我们常说的内幕操作? 庄家在之前震荡 中就首先吸收好了筹码,之后就开始强力拉升?之后的连续无量涨停,到3月16日之 后就停盘至今前后一共10个涨停板,尤其引人注目的是3月16日当天的成交量361451 手即3514.51万股,为平时成交量的3倍,成交金额为38831.15万元,其换手率达到了惊 人的34.23%!一个上市公司的股票一天的换手率达到?34.23%?相信每个股民都知道这个意 味着什么。是否庄家获利出货呢?的确,34.23%的换手率已经足够让庄家顺利出手持有的 大多数股票,获利抽身。这些都值得我们这些中小股民仔细的思考一下,并且思考一下中 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杭萧钢构的股票自3月19星期一起被上海证券交易所临时

证券市场风险

证券市场风险 证券市场是高风险的市场,其风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与冲击极大。 各国政府都把风险防范作为证券监管的重要目标。本文拟对《证券法》实施以来政府防范证券市场风险的行业实行分析。 一、政府防范证券市场风险的行为评价 我国政府防范风险的行为特征,是在证券市场发展进程中持续探索并 逐步形成的。在经济体制转轨中诞生和发展的我国证券市场,绝大多 数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有先天性“缺陷”,不规范运作比较普遍,90%以上的中小投资者普遍缺乏风险意识,从而决定了我国证券市场的风 险防范难度较大。所以,防范证券市场风险,保证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理所当然地成为我国证券监管的首要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证 券市场10年的发展历史,也是风险逐步积累与防范、控制、化解持续 交替的历史。以《证券法》的颁布实施为分界线,政府防范市场风险 的行为,基本上能够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证券市场建立到1999年上半年。风险防范的重点在于 对二级市场波动水准的直接调控。具体手段包括行政干预、增加股市 供给、借助舆论工具及税收等手段直接调控股市。如1994年7月底的“三大政策”救市,1995年停止国债期货交易,以及1996年下半年至1997年上半年的一系列政策调控。这个时期,政府风险防范行为的目 标在于建立相对稳定的政策调控机制。因为政府行为的巨大强制性, 在市场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反而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第二阶段,自《证券法》颁布至今。风险防范的重点已不再局限于二 级市场,而是开始注重研究风险的根源,并对市场各参与主体的行为 实行规范。这个时期,政府防范市场风险的理念已经开始发生转变, 并逐步理解到:证券市场各参与主体是市场的风险主体,主体行为的 不规范是市场的风险源。所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便成为政府防范 市场风险的必然选择。具体体现在以下各方面:

金融证券市场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金融证券市场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证券市场是金融市 场的重要组成。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证券市场也随之发展开来,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逐渐增强,金融证券市场相应制度逐渐完善。然而,因我国金融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在长期发展中,国家政府就监管方面仍存在问题,影响了金融市场的健康 发展,对此,文章证券市场监管方面的问题展开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金融证券市场;监管;问题;解决措施新形势下,就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运行势态来看,证券 市场正处于亚健康状态,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在于:政府监管的不利。我国政府在证券市场监管中,一直追求的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而在证券市场实际运行中,证券市场却并未遵循政府意志,而是自由运行。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策略,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1.证券市场监管的简单概述 证券市场监管,主要是指政府行政部门运用相关法律规 范,对证券募集、发行、交易等流动过程进行监督,有效约 束证券投资机构非法牟利、恶意搅乱市场等行为。简单而言,证券市场监管,是对我国金融证券市场的一切经济活动、参与者等的行为进行的监管。 2.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方面存在问题2.1?C券市场较为单 我国是一个产业大国,即使我国仍处于发展状态,在商 品市场上却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规模也相对较小。而导致该

现象的原因则是:我国经济发展、融资制度等问题,多数企业对银行贷款过于依赖,企业内部融资制度规范性、完整性存在问题。最终,证券市场单一、狭窄,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壮大。 2.2监管制度存在问题新形势下,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经济 市场发展迅速, 金融证券市场也随之发展。然而,在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中仍存在问题,缺乏相应的制度控制,监管制度也缺乏长远规划,过于追求高效、快速的经济发展,忽视了稳健、安全的指导思想,使得证券市场发展出现危机。实际上,在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政府相关行政部门监管方式存在看缺陷;证券监管决策缺乏科学性;政府监管主体的权利过于集中等,为证券市场带来混乱,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长远发展。 2.3法治监管不完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