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城市雨水排放系统的现状与发展浅析

城市雨水排放系统的现状与发展浅析

城市雨水排放系统的现状与发展浅析
城市雨水排放系统的现状与发展浅析

城市雨水排放系统的现状与发展浅析

摘要: 本文通过对浙江宁波市在台风、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下雨水排放系统的研究,分析其雨水排放系统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科学有效的雨水排放系统的整改措施和发展建议,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排水能力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应对能力。

关键字: 雨水排放系统;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发展建议

1 引言

雨水排放系统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体系,是促进城市规划及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宁波市地处东南沿海,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夏季常会受到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侵害。过去几年里宁波市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洪涝的敏感性不断增强。

2 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历年的台风、强降雨等突发性极端天气考验了城市的雨水排放系统。例如,2012年的强台风“海葵”和2013年的强台风“菲特”分别造成宁波市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1.9亿元和333.6亿元。强台风带来的暴风和强降雨,造成余姚全城70%被淹五天,宁波市超5万辆汽车受损,地势低洼区域雨水倒灌,城区多处重要路段、下穿通道积水严重,部分道路被冲毁。

图1 下穿通道受淹图图2 道路冲毁图

引起城市内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短时间内降雨量大、受纳的江河水位高是其客观诱因,而雨水排放系统的排水能力不足是其客观直接原因。造成雨水排放系统排水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了规划设计有待完善,老旧区域及乡镇现有排水系统的落后,河道局部堵塞,排洪体系不完善,排水系统管理体制亟待改进等。

2.1 规划设计有待完善

1.部分重要区域的排水设施设计标准偏低。对常年遭遇台风、强降雨等天气的城市来说,降雨量易超过设计排水能力,从而造成积水等问题。

2.室外地面硬化程度较高。在高歌猛进的城市化进程中,地面硬化面积的增加意味着渗水能力的弱化,径流系数的增加,且使地面渗水功能大幅降低,地下蓄水能力差,一旦雨水袭来,会在短时间内使排水系统不堪重负,形成积水。

3.城区多处下穿通道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现象。早期修建的下穿工

雨水收集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施工准备 (2) 1、作业条件 (2) 2、施工机具 (2) 三、施工工艺流程 (2) 1、测量放线 (2) 2、井点降水 (3) 3、钢板桩支护 (6) 6、混凝土垫层及模板安装施工 (9) 7、雨水收集系统安装 (9) 8、回填 (10) 四、质量保证措施 (10) 1、质量控制目标 (10) 2、质量保证体系 (10) 3、质量保证各项制度 (10) 4、质量控制及技术措施 (11) 五、应急措施及注意事项 (12) 1、应急措施 (12) 2、注意事项 (12) 六、基坑四周的安全围护 (12) 七、安全施工 (12) 八、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13) 1、文明施工目标 (13) 2、文明施工的措施 (13) 一、工程概况 市第一中学新城区校区,位于xxxxxxxxxxxxxxx。现欲收集该项目部分区域所有雨水,建一雨水收集池,经过处理后的雨水用于该区域的绿地浇撒,道路冲洗使用。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及工程进度的顺利开展,我公司采取以下施工方案。 1、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及现场实际情况,发现该区域地下水位较高,现场无法直接

开挖土方,故我单位采用井点降水的施工方案。 2、雨水收集系统开挖深度平均约为4.67米,为了保证基坑的安全,经现场实际勘察发现,现场不满足放坡施工条件,故我单位采用钢板桩支护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 1、作业条件 ⑴土方开挖 ①制定开挖方案,确定合理的开挖方式、施工顺序,选择适当的施工机械。 ②将施工区城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③做好建筑物的标准轴线桩、标准水平桩,用白灰洒出开挖线,必须经过检验台格,办理完验线手续。 ④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标志。 ⑤熟悉图纸。 2、施工机具 铲土机、自卸汽车、挖掘机、手推车、铁锹、50m钢尺、20#铅丝、尖、平头铁锹、手锤、手推车、梯子、铁镐、撬棍、钢尺、坡度尺、小线等。 三、施工工艺流程 1、测量放线 ⑴开挖前根据施工图和放线控制桩测量确定雨水收集系统中心线和附属构筑物位置,

屋顶雨水收集系统

屋顶雨水收集系统 【篇一:高层建筑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研究】 龙源期刊网 .cn 高层建筑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研究 作者:吕子明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结构逐渐 向高层、大型等方向发展,由于高层建筑的用水量较大,增加了工 程成本,使得建筑用水紧张问题成为了建筑施工的重要问题,因而,要发展节能建筑,提高建筑结构的节水性,而雨水作为一种天然的 水资源,可以缓解建筑用水压力,充足建筑用水水源,有效控制工 程成本,而文章主要分析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对高层建筑的重要意义,阐述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特点,进而探讨了雨水收集利用系 统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从而推进节能建筑的推广与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 随着城市经济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加深了城市用水的压力,也 扩大了城市生态环境矛盾问题,因而,为了解决用水紧张情况、生 态环境问题,人们和现代建筑行业已经普遍认识到雨水收集利用的 重要意义,而且建筑行业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通过增加雨水收集利用 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建筑结构的节水环保效果,而且有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水污染,极大提高城市的生活环境质量。 1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对高层建筑的重要意义 雨水是一种利用成本低、经济性较高、来源充足的补充水资源,已 经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建筑行业等各个领域中,且得到了普遍的认 可与充分的利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作为一种补水水资源,在高 层建筑的节能、高效等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第一,使用 方便,来源充足,高层建筑居民小区就可以建立属于小区的独立雨 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水源,可以充分利用降落在小区的雨水来节约水 资源;第二,雨水收集利用可以缓解城市地下水道的排水压力,通 过收集降落在高层房屋建筑屋顶的雨水,可以减轻城市城市地下水 道的排水量,有效避免出现城市型洪水的发生;第三,具有很大的 用途,通过收集雨水可以用于居民日常生活用水,也可以用于消防 用水的备用水源等。总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中的应用,不仅可以缓解国家用水压力,完善高层建筑小区的使用 功能,而且不断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的用水需要,充分利用了自然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第一部分规划编制大纲 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规划背景 1. 区位条件 2. 地形地貌 3. 地质水文 4. 经济社会概况 5. 上位规划概要 6. 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1.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2. 问题及成因分析 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一)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 (二)城市现状排水系统能力评估 1. 排水系统总体评估 2. 现状排水能力评估 (三)内涝风险评估与区划 三、规划总论 (一)规划依据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范围 (四)规划期限 (五)规划目标 (六)规划标准 1. 雨水径流控制标准 2. 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设计标准 3. 城市内涝防治标准 (七)系统方案 四、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一)径流量控制 (二)径流污染控制 (三)雨水资源化利用 五、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一)排水体制 (二)排水分区 (三)排水管渠 (四)排水泵站及其他附属设施 六、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一)平面与竖向控制 (二)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

(三)城市防涝设施布局 1. 城市涝水行泄通道 2. 城市雨水调蓄设施 (四)与城市防洪设施的衔接 七、近期建设规划 八、管理规划 (一)体制机制 (二)信息化建设 (三)应急管理 九、保障措施 (一)建设用地 (二)资金筹措 (三)其他 十、附件 (一)近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列表 (二)规划附图要求 第二部分关于规划编制大纲的说明 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规划背景 1. 区位条件

描述城市位置与区位情况。 2. 地形地貌 描述城市地形地貌概况。 3. 地质水文 描述城市气候、降雨、土壤和地质等基本情况。 4. 经济社会概况 描述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情况等。 5. 上位规划概要 (1)城市性质、职能、结构、规模等内容。 (2)城市发展战略和用地布局等内容。 (3)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城市排水防涝相关的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等内容。 6. 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重点分析城市防洪规划、城市竖向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水系规划等与城市排水与内涝防治密切相关的专项规划的内容。 (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1.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1)城市水系 城市内河(不承担流域性防洪功能的河流)、湖泊、坑塘、湿地等水体的几何特征、标高、设计水位及城市雨水排放口分布等基本情况。 城市区域内承担流域防洪功能的受纳水体的几何特征、设计水(潮)位和流量等基本情况。 (2)城市雨水排水分区 城市排水分区情况,每个排水分区的面积,最终排水出路等。 (3)道路竖向 城市主次干道的道路控制点标高。 (4)历史内涝 描述近10年城市积水情况,积水深度、范围等,以及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间接经济损失。 (5)城市排水设施 城市现有排水管渠长度,管材,管径,管内底标高,流向,建设年限,设计标准,雨水管道和合流制管网情况及城市雨水管渠的运行情况。

城市雨水排放系统的现状与发展浅析

城市雨水排放系统的现状与发展浅析 摘要: 本文通过对浙江宁波市在台风、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下雨水排放系统的研究,分析其雨水排放系统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科学有效的雨水排放系统的整改措施和发展建议,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排水能力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应对能力。 关键字: 雨水排放系统;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发展建议 1 引言 雨水排放系统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体系,是促进城市规划及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宁波市地处东南沿海,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夏季常会受到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侵害。过去几年里宁波市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洪涝的敏感性不断增强。 2 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历年的台风、强降雨等突发性极端天气考验了城市的雨水排放系统。例如,2012年的强台风“海葵”和2013年的强台风“菲特”分别造成宁波市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1.9亿元和333.6亿元。强台风带来的暴风和强降雨,造成余姚全城70%被淹五天,宁波市超5万辆汽车受损,地势低洼区域雨水倒灌,城区多处重要路段、下穿通道积水严重,部分道路被冲毁。 图1 下穿通道受淹图图2 道路冲毁图 引起城市内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短时间内降雨量大、受纳的江河水位高是其客观诱因,而雨水排放系统的排水能力不足是其客观直接原因。造成雨水排放系统排水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了规划设计有待完善,老旧区域及乡镇现有排水系统的落后,河道局部堵塞,排洪体系不完善,排水系统管理体制亟待改进等。 2.1 规划设计有待完善 1.部分重要区域的排水设施设计标准偏低。对常年遭遇台风、强降雨等天气的城市来说,降雨量易超过设计排水能力,从而造成积水等问题。 2.室外地面硬化程度较高。在高歌猛进的城市化进程中,地面硬化面积的增加意味着渗水能力的弱化,径流系数的增加,且使地面渗水功能大幅降低,地下蓄水能力差,一旦雨水袭来,会在短时间内使排水系统不堪重负,形成积水。 3.城区多处下穿通道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现象。早期修建的下穿工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篇一: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 成更大的压力。雨水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措施。因此论文从国 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现状分析出发,进一步探索和认识雨水利用 的意义、雨水利用系统和雨水利用要点分析,并进而以成都市作为 实例,对雨水利用在成都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关键词】:雨水收集绿色建筑雨水利用 国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现状分析 据统计,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 特别在一些大型、超大型城市,水资源供求矛盾更加尖锐,直接影 响到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 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 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雨水利用是解决水 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 环境的有效措施。 1、国外城市雨水利用概况 德国是欧洲开展雨水利用工程最好的国家之一。目前,德国雨水利 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产业化阶段。在澳大利亚,许多新开发的 居民点附近的停车场、人行道铺的都是采用了透水性很强的地砖, 并在地下修建地下蓄水管网。而目在新建的道路上,路两旁的树底 下甚至预留了积水孔,道路上的雨水不是流入下水道,而是通过路 旁的积水孔直接被存蓄到树下面的积水池。日本的城市雨水资源利 用在亚洲是开展最早的。在有“花园式城市”、“花园式国家”美誉的 新加坡,无论是道路两旁、街道周边、海边还是建筑物周围,到处 都是树木花草。这些绿化都是自动浇灌的,而且都有雨水利用装置。 2 、国内城市雨水利用现状 我国雨水资源利用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新疆的“坎儿井”到北 京北海团城的“倒梯形方砖、集水涵洞雨水利用工程,都是古代雨水 利用的典范。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大规模的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我国 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资源研究与利用起步较晚,自90年代起,北京、上海、天津、大连、哈尔滨、西安、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 【篇一: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pp模块产品说明】“亚源”牌yypm系列pp雨水模块说明书 产品概述: 亚源pp雨水模块采用聚丙烯(pp)为原料,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型工艺生产而成,产品具有无毒无污染,耐酸耐碱,经久耐用,耐老化强 等特点。pp雨水模块长期在水中不会析出任何有害物质污染雨水, 因此被广泛应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雨水收集存储池,单个模块 采用相互拼接的方法,运费方便施工简单,后期维护成本低。 产品参数: ? 设计灵活:由若干个模块组合成一个水池,形状可以根据现场需 要任何组合,不受场地限制。 ? 寿命长久:亚源雨水模块具有抗老化、耐腐蚀、耐高低温等环境 适应能力强。 ? 施工便捷、工期短:模块采用相互拼接的方法,施 工简单,无需大型机械,并可现场组装成箱,实现当天开挖当天回填。 ? 运输便捷:分体式设计,模块折叠存储和运输,节省宝贵的运输 空间和成本。 ? 承载力强:亚源pp雨水模块采用镂空设计,有八根柱体支持,另 如需加强 型可以增加立柱数量。 ? 结构稳定:亚源雨水模块采用反打开设计,组装成型后成为一体 非常稳固。 ? 节约空间:雨水模块安装在地面以下,上面可继续建 绿化、广场、运动场等, 不占用地面空间。 ? 绿色环保:亚源雨水模块采用聚丙烯(pp)为原料,安全无污染,后期材料 可回收利用。 ? 维护便捷:亚源雨水模块设计有专用的反冲洗孔,方便沉积泥沙 的冲洗。产品用途: 亚源雨水收集模块适用的区域非常广泛,涵盖城市住宅区、市政公 共道路、广场、公园绿化、工业园区等,节约了有限的外部空间。 标准型可以安装在园林区,住宅区,加强型和特加强型可以安装在 行车区域。

市政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统设计分析

市政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统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14T17:42:42.22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作者:王爱娟 [导读] 把握工程施工要点,保证施工质量,以满足城市道路的排水要求,营造良好的城市交通环境。 河北省衡水市排水管理处 053000 摘要:为了维护我国城市环境,市政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统的建设十分重要,排水系统的良好应用有效地维持城市环境的平衡,进而大部分城市开始建设或者改建市政排水系统。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市政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统设计,并对市政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统的管道排水设计、路基排水设计、路面排水设计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市政道路;雨污排水;管道系统;路基排水设计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城市规模及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给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其中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是及时排出雨水,保持道路通畅的关键设施。应结合以往经验以及城市道路实际,做好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把握工程施工要点,保证施工质量,以满足城市道路的排水要求,营造良好的城市交通环境。 1市政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统设计分类分析 1.1明沟系统 明沟系统是市政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统设计当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分类,其主要设置与道路的出口、人行横道等位置,通过涵管、盖板等设备的功能,结合明沟来实现排水。在现代的技术水平上来说,明沟系统又被分为横向明沟、纵向明沟两个种类。此两明沟系统均是具备了独特的功能特点,可以应对不同的实际情况来使用,但无论是哪种明沟系统,明沟的设计都应当保持梯形,底部的高度至少要保持在30cm以上,而如果需要对明沟边坡进行铺砌时,其设计比例应当为1∶0.75-1∶1区间。明沟系统主要包括了干管、检查井、雨水口、街沟、连接管等,在实际使用时道路表面的雨污水会首先通过纵向或横向明沟流入街沟之内,进而通过结构将雨污水引入道路的雨水口,最终通过雨水口雨污水将通过连接管、干管的引流被排入湖泊当中。 1.2暗管系统 暗管系统与明沟系统的应用方式基本相同,但区别在于明沟系统较为适用于空间相对疏松的区域。而暗管系统则适用于空间密集的区域;暗管系统主要通过管道代替街沟,并埋设于地下,只留有稍低于地面水平面的管口来接收雨污水。暗管系统的应用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整体大部分的结构都掩埋在地下,因此不容易侵占空间,但是为了保障其接受雨污水的效果,其外留的管口较多,在施工难度上要稍高于明沟系统。 2现代市政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统制度分析 2.1分流制排水制度 分流制排水制度是一项较为先进的排水制度,其主要是通过不同的排水系统将雨水与污水分开排放。这种方式在实际的应用当中,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实现,第一将雨水、污水的排水管道按照实际情况分开设置,以此实现雨水、污水分开排放;第二则是只设置污水管道,进而使雨水、污水都进入污水管道后,在之后的蓄水池接收雨污水体,最终通过相关技术将雨污水区分,再将有利用价值的雨污水回收利用,而不可利用的则进行分开排放。分流制排水制度的优点在于可以增加水资源的回收利用,但因为工艺步骤的复杂,其施工成本会相对较高。 2.2合流制排水制度 合流制排水制度是一项十分传统的排水方式,其实际上与上述第二种分流排水制度方法类似,即是通过单一的管道来接受雨污水,但不同的地方在于,雨污水进入管道之后并不会通过蓄水池进行接受,而是直接排放于天然的水体当中,此排水方式施工步骤简便,成本也相对较低,但是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导致雨污水的污染程度严重,其直接将雨污水排入天然水体可能会造成重大的影响,所以综合来说合流制排水制度的弊大于利。 3市政道路雨污水排水的优化设计分析 3.1市政道路排水管规模计算 市政道路排水管规模计算,应根据自然地形的分水线正确地勾画出道路排水服务面积和人口,结合相关城市规划和道路最小纵坡,从而准确地计算出该道路排水所需要的管径及规模,这里需重点注意,道路沿线是否有转输过来的排水,如有转输排水,需相应增加转输流量,道路雨水重现期取值可根据道路所在城市规模和区域位置来取2~10a不等的重现期。道路综合径流系数根据道路服务范围规划用地情况各用地指标及所占面积比重按照内插法综合计算。排水管道纵坡设计一般情况下同道路纵坡,最小坡度一般≥3‰,最大设计流速 ≤5m/s,但在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地势落差较大的城市道路,道路纵坡普遍较大最大可能>10%,管道坡度按照道路坡度设计流速将不符合给排水规范要求,如果全部采用减少坡度跌水处理,则不利于道路地下空间综合管线横穿施工,随着新型复合管材出现并使用,管材各方面的性能均得到较大提高,根据GB 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6版)中说明,在污水计算流速达到最大设计流速3倍或以上的情况下,部分钢筋混凝土管和HDPE管等非金属管道仍可正常工作。根据塑料管道试验结果,分别采用含7%和14%石英砂、流速为7.0m/s的水对聚乙烯管和钢管进行试验对比,结果显示,聚乙烯管的耐磨性优于钢管。根据以上情况,规定通过试验验证,可适当提高非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 3.2路面的排水设计 市政道路排水包括市政道路表面排水与路面内部的排水,前者在设计时要注意设计的方案能快速地实现处理路面积水的效果,防止路面的积水严重影响车辆的行驶。后者要注重路基地下水的疏通,尽量避免路面的水进入路基对其冲刷造成地下空洞地面塌陷,路面塌陷情况近几年各地出现比较多,应引起重视。市政道路排水中要足够重视以下两方面的设计:合理布局排水管线及雨水口,既要考虑道路两侧地块排水的收集方便合理又要考虑道路本身的收水要求。道路两侧地块一般是通过排水管预留支管进行收集,道路实行单侧或双侧布管取决于道路宽度和两侧地块排水需要,综合考虑布置,以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在交叉口和低洼地方,应根据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来合理布

雨水收集系统方案

XX大学雨水收集方案 (一)设计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城市雨水作为水资源利用迅速在世界各地得到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和德国都很关注雨水的利用,如日本结合已有的中水工程,在城市屋顶修建雨水浇灌的“空中花园”,在楼房中设置雨水搜集装置与中水道工程共同发挥作用;德国在八十年代末就把雨水的管理与利用列为九十年代水污染控制的三大课题之一,修建大量的雨水收集装置来载流,处理及利用雨水,并且尽可能利用天然地形地貌及人工设施来截流,渗透雨水,消减雨水地面径流,减轻城市洪涝。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存在显著时空不均的现象,因此我国为缓解北方严重缺水问题进行南水北调工程,该项目工程量大,工期长,作为缺水地区不能坐等外源调水,应充分开发和回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水资源,其中雨水就是长期忽视的一种水资源,在传统的城市规划中一般采取的都是将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合并,雨水直接当做污水排掉,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在雨季时,往往因为一套管道无法在排污的同时又承担排雨的负荷,造成内涝。目前我国对雨水的利用率很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总之,通过雨水的合理收集与利用,补充地下水源,消减用水洪峰流量,有效控制地面水体的污染,对改善生态环境,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有重要的实施意义。 (二)设计前言 近几十年来,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雨水资源的价值,并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因地制宜的进行雨水综合利用。雨水利用就是直接对天然降水进行收集、储存并加以利用。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一般是从屋面雨水的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回用到控制。校园一直以来既是集中用水大户,也是浪费水的大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①水资源浪费严重。据调查,北京大学评选出的校园八大浪费现象,其中以浪费水居首。②校园面积广阔,尤其是绿化面积较大,不懂得利用雨水(中水),任其排入市政雨水管网。③校园内用水以学生生活用水、食堂用水、实验室用水、浇洒道路和灌溉绿化为主,其中以学生生活用水为主(主要为冲厕、洗衣等基本生活用水,饮用水占很少部分)。而现今校园管网不分用水情况,统一供水,造成自来水在某些方面的严重浪费。针对校园目前的用水情况,开发第二水源:雨水。雨水是污染很小的水源,经过简单的处理就能直接利用,但是根据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降水极不均与且相对较小),如果只建立雨水回收系统而不建立循环系统,则此方案的适用用性和经济性都大大降低。结合我校四方校区的总体规划,提出校园雨水利用措施。(三)设计总原则经济、适用、雨水利用率高。(四)设计方案对于雨水的回收利用工程可分为三个部分:雨水的收集、雨水的处理和雨水的供应。一般模式是将屋顶雨水通过雨漏管收集,通过分散或集中过滤除去径流中颗粒物质,然后将水引入蓄水池贮蓄,再通过水泵输送至用水单元。经净化的雨水一般用于学校的:水建环境,浇灌绿色林地,校园街道洒水,洗衣房用水,冲洗厕所和改善校园生态环境等。1、雨水回收技术主要有:( 1 )水径流收集来自屋面等面积的降水径流初期受到轻度污染,水质较差,实测资料表明, COD 为 2000mg/l ,SS为 1 000-3000m g /l,随着降雨时间迅速降低,降雨后期 COD (100mg/l), SS 为 20-50m g/l,色度45度,收集雨水时,一般要经过初期弃流,将水质较差的雨水,经过初弃装置,排至校园雨水管道,初期弃流量为2mm 降雨量计。( 2 )径流传输与贮存由于降雨的随机性,间断性和地理、气候、经济条件等因素,一般就地利用,贮存池不宜过大,造成浪费,一般按 1 年的水量存贮设计。(3 )

昆明市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规定

昆明市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规定 第一条为实现雨水资源化,节约用水,修复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减少径流污染,减轻城市洪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昆明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和《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等法律、法规和规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昆明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城市雨水收集利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雨水收集利用是指针对因建筑屋顶、路面硬化导致区域内径流量增加,而采取的对雨水进行就地收集、入渗、储存、处理、利用等措施。 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是指雨水的收集设施、入渗设施、储存回用设施、处理设施、调蓄排放设施及相关附属设施等的总称。 第四条市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管理工作。 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日常监管工作。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或者市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工作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六条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是节水设施的重要内容之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节水“三同时”的要求同期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一)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的建(构)筑物占地与路面硬化面积之和在1500平方米以上的建设工程项目; (二)总用地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广场、绿地等市政工程项目; (三)城市道路及高架桥等市政工程项目。 有特殊污染源的医院、化工、制药、金属冶炼和加工企业等,在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时,建设单位应当召开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参加的专题论证会。 第七条符合第六条规定条件的已建成企业、单位、住宅小区和公园、广场、绿地、城市道路、高架桥等市政基础设施,具备建设场地条件的,产权单位、管理单位或者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按照要求逐步补建雨水收集利用设施;主城四区政府、各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和市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督促或组织各产权单位、管理单位或者物业管理企业补建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第八条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的设计、施工,要结合再生水利用设施的建设,遵循建设工程地面硬化后不增加建设区域内雨水径流量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02359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第一部分规划编制大纲 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规划背景 1. 区位条件 2. 地形地貌 3. 地质水文 4. 经济社会概况 5. 上位规划概要 6. 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1.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2. 问题及成因分析 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一)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 (二)城市现状排水系统能力评估 1. 排水系统总体评估 2. 现状排水能力评估 (三)内涝风险评估与区划

三、规划总论 (一)规划依据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范围 (四)规划期限 (五)规划目标 (六)规划标准 1. 雨水径流控制标准 2. 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设计标准 3. 城市内涝防治标准 (七)系统方案 四、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一)径流量控制 (二)径流污染控制 (三)雨水资源化利用 五、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 (一)排水体制 (二)排水分区 (三)排水管渠 (四)排水泵站及其他附属设施 六、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一)平面与竖向控制 (二)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三)城市防涝设施布局 1. 城市涝水行泄通道 2. 城市雨水调蓄设施(四)与城市防洪设施的衔接 七、近期建设规划 八、管理规划 (一)体制机制 (二)信息化建设 (三)应急管理 九、保障措施 (一)建设用地 (二)资金筹措 (三)其他 十、附件 (一)近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列表(二)规划附图要求

第二部分关于规划编制大纲的说明 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规划背景 1.区位条件 描述城市位置与区位情况。 2.地形地貌 描述城市地形地貌概况。 3.地质水文 描述城市气候、降雨、土壤和地质等基本情况。 4.经济社会概况 描述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情况等。 5.上位规划概要 (1)城市性质、职能、结构、规模等内容。 (2)城市发展战略和用地布局等内容。 (3)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城市排水防涝相关的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等内容。 6.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重点分析城市防洪规划、城市竖向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水系规划等与城市排水与内涝防治密切相关的专项规划的内容。 (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浅谈城市道路积水问题及市政道路线性排水工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143024654.html, 浅谈城市道路积水问题及市政道路线性排水工程 作者:陆大友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4期 摘要:城市道路设计时,为保证行车安全、以及避免路面过早损坏,要求迅速及时地排除路面积水,同时为了改善城市卫生条件,保障生产和人民生活,还需及时排除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给排水设计实践,就从路面排水、路基排水、绿化带排水、下立交处地下水位的降低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城市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要点,并结合具体工程设计应用实例进行了论证说明。 关键词:现代城市;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路面排水;结构内排水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路面水害是使城市道路破坏的最主要病害之一。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排水不畅,会产生沉陷、开裂、松散及坑槽等,随着水分自裂缝不断浸入路面面层,沥青黏附性减小,并阻断沥青和集料的相互黏结,进一步破坏结构的整体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水分的作用下,会在接缝处形成唧泥,造成基层湿软,强度下降;混凝土板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产生不均匀沉陷,造成断板、错台、开裂等,最终导致路面早期破坏。 因此,合理有效地安排排水设施,可以保证路面结构处在一种干燥的状态,使路面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1 道路积水成因分析 通过对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发现,道路雨水排水系统根据降雨量等基础资料经水文水利计算所得出的排水管管径,理论上均能满足本地区道路排水流量的要求,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路面上仍然存在积滞水,那么造成道路积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通过水文水力计算分析可知: (1)当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大于雨水口所需排泄的设计径流量时,则路面不会产生积水,或者说路面积水的可能性不大。 (2)当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小于雨水口所需排泄的设计径流量,雨水口不能及时地将雨水排入主管道。

当前城市雨水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当前城市雨水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摘要: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急增,原有城市雨水排水系统面临规模有待提升和系统老化的双重压力下,排水系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在暴雨时期出现内涝,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本文简单讨论了当前城市雨水排水系统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字:雨水,排水系统,城市建设 在近几年夏季的强降雨过程中,不少大城市看似光鲜华丽的城市下面,排水系统瘫痪,城区内涝严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巨大损失,排水系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分析成因有以下几点: 1凸显出的问题 1.1城市建设缺乏长远规划,不符合绿色城市建设的要求 部分城市发展单纯求规模,普遍存在过于功利,忽视排水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未考虑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规划不具备发展的眼光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如我国南方湖北、江西等省的城市内有大面积的湖泊,可以作为雨水汇集储存库,但是随着房地产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地价不断飙升,一些开发商盯上了市区中的湖泊;加上地方规划部门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也受到“土地财政”的短视观念影响,导致大面积的湖区被填埋,并被用来建筑住宅小区、写字楼,湖泊原有的排洪、减淤功能被改变,进一步加剧了雨季期间的城市内涝。 此外,一些原本降雨量较小的西北地区,近几年因气候变化,降雨量增加较多,而一些城区配套雨水排水系统设施不足,雨后道路积水长期无法排走,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1.2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偏低,设计规范和法律法规未系统化、现代化。 在城市排水中,设计标准通常是用排水系统所能排泄的某一暴雨所发生的频率或重现期来表示。在我国排水标准严重滞后,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重现其常为0.33年-l年,一般不超过5年,特殊重要的地区也不超过l0年,而与其他国家相比,国外城市的排水系统标准普遍较高,纽约是按10-15年一遇标准;东京是按5-10年一遇标准[1]。此外,我国的城市排水系统多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排水管径普遍偏小,过水能力严重不足,再加上管材质量及管道坡度控制不严格等问题,造成雨季路面积水严重,严重影响城市环境。 目前雨水利用还缺乏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各地的雨水利用处于摸索阶段,缺乏充分的科学分析和指导。雨水利用系统的组成、集流面的面积、储水池的防渗材料选用,水窖水质的净化,都尚未形成成套的标准和规范。我国的城市雨水排水方面的法制建设也未跟上需求,尽管也有一部《防洪法》,但在防城市内涝

构建城市雨水系统

构建城市雨水系统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应坚持因地制宜、生态优先、规划引领的原则,依靠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可持续的技术与标准系支撑,多专业的协同配合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一、城市雨水系统的内涵与分类 城市雨水系统可以概括为:为了实现缓解城市内涝,消减城市径流污染、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使城市开发过程中水文影响最小等目标,通过自然和人工方式进行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组合的城市雨水综合控制利用与管理系统。它是城市水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多目标雨水系统具有绿色生态、多尺度、多目标、追求良性水文循环等特征,这源于对城市雨水问题根源的准确把握,即传统单一排放模式对“降水—渗透—径流—蒸发(蒸腾)”自然水文循环过程的破坏。城市雨水系统涉及水环境、排水防涝、防洪等各个方面,应明确职责划分,建立相关职能部门协同管理机制,有条件的可采取集中统筹管理的模式,提高城市雨水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不同的设计目标就会构成不同的雨水控制利用与管理子系统,根据应对暴雨事件的大小,可分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微排水系统)、城市管渠系统(小排水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大排水系统)。根据控制对象,可将其分为水量控制系统和水质控制系统;根据其系统目标,可分为排水防涝系统、径流污染控制系统、雨水集蓄回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等;根据措施类型的不同,可分为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两类。具体城市、区域或项目的雨水控制利用系统方案制定时,一定要结合城市水资源和水环境特征,综合考虑多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和优先次序,这样才能使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作为水环境保障和生态保护的重大战略发挥作用。 二、多目标雨水系统的构建与管理 1、技术理念 纵观发达国家城市雨水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城市雨水管理模式或理念大体经历了“雨水排入沟渠的治水阶段→雨水排入管道的排水阶段→雨水管道分流阶段→减少雨水排入管道的减排阶段→控制雨水不引起洪涝灾害的防涝阶段→防治洪涝的同时控制水质的控污阶段→考虑雨水设施的生态性能阶段→雨水作为流域尺度控制阶段→绿色和安全消纳及排放雨水的综合阶段→恢复最初自然水文循环的可持续阶段”的转变过程。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及我国雨水管理系统的发展呈现出由雨水管道分流阶段直接到恢复最初自然水文循环的可持续阶段的跨越式发展特点,此举措开辟了中国雨水行业发展的新时代,但无疑也会遇到巨大的挑战。 在跨越式发展过程中,面对恢复最初自然水文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即海绵城市建设这一全新的理念,需要充分理解海绵城市的重要概念与内涵。根据当地特点,通过源头—中途—末端的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相结合,综合实现径流总量控制、径流污染控制、内涝控制等多目标。虽然目前部分法规、标准对径流污染控制、生态环境保护有所涉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提出了“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多重目标,但在当前重点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大背景下,排水防涝仍是城市雨水管理的核心目标,在此次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中,也将“城市发展对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建设、调蓄雨洪和应急管理能力需求强烈”作为申报的主要资格审核条件。

城市智能化排水系统分析

一、引言 城市排水系统,作为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居民正常生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濮阳市污雨水排放虽然有所改善,但是距离环保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河两侧出水口闸板全部是现场开启和关闭,当开启雨水闸板时雨水管道内原有沉积的雨水排进河里,造成河水变黑现象。另外,城区内泵站的集水池都是雨污合流形式的,下雨时开启雨水泵,集水池内部分污水顺着出水口排进河里,也是造成河水变黑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河水污染,河边出水闸板中雨以下不开启,全靠污水管道输送污雨水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到河里,管道细流不及,造成了路面积水现象。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濮阳市污雨水排放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一套智能化排水理念。 二、智能化排水系统 智能化排水系统,是一种排水联动机制,城市排水及污水处理形成了集中统一管理。具体而言,是指将河道两侧出水口闸板开启、泵站提排、污水处理等有机结合,实现分散监控,集中管理,使城市排水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一)智能化排水系统基本设计思路 本系统主要思路是改造扩容四座污水处理厂,重新布局前期雨水管道,前期雨水管道终端直接和污水处理厂进水池相通,并设置专用闸板,首先主要和各泵站前期雨水泵出口相接通,并设置专用闸板。将河道各排放出口设置一套雨水专用闸板。如果出口管道是方沟采用橡胶密封的手电两用方闸板。如果出水管道是圆形的就采用手电两用的不锈钢球阀,闸板现场控制箱内部现场设置与PLC控制终端相匹配的传输端口,各个控制现场设置污水监测传感器、液位控制传感器。实时监测出口水质和液位情况,并把监测数据上传到PLC终端柜,现场控制器根据现场液位和水质情况开闭出水闸板。各市政雨水泵站部分雨水泵改造成前期雨水泵,出口和前期雨水管线相连,雨水泵与通向河道的雨水管道相连,雨水泵通过出水阀门进入河道。当中雨以下雨量时直接开启前期雨水泵,通过前期雨水泵提排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重新排向河道。下大雨前期,启动前期雨水泵把管道里的沉积雨水排干净后再启动雨水泵排向河道,这样避免了河水变黑又减少路面积水。另外,现场PLC监控系统可以实现雨水有效控制。当水

广场雨水收集

广场雨水收集 【篇一:友谊时代广场雨水收集回用方案】 sys ? 水医生 系列 沈阳友谊广场雨水处理 回用工程 初步方案 北京科净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3-07-01 目录 一、工程概 况 ...................................................................................................... 1 二、设计依据与设计原 则 (1) 2.1 设计依 据 ....................................................................................................... .. 1 2.2 设计原 则 ....................................................................................................... .. 1 三、设计参数分 析 (2) 3.1 进出水水质分 析 ............................................................................................. 2 3.2 水量平衡分 析 (3) 四、处理工艺设 计 (4) 4.1 设计范 围 ....................................................................................................... .. 4 4.2 设计处理规 模 (5) 五、主要构筑物与设备清

城市雨水排水计算说明书

目录 1.设计任务 (2) 2.排水管网规划概述 (2) 2.1 地区概述 (2) 2.2 水文资料 (2) 2.3 工程地质概述 (2) 2.4 污水管道设计概述 (3) 2.5 雨水管道设计概述 (3) 2.6 设计参数及注意事项 (4) 3.污水管道的设计 (4) 3.1 污水管道布置 (4) 3.2 街区编号及其面积 (5) 3.3 划分设计管段 (5) 3.4 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5) 3. 4 .1设计污水量定额 (5) 3.4.2 污水量的变化 (5) 3.4.3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6) 3.5 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7) 3.5.1设计管段的划分 (7) 3.5.2管段设计流量的确定 (8) 3.6 污水管道设计参数 (11) 3.6.1 设计充满度 (11)

3.6.2 最小管径 (11) 3.6.3 最小设计坡度 (11) 3.6.4 污水管道埋设深度 (12) 3.6.5 污水管道的衔接 (12) 3.7计算步骤 (13) 3.7.1 各管段的水力计算 (13) 3.7.2 设计坡度和设计充满度 (14) 3.8 管道水力计算注意事项: (15) 3.9绘制管道平面图和纵剖面图 (18) 4.雨水管道的设计 (18) 4.1 划分流域和管道定线 (18) 4.2划分设计管段 (19) 4.3划分并计算汇水面积 (19) 4.4确定平均径流系数 (19) 4.5确定设计参数 (19) 4.6求单位面积径流量 q (21) 4.7求设计流量Q (21) 4.8 管渠材料的选择 (21) 4.9 雨水管渠设计参数 (21) 4.10 雨水干管水力计算及说明 (22) 4.11绘制雨水管道平面图和纵剖面图 (23)

[污水,道路,城市]浅谈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统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的规模日益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多,给城市道路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雨污水排水系统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道路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在对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统现状、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能力。 关键词: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统;现状;类型;改进设计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日益推进,城市道路的数量与规模逐年上升,对于城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雨污水排水系统是城市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道路地基稳定、路面安全等都有着极大影响,如果设计不当,极容易给城市道路带来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对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统进行相应研究,以做出合理的改进,有效保证城市道路的安全。 一、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统分类 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统根据其能否可见和构造方式,可以分为明沟、暗管和混合式三种。 明沟排水系统多用于道路表面雨污水的排水,其多设置在道路两侧或车行道的中间,利用涵管、盖板等过水设施安装在道路进出口、人行道等部位;按照其方向不同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横向作用多为将沟管中的水排入到河道中;在设计明沟时,多采用梯形,底部宽度通常不小于0.3m,边坡材料需根据实际土质条件来决定,如果采用混凝土或砌石,则边坡比例需控制在1:0.75-1:1。 暗管排水系统是由街沟、雨水口、检查井、连接管等多个部分组成的系统,其排水过程是通过边坡使道路表面的雨污水流入到街沟中,然后再通过雨水口进入到连接管中,后随着主管道将雨污水排入到河流等自然水体中,在出现管道堵塞时,可以通过检查井进行维修。 混合式排水系统是将明沟和暗管两种系统结合的排水设计,其使用原则是在不影响排水功能的基础上,尽量的减少施工量和成本[1]。 在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统设计时,需要根据城市道路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排水系统类型,比如建筑物较少的区域,多可以采取明沟排水系统,以节省建设费用;而建筑物密集的市区,则应选择暗管排水系统,以保证城市环境。 二、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统现状 (一)城市道路排水系统方式 根据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对污水、雨水排泄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分流制和合流制两种。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篇

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 我公司在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城市地下管道管沟建设、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工程以及城镇园林绿化及生态小区建设等方面均对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下面,我们着重介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工程”方面的贡献。 叙“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工程” 一、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必要性 随着人口剧增和经济高速发展,水的供求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的瓶颈。有专家指出—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时期;2030年,我国将缺水400亿立方米至500亿立方米,缺水高峰将会出现。因此把雨水作为重要水资源加以收集利用,实行综合治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兴课题。全国各级政府都很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各企业均有责任把这一“必修课”作好。 二、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可行性 由于天然雨水具有硬度低,污染物少等优点,因此它在减少城市雨洪危害,开拓水源方面正日益成为重要主题。对于大型公用建筑、居住区、建筑群体等屋面及地面雨水,经收集和一定处理后,除用于浇灌农作物、补充地下水,还可用于景观环境、绿化、洗车场用水、道路冲洗、冷却水补充、冲厕及一些其它非生活用水用途。厂房雨水可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将雨水进行适当处理后用于补充部分生产用水。因此,通过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结合雨水收集、利用设备的实施,减少用于以上用途的自来水用量,可以节约水资源,大大缓解我国的缺水问题。 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在国外的发达城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其经验和方法,对我国城市特别是对北京市这样严重缺水的城市很有借鉴意义。

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在我国古代也有典型的范例。 我国城市城区雨水利用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伴随着古都的建设和发展而产生的。面对北京北海公园团城古代雨水利用工程作一介绍,以期对现在雨水利用有所启迪。 团城地面高出周围地面 4.6米,且由青砖铺装,但城内众多的古树却生长了几百年,最大树龄已高达800余年,仍枝繁叶茂。究其原因关键是城内具有独特的雨水收集、排放、利用系统。 团城是一个孤立、封闭的单元,地面高出北海湖水水面5.64米,因此,古树生长所需的水分很难从地下水得到补给,只有靠天然降水。 团城总面积5760平方米,按北京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595毫米计,每年可得到天然降水量3427立方米。除去无法控制的蒸发损失外,如何利用剩余的雨水量满足古树生长的需要,古人做了周密的考虑。 团城不像北京其他古建筑(如故宫、正阳门箭楼、鼓楼、长城及北海白塔等)一样设有地面排水明沟和在城墙上设置泄水石槽(吐水嘴),说明古人在建筑团城时就已有意将降水尽量留在城内。 团城的地面铺装与其他古建筑地面铺装不同。团城除建筑物、古树占去部分地面外,其余地面均由青砖铺筑而成。按形式和功能,青砖铺筑地面又分为两种:小部分由方砖和条砖铺成甬道,不渗水,供人行走;其余部分由梯形青砖铺成,铺装时大面朝上、小面朝下,砖与砖之间留有空隙,且不用灰浆勾缝用于拦蓄雨水并入渗补给砖下土壤水。 城内地下有一排水廊道,绕城布置,用青砖砌成,地面多余雨水通过9个雨箅子汇集到排水廊道。排水廊道也用青砖砌成,在水量较小时水会通过青砖慢慢渗入到廊道周围土壤,在水量较大时水会在城东南侧排出城外。 总之,团城地面采用铺装倒梯形青砖和设置地下排水廊道的做法,充分利用了天然降水,并为古树营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这一技术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