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文:青少年厌学行为及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探究

论文:青少年厌学行为及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探究

论文:青少年厌学行为及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探究
论文:青少年厌学行为及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探究

论文:青少年厌学行为及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探究

目录

摘要 1 正文 2

一、厌学情绪及行为的现状与界定 3

二、厌学情绪及行为的表现 3

三、厌学情绪及行为产生的原因 3

四、治疗模式 4

五、小结 6

参考文献 6

摘要:青少年厌学情绪及行为一直是困扰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一个难题。虽然各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出青少年厌学的各种原因,但是对于该问题的矫治尚未有有效的方法。本文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角度初步探究了以个案、小组、社区三种介入模式,以期解决该问题。

关键词:青少年厌学学校社会工作介入

一、厌学情绪及行为的现状与界定

在2001年浙江省宁波市防疫站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他们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镇海区的1204名中学生进行了厌学心理及原因的调查。结果发现不喜欢上学读书的中学生占到了53.49%,其中高中女生尤为严重占到64.86%。高中生的厌学比率为60.1

上青春期具有的叛逆心理,厌学情绪及行为的产生也就见怪不怪了。另外一种就是家长对青少年学业的放纵,父母不重视孩子学业的态度同样会传染给青少年,使其产生对学习错误的认识,进而导致厌学行为。

家庭结构出现问题也是导致青少年厌学的一个原因。家庭内部动荡不安,矛盾尖锐,父母经常性的争吵,兄弟姐妹之间经常发生冲突甚至家庭结构的支离破碎如父母离异,家破人亡都会给青少年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使其很难集中精力在学习上,进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引起家长与老师的质询,对自身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厌学情绪和行为的产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次,是学校原因。整个青少年时期个人在学校度过的事件应该多于任何场合,所以学校的各个方面对于学生的不良影响青少年产生厌学情绪和行为的重要原因。我们把学校的因素费为两个大的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学校本身的原因,第二个是来自老师的原因。学校本身的原因:一,学校的校风方面。如果一个学校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反而是各种打架逃学等现象丛生,使得学生很难对这所学校形成认同感与归属感,而且这样的风气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学生产生整体性厌学情绪;二,学校的硬件设施方面的不健全,学校办学条件差,甚至不具备最起码的办学条件,八九十人乃至上百人一间的教室,几十人合住的宿舍没有操场更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这样的学校很难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环境下接受老师的传道与解惑,更难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三,学校的教学观念,某些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为了提高升学率采取提上题海战术,使得青少年背负沉重的课业负担,举个例子在2001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以问卷调查法调查了1204名初高中在校生,其中85.38%的学生每天至少学要三个小时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46.26%的学生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难以承受。而且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所产生的压力使得55.40%的学生具有考试焦虑。在这样的重压下逃避是最好的方式,厌学使这种逃避最突出的表现。

另外来自老师的原因,老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厌学老师难辞其咎。但是,有的老师业务水平实在让人不敢恭维,照本宣科,及其刻板的讲授以及得过且过,不负责任的态度,学生对这样的老师有意见不足为奇,连带对他所上的课程有意见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还有的老师对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极其不负责任,轻则出言中伤,重则体罚。青少年的自尊在这一时期正在慢慢的形成,侮辱的言语和所受到的体罚均会对其心里产生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再有就是某些老师以学生成绩的好坏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永远是这些老师心中的“宠儿”,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被永远打进“冷宫”,难有翻身之日,这也是成绩较差的同学厌学问题高发的原因之一。

再次,就是来自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太多了。各种娱乐场所鳞次栉比,敞开大门,笑迎八方青少年光临,甚至某些娱乐场所的主要客源就是附近学校的青少年。网吧,ktv使得青少年每每流连忘返哪还有什么心思放在学业上。在这些娱乐场所中是各种暴力,色情甚至毒品等亚文化毒瘤滋生的地方,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而且追求新鲜刺激,极易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另外青少年也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如读书无用论,人情关系论等,再加上近几年尽人皆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似乎也验证了上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坚定了青少年厌学的信念。

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根本原因——个人原因。根据马克思主义因果论的原理外因是间接原因,内因才是根本原因。青少年厌学第一个原因是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这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受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前面已经论述过不再赘言;第二点事情少年对学习作用的认识太少,不能将学习活动与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不能将自生的学习成就与国家未来发展相连,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强大学习动机的产生,在如此前提下一旦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了挫折就会触发厌学情绪。第二,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缺失是丧失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学习兴趣缺失的却是直接导致了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在学习过程中青少年可能会对某一学科比较感兴趣,这是激发其对该学科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的原因。而中学里的学科设置的不合理再加上文理分科的影响使得青少年被迫选择与其兴趣不符的学科,没有了兴趣也就很难再喜欢学习了。第三,青少年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就缺乏学习的动力,在这样的情景下青少年多认为学习是在浪费时间。第四,缺乏学习的自信。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遭遇到挫折,就会导致情绪低落,如果这种低落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就会影响到其下一步的学习,进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第五,青少年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是是学习成绩好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而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成就动机以及对所在学校的归属感和在校的精神状态等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在小学就已经养成,并在不同的学段作出适当的调整。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没有正确的学习策略,那么学生就很有可能在学习成绩上表现一般,此时家庭和学校又会在不适当的时候给予青少年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会损害青少年的自尊心,也是的青少年很难形成正确的自我定位。此外如果学习习惯与策略一成不变也会导致上述现象使得青少年产生厌学情绪与行为。第六,青少年本身具有生理,心理方面的疾病。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疾病使得青少年学习力不从心,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

四、治疗模式

在了解了青少年厌学的表现和厌学行为产生的原因之后,我们来探究一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探究的根本目的。对于厌学情绪和行为,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治疗方式诸如教育学、心理学都对该问题有深入的研究但是各个学科只是侧重于该学科的一个方面进行探究,学校社会工作则与之不同,其整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诸多学科的相关知识以专业的视角和方法帮助青少年解决厌学问题。在我国大陆地区整个社会工作才刚刚起步,学校社会工作只停留在政策理论层面。而在港澳台地区,欧美发达国家中学校社工早已形成了成熟的体系。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学校社会工作者利用专业的方法帮助在校

生解决各种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这么一句话在香港学生中流传就是有困难找社工,可见社会工作在香港的发展程度以及被认可程度。

对于学校社会工作的了解我们首先对其做一个界定,根据美国社会工作协会出版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对学校社会工作解释我们将之界定为: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应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实现学校的主要目的的工作方法。这也就表明了学校社会工作者应用专业的技术与方法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尽量发挥自身的潜能,以实现该年龄段的学习任务,其中厌学就是社会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学校社会工作采用社会工作中的个案模式,小组模式和社区模式来帮助具有厌学情绪的青少年解决其所面临的困难。

青少年社会工作论文

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班张建伟20084130120 试析社会工作者如何应对青少年偏差行为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心理问题;偏差行为;应对措施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青少年在社会交往、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偏差行为比较突出,这些问题产生的因素比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是源于青少年生理变化、心理变化与社会心理变化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冲突,而导致心理不适。如果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则会产生偏差行为,严重的会导致违法犯罪。因此,要有效解决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该从引导促进、辅导帮助、文化传承、纠偏扶正等方面入手,思考应对措施。 一、青少年偏差行为的主要特点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主要特征 青少年时期,我们一般是指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这个时期青少年身心的发展基本处在一个冲突与融合交织的状态中,他们的生理变化、心理变化与社会心理正经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螺旋上升阶段,其间身心时时处于矛盾统一的交织状态。青少年时期生理变化的主要特点是骨骼、肌肉、身高、体质剧变,脑功能和思维能力发展迅速,性腺发育成熟,精力充沛,记忆清晰,处在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心理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富于幻想,具有好奇心、敢于冒险;思维浅显,偏重于主观、片面看问题;情绪表现相对强烈,比较容易激动或消沉、绝望,具有一定的冲动性;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表现在做事的独立性上。社会变化的主要特点是生理、心理的发展常常同客观存在环境发生矛盾:有生理需求同道德法律规范的矛盾、旺盛的精力同较浅的社会认知能力的矛盾、对物质的渴求同现实提供的可能程度的矛盾、渴望自我独立与依附家庭和学校的矛盾,可以概括为幻想同实际方面都存在矛盾。 青少年社会心理变化的这一特点是他们心理发展的最大特点。随着身体发育趋向成熟,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孩子们开始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体态变化越来越像成年人了。他们要求改变自己的地位,希望受到成年人的尊重;他们常以成年人自居,模仿成年人的口吻谈话,愿意承担成年人才能完成的任务。他们不喜欢成年人仍把自己看作不懂事的孩子而任意摆布,对老师或家长的“苦口婆心”比较反感。但是,他们的心态经常处于矛盾和不平衡状态。青少年兴趣广泛,爱好易变是正常的现象,但引导不好就会养成见异思迁的不良习气。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求知欲望强烈,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对抽象事物的认识能力正在不断增长,因此,引导青少年利用青春期认真学知识外,引导他们学习最感兴趣的特长,对培育他们健全的人格有极大的帮助。 (二)青少年产生偏差行为的主要特点 动机是引起、维持、推动、导向人进行某项活动的内在动因,需要和欲望是人进行某项活动的基础。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典型特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一是偏差行为产生的认知特点。青少年由于需求膨胀而能力有限,

学校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学校社会工作 学生小良,初中二年级时从农村初中转学到某市一流中学。上学第一天因为将字典放在课桌下面查生字,受到语文老师的批评。从此瞧到语文老师就害怕,总担心老师会批评她。她觉得过去学校的老师好,现在学校的老师都很凶。现在学校的同学都很优秀,自己比不过她们。一个学期下来,她只认识两个新同学,不敢与新同学玩。她感到胸闷、憋得慌,要求回到原来的学校读书上学。每天上学前她都说胃痛,不肯到学校。经医生检查她的胃没有器质性问题,属于心理障碍。第一学期,她陆陆续续到校不满50天。父母出于各种原因考虑,还就是希望她留在现在的学校上学。于就是家长请求学校帮助。 1、接案:建立关系 小良的父母找到学校帮忙,班主任因此找到学校社工,希望社工能够帮助小良。社工第一次见小良就是就是学校的社工站,当时小良就是出于一种十分紧张的状态,并有种想逃离的感觉。小良一开始就是处于抵触状态,但当社工说起有没有喜欢的运动时,她表示自己很喜欢打篮球。社工对小良的情况了解完后,与多方面沟通后决定开案。 2、预估:收集资料 (1)家庭情况 小良的家庭就是普通的一家三口架构,小良就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父母就很重视对她的培养。家庭生活水平一般,但父母还就是会尽量满足小良的要求。最近由于父亲工作转变的原因,小良一家三口从原来的农村地区转向了大城市,父亲也希望可以乘机为小良制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为小良转到一间一流中学。 (2)学校情况 小良所处的新学校就是该市有名的中学,学习氛围很浓郁。小良刚转到新学校就感觉新学校的学习氛围很压抑,新同学也不像以前的同学一样。同学大多数十分重视成绩,下课放学都只忙着读书、上补习班。新老师对学生要求也很严格,每天布置的作业对于小良来说就是很繁重的。 3、计划:问题分析与目标设定 (1)问题分析 小良的学习、交际以及适应新环境面临困境,由于小良从农村中学转学到某市一流中学,对新的学习环境的不适应、人际关系的紧张与担心学习跟不上而产生心理障碍的问题。 小良从小生活在农村,在农村上小学、初中,之后转入某市一流中学,学习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其心理障碍的产生主要就是由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产生的。 其一,在新环境里,由于受到老师的批评,小良特别害怕老师,总担心老师会批评她,学校的老师对小良缺少了解与关怀鼓励。因此出现觉得现在的老师比较凶,过去学校的老师好。 其二,由于学习基础比现在的同学差,现在学校的同学都很优秀,总担心自己比不过她们,抗挫折能力较低,没有很清楚的认识这个问题,因而产生学习压力。 其三,由于学习成绩跟不上班上同学,因此可能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产生自卑,进而影响了与同学的交往,人际交往面非常窄,不敢与新同学玩,因此会产生孤独,不能融入新环境。 其四,由于难以融入新环境,人际关系不良,因此感到胸闷、憋得慌,从而想逃避现有环境,

最新家庭社会工作论文

一、案例对象基本信息 林先生,男性,30岁,已婚,育有一子一女,在工厂当工人。家庭财政状况困难,生活忙碌,晚上要做兼职。家庭关系不好,与妻子常会因琐事吵架,对子女相当严厉。 二、问题界定 1.个人问题:案主是独生子,而且从小受到母亲宠爱,文化水平较低,能力一 般,存在很多非理性思想,并有不自信表现、痛苦感无力感。 2.家庭问题:案主和妻子经常因为生活琐事发生口角,对孩子缺少看管教养, 家庭关系较差。 3.生活问题:三个月前被工厂辞退工作,正在寻找新的工作,同时夜班兼职工 作量大,独自承担抚养家庭的重任。 三、需求评估 1.生理 通过基本资料了解,案主需求放松身心,放慢生活节奏,增多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增强教养孩子能力和技巧。 2.心理 案主内心需要别人了解和心理疏导,渴求有倾诉对象,宣泄内心的痛苦和无力,增强自信心。希望家人能理解自己,改善家庭关系,能有好的开放的态度和婚姻家庭观。 3.社会 案主需求街道的社会救济,有社会资源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希望能有提供新的工作岗位的机会。 三、介入计划 (一)目标 (1)帮助案主增强自信心,以新的面貌生活。 (2)帮助案主协调夫妻关系 (3)通过辅导教授合理教养孩子的方法,和家人相处的方式等,改善家庭关系。 (4)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以帮助案主找到稳定的工作。 (5)寻求社会资源,低息贷款和热心人士捐助,缓解林先生的家庭经济压力。

短期目标 (1)对林先生进行心理辅导,让林先生参与自信心提升小组活动,改变自己,改善林先生的非理性思想。 (2)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学会一技之长。 (3)通过辅导,教授林先生合理教养孩子的方法和掌握解决家庭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有社会资源帮助林先生度过经济难关。 长期目标 (1)林先生以新的面貌,满怀希望、轻松的心态继续生活。 (2)林先生能有稳定的工作,家庭经济状况改善。 (3)林先生具有成熟的婚姻家庭观,家庭关系变得和睦。 (二)理论 林先生的情况可以用家庭治疗理论,家庭治疗是一种治疗模式,以整个家庭作为治疗单位,焦点是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和沟通的问题,是处理人际关系系统的一种方法。其目标是协助家庭消除异常、病态情况,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家庭治疗经由语言、互动等治疗模式,其目的在消除个人因家庭所产生的生理或心理症状,解决之间的冲突,重新建构。治疗任务是协助家庭在发展阶段,随着家庭成员的成长或年龄、情境的改变,重新去做调适。不着重于家庭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的分析,而将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与关系上;从家庭系统角度去解释个人的行为与问题;个人的改变有赖于家庭整体的改变。帮助案主改善家庭关系,以家庭的情感支持,重新审视自己,迈向社会。 (三)介入具体计划 四、评估

专业社工在社区早期教育工作中的介入研究--毕业论文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专业社工在社区早期教育工作中的介 入研究 学院: 年级: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XX年 X 月 XX日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留守儿童的增多,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如何提高社区内工作人员的素质,以解决社会问题保障社会稳定成为了一个重大问题。社会工作在国外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且确实能够帮助人们解决许多问题。但是在我国开展的却并不顺利,不能真正的解决一些棘手问题,所以本文通过在社区内以开展早期教育的方式来扩大社会工作的影响,同时帮助人们解决孩子的成长问题。 目前社会工作还不为广大人们群众所熟知,而限于条件不足。本文通过把社会工作与孩子教育结合起来的方式来增加社会工作在社会上的作用,这样一方面有利推广社会工作在社区内影响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社会工作者的尴尬地位。同时还能很好地开展孩子教育,帮助社区内的家庭解决孩子无专业人士看管的情况,为社会分担负担。 关键词 早教;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工作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quickening pace of life, children left behind an increase in social issues are emerging.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aff within the community to solve social problems to ensure social stability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Social work in a foreign country has 100 years of history and, indeed, can help people to solve many problems. But China did not go well, not really solve some thorny issues, so I hope to carry out early education in the community to expand the impact of social work, to help people solve the problem of child growth. Social work is not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masses of people well-known, but limited to conditions. I hope to combine social work with children's education to increase the role of social work in the community, on the one hand beneficial to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work in the community to influence the other hand, help to improve the awkward position of social workers. While good children's education, help families deal with children without supervision of professionals within the community for the community to share the burden. Key words Early childhood; social workers; communities; social work

社工介入的方案设计

社工介入的方案设计 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的突出优势就是专业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社工介入的方案设计! 社工介入的方案设计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直接服务方法,但是在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中它们并不是单一存在的,一个完整性的公益项目或者一个系列性专业服务大都融入了其中两种及以上的服务方法,甚至引入其他专业服务方法。因此,在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中更加注重和强调综融社会工作方法的应用。 从具体实践来看,社会工作服务农民工注重不同直接服务方法的多方位介入,这也说明了问题和需求的复杂性需要不同方面的手法介入,以达至更好的服务成效。以上海复源社工事务所XX~XX年“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项目”为例,根据该机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项目终期报告》显示,该项目社会工作直接服务方法在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如下:开展4个系列专业小组和42次一般小组活动,基本活动内容为自我成长、兴趣培养、潜能挖掘、团队协作等;开展社区工作活动28次,基本活动内容以社区融入和节日主题性活动为主;开展25项个案工作与辅导,基本活动内容以亲子关系和环境适应调适为主。 这些数据能够显现出社会工作直接服务方法介入农民

工服务的基本特点,即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大方法综合运用为主,辅以其他服务方法,同时在三大直接服务方法中以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为主要方法。 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活动设计和实践中经常综合性应用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以及其他专业手法,这就是综融社会工作方法。它是对不同社会工作直接服务方法的有机融合,既有针对农民工及其家庭个别化需求的个案工作,也有内容丰富的小组活动,还有依托社区、学校等开展的社区活动。 以上海复源社工事务所“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项目”为例,在项目后期,社会工作者发现项目对象中的六年级学生面临着回老家就学与留在上海就学的两难选择等现实问题。针对这个实际需求,社会工作者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情绪疏导和家庭辅导等专业手法相结合,引导流动儿童、家庭正确面对自身的成长发展以及对未来学习生活的规划。 基于农民工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还应尝试性地整合其他专业方法,使用扩展性服务方法,比如文艺表达法、影像传播法等,从实践效果来看,这些方法比较适合农民工的群体特点和实际需求。同时,也应注重在社会工作服务农民工的具体过程中将专门性服务方法和综合性方法相结合,形成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一方面专门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中小城市社区服务调查研究 2、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意愿研究 3、城市社区福利现状及其建设研究 4、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调查 5、中小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6、从社会学视角审视当前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的问题 7、和谐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8、居民参与社区民间组织的态度与行为研究 9、社区党组织建设与和谐社区发展 10、青年的社区参与现状特点及对策分析 11、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状况及其特点分析 12、社区居民社会支持初探 13、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14、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15、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短缺问题 16、从社会资本理论看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17、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嬗变的实证研究 18、大学生网络迷航现象的调查研究 19、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成因 20、高校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研究 21、青少年网络人及交往中的信任问题研究 22、网络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分析 23、网络对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影响 24、大学生上网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5、论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 26、论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 27、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 28、加快我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 29、推进我国社会工作理论方法的系统化与现代化 30、加强社会工作机构的组织建设与制度创新 31、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议题 32、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学关系探索 33、论人的社会化 34、社工在我国的地位及其原因 35、浅析社会工作实践应注意的问题 36、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理论与方法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借鉴 37、社会工作与中国特色的民政工作 38、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39、个案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及面对的挑战 40、中国个案社会工作本土化思考 41、个案社会工作理论模式(选择其一)研究 42、如何实现中国团体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社会工作论文

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摘要】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学科自1987年恢复重建以来,在教育及其理论研究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工作提到历史性的高度并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说明社会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推进社会工作,体现了整个社会对特定阶段需求的提升,是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去把握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本论文主要写我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关键字】社会工作认识发展前景学校社会工作 一.导言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助人自助,以推动社会进步、捍卫社会公义为目标,即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 二.社会工作 1.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方法 通过学科导论课,我认识的到了社会工作是以关于社会和人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一定的制度和社会政策框架下,运用科学的、多样化的方法,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并在此过程中发展理论与方法,以进一步推进社会服务的过程。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过程,要不断地认识服务对象的问题,评估和选择工作方法的过程,各种目标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持续合作、互动,共同达至的。所以,在服务时候就要讲究科学,用一套科学的助人方法秉承专业价值理念,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助人。 2.社会工作的本质 社会工作本质的深层内涵:助人自助。满足受助人的需要——怎样识别受助人的需要。助人过程是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互动的过程——使服务对象提升自我能力。就是我们在服务别人的同时也在提升自我,让我们更好的去满足受助者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学好专业知识,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去服务别人。 3.社会工作也是一个专业 专业指建立在科学的教育和训练之上的,某类人专门拥有的职业领域。

小学学校社工服务方案

小学学校社工服务方案 为了能够让学校社工融入学校环境,使社工服务尽快得到落实和步入正轨,服务有需要的老师学生,发挥社工存在的功能,以及将社工尊重、平等、信任、理解等价值理念和学校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具体如下:第一阶段社工上岗阶段 一、时间安排:8月30日—9月15日 二、工作量化目标:完成建档咨询10个,完成教师节宣传教育活动1个、家长教育活动1个、工作年度计划一份、电话联络家长30人、学校例会2次、制作社工宣传展板1块、工作预报/月报1份 三、工作细则 入驻准备:社工提前2天入驻学校,与学校领导协调分管事宜、住宿、用餐等细节。 学校日常行政安排/咨询工作:社工按照岗位需要,配合用人单位(进驻学校)做日常行政工作。如整理档案资料、收集团委信息等。在这个阶段里社工熟悉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掌握学校工作的规律,为以后开展本专业的工作奠定基础。 宣传教育活动:教师节是社工进驻学校后第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也是社工向全校老师学生介绍自己,展现自己的一个机会。所以在教师节这天策划一场别开生面的感谢师恩的活动是社工为今后学校服务打响的第一炮。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引导

学生为老师制作祝福展板,也可以是挑选个别班级进行以老师为主题的讨论分享活动,活跃学生思维,拉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家长教育活动:社工的工作离不开和家长接触,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所以一进入学校就举办一个生动的亲子教育课堂,是希望家长在学习如何教养孩子之余,能够理解社工的视角和观念,赢得家长的信任。 电话联系家长:主要是在举办了家长亲子课堂之后,收集能从家长那里得到反馈,发掘家长层面的需求,影响家长观念,和家长共同为学生的成长携手努力。 其他工作:参加学校例会是为了用最便捷的方式与学校老师领导熟络,让学校老师领导熟悉社工了解社工才会支持社工的工作。并且参与学校的例会也可以让社工用最短的时间了解到学校存在的问题和工作模式。制作宣传展板是为了让全校师生能够更直观的了解社工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工作的模式。宣传展板也是比较有效的宣传社工的手段。 第二阶段学校社工服务探索阶段 一、时间安排:2013年9月16日—11月15日 二、工作量化目标:完成咨询建档10个,新开个案3个,班会主题活动16期,团康活动2个、一年级新生适应小组1个,家访20户,电话咨询或联络30人,工作预报/月报2份,学校例会8次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论文 选题要求及参考选题 一、选题要求 1、题目自拟或在参考选题中选定,大小适中。 2、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要求,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对于本科学生,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 3、选题应结合当前社会与经济发展,尽可能选择与社会发展及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题目。 4、选题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 5、选题应鼓励学术创新,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鼓励选择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鼓励解决实际问题。 二、社会工作专业选题的写作方向与范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社会问题分析选题范围一般包括: 贫困问题; 吸毒与违法犯罪问题; 流浪乞讨问题; 儿童家庭照顾问题; 婚姻及家庭关系问题; 儿童与青少年成长问题; 就业与劳工维权问题; 残障人生存与康复问题; 老年人保障与社会参与问题; 教育问题; 医疗问题; 住房问题等。 2、社会工作实务选题范围包括: 个案辅导方法的实证研究;

小组工作方法的实证研究; 社区组织研究; 社区服务与照顾研究; 社区居民参与研究; 社区动员策略研究; 案主权益的倡导方法研究; 三大实务方法的整合模式研究; 针对特定人群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等。 3、社会工作行政的选题范围一般包括: 社会服务机构的人事管理研究; 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结构研究; 社会服务机构的策略管理研究; 社会服务机构的品质管理研究; 社会工作督导模式研究; 宏观社会管理体制研究; 社会福利机构的治理架构研究等。 4、社会政策选题范围一般包括: 社会政策议程的设定程序研究; 社会政策价值理念研究; 社会政策的决策模式与机制研究; 社会政策的实施过程与机制研究; 社会政策的社会影响研究; 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关系研究; 针对某个政策领域的综合研究。 三、选题举例 1、残疾人辅导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2、空巢家庭老人社会支持小组 3、对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干预模式的探讨 4、对网络成瘾学生的社会工作跟进方式探讨

论文:青少年厌学行为及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探究

论文:青少年厌学行为及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探究 目录 摘要 1 正文 2 一、厌学情绪及行为的现状与界定 3 二、厌学情绪及行为的表现 3 三、厌学情绪及行为产生的原因 3 四、治疗模式 4 五、小结 6 参考文献 6 摘要:青少年厌学情绪及行为一直是困扰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一个难题。虽然各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出青少年厌学的各种原因,但是对于该问题的矫治尚未有有效的方法。本文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角度初步探究了以个案、小组、社区三种介入模式,以期解决该问题。 关键词:青少年厌学学校社会工作介入 一、厌学情绪及行为的现状与界定 在2001年浙江省宁波市防疫站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他们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镇海区的1204名中学生进行了厌学心理及原因的调查。结果发现不喜欢上学读书的中学生占到了53.49%,其中高中女生尤为严重占到64.86%。高中生的厌学比率为60.1 。 上青春期具有的叛逆心理,厌学情绪及行为的产生也就见怪不怪了。另外一种就是家长对青少年学业的放纵,父母不重视孩子学业的态度同样会传染给青少年,使其产生对学习错误的认识,进而导致厌学行为。 家庭结构出现问题也是导致青少年厌学的一个原因。家庭内部动荡不安,矛盾尖锐,父母经常性的争吵,兄弟姐妹之间经常发生冲突甚至家庭结构的支离破碎如父母离异,家破人亡都会给青少年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使其很难集中精力在学习上,进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引起家长与老师的质询,对自身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厌学情绪和行为的产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次,是学校原因。整个青少年时期个人在学校度过的事件应该多于任何场合,所以学校的各个方面对于学生的不良影响青少年产生厌学情绪和行为的重要原因。我们把学校的因素费为两个大的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学校本身的原因,第二个是来自老师的原因。学校本身的原因:一,学校的校风方面。如果一个学校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反而是各种打架逃学等现象丛生,使得学生很难对这所学校形成认同感与归属感,而且这样的风气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学生产生整体性厌学情绪;二,学校的硬件设施方面的不健全,学校办学条件差,甚至不具备最起码的办学条件,八九十人乃至上百人一间的教室,几十人合住的宿舍没有操场更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这样的学校很难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环境下接受老师的传道与解惑,更难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三,学校的教学观念,某些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为了提高升学率采取提上题海战术,使得青少年背负沉重的课业负担,举个例子在2001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以问卷调查法调查了1204名初高中在校生,其中85.38%的学生每天至少学要三个小时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46.26%的学生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难以承受。而且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所产生的压力使得55.40%的学生具有考试焦虑。在这样的重压下逃避是最好的方式,厌学使这种逃避最突出的表现。

家庭社会工作论文

家庭社会工作论文 家庭社会工作期末论文编号:A 112110046 家庭青少年亲子关系成因分析及对策 方法 学生姓名:讲师:孙万江系:语法学院专业:社会亲子关系是我们每个人在世界上第一次拥有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对青少年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影响人们未来发展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近年来,青少年亲子关系问题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因此,对青少年亲子关系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青少年亲子关系问题,从青少年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两个方面分析青少年亲子关系的成因,运用家庭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提出促进青少年亲子关系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从而系统全面地改善家庭青少年的亲子关系,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家庭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家庭社会工作青少年亲子关系

1前言 1.1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都知道亲子关系在发展阶段很难适应,也就是说,有些父母和孩子在一个阶段可以相互适应,但在另一个阶段却无法相处。例如,一些父母可以很好地照顾和抚养日夜安睡的婴儿,但是发现很难管教到处乱跑的孩子。或者可以应付依赖的孩子,但不能与青少年和谐相处。由于青春期是个体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生理迅速发展和成熟的时期,促使青少年获得“成人感”,也是自我意识高度觉醒的时期,是思维发展为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和逻辑性的正式操作的时期。舞台的社会化和年龄的增长使父母和孩子的角色发生了转变,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亲子沟通的障碍和困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正面临着急剧的时代变化,父母和子女之间出现心理困惑和矛盾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从家庭和社会工作的角度研究青少年亲子沟通,对于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家庭乃至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 为前言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的概述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亲子关系的概念和亲子关系的概念第三部分

社会工作论文

社会工作论文 通过2个月的社会工作的学习,我了解了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儿童”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语,但是儿童具体指那个年龄段的孩子,如何界定,不同的研究领域的学者对儿童年龄的界定不尽相同,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年龄的界限是0—15岁,中国学者陆士桢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0—14岁,等等。具体应该采取那种界定方式,应该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的特征以及我国儿童工作的具体情况而定。 孩子,他们尚未如同成人已发展口语及自我反省的能力;更何况即使是成人在用语言表达他们私人及情感上的经验时,也会有困难。把孩子及其家庭问题公开讨论,可能带给孩子对父母亲忠诚的矛盾。一方面,孩子的问题常常与他们的父母有关;但是,在另一方面,孩子又极度依赖他们的父母,且在许多方面依恋着他们。所以,通过想象游戏的媒介,孩子有机会以转化的方式沟通,也能透露隐秘性的事情。当在游戏世界沟通时,孩子知道能较容易也较安全地表达焦虑、生气及其他负面情绪。游戏世界也使儿童有可能试验一些新的想法和其他解决方法,而不会伤害到任何人。工作员协助孩子发展他们自己的主题,在游戏中完成这些主题,并引导他们朝向更建设性的方向。游戏和娱乐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工作,为儿童开展好游戏和娱乐活动提供条件。儿童社会工作直接的结果是减少目前儿童的痛苦和问题,促进儿童的幸福与发展,间接结果则是防止

非主流青少年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方法

“非主流”青少年地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方法 凌蕴昭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广东广州)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地不断发展与开发,青少年所受到地外部影响因素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在这个过程中,不少青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少年出现了不符合社会大众期望或标准地行为,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地群体——“非主流”青少年,他们对学校家庭为代表地主流教育和控制方式强烈地排斥,原有地应对措施已不足,这对青少年工作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本论文针对“非主流”青少年地现状,结合国外以及港台地区关于学校社会工作地理论和方法,对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地理论建立、如何介入“非主流”青少年工作提出了基本看法和基本设想.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关键词:非主流青少年;学校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地青少年人口群体.目前我国青少年地犯罪率高居不下,已成为一大严重社会问题. 除此之外,不少青少年出现了不符合社会大众期望或标准地行为,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地群体——“非主流”青少年.他们地行为不构成犯罪,但他们也绝对不属于好学生地行列,如不加以诱导,他们可渐次提升至破坏社会秩序地违法或犯罪行为.但如获引导,亦可重新转化,回归“主流”行列.学校是传授政治知识、价值标准地正规场所,其承担着主要地青少年培养工作,是青少年主要地社会化场所.但目前我国原有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辅导功能衰退,单一地教化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们成长地需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现行“非主流”青少年介入对策研究 目前我国在对“非主流”青少年行为控制介入处理地策略而言,可分为三个层次:上策是着重改善或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地环境,发挥环境教育功能,防范于未然;中策是及早发现问题症候,并及时予以矫正;下策是问题已经恶化,不得不予以矫治.对于现行地“非主流”青少年行为,基本上属于社会控制地范畴,手法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矫正等.在对学校中地“非主流”青少年进行访谈地时候,对于现行地教育,普遍学生过反映感到厌烦、无聊、没意思,甚至在他们内心产生了叛逆和抗拒,不能解决“非主流”青少年所面临地困难.而对学校班主任进行访谈时,他们不少反映,由于教学地任务较重,无法全力辅导这群青少年,对于这些“非主流”青少年,只能把他们简单归类为不良少年,以学校地角度出发,只要他们不在学校内闹事,就不再对他们进行任何辅导,比较容易忽视他们在学校外地情况.随着我国地发展,这些手法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已经开始不能适应社会地发展,对“非主流”青少年行为控制介入地表现形式上是教育、引导,但其结果却隐含着一种排斥.这种排斥是隐性地,是“非主流”青少年们感觉到地,形式上是不存在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但一旦这些“非主流”青少年们走向社会,由于其内在需求一直没有得到释放和实现,他们所面临地社会排斥就会变化为显性地,直接地和残酷地.这是因为目前地整个社会对个性张扬地接纳和宽容地空间还很小,这些“非主流”青少年们进入社会,势必成为一种另类,受到社会公开地排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非主流”青少年地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地方法 年月在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地支持下,位社工专业人士走进所民工小学开展工作,引起社会工作界和教育界地极大反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地思路模式.所谓学校社会工作,最早出现于世纪末、世纪初地美国,它是教育学和社会工作学地交叉学科.广义地学校社会工作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狭义地“学校社会工作则针对学校里学习和生活适应遭遇问题地学生提供协助、处置或服务.”它以处于困难境地地学生为研究、帮助对象,运用社会工作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探究陷于困境地原因及处理地办法,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心理、

最新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一、论文选题说明 该选题表是某重点大学多名在校教师多年指导毕业论文的总结,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写作论文。 另外,在论文写作、格式规范以及论文答辩等等方面有困难的同学,请仔细看这些题目,看几个后你就会有所收获。这些题目写作以及答辩都比较容易!! 二、论文参考题目 1、中小城市社区服务调查研究 2、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意愿研究 3、城市社区福利现状及其建设研究 4、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调查 5、中小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6、从社会学视角审视当前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的问题 7、论文指导企鹅舞衣衣漆久吧漆久叁 8、居民参与社区民间组织的态度与行为研究 9、社区党组织建设与和谐社区发展 1.论文辅导交流扣扣群搜,苟且文学社 10、青年的社区参与现状特点及对策分析 11、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状况及其特点分析 12、社区居民社会支持初探 13、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14、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嬗变的实证研究 15、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短缺问题 16、从社会资本理论看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17、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嬗变的实证研究 18、大学生网络迷航现象的调查研究 19、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成因

20、高校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研究 21、青少年网络人及交往中的信任问题研究 22、网络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分析 23、网络对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影响 24、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25、论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 26、论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 27、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 28、加快我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 29、推进我国社会工作理论方法的系统化与现代化 30、加强社会工作机构的组织建设与制度创新 31、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议题 32、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学关系探索 33、论人的社会化 34、社工在我国的地位及其原因 35、浅析社会工作实践应注意的问题 36、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理论与方法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借鉴 37、社会工作与中国特色的民政工作 38、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39、个案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及面对的挑战 40、中国个案社会工作本土化思考 41、个案社会工作理论模式(选择其一)研究 论文辅导扣扣,舞依依柒酒八柒酒叁 42、城市老年人社区福利服务调查与路径研究 43、团体社会工作目前在我国应用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44、谈谈在团体工作后期团体工作员的介入方法与技巧 45、试析团体社会工作的意义 46、以一个具体团体为例,分析团体领导的技巧 47、影响女性吸毒者戒毒的社会、家庭、心理、生理诸因素分析

青少年社工论文

青少年社会工作 青少年吸烟问题的探究 学院:人文学院 姓名:曹翀 班级:社会工作 学号:913104210413

据有关专家分析,烟草中大约含有1200余种化合物,绝大多数对人体有害,且不少于44种的致癌物质。其中包括含有尼古丁、煤焦油、一氧化碳、酚甲醛等有毒物质,易引起气管炎、肺癌等病。而青少年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吸烟不仅对身体发育不利,而且烟草中的各种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全世界大约有11亿烟民,中国就有3.2亿,15岁以上人群的吸烟率为37.62%。在中国的烟民中,青少年吸烟人数高达500万,并且吸烟群体还在日趋扩大化、低龄化、女性化。 1、现状 我国现有13-18岁青少年1.3亿,据专家估算,青少年现在吸烟者约1500万,尝试吸烟者不下4000万,遭受二手烟危害的人数高达6500万。青少年吸烟据调查,大致有以下两种特点: 特点一,我国青少年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逐年上升。吸烟学生以男生为主,在大城市,女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均有上升趋势。目前,青少年尝试吸烟率为32.4%,男女分别为44.1%和19.9%,男生显著高于女生。男女生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现象,男生增幅明显大于女生。初中阶段增长速度最快,高中一年级男生尝试吸烟率出现高峰。 青少年现在吸烟率为11.5%。男女分别为18.4%和3.6%。其中初中生为10.9%和2.7%,高中生为28.8%和4.9%。男生中,现在吸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但在不同年龄阶段,增长幅度有明显差异,在初三到高一升学阶段增幅最大。女生吸烟率基本维持在低水平,没有发现岁年龄变化的明显趋势。与此同时,国际上控烟先进国家的相关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如,美国高中男生现在吸烟率从2001年的29.2%下降到2005年的22.9%。 特点二,我国青少年开始吸烟呈现低龄化趋势。2005年的调查显示,在曾经吸过烟的的男女生中,13岁前吸完一整只烟的比率分别为66.8%和68.2%,与1998年的调查结果相比。13岁前吸完一支烟的比例增加了15%,说明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来越早。 根据以上资料显示,我国青少年吸烟的形势不容乐观。 2、原因 1.没有安全感。他们认为抽烟可以起到防御作用,别人就不会把他当做文弱书生从而不敢欺负他。 2.没有归属感。抽烟可以在无形中有一种身在大家庭的感觉(不会被别人当做异类)。 3.容易紧张,心理素质不强。与人说话的时候怕被别人发现自己紧张,抽根烟别人就看不出了。 4.容易跟风,没有自己的主见,口头禅就是“某某还抽烟,我为什么就不能?” 5.抽烟可以视作一种排除心中郁闷的好方法。因为抽烟的时候可以形象的看到从自己嘴中吐出的烟雾,这些烟雾就很容易被抽烟者看作是自己心中的郁闷,当烟被呼出去后,心情自然就会好起来。 6.自卑,甚至是自虐。绝大多数抽烟的青少年表面看起来很自信,其实很自

学校社工服务计划

学校社工服务计划 篇一:学校社会工作服务计划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计划书 一、服务学校背景及需求评估 ·学校背景介绍 通过对晨光中学的资料收集分析以及实地的考察,可以了解到晨光中学为某二线城市普通初中。该学校位于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地方,是一所从初一至初三年级共15个班约650名学生的初级中学,学校规模并不大,也并不是省市重点学校。该学校前身为某工厂的子弟学校,工厂经营不景气,后学校与企业分离编入社会,学校师资实力较弱,有待提高,每年的升学率较低。特殊的背景使得该学校的生源较多样复杂,其中主要是工厂子弟、家庭较困难的低保户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本辖区划分来的学生以及部分家境尚可但成绩较差的学生。·需求评估 鉴于该校生源的构成情况、教育实力以及往年情况,该校的大多数学生面临的可能是毕业直接工作或是进入技术学校学习一技之长,以及同父母一起在城市务工等,进入高中继续学习的很少。所以很多学生在进入校园后就已经明了了以后的出路,因此对待学习生活比较消极。他们大多把读书当做是一种应付,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对待学习并不认真,造成不良的学习氛围;学生家庭条件的不同会造成班

内的贫富差距大,由于学生尚且年幼,三观并不成熟,对学生自尊有伤害,条件较差的同学易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初中是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尤其是对于刚刚来到新的环境的初一学生来说,容易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孤僻、封闭的性格,人际交往能力差。由于师资力量有限,老师对于学生的鼓励与引导也有不足,缺乏比较系统集中的培训。 因此该学校的师生的需求可总结为: 学生方面:1、需要正确的学习观念引导,尤其是学习生活方面;2、自信心的提升; 3、心理问题的及时疏导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老师方面:对于学生正确的引导与鼓励。家长方面: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和不良情绪的疏导。 通过社工协调三方联动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增强自信心,积极面对生活与学习。·工作对象 本次学校社会工作确立的工作对象为该校初一的某班级。该班级为该年级平行班中的一个,该班级的学生囊括了上述的各种典型生源。该班级也存在上述的学习氛围不佳、班内学生家庭条件差异大并且存在孤僻、不擅与人交往的学生等。 对该校进行的服务将会以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相结合的形式根据需要灵活展开。·服务前准备 在对该校展开服务之前,作为社工,我们将会与该班级的班主任、授课教师进行访谈,同时,也会在学生中进行问卷以及现场提问的调查,

校园欺凌的社会工作介入

校园欺凌的社会工作介入 一、校园欺凌的内涵 校园欺凌在我国早已存在,但是到现在并没有一个学术界、法律界公认的内涵界定。这也不足为奇,因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校园欺凌做内涵界定的时候,都会去结合本国国情,考虑本国自身的特殊性,因此要找到一个全世界公认的校园欺凌的科学内涵是不现实的,但是从大体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 1.地域界定:以“校园为中心”,强调校园欺凌是发生在学校内或者学校周边,由教师、学生或者校外人员对受害人造成身体或精神的伤害。 2.人员界定:教师和学生是欺凌的实施者或者受害者。教师、学生或外来人员对学生身?w或精神所造成的伤害。 3.实施者的行为:包括物理性和心理性的攻击。 4.受害者的感受:造成了受害者生理、心理上的痛苦。 二、校园欺凌的危害 1.对于受害者 根据2014年《美国精神病学杂志》的研究表明,受害者在童年以及青少年时期遭受到校园欺凌,其影响是长期深远的,可能会从那时一直持续到中年时期。与此同时,受害者会产生自我否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甚至

产生自残、自杀等行为。有的人即使年过半百,也难以摆脱校园欺凌的阴影。在校园欺凌中,受害者常常难以集中注意力,上课难以专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同时还很容易受到身边朋友的疏远,不利于学生成长发展,同时给家庭带来巨大灾难。 2.对于施害者 进行校园欺凌的施害者,他们性格上会变得更加易怒、脾气差、一点小事就会大发雷霆。在生活中经常会和别人起冲突,容易发生争吵、打架等行为,比一般人更具有侵略性。当他们遭遇挫折时,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更加容易陷入到绝望和恐惧之中。当成年后,也比一般人更容易产生暴力犯罪行为。根据调查表明,许多暴力犯罪的人在青少年时期对别人进行过欺凌行为。对于施害者家庭来说,对于受害者的赔偿以及社会舆论谴责常常会使家庭陷入巨大的压 力之中。 3.对于旁观者 美国政府关于校园欺凌的科普网站曾做过调查,就算是普通的旁观者在目击过校园欺凌之后也会变得比其他人更 容易吸烟、酗酒、逃课、辍学。有些人在心理上会觉得欺凌行为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对于欺凌者甚至产生了一种崇拜感,对受害者反而觉得厌恶。若不及时对其加以引导,他们很可能也会滑向施害者的一方,成为校园欺凌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