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1949~1978语文教育发展

1949~1978语文教育发展

1949~1978语文教育发展
1949~1978语文教育发展

1949~1978年间的语文教育

1949~1978年的语文教育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可谓是一波三折,称为语文教育的曲折发展期。在这曲折的发展历程中,语文教育体现了这个时代独有的特征。下面主要从语文教育思想、主要教育家、教材三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进行简要概述。

一、思想

1949年新中国建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语文学科在新的政治条件下更新发展。这一时期,由于政治大环境的要求,语文学科更致力构建一种与新的时代相契合的教育模式,彻底肃清个人主意,建立革命的英雄主义与集体主义,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帮助他们树立一个崇高的、为人民事业奋斗的宏大理想和志向。这一时期的语文思想在具体的不同时段又有着些许不同:

(一)、语文定名期(1949~1956)

叶老曾说:“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一起说,就叫语文”。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出版了全国统一的语文课本,在《编辑大意》里说:“说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汉语文课程正式更名为语文。语文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1)思想教育为主,政治意味浓重。

人民教育出版社在1951年7月出版的初级语文课本的《编辑大意》中指出:“无论那一门功课都有完成思想教育的任务,这个任务,在语文科显得更重要。”同时还指出:“要通过语文课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不能单靠几篇说理的论文,凡小说、诗歌、历史故事、乃至自然科学的故事都应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些规定无不体现着语文课的思想政治要求。

(2)听说读写并重,全面训练语文能力。

针对过去“国文”教学重“文”忽“语”即只重视文字的东西而忽视口头的的现象,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的1950年语文课本的《编辑大意》中说:“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说、读、写四项,不可偏轻偏重。”这是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导向,是语文教育史上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3)初步学习苏联教育思想与方法。

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差异,排斥西方资本主义的东西,自然而然的选择苏联作为学习的榜样。195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凯洛夫的《教育学》被誉为教育界的圣经。

(二)分科阶段(1956~1958)

(1)学习苏联教育高潮时期

(2)系统学习语言、文学史、文学理论知识,加强语言、文学教育

这一时期根据分科阶段的要求,分别进行了不同的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对语言、文学知识都进行了系统的教学。

(三)波折期(1958~1966)

随着1958年汉语、文学分科结束,“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的反复波折,语文教育思想也体现了巨大的反复波动。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工具性、思想性的论争

50年代末,语文教育为了配合“大跃进”和反右倾斗争,突出强调了思想性,强调语文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生产劳动服务。

60年代前期的语文教学进行了调整,1963年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这就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2)文道关系的论争

文道关系简言之就是语文教育思想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建国后我国的语文教育一直坚持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即重视“道”。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语文教育就仅仅为当时的革命目标和政治利益服务。

1959年,上海《文汇报》展开了“关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讨论”,提出了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观点。但因为在实施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文道之争的问题让在继续,文道在此时期始终未能实现统一。

(3)“双基”教学思想的诞生

大跃进时期,语文教学紧跟形式,突出政治,语文多是喊口号、贴标签,毫无双基可言。这段时期,语文教学上的“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一直争论不断。

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提出了“双基”的语文教学内容,为以后的语文教育提出了一个标准。

(四)文革时期(1966~1976)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得我国的语文教育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时期。在政治工作第一,政治可以冲击一切的情况下,语文教育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直接参与政治教育活动。语文教育只是重视“道”,双基的教学也被抛弃到了九霄云外,教师也沦落到了“臭老九”的地位,学生地位却被无限度放大,语文教育陷入了巨大混乱之中。

总之,1949年建国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期间我国的语文教育一直处在为社会注意政治建设服务的时期。不可避免的,语文教育思想带有浓重的政治说教意味,体现了较强的政治观点和为政治服务的意识。语文教育的思想可以说在曲折发展中摸索前进。

二、代表人物

这一时期的语文发展曲折不断,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涌现出了一批伟大的语文教育家。主要有下以几位。

(一)叶圣陶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既继承和发扬了我国语文传统,又充分吸收了外来的积极因素,是近百年来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对语文课的性质、目标,语文教材的内容、体系,语文教学的原理、方法,语文考试的实质和语文教师的修养等问题,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对语文课的性质、目标有精到的论述。他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工具是用来达到某个目的的。工具不是目的……我们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就指出了,工具性和思想性是语文课的性质。基于这一认识,他提出了几个相应的观点:(1)语文要联系生活,注重实践。

早在40年代,叶老就批判过旧式教育的“利禄主义”和“古典主义”,批判过那种严重脱离现实生活的恶习。他十分重视语文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认为

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为生活服务。叶老注重实践,常到各地考察,只要有机会就去中小学听课,开座谈会,并且热衷与和一线教师交流,讨论当下语文教育,真正的立足与中国教育从实际出发。

(2)语言、思维并举

说语文是“工具”,并不是纯“工具论”,叶老认为不能隔断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就此在1980年叶老正式提出了“语言与思维并举”的命题。他说:“语言与思维分拆不可”,1984年他更明确指出:“语文课的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学习语文这两方面都要注意。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并未把二者结合好,或把思维抽象化,或者就语言谈语言,忽视思维的训练。叶老强调语言与思维训练并举的意义非同一般。

(3)注重务实训练与习惯培养

叶老在1946年提出语文教育“要以务实方面为主”。1962年更是强调“训练要使学生在训练中有所得。眼下,许多人好讲空洞的教育大道理,务实之风严重缺失;说到训练则不讲规律,不顾学生的承受力,倾盆大雨做考题。”要求学生教师要以实在之事物为训练只根本。语文是工具,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实际的语文能力与良好习惯,训练就是不二法门。“大凡传授知识技巧,讲说一篇,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

在习惯培养方面更是提出“教育就是养成的学习习惯”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所以讲说和指点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功夫,督促学的人多多练习”。这是因为习惯是在实践中养成的,只有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不断地学、不断地练才能养成好的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以此考察课堂教学,他认为,“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于引导启发,俾学生自奋其力”,因此他提出好老师的标准是“必令学生运其才思,勤奋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

(4)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生活与写作相结合

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叶老一直呼吁“给学生阅读的自由,课内当注目与课外。”还曾提出“善读未写书,不守图书馆;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可见叶老对于课内课外阅读的要求之早。

在写作方面,叶老认为写作源于生活,他主张写作文要“立诚”,反对弄虚作假,而且要“必须真经验、真知识、真感受”,这很合乎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对当下作文教学中“假、虚、空”的现象是一个很好的纠正。

(5)教材建设贡献巨大

叶老一生编写和支持编纂语文教材多达二三十部,是我国现代语文教材建设的奠基人。60年代,他主持了新编中学语文课本12册的编写工作,并不断对自己的编辑实践作出理论概括,发表了许多编辑例言、论文、书简,为我国语文教材建设的实践与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叶老对语文教材内容、体系的论述也很多。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里,他提出,中学语文教材,就精神说,要符合目标第一项所规定的各点;就目标说,必然涉及各科,以各科的内容为内容;就品质说,要朴实、精确,足以为目标第二项的模范;就体裁说,要包括一般人在生活中所触及的各类文字,并且应该除单篇的文字而外,兼采书本的一章一节,高中阶段则应兼采现代汉语的整体的书。叶老当年编写的教材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当然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选材标准,对选定之文进行润色修改的严肃态度,以及“注释”的指导性、整体性、浅近性,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叶老语文教育思想的内容极其丰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是中国语文教育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中国语文不研究母语特点,不研究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研究叶圣陶等中国语文教育家的思想,就不可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新体系。我们应该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把叶老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并加以科学的发展,以推动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入和语文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二)辛安亭

辛安亭(1908-1988),山西离石人,是一位很有声望的教育家。他对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入的理论研究,因此他又是一位语文教育家。他在1938年到延安之前,曾在中学和师范学校教过七年语文课。到延安之后,曾在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负责编写教材,一直到解放前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1年间,他协助叶圣陶审定了一部分中小学教科书,对新中国中小学的教材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他对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以及幼儿、师范、大学和特殊少年儿童的教育问题,都发表过一些意见。这些经验和意见,大都收集在《论语文教学及其他》(甘肃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教材编写琐记》(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辛安亭论教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等专著当中。

他的语文教育思想主要是:

(1)编写语文教材要根据语文的特点,体现教学原则

编写教材充分考虑使用对象的特点,根据对象不同,编写不同的教材;编写教材必须充分认识使用对象的认知、需求和时代特点,有针对性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才能够行得通、有实效。如针对当时边区教材城市化色彩浓厚的现象,他组织编写了一套从农村实际出发的通俗读物,深受农村儿童欢迎。小学教科书的编法同样提出了两句话八个字“以类相聚”和“便于诵读”。

(2)对于如何批判地继承过去语文教学经验的问题,辛氏提出了八字方针:“取中有弃,用中有改”

(3)语文程度的内涵即是阅读和写作的程度

辛老指出“语文程度的提高,也就是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辛老提出“通过改革课堂教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阅读教学要改革教学方法,小学低年级集中识字,中小学都要扩大阅读量;写作教学要明确讲读是写作的基础,“文从写话起”。

(4)要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

辛老不赞成把政治教育列为语文教学的两个任务之一,辛老明确提出语文教学思想性原则,但语文教学不等于政治教育。在此基础上他主张“德智体全面兼顾”的教学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另外辛老叶圣陶先生合作编写和编审了大量中小学语文教材,对新中国语文教材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张志公

张志公既是语言学家,也是语文教育家。从1954年起,张志公就从事并研究汉语文教育。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

一是重视批判继承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他认为语文教育要富有民族特色,必须扎根于中国传统。从50年代起,他潜心研究传统语文教育,提出传统语文教育的三个阶段四个步骤,并总结出其中的宝贵经验;70年代后期,他继续深

入研究传统语文教育,以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对待前人的经验,既汲取其中的精华,供当今的语文教学效法,也揭示它的局限,让人们引以为戒。

二是倡导语文教学的科学化、现代化。早在60初,张志公就提出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命题,90年代又提出与“现代化建设接轨”,体现了他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在强调注意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同时,他积极探索科学化的有效途径。他倡导语文教学的全面改革,主张教学思想、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现代化,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同现代化建设接轨。并提出从幼儿、小学、初中到高中的“一条龙”的整体改革思想,对语文教学的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此同时,他进一步阐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属性和文道统一主张,阐述了现代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语文教育思想,阐述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性。可以说,他的许多主张都是从现实出发,又着眼于社会的未来而作出的深入探讨。

三是主持了教学语法系统的制定。在50年代,他多次主持讨论,吸取各家之长,拟定了《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之后,由他主编的《汉语》课本,全面体现了暂拟教学语法系统的精神;90年代初,受教育部委托,他再次主持新教学语法体系的制定工作,制定出《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从《暂拟系统》到《系统提要》,张志公为建立汉语教学语法体系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他提出的“精要、好懂、有用”的语文知识教学原则,被写进了语文教学大纲,其他如教学方法问题、文学教育问题、口语训练问题、发展思维能力等等,也多有论述。

张志公的语文教育思想有着其独特的闪光点:首现是应用性。即从实际出发,讲求实用,注重实效。其次是现代性。第三是系统性。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富有科学精神,体现出较强的理论性和较完备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系。

张志公对语文教育进行了长期不懈地艰苦研究,他的贡献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

(四)吕叔湘

吕叔湘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他不仅在语言研究领域著述等身,而且对中小学语文教育做出过卓著贡献。60年代,他发表了重要论文《谈语言的学习、教学和研究》和《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等,以一位语言学家特有的感受,审视了语文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一是重视语文教育的社会功能。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吕叔湘他认为语文就是语言(口语)和文字(书面语)。“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在充分认识“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教给学生说话、听话、写作、阅读等使用语文的能力。.

二是注重语言教育的地位。主张听、说、读、写并重。吕叔湘认为,语文学科属于工具学科。语文教学主要任务是语言教育。对此,吕叔湘有着许多极为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儿童进学校,主要是要把语言书面化,能把口语写成文字,能把文字说成口语。”“语文教学该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门径,以文字为重点,达到语言文字都提高的目的。这里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一个用嘴说,用耳朵听,一个用手写,用眼睛看”。吕叔湘的语文教育论著曾从不同方面反复述过语言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来强调语言教育的重要地位;从语文学习的过程来强调语言教育的重要地位;从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点来说明语言教学的重要意义。

三是倡导科学的教学方法,主张机动、灵活。吕叔湘指出:“一位高明的教师应当有才、学、识三个方面的修养。”“识”就是要“掌握教学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自如”教学的关键在于指导学生善于模仿,反复实践,反复使用。只有如此,才能形成正确而熟练的语文技能,培养较高的语文能力他指出:“教师的任务是指点学生模仿什么,怎样模仿,检查学生的实践是否正确,是否熟练。技能的获得要通过学生的活动,教师是无法包办代替的。”即学生想提高语文技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教学方法的关键还在于机动灵活在他看来,教学法的效果之所以呈现出差异。“并不是由于这教学法本身有多大高低差别,而是在于教师会不会活用。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如果不会活用,任何教学法都会变成一堆公式。”真正掌握一种教学法的教师,他是会随机应变的,他的课堂里是生机勃勃的,你叫他换一种教学法,他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取其所长,舍其所短。同样取得成功。

吕叔湘先生深刻而独到的语文教育思想,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我国的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和语文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价值。

三、教材

语文教材是展现语文教育理念的载体,因而在不同的时期语文教材都深深的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新中国建国后的语文教材总体而言,以白话文为主,文言文为辅,以文白混编为主,文白分编为辅。下面分不同时期介绍我国语文教材编写的状况:

(一)定名时期(1949~1955)

这段时期,从语文命名到教材建设逐渐趋于统一,全国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一律使用统编本。教材内容重视为政治服务。这时期的教材基本有三种:(1)1949年的国文课本。

此版本的课本以老解放区的《中等国文》为蓝本,应急修订而来。这套课本,初中全为白话,高中有少量文言文,课本不分单元,只有简单的注释和问答式的习题。这套教材以老解放区的国文教育为基础,吸收了国民政府时期的国文教学经验,并向苏联学习阅读教学经验、写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步骤的对旧国文进行了改造。

(2)1951年的语文课本

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于1951年编辑出版了全国统一的语文课本,初中高中各一套,共计六册,代替解放时的国语、国文课本。在《编辑大意》中对这套教材这样描述:“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语文科中显得更为重要;选文内容要充实,思想要正确,同时也要注意文字跟口语一致,真实而生动。”

(3)1953年的语文课本

1953的语文课本,参考了各地意见,对原来的初高中语文课本进行了抽换、修订,改写了一些注释和提示,包括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和词汇辨析等并且附带了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的讲解。课本内容大多以时文为主,如庆祝新中国诞生、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反映中苏关系、揭露帝国主义压迫等等。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此时期正值建国初期,除了统一的语文课本以外还有许多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出发而编排的补充教材。

(二)分科阶段(1956~1958)

为适应汉语文学分科的需要,195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分别编辑出版了初中《汉语》课本和初中、高中《文学》课本。这是建国后唯一一套国家统编的知识

型中学语文教科书。初中《汉语》课本以“暂定汉语语法教学体系”为蓝本,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标点符号、修辞七部分,按照循序渐进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文学》课本包括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文学史常识,古典文学精品增加,注意到了文学生态的多样性,而且体现饿了“名人名文”,思想性艺术性俱佳。

这套教材是建国后第一套分编型教材,开创了我国语言教材和文学教材分编的先例,明确了中学文学和教学任务、教学内容重复的毛病,是母语教学历史的一次重大突破。

(三)波折期(1958~1976)

(1)大跃进时期

“大跃进”后,由于1958年汉语文学分科结束,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没有教学大纲的情况下编写了一套中学语文课本。这套课本选文不多,古典文学作品很少,大都以毛泽东著作、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为内容。语文教育紧跟形式,全面突出政治思想教育,课本中的经典文学和选文大大削减,代之以粗俗的政治和民歌等内容;同是语言训练也和政治教育挂钩,只求内容的政治性,不管是否合乎语法规范,甚至连字词正确与否都不管。对后来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

(2)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1961年1月,中共中央在八届九中全会上制定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一方针也影响着教育方针的制定。从1961年起,中央教育领导部门制定和颁发了全国中小学教育工作条例、各科教学大纲、修订和整编了各科教材。补充了语文知识,增选了文言文,并且提出了语文教学应注重“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加强了语文知识教学和读写训练的内容。

196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新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编写除了一套供全国使用的中学语文教材。该教材选材广泛,即有中外优秀作品,也包括文学作品和科普文章。这套教材在选文时注重“文质兼美”的特点,还加强了读写基本训练和课外阅读写作教学的指导。

此套教材被称为建国后编写最为完备的一套教材,使语文教材编写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台阶。

(3)文革时期(1966~1976)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语文教育内容,可以说在“政治可以冲击一切”的左倾路线下,几乎变成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说教。当时的课本内容几乎都是标语口号、语录的汇编,完全是一套政治挂帅的教材。文革时期的教育完全沦为了政治的附庸,因而教材编写也深受其害,严重影响了语文教育的发展。

总之,建国以来的语文教育在曲折中艰难的前进着,虽然遭受了一系列的磨难,变化不断,但总的来世还是为语文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我们应学习辛安亭老师提出的“取中有弃,用中有改”的方法对待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

参考文献

书籍:

1、《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王松泉王柏勋王静义主编

2、《历史追问:语文教育发展篇》徐林祥主编

3、《当代语文教育论争》王富仁郑国民主编论文:

1、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刘静敏

2、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刘玉春

3、深入开展对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喻旭初

4、从建国后中学语文教材发展史看语文学科建设刘曙峰

5、我国近现代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的若干特点

6、新中国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7、语文教材的编写和发展趋势

语文教育发展史1

语文教育发展史(作业) 题目:简述中国语文教育史的分期 我国的语文教育源远流长,语文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研究成果迭出,形势令人振奋。但是,对于语文教育历史的研究,长期以来,成果极少,可谓凤毛麟角。80年代以前,除了张志公先生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其他突出成果则鲜有所闻。鉴于这种情形,许多有识之士主张对语文教育史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朱绍禹先生一再呼吁:研究语文教育,还必须研究历史,“通过对变化历程的了解,认清现状和把握未来趋势”。顾黄初先生也主张,革新的同时,“对传统,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在许多研究工作者的推动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文教育史的研究开始有了深入,而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代表性的成果有《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陈必祥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史纲》(张隆华主编)、《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顾黄初著)、《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张隆华、曾仲珊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李杏保、顾黄初著)、《语文教学法漫论·历史借鉴篇》(曹洪顺著)等。近十多年来我国语文教育史的研究不断深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许多成果在分期问题上有着不小的分歧,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迄今为止,在语文教育史的分期问题上,较有代表性的意见先后就有六种——第一种以叶苍岑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通论》为代表,将中学语文教育史分为三个时期:“五四”以前的传统语文教学期为第一时期,“五四”以后建国以前为第二时期,建国以来的语文教改期为第三时期。第二种以陈必祥主编的《语文教育发展史》为代表,将清末语文单独设科前定为古代语文教育期,之后到“五四”运动前为近代语文教育期,“五四”运动后为现代语文教育期。第三种以陈学法主编的《语文教育学》为代表,将语文教育史分为四个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前为古代语文教育期,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为近代语文教育期,“五四”运动至建国前为现代语文教育期,建国以后为当代语文教育期。第四种以顾黄初著《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为代表,以清末语文独立设科为界线,将语文教育史分为传统语文教育和现代语文教育两大时期,现代语文教育期又以新中国诞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其中建国前发展期又以辛亥革命和1932年课程标准颁布为界分为三个时期。第五种以张隆华主编的《中国语文教育史纲》为代表,以鸦片战争前为古代语文教育期,鸦片战争至新中国诞生前为近代语文教育期,解放后为现代语文教育期。第六种以曹洪顺、冯守仲主编的《语文教育学》为代表,将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前定为传统语文教育期,之后至新中国诞生前为现代语文教育期,建国以来为当代语文教育期。上述分期法各不相同,六家中,将古代(传统)语文教育期的迄止界线定在鸦片战争时期的有二家,定在清末语文独立设科时的有三家,定在“五四”运动时期的有一家;将现代语文教育期的起始界线定在清末语文独立设科时的有一家,定在“五四”运动时期的有二家,定在新

无线电导航的发展历程

1.无线电导航的发展历程 无线电导航是20世纪一项重大的发明 电磁波第一个应用的领域是通信,而第二个应用领域就是导航。早在1912年就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个无线电导航设备,即振幅式测向仪,称无线电罗盘(Radiocompass),工作频率0.1一1.75兆赫兹。1929年,根据等信号指示航道工作原理,研制了四航道信标,工作频率为0.2一0.4兆赫兹,已停止发展。1939年便开始研制仪表着陆系统(ILS),1940年则研制脉冲双曲线型的世界第一个无线电定位系统奇异(Gee),工作频率为28一85兆赫兹。1943年,脉冲双曲线型中程无线电导航系统罗兰A(Loran-A)投入研制,1944年又进行近程高精度台卡(Dessa)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研制。 1945年至1960年研制了数十种之多,典型的系统如近程的伏尔(VOR)、测向器( D ME)、塔康(Tacan)、雷迪斯特、哈菲克斯(Hi-Fix)等;中程的罗兰B(Loran-B)、低频罗兰(LF-Loran)、康索尔(Consol)等;远程的那伐格罗布((Navaglohe)、法康(Facan)、台克垂亚(Dectra)、那伐霍(Navarho),罗兰C(Loran-C)和无线电网(Radionrsh)等;超远程的台尔拉克(Delrac)和奥米加(Omega)与。奥米加;空中交通管制的雷康(Rapcon)、伏尔斯康(VOLSCAN)、塔康数据传递系统(Tacandata-link)和萨特柯((Satco)等,另外还有多卜勒导航雷达(Doppler navigation tadar),这期间主要保留下来的系统如表1 表1主要地基无线电导航系统运行年代表 1.1 无线电导航发展的重大突破 1960年以后,义发展了不少新的地基无线电导航系统。如近程高精度的道朗((TORAN)、赛里迪斯(SYLEDIS)、阿戈(ARGO)、马西兰(MAXIRAN)、微波测距仪(TRISPONDER)以及MRB-201,NA V-CON,RALOG-20,RADIST等等;中程的有罗兰D (Loran-D)和脉冲八(Pulse8)等;远程的恰卡(Chayka);超远程的奥米加((Omega与 );突破在星基的全球导航系统,还有新的飞机着陆系统。同时还开始发展组合导航与综合导航系统,以及地形辅助导航系统等。表2列出几种常用的系统及主要性能与用量。 表2几种常用的地基系统性能与用量 *D为飞行距离。

家乡百年历史变迁(1938——1978年)

家乡百年历史变迁(1938——1978年) 20世纪上半叶,曲阜延续了旧有的文化传统,1949-1978年这30年间,一系列国家建构的制度性改革和组织重构深深影响着曲阜的发展。 1938年1月,日本侵略军占领曲阜后,县归隶鲁西道,1940年该属兖济道。1945年,日本投降后,与泗水并成为曲泗县。1946年,曲泗分治。1948年,隶属鲁中南行政公署第四专署,后改称尼山专署和藤县专署。 新中国成立后,曲阜迎来新的时代,1953年,曲阜改属济宁专署,1958年与滋阳合并,仍命名曲阜县。1962年,曲、滋分治,恢复原建制。 1966年文化革命开始,三孔里面的文物招到大量的破坏,许多石碑雕刻、千年古木被推倒,现在去看,修补的痕迹很是明显。“彻底捣毁孔家店革命造反联络站”正式登场,国务院1961年所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被砸得粉碎,这一革命组织还向国务院发了抗议信。 大成殿孔子像被砸得粉碎,康熙所题的“万世师表”巨匾,用解放牌汽车拉还露出车厢外面来,在孔林西南角的普济桥,点火居然烧不着,浇上汽油,星星之火,瞬间烈焰冲天。那块高达五米之多的成化碑,捆上绳索,用拖拉机生生拉倒摔断。 孰说济宁汉碑半天下。谭厚兰们挥起铁锤,对付曲阜这些又臭又硬的老顽固,一定累得不轻。砸断一千余块石碑,其效率令人叹服,战果颇丰。乙瑛碑断裂,张猛龙碑断裂,兖公之颂碑断角,文宣王庙门记碑断角,敕修文宣王庙碑断裂,米芾书玄圣文宣王赞碑断裂,讲学堂经碑、大乘寺碑、《金人铭》全文碑、桂馥隶书“历山铭”碑------至于党怀英杏坛碑,也并非托了姓党的光,其实因为埋深过大,碑座深掩,不好下手罢了。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政府开始加大对三孔的保护,并立志打造闻名国内外的旅游城市。

语文现代化与语文教育

原载《语言文字应用》,2002(1):34-40. 语文现代化与语文教育? 李 宇 明 一、语文教育的含义与内容 (一)语文教育中“语文”的含义 语文教育中“教育”的含义是明确的,“语文”的含义意见尚不一致。概括起来大约有四种理解:a)指“语言文字”;b)指“语言文学”;c)指“语言文章”;d)指“语言文化”。 认为“语文”指“语言文字”,大约是因为:1.“语文”本身包含有“语言文字”的意义,如“国家的语文政策、《中国语文》、《语文建设》”等中的“语文”指的就是“语言文字”;2.代表着一种语文教育观念,这种观念认为语文教学主要是语言文字的教学。 将“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学”,大约是认为“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就语文教学的实践而言,年级越高文学教学的比重越大,课本中所选的文学篇目也越多;1956~1957年大陆的中学语文教育改革试验,曾经实行“汉语”、“文学”分科;专门培养中学语文师资的高师中文系,教研室和课程设置一般都分为“语言”、“文学”两大系统,而且教研室、教师和课程的数量,文学都要多于语言。有这些因素,怎能不把“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学”? 将“语文”理解为“语言文章”和“语言文化”,大约与近几十年来文章学、文化学的发展有关。文章学和文化学的发展使一些学者认识到,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文学固然很重要,但是文学并不能涵盖人的语文能力,不能包括其他文化知识。 以上这些理解的共同点,是把“语文”中的“语”看作“语言”,分歧在于“语文”中的“文”指的是什么。由于对“文”的理解不同,也牵涉到对“语”的理解的差异:理解a)中的“语言”不包括“文字”,其他三种理解中的“语言”显然包括“文字”的内容。 要廓清“语文”的含义,有必要看看“语文”形成的历史: 科举时代的私塾教育,没有与今天的语文相对应的教学科目。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开始设“国文”科①,课本中所选文章是文言文。随着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的开展,在“五四”运动的冲击下,1920年1月,当时的北京政府教育部下令将国民学校(小学)的“国文”改为“国语”,白话文正式进入课堂,但小学以上仍是“国文”。1948年8月,当时的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着手编写新的中小学语文课本,时任编审委员会主任的叶圣陶先生负责起草《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草稿》,自此便有了“语文”一名。叶圣陶先生曾经明确指出,“语文”一名是在1949年下半年用起来的,“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② 就历史渊源上讲,中小学教育中的“语文”是对“国语”和“国文”的综合,指的是: ? 此文是作者在首届亚太地区中文教学研讨工作坊(2001年3月13日~15日·香港教育学院)的学术报告。 ① 于根元(1996,pp.77~78)指出:“1905年停科举。1903年,清政府在洋务派办学堂的基础上,公布了张之洞等提出的‘学堂章程’,其中有与语文教育相关的课程,国文单独设科自此始。” ② 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1980,p.138)。

古代头饰

头饰 笄,簪,钗,擿,华胜 笄是古时用以贯发或者固定弁,冕的。在《仪礼?士冠礼》中记载:“皮弁笄,爵弁笄。”郑玄注:“笄,今之簪。”古代妇女经常使用笄来固定发髻。古代女子到了成年的时候就用笄将头发绾起,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礼。《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郑玄注:“笄,女之礼,犹冠男也。”《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郑玄注:“谓应年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簪是由笄发展而的,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可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擿,簪股,将头部做成可搔头的簪子,所以俗称为搔头。《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簪。来自:耽恋免费资源站《后汉书?舆服志》有:“黄金龙首衔白珠,鱼须擿,长一尺,为簪珥。”的记载。钗,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用来绾住头发,也有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五代五缟《中华古今注?钗子》:“钗子,盖古笄之遗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为之,敬王以玳瑁为之,始皇又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钗与簪是有区别的,发簪作成一股,而发钗一般作成两股。 华胜: 即花胜。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释名?释首饰》:“华胜,华,象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唐颜师古注;“胜,妇人之首饰也,汉代谓之华胜。” 梳篦: 古代简称“栉”,与簪、髻、钗、步摇等并称为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昔为宫廷御用珍品 , 故有“宫梳名篦”之誉。梳篦两者的主要区别在齿部,梳子的齿粗而稀,篦子的齿细且密。梳篦多为木制或竹制以及名贵物料制作,如金、银、象牙、犀角、水晶、玳瑁、锡、嵌玉镶珠等材质。我国最早的梳篦当为1959年山东宁阳大汶口出土的距今约六千年的象牙梳。 梳玉色白中略青,半圆形,薄片状。外弧饰镂空花鸟纹,中部为3朵花,两侧各有一鸟。梳齿集于下弦,齿密而间距细小,底端平齐。唐至五代,用于头部的玉饰品一般都较薄,且玉质精良,表面少起伏变化,刻画图案多用阴线,线条直而密,这些特点在此玉梳上有明显的体现。

1949年至1978年潼关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1949年至1978年潼关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第一章医疗单位 第一节中医 民国二十年(1931),客籍西医张济苍在县城博爱街(俗称南北街)设济苍医院应诊。二十三年(1934),河南省灵宝县西医张勋甫在城内西大街北侧开设宏农医院。此后有济众医院、普及医院等,均于二十七年(1938)春受日本侵略军炮火威胁迁往外地。在城郊开业应诊的有明久、仁爱、惠生、竹君诊所。到三十八年(1949),诊所增至26家。诊治内、外、妇、儿、五官、花柳各科病症,一般治疗常见病、多发病。诊费、药价昂贵,1支青霉素收费价值小麦2市斗(每斗7.25公斤)。 1952年,城区中、西医院、所、铺店开始组织联合诊所,设备,药物评价折股作联合诊所,集体所有,按股分红。同年,华美、培康、正德、仁爱、秦光、秦济、碧泉、中亚西医诊所组成西医联合诊所,黄榆林任所长。1955年,6家中药铺组成中医联合诊所。1956年,太要街谦益堂、鼎生春中药铺及中医刘廷文、陆景春分别组成第一、第二中医联合诊所。迺华西医诊所及西医崔敦逸组成西医联合诊所。1958年,西医、中医联合诊所合并为中西医联合诊所。同年,城乡有14个中西医联合诊所,按照国家规定,收取诊费、药费,免征工商税。

第二节西医 卫生院 民国二十八年(1939),陕西省卫生处第二巡回医疗队驻潼关。三十年(1941)四月,医疗队就地成立卫生院,仇廷墀代理院长,编制10人,隶陕西省卫生处,院址设吊桥冯家城。同年冬,迁北刘村。三十四年(1945),迁东大街北侧,设备简陋,就诊者寥寥无几。三十七年(1948)迁石桥西,有房3间,国民党中央补助、富英加红十字会捐赠,自购药品84种,器械44种。同年十二月三十日,陕西省卫生处减超机构,划归县编制,名潼关县卫生院。 人民医院 1949年5月30日,县政府接管卫生院,7月,名县人民卫生院,编制8人。1952年,设内、外、妇三科。1953年,征地建房450平方米,设病床10张,始行外科手术。1956年7月16日,改名县医院,编制增至20人。1957年,设病床10张。1958年11月,卫生防疫站、工人保健站并入县医院。1959年1月,名潼关人民公社卫生院。同年冬,院址随县城搬迁至东方红大街东端北侧,占地8867平方米,建筑面积1960平方米,设16个科室,病床50张。1961年,医院复名。“文革”期间,派性斗争,主治医生以种种罪名被“批斗”,视患者家庭成份医病,非贫下中农患者看病难、住院难。医疗陷于半瘫痪状态。1977年,国家投资10万元,建筑住院部楼房1792平方米。1979年6月16日,改名人民医院,7月,病床增加到80张。1985年,有行政、医务人员91人,其中:主治医师5人,医师20人,医士7人,护理人员22

《唐诗三百首》的现代语文教育价值

蒙学教材的现代语文教育价值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为例 摘要: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自古以来,我国的幼儿教育中就很注重诗歌的启蒙教育。《唐诗三百首》作为近三百年来流传很广,影响巨大的诗歌启蒙教材,虽然在现在的小学教育者已经搁置不用,但是其包含的文化价值对今天的语文教育仍然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唐诗三百首》的现代语文价值: 关键词:唐诗三百首;语文教育;价值 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自古以来,我国的幼儿教育中就很注重诗歌的启蒙教育。这就需要很好的诗歌教材,在唐诗的选本中,影响比较大的还有一本《千家诗》,是明清两朝影响比较大的本子,今天通行的《千家诗》定型与清代,由两部分组成,由《七言千家诗》和《五言千家诗》两部分组成。共收录了125位作者的220多篇作品,基本上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分类。作品赋予生活情趣,易于朗诵和记忆,在当时流传甚广,影响很大。 而唐诗选本“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的,当推乾隆二十九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试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刊行后,不断得到翻刻、印行,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其影响之大,流传之广,是其他唐诗选本望尘莫及的。 一、《唐诗三百首》简介 《唐诗三百首》的编著者孙洙,字临西,一字芩西,号蘅塘,晚号退士,祖籍安徽休宁县,清康熙五十年生于无锡。早年入京师国子监学习,乾隆九年(1744年)中举,乾隆十一年出任江苏上元(今江宁)县学教谕。乾隆十六年中进士,以后历任顺天府大成县知县、直隶卢龙县知县、山东邹平县知县、江宁府学教授等职。在任知县期间,深入民间访问疾苦,视百姓如家人父子;断案时,还没有笞责,他已先落泪,令人感悟。为了预防灾变,他还捐私银兴修水利,以保农业丰收。每当卸任之时,百姓攀辕哭泣,为他送行。直至告老还乡,仍两袖清风,囊橐萧然。孙洙编选《唐诗三百首》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乾隆二十九年以“蘅塘退士”署名的《唐诗三百首》终告完成。该书选入75位唐代诗人及2位无名氏的诗作共310首,刻印时又补入了杜甫的《咏怀古迹》3首。

中国语文教材历史发展轨迹综述

中国语文教材历史发展轨迹综述 作者:李晓宏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1125 更新时间:2006-4-17 中国的语文教育, 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我们的语文教材伴随着语文教育的发展而发展。今天,在我们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促进教材建设的科学化、民族化健康发展的同时, 我们重新审视语文教材发展的历史, 从而更好地借鉴先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和历史教训, 以更审慎的态度推进教材建设健康和理性的发展, 也许不无益处。下面我们就对教材的历史发展轨迹作一粗线条勾勒, 以求对教材的发展能有一个更为清晰、全面的认识。 一、我国古代的语文教材 在我国古代, 虽在夏、商、周时期就已有学校教育, 但是没有单独的语文学科, 语文教育是与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教育融合在一起的。因此,专门为传授语文知识、技能而编写的教材尽管有,但并不多。这些教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供少年儿童习读的识字课本, 其中包括一些字书, 早期的如周秦时期的《史籀篇》、《苍颉篇》,两汉时期的《凡将篇》、《急就篇》、《元尚篇》、《训纂篇》等; 后期的, 则有流传久远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清代的《文字蒙求》等。重视识字、写字教学, 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条重要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三、百、千”在我国语文启蒙教育中的成功, 并不仅仅在于它们作为教材各自的个体优势, 更重要的是它们是优势互补的配套教材, 发挥的是整体的优势。这是因为: 首先, 如果只学三本中的任何一本, 其识字量不够, 达不到阅读所必须的二千余字的基本要求。其次,从内容看,它们不仅通俗易懂, 琅琅上口, 而且能使儿童增长知识和增进日常运用。再次,每本书字数不多,少则四百多字,多则千余字, 儿童学一本换一本, 新鲜有趣, 不觉乏味; 而三本书合起来,去除重复的,单字也在二千字左右,刚好达到初级阅读所需的基本识字量。这种典型的优势互补的配套教材,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中国古代的另一类教材是供青少年读的诗文选本, 早期的如梁朝昭明太子所辑《昭明文选》, 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自唐初李善加注释后,此书流传更为广泛,几乎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修教材。《昭明文选》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也是我国古代语文教材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后期的如宋代真德秀的《文章正宗》、清代吴楚材的《古文观止》、姚鼐的《古文辞类篆》、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以及著名的《唐诗三百首》等。重视各种典范文章的研读、诵读,也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条重要经验。 二、我国近现代的中学语文教材 鸦片战争以后, 我国的学校教育逐渐走上近代化的道路。1904 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语文始独立设科。这是我国语文近代化的标志, 意味着语文学科开始创建自己独立的教学体系。应当指出的是, 现代意义上的中学语文教

中国首饰发展简史上

《首饰简史》 娥皇女英 那么,在上古神话时期,娥皇女英,甚至精卫、嫦娥、女娲们到底戴什么

首饰呢?唯有兽骨、木和碎陶片。 尧帝的两个女儿,一个叫娥皇,一个叫女英,同嫁舜帝为妻。后来舜死于南巡途中,二女哭着去找,泪染青竹,竹上生斑(潇湘竹、湘妃竹,也就是南方的斑竹,原来是她们二位哭出来的物种);伤心欲绝,跳了湘江,化为神,人称湘君、湘妃或湘夫人。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潇湘神》描述了上古第一幕伤情: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作为上古传奇悲情姐妹花,老爸和老公都是最高领导人,娥皇女英的出身和归宿尊荣无比,世无其俩。她们的衣饰,自然也代表了时代潮流。但毕竟那是原始社会,茹毛饮血之后,骨头用来做饰品。一般女子披头散发,唯有殷实人家才能将头发束起来。束发品普遍有三种:笄、巾帻和冠帽。其中能称为首饰的,只有笄。那时制作笄,材料主要是骨、木、石、蚌、竹、玉等,从式样来说,有棒形、柳叶形、长方形、椭圆形等,笄首装饰不同的图案、花纹,甚至兽首,但总体以简单质朴为主。无关审美,只因工艺所限。 笄后来演变为簪和钗,进而发展出步摇与华胜。及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出嫁了。随着时代发展,头饰渐渐弱化,即便结婚这等隆重之事,也几乎只盘发、绾髻,不再花钿满头了,这多少令人惋惜。但也不意味着发簪在今天就一定会消亡,如下图这支,古朴而又时尚,难保不会开启新的潮流。

西施 身姿绰约、容貌姣好、素手纤纤......多美好的词语都不足以形容这样一

个如水的女子,她的美,或许只有她的名字可以概括——西施。是的,图中这个溪边浣纱的女子就是四大美女之首西施,那时她还只是一名乡村浣纱女,唯一特别处就是有沉鱼之貌。 这样一个纤细柔弱的女子,你能想像得出她日后为越国复国立下了旷世之功吗?吴、越江山已成旧事,而西施的容颜却一直美在世人心底。 真正的美能超脱时空岁月,恰如女人的首饰。且看西施头上的梳篦,在今天看来也是那么精巧、美观。 梳篦是梳理头发的用具,也可插在头发上作装饰。春秋战国时期,梳篦以竖长方形造型为主,但梳背雕镂日趋精美,梳齿也日益细密。这只造型别致的骨质梳篦,由梳背与梳齿两部分组成,梳背雕刻头相背、身相连的动物形象,梳背下端与梳齿上端均有钻孔,可能由榫卯方式连接,梳齿雕刻细密,工艺精湛。 动物形象历来是中国首饰设计常用的元素,但植物形象就更加普遍,如下图中的这把用作头饰的梳子,背上可不分明是一朵“花”么!

北斗卫星发展历程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历程 相信在座的大部分都只知道北斗时中国的导航系统,但并没有深入的了解,那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如何发展到如今的地步呢?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2017年11月5日,中国第三代导航卫星顺利升空,它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中国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2000年,首先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与发展,满足全球应用需求,我国启动实施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 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1.0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2013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一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召开,正式发布了《北斗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

那务六村1949至1978年大事记

那务六村1949至1978年大事记 1949年10月,在解放大军压境的形势下,化北各乡村纷纷归附, 壶垌乡第九保保长林名树率领全保百姓投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1月,归化北区壶垌乡管辖。 12月,废除保甲制度,成立六村村人民政府,设村主任、民兵队, 下辖自然村,设村长,均由上一级政府委任。 1950年3月,辖于化县第七区壶垌乡,同年,开展清匪反霸、退租 退押运动。 1951年春,成立农民协会(简称农会),会长执行原行政村主任职权。 同年,普种牛痘。 1952年12月,土改工作队进村,贯彻执行中央制订的“依靠贫、 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斗争地主,有步骤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路线和政策,推行土地改革政策,丈量土地,划分阶级,没收地主的土地财产,按农村户口分配土地,分给贫雇农、下中农耕牛、农具、物资、房屋等。 1953年,土地改革圆满收官,农会裁撤,六村和上塱两个行政村合 并组建上塱乡人民政府,以六村为村治,属化县第十区区公所。 同年,开展第一次人口普查。 朝鲜战争期间(1950-1953年),六村钟志祥入朝参战。 1954年上旬,各自然村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组,为全面办社创造条件。 1955年冬至1956年春,各农业生产互助组相继转为初级农业生产 合作社,私有土地收归集体所有,实行统一经营,按劳分配,取消 土地报酬。 同年,全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1956年,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组建六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自然村为单位划分生产队。 1957年,山心生产队、木坑垌生产队和龙善塘生产队合并,三队合一,1961年后分离。

1958年5月,党中央发动大跃进运动。 当月,撤并乡镇,章道高级社并入上塱乡,同时建立乡党支部,时 任乡团支部书记林名贵兼任乡党支部书记。 同年9月,推行人民公社化,上塱乡改制上塱管理区,设营(管理区)、连(自然村)、排(生产队)编制,以各生产队为基础组建 林业队、畜牧队、积肥队等专业性生产队。 同年下旬,在城堡旧址大炼钢铁。 1959年3月,根据县委四级干部会议精神,上塱管理区改为上塱生 产大队,设置管理委员会,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大队一级,生产队 则为包产单位。 五十年代后期,因生产建设需要拆除六村民堡。 1960年,水肿病情严重,各生产队水肿病人集中送往公社党委免费 治疗。 1961年7月,实行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解散公共食堂,取消供 给制,允许社员经营自留地和家庭副业。 是年,六村、章道从上塱生产大队析出,六村生产大队辖14条自然 村和16个生产队,陈启荣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 同年9月至1963年1月,化州县划分为13个区,57个公社,那务 区辖那务、壶垌、宝树三个公社,六村大队属壶垌公社,其后撤销 13区建制,压缩公社数量,六村大队划归那务公社管辖。 同年,各生产队实行“四固定”和“三包一奖”的管理办法。 1962年2月,响应县人委关于“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恢 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同年,农村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由生产大队改为生产队核算, 确立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推行“两头固定、中间按劳”的粮食分配形式,倡导多劳多得。 同年秋,发土地证,落实生产队集体的耕地、林地及水面的所有权。 1965年,深入学习大寨精神。 同年,开展“小四清”运动。

1949~1978语文教育发展

1949~1978年间的语文教育 1949~1978年的语文教育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可谓是一波三折,称为语文教育的曲折发展期。在这曲折的发展历程中,语文教育体现了这个时代独有的特征。下面主要从语文教育思想、主要教育家、教材三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进行简要概述。 一、思想 1949年新中国建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语文学科在新的政治条件下更新发展。这一时期,由于政治大环境的要求,语文学科更致力构建一种与新的时代相契合的教育模式,彻底肃清个人主意,建立革命的英雄主义与集体主义,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帮助他们树立一个崇高的、为人民事业奋斗的宏大理想和志向。这一时期的语文思想在具体的不同时段又有着些许不同: (一)、语文定名期(1949~1956) 叶老曾说:“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一起说,就叫语文”。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出版了全国统一的语文课本,在《编辑大意》里说:“说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汉语文课程正式更名为语文。语文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1)思想教育为主,政治意味浓重。 人民教育出版社在1951年7月出版的初级语文课本的《编辑大意》中指出:“无论那一门功课都有完成思想教育的任务,这个任务,在语文科显得更重要。”同时还指出:“要通过语文课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不能单靠几篇说理的论文,凡小说、诗歌、历史故事、乃至自然科学的故事都应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些规定无不体现着语文课的思想政治要求。 (2)听说读写并重,全面训练语文能力。 针对过去“国文”教学重“文”忽“语”即只重视文字的东西而忽视口头的的现象,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的1950年语文课本的《编辑大意》中说:“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说、读、写四项,不可偏轻偏重。”这是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导向,是语文教育史上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3)初步学习苏联教育思想与方法。 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差异,排斥西方资本主义的东西,自然而然的选择苏联作为学习的榜样。195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凯洛夫的《教育学》被誉为教育界的圣经。 (二)分科阶段(1956~1958) (1)学习苏联教育高潮时期 (2)系统学习语言、文学史、文学理论知识,加强语言、文学教育 这一时期根据分科阶段的要求,分别进行了不同的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对语言、文学知识都进行了系统的教学。 (三)波折期(1958~1966) 随着1958年汉语、文学分科结束,“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的反复波折,语文教育思想也体现了巨大的反复波动。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工具性、思想性的论争

中国古代传统发饰之美(一)

青籽话珠宝——中国古代传统发饰之美(一) 在我国古代,男子十五束发,二十加冠。女子过了豆蔻之年,满15岁并已许嫁者结发,用笄贯之,称为及笄。这就代表着是一个成人了。《仪礼·士昏礼》上有:“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 春秋玉笄 殷商骨笄 因此笄礼对于一个女子来说可谓是非常重要的。何为笄?《说文》上面记载:“笄,簪也”。那何为簪呢?簪是由笄发展而来的,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由于古时男女皆蓄发,所以笄并非女子专用,男子年二十行“冠礼”也会用笄。 笄,是簪、钗的鼻祖。簪,是古代妇女发型中最基础的固定和装饰工具。古往今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子尤甚。因此古代女子首饰也是种类繁多,丝毫不比现代人差。大致有笄、簪、钗、步摇、凤冠、华盛、发钿、扁方、梳篦等。

簪,多于簪首加以纹饰,雕刻成花鸟鱼石,飞禽走兽,吉祥器物等形状。例如牡丹、梅花,龙凤、麒麟、仙鹤、燕雀,如意等。制作材料上可用金、玉、象牙、玳瑁、犀角等贵重之物,工艺丰富,有錾花、镂花及盘花等。发簪流行的盛世是唐宋时期及以后各代,唐代画迹中满头插簪的妇女形象众多。宋代陆游《入蜀记》 记载当时西南一带的女子头饰为“插银钗至六只,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 累丝龙首金簪

明·牡丹花纹金簪 明·禅杖形金簪 明·嵌宝石花蝶金簪 清·翡翠发簪 钗,是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钗与簪最主要区别在于簪作成一股,钗则作成双股。此外在用途上也有一些区别,钗用来绾住头发,也有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的。插入发髻的方向,数量,对称方式也各有不同,视发髻需要而定。最多的在两鬓各插六支,合为十二支。发钗的普及大约是在西汉晚期,现代的发夹,就是由发钗演变而来的。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特点及现代观照

2010.09论经纬 理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教育在各方面、各层次都进行着如火如荼的改革,作为连接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桥梁的语文课程改革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学生学习的主科之一,从国家到地方、从老师到学生应该说是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是社会各界对语文学科的责骂声也是最大的。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应该多说、多写、多看、多想才能更好地掌握它、运用它,而现在的中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即使有些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去阅读《红楼梦》、《西游记》这些古典名著,却往往被老师和家长当作是“读闲书”、“不务正业”而加以制止,这样就算是再有兴趣、再有文学天赋的学生也会被这种“高压政策”磨得兴趣全无。那么,就剩下语文课本上那薄薄的几篇课文了,这几篇课文还往往被老师嚼成了渣,再“喂”给学生,还有什么营养可言?至于中、高考则更是问题多多、弊端种种:从西方引进的、广泛流行的客观题或者变相的客观题(主观题客观化)充斥于语文试卷,文学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多义性、独特性在苍白的语文试卷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作文,这一最能反映语文能力高低的考察方式却只占整个试卷分值的五分之二,老师们在讲评作文时似乎更热衷于对写作“技巧”和写作“规律”的研究,殊不知,这种枯燥无味的“技巧”和“规律”恰恰是摧毁兴趣的最有效武器,而广泛的阅读和浓厚的兴趣才是学好语文的真正法宝。正因为当下的语文教育存在着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所以一些语文教育专家、学者和教师们纷纷出谋献策,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革措施,诸如“快乐语文教学法”、“语文的可持续发展教学”、“绿色教育”等等,这些改革措施反映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心声,但是却收效甚微,有的只有理论上的可行性,没有实际的可操作性;有的在现行体制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一方面是大声疾呼要解决问题,一方面又是成效甚微,那么,在这种矛盾面前,我们该怎么办呢?在当今的教育改革更多地热衷于瞄向西方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有更为冷静、更为理性的思考呢?民族文化一脉相承,我们应该通过对传统教育的反思,汲取和继承一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来观照现在的语文教学以拓宽语文教育改革的渠道,使其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一、古代语文教育的综合性 中国的汉语文教育源远流长,它起源很早,从现在可考证的殷商甲骨文的习刻(学习刻契)算起,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从古代的儒学大师到现在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经过几千年的延续,中华民族用独特的语言和文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化。虽然说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已经延绵几千年,但“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1905年,清朝政府迫于压力,废除了长达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开始借鉴西方经验开办新学堂,在新式学堂中实行分科教育,语文便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语文”(当时主要称“国文”)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了独立的学科地位。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是综合发展的,是真正的“大语文”。古代的语文教育包括了几乎所有用文字表述的东西,除了有“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个方面的小综合以外,还有文、史、哲的大综合。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富仁认为:古代语文教育“其主体内容是文学和伦理学、道德学,是一个‘大语文’的概念……实际上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的汇总,它体现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全部,而不是它的一部分。”中国古代先秦的教育主要是“六艺”教育,“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礼、乐、射、御、书、数。由此可以看出,按着我们今天分科教育标准划分的属于音乐、思想政治、数学等学科的教育内容也被包含在古代的语  ◎陈 霄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特点及现代观照 odern chinese

中国古代发饰的发展与流行分析

中国古代发饰的发展与流行分析 发饰设计师必备 全文分二个部分1.发(式)饰古今发展2.现代发饰的流行趋势 (一)发(式)饰古今发展 自盘古开天劈地,上古之神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人类文明,发饰就是女娲按自己身上的头发装饰品给人类的一个修饰。人类的文明就在这时候开始延续,发展至今。由传说中的神话得知,发饰的发展由来已久。 女娲 (人类从神话中塑造的形象) 女娲(拼音:nǚ wā),中华神话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风姓。起初以泥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后来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用熔彩石以补天,斩龟足以撑天。 从现代的科学考古发现,(发饰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缩影,这里以中国为例)中国的历史有五千多年,可是我们知道中国的史前时代,就有许多不同的民族,散居各地,如北京人、蓝田人,他们的年代距今约有四五十万年,按人类的体质和其文化发展的顺序,可分为“猿人”、“古人”和“新人”阶段。远在茹毛饮血的猿人时期,人们用树叶、兽皮等物

品保护身体,无意之中发现一些兽牙、骨头、石珠、叶子等物品在身上有修饰作用,以及是一种特别的感觉(例如:可以保护自己,狩猎更顺利生活会更好等等,比如现在的信仰、寄托等)。从这时候开始,人们就慢慢有了一些装饰品。这时候的装饰品也是我们现代发饰品的原始材料及设计元素,还是我们现代品牌发饰所主要挖掘的,“大自然的奥妙”。 古猿人的兽皮衣服及装饰物 古猿人装饰的兽牙 山顶洞人在制作装饰物品。骨头、兽牙、石珠、等都是制作的原始材料

据考古资料研究可知: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人们不分男女一般都将长发散披在肩上。以后,随着劳动生产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加,感到长发散乱颇有不便,就用绳带系束,以骨簪插别。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原始社会后期,以至现代,人们还是保留如此梳理头发。 考古发现证明,头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在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中,就有圆形的骨簪出土。在中国黄河中下游、北中原等地区,鼠束发施笄沿习悠久。说明梳妆打扮、束发施,已成为当时人们起居生活中的一个缩影。 (现代仿新石器时代的饰物)(新石器时代的玉笄) 古人非常重视头发的修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类似现在“童花头”的发式,并且梳理得非常整齐,不知在五千多年前,究竟用什么工具或方法才能作这样的修剪。至今仍没有很确切的证据证实。 新石器时代的珠串

北斗导航系统的30年历程

挑战GPS 盘点北斗导航系统的30年历程 ?2014-8-22 15:01:20 ?类型:原创 ?来源:电脑报 ?报纸编辑:电脑报 ?作者: 【电脑报在线】卫星导航系统已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手机导航、车载导航的应用已经随处可见。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广阔的领土和海域,出于民间应用和国防安全的需要,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直在努力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詹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卫星导航系统已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手机导航、车载导航的应用已经随处可见。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广阔的领土和海域,出于民间应用和国防安全的需要,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直在努力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从1983年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计划于正式提出,距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按照最初规划的“三步走”的战略,经过几代科学家们的努力,北斗计划已实现过半。褒贬之中回顾这30年的发展历程,不但有助于厘清北斗系统的发展脉络,也让国人体会到其中的艰辛。 上世纪80年代到2000年 试验阶段,覆盖我国周边 我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关于卫星导航与定位的研究,随后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研究一度中断直到70年代末才恢复。从那时起,中国科学家们开始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技术途径和方案。1983年,一个名为“双星快速定位系统”的卫星导航与定位方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被提出。随后,我国著名航天专家陈芳允院士正式提出,在国内利用两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实现区域快速导航定位的设想。到了1989年,在陈芳允院士的带领下,我国首次利用通信卫星展开了双星定位演示验证试验,证明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技术体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此后,1994年中国正式启动了该项目的系统建设和发展,并更名为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双星定位示意图 该阶段以2000年成功发射的两颗“北斗一号”为结束,两颗卫星成功构成了北斗导航系统,形成了区域的有源服务能力。“北斗一号”是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为用户提供快速定位、简短数字报文通信和授时服务的一种全天候、区域性的卫星定位系统。并且由于采用卫星接收测定机制,用户终端机工作时需要发送无线电信号给北斗卫星,是一种有源定位系统,能实现一定的互动性。随着2003年和2007年又成功发射了两颗“北斗一号”备份卫星,标志着完整的第一代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已经完成,今后将转入长期的在轨管理阶段。 虽然第一代北斗系统缺陷很明显,但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首个卫星导航系统,打破了美、俄在此领域的垄断地位。而此阶段也是北斗计划最艰难的时期,在缺少人力、物力的

科举考试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影响

科举考试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影响 一.语文考试发展概况 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语文学科,语文是经,史,哲融合在一起的古代的语文学系.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成是对儒家经典的研习,但正因为这样一种背景,我国的语文教育才从这样肥沃的土壤中成长得如此枝繁叶茂,而与之相对应的现代语文考试虽然形式上借鉴国外的许多宝贵经验,但其内容和实质仍然是发源于我国古代的考试方式. 清朝末年,科举制度废除新式学堂建立,近代教育制度开始在中国逐渐兴起.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个近代意义的学制,它规定各级学堂都要设"中国文学"一科,并在<<学务纲要>>中规定;”中国文学一科,并且随时试课论说文字,及教以浅显书信,记事,文法以资官私使用.”这个规定,为具有近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拉开了序幕,语文学科开始逐渐从经史子哲中分化出来.近代意义上的语文学科开始慢慢发展和明晰起来,有了近代学科意义上的语文教育,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考试.现代语文考试由此开始形成. 但现代语文考试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它是在教育科学化的运动中,学习借鉴西方的教育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一批留学美国的学者推动在我国教育界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测量运动.从这个时候开始,语文考试不再是考察经史古文,而是从教学目的任务出发注重现代语文知识的掌握.以及语文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语文学科的考试与古代的科举考试在许多方面具备了现代特征.内容上,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为白话文逐渐增加而文言文逐渐减少,古代考试中的儒家经典逐渐变为语文知识的作品.形式上又着重考察技艺和背诵转向着重考察理解和运用. 新中国成立后的当代语文考试发展有名显得分为三个阶段,即从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为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时期语文科一直是高考必考科目,1950年高考科目中即设语文科.1967年至1977年为当代语文考试发展的第二阶段.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语文高考随同高考制度一起被迫取消.1977年至今未当代语文考试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十年动乱”之后我国语文考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当今我们所采取的语文考试是在现代语文考试的基础上经过了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所形成的.是对传统语文考试和外国教育测量理论的继承借鉴和发展.尤其是在引入标准化考试的评测方法之后,结合我国语文学科的特征,经过了一系列长期的争论和改革后,我国语文考试开始步入较为成熟的快速稳步发展时期. 二.科举考试对现代语文考试的影响 (一)现代语文考试对古代科举考试的继承 现代语文考试很多发面继承和发涨了古代科举考试的方法,从内容上看,虽然科举考试历史悠久,中间也出现过无数次的改革和发展,但从隋朝科举制度正式确立开始.<<诗>>,<<书>>,<<周礼>>等等儒家经典以及隋唐开始的诗赋等,后来都是科举考试千年不变的内容,这不但构成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也是现代语文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阶段语文学科学习研究最为重要的内容. 从考试体型上看,在科举开始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帖经和策问,诗赋和杂文,经义和墨义.再加上送出以前的诗赋.而这些考试体型与先进的语文考试的考试体型有很大相似之处:帖经"简单地说就是主考者任意则经书中的一页,用两张纸覆盖左右两边的字,中间开一行,另裁纸为帖,帖盖数字令读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