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材内容全解 岳麓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材内容全解 岳麓版必修2

word

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知识拓展】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第一种解释: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X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第二种解释:经济全球化不仅是产品、服务、资本、信息、技术、人才等在国际X围内的频繁流动,而且包括文化产品、文化资本和文化价值观在全球X围内的流动,包括思想意识、文学艺术、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在世界X围内的碰撞。

第三种解释:目前最权威的定义是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2.经济全球化的根源、实质和特点

(1)经济全球化根源于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以及由此带动的生产力的大发展。

(2)其实质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是资本在全球X围内的新一轮扩X。

(3)特点: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生产全球化程度大大加深;形成了全球贸易体系,出现了世界贸易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贸易全球化大大加强;跨国公司遍及世界,跨国银行迅速发展,极大地加强了各国的经济联系,全球化趋势大大加强。

3.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或“国际公司”,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定义,跨国公司为“在两个或更多国家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由母公司进行有效控制和统筹决策,从事跨国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运输、通讯条件不断改善等诸多因素,跨国公司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发展更加迅速,其数量、规模、经济实力、科研开发能力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过程中的支柱力量。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加快了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同时,也为国家与地区之间深化经贸往来与合作创造了更多机遇,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可以说,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催化剂。

4.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两者是矛盾的统一体,既有相互排斥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从长远和整体看,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经济全球化加深和国际经济竞争加剧的产物。区域经济的广泛开展必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经济全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尽管经济区域集团化多少具有排他性,但都努力把地区经济与全球经济衔接起来,又具有开放性的一面,因而从长远和总体上看,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二战”后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由美国生产的。黄金储备也最丰富。在战后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持的情况下,美国将美元与黄金挂钩,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此外,美国还倡导成立了关贸总协定。

(2)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演变(20世纪70年代前期至80年代后期)。日本和欧共体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展开激烈的竞争。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西欧国家和日本的崛起,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由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为最大的债务国。

(3)世界经济呈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至今)。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联系日益紧密,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领域的重要特征。市场经济体制的盛行深化了国际间的合作。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出现,都是世界经济新变化的有力证明。

6.博帕尔事件——全球化的“副产品”

1984年12月2日午夜到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市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人们还沉浸在梦乡里。没有任何警告,没有任何征兆,一片“雾气”在博帕尔市上空蔓延,很快,方圆40平方千米以内50万人的居住区已整个被“雾气”形成的云雾笼罩了。人们从睡梦中惊醒并开始咳嗽,呼吸困难,眼睛被灼伤。许多人在奔跑逃命时倒地身亡,还有一些人死在医院里,众多的受害者挤满了医院,医生却对有毒物质的性质一无所知。这是美国设在印度的一家化工厂发生的严重的异氰酸甲酯泄露事件,事件造成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另外有20多万人永久残废的人间惨剧。灾难给人们,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们以惨痛的教训和深刻的警示。20世纪后半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发达国家打着种种美妙的旗号到第三世界寻找发财机会,很多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工业,都被转移到了第三世界。发达国家的投资在给第三

世界带来一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环境、健康等方面给第三世界国家带来了种种不良后果甚至是博帕尔事件这样的灾难。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作业 第五单元 第26课 随堂基础巩固

[随堂基础巩固] 1.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 ) A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 .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的局面 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缩小 解析: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促使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的程度也越来越高,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快,从而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故A 项正确。 答案:A 2.右图显示了全球500家大公司在华投资的行业分布。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服务业市场小 B .中国制造业发达 C .中国商业落后 D .中国劳动力廉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全球500家大公司在华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下跨国公司为追逐利润,降低成本,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特点。 答案:D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从下列资料中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 1990~1993年各种类型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 (单位:100亿美元) B .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占据主导地位 C .世界经济在现阶段明显呈现区域集团化的特征

D.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机遇与风险同在 解析:从1990~1993年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进出口贸易中所占比例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比例一直在68%~75%之间,而发展中国家则只有25%~32%,故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B 4.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道:“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A.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 B.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C.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 D.全球化无异于西方化 解析:龙应台强调全球化大潮中,脚下不能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表明了全球化应立足于本土化的立场。A项结论不符合题意,C、D两项结论错误。 答案:B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课程标准: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1.原因 (1)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2)技术: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3)世界格局:两极格局的结束也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消除了障碍。 (4)前提: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2.表现 (1)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 (2)国际分工日趋成熟,更加精细。 (3)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4)货币的交换和流动规模日益扩大,速度加快。 3.作用 (1)使经济活动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加强了国家间的相互依存。 (2)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率。 (3)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问题与展望 1.问题 (1)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2)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 (3)环境问题严重,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4)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 2.展望 (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2)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 (3)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高三历史(岳麓版)总复习:2-5-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及经济全球化趋势

必修2 第5单元第1讲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及经济全球化趋势 一、选择题 1.(2010·临沂·3月)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历史地位相同点的概括,最全面的是() ①美国经济势力膨胀的产物 ②美国都占有特殊地位 ③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④抑制了贸易保护主义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排除明显错误的④抑制了贸易保护主义,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2010·南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重大事项必需获得85%以上的投票权才能通过。2009年11月该组织在华盛顿举行的会议上决定增加“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在“新借款安排”中的出资份额,即从原来的800亿美元提升至1000亿美元,这样四国在该组织中的投票权超过了15%,实际上拥有了对重大事项的集体否决权。这段材料表明() A.该组织的控制权已经发生了转移 B.该组织通过主要国家共同协商一致来决定重大事件 C.金砖四国已经结成经济同盟 D.该组织以认缴的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份额 【答案】D 【解析】本题实际考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投票的依据,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组织以认缴的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份额。 3.美国之所以能够确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其根本原因是() A.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B.欧洲失去了近几百年来世界中心的地位 C.美国拥有的外汇黄金储备占绝对优势 D.美国的经济实力居资本主义国家之首 【答案】D 【解析】本题注重考查布雷森林顿体系形成的原因,注意题干要求是根本原因。C项是D项的表现。 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一言以蔽之即“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其中“中国需要世界”体现在() A.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地位举足轻重 B.可以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被动接受规则的不利状况C.发展中的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 D.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对外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答案】B 【解析】A项体现不出“中国需要世界”,排除;“发展中的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符合“世界需要中国”,排除C项;中国的自主性不断增加,对外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5.阅读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对此,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习题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课后篇巩固提升 学业水平引导 1.右图展示的是中国剪纸艺术“同住地球村”。结合图片寓意思考,“地球村”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哪一特点( ) A.世界大同 B.知识经济 C.经济全球化 D.区域经济集团化 解析:“地球村”说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说明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了。 答案:C 2.下图是某位同学学习过程中设计的思维导图。最适合在“②”处填入的内容是( ) A.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D.欧共体的成立 解析:思维导图中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故A项正确;垄断组织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B项错误;关贸总协定的签署是在1947年,故C项错误;欧共体的成立是在1967年,故D项错误。 答案:A 3.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将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塌陷视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 ) A.不诉诸武力的冷战方式保障了经济的安全 B.德国的再次统一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D.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之处有两个,一个是象征着两极对峙局面的柏林墙,一个是世界经济的转折点。立足于“世界经济”的角度,指的是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故C项说法正确;A项与题目意思相悖,故错误;B项夸大了德国的作用,故错误;D项的视角在欧洲,不符合“世界经济”,故错误。

答案:C 4.) A.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B.世界贫富差距拉大 C.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D.世界贸易日益频繁 解析:从1970年到199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额迅速增加,这说明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主题,故C项正确。 答案:C 5.前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鲁杰罗指出:“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下列事件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是( ) A.第三次科技革命 B.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C.两极格局的结束 D.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解析: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故A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壮大,不仅促进了亚太地区的国家和地区间的多边经济联系与合作,而且为区域经济合作探索出一种新模式,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故B项错误;两极格局的结束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故C项错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给东南亚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创伤,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故D项正确。 答案:D 6.下图所反映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 B.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剩 C.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低 D.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结果 解析:题中信息反映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与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成 正比,归根结底是与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合理、不公正有关,故选A项。 答案:A 7.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中国从惊呼“狼来了”到现在“与狼共舞”,说明中国( ) A.抑制了全球化的趋势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教案 第5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6节《经济全球化的趋势》3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参考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分析课标要求:《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根据的要求,本课的基础知识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其中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存在问题是本课的重点,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是本课的难点。 2、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是本模块最后一个专题的最后一课,具有对整个模块的总结性的作用,反映了经济成长历程的最终趋势——走向全球化。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认识在全球化趋势之下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辩证地看待全球化。 3、本课内容与初中教材的区别和联系:初中教材中也有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但初中重在基本史实的学习,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高中的学习更侧重于理性的分析和思考,使学生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辩证地看待全球化。 4、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重点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存在问题;难点是: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二、学生分析 1.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来看,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世界史,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史实已经有所了解,并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初步了解了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归纳和概括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了查找和收集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2.从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行为来看,学生的兴奋点仍集中在直观教具或有趣的历史事件上,对历史的认识仍处在感性认识阶段,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在教学中要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活跃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形成较全面的历史观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熟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理解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及全球化进程中问题。 2.学生能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原因、表现和影响的具体分析,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教材、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按设计的程序,辅以多媒体教学,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搜集、整理和运用相关资料,参与辩论和讨论等活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运用材料论证问题以及同他人合作学习、交流的能力,形成对经济全球化全面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及其利弊,更好地理解我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策略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的一个热点问题,学生关注点较集中,有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主体作用;在网络上也有很多相关的图文资料,便于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辅助教学,学生也搜集到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因此本课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辅以多媒体创设情景、问题诱导、辩论和讨论等教学方法。

2019-2020年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第五单元单元整合Word版含解析

单元整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经济全 球化的趋势 [认读要领] 一个体系: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两个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 三个认识: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无法逃避;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 系的确立,客观上有利于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和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四个集团: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二、重要历史线索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到 20世纪50年代末,形成美国独霸 世界的经济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占绝对优势,它 通过 佃44年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佃47年成立的《关税及贸 易总协定》、佃48年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等确立其世界经济的 霸主地位。 (2) 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0世纪 中国慚 临利划 『挑战

70年代,美国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动摇,世界经济格局呈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之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进行了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各种原料输出国和生产国组织建立起来,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脱颖而出。 (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向纵深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步伐加快。中国发展迅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失败;美国、日本、欧共体争夺经济主导权的斗争直接推动了西欧、北美、亚太三大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东南亚、中东、拉美和非洲出现了一大批各种层次的区域集团化组织。 (4)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迅速增强,形成了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基础上,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初步形成了。 2.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单元知识点总 结

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趋势核心知识过关题 1、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特点。二战后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为了缓解经济危机的巨大危害采取了哪些对策?有何成效? 原因: (1)根源。这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30年代大危机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不断加深和资本主义经济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2)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由于贫富分化严重,普通大众日益贫困,消费能力严重不足。从而导致产品严重过剩。 (3)股票投机过度。人们对股市盲目乐观后,股票价格暴涨,严重脱离实际价格。 (4)美国胡佛总统仍然奉行经济自由放任政策。 特点:来势猛、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影响深远。 对策: 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1)通过布雷顿森林会议先后成立了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2)成立关贸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走向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避免了经济危机来临时各国之间以邻为壑、各自为政、转嫁危机的不良行为。成效: (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缓解了大规模经济危机的发生,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能够协调一致,应对经济危机的发生和恶化。(2)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黄金时代”的重要保障。(3)但不能从根本上避免经济危机,1973年的经济危机,不 但使资本主义经济陷入了“滞涨”状态,而且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也走向崩溃了。 2、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体系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走 向解体的?(解体的主要原因和标志) 形成: (1)根据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定先后成立了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2)1947年成立世界关贸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3)世界经济秩序走向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 走向解体: 原因:(1)第三次科技革命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日本、西欧经济复兴,严重制约了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2)第三世界兴起,反帝反霸斗争加强,特别是1973年阿拉伯国家协调一致,对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石油禁运,引发了石油危机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3)美国经济的相对衰落,无力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 时间、标志:20世纪70年代,美国无力承担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宣布美元贬值,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开始瓦解,也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体系开始走向崩溃。 3、写出二战后影响较大的的政治、经济、军事组织(名称、建立时间) 政治方面:1945年成立的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组织——联合国;1996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单元过关检测:(五)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Word版含解析

单元过关检测(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1946~1949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了近50%。到1970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 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发生这种变化的有利条件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B.欧洲共同市场的形成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D.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解析:选A从题干上来看,美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结合时间信息可判断A项正确。 2.二战后,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被称为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选A被称为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①是世界银行,②是关贸总协定,③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④是亚太经合组织,A项符合题意。 3.由希腊债务危机引发的欧洲新一轮经济危机成为世界金融的热点。为稳定金融秩序,希腊可向哪一机构申请救助() 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关贸总协定D.联合国 解析:选B希腊债务危机需要短期的资金救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B项正确。世界银行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A项错误。 C、D两项与稳定金融秩序无关。 4.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发表了一项声明,不久之后,西欧六国就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起() A.欧洲煤钢共同体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D.欧洲共同体 解析:选A根据题干中的时间作答,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于1951年,故A项正确;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于1958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于1958年;欧洲共同体成立于1967年。 5.某历史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学习活动中生成了下图及相应的结 论。其中推论正确的是() A.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B.实现了欧洲货币的统一 C.阻断了经济全球化潮流 D.瓦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解析:选A从材料可知表述的是欧元的诞生,结合史实可知欧元诞生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故A项正确。 6.历史探究小组如此描述某国际组织:“成员在国家实力、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和风俗习惯及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均有不同,但适应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发展要求。”这一国际组织是() A.欧盟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D.世贸组织 解析:选B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该组织致力于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故选B项。 7.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曾表示:“APEC的21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的54%,还包括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WTO的谈判。”这可以说明() A.APEC和WTO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B.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C.APEC经济一体化必将实现政治一体化 D.APEC是当今世界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联盟 解析:选B APEC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WTO是世界贸易组织;据材料“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WTO的谈判”可知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故B项正确。 8.下面是三大区域集团的情况,下列有关结论不准确的是() A. B.都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 C.都具有地缘经济特征

2015年高一历史导学案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4节《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岳麓版必修2)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导学案 【温故知新】1、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背景、内容、影响。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宗旨、关贸总协定的成立和目 的、评价。 3、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课标要求】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合经组织为例,认识当今区域集团化的趋势【考纲要求】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解题】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或趋势。二者同时发展。主要引人注目的区域性经济集团有—— ①欧盟②东盟③北美自由贸易区④亚太经济合组织 【学习目标】 1、理解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运用材料分析欧洲各国间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体会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意义。 2、理解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建设和作用,运用材料总结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演进趋势,体会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3、理解欧盟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运用材料归纳欧盟的特点,顺应时代潮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广泛合作。 【本课知识结构】 【自主学习】 一、原因 (1)欧洲有着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近代以来的战争造成欧洲__________的严重下降。[近代哪些战争使欧洲地位下降] (3)二战后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和防御苏联的威胁,欧洲需要加强联合与合作。 二、进程 (1)1952年,________________正式成立,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57年,签订《_________________》,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1958年,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在布鲁塞尔宣告成立。 (4)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5)加快欧洲共同体一体化建设 ①建立关税同盟:_______年建成。其意义在于,密切了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到1980年,欧共体成为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推行共同的农业政策: a.原则:农产品__________和统一农产品__________;___________优先;建立共同______________。 b.作用:极大地推动了___________的发展,加强了成员国之间联系。 ③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________年,欧共体进一步提出建立没有内部边界的统一大市场,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流通。________年正式开始运作。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5.23 布雷顿森林体系文本素材 岳麓版必修2

布雷顿森林体系 早在第二次世界**期间,**就企图取代英国,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二战后,各国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经济在战争中遭到重创,实力大为削弱。相反,**经济实力却急剧增长,并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从1941年3月11日到1945年12月1日,**根据“租借法案”向盟国提供了价值500多亿美元的货物和劳务。黄金源源不断流入**,**的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145.1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亿美元,约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这为美元霸权地位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统治集团认为,英国特惠制和英镑区是战后妨碍**对外经济扩张的主要障碍之一,因而**主张“在很短的一个过渡阶段之后,不允许保护关税、贸易限额,以及诸如竞争性货币贬值、多种汇价、双边清算协定、限制货币自由流通措施等各种形式的金融壁垒存在下去”。但当时英国在货币金融领域里还有一定实力,英镑仍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之一,国际贸易40%左右是用英镑结算,特惠制与英镑区依旧存在,英国在世界上还保持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1943年,****官员怀特和英国**顾问凯恩斯分别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计划。“怀特计划”是从当时**拥有大量的黄金储备出发,强调黄金的作用,并竭力主张取消**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以便于**对外进行贸易扩张和资本输出。它主张在战后设立一个国际稳定基金组织,基金组织发行一种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与之保持固定比价。基金组织的任务主要是稳定汇率,实际上这是为**输出过剩资本、控制和掠夺其他国家服务的。“凯恩斯计划”是从当时英国黄金储备缺乏的困境出发,尽力贬低黄金作用,主张建立一个世界性**银行,称“国际清算联盟”,各国的债权、债务通过它的存款账户转账进行清算。 两个方案反映了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变化和争夺世界金融霸权的目的。从1943年9月到1944年4月,美、英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国际货币计划问题上展开了激烈争论。1944年7月,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有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来,从而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第二,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又称美元一黄金本位制。它使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黄

高中历史经济史知识祥解及重难点探究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6课经济全球化趋势素材岳麓版必修0

第26 课 经济全世界化趋向 兴趣研究 1、研究问题:有人欢迎经济全世界化的到来,因为他们以为全世界化是可以带来幸福的“馅饼”。 也有人以为经济全世界化是一个“圈套”。你以为是“馅饼”仍是“圈套”? 2、有人说,在经济全世界化的今日,我们就学会与狼共舞?如何与狼共舞?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过程 ( 1) 15、 16 世纪之交,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启动了经济全世界化的进度。 ( 2) 18 世纪后期 ~19 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3)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后形成,全世界化进度加快。 (4)二战后早期,布雷顿丛林系统和关税及贸易总协议的成立,标记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系统 正式形成,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从无序走向有序。 ( 5) 20 世纪六七十年月后,世界经济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向,全世界化趋向不停增强;但两极 格局的存在,使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大经济系统对峙,阻挡了全世界化进度。 (6)20 世纪 90 年月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进下,经济地区公司化发展,世界贸易组织成 立,经济全世界化快速发展。 2、 20 世纪 90 年月以来快速发展的原由: A.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科技革命的发展,生产力的提升。B.基 本技术手段:新式交通和通信方式的发展。C.有益的国际环境: 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世界化的发展除去了阻碍。D.理论 / 系统条 件:各国市场经济系统的成立。 E.主要推进者:跨国公司和各样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世界化的强有力的推进者。 3、表现: A.贸易领域:国际贸易快速发展,范围不停扩大,贸易额不停增添,增添速度超出世 界经济的增添。B.生产领域:国际分工日趋成熟,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C.金融领域:钱币的互换和流动规模日趋扩大,速度加快。 4.经济全世界化的本质: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充。 5.经济全世界化的影响 (1)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升生产率,为各国供给了更多的发展时机,加快 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华,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平时生活。 (2)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产业生了不一样影响,也加剧了全世界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关于广 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世界化既是机会,也是挑战。①从机会看,有益于吸引外资、技术和 先进的管理经验,开辟国际市场。②从不利方面看,因为发展资本贫乏、债务深重、贸易条件恶 化、金融风险增添及技术水平的落伍,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 权和经济安全面对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③对策:发展中国家一定保持清醒的脑筋,拟订合理对 策,在踊跃主动参加中谋求发展。 6.经济全世界化进度中的问题与展望 (1)存在问题: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②世界各国经济过于互 相依靠,经济危机的传染性、损坏性增大。③引起全世界性的生态危机。④全世界范围内文明和 价值观的矛盾加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争推行西方价值观。 (2)展望:①经济全世界化的历史趋向没法改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定结果;②从长久来看, 有益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③只需成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次序以及国际政治新次序, 对经济全世界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华一、经济全世界化快速发展 11 2 2090 速度加快。 2 、原由:( 1)科技的发展,为经济全世界化供给了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进力;( 和通信方式供给了技术手段;(3)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世界化的发展除去了阻碍;( 多半国家都推行了市场经济系统。2)新式交通 4)绝大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练案:42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含解析

练案(42)必修二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43讲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一、选择题 1.据资料记载截止到1990年,国与国之间的优惠贸易协定只有46个,1990年后迅速增加,到2008年底增加到213个。这种变化是因为导学号26812998(C) A.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B.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市场经济体制的普及D.国际贸易额的不断增长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后国与国之间的优惠贸易协定迅速增加,主要是应为市场经济体制的普及,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C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国际贸易额的不断增长,排除D项。 2.当前正在兴起的一种“反全球化”浪潮,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从纯粹的民间非主流呼声变成“大嘴”特朗普等政客堂而皇之的说法。这些现象表明导学号26812999(A) A.全球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B.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C.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D.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 (解析)材料中的“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均是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开展的斗争,说明全球化浪潮中各国之间的竞争激烈,故答案为A项;“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是指对发展中国家有利也有弊,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说法错误,排除D项。 3.1998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7.2万亿美元,欧盟为8万亿美元。但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储备中,美元占到61.5%,欧洲货币一共占20.1%。这反映出导学号26813000 (D) A.欧盟各国应该使用统一货币 B.布雷顿森林体系维系了美元的中心地位 C.德国经济在欧盟中位列第一 D.欧洲货币国际地位与其经济实力不相称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盟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美国,但各国中央银行的储备中美元仍然占主导,这说明欧洲货币国际地位与其经济实力不相称,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欧盟各国应该使用统一货币的问题,故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

高中历史第5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知识点一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 1.背景 (1)可能性 ①西欧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②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区,具备一定的联合基础。 ③法、德两个欧洲大陆宿敌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 ④西欧有识之士的推动。 (2)必要性 ①近代以来,各国冲突和战争连绵不断。 ②“二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③受到来自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威胁。 2.过程 (1)建立: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2)发展 ①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了各种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外建立起共同的关税率。1968年,关税同盟建成。 ②共同农业政策:它的三项基本原则是:共同体内农产品自由流通和统一农产品价格;共同体优先,即出口或进口都首先面对成员国;建立共同农业基金,对共同农业政策实施共同财政支持。1968年,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基本得到实施。 ③货币政策:欧共体还着手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稳定成员国之间的汇率。 ④建立统一大市场:1985年,欧共体进一步提出建立没有内部边界的统一大市场,实行

人员、商品、资本、劳务的自由流通。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开始运作。 知识点二欧洲联盟初具规模 1.成立 (1)依据:1991年,欧共体成员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制定了实现政治、经济、货币联盟的目标,确立了分阶段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任务和步骤;并正式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与内政事务的合作。 (2)成立: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 (3)意义 ①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②欧洲一体化的内容从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欧洲各国的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 2.发展和壮大 (1)欧元的诞生 ①时间:1995年,欧盟决定将欧洲单一货币定名为欧元;2002年1月1日正式启用。 ②意义:欧元诞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稳定地发展;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 (2)欧盟的扩大:到2007年已达27个,包括中、东欧的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 3.影响 (1)对欧洲: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欧盟各国通过让出部分国家主权建立起共同的管理和协调机制,有利于欧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平与稳定。 (2)对世界:欧洲一体化反映了20世纪下半期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它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2013高考历史单元检测 第5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岳麓版必修2

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08年3月两会期间,温家宝对中外记者说:“我现在所忧虑的是,美元不断贬值,何时能够见底?美国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它的经济走势会走到什么地步?”美元在历史上曾经确立过世界中心货币的地位,其最早体现在( ) A.布雷顿森林体系中 B.关贸总协定中 C.北美自由贸易区中 D.《北大西洋公约》中 2.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这个在国际金融问题上进行协商与协作,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促进国际汇兑的稳定,协助成员国在经常项目交易中建立多边支付制度的国际组织是( ) A.欧洲联盟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世贸组织 3.(2011年某某模拟)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当地时间)海地发生7.3级地震,世行行长佐利克在一份声明中说,海地地震灾情让人震惊。世界银行13日宣布,将向海地提供1亿美元的紧急援助,以帮助这个受地震重创的国家进行灾后重建。这说明( ) A.世界银行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创造了条件 B.世界银行的贷款重点只有发展中国家 C.世界银行是为协调国际货币关系而建立的 D.世界银行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4.据美国《华尔街日报》2009年8月12日报道,在就保护美国图书、音乐以及电影的对华出口问题上,WTO裁定中国败北。12日,世贸组织裁决称,中国政府不得硬性规定要求美国知识产权所有者只能与政府控管的公司做交易。由此可见,世贸组织( ) A.是少数发达国家控制世界市场的工具 B.其做法严重侵犯了我国的国家主权 C.使美国攫取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D.在规X世界贸易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5.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闪耀着一个智慧的选择——这就是区域一体化的合作。下图中哪个是当今世界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经济集团的徽标(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学设计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佛冈中学孔灵敏

教学内容 【一】导入(设疑式和视频导入) 在上课前先做一个小调查:同学们有用手机吗? 然后,展示问题:iPhone的生产制作过程是由多少个国家和地区完成的?这种现象称为什么?(请学生拿起笔与纸记录所看到听到国家和地区) 播放视频“一台iPhone的全球之旅”导入新课 1、进行提问:iPhone的生产制作过程是由多少个国家和地区完成的?这种现象称为什么? 2、教师通过视频,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表现,进而概括全球化的概念。让学生知道本课就围绕经济全球化这个话题,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15页。 3、教师展示本课题目、课程标准及本课结构并对其解读。 教师活动:教师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抓住视频重点。

学生活动:记录视频所展示的国家和地区。 设计意图:课前小调查有利于拉近学生的距离,活跃课堂,激发兴趣。通过视频让学生感知理解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通过现象概括全球化的概念。让概念深入浅出,使学生深刻理解全球化概念的内涵。 【二】授新课 1、全球化之路 (1)提问学生,大家有预习吗?下面我们一起回顾全球化之路。 (2)接着让学生完成经济全球化的历程。教师适当点拨。 (3)用名人的话引入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原因。1992年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联合国日致辞中公开宣称:“世界经济已真正进入全球化的时代了。”(教师点拨方法:提问学生为什么这么说、让学生审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全球化之路,结合“加利的致辞”、指引学生阅读书本P115,归纳全球化加强的原因,教师

山东省高考历史 第5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检测2 岳麓版必修2

山东省岳麓版历史高三单元测试 必修二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2-2) 一.单项选择题(共计2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 1.二次大战后,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 实力而空前稳固,这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成为可能。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源于1944年一次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②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③对世界经济的复兴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④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灾区人民遭遇严重损失,灾后重建任 务艰巨,一方有难,八方支持,但中国政府如需要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二十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 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下列有利于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稳定的国际性组织是 A.联合国 B.欧共体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下列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A.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确立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世界经济制度化体系化趋势加强 D.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5.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非欧盟莫属,她起步于煤钢共同体建立,发展于欧洲经 济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从发端来看,以下哪一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A.美国力促西欧联盟B.法德政治家远见卓识 C.苏联咄咄逼人威胁 D.英法德三驾马车内联 6.1958—1971年美国和西欧共同市场的经济经济增长率(1971年比1958年增长总和) 上表反映的情况导致的世界形势是 A.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B.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多极化格局 C.西欧取得了军事上的自主 D.欧洲恢复了世界政治中心的地位 7.有学者如此评价二战后初期美国政府的一项举措:“美国统治当局似乎找到了一种途径,把 ‘遏制’共产主义的计谋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溶为一体。一箭双雕,成了真正的受益者。”这项“一箭双雕”的举措是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提出杜鲁门主义C.实施马歇尔计划D.建立“北约”组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