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目标及其实现

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目标及其实现

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目标及其实现

民事诉讼法是一门重要的法学课程,不仅是法学考试的必考课程,同时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实现就成为了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日程安排。

一、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目标

民事诉讼法课程以把学生们培养成为一流的民事诉讼法律实践

者为主要目标。具体而言,课程教学的目标包括:

1、增强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法律责任感,使他们把遵守法律和尊

重法律作为自己的宗旨;

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民事诉讼法的主要理论和法律制度,

并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胜任民事诉讼法律实践;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准确地分析、处理复杂的民事诉讼法律案件;

4、增进学生对民事诉讼法律实践经验,使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

民事诉讼法律规则,并能够在实践中把握民事诉讼法律规则。

二、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实现

1、增强学生政治素养和法律责任感

要增强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法律责任感,在课堂上要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使学生明确把遵守法律、尊重法律作为自己的宗旨;要通过教材、学习模式的调整,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结合案例分析,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要有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乐于接受新知识,提升学

习兴趣,增强法律责任感。

2、提高学生民事诉讼法律实践能力

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应根据学生基础进行教学内容的精心组织,以针对性的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民事诉讼法理论和法律制度;其次要利用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复杂的民事诉讼案件。

3、增进学生对民事诉讼法律实践经验

此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民事诉讼法律规则,在教学上,要重视和深化学生对相关案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案例中学习民事诉讼法律原则;同时,在实践活动中,还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使他们能够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总之,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的目标和实现,必须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一定民事诉讼法律实践能力的法律实践者或律师,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坚持以实践为导向,以讲授课堂为基础,深入开展教学活动,形成系统的民事诉讼法律实践能力,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目标及其实现

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目标及其实现 民事诉讼法是一门重要的法学课程,不仅是法学考试的必考课程,同时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实现就成为了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日程安排。 一、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目标 民事诉讼法课程以把学生们培养成为一流的民事诉讼法律实践 者为主要目标。具体而言,课程教学的目标包括: 1、增强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法律责任感,使他们把遵守法律和尊 重法律作为自己的宗旨; 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民事诉讼法的主要理论和法律制度, 并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胜任民事诉讼法律实践;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准确地分析、处理复杂的民事诉讼法律案件; 4、增进学生对民事诉讼法律实践经验,使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 民事诉讼法律规则,并能够在实践中把握民事诉讼法律规则。 二、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实现 1、增强学生政治素养和法律责任感 要增强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法律责任感,在课堂上要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使学生明确把遵守法律、尊重法律作为自己的宗旨;要通过教材、学习模式的调整,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结合案例分析,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要有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乐于接受新知识,提升学

习兴趣,增强法律责任感。 2、提高学生民事诉讼法律实践能力 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应根据学生基础进行教学内容的精心组织,以针对性的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民事诉讼法理论和法律制度;其次要利用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复杂的民事诉讼案件。 3、增进学生对民事诉讼法律实践经验 此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民事诉讼法律规则,在教学上,要重视和深化学生对相关案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案例中学习民事诉讼法律原则;同时,在实践活动中,还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使他们能够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总之,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的目标和实现,必须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一定民事诉讼法律实践能力的法律实践者或律师,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坚持以实践为导向,以讲授课堂为基础,深入开展教学活动,形成系统的民事诉讼法律实践能力,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法学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的内容包括民事纠纷的多元解决机制、诉与诉讼标的、民事诉讼当事人、公益诉讼与第三人撤销之诉、法院调解制度、上诉制度、审判监督程序的发展与完善、民事执行制度的八个专题.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了解我国民事司法的主要内容和最新动态,掌握民事诉讼中的主要制度和主要程序,了解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主要学术动态. 二、教学与考核办法 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自学与面首相结合,面授时安排适当的课堂讨论。 考核采取期末闭卷考试、作业、考勤相结合的办法。 三、教学时数:32课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讲民事纠纷的多元解决机制 一、民事纠纷概述 (一)民事纠纷 (二)民事纠纷的特点 二、民事纠纷的诉讼外调解 (一)调解的概念与特征

(二)调解的主体与类别 (三)调解协议的效力 (四)对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 三、仲裁 (一)仲裁的概念与特征 (二)民商事仲裁 (三)劳动争议的仲裁 (四)仲裁与诉讼的关系 四、民事诉讼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与特征 (二)民事诉讼的程序 (三)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 复习思考题: 1、我国诉讼外的调解主要有哪几种? 2、人民调解协议具有何种法律效力? *3、试述对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制度 *4、与诉讼相比较,民商事仲裁有哪些特点? 5、试述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关系 6、民事诉讼有哪些主要的程序? 参考读物: 1、[日]谷口安平:《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法大学1994年版。 2、[英]迈克尔•努尼:《法律调解之道》,法律2006年版。 第二讲诉与诉讼标的 一、诉的概述

(一)诉的概念 (二)诉的要素 二、诉的种类 (一)给付之诉 1、现在给付之诉 2、将来给付之诉 (二)确认之诉 1、积极确认之诉 2、消极确认之诉 (三)之诉 三、诉讼标的 (一)、诉讼标的概述 1、诉讼标的之概念 2、诉讼标的之功能(二)诉讼标的的学说 1、旧实体法说 2、诉讼法说 3、新实体法说 4、诉讼标的相对说 5、我国对诉讼标的的界定复习思考题:

民事诉讼法第七版教学设计

民事诉讼法第七版教学设计 1. 前言 作为法律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民事诉讼法,因为它是我们未来法律职业发展的必要基础。本教学设计以民事诉讼法第七版为基本内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民事诉讼法规的适用及其实践,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实践能力。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了解民事诉讼法第七版的主要原则和规定; •掌握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和具体办理程序; •熟悉官司文书及其格式。 2.2 能力目标 •学会理解、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指导学生学习成功地处理案件和参与法律实践中的各种活动,包括调解、磋商和法院审判;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使之有助于解决实际法律问题。 2.3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法律的信仰和意识; •强调学生尊重当事人的权利和正义感; •促进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了解。

3. 教学内容 3.1 民事诉讼法第七版基础 •民事诉讼法第七版的主要原则和规定; •对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解; •民事案件的处理、审理和解决。 3.2 民事案件程序 •民事案件的基本程序; •民事案件的具体办理程序; •不同民事案件的具体实践分析。 3.3 官司文书及其要求 •官司文书的说明及意义; •官司文书的具体格式与写作; •不同阶段的官司文书要求详解。 3.4 民事案件定位和预测 •审理案件的基本流程; •生写上诉与提起反诉; •诉讼的附属和其他内容。 4. 教学方法 4.1 教学内容设计 本课程将结合理论、实践并重的方法,通过投影、试讲、案例研究、模拟法庭、辩论等方法,增强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 4.2 教材使用 本教学设计主要以《民事诉讼法》第七版作为教材,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

民事诉讼法教案

民事诉讼法教案 教案标题:民事诉讼法教案 教案目标: 1. 理解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3. 能够应用民事诉讼法解决实际案例。 教案步骤: 引入: 1. 引导学生回顾民事诉讼法的定义和作用,以及其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知识讲解: 2. 介绍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公正、平等、合法、公开等。 3. 解释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包括起诉、受理、调解、审理、判决等。 4. 阐述民事诉讼的要求,包括举证责任、法定诉讼期限、合法证据等。 案例分析: 5.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民事诉讼法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6. 引导学生讨论每个案例的法律依据和可能的判决结果。 讨论与总结: 7.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民事诉讼法的理解和应用。 8. 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强调民事诉讼法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扩展活动: 9.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和了解其他相关法律条文,如民法、刑事诉讼法等。 10. 分配一些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深入了解民事诉讼法的更多内容。

评估: 11. 设计一些测验或小组项目,评估学生对民事诉讼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 - 民事诉讼法相关教材和法律条文 - 案例分析材料 - 相关阅读材料 - 测验或小组项目评估表 教学提示: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民事诉讼法的实际应用,例如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和解决纠纷。- 鼓励学生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案例分析结果,促进合作学习和思维碰撞。备注: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要求,可以适当调整教案的深度和难度,增加互动 性和实践性的活动。

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0072A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34 讲课学时30 学分:2 适用对象:法学专业 先修课程:民法学、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婚姻法等实体法 一、教学目标 民事诉讼法学是是全国高等教育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 我系法学教学中的主干课程之一。诉讼法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是法学生 职业选择的基本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一般了解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 论、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和诉讼过程,正确理解民事诉讼各种程序的规定,熟悉各 种民事诉讼规范,提高运用所学民事诉讼法学知识解决、处理民事纠纷的能力。 同时经过诉讼法的学习,学生对程序法学有了深刻认识,在理解、分析和解决民 事纠纷的能力上有所提高。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解决法律问题,为以后的法 律学习,特别是法学实践方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黑体,小四号字) 民事诉讼法学是研究民事诉讼法的产生、发展及其实施规律的一门重要的法 学学科,但鉴于课时的限制,目前的教学以重点教授为主,课堂案例讨论参与其 中,并配合课外练习、辅导答疑。需要重点强调的章节是:第三章主管与管辖、 第四章诉讼参加人、第五章民事诉讼证据、第九章第一审普通程序、第十 七章执行程序,目前民事诉讼法学内容较多,不可能全部章节精讲,但民事诉 讼法又属于程序法学,它的每一环节都前后衔接,事实上没有不重要的章节,如 何理解、记忆这庞大的内容,要求学生有自我学习能力。对重点章节要配合比较 法学和反复练习讨论,加深学生的理解深度和记忆的准确性。此外,针对这些章

节还要让同学们写文章了解最新见解和争论。此外观摩法院开庭视频或旁听法院开庭,并为此进行讲解和庭后讨论页是诉讼法学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其他章节,教师可以以作业的方式辅导学习,网络答疑和个别辅导。 民事诉讼法学科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教学环节主要还是案例分析,审判视频观看核点评,以及模拟法庭训练。 鉴于内容庞大,而学时较少的课程设置,许多内容,尤其是一般讲授的内容,以及需要学生自学的内容,应当放在课后作业,以及要求自学上。对学生的作业可以网上提交,也可以统一课后点评。 民事诉讼法是法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知识,对于毕业生而言从事诉讼和非诉工作都客观需要,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都其就业都具有重大影响。 在民事诉讼法教学中应当特别注意学生的社会知识水平,应当配合社会问题讲解法律矛盾的生成和解决。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民事诉讼法课程大纲(普通)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民事诉讼法学是法学专业必修课。课程以民事诉讼立法为依据,以民事审判实践为基础,以诉讼理论为指导,采用理论、立法和实践三结合的方法进行,使学生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立法精神和实践经验;熟悉民事诉讼规范,正确理解民事诉讼各种程序的规定;了解民事诉讼理论的新课题,民事诉讼立法的新发展和民事审判实践中的新问题,养成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民事诉讼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设计思路: 对课程进行前期分析 通过对课程现状、课程对象特征等进行分析,明确课程存在哪些问题? 基于以往的教学经验及对选课学生的问卷、访谈,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下该课程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课时不够充足。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一方面需结合最新的法律、司法解释授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制度和基本程序,另一方面需对诉讼理论问题进行研讨,同时强调理论、立法与实践相结合。 - 7 -

第二,资源建设不足。对于实践性强的《民事诉讼法学》,仅限于教材,难以习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第三,缺少答疑反馈积累、师生互动有待加强。教师在课堂内外需要进行大量的知识答疑,传统面授时教师在课堂上难以解决这一问题,且问题解决的方案也很难积累备用。 为满足学生的不同层次需要,拓展学习时空,提高学习效率,《民事诉讼法学》本科课程依托清华教育在线平台(THEOL),开展混合教学。 设计混合教学模式 混合教学模式示意图 - 7 -

这一模式包含了课前准备、课中研学、课后巩固三大核心模块。 课前准备模块,主要是进行学生学习需要分析。这一部分借助“课前导学”、“学习任务单”及“播客单元”实现。学生通过“课前导学”、“学习任务单”明白学习任务,通过观看“播客单元”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预习报告”或系统中的回贴功能进行反馈。 课中研学模块,是让学生在前期导学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回到传统课堂,教师对理论知识进行成体系的梳理和轮廓勾画,并重点对学生容易模糊混淆的内容上进行点拨和答疑解惑。 课后巩固模块,仍然以THEOL为依托实施,对学生进行在线测试、话题讨论等,以此反馈评价并促进答疑库、试题库的建设。 明确教学内容体系 适应法学教育从“理论法学”转向“实证法学”的趋势,本课程对《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精简、增加、重组和结构优化,配合教材的使用,将课程划分为总论、主体论、证据论、程序论、非诉论、执行论,并以提高实务能力为目的增加实务案例、讨论主题等。 ④组织教学活动 将知识点划分为若干教学单元,每一教学单元确立难点重点,围绕教学单元组织教学活动,辅之以任务驱动作为学习活动的主线。 ⑤构建过程性评价体系 过程性评价不仅可以看到学习进步的结果,而且还可以看到学生是否在学习,是否在努力,以及努力的程度如何。这种评价方式使教学行为更加完整,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具体到民事诉讼这门课,采用全过程考核(包括线上考核 + 线下考核): - 7 -

最新民事诉讼教学计划(精选4篇)

最新民事诉讼教学计划(精选4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检讨书、演讲稿、心得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review letters, speeches, insigh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essay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pay attention!

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民事诉讼法学 学时/学分:68/2 先修课程: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适用专业:法学 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 (一)课程的性质 民事诉讼法学是法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的民事诉讼法理论知识和运用民事诉讼法进行诉讼的实践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民事诉讼法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的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实践。 (二)课程的目的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程序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树立公正民主的法律意识;熟悉各种民事诉讼规范,正确理解民事诉讼各种程序的规定,提高运用民事诉讼法进行诉讼、处理民事纠纷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正确理解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学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民事诉讼法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性质、任务、立法根据和具体适用;掌握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及学习研究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了解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点和要素;明确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以及不同的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在诉讼中地位和作用的差异;充分认识研究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正确进行民事诉讼。 本章计划讲授4学时。

第一节民事争议和民事诉讼 一、民事争议及其处理机制 (一)民事争议 所谓民事争议(也叫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争议。 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它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 2.它以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内容。 3.它以违反民事实体法的规定为形成原因。 4.它的解决具有可处分性。 (二)民事争议的处理机制 1.自决与和解 2.仲裁与调解 3.诉讼 二、民事诉讼的概念 (一)诉讼的定义和本质 (二)民事诉讼的定义和特点 特点: 1.它由诉讼活动和诉讼关系构成。 2.法院的审判活动与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均为民事诉讼的动因,但性质和作用不同。 3.诉讼的全过程分为前后衔接,但任务各不相同的若干阶段。 4.整个诉讼活动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进行。 三、民事诉讼的目的和基本价值目标 (一)民事诉讼的目的 1.权利保护说(又称私权保护说); 2.私法维持说(又称维护私法秩序说或维护法律秩序说); 3.解决纠纷说。 (二)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目标 所谓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又叫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对民事诉

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一、引言 本文对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进行详细介绍和论述,旨在为民事诉讼法学课程的教授和学习提供参考。本文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进行论述,以确保教学大纲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二、课程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民事诉讼案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职业道德。 三、课程内容 1. 民事诉讼法概述 1.1 民事诉讼法的定义和特点 1.2 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1.3 民事诉讼的程序和主体 2. 案件的受理和立案 2.1 案件受理的条件和程序 2.2 立案的程序和要求

2.3 案件的分流和调解 3. 诉讼的质证和证据 3.1 诉讼的质证程序 3.2 证据的收集和保全 3.3 证据的鉴定和认定 4. 庭审程序 4.1 庭审程序的基本要点 4.2 庭审程序的主要环节 4.3 庭审程序中的权利和义务 5. 判决和执行 5.1 判决的形式和效力 5.2 判决的执行程序 5.3 判决的执行结果和效果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教材内容,介绍相关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和运用民事诉讼法理论。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民事诉讼案件问题。

4. 模拟庭审: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庭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评估方式 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对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测试。 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撰写研究论文。 4. 学习笔记:要求学生做课堂笔记,记录重要知识点和思考问题。 六、总结 通过本教学大纲的设计,可以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 理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教学大纲 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可以确保民事诉讼法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Code of Civi1 Law 适用专业:行政管理(行政法)课程编号:0301402013前修课程:法理学、民法学分:_4_总学时: _64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要求课程性质:限选。 课程目的:通过民事诉讼法的学习掌握民事诉讼的各项基本理论以及我国的民事诉讼的制度,能解决一些民商事案件。 教学要求:比较透彻的理解民诉法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各种具体的诉讼制掌握民事诉讼法基本概念及概念之间的联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理论总学时:56学时 第一章:民事诉讼法概述及民事诉讼法律关系2学时 基本要求: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民事诉讼法的性质,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民事诉讼法的效 力范围,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述,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诉讼法上的法律事实,法律事实与法 律行为。 重点:民事诉讼的概念。 难点:法律事实与法律行为。 第二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2学时 基本要求:掌握基本原则的概念与分类,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法院调解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支持起诉原则。 重点:法院调解原则。 难点:辩论原则,处分原则。 第三章: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2学时 基本要求:掌握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的概念,民事审判基本制度主要内容,合议制度,回避制度,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其他相关制度。 重点:合议制度。 难点:公开审判制度。

第四章: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4学时 基本要求:掌握民事案件的主管,管辖的要领与意义,确定管辖的原则,管辖的种类,级别管辖的概念,确定级别管辖的标准,级别管辖的法律规定,地域管辖的概念,一般地域管辖, 特殊地域管辖,专属管辖与协议管辖,共同管辖与选择管辖,移定管辖,指定管辖,管辖权的移转,处理管辖权的异议及程序。 重点:各种管辖的异同。 难点:各种管辖的具体应用。 第五章:诉讼当事人4学时 基本要求:掌握当事人的概念和特征,诉讼权利能力,诉讼行为能力,当事人诉讼权利与诉讼义务,诉讼权利义务的承担,原告和被告的概念,原告和被告的特征,共同诉讼人的概念与特征,必要的共同诉讼人,普通的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的概述,诉讼代表人的种类,第三人的概念与特征,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从实践中正确认定。重点:各种当事人的异同。 难点:各种当事人的具体应用。 第六章:诉讼代理人2学时 基本要求:掌握诉讼代理人概念与特点,民事诉讼代理人与代理人刑事辩护人的区别,诉讼代理人种类,法定诉讼代理人概述,法定代理权限取得和消灭,法定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限和诉讼地位,委托诉讼代理人,了解诉讼代理人与当事人的区别。 亶点:代理人的代理权限的差异。 难点:诉讼代理人与当事人的区别。 第七章:诉权和诉时基本要求:掌握诉权和诉以及诉的要素,诉的种类,反诉,诉的合并与分离。 重点:诉的种类。 难点:反诉。 第八章:民事诉讼证据及期间送达4学时 基本要求:掌握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特征,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诉讼证据的种类,证明对象,举证责任,证据的收集和调查,证据保全,审查核实和判断证据的概念与意义,审查核实和判断证据的原则和方法,对各种有关证据的审查核实和判断,期间概念,期间和种类, 期间的计算,期间的耽误,期日,送达。 重点:诉讼证据的种类,证明对象,举证责任。 难点:举证责任。 第九章:法院调解2学时

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014013 课程名称:民事诉讼法学(CivilProceduralLaw) 学分: 3.5 学时:56(实验:8上机:课外实践:) 适用专业:法学 建议修读学期:第4学期 开课单位: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法学系 先修课程:法理学、民法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民事诉讼法学》是法学本科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之一,是法学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内容包括民事诉讼基本理论、民事诉讼程序理论、民事执行理论和涉外民事诉讼基本理论四个部分。民事诉讼基本理论部分主要讲解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民事审判基本制度、管辖制度、当事人制度、民事诉讼证据制度、诉讼保障制度以及诉讼费用制度等;民事诉讼基本程序内容主要包括民事诉讼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再审程序以及民事特别程序;民事执行程序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民事执行通则以及执行措施;涉外民事诉讼针对的是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纠纷案件,其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教学目标:通过《民事诉讼法学》教学,使学生对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有个总体上的把握和了解,重点掌握民事诉讼基本理论和民事诉讼程序理论两个部分内容。课程的任务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民事诉讼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本课程对应《法学专业本科指导性培养方案》()支撑的“毕业要求”是第4、5、8、9项。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5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48学时,实验教学为8学时;课程教学共有二十章,具体内容及学时安排等如下表所示:

(教学基本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三、建议实验(上机)项目及学时分配 课内实验学时:8学时

《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民事诉讼法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适用专业:法学考核方式:考试 总学时、学分: 64 学时 3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学习本课程,要使学生理解程序的价值和意义,程序不仅是实体的保障,更有其独立的价值,它是区分人治和法治的分界线,是人权保障的内在要求。司法公正既包括实体公正,更包括程序公正。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学会打民事官司的技巧,学习程序的基本理论,了解民事诉讼的实践状况,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法律素养,成为一个合格的法律人,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贡献。 二、课程教学要求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民事诉讼的发展及教学与实践的指导意义,讲清楚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深刻领会,灵活掌握,并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知识量,并通过模拟法庭的演练,法院的旁听、实习,律师事务所的实践等手段,使学生学会打民事官司的基本技能。深入钻研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时刻关注民事诉讼的司法实践,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刻关注学术前沿,把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不断补充新的内容,使教学充满活力。 三、先修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法理学,民法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重点: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难点:理解民事诉讼的独立价值,领会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制度的关系,民事诉讼追求的多元价值的平衡认识。诚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具体运用,民事诉讼的目的问题,诉权问题,既判力问题,主管问题等。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模拟法庭,多媒体使用。

《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地位 民事诉讼法是法学专业、知识产权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程。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 1.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正确理解民事诉讼各种程序的规定,熟悉各种民事诉讼规范。 3.培养发现、分析和解决民事诉讼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自学、课堂讨论、课外作业、小组大作业等。 三、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民事诉讼法概述 正确理解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学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民事诉讼法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性质、任务、立法根据和具体适用;掌握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及学习研究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了解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点和要素;明确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变更

和消灭的原因,以及不同的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在诉讼中地位和作用;了解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充分认识研究民事诉讼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二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 了解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理解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民事诉讼价值、模式及既判力理论,熟练掌握诉的分类与构成及诉讼标的的识别。 第三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掌握基本原则的含义、特征和作用;了解确立基本原则的依据和基本原则的种类;熟练掌握处分原则、辩论原则、民事检察监督原则的具体内容;能正确适用各项基本原则。 第四章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明确基本制度的含义,熟练掌握合议制度、回避制度、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的具体内容及例外规定,能正确运用各项基本制度。 第五章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了解当事人含义及特征;理解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掌握正当当事人的确定标准。 理解共同诉讼的概念和特征,熟练掌握必要共同诉讼和普通共同诉讼的特征和区别;熟练掌握第三人诉讼的特点、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概念、特征及区别;理解代表人诉讼的特点和具体规定,熟练掌握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的特殊规定。 了解诉讼代理制度的本质和作用;熟练掌握诉讼代理人的特点和不同种类诉讼代理人的区别;正确适用诉讼代理的法律规定。 第六章主管和管辖 了解法院主管民事案件的范围,理解法院主管与其他机关、社会组织主管的关系;熟练掌握级别管辖、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专属管辖、协议管辖、裁定管辖的具体内容,正确适用各种管辖的法律规定。 第七章民事诉讼证据 了解诉讼证据的概念和意义,理解诉讼证据的条件,掌握证据保全的概念、意义与方法。了解诉讼证据的分类,重点掌握诉讼证据的种类。 第八章民事诉讼证明 了解证明对象的概念、作用和范围;明确证明责任的概念及分配;掌握民事

《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民事诉讼法 Cival Procedural Law 课程代码:21410022 学分:4 学时:64 (其中:讲课学时:64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 先修课程:法学导论、法理学、民法总论、刑法总论、宪法学、刑事诉讼法学适用专业:法学专业 教材:《民事诉讼法》(第五版),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第5版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全国法学专业本科教学14门核心课程之一,是法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民事诉讼法》作为重要的程序法课程,对培养法科学生的程序法意识和程序公正理念,对其学好实体法课程,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通过系统讲授和训练,使学生理解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础知识,了解民事诉讼的各种审判程序与执行程序,更好地把握现行民事诉讼法的立法要旨,培养学生运用其所学知识参与司法实践、通过诉讼程序解决民事纠纷的能力。 二、课程的内容及要求(按章撰写) 第一章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民事诉讼 一、民事纠纷 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三、民事诉讼 第二节民事诉讼法 一、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特点 二、民事诉讼法的效力 三、民事诉讼法的发展 四、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二)教学要求

了解民事纠纷、民事诉讼以及民事诉讼法的概念,明确民事诉讼法和相关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了解ADR的含义及功能与意义。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掌握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的概念 2、难点 ADR的含义、功能与意义 第二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 二、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三、同等原则与对等原则 四、法院调解自愿与合法原则 五、辩论原则 六、处分原则 七、诚实信用原则 八、检察监督原则 第二节民事诉讼法基本制度 一、民事审判基本制度概述 二、合议制度 三、陪审制度 四、回避制度 五、公开审判制度 六、两审终审制度 (二)教学要求 了解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功能、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分类,掌握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的内容 2、难点 辩论原则、处分原则、合议制度、陪审制度 第三章诉权与诉

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孔庆余执笔人:冯莉莉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法学院 课程名称:民事诉讼法 课程编号:023057 英文名称:Civil Procedure Law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72 理论学时:72 实验学时:0 学分: 开设专业:法学 先修课程:民法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民事诉讼法是法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知识,能够解决社会实际和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努力培养和提高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生在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司法实践和司法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通过民事诉讼法学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明确民事诉讼法在社会生活中有其特定的作用,是其它法律部门不可取代的,属于独立的部门法;

民事诉讼法与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部门一样,属于基本法;它主要规定的是民事诉讼活动过程中诉讼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用来保证这些权利的刑事、义务的旅行的诉讼制度和程序,属于程序法。 2、通过民事诉讼法学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知识去分析常见的法律现象,提高参与法律实践活动的能力;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已掌握的法学知识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实现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同时,能够自觉遵守民事诉讼法律,这也是社会法制化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民事诉讼法学概述 第一节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 1、理解民事纠纷的概念、特点; 2、理解解决民事纠纷的途径; 3、掌握民事诉讼的概念、特点。 第二节民事诉讼法 1、掌握民事诉讼法的概念、性质; 2、了解民事诉讼法的任务; 3、了解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4、理解民事诉讼法的时间、空间、对人、对事效力。 第二章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第一节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述 理解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念及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6021106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适用专业:法学开设学期:第三学期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了解和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程序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树立公正民主的法律意识;熟悉各种民事诉讼规范,正确理解民事诉讼各种程序的规定,提高运用民事诉讼法进行诉讼、处理民事纠纷的能力。 二、与各课程的联系 与《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等课程有较密切关联。 三、学时数及分配 总学时:72学时 章节标题学时分配 讲授习题 第一章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4 第二章民事诉讼中的诉权、诉和反诉3 第三章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和民事审判基本制度4 第四章民事案件的主管和管辖4 第五章民事诉讼当事人3 第六章多数当事人3 第七章民事诉讼证据5 第八章民事诉讼的证明3 第九章民事诉讼保障制度4 第十章第一审普通程序4 第十一章简易程序2 第十二章第二审程序3 第十三章再审程序2 第十四章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裁判3 第十五章特别程序3 第十六章民事执行总论4

第十七章执行分论3 第十八章涉外民事诉讼程序4 四、讲授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正确理解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学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民事诉讼法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性质、任务、立法根据和具体适用;掌握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及学习研究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了解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点和要素;明确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以及不同的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在诉讼中地位和作用的差异;充分认识研究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正确进行民事诉讼。 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事争议和民事诉讼 一、民事争议及其处理机制 (一)民事争议概念 (二)民事争议的处理机制 二、民事诉讼的概念 (一)诉讼的定义和本质 (二)民事诉讼的定义和特点 三、民事诉讼的目的和基本价值目标 (一)民事诉讼的目的 1.权利保护说(又称私权保护说); 2.私法维持说(又称维护私法秩序说或维护法律秩序说); 3.解决纠纷说。 (二)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目标 1、民事诉讼的首要价值目标:公正 2、事诉讼的第二价值目标:效益 四、民事诉讼的基本模式 (一)民事诉讼模式的涵义、成因及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