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走进新课程》学习笔记

《走进新课程》学习笔记

《走进新课程》学习笔记
《走进新课程》学习笔记

《走进新课程》学习笔记

第一章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引言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第一节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那种关注于经济增长、不顾人的发展的教育模式,已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2、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具有的特征有:①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②国际竞争空前激烈;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由此可以清楚看到,同过去时代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等方面的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或物资力量相比较,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则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有两个条件:①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②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3、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在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由于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起着奠基的作用,综合国力竞争必将聚焦到教育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乃是世界各国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制高点,谁就将占据主动的地位,谁就将有可能最终赢得这场竞争的胜利。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4、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第二,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现行课程所显示种种问题:①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②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③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④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⑤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⑥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⑦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各国的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启示:①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②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③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第二节课程改革的目标

6、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7、如何理解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①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

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②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⑥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第二章课程结构

引言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调整的主要任务和方向是优化课程结构。

第一节课程结构的调整

8、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的必要性。(1)课程结构调整就其实质而言,就是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2)课程类型主要有:①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③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3)我国现行的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的不足:①在学校课程中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综合课程则微乎其微;必修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选修课程则微乎其微;国家课程备受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这表明了课程类型的单一性。②学校课程中各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失衡,语文、数学等科目所占的比重过高,挤占了其他学科的时间,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4)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现任感与使命感。

9、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①整体设臵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初中阶段设臵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②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③从小学至高中设臵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④农村中学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10、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体现在哪里?(1)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拽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在实践层面上应落实在:①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们在实现新

课程的培养目标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②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③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2)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加强学科的综合性;②设臵综合课程;③增设综合实践活动。(3)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1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基于“整体”和“一贯”而设臵的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如以下表1、表2。

12、新课程体系中现行的分科课程的变化发展(分科课程的优点、缺点和特点):(1)优点:①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它是学生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知识的重要途径;②有助于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技的发展;③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2)分科课程的缺点: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容易导致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容易导致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3)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以下特点:①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②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13、本次课程改革设置的综合课程?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

综合课程有:①《品德与生活》(1~2年级);②《品德与社会》(3~6年级);③《科学》(3~6年级);④《历史与社会》(7~9年级);⑤《科学》(7~9年级);

⑥《艺术》(1~9年级);⑦《体育与健康》(7~9年级)。注意的问题:①知识的琐碎化问题;②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③管理的问题。

第三节综合实践活动

1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动用的课程开矿。这是一种以学生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其具有如下特性:①整体性;②实践性;③开放性;

④生成性;⑤自主性。

15、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①研究性学习;②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③劳动与技术教育;④信息技术教育;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

16、实施综合实践须遵循哪些原则:①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②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③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④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⑤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⑥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17、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的关系如何?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生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两者的关系是,①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具有学科性,往往局限于一门学科的狭隘视野,研究性学习课程则属于经验课程的范畴,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面向学生自身的生活和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强调操作与体验,强调综合运用学生的所有知识;②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具有手段的、辅助的性质,往往服从于学生掌握系统学科知识的需要;而研究性学习课程则把研究性学习本身视为直接的目的,它强调学生需要的优先性,强调对学生独特经验的尊重,强调学生从自己的立场与世界交互作用出发,建构自己的意义。

18、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①研究性学习课程不是科技类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不仅包括科学,还包括艺术与道德;所涵盖的内容不仅包括自然,还包括自然,还包括社会与自我,自然、社会、自我作为课程开发的三个向度应当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达到均衡与整合。②研究性学习课程不只是优等生的专利,就面向全体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它尊重每个学生活生生的现实生活。③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一定要在课堂里进行,“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这是研究性学习课程信奉的基本理念。④研究性学习不一定要在固定课时中进行,应该是弹性课时制。⑤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一定要有专人来教。教师既不能“教”研究性学习课程,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⑥研究性学习不一定要用考试来评价,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

19、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是什么?(1)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2)其基本目标是拓展知识,增长

经验,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成学生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3)其主要内容是开放的、灵活的、多样化的。主要有①服务社区;②走进社会;③珍惜环境;④关爱他人;⑤善待自己。

20、如何理解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形成了综合形态的课程设臵;②进行了课程内容的结构性重组;③建构了富有弹性的目标体系;④拓展了劳动与技术的学习空间;⑤确立了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⑥注重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功能区分。

21、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①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③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第四节“绿色证书”

22、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的精神,做到有利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村学校学生的巩固率和毕业率;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把农业技术、经营和管理等内容纳入教育内容,形成农村基础教育新的模式。基本原则∽①应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前提下,坚持为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②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通用技能、职业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避免过早职业化;③要依据当地的地理条件以及农业经济、科技、主导产业等情况,并考虑当地农民的意愿,因地制宜地选择“绿色证书”教育的具体内容;

④严禁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

第三章新课程标准

引言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

第一节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23、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可见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涵:①它是按门类制定的;②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③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④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⑤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课程标准对某方面或某领域基本素质要求的规定,主要体现为在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因此,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规定了各科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各科教材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规定了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的基本标准。

24、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纲要》第七条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第十二条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其关系是:①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的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②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③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④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25、为什么本次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①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知识面较窄,同一知识度较深,缺乏弹性和选择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的标准。②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现行的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而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③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④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第二节新课程标准的结构

26、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结构大致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各部分。在目标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①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对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做了定性的描述,阐述了本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做了详细的说明;②课程标准中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是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③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部分,按照学习领域或主题组织学习内容;④课程标准中的内容部分和实施建议均提供了典型案例,便于使用者(老师、教材编写人员、教育管理者等)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减少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差;⑤课程标准的附录部分对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些主要术语进行解释和说明,便于使用者能更好地理解与把握。

27、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标准是怎样制定的?2000年初项目申报到2001年7月17个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历时一年零七个月。

28、本年度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种类。

29、各课程标准是如何描述课程目标的。

30、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①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②突破学科中心;③改善学习方式;④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⑤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三节新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的比较

31、新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在目标和内容框架上有什么区别和突破?略

第四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引言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将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

第一节教学改革的意义

32、本次教学改革的特点和主要任务:本次教学改革是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进行的,新课程、新教材既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学改革因此可望有实质性的、全方位的推进!主要任务是:①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

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③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第二节教学观与学生观

33、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还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

34、教学是教师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都是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师生之间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

35、教学重结论还是重过程?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

36、教学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过分关注学科,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是学科本位论的反映,从实践层面讲,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它突出表现为:①重认知轻情感;②重教书轻育人。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①关注每一位学生;②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③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37、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1)学生是发展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①学生是完整的人,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③学生是责权主体。

38、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师生关系

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①树立教育民主思想,②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③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①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②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③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第三节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

39、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其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40、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①教师必须尊重以下六种学生:a.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b.尊重学业成绩不良学生,c.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d.尊重有过错的学生,e.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f.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②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a.不体罚学生,b.不辱骂学生,c.不大声训斥学生,d.不冷落学生,e.不羞辱、嘲笑学生,f.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③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a.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b.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度其微的成绩,c.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d.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教怎样促进学呢?①帮助:a.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b.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c.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d.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e.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f.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g.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②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是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1)教师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这不仅具有教学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教育的功能;(2)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①要尊重学生家长,虚心倾听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见;②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③要在教育要求与方法上与家长保持一致。

第四节学习方式

41、为什么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

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①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不是一种异已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基于此,本次课程改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②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度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发迹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示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因此成为本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③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由此可见,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

42、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其基本特征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第五节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43、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如何重建?(1)反思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其存在的弊端,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②以“章”为本,形式主义泛滥;③以“权”为本,权力至上。(2)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势在必行!当前,要特别强调和致力于:①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②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③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第六节现代教学技术

44、为什么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纲要》第十一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传统教学工具有黑板、粉笔、挂图、模型;传统的电化教学手段有录音机、幻灯片、放映机;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

第五章新课程评价

引言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新课程倡导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质性的评价方法,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

第一节课程评价的发展与改革重点

45、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①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②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③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④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⑤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

转移。

46、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新课程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1)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①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②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③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④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⑤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2)新课程提出教育评价的改革重点如下:①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②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③对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④考试的改革重点。

47、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建议有哪些?(1)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①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②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③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④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⑤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⑥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⑦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变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2)为此,我们建议,可遵循行动研究的方法开展工作:①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了解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与新理念;②组织有关人员,讨论“实现课程改革目标需要什么样的评价体系、评价工作思路与评价制度”,也可将题目分解以后再进行讨论。对照新课程倡导的教育评价思想,再分析讨论的结果;

③反思已有的教育评价工作,寻找与新课程倡导的教育评价思想相一致的地方,进行经验总结,同时,寻找差距与不足,制定改进计划;④采取行动,具体实施在讨论和反思基础上形成的新评价工作计划;⑤进行阶段性评价,采用多方面信息,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丰富、补充和改进评价工作方案,再继续下一阶段的评价工作实施。(3)此外,在课程评价改革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①要善于从以往的工作中总结经验与教训;②要善于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经验;③有效选择工作的突破口,分层推进评价改革工作。

第二节学生评价

48、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评价方法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工作环节:(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除了学科学习目标外,还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道德品质,②学习能力,③交流与合作,④个性与情感;(2)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的评价方法,新课程倡导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尤其强调质性评价方法的应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的评价体系打破将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的垄断,要求重视和采用开放式的质性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习日记或成长记录等,关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3)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这些资料通常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和同伴的观察与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成绩与作品集、其他有关或说明学生进步的证据等。常用的收集方法有:标准化考试、以成绩为基础的评价、学生工作样例、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访谈与调查等,同样强调量化与质性评价方法的结合;(4)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应根据信息收集后的分析报告,根据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足,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表达出来,制定改进计划。通常,改进计划中注意将学生发展优势领域方面的特征向其发展不足的领域迁移,以促进其潜能获得不断的发展,此外,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促进“全面发展”不等同于追求“全优”发展,②评价技术的有限性和教育追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49、作为主要的质性评价方法,如何运用成长记录袋这种质性的学生评价方法?(1)成长记录袋,也被一些学者翻译为档案袋,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2)通常,成长记录袋的形成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明确目的;

②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技能;③确定评价的对象,在什么年级水平;④确定要收集的内容和收集的次数、频率;⑤调动学生参与;⑥确定评分程度;⑦向每一个人介绍成长记录袋;⑧制定交流计划和保存、使用计划。(3)成长记录袋的形成过程通常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成长记录袋的内容通常涵盖了一项任务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的完整过程。(4)使用成长记录袋,可能会面临一些实际问题:①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怎么办?成长记录袋主要由学生完成,教师做好指导和监控工作;②是否每个学科都要运用成长记录袋的方法?各学科教师之间要协商,同时也应征求学生的意见;③如何对成长记录袋进行评分,并纳入到学生发展的终结性评价之中?对成长记录袋的评分,应注意:评分者的选择、评分方式的选择、评分结果报告与交流。

50、多元智力理论对学生评价有什么样的启示?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构成,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等。多元智力理论一经提出,即对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①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②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③多元智力理论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第三节教师评价

51、如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四个工作环节:(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不再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水平的惟一标准,而是从新课程对教师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发展的要求,提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多元的、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尤其是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具体而言,包括:①职业道德,②了解学生,

③教学设计与实施,④交流与反思;(2)设计评价工具。教师自评如结构性的调查问卷、自查量表、教学日记、周期性的工作总结和自我分析表等;学生和家长参与教师评价的方法,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家长开放日、公开课的方式来收集学生、家长对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的评价意见。学校或管理者对教师进行评价还可通过检查教师的各种教学资料和文件、观察教师课堂教学等方式进行;(3)收集和分析反映教师教学和素质发展的资料和证据。这些资料和证据包括教师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两个方面,可以采用观察、访谈、检查教师的各种教学资料和文件等多种方法;(4)明确促进教师发展的改进要点,制定改进计划。改进计划中应包括:①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来描述教师改进的要点;②确定改进教师教学和教师素质的指标;③描述评价教师向改进目标努力的具体方法。此外,在改进计划的制定中,应考虑发挥教师发展的优势,利用迁移的原理或者激励的方式,改善其不足。

52、如何开展教师自评?①帮助教师对自评及其价值建立正确的认识,创设具有支持性的教师自评氛围;②帮助教师掌握科学自评方法,包括如何理解自评的原则、内容、程序和方式并进行有效执行等,同时注意帮助教师避免在自评中的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无法正确评价自己的不足,因担心评价后果而弱化或粉饰自己的不足的方面;二是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优点和成绩;③慎用自评结果,不宜与奖惩挂钩;④与他评结合,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

53、学生、家长如何共同参与教师评价?在推行教学和家长参与教师评价时掌握以下一些原则:①学习信任学生和家长;②学习分析看待评价结果,珍惜相互了解的机会;

③校方应综合分析多方信息,不要草率地下结论;④学生、家长参与教师评价时需要引导。

54、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带来了哪些变化?新课程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①改变了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②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式;③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

第四节加强对新课程实施的评价

56、如何通过学校评价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结合《纲要》的精神和本次课程改革的各项具体目标,新课程提出打破长期以升学率作为评定学校办学水平惟一标准的做法,新的学校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学校领导班子;②制度与管理;③教学研究制度,以这样的评价体系开展学校评价工作,将有助于课程的实施和发展。同时,新课程提出,要建立以学校自评为主,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学校应对评价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准确了解学校的发展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只有当学校获得了发展,课程的实施与发展才有了依托,才成为可能。以上为一个学校的具体评价指标。

57、评价改革就是考试改革吗?考试改革的方向是什么?考试改革本身无法等同于新课程中的评价改革。作为评价的一种方法,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与评价改革相辅相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新课程评价倡导“立足过程”的发展性评价,考试改革无论从其功能和价值上,还是考试内容、考试方式,以及对考试结果的处理方面,也都体现着相同的评价理念和工作思路,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惟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③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④关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建议参考其他评价结果(如学校推荐性评语、特长、成长记录袋等),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结合起来。可见,评价改革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考试改革,但考试改革是评价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

58、如何看待这样一种说法:考试不改,课程改革寸步难行?新课程不仅重视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倡导灵活多样、开

放的、动态的考试方式,注重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同时在考试结果的处理方面也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杜绝大排队现象,以减轻学生的压力。学生的发展除了“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除了学科学习目标,还有一般性发展目标;除了学业成绩,还有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的精神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等等。因此,应打破“考试万能”的神话,应尊重教育追求的价值,建立一种健康的考试文化:考试同样是为了促进发展而不应决定一切,教育的理念和追求才是决定我们教育行为的前提。可见考试改革并不能解决课程改革中的所有问题,也不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真正影响和解决本次课程改革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观念,是建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课程观、教育观、学生发展观和教师观等,而不是某种方法或技术。

59、如何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1999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之中,明确提出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升学考试改革应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中小学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①加强对考试命题内容的管理。《指导意见》规定命题要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与社会实际和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对学生动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②加强对考试命题资格的管理。《指导意见》提出,要逐步建立命题、审题、阅卷人员的资格制度。经过适当培训并获得相应资格的人员方可参加命题、审题和阅卷。同时,要逐步建立命题、审题、阅卷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命题的审查和阅卷的监控,尤其要加强对主观题评分的复评工作。作文阅卷要保证三人独立评阅。积极采用现代化手段提高阅卷质量;③加强对考试成绩处理的管理。《纲要》提出,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④加强对考试组织实施的管理。《指导意见》中强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领导,组织力量认真研究考试改革涉及的各个具体环节,从本地的实际出发,拟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并在政策、管理、人员和经费上予以保障,确保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顺利进行。

第六章新课程的管理

引言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第一节课程管理的基本趋势

60、为什么一些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权力在强化集中的时候,我们还要推行权力下放的课程管理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两种发展真挚一种是权力下放,另一种是权力集中,看似相反,实则相反,实则相成。许多国家和地区实际上都试图根据本国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集权与分权之间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和最佳结合点与生长点。根据我国发展差异极度大、文化丰富多样的具体国情,基础教育要发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实现课程的多样化是改革的必然方向。而要提高基础教育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的适应性,就必须走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建设课程的道路。因此,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权限应根据各级不同的责任与需要作科学合理的划分。

61、课程管理权力的下放会不会出现“一放就乱”的局面?

第二节课程管理政策与制度

62、怎样理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①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②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③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63、三级管理主体各自的职责是什么?(1)国家一级课程管理的职能部门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最高机构教育部。它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国家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课程计划框架和课程标准等宏观的政策,并指导和监控地方、学校贯彻执行国家课程政策。国家课程管理的主要具体职责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宏观指导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具体制定相应的课程政策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②组织制定或修订、审定我国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课程计划;③颁布国家课程标准,确保统一的基本学业要求,规定国家基本的教育质量要求;④制定国家课程实施过程的指导性意见,引导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计划;⑤确定基础教育课程的评价制度,确保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在各个阶段的目标得到有效的落实;⑥制定三级课程管理政策,颁布地方、学校课程管理指南,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地方一级和学校一级的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提供基本的规范;⑦制定教科书或教材开发与管理的政策,定期向学校和社会公布经过审定的中小学教材目录和教材使用情况评估报告;⑧监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整体运行质量,对中小学教学、评价与考试、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情况定期进行抽查和跟踪研究,并提出评估报告。(2)地方一级课程管理的职能部门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它们在课程方面的主要权利和责任是,贯彻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按照地方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要,为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制定具体方案,开发地方课程,指导学校合理地实施地方制定的课程计划。①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课程计划的要求,制定本地实施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并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血案。同时,制定课程计划实施方案。②负责对全省中小学教学、评价与考试、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进行监控,组织研究机构通过抽样调查、跟踪研究等方式对中小学课程运行质量做出评估,及时发现、反映和解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③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地方课程管理指南,组织专家或与专家合作开发地方课程,并制定学校实施地方课程的指导性意见;④通过下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督与评估当地学校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状况,确保各个阶段的课程计划得到全面有效落实。⑤通过下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学校制定学校课程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及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⑥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审议各中小学上报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并反馈审议意见。(3)学校课程管理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二是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主要的具体职责有,①根据教育部和本省课程计划的有着规定,从当地社区和学校自身的实际出发,制定学校学年课程实施方案报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②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学校课程管理掼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独立自主或与校外有着机构或人士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提供给学生选择。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报且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议;③选用经国家一级审定或省一级审查获得通过的教材。④反映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在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建立校本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以保证校本课程与国家

课程、地方课程在总体目标上的一致性和互补性。⑤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的所有课程实施管理。

64、国家课程只是国家的责任吗?国家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不是可以完全不管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国家课程要落到实处,地方政府特别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也负有重大的责任,没有地方一级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国家课程难以得到有效实施的。同样,地方课程的权力主体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负有指导和监控的责任;校本课程的权力主体是学校,但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有指导和监控的责任。

65、原来的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是校本课程吗?校本课程是对原来活动课和选修课的继承、规范和发展,有些活动课和选修课,特别是一些兴趣小组活动,本身就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是校本课程的表现形态,可以直接归入校本课程,而有些则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相去甚远,这就需要加以改造、规范和发展。

66、不考试的课程会不会落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健全,为杜绝那些违背课程管理政策的行为(包括不考试的课程就不认真实施的行为)奠定了政策法规基础。但是,真正全面准确地贯彻执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最终依赖于学校校长和教师教育专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依赖于校长和教师对于整个学校课程价值的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对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不断增强。

67、教材管理制度改革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教材的多样化、选择性和高质量。

68、国家有哪些基本的教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材编写核准制度、教材审查制度、教材出版和发行制度、教材供应制度、教材试验制度、教材评价制度、教材选用制度、教材奖惩制度和教材申诉制度。

69、什么样的人可以编写教材?教材编写者必备的条件:(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有正确的政治观点,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能团结协作。(2)能正确理解党的教育方针,了解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有较好的教育理论基础,熟悉现代教育理论、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3)主要编写人员具有相应学科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有较深的学科造诣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有改革创新精神;对本学科的现状及改革发展趋势有深入的分析和研究。(4)了解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熟悉教材编写的一般规律和编写业务,文字表达能力强。(5)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教材的编写和试验工作。

70、教材审定包括哪些内容?教材要经过编写立项和核准、初审和试验、审定三步程序以后,才可以列入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供学校选择。

71、为什么要逐步建立以学校选用为基础的教材管理机制?教材管理制度的改革是为了确保教材的高质量和多样化。要实现这个改革目标,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等多方面的积极性,让学校和社会对教材的意见能够合理有效地表达。给予学校选用的自下而上的机制,在保证教材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所以,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逐步建立基于学校选用的教材管理机制。

第七章课程资源

引言当务之急,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

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

第一节课程资源的意义

72、怎样理解课程资源的含义?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73、校外课程资源主要有哪些,如何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其利用主要是与它们建立直接联系,或把部分资源制成光盘、运用网络连接从而实现共享。乡土资源可以有选择地进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乃至国家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平台。

74、课程改革为什么要强调课程资源的作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

75、我们有教科书,为什么还要提出课程资源的问题?从课程资源以及时代发展的要求来看,教科书不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而且其作用呈相对下降的趋势。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教材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而且未能形成有机整体。

第二节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76、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也有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吗?广大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课程资源方面显然没有优势。但从作为课程要素来源的课程资源方面看,即使是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其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但缺乏的是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当务之急,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加强对于课程资源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澄清课程资源的概念,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

77、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教材吗?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并不能等同于编教材,或者说不是编写学生统一使用的、人手一本的教材,而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更多地采用活动形态以及为开展活动而提供给教师一些参考性的课程方案。

78、新教材有什么特点?(1)新教材注重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2)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新教材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4)新教材为创造性教学留有余地;(5)新教材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映在主题和内容的编排中。

79、怎样筛选课程资源?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来讲,至少要经过三个筛子的过滤筛选,第一个是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要用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的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第二个是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第三个是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为使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注意两个重要原则。其一,优先性原则;其二,适应性原则。

80、怎样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一般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基本途径。(1)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提示有

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与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3)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4)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5)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6)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教学活动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点。(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3)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6)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7)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第八章新课程的组织与推进

引言以民主、开放、科学的方式,富有创造性地、高效率地组织和开展课程改革工作,建设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学生需要的优质课程。

第一节新课程组织与推进的基本思路

81、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组织与推进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开放、民主、科学。

第二节新课程推进的基本方针与总体规划

8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进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一方针?基本方针是“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之所以坚持这样的推进方针,主要是因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持续的、需要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其实施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直接关系到一代人的成长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83、本次基础课程改革实验推进工作的总体规划是什么?2001年启动,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启用新课程。

第三节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实验任务

8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验证、修订并正式颁布各学科课程标准;(2)形成教材编写、审定和选用的有效机制;(3)形成三级课程管理的具体工作机制;(4)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5)初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6)促进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专业水平。能上能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任务的核心目标是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具有广泛社会适应性的、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85、不是实验区的地方和学校,应该为不久的将来参与和实施新课程做些什么准备?(1)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2)要预先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3)要做好课程改革的社会宣传工作。

第四节新课程的支持保障体系

86、如何做好课程改革的支持保障工作?(1)各地要把课程改革作为一个政府行为来对待,而不仅仅是教育部门内部的事情;(2)从经费和政策保障方面做好工作;(3)师范院校要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相应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臵、课程结构,并改革教学方法,培养新的教师,同时做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4)各级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笔记-第20课

单词学习 catch (caught, caught) vt. 抓到 catch fish 钓鱼,捕鱼 catch a thief 抓住小偷 catch the bus 赶公交车←→miss the bus 错过公交车 catch one’s attention 吸引某人注意力 /draw one’s attention /attract one’s attention /catch one’s eyes /draw one’s eyes /attract one’s eyes catch fire 着火(强调转变过程) be on fire 正在燃烧(强调状态) catch a cold 患感冒(强调转变过程) have a cold 正患感冒(强调状态) catch sb doing sth 抓住正在做某事的人 eg. The little boy was caught stealing apples from the garden. 那个小男孩正在园子里偷苹果被抓住。 eg. 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捷足先登。 grab 抓起,抢夺,热切或拼命地抓 snatch 抢夺,突然而迅速地抓起 arrest (依法)逮捕 capture 俘虏,捕获 trap 设陷阱捕捉 grasp 紧握,抓住 seize [si:z] 握紧,抓住 catch it 被责骂,受处罚(口)(通常与will等连用) eg. If I come home late, I’ll catch it from my mother. 如果我回家晚了,我妈妈会骂我。catch up with 赶上 eg. Go ahead, please. I’ll soon catch up wi th you. 你先走吧,我会很快赶上你的。catch on (意见,时尚)受欢迎的 catch phrase 标语,引人注意的句子 fisherman n. 钓鱼人,渔民 fish →fisherman (pl. fishermen) fish n. 鱼[C] 1) fish 鱼[pl.] 单复数同形 2) fishes 不同种类的鱼 a big fish in a small pond.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eg. When the cat i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 老猫不在家老鼠笑呵呵。 teach fish to swim 班门弄斧 drink like a fish 牛饮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 如鱼离水 an odd fish 奇怪的家伙 eg. They caught many fish that morning. 那天早上他们钓了很多鱼。 eg. He studies the fishes in the Indian Ocean. 他研究印度洋里的鱼类。 fried fish 煎鱼,炸鱼 fresh fish 新鲜鱼 salted fish 咸鱼 fish-and-chips 油煎鱼加炸马铃薯片(大众快餐)(Br.)

教育学心得体会4篇-教育心得体会

教育学心得体会4篇-教育心得体会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换代异常迅速。作为教师就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必须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因而,利用寒假时间,我在西宁市继续教育中心参加了继续教育学习活动。通过不断地学习,使我们不但在理论上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从而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把这几个月学习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使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责任,树立了科学的教育观。几曾一度从上中学到上师范,我们见到的老师都是极有威严的,教师的观点是不容质疑的,这就使得教师真正成为了颇有权威的传道、授业、解惑之人。然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社会道德品质也在一并的传授给学生,或者由学生间接体会。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他还要为培养下一代可塑型人材做出贡献。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特征具有未来性,管仲说:百年树人。我国未来能否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靠我们这一代教师培养的祖国的下一代。因此,我们要认清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为祖国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石。为此,我们应为祖国培养出全面素质的创新人材。

对于我们的学生我们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不能用成绩把他们分为三六九等,也不能由于好恶而疏远或亲近谁,我们应给予他们同等的发挥创造的机会,让他们在我们创造的气氛中健康成长。 二、、通过对《当代教育新理念》的学习,使我进一步了解了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理解了如何把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贯穿于数学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当前教育需要更新了两个重要的观念: 第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第二,认识自我的角色定位,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做勤于学习,乐于教学的数学教师。 在今后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相信通过实践也真正的感悟到了全新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所产生的效应。这是以前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三、通过对《新时期教师师德修养》的学习,让我更加正确的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和价值,同时也给我的职业道德方面上了精彩一课,使我再一次重温高尚师德的形象,并以此为自身的追求。众所周知,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四、通过对《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的学习,让我学到

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适应要求,当务之急是要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 一、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哪些改变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是动态的、发展的。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分离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教师应是一名积极的“旁观者”,要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二、教师需要哪些新的工作方式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所以必须改变彼此孤立封闭、单兵作战现象,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除专业知识外,还要涉猎科学、艺术等领域。 在未来新课程中,将出现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课程的基本条件,教科书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学服务。 三、教师需要哪些新的技能 为适应新课程需要,教师应具有新的教学技能和能力,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教师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低,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另外,新教材提供许多新的教学形式,每一节课都充满新意,要求教师要有创意地进行教学。 四、新的学习方式带来哪些挑战 此次课程改革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方式,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对未来教师最大的挑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五、教学策略将发生哪些变化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自我评估,对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重组,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保持开放心态。

2021年走进新课程读书心得

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社会在不断的变革,就必然要求教育也不断变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观念,也对教育提出了很多挑战。教师想在这场滚滚而来的课程改革中占据主动地位,就应与时俱进,以饱满的热情,开放的心态投入课程改革的浪潮,迎接新课程所带来的全新挑战。看了很多这方面的文章,对我触动很大。其一就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要学会与他人合作。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我们自己也要学会与其他老师合作。有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叫做《天堂和地狱》。据说,有一个天真的小孩子不知天堂和地狱为何物,便去请教一位哲学家。哲学家把孩子领到一个很深很深池子旁。小孩子看到,池子旁坐着一群瘦骨嶙峋的老人,老人们用很长很长的勺子在池中舀肉汤喝,从汤中吸取营养以维持生命。哲学家告诉孩子这便是地狱。紧接着,孩子又跟随哲学家来到另一个地方。同样的池子,同样的肉汤,同样是人,但天堂与地狱有天壤之别,差异何在呢?原来,地狱里的人老死不相往来,自己舀汤自己喝,费时费力,营养不足,精神疲惫。天堂则相反,你舀汤给我喝,我舀汤给你喝,省时又省力,营养充分,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天堂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际关系使人精神愉悦。故事分明告诉我们地狱充满自私,天堂充满友爱。恶性的嫉妒源于极端化的自私,而极端化的自私只能通往地狱之门,要想摆脱恶性的嫉妒,走出地狱,就要拥有“合作”这张通往天堂的“绿卡”。应当看到,当今社会不仅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更是一个合作的社会,单打独斗已经难于在社会上立足,强调团结协作是21世纪对每一个人的要求。有专家指出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人。我们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自己也要学会与人合作。因为“交换一个苹果,各得一个苹果;交换一种思想,各得两种思想。” 1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笔记_第48课

Lesson 48 Did you want to tell me something? 你想对我说什么吗? Why did the writer become very worried? Dentists always ask questions when it is impossible for you to answer. My dentist had just pulled out one of my teeth and had told me to rest for a while. I tried to say something, but my mouth was full of cotton wool. He knew I collected match boxes and asked me whether my collection was growing. He then asked me how my brother was and whether I liked my new job in London. In answer to these questions I either nodded or made strange noises. Meanwhile, my tongue was busy searching out the hole where the tooth had been. I suddenly felt very worried, but could not say anything. When the dentist at last removed the cotton wool from my mouth, I was able to tell him that he had pulled out the wrong tooth. 参考译文 牙科医生们总是在你无法作出回答的时候向你提出问题。我的牙科医生刚刚给我拔掉了一颗牙,叫我休息一会儿。我想说点什么,但我嘴里塞满了药棉。他知道我收集火柴盒,于是问我收藏的米柴盒是否在增加。接着他又问我的兄弟近来如何,问我是否喜欢伦敦的新工作。作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我不是点头,就是发出奇怪的声音。与此同时,我的舌头正在忙着寻找刚拔掉的那颗牙的伤口。我突然非常着急起来,但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当那位牙医最后将药棉从我嘴中取出时,我总算有可能告诉他,他拔错了牙。 一、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生词和短语 pull 1) v. 拔(草,瓶塞,钉子等),拔掉,拉开 例: I spent a whole day pulling weeds. 我花一整天时间来拔草。 pull out a nail 拔出钉子 pull out a stopper 拔出塞子 have the decayed tooth pulled out请(牙医)拔掉蛀牙 pull out the wrong tooth 拔错了牙 eg. This kind of carrot won't pull easily. 这塞种胡萝卜不容易拔。 2) v. 拖,扯,拉 eg. If you want something, pull this cord. pull[pul] 拉drag硬拉 haul 拖拉tug 用力拉 stretch 硬拉长tow 用链子(绳)拖引

《教育学》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学》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学》读书心得体会 前些天和往常一样在书桌前改作业,不觉头颈似乎有些酸痛,就抬了下头,不经意间看到书架上那本“尘封已久”的《教育学》。我清晰记得那是我从大二开始就开始翻阅的,那时没有其他想法,就准备想从事教育行业,当一名老师。看着那本陪伴我半个大学生活的《教育学》,心里自然少不了一些感慨。 当怀着另一种心情打开那本书的时候,看着当年做着的笔记,尤其是当翻到第四章“学生与教师”这一章时,感触油然而生。转眼从学生身份变成了老师,这大转变让我有些措手不及,虽然我早已在当年做好准备,但当年归当年,如今已成为一名老师,设身处地想还是不大一样的。从高中就知道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乃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在当初我以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现在想来稍有些幼稚,有些轻下结论。 其实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多方面的,在《教育学》一书中有明确的阐述: ①传道者角色; ②授业、解惑者角色; ③示范者角色; ④管理者角色; ⑤朋友角色; ⑥研究者角色。

这六大角色特点无疑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重大意义和重大责任,决定了对教师的高素质要求。这些阐述在直到我做了一名教师之后才 真正会心。 就拿管理者角色来说,教师管理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学生。如何很好的管理好全班学生,细至每位学生,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能使他们自觉接受管理,加强自我管理,并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对 我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我班学生实际情况来讲,我首 先在班里制定了一系列班规,以此来约束、端正各自的行为,以此 为戒尺,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做到赏罚分明,然后召集班干部,做好一系列班干部会议,强调职责、义务等方面的工作,做老师的 小助手,也好让他们自己去干,有的放矢,给予他们更多的责任和 自主,让他们去管理下面的学生,当然其余学生也有一定的的权利,就是做好监督工作,即若班干部有做的不当的,有违干部身份的, 都可勇于主动指正并批评,严重的可以告知老师再做相应处理。所 以我主要给班级创造一个自主和民主的管理氛围,让他们在这样的 环境中学习生活,我想我班还是较乐观的,当然这并不是每个班级 都适用,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又如再拿朋友角色一讲,我班上大多数学生以好动活泼为主,无论是上、下课都比较积极活跃,但我从小就知道师道尊严,老师无 论是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是一副庄重严肃的模样,也无论是课上还 是课后。其实不然,正如《教育学》中所说,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向 于把老师看作是父母的化身,希望能把他们当做好朋友看待,能和 他们一起分享痛苦和忧伤,分享快乐和幸福。因此根据这一特点, 课后,我时常以轻松,欢乐的氛围来跟学生交谈,融入他们当中, 以便更深入了解学生,经常能和学生融洽相处,当然课上我也会掌 握相应的尺度。 其实在多年后,当上老师,再次翻阅那本《教育学》时,情绪总会有些波动,倒不是感慨自己长时间地勤学苦读没有白费,而是看 着这书中各个章节的内容,总觉自己很无知,这次只是选其中一章 的一个方面来写我的读书心得,也只是随便说说,我想更多的还是 要我去实践中摸索吧!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 专题学习心得体会 xxx学校xxx 在学完本课程相关内容,特别是听取了专家们的视频讲座之后,深感触动,思绪万千,汇集成如下文字: 1、《纲要》提出了对教师本身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意识领域也是日新月异,无形中就对教育行业赋予了新的含义和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作为教育的执行者,必然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一是要转换观念,要善于接受新的教育思维,不能老停留在“之乎者也”和“填鸭式”形态里面;同时更要善于创造新的教育思维,根据工作实际,整合已有的教育经验,不断创造出符合实际、能提升教育效果和效率的教育理念。二是要提升能力,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要求教育者的能力要达到更高的水平和层次。所谓“自己有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一杯水”,说的就是教师必须对某一专业领域具有深入的了解或造诣,才能够从容地组织教学内容、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现在很多学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视,经常组织教师参与技能培训或到企业实习,为的就是全面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使之更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要求。 2、《纲要》提出了对教育形式和教育层次的要求。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和教育层次的复杂化已成为教育行业发展的趋势,除了普通的教育方式之外,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也在主流教育里面占有

一席之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教育者的身份、年龄等领域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扩展,朝“全民教育”的目标愈趋愈近。国家鼓励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是因为掌握技能的一线工作者是 * 发展的基石和保障。职业教育搞得好,发展高端产业和高端经济才有相当的底气,德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对其20世纪中后期的经济腾飞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使其一跃而成为排名世界前列的经济体。中国的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生源素质问题,大部分民众在对教育形式的选择上还是倾向于传统教育,在他们认为的传统正规的教育形式不能继续下去的情况下,才会选择职业教育,这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当不利。要改变这种情况,除了政府要加强宣传之外,更要给予职业教育更大的支持和更多的宽容。 心得体会 3月11-14日,我有幸参加县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比比赛。在短短4天的时间里,我观摩了17节小学数学优质课。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真实感受到他们的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文化 底蕴,同时也为我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在我看来,不同的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 通过听课,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虽然各个老师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地方。这次课堂观摩活动,让我再次开阔了眼界,明白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家长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4)学习笔记-全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 4)学习笔记 Lesson 4 An exciting trip 激动人心的旅行 Read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 读一读,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Why is Tim finding this trip exciting? 为什么蒂姆发现这次旅行激动人心? I have just received a letter from my brother, Tim. 我刚刚收到弟弟蒂姆的来信, He is in Australia. 他正在澳大利亚。 He has been there for six months. 他在那儿已经住了6个月了。 Tim is an engineer.

蒂姆是个工程师, He is working for a big firm and he has already visited a great number of different places in Australia. 正在为一家大公司工作,并且已经去过澳大利亚的不少地方了。 He has just bought an Australian car and has gone to Alice springs, a small town in the centre of Australia. 他刚买了一辆澳大利亚小汽车,现在去了澳大利亚中部的小镇艾利斯斯普林斯。He will soon visit Darwin. 他不久还将到达尔文去, From there, he will fly to Perth. 从那里,他再飞往珀斯。 My brother has never been abroad before, so he is finding this trip very exciting. 我弟弟以前从未出过国,因此,他觉得这次旅行非常激动人心。 【精讲笔记】 △exciting adj.令人兴奋的 v.excite 激动

教育学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教育学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回首、曾经那本尘封在记忆中只为考试而用的《教育学》,早已从记忆中淡出、飘远,然后相隔两忘化无影。今、再次拿起这样一本深邃且颇具教育使命厚重感的书时,我从目录中找寻着自己最感兴趣的两大块领域——学生和教师篇章。反复读着念着,脑海里万般思绪齐涌现,无端生发一种已然“不堪回首,十年往事”的惆怅!十年,多少辛酸,多少欢笑!相关琐事或深或浅刻进时间深处,驻足回眸,还是无怨无尤,留在心里头。 《教育学》的主要思想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个支柱成了该书的最核心的、也是最有价值的思想,它为人类构建21世纪的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学会认知,即获得理解的手段,其途径是将掌握足够广泛的普通知识与深入研究少数学科结合起来。这也就是说要学会学习,以便从终身教育提供的种种机会中受益。学会做事,即要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以便不仅获得专业资格,而且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获得能够应付许多情况和集体工作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实际的动手能力,而且包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主观能动性、交际能力、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等综合而成的能力。学会共同生活,即要学会与他人一道参加活动并在活动中进行合作。其途径是本着尊重多元性、相互了解及和平等价值观的精神,在开展共同项目和学习管理冲突的过程中,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问题的认识。学会生存,

即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 多年来的教学经历使我产生了很多困惑,这些在现实中纠葛我的问题,终于让我找到了清晰的答案。以下是我摘录的几点: 1、“中小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人际交往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进入社会后所采取的人际交往模式,可以这样说,在学校中缺乏与他人民主、平等相处经历和经验的人,在社会上将很难与他人民主、平等地相处。” 2、“需要注意的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管理上可以采用放任主义的态度,放弃指导、引导的责任,听任学生自发发展。” 3、“不仅使学生具有现代文化科学知识,而且有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新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成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摘录,读书至少让我明白了我们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活动中,渗透着人的品质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展现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道德风范、生活态度、行为习惯等,

走进新课程(知识点提纲)

1、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P2) 2、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具有哪些特征?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P3) 3、为什么说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P5) 4、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P7) 5、各个国家的课程改革有什么特点?(P9) 6、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什么?(P11) 7、如何理解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P12) 8、为什么要对现行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P17) 9、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18) 10、新课程机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体现在哪里?(P19) 11、这次课程改革是怎样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的?(P22) 12、新课程体系中现行的分科课程有什么变化发展?(P25) 13、本次课程改革设置了哪些综合课程?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P26) 1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P28) 15、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30) 16、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遵循哪些原则?(P32) 17、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是什么关系?(P34) 18、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P36) 19、社区服务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是什么?(P38) 20、如何理解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P40) 21、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43) 22、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P46) 23、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P49) 24、课程标准语教材的关系如何?(P50) 25、为什么本次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P51) 26、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53) 27、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标准是怎样制定的?(P57) 28、本年度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有哪些?(P58) 29、各课程标准是诶和描述课程目标的?(P60) 30、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P61) 31、新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在目标和内容框架上有什么区别和突破?65 32、本次教学改革额特点和主要任务是什么?111 33、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还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113 34、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115 35、教学重结论还是重过程?116 36、教学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118 37、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120 38、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122 39、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那些转变?124 40、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128 41、为什么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130 42、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31 43、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机制应如何重建?135 44、为什么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138 45、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41 46、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新课程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145 47、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建议有哪些?148 48、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151 49、作为主要的质性评价方法,如何运用成长记录袋这种质性的学生评价方法?156 50、多元智力理论对学生评价有什么样的启示?160 51、如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161 52、如何开展教师自评?167 53、学生、家长如何共同参与教师评价?170 54、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带来了那些变化?173 55、课程实施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75 56、如何通过学校评价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177 57、评价改革就是考试改革吗?考试改革的方向是什么?181 58、如何看待这样一种说法:考试不改,课程改革寸步难行?184 59、如何改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187 61、课程管理权力的下方会不会出现“一放就乱”的局面?(P194) 62、怎样理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P 196) 63、三级课程管理主体各自的职责是什么?(P197) 64、国家课程只是国家的责任吗?国家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不是可以完全不管了?(P200) 65、原来的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是校本课程吗?(P200) 66、不考试的课程会不会落空?(P203) 67、教材管理制度改革追求的目标是什么?(P204) 68、国家有哪些基本的教材管理制度?(P205) 69、什么样的人可以编写教材?(P206) 70、教材审定制包括哪些内容?(207) 71、为什么要逐步建立以学校选用为基础的教材管理制度?(208) 72、怎样理解课程资源的含义?(P211) 73、校外课程资源主要有哪些,如何开发和利用?(P212) 74、课程改革为什么要强调课程资源的作用?(P213) 75、我们有教科书,为什么还要提出课程资源的问题?(P214) 76、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也有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吗?(P216)

走进新课程读书心得

走进新课程读书心得 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社会在不断的变革,就必然要求教育也不断变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观念,也对教育提出了很多挑战。教师想在这场滚滚而来的课程改革中占据主动地位,就应与时俱进,以饱满的热情,开放的心态投入课程改革的浪潮,迎接新课程所带来的全新挑战。看了很多这方面的文章,对我触动很大。其一就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要学会与他人合作。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我们自己也要学会与其他老师合作。有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叫做《天堂和地狱》。据说,有一个天真的小孩子不知天堂和地狱为何物,便去请教一位哲学家。哲学家把孩子领到一个很深很深池子旁。小孩子看到,池子旁坐着一群瘦骨嶙峋的老人,老人们用很长很长的勺子在池中舀肉汤喝,从汤中吸取营养以维持生命。哲学家告诉孩子:这便是地狱。紧接着,孩子又跟随哲学家来到另一个地方。同样的池子,同样的肉汤,同样是人,但天堂与地狱有天壤之别,差异何在呢?原来,地狱里的人老死不相往来,自己舀汤自己喝,费时费力,营养不足,精神疲惫。天堂则相反,你舀汤给我喝,我舀汤给你喝,省时又省力,营养充分,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天堂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际关系使人精神愉悦。故事分明告诉我们:地狱充满自私,天堂充满友爱。恶性的嫉妒源于极端化的自私,而极

端化的自私只能通往地狱之门,要想摆脱恶性的嫉妒,走出地狱,就要拥有“合作”这张通往天堂的“绿卡”。应当看到,当今社会不仅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更是一个合作的社会,单打独斗已经难于在社会上立足,强调团结协作是21世纪对每一个人的要求。有专家指出: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人。我们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自己也要学会与人合作。因为“交换一个苹果,各得一个苹果;交换一种思想,各得两种思想。”

新概念第二册课文学习笔记11

§Lesson 11 One good turn deserves another 礼尚往来 更多学习请加入,学习QQ群:192777068 I was having dinner at a restaurant when Tony Steele came in. Tony worked in a lawyer's office years ago, but he is now working at a bank. He gets a good salary, but he always borrows money from his friends and never pays it back. Tony saw me and came and sat at the same table. He has never borrowed money from me. While he was eating, I asked him to lend me twenty pounds. To my surprise, he gave me the money immediately. 'I have never borrowed any money from you,' Tony said, 'so now you can pay for my dinner!' 参考译文 我正在一家饭馆吃饭, 托尼.斯蒂尔走了进来. 托尼曾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 而现在正在一家银行上班. 他的薪水很高, 但他却总是向朋友借钱, 并且从来不还. 托尼看见了我, 就走过来和我坐到一张桌子前. 他从未向我借过钱. 当他吃饭时, 我提出向他借20英镑. 令我惊奇的是, 他立刻把钱给了我. “我还从未向你借过钱, “托尼说道, “所以现在你可以替我付饭钱了!” 更多学习请加入,学习QQ群:192777068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生词和短语 ★turn n. 行为, 举止 behavior : 行为, 举止 pay attention to your behavior turn : 对人有影响力的行为 ★deserve v. 应得到, 值得 He deserves praise.他应该得到表扬 Yor deserve the best.你应该得到最好的 1、deserve + n. promotion : 提升 He deserved a promotion. 2、deserve to do: 应该... She deserved to be punished. Good work deserves good pay. ★lawyer n. 律师 lawyer's office : 律师事务所 ★bank n. 银行 rob the bank : 抢银行 ★salary n. 工资 pay : 工资(salary+wage)通用 salary:工资(月薪, 年薪)……有固定工作或管理阶层 wage:工资(按小时, 周计算的)……不稳定的工作

读教育学心得体会-读书心得体会

读教育学心得体会-读书心得体会 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学科的总称,而教育科学研究则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科学的各门学科以及教育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其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 早在40年代,我国现代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曾大力倡导手脑结合,并在其教育实践中加以贯彻,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我以为,手脑结合是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要求,而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则是达到这一要求的基本途径。 读教育学心得体会(2): 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的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这也许将成为自己需要时时温习的功课。 写作不仅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于阅读和思考

的强劲动力。因懂得这些,虽工作辛劳,文笔稚嫩,但我仍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让忙碌的我不断与宁静的我进行对话,让冲动的我不断接受理智我的批判,让实践的我不断接受理论的我的提升。 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是自己成长的最大敌人。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也应成为我们为师的座右铭。我想对自己说的是,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 教师要学会爱,爱在细节,因为教育就是一堆细节。比如,对待生活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学生,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缺少的是教养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尤其对所谓的学习、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要学会做寒里和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为学生在困难或痛苦中及时送去精神安慰的人。 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谁走在我的前面,谁就是我的老师,包括学生,尤其是那些老教师敬业,博学,钻研,激情,严谨,刻苦等教育传家宝,已经成为我们通向现在和未来美好教育境界的阶梯,把我们引领到当今课程改革的风口浪尖上。我心中永远铭记他们,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时时记得向周围的教师学习。 如果说以前的成长靠的是个人奋斗,那么新的时代与环境,强调的却是团队的力量。尤其是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真正的合作。没有合作之心的人,内心是焦躁而绝望的,也不会取得什么真正的成功。

新课程改革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培训心得体会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新课程改革培训心得体会,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新课程改革培训心得体会1 带着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进我的视野。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在经过这次培训之后,我深有感触,一切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主动性、小组合作性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 一、注重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大潮的掀起,很多教师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大胆的尝试、改革和创新,当然我也不例外。我们采用了“走出去,听进来”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所谓“走出去”,就是走出自己的课堂走进别人的课堂,多去听学校“老”教师的课,走出校门多去听的优质课。从中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方法;“听进来”就

是即要听取别人的教学经验,也要多让别人听自己的课,听取别人的评论,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嘛。 二、开展课改实验、走进新课改 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英语教学采取了导学——独学——互学——评学四部教学。教师的关注由单一的学习效果转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具体做法是: 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预备”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改中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往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往做。 3、进行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2)学生地位的转变; (3)教学手段的转变; 4、采取五种方法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28~30学习笔记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28~30学习笔记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28学习笔记 1 Jasper White is one of those rare people who believes in ancient myths.贾斯珀.怀特是少有的相信古代神话的人之一。 (1)区别believe和believe in的用法,believe someone指“相信某人所为”,believe in someone指“信赖某人的为人可靠”或“相信某人将有所作为”。 (2)如果动词不是be,一般believe后用从句。 I believed (that) you belonged to that company. 我相信你属于那家公司。 (3)当believe为被动语态时,后面习惯接不定式。 You are believed to be honest. 2 have trouble with sth/sb 某物出了麻烦,与某人相处起来有困难 I have trouble with my roommate. 我和我的室友相处起来有些问题。 相关短语:get sb into trouble 使某人陷入困境 in trouble 陷入困境 Nothing gives him more pleasure than helping someone in trouble. 没有一件事要比协助陷入困境的人带给他更大的快乐。 3 复习一下定语从句的相关语法

关系代词能够有四个概念: a.代人的,做主语或宾语who只做宾语的whom b.代物的,做主语或宾语 which c.代人的也能够代物的做主语或宾语 that d.whose其代表的东西由其在句子中的成分决定 我有一个房子,房子的窗户都破了。 I have a house whose windows are broken. e.介词后不能够用that The school in which he once studied is very famous. 他曾上学的学校很出名。 4 But none of them has been turned to stone yet! 但到当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变成石头呢! turn to表示向……求助,与turn搭配的短语还有: turn off 关掉 turn back 折回, 返回 turn out v.结果是, 生产, 出... turn in 上缴, 拐入, 交还 in turn 轮流地 Please turn off the electric power. 请把电源关掉。 The film turned out to be a great success. 这部影片结果大获成功。 She asked the same question of everyone in turn. 她依次向每一个人问同样的问题。

《教育学》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学》读书心得体会 本文是《教育学》读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前些天和往常一样在书桌前改作业,不觉头颈似乎有些酸痛,就抬了下头,不经意间看到书架上那本“尘封已久”的《教育学》。我清晰记得那是我从大二开始就开始翻阅的,那时没有其他想法,就准备想从事教育行业,当一名老师。看着那本陪伴我半个大学生活的《教育学》,心里自然少不了一些感慨。 当怀着另一种心情打开那本书的时候,看着当年做着的笔记,尤其是当翻到第四章“学生与教师”这一章时,感触油然而生。转眼从学生身份变成了老师,这大转变让我有些措手不及,虽然我早已在当年做好准备,但当年归当年,如今已成为一名老师,设身处地想还是不大一样的。从高中就知道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乃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在当初我以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现在想来稍有些幼稚,有些轻下结论。其实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多方面的,在《教育学》一书中有明确的阐述: ①传道者角色 ②授业、解惑者角色 ③示范者角色 ④管理者角色 ⑤朋友角色 ⑥研究者角色。 这六大角色特点无疑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重大意义和重大责任,决定了对教师的高素质要求。这些阐述在直到我做了一名教师之后才真正会心。 就拿管理者角色来说,教师管理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学生。如何很好的管理好全班学生,细至每位学生,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能使他们自觉接受管理,加强自我管理,并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我班学生实际情况来讲,我首先在班里制定了一系列班规,以此来约束、端正各自的行为,以此为戒尺,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做到赏罚分明,然后召集班干部,做好一系列班干部会议,强调职责、义务等方面的工作,做老师的小助手,也好让他们自己去干,有的放矢,给予他们更多的责任和自主,让他们去管理下面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