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太阳直接辐射计算

太阳直接辐射计算

太阳直接辐射计算
太阳直接辐射计算

太阳直接辐射计算导则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太阳直接辐射计算的基本原则,不同条件下的计算方法和适用范围,以及对计算结果的检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水平面直接辐射和法向直接辐射的计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3698 —2017 太阳能资源测量直接辐射

GB/T 34325 —2017 太阳能资源数据准确性评判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直接辐射direct radiati on

从日面及其周围一小立体角内发出的辐射。

[GB/T 31163 —2014,定义5.11]

注:一般来说,直接辐射是由视场角约为5。的仪器测定的,而日面本身的视场角仅约为0.5 °,因此,它包括日面周围的部分散射辐射,即环日辐射。

3.2

法向直接辐射direct no rmal radiati on

与太阳光线垂直的平面上接收到的直接辐射。

注:从数值上而言,直接辐射与法向直接辐射是相同的;两者的区别在于,直接辐射是从太阳岀射的角度而定义,法向直接辐射则是从地表入射的角度而定义。

[GB/T 31163 —2014,定义5.12]

3.3

水平面直接辐射direct horizo ntal radiation

水平面上接收到的直接辐射。

[GB/T 31163 —2014,定义5.13]

3.4

散射辐射diffuse radiati on ;scatteri ng radiati on

太阳辐射被空气分子、云和空气中的各种微粒分散成无方向性的、但不改变其单色组成的辐射。

[GB/T 31163 —2014,定义5.14] 3.5

[ 水平面] 总辐射global [horizontal] radiation 水平面从上方2 n立体角(半球)范围内接收到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注:改写GB/T 31163 —2014,定义 5.15 。

3.6

地外太阳辐射extraterrestrial solar radiation 地球大气层外的太阳辐射。

[GB/T 31163 —2014,定义5.3]

3.7

辐照度irradiance 物体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辐射能。注: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2)。

[GB/T 31163 —2014,定义6.3]

3.8

辐照量irradiation

曝辐量radiance exposure 在给定时间段内辐照度的积分总量。注1:单位为兆焦每平方米(MJ/m2)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2)。

注2: 1 kWh/m2=3.6 MJ/m 2; 1MJ/ni ?0.28 kWh/m2。注3:改写GB/T 31163—2014,定义 6.5 。

3.9

法向直接辐照度direct normal irradiance 与太阳光线垂直的平面上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直接辐射能。注: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2)。

3.10

法向直接辐照量direct normal irradiation 在给定时间段内法向直接辐照度的积分总量。

注:单位为兆焦每平方米(Mj/m)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

3.11

水平面直接辐照度direct horizontal irradiance 水平面上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直接辐射能。

注: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2)。

3.12

水平面直接辐照量direct horizontal irradiation 在给定时间段内水平面直接辐照度的积分总量。

注:单位为兆焦每平方米(Mj/m)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

3.13

[ 水平面] 散射辐照度diffuse horizontal irradiance ;scattered horizontal irradiance

水平面从上方2 n立体角(半球)范围内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散射辐射能。

注: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2)。

3.14

[ 水平面] 散射辐照量diffuse horizontal irradiation ;scattered horizontal irradiation

在给定时间段内水平面散射辐照度的积分总量。

注:单位为兆焦每平方米(Mj/m)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

3.15

[ 水平面] 总辐照度global [horizontal] irradiance

水平面从上方2 n立体角(半球)范围内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总辐射能。注: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2)。

3.16

[ 水平面] 总辐照量global [horizontal] irradiation 在给定时间段内水平面总辐照度的积分总量。

注:单位为兆焦每平方米(Mj/m)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

3.17

地外法向太阳辐照度extraterrestrial normal solar irradiance 地球大气层外与太阳光线垂直的平面上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注: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2)。

3.18

地外法向太阳辐照量extraterrestrial normal solar irradiation 在给定时间段内地外法向太阳辐照度的积分总量。

注:单位为兆焦每平方米(Mj/m)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

3.19

地外水平面太阳辐照度extraterrestrial horizontal solar irradiance

地球大气层外水平面从上方2n立体角(半球)范围内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

注: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2)。

3.20

地外水平面太阳辐照量extraterrestrial horizontal solar irradiation 在给定时间段内地外水平面太阳辐照度的积分总量。

注:单位为兆焦每平方米(Mj/m)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

日照时数sunshine duration

3.21

H

在一给定时间,太阳直接辐照度达到或超过120 W/m2的各段时间总和。

注:单位为小时(h)。

3.22

可照时数duration of possible sunshine

H0

在无任何遮蔽条件下,太阳中心从某地东方地平线到进入西方地平线,其光线照射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

注1:可照时数完全决定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和日期。

注2:可照时数的基本计量时间段为日,月和年的可照时数以日值进行累计,单位为小时(h)。

注3:改写GB/T 31163 —2014,定义 6.13 。

3.23

日照百分率sunshine percentage

s

日照时数占可照时数的百分比。

[GB/T 31163 —2014,定义6.14]

注:以百分号(%)表示。

3.24

晴空指数clearness index

k T

总辐射与地外水平面太阳辐射的比值。

3.25

直散分离decomposed global radiation into direct horizontal radiation and diffuse radiation

采用某种方法将总辐射分解为水平面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的过程。

3.26

太阳常数solar constant

E0 大气层外日地平均距离处单位时间内通过与太阳辐射束垂直的单位平面上的太阳辐射通量。注:太阳常数并非严格的物理常数,世界气象组织1981年发布的太阳常数为1367 W/m2±7W/m2,QX/T 368—2016给出的太阳常数是1366.1 W/m 2。

3.27

透射比transmittance 面元透射的辐射通量与入射到面元的辐射通量之比。

[GB/T 31163 —2014,定义4.10]

4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DHI :某时刻的瞬时水平面直接辐照度,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

DHI :某一段时间的平均水平面直接辐照度,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r n)o

DHR某一段时间的水平面直接辐照量,单位为兆焦每平方米(MJ/m)。

DIF:某时刻的瞬时水平面散射辐照度,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n2)o

DIF :某一段时间的平均水平面散射辐照度,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

DIFR:某一段时间的水平面散射辐照量,单位为兆焦每平方米(MJ/mt o

DNI :某时刻的瞬时法向直接辐照度,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o

DNT :某一段时间的平均法向直接辐照度,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rn)o

DNR某一段时间的法向直接辐照量,单位为兆焦每平方米(MJ/M2)o

EDNI:某时刻的地外法向太阳辐照度,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计算方法参见附录A。

EDNR某一段时间的地外法向太阳辐照量,单位为兆焦每平方米(MJ/卅),计算方法参见附录A EHI :某时刻的瞬时地外水平面太阳辐照度,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计算方法参见附录Ao EHR某一段时间的地外水平面太阳辐照量,单位为兆焦每平方米(MJ/m2),计算方法参见附录A o

2

EHR d:日地外水平面太阳辐照量,单位为兆焦每平方米(MJ/m),计算方法参见附录A o

EHR h :小时地外水平面太阳辐照量,单位为兆焦每平方米(MJ/m),计算方法参见附录A o

GHI :某时刻的瞬时水平面总辐照度,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

GHT :某一段时间的平均水平面总辐照度,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rn)o

GHR某一段时间的水平面总辐照量,单位为兆焦每平方米(MJ/M2)o

MAE绝对误差。

MRE相对误差。

RMSE均方根误差。

R:相关系数。

5计算方法

5.1 基本原则

有法向直接辐射观测数据时,按照附录沖式(B.1 )计算某一时刻的水平面直接辐照度。在缺少直接辐射实测数据时,根据应用需求和相关实测数据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计算误差。

5.2 具备太阳辐射实测数据时的计算方法

5.2.1 具备总辐射和散射辐射实测数据时的计算方法

521.1 基本思路

5.2.1.2 使用要求

根据总辐射、散射辐射和水平面直接辐射之间的物理关系,计算水平面直接辐射和法向直接辐射。

只有在总辐射和散射辐射的实测数据具备分钟或小时值时,才能用于计算DNI和DNR ;如果总辐射和散射辐射的实测数据仅有日值、月值或年值,只能用于计算DHI和DHR,不能用于计算DNI

和DNR。

521.3 DHI计算方法

DHI GHI DIF .................................................................. ⑴

D H T GH T DIF (2)

521.4 DNI计算方法

按照附录E计算DNI或DNI,其中DHI基于式⑴计算得到,DHI基于式⑵计算得到。

5.2.1.5 DHF和DNR十算方法

按照附录B中式(B.2 )计算DHR其中DHI基于式(1)计算得到,DHI基于式⑵计算得到;按照

附录B中式(B.3)计算DNR其中DNI或DNI基于5.2.1.4计算得到。

5.2.2 具备总辐射实测数据时的计算方法

5.2.2.1 基本思路

将总辐射进行直散分离,得到散射辐射,进而计算水平面直接辐射和法向直接辐射。

5.2.2.2 使用要求

式(4)仅适用于计算小时散射辐射,在此基础上可计算小时水平面直接辐射和小时法向直接辐射;

对于日、月时间尺度的散射辐射,需另外建立经验关系(参见文献[6]),并在此基础上计算相应时间

尺度的水平面直接辐射。

5.2.2.3 DIF计算方法

由总辐射计算散射辐射,以晴空指数法为例。

DIF GHI f k T (3)

式中:

k T ――晴空指数,即总辐射与地外水平面太阳辐射的比值;

f k T ――散射辐射与晴空指数的经验关系,对于小时平均的散射辐照度,宜采用式(

4)中的方法,且计算中GH也应采用小时平均辐照度。

5.2.1.2 使用要求

太阳直接辐射计算

太阳直接辐射计算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太阳直接辐射计算的基本原则,不同条件下的计算方法和适用范围,以及对计算结果的检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水平面直接辐射和法向直接辐射的计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3698—2017 太阳能资源测量直接辐射 GB/T 34325—2017 太阳能资源数据准确性评判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直接辐射 direct radiation 从日面及其周围一小立体角内发出的辐射。 [GB/T 31163—2014,定义] 注:一般来说,直接辐射是由视场角约为5°的仪器测定的,而日面本身的视场角仅约为°,因此,它包括日面周围的部分散射辐射,即环日辐射。 3.2 法向直接辐射 direct normal radiation 与太阳光线垂直的平面上接收到的直接辐射。 注:从数值上而言,直接辐射与法向直接辐射是相同的;两者的区别在于,直接辐射是从太阳出射的角度而定义,法向直接辐射则是从地表入射的角度而定义。

[GB/T 31163—2014,定义] 3.3 水平面直接辐射 direct horizontal radiation 水平面上接收到的直接辐射。 [GB/T 31163—2014,定义] 3.4 散射辐射 diffuse radiation;scattering radiation 太阳辐射被空气分子、云和空气中的各种微粒分散成无方向性的、但不改变其单色组成的辐射。 [GB/T 31163—2014,定义] 3.5 [水平面]总辐射 global [horizontal] radiation 水平面从上方2π立体角(半球)范围内接收到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 注:改写GB/T 31163—2014,定义。 3.6 地外太阳辐射 extraterrestrial solar radiation 地球大气层外的太阳辐射。 [GB/T 31163—2014,定义] 3.7 辐照度 irradiance 物体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辐射能。 注: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2)。 [GB/T 31163—2014,定义] 3.8 辐照量 irradiation 曝辐量 radiance exposure 在给定时间段内辐照度的积分总量。 注1:单位为兆焦每平方米(MJ/m2)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2)。 注2:1 kWh/m2= MJ/m2;1MJ/m2≈ kWh/m2。

热辐射计算公式

传热学课程自学辅导资料 (热动专业) 二○○八年十月

传热学课程自学进度表 教材:《传热学》教材编者:杨世铭陶文铨出版社:高教出版时间:2006 1

注:期中(第10周左右)将前半部分测验作业寄给班主任,期末面授时将后半部分测验作业直接交给任课教师。总成绩中,作业占15分。 2

传热学课程自学指导书 第一章绪论 一、本章的核心、重点及前后联系 (一)本章的核心 1、导热、对流、辐射的基本概念。 2、传热过程传热量的计算。 (二)本章重点 1、导热、对流、辐射的基本概念。 2、传热过程传热量的计算。 (三)本章前后联系 简要介绍了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和传热过程 二、本章的基本概念、难点及学习方法指导 (一)本章的基本概念 1、热传导 导热(Heat Conduction):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时,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称为导热。 特点:从宏观的现象看,是因物体直接接触,能量从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中间没有明显的物质迁移。 从微观角度分析物体的导热机理: 气体:气体分子不规则运动时相互碰撞的结果。 导电固体:自由电子不规则运动相互碰撞的结果,自由电子的运动对其导热起主导作用。 非导电固体:通过晶格结构振动所产生的弹性波来实现热量传递,即院子、分子在其平衡位置振动。 液体:第一种观点类似于气体,只是复杂些,因液体分子的间距较近,分子间的作用力对碰撞的影响比气体大;第二种观点类似于非导电固体,主要依靠弹性波(晶格的振动,原子、分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产生的)的作用。 热流量:单位时间传递的热量称为热流量,用Ф表示,单位为W。 3

太阳能辐射能量的换算

太阳能辐射能量的换算 ?太阳能辐射能量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1卡(cal)=4.1868焦(J)=1.16278毫瓦时(mWh) ?1千瓦时(KWh)=3.6兆焦(MJ) ?1千瓦时/米平方(KWh/m2)=3.6兆焦/米平方(MJ/m2) =0.36千焦/厘米平方(KJ/cm2) ?100毫瓦时/厘米平方(mWh/cm2)=85.98卡/厘米平方 (cal/cm2) ?1兆焦/米平方(MJ/m2)=23.889卡/厘米平方 (cal/cm2)=27.8毫瓦时/厘米平方(mWh/cm2) ?太阳能辐射能量与峰值日照时数之间的换算 ?辐射能量换算成峰值日照系数:

?当辐射量的单位为卡/厘米平方时,则: 年峰值日照小时数=辐射量×0.0116(换算系数) 例如: 某地年水平面辐射量139千卡/厘米2(kcal/m2),电池组件倾斜面上的辐射量152.5千卡/厘米2(kcal/cm2),则年峰值日照小时数为:152500卡/厘米2(cal/cm2)×0.0116=1769h,峰值日照时数=1769÷365=4.85h. ?当辐射量的单位为兆焦/米平方(MJ/m2)时,则: 年峰值日照小时数=辐射量÷3.6(换算系数) 例如: 某地年水平辐射量为5497.27兆焦/米2(MJ/m2),电池组件倾斜面上的辐射量为348.82兆焦/米2(MJ/m2),则年峰值日照小时数为:6348.82(MJ/m2)÷3.6=1763.56h,峰值日照时数=1763.56÷365=4.83h. ?当辐射量的单位为千瓦时/米2(KWh/m2)时,则: 峰值日照小时数=辐射量÷365 例如:

太阳直接辐射计算

太阳直接辐射计算导则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太阳直接辐射计算的基本原则,不同条件下的计算方法和适用范围,以及对计算结果的检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水平面直接辐射和法向直接辐射的计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3698 —2017 太阳能资源测量直接辐射 GB/T 34325 —2017 太阳能资源数据准确性评判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直接辐射direct radiati on 从日面及其周围一小立体角内发出的辐射。 [GB/T 31163 —2014,定义5.11] 注:一般来说,直接辐射是由视场角约为5。的仪器测定的,而日面本身的视场角仅约为0.5 °,因此,它包括日面周围的部分散射辐射,即环日辐射。 3.2 法向直接辐射direct no rmal radiati on 与太阳光线垂直的平面上接收到的直接辐射。 注:从数值上而言,直接辐射与法向直接辐射是相同的;两者的区别在于,直接辐射是从太阳岀射的角度而定义,法向直接辐射则是从地表入射的角度而定义。 [GB/T 31163 —2014,定义5.12] 3.3 水平面直接辐射direct horizo ntal radiation 水平面上接收到的直接辐射。 [GB/T 31163 —2014,定义5.13] 3.4 散射辐射diffuse radiati on ;scatteri ng radiati on

太阳辐射被空气分子、云和空气中的各种微粒分散成无方向性的、但不改变其单色组成的辐射。 [GB/T 31163 —2014,定义5.14] 3.5 [ 水平面] 总辐射global [horizontal] radiation 水平面从上方2 n立体角(半球)范围内接收到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注:改写GB/T 31163 —2014,定义 5.15 。 3.6 地外太阳辐射extraterrestrial solar radiation 地球大气层外的太阳辐射。 [GB/T 31163 —2014,定义5.3] 3.7 辐照度irradiance 物体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辐射能。注: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2)。 [GB/T 31163 —2014,定义6.3] 3.8 辐照量irradiation 曝辐量radiance exposure 在给定时间段内辐照度的积分总量。注1:单位为兆焦每平方米(MJ/m2)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2)。 注2: 1 kWh/m2=3.6 MJ/m 2; 1MJ/ni ?0.28 kWh/m2。注3:改写GB/T 31163—2014,定义 6.5 。 3.9 法向直接辐照度direct normal irradiance 与太阳光线垂直的平面上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直接辐射能。注: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2)。 3.10 法向直接辐照量direct normal irradiation 在给定时间段内法向直接辐照度的积分总量。 注:单位为兆焦每平方米(Mj/m)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 3.11 水平面直接辐照度direct horizontal irradiance 水平面上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直接辐射能。 注: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2)。 3.12 水平面直接辐照量direct horizontal irradiation 在给定时间段内水平面直接辐照度的积分总量。

太阳能板的安装角度计算方式

太阳能板的安装角度计算方式 由于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它的应用正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地增长。利用太阳光发电就是一种使用太阳能的方式,可是目前建设一个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成本还是较高的,从我国现阶段的太阳能发电成本来看,其花费在太阳电池组件的费用大约为60~70%,因此,为了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如何选取太阳电池方阵的方位角与倾斜角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方位角 太阳电池方阵的方位角是方阵的垂直面与正南方向的夹角(向东偏设定为负角度,向西偏设定为正角度)。一般情况下,方阵朝向正南(即方阵垂直面与正南的夹角为0°)时,太阳电池发电量是最大的。在偏离正南(北半球)30°度时,方阵的发电量将减少约10%~15%;在偏离正南(北半球)60°时,方阵的发电量将减少约20%~30%。但是,在晴朗的夏天,太阳辐射能量的最大时刻是在中午稍后,因此方阵的方位稍微向西偏一些时,在午后时刻可获得最大发电功率。在不同的季节,太阳电池方阵的方位稍微向东或西一些都有获得发电量最大的时候。方阵设置场所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例如,在地面上设置时土地的方位角、在屋顶上设置时屋顶的方位角,或者是为了躲避太阳阴影时的方位角,以及布置规划、发电效率、设计规划、建设目的等许多因素都有关系。如果要将方位角调整到在一天中负荷的峰值时刻与发电峰值时刻一致时,请参考下述的公式。至于并网发电的场合,希望综合考虑以上各方面的情况来选定方位角。方位角=(一天中负荷的峰值时刻(24小时制)-12)×15+(经度-116)10月9日北京的太阳电池方阵处于不同方位角时,日射量与时间推移的关系曲线。在不同的季节,各个方位的日射量峰值产生时刻是不一样的。 2.倾斜角 倾斜角是太阳电池方阵平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并希望此夹角是方阵一年中发电量为最大时的最佳倾斜角度。一年中的最佳倾斜角与当地的地理纬度有关,当纬度较高时,相应的倾斜角也大。但是,和方位角一样,在设计中也要考虑到屋顶的倾斜角及积雪滑落的倾斜角(斜率大于50%-60%)等方面的限制条件。对于积雪滑落的倾斜角,即使在积雪期发电量少而年总发电量也存在增加的情况,因此,特别是在并网发电的系统中,并不一定优先考虑积雪的滑落,此外,还要进一步考虑其它因素。对于正南(方位角为0°度),倾斜角从水平(倾斜角为0°度)开始逐渐向最佳的倾斜角过渡时,其日射量不断增加直到最大值,然后再增加倾斜角其日射量不断减少。特别是在倾斜角大于50°~60°以后,日射量急剧下降,直至到最后的垂直放置时,发电量下降到最小。方阵从垂直放置到10°~20°的倾斜放置都有实际的例子。对于方位角不为0°度的情况,斜面日射量的值普遍偏低,最大日射量的值是在与水平面接近的倾斜角度附近。以上所述为方位角、倾斜角与发电量之间的关系,对于具体设计某一个方阵的方位角和倾斜角还应综合地进一步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考虑。 3.阴影对发电量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计算发电量时,是在方阵面完全没有阴影的前提下得到的。因此,如果太阳电池不能被日光直接照到时,那么只有散射光用来发电,此时的发电量比无阴影的要减少约10%~20%。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对理论计算值进行校正。通常,在方阵周围有建筑物及山峰等物体时,太阳出来后,建筑物及山的周围会存在阴影,因此在选择敷设方阵的地方时应尽量避开阴影。如果实在无法躲开,也应从太阳电池的接线方法上进行解决,使阴影对发电量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另外,如果方阵是前后放置时,后面的方阵与前面的方阵之间距离接近后,前边方阵的阴影会对后边方阵的发电量产生影响。有一个高为L1的竹竿,其南北方向的阴影长度为L2,太阳高度(仰角)为A,在方位角为B时,假设阴影的倍率为R,则: R =L2/L1 =ctgA×cosB 此式应按冬至那一天进行计算,

全国各地主要城市日照辐射参数表及修正方法

全国各地主要城市日照辐射参数表及修正方法 2010-12-06 09:46:32| 分类:能源环保|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经过光伏工作者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技术不断得到提高,并且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邮电通信方面,由于近年来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对通信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稳定可靠的太阳能电源被广泛使用于通信领域。而如何根据各地区太阳能辐射条件,来设计出既经济而又可靠的光伏电源系统,这是众多专家学者研究已久的课题,而且已有许多卓越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光伏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笔者在学习各专家的设计方法时发现,这些设计仅考虑了蓄电池的自维持时间(即最长连续阴雨天),而没有考虑到亏电后的蓄电池最短恢复时间(即两组最长连续阴雨天之间的最短间隔天数)。这个问题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我国南方地区阴雨天既长又多,而对于方便适用的独立光伏电源系统,由于没有应急的其他电源保护备用,所以应该将此问题纳入设计中一起考虑。本文综合以往各设计方法的优点,结合笔者多年来实际从事光伏电源系统设计工作的经验,引入两组最长连续阴雨天之间的最短间隔天数作为设计的依据之一,并综合考虑了各种影响太阳能辐射条件的因素,提出了太阳能电池、蓄电池容量的计算公式,及相关设计方法。 2 影响设计的诸多因素 太阳照在地面太阳能电池方阵上的辐射光的光谱、光强受到大气层厚度(即大气质量)、地理位置、所在地的气候和气象、地形地物等的影响,其能量在一日、一月和一年内都有很大的变化,甚至各年之间的每 年总辐射量也有较大的差别。 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光电转换效率,受到电池本身的温度、太阳光强和蓄电池电压浮动的影响,而这三者在一天内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光电转换效率也是变量。 蓄电池组也是工作在浮充电状态下的,其电压随方阵发电量和负载用电量的变化而变化。蓄电池提供的能 量还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太阳能电池充放电控制器由电子元器件制造而成,它本身也需要耗能,而使用的元器件的性能、质量等也 关系到耗能的大小,从而影响到充电的效率等。 负载的用电情况,也视用途而定,如通信中继站、无人气象站等,有固定的设备耗电量。而有些设备如灯塔、航标灯、民用照明及生活用电等设备,用电量是经常有变化的。 因此,太阳能电源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多而复杂。特点是:所用的数据大多为以前统计的数据, 各统计数据的测量以及数据的选择是重要的。 设计者的任务是:在太阳能电池方阵所处的环境条件下(即现场的地理位置、太阳辐射能、气候、气象、地形和地物等),设计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及蓄电池电源系统既要讲究经济效益,又要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某特定地点的太阳辐射能量数据,以气象台提供的资料为依据,供设计太阳能电池方阵用。这些气象数据 需取积累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平均值。 地球上各地区受太阳光照射及辐射能变化的周期为一天24h。处在某一地区的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发电量也有24h的周期性的变化,其规律与太阳照在该地区辐射的变化规律相同。但是天气的变化将影响方阵的发电量。如果有几天连续阴雨天,方阵就几乎不能发电,只能靠蓄电池来供电,而蓄电池深度放电后又需尽快地将其补充好。设计者多数以气象台提供的太阳每天总的辐射能量或每年的日照时数的平均值作为设计的主要数据。由于一个地区各年的数据不相同,为可靠起见应取近十年内的最小数据。根据负载的耗电情况,在日照和无日照时,均需用蓄电池供电。气象台提供的太阳能总辐射量或总日照时数对决定蓄电 池的容量大小是不可缺少的数据。 对太阳能电池方阵而言,负载应包括系统中所有耗电装置(除用电器外还有蓄电池及线路、控制器等)的 耗量。 方阵的输出功率与组件串并联的数量有关,串联是为了获得所需要的工作电压,并联是为了获得所需要的工作电流,适当数量的组件经过串并联即组成所需要的太阳能电池方阵。

太阳能辐射能量的换算

太阳能辐射能量的换算 太阳能辐射能量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1卡(cal)=4.1868焦(J)=1.16278毫瓦时(mWh) 1千瓦时(KWh)=3.6兆焦(MJ) 1千瓦时/平方米(KWh/m2)=3.6兆焦/平方米(MJ/m2)=0.36千焦/平方厘米(KJ/cm2) 100毫瓦时/平方厘米(mWh/cm2)=85.98卡/平方厘米(cal/cm2) 1兆焦/米平方(MJ/m2)=23.889卡/平方厘米 (cal/cm2)=27.8毫瓦时/平方厘米 (mWh/cm2) 太阳能辐射能量与峰值日照时数之间的换算 辐射能量换算成峰值日照系数: 当辐射量的单位为卡/平方厘米时,则: 年峰值日照小时数=辐射量×0.0116(换算系数) 例如: 某地年水平面辐射量139千卡/厘米2(kcal/m2),电池组件倾斜面上的辐射量152.5千卡/厘米2(kcal/cm2),则年峰值日照小时数为:152500卡/厘米

2(cal/cm2)×0.0116=1769h,峰值日照时数=1769÷ 365=4.85h. 当辐射量的单位为兆焦/米平方(MJ/m2)时,则:年峰值日照小时数=辐射量÷3.6(换算系数) 例如: 某地年水平辐射量为5497.27兆焦/米2(MJ/m2),电池组件倾斜面上的辐射量为348.82兆焦/米2(MJ/m2),则年峰值日照小时数为:6348.82(MJ/m2)÷3.6=1763.56h,峰值日照时数=1763.56÷365=4.83h. 当辐射量的单位为千瓦时/米2(KWh/m2)时,则:峰值日照小时数=辐射量÷365 例如: 北京年水平面辐射量为1547.31千瓦时/米2(KWh/ m2),电池组件倾斜面上的辐射量为1828.55千瓦时/米2 (KWh/m2),则峰值日照小时数为:1828.55(KWh/m2)÷365=5.01h 当辐射量的单位为千焦/厘米2(KJ/c m2)时,则:年峰值日照小时数=辐射量÷0.36(换算系数) 例如:

太阳能倾斜面上辐射量的计算

倾斜面上辐射量的计算 直接辅射 倾斜面上的直射辐照度可利用下式求出: S(β,α)= Sm·cosθ 式中θ是太阳光线对倾斜面的入射角,可由下式得出: cosθ=cosβSinh+Sinβcoshcos(Ψ-α) 式中β是倾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h是太阳高度角,Ψ是太阳的方位角,α是倾斜面的方位角,方位角从正南算起,向西为正,向东为负。对于水平面来说,由于β=0,所以cosθ=Sinh,因此: S(0,0)= Sm·Sinh 设K S=S(β,α)/S(0,0),将前面的公式代入,则有: K S=cosθ/Sinh=cosβ+Sinβ·cos(Ψ-α) /tanh K S称为换算系数。 有了K S值,根据水平面上的辐射值很容易求出倾斜面的辐射值。对于不同时段的曝辐射量,也是如此。只时求算K S时,Ψ、α、h等值要代入相应时段的平均值。 当计算较长时段内的曝辐射量时,如日总量,使用换算系数也很方便,只是这时的K S值应从实测值中得出,而不能用上述几何关系计算出来。对于实用来说,用月平均日总量的K S值最方便,它比个别日子的K S值对云量和透明状况的依赖性更少。其他影响K S的因子是地点的纬度、倾斜面的朝向和月份等。表13给出了不同纬度三种倾斜角度月平均日总量的K S值。 散射辐射 朝向倾斜面上的散射辐照度,困难要大得多。通常的解决办法是假定辐射是各向同性的,即呈均匀分布。这样,散射辐照度E d↓和反射辐照度E r↑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E d↓(β,α)= E d↓(1+ Cosβ)/2 E r↑(β,α)= E r↑(1- Cosβ)/2 式中E d↓和E r↑是水面上的散射和反射辐照度。 不过,用下式根据水平面上的散射辐照度计算倾斜面上的散射辐照度,要比利用各向同性的假设更准确此。 E d↓(β,α)+ E r↑(β,α)=K(E d+ E r)·E d↓ 换算系数K(E d+E r)是在各种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下,用总辐射表对各种倾斜表面上的散射辐照度和反射辐照度进行实测的结果确定的。表14给出了不同混浊情况下不同的K(E d+E r)值。 总辅射在各向同性的前提下,倾斜面上的总辐射可用下式算出: E g↓(β,α)=Ks·Sm+ E d↓(1+ Cosβ)/2+ E r↑(1- Cosβ)/2 不过,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通过换算系数Kg直接从水平面的总辐射求出E g↓(β,α)更方便,即 E g↓(β,α)=Kg·E g↓ 表15 是国外发表的在一些情况下总辐射月平均日总量的Kg值。

太阳直接辐射计算

太阳直接辐射计算导则 1 围 本标准给出了太阳直接辐射计算的基本原则,不同条件下的计算方法和适用围,以及对计算结果的检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水平面直接辐射和法向直接辐射的计算。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3698—2017 太阳能资源测量直接辐射 GB/T 34325—2017 太阳能资源数据准确性评判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直接辐射 direct radiation 从日面及其周围一小立体角发出的辐射。 [GB/T 31163—2014,定义5.11] 注:一般来说,直接辐射是由视场角约为5°的仪器测定的,而日面本身的视场角仅约为0.5°,因此,它包括日面周围的部分散射辐射,即环日辐射。 3.2 法向直接辐射direct normal radiation 与太线垂直的平面上接收到的直接辐射。 注:从数值上而言,直接辐射与法向直接辐射是相同的;两者的区别在于,直接辐射是从太阳出射的角度而定义,法向直接辐射则是从地表入射的角度而定义。 [GB/T 31163—2014,定义5.12] 3.3 水平面直接辐射direct horizontal radiation 水平面上接收到的直接辐射。 [GB/T 31163—2014,定义5.13] 3.4 散射辐射diffuse radiation;scattering radiation 太阳辐射被空气分子、云和空气中的各种微粒分散成无方向性的、但不改变其单色组成的辐射。 [GB/T 31163—2014,定义5.14] 3.5 [水平面]总辐射global [horizontal] radiation

太阳辐射波长

太阳辐射 一、太阳辐射光谱和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光谱 太阳辐射中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称为太阳辐射光谱,见图2.4。从图中可看出,大气上界太阳光谱能量分布曲线,与用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计算出的6000K的黑体光谱能量分布曲线非常相似。因此可以把太阳辐射看作黑体辐射。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内部温度更高。根据维恩位移定律可以计算出太阳辐射峰值的波长λmax为0.475μm,这个波长在可见光的青光部分。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0.4~0.76μm),波长大于可见光的红外线(>0.76μm)和小于可见光的紫外线(<0.4μm)的部分少。在全部辐射能中,波长在0.15~4μm之间的占99%以上,且主要分布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区,前者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约50%,后者占约43%,紫外区的太阳辐射能很少,只占总量的约7%。 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通过星际空间到达地球表面。当日地距离为平均值,在被照亮的半个地球的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每秒每平方米的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太阳常数,用Rsc (Solar constant)表示,单位为(W/m2)。太阳常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一切有关研究太阳辐射的问题,都要以它为参数。关于太阳常数的研究已有很长历史了,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已经通过各种观测手段估计它的取值,认为大约应在1350~1400W/m2之间。太阳常数虽然经多年观测,由于观测设备、技术以及理论校正方法的不同,其数值常不一致。据研究,太阳常数的变化具有周期性,这可能与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有关。在太阳黑子最多的年份,紫外线部分某些波长的辐射强度可为太阳黑子最少年份的20倍。近年来,气候学家指出,只要地球的长期气候发生1%的变化,就会引起太阳常数的变化。目前已有许多无人或有人操作的空间实验对太阳辐射进行直接观测,并在宇宙空间实验站设计了名为“地球辐射平衡”的课题,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对太阳辐射进行长期监视。这些观测数据将对进一步了解大气物理过程及全球气候变迁的原因有很大帮助。1981年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太阳常数值Rsc=1367±7(W/m2),通常采用1367W/m2。 二、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后到达地球表面。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有一定的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使投射到大气上界的辐射不能完全到达地表面。图2.4最下面的实曲线表示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被吸收、散射、反射后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光谱。

太阳能辐射计算公式

一、中国太阳能直接辐射的计算方法 ()1bS a Q S +='(1) () 211111S c S b a Q S ++='(2)⊙ ()n c S b a Q S 2122++='(3) S ′为直接辐射平均月(年)总量;Q 为计算直接辐射的起始数据,可采用天文总辐射S 0,理想大气总辐射,Q i ,晴天总辐射Q 0来表示。a ,b ,a 1,b 1,c 1,a 2,b 2,c 2为系数。n 为云量。S 1为日照百分率。 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 ()() ()() ()()∑∑∑∑∑∑∑∑∑=========?? ? ??-?? ? ??--= ----= n i n i i i n i n i i i n i n i n i i i i i n i i i n i i i y y n x x n y x y x n y y x x y y x x r 12 12 12 121 1 1 1 2 21 考虑到大气透明度,则有 ()()n c S b a P P P Q n c S b a P P P Q S i m i 2122cos cos sin sin 1 2122++=++='+海 年海 年δ ?δ?(4) 其中m 为大气质量: δ ?δ?cos cos sin sin 1 sinh 1+== Θm 其中,φ为测站的纬度;δ为赤纬角,取每月15日的赤纬值作为月平均值;时角ω统一取中午12时,则ω=0,cosω=1;年P 为测站的年平均气压,P 海为海平面气压,P 海=1013.25mp ,海年P P 为对大气质量进行的高度订正。 对于a 2的计算: 当测站的海拔H≥3000m 时,a 2=0.456; 当H≤3000m 是,若年平均绝对湿度E ≤10.0mb ,则 F a ?-=00284.0688.02 否则F a ?-=01826.07023.02,其中F 为测站沙尘暴日数与浮尘日数之和。 对于(4)式中,系数之间的关系式为 { 011.1039.02222=+-=+b a c a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 一、太阳辐射光谱和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光谱 太阳辐射中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称为太阳辐射光谱,见图2.4。从图中可看出,大气上界太阳光谱能量分布曲线,与用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计算出的6000K的黑体光谱能量分布曲线非常相似。因此可以把太阳辐射看作黑体辐射。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内部温度更高。根据维恩位移定律可以计算出太阳辐射峰值的波长λmax为0.475μm,这个波长在可见光的青光部分。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0.4~0.76μm),波长大于可见光的红外线(>0.76μm)和小于可见光的紫外线(<0.4μm)的部分少。在全部辐射能中,波长在0.15~4μm之间的占99%以上,且主要分布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区,前者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约50%,后者占约43%,紫外区的太阳辐射能很少,只占总量的约7%。

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通过星际空间到达地球表面。当日地距离为平均值,在被照亮的半个地球的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每秒每平方米的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太阳常数,用Rsc (Solar constant)表示,单位为(W/m2)。太阳常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一切有关研究太阳辐射的问题,都要以它为参数。关于太阳常数的研究已有很长历史了,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已经通过各种观测手段估计它的取值,认为大约应在1350~1400W/m2之间。太阳常数虽然经多年观测,由于观测设备、技术以及理论校正方法的不同,其数值常不一致。据研究,太阳常数的变化具有周期性,这可能与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有关。在太阳黑子最多的年份,紫外线部分某些波长的辐射强度可为太阳黑子最少年份的20倍。近年来,气候学家指出,只要地球的长期气候发生1%的变化,就会引起太阳常数的变化。目前已有许多无人或有人操作的空间实验对太阳辐射进行直接观测,并在宇宙空间实验站设计

一种基于统计的逐时太阳辐射数据计算方法

一种基于统计的逐时太阳辐射数据计算方法 摘要:逐时气象参数是建筑物全年能耗计算机模拟的必要输入参数之一,其中的太阳辐射数据通常难以得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的逐时太阳辐射数据计算方法,在计算出大气层外水平面逐时太阳辐射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典型气象年逐时气象参数中的太阳辐射数据,拟合出水平面逐时太阳总辐射量与大气层外水平面逐时太阳总辐射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法线方向太阳直射辐射量与水平面太阳总辐射量之间的关系,再结合实际气象年的相关气象数据,从而可以计算得到实际气象年的逐时太阳辐射数据。关键词:气象参数太阳辐射统计 0 前言当前,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建筑物的全年能耗进行分析越来越普遍,这种方法既可以在设计阶段,对新建建筑的能耗进行预测,从而指导建筑物能源系统的设计,使之符合国家相关的节能标准。同时,也可以用于已建建筑,对建筑物的能耗进行评价和预测,并为对其进行节能改造的可能性及其效果进行预估。目前,常用于建筑物全年能耗模拟的计算机软件有DOE-2(包括VisualDOE)、EnergyPlus、

eQUEST和DeST等。由于空调系统在整个建筑物的全年能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在对建筑物的全年能耗进行计算机模拟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计算空调系统的全年能耗,而空调系统的能耗,与当地的气象条件,特别是温度、湿度和太阳辐射强度紧密相关。通常,在设计阶段进行建筑物能耗预测时,一般采用典型气象年数据;而在对已建建筑进行全年能耗分析的时候,由于已经可以取得建筑物运行的实际能耗数据,通常需要根据实际能耗数据和实际气象年逐时数据对计算机模型进行校准(calibration),以保证模型具有足够的精度,然后再采用标准气象年数据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评价和比较。这种建模→模型校准→计算及结果评价的方法也是IPMVP 2002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and Measurement Verification Protocol)中所推荐的方法。1 基本计算方法根据DOE-2程序的要求,计算空调负荷用的逐时气象参数有湿球温度、干球温度、大气压力、云量、雪、雨、风向、空气绝对含湿量、空气密度、空气焓值、水平面太阳总辐射量、法线方向太阳直射辐射量、云的类型与风速等14项。除了与太阳辐射有关的两项参数外,都可以由当地气象台站公布的逐时气象参数直接取得,或者通过一定的计算和量化取得。与此不同的是,有关太阳辐射的两项参数的取得则比较困难。由于我国的气象台站均不公布逐时太阳辐射数据,因此有些学者采用半正弦模型进行插值,有些采用混合

人体辐射换热的计算.

人 体 辐 射 换 热 的 计 算 方 法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Radiative Heat Loss From Human Body 同济大学楼宇设备工程与管理系 叶海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两种情况下人体辐射换热的计算方法,即人体与室内整体环境间的辐射换热、人体与单一壁面间的辐射换热。作者力求避免繁复的理论推导,而仅仅就研究结果,研究方法作了归纳与总结,列出了一些计算参数的取值范围,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在计算时参考。 在热舒适的研究中,我们经常要计算人体与室内环境间的热交换,进而对人体的热感觉进行预测。人体与环境之间主要通过对流和辐射方式换热,导热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在普通的室内气候条件下,人体外表温度高于环境平均辐射温度,而室内风速一般较小,因此辐射散热量可占总散热量的50%左右,对流散热为30%左右,其余为蒸发散热。 一、人体与室内环境间的辐射换热 人体与室内环境间的辐射换热量Q R 可按空腔与内包壁面间的换热计算,即 W )11(1 )(44-+-=S S eff p mrt surf eff R A A T T A Q εεσ (1) 式中,eff A ——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m 2; 428K W/m 1067.5??=-σ,黑体的辐射常数。 surf T ——人体外表的平均温度,K ; mrt T ——环境的平均辐射温度,K ; P ε ——人体外表的平均发射率,无因次; S A ——包围人体的室内总面积,m 2; S ε ——环境的平均发射率,无因次; 式(1)中,由于人体面积远小于环境面积,且一般室内材料的发射率接近于1,故分母的第二项可略去不计。在热舒适研究中,对人体的产热(即代谢率)和散热计算一般取单位皮肤面积,于是得到 244W/m )(mrt surf eff cl P r T T f f Q -=σε (2) 式中,cl f ——称为服装面积系数,无因次;后面将作进一步介绍。 eff f ——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系数,无因次;后面将作进一步介绍。 式(2)虽然给出了人体辐射换热计算的具体形式,但令人遗憾的是,式中右边的各项大多难以从理论上确定,一般依赖于经验公式来解决。两个系数的意义在于,着装增大了人体的外表面积,而人体的外表之间存在着相互辐射。至于平均辐射温度,它是假想室内环境在均一的温度下与人体进行换热。以下将对其中各项进行详细讨论。 1-1 人体外表的平均发射率 发射率有时也称为黑度、黑率或辐射系数,它表明物体表面与黑体相比辐射能量的效率。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漫-灰表面”在温度平衡时,可以认为发射率与吸收率相等,但在工程计

太阳辐射计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 某地理论日太阳辐射计算 实习科目 气象气候学 指导老师 陈华 日期 12.15 姓名 王一舟 学院 遥感 专业 地理信息系统 班级 07地信(1) 学号 20071316004 一、 实习名称:某地理论日太阳辐射量计算 二、 实习内容 1. (1)计算(135°E,35°N )的全年日太阳辐射(计算积日,1 月1日记为1,1 月2 日记为2,依次累加,每隔30天计算一日的太阳辐射) (2)计算海口(20°N ),南京(32.13°),北京(40°)在6月22日的日理论太阳辐射。(6月22日换算积日为173) 日太阳辐射计算公式 ) sin cos cos sin sin (2)cos cos cos sin (sin 2002 200 ωδ?δ?ωρπω ωδ?δ?ρπωω+=+=?+-I T Q d I T Q s s 。 为当地当日的太阳赤纬地纬度,为当为日地相对距离,,本文亦采用该值,用在近代气候计算中多采为太阳常数, 为当日日落时角,,为日理论太阳辐射量,其中,δ?ρωπ 00001370I I 4.4852T Q =s 2. 计算工具 :MA TLAB 3. 计算过程(程序) %计算某地理论日太阳辐射总量,要求输入当地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积日数 function [d,chiwei,shijiao,s]=sun(fai,h,dn) %fai 为当地纬度,h 为当地 某日正午太阳高度,dn 为积日数(1月1日为1,1月2日记为2,依次累加) d=1+0.033*cos(2*pi*dn/365) ; %当地某日实际日地距离 chiwei=fai*pi/180-acos(sin(pi*h/180)) ; %某日太阳赤纬 shijiao=acos(-tan(fai*pi/180)*tan(chiwei)) ; %当地某日日落时角

太阳能光伏角度计算

由于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它的应用正在世界范围内快速的增长。利用太阳光发电就是一种使用太阳能的方式,可是目前建设一个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成本还是较高的,从我国现阶段的太阳能发电成本来看,其花费在太阳电池组件的费用大约为60~70%,因此,为了更加充分有效的利用太阳能,如何选取太阳电池方阵的方位角与倾斜角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1.方位角 太阳电池方阵的方位角是方阵的垂直面与正南方向的夹角(向东偏设定为负角度,向西偏设定为正角度)。一般情况下,方阵朝向正南(即方阵垂直面与正南的夹角为0°)时,太阳电池发电量是最大的。在偏离正南(北半球)30°度时,方阵的发电量将减少约10%~15%;在偏离正南(北半球)60°时,方阵的发电量将减少约20%~30%。但是,在晴朗的夏天,太阳辐射能量的最大时刻是在中午稍后,因此方阵的方位稍微向西偏一些时,在午后时刻可获得最大发电功率。在不同的季节,太阳电池方阵的方位稍微向东或西一些都有获得发电量最大的时候。方阵设置场所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例如,在地面上设置是土地的方位角、在屋顶上设置是屋顶的方位角,或者是为了躲避太阳阴影时的方位角,以及布置规划、发电效率、设计规划、建设目的等许多因素都有关系。如果要将方位角调整到在一天中负荷的峰值时刻与发电峰值时刻一致时,请参考下述的公式。至于并网发电的场合,希望综合考虑以上各方面的情况来选定方位角。方位角=(一天中负荷的峰值时刻(24小时制)-12)×15+(经度-116)

10月9日北京的太阳电池方阵处于不同方位角时,日射量与时间推移的关系曲线。在不同的季节,各个方位的日射量峰值产生时刻是不一样的。 2.倾斜角 倾斜角是太阳电池方阵平面与水平的面的夹角,并希望此夹角是方阵一年中发电量为最大时的最佳倾斜角度。一年中的最佳倾斜角与当的的的理纬度有关,当纬度较高时,相应的倾斜角也大。但是,和方位角一样,在设计中也要考虑到屋顶的倾斜角及积雪滑落的倾斜角(斜率大于50%-60%)等方面的限制条件。对于积雪滑落的倾斜角,即使在积雪期发电量少而年总发电量也存在增加的情况,因此,特别是在并网发电的系统中,并不一定优先考虑积雪的滑落,此外,还要进一步考虑其它因素。对于正南(方位角为0°度),倾斜角从水平(倾斜角为0°度)开始逐渐向最佳的倾斜角过渡时,其日射量不断增加直到最大值,然后再增加倾斜角其日射量不断减少。特别是在倾斜角大于50°~60°以后,日射量急剧下降,直至到最后的垂直放置时,发电量下降到最小。方阵从垂直放置到10°~20°的倾斜放置都有实际的例子。对于方位角不为0°度的情况,斜面日射量的值普遍偏低,最大日射量的值是在与水平面接近的倾斜角度附近。以上所述为方位角、倾斜角与发电量之间的关系,对于具体设计某一个方阵的方位角和倾斜角还应综合的进一步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考虑。 3.阴影对发电量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计算发电量时,是

太阳能辐射计算公式

一、中国太阳能直接辐射的计算方法 (1) (2)⊙ (3) S′为直接辐射平均月(年)总量;Q为计算直接辐射的起始数据,可采用天文总辐射S0,理想大气总辐射,Qi,晴天总辐射Q0来表示。a,b,a1,b1,c1,a2,b2,c2为系数。n为云量。S1为日照百分率。 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 考虑到大气透明度,则有 (4) 其中m为大气质量: 其中,φ为测站的纬度;δ为赤纬角,取每月15日的赤纬值作为月平均值;时角ω统一取中午12时,则ω=0,cosω=1;为测站的年平均气压,P海为海平面气压,P海=1013.25mp,为对大气质量进行的高度订正。 对于a2的计算: 当测站的海拔H≥3000m时,a2=0.456; 当H≤3000m是,若年平均绝对湿度E≤10.0mb,则 否则,其中F为测站沙尘暴日数与浮尘日数之和。 对于(4)式中,系数之间的关系式为 二、中国太阳能散射辐射的算法 其中∑D为散射辐射月(年)总辐射量,Q为计算散射辐射的起始数据,可采用天文总辐射S0,理想大气总辐射Qi,晴天总辐射Q0来表示;f(S1,n......)为天空遮蔽度函数。 D=Qi(a1+b1nt); D=Qi(a2+b2nl); D=Qi(a3+b3S1); D=Qi(a4+b4nmh) D=Qi(a5+b5nmh+c5nl) D=Qi(a6+b6nmh+c6S1) D=Qi(a7+b7P+c7nl) D=Qi(a8+b8P+c8S1) 以上8式为计算太阳能散射可筛选公式,其中D为欲计算的散射辐射量的月总量,Qi,为理想大气中的月总辐射量,nt ,nl ,nmh分别为月平均总云量、低云量和中高云量。S1为日

太阳辐射量与发电量计算公式

太阳辐射量与发电量计算公式 一、通用公式: 发电量=太阳辐射量×电池板总面积×组件转换效率×0.28×系统效率 备注: 1、太阳辐射量(MJ/平方) 2、组件总面积=组件面积×组件数量(平方) 3、组件效率=组件瓦数/组件面积/10(%) 4、1MJ/平方=0.28KWh/平方 5、系统效率不固定,受影响因素有环境温度和组件表面清洁度等。 二、验证: 1、南京3MW(25°)电站 组件数量:10736块组件面积:10736×1.62688=17466.18平方 组件效率:280/1.62688/10=17.21% 系统效率:80-82% 2月份发电量=397.97×17466.18×17.2%×0.28×80%=26.78万度 3月份发电量=451.5×17466.18×17.2%×0.28×80%=30.383万度 6月份发电量=452.37×17466.18×17.2%×0.28×80%=30.44万度 2、合肥12MW(平铺)电站 组件数量:47080块组件面积:47080×1.62688=76593.51平方 组件效率:255/1.62688/10=15.67% 系统效率:75-80% 2月份发电量=243.11×76593.51×15.67%×0.28×80%=65.36万度 3月份发电量=338.19×76593.51×15.67%×0.28×80%=90.92万度 7月份发电量=546.37×76593.51×15.67%×0.28×80%=146.89万度经验证与电站实际发电量接近,误差在于不同时段系统整体效率不固定、太阳辐照度采集数据差异。同时在设备稳定,组件表面清洁良好时,环境温度差异影响发电效率也是不可避免因素。 2017年12月14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