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2019)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2019)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2019)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2019)

发布机构:每日经济新闻

数据支持:普益标准

研究支持: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2019)

第一章大资管行业概况 (4)

一、大资管行业发展情况 (4)

二、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

三、资管行业的法理基础梳理 (6)

四、监管展望 (8)

第二章银行理财发展分析 (10)

一、银行理财发展现状概述 (10)

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16)

三、银行理财发展展望 (17)

第三章信托行业发展分析 (19)

一、信托行业发展现状概述 (19)

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24)

三、信托行业发展展望 (24)

第四章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分析 (26)

一、公募基金发展现状概述 (26)

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31)

三、公募基金发展展望 (32)

第五章券商资管行业发展分析 (34)

一、券商资管发展现状概述 (34)

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37)

三、券商资管发展展望 (38)

第六章保险资管发展分析 (40)

一、保险资管发展现状概述 (40)

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45)

三、保险资管发展展望 (46)

第七章互联网金融发展分析 (49)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概述 (49)

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54)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展望 (55)

表1理财子公司开业情况 (14)

表2五大行理财子公司产品体系 (15)

表3理财子公司发布的指数 (15)

表4部分信托公司供应链金融信托产品展示 (23)

表52019年二季度券商资管月均规模前十 (36)

表62019年银保监出台保险资管相关政策 (40)

表7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规模与增速 (42)

表8保险资金运用占比 (43)

表9其他投资各项数量及金额 (43)

表10各类消费金融平台核心竞争力对比 (54)

图录

图12015-2019H1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规模情况 (4)

图2银行理财规模(单位:亿元) (11)

图3不同银行发行的净值型产品占比及近6季度净值型产品变化趋势 (12)

图4不同期限类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季度变化情况12图5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上升 (13)

图62015年Q1—2019年Q2季度信托资产及其同比增速 (20)

图72015年Q1—2019年Q2季度信托业务收入及其同比增速 (21)

图82015—2019Q2季度平均年化综合信托报酬率与实际收益率 (21)

图92015年Q1—2019年Q2季度信托风险项目个数和风险规模 (22)

图10公募基金总体规模情况(亿元) (27)

图11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规模情况(亿元)及合计占比 (28)

图12债券型基金规模(亿元)及占比情况 (28)

图13货币型基金规模(亿元)及占比情况 (29)

图14前十大基金公司合计管理规模占比情况 (30)

图15券商资管总体管理规模(亿元) (35)

图16券商资管定向资管规模(亿元)及占比 (35)

图17券商资管集合资管规模(亿元)及占比 (36)

图18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及增速 (41)

图19保险资金平均收益率 (44)

图20国寿资管智能投研平台框架 (44)

图21泰康智能合规系统 (45)

图22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两类发展战略 (47)

图23“断直联”后第三方支付资金流向 (50)

图24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季度交易规模VS市场份额 (51)

图252019年上半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结构VS市场份额 (52)

图262013-2018年中国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 (53)

图27中国消费金融贷款余额及渗透率 (54)

第一章大资管行业概况

一、大资管行业发展情况

依托于中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飞速发展,以及十年前金融危机后我国宏观调控带来的流动性宽松格局,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经历了数年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我国经济快速发展,GDP持续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高净值客户数量快速增加,对于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不断提升,这为资产管理机构带来了更多的客户资源,从而促进资产管理行业资金规模的扩张。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表明大部分行业发展形势较好,具有较好的投资前景,因此增加了资产管理行业资金的投资渠道,拓宽其业务范围,从而促进整个行业快速发展。

2012年以来,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纷纷瞄准资产管理业务,持续推动、做大了资管行业规模。2012年末,我国资产管理规模1为27万亿元,到2017年末,该数值已经超过120万亿元。

在2017年11月“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出台后,资管行业规模开始出现稳步下降,截止到2019年2季度末,资管行业规模达115.83万亿元。

图12015-2019H1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整理

1资产管理行业规模的统计包括:银行理财规模、信托受托管理资产规模、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规模、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基金及子公司专户管理规模、券商资管管理规模。

二、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资产管理行业经历多年的快速发展,在规模上升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乱象在行业内滋生、显现。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这些乱象引致的各类风险可能被掩盖、忽略;但当发展速度放缓、潮水退去,行业的风险不能再被忽略、开始逐渐释放时,通常影响更为巨大。因此,梳理行业现存的问题,探究其原因、现状、未来,才能帮助我们了解到行业潜在风险点,更加深入地了解资管行业发展的桎梏,为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找到方向。

(一)刚性兑付及其他衍生现象

对于任何一项投资而言都是有风险的,失败的可能性始终存在——一旦投资失败,投资者理应承担对应的损失。但是近年来,在国内资管领域中,投资者的资金通常都是安全的,由各类持牌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并最终为投资者提供高于无风险利率的稳定收益。这对于投资者而言是好事,但对于资管行业则未必。

从资金的流向来看,刚性兑付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融资需求方对金融机构的刚兑,典型例子如城投债,发行城投债的主体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有地方政府的信用背书,因此安全系数极高,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第二种是金融机构对投资者的刚兑。当融资需求方的违约不可避免、损失确定发生时,金融机构为了避免声誉受损而影响后续业务开展,或是用自有资金垫付,或是由第三方资金垫付,或是发行新产品以新补旧来保本保收益。

在这种背景下,迫于刚性兑付的压力,资管行业衍生出期限错配、资金池等运作方式,以应对偶然发生的风险事件,实现对投资者的100%兑付,这进一步加重了资管行业内部所承载的风险。

此外,刚性兑付的存在也阻碍了金融机构向投资者传播真正的投资常识,让投资者教育难度加大。

(二)降低效率的多层嵌套,规避监管的违规通道

由于投资范围、资本计提、分级杠杆等监管标准在不同金融子领域存在差异,出现了不同类别金融机构相互合作、多层嵌套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金融市场的开放化进程与监管方监管深度推进速度的不匹配,分业监管下穿透式监管无法真正执行的现实状况,以及投资者日益丰富的投资需求无法通过单一金融产品的有限投资范围得到满足的矛盾,这些问题都成了资管产品相互投资、相互嵌套的诱因。规避监管、扩大实际投资范围,也是部分资管产品选择相互投资、相互嵌套的主要原因。

多层嵌套导致资本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并没有流入实体领域,让金融系统脱实向虚。即使最终流入实体领域,嵌套使得资金成本逐渐变高,企业的融资成本也会变高。

这背后的本质,是资管业务通过多层嵌套来规避监管,以达到套利的目的。

(三)问题的根源,制度的缺陷

从行业监管的角度来看,上述资管行业存在的问题,与长期以来分业监管模式不无关系。近年来,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矛盾较为突出,造成分业监管模式对金融机构混业经营“无可奈何”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即监管部门的沟通成本与监管真空。就监管部门的沟通成本来讲,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行政级别相同,各部门对其他部门只具有建议权而无行政命令权,部门间的协调沟通与联合执法涉及众多的法律法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巨大,效率低下,监管信息无法及时共享。就监管真空来讲,多数金融机构业务经营呈现多元化与综合化的特征,跨行业、跨市场投融资业务链条增加,而在分业监管下,监管部门无法监测资金的真实流向,极易引发金融风险跨行业、跨市场传染,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最为典型的就是资管产品的多层嵌套。

在分业监管的体系下,银监会形成以资本监管为主的审慎监管框架,囊括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审慎监管指标,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合规风险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健全的管理制度。保监会成立后,前期高回报率保单带来的利差损失逐渐修复,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了突破,并在“国十条”的推动下,扩大资产配置到股票等资产类别,但是随着险资投资范围不断拓展,按机构分业监管下存在监管漏洞,业内的乱象也逐渐凸显。近年来,由于金融创新的过度表外化和融资业务的过度同业化,金融业的交叉风险逐渐加剧,资管通道业务急增、资金过度运用杠杆,增加了整个金融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目前金融领域的法理基础进行梳理,从法律法规到市场监管,以了解目前行业乱象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以及未来展望。

三、资管行业的法理基础梳理

(一)上位法解析

从上位法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内金融领域的上位法主要包括《信托法》、《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与资产管理领域相关性较强的主要是《信托法》、《证券法》及《投资基金法》,三者与民商基础法共同构成了资产管理行业的法律边界,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但与《证券法》、《投资基金法》不同的是,《信

托法》在法律基础定位于民商基础法,而前两者则偏向于监管法,所属层级不同,形成了一定的监管错位。

随着经济与金融的相互渗透与互动发展,传统民商事法在规范商事交易活动中常常与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形成冲突,进一步在相关争议时产生法律定性、法律适用的矛盾。这也是目前上位法无法互补、形成监管空白的实务体现。

对于《信托法》,基于分业监管、机构监管的背景,我国当前金融语境下的“信托”相对范围较小。与英、美所谓之“信托”有较大差异,我国《信托法》出台之初,实质上是针对“小信托”,或者说针对国内信托公司以及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资管计划。2001年出台的《信托法》虽然明确了营业信托活动的合法地位,但没有对业务主体和经营范围进行界定;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信托法》公布执行后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人民银行、证监会分别负责对信托投资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从事营业性信托活动的监督管理。未经人民银行、证监会批准,任何法人机构一律不得以各种形式从事营业性信托活动,任何自然人一律不得以任何名义从事各种形式的营业性信托活动。”

因此,在当前法律框架下,依托《信托法》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仅信托公司的信托业务和证券投资基金业务,这一现状从二十世纪初持续到当下。而《信托法》适用性的限制,也让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在开展资管业务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仅以“委托-代理”的名义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是“行信托之实,否信托之名,逃信托之法”的根源。

对于《证券法》,其存在与《信托法》同样的尴尬。美国法院通过四类标准判断某资产是否为证券:是否投入资金、是否用于合资盈利的项目中、是否依靠他人运作、是否求得利益,因此美国法律体系中证券的种类繁多。而我国《证券法》相比于美国证券法,仅将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证券衍生品视作证券,调整对象的范围较小,与“小信托法”类似,属“小证券法”。

正因为《信托法》、《证券法》两部上位法均存在一定的短板,而《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等其他上位法亦无针对资产管理业务的专门条款,最后造成了资管市场的交叉性金融业务漏洞,衍生出刚性兑付、资产穿透难度大等潜在风险点。

从资管实务角度看,由于缺乏上位法的监管覆盖,资管业务中,资产管理权的归属、受托资产与委托人的归属关系、资产的风险承担等具体标准依旧模糊,使得资产管理的内部法律关系产生异化,进而导致资管业务在受到法律挑战时无法进行清晰的界定,留下监管灰色地带,最终催生出一系列的监管套利行为。

(二)从分业监管到监管协调

我国是分业经营、机构监管体系的代表,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等资管行业主体各行其是,对受托财产进行投资管理。微观审慎监管中坚持全生命周期监管理念,银行、保险、信托主要由银保监会监督管理,证券、期货、基金则由证监会监督管理,因此不同监管主体的法律基础、适用范围、监管标准有所差异。然而,在资管行业规模扩张、各机构资管业务深度合作背景下,单一化纵深机构监管逐步显现出监管重叠与监管真空等问题,监管套利现象频出。

为维持金融体系稳定健康,2017年7月,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金融监管职能;同时,加强功能监管,更加重视行为监管。2018年3月,组建银保监会的改革方案落地,随后,人行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拉开了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统一化序幕。

资管新规为我国监管体系优化提供了创新思路,我国需坚持宏微观审慎监管、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机构监管方面,在现有监管体系基础上,强化行为监管职能,通过严控资产管理机构的投资交易、信息披露行为,进一步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功能监管是在机构监管基础上,对同一类型或相似类型的业务进行统一化监管,将跨行业创新产品纳入监管职能机构监管范畴,避免监管真空。综上,监管优化思路为,一方面,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因经营内容与业务范围的交叉融合,需在信义义务的本质之上,明确资管业务上位法,从监管法层面统一监管标准;另一方面,我国需在纵深机构监管基础上,引入功能监管并提升各监管机构协同监管成效,细化行为监管,编织符合中国特色的资产管理行业监管网。

四、监管展望

从现有的理论研究和各国实践来看,“双峰”监管理念与现代金融体系的趋势与特征较为相符,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和接受。而各国在具体构建其“双峰”监管模式时,必然要结合本国金融、经济、政治、历史、社会等因素,以不同的监管机构设置思路去实现审慎监管功能和行为监管功能的融合或分立,同时通常都会以“伞+双峰”的架构在“双峰”之上建立一种机制或直接设立一个机构(或赋予其央行相应权力),主要执行宏观审慎管理职能以及协调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之间可能的冲突。我国当前“一委+一行+两会”的金融监管架构,其改革目标可以说也是朝向这一方向的,但依然存在两个潜在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客观上存在着一个机制独特、规模庞大且影响深远的资管行业,这个行业与

银行、保险、证券三业构成了中国金融体系事实上的四根支柱(资管行业以相对独立的业态模式存在,可能是中国的金融体系结构不同于其他主要国家最大的特色),但却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监管机构,从而使得对这个行业的监管即使在微观审慎和机构监管层面也多有不足,更遑论提升至宏观审慎和功能监管层面了。二是尚未将行为监管提升至与审慎监管的同等层次,仅仅作为审慎监管职能下内部分工的组成部分。仍然秉持以审慎监管为主,行为监管为辅,且行为监管部门过于分散,无法全面统筹与掌握市场行为状况,职能与监管重叠,无法采取有效应对策略来保障消费者权益,更无法顾及行为监管在防控金融风险、维护市场秩序等其他方面的目标。

因此,在按照“伞+双峰”的目标模式塑造和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进程中,可以资管新规的贯彻落实为契机,以加强资管行业行为监管为突破口和试验田推动和充实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的行为监管,以整体的行为监管为常规抓手推动金融监管的改革与升级。

具体来说可考虑:以设立资管行业专门监管机构为突破口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搭建“1+1+3”的“伞+内双峰”监管模式。

首先,以资管新规“上位法”的确定以及行业监管实施细则的制定为契机,将银保监会与证监会中与资管行业监管的相关职责剥离出来进行重新整合,组建专门的资管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搭建“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资管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1+1+3”的“伞+内双峰”监管模式。

其次,将现行“一行两会”中相分离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功能进行合并,在中央银行内部设立行为监管机构,并设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受行为监管机构指导与管理,与审慎监管职能相区别对待。行为监管机构负责按照银行、保险、证券、资管不同行业的特点制定行为监管的监管标准、监管工具、信息平台的构建,独立针对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之间及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市场行为进行监管,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旨在维护、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再次,在具体的机构职责分工上,由央行负责全行业、全系统的宏观审慎监管,同时通过上述专设行为监管机构针对不同行业的行为监管提供规制指导。银保监会、证监会与资管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宏观审慎监管方面接受央行指导,并分别对口负责银行业和保险业、证券业、资管业的微观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的具体执行。

最后,由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对各机构部门间的“审慎监管+行为监管”进行统筹与协调,加强监管机构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完善监管协调合作机制。

第二章银行理财发展分析

一、银行理财发展现状概述

(一)政策导向

1、资管新规配套政策逐步落地,银行理财发展有章可依

随着资管新规配套细则的陆续发布,统一监管的大资管时代来临。2018年4月27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本文简称“资管新规”)。文件通过匹配期限、限制通道等角度,从破刚兑、限非标与降杠杆三方面规范资产管理业务,以此控风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资管新规的正式发布,标志着资管行业正式迎来统一监管新时代。资管新规的发布,意味着全新的监管格局,也在考验银行理财传统发展模式。

为保障资管新规的落地,监管陆续出台了配套细则,保障行业的平稳转型。2018年7月,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明确公募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范围、过渡期内相关产品的估值方法以及过渡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安排,对整改的时间要求略微放宽并在部分执行细节上略有放松。2018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新规”),该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非标资产投资但仍有比例限制,明确银行独立开展资产管理业务须成立理财子公司,与资管新规禁通道、限非标、管嵌套等大方向保持一致。2018年12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对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设立、业务规则与风险管理进行规范。

在资管新规的配套细则下,行业中的模糊地带逐渐清晰。2019年9月20日,银保监会就《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办法是银保监会落实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制度要求的具体举措,明确了理财子公司的监管制度,对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的总体要求、管理责任和监管主体、净资本、风险资本的计算要求和监管标准、监管报表、信息披露、监管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要求。2019年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起草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核心是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界限、认定规则以及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监管安排,以引导市场规范、平稳发展。资管新规中虽然规定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需满足的条件,但并未同

步出台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具体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对于不符合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标准的其他债权类资产,给出了详细、具体的认定规则,在严监管的同时也为市场留出了空间。

2、金融开放不断深化

自2018年4月新的金融开放时间表宣布以来,我国金融开放步伐不断加快。2019年7月20日,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宣布推出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涉及债券市场、银行保险市场和证券市场三个领域,这不仅能提升产品的多样性,优化市场结构,更有助于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力,使得市场健康发展。金融开放11条更是鼓励境外金融机构参与设立、投资入股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允许境外资产管理机构与中资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子公司合资设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财公司。对于银行而言,有助于引入国际先进成熟的投资理念、经营策略、激励机制和合规风控体系,进一步丰富金融产品供给,加快境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

对于资管市场而言,金融开放能够进一步丰富市场主体和业务产品,加大境内理财市场的竞争程度、促进金融资源合理配置。

(二)行业数据

1、理财市场转型加速

图2银行理财规模(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从市场整体数据来看,银行理财转型呈加速态势。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总规模约为26.92亿(含保本理财产品),已连续3个月下跌。保本理财产品规模持

续压缩,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4.7万只,存续余额22.18万亿元。行业净值化转型加速,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与规模持续增长,今年3季度,新发行的净值型产品共4808只,较上季环比增加1377只。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一倍。股份行与城商行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领先。

图3不同银行发行的净值型产品占比及近6季度净值型产品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随着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的不断增长,净值型产品的规模也在不断攀升。截至2019年3季度,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8.90万亿元,较年初的5.56万亿已增加3.34万亿,增幅达60%2。

图4不同期限类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季度变化情况2数据来源:普益标准,根据2019年3季度176家银行问卷数据整理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随着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不断推进,传统预期收益型产品规模逐渐被压缩,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呈现持续下行的态势——一方面,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理财产品收益自然下行;另一方面,存量高收益资产到期,传统的预期收益型产品将难以维持曾经的“高收益”,使得各期限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下行。

2、阵痛之后,银行理财业务将逐渐回暖

资管新规发布之后,2018年,银行机构理财收入普降。从上市银行公布的数据来看,2018年六大行的理财业务收入均出现了下降,其中,建设银行理财业务收入同比降幅达44.55%。理财手续费收入的下降,一方面是由于理财转型过渡期资产规模的下降,另一方面是因为过渡期内非标资产总体压降,而非标资产是理财取得超额收益的重要渠道,非标资产规模收缩成为了理财手续费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

图5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上升

截至2019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速为11.6%,较17年和18年明显上升,各类型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均有恢复性增长。

3、理财子公司机构数据

表1理财子公司开业情况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整理

理财子公司推进速度超预期,打造银行理财新生态。截至2019年11月初,已有33家银行申请设立理财子公司,其中11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22家待批准,涉及理财产品总规模接近20万亿元,占行业理财规模近90%。与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法定流程相比,已开业理财子公司从筹备获批到开业获批仅需3-7个月,保守预计2019年内理财子公司开业数有望继续增加;到2020年底,理财子公司的数量或较今年翻番,以国有、股份行以及头部城商行为主。理财子公司产品体系上,一是仍以固收产品为主体,重视长期稳健的收益;二是权益类投资方面,早期主要以FOF、MOM和私募股权模式开展,占比较低;三是顺应指数投资的全球化发展趋势,逐步优化量化策略。

(三)行业创新

“固收+”策略试水权益投资。在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理财子公司相继成立的背景下,各银行采用“固收+”策略,从传统债券资产投资转向大类资产配置,以分散投资、

优化大类资产配置作为核心手段,从被动防控风险转向主动管理风险。围绕“固收+”策略,各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品牌特色鲜明,形成差异化发展。

表2五大行理财子公司产品体系

理财子公司产品体系

工银理财三大系列六大款三大系列:固定收益增强、资本市场混合、特色私募股权系

六大款创新类理财产品:涉及固收、权益、跨境、量化等多

市场复合投资领域

建信理财“1+5”产品体系

1条主线:以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指数为主线

5条子线:贯穿粤港澳大湾区价值蓝筹、红利低波、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消费升级5条子指数线

中银理财五大系列外币系列、养老系列、权益系列、股权投资系列、指数系列

交银理财主打稳健固收,布

局多策略主题

主打稳健固收:把固收类产品打造为拳头产品和旗舰产品

多策略主题产品:商业养老、科创投资、长三角一体化、要

素市场挂钩等策略

农银理财“4+2”产品体系4大常规系列:现金管理+固收+混合+权益2大特色系列:惠农和绿色金融(ESG)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整理

“指数化”产品受理财子公司关注。指数型产品对投研团队的投研能力以及主动管理能力要求较低,指数型产品成为了银行的切入点。从各理财子公司发布的产品体系来看,理财子公司纷纷发布了自己的指数,从复制指数起步,积极探索量化策略。

表3理财子公司发布的指数

理财子公司指数名称指数简介

工银理财工银量化股债轮

动策略指数

该指数是由工行与中信证券合作开发的可投资指数,是国内

第一个股票和债券资产轮动策略基准指数,以长期投资为理

念,可帮助投资者把握股票和债券相对价值,进行大类资产

配置。

建信理财建信理财粤港澳

大湾区资本市场

指数

该指数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采用“1+5”

体系框架,以“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指数”为主线,贯

穿粤港澳大湾区价值蓝筹、红利低波、科技创新、先进制造、

消费升级5条子指数线,可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客户的需求。

交银理财中证交银理财长

三角指数

指数以长三角地区沪深A股为待选样本,聚焦信息技术、

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六大产

业领域。交行与中证指数公司通过公司财务、市场估值、成

长预测等多个维度的指标,精选出100只在长三角地区低估

值、高盈利的蓝筹股作为成分股,以反映受益于长三角一体

化发展的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整体表现。

招银理财全球夜光指数借助量化模型找到夜光数据的噪点,并搭建遥感和多维金融数据之间的量化分析,招银理财对全球近百个地区建立了不同的降噪系数体系。正是创新基因+科技驱动,让遥感夜光

数据应用有了全新的尝试。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整理

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一)负债端

1、长期资金募集能力需要加强

非标资产仍将是银行理财的投资优势,考验银行长期资金的获取能力。由于禁止期限错配,使得未来非标资产必然采取封闭式运作,期限至少在1年以上,这考验银行长期资金的募集能力,长期资金募集能力强的银行将能在市场竞争当中赢得一席之地。

2、投资者教育任重道远

在银行理财打破刚兑、回归本源的背景下,投资者教育成难点。投资者教育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何让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是每一个银行机构均面对的困难。对于银行来说,投资者教育的开展往往由理财经理向客户进行宣传与普及。而中小银行理财经理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自身专业素质尚有欠缺,另一方面,银行正积极转型并上线新产品,理财经理更难以向投资者传递正确的投资理念,进一步造成了投资者教育工作开展的困难。

(二)资产端

1、资产管理能力是关键

资产管理能力是根本,但又无法一蹴而就。产品净值化转型和产品线的创新均要求银行具备主动管理能力,尤其是产品设计与产品净值波动管理的压力终将传导至投资端,并且资产管理能力的不足将直接导致银行获取资产的能力不足。在转型过渡期,诸多银行存在产品供给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若不强化投研能力建设,产品供给能力将不能实现突破,银行的资管规模将无法得到提升。

2、风险管理能力要求提升

银行理财风险管理的深度与广度需要持续延伸。资管业务转型下,在资产端,银行需要对所投资产做到风险穿透,并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在产品端,银行需要做好流动性管理与压力测试。银行对风险管理的能力将直接传导至产品的净值表现,最终影响银行的市场占有率,如何快速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及效率将是银行不得不面临的挑战。

(三)运营端

1、估值仍是难点

估值能力需要持续的建设以及系统的配套支持。估值问题是每个银行均需要攻克的难点,虽然初期可采取估值外包的方式进行过渡,但是在未来,银行仍需要打造自主估值能力,这其中涉及诸多问题,如:数据从哪里获取?数据可靠性如何验证?业务流程如何更清晰?数据流如何形成闭环等等。同时,对于非标资产的估值问题,仍有待解决。

2、信息披露规范性需要不断完善

当前银行对净值型产品的信息披露频率与规范性正逐步加强,但是可提升空间仍然较大。为使投资者充分认识到所投产品的属性,银行需要充分、全面的披露产品成立、运行的信息,这其中涉及披露的内容、披露主体、披露周期等问题,需要银行结合自己的客户特点与监管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披露。

三、银行理财发展展望

银行理财在资管市场中仍将具有资金端得天独厚的渠道资源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随着理财子公司的成立、投资门槛下调,有实力的银行将进一步借助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优势,扩充理财资金来源,为高净值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更丰富的理财产品、得到更广泛的长尾客户获客渠道,提供更多元的服务手段。而对于实力欠佳的中小银行,可找准战略定位,发挥优势、弥补短板,在资管市场中谋得一席之地。

(一)明确战略定位

根据银行的自身实力与资源禀赋,可选择不同的战略定位:

1、金融超市模式

中小型区域性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在转型中面临资源掣肘,短期内无法获取充足资源支持业务转型,外部又即将面临理财子公司制转型席卷而来的产品激烈竞争,其资管业务发展前景并不足够乐观,这类银行仍可凭借在自属地内更胜一筹的终端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资源,通过积极拓展全品类资管产品代销资质、加强培育理财经理专业营销能力,搭建连接客户与产品的桥梁、完善线上销售渠道搭建,建立客户需求快速响应机制等方式打造金融超市模式。

2、规模管理者模式

新规背景下,银行理财业务运营逻辑将彻底改变,虽然地处中小城市的区域性银行面临专业人才的高度稀缺性难题,但是这类银行通过外部资源的对接迅速建立净值型产品运

营机制,同时在产品线设计和产品销售端发力,仍有机会以规模致胜的模式获取发展机会。银行可从营销与运营两个方面发力,一是以开放式销售渠道积极拓展市场份额,二是通过外部资源引进的方式形成高效运营体系和强大流动性管理能力,利用规模经济效应提升经营效率,从而实现经营利润的提升。

3、精品理财模式

部分全国性银行及大型区域性银行通过积极谋划布局,在投研、运营、风控、营销等领域均走在市场前列。借鉴国外领先资管机构经验,该类银行可凭借优秀的资源禀赋积累和雄厚的资本金支持,深度挖掘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以精品理财模式引领中国资管行业前进。在投资端,银行以固收类资产为起点和基础,逐渐向外拓展;在负债端,扩充资金来源,精准洞察客户需求;在产品端,打造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产品创新能力。通过自身的比较优势,实现“精细化”的资产管理。

(二)金融科技助力

业务开展过程中积累的数据,依托于金融科技,将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银行在长期的业务开展中收集了海量的客户数据,如客户的基本信息、风险偏好、家庭情况、收入情况以及具体需求等信息,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手段,助力银行资管业务的爆发。拥抱科技,对内提升效率与能力边界、对外提升客户使用体验与服务产能,这都是理财新规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快速转型的核心驱动力。系统的建设必须建立在金融逻辑与业务逻辑之上,建设的整体目标是打造以智能财富管理系统、资产配置系统、运营管理系统等三大系统为支撑的智能资管系统。

(三)重构产品体系

银行资管业务的营销需要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这需要银行重构产品体系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一方面,净值化转型要求银行理财产品体系重新架设;另一方面,客户需求与供给能力将直接影响最终的产品体系。以往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因此新建的产品体系将直接影响未来银行机构的竞争优势。银行需要在利用金融科技深挖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以“固收+”策略为核心,建立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产品线,增强不可替代性的同时也可以更快的对客户需求以及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在激烈的竞争之中把握主动权和先机。

第三章信托行业发展分析

一、信托行业发展现状概述

(一)政策导向

1、配套细则下发,强化信托监管

2018年8月17日银保监会下发《信托部关于加强规范资产管理业务过渡期内信托监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37号文),要求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加强信托业务及创新产品监管。此为落实资管新规配套系列文件,旨在加强信托监管,推进信托产品过渡期整改,实现平稳落地。37号文承接了资管新规,明确了通道及过渡期整改的要求,对信托资管业务的重点工作作出了安排并明确了重要时间节点,主要内容一是提出要对信托通道业务“区别对待”,二是对过渡期进行安排,信托公司可以发行存量老产品对接,但不得再发行或存续违反资管新规的信托产品。37号文明确了监管对通道业务的态度,一定程度上缓释目前行业和市场情绪,给通道业务一定展业空间,有助于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使资金更加顺利地流向实体经济,尤其是政策鼓励的方向。

2、保信合作范围扩大

2019年6月,各地银保监局向辖区内各信托公司下发了《关于保险资金投资集合资金信托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保险资金投资集合资金信托应当明确信托公司选择标准,完善持续评价机制,并将执行情况纳入年度内控审计。通知的发布是银保监会推动保险资金更好地服务保险主业和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扩大“保信”合作范围,有利于为保险机构和信托公司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明确基础资产投资范围,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信托公司在非标资产方面积累的行业优势,引导保险资金更多地流入实体经济。同时,通知实行“新老划断”,有利于维持机构必要的流动性和市场稳定,确保制度平稳过渡。

3、从严界定“非标”,促信托业加速转型

2019年10月,《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出台,文件拟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界限、认定标准及监管安排,引导市场规范发展。信托行业长期以来通过私募发行产品,募集的资金主要投资于非标债权,标准化资产认定的正式版一旦确立,将对信托公司的融资类产品产生较大影响。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对于标准化资产的认定严格程度超预期,标准债券资产认定标准明确后,“标”与“非标”的模糊地带消失了。目前,银行理财、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都有明确的非标资产投

资35%的限额,虽然现阶段监管层还尚未明确信托产品投资非标的限额,但从监管层“统一资产行业跑道”的监管态度来看,一旦信托行业也参照35%的限额执行,未来信托公司非标业务的发展空间将大大缩减,这将使信托公司不得不加快业务转型进度。

(二)行业发展

1、行业规模降幅缩窄

在经历了2018年规模的大幅下滑后,信托公司受托资产总规模降幅缩窄。截至2019年2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为22.53万亿元,较2019年1季度末下降0.02%,同比增速较2018年2季度末的4.88%放缓至-7.15%。2018年信托行业资产余额大幅收缩,由年初的26.25万亿降至年末的22.70万亿元,降幅高达-13.5%,为2010年以来首次规模增速转负,在资管新规出台的大背景下,行业曾经快速扩张的通道业务规模压缩,转型效果显著,至今年,规模收缩速度趋缓,行业逐步进入平缓过渡期。

图62015年Q1—2019年Q2季度信托资产及其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信托业协会

具体来看,信托资产中,融资类信托规模为4.92万亿元,较2019年1季度末增加约3004亿元,占比由20.49%升至21.83%;投资类信托规模为5.20万亿元,较2019年1季度末增加29亿元,占比由23.04%微升至23.05%;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为12.42万亿元,较2019年第1季度末减少3089亿元,占比55.12%,较2019年1季度末回落1.36个百分点。

2、信托业务收入总体平稳

信托业务收入总体占比没有大幅变化。2019年第2季度,信托业务收入189.16亿元,较2018年第2季度增加4.91%,占比64.70%,较2019年第1季度下降8.35个百分点。信托业务收入总体变化不大,短期的波动可能来自于近期资本市场波动带来的投资收益较

财富管理报告

中国女性 财富管理报告 2016 数据支持机构 调研机构 战略顾问机构 出品方

财富管理报告2016 中国女性 数据支持机构 调研机构 战略顾问机构 出品方 【学术支持】 智库支持:财经中国会秘书长李犁 顾问:阿里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家郝建彬赵保英 【数据支持】 样本支持铜板街数据研究院负责人单黄勇调研支持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市场总监薛强 【报告撰写】 出品人王丹 统筹赵文君 编辑宋安琪刘金婧 设计许娜 【特此鸣谢】 所有为报告做出贡献的项目组成员, 以及留名和未留名的受调者们。

中国女性财富管理报告2016 见 证 她 能 量 目 录 导语 .................................................................................................................................... 4 专题:2016中国女性KOL 能量观察报告 .............................................................. 5 事业家庭篇 ..................................................................................................................... 11 一、女性是家庭财富管理“一把手” .................................................................. 12 二、女性的财务自由以及“诗和远方” ................................................................ 13 三、创业是女性提升财富管理能力的“催化剂” ............................................... 15 消费理财篇 (18) 一、买买买是生活的“主旋律” ................................................................................ 18 二、女性理财行为概况 .................................................................................................. 21 互联网理财篇 .. (23) 一、女性真的是互联网金融理财“主力军”吗? ............................................... 23 二、女性互联网金融理财画像 ................................................................................... 24 三、互金理财越来越受到欢迎 ................................................................................... 24 SUMMARY . (26) 中国女性财富管理报告2016 见 证 她 能 量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2年06月10日 23:41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中国财富市场总值为16.5万亿美元,已位居全球第三,并以2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目前中国财富人口已达1746万,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是其选择的主要财富管理机构,分别占到60%、20%的市场份额。资产管理业务已成为证券公司财富管理重要的突破口。 中国财富市场目前状况 1、市场地位 中国财富市场按财富总值排名世界第三,按财富人口(>10万美元)数量则是第七市场(见表)。得益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中国市场财富总量已居于全球第三。但是从财富人口结构的角度衡量,中国财富市场的结构与全球水平相比,财富人口比重过小。 中国人口占全球约20%,人均占有财富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拥有10万美元以上的财富人口数为1731万人,占成人的比重1.80%,世界该指标为9.85%;80.5万的高净值成人人口(拥有100万美元以上),仅占到成人总数的0.08%,世界该指标为0.55%。 ■ 2、区域格局 根据福布斯私人财富分布模型测算,中国11个省份(直辖市)的高净值人群大致覆盖了全国高净值人口总数的75%,成为财富管理机构竞逐的主战场,它们依次为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福建、辽宁、河北、四川、山东、湖南。考虑到直辖市和省份人口基数的差异,财富人口的集聚与人均GDP即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具有紧密的联系。 3、人群特征 (1)更年轻:胡润研究院201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百万美元资产的高净值人士平均年龄为39岁,处于财富第一代或第一、第二代交替的阶段;而美国同口径的数字是54岁,欧洲和日本均超过60岁。 (2)更激进:更年轻的年龄结构显示了中国财富人群尚处于创富的阶段,因而对待财富的态度也更倾向于增值,体现为激进的资产组合,持有风险资产比重较高。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深度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19-2025年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深度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19-2025年 【报告编号】:260279 【出版机构】: 中研华泰研究院 【出版日期】: 2019年5月 【交付方式】: 电子版或特快专递 中研华泰研究院报告每个季度更新,我们的客户将免费售后服务一年,后期可以续费。行业研究报告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预测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公司、市场、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营销能力。 专家提示:十三五规划期间,产业政策对本行业产业链有重新梳理,数据每个季度实时更新,关于报告的图表部分,以当时购买报告的最新数据为准,图表的个数或多或少,届时以实际提交报告为准,感谢关注和支持! 第1章: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综述25 1.1 财富管理行业的定义25 1.1.1 财富管理的内涵25 1.1.2 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的区别26 1.1.3 财富管理的主要经营机构27 1.1.4 财富管理的具体流程27 1.1.5 财富管理开展业务的模式28 1.2 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阶段30 1.2.1 以产品为中心的阶段30

1.2.2 以销售为中心的阶段30 1.2.3 以客户为中心的阶段30 1.3 财富管理行业的业务体系31 1.3.1 财富管理的核心产品(服务)31 1.3.2 财富管理的系统平台32 1.3.3 财富管理的服务流程与渠道33 1.3.4 财富管理的服务团队35 1.4 财富管理客户金融需求特征分析36 1.4.1 新的金融需求逐渐形成36 1.4.2 资产结构多元化趋势37 1.4.3 理财观念与理财方式间的偏差37 1.4.4 多样的投资组合对理财顾问的代理需求38 1.4.5 对银行产品附加值的逐渐认可38 1.5 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39 1.5.1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39 1.5.2 资产价格的上升39 1.5.3 金融机构业务转型压力40 1.5.4 富裕人群财富的需求强烈41 第2章: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市场环境分析43 2.1 财富管理行业政策与监管环境43 2.1.1 商业银行的监管政策43 2.1.2 证券公司的监管政策44 2.1.3 信托公司的监管政策45 2.1.4 保险公司的监管政策48 2.1.5 基金公司的监管政策49

2018年财富管理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财富管理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3月

正文目录 1.消费升级驱动,中国财富管理迎来时代机遇 (6) 1.1.我国私人财富强劲增长,财富管理面临蓝海市场 (6) 1.2.收入增长+消费升级驱动,财富管理需求强势崛起 (8) 1.3.万能险、基金先后受追捧,印证投资理财需求高景气 (11) 2.资产配置迎来新一轮变迁,金融资产站上风口 (13) 2.1.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 (13) 2.2.房地产限购升级,金融资产的配置意义进一步提升 (15) 2.3.现金产品化+散户机构化,专业化财富管理需求爆发 (19) 3.监管重塑格局,品牌优势+主动管理助推强者恒强 (21) 3.1.中国财富管理偏重渠道业务,未来将与泛资管融合发展 (21) 3.2.监管体系革新,泛资管各子行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23) 3.2.1.银行理财 (23) 3.2.2.券商资管及基金专户 (26) 3.2.3.信托 (27) 3.3.主动管理和品牌特色为核心,先发龙头优势稳固 (29) 4.重点分析 (31) 4.1.诺亚财富:全牌照龙头打造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31) 4.2.泛华金控:保险代理优势鲜明,驱动业绩高增长 (35) 4.3.钜派投资:激励机制灵活,房地产投资优势凸显 (38) 4.4.东方财富:零售财富管理龙头,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39) 4.5.中金公司:聚焦高净值财富管理,收购中投证券拓展客群 (43) 5.风险提示 (46) 图表目录 图表1:2014~2021E全球私人财富总额(万亿美元) (6)

图表2:2015~2021E全球私人金融财富增速 (7) 图表3:2016年全球私人金融财富增长驱动力 (8) 图表4:2016年全球私人金融财富资产配置结构 (8) 图表5:2002~2017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9) 图表6:2015年以来消费同比增速超过投资 (9) 图表7:2006~2017E 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及增速 (10) 图表8:2006~2017E 各类个人可投资资产CAGR (10) 图表9:2006~2017E高净值人群总体人数(单位:万人) (10) 图表10:2006~2017E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规模(单位:万亿元) (11) 图表11:2013~2017/11人身险保户投资款及增速 (11) 图表12:2013~2017/11规模保费收入结构 (12) 图表13:2013~2017年保险保费收入及增速 (12) 图表14:1999~2017年健康险保费收入及增速 (12) 图表15:2018年以来发行的“明星爆款”权益类基金产品(认购募集期均少于10天) (13) 图表16:《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重点内容 (14) 图表17:2014年末居民大类资产配置结构 (15) 图表18:2004~2014年居民金融资产配置结构 (16) 图表19:住宅销售额和居民新增贷款额同比增速 (17) 图表20:2004~2014年居民房地产配置比例 (17) 图表21:一线城市房地产的限购、限贷政策汇总 (17) 图表22:2004~2014年居民金融资产配置(亿元) (18) 图表23:2004~2014年居民金融资产配置结构比例 (19) 图表24:2010~2017年公募基金资产净值、总值 (20) 图表25:2007~2017Q3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 (20) 图表26:保监会对人身险中短存续期产品的监管政策全面趋严 (20) 图表27: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的区别 (21) 图表28:2016年全球私人银行财富管理规模排名TOP20 (22)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财富管理TAMP行业市场竞争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20-2025年中国财富管理TAMP行业市场竞争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市场竞争战略概述 (9) 第一节财富管理TAMP行业市场竞争战略研究报告简介 (9) 第二节财富管理TAMP行业市场竞争战略研究原则与方法 (10) 一、研究原则 (10) 二、研究方法 (11) 第三节研究企业市场竞争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12) 一、重要性 (12) 二、研究意义 (12)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2020年中国财富管理TAMP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4) 第一节财富管理TAMP概述 (14) 第二节TAMP对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意义 (14) 一、泛财富管理市场发展基础 (14) 二、整体规模从高速增长到趋于稳定,产品销售难度加大 (15) 三、打破刚兑后对市场的影响 (17) 四、财富管理机构生态变化 (17) 五、理财行业去中心化之后的痛点 (18) 第三节TAMP模式概述 (19) 一、TAMP的概念与提供的服务 (19) 二、TAMP为理财师创造的价值 (20) 第四节美国零售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分析 (21) 一、美国独立投资顾问 (21) 二、美国TAMP理财市场稳健快速增长 (22) 三、美国明星TAMP平台概览 (23) 第五节国内TAMP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4) 一、财富管理TAMP平台分类 (24) 二、国内TAMP平台交易规模与其资金管理规模将持续快速上升 (25) 三、当前国内TAMP行业渗透率低,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26) 四、国内三方理财机构行业呈碎片化趋势 (28) 第六节国内TAMP使用者画像 (29) 一、高效TAMP平台在口碑效应助推下快速成长 (29) 二、服务专业性、产品多样性及佣金竞争力为核心优势 (30) 三、省时间,降成本,TAMP平台高效助力理财师提升业绩 (31) 四、行业处在跑马圈地的早期,使用者期待TAMP日渐完善功能 (32) 第七节国内案例分析 (33) 一、美信联邦 (33) 二、NewBanker (34) 三、数禧金服 (35) 四、金融壹账通 (36) 五、慢钱科技 (36) 第八节国内TAMP未来发展趋势 (37) 一、机构对于TAMP平台使用渗透率将飞速增长 (37)

2020年财富管理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财富管理行业 分析报告 2020年5月

目录 一、客户资源是财富管理的基础,以客户为中心是财富管理业务的核心要义 (5) 1、客户数量:2019年零售客户数整体实现较好增长、但较2017年之前增速有所回落 (6) 2、客户结构:财富管理客户整体增速高于普通零售客户 (7) 3、机构对比:领先零售银行客户增速最高、第三方财管机构增速回落明显 8 二、客户的获取、留存以及升级,依托于渠道、投顾、产品及平台的综合作用 (9) 1、渠道:线下网点格局既定,线上数字化转型成为标配 (9) 2、投顾:合格的投顾队伍是财富管理转型的稀缺资源 (12) 3、产品:产品体系逐步完善、标准化产品迎来春天 (13) 4、科技打造平台的重要性已成共识、数字化转型引领模式创新 (13) 三、AUM是财富管理转型第一阶段最重要的结果指标 (15) 四、资产收益率是第二阶段重要指标,隐含了财富管理业务收入结构的差异 (17) 五、初窥海外领先机构经营数据,为财富管理业务发展提供借鉴 . 18 1、摩根斯坦利财富管理转型的成功经验是国内综合型券商的重要借鉴 (18) (1)财富管理业务的重要性持续提升 (18) (2)fee-based收入不断增长、贡献WM半壁江山 (19) (3)投顾队伍专业能力及产能显著提升 (19) 2、瑞银集团是全球私人银行业务的典范 (19) (1)财富管理是公司最主要收入贡献 (19)

(2)分部的收入结构与MS相近,二者资产收益率水平相当但MS的WM业务净利润率更高 (19) (3)更高端的客户定位对应更高的投顾人均管理规模 (20) 3、嘉信理财是网络零售型金融机构进阶的重要参考 (20) (1)持续构建的规模效率模型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 (20) (2)净利息和资管收入为主,交易收入贡献降至单位数 (20) (3)资产回报率低于MS及UBS (20)

2019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排名

第三方理财是指独立的中介理财机构,不代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独立地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判断所需投资工具,提供综合性的理财规划服务。那么国内的第三方理财公司排名是怎样的?下面给大家介绍下一些市面上知名的财富管理公司排名情况。 一、诺亚财富 诺亚控股起源于2003年,定位于中国新一代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诺亚控股于2010年11月10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交易代码NOAH.NYSE),是国内首家在纽交所上市的独立财富管理机构。 二、陆金所 陆金所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成员之一,结合金融全球化发展与信息技术创新手段,以健全的风险管控体系为基础,为广大机构、企业与合格投资者等提供专业、高效、安全的综合性金融资产交易相关服务及投融资顾问服务,致力于通过优质服务及不断的交易品种与交易组织模式创新,提升交易效率,优化金融资产配置,成为中国领先并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金融资产交易服务平台。 三、宜信财富

宜信公司创建于2006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坚持以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服务中国高成长性人群和大众富裕阶层的企业。目前已经在182个城市(含香港)和62个农村地区建立起强大的全国协同服务网络,通过大数据金融云、物联网和其他金融创新科技,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普惠金融与财富管理服务。 四、中吴财富 中吴财富集团创立于2005年,注册资金一亿元,运营中心设在国际金融中心上海陆家嘴,秉持“引领财富500年”的目标,已发展成以金融为核心的综合投资集团。 中吴财富集团旗下产业包括养老地产、基金、银行不良资产处理、风险投资、互联网金融、大数据调研、实业投资管理、股交所上市挂牌推荐、私募股权投资、企业收购兼并、企业上市财务顾问、小微借款咨询服务与交易促成等。为客户提供综合财务解决方案。即将登入北京“新三板”全国性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银行的参股方案正在商洽中。 五、冠群驰骋 冠群驰骋(曾用名冠群世纪)是中国领先的从事信用贷款咨询与 管理的服务机构。冠群将有闲置资金的投资人和急于用钱的借贷者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为二者搭建了一个安全、可靠、专业、规范的信用

第三方财富管理系统公司管理系统成功案例、操作方法和诺亚模式解析汇报

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成功案例、操作方法和诺亚模式解析 美国时间11月10日,中国诺亚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代码“NOAH”)成功挂牌纽约证券交易所,诺亚财富总裁兼CEO汪静波在纽交所敲响了开市钟。 汪静波经常让员工自己问自己三个问题:做了没有?做完了没有?做好了没有?“我崇尚持续改善,我觉得每一件事情做完了都有改善的空间。” 据诺亚财富招股书披露,总裁兼CEO汪静波持有688.8万股,约占IPO后总股本的25.2%,持股比例最高,市值1.3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 9.17亿元)。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持有590万股,市值1.18亿美元,三年时间翻了23倍。何伯权持有230万股,市值4613万美元。还有两人在诺亚财富中占有重要股权,一位是殷哲,持股约6.1%,一位是章嘉玉,约占8%股权。 12月2日,汪静波获得“2010中国年度女性创业人物”专项奖。 创业伊始,公司规模很小,在新上海国际大厦租了间办公室,16个人就在里面办公。“也是12月过圣诞节的时候,我把公司所有人都叫到一起,我们讨论希望5年后成为什么样的公司,我提出5年做到10个亿,客户做到100个,我们要成为业界的人才吸铁石、行

业最被追捧、客户最信赖的公司等等,我每年都把这个愿景重新抄在笔记本上。” 注册资金300万,上海诺亚财富管理中心于2005年成立。 汪静波说,诺亚成功很大程度要归功于股东的选择,“我们选择的股东是非常好的,比如说何总,他非常重视团队培训,让我们不断去上课,公司收入500万,可能120万都会投在培训费用上。我们非常关注团队的成长,这是何总带来的价值观。” 2007年3月,汪静波在上海展览中心参加理财博览会,遇到红杉一位员工,“红杉当时投了个保险经济公司,我觉得像保险经济公司可以被投,那我们也是可以的,所以跟红杉的人聊了一下,结果沈南鹏对我们这个行业很懂,最重要是他对我们这个行业有思考,当他听到他下属讲这个事以后,当天就给我打电话了,他说我们见个面。” “沈南鹏懂我们这个行业,红杉又是美国一个很知名的PE,那个时候我们自己不是很有信心,觉得刚从券商背景到没有背景,也招不到人,也很害怕,他给了我们一种鼓励、一份自信。” 初次见面2个月后,红杉资本对诺亚财富注资500万美元,约占其总股本20%。同年8月,诺亚服务的高净值资产客户已达4000多位,管理资产超过50亿元。

最新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结构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资料

2016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结构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一、财富管理发展概述 伴随着我国GDP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快速积累,与此对应的财富管理市场也经历了十几年的迅猛增长。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已超百亿元。其中主要是由银行理财、保险、信托、公募及私募基金、券商资管及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组成。 1.1 财富管理市场发展回顾及趋势 1.1.1财富管理定义 目前,对于财富管理的概念并无准确定义,我们借鉴国际经验及国内行业共识,整理后认为,财富管理是指以客户为中心,设计出一套全面的财务规划,通过向客户提供现金、信用、保险、投资组合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将客户的资产、负债、流动性进行管理,以满足客户不同阶段的财务需求,帮助客户达到降低风险、实现财富增值的目的。财富管理范围包括现金储蓄及管理、债务管理、个人风险管理、保险计划、投资组合管理、退休计划及遗产安排。 按照财富管理的定义来看,财富管理的涵盖很广,会涉及到银行理财、保险、信托、公募及私募基金、券商资管及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等等。其产品形式会涵盖银行理财、信托、股权投资基金、债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基金、券商资管计划、保险资管产品,投资型保险,期货资管等等。同时,财富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私密性:能为人们提供一对一的一站式理财服务,它涵盖了个人、家庭和事业的一揽子综合金融和增值服务解决方案。 第二,高端性:可以为人们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中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产品,确保资产能带来可预期的增长。同时,由于个体资产规模较大,资产运作起来的更加轻松自如。 1.1.2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推动社会财富快速累积,由此财富管理这一新兴词语取代银行存款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投中研究院将我国财富管理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潜伏期、萌芽期、生长期。 1)潜伏期(1979-1990) 从我国改革开放开始,社会经济及财富都得到快速增长,国家政策摆脱了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发展,居民理财也摆脱了真空地带。但是,银行定期存款却仍然是那个时代老百姓的唯一金融理财产品,而其中国库券由于利率较高,成为人们争相投资的产品。 在随后的80年,北京、上海、重庆等大城市相继开放了国库券交易市场,每年老百姓都要义务性地买一些。但是手中本来就没几个钱的老百姓很多等不到几年以后再兑现,特别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2019)

发布机构:每日经济新闻 数据支持:普益标准 研究支持: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2019)

第一章大资管行业概况 (4) 一、大资管行业发展情况 (4) 二、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 三、资管行业的法理基础梳理 (6) 四、监管展望 (8) 第二章银行理财发展分析 (10) 一、银行理财发展现状概述 (10) 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16) 三、银行理财发展展望 (17) 第三章信托行业发展分析 (19) 一、信托行业发展现状概述 (19) 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24) 三、信托行业发展展望 (24) 第四章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分析 (26) 一、公募基金发展现状概述 (26) 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31) 三、公募基金发展展望 (32) 第五章券商资管行业发展分析 (34) 一、券商资管发展现状概述 (34) 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37) 三、券商资管发展展望 (38) 第六章保险资管发展分析 (40) 一、保险资管发展现状概述 (40) 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45) 三、保险资管发展展望 (46) 第七章互联网金融发展分析 (49)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概述 (49) 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54)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展望 (55)

表1理财子公司开业情况 (14) 表2五大行理财子公司产品体系 (15) 表3理财子公司发布的指数 (15) 表4部分信托公司供应链金融信托产品展示 (23) 表52019年二季度券商资管月均规模前十 (36) 表62019年银保监出台保险资管相关政策 (40) 表7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规模与增速 (42) 表8保险资金运用占比 (43) 表9其他投资各项数量及金额 (43) 表10各类消费金融平台核心竞争力对比 (54) 图录 图12015-2019H1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规模情况 (4) 图2银行理财规模(单位:亿元) (11) 图3不同银行发行的净值型产品占比及近6季度净值型产品变化趋势 (12) 图4不同期限类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季度变化情况12图5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上升 (13) 图62015年Q1—2019年Q2季度信托资产及其同比增速 (20) 图72015年Q1—2019年Q2季度信托业务收入及其同比增速 (21) 图82015—2019Q2季度平均年化综合信托报酬率与实际收益率 (21) 图92015年Q1—2019年Q2季度信托风险项目个数和风险规模 (22) 图10公募基金总体规模情况(亿元) (27) 图11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规模情况(亿元)及合计占比 (28) 图12债券型基金规模(亿元)及占比情况 (28) 图13货币型基金规模(亿元)及占比情况 (29) 图14前十大基金公司合计管理规模占比情况 (30) 图15券商资管总体管理规模(亿元) (35) 图16券商资管定向资管规模(亿元)及占比 (35) 图17券商资管集合资管规模(亿元)及占比 (36) 图18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及增速 (41) 图19保险资金平均收益率 (44) 图20国寿资管智能投研平台框架 (44) 图21泰康智能合规系统 (45) 图22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两类发展战略 (47) 图23“断直联”后第三方支付资金流向 (50) 图24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季度交易规模VS市场份额 (51) 图252019年上半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结构VS市场份额 (52) 图262013-2018年中国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 (53) 图27中国消费金融贷款余额及渗透率 (54)

国内第三方理财机构发展分析

国内第三方理财机构发展分析第三方理财在中国诞生已有七个年头。未来谁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个人认为:取决于谁能迅速布局销售网络,发展更多的客户资源。 但是要想成为最终的赢家,第三方理财机构必须具有强大的研究能力。第三方机构首先要对金融产品进行筛选,将产品卖给合适的投资者。并对产品进行持续跟踪,及时提示风险,赢得客户的持续信任。 总体来说,对于第三方理财机构来说,研究是核心竞争力,销售是发展生命线,围绕这两方面进行发展壮大,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 2003年8 月,第一支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中国龙资本市场信托计划”破冰而出。 2004 年2 月,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开始发售理财产品。有了理财产品,就需要理财服务,以诺亚财富的成立为标志,第三方理财行业发芽了。 作为独立机构的第三方理财自从诞生,就宣称自己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不依附于基金公司、银行、券商、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独立地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判断所需投资工具,提供理财规划服务。 一、中国高端理财市场分析 1、高净值人士超过50 万,千万富翁96 万人第三方理财公司服务的主要客户是中国的高端人群,而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呢? 2011 年4 月20 日,招商银行和贝恩管理顾问公司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 示,2010 年中国内地高净值人士(私人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 万元的人士)数量达50 万人,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3000 万元,可投资,可投资资产总额达到15 万亿元。 预计到2011 年,中国内地高净值人群数量将达59 万人,同比增长16%,高净值人群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到18 万亿元,同比增长18%. 报告预测,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明朗,中国将继续维持私人财富及高净值人士快速增长的趋势。 胡润研究院和群邑智库于2011年4月12日联合发布的《群邑智库? 2011胡润财富报告》,该《报告》指出,截至201 0 年底,除香港、澳门、台湾之外的全国31 个省、市、自治区中,千万富豪人数已达96 万人,相比去年增长9.7%。其中包括6 万个亿万富豪,比去年增长9.1%. 目前,全国每1400 人中有1 人是千万富豪。 年高净值人群数量及构成 《2011 胡润财富报告》统计的中国富翁人数招商银行和贝恩管理顾问公司联合发布的《2011 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10 年中国个人总体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62 万亿人民币,较2009 年末同比增长约19%。其中,2008-2010 年资本市场产品市值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55%,投资性不动产净值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 40%。同时,以阳光私募、私募股权为代表的其 他类别投资增速最快,2008-2010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00%,成为高净值人群的投资热点。中国高达50 万的高净值人士,高达96 万的千万富翁,在未来都可能成为第三方理财机构的潜在客户。《2011 胡润财富报告》指出,当前中国千万富豪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型:企业主、“炒房者”、“职业股民”和“金领”。其中 55%为企业主、20%为“炒房者”、15%为“职 业股民”和10%的“金领”。 第三方理财公司的客户正是主要由以上几类人构成。 2、国内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商业模式 在美国,第三方理财机构的收费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向客户收费和向机构收费,其中向客户收费占了主流。一些知名的独立理财师只需要长期为十几人、几十人做好终身理财服务,即可使其轻松获得百万美元的年薪。例如美国知名理财公司“柯契斯?菲茨财富管理公司”的 利润来源,就只来自其客户,但细分为理财规划服务费和客户资产管理费。 咨询费的收取在这家公司具备了一定的模式:客户第一次来公司做完整的理财规划需要15000美元;第二年以后采用按小时收费的方式。而资产管理费一般是所管理客户资产的0.8% -1%左右。客户资产越多,管理费

福布斯2013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

福布斯2013中国家族企业调查报告 来源:2013年9月18日福布斯中文网 福布斯中文版连续第四年对中国上市家族企业进行调查。走向前台接班的二代人数出现明显飞跃,交接班进入高发期。多数中国家族企业正同时面临交接班与产业转型两大挑战。由于经济低迷等原因,由二代接管的企业经营业绩普遍不如由一代掌控的企业。新希望蝉联A股最大的100家上市家族企业榜首。国美电器蝉联香港上市的50家最大的中国内地家族企业榜首。尽管仍然以一代为主的大陆家族企业的业绩优于台湾家族企业,但台湾家族企业的传承优于大陆家族企业。 2013年9月,上海《福布斯》中文版发布“中国现代家族企业调查报告”。调查范围包括沪深两地上市的民营家族企业、港交所上市的内地民营家族企业,以及由台湾董事学会提供的台湾地区上市柜家族企业。这也是福布斯中文版连续第四年对中国上市家族企业进行调查。 中国越来越多家族企业的发展,遇到了交接班、经济增长放缓以及产业转型升级三重挑战,如何在顺利交接班的同时,应对危机与波动的风险,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家族企业面临的“时代课题”。 我们所认定的家族企业是企业所有权或控制权归家族所有,以及至少有两名或以上的家族成员在实际参与经营管理的企业。“所有权”强调,企业实际控制权属于某个以血缘、姻亲关系为联结的家族所有;“家族”则强调,对于仅一人控股或无亲属关系的几人(无论是否为一致行动人)共同控股的、且无控股股东的亲属持股或任职的情况,也不将该企业视为属某个家族所有。 福布斯中文版还同时发布了A股最大的100家上市家族企业及在香港上市的50家最大的中国内地家族企业两份榜单。 截至2013年7月31日,共有2,470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1,039家为国有公司,1,431家为民营公司,后者占比超过一半达到57.94%。通过统计,我们又将民营企业划分为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在统计中共有711家民营上市的家族企业,占比为49.7%。

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关键词】财富管理行业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2013-2017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财富管理是近年起在国内金融机构中逐渐兴起的一种业务模式。与传统“资产管理”主要投资于股市有所不同,“财富管理”可投资的领域更为宽泛。财富管理是以客户为中心,包括投资咨询、人生理财规划、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现在已经和信贷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成为全球银行业的三大主营业务,并且有望成为最重要的增长领域。 目前中国涌现的大量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促使金融机构加快金融创新以及产品创新。财富管理已成为国内各金融机构业务转型升级争夺的焦点。另外从与全球大宗商品挂钩的黄金、原油基金,与澳元等强势货币挂钩的理财产品,到愈演愈烈的海外买房潮来看,我国新富阶层的财富管理需求开始呈现出跨市场、全球化资产配置的新趋势。 2011年中国个人总体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超过65万亿人民币,较2010年末同比增长约15%。其中,2008-2011年资本市场产品市值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55%,投资性不动产净值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40%。同时,以阳光私募、私募股权为代表的其它类别投资增速最快,2008-201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00%,成为高净值人群的投资热点。而境外投资也成为高净值人群另一投资热,2008-2011年境外投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00%,其中投资主要集中在香港。 市场上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机构主要分为“公”、“私”两大阵营。银行、信托、保险、券商是“公”派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各机构通过成立“财富管理中心”的方式,努力拓展财富管理业务;而以诺亚财富、证券之星、瑞盈财富为首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则是“私”派的主力军。目前越来越多的“私牌”民营机构正在积极介入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未来银行、信托、保险、券商等“公牌”金融机构的财富管理业务,势必遭到强有力的挑战。 和欧洲或者亚洲的其它成熟市场相比,中国尚处于金融改革进程当中。中国金融市场的持续放开,使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趋复杂。我国的“十二五”规划,在调整收入结构等政策语言的背后,还进一步表明我国目前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将逐步转化为消费拉动型增长模式。在结构调整、消费拉动型增长模式的

第三方理财行业研究

第三方理财 一、市场概况 1、中国财富现状 瑞信研究院2011年10月发表的第二份年度《全球财富报告》指出,中国财富总值在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增长了4万亿美元,是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财富增长来源。中国财富总值现为20万亿美元,紧随日本之后排名全球第三。 报告预测,中国财富总值到2016年将达39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在1968年至1990年的22年间所达到的水平,并将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富有国家。 中国37%的成年人处于财富金字塔中层,小部分成年人口的财富少于1000美元(占5.8%)或多于10万美元(占2.3%)。 随着成功企业家、专业人士及投资者的财富不断增加,2011年,中国百万富翁数目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而坐拥逾5000万美元财富的超高净值人士超过5000名,仅次于美国。 2、理财行业现状 统计显示,第三方理财占据了国外基金营销约40%的份额。在美国,第三方理财机构拥有60%的市场,中国香港大约占30%,但是在中国内地,1%都不到。 内地第三方理财市场呈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据有关部门在京沪穗三城市开展的理财需求调查显示,74%的被调查者对个人理财服务感兴趣,更有41%的被调查者表示需要个人理财服务。有业内人士还估计,2007年全国的个人理财市场规模达到了5000亿元人民币。 2004年以后,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牛市的到来,理财市场得到了关注,自此揭开了理财市场的发展序幕。2008年市场行情下行,股市、黄金市场剧烈波动,众多投资者纷纷出现大幅亏损,进而意识到需要依靠专业的机构去投资理财。如此,第三方理财市场才一步一步孕育成长起来。 2006年5月,国内第一家理财事务所——北京优先理财事务所开始运作至今,展恒理财,

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成功案例、操作方法和诺亚模式解析

精心整理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成功案例、操作方法和诺亚模式解析 ???美国时间11月10日,中国诺亚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代码“NOAH”)成功挂牌纽约证券交易所,诺亚财富总裁兼CEO汪静波在纽交所敲响了开市钟。 汪静波经常让员工自己问自己三个问题:做了没有?做完了没有?做好了没有?“我崇尚持续改善,我觉得每一件事情做完了都有改善的空间。” ???据诺亚财富招股书披露,总裁兼CEO后总股本的25.2%,持股比例最高,市值1.38 本中国基金持有590万股,市值1.18230万股,市值4613 约6.1%,一位是章嘉玉,约占8%股权。 ???12月2 ???创业伊始,16个人就在里面办 公。“也是5年 5年做到10个亿,客户做到100个,我们要成为业界抄在笔记本上。” ???注册资金300万,上海诺亚财富管理中心于2005年成立。 ???汪静波说,诺亚成功很大程度要归功于股东的选择,“我们选择的股东是非常好的,比如说何总,他非常重视团队培训,让我们不断去上课,公司收入500万,可能120万都会投在培训费用上。我们非常关注团队的成长,这是何总带来的价值观。”

???2007年3月,汪静波在上海展览中心参加理财博览会,遇到红杉一位员工,“红杉当时投了个保险经济公司,我觉得像保险经济公司可以被投,那我们也是可以的,所以跟红杉的人聊了一下,结果沈南鹏对我们这个行业很懂,最重要是他对我们这个行业有思考,当他听到他下属讲这个事以后,当天就给我打电话了,他说我们见个面。” ???“沈南鹏懂我们这个行业,红杉又是美国一个很知名的PE,那个时候我们自己不 一种鼓励、一份自信。” ???初次见面220%。同年8 ??? ???汪静波连地摊都摆过。“在超市摆摊,后来发现不行,当地最好的 ???至2010年6月,诺亚的业务拓展到28个城市,城市客户经理由6个增至285个,注册客户数由930个增至12353个。汪静波说大型金融机构几乎都和她有合作。???汪静波给诺亚的定位,是希望成为金融的“携程”。

中国财富市场富裕人群细分趋势分析

中国财富市场富裕人群细分趋势分析

中国财富市场保持强劲发展势头-2008年,全球总财富减少了11.7%,但中国总财富仅减少了2.3%,达到3.41万亿美元。在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中国财富市场规模最大且发展最为迅速,即使从全球范围来看也应是增长最快的市场。 参考资料:BCG《中国财富管理市场》2003-2008 年均复合 增长率12.5% ?万一网制作收集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 违者必究

-2008年,中国可投资资产1 千万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 人群达30万人,人均持有 可投资资产约2900万人民 币,共持有可投资资产8.8 万亿人民币。 -2009年,预计高净值人群 达到32万人,同比增长达 到6%;高净值人群持有的 可投资资产规模超过9万亿 人民币,同比增长7%。 参考资料:招商银行&贝恩《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中国富裕人群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万一网制作收集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 违者必究

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高储蓄率 有助于财富市场发展 -过去十几年,中国人均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10% -中国国民储蓄率高达51%,在亚太地区国家中处于最高水平-百万美元资产家庭的数量将在2008年到2013年间几乎翻一倍 2008-2013 年均复合 增长率 13.6%

财富将持续高度集中于富裕人群-2008年中国的百万美元资产家庭占家庭总数不到0.1%, 但拥有45.8%的总财富。 -在市场复苏后,这些百万美元资产家庭将重新变得更为 富有,财富的集中度又将升高。 46.3% ?万一网制作收集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 违者必究

2018年最新诺亚财富行业分析报告

最新版 内部材料 注意保密诺亚财富行业分析报告

文本目录 1、花香愈浓:私人财富管理潜在市场超8500亿 (5) 1.1.预计2020年,中国高净值家庭财富将突破100万亿元 (5) 1.2.三大趋势:多元化投资、服务与业化以及全球资产配置 (6) 1.2.1多元化投资:保值为主向保值增值平衡转变 (6) 1.2.2服务与业化:科学处理风险与收益 (8) 1.2.3全球资产配置:分散投资 (9) 1.3.潜在市场超8500亿元 (11) 2、紧扣天时地利人和,十年飞速发展 (13) 2.1.诺亚发展历程:由单一业务升级为综合财富管理平台 (13) 2.2.财务指标靓丽、稳健:收入高速增长,盈利能力强劲 (15) 2.3.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互联网金融 (18) 3、财富管理:客户基数持续增长 (18) 4、资产管理:公司业绩增长发动机,母基金模式成熟 (25) 5、互联网金融:定位于大众富裕人士 (27) 6、产品之于财富管理如内容之于视频网站 (29) 7、投资建议 (33) 8、风险提示 (34)

图表目录 图1: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额 (5) 图2:中国个人投资资产结构 (5) 图3: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现金存款占比下降 (6) 图4:金融产品品类增多 (7) 图5:各类投资品种的风险收益图 (8) 图6:UBS财富管理业务流程 (8) 图7: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现金存款占比下降 (9) 图8:哈佛大学捐赠基金中海外资产占比24% (10) 图9: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现金存款占比下降 (11) 图10:2015年6家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资产规模同比增速平均为43% (11) 图11:诺亚发展历程 (13) 图12:诺亚已打造成综合金融平台 (14) 图13:诺亚已获取的业务牌照和资格 (14) 图14:上市以来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速高达39% (16) 图15:上市以来公司净利润复合增速高达36% (16) 图16:净资产收益率(平均)维持高位 (17) 图17:公司流动性充足 (17) 图18:多样化、差异化的财富管理产品及服务 (19) 图19:财富管理产品总募集量 (19) 图20:2016年公司财富管理活跃客户客均购买产品规模840万 (20) 图21:诺亚分支机构分布 (21) 图22:中国高净值家庭分布情况 (21) 图23:2016年单个理财师募集规模接近9000万 (22) 图24:2016年单个理财师募集规模接近9000万 (22)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高端客户争夺战正式打响

报告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高端客户争夺战正式打响

波士顿咨询公司 BCG 是一家全球性管理咨询公司 是世界领先的商业战略咨询机构 客户遍及所有行业和地区 BCG与客户密切合作 帮助他们辨别最具价值的发展机会 应对至关重要的挑战并协助他们进行业务转型 在为客户度身订制的解决方案中 我们融入对公司和市场态势的深刻洞察 并与客户组织的各个层面紧密协作 从而确保我们的客户能够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成长为更具能力的组织并保证成果持续有效 波士顿咨询公司成立于1963年 目前在全球38个国家设有66家办公室 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https://www.sodocs.net/doc/2013681199.html,了解更多资讯 本报告在中国银行业智库(CBI)的支持下成文 BCG成立了中国银行业智库 作为一个与中国银行业协作互动的平台 CBI的使命是积极促进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帮助银行成为成功的现代化组织 它通过三个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即为中国银行业的所有群体提供具针对性的前沿洞察 投身建设性对话 与决策者和思考者讨论创新性解决方案 与中国银行业的高管层分享国内外的最佳实践 业内趋势以及新机遇 并为客户引进BCG全球银行业战略专长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高端客户争夺战正式打响 雷启迪 梁彩明 梁国权 米嘉 邓俊豪 2008年10月

BCG大中华区办公机构 北京 波士顿咨询公司 北京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乙12号 双子座大厦东塔15层 邮 编 100022 电 话 +86 10 8527 9000 传 真 +86 10 8527 9999 香港 波士顿咨询公司 香港铜锣湾时代广场 蚬虫壳大厦34楼 电 话 +852 2506 2111 传 真 +852 2506 9084 上海 波士顿咨询 上海 有限公司 上海市黄陂北路227号 中区广场21楼 邮 编 200003 电 话 +86 21 2306 4000 传 真 +86 21 6375 8628 台北 美商波士顿顾问有限公司 台湾分公司 台北市信义路5段7号101大厦61楼 电 话 +886 2 8722 2000 传 真 +886 2 8722 2088 ?波士顿咨询公司2008年版权所有 若需获得本报告的相关信息 请接洽 波士顿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市黄陂北路227号 中区广场21楼 邮 编 200003 电 话 +86 21 2306 4000 传 真 +86 21 6375 8628 电子信箱 greaterchina.mkt@https://www.sodocs.net/doc/2013681199.ht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