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道德是怎么产生的?根源何在?这就是伦理学关心的道德起源问题。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对道德的起源和演变问题进行了大量探索和猜测,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答案,为伦理学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一)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

关于道德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以前有几种不同的见解:

1、神启论:道德来源于神的启示。

例如: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伦理学则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的“启示”。基督教教义《旧约》上讲的“摩西十戒”便是“上帝”耶和华启示摩西,摩西再把得到启示的教规和戒律传给教民。

2、天赋论: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

这种观点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是先天的,是人生来就有的。我国战国时代的孟子就说过:“仁义礼智,非由外说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3、进化论:道德观念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

进化论伦理学倡导者俄国的克鲁泡特金认为,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个体之间利益是互相调合的,彼此之间具有天然的同情心。人类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人类社会道德是对动物所“固有的”道德本能和道德情感的继承,甚至善与恶、最高的幸福等观念,也是在进化过程中从动物身上继承来的。

4、感觉欲望论:道德来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欲求。

感觉欲望论从人的自然本能出发来说明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某种自然的感情或欲望。例如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说创始人边沁提出:“自然把人放在痛苦和快乐这两个最高主子的统治下。只是他们指出我们应该做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做什么。正误的标准,因果的联系,都和苦乐分不开的。我们一切言行和思维都受苦乐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屋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必须而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身去探讨道德的起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产生有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其客观条件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其主观条件是指人的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开始意识到这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需要加以调整。

道德赖以产生的这两个前提条件,都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获得的。

由于劳动,人才认识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从而产生了各种意识。人的一切知识,包括道德意识和知识,都是从社会实践,首先是从社会生产实践中获得的。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交往联系复杂化了,就出现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于是便产生调整这种矛盾的要求和意识。这种要求和意识起初只是少数人的,以后经过总结和传播,逐步成为多数人的意识和要求,形成具有道德规范意义的风俗习惯,产生了履行这种风尚习俗的责任感和义务观念,这便是最初的道德现象。

在人类历史中,道德的产生与原始社会时期的各种“禁忌”、和生产、生活习俗是紧密相连的,道德就是从这些东西中演化而来的。

1、生产性的“性禁忌”。

2、“火”的使用。

3、绝对平均主义分配方式。

人类最早并没有道德规范,而是有一些风俗后成习惯,以后发展成为族规民约,后来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多样化,才产生的初步的道德,以后不断逐步演变成为比较牢固的道德意识、道德心理和道德感情,特别是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道德便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意识形态,统一的道德也分裂成为彼此相对立的阶级道德。因此,道德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即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类在长期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产生和逐步形成的。

二、道德的本质

(一)非马克思义的道德本质说

1、道德是由人的精神或理性决定的

2、物质生活水平决定道德

3、个人利益决定道德

(二)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说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历史上的道德观念,从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中考察道德现象,认为:道德作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道德作为意识形态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的或社会的利益的反映。

这种观点可以表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并为一定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的一种意识形态。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一切以往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在人类史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不同的社会经济基础,不同的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又决定了不同的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道德。

2、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恩格斯说:“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由于一切类型的道德始终受着经济关系的制约,因而,任何道德原则和规范都是从一定社会或阶级所要求的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关系中引申出来的。在阶级社会里,由于各个阶级的利益不同,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也就不同。

3、社会生活中的共同利益,决定着各阶级的共同道德观念。

任何阶级社会,各个阶级的群体都离不开公共生活,公共生活中人们的共同利益是各个阶级共有的。为了维护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利益,稳定社会公共秩序,防止威胁公共生活中共同利益的各种捣乱行为,因而各个阶级又存在着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最起码、最基本、最普遍的道德行为准则,即“社会公德”。比如“勿偷盗”、不能打人、不破坏他人财物、不能抢劫,文明礼貌、尊老爱幼、讲究卫生、遵守秩序等等,这些是不同阶级所共有的社会公共道德。

4、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道德的变化。

一切社会道德的变化,归根到底都是与社会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相联系的,当旧的经济关系被新的经济关系代替后,旧的道德体系或迟或早也要被新的道德体系所代替。由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是一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过程,因而新的道德体系代替旧的道德体系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发展变化过程。

三、道德的特点

(一)历史性。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经济条件的不同,道德标准也就不同。

(二)阶级性或集团性。在阶级社会里,一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总是统治阶级的道德。

但其他的阶级或集团往往也有自己的道德标准。

(三)规范性。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所包含的和要解决的矛盾,主要是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其解决方式,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去指导规范人们以什么行为标准处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

(四)渗透性。人类生活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大都需要道德来调节。在纵向来看,人类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道德持续存在,它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并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横向看,它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它比政治法律规范存在的时间更长,范围更广,并同时也向政治、法律规范中渗透。

(五)稳定性。道德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在漫长岁月里,形成了人们的传统习惯和风尚,因而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某种道德一旦形成便会长期存在。

(六)自律性。道德只是提倡“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而不是强行规定“必须怎样”、“不准怎样”,它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通过劝诫、说服、示范方式起作用,不是靠国家力量来维持。

四、道德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

(一)道德与政治的关系

道德与政治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政治在上层建筑中所处的核心位置,致使道德在受经济关系决定的同时,还必须要受政治因素强有力的制约。因此,在道德建设中,必须充分重视道德与政治的关系,把政治对道德的影响提高到一个适当的程度,否则新道德体系的建立与形成,也是不可能的。

1、二者之区别

第一,二者所体现的关系不同。道德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既体现个体与个体的关系,也体现整体的行为规范。而政治,自产生之始,所体现的就是群体与群体的关系。在两大对立的政治集团中,是不可能形成一个共同遵守的政治准则的。

第二,二者起作用的方式不同。从对社会秩序的维护来看,道德所依赖的是舆论,它虽然可对行为产生一种强大的心理压力,但却没有丝毫的强制作用,而政治秩序与原则则是靠强大的国家机器来维系,强制性则是它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第三,其行为原则的构筑不同。道德是靠教育和修养来孕育,并以此来影响他人,其行为的基础是“良心”与自身的自觉性。而政治靠的则是信念,具体体现为不同利益群体间的激烈冲突,直致产生相互对立群体之间的生死之争。

第四,二者反映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程度和方式不同。政治比道德更直接更集中地反映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而道德则往往通过政治的折射反映经济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根本问题包括社会制度的变革要依靠政治斗争来解决,而不能依靠道德说教。而道德则是通过思想教育,来巩固或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唤起和促进人们的责任心、义务感,从而起到维护或破坏某种经济基础的作用。

第五,二者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时间长短不同。道德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政治只存在于阶级社会。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原始社会的道德就开始担负起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职能。而政治则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一旦阶级社会消亡,社会中的阶级关系也随之消亡,作为反映和调整社会关系的政治也就随之消亡了。

2、道德与政治的联系

二者均是对经济基础的反映,同时,二者又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

第一,一定阶级的道德反映一定阶级的政治并为其服务。

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一旦成为普遍的习惯和传统,就直接成为巩固现

有政治制度的强大力量。道德本身对社会政治的作用是有限的,但如果服务于给千百万人指出目标和方向的政治决策,它就可能成为变革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二,从作用上看,政治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求道德服务于政治赖以生存的经济关系,而道德在推动经济进步的同时,也要求政治不断地向文明的方向发展。

第三,从对利益的维护看,由于政治所处的核心位置,道德既处于政治准则的制约之下,同时也游离于不同的政治之外,从而,对更广泛的利益起维护作用。当新的道德标准在经济和政治的一体作用下确立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政治取向就不能与道德的总体要求相背离。(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与法律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两种存在形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范畴。

1、二者的区别:

第一,二者产生和存在的时间不同。

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规范或宗教禁忌,或者说氏族习惯。所以说,道德的产生是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的,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道德规范,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而法律则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阶级的出现,与国家同时产生的。在阶级社会道德与法律二者是共同存在的,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变化。

第二,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它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国家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等。而道德规范的内容一般不诉诸文字、内容比较抽象、模糊,它仅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通过人们的言行才能表现出来。

第三,二者发生作用的范围和深度不尽相同。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识的集中表现,所以他们总是力图把自己的意志伸向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以便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但社会生活错综复杂,面对以善恶、是非、荣辱等道德观念来评价的社会生活,法律是无能为力的。而道德发生作用的范围比法律要更为广泛。由法律调整的,一般也可以由道德来调整,而法律调整和处理不了的,道德则可以发挥其作用,即道德可以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谴责。另外从深度上看,道德不仅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还调整人们的动机和内心活动,它要求人们根据高尚的意图而行动,要求人们为了善而去追求善。法律尽管也考虑人们的主观过错,但如果没有违法行为存在,法律并不惩罚主观过错本身。

第四,道德与法律所依靠的力量不同。法律是靠统治阶级政治机构的强制力来保障实施的,没有政权中的监狱、法院、检察院等惩罚机构,法律的实行是难以保证的;而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以及人的自律来维持。人们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道德观念来评价人们的行为,从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第五,二者的内容不同。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一般要求权利和义务的对等,认为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而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比如说,面对一个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义务,却未赋予你向其索取报酬的权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报酬往往被视为不道德。

2、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道德和法律的相互联系表现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推动的。具体表现在:

第一,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法律的实施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第二,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首先,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

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其次,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最后,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成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第三,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一些道德,随社会的发展,逐渐凸显出来,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

第四,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律与统治阶级道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并且互相渗透。在调整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方面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具体表现在:首先,一国范围内的法律与统治阶级道德是由共同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现象,具有共同的阶级本质,并服务于统治阶级的统治利益。其次,法律与统治阶级道德相互渗透。法不仅体现统治阶级道德精神,而且往往直接赋予某种道德规范具有法律效力,使之成为法律规范。最后,在实践中,法律与统治阶级道德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

总之,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区别的,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也不可偏废,所以单一的法治模式或单一的德治模式难免有缺陷;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

(三)道德与宗教的关系

1、二者之区别

第一,宗教是一种虚幻的超人间的力量,而道德则是真实的人间力量。

第二,虽然道德与宗教都依靠信仰的力量发生作用,但宗教的信仰是非理性的,它表现为对现实的失望之后而转为对宗教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精神寄托。

第三,宗教与道德所追求的目的也是不同的。宗教着眼于未来,但只是一种虚无飘涉的所谓来世;而道德则追求的是现实世界。

2、道德与宗教的联系

道德与宗教有着十分奇特的联系。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与道德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同属上层建筑的范畴。

第二,宗教与道德同为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四)道德与文艺的关系

文艺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最高反映形式。文艺的范围很广,通常指的是文学、音乐、建筑、雕塑、绘画、戏剧、电影等的总称。

1、道德与文艺无疑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

第二,二者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法不同。

第三,二者对人们发生作用的方式不同。一般地讲,道德用“晓之以理”的理性方式,而文艺则以“动之以情”的诉诸感情的方式分别来达到教育人的目的。

第四,道德和文艺对人的活动和行为的评价方式不同。文艺以美的规范为依据,从美的观点出发,而道德以伦理规范为依据,从人们生活中善的观念出发。

2、道德与文艺的联系

尽管道德与文艺有如上的区别,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道德风貌直接影响着文艺作品的内容。

第二,文艺总是以其独特的方式使道德理论和道德理想的教育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这一点是由文艺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五、道德的社会作用

(一)夸大和否定道德的作用都是不对的。

伦理思想史上存在两种对立的错误看法:

1、道德万能论:它过高地评价道德的社会作用,认为道德高于一切,人类的其他活动均从属于道德活动。

2、道德无用论:否定道德的社会作用,把道德看作是可有可无甚至是有害的。

(二)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调节器和精神支柱的作用

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指道德的职能在一定的社会中实现的程度。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准则,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与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宗教等一起,作为一个方面的社会调节器发挥了一定的、然而又是不容忽视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经济基础起巩固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但道德一经形成,就会对社会经济基础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也就是说,一定的道德总是为产生它的经济基础服务。当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取代了旧的经济形态时,它就从道义上为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作辩护,以其特有的善恶标准,去论证产生它的经济基础的合理性,并通过道德评价造成相应的社会舆论,去谴责各种危害经济基础的思想和行为,而且形成一整套完备的理论、原则和规范,使人们尽力维护这一经济基础和相应的政治制度,促进它的经济基础及其相应政治制度的巩固。2、对社会秩序起稳定作用

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准则,在发挥社会作用时表现为通过道德体系中的公共生活准则和一系列行为规范,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对人们的行为作出善恶判断与评价,形成对善良行为的称赞、表扬,对不良行为的劝阻、批评的社会风气,使人们的行为约束在一定的社会秩序的范围内,并促使人们自觉选择道德行为,达到缓和或消除矛盾,促进团结,防止威胁公共生活的破坏捣乱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的目的,保证人们生产、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和交往的正常进行。

3、对社会成员起教育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各个阶级都通过道德的宣传教育,教育本阶级成员并影响对立阶级的成员使他们按照本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尽量达到自觉的程度。

第一章 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第一章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教学要点: 本章主要阐述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1(了解道德的起源。2(掌握道德的本质。3(认识道德的社会作用。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道德的起源 道德起源问题是伦理学和任何道德理论都在探 讨和解决的理论课题,不同的理论流派、不同的思 想家对道德起源问题都作出自己的解释。 道德的起源有两大动力因素:社会的他律性需 求与个体的自律性需求。前者是道德产生的外在吸 引力,是道德产生的宏观整体要求,后者是道德产 生的内在驱动力,是道德产生的微观人性基础;前 者是外显的、表层的因素,后者是内隐的、深层的 因素;前者使道德产生之后呈现出工具性的特点, 即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社会利益的手段与 工具;后者是道德产生后呈现出目的性的特点,即 道德以协调人的内在需求和完善提升人的品质为 目的。 一、伦理学史上的争论

神启论把道德起源归结于神秘的天启和神的意志。即把道德的本质归之为“神的启示”,这是客观唯心主义。中国的代表人物有董仲舒:“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源出于天”之说。 理念论伦理学认为道德起源于至高的理念和精神。教育论、环境论和社会关系论所指的外在条件和外部的事物已是属人的事物和条件,这些思想已具有了唯物主义的萌芽和倾向。 先天论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生而有之的东西。 本能论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的本能和本性。 人性论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类自然的天性,人的自然本性、本能决定共同的人性,是决定社会本质的共同的东西,因而也是决定道德的根本层次。所以一定社会的阶级道德的产生和形成都是与人的自然本性密切相关的,人的本性不仅决定了道德的产生,而且决定了道 德发展的总趋势。道德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本能欲求和自然感觉而产生的一种工具性的方式。 需要论认为,道德是人根据自己的生存发展需要,自己为自己立法的产物。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成果源于人的需要,人类社会产生了道德,就是因为道德满足了人的某种需要。人类通过各种对世界的掌握方式来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以实现对自己的肯定和发展。而道德作为人类理性的结晶,不是表达个人的偏爱和欲求,而是表现人们的共同愿望和需要。从道德发生的历史看,道德产生于人们调节社会群体内部各种关系以维护一定社会秩序以及个人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这用千百年来客观存在着的道德协调性因素和进取性因素就可证明。 二、道德的起源 (一)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道德根源于经济关系,是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的。一是说决定道德产生的要素都是在经济关系的不同作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3篇汇总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以下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1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但,德的本意实为遵循道的规律来自身发展变化的事物。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 “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扩展资料 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方向。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规范自己行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则称为道德绝对主义。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2 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钱穆先生的注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可见,“道”是人关于世界的看法,应属于世界观的范畴。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3 道德起源、形成和发展归纳起来主要有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道德是怎么产生的?根源何在?这就是伦理学关心的道德起源问题。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对道德的起源和演变问题进行了大量探索和猜测,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答案,为伦理学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一)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 关于道德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以前有几种不同的见解: 1、神启论:道德来源于神的启示。 例如: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伦理学则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的“启示”。基督教教义《旧约》上讲的“摩西十戒”便是“上帝”耶和华启示摩西,摩西再把得到启示的教规和戒律传给教民。 2、天赋论: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 这种观点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是先天的,是人生来就有的。我国战国时代的孟子就说过:“仁义礼智,非由外说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3、进化论:道德观念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 进化论伦理学倡导者俄国的克鲁泡特金认为,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个体之间利益是互相调合的,彼此之间具有天然的同情心。人类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人类社会道德是对动物所“固有的”道德本能和道德情感的继承,甚至善与恶、最高的幸福等观念,也是在进化过程中从动物身上继承来的。 4、感觉欲望论:道德来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欲求。 感觉欲望论从人的自然本能出发来说明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某种自然的感情或欲望。例如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说创始人边沁提出:“自然把人放在痛苦和快乐这两个最高主子的统治下。只是他们指出我们应该做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做什么。正误的标准,因果的联系,都和苦乐分不开的。我们一切言行和思维都受苦乐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屋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必须而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身去探讨道德的起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产生有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其客观条件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其主观条件是指人的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开始意识到这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需要加以调整。 道德赖以产生的这两个前提条件,都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获得的。 由于劳动,人才认识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从而产生了各种意识。人的一切知识,包括道德意识和知识,都是从社会实践,首先是从社会生产实践中获得的。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交往联系复杂化了,就出现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于是便产生调整这种矛盾的要求和意识。这种要求和意识起初只是少数人的,以后经过总结和传播,逐步成为多数人的意识和要求,形成具有道德规范意义的风俗习惯,产生了履行这种风尚习俗的责任感和义务观念,这便是最初的道德现象。 在人类历史中,道德的产生与原始社会时期的各种“禁忌”、和生产、生活习俗是紧密相连的,道德就是从这些东西中演化而来的。 1、生产性的“性禁忌”。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

人性靠法律还是道德约束 用马克思的道德观揭示人性的约束力 艺术学院课程与教学论(声乐)谭云波11040102025 第一部分论马克思的道德观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性越来越冷漠,究竟什么才能约束人性,是法律还是 道德? 马克思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 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没有强制性,它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 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人们的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道德具有历史性。和原 始社会所有制相适应的是原始社会的共同道德,它以氏族成员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 和对民族的整体责任感为其行为的规范。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阶级性, 统一的共同道德分裂为阶级的道德。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相适应,剥削阶级的道德 成为各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其共同的道德信条是:“剥削有理”、“压 迫有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与之相对立的是各社会的劳动者阶级的道德,它们提倡勤劳、勇敢、团结互助、反对剥削和压迫。以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为行 为准则的资产阶级道德是剥削阶级道德的典型和最后一个历史类型。以集体主义为 核心的无产阶级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是劳动者道德的最高类型,它根源于无产阶级 的阶级地位和经济条件,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总体看,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永恒的道德、超阶级的道德是没有的。但是,为了保证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需要有一些大家都能接受并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儿童,尊敬长辈,讲究卫生,反对流氓、盗窃行为等。尽管这些道德准则并非道德中最本质的方面,而且在阶级社会中也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但毕竟起着约束不同阶级人们行为的作用。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一般说,剥削阶级的道德观念为以后的剥削阶级所继承, 而劳动人民的高尚品德则在劳动人民中世代相传。历史上先进阶级(包括一定历 史条件下的剥削阶级)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内容,也可为后来的劳动人民所批判改 造而加以吸收,并赋予新的阶级内容。

第一节道德的起源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1.旧伦理学关于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 ⑴“神启论”:认为道德来自于神灵的启示和超自然力量的规定。代表人物:西汉董仲舒,摩西十诫。 ⑵“天赋道德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代表人物:孟子,康德。 ⑶“情感欲望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情感之中或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之中。代表人物:卢梭和亚当斯密。 ⑷“动物本能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合群性”本能。代表人物:达尔文。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产生受到主客观两个方面 2.马克思的观点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人类才能结成社会关系。孤立的个人是不存在什么道德问题的。只有在形成了人与人、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社会关系的地方才有可能产生道德。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2)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古希腊苏格拉底曾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未经思考的生活是不完善的生活。同样我们也可以说,未经意识到的道德不能称为真正的道德,因为道德毕竟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当人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关系以及如何去调节这种关系时,作为自觉意识和人类精神自律的道德才能得以产生。所以从这一方面说,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 【讨论】狼孩的故事,狼孩生活在狼群中,有没有道德关系?(本讨论是为上面(1)(2)这两个知识点服务的,学生是能回答出来的,答案很明显了,老师总结再强调一下即可) (3)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统一的社会条件 在人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生产关系,(哪些关系?可以请学生举例回答)如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产生需要调整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形成有关善与恶、

第四章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第四章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旧伦理学的道德起源说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道德起源说,掌握不同历史类型的道德的特点以及道德发展的历史规律性,理解道德遗产的批判继承。 教学重点和难点: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说、道德的本质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道德的起源 一、历史上的“道德起源说” 在伦理思想史上,关于道德的起源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各派伦理学都有自己的见解,众说纷纭,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起源说” 1、神启说 这种起源说企图从“神”、“上帝”或者“天”、“绝对精神”那里引申出道德。 在西方,古代希腊贵族奴隶主的思想家柏拉图就是这种观点代表,他认为道德是神把“善的理念”放进人的灵魂中去的结果,由于人的灵魂不同,等级不同,道德也就分为指挥、勇敢、节制、正义等不同德性。中世纪基督教的《旧约》,把道德规范说成“上帝”(神)耶和华对摩西的指示,然后通过摩西向教民们宣讲教规和道德戒律,即有名的《摩西十戒》。这十戒就是上帝在西乃山顶通过摩西向世人训示的宗教道德和法律条文。 在中国,汉代地主阶级思想家董仲舒把封建道德的“三纲五常”说成是“圣人”根据“天意”而制定的规矩。即所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也不变”。董仲舒把“天”看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并通过对阴阳五行说的歪曲来论证他的观点,他认为天和阴阳五行说都是有道德的,而人又是天的副本,即“人付天数”。天按自己的模样塑造了人类,因此,天有什么,人就有什么,如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昼夜,人有视(醒)暝(睡觉)等,天有道德,所以人有伦理,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交感。这样封建道德被神化了,违背了封建道德也就触犯了天意,很显然,这种道德起源说是假借“神”或“天”的意志,把统治阶级的道德说教神圣化,以便欺骗、愚弄和统治被压迫阶级。

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道德的本质是一种纯粹的,单一的思维活动。在此过程中,行为主体的活动没有受到任何其它因素的影响,完全是潜意识的,非理性的。道德意识活动源于社会性人类的公平意识,这种意识是人类社会中一切善的行为的基础,也是道德社会性评价形成的基础.以公平意识为起源的道德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是社会物质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各种社会道德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而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其道德也必然居于统治地位。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又必然引起社会道德的变化。可以说,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起源问题非常复杂。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只有发生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关系,而且人们自觉意识到这种关系时,才会出现道德问题。 道德得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是人类通过劳动形成的。 道德的特征及其作用特征: 1.把握世界方法的特殊性。 2.实施手段的特殊性。 3.主要是以个人为主体来认识和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 4.道德具有特殊的稳定性。 5.判断对象的特殊性 6.调节范围的广泛性。 先有信仰,人的心灵和身体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的命运如何,怎么变化在这个社会中?这个人生来就要面对的问题的答案就在他的信仰里,信仰是标准,道德是对信仰的个人解释,信仰的内容应该是不改变的,而人的道德却可能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而违背了他的信仰,个人组成集体,如许多不同的信仰团体,在现在的环境下,按少数个体服从多数个体规则确定集体的信仰和道德,集体组成国家,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确定社会公共信仰,即国家法律,按少数服从多数规则确定社会公共道德。“道”可以认为是人对信仰的理解标准的解释,“德”可以认为是人对信仰的执行标准的解释,“道德”可以认为是人对信仰判断标准的解释。同一种信仰的标准应该是唯一的,可是人因为各人的悟性或智慧不同,所以道德也不同,信仰和道德在内容上都有必须做什么,禁止做什么,许可做什么。 在中国哲学史上,“道德”指“道”与“德”的关系。孔子主张:“志于道,据于德。”(《论语·述而》)这里的“道”指理想的人格或社会图景,“德”指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因儒家以仁义为道德的重要内容,故也以仁义道德并称。《老子》中的“道”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或万物的本体。“德”和“得”意义相近,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对于“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己,亦称为“德”。《老子·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认为“道”和“德”虽尊贵,却不是什麽主宰(“命”),而是一切任其自然的。韩非认为:“德者道之功”,把“德”释为道的功用。北宋张载提出:“德,其体;道,其用,一于气而已。”(《正蒙·神化》)认为“德”是气之体,“道”是气之用。 论道德的书不少,国外的有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尼采的《论道德的谱系》、康德的《论道德情感》;国内最早的有老子的《道德经》。而涉及道德的评论则多如牛毛。

道德的起源

道德的起源 人们对道德的探讨从很早就开始了,从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开始的。亚里士多德写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本伦理学著作《尼可马克伦理学》,在这本书里不仅探讨了诸如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德性等一般伦理学问题,而且还讨论了许多具体的行为规范,也正是在此亚里士多德奠定了道德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石,从此伦理学这门学科的事业不断拓展,人们对道德问题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从伦理学史来看,关于道德的起源,思想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观点: 首先,我们看几种关于道德起源的错误观点: 第一、客观唯心主义或宗教神学的"神启论"。 这种思想认为道德来自于神灵的启示和超自然力量的规定,即所谓"天"或"上帝"启示,或是某种外在的绝对观念的产物。比如在中国思想史上,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认为违背纲常就是触犯天意;基督教《旧约》中的摩西十诫,被说成上帝耶和华对摩西的启示,并通过摩西向教民宣讲教规和道德禁律;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把道德说成是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的产物,而"绝对精神"不过是用哲学装扮过的上帝而已。 第二、主观唯心主义的"天赋论" 这种观点认为美德是人类的天赋,与生俱来,道德起源和规范是人头脑中固有的"良知良能"、"善良意志"。在中国,先秦思想家孟子认为,人人都有"仁义之心”、"侧隐之心"、"羞耻之心"、"是非之心",而且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明代王守仁强调"致良知",认为道德意识起源于心,只要致吾心之良知,即可得到圆满的知识。康德认为道德源于人类固有的纯粹"理性",理性发端于人的善良意志,道德就是善良意志发出的一种"绝对命令",“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第三、旧唯物主义者的"感觉欲望论" 在17-18世纪的西欧,这种从人的心理过程和生理需要分析道德的起源的"感觉欲望论"广泛流行,从英国的洛克,法国的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到德国的费尔巴哈都主张感觉欲望论。洛克认为,事物所以有善、恶之分,只是就其与苦、乐的关系而言。所谓善就是能增加我们快乐或减少我们痛苦的东西,所谓恶就是能增加我们痛苦或减少我们快乐的东西。费尔巴哈认为善就是合理的利己主义,是满足个人的需要,是使人们感到快乐的东西。他说,道德就是人的健康的完满的本性。爱尔维修强调生命原则是"肉体感受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以人的感觉所产生的"自利心"、"自爱心"为人类一切行为的根本动机,以快乐程度来确定道德价值,凡使人快乐则为善,反之为恶。他们都认为,人的一切善恶部来源于感官上的快乐和幸福。 第四、庸俗进化论的道德起源论。 这种观点把人看成是生物学或生理学意义上的人,把人混同于动物,认为道德起源于动物,是动物的某些本能(如“合群感”、“母爱”等)的直接延续。这是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证明人类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规范都来自动物界,认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本能或动物的合群性。 上述各种道德起源论都是伦理思想发展史上的特定环节,甚至可以说是阶段性的成果,其中不乏正确的因素,体现了在道德起源论上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例如,主观唯心主义的道德起源论,尽管把人的主观方面夸大到极端,从整体上看是不科学的,但它毕竟认识到了人的主观方面在道德现象中的重要作用,强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