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苏轼《定风波》优秀教案设计

苏轼《定风波》优秀教案设计

苏轼《定风波》优秀教案设计
苏轼《定风波》优秀教案设计

苏轼《定风波》优秀教案

苏轼《定风波》优秀教案

一、本词导入。

站在这儿,我突然就想到一句话:

人生就是一堂课的工夫;加一个字,人生就是上一堂课的工夫。

类推一下:

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人生就是躲(淋)一场雨的工夫。

一场雨,躲一场雨。

你更喜欢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板书:雨

前者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

后者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有了动词,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

苏轼会怎么看?请翻开教材71页,我们一起来看《定风波》。

二、整体感知

1、我先读一遍,大家看看,就我刚刚那题,东坡会怎么回答。(注解10,萧洒、萧瑟,版本不同。标记一下)

——他没躲雨。(小序中,词中。小序作用?“故”:写作缘由,一件小事寄予深刻哲理。)

——他说风雨皆无。

——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

2、听这首词,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齐读一遍,然后从词中找一下答案。

——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有几分禅意了)……

三、背景穿插。

1、苏轼出世了吗?

——没。

2、你怎么知道?

——这位同学用苏轼的生平经历证明了,他一生都在仕途上。被贬到黄州还挂着个团练副使,被贬到惠州儋州也还有个节度副使、别驾什么的。预习很扎实,看得很细。(22岁中进士,先是当判官,然后出任,先后知杭州、密州、徐州、湖州,被贬黄州,职位团练副使(自卫队副队长),出来之后,又先后知登州,一度高升翰林学士,后又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最后被逐惠州、儋州,节度使副使,别驾。)

3、那大家知道他这首词写在什么时候吗?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好多人都记得余秋雨的这句话: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哪位同学来谈谈苏轼去黄州的背景。

——他这一说大家都明白了,原来和历史还有关,和政治有关。苏轼是在朝廷新旧党之争中倒的霉。(有意思的是新法当政,他发现新法弊端,故反对;旧法当政时,他又觉新法仍有可取之处,所以他不见容于两端。在新法倒霉后者苏目睹新法一些弊端,故很不同意王安石的新法。神宗即位支持变法,旧雨凋零。苏轼自求外放。就是前面说的出知杭扬等。这样持续了大概有十年,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

说他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这位同学说东坡获罪?独以名太高。那是他弟弟苏辙说的。你从哪里得知?余《苏东坡突围》。很是篇很值得一读的文章,他从社会的文化心理角度来阐述东坡怎么倒的霉。

四、朗读指导

1、了解这么细,我猜你一定是爱上东坡了。那么,我们请你再来朗读一遍这首词。

——有点苏子行吟的味道了。“何妨……平生”,还应该读得怎么点?从容点,潇洒点,豁达点。豁达怎么读?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这是节拍。调子呢?不扬不抑。

——不对,有同学说“竹杖芒鞋轻胜马”有点喜悦和豪迈在里面,可以调子略高点。能不能读成“大江东去”那种?语言风格还不一样,这首词更随意、更朴拙点,豪放在骨子里,在不经意间。

——有人说“料峭……微冷,相迎”还有对人生阴晴不定、捉摸不定的复杂情绪。

……

五、重点探究、拓展

1、太复杂了,不好读。那按照自己的理解,再自由读一遍。看看这首短短的词,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如果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来看?大家互相讨论一下。

——上片重点:“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

板书:任(“徐行”)

——下片关键:“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没有雨了?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板书:无(“回首”)

这让我想到五祖的两个弟子的话:“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还有一位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一物、无风雨,颇相似,有点空蒙之感,禅意很浓了。

2、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归。

——前二者合在一起便是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所在,那就是: 作者不怕任何风雨,

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

一心渴望退隐,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情。”颇有点超凡拔俗的味道。这也是归。

——回首。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让你想到谁?

——庄子《逍遥游》御风而行,泠然善者。一死生,齐彭殇,

——陶潜《归去来兮》“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他和庄子、陶潜能划等号吗?

——不能,我特别赞赏这位同学联系背景生平来谈的做法。前面同学也已经说了。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

·苏360首词中,归字出现100多次。他要往哪归?

我们来看他另外几首词。

——《定风波》:“……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吾乡何在?在心安处)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生像什么?飞

鸿踏雪。一切皆为偶然、虚幻,无论功名利禄,还是痛苦灾难,所以还有什么可以悲喜的呢。(故欢乐不必过于欣喜,痛苦可以在内心化解,世事沧桑实属过眼烟云,求得本心清静便是解脱。和悲喜不形于色还不同,不形于色,心里有,他是化了悲与喜。(这就直接导向了对社会共认的价值系统的否定,和对苦难现实漠然处之的态度。)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hu2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个笑话,以为他逃跑,派人去追,回头却发现他在呼呼大睡。)他的江海是什么?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1100年):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参:shēn)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九死而不恨,心里装着什么,才有这样的胸襟?这是何等的跨越或超越!)

——《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这是他和李白的不同。李白一辈子也不明白这个社会是怎么回事,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他是谪仙人。苏轼呢,春来春去,盛与衰,他将人生看得几清明,因为看透,所以通透。

他想归哪儿?归于心。(不同于曹操的天下归心,而是自归于心)

这位同学提到东坡为何不躲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他从来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是因为没有必要。他不需要躲避官场,逃离尘嚣,而是要逃离人生。可是,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就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六、温故知新

我们以前读苏轼的东西是不是都是这个感觉?

不是。举点例子。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壮志难酬)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但愿,千里〉(美好祝愿,人间情怀)

《赤壁赋》呢?还是有点归的味道。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任”也好,“无”也好,有风雨才有归意。我突然又想到

了苏轼另一首词: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天涯处处芳草处处可归。心里有就有。墙里墙外,多情无情,面对一切悲剧,都能笑而归了。范仲淹: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芳草是故乡。

七、个性阅读

1、是不是在座的都喜欢苏轼?不是。那请联系本词来说说。

——风雨本客观存在,他却视而不见,说“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慰藉。

你觉得这种慰藉不好吗?

——如果命运强加给他的这种风雨是不合理、不公正的,他就应该愤怒,应该抗争,这才是真性情。

——高兴了你就喊,痛苦了你就哭。这才是人的本性,正常人,俗人。

我在网上也看到一篇文章,和你的观点很像。推荐给你:

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是不正常的,而苏轼最终能够对这一结果接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

在这种不正常的背景下,完美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理念其实只是“随遇而安”的另一种富于欺骗性的表达。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旷达”实则是一种无奈,“突围”其实是一种逃跑。

在人格的坚硬性上,苏轼不足以和中国历史上那些坚持真理而不怕杀头的人比肩而立!把这种“纯正的窝囊”演变成了一种“虚假的完美”,因而,他就“罪莫大焉”。

2、我们很多同学想跟你商榷了。那你们认为人生之雨来临时,到底是假装没看见,就当不存在,还是主动去躲避或抗争呢?

——你说

——你说

听大家这么说,我突然感觉到人生的复杂和多元了。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你到底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是你自己的事,只要对得起人生这一场雨的工分,对得起容纳我们的这个世界就行了。

八、学习评价

鉴赏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评价,用一句话说说他的人或他的词。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

——“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活生生的真实人生,影响了无数后继者的人生模式的选择和文化性格的自我设计,从而使他与后世的读者,建立了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动人的关系。”(王水照

复旦教授,唐宋文学权威)

——

“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而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王灼云(《碧鸡漫志》)(课本单元标题语)

带着我们对风雨的理解、对东坡的理解我们再读一遍。九、出题训练

我们围绕“雨”说了这么多,原文的“雨”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既是自然风雨,又是政治风雨、人生风雨,这么说诗中的“风雨”用了什么手法?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 2017-06-29 《定风波》教案 广东省普宁市英才华侨中学高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成就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把握鉴赏技巧,学习、评价词人形象,感受词风。 3、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4、赏析本词的表现手法。 二、教学重点: 1、把握鉴赏技巧,学习、评价词人形象。 2、赏析词中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四、电教手段: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初步入境 1、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解读小序 (三)整体诵读、探究形象、感悟哲理 整体诵读,感知形象特点:

明确:乐观、旷达、潇洒安闲、泰然自若、洒脱豪迈、沉着、随遇而安…… 1、围绕上片,思考: (1)哪些字词最能体现风雨中的“苏轼” 的形象? 明确:莫听、何妨、谁怕 潇洒安闲 吟啸且徐行泰然自若 轻、任乐观旷达 鉴赏方法一:人物细节 (2)如何理解“烟雨”?(联系写作背景) 明确:烟雨 (一语双关) 政治上的风云变幻 鉴赏方法二:环境特点、写作背景 2、围绕下片,思考:风雨过后的苏东坡对人生有着怎样的感悟? 明确: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思考探究: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 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无风雨”和“无晴”表面上说的是对天气的变化毫不在意,实际上是指人生的沉浮变幻、喜乐哀愁全不放在心上。可谓一语双关。 感悟: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祸福,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 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看得远,放得开,处之若常。 (四)品味技巧 思考:本词以一场自然风雨实写人生风雨、人生态度,不细细品味,难揣其意,大家思考,词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的呢? 明确:①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雨和人生的风雨相类比

《定风波》优秀教案

《定风波》优秀教案 《定风波》优秀教案冰清玉洁 《定风波》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词中抒发的豁达胸襟。 2、体会词中包含的人性哲理。 【教学重点】: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旷达胸襟。 【教学难点】: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 标题《定风波》苏轼 苏轼生平简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辙同榜进士。嘉祐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其间因与王安石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罪,即“乌台诗案”下狱,被释后,谪贬黄州。(一起一落)元祐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祐四年,出知杭州。(二起二落),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颖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革新。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苏轼这次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三起三落)。直到宋徽宗继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 苏轼坎坷的一生有这样两句诗形容“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文学成就: 苏轼是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的大家,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有独到的成就。 在文学创作方面:他倾注了毕业精力,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进一步“了然于口与手”来解释“辞达”(《答谢民师书》)。 在写作方面:今存有他的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 在北宋词坛上,他一改词坛婉约之风,把游仙、咏史、宴赏、登临、悼亡、哲理探讨等写进诗词里。扩大词境,对词起到开疆拓土的作用。 对散文也有很大贡献,他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作开拓了新天地,有谈史议政的论文,包括奏议、进策、史论,如《进策》、《思治论》等,尤其是叙事记游的散文艺术价值最高,有不少是广为传诵的名作,如《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 除诗词文赋而外,他对书画也很擅长,书法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善长画竹石,自成风格。 总之,苏轼学识广博、才华横溢。文、诗、词、书、画,无所不通,他是一位罕见的通才人物。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 不过,苏轼的人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但并没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如《定风波》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

必修四第二单元 第六课《定风波》 涡阳二中语文组张素萍 [课程分析]: 鉴赏唐诗宋词是一个用心灵去探寻美的历程,需要用心灵去贴近它,去感受它艺术境界的美妙。苏轼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直臣,也是旷世罕见的艺术天才。他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也成为后人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典范。他赢得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的普遍喜爱,他的魅力似乎是无穷的。他的这首词是通过对出行遇雨这一件小事的描写,表现了词人旷达超逸的胸襟,并表达了词人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苏轼,如果诱导得当学生应该是参与积极的。以前也学过许多苏轼的诗、词、文,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基本能把握他豪放的词风。相信通过平时的诗词鉴赏训练,学生能抓住关键句进行理解的。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把握诗歌鉴赏的角度,试出鉴赏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词人开阔旷达的胸襟,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 [教学重点]: 学习诵读古诗文的技巧。 [教学难点]: 1、通过诵读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2、多角度全面地认识苏轼。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理念与整体思路]: 根据忧思探究教学论,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通过老师的诱导,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以实现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首次的意境应通过学生反复读来体会,老师设置一系列的诱导性的问题,实现对词人的理解及词的鉴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们激赏他的文采之美,更赞叹他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一生融儒道释于一体,诗书画俱佳,他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他甚至是才华的代名词,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可救药的文人,他就是苏轼 请翻开教材44页,我们一起来看《定风波》。 二、学习目标: 1、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词人开阔旷达的胸襟,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 3、把握诗歌鉴赏的角度,试出鉴赏题。 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这首《定风波》放录音 三、朗读指导 1、诵读要求: 读准字音如:同行xín g 吟啸xiào一蓑suō 烟雨 读出情感:词语的抑扬顿 挫文句的舒缓轻重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

《定风波》 授课人:黄琳程 授课内容:14级语文基础模块第四单元古典诗文诵读第15课《定风波》 授课班级:14级会计3班 授课时间:2015年12月31日上午第一节 授课地点:教学楼2—104 一、教学目得 1、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词中抒发作者得豁达胸襟、 2、体会词中包含得人性哲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作者通过以小见大表达深刻哲理得写法、 学会朗读入手体会作者情感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加深对词内容与情感得理解,体会作者面对困境得旷达。 诵读、评价、质疑问难,在读懂词得基础上领悟词得哲理美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正确面对人生中得风雨。 三、教学重点 1、诵读,读懂作品,读出作者,读出思想情感。 2、欣赏词作,赏出作品情感态度美、人生哲理美。 四、教学难点 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得交流,实现情感得共鸣,对作者与作品做出个性化得评价。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六、教学设想 1、从读入手,引导学生在多次诵读中读懂作品,读出作者,读出哲理美感、在读中形成对诗歌内容得理解、评价、鉴赏。 2、学生品味、感悟与老师引导相结合。 3、突破重点、难点时适时引入相关资料 七、教学课时两课时 八、教具准备音频播放器、PPT课件、话筒、投影仪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有这样一个人,她重情重意。在埋葬妻子得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棵松树以寄哀思;“十年生死两茫茫”,她又为妻子写下了被誉为千古第一悼亡词得《江城子》以表断肠怀念。 有这样一个人,她多才多艺、她在诗、词、散文等领域都卓有成就,诗与黄庭坚并称,词与辛弃疾并称,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书法绘画也卓有影响,就是书法“宋四家”之一,并开创了湖

《定风波》教育教学设计

《定风波》教学设计

————————————————————————————————作者:————————————————————————————————日期:

《定风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词人的形象,知人论世,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力求让学生当堂成诵。 3、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播放邓丽君的歌曲《但愿人长久》,营造教学氛围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由歌词中的名句引出作者苏轼,并联系他的名篇名句初步把握诗人的形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兄弟情深 【但愿:希望。婵娟:明月、嫦娥。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远隔千里,却可以共赏同一轮皎洁的明月。从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它用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或者共享这美丽的月光)。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千古的离人之愿。】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江城子·密州出猎》 ——渴望建功立业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当时在政治上处境不甚得意,在这里以守卫边疆的魏尚自许,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壮志难酬

(完整版)《定风波》公开课教案

《定风波》教案 四川省华蓥中学高中语文组熊利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作者通过小事表达深刻哲理的写法。 学会朗读入手体会作者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加深对词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体会作者面对困境的旷达。 诵读、评价、质疑问难,在读懂词的基础上领悟词的哲理美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面对人生中的风雨。 【教学重点】 1、诵读,读懂作品,读出作者,读出思想情感。 2、欣赏词作,赏出作品情感态度美、人生哲理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实现情感的共鸣,对作者和作品做出个性化的评价。 【教学设想】 1、从读入手,引导学生在多次诵读中读懂作品,读出作者,读出哲理美感。在读中形成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评价、鉴赏。 2、学生品味、感悟和老师引导相结合。 3、突破重点、难点时适时引入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林语堂评价他说:“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明百姓的好朋友。他是一个大文豪,新派的画家,伟大的书法家。他是一个酿酒实验家,水利工程师。他是一个假道学的反对者,瑜伽术的修炼者,佛教徒。他是一个士大夫,皇帝的秘书,饮酒成瘾者。他是一个心肠慈悲的法官,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月下的漫步者。”他被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他被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他被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被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他曾为自己自题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个人,他就是——苏轼。 2.温故而知新(检测一下我们到底有多了解他):在以下四个选项中,哪一项不是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期?( D ) A《念奴娇·赤壁怀古》B《(前)赤壁赋》C《后赤壁赋》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词,依然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时所作。当我们遇到自然或者人生中的风雨时,会怎样做呢?是冒雨前行,还是逃避闪躲呢?苏轼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会告诉我们他的做法。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定风波》吧。首先,先来看段小视频。

苏轼《定风波》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定风波》教案【教学目的】 1、感受词人的形象,知人论世,了解苏轼生平经历及思想。 2、背诵本词,积累名句。 3、学习词人乐观、旷达、坦然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提升学生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举例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导入1.播放邓丽君的歌曲《但愿人长久》,营造教学氛围。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听的这首歌是哪位诗人写的词吗?对了,就是苏轼。苏轼,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宋朝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有着怎样的阔大胸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定风波》去寻找答案吧。 ?导入2.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PPT演示) 处于政治夹缝中的苏轼总是被打击的对象,一贬再贬,但从他的诗词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苏轼性格中旷达刚毅、乐观潇洒的一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定风波》正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精神特质,《定风波》是作者被贬官到黄州的第三年写的。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板书: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 苏轼生活在宋神宗时期,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变法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弊端反对变法;变法失败,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可取之处又支持变法,受到了双方的排挤和打击,一生仕途坎坷,三起三落。

《定风波》公开课导学案教师版

《定风波》公开课导学案教师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宋词豪放派的风格特点。 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和壮志未酬的情怀。 3、感受苏轼旷达洒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苏轼旷达洒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知人论世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他,一生坎坷,被一贬再贬,他携家带眷,风尘仆仆,跋涉在荒野古道上,无休无止地向着新的谪居地进发。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贬到儋(dān)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写道:“他从监狱里走来,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犯的身份走来,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一路上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一路走来了黄州……” 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四、自主预习 1、概括小序内容,注意重点词 沙湖:地名,在黄州城南30里。已而:不久,过一会儿。 吟啸:吟咏长啸。芒鞋:草鞋。 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 2、学读诗歌,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五、合作探究 1、词作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 塑造了一个乐观、旷达的主人公形象。 2、这种形象特点表现在哪里? 表现在对自然对人生雨晴变化的与众不同的态度上。 3、面对穿林打叶的大雨,抒情主人公是怎样的态度?这体现了他怎样的个性? “莫听”“超然物外”“何妨”“谁怕”向风雨挑战 “吟啸且徐行”潇洒安闲,泰然自若 4、作者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你认为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竹杖芒鞋”闲散江湖“马”奔波官场 “竹杖芒鞋轻胜马”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 5、“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烟雨”自然界的风雨,政治上的风云变幻。“任”镇定、从容、洒脱和旷达

苏轼《定风波》优秀教案设计

苏轼《定风波》优秀教案 苏轼《定风波》优秀教案 一、本词导入。 站在这儿,我突然就想到一句话: 人生就是一堂课的工夫;加一个字,人生就是上一堂课的工夫。 类推一下: 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人生就是躲(淋)一场雨的工夫。 一场雨,躲一场雨。 你更喜欢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板书:雨 前者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 后者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有了动词,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 苏轼会怎么看?请翻开教材71页,我们一起来看《定风波》。 二、整体感知 1、我先读一遍,大家看看,就我刚刚那题,东坡会怎么回答。(注解10,萧洒、萧瑟,版本不同。标记一下) ——他没躲雨。(小序中,词中。小序作用?“故”:写作缘由,一件小事寄予深刻哲理。)

——他说风雨皆无。 ——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 2、听这首词,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齐读一遍,然后从词中找一下答案。 ——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有几分禅意了)…… 三、背景穿插。 1、苏轼出世了吗? ——没。 2、你怎么知道? ——这位同学用苏轼的生平经历证明了,他一生都在仕途上。被贬到黄州还挂着个团练副使,被贬到惠州儋州也还有个节度副使、别驾什么的。预习很扎实,看得很细。(22岁中进士,先是当判官,然后出任,先后知杭州、密州、徐州、湖州,被贬黄州,职位团练副使(自卫队副队长),出来之后,又先后知登州,一度高升翰林学士,后又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最后被逐惠州、儋州,节度使副使,别驾。)

《定风波》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定风波》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教学园地 11-06 0003 : 教学设想 苏轼的《定风波》通过描写在路上遇雨这件小事,表现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全词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在学习中应从鉴赏和感悟词的语言入手,进而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哲理。 教学中,第一步重在整体感知,首先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悟;接着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听,在听中悟;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有感情地诵读,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初步感受的形象。 第二步重在探究和讨论,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和讨论交流,将学生对词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第三步重在引导学生进入苏轼的内心世界,与进行心灵的交流,实现情感的共鸣,对和作品做出自己个性化的评价。 基于以上分析,确立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通过小事表达深刻哲理的写法。 (2)学会从景物入手体会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熟读成诵,从语言出发,理解词的内容和情感。 (2)通过分组讨论,体会豁达的胸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对苏轼及其词做出自己的评价。

(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中的风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豁达的胸怀。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苏轼的内心世界,与进行心灵的交流,实现情感的共鸣,对和作品做出自己个性化的评价。 教学实施 一、温故知新 (从以前学过的苏轼的词引入新课) 师:人们常说苏轼是千年一遇的旷世奇才,余秋雨先生更称苏轼为“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他的许多词作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以前学过的苏轼的词有哪些? 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师:当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哪一句? 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从中我们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生:兄弟情深的苏轼。 师:还学过什么? 生:《江城子·密州出猎》 师:开头的一句是什么? 生:“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师:从中我们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生:渴望建功立业的苏轼。 师:高一时我们还学过他的什么词?

定风波详细教案

定风波 一、本词导入。站在这儿,我突然就想到一句话:人生就是一堂课的工夫;加一个字,人生就是上一堂课的工夫。类推一下: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人生就是躲(淋)一场雨的工夫。一场雨,躲一场雨。你更喜欢哪一种说法?为什么?板书:雨前者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后者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有了动词,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 71页,我们一起来看《定风波》。苏轼会怎么看?请翻开教材 二、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读准字音) suō)o)一蓑(í吟(yn)啸(xiàx同行(íng) 读出节奏 2、教师范读 任烟雨\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莫听归去,\萧瑟处,回首\向来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平生。料峭\春风也无晴。风雨也无\\ 朗读指导 ----豁达点。,还应该读从容点,潇洒点,有点苏子行吟的味道。“何妨……平 生”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这是节拍。调子呢,不扬不抑。 “竹杖芒鞋轻胜马”有点喜悦和豪迈在里面,可以调子略高点。但要随意、朴 拙点,豪放在骨子里,在不经意间。 “料峭……微冷,相迎”还有对人生阴晴不定、捉摸不定的复杂情绪。 ……请同学们看教材注释以及小序,了解〈定风波〉的写作背景。 3“乌台诗 案”被(贬官)至黄州。同学们想一想:被贬官的人的心情如苏轼因 ,没有雨具,大何?有一天,他出访友人,天公不作美,却在沙湖道中(遇雨)。。。。。,只有他独(不觉),而且。。。。。。家极为(狼狈):写作缘由,一件小事寄予(小序中,词中。小序作用?“故”——他没躲雨。)深刻哲理。——他说风雨皆无。 ——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 附高考题:分))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1(4(答案: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答案可在最后公布,以留 下悬念。)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定风波优秀公开课教案

(总一课时) 【学习目标】天才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1.研习品鉴,理解作品的意境。 2.拓展提升,体悟人生之雨和人生之归。 【重点难点】 拓展提升,体悟人生之雨和人生之归。 【自学指导】提前预习会让你效率更高 1.典型字字音: 何妨()吟啸() 蓑()料峭()萧瑟() 2.名句赏析: (1)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教学过程】因为敢于行动,所以登上了更高处 一、引入: 1.导课 2.完成“自学指导” 二、初读感知,梳理词意 1.粗通大意:齐读小序和词,看看这首词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以及苏轼在这件事情中是什么态度。 (引导学生在小序、正文以及注释中寻找答案,学会梳理内容和概括大意。) 点拨要点:这首词主要写苏轼一行人往沙湖相田,途中遇雨后的感叹;苏轼没有躲雨,他认为风雨无妨(以“余独不觉”“莫听”“何妨徐行”等词语来印证)。 2.初识词人:自由诵读这首词,结合词的内容,简单说说词人给你的最初印象。 (引导学生粗略感知词人形象,可根据学生发言来梳理点拨,不必求全。) 三、品读赏析,领略词境 1.苏轼是怎样表达自己“独不觉”,即不愿躲雨的人生态度的?你认为哪些词语直接表达了这种态度?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词作,把握提领性词语。) 点拨思路:如“莫听”“何妨”“谁怕”“竹杖”“芒鞋”“一蓑”。 (如“竹杖”等词既可见其闲庭信步的潇洒,也可由此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见其隐逸之意。) 2.苏轼为什么不躲雨?请联系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来谈谈。 (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点拨:可从如下角度作点拨或归纳 (1)此词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的苏轼,已开始从愤懑和痛苦中跳脱出来。 (2)苏轼思想中融合了儒佛道。他崇尚老庄哲学,深受禅学影响,因而淡泊、遗忘、化解、隐逸等思想都会在逆境中生发。 (3)作为豪放派词宗,苏轼个性中蕴藏着乐观的因子。 (4)同时期的《赤壁赋》中已有“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等语,表现了一种顺应自然、物我两化的境界。 3.“雨”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由最初的大雨“穿林打叶声”,到“一蓑烟雨”,再到“也无风雨也无晴”来整体理解,明晰

(完整版)定风波教学设计

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公开课 《定风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诗词。 2.赏析词句,把握人物形象。 3.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4.拓展阅读,深入体会苏轼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旷达的胸襟。 【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讨论法、互动探究法、拓展阅读法、写作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 方案一:他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人们激赏他的文采之美,更赞叹他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林语堂说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他就是苏轼。 屡遭贬谪,一生历任八州,他却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他却说:“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可见,苏轼是潇洒超俗的,乐观开朗的,是旷达的。《定风波》正充分体现了他这一精神特质。板书:《定风波》苏轼 方案二:请同学们谈谈你所认识的苏轼,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们会很积极活跃,背出苏轼的许多诗词、赋文,对他的评价也是丰富多彩: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有才华;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多情;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爱国;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伤感;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乐观; …… 师:是啊,苏轼就是这样一个有魅力的人。千百年来,人们陶醉在他的才情里,更折服于他于困苦艰难中的旷达的人生智慧里。《定风波》正充分体现了他这一人生智慧。板书:《定风波》苏轼 二、反复诵读,读出“旷达”。 (一)学生自由读,学生点评,提出自己的诵读建议。

国家一等奖必修四《定风波》教学设计

《定风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这首词。 2、了解苏轼的生平及本词写作背景,能够做到“知人论世”。 【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中品味、在自主中感悟、在合作中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悟苏轼面对困境豁达、乐观的精神。 2、学习作者借助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抒发人生哲理的方法。 学情分析 《定风波》是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第二课《苏轼词两首》中的第二首。《苏轼词两首》都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其中的《定风波》词人以春日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表达了淡然、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习该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追求高尚的人生旨趣。 在高一阶段,学生在必修一学习了现代诗歌,必修三了解了唐诗。在以往教学中,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意象,意境、表现手法有一定了解。学生们对苏轼这位词人并不陌生,而高中阶段也是学生们遇到抉择和人生逆境更多的阶段,这首词对于引导他们面对人生困境有着一定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上可以侧重于对词人情感的探究,引导学生理解词人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词的语言鉴赏,所抒发的感情以及艺术手法。 2、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音乐欣赏,情境导入评论 课前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许美静)“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风风雨雨都接受。”

我们要学会乐观面对风雨,面对挫折,相信希望就在风雨过后。 那么,贬谪黄州的苏轼面对一场风雨又有着怎样的态度呢?让我们伴着歌声一起走进苏轼的《定风波》。 活动2【活动】二、美读诗文,把握情感 (板书:鉴赏诗歌三步曲:读(文)、析(情)、探(法)) 1、诵读要求: 读准字音如:同行xíng 吟啸xiào 一蓑suō烟雨 读出情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 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学生单独朗读及点评。 3、学生讨论:该如何读出诗歌感情?齐读。 4、听名家朗读。 活动3【活动】三、初读感知,梳理词意 1、我们先来读一读小序,看看作者在小序里交代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在小序、正文以及注释中寻找答案,学会梳理内容和概括大意。) 交代了时间(三月七日)、地点(沙湖道中)、天气(雨、晴)、人物(拿着雨具的仆人、苏轼及同行者)、事件(途中遇雨)、写作缘由(因为途中遇雨引发感慨而写)。 此词是“因事感怀”,特点:作者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 2.初识词人:自由诵读这首词,结合词的内容,简单说说词人给你的最初印象。引导学生粗略感知词人形象,可根据学生发言来梳理点拨,不必求全。 点拨要点:这首词主要写苏轼一行人往沙湖相田,途中遇雨后的感叹;苏轼

苏轼《定风波》语文课教学设计方案

苏轼《定风波》语文课教学设计方案 苏轼《定风波》语文课教学设计范文方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整理的苏轼《定风波》语文课教学设计范文方案,仅供参考。 【设计思想】 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天才,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超凡卓绝的成就,他以融会了儒、道、佛的胸襟和气度,展现了中华民族巍巍壮观的文化景象,最大限度地提供了人性的丰富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并在生活态度、人格建构、审美高度等上给后世百姓、尤其是中国文人树立了标杆。 如何通过对该词具象、意境、主旨等的把握,指导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技巧,是为基本设想;如何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扩大文本理解的范围和加深文化感悟的深度,是为第二设想;如何通过文本揣摩和探究,建立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并走进作者的精神领地,寻找生存的智慧和文化的密码,充实心灵空间,是为第三设想。 【教学目标】 一、通过文本阅读,认识词人形象 二、通过感悟拓展,提升审美能力 三、通过鉴赏评析,领略中国文化 【教学过程】

一、文本导入 请学生比较“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人生就是躲(淋)一场雨的工夫”,提问:你更喜欢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板书:雨 方式:漫谈,由学生前后左右,三言两语完成。 点拨:前者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等;后者有了动词,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即多了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等。 说明:通过简单议论,来激活思维,最后引到“雨”,引到“苏轼会怎么看”,自然过渡到《定风波》。 二、整体感知 1、一读:教师范读(或录音范读),调动情绪,营造氛围,正音正形;一问:就刚刚那题,东坡会怎么回答?请联系文本来解释。 方式:由学生根据自己初听本词的最初感受来简单回答,要求尽量在原词中寻找回答线索。 点拨: ——他没躲雨。(小序中,词中可见。顺便解读小序作用。) ——他说风雨皆无。 ——他化了所有的风雨。 2、二问: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二读:齐读一遍,然后从文本中寻找与之呼应的句、词。 方式:小议,然后作答。 点拨:

(完整word版)《定风波》公开课教案

《定风波》 授课人:黄琳程 授课内容:14级语文基础模块第四单元古典诗文诵读第15课《定风波》 授课班级:14级会计3班 授课时间:2015年12月31日上午第一节 授课地点:教学楼2—104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词中抒发作者的豁达胸襟。 2、体会词中包含的人性哲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作者通过以小见大表达深刻哲理的写法。 学会朗读入手体会作者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加深对词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体会作者面对困境的旷达。 诵读、评价、质疑问难,在读懂词的基础上领悟词的哲理美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正确面对人生中的风雨。 三、教学重点 1、诵读,读懂作品,读出作者,读出思想情感。 2、欣赏词作,赏出作品情感态度美、人生哲理美。 四、教学难点 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实现情感的共鸣,对作者和作品做出个性化的评价。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六、教学设想 1、从读入手,引导学生在多次诵读中读懂作品,读出作者,读出哲理美感。在读中形成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评价、鉴赏。 2、学生品味、感悟和老师引导相结合。 3、突破重点、难点时适时引入相关资料 七、教学课时两课时 八、教具准备音频播放器、PPT课件、话筒、投影仪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有这样一个人,他重情重意。在埋葬妻子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棵松树以寄哀思;“十年生死两茫茫”,他又为妻子写下了被誉为千古第一悼亡词的《江城子》以表断肠怀念。 有这样一个人,他多才多艺。他在诗、词、散文等领域都卓有成就,诗与黄庭坚并称,

词与辛弃疾并称,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书法绘画也卓有影响,是书法“宋四家”之一,并开创了湖州画派。 有这样一个人,他锐意改革。“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自成一体;他一改词坛婉约之风,开创了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起到开疆拓土的作用。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又有何种人生态度呢? 欣赏歌曲《水调歌头》,品味歌词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们激赏他的文采之美,更赞叹他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一生融儒道释于一体,诗书画俱佳,他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他就是苏轼。 二、知人论世 ①标题《定风波》苏轼 ②苏轼生平简历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入第三等,被授予官职 1069年,神宗即位,苏轼因接连上疏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调任杭州通判。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1079年,因作诗被人冠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后来,哲宗即位,苏轼被召还朝。因不满司马光全盘废除新法,遭旧党排挤,再次被调到杭州当太守。 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政见不合,先后被外放到颍州、扬州、定州。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而后,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今海南)。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三、解题 定风波:词牌名。原唐代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之句。此调取名原有平定叛乱之意。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这首词于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七日作于黄州 四、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字音字形自义) 2.播放朗诵音频《定风波》

《定风波》优秀公开课教案

宣城市第十三中学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教学(案 ) 编号:0502 主备人:胡琼 辅备人:高一语文组 《定风波》 (总一课时) 【学习目标】 天 才 是 无 止 境 刻 苦 勤 奋 的 能 力 1.研习品鉴,理解作品的意境。 2.拓展提升,体悟人生之雨和人生之归。 【重点难点】 拓展提升,体悟人生之雨和人生之归。 【自学指导】 提 前 预 习 会 让 你 效 率 更 高 1.典型字字音: 何妨( ) 吟啸( ) 蓑( ) 料峭( ) 萧瑟( ) 2.名句赏析: (1)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教学过程】 因 为 敢 于 行 动,所 以 登 上 了 更 高 处 一、引入: 1.导课 2.完成“自学指导” 二、初读感知,梳理词意 1.粗通大意:齐读小序和词,看看这首词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以及苏轼在这件事情中是什么态度。 (引导学生在小序、正文以及注释中寻找答案,学会梳理内容和概括大意。) 点拨要点:这首词主要写苏轼一行人往沙湖相田,途中遇雨后的感叹;苏轼没有躲雨,他认为风雨无妨(以“余独不觉”“莫听”“何妨徐行”等词语来印证)。 2.初识词人:自由诵读这首词,结合词的内容,简单说说词人给你的最初印象。 (引导学生粗略感知词人形象,可根据学生发言来梳理点拨,不必求全。) 三、品读赏析,领略词境 1.苏轼是怎样表达自己“独不觉”,即不愿躲雨的人生态度的?你认为哪些词语直接表达了这种态度?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词作,把握提领性词语。) 点拨思路:如“莫听”“何妨”“谁怕”“竹杖”“芒鞋”“一蓑”。 (如“竹杖”等词既可见其闲庭信步的潇洒,也可由此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见其隐逸之意。) 2.苏轼为什么不躲雨?请联系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来谈谈。 (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点拨:可从如下角度作点拨或归纳 (1)此词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的苏轼,已开始从愤懑和痛苦中跳脱出来。 (2)苏轼思想中融合了儒佛道。他崇尚老庄哲学,深受禅学影响,因而淡泊、遗忘、化解、隐逸等思想都会在逆境中生发。 (3)作为豪放派词宗,苏轼个性中蕴藏着乐观的因子。 (4)同时期的《赤壁赋》中已有“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等语,表现了一种顺应自然、物我两化的境界。 班级: 姓名:

定风波优秀教案

定风波 写作背景: 《定风波》是苏轼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所作。被贬官在黄州的第三年。 苏轼从小就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曾热切期望能继承和发扬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事业,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此,在他考中进士走上仕途不久,就向朝廷提出了改革政治的主张。由于他对尖锐的社会矛盾的认识没有王安石深刻,所以当王安石提出比他激进的变法主张并雷厉风行加以推行的时候,他就接受不了了。终于站到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变法的旧党中去了。但是苏轼的反对新法与旧党司马光等人是有区别的。对新法,苏轼并没有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为此,他遭到了旧党的排斥。激烈的新旧党争,使他遭致了一连串的打击。可贵的是,挫折和不幸,没有使他消沉颓丧,他总是以豪爽乐观的性格和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把自己从苦闷和失意中解救出来。这首《定风波》词就表现了他的这种态度。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小序:交代了 时间:3月7日地点:沙湖道中天气:雨晴 人物:带雨伞的仆人同行者:我写作缘由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穿林打叶声”是指风雨穿过树林在叶子上发出的沙沙声响。一般的人在这样的境遇下一定很狼狈,会急于慌慌张张地去寻找个避雨场所。 1.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雨,苏轼是如何做的呢? “莫听”——置之不理,表现出无所畏惧

“吟啸”,是指吟诗长啸。“徐行”,是慢慢地走。 面对突如其来的雨,不但没有一点惊慌狼狈之态,而且显示了少有的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神态。 这两句明写诗人道中遇雨时置风雨于不顾、吟啸徐行的镇定态度,暗示他在政坛风雨中遭贬后仍泰然处之的心态。 竹杖/芒鞋/轻胜马 2、作者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两句似乎是说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在雨中走得很轻松,胜过骑马。 “竹杖、芒鞋”代指隐居、闲适的江湖生活。 “马”隐喻奔波的官场生活。 “轻胜马”表明苏轼向往一种隐居闲适的生活,厌恶官场的险恶的争斗。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怕什么呢,自己的一生就是披着蓑衣在风雨之中过来的,对此我早就习以为常了。” 3.思考:“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烟雨?“任”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风雨”,不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雨,更重要的是指政治上的风雨。双关 任:镇定洒脱从容旷达 确实如此,苏轼一生长期被贬在外,尝尽了人世的艰辛。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他已经学会在挫折面前不惊恐、不退缩、任其自然,坦然处之。总之,“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作者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的态度,也体现出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境。

苏轼《定风波》语文课教学设计方案

苏轼《定风波》语文课教学设计方案 编者按:《定风波》是苏轼一首著名的词,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呢?老师应该怎么设计课堂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这篇教学设计吧! 【设计思想】 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天才,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超凡卓绝的成就,他以融会了儒、道、佛的胸襟和气度,展现了中华民族巍巍壮观的文化景象,最大限度地提供了人性的丰富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并在生活态度、人格建构、审美高度等上给后世百姓、尤其是中国文人树立了标杆。 如何通过对该词具象、意境、主旨等的把握,指导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技巧,是为基本设想;如何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扩大文本理解的范围和加深文化感悟的深度,是为第二设想;如何通过文本揣摩和探究,建立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并走进作者的精神领地,寻找生存的智慧和文化的密码,充实心灵空间,是为第三设想。 【教学目标】 一、通过文本阅读,认识词人形象

二、通过感悟拓展,提升审美能力 三、通过鉴赏评析,领略中国文化 【教学过程】 一、文本导入 请学生比较“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人生就是躲(淋)一场雨的工夫”,提问:你更喜欢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板书:雨 方式:漫谈,由学生前后左右,三言两语完成。 点拨:前者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等;后者有了动词,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即多了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等。 说明:通过简单议论,来激活思维,最后引到“雨”,引到“苏轼会怎么看”,自然过渡到《定风波》。 二、整体感知 1、一读:教师范读(或录音范读),调动情绪,营造氛围,正音正形;一问:就刚刚那题,东坡会怎么回答?请联系文本来解释。 方式:由学生根据自己初听本词的最初感受来简单回答,要求尽量在原词中寻找回答线索。 点拨: ——他没躲雨。(小序中,词中可见。顺便解读小序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