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及其成因分析

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及其成因分析

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及其成因分析
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及其成因分析

第21卷第2期灾 害 学Vol.21No.2 2006年6月JOURN AL OF CAT ASTROPHOLOGY Jun.2006

 

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及其成因分析

田国珍1,刘新立2,王平1,赵霞1,李向荣1

(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

2.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北京100871)

摘要:洪水灾害风险区划是洪水风险管理的基本依据。长期以来,受数据收集以及分辨率的影响,中国一直缺乏可以指导相关部门进行洪水风险控制及洪水保险的洪灾风险区划。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空间分析模块,基于高分辨率(90m)的全国降雨、地形坡度、河流湖泊缓冲区、人均GD P、人口密度、道路密度和耕地密度等影响水灾发生的风险因子图,采用水灾成因分析法和经验系数法,得到洪水的潜在危险区和经济易损区,进而得到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在此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法,逐步剔除各影响因子后,对引发洪灾的主要外在驱动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区划;成因

中图分类号:P426.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1X(2006)02-0001-06

中国地域辽阔,洪水灾害频繁发生,大约2/3的国土面积有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危害程度的洪水灾害。洪涝灾害在各种灾害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仅长江流域2004年汛期就有782个县市和7630万人受灾,洪涝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因此,进行系统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将洪水灾害的风险成本降到最低程度,对于社会的和谐以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将洪水保险作为国家管理洪泛区的一种重要手段的国家,其实行的国家洪水保险计划(NFIP)是洪灾风险管理的成功典范。实践证明,美国的国家洪水保险制度是可行的、有效的。

进行洪水风险管理的一个关键技术就是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对此,许多学者在省级尺度上做了一些工作,如有黑龙江、湖北等省洪水灾害空间分析,也有一些工作以整个流域为研究对象,如长江,辽河等流域的危险程度区划。对于全国范围的洪水灾害风险区划虽然有一些相关工作,但分辨率及选用的影响因子较少,在科学性和实用性方面都有待提高。此外,现有工作主要是灾害的空间分析以及危险程度区划,对风险的空间分布的研究较少。为了客观地反映中国洪水风险程度的总体分布情况,本文在对水灾风险因素以及水灾风险损失的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水灾成因分析的方法,研究水灾风险的影响因素,利用经验系数法研究水灾的经济易损性。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对中国可能产生洪灾损失的七大江河进行了风险的定性评估,初步揭示出目前中国水灾风险的时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逐步回归法得到中国水灾风险的主要驱动力,对防洪规划和洪水保险计划提出指导性意见。

1 研究数据和技术分析

1.1 研究数据

洪水风险是洪水危险性和社会经济易损性的综合结果。洪水危险性的产生有多种因素。例如,天气异常连降暴雨、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地势平坦、夏季降水等。通过对中国洪水灾害多发生区的实地考察和特征分析,综合国内外常采用的因子,兼顾考虑因子是否方便在GIS中存取、表达和计算,本文初选了降雨、地形坡度、河流湖泊缓冲区三种因素作为中国洪水灾害的主要成灾因素来进行危险性分析,其中降雨是灾害的触发因子,降雨量和降水变率越大,越易成灾。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影响因素有农业、住宅和工商业、运输系统、航运、

收稿日期:2005-11-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02J A790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01003)资助作者简介:田国珍(1981-)女,山西太原人,硕士生,地理信息系统方向.

公共设施等,本文主要考虑四个方面:人均GDP、人口密度、道路密度和耕地密度。

1.2 洪水危险性分析

洪水危险性是用成灾范围、深度及灾害的频度来描述的。评价一个地区洪水灾害的危险性,必然要对该地区造成洪水灾害危险性的各项指标进行定量或半定量化分析。这些指标要素的数值一般可以通过实际调查资料统计获取。

将危险性指标进行归类与综合,就可以得到几个综合指标,进而得出洪水灾害的危险度,如公式(1)所示:

洪水灾害危险度=f(降雨、地形坡度、河流湖泊缓冲区)(1)

式中各因子均是综合因子,其中,降雨因子为降雨量和降水变率的综合,地形坡度为DEM和坡度图的综合,河流湖泊缓冲区图综合了河流和湖泊周围不同级别的缓冲区。

1.2.1 降雨对洪水形成的影响

由于受大陆性季风活动的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6~9月之中,并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所以洪水发生也就相应集中在6~9月。我们在全国726个站点1961~1990年的逐旬降雨量数据中提取出各站点的多年逐旬降雨量极值。除了降雨量之外,影响洪水发生的气象因素还有降水变率。一个地区降水变率的大小能够直观反映该地区降水变化的差异,降水变率大说明该地区旱或者涝发生频繁,降水分布不均,反之说明不易发生干旱或洪涝。为了比较中国不同地区的降水量的波动程度,本研究采用中国多年6~9月月平均降雨量方差来表示。利用ARC/INFO的spatial analyst模块中kriging方法分别对多年逐旬降雨量极值和多年月平均降雨量方差进行空间插值,得到分辨率为90m 的面状栅格图。然后将逐旬降雨量极值和降水变率两个指标标准化后叠置并分级,并根据其所属级别赋予不同的影响因子,制作成降雨因素对洪水可能形成的影响分级图。

1.2.2 地形坡度对洪水形成的影响

地形对洪水过程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产流和汇流来进行的。地形的高程、坡度决定了径流形成的时间和水量。中国的地势总体上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的独特地势。三大地形阶梯的结合部都是地理单元的过渡区,是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地区。尤其是喇叭口谷地,山高坡陡地区形成的径流,以极快的速度汇集到河谷中,在阶梯结合部遇相对平坦的区域,极易形成洪水。山高坡陡地区,水流湍急,河道狭窄,洪水的影响范围小,而到了平原地区,水流渐缓,河道开阔,洪水的影响范围变大。尤其是在一些大江大河的下游地区,由于洪水排泄不畅,极易形成洪灾。为此,我们考虑了地势高程和坡度两个因子。高程图为GLCN会议赠送的SRT M数据(分辨率为90m)。坡度图为利用高程图(DEM)在ARC/INFO软件的spatial analyst模块中的slope 子模块下生成的。综合考虑地势高程和坡度这两个因素,根据网格隶属度,采用人工非线性分级的方法,制作成地形坡度对洪水可能形成的影响分级图。

1.2.3 湖泊河流缓冲区对洪水形成的影响

相同的降雨,在不同的地区,产生的径流量可能不同,因而洪水形成的可能性大小也不同。径流因素主要是反应下垫面产流条件的不同。因此,地形对洪水危险性的影响,应从地形对降水的再分配和湖泊对于洪水的调蓄这两个方面予以考虑。地形对降水的再分配是用地面高程模型(DEM)来计算同样的降雨量条件下,由于地形不同造成的降水再分配后的地面径流状况。ARC/INFO的spatial analyst模块中hydrolo gic analy sis子模块提供了这一功能,将全国90m分辨率的DEM图和全国范围的降雨量分布图作为输入图层,就可得到在降雨量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地形不同造成的汇水量不同的全国流量累积图。

从地貌角度看,水域面积和灾害程度呈正比。这可能是因为,水域对洪灾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对于小的洪水,可以调控,这使得水域面积和水灾程度成反比; 水域面积大的地方,相对来说也是洪水高风险区,这又导致了水域面积和水灾程度成正比。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还是以正比为主。为此,湖泊、河流的周围地区由于湖泊、河流的作用会增大发生洪水的可能性,我们称这类区域为缓冲区。本文利用ARC/INFO中距离分析在湖泊周围分出不同的等级的湖泊缓冲区。按照距湖泊的远近将缓冲区分为四级,分别为1km,3km,5km和非缓冲区。将流量累积图与湖泊缓冲区图层叠加就得到河流湖泊对洪水形成的可能性的影响图层。

1.2.4 综合地理因子图层

得到上述三个综合因子的图层之后,运用GIS 叠置分析技术,根据各影响因子的贡献采用不同权值,按照公式(1)对每个网格进行叠置分析,形成洪水危险度区划结果图。将结果图分级并进行标准化后生成10类危险度区划级别图(图1)。

从图1可以看出洪水潜在危险性较大的为东南沿海地区,其中,危险性最突出的有三处,一处为

2 灾 害 学 21卷 

图1 中国洪水危险程度区划

江西、湖北、安徽交界的长江沿岸,一处为广东、广西的沿海地带,还有一处为台湾省西部沿海。其中,鄱阳湖区的高洪水风险区不仅不能受到来自鄱阳湖的调蓄作用的缓减,相反,湖区水满外溢时常给周边地区带来洪灾。鉴于此,一方面,要通过加强、修筑防洪工程建设来降低洪灾的风险性,另一方面,对长江、淮河和嫩江等七大江河中下游平原地区采取退田还湖的措施,把人类侵占的应该滞蓄洪水的地方还给洪水,利用蓄滞洪区来保证重点地区的安全。

1.3 社会经济易损性分析

洪水危险性反映了洪水可能产生的危害的大小及其空间分布,而实际造成危害的程度还与承受洪水灾害的载体有关。洪灾造成的损失大小一般取决于发生地的经济价值的密集程度。同样等级的洪水,发生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可能造成的损失往往要比发生在荒芜人烟的经济落后地区大得多。

反映承灾体易于受到致灾洪水的破坏、伤害或损伤特性的是社会经济易损性因子,它取决于社会经济因素。多年以来,许多专家学者致力于建立经济损失估算模型,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很成熟的模型。现有的模型或者是偏重数据统计,如基于模糊算法、基于马尔科夫链及蒙特卡罗模拟等,这种模型虽然理论上较为完善,但是应用起来比较困难,包括不同地区的适宜算法的选取,以及算法的操作,都比较复杂。还有一些模型是偏重单纯的地形数据图件,没有和各地的具体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洪灾损失评估工作既要有大量的经济统计数据资料,又需要详细的地形数字模型数据库做载体。从统计部门获取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一则尺度过大,对其做空间求解后,反映的空间差异过于粗略,与具有较小计算尺度、空间差异比较详细的水情特征指标不相匹配。另外,洪灾损失评估所必需的一些社会经济基础资料无法从常规的统计资料上提取,而进行专门调查不但耗费时间,而且实时性比较差。由于职能部门分割的原因,仅有的历史灾情的统计也是残缺不全,缺乏完整性。此外,我国建立地形数字模型库起步较晚,目前也只是建立了七大江河重点堤段两岸1∶10000地形数据库,这些对于顺利开展损失评估工作是远远不够的。由于洪灾损失涉及面广,内容复杂,计算范围无明显界限,要全面、完整、精确地作出直接定量计算十分困难。

鉴于此,本研究采用经验系数法结合GIS软件计算社会经济易损性。经验系数法多用于洪灾间接经济损失估算,即洪灾发生后,除了由于洪水冲击破坏和淹没对各类承灾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之外的那部分损失估算。而对于洪灾经济易损性区划来说,由于是对未来洪水可能发生灾害的状态进行预测,因此我们主要考虑直接经济损失,由于不同的承灾体受灾后可能产生的损失是不同的,我们用经验损失系数来表示这个不同,而社会经济易损性与承灾体可能产生的损失是成正比的,从而通过经济数据结合历史洪灾损失的经验损失系数对社会经济易损性进行估算。利用经验系数法估算社会经济易损性的模型如下:

L=

n

i=1

K i V i(2)

式中:L为每个像元的洪灾总社会经济易损性;V i为第i个承灾体的社会经济易损性;K i为第i个承灾体经验损失系数,它可以通过对历史洪灾调查研究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在缺乏具体调查资料情况下,亦可根据社会经济的构成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分析确定。本研究的经验损失系数值采用全国各流域的平均损失系数。

利用经验系数法进行洪灾经济易损性计算时,首先要将中国的社会经济易损性各指标分别进行统计和分级。社会经济指标包括许多方面,本研究主要选取人口、农业、交通运输和居民的生活财产四方面。其中,在以农业为主的地区,洪灾主要造成耕地损失;而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人口密度、道路密度和生活财产的密度也相应较大,发生洪灾时造成的财产损失也大。为此,本文选用耕地密度、人口密度、道路密度以及人均GDP来定性地表示对洪灾的社会经济易损性,社会经济数据一般从各类统计年鉴中查找得到。利用GIS工具,将各承灾体的二维分级图的规则网格与电子地图配准,使各经济指标的不规则网格具有空间地理位置。然后将各经济指标标准化,并利用ARCINFO的Raster Calculator模块进行叠加分析,最后利用经验系数法估算公式(2)计算便得到社会经济易损性区划图,为了便于表示,将其标准化成0~1之间的数值(图2)。

3

 2期 田国珍,等: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及其成因分析

图2 中国洪水社会经济易损性区划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正好也是经济易损性高的地区,其中,以河北、天津和台湾等地最为突出,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工业相对集中,而传统的农业也很发达,单位面积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很高,从而潜在的易损性最大。但是,本研究的经济易损性区划未考虑各地实际的防灾损失,在实际防灾水平高的地区,经济易损性比本研究得出的结论要相对小;反之会相对大。

2 洪灾风险区划及分析

洪灾风险是洪水危险性和社会经济易损性的综合,在ARC /INFO spatial analyst 模块的支持下,将洪水危险性和社会经济易损性叠加,得到全国洪灾风险区划分级图(图3)。将其与中国的行政区划图相匹配,可以得到各风险级别大致分布的省份(表1)

图3 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分级图

由图3和表1可看出,风险程度的分级和中国各地洪水情况大体上是相符合的。洪水危险程度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平原区的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其中,尤以经济发达省份最突出,比如:北京、天津、上海、台湾、香港。十级风险中第三、四级风险所占比例尺最大,将近50%,因为这两级危险区分布在中国广大的西部地区,降雨量小且经济发展水平低,所以风险就小。

如果将风险级别分为高风险区和低风险区两

级,那么这两级的分界线大致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的分界线一致。这说明我国洪水灾害与中国的季风气候是密切相关的。

另外,从图3中还可以看出中国七大江河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是洪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同时也是中国经济、人口、固定资产比较密集的地区。七大江河中尤以长江、淮河、海河、珠江的下游风险最

高。对于这些洪水灾害高风险区,一方面要保证河道的通畅,让洪水能够比较顺利地下泻,同时要保护可以调蓄洪水的湖泊、洼地,尽量避免为了经济发展去侵占它们。

 表1 

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分级表

风险级别 分布范围一级西藏东部

二级西藏东南部和青海东南部三级西藏北部和青海大部四级

内蒙古、新疆和甘肃中部

五级云南、四川西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北部、内蒙东南部六级贵州、四川东部、陕西南部、山西、黑龙江北部和中部七级黑龙江东部和西部、吉林、广西北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福建南部八级辽宁、河南北部、湖北北部、湖南大部、广东北部、广西南部、浙江南部、江西北部、福建北部九级河北北部、河南南部、湖北南部、广东中部、江西、海南大部

十级

河北南部、山东、江苏、安徽、台湾以及浙江的沿江地区和广东的沿海地区

3 洪灾发生的驱动因子分析

在中国洪水风险区划的基础上,要想对研究区域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还必须知道产生洪水灾害的主要驱动因子,本文利用影响洪灾的各因子与洪水区划结果图进行逐步回归(逐步引入—剔除法)分

析,按各影响因子对洪灾区划的贡献由大到小依次挑选进入方程,得到影响洪灾区划的主要内在驱动因子。同时,结合全球气候的变化,分析了影响洪灾区划的外在驱动因子。

3.1 影响洪灾风险的外在驱动力

选择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区划结果图中各级别所占面积为因变量Y ,中国逐旬降雨量极值分布图和6~9月月均降雨量方差分布图中各级别所占面积X 1与X 2,中国地势高程图和中国坡度分级图各级别所占面积X 3与X 4,中国河流和湖泊缓冲区图各级别所占面积X 5,中国耕地密度、人口密度、道路密度以及人均GDP 分级图各级别所占面积X 6、X 7、X 8与

4

灾 害 学 21卷 

X9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为便于计算,在分析之前首先将各因子重分类,使各因子具有相同的数据量。回归结果如下:

Y=0.004868+0.323X2+0.628X7

(R2=0.971,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3)

由此可知,危险性因子中的降水变率和经济易损性因子人口密度是影响洪灾风险的主要因子。

降水变率反映了一地的降水量的波动情况,降水变率小,说明年际间降水变动小,降水量比较稳定。反之降水变率大,则年际间降水变动大,往往引起旱涝灾害。从而增加了发生洪灾的危险性。

城市化的加快,使人口急剧向大城市集中,人口密度的增加,加大了对道路、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使单位面积所具有的价值不断增高。这使得这些人口密集的地区,一旦发生洪水,造成的损失就会很大。

3.2 影响洪灾风险的内在驱动力

影响洪灾的外在因子,其产生的内在原因是全球气候的变化,气候变暖使得海平面不断上升,加上南亚季风和东亚季风的突变,使得降水量波动性增大;由于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再加上气候暖干化,使得湖泊、水库的面积不断缩小,降低了其对洪水的调蓄能力。而土地利用的不合理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的撂荒地,降低了地表对于洪水的拦劫能力。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洪水风险越来越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基础建设的加强,国家对于防洪日趋重视,建立了许多防洪设施,对于小的洪水,这些设施起到了一定的防御作用,但是如果洪水一旦超过其承受力,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在这种情况,防洪措施起到了反作用,即导致了一定程度的侥幸心理。这也是一种洪灾风险的内在影响因素。

受洪灾风险内在驱动力的影响,洪水的预报就变得至关重要,有了准确的洪水水情预报,更有利于采取有效的防洪手段。

4 结语

(1)洪水潜在危险性较大的为东南沿海地区,尤其一些湖区为高洪水风险区,这些湖泊的调蓄作用有一定限度,而经常发生的大量降雨极易使湖区水满外溢,给周边地区带来洪灾。为此,一方面,要通过加强、修筑防洪工程建设来降低洪灾的危险性;另一方面,对长江、淮河和嫩江等七大江河中下游平原地区采取退田还湖,利用蓄滞洪区来保证重点地区的安全。

(2)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正好也是经济易损性高的地区,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工业相对集中,而传统的农业也很发达,单位面积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很高,从而潜在的易损性最大。

(3)我国洪水灾害与我国的季风气候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4)降水量的波动和人口密度的增加是造成洪灾风险的外在驱动力,而全球气候变暖,变干和南亚季风和东亚季风的突变,以及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洪灾风险的内在驱动力。防洪的有效性取决于准确的洪水水情预报。

参考文献:

[1] 周成虎,万庆,黄诗峰,等.基于GIS的洪水灾害风险区划研

究[J].地理学报,2000,55(1):15-24.

[2] 张行南,罗健,陈雷,等.中国洪水灾害危险程度区划[J].水

利学报,2000,(3):1-7.

[3] 万庆.洪水灾害系统分析与评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48-162.

[4] 夏正楷,杨晓燕.我国北方4kaB.P.前后异常洪水事件的初

步研究[J].第四纪研究,2003,23(6):667-674.

[5] 魏一鸣,金菊良,杨存建,等.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理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41-147.

[6] 王艳艳,陆吉康,陈浩.洪灾损失评估技术应用[J].水利水

电技术,2002,33(10):30-33.

[7] 刘新立.区域水灾风险评估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5.63-86.

[8] 张万宗,郝风华,等译.洪水与美国-密西西比河的洪泛区管

理[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3.153-182.

[9] 杨秀春,等.中国七大流域水系与洪涝的分维及其关系研究

[J].灾害学,2002,17(3):9-13.

[10]万鲁河.基于GIS的黑龙江省洪水灾害的空间地域组合分析

[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19(1):80-83.

[11]许有鹏,李立国,蔡国民,等.GIS支持下中小流域洪水风险

图系统研究[J].地理科学,2004,24(4):453-457. [12]张金存,等.洪水灾害的遥感监测分析系统研究[J].灾害学,

2001,16(1):39-44.

[13]王轶,王慧玲.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区划及GIS应用研究

[J].勘察科学技术,2004,(6):38-40.

[14]赵红莉,王力,徐永年.基于GIS的山洪及诱发灾害的风险分

析[J].泥沙研究,2004,(5):41-45.

[15]史培军,陈晋,潘耀忠.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机制分析[J].

地理学报,2000,55(2):151-159.

[16]叶笃正,符淙斌,董文杰,等.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若干进展

[J].大气科学,2003,27(4):435-450.

[17]何报寅,张海林,张穗,等.基于GIS的湖北省洪水灾害危险

性评价[J].自然灾害学报,2002,11(4):84-89.

5

 2期 田国珍,等: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及其成因分析

[18]金菊良,等.建立洪水灾情等级模型的实用方案[J].灾害学,

2000,15(2):1-6.

[19]中国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

计出版社,2004.[20]陆德福,等译.美国21世纪洪泛区管理[M].郑州:黄河水

利出版社,2000.18-24.

[21]吴庆洲,等.对20世纪中国洪灾的回顾[J].灾害学,2002,

17(2):62-69.

Flood Risk Zoning and Causal Analysis in China

T IAN Guo-zhen1,LIU Xin-li2,WANG Ping1,ZHA O Xia1and LI Xiang-rong1

(1.Colleg e of Res our ces S cience and T echnology,B eij ing N or mal University,Beij ing100875,China;

2.D ep artment of Risk M anagement and I nsur ance,S chool of E conomics,Peking University,Beij ing100871,China)

Abstract:Flood risk zoning is the base of the floo d risk management.Because o f difficulty in obtaining data,or low reso lution of data,fo r a long time,the flood r isk zo ning w hich can guide floo d co ntrol and floo d insur ance is unav ailable.A new metho d is ado pted to so lve this problem,w ith the help of the GIS softw are and high resolutio n picture(90m)of rain,flo od-r elated slope,buffer of the lake and river,aver ag e GDP,density of the population,road and far ming land.Based on floo d causal analysis and empiristic co efficient,potential flo od zones and vulnerability of socio-eco nom y are o btained and also the flood risk zoning in China is made.With the m ethod of stepw ise regression,by eliminating the influential factors,the main extrinsic dr iv ing forces that cause flood are analyzed.

Key words:China;flood disaster;r isk zo ning;causes

6 灾 害 学 21卷 

中国洪水灾害危险程度区划

中国洪水灾害危险程度区划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复杂,决定了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在世界上属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涝灾害在我国各地灾害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防洪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等各个方面。千百年来,人们在防洪治洪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洪水本身的规律性研究、汛情迅速地采集与传输、正确的洪水预报和计算、科学的优化调度方法等,都已经有了一些有效方法和手段。但在制订防洪规划和调度方案时,决策者不易对我国洪水灾害危险程度空间分布得到全面的了解,对问题的认识常停留在经验性判断阶段,这对于当前的防洪决策来说,是非常不适应的。为了客观地了解我国洪水危险程度的总体分布情况,结合洪水可能引起的灾害,对洪灾损失进行宏观和定性预评估,并对防洪规划和防洪投资提出指导性意见,非常有必要对我国洪灾危险程度进行区划研究。本文在分析我国洪水灾害孕育环境的前提下,采用洪灾成因分析的方法,研究洪灾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与洪灾危险程度间的相关关系,求出危险程度隶属度。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采用多边形叠置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手段,研究洪水危害危险程度区划的方法,进而绘制成区划图。 就洪水灾害而言,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发生洪水,二是要形成灾害。造成洪水的影响因素很多,本文归纳为三个方面,天气因素、径流因素和下垫面地形因素。洪水所造成的损失主要取决于经济因素。根据洪灾的含义,本文的区划研究分两步,洪水危险程度区划和洪灾危险程度区划。 一、气象因素 我国绝大多数河流的洪水都是由暴雨产生的。暴雨不但地区分布不均匀,季节和年际变化也很大。由于我国降雨变化过程的复杂性,使得洪水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也变得非常复杂。但就洪水而言,我们最关心的是一定时段内的降雨总量,也就是说能构成洪水的暴雨。这里的时段,可以是几分钟、几小时或几天。几小时的暴雨,不管强度有多大,由于总量较小,一般难于形成大洪水。降雨过程的时间长度总是有限的,超过七天的比较少见。所以,分析致洪暴雨时,一般考虑一天、三天和七天最大降雨量。其中三天暴雨对洪水形成的影响最具代表性。为此,本文采用全国年最大三天降雨量等值线图,作为天气因素的基本资料。 二、径流因素 径流是降水因素和下垫面产流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径流与降雨虽然不是完全独立的,但也不是完全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同的降雨,在不同的地区,产生的径流量也不同,因而洪水形成的可能性大小也不同。考虑径流因素,主要是反应下垫面产流条件不同的问题。 三、地形因素 从径流形成原理上来说,下垫面对洪水过程的影响可分成两个部分,产流和汇流。产流影响因素在径流分布中得到了反映。而汇流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地形。如陡峻的地形易于快速汇集径流形成山洪,平坦的地形不易于洪水的排泄而易于形成涝灾,河道汇集洪水易于洪水在空间上的转移等。

中国旅游地理大纲

《旅游地理》教学大纲 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所用教材为庞规荃编著的《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教育出版社)。本课程以中国特定地域为研究对象,全面研究了我国旅游资源形成的环境、特点、分布及其开发利用和发展规律,阐述了旅游活动与我国旅游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发展的关系。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 第一编旅游地理概论 第l章年轻的综合性边缘科学——旅游地理学 问题: 1、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2章旅游资源 名词: 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 问题: 1、旅游资源是如何分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对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何在? 第3章旅游开发 名词: 旅游开发 问题: 1、旅游开发应考虑哪些方面的条件? 2、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旅游开发有哪些主要类型? 第4章旅游业规划 问题: 1、旅游规划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2、旅游规划的步骤大体分为哪几方面? 第二编中国旅游地理总论 第l章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旅游地理位置;地貌;风景名山;海岸带;海岸带旅游;康乐气候;风景名胜区 问题: 1、我国风景名山的主要类型和代表名山是什么? 2、熔岩地貌和丹霞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3、我国各类名泉风景区有哪些? 4、我国如何利用气候环境开发旅游项目?我国主要的天气景观有哪些? 5、我国风景名胜可分为几大类?举出代表景区。 6、我国自然保护区有哪些类型? 第2章中国的人文旅游资源 名词: 文物;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园林;红色旅游;风土民情;民俗旅游;博物馆。 问题: 1、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有哪些? 2、我国古代主要水利工程有哪些? 3、说明我国园林的三大类型和代表园林。 4、我国有哪些民族民俗旅游资源? 5、我国博物馆大致可分为哪些类型? 第3章交通与旅游 名词: 旅游线路 问题: 1、说明发展交通运输与旅游大众化的关系。 第三编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第l章旅游地理区划 名词: 旅游区 问题: 1、说明中国旅游地理分区是如何划分的。 第2章京、津、冀旅游区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

11-12学年第2学期旅游地理期末论文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 :灌郁 学号:A12110324 班级:旅游管理1102班 任课教师:绍刚 ... . .

目录 目录 (2) 前言 (3) 一、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概念 (3) 1.1旅游地理区的概念与特点 (3) 1.2旅游地理区划的概念及类型 (3) 1.3旅游地理区划的目的及意义 (4) 1.4旅游地理区划的原则 (4) 二、中国旅游区划经典案例 (5) 2.1中国旅游资源区划 (5) 2.2中国大陆地区旅游季节气候区划 (5) 2.3中国旅游文化区划 (5) 2.4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5) 三、我国旅游区划方案 (6) (一)华北—华夏文化—古都古迹名胜旅游区 (6) (二)华中—荆楚文化—湖山峡谷旅游区 (6) (三)华东—吴越文化—江南山水园林旅游区 (7) (四)华南—岭南文化—亚热带、热带山水景观旅游区 (7) (五)东北—关东文化—林海雪原、火山景观旅游区 (7) (六)西南—民族风情—奇山秀水、高山峡谷旅游区 (8) (七)西北—丝路文化—干旱荒漠、绿洲旅游区 (8) (八)蒙—蒙文化—塞外草原风光旅游区 (8) (九)青藏—藏文化—高原寒旱草原、冰雪旅游区 (9) (十)港澳台—中西文化—海岛、海湾现代风貌旅游区 (9) 四、结语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我国旅游区划方案 (11) ... . .

旅游区划的原则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 前言 中国地域辽阔、起源古老、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多元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及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着时空分布的不平衡,导致中国旅游资源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异。中国旅游地里区划已有很多方案,但迄今为止还尚未进行正式的旅游区划。本文仅是笔者个人提出的中国旅游区划方案,如有偏颇之处尽请谅解。 一、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概念 1.1旅游地理区的概念与特点 旅游地理区简称旅游区,是在现代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地域旅游单元,是指含有若干共性特征的风景名胜地域综合体。它是在旅游景观即自然风景发生的自然地理基础和人文景观形成的人文地理基础上具有相对一致性和共同联系,并以旅游城市为中心和旅游接待设施为主要标志,以广泛的外旅游经济联系为纽带的开放型地域旅游综合体,是属于风景区之上的高层次、主系统的大尺度风景名胜地域。 从旅游地理区的概念出发,一般而言,旅游地理区具有如下特征: ①系统性。旅游地理区在职能上和地域上都是完整的,具有已配套的社会功能,其中首要的是恢复和增强旅游者的健康、体力、能力和精力,满足其精神与物质的要求。 ②地域性。旅游地理区以一定地域空间为载体,每一个旅游区都包含有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至少有一个完善的旅游中心或旅游组织基地及发达的旅游交通网络联系外,是一个结构有序的开放系统。 ③层次性。旅游地理区有不同功能类型和不同等级层次之分,各个层次结构的旅游地理区有机组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旅游区系统。这一特性使旅游区划和旅游地理区的分级分等研究与管理成为可能。 旅游区具有组织区域旅游活动的机构、设施和功能,加入了人为干预作用,是一个有预定目的、可控的复合系统,从而有利于从整体上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最优管理和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区的功能,实现综合最优化效果。 1.2旅游地理区划的概念及类型 旅游地理区划是人们根据不同目的,依照不同要求和指标,对一定地域的旅游资源与环境进行地理区划划分。一般将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类似,与邻区有显著地地域差异,而区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较为密切的地区划分为一个旅游地理区。旅游地理区划所划分出的旅游 ... . .

中国洪水和洪水灾害分布及形成的特点

中国洪水和洪水灾害分布及形成的特点 1、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差异很大,社会经济历史发展悠久,因而洪水、洪灾形成分布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由于受青藏高原隆起的影响,形成自西向东的三个阶梯的地形和东部季风气候的特点,因此暴雨洪水主要形成于三个阶梯的过度地带,特别集中于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过渡地带迎风面,形成自医巫闾山、燕山、太行山、伏牛山、雪峰山东侧的强暴雨洪水集中带;同时在季风和热带气旋影响下,又有一条自辽东半岛至东南沿海以热带气旋和台风暴雨为主形成的洪水和强风暴潮集中带。 2、在长期地质演变、特别是第四纪地质演变的影响下,形成了自西向东流的中国主要江河,并在中国地形的第三阶梯各河流的中下游形成了广阔的冲积平原,以及各河流上中游的河谷平川、阶地及大小不等的盆地。这些冲积平原、河谷川地既是河川径流,不仅是洪水的宣泄、滞蓄场所,又是土地肥沃、热量充足,可供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土地资源。 3、在人口不断增加的压力下,开垦冲积平原土地,发展生产,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在世界文明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这些土地的开发利用侵占了河川径流,特别是洪水的宣泄出路和滞蓄场所,人类进入了洪水风险区,给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带来灾害。为了减少洪水风险,人类开始修建防洪设施,主要是堤防,这样就进一步限制了洪水的出路,于是洪水灾害逐步发展,不断增加了洪水对人类的危害。 4、中国自古以来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绝大部份的人口集中在主要江河的中下游广大冲积平原以及河谷川地、盆地。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与水争地愈演愈烈,不断修堤束水,河道愈来愈窄,堤防愈来愈高,主要江河中下游的河道行洪能力远远低于上中游的洪水来量,依靠堤防,高出地面行洪已成为普遍现象。由于广大冲积平原和河川谷地,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在当代已经远远超过土地承载能力,与水争地仍然势不可挡,土地的开发利用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天然湖泊、湿地、洼地,这些自然滞蓄洪水的场所逐步缩小或消失,人的生存发展空间已很少回旋余地。人与洪水的矛盾日趋严重,即使不断修建防洪工程设施,在大洪水和特大洪水时也难于保证全部生活和生产空间的安全,必须主动和被迫放弃一部分土地增加洪水宣泄和调蓄场所,才能保证其余地区的安全。这一特点在中国特别突出,是考虑防洪减灾的基本出发点。 5、由于河谷平川、盆地和广大冲积平原人口稠密,无论是修建水库,或展宽河道扩大河道泄洪能力,或进行临时分蓄洪水,都必迁移安置大量人口,在可开发利用土地严重紧缺的情况下,投入巨大,社会环境影响长期难以解决,依靠工程措施提高防洪能力有一定限度。因此,主要靠加高堤防,高水位行洪,保护生产和财产安全,其结果是堤防越修越高,溃堤泛滥的风险越来越大。由于土地的稀缺,天然蓄滞洪湖泊、人工水库、行洪河道的洲滩、河床不断遭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设置行洪障碍,进一步减少河、湖、水库行蓄洪能力,在中小洪水时即有大量土地淹没,出现大量灾民,造成相当数量的经济损失。 6、在河流上中游山地丘陵区,由于土地过垦、林木过伐、草原过牧以及开矿、修路不同时进行水土保持措施,造成严重水土流失,进入河道的泥沙不断增加,造成河道、湖泊、水库的大量淤积,特别是北方多泥沙河流,河床不断升高,地上“悬河”不断增加,成为平原河道中洪水威协极为严重的部分,黄河下游最为突出。 7、广大冲积平原由于筑堤高水行洪,一般洪水位均高出两侧耕地高程,排涝困难,经长期的洪涝治理,大部地区已形成排洪、除涝两套系统。滨海地区河道可直接入海,均已形成洪涝分开,洪涝分排的格局,如苏北地区、海河流域的平原地区;长江中下游以及其以南地区的封闭式圩垸,内部建立排水、蓄滞涝水系统,并建设强大的动力抽排工程,在汛期除利用河道低水行洪期间,开闸自流排水外,大部时间依靠泵站抽水排涝;在河道之间地区,也建立专门的排水河道和临时滞蓄涝水场所,利用主要河道低水行水时,抢排涝水。妥善处理主要江河与广大平原的排涝关系是防洪的主要课题,也是减少水灾损失的重要措施。在汛期高水行洪时,保证堤防不溃决,即可减少淹没面积、积水深度和淹没历史;同时为抽排提供阵地,为尽快排涝恢复生产提供了条件。几个大洪水年,涝水淹没耕地虽然面积不大,但农业仍未大幅度减产,河道防洪堤防的安全和强大的排涝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还须看到高水行洪时,大量动力抽排涝水进入行洪河道,增加了河道的行洪负担和防汛抢险的困难,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8、当代大江大河沿岸,河口三角洲地带出现的城市集镇群,为防洪带来新的课题。在防洪措施上,不仅要保点,而且要保线或面。在建设防洪减灾体系方面,必须有新的思路和措施。 根据上述中国洪灾和防洪的特点,中国防洪减灾的重点地区,即大江大河中下游广大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上中游河谷平川、盆地,防洪减灾的根本立足点在于土地的科学利用和严格的管理。采取综

国内外灾害数据库汇总表

国内外灾害数据库汇总 与灾害相关的各类数据是进行灾害预测、灾情评估、灾后救援等工作的基础,国内外相关组织机构和部门对灾害数据库的建设非常重视,纷纷启动数据库建设项目,组织专门机构和人员开展灾害数据库建设工作。据统计,网上可检索到的灾害数据库就有40个,国外组织机构建设和维护的灾害数据库有26个,中国有14个(刘耀龙等,2008)。 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特别重视灾害数据库建设及灾害数据信息共享,已建成的灾害数据库一般都可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表1列出了15个国外主要的灾害数据库,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欧盟(EU)、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比利时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组织建设的各类灾害数据库(含全球性的或本国内的)。美国对灾害数据库的建设贡献甚大,不仅建成了全球性的综合灾害数据库,还建成了包括海啸、地震等在内的各类专题灾害数据库。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灾害数据库在建设时就考虑到了数据共享的需要,在数量、可访问性到记录灾害种类(复合灾害群)、检索条件及查询结果等的设计上均有利于灾害信息在本国及国际范围的流通与共享,灾害数据库建设较为规范,灾害数据信息共享程度高。

从互联网上可以查到,我国已建成一批灾害数据库,但是这些数据库中灾害数据的标准不统一,数据来源的可靠性与广泛性有待商榷,数据管理范式,包括灾害特征类、字段名称、对应数据类型等规范的确定、典型的关系数据库结构应用与国际同类数据库不一致,互访与接轨中存在明显的不协调,难以实现有效共享。并且,已建成并在网上发布的这些灾害数据库一般是依托某个项目进行,数据的后续更新和维护不及时,甚至某些数据库中的数据截止某个时间后就再也没有更新,表2列出了国内8个主要灾害数据库的基本情况,其中大部分在线发布的数据已不再更新。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1、中文名称:中国旅游地理 2、英文名称: 二、课程简介 该课程分四大部分。首先,揭示了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任务,叙述了旅游的产生与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阐明了旅游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次,阐述了旅游资源的概念及主要类型,分述了各种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特征,分布规律及与旅游的关系;第三,提出了旅游地理区划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及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对象和主要的旅游区,分析了各旅游经济区中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规律和旅游线路的布局特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发展旅游业的地理条件和经济基础,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旅游产品的特色,旅游景点的开发利用情况等;第四,旅游交通地理,论述了旅游与交通的关系及旅游交通的特点与分类,主要旅游交通的方式及其发展趋势等。 三、适用专业 全校所有专业。 四、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任意选修课,在各专业教学中起辅修作用,加强学生文化修养和扩大知识面。 五、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中国旅游地理学概述 1、内容: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任务,旅游的产生和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等。 2、要求:通过学习,了解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史与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国民经济的重大影响。掌握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任务,熟悉与旅游地理学研究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明确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 (二)旅游资源概述 1、内容:旅游资源概念,分类原则和基本类型,旅游资源的特性等。 2、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的研究范畴,了解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及分类方法,弄清旅游资源的特性。 (三)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1、内容:自然风光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各类型资源的旅游价值。地貌、水域、气候天象、生物等。 2、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自然风光旅游资源中的各类型资源对旅游的作用,掌握自然风光旅游资源中各类型资源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各类型资源在我著名景区景点中的分布情况。(四)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1、内容: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各类型资源的旅游价值。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古迹和建筑、宗教文化、风土民情等。 2、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中的各类型资源的特色及其旅游价值,分析各类型人文景观资源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掌握开发和利用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的一般要求。 (五)旅游交通地理 1、内容:旅游交通概念及主要类型、特点,中国旅游交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等。 2、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与交通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掌握旅游交通网络的结构及

中国洪水灾害危险程度区划

中国洪水灾害危险程度区划 (1)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复杂,决定了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在世界上属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涝灾害在我国各地灾害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防洪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等各个方面。千百年来,人们在防洪治洪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洪水本身的规律性研究、汛情迅速地采集与传输、正确的洪水预报和计算、科学的优化调度方法等,都已经有了一些有效方法和手段。但在制订防洪规划和调度方案时,决策者不易对我国洪水灾害危险程度空间分布得到全面的了解,对问题的认识常停留在经验性判断阶段,这对于当前的防洪决策来说,是非常不适应的。为了客观地了解我国洪水危险程度的总体分布情况,结合洪水可能引起的灾害,对洪灾损失进行宏观和定性预评估,并对防洪规划和防洪投资提出指导性意见,非常有必要对我国洪灾危险程度进行区划研究。本文在分析我国洪水灾害孕育环境的前提下,采用洪灾成因分析的方法,研究洪灾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与洪灾危险程度间的相关关系,求出危险程度隶属度。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采用多边形叠置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手段,研究洪水危害危险程度区划的方法,进而绘制成区划图。 就洪水灾害而言,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发生洪水,二是要形成灾害。造成洪水的影响因素很多,本文归纳为三个方面,天气因素、径流因素和下垫面地形因素。洪水所造成的损失主要取决于经济因素。根据洪灾的含义,本文的区划研究分两步,洪水危险程度区划和洪灾危险程度区划。 一、气象因素 我国绝大多数河流的洪水都是由暴雨产生的。暴雨不但地区分布不均匀,季节和年际变化也很大。由于我国降雨变化过程的复杂性,使得洪水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也变得非常复杂。但就洪水而言,我们最关心的是一定时段内的降雨总量,也就是说能构成洪水的暴雨。这里的时段,可以是几分钟、几小时或几天。几小时的暴雨,不管强度有多大,由于总量较小,一般难于形成大洪水。降雨过程的时间长度总是有限的,超过七天的比较少见。所以,分析致洪暴雨时,一般考虑

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及其成因分析

第21卷第2期灾 害 学Vol.21No.2 2006年6月JOURN AL OF CAT ASTROPHOLOGY Jun.2006   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及其成因分析 田国珍1,刘新立2,王平1,赵霞1,李向荣1 (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 2.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北京100871) 摘要:洪水灾害风险区划是洪水风险管理的基本依据。长期以来,受数据收集以及分辨率的影响,中国一直缺乏可以指导相关部门进行洪水风险控制及洪水保险的洪灾风险区划。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空间分析模块,基于高分辨率(90m)的全国降雨、地形坡度、河流湖泊缓冲区、人均GD P、人口密度、道路密度和耕地密度等影响水灾发生的风险因子图,采用水灾成因分析法和经验系数法,得到洪水的潜在危险区和经济易损区,进而得到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在此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法,逐步剔除各影响因子后,对引发洪灾的主要外在驱动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区划;成因 中图分类号:P426.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1X(2006)02-0001-06 中国地域辽阔,洪水灾害频繁发生,大约2/3的国土面积有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危害程度的洪水灾害。洪涝灾害在各种灾害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仅长江流域2004年汛期就有782个县市和7630万人受灾,洪涝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因此,进行系统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将洪水灾害的风险成本降到最低程度,对于社会的和谐以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将洪水保险作为国家管理洪泛区的一种重要手段的国家,其实行的国家洪水保险计划(NFIP)是洪灾风险管理的成功典范。实践证明,美国的国家洪水保险制度是可行的、有效的。 进行洪水风险管理的一个关键技术就是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对此,许多学者在省级尺度上做了一些工作,如有黑龙江、湖北等省洪水灾害空间分析,也有一些工作以整个流域为研究对象,如长江,辽河等流域的危险程度区划。对于全国范围的洪水灾害风险区划虽然有一些相关工作,但分辨率及选用的影响因子较少,在科学性和实用性方面都有待提高。此外,现有工作主要是灾害的空间分析以及危险程度区划,对风险的空间分布的研究较少。为了客观地反映中国洪水风险程度的总体分布情况,本文在对水灾风险因素以及水灾风险损失的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水灾成因分析的方法,研究水灾风险的影响因素,利用经验系数法研究水灾的经济易损性。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对中国可能产生洪灾损失的七大江河进行了风险的定性评估,初步揭示出目前中国水灾风险的时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逐步回归法得到中国水灾风险的主要驱动力,对防洪规划和洪水保险计划提出指导性意见。 1 研究数据和技术分析 1.1 研究数据 洪水风险是洪水危险性和社会经济易损性的综合结果。洪水危险性的产生有多种因素。例如,天气异常连降暴雨、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地势平坦、夏季降水等。通过对中国洪水灾害多发生区的实地考察和特征分析,综合国内外常采用的因子,兼顾考虑因子是否方便在GIS中存取、表达和计算,本文初选了降雨、地形坡度、河流湖泊缓冲区三种因素作为中国洪水灾害的主要成灾因素来进行危险性分析,其中降雨是灾害的触发因子,降雨量和降水变率越大,越易成灾。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影响因素有农业、住宅和工商业、运输系统、航运、 收稿日期:2005-11-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02J A790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01003)资助作者简介:田国珍(1981-)女,山西太原人,硕士生,地理信息系统方向.

行政区划代码完整编辑版

-* 省省区域代码市区市区域代码 北京市110000 东城区110101 西城区110102 朝阳区110105 丰台区110106 石景山区110107 海淀区110108 门头沟区110109 房山区110111 通州区110112 顺义区110113 昌平区110114 大兴区110115 怀柔区110116 平谷区110117 密云区110118 延庆区110119 天津市120000 和平区120101 河东区120102 河西区120103 南开区120104 河北区120105 红桥区120106 东丽区120110 西青区120111 津南区120112 北辰区120113 武清区120114 宝坻区120115 滨海新区120116 宁河区120117 静海区120118 蓟州区120119 河北省130000 石家庄市130100 唐山市130200 秦皇岛市130300 邯郸市130400 邢台市130500 保定市130600 张家口市130700

-* 承德市130800 沧州市130900 廊坊市131000 衡水市131100 山西省140000 太原市140100 大同市140200 阳泉市140300 长治市140400 晋城市140500 朔州市140600 晋中市140700 运城市140800 忻州市140900 临汾市141000 吕梁市141100 内蒙古自治区150000 呼和浩特市150100 包头市150200 乌海市150300 赤峰市150400 通辽市150500 鄂尔多斯市150600 呼伦贝尔市150700 巴彦淖尔市150800 乌兰察布市150900 兴安盟152200 锡林郭勒盟152500 阿拉善盟152900 辽宁省210000 沈阳市210100 大连市210200 鞍山市210300 抚顺市210400 本溪市210500 丹东市210600 锦州市210700 营口市210800 阜新市210900 辽阳市211000 盘锦市211100 铁岭市211200 朝阳市211300

行政区划代码完整版

省省区域代码市区市区域代码 北京市110000东城区110101西城区110102朝阳区110105丰台区110106石景山区110107海淀区110108门头沟区110109房山区110111通州区110112顺义区110113昌平区110114大兴区110115怀柔区110116平谷区110117密云区110118延庆区110119 天津市120000和平区120101河东区120102河西区120103南开区120104河北区120105红桥区120106东丽区120110西青区120111

津南区120112北辰区120113武清区120114宝坻区120115滨海新区120116宁河区120117静海区120118蓟州区120119 河北省130000石家庄市130100唐山市130200秦皇岛市130300邯郸市130400邢台市130500保定市130600张家口市130700承德市130800沧州市130900廊坊市131000衡水市131100 山西省140000太原市140100大同市140200阳泉市140300长治市140400晋城市140500朔州市140600

晋中市140700运城市140800忻州市140900临汾市141000吕梁市141100 内蒙古自治区150000呼和浩特市150100包头市150200乌海市150300赤峰市150400通辽市150500鄂尔多斯市150600呼伦贝尔市150700巴彦淖尔市150800乌兰察布市150900兴安盟152200锡林郭勒盟152500阿拉善盟152900 辽宁省210000沈阳市210100大连市210200鞍山市210300抚顺市210400本溪市210500丹东市210600锦州市210700营口市210800

最新23中国的水文灾害汇总

23中国的水文灾害

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2.分析洪水灾害、风暴潮等灾害的形成原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洪水灾害的特点、分布、成因与危害。 (2)掌握风暴潮灾害的类型、时空差异和危害。 (3)掌握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气候、地貌和水文因素,分析我国洪涝灾害的形成和分布。 (2)结合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分析风暴潮的时空差异和危害。 (3)联系长江流域的水文灾害,分析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灾情状况与解决对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我国国情,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建立良好的人地共存和协调发展关系。 教材分析 第二章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和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而本节的水文灾害是其中的一种,所以是本章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节主要介绍对我国危害最大的两种水文灾害——洪涝灾害和风暴潮灾害。其中洪涝灾害是经济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我国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而西高东低的地形地势特点又决定了我国河流自西向东流的水文特点,因此东部季风区降水多,且暴雨集中,加上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洪涝灾害严重,而东部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区,乱砍滥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於积,河床抬高,围湖造田,使湖泊对干流的调蓄能力也在下降,洪涝灾害越来越严重。我国东部海岸地带同时还受台风带来的风暴潮的影响,这里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又加大了灾情的严重性。因此,联系中国的气候、地貌和水文等知识以及人类活动影响分析中国水文灾害的特点、分布和形成原因是本节的重点,而中国水文灾害的形成原因又是本节内容的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出示幻灯片) (师生共同分析上述文言文,引入新课)

中国的洪涝灾害(教案)

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并对防洪提出建议. 2.理解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活动规律与洪涝灾害发生的相互关联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实验,并根据图片和资料,综合分析淮河(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结合我国洪涝灾害发生和分布的特点,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洪涝灾害发生的地理机制和规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人类活动可能对自然灾害产生诱发和加剧的影响作用,进一步确立起人地和谐、保护环境的观念,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坚定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1.中国洪涝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2.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活动规律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模拟实验, 教学设计: <导入>播放图片录像---98抗洪视频. 中国的洪涝灾害 1.出示<20世纪90年代我国洪涝灾情>表.请学生据表中数据说出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特点(现状)。 2.以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为例,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探究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1)(实验模拟1:用一剪口透明塑料瓶,在靠其底部的壁上开一口,并接上一段引水管,模拟洪水的发生。)观察实验并思考:瓶口溢水与哪些因素有关?(水,容器体积,出水管)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个因素?(水) (2)思考: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水,出水管,容器体积分别模拟洪涝发生地区的哪些要素或能力?(水――降水;出水管――河流泄洪能力;容器体积――洪涝发生地区河湖水库等的蓄水能力) (3)(实验模拟2:取等量的二份水,分别以不同速度向容器内注水。)观察并思考:怎样的降水容易引发洪涝?我国降水有什么特点?暴雨发生的机会多吗?(板画并解释我国夏季风北进与雨带的时空分布,说明我国暴雨范围广、历时长、强度大、频率高等特点,成为我国洪涝灾害易发的最主要原因) (4)(实验模拟3:将水均匀较快的速度注入容器,并调节出水管的角度。)观察:出水管怎么放更容易使水位升高。并展示淮河流露地形图,思考分析:淮河流域地形与洪涝的关系。(5)展示淮河流域水系图。观察流域支流和河道情况。思考:淮河流域河流水系与洪涝的关系。 (6)展示淮河中上游(与树争地)和中下游(与水争地)地貌图(google earth截图),分析人类活动与流域洪涝灾害的关系。 (7)交流探讨:针对中国的实际,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有利的措施防治洪涝? (8)练习――展示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移动示意图思考:夏季风进退、强弱与我国旱涝灾害的关系 3小结 4板书

全国各地行政区划代码及身份证号前6位对照表

全国各地行政区划代码及身份证号前6位对 照表 110000 北京 110101 东城区 110102 西城区 110105 朝阳区 110106 丰台区 110107 石景山区 110108 海淀区 110109 门头沟区 110111 房山区 110112 通州区 110113 顺义区 110114 昌平区 110115 大兴区 110116 怀柔区 110117 平谷区 110228 密云县 110229 延庆县 120000 天津 120101 和平区 120102 河东区 120103 河西区 120104 南开区 120105 河北区 120106 红桥区 120110 东丽区 120111 西青区 120112 津南区 120113 北辰区120114 武清区 120115 宝坻区 120116 滨海新区 120221 宁河区 120223 静海区 120225 蓟县 130000 河北 130100 石家庄 130102 长安区 130103 桥东区 130104 桥西区 130105 新华区 130107 井陉矿区 130108 裕华区 130109 藁城区 130110 鹿泉区 130111 栾城区 130121 井陉县 130123 正定县 130125 行唐县 130126 灵寿县 130127 高邑县 130128 深泽县 130129 赞皇县 130130 无极县 130131 平山县 130132 元氏县 130133 赵县 130181 辛集市 130183 晋州市 130184 新乐市 130200 唐山市 130202 路南区 130203 路北区 130204 古冶区 130205 开平区 130207 丰南区 130208 丰润区 130223 滦县 130224 滦南县 130225 乐亭县 130227 迁西县 130229 玉田县 130230 曹妃甸区 130281 遵化市 130283 迁安市 130300 秦皇岛 130302 海港区 130303 山海关区 130304 北戴河区 130321 青龙县 130322 昌黎县 130323 抚宁县 130324 卢龙县 130400 邯郸 130402 邯山区 130403 丛台区 130404 复兴区 130406 峰峰矿区 130421 邯郸县 130423 临漳县 130424 成安县 130425 大名县 130426 涉县 130427 磁县 130428 肥乡县 130429 永年县 130430 邱县 130431 鸡泽县 130432 广平县 130433 馆陶县 130434 魏县 130435 曲周县 130481 武安市 130500 邢台 130502 桥东区 130503 桥西区

中国的洪涝灾害(教案)

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并对防洪提出建议. 2.理解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活动规律与洪涝灾害发生的相互关联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实验,并根据图片和资料,综合分析淮河(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结合我国洪涝灾害发生和分布的特点,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洪涝灾害发生的地理机制和规律.(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人类活动可能对自然灾害产生诱发和加剧的影响作用,进一步确立起人地和谐、保护环境的观念,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坚定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1.中国洪涝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2.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活动规律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模拟实验, 教学设计: <导入>播放图片录像---98抗洪视频. 中国的洪涝灾害 1.出示<20世纪90年代我国洪涝灾情>表.请学生据表中数据说出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特点(现状)。 2.以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为例,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探究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1)(实验模拟1:用一剪口透明塑料瓶,在靠其底部的壁上开一口,并接上一段引水管,模拟洪水的发生。)观察实验并思考:瓶口溢水与哪些因素有关?(水,容器体积,出水管)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个因素?(水) (2)思考: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水,出水管,容器体积分别模拟洪涝发生地区的哪些要素或能力?(水――降水;出水管――河流泄洪能力;容器体积――洪涝发生地区河湖水库等的蓄水能力) (3)(实验模拟2:取等量的二份水,分别以不同速度向容器内注水。)观察并思考:怎样的降水容易引发洪涝?我国降水有什么特点?暴雨发生的机会多吗?(板画并解释我国夏季风北进与雨带的时空分布,说明我国暴雨范围广、历时长、强度大、频率高等特点,成为我国洪涝灾害易发的最主要原因) (4)(实验模拟3:将水均匀较快的速度注入容器,并调节出水管的角度。)观察:出水管怎么放更容易使水位升高。并展示淮河流露地形图,思考分析:淮河流域地形与洪涝的关系。 (5)展示淮河流域水系图。观察流域支流和河道情况。思考:淮河流域河流水系与洪涝的关系。 (6)展示淮河中上游(与树争地)和中下游(与水争地)地貌图(google earth截图),分析人类活动与流域洪涝灾害的关系。 (7)交流探讨:针对中国的实际,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有利的措施防治洪涝? (8)练习――展示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移动示意图思考:夏季风进退、强弱与我国旱涝灾害的关系 3小结 4板书

行政区划代码完整版

省省区域代码市区市区域代码 东城区110101 西城区110102 朝阳区110105 丰台区110106 石景山区110107 海淀区110108 门头沟区110109 房山区110111 北京市110000 通州区110112 顺义区110113 昌平区110114 大兴区110115 怀柔区110116 平谷区110117 密云区110118 延庆区110119 和平区120101 河东区120102 河西区120103 南开区120104 河北区120105 红桥区120106 东丽区120110 西青区120111 天津市120000 津南区120112 北辰区120113 武清区120114 宝坻区120115 滨海新区120116 宁河区120117 静海区120118 蓟州区120119 石家庄市130100 唐山市130200 秦皇岛市130300 河北省130000 邯郸市130400 邢台市130500 保定市130600 张家口市130700

承德市130800 沧州市130900 廊坊市131000 衡水市131100 太原市140100 大同市140200 阳泉市140300 长治市140400 晋城市140500 山西省140000 朔州市140600 晋中市140700 运城市140800 忻州市140900 临汾市141000 吕梁市141100 呼和浩特市150100 包头市150200 乌海市150300 赤峰市150400 通辽市150500 鄂尔多斯市150600 内蒙古自治区150000 呼伦贝尔市150700 巴彦淖尔市150800 乌兰察布市150900 兴安盟152200 锡林郭勒盟152500 阿拉善盟152900 沈阳市210100 大连市210200 鞍山市210300 抚顺市210400 本溪市210500 丹东市210600 辽宁省210000 锦州市210700 营口市210800 阜新市210900 辽阳市211000 盘锦市211100 铁岭市211200 朝阳市211300

中国这些年来的重大自然灾害总结

日云总结中国这些年的重大自然灾害1931年8月,长江发生大洪水。 洪灾遍及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等省,中下游淹没农田5000多万亩,淹死14.5万人。其中两湖灾情最重,湖北70个县中就有50个县受灾。 1950年7月——淮河大水 河南、皖北许多地方一片汪洋,水灾淹没土地3400余万亩,灾民1300万。 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 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降水量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致使江河水位猛涨,汉口长江水位高达29.73米,较历史最高水位的1931 年高出14.5米。虽然沿江人民做出了极大努力保卫荆江大堤,

从而保证了武汉市和南京市的安全,但却淹没农田 4755万亩,1888万人受灾,财产损失在100亿元以上。 1959一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1959年全国干旱范围广,旱情严重; 1960年干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早情重,春季又出现倒春寒; 1961年旱情较重,冬小麦遭受“卡脖旱”,北方冬麦区还遭受较重的于热风危害。所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连续二年没有完成国民经济计划,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相当困难,加上长期劳动紧张和疾病流行,人口非正常死亡增加,仅1960年统计,全国总人口净减少1000万人。 1963年8月,海河大水。

8月上旬河北省连续7天下了5场暴雨,其中内丘县樟狐公社过程降水量2050毫米,暴雨面积大,过程总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面积达 5560平方公里,淹没104个县市7294多万亩耕地,水库崩塌,桥梁被毁,京广线中断,天津告急, 2200余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60亿元。 1966年3月8日,邢台地震。 死亡8182人,受伤 51395人,倒塌房屋508万间。 1970年1月5日,通海地震。 死亡15621人,受伤 26783人,倒塌房屋338456间。 1975年8月,河南大水。

全国行政区划代码表

中国城市(地区)行政区划代码表 区划代码城市名称区划代码城市名称1100北京市4200湖北省 1100北京市市辖区4201湖北省武汉市 1102北京市县4202湖北省黄石市 1200天津市4203湖北省十堰市 1201天津市市辖区4205湖北省宜昌市 1202天津市县4206湖北省襄樊市 1300河北省4207湖北省鄂州市 1301河北省石家庄市4208湖北省荆门市 1302河北省唐山市4209湖北省孝感市 1303河北省秦皇岛市4210湖北省荆州市 1304河北省邯郸市4211湖北省黄冈市 1305河北省邢台市4212湖北省咸宁市 1306河北省保定市4213湖北省随州市 1307河北省张家口市4228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308河北省承德市4290湖北省省直辖行政单位 1309河北省沧州市4300湖南省 1310河北省廊坊市4301湖南省长沙市 1311河北省衡水市4302湖南省株洲市 1400山西省4303湖南省湘潭市 1401山西省太原市4304湖南省衡阳市 1402山西省大同市4305湖南省邵阳市 1403山西省阳泉市4306湖南省岳阳市 1404山西省长治市4307湖南省常德市 1405山西省晋城市4308湖南省张家界市 1406山西省朔州市4309湖南省益阳市 1407山西省晋中市4310湖南省郴州市 1408山西省运城市4311湖南省永州市 1409山西省忻州市4312湖南省怀化市 1410山西省临汾市4313湖南省娄底市 1411山西省吕梁市4331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500内蒙古自治区4400广东省 1501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4401广东省广州市 1502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4402广东省韶关市 1503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4403广东省深圳市 1504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4404广东省珠海市 1505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4405广东省汕头市 1506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4406广东省佛山市 1507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4407广东省江门市 1508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4408广东省湛江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