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1学年方程式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2021学年方程式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2021学年方程式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2021学年方程式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方程式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实验目的:掌握用方程式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

实验要求:了解方程式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的理论原理及利用计算机

软件用方程式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的实际操作过程。

实验用软件:Excel 2003

实验原理:解释用方程式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实验内容:

1、实验用样本数据:

研究香港2001-2010年人均本地居民生产总值

依次录入数据如下:

2、实验步骤:

1、对i进行赋值,取值范围为1-9

(1)激活C2单元格——在C2单元格键入“1”——右键拖动C2单元格填充柄到C10单元格——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序列”——修改弹出窗口的参数,选择“序列产生在”“列”,选择“类型”为“等

比序列”,设置“步长值”为“1”(此项为系统默认则不修改),设置“终止值”为“9”,如下图所示:

(2)序列填充效果如下图所示:

2、激活E2单元格,输入“平均发展速度”——激活F2单元格,设置平均发展速度为 1.1,如下图所示:

3、求i x的取值

(1)激活D2单元格——在D2单元格键入公式,公式为“=F$2^C2”——按回车键,得出1x的取值,如下图所示:

(2)单击D2单元格,左键拖动填充柄到D10单元格,求出的各个取值,得出i x各个取值如下图所示:

4、求sum(B3:B11)/B2

(1)激活B12单元格,在数据编辑区键入公式

“=sum(B3:B11)/B2”,如下图所示:

(2)按回车键,得出sum(B3:B11)/B2的取值,如下图所示:

5、求

9

1

i

i

x的值

(1)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对象”选项,如下图所示:

(2)弹出如下窗口——选择“Kingsoft Equation 3.0”——单击“确定”,如下图所示:

(3)单击“确定”后,弹出公式编辑器,选择“求和模板”——点击选择符合要求的“求和模板”,即,如下图所示:

(4)生成求和模板,如下图所示:

(5)在下方输入“i=1”——在上方输入“9”,如下图所示:

(6)单击右边的虚形框——选择“底线和顶线模板”——选择模板,如图所示:

(7)在虚形框中输入“x”,如下图所示:

(8)同时选择x和顶线,如下图所示:

(9)选择“上标和下标模板”——选择模板,如下图所示:(10)生成如图所示公式模板:

(11)在右上角的虚形框中输入“i”,生成想要的公式,如下图所示:

(12)生成公式后,把9

1

i

i

x拖动到E3单元格——调整E3单元

格的行宽,使之与9

1

i

i

x大小相适应——激活F3单元格,输入

“=SUM(D2:D10)”,结果如下图所示:

6、规划求解

(1)单击“工具”菜单——选择“加载宏”选项——在弹出的

窗口中选择“规划求解”选项框——点击“确定”,如下图所示:

(2)在弹出的窗口中修改各参数值,“设置目标单元格”为“$F$3”,选择“值为”,并在其后面的输入框内输入sum(B3:B11)/B2的计算结果,设置“可变单元格”为“$F$2”(即平均发展速度的取值),如下图所示:

(3)点击“求解”,得出规划求解结果——点解“确定”,如下图所示:

(4)得出规划求解结果,求出平均发展速度为 1.101983488,如下图所示:

2021学年方程式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方程式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实验目的:掌握用方程式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 实验要求:了解方程式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的理论原理及利用计算机 软件用方程式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的实际操作过程。 实验用软件:Excel 2003 实验原理:解释用方程式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实验内容: 1、实验用样本数据: 研究香港2001-2010年人均本地居民生产总值 依次录入数据如下: 2、实验步骤: 1、对i进行赋值,取值范围为1-9 (1)激活C2单元格——在C2单元格键入“1”——右键拖动C2单元格填充柄到C10单元格——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序列”——修改弹出窗口的参数,选择“序列产生在”“列”,选择“类型”为“等

比序列”,设置“步长值”为“1”(此项为系统默认则不修改),设置“终止值”为“9”,如下图所示: (2)序列填充效果如下图所示: 2、激活E2单元格,输入“平均发展速度”——激活F2单元格,设置平均发展速度为 1.1,如下图所示:

3、求i x的取值 (1)激活D2单元格——在D2单元格键入公式,公式为“=F$2^C2”——按回车键,得出1x的取值,如下图所示: (2)单击D2单元格,左键拖动填充柄到D10单元格,求出的各个取值,得出i x各个取值如下图所示: 4、求sum(B3:B11)/B2 (1)激活B12单元格,在数据编辑区键入公式

“=sum(B3:B11)/B2”,如下图所示: (2)按回车键,得出sum(B3:B11)/B2的取值,如下图所示: 5、求 9 1 i i x的值 (1)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对象”选项,如下图所示:

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

1.4 测量平均速度 练习题 学习目标:能利用速度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各种计算。 一、选择题 1、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 平均速度是用来精确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的 C. 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D. 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2、某同学从甲地到乙地,前200m 以4m/s 的速度步行,后1000m 以10m/s 的 速度乘车,则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7m/s B 、5m/s C 、8m/s D 、9m/s 3、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 段路程的最后3m 时,用了2s ,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 .1.5m/s B .2m/s C .1m/s D .2.5m/s 4、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A .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 .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二填空与实验题 5、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图中a 、b 、c 三 人同时从同一起 跑线开始运动,则甲图中运动最快的是 ,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 乙图中运动最快的是 ,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6.、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两电动小车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路 程和时间,并根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1)观察图可知,甲车通过0.6 m 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是 s. (2)观察图可知,乙车运动1min 通过的路程 m. (3)比较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 乙车的速度.(填“大于”、“等于”或 甲 乙 c 图1 a b a b c

1.4《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

《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了解平均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和距离。会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3.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说“承上”是因为速度的概念是本章知识的核心,通过测量平均速度,加深学生对速度、平均速度的理解。说“启下”是因为本节是第一次分组实验课,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等自主活动来提高实验能力,体会间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教材设计实验来巩固平均速度的知识,练习用停表测时间,用刻度尺测长度,选用的器材比较简单,只有木块、斜面和小车,通过在斜面的中间放上铁片,用来划分两段路程,在小车或小球撞击铁片时记录时间,两段时间之和就是小车在斜面上的总路程所通过的时间。教材要求学生计算前半程和总路程的平均速度,应当严格按照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在计算中复习巩固解决物理计算题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体会说到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重点:平均速度的测量。 难点:平均速度的测量,停表的使用。 三、教学策略 创设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例子,学生容易判断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也能猜想出物体速度是怎样变化的。但是要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必须进行速度测量。接着引导学生分析要测量速度,必须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用停表测量时间。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测量下

平均速度专题一(答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专题(一) 1. 一个物体以足够大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在上升过程中最后1 s 初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和最后1 s 的位移分别为 A .10m/s ,10m B.10m/s ,5m C. 5m/s ,5m D.由于不知初速度的大小,故无法计算 2.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率从8 m/s 匀减速至零,需用时间1 s ,按规定速度为8 m/s 的汽车刹车后拖行路程不得超过5.9 m ,那么上述刹车试验的拖行路程是否符合规定( ) A.拖行路程为8 m ,符合规定 B.拖行路程为8 m ,不符合规定 C.拖行路程为4 m ,符合规定 D.拖行路程为4 m ,不符合规定 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运动了t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的初速度越大,通过的位移一定越大 B .它的加速度越大,通过的位移一定越大 C .它的末速度越大,通过的位移一定越大 D .它的平均速度越大,通过的位移一定越大 (多选)4.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1m s s 后速度大小变为10/m 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2/m s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2/m s 5.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2s 内位移为s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2s B .2s C .32s D .23s 6.有一质点在连续12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4s 内位移为24m ,在最后4s 内位移为56m ,求质点的加速度。(a=1) 7.某市规定,卡车在市区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km h ,一次一卡车在市区路面紧急刹车后,经1.5s 停止,量得刹车痕迹长9s m ,问这车是否违章 ,假定卡车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可知其行驶速。 8.长100m 的列车通过长1000m 的隧道,列车刚进隧道时的速度是10/m s ,完全出隧道时的速度是12/m s ,求:(1)列车过隧道时的加速度是多大?(2)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答案:0.02,100)

速度和平均速度计算题

速度和平均速度计算题 一选择题 1.《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 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 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2.如果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运动的快慢,速度的单位可以是s/m那么: ( ) A.100s/m比10s/m快 B.0.2s/m比5m/s快 C.1m/s与1s/m一样快 D.10m/s比0.1s/m快 3.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 ) A.与路程成正比 B.与时间成正比 C.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4.下列速度单位换算关系书写正确的是: ( ) A. 45千米/时=45千米/时÷3.6=12.5米/秒 B. 45千米/时=45×3.6米/秒=162米/秒 C. 45千米/时=45× =12.5米/秒 D. 45千米/时=45千米×5/8米/秒=12.5米/秒 5.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第一分钟内、第二分钟内、第三分钟内通过的距离都是300m. 在这三分钟内物体做的是: ( ) A. 速度直线运动 B. 变速运动 C. 变速直线运动 D. 不能确定 6.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可能为20m/s的是:()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7.在测平均速度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实际测出: ( ) A.小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 B.斜面(轨)顶端到金属片的距离 C.整个斜面(轨)的长度 D.小车头到斜面(轨)底的距离 8.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A.2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 9.某同学平常走路步行30m,需40s的时间,现在这个同学用6min30s的时间沿操场跑道 走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长最接近于:() A.400m B.300m C.200m D.150m 10.小明家离学校600m远,他步行到学校要花10min,那么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 A.60m/s B.6m/s C.1m/s D.1m/min 11.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 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A.4米/秒 B.4.8米/秒 C.5米/秒 D.6米/秒 12.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

初二物理两种平均速度的计算学法指导.doc

初二物理两种平均速度的计算 河南 张书生 在《直线运动》一章的学习中,会遇到两种平均速度:一种是“等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另一种是“等位移段”的平均速度。对这两种平均速度,你会计算吗? 1. 等时间段 问题:某物体运动全程的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 v 1 ,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 v 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分析:设前半段时间为 t 1 ,后半段时间为 t 2 ,则 t 1 t 2 ,全程 s 的平均速度为 v 。 由题意有: s v 1t 1 v 2 t 2 。 故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 s v 1t 1 v 2 t 2 v 1 v 2 t t 1 t 2 2 推广 把经过全路位移 s 的时间分成 n 个等时间段(每段时间对应不同的平均 速度),经过 s 的平均速度可用 v v 1 v 2 v n 表示。 n 2. 等位移段 问题:某物体运动全程位移中前一半的平均速度为 v 1 ,后一半的平均速度为 v 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分析:设前半段位移为 s 1 ,后半段位移为 s 2 ,则 s 1 s 2 , s 1 s 2 s 。设全程 s 的 平均速度为 v 。 s 1 s 2 由题意知,通过 s 的时间为 t v 2 v 1 所以经过 s 的平均速度为 v s 2v 1 v 2 (s 1 s 2 s s 1 s 2 v 1 v 2 ) 2 v 1 v 2 推广:如果 s 被分成 n 段,s 1 s 2 s n s ,相应各段的平均速度为 v 1、 v 2 v n , n 可 求 得 经 过 s 的 总 时 间 t t 1 t 2 t n , 则 经 过 s 的 平 均 速 度 满 足

测平均速度实验题

xxxXXXXX学校XXXX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XXX年级xx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题号 一、实验, 探究题 总分 得分 一、实验,探究题 (每空?分,共?分) 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和运动物体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即可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方便测量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v=___________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_小车通过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时间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 (选填“大”或“小”)。 评卷人得分

3、在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原理是. (2)在实验中,除了用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缺少的器材是. (3)所测路程为m. (4)假设所用时间为7s,那么小车的平均速度m/s.(保留两位小数) 4、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l)图中AB段的路程S AB=____cm,如果测得时问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似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_____。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和同学们一起用硬纸板搭建了图12所示的轨道,测量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1)根据实验的原理,需要测量的物体量是小球运动的路程s和所用的时间t.

发展速度教案

第29讲 动态数列速度指标 主要内容: 动态数列速度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 一、复习发展速度——动态相对数 ????? ? ?? ???? ??????? ???? ?? ??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发展速度速度指标平均增长量增长量平均发展水平 发展水平水平指标动态指标

(一)速度指标及计算方法列表(同比增长、环比增长、总增长) (二)增长1%的绝对值 速度指标反映现象发展快慢,但有时,速度快并不代表现象总量、增长量高,有必要将速度指标与水平指标结合进来,深入分析增长速度与增长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反映增长速度的实际效果。所以在此有必要计算环比增长速度每增减一个百分点所代表的绝对量,通常称为增长1%的绝对值。 现象发展过程中,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平均每增长百分之一所增加的绝对数量。用环比增长速度和逐期增长量计算。 1、含义解析——A市财政收入07年比06年增长13.9%,增加了35.1亿元,那么07年与06年相比,平均每增长百分之一所增加的财政收入是多少?

比例式: 13.9%:35.1=1%:X 则, X=35.1*1%/13.9%=2.53(亿元) 2、计算方法 3、增长1%的绝对值作用 现有甲省的A 、B 两市财政收入资料如下: A 市财政收入环比增长速度是多少? B 市财政收入环比增长速度是多少?是否表明,A 市财政收入增长高于B 市?(需要计算每增长1%,财政收入增加了多少?) 发展速度的学习中,明确几个关系? 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 逐期增长量与环比增长速度; 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 二、平均发展速度 (一)何为平均发展速度 是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的几何平均数,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速度变化的平均程度。是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开n 次方,或 % 1 环比增长速度逐期增长量 100 前期水平

发展速度的方法

发展速度的方法 1 六种发展速度素质的练习方法 高抬腿 后蹬跑 车轮跑 30米行进间跑 顺风跑 让 距跑 加速跑 2 在新课程教学中 教师为何由知识的传播着转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促进着 1积极的旁观 2给学生心里上的支持3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3 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1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 牢牢树立讲课第一的指 导思想2重视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 增强体育课程的综合性3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树 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概念4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5以人为本 重视 学生的主体地位6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7改革体育考试和评 价学生的体育学习 4 体育教学原则主要包括哪八个方面 身心全面发展原则 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 地位相结合的原则 直观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巩固提高原则 从实际出发原则 合 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 综合创新原则 5 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学 生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个 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一个学生收益 6 体育锻炼应遵循哪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全面锻炼原则 经常性原则 区别对待原则 准备与整理活动 7 心理健康目标有哪几个方面 了解体育活动对心里健康的作用 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2 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和自信的关系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4形成克服 困难的课程性质 8 运动参与目标有哪个方面 具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用科学的方法与体育 活动 9 简述素质教育的要义 面向全体 学生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 10 叙述教师专业发展大致要经历 专业形成阶段2专业成长阶段3专业成熟阶段4充分专 业化阶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平均速度专项练习题.

一.基础计算 1.某列车从永川到重庆,发车时间为上午11:35,到站时间是下午2:35,如果列车行驶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求永川到重庆的距离。 2.某人骑自行车到相距5千米的地方上课,他骑车的速度是5米/秒,为了不迟到,他至少需要提前几分钟动身? 3.闪电后4秒钟听到雷声,问:闪电处距观察者有多远?(V声=340米/秒,V光=3×108米/秒) 4.某同学以4米/秒的速度从早上7:20出发上学,他家距学校2千米,问:该同学能否在7:30前感到学校? 5、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 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二.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 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9.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 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 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 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作的 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小球从A点到D平均速度是m/s,小球从D点到F平均速度是m/s,小球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三.比值问题 10.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平均速度、速度图像专题

速度图像专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路程-时间图像 2、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 教学重、难点: 1、区分两种图像的区别 2、通过图像得到相关的物理量 【点拨】 【S-T图像的特点】 1、s=vt,显然匀速直线运动s—t 图是s=vt的反映; 2、通过s—t 图可以直接读出运动过程中对应时刻物体的位置:即对应在s轴上的读 数;算出某段时间的路程:S=S末—S初 3、s—t 图中直线的斜率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斜率为正,速度方向为正;斜率 为负,速度方向为负;如果斜率为零(即图线与t轴平行),表明物体速 度为零,为静止。 4、如果两条图线相交,交点表明此时两物体的位置是一样的,即相遇。 5、s轴上的截距表示出发点的位置,t轴上的截距表示出发点的时刻。 【例题讲解】描述以下几个S-T对应的物体的运动 图像含义: A:物体一直静止于距参考点S0处 B:物体于距参考点S0处往负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在t0时刻到达参考点 C:物体静止于参考点,直到t0时刻才出发,往正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从参考点往负方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 【点拨】

【V-T图像的特点】 ① s v t ,s=vt,显然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随时间改变,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②过v—t 图,可以读出物体在任意时刻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s=vt,匀速直线运动v—t图线下的面积表示运动的路程。 如右图所示Ⅰ、Ⅱ分别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象填写下列各空: 当t = 0时, v 甲= , v 乙= __ __ t = 2s时v 甲= , v 乙= 在0—3s内, S 甲= m, S 乙=__ _ m 两个位移大小比较S S 甲乙(填= <>) 【拔高训练题】 1、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 s. B.当t = t2 s时,两物体相遇 C.当t = t2 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 当t = t3 s时,两物体相距s1 m 2、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s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该质点在3s内通过的路程是 A.2 m B.3 m C.1 m D.5 m 3、甲乙两小车小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一t图象如图所示.两小车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甲______V乙(填“>”、“<”或“=”)

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习题精选(有答案)

“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补充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职业运动员进行12min的体能跑测试和田径比赛中的百米赛跑,同样是比较快慢,前者是___一定的条件下,比较___的长短,后者是在____一定的条件下,比较____的长短。【时间路程路程时间】 2、平均速度是反映做______ 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只能对运动做______描述,从______运动的平均速度的观点出发,看龟兔赛跑的典故,其结果表示______的平均速度大于______的平均速度,汽车速度计所表示出的速度是速度。【变速粗略变速龟兔瞬时速度】 3、一物体做变速运动,全程48m,前一半路程用12s,后一半路程用8s,则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m/s,全程平均速度为____m/s。【2;3; 2.4】 4、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______,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______ 【2:1 2:1】 5、全国铁路大提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 极大的便利。在桂林北到南宁之间约437km的铁道线上,运行着两对“城际快速列车”N801/N802次和N803/N804次。下面是N801次快速列车的运行时刻表。 请根据列车时刻表计算:N801次列车由桂林北到柳州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m/s。(保留一位小数)【34.9】 6、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3;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______. 【9∶10】 7、为测定某轿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的速 度,小明同学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一张 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 10所示.已知拍摄时间间隔设定为1s, 轿车车身长为3.6m。 (1)轿车在AC段做运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大小为m/s; (2)轿车在CF段做运动,CD、DF两段相比较,汽车通过________段的平均速度大运动,此段的平均速度等于。【1)匀速直线、9(2)减速、CD,6.3m/s】 8、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司机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m/s。【14.5】 二、选择题: 1、甲、乙、丙、丁四人分别以3.7km/h、62m/min、96cm/s、1m/s的速度步行相同的路程,所需时间最长的是()【C】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瞬时速度就是物体在直线运动中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各段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教学设计

第三节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教学目标 1、 知道变速运动,知道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2、 知道什么是瞬时速度。 3、 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4、 能应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教学重点 1、 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 教学难点 1、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平均速度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匀速直线运动,常见的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运动。例如从北京到天津的火车启动和进站时运动得较慢,中间运行时运动得较快,有时还要在中途车站停下来,火车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下面请同学们看书第43页图,分析这四幅图的运动特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变速运动的情况比匀速运动复杂,在不要求很精确,只做粗略研究的情况下,也可以用v=t s 求出它的速度。不过这时求出的速度v ,表示的是物体在通过路程s 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应该叫做平均速度。 [板书]一、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1.计算公式: t s v =- 师: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计算时要注意s 是物体运动的全部路程,t 是通过全部路程所需时间,求出的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而不能表示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时间内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常用平均速度来描述。通常所说

的某某物体的速度,一般指的就是平均速度。 下面请同学们看书第44页的表,了解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 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计算方法完全相同,下面我们就来举几个例子,来学习一下平均速度的计算。 例题1:请同学们看书第44页的例题(教师分析并讲解)。 例题2:(投影) 一辆汽车刚启动时,第1秒内运动2m,第2秒内运动4m,第3秒内运动6m,求: (1)汽车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 (2)汽车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草图(图4-1),帮助同学分析。 [板图1] 师:前2秒通过的路程是第1秒的2m和第2秒的4m之和,所用的时间是2秒,求平均速度要用汽车前2秒通过的总路程除以2秒,求前3秒的平均速度的方法与求前2秒的平均速度的方法是相同的,用汽车前3秒通过的总路程除以3秒。 请同学们将例2做在练习本上,同时发几片胶片给几位同学。请他们将题目解在胶片上,准备用投影仪将所做结果打在屏幕上,教师巡视,答疑。 教师可选一位在解题中忘记写公式或忘记写单位的同学,或计算有错误的同学,将其答题用投影打在屏幕上,让同学们对照自己的答题指出该同学的错误。再找一位规范做题的同学的答题打在屏幕上,或教师给出一个规范解题的过程打在屏幕上。 投影: 已知:s1=2m,s2=4m,s3=6m 求:(1) - 1 v(2) - 2 v 解:(1) - 1 v = 秒 前2 2 1 t s s+ = s m s m m / 3 2 4 2 = + (2) - 2 v== + + = + + s m m m t s s s 3 6 4 2 3 3 2 1 秒 前 4m/s 答:汽车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速度和平均速度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知识点一:变速直线运动与平均速度 例1. 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 平均速度是用来精确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的 C. 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D. 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题意分析:平均速度是用来大致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但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值根本不是一回事;因此A选项说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肯定是不对的;B选项说平均速度是用来精确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的说法也是不对的;C选项说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这就是平均速度的定义,是对的;D选项说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也是不对的。 解答过程:C 解题后的思考:对于平均速度,千万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应该弄明白,指的是哪一段路程或者哪一段时间上的平均速度,不同路程或者不同时间上的平均速度有可能是不相同的。 例2.一位同学以3 m/s的速度跑完全程的一半后,立即又用5 m/s的速度跑完另一半路程. 问该同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题意分析:有关求平均速度的问题应该弄明白,求的是哪一段路程或者哪一段时间上的平均速度,本题中要求的是全程的平均速度,必须用全程的路程除以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 解答过程: 已知:s1+s2=s v1=3m/s,v2=5m/s 求:=? 解:假设全程的路程是s,则: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为:t1= 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为:t2= 所以,跑完全程所用时间:t=t1+t2= 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该同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3.75m/s。

平均速度的专题计算

甲 乙 速度计算题 一、比值问题 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二、过桥(山洞或隧道)问题 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 的速度通过4000米的大桥, (1)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2)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 三、平均速度 1、已知前段路程和后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求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 ,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 ,求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2、已知前半段时间和后半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求整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30m/s ,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m/s ,则物体在整段时间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四、交通标志牌 1、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甲“80”的含义: , 乙“南京市60km ”的含义: 。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五、速度计、里程表、里程碑 1、一辆汽车行驶在合肥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汽车上的速度表指针始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汽车由图中所示的位置A 处行驶到B 处,需要多少时间? 六、图像问题 1、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 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 .4s ﹣8s 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0﹣8s 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 .8s 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2. 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 ﹣t 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 .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 .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初中物理专题一之——平均速度

1 初中物理专题一之——平均速度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一船往返于甲、乙两码头之间,顺水行驶时速度为v 1,逆水行驶时速度为v 2,船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为( ) A. 2 21v v + B. 21v v + C. 21v v - D. 21212v v v v + 2.小船以速度v 从河边A 点沿河岸划至B 点又返回A 点。不计船掉头时间,若水不流动时往返时间为t , 那么水速为v 0时,往返时间为( ) A. t v v v 0+ B. t v v v 02- C. t v v v 2022- D. t v v v 20 22+ 3. 小船往返于沿河的甲、乙两地。若河水不流动,往返一次需要时间t 1,若河水流动,则往返一次需要时间 t 2则( ) A .t 1=t 2 B .t 1>t 2 C .t 1<t 2 D .由船速和水速决定 4.甲、乙两辆车沿平直的公路通过同样的路程。甲车在前半段和后半段的路程上分别以40km/h 和60km/h 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和后半段的时间内分别以40km/h 和60km/h 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路段中的平均速度v 甲和v 乙的关系是( ) A. v v =乙甲 B. v v >乙甲 C. v v <乙甲 D.无法判断 5.某商场的自动扶梯在0.5min 内,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顾客送到二楼。如果扶梯不动,人走上去需要1.5min , 那么人沿着开动的自动扶梯走上去,需要的时间( ) A. 2min B. 1min C. 8 3min D. 0.5min 二、计算题 6.有艘汽艇,顺着河流从甲地到乙地要行驶3h ,逆水返回要行驶6h ,如果汽艇不用发动机,顺流从甲地漂 流到乙地,需多少时间? 7.一只船在甲、乙两码头间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是24m/s .已知水流的速度是5m/s ,则这只船在静水中的速 度是多少m/s ? 8.小明在地下铁路出口处的自动扶梯上做了如下实验:在自动扶梯上不动,经过2min 可以乘自动扶梯从地 下上升到地面。在自动扶梯不运行时,他沿扶梯快速向上行走,经1min 从地下走到地面。在此基础上,他通过计算得到两项结果: (1)在扶梯运行时,他同时沿扶梯向上行走,从地下上升到地面所用时间t 1; (2)在自动扶梯运行时,他从地面沿扶梯向下行走,从地面走到扶梯底端所用时间t 2 (已知他相对自动扶梯 行走的速度始终是相同的)。随后他又在自动扶梯上通过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他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请你计算一下t 1和t 2的数值各多大。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区别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区别 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都是人们在日常社会经济工作中经常用来表示某一时期内某动态指标发展变化状况的动态相对数。既然两个都是“速度”,说明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都把对比的两个时期的发展水平抽象成为一个比例数,来表示某一事物在这段对比时期内发展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分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规律。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区别。 发展速度是以相除方法计算的动态比较指标,计算公式为: 某指标报告期数值 发展速度=──────────── 该指标基期数值

发展速度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当比例数较大时,则用倍数表示较为合适。例:某地固定资产投资1994年为366亿元,1993年为328亿元,1994年与1993年比,366÷328=1.12,这就是发展速度,用百分数表示为112%,用倍数表示则是1.12倍。 而增长速度则是以相减和相除结合计算的动态比较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 增长速度=────────────────── 该指标基期数值 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叫增长速度,也可叫增长率;若是负值,则叫降低速度,也可叫降低率。如上例的某地固定资产投资1994年

比1993年的增长速度为:(366-328)÷328=0.12,用百分数表示则为12%。 由上可知: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或100%)。则:若发展速度是百分数表示的,发展速度减去100%即为增长速度,如上例的发展速度112%中减去100%得出增长速度为12%;若发展速度是用倍数表示的,发展速度减去1即为增长速度。同样,某一时期增长速度加1(或100%)则为这一时期的发展速度了。

1.4测量平均速度、计算题训练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导学稿 课 题 1.4测量平均速度、计算题训练 课 型 新授课 第 周 第 课时 教师寄语 想过成功,想过失败,但从未想过放弃! 学习目标 1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测量平均速度 2熟练应用速度公 式(难点) 学生自主活动材料 一.前置自学自学指导:自学教材P 23—25内容,时间不少于15min ,并记住以下内容 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①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 ②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和 。 ③该实验所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和 。 2、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跑前24m 用了4s ,跑完100m 用了12s ,该同学百米跑的速度是( ) A .6m/s B .8.3m/s C .7.15m/s D .7.75m/s 3、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 ,轮船上的超声波探测器在发出信号6 s 后听到回声,求海水的深度? 二.合作探究 4、一列火车长200米,以15米/秒的速度通过1600米长的大桥,求这列火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 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 较 (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AB S = cm ; BC t = s ; AB V =_ m/s ; BC V = m/s 。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八年级物理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及答案

1.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 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 A.5m/s B.10m/s C.15m/s D.20m/s 2. 小明在班上给同学们讲了新的“龟兔赛跑”故事:乌龟和兔子由起点出发后,兔子很快 把乌龟落在后面。它看到乌龟跑的太慢了,就在半途的一棵树下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离终点很近了,兔子急忙去追,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在小明讲的这个故事中,关于乌龟和兔子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乌龟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等 B.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要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D. 兔子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 3.关于速度,以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 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 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4. 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A.3∶2 B.3∶1 C.3∶4 D.4∶3 5.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 平均速度是用来精确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的 C. 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D. 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6.某同学从甲地到乙地,前200m以4m/s的速度步行,后1000m以10m/s的速度乘车,则

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7m/s B、5m/s C、8m/s D、9m/s 7.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8. 一位同学骑自行车行驶在一段公路上,前5 min行驶了1200 m,然后又用0.5 h行驶了 8 km,最后用5 min行驶1000 m。这位同学骑自行车前5min的平均速度是m/s,中途8 k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________m/s ,通过整段公路的平均速度______m/s。 9.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 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_______cm,=_______s,=___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填“大”或“小”) (5)通过计算可知:________Vb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速度计算专题训练

速度计算专题(1)速度的简单计算 【专题一】速度的简单计算 1、 已知路程、时间求速度,用公式 例题1:要测量自己步行的速度,需要的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和______,再用公式 __ 求出步行的速度,因此所需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 例题2:(14贵阳中考)2008年9月27日北京时间16:43翟志刚实现了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如图所示,此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期间,他与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km ,则他的飞行速度为多少km/s 。 2、已知速度、路程求时间,用公式 例题3:(14浙江中考) 2008年底大陆与台湾实现了直接通邮、通商、通航,两岸的交流更加便捷、高效。现经大陆和台湾双方的共同努力,实现了飞机从03年的上海至香港转机到台北,到08年的从上海到台北直航。已知香港至台北的距离为760千米,香港至上海的距离为1140千米,上海至台北的距离为550千米,假设飞机以500千米/时的速度均为匀速飞行。求: (1)从图可知,台北位于上海的 方向。 (2)若飞机从上海经香港转机到台北,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3)若飞机经新航路可以直飞台北(减少了经香港绕行的麻烦),需要多少时间?这样可节省多少时间? 3、已知速度、时间求路程,用公式 例题4:一个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4_____。它的物理意义是 她以这样的速度从家到学校共花了10分钟,则她家到学校有多远? 4、交通标志牌 例题5: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 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的含

义,甲“80”的含义: , 乙“南京市60km ”的含义: 。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例题1:如图5-14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表在某一时刻的示数, (1)它表示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 (2)若汽车以这个速度行驶3h ,则汽车通过的路程为多少km ? 例题6:小红一家乘汽车前往钦州探望外婆,在经过如图8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时,汽车如图8乙所 示的速度是 ,若汽车继续以该速度匀速行使,再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钦州? 例题7:“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小明注意到了如上图所示交通标志牌的标志,则 (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用几分钟? (2)如果小明的爸爸驾车通过标志所示的这段路程用时30min ,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 (3)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km ,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h ,最高限速120km/h ,小明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