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福州市现代产业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福州市现代产业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福州市现代产业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

远景目标纲要

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以“抓龙头、铸链条、育集群”为目标,扶引大龙头、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打造以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省会经济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

一、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

从园区规划、土地集约、产出效益、基础设施、生活配套、管理服务等方面,推进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强力引擎。建立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园区建设地方标准,形成全市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体系,成为全省示范标杆。提升园区“七通一平”标准化建设水平,高标准整体规划基础设施设计和建设,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提升工程。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开展智慧园区、绿色园区建设,提升生产生活设施配套,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风貌相协调的都市型新兴产业集聚区。建立园区土地资源节约利用约束机制,着力盘活园区闲置土地、厂房等资源资产和企业自身低效资产。实行灵活的供应机制,对新增工业项目,根

据不同行业生命周期、不同类型工业项目特点及企业实际需求,采取弹性出让、先租后让、分期供地等灵活的方式供应土地。节约集约用地,鼓励各园区建设使用多层高标准厂房和工业大厦。探索推广金山工业园区橘园洲片区规范提升试点经验,加快建设升级版标准厂房。力争“十四五”末培育形成超千亿元工业(产业)园区6家、超五百亿元园区5家。

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重大工程

二、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

加快推动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先进基础工艺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提升产业基础制造和协作配套能力。大力发展微电子、电力电子器件、模具、精密铸锻、聚四氟乙烯纤维等关键原材料和基础零部件。推动集成电路、高世代面板、智能装备、石化基础材料、稀土材料、晶体材料等基础条件好、带动作用强的工业“四基”重点项目建设。鼓励整机系统企业与“四基”企业开展合作研发和协同攻关,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的共同体。

三、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抓住国家大力投资新型基础设施契机,大力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构建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完备、融合基础设施广泛赋能、创新基础设施驱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加快5G试点城市建设,超前布局5G网络,推进“5G +光网”双千兆城市建设,提升千兆网络入厂园、入社区、入户覆盖面,实现在全国省会城市领先。发挥福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数据交换口岸作用,扩容“海峡光缆1号”通道,增强辐射海峡和“海丝”沿线国家与地区的通信枢纽能级。加快东南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新中冠大数据研发运营中心、中电数据产业园、贝瑞和康基因大数据中心等建设,新引进一批国家级行业数据中心落地。加快建设国家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中心,做大做强大型互联网企业区域性数据中心,推动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盘古天地东南区大数据中心、“海丝”卫星数据服务中心建设。深化福州自主开放“城市大脑”总体架构设计,统筹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视频云、融合通信等新技术支撑平台,打造城市智能中枢和数字公共底座。建设城市AI中台、城市人脸识别、可信数字身份、电子缴费、时空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拓展市级电子证照库和可信电子文件库。建设可信数字身份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网证应用示范场景建设,打造可信数字身份应用示范领先城市。提升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福州)建设水平,强化设计、生产、运维、管理等全流程数字化功能集成,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围绕纺织、玻璃、陶瓷、汽车等重点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行业示范平台。

新型基础设施重大工程

培育高端产业体系

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计划,着力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谋划一批产业链延伸和升级项目,推动光电、新能源、生物制药、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光电产业。依托福兴经济开发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州软件园、福州高新区等园区,推动滨海新城光电产业园项目建设,打造特色鲜明、分工协作的光电产业布局。光电材料领域,研究熔盐法、提拉法、水溶液法等晶体生长技术,重点生产非线性光学晶体、激光晶体等晶体材料。光电元器件领域,研究光学薄膜、精密光学、模压玻璃非球面、光纤器件等技术,重点生产平面光学组件、球面光学组件、光通信器件、高功率激光器件等产品。光学镜头领域,研发生产变焦镜头、定焦镜头、鱼眼镜头、一体机镜头、大广角镜头等产品,应用于安防、车载、红外、机器视觉等场景。

通信及网络终端。依托福州高新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以星网锐捷、新大陆等企业为龙头,加快生产整机、服务器等基础硬件产品,发展壮大通信及网络终端产业。重点研发交换机、路由器、云终端、智能POS等信息通信终端,提供极简网络、移动互联、云桌面、电子支付等相关领域完整解决方案,推动核心产品体系化发展和规模化应用,培育具有业界领先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网络通信产品、电子支付产品企业。

新型材料。依托长乐、罗源、闽清、连江、福清等县(市)区产业园,重点发展精细化工、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大力发展高性能膜、特种玻璃、功能陶瓷、石墨烯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新型合金、工程塑料、高品质特殊钢等先进结构材料。

新能源。聚焦风能、核能、氢能、生物质能等领域,培育新能源产业集群。依托星云电子分布式风光储微网系统和配套产品智能充电站等储能装备产业基础,开展“海上风电+储能”试点项目建设,推动海上风电储能产业化应用。加快国产三代核电华龙1号首套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6号机组建设,加快谋划福清核电7、8号机组建设。引进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在福清投资建设核电装备产业园。积极探索核电在海水淡化、工业工艺供热、海洋开发能源需求等领域的应用。加快推动国家能源集团氢能公司福清制氢示范项目建设,研究开展基于富余核电电解海水制氢及氢能应用项目,提升氢能储备,开发氢燃料电池产业相关核心技术和产品。依托雪人股份等龙头企业,开展更大功率氢燃料空压机和氢气循环泵的研发工作,加快“车用燃料电池发动

机”测试生产线车间落地,推进氢燃料冷链物流车、电堆产品和加氢站关键设备等项目建设。建设福州滨海新城“滨海氢谷”氢能产业基地。生物医药。打造集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健康医疗大数据等为一体的生命健康产业链。依托高新区、仓山区等,重点开发引进细胞工程、互联网医疗、诊断试剂、精准医疗、发酵工程和酶工程、海洋药物等现代医药生物技术,提高生物医药研发及市场化水平。依托滨海新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山经济开发区等,以生物医药产业园和仓山区“两园两中心”为平台,重点发展生物医学分析仪器、可快速诊断的家庭用医疗保健仪器、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等,建设高端医疗器械生产研发及产业转移承载基地。以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园为平台,重点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引进大型健康管理项目。

高端装备。聚焦新能源汽车、船舶和海工装备、风电装备、仪器仪表、电气装备等领域,推动高端装备产业做大做强。提升青口投资区新能源汽车的承载能力和配套水平,鼓励奔驰汽车、东南汽车等整车龙头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加快开发新能源车型。大力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全力推动整车项目落地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支持整车企业与互联网、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企业深度合作,研发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依托连江粗芦岛、罗源湾牛坑湾/将军帽组团等,打造船舶修造基地,以马尾造船厂、东南造船厂、华东造船厂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多用途海洋工程船、电推海工船、游艇等船舶制造产业。加快海洋工程装备领域龙头企业招引,完善产

业链配套,转型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以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为主要集聚区,依托金风科技、东方风电等龙头企业,加快谋划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二期项目,推动发展主机、电机、结构件、叶片等风电关键零部件,形成以风电成套机组设计和组装为核心,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格局。打造国家级海上风电检测中心和东南沿海风电装备制造基地。以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州高新区机电园为主要集聚区,依托中能电气、森达、联合动力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伺服电机、智能电机等高端产品,开发智能电力变压器制造、智能控制发电机组系统新产品。

新兴产业重大工程

二、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发挥产业龙头骨干支撑和引领带动作用,加快纺织化纤、机械装备、冶金建材、石油化工、轻工食品等传统产业高端、智能、绿色、服务转型升级。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启动新一轮更大规模的企业技术改造

行动,每年推动实施200项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实现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纺织化纤。依托长乐培育新型纺织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纺织城。重点发展锦纶、氨纶等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着力引进高性能化学纤维、新型纤维素生产项目,积极发展产业用纺织品原料生产,巩固全国重要纺织化纤产业基地地位。

冶金建材。引导内陆地区和发达城市的钢铁高端产能向福州转移,重点发展冷轧薄板、中厚板、冷轧硅钢板、高端不锈钢,延伸发展精品钢、高端不锈钢精深加工,打造罗源湾千亿级高端绿色钢铁产业基地。大力发展轻量化铝合金板材,推动特种铝合金等项目建设,依托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打造铝基新材料生产基地。推动石材、建陶、水暖厨卫、水泥、墙体材料、门窗等建材产业向节能环保、智能家居发展。

石油化工。依托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完善石油化工、盐化工及配套煤化工产业链,加快发展聚乙烯、乙二醇、环氧丙烷等高附加值产品,建设形成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特种化工材料为一体化的产业链,加快打造江阴世界一流的千亿级化工新材料基地。以申远新材料聚酰胺一体化为龙头,加快推进己内酰胺生产规模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电子化学品及特种气体、锐钛型和化纤及钛白粉、水合法环己酮、碳酸二甲酯等项目。

轻工食品。依托连江经济开发区和福清元洪国际食品产业园,推进水产品加工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打造全国水产品加工供应基地。依托

马尾冷链产业园、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等,完善食品加工、冷链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及相关配套服务,打造松下港区千亿级粮油肉类加工产业基地。鼓励塑料制品、家居产品、鞋服、箱包等领域龙头企业加强工业设计,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

产业转型升级重大工程

三、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

发挥省会城市资源禀赋优势,实施服务业提质工程,全面提升高端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做大做强文化旅游、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金融、现代物流、科技与商务服务等产业。

建设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基地。做大做强“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品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抓住5G产业发展机遇,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速换挡,重点抓好大数据、物联网、VR和互联网经济等产业。探索发展区块链产业,积极培育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

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发挥自贸区政策优势,加强先行先试,力争在对台金融合作、对外金融合作、金融监管创新、科技金融等方面实现突破。积极探索供应链金融等模式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引导支持各类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本地创新能力强、

市场前景好、发展空间大的中小企业项目。紧抓科创板等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机遇,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和政策优惠,推动福州企业在各类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做大证券市场的“福州板块”。

打造东南会展高地。抓住“数字中国”峰会、世界遗产大会等重大展会在福州举办的机遇,做大会展规模,打响福州会展品牌。鼓励和支持国际、国内知名会展机构入驻我市设立办展机构,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着力提升法律、会计、审计、咨询等专业服务业水平,积极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业。加强展馆、高端宾馆酒店等会展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承载能力,把会展岛及三江口、火车南站周边区域打造成承接国际重大会议、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的东南会展高地。

发展服务业集聚区。依托中央商务区高端楼宇资源,采取“外联为主,内聚并重”发展路径,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形成总部企业聚集、科技含量高、现代服务业发达、功能配套齐全、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总部经济区,力争“十四五”期间发展企业总部300家。围绕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专业交易、旅游文化、健康养生等产业打造一批服务业产业集群,培育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扩大服务业规模,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打造服务业集聚区重大工程

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

一、扶引大龙头

实施龙头扶引专项行动,大力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兼并重组、股权置换、股权转让、混改等形式引进战略投资者,支持龙头企业利用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平台,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用体系,推动龙头企业创新发展。推动龙头企业数字化改造和平台化发展。鼓励龙头企业按照“总部+基地”模式,建设海外、域外生产基地、原料供应基地、分销中心、研发中心,推动企业跨区域发展。推动龙头企业开展设计、定制、检验检测认证等多元业务,提供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开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实现以主业为核心的跨行业融合发展。力争至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近3000家左右,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集团)、年营业收入1000亿元以上企业(集团)实现大突破,新增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和行业话语权的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发展目标

二、培育大集群

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重点围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软件信息、新能源汽车、风电装备、健康医疗大数据等产业,精准招引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重大项目,支持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垂直整合和跨区域横向拓展,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布局建设上下游企业联盟,开展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积极拓展供应链、采购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等协同发展,构建更加紧密、更具活力的产业链综合生态,提升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强化以企引企、以商招商、招商引智,大力引进世界500强、大型央企、民企500强、行业独角兽企业,培育更多新的高端产业集群。深化跨市域跨行业分工协作,积极与周边城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产业链供应链。

三、发展大产业

把握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做大做强做优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把传统产业、实体经济、新兴产业有机融合起来,补齐产业短板,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全力以赴大抓产业、抓大产业,推动福州产业实现大发展、大提升。力争到202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4000亿元以上,电子信息、纺织化纤、高端装备、轻工食品、冶金建材、金融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规模大突破,建成纺织化纤、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钢铁化工、汽车等四大产业基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四大产业基地

福州市现代产业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福州市现代产业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 远景目标纲要 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以“抓龙头、铸链条、育集群”为目标,扶引大龙头、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打造以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省会经济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 一、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 从园区规划、土地集约、产出效益、基础设施、生活配套、管理服务等方面,推进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强力引擎。建立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园区建设地方标准,形成全市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体系,成为全省示范标杆。提升园区“七通一平”标准化建设水平,高标准整体规划基础设施设计和建设,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提升工程。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开展智慧园区、绿色园区建设,提升生产生活设施配套,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风貌相协调的都市型新兴产业集聚区。建立园区土地资源节约利用约束机制,着力盘活园区闲置土地、厂房等资源资产和企业自身低效资产。实行灵活的供应机制,对新增工业项目,根

据不同行业生命周期、不同类型工业项目特点及企业实际需求,采取弹性出让、先租后让、分期供地等灵活的方式供应土地。节约集约用地,鼓励各园区建设使用多层高标准厂房和工业大厦。探索推广金山工业园区橘园洲片区规范提升试点经验,加快建设升级版标准厂房。力争“十四五”末培育形成超千亿元工业(产业)园区6家、超五百亿元园区5家。 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重大工程 二、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 加快推动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先进基础工艺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提升产业基础制造和协作配套能力。大力发展微电子、电力电子器件、模具、精密铸锻、聚四氟乙烯纤维等关键原材料和基础零部件。推动集成电路、高世代面板、智能装备、石化基础材料、稀土材料、晶体材料等基础条件好、带动作用强的工业“四基”重点项目建设。鼓励整机系统企业与“四基”企业开展合作研发和协同攻关,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的共同体。 三、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十四五辅导专题讲稿: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勾勒生态文明建设新目标

十四五辅导专题讲稿: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勾勒生 态文明建设新目标 一、引言 大家好, 我是这次十四五辅导专题的主讲人, 今天我将带着大家来一起探讨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勾勒出来的生 态文明建设新目标。在人类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的今天,我国如何每一个人提高环保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建 设和谐美好家园,努力让我们的后代也能继承这样宜居的地球,是我们共同面临的大问题。这次讲稿将会从三个不同角度来为大家详细剖析。 二、十四五与2035新目标 1.十四五规划的目标 十四五规划要求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加快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十四五规划还突出到2035年我国经济建设 的“目标三步走“: 到2035年,成为全球高水平现代化国家。 2.十四五勾勒的生态文明建设新目标 (1)加强碳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碳市场体系、实施“碳达峰”“碳中和”长期目标,推动应对气候变化。 (2)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恢复生 态系统功能,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保护生态安全。

(3)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重点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推进清洁能源生产和利用模式创新,保障能源安全。 (4)改善环境质量:大力清理重点产业环境污染,加强城市环境治理,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环境满意度和获得感,实现良好生态可持续发展。 (5)加强资源利用和循环体系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循环型社会,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推广可持续消费和生产,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生态文明建设新目标三个角度剖析 1.经济角度 中国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同时也肩负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实现经济转型、绿色发展是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北京将通过投资、技术、人才等措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绿色发展。2025年前,中国将逐渐加速能源消费、“碳达峰”以及“碳中和”的过程,推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与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等相关的绿色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作为战略重点。 2.政策角度 推行一系列制度和政策,如“生态环境保护法”、“加强科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1. 引言 中国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是中国政府在新时 期制定的重要战略规划。这两个规划的制定为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宏观框架和长远目标。本文将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介绍,并分析其意义和影响。 2. 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规划是指2021年至2025年的国家发展规划。该规划的编制过程充分吸纳了各方意见,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建议。整个规划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总目标,有以下几个重点领域: 2.1 经济发展 十四五规划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推 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2.2 人民生活水平改善 十四五规划将进一步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通过稳定就业、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3 环境保护 十四五规划将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节能减排、推广清洁能源、加强生态保护等措施,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3. 2035年远景目标 2035年远景目标是指中国在2035年实现的长远目标。这个目标是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总目标,有以下几个核心内容: 3.1 经济最先进国家 2035年远景目标要求中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全球最先进的经济体之一。这需要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

3.2 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2035年远景目标要求中国实现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这需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全面建设法治国家。 3.3 生态文明建设 2035年远景目标要求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这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4. 意义和影响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 影响。 首先,这两个规划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宏观框架和长远 目标。这将有助于引导各级政府和企业在发展中合理规划资源,避免盲目投资和过度消耗资源。 其次,这两个规划注重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强调社会 公平正义。这将有助于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增强社会稳定性。

福州市医疗健康“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全民健身行动

福州市医疗健康“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全民健身行动 一、推进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突出市属医院专科特色与优势,全面加强市属医疗专科建设、人才建设、质量控制、精细管理等内涵建设,提高优质医疗资源供给能力水平,打造一批全省一流的高水平医院和优势特色专科。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福州市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国家试点建设。加快建设区域互联网医院服务平台,结合“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实施方案,推进医疗健康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强化市属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数据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构建区域影像及影像大数据平台、“多码融合”应用平台等一批区域平台。鼓励综合性医院向周边县(市)区疏导慢性病、康复等专科病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共享。强化县域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鼓励以县(市)区医院为龙头,整合区域内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资源,提高现有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率。完善基层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实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为常见病和慢

性病患者复诊提供线上医疗服务。全面升级基层卫生信息化体系,实施“智慧村医”工程,在全市行政村中实现智能公共卫生和监管服务全覆盖。力争到2025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7张,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达3。8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80岁。 二、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建立完善平战结合、医防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疾病监测防控能力。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健康监测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水平,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加强疾病检验检测和应急快速检测技术平台建设,统筹推进市疾控中心新址、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感染楼规划建设,建设大区域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能力,打造全省领先的国家疫情防控基地与应急救治基地。构建分级分层分流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扩大传染病集中收治容量,建设可转换病区,提升重症监护病区(ICU)接纳能力。增加应急救治物资储备,争创国家医疗战略储备基地。探索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医疗机构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的机制,加强部门间、区域间、军地间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构建完善中医药健康服务保障体系,推动中医药事业全面传承创新发展,加快中医龙头医院建设,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

科学把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着力点

科学把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着力点 作者:周维富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21年第05期 提要: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作出了“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战略部署,提出要以技术创新引领“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着力提高三次产业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首先,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瓶颈。其次,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强化制造业核心地位。再次,抢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打造产业发展新动能。第四,加快产业融合,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第五,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弥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突出短板。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于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打造产业竞争优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和发展质量,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为此,“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作出了“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战略部署,提出要以技术创新引领“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着力提高三次产业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这既体现了“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重要导向,也为中国在新发展阶段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指引。把这些重大部署和要求作为主要抓手和发展的着力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就能事半功倍,快马加鞭。 首先,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卡脖子”瓶颈。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中国的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大幅提升,技术引进的可行空间越来越小。尤其是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频频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推动与中国“技术脱钩”的当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和经济发展亟需在创新驱动引领下,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一批制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关键基础材料、关键成套装备等技术装备“卡脖子”瓶颈,提高产业技术的自主可控性、安全高效性,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此,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搭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多层次创新载体和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进产学研用技术突破和集中力量攻关,加快实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以头部企业带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攻关和国产化替代,适时推出卓越工程或产业链现代化工程,形成局部领域领先的优势,获取和发达国家谈判的砝码及反制“卡脖子”约束的非对称制衡能力,形成引领未来发展的产业基础优势,打造一批具有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其次,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强化制造业核心地位。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已连续11年稳居世界第一。当前困扰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动摇制造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新变化与新提法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新变化与新提法 单选题 1.“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要达到()。(3.0分) A.9件 B.10件 C.11件 D.12件 我的答案:D√答对 2.“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3.0分) A.道德素质 B.纪律作风 C.理想信念 D.远大理想 我的答案:C√答对

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3.0分) A.党 B.人 C.政府 D.企业 我的答案:B√答对 4.“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3.0分) A.全面 B.高效 C.严格 D.重点 我的答案:A√答对 5.“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7.8%提升至()。(3.0分) A.9% B.10% C.11% D.12% 我的答案:B√答对

6.“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数字货币研发。(3.0分) A.稳固 B.稳健 C.稳定 D.稳妥 我的答案:D√答对 7.冯颜利研究员指出,我国义务教育应由9年转为()。(3.0分) A.10年 B.11年 C.12年 D.13年 我的答案:C√答对 8.“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3.0分) A.开放 B.共享 C.制度 D.创新 我的答案:D√答对

定西市现代产业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改造提升优势特色产业

定西市现代产业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改造提升优势特色产 业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施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和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培育提升行动,构建绿色、协调、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建设全省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改造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中医药、马铃薯、草畜、果蔬、有色冶金及加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盐化工等优势特色产业,以智能改造为主攻方向,加强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改造,强化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单打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聚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培育一批特色知名品牌。 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行动,发展壮大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能源装备、绿色环保及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材料产业化研发生产、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通渭风电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甘肃中东部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甘肃休闲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做大做强生态产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增量提质为目标,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推动生态产业潜力不断释放,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实施生态产业发展突破行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挖掘绿色红利,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产业体系。加强生态产业项目储备和动态调整,构建生态产业发展格局。生态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健全完善工业发展政策体系,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招引培育力度,接续推行重点工业企业扶持措施,推动工业总量做大、后劲增强。着力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和业态布局,依托工业特色产业,改造提升中医药、特色农产品加工、有色冶金、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等工业传统企业;引进先进制造业、中药材大健康、清洁生产、新材料生产、数据信息等新动能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工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目录 第一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第一章发展环境 第二章指导方针 第三章主要目标 第二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第四章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第五章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第六章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第七章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第三篇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第八章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第九章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十章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 第十一章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四篇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十二章畅通国内大循环

第十三章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第十四章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 第十五章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第十六章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 第十七章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 第十八章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第六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十九章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第二十章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第二十一章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 第二十二章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 第七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二十三章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第二十四章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第二十五章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第二十六章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八篇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第二十七章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二十八章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

第二十九章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第九篇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十章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第三十一章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 第三十二章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第三十三章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第十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第三十四章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第三十五章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第三十六章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第十一篇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三十七章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第三十八章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第三十九章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第十二篇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第四十章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第四十一章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第四十二章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第十三篇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22公需课“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新变化与新提法(二)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新变化与 新提法 1.“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数字货币研发。(3.0分) A.稳固 B.稳健 C.稳定 D.稳妥 2.中国共产党是在哪一年成立的?( 3.0分) A.1920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3年 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教育常态化制度化。(3.0分) A.道德素质 B.纪律作风

C.理想信念 D.远大理想 4.“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3.0分) A.党 B.人 C.政府 D.企业 5.“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3.0分) A.全面 B.高效 C.严格 D.重点 6.“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要达到()。(3.0分) A.9件

C.11件 D.12件 7.“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7.8%提升至()。(3.0分) A.9% B.10% C.11% D.12% 8.“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要达到()。(3.0分) A.9件 B.10件 C.11件 D.12件 9.“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目标是()。(3.0分)

B.65% C.67% D.69% 10.“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0分) A.金融 B.房地产 C.要素市场 D.垄断行业 多选: 1.“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0分)) A.创造性转化 B.创造性发展 C.创新性转化 D.创新性发展

BIM行业发展视角下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解读

BIM行业发展视角下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分析 0 引言 2021年3月13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目标纲要》)全文正式发布。作为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纲领性文件,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更是各行各业发展的风向标。任何一个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的人都应该去关注这一政策文件,那么,从BIM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目标纲要里面可以分析解读出一些什么信息来呢?有哪些方面是BIM技术可以依附或者引领的呢?本文将对其在BIM行业发展范畴下进行一定的解读和分析。 1 过往国家政策文件中BIM的蛛丝马迹 近年来,越来越多关于BIM的推进政策陆续推出,BIM技术也逐步向全国各城市推广开来,真正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应用。在住建部的大力推动下,各省市政策相继出台BIM推广应用文件,到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BIM技术应用标准和政策体系,为BIM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近十多年的发展中,BIM技术在国家文件中多次被提到,2011年住建部发布《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第一次将BIM纳入信息化标准建设内容。2013年推出《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2016年发布《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BIM成为“十三五”建筑业重点推广的五大信息技术之首。进入2017年,国家和地方加大BIM政策与标准落地,《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7》将BIM列为信息技术之首。2018年,住建部发布《城市轨道交通BIM应用指南》,指出城市轨道交通应结合实际制定BIM发展规划,建立全生命技术标准与管理体系,开展示范应用。2019年,南京在装配式建筑中开展信息模型技术应用试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到2020年末,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到2020年末,新立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 但是在2021年的《目标纲要》中BIM通篇六万多字,甚至连“建筑信息”,“BIM”这两个词都没有出现,原因何在?这是值得深究的。 2 BIM在《目标纲要》中 上文提到《目标纲要》中BIM好像销声匿迹了,事实是这样的吗?这要回到《目标纲要》中去寻找原因。BIM 技术主要应用于建设工程行业,而衣食住行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建设工程,所以要寻找《目标纲要》中的BIM,先得寻找《目标纲要》中建设工程的身影,《目标纲要》中与建设工程有关或者会伴随着大量建设工程开展的内容如下几个方面:

职业教育助力高质量发展体会交流发言

职业教育助力高质量发展体会交流发言职业教育助力高质量发展体会交流发言让职业教育对接现代产业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职业教育发展得好不好、成功不成功,一个重要 的评价标准是适应性强不强、与需求的对接到不到位。要按照“十四五” 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 级的方向,加强职业教育与现代产业体系的精准对接,强化适应性,优化 布局,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改变一些职业技术院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应用性特色不突出,片面 追求“上层次”、向研究型院校靠拢,甚至一度出现“去职业化”现象, 改变一些职业技术院校的专业设置滞后,传统型专业多、新型专业少现象,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使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和步伐。 让职业教育服务“终身学习”需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 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乃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衔接渠道,做好职 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搭建起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满足“终身学习”需要。 职业教育要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目录,推动各 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晰,教学内容、评价等相互衔接,同类 专业之间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事实证明,只有职业教育中高本各层次之 间及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的衔接渠道越来越融通,职业院校毕业生升 学和成才通道越来越宽广,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才能大大增强。

让职业教育聚焦战略性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前沿技术 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 动作用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产业体系中的新支柱、产业发展 中的新动能,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进一 步凸显。高技能人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新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数量、结构和质量提出了 新的更高要求。职业教育要重点围绕服务制造业强国建设、破解“卡脖子”关键技术等设置对应专业,适应网络强国、数字化转型、产业基础高级化 趋势优化专业设置,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绿色低 碳发展等设置相关专业,做到人才培养数量足够、质量提升,防止人才培 养“慢半拍”“跟不上”问题发生。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涉煤部分汇总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涉煤部分汇总 ★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 推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推进以电代煤。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完善煤炭跨区域运输通道和集疏运体系。 ★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合理控制煤炭开发强度,推进能源资源一体化开发利用,加强矿山生态修复。 ★推动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转型创新试验区建设,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程。 ★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 ★提高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 ★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绿色化改造,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 ★强化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

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着力提升粮食、能源、金融等领域安全发展能力。 ★坚持立足国内、补齐短板、多元保障、强化储备,完善产供储销体系,增强能源持续稳定供应和风险管控能力,实现煤炭供应安全兜底、油气核心需求依靠自保、电力供应稳定可靠。夯实国内产量基础,保持原油和天然气稳产增产,做好煤制油气战略基地规划布局和管控。 加强煤炭储备能力建设。 ★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立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监测预警和监管监察执法,深入推进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消防、民爆、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安全管理。加强矿山深部开采与重大灾害防治等领域先进技术装备创新应用,推进危险岗位机器人替代。在重点领域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全覆盖。 ♦建设大型工矿企业、物流园区和重点港口铁路专用线。 ♦推动煤矿、油气田、电厂等智能化升级,开展用能信息广泛采集、能效在线分析,实现源网荷储互动、多能协同互补、用能需求智能调控。 ♦稳妥推进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山西晋北、新疆准东、新

2022年公共课十四五规划题目及答案

1.“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0分) A.金融 B.房地产 C.要素市场 D.垄断行业 我的答案:A √答对 2.“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0分) A.劳动报酬 B.股金分红 C.知识技术 D.资本回报 我的答案:A √答对 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要达到()。(3.0分) A.9件 B.10件 C.11件 D.12件 我的答案:D √答对 4.“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目标是()。(3.0分) A.63% B.65% C.67% D.69% 我的答案:B √答对 5.“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7.8%提升至()。(3.0分) A.9% B.10% C.11% D.12% 我的答案:B √答对 6.“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构建以()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3.0分) A.国内大循环 B.国际大循环 C.城市大循环 D.制度大循环 我的答案:A √答对 7.“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教育常态化制度化。(3.0分) A.道德素质 B.纪律作风

C.理想信念 D.远大理想 我的答案:C √答对 8.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为()。(3.0分) A.0.3% B.1.3% C.2.3% D.3.3% 我的答案:C √答对 9.“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提高到()。(3.0分) A.60% B.65% C.70% D.75% 我的答案:B √答对 10.“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数字货币研发。(3.0分) A.稳固 B.稳健 C.稳定 D.稳妥 我的答案:D √答对 1.“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0分) A.金融 B.房地产 C.要素市场 D.垄断行业 我的答案:A √答对 2.“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0分) A.劳动报酬 B.股金分红 C.知识技术 D.资本回报 我的答案:A √答对 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要达到()。(3.0分) A.9件 B.10件 C.11件 D.12件 我的答案:D √答对 4.“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目标是()。(3.0分)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二篇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二篇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第二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第四章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第一节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推进创新体系优化组合,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聚焦量子信息、光子与微纳电子、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能源系统等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实验室体系。优化提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基地。推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 支持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等新型创新主体,推动投入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 第二节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集中优势资源攻关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医药和

医疗设备、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础材料、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第三节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 强化应用研究带动,鼓励自由探索,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形成持续稳定投入机制,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建立健全符合科学规律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对基础研究探索实行长周期评价,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 第四节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强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创新功能。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高共享水平和使用效率。集约化建设自然科技资源库、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和科学大数据中心。加强高端科研仪器设备研发制造。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 第五章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第一节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实施更大力度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拓展优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和激励政策,发挥重大工程牵引示范作用,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创新产品和服务。通过完善标准、质量和竞争规制等措施,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健全鼓励国有企业研发的考核制度,设立独立核算、免于增值保值考核、容错纠错的研发准备金制度,确保中央国有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年增长率

全面剖析《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全面剖析《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 标纲要》 一、十三五和十四五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对比 (一)指标体系有所调整,新增安全保障维度和6个指标 1、相较于十三五规划的4个维度24个指标(经济发展、科技教育、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纲要草案从5个维度20个指标(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址、绿色生态和安全保障)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纲要草案中新增了安全保障这一维度。其中安全保障主要包含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两个指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于6.50亿吨、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大于46亿吨标准煤。考虑到2019年粮食总产量为6.6亿吨、能源生产总量为39.70亿吨标准煤,这意味着粮食生产能力方面只需要维持现状,而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还需要大幅提升。 3、除上述两个指标外,纲要草案还新增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调查失业率、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等四个指标。 其它目标还包括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5%、城市污泥有害化处置率达到90%,地级及以

上缺水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超过2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60%、每千生齿拥有注册护士数提高到3.8人、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GDP超过17%等。 (二)调整了4个指标,没有提出具体经济增速和经济总量,各年可以单提 纲要草案还对部分目标进行了调整,如GDP增速、全员劳动生产率(调整为增速)、研发经费入(调整为增速)、每万生齿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专门针对高价值)等4个目标。其中和之前普通会明确具体GDP增速和GDP总量相比,十四五规划并没有具体提出未来五年的年均经济增速和所要达到的经济总量,而只是明确要保持经济增速在合理区间,但各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会视情况提出。 (三)删除科技进步贡献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数等没有必要的10个指标 纲要草案删掉了科技进步贡献率、固定宽带家族普及率和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已经很普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数(已经全部实现脱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专门强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镇棚户区改造套数、劣V类水体比例、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以及森林畜积量等10个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