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九年级化学化学离子1

九年级化学化学离子1

初中九年级化学:离子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离子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Ion lesson pla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离子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 1.初步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情感: 通过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想象和描述以及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学会比较、抽象思维等科学方法. 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能力:培养想象思维能力1. 教学重点:离子的形成, 教学难点:对原子核外电子分层运动的空间想象的形成的了解 教学建议:由于课程标准对本节课要求不高,所以要掌握好分寸只要能形成初步观念就可以了,教学力求直观,方法可多样计机算动画、挂图、充分利用课本图表等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在学习原子结构和元素概念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的过程。本课

题难点比较集中,有微观表征:电子的分层排布、离子的形成;有化学用语: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也有把宏观与微观架起桥梁的知识: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这些内容是引领学生把学习注意力由宏观世界转到微观研究的重要过渡,为学生探求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了一个微观领域的窗口,是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和向往,是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兴趣的一个很好的素材。 教学方法:探究( 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讲述、、计算机辅助教学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作品--《漫游原子世界》,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 附文: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 2、计算机多媒体显示原子的结构 设问:?:以钠、氯原子为例,说明钠、氯原子是怎样构成的。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

九年级化学离子

离子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掌握离子的形成和离子的表示方法;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能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判断粒子的种类;了解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及其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要点梳理】 要点一、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1.电子层 核外电子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是不相同的,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科学家形象地将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 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人们又把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离原子核较近的第一层不超过2个电子,第二层不超过8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 2.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简明、方便地表示原子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面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

【要点进阶】 1.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个(n代表电子层数),即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第三层不超过18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1个电子层时,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 2.把原子最外电子层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称为相对稳定结构。稀有气体元素,如氖、氩等,它们的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有通过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元素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较少(一般少于4个)较多(一般4~7个)8个(氦是2个) 得失电子倾向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易得到电子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不稳定不稳定稳定 要点二、离子 1.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如Na+、- SO等。 OH、-24 2.离子的分类: 3.离子的形成: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1)阳离子: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使原子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比原子核带的正电荷少,原子带上正电荷,变成了阳离子。(阳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阴离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得到电子,使原子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比原子核带的正电荷多,原子带上负电荷,变成了阴离子。(阴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离子符号及其意义(数字“2”的意义): 【要点进阶】 1.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元素的种类、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都不变。

九年级化学离子的检验专题

九年级化学“离子的检验”专题 一、特性反应: 1、H+的检验: 常用的方法: 方法一、用酸碱指示剂测溶液的酸碱性或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 方法二、用碳酸盐检验,观察是否有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方法三、用活泼金属检验,观察是否有可燃性的气体生成; 不常用的方法: 方法四、用金属氧化物检验,观察金属氧化物能否溶解; 方法五、用不溶性的碱检验,观察不溶性的碱能否溶解。 2、OH-的检验: 用酸碱指示剂测溶液的酸碱性或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 3、CO32-的检验: 常用的方法: 方法一、用酸溶液来检验,观察是否有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不常用的方法: 方法二、用含有Ca2+、Ba2+或Ag+的溶液来检验,观察是否有能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4、SO42-的检验: 用含有Ba2+的溶液来检验,再滴加稀硝酸,观察是否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5、Cl-的检验: 用含有Ag+的溶液来检验,再滴加稀硝酸,观察是否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6、Cu2+的检验:用含有OH-的溶液(碱溶液)来检验,观察是否有蓝色沉淀生成。 7、Fe3+的检验:用含有OH-的溶液(碱溶液)来检验,观察是否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8、NH4+的检验:用碱溶液来检验,加热,观察是否有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 气体(或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说明:1、检验溶液中离子的步聚:取样、排除干扰、特性反应、得出结论; 2、检验溶液中是否同时含有Cl-和SO42-时,必须先用过量的硝酸钡溶液检验并除尽 SO42-,再用硝酸银溶液检验Cl-; 3、在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OH-时,必须先排除可能存在的碳酸钠(或 碳酸氢钠)造成的干扰。

九年级化学 分子、原子及离子 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分子、原子及离子习题及答案 1.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O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O 4 是一种新型的氧气 B.一个O 4分子中含有2个O 2 分子 C.O 4和O 2 的性质完全相同 D.O 4和O 2 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2.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3.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都是带电荷的粒子 B.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C.都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一种原子 C.具有稳定结构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 5.质子数相同,而核外电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是()

A.两种不同的元素 B.两种性质相同的粒子 C.一种是阳离子,另一种是阴离子 D.同一种元素或性质不同的两种粒子 6.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级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A.NO和O2 B.CO和N2 C.SO2和CO2 D.PO43-和SO42- 7.M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M n+与N元素的阴离子N m-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N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A.m+n+a B.m+n-a C.a-n-m D.a+m-n 8.三种元素的粒子X m-、Y n+、Z p+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n>p,则它们的核内质子数(依次用X、Y、Z表示)关系为( ) A.X=Y=Z B.Y>Z>X C.X>Z>Y D.Z=Y>X

九年级化学离子符号的意义及写法

离子符号的意义及写法 离子的定义: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离子的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如:K+、NH4+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如:Cl-、SO42-。 一、离子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指原子或原子团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而形成的带电荷的粒子。 分类:离子分阳离子和阴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 扩展: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叫离子反应。 二、离子的相关例题 下列关于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都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B.离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C.在化学变化中,离子不能再分D.有些物质由原子或离子直接构成 答案:AD解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离子,A正确;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对于构成不同的分子、原子和离子无法比较粒子的大小,B错误;在某些化学反应中带电的原子团可以再分,C错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为:分子、原子和离子,即它们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正确。 离子的形成(以Na+、Cl-的形成为例) :

①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2Na+Cl22NaCl。钠与氯气反应时,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Na+),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Na+与Cl-由于静电作用而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NaCl) ②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 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 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用“+”,“-”号表示离子的电性,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先写数字后写正负号,当数字为1 时,省略不谢。如Na+,Cl-,Mg2+,O2-。 原子团: ①有一些物质如Ca(OH)2,CaCO3等,它们中的一些原子集团如OH-、CO32-,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又叫做根。

初中化学常见的离子符号

初中化学常见的离子符号 常见的金属离子: 1、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 锂离子:Li+钾离子:K+钠离子:Na+银离子:Ag+ 亚铜离子:Cu+ 2、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 钙离子:Ca2+镁离子:Mg2+钡离子:Ba2+ 锌离子:Zn2+亚铁离子:Fe2+铜离子:Cu2+ 3、带三个单位正电荷的 铁离子:Fe3+ 铝离子:Al3+ 常见的非金属离子: 1、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 氟离子:F—氯离子:Cl—溴离子:Br—碘离子:I— 2、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 硫离子:S2—氧离子O2— 3、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 氢离子:H+ 常见的原子团:(也叫酸根离子,NH4+除外) 硝酸根离子:NO3—氢氧根离子:OH—氯酸根离子ClO3— 磷酸根离子:PO43—碳酸氢根离子:HCO3—高锰酸根离子:MnO4— 碳酸根离子:CO32—硫酸根离子:SO42—亚硫酸根离子:SO32— 锰酸根离子:MnO42— 铵根离子:NH4+ 说明: 带正电荷的叫阳离子(如金属离子)带负电荷的叫阴离子(如常见的非金属离子和常见的原子团。H+和NH4+除外。) 1、离子不可单独存在,有阴离子存在必然有阳离子,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离子化合物。 2、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其在化合物中元素表现的化合价数值和正负均一致。例如,硫离子S2—中S的化合价为—2 3、离子团所带的电荷数与其整体表现化合价数值和正负一致,其整体化合价是其组成元素所表现化合价的代数和。例如,铵根离子NH4+的整体化合价是+1,这是由于其中N显—3价,H显+1价决定的。 常用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1)钾钠银,二价氧(-2)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2)四六硫都齐全,单质为零铜正二,金正非负和为零。 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负三只有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离子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重难点有效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离子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掌握离子的形成和离子的表示方法;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能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判断粒子的种类;了解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及其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要点梳理】 要点一、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离子》一) 1.电子层 核外电子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是不相同的,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科学家形象地将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 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人们又把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离原子核较近的第一层不超过2个电子,第二层不超过8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 2.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简明、方便地表示原子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面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

【要点诠释】 1.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个(n代表电子层数),即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第三层不超过18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1个电子层时,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 2.把原子最外电子层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称为相对稳定结构。稀有气体元素,如氖、氩等,它们的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有通过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要点二、离子(《离子》) 1.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如Na+、- SO等。 OH、-24 2.离子的分类: 3.离子的形成: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1)阳离子: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使原子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比原子核带的正电荷少,原子带上正电荷,变成了阳离子。(阳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阴离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得到电子,使原子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比原子核带的正电荷多,原子带上负电荷,变成了阴离子。(阴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离子共存经典练习题

离子共存 1、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Cl.AgNO3,K2SO4 B、KOH、NaNO3、H2SO4 C、Ba(OH2、NH4Cl、CuSO4 D、KNO3、MgCl2、ZnSO4 2、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Cl-、Na+、H+ B、K+、SO42-、Cu2+、NO3- C、Cl-、K+、SO42-、Na+ D、Ca2+、Cl-、CO32-、Na+ 3、下列各物质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BaCl2、NaOH、NaCl、CaCl2 B、Mg(NO3)2、KNO3、NaCl、ZnSO4 C、CuSO4、KCl、Na2SO4、NaNO3 D、BaCl2、CaCl2、Al(NO3)3、Na2SO4 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Ba2+、Cu2+、OH- B、Na+、Cl-、SO42- C、Na+、H+、CO32- D、Fe3+、Cl-、NO3- 5、某研究性小组调查发现,甲、乙两工厂排放的污水个含有下列离子H+、Cu2+、K+、NO3-、OH-中的三种离子(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无色澄清中性溶液。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 A、O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 B、H+和OH-来自同一工厂 C、Cu2+和K+来自同一工厂 D、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 6、在水溶液里能与其它离子共存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KCl B、NaNO3 C、HNO3 D、Mg(OH)2 7、下列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B、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C、氯化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和硝酸溶液 8、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H2SO4、Ba(OH)2 B、KCl、NaOH C、Ca(OH)2、NaNO3 D、CaCO3、KNO3 9、甲、乙、丙、丁四瓶溶液分别是K2CO3、Ba(NO3)2、H2SO4、K2SO4中的一种其中甲与乙、丙、丁都不能共存,则甲应该是() A、K2CO3 B、Ba(NO3)2、 C、H2SO4、 D、K2SO4 10、下列各组离子能共存的是() A、Na+、Ba2+、Cl-、NO3- B、Cu2+、SO42-、Cl-、Ba2+ C、H+、Cl-、NO3-、Ca2+ D、H+、Cl-、NO3-、Ba2+ 11、分别将下列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氯化钠、硝酸银、硫酸钠 B、硫酸、氯化钠、碳酸钠 C、硫酸镁、硝酸钾、氢氧化钠 D、氯化钡、氯化钠、氢氧化钾 12、某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则下列各组物质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A、氯化钠、氯化钾、氢氧化钠 B、氯化钠、硝酸钠、硝酸银 C、硝酸钠、氯化钠、硫酸钠 D、盐酸、氯化钠、硫酸钠 13、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H+、Cl-、NO3-、Ag+ B、Na+、Fe2+、Cl-、NO3- C、H+、Na+、Cl-、CO32- D、H+、Na+、Cl-、NO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