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将进酒听课记录

将进酒听课记录

将进酒听课记录
将进酒听课记录

《将进酒》听课记录

一、谈话导入

师:刚才上了变形记这篇课文,主人公变成了一只大甲虫,这叫什么这也是庄子所说的物化,庄周梦蝶,说到庄子,大家都知道他是道家的代表,提倡修道成仙,说到仙,诗人中谁被成为诗仙。

生:李白。

师:那大家知道李白是诗仙,他还有一个吏称是“酒仙”,现在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初步了解课文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李白的《将进酒》,大家一起品尝这坛美酒,现在谁先来启封,让学生朗读一下课文。

(二)请一位学生朗读后,老师纠正学生的读错的音,并解释课题,将(qiang),是请的意思,也就是说课题的意思是:请喝酒

(三)请第二位学生再次朗读《将进酒》,老师点评后并指出要注意的字词将(qiang)进酒乐(yue)恣(zi)呼儿将(jiang)出

(四)老师让学生提出不懂得问题,并帮助他们理解

学生提出问题:“沽”是什么意思,老师讲解,“沽”是买的意思

(五)老师让全班同学朗读课文

三、分析课文的前半部分

(一)老师指导同学们朗读第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一句读的时候应该要有气势,应该注意“天”字),然后再让全班一起朗读。

(二)老师启发学生思考,一起探究课文

第二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同学们想一想,这句用了什么手法学生回答夸张的手法后,老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进而说明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

第三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也同样说明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

第四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老师让同学们好好品读这一句,并让学生谈谈“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必”是什么意思启发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诗人没有被重用。

下一句“千金散尽还复来”,老师指导学生,让学生明白这一句话表现了作者的豪爽。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更体现出了李白饮酒的豪爽。

(三)学习完前半部分,老师让同学们朗读刚才所学习的前半部分

(四)学习完前半部分,老师让同学们说说李白写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并引出介绍李白的人生经历(展示ppt)

李白的人生经历:

25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这里的国是指家,特指故乡)

30岁,初入长安,无功而返(这时他写了一首《行路难》)

42岁,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他非常得意,写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44岁,奸佞当道,赐金返还

52岁,与友畅饮,做将进酒(他与好友陈夫子,丹丘生一起饮酒,并写下了这首诗)

四、介绍完李白的人生经历,老师继续引领学生学习诗歌的后半部分

(一)老师示范朗读“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朗读后指导学生,让他们明白这句话三个字三个字的写,表现了劝酒的行为。

(二)老师示范朗读“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朗读后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诗时一定要高亢,表现诗人的愁苦。

(三)“钟鼓馔玉不足贵”,老师引导学生明白“不足贵”三个字表现了诗人的藐视,写出了他对现实的不满。

(四)“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谁来说一下,诗人他孤独吗学生回答后,老师点明作者是孤独的,接着并引出屈原和庄子,他们也都是孤独的。(五)“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老师提问题:陈王是谁学生回答曹植后,老师引导学生背诵曹植的七步诗,并让学生明白曹植的怀才不遇,进而补充李白也一样,跟他同病相怜。

(六)老师讲解“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写出了作者的愁绪。

五、感悟作者的情感

(一)老师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板书

将进酒

李白

劝与

君尔

更悲酒愤同

尽消

一万

杯愁狂古

酒愁

2)老师师范朗读

六、布置作业

课后找一块空地,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感悟诗人的感情变化。

心得体会:

听完这节课后,我觉得这位老师讲课很有意思,他把这节课上的很好,老师把整节课上得很有气势,深深的吸引着我,这节课的优点有:

第一,老师的导入很有意思,将上一节课所讲的小说的主人公的变形联系到这一节课中,导入课题,很有韵味,别具一格。

第二,整节课下来,老师一直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老师的语言很有激励性,不断鼓励学生,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诗中的气势,引导学生该如何品读这首诗歌。

第三,老师的语言很有幽默感,教师语言的魅力是师生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桥梁,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武器。而这位老师的语言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认真的听完了整节课。

第四,老师的朗读铿锵有力,很有激情,很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这首诗歌的独特魅力,也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朗读这首诗歌。

第五,课堂里的拓展延伸做得很好,曹植的七步诗还是关于屈原和庄子的提及,这些人物的提及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诗人的一些常识,也复习巩固了其他诗人的相关思想。

第六,板书设计新颖,将整个板书用一坛酒的形式表现出来,直观明了,一目了然。

虽然这是一节很有激情的课,老师将学生带入一个很有分我的学习环境中,但是这一节课也存在一些缺点:

第一,我认为老师在谈话导入李白的时候,可以介绍一些以前学过的李白的诗歌,让学生大致对李白有一定的影响,并对他的诗歌写作有大致印象,方便接下来的学习。

第二,我认为关于李白的人生经历的这一环节可以在进入诗歌学习之前来学习,让同学们知道诗人的人生经历,进而更容易帮助他们来学习这首诗歌。

第三,我认为老师再分析诗歌的时候,可以顺便讲一下诗句的大致意思,而不仅仅是诗句所要表达作者的某些情感或者是朗读的时候的语气。

第四,这位老师在上课时没有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虚词和实词,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这方面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老师应该在上课的时候讲解一下,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知识。

第五,作业的布置不是很合理,对于这么好的一首诗歌,老师只是让同学们课后朗读,而应该让他们背诵下来,里面有很多很好的诗句,在写作中都可以用到。

《将进酒》优秀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学设计 山东省沾化县第二中学吴春娥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通过品读探究,理解诗歌中诗人复杂的情感变化,了解诗人形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余光中的诗中有这么几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课件),这是写谁的?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许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穿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狂言,因酒而成传世佳作。 唐代天才诗人李白在这个方面尤为突出,李白好饮也善饮,这有杜甫的诗为证: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课件) 你读到的是怎样的李白? 一个嗜酒如命,狂放不羁的李白跃然笔下。不过李白不仅能喝,而且也善劝酒。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的一首劝酒歌——《将进酒》,感受他与酒的不解之缘。 二、释题与背景: 1、“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诗经·卫风·氓》中间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2、背景简介 跟谁喝酒呢? 注意课本注释,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三、浅读诗歌,整体感知 1、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一遍李白的这首诗。其他同学注意他朗读时的字音和节奏。 讨论朗读中的问题,达到所有学生都能读准字音,读准诗句节奏,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 字音:朝(zhāo) 樽(zūn) 还(huán) 岑(cén) 烹(pēng) 馔(zhuàn) 恣欢谑(zì) (xuè) 径(jìng) 裘(qiú) 情感: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须气势豪壮,又情感起伏较大。 2、学生放声朗读,并自习三分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四、品读诗歌,把握情感 (整体情感感知) 1、李白在诗中具体表现为怎样的情感变化过程?找出文中表达是人情感的字眼。 悲、欢、愁(板书) (前半部分品读) 2、从哪你读出诗人的“悲”?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暮成雪”。 李白悲的是什么?人生易老,时光易逝。 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更应该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 (引出李白被排挤的史实)李白于公元744年,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本诗写于公元752年,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韶光易逝,人生易老,写作这首诗歌时,诗人已经47岁了,在政治上的抱负得不到施展,甚至发现昔日的梦想离自己愈来愈远了,这是他感叹悲伤的深层原因。 ②那么开篇的那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和它并举又有什么作用?这不是多余的吗? 老师有一点不理解:我们都知道黄河是发源于高山之中,那也就是“黄河之水山上来”了,作者却说“黄河之

程翔:《将进酒》教学实录

程翔:《将进酒》教学实录 程翔:《将进酒》教学实录龙旋风 程翔:《将进酒》教学实录 一、导课 师:我想大家以前都读过李白的诗,随便说说。 生:《秋圃歌》《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你最喜欢他的那一首,你能不能背一下 生:《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好,好,请坐,还有那位同学? 生:《秋圃歌》 师:好,大家想一下,李白的诗歌有什么特点? 生:豪放、浪漫、读了后很痛快 师:对,不像读其他人的诗,读了使人难受,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读后也很痛快,就是李白的《将进酒》(板书)同学们把这首诗先看一遍,一边看书一边看注释,关键的你认为重要的就划一下,圈点勾画。 生看书3分钟 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以前没看过的请举手。下面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吧。 师:你推荐一位同学 生:请我们班长 师:为什么推荐班长 生:他声音洪亮 师:刚才听到了,班长是声音洪亮,你为什么不推荐自己呢? 生:我胆小 师:问题就在这,班长整天发表演说,胆量已经够大了,再大就坏事了,就因为你胆量小,所以要练一练,那么你推荐谁? 生:我自己(学生读诗) 师:这位同学字音读的挺准,声音也算洪亮,他有一个字读的特别准,那一个 生:将(qiang) 师:对,以前学过这个音吗? 生:没有 师:学过的 生:在《诗经》里面 师:对,看这个字有几个读音 生:三个 师:齐读一边这首诗 师:停,你们觉得读的怎么样? 生:太快 师:对。读古诗要注意要舒缓一点,语速放慢一点,这是读古诗的一个基本的语调吧,再来 生:读 师:好,呼儿将出换美酒,读jiang 还是qiang 生:jiang 师:什么意思?

生:拿 师:对,住在课本上,还有一个字“千金散尽还复来”,读hai 还是huan 生:我觉得两个都行,因为意思差不多 师:言之有理,还有谁想说说 生:我决定读huan 师:为什么? 生:这比较符合古人的语言习惯 师:你对古人的语言习惯有研究啊? 生:不是,因为古文里,这个字大多都念huan 师:对啦,我觉得这位同学很细心阿,如果你查古汉语词典是没有hai这个音的,所以读古文,读到这个字读huan ,读了两遍了,我觉得还不够,大家放开再读一遍 生:大声自由读(第三遍读诗) 师:下面同桌或前后桌互相商量一下,看那个句子不好处理,怎样才能读出味道来。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师:这首诗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尤其是李白的抒情诗是豪放、飘逸的,因此你读这首诗时要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先请这位女同学把这首诗读一遍,我觉得不能叫“读”啦,应该叫什么? 生:吟诵 师:对,请这位同学吟诵一遍 生读 师:这位同学吟诵的很好,吐字清晰,谁再吟诵一遍 个别读诗第四遍读 师:读的也不错,有一个问题大家想一相,李白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咱们请一位同学发挥想象,想一下当时的情景,请你来说。 生:李白不得志,很清高 师:你说地是一个大的背景,能不能把这个情景再缩小一下,谁来说一下 生:一次,李白和几个朋友喝酒,谈到人生时,李白很激动,写下了这首诗 师:很好,读这首诗时,你感受到醉意了吗?读李白这首诗要读出酒味来,要带着点儿醉意来读,那位同学不住点头,看来我说的还是有道理的,请你说一说 师:这是出口成章阿。不得了啊!那就请你吟诵一遍 生:吟诵 师:读的怎么样?好不好啊,李白的诗确实是激动人心的,因此读他的诗要做一些技术上的处理,比如那一个字要重读,那个地方需要读的快一点,有的要读的慢一点,那位同学试一下,哪怕读一小段也可以。 生:读 师:好,请坐,我觉得这位同学是用心在读,若是声音再大一些,再放开一些就更好了师:我点一位同学读(可能是教师巡视时,发现的朗读好的同学吧,看来学生读书时,教师并不是无事可做)。 生:读“黄河之水天上来” 师:停,你这不是天上来,而是地上来了,范读 生:继续读 师:关于吟诵,他是需要以生命投入的,同学们,要把李白的诗变成你自己的语言,好像李白就是你,你就是李白,面对那些权贵们,你要发出“千金散尽还复来“”(范读)

《将进酒》导学案

《将进酒》导学案 三维目标:班级姓名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1、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2、背诵这首诗。 一、导言: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还有沿用的。 二、文体常识及写作背景: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铙歌的曲调,题意为“劝酒歌”。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本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友人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里做客。他与友人岑勋、元丹丘饮酒,借酒兴诗情写下这首《将进酒》,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三、完成预习: 1、收集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 (1),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 ,西出阳关无故人。 (3) 欲饮琵琶马上催。 (4)酒入愁肠,。 (5),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7)抽刀断水水更流,。人生在世不称意,。(8),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9)?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2、识记字音。(给加线的字注音) 将.进酒()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岑.夫子() 钟鼓馔.玉()斗酒十千恣.欢谑.() 呼儿将.出换美酒()千斤散.尽还复来()。 3、解释下列诗句中粗体词语。 ①高堂 ..明镜悲白发()②会.须.一饮三百杯()③钟鼓馔玉不足.贵()④斗酒十千恣.欢谑()⑤径.须沽取对君酌()⑥与尔.同销万古愁() 四、自读思考: (一)、填充题: 1、这首诗的基调是_____。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 写,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人生”以下六句写___,“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主人”句至结尾写_____之情。 2、本诗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态度。 3、李白的浪漫气质和狂放的性格充分体现在诗中对夸张的运用,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问答题: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诗歌开篇的长句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思? 4.全文情感变化怎样?主基调是什么? 5、诗中运用陈王曹植的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答: 6、通读课文想想诗人为何而愁? 7、起兴与夸张手法的运用是本诗颇具特色之处,请各举一例予以解说。 答:①起兴手法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夸张手法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一等奖《将进酒》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学情分析 通过必修五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但还是浅层次的。本堂课旨在让学生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词的优美意境和情感世界,培养学生自主领会诗词意旨的能力。本班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积极主动,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较强。 重点难点 理清情感变化线索,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客人,他带着酒气从遥远的盛唐飘然而至。他有着“千古诗才,无人媲美;一身傲骨,气压群雄;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他就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巅峰代表诗人——李白。 活动2【导入】二、回顾作者诗歌特点 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李白的诗及其诗歌的特点。 活动3【活动】三、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1.下面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把这首诗先读一遍,一边读诗歌一边看注释,圈点勾画你认为重要的内容。 2.请一位学生读诗歌,师生共同正音。 3.课件展示重要字词的读音,提醒学生做笔记。 将(qiāng)进酒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 朝(zhāo) 樽(zūn) 还(huán) 岑(cé n) 烹(pēng) 馔(zhuàn) 恣欢谑(zì) (xuè) 径(jìng) 裘(qiú)

4.请学生放开声音再自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 活动4【活动】四、指导诵读吟诵诗歌 1.全班放声齐读一遍这首诗。 2.师生共同探讨诵读诗歌的方法。 3.小结诵读方法。 教师从节奏、感情、停顿、强弱、快慢等方面进行点拨总结。 活动5【活动】五、各抒己见体会情感 过渡:刚刚我们在诵读的时候,有些句子我们读的高亢,有些读的低沉,这是依据什么而定的?的确,这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有关,下面前后四个同学为一小组:挑选你们最喜欢的一句说说写出了作者什么样情感? (以下讲解依据学生回答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名句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提问:抒发了什么情感?为何而悲? 时光的流逝,人生苦短。我们知道,自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后,我们中国人只要看到流水一去不复返很自然就会想到——时光的流逝 课件展示:还有:汉乐府《长歌行》有诗云:“百川东入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独伤悲。”告戒世人:光阴易逝难回头,莫让年华付水流。 宋代豪放派词人苏东坡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以及《三国演义》卷首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都是我国古代“流水文化”的扩展和延续。 2.小结:开篇李白就悲叹人生苦短,人生就如黄河之水一去不复返,想我李白啊,满腹经纶,谁料竟落得如此下场:年过半百,青丝成雪,浪迹江湖,一事无成。 课件展示:作者的《秋浦歌》也有这样的感叹。“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3.过渡:诗人是不是一悲到底了呢?接下来诗人的情感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将进酒》朗读教学课堂实录】 将进酒课堂实录董一菲

【《将进酒》朗读教学课堂实录】将进酒课堂实录董一菲 教学目标:1、初步朗读:流畅,语音正确2、感悟朗读:读出情感。3、深入朗读:读懂李白一.初步朗读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和许多人沟通交流,我们用来交流的这些口语都发自内心,富有情感,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呢?大家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么?生:会一点,更过的时候表达不准确,不到位。师:今天,我们通过对古诗词的朗读学习来领会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希望对大家口语交际中的情感表达有所启发。师: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顶峰时期,在这个时期诞生了我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他那洒脱不羁的气质、傲岸独立的人格、轻灵飘逸的诗风、洒脱奔放的情感、神奇大胆的想象无不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同学们,这个诗人是谁啊?生:李白。师:对,大家谈谈自己对李白的认识生: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生:李白来过我们济宁,现在的太白楼就是为纪念他而建的。师:大家说的都很正确,伟大的诗人也有伟大的思想,大家了解他的思想么?生:……(沉默)师:李白深受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一生都渴望像管仲、范蠡、诸葛亮那样建立功业,“达则兼济天下”就是他思想的真实写照,但他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因此不被权贵所容,这就造成了他人生理想的一大悲剧,这种怀才不遇的愤懑情绪也反映在他的诗词之中,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将进酒》。我们要通过朗读读出情感,读懂李白。哪个同学愿意为我们朗读课文?师:他读的有没有不准确的字词?生:“之”、“丝”、“长”、“圣”、“十”、“酌”、“愁”他都读成了平舌。师:这个同学听得很仔细,刚才王晶同学没有分清平翘舌,这主要是受我们方言的影响,我们济宁地区没有翘舌音,希望同学们学习普通话时在这方面多下工夫。我们再请个同学读一遍,要注意平翘舌。师:下面我们全班同学齐读一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开始!” 二.感悟朗读师:大家齐读得很流畅,字音也比较准确。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读的太平淡,如果同学们能把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出来就很完美了。怎样才

《将进酒》导学案答案

《將进酒》导学案参考答案 制作:郭仁玲2010.3.20 【课文解读及赏析】 一、整体感知 1、略 2、自读全诗,参照课文注释,读懂诗意,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 3、这首诗的基调是什么?你从哪几个词看出? 以愤激、豪放为感情基调。从悲、欢、愁等词可看出。 4、诗人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找出相关语句回答。本诗的主旨句是什么? 悲伤—欢乐—愤激—狂放。相关语句见课本。 5、本诗的主要意象有哪些?中心意象是什么? 水、月、酒。中心意象是酒。 二、深入赏析 1.诗人为何而悲?这里“水”这一意象有什么寓意? 多角度来阐述为何而“悲”,可以从李白的经历、抱负等等方面来谈谈。 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抱负不得施展,心中难免郁闷。又根据课下注释:此诗写于天宝十一年,即公元752年,而史载李白生于公元701年,据此推算,诗人此时已是年过50的老人。韶华已逝,怎不叫人感而生愁?李白悲的是时光易逝,人生苦短,壮志难酬,所以他悲从中来,而这种悲是慷慨生悲。首句从空间写,次句从时间写,用了夸张的手法,大自然的伟大永恒和人类生命的短暂渺小形成强烈的对比。 这里“水”这一意象的寓意既指时光易逝、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愁苦,又指时空的永恒。 2、诗人为何而欢?这里“月”这一意象有什么寓意?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有用”而“必”,一何自信!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态度。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但这“欢”是借酒浇愁的“欢”,是暂时的“欢”。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 这里“月”这一意象的寓意既指情感的无奈,又指时空的永恒。 3、诗人是如何表达愤激之情的?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主旨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相比,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诗人先用“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点明全诗主旨,集中表现了诗人离开长安时的愤激之情。“钟鼓馔玉不足贵”实际上是对当权者和豪门贵族的蔑视否定,“但愿长醉不复醒” 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反抗,无力反抗,借酒消愁。然后“古来”一联,以抒情的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再举出例子,引出陈王曹植,借以自况。 在内容上:(1)相同点: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和愤激之情。 (2)不同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于愤激中略见昂扬,夲诗中“但愿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一些,于愤激中略见低沉。 在表达方式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直白,“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是曲达。 4、又是如何表达狂放之情的?全诗中“酒”这一意象有什么寓意? 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诗人要将一切昂贵的东西都拿来“换美酒”——狂放!。这种狂放,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 “酒”是本诗的中心意象,它可寄寓表达欢悦、得意、失意、愁苦之情,但本诗表达的是失意、愁苦之情。 【课堂探究】 杜甫不赞成李白饮酒过多,在《赠李白》中曾写到:“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

将进酒》公开课教案

《将进酒》组内公开课教学设计 张建勋 【文本】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诗歌内容,找出作者在抒发情感时用到的修辞手法,进一步体会修辞手法用典、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在情感抒发方面的独特魅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探究并深入理解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探究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作者借助酒气,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的不平之气的情感,体验作者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其愤懑而又极其豪放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赏析文章内容,体验用典、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在诗歌情感表达方面的独特魅力,进而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赏析、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其愤懑而又极其豪放的不平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前播放《五粮液》广告视频,以其酒香酒美引出课题。 五粮美酒夜光杯,诗仙长醉却不归。 他日豪气凌云志,愤愤寂寞壮壮悲。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将进酒》,体验诗仙李白的酒仙风范。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齐读诗歌,解决字音问题。并请同学找出不懂得字词句,疏通文意。 2、李白是诗歌豪放大气,请一位男生齐读诗歌,尽量读出豪放大气。 3、请全体男生齐读诗歌,读出豪放大气之感。 4、默读全诗,理清作者情感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文本中找出能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 明确:悲、欢、乐、寂寞、销愁。

将进酒课堂教学实录

将进酒课堂教学实录 将进酒 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下 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将进酒课堂教学实录,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在《必修五》学过了李白 的《蜀道难 》,初步领略了诗仙的才情。著名诗人余光中 先生对李白曾有这样的评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 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多媒体展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选修文本第 一课《将进酒》一起去欣赏“酒仙”的姿态,“诗仙”的风采! (板书:将进 酒 李白) 师:这节课有两个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 1.反复诵读,品鉴特色,体悟作者思想感情。 2.拓展延伸,分析比较,领略诗歌 独特韵味。 独特的韵味需要我们慢慢品味,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先浅尝滋味, 然后细细品 味,最后通过拓展对比深入体味诗人的感情。 (多媒体展示学习过程:浅味→品味→深味) 师: “浅味”有三个要求, 读准字音, 读通文义, 初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下面请同学们大声的、 自由的先把全诗朗读一遍, 在读的过程中看看有哪些字音 和词义还把握不准,待会儿提出来,我们共同交流。 (“浅味”环节约十分钟) (多媒体展示“浅味”要求:1、读准字音。2、读通文义。3、初步把握感 情基调。)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师:好了,同学们都读完一遍了,哪位同学有不理解的问题? 生:“主人何为言少钱”中的“为”是读 wéi 还是 wèi?
1 / 10

师:我们先看“何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是“为什么”的意思。 师:那“为”是什么词性呢? 生:介词。 师:对,是介词,“为”当介词讲时应怎样读呢? 生:除了表被动时,其余读“wèi”。 生:“宴平乐”中的“乐”是读 lè 还是 yuè? 师:你可以看一下注释。 生:注释上说“宴平乐”是个地名,那应该读 lè 吧。 师: 其他同学还有没有问题?没有了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 请同学们看屏幕。 (多媒体展示重点字音和词义) 将进酒 qiāng 金樽 zūn 岑夫子 cén 钟鼓馔玉 zhuàn 恣欢谑 zì xuè 千金裘 qiú 师:找几个同学来读一读并且解释一下这几个词的含义。 多媒体出示: (学生读词、释词) 师:字音和词义我们读准了,疏通了,下面哪位同学能站起来试着读一遍这 首诗。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要做好点评的准备,点评时可以从读音是否准确,感 情把握的如何等几方面来考虑。 (一位学生站起来读全诗) 师:哪位同学能给她点评一下。 生:我觉得她读得太快了。 师:噢,这是节奏的问题,字音读得怎么样? 生:挺准确。 师:感情表达呢? 生:还不错吧。 师:听着挺勉强的。(生笑)那你觉得这首诗应该用怎样的感情读? 生:我感觉应该用很豪放的感觉读,很有气场的样子。 师:其他同学什么意见呢? 生:我觉得应该用一种喝醉酒的感觉去读。 (学生大笑) 师:怎么才能读出喝醉酒的感觉? 生:就是该拖音的要拖音等等。 师:那你能示范一下吗? (学生示范读几句诗) 师:看来这酒量挺大,一时半会儿还喝不醉。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意见? 生:我觉得应该把心中的那种怨愤和怀才不遇的感情读出来。 (学生读最后几句) (学生鼓掌)
2 / 10

李白《将进酒》学案w

《将进酒》学案 主备人:王璐 学习目标: 1、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2、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 3、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李白“豪放”的个性,乐观面对挫折。 课前知识预习 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先世隋时因罪徙西域。他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约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之青莲乡。李白自青年时,即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均及贺知章推荐,曾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安史之乱发生,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牵累,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当涂。李白性格豪迈,向往于建立功业,对唐玄宗后期权贵当国,政治腐化,深为不满。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歌,现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 二、解题: 《将进酒》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内容多写宴饮游乐。诗中表达了对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也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但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取得出色的艺术成就。明人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评价《将进酒》道:“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千古无双。” 三、背景资料: 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 《将(qiāng请、劝)进酒》意即“劝酒歌”。这首诗是一首劝酒歌,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沉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这种反抗方式,跟《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寻仙表现不事权贵的意志的写法颇为相似。 这时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到元丹丘家里做客,三人登高饮宴。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又正值作者怀才不遇之际,于是将满腔的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四、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将.()进酒金樽.()烹.()羊宰牛 岑.()夫子馔.()玉千金裘.() 沽.()酒恣.()欢谑.()箜.()篌.() 呼儿将.()出换美酒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将.进酒() ⑵烹羊宰牛且为乐 ..一饮三百杯()() ...,会须 ⑶与.君歌.一曲()()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1将进酒课堂实录2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1将进酒课堂实录2 师:先由诗与酒的关系引出:生死之交一碗酒哇《好汉歌》;劝酒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三叠》 师:作者今天要劝朋友喝酒了. (师朗诵《将进酒》,很有感染力.) 师: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情感? 生:怀才不遇. 生:愤慨. 师:看到这四句诗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感到自己的渺小. 生:我感到时光的流逝. 师:这里用了比兴的手法.\'君不见\'用了两次呼告强调悲.大家运用想象来理解很好. (生齐读前四句) 师:读“人生得意......会须一饮三百杯” 师:情感语言是什么? 生:欢乐. 师:从拿几个字可以看出暂且为乐的情感? 生:且. 师:如果背诵这几句采用什么方法?划成三节来背哪一句难背?是不是“烹羊宰牛且为乐”?大家可以想象着杀牛羊上桌的美味来背。 师:看下片怎样劝酒?语气要亲切,\'岑夫子\'\'丹丘生\'都要连读.在谁家喝酒? 生:在丹丘生家. 师:既然如此,李白就是反客为主,显出豪放狂达之意.(板书:狂) (文字显示: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恣欢鳕) 师:情感字眼是什么? 生:寂寞,欢鳕. 师:“皆寂寞”仅指权贵吗? 生:还有李白. 师:他只愿意长醉吗?只有饮者才留其名吗?体现了李白的什么情感? 生:愤 (师板书:愤) 师:仔细体会愤的情感.(生齐读钟鼓馔玉何足贵......) 师:这里的背诵思路是藐视权贵----皆寂寞----陈王的例子. 师:劝酒辞完了吗? (多媒体文字画面:李白将进酒图) 师:指着画面引导学生看图背诵(看图成诵方法的学习) 师:“与尔同销万古愁”,为什么是“万古愁”? 生:因为是古来圣贤. (:屈原,孔子,韩愈...我们看,李白端起酒杯,怀着古来圣贤都有的愁思。这里“万古愁”也写出了另外一点是什么? 师:他愁思的深长. (师板书:愁)

将进酒导学案

【单元学习目标】 1、 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自己的阅读感受,在诵读中得 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 2 、 了解李白、杜甫诗歌的写作特点,并进一步了解盛唐诗歌的整体风格。 3 、 理解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初步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并能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4、 用评点的方式对诗歌进行个性化解读,提高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 5、 组织文学社团,尝试诗歌创作。 【课程标准】 1、感受·鉴赏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2、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3、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考试说明】 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A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体会李白诗歌夸张手法的运用,背诵全诗。 【学习重、难点】 1、 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2、 背诵这首诗。 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还有沿用的。 一、文体常识及写作背景: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曲调,题意为“劝酒歌”。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本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友人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里做客。他与友人岑勋、元丹丘饮酒,借酒兴诗情写下这首《将进酒》,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二、诵读诗歌后,完成预习题: 1、收集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 (1)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 杜康。 (2) ,西出阳关无故人。 (3) 欲饮琵琶马上催。 (4)酒入愁肠, 。 (5)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 (6)兰陵美酒郁金香, 。 ,不知何处是 他乡。 (7)抽刀断水水更流, 。人生在世不称意, 。 (8)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9) ,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0 ,怎敌它,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11) ,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纱》) (12)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河大版八下将进酒教学实录3篇

说明:这是去年暑假里第五届“语文报”杯全国课堂教大赛(杭州)听课实录。 A:我们刚刚学习了辛弃疾的词,其实你们知道吗,辛弃疾除了写词外,他还是一个善饮的典型,他不但善饮而且善劝,我们大家都知道哪些劝酒歌呢? 比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感情浅舔一舔,没感情也要赏个脸。现代人已经把喝酒上升到感情的高度,相对于现代人,古人劝酒就优雅诗意得多。 大家读过吗?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王维劝酒的理由是什么? B:“西出阳关无故人”。 A:对,再看白居易的《劝酒诗》 P:劝君一杯君莫辞,劝君两杯君莫疑。劝君三杯君始知。 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 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

身後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 A:他劝酒的理由是什么? B: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身后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 A:为什么“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身后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呢?B:“心中醉时胜醒时”“面上今日老昨日”。 A:慨叹岁月易逝,年华老去。 许多人写劝酒诗,但名气最大,价值最高,个性最强的却是李白的《将进酒》。 老师给大家朗读,大家看屏幕的容易读错的字音。 A:下面大家读,读他的诗就要放声的读,旁若无人的读。 A:大家气势没有读出来。那好我们看,李白劝谁喝酒? B:岑夫子、丹丘生。

A:就是朋友。 李白劝人怎样喝酒?其实不同场合、不同心情喝酒是不一样的,有细品慢饮,有开怀畅饮,有埋头苦饮,李白是怎样劝的呢? B:杯莫停。 A:喝得怎样?喝得快,喝得急,量怎么样? B:“会须一饮三百杯”。 A:就是能喝多少喝多少。那李白怎样饮? B:纵情,放纵,“斗酒十千恣欢谑”。 A:纵情到什么程度?读后几句,从“五花马,千金裘”开始读。 用名马、皮裘换酒,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喝酒喝得这么专注,这么任性,这就是李白。 李白为什么让人这样喝酒?如此的豪饮、狂饮? 欣赏朗读录音,然后讨论这个问题。

《将进酒》导学案 参考答案

《将进酒》导学案参考答案: 一、预习题答案:1、对酒当歌劝君更尽一杯酒葡萄美酒夜光杯化作相思泪花间一壶酒对影成三人但使主人能醉客玉碗盛来琥珀光举杯销愁愁更愁明朝散发弄扁舟潦倒新停浊酒杯白日放歌须纵酒三杯两盏淡酒一曲新词酒一杯今宵酒醒何处借问酒家何处有 2、将,qiānɡ;樽,zūn;烹,pēnɡ:岑,cén;馔,zhuàn;谑,xuè;将,jiānɡ;散,sǎn。 3、高堂:高大的厅堂;会须:应当;足:值得;恣:放纵;径:即、就;尔:代词“尔”; 二、问答题1、两组排比长句,犹如挟天风裹海雨,向我们迎面扑来。以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非李白独创。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 2、“有用”而“必”,一何自信!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态度。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 3、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真且 琅琅上口。 5、全文主旨痛苦愤慨 6、悲乐愤慨狂愤慨 7、三国时期的陈王曹植是个才华横溢的人物,因为被其兄曹丕所忌恨而郁郁不得志,只有以酒浇愁。以泪度日,最后年纪轻轻的就死去了。诗人由曹植想到了自己同样怀才不遇,因权贵当道,使自己为国效力的志向无法实现,英雄无用武之地。作者是借曹植的典故尽吐心

中的不平。 8、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易老青春不再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圣贤寂寞陈王失意 9、①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特色:开篇用长句起兴,借天上而来不再复回的黄河之水、明镜中转眼雪白的头发,来感慨人生之短暂,尽吐心中这郁闷,引出“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的主旨。②诗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特色: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浪漫、狂放的气质和性格,同时很好地照应了下文“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的主旨,也为文末“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开阔而旷达的胸襟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检测练习1、 C 2、C 3、C 4、D(请/拿;A应当B再C介词,为。5、C(语助词) 6、① A(注意“高堂”的准确翻译,后一句中比喻句的体现。)②C (注意“平乐”“斗酒十千”的翻译。) 7、诗中的有些夸张写法是凭借数字来表现的,例如用“会须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有些则属于感觉的夸大,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诸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地说明诗人豪放杰出,用辞大胆,他人莫及,也表现了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 8、“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诗开头写“金樽美酒”、“玉盘珍馐”,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接着写“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中间四句,既感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全诗在高度彷徨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将进酒》 课堂实录

中国的诗歌源远流长,采藻缤纷,在以往的课程中,我们听过屈子的仰天长啸,品过北朝民歌的粗犷,尝过西曲吴音的甜腻,更欣赏过唐人醉月飞觞仗剑天涯的万丈豪情,但无论豪放还是婉约,中国的诗词总是离不开酒,诗人们总是以酒为伴,用酒抒怀,今天,我们就走近自称酒中仙的李白,走近他的将进酒,看看李白是如何用酒来表情达意的。 同学们把书翻开第41页,并拿出你的学案。 首先找一个同学读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我们知道,情感是诗歌的灵魂,而诵读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下面我们来听一下名家是如何用他的声音来诠释李白蕴涵于诗中的情感的。 在刚才的听读过程中,你发现在节奏和语调上有什么特点了么?对,有一个快慢高低的变化过程。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和起伏呢?非常好,这源于诗人复杂多变的情感好,现在再给大家时间读一遍,然后请同学们概述李白在这一曲高歌中,你能不能读出诗人的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按情感的变化全诗又分为几个部分? 好,就读到这里,哪个小组来回答? 其实通过对大家学案的检查,老师发现同学们对这道题理解的都非常好,所以我们已一起来总结概括一下吧。好,概括的非常准确。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我们完成了探究一的问题。接下来,让我们按照大屏幕上的分组,小组分工,合作探究,一起来追寻诗歌情感的脉络,走进诗人的内心。给同学们两分钟讨论,汇总整合你们本组的答案后,我们一一来展示。 好,就探讨到这里,我们一起来鉴赏一下。 诗歌的第一层次表达是悲,那么同学们考虑,诗人在悲什么呢?对,“悲”的是“朝如青丝暮成雪”,也就是人生易老。 那么诗人都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这种悲呢?请一小组的同学来展示你们的结果。学生质疑:对起兴手法不太熟悉,能不能给我举一个我们学过的例子 探究小组回答:从《诗经》里 好,刚刚一小组的同学展示的非常全面,对同学提出的质疑也作出了准确的回答,回答的非常好,老师给你们点个赞啊。但老师要在这里提示大家一下。起兴这种

2019 2020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11课 将进酒 Word版缺答案

这个单元赏析的重点首先是掌握其节拍、用韵等诗律特点,领悟其中特有的韵律感和音乐美;其次是细心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古代诗词,尤其要重视诵读,养成诵读的习惯。因为中国的古典诗词最初都是配乐歌唱的,流传至今,虽然乐曲失传,不能再演唱了,但是诗词的韵律和节奏还在。而韵律和节奏又不单纯是语言技巧的问题,而是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节奏和音韵。所以,诵读诗词,能够培养对古典诗词的良好语感,进而“进入角色”,深切体会诗词中的情感。

1.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歌语言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歌的精神。“因声求气”中的“因”可解释为凭借,“声”是指诗歌的声律特点,“求”解释为揣摩,“气”是指诗歌的精神。 2.吟咏诗韵,就是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1)定准基调 基调在音乐作品中主要是指高低长短、配合成组的音,通常用以贯穿作品的全过程。诵读中的基调是根据感情而确定的气息、音色。一般说来: 爱的感情“气徐声柔”;憎的感情“气足声硬”;悲的感情“气沉声缓”;喜的感情“气满声高”;惧的感情“气提声凝”;欲的感情“气多声放”;急的感情“气短声促”;冷的感情“气少声平”;怒的感情“气粗声重”;疑的感情“气细声粘”。 掌握诗歌声律知识(2). ①节奏。七言诗的节拍“二二二一、二二一二或二二三”。五言诗的节拍:“二三、二一二或二二一”。如: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课例分析程翔《将进酒》

诗意追寻,美感教学 ——程翔《将进酒》课例分析 王蒙蒙今天观摩了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程翔老师借班讲授李白的《将进酒》的课堂实录的视频,使我受益匪浅。程老师上课并不像我之前想象的那样,轰轰烈烈,热闹非凡,花样百出,而是平平静静,井然有序,真正“润物细无声”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收获很多。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是这样的风采,在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具体如下: 一、整堂课简单明了,课堂语言简单,讲课方式简单,板书简单 首先,语言简单。从整堂课开始到结束,程老师所用的语言,只有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讲解作者写作背景,提出几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朗读,中间没有多余的话。一堂语文课,时间非常有限,教学任务也很重,老师在课堂上说与课文无关的话就是浪费时间,所以,语文老师上课,不能说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其次,讲课方式很简单。程老师的讲课方式无非就是:学生自己看课文,初步体会诗歌;指导诵读,老师示范朗读;老师提问题,引导回答。这几种教学方式都是很传统的,但却是很有效的,太过热闹的上课方式,也许并不是什么高效的课堂。因为学生太过兴奋,不容易去专心书本中应该专注的知识。最后,板书简单。程老师的板书只有题目,作者和诗歌感情变化的过程,十余字,也许是因为这首诗的其他什么不值得写上去,但的确给我一个启示:板书,可以多写,可以少写,但一定

要明确重点的写,简单明了才是板书的最高境界。 二、有感情的多读,引学生走进文本。 “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多读可以培养语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旨,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节课,“读”是主旋律。从一开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思考,程老师给学生7分钟的时间去自己阅读,品味;到了中间,老师提出了要带着醉意去读;最后,教学生把自己当做李白,边感受,边朗读。这些环节让我感受到诗歌朗诵的重要性,这里程老师没有用传统的方法在正式讲解诗歌之前介绍作者背景,而是先让学生自己感悟体会这首诗歌。在中间老师提示,让学生自己读出作者当时的心情。这种方式值得借鉴。从程老师的课,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发现学生回答的水平后再进行引导拔高。让学生在现有的水平上再上一个层次。看似无意,其实都是老师精心安排,只有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才能有目的的去教授,去引导,做到有的放矢。 三、抓住文本关键,设计高品质问题 整堂课,除了程老师指导朗诵外,就属提问题、引导回答为最多了。要设计好一个问题必须对文本有深刻的分析研究。一个高品质的问题,可以收拢全诗的主题,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像诗歌主题靠拢。比如课堂上程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作者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心情。这个问题提得好,首先需要学生设身处地的把自己当成李白,自己说一遍,去感受。这个问题分析好了,那么整首诗的写作背景,写作主题,诗人整体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