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评介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评介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评介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评介

导论

一、研究对象

20世纪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重大影响的各种政治思想。

1.当代:起点为19世纪后期,包括整个20世纪。

2.西方: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3.政治思潮:同各种政治思想相比,影响力和影响面更大、更广,指政治思想中具有重大

历史影响的思想。

4.学科性质:政治学的基础性学科,交叉学科(政治、历史、自然科学等),属于西方政

治思想史的断代史(现代部分)。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背景

将其放在20世纪西方社会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之中加以研究,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发生重大变化。

政治上:走向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进程,给资产阶级带来一系列需重新认识、理解、解决的问题,如:政治制度、自身建设等。这一系列政治问题反应成为一定的政治

思想,由此促进一系列政治思潮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经济发展:20世纪尤其是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入经济全球化阶段。经济的发展,各种利益集团之间利益的分配调整问题在政治思想上产生一系列反映,促

使政治思潮的产生。

意识形态:既有传统的政治思想,又有各种新思想的不断涌现。这一时期政治思想出现了“异彩纷呈,百花齐放”的局面,由此促进政治思潮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这一百多年,以二战为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二战之前,由传统政治思想向当代或现代的转型时期,新旧思想相互吸收,相互排斥的阶段。如:自由主义(传统——现代)新自由主义、法西斯主义(极右势力思想)二战之后,西方社会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发展时期,大约30年,称为黄金期。政治思想上则处于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立时期。如:新自由主义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主要与此时的稳定相联系,但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没有矛盾。除主流思想外,其他政治思想也有所体现。70年代爆发金融危机,发展停滞,保守主义思想抬头,主导思想由新自由主义转向新保守主义。

20世纪以来,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思潮主要涉及以下八项:(两大类,共八大思潮)(一)新自由主义(西方社会资产阶级的主流政治学派,主要思潮之一)

1.核心:强调个人的权利与利益

2.主张国家对个人的干预,以保证个人的权利与自由。

3.新自由主义与传统自由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同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即传统自由主义紧密相连。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转

向垄断资本主义,传统自由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由于社会的发展,使其表现形式和思想内容有所不同。

新自由主义是自由主义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传统自由主义讲放任,新自由主义讲干预;传统自由主义以英为代表,新自由主义以美为代表,体现了世界中心的转移。

(二)新保守主义

1.本身同西方社会传统保守主义没有本质联系,作为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潮在法国大革

命后出现。

2.代表:[英]柏克《法国大革命感言》,反对社会变革,守旧派代表。

3.主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恢复传统的自由;赞同福利国家政策,反对政府干预个人事

务;重视市场,反对国家直接监督市场;尊重传统的价值、制度、宗教、家庭与文明,反对传统的自由平等观。

(三)法西斯主义

1. 代表资产阶级右翼势力的利益和需求,对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进程造成了极大阻碍。其产生、发展及其思想带来的行为与20世界主流趋势民主化是相违背的,表现为专制、独裁。

2. 德、意这样具有浓厚军国主义的国家为法西斯主义提供了土壤。

3. 法西斯主义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重大负面影响,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此应揭示法西斯产生的根源,防止其死灰复燃。

(四)民主社会主义

指的是社会民主党人的社会改良注意,倡导社会改良。

其影响力不次于新自由主义,二战以后,随着社会党国际的成立(1951年德国的法兰克福)通过《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与任务》的宣言(《法兰克福宣言》),民主社会主义得以广泛宣传,产生了一些示范效果,在各大洲建立机构,形成思潮。

标志:《法兰克福宣言》的发表,标志着这一思想的诞生。

社会党国际:主要位于西欧、西北欧,反共反苏,追随美国,站在资本主义阵营。代表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以此与资产阶级政党相区别。进入70年代,其性质发生变化,主张与社会主义阵营合作与对话;广泛参与一系列国际问题,如:贫困、主张裁军等问题。

苏东剧变之后,东欧国家纷纷采取社会党、民主党的名称。70年代以后,走出欧洲,迈向世界。在世界各地几乎每两年召开一次大会。90年代末,20世纪以来,这种思潮发生变化,改良其信仰、信条,由此成为当今的第三条道路。

民主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区别:民主社会主义倾向于资产阶级,强调民主,反对共产主义。

(五)人本主义(50年代—70年代)

指二战结束后,西欧出现重新重视和研究人的思潮,是对战争及法西斯残暴的反思。它不是统一思想的流派。

人本主义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本质问题、与人性有关的问题,包括人的存在、选择、价值、发展等问题,由此形成不同的流派。作为资产阶级思想,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者提出人性,宣扬人、赞扬人、肯定人的价值,承认人的尊严,这只是一种观念形态,并未形成思想体系,但为以后资产阶级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人本主义真正形成高潮是在法国大革命之前,启蒙运动后期。这是,人本主义形成为一种主要观念、认识,在法国大行其道。其典型形态是《人权宣言》。资产阶级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资产阶级对人本主义思想加以固定化,得到国家法律保障。人本主义思潮起初限于思想界,后来发展为广泛的群众运动。如青年学生造反运动,即新左派运动。人本主义内部分为两个具体的流派,即存在主义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

存在主义:以萨特为代表,从人的存在出发探讨解释人的问题。一是人的自由问题;二是人的选择问题,对1967年青年学生造反运动造成影响。就存在主义自身来讲,它是哲学流派,包含大量人学问题及对社会制度批判的问题。

精神分析学派:以弗洛伊德为代表,创立于二战期间,影响主要是在二战后,主要研究人的内在本质的实现,突出强调人的本性。认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人的本性(力比多),侧重于从人的精神意识探讨解释人的本质。60年代引发广泛社会运动,出现所谓的社会反弹,嬉皮士,朋客。

(六)西方马克思主义

从严格意义上说,它不属于政治思潮,而属于哲学思潮,代表人物主要是哲学家,在探讨哲学问题时这是一个统称,它同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从整个发展历程看,多是统一的)是有区别的,其内部分为不同流派,涉及大量政治问题。

20世纪20—30年代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十月革命的胜利为其产生提供了背景。

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西方国家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不同认识和理解。二战后,在西方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历史影响。

例如:1.卢卡其《历史和阶级意识》《狱中杂记》他们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再爆发如同十月革命的战争是不可能的,而应采用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革命道路。

2.法兰克福学派影响最大,二战结束后,不仅在哲学且在政治学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弗洛姆。

马尔库塞与萨特、弗洛伊德被视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导师,他关注社会问题,著作《单面人》。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畸形社会,是一个病态的、不健全的单向度社会。即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物质财富丰富,另一方面人的精神极度匮乏,体现为信仰的缺失。由此出现了单向度的人。弗洛姆将其视为异化的社会,存在若干弊端和问题的社会。因此要想消除笔端,解决问题,就得进行总体革命(结构性革命),即解决资本主义问题。在经济、社会、政治、精神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革命,革命领导若是知识精英、革命形势不再是暴力革命,而是讲议会斗争及强调议会外群众性的自发斗争。

1.结构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代表人物:普兰查斯,法国政治思想家。主张结构性革命,主要涉及政治权力,主张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进行全方位的批判。在理论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2.新马克思主义

既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也不同于主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它主要指的是前苏东地区(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即前苏东国家执不同政见者对前苏东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理论指导持怀疑态度,具有集权化、片面化的特点,反对民主、压制人权、背离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事实,指出了前苏东革命发展的错误。

3.马克思学

专门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派别,总体上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在批判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研究马克思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研究批判以瓦解社会主义阵营,侧重于研究马克思主义成长中的一系列观点,并未深入研究其代表著作。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人学,试图分裂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纳入到同一体系。

4.正统西方马克思主义

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完善,同苏联的列宁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反对暴力革命,主张改良,反对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应适应社会的发展,主张重新认识理解马克思主义,但并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而是希望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是西方国家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认识,在西欧产生了一定影响,主要在学术思想领域。

(七)未来主义(又称未来学、未来预测学)

1.其实质是以研究和预测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为内容的新兴学科。大致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借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研究。

2.兴起背景:科学技术发展,计算机、控制论出现,给社会带来巨大变化,人们用传统思想对社会出现的新问题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解释。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出现一批研究和预测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未来学家,如托夫勒《第三次浪潮》、《第四次浪潮》;奈斯比特《大趋势》、贝尔《后工业社会》。

3.主要分为两个学派:

A.悲观派(少数派)。立足于现实,认为由于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人类自身无法解决,最终人类走向灭亡。主张停止科技发展,人类回归原处。

B.乐观派(主流派)

代表人物:贝尔《后工业社会》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托夫勒《未来的震荡》《第三次浪潮》他们承认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变化,尽管有些是破坏性的,但既然人类有能力可以创造,那么人类就可以研究新科技以遏制其造成

的破坏,从而为人类未来描绘出美好的蓝图。他们的预测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的,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目的在于解决现实问题,使资本主义更好的发展,具有预见性。

从现实出发,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归宿。但有三个大问题:

A.历史观问题:强调一种宏观的历史观。以人类文明发展为基础来认识历史、判断人类历史发展。将人类历史看成几个文明阶段。如:托夫勒的三个文明,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浪潮文明。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持一种趋同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存在差别。

B.未来政治制度与现实的差异,即新特点

未来政治制度与结构将以少数派的权利为基础。少数派从权利并非少数统治多数,而是政治制度中要兼容少数派,强调制度或结构的差异性,更多是强调未来政治也保护少数人的利益,主要指广大穷人。

强调未来政治制度或结构中知识阶级的地位,可能将取代现今的资产阶级,在未来制度权力体系中占有优越的地位。

现行的中央集权的制度将走向崩溃,代之是中央政府权力逐渐向下分化,地方权力的逐渐增长,改变权力分配的方式。

随着地方掌握和行使权力,基层作用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未来政治文明发展中,传统的代议民主将被半直接民主(参与制民主)所取代,主要指公民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将不再依赖所谓的代表去表达,由于科技进步,公民可直接参与意愿的表达,当然并不完全排斥代议,更多地是直接表达意愿,参与决策的过程。

C.对未来民族国家前途的预测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垄断组织、跨国公司的出现,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民族国家将会消亡。战后福利组织建立,垄断组织不断扩大,在发展过程中,民族国家将由于出现许多无力解决的问题走向消亡,代之以世界联邦。不同于神学家和空想家的预测,他们的预测立足于现代及科技发展的基础上,而且借助于现代预测手段,描绘未来社会的趋势和方向。

是这一时期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派,局限于资本主义,未考虑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但提出的问题对当今世界存在很大的参考价值。

(八)政治行为主义学派

又称行为主义政治学,严格上说属于西方政治学的一种理论形态,是当代西方政治学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

兴起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许多社会科学的其他科学领域,如经济学、教育学,逐渐走向科学化,在其他学科发展的刺激下,推动政治学向科学化发展,出现政治行为主义的研究思潮。

1.为什么叫政治行为主义:

在政治学科领域,在其涉及的研究方法的基本层面上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即行为主义革命。主要指人的政治态度、政治观念、政治意识的变化。首先涉及到两个概念:政治哲学、

政治科学。

西方政治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以20世纪为界,20世纪之前成为政治哲学,20世纪之后成为政治科学。二者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存在重大差异。

在研究对象上:

政治哲学侧重于价值、规范研究;以宏观政治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如: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研究、国家的任务。强调“应然”的问题,对政治问题的研究期望达到一种与研究者期望相吻合的应然,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和价值取向。

政治科学侧重与事实、经验研究,以微观政治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侧重于团体和个人。强调研究“突然”的问题,即事实的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

政治哲学强调推理演绎原则。

政治科学不否定推理演绎,但更侧重于借用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如心理学和社会学。同时主张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如收集资料、分析资料,使政治学研究走向科学化。在政治行为主义研究过程中主张价值去除,价值真正。主张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去研究政治问题。

2.政治行为主义的发展历史

(1)产生于20世纪初,当时出现与传统政治学不同的研究趋势,表现为:1908年,美国学者本特立发表《政府的过程》,英国学者华莱士发表《政治中的人性》。本特立在书中对以往政治学研究进行了抨击,认为以往政治学研究仅限于描述客观研究对象,对政治本质的说明仅限于研究者的主观判断,解释不了政治的本质问题,认为为了使政治学走向科学化,必须对政治学研究对象进行调整,由宏观研究对象转为微观研究对象,提出“团体研究”的理论,这成为政治哲学走向政治科学的标志。

华莱士也提出在研究对象上进行取舍,提出“个人研究”,认为政治研究应以个人为主,以个人行为为中心。

这两个人的观点在当时并未引起学界的关注,但奠定了政治行为主义研究发展的初步基础,政治行为主义开始萌芽。

(2)20世纪20年代以后,政治行为主义得到初步发展。20——30年代,芝加哥大学成为美国政治行为主义的一个研究中心,以梅里安为代表形成“梅里安学派”(又称“芝加哥学派”),提出“新政治科学”的概念。这个概念在两篇文章中做出阐述:1921年的《政治学研究之现状》,1925年《政治学的新方面》。政治行为主义开始在美国政治学界产生影响,其初步发展表现为:

A. 在芝加哥大学,培养了一大批在美国政治行为主义研究方面作出贡献的杰出人才,如:拉斯韦尔、阿尔蒙德、伊斯顿等。

B.编写了大量的新政治学的教材、报刊、杂志,并得到美国基金会的支持。

(3)20世纪40年代,美国陷入战争。战争对政治行为主义扩大影响起到推波助澜的作

用。战争期间,美国政府部门和军队聘请大量政治行为主义者进行工作。通过这些实际工作,政治学家认识到政治行为主义并没有社会现实方面的研究,这就促使他们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20世纪50年代,政治行为主义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政治学研究领域奠定了主导地位。

50——60年代,政治行为主义进入繁荣发展时期,培养了大批人才,创造了大量报刊、杂志,并得到美国基金会的大力支持。

政治行为主义是政治学研究领域的革命,尤其是方法上的革命。

A.在研究对象上:宏观——微观政治现象。

B.在研究方法上:除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还采用自然研究方法。

(4)20世纪70年代,政治行为主义进入到后行为主义。

越南战争、民权运动。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得政治行为主义者认识到政治行为主义作为一种科学,对社会重大问题不能做出科学预测和解释,说明政治行为主义存在缺陷,必须做出改革和完善,这使得政治行为主义走向后行为主义时期。后行为主义不是对政治行为主义的否定,而是一种补充、完善,使政治行为主义避免过于倾向事实经验而忽视主观、价值判断。后行为主义认为要想使政治行为主义真正成为一种科学,既要强调经验事实,又不能忽视价值和研究者的主观意识。70年代,后行为主义者将两方面结合起来,更好地说明解释政治本质问题。

3.政治行为主义的理论表现形式、理论学派

(1)以个人或团体的视角出发,侧重于个人或团体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理论形式,大致分为几个流派:

A.政治精英理论:强调在政治过程中,具有独特地位的,对政治过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精英的政治行为,包括动机、目的、过程等;政治精英理论在发展中不断变化,政治行为主义者对政治精英的认识不断变化。政治精英,即在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优异分子和统治阶层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人。反对西方议会民主制,认为所谓的“人民主权”带有很大的虚伪性,并不能真正的代表和体现政治人的个人利益。主张在国家实际政治生活中通过政治精英的活动来反映个人的政治利益、政治愿望。20世纪70年代后,政治精英理论出现新的变化,形成民主精英理论。重新探讨民主制,认为民主不是目的,仅仅是实现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更强调利益的实现,而不是民主本身。B.政治角色理论。强调每个参与政治的个人在政治过程中,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及其角色对政治产生的影响。

C.政治团体论。以政治团体为研究对象,由具有共同信仰、利益、兴趣的人构成的政治团体,在西方成为利益集团、压力集团,它们对政治过程产生影响,如政策问题,权力分配。

(2)以个人意识为研究视角进行政治行为主义研究,形成不同的流派。

A.政治社会化理论:从个人意识出发,进行个人社会化的研究,把个人利益同社会化过

程联系起来。

B.政治心理学理论:从微观的角度研究个人或团体的政治心理。

C.政治决策理论:从个人意识入手去研究政治决策,在政治行为中如何表达,如何去选

择来代表个人的政治态度。

(3)从研究方法入手,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入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进行政治行为主义研究。

A.政治系统理论:把政治问题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认为系统中的每一个部分都应该

发挥各自的作用,彼此联系。主张要想对政治问题做全面的分析,必须做出政治系统理论。代表人物:阿尔本德

B.政治结构功能理论:把个人政治行为本身看成是一种结构,每一个因素在行为系统中

都有其应有的位置,发挥其特有的功能,通过这种功能的发挥来产生影响。

C.政治发展理论:西方学者从西方国家的视角出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分析和研究。

其他政治思潮:

A.政治生态主义/绿色运动/绿党政治:兴起时间较晚,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德、美兴起并流行,关注政治生态的问题,核心问题,在某些方面带有激进的色彩。

B.女权主义: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是基于两性关系上的妇女争取各方面权利的运动,更多的要求两性关系的平等,属于西方妇女运动。

C.新托马斯主义:基督教政治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一种表现。主要代表:马利旦,认为基督教要想生存发展必须适应现代社会的条件。

D.政治多元主义:随着现代西方民主权利的发展,政治中心不仅是唯一的国家,许多社会组织在特定领域成为权利主体。

三、政治思潮的特征(背景、内容、形成发展演变过程)

1.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各种政治思潮之间既相互借鉴,又相互渗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内容上来说,西方社会政治生活中每个领域都有与其相应的政治意识形态。任何一种政治思想、主张都是代表某一特定阶级、阶层的利益。政治思想本身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社会参与广泛性、选择性增加,人们的价值选择多元化。某一阶级代表人物在国家政策活动中要求得到相应的体现。人们越来越关注关乎自身利益的政治活动。个人、团体的主体性逐渐增强,要求代表人物提出它的利益。

但在总体发展趋向上,符合政党政治、国内政治生活的需要。这种趋向决定了各种政治思潮、各种政治观点之间,体现出了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的特点。在借鉴、渗透之外,必定要有冲突、矛盾。但冲突、矛盾是次要的,借鉴、渗透、合作是主要方面。

如:资产阶级主流政治思想——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新保守主义),虽在具体主张上有区别,但根本原则上是一致的,必须要彼此借鉴、彼此渗透。

当代社会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肯定有矛盾冲突。但社会主义思想

由空想走向科学,由激进走向改良。各种思潮之间不断进行平衡。马克思主义诞生、吸收和借鉴(扬弃)古典的空想社会主义。非马克思主义(机会主义、修正主义)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借鉴、吸收;社会民主主义(社会改良主义)在许多具体问题上也借鉴、吸收,甚至在某些程度上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民主社会主义许多思想中也借鉴社会民主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互渗透、借鉴,在后工业社会,全球化发展,全球问题的深化。人们的激进的意识观念正消除,在对立的意识形态中,具体观点也在相互借鉴。

2. 在西方当代政治思想发展的一百多年里,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仍然存在,而且在某种特定时期,甚至成为政治思想发展的主流。

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自产生之日起就存在,但由于当时面临的矛盾、问题不同,表现不全面。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属革命阶级,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主力军。资产阶级是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是参与者。即使有矛盾,即莫尔(乌托邦)、康帕内拉(太阳城),矛盾冲突的层次不同,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统治下的反抗是无组织的,马克思主义诞生后,这种反抗和矛盾达到了尖锐化的程度。两种政治思想体系之间矛盾已经上升为制度层面。二战后,两大阵营对立,矛盾冲突达到了世界范围且全方位,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社会领域方面,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冲突达到了顶峰。东欧剧变,两者之间的冲突相对缓解,社会主义思想由激进走向缓和、改良。冷战结束后至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成为主流,但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并未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由苏联转向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取得的成就,尤其是经济方面的成就,提升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世界价值,中国的影响不是区域内、已经扩展到世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取得了发展成就,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并未退出历史舞台(各高校研究、国家重视),有同资产阶级相抗争的力量。中国影响(朝鲜、越南、委内瑞拉查韦斯思想)至今为止,这种矛盾冲突依然存在。

3.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在政治学学术研究领域,已经显现出科学化发展的趋向。

政治学科学化发展。政治学的独立(19世纪后期)实证主义发展,由传统政治哲学转向政治科学,到至今的百年中,政治科学化研究不断发展、完善、演变。就政治行为主义来看,二战后,政治科学为研究交流,20年后,进入到后政治行为主义。随着社会问题不断出现,人对社会问题认识不断加深,政治学由哲学走向科学。人的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科学地提升。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这也是政治学科学化不断深化的科学。虽然也有很多问题,但随着科学手段发展,这些问题会得到解决,像自然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政治学也会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第一章新自由主义政治思想

自由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资产阶级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强调以理

性主义为基础的个人自由,强调维护个人个性发展,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都应当以维护至上自由为目的,反对任何形式的强制,无论强制以何种形式出现,维护个人利益。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自由主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自由主义也经历了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不同的类型,但本质上是个人自由。

第一节概述

一、新自由主义产生的背景

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资本数以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自由主义的一种新的形式。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冲突、资产阶级内部的冲突,对于如何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形成了利益分化,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变化,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得以产生,是对传统自由主义的发展和变化。

1、新自由主义的出现与资本主义自身的经济政治发展密切相关

经济:工业革命,经济大发展政治: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思想: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自由、平等、人权等得到社会的普遍接受

2、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的时代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

(1)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冲突,资本主义基本锚段日益激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出现,资产阶级为维护其统治,早期传统自由主义基本信条要继续为垄断资本统治辩护,就需要修订自己的理论和政策

(2)资产阶级内部的冲突(如何维护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如何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a.

大垄断资产阶级:斯宾塞、尼采(强权政治、极端镇压)b.广大的中小资产阶级:社会改良派

资产阶级内部:垄断资本和非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更趋尖锐,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要修改早期传统自由主义教条

二、自由主义的历史沿革(理论渊源:功利主义)

1、传统自由主义:19世纪80年代以前的自由主义为传统的自由主义,经历了萌芽、形成

和发展的三个阶段。作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萌芽阶段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主要表现为人文主义,具有反封建反神学的性质,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但仍有缺陷:只提出了一些观念,而没有形成体系。

核心问题:(1)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社会作用、用人性反对神性(2)反对神道,人权反对神权,用人的智慧去探寻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提出自由、平等、博爱、具有针对性,针对封建个神学。影响只限于观念,没有形成社会运动。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14--16世纪,反封建反神学的人文主义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由于历史时代具有缺陷,提出了一些关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念,如:自由、平等、博爱等,但没有形成体系,是可贵的思想萌芽,为后来的自由主义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形成时期):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出现了一些自由主义思想家,如:洛克、孟德斯鸠、富兰克林、斯宾诺莎、卢梭等,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资产阶级政治体系,政治自由为其根本特征。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

(1)保皇派(反革命派):

主要代表人物:罗伯特.菲尔麦用父权理论论证英国国王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光荣革命”后经过洛克的批判,他的父权理论完全被抛弃。借用基督教神学政治思想理论中的神创国家和君权神授思想来反对革命,阻碍了革命的进程。

(2)革命派

a.长老派:代表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既想革命又不想进行到底对待革命的态度是保守的矛盾的。

主要代表人物:霍布斯主张君主集权主义,君主受资产阶级的限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君主,通过对自然法理论和社会契约论的阐述,提出了资产阶级要实行集权主义。《利维坦》社会契约论:人们为了维护自身的自然权利,主要是自由行动,献出一部分权利给接受权利的人,不是签约者,而是从其他地方选出来的,因为是超然的,不受契约制约,享有绝对统治权,主张权利的绝对性和集中性。

B.独立派/激进派:

主要代表人物:弥尔顿代表资产阶级中间阶层、工商资产阶级、新贵族中层的利益与要求,主张彻底革命,提出了自由、平等,但是不适应英国革命的形势,因为彻底的宗教改革,所以英国的人民相对自由,所以比较保守,革命性不强,不希望实现彻底的革命。

与长老派相比,他们强烈要求取消封建特权,没收教会财产,废除一切妨碍资本主义工商业自由发展的封建制度。

c.平等派:

主要代表人物:约翰·李尔本代表小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小手工业者的利益

D.掘地派:

主要代表人物:温斯坦来代表的是农民中的失地农民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的思想内容:

1、霍布斯的政治思想:

(1)代表了英国革命时期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的利益要求

(2)关于自由:主张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们自由地运用自己的权力保全自己,势必破坏“自我保存”,因此人们必须放弃自己的权力,摆脱自然状态,走向社会状态。拥有自然权利的

自然人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权力交给第三者或由若干人组成的机构--仲裁者。仲裁者不是契约者,具有超然的地位,不受契约的制约,具有绝对的集权。

2、洛克的政治思想

(1)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最早的代表之一,他提出的分权理论第一次为资产阶级用民主形式组织国家提出了理论论证,为君主立宪制涉及制度方案的思想家。分权--对君主的权力进行限制,通过社会契约理论对君主立宪制进行辩护,反应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2)洛克的自由主义思想:保障和强调个人主义自由实现个人解放,反对国家和教会的奴役。认为生命、自由、财产是公民天赋的、不可剥夺不可侵犯的自然权利。阐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对自由的态度,提出自由的含义就是个人有权按自己的主观愿望去思考和行动,包括思想自由、言论自由、政治行为自由等。

把自由看成两方面的意义:

a.自然状态下的自由,即绝对的、不用考虑其他对个人权利的束缚,不受任何限制;

b.政治/社会状态下的自由,即是天赋的,但是有限的,不能随意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个人追求权利是受限于法律的,不能侵害的他人的自由权利;主权是受限制的,政治权利要受社会契约的限制,具有现实意义和革命意义,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资产阶级、行政权--国王、对外权--属于王权,重视强调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主张通过制度的方法去实现自由,反映了资产阶级利益的要求。强调政治自由。通过制度的方式去实现自由:强调代议制

3、18世纪法国的政治思想

背景:18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受到英国洛克思想的影响,启蒙运动把人民从封建专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代表人物:孟德斯鸠和卢梭,大致分为温和派和激进派。

激进派:代表的是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代表人物有卢梭、狄德罗

温和派:代表中等资产阶级的利益,也称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是孟德斯鸠、伏尔泰

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

(1)是资产阶级新贵族。《论法的精神》背景:封建专制制度走向解体,资本主义扩大(2)三权分立与政治自由:

a、政治自由:实现政治自由的最好的方式是分权制衡。他认为,自由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一方面是哲学上的自由,人们相信自己在意义上是自由的;一方面是政治自由,是同法律结合在一起,人们要有安全感或至少自己相信自己是安全的。

b、分权制衡:受洛克的影响,强调个人的自由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限制自由于法律的范围内)认为任何权利都有诱惑力,掌权人抑郁走向腐败,因此,对权力进行制约,防止权力走向腐败专制。

c、他的分权学说和政治自由原则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具有重大意义。

卢梭的政治思想:是法国启蒙运动中独树一帜的下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属于激进派。《忏悔录》

政治思想:(1)社会平等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2)社会契约论;(3)人民主权论,是卢梭整个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也包括人民革命论;(4)法律思想,提出了共和思想,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侧重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4、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政治思想:受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为自身的独立、拜托宗主国而战。思想代表人物:潘恩、杰弗逊、富兰克林、汉密尔顿。

(1)激进派:代表人物潘恩和杰弗逊: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把北美的独立看成是和人独立、吃饭、喝水一样是常识。主张地方分权。

保守派/联邦派:代表人物汉密尔顿:代表联邦党人,反映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强调权力集中。主张权力的集中。

(2)他们的思想反应在资产阶级革命时的政治理论主张中,明确的目的、具体的内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统治,是新兴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的理论武器,起了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作用。

第三阶段:确立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真正成为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状态(18世纪末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

形成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地位的变化,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变化,由相对激进改变为相对温和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把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定位为主流的意识形态,适应了时代的要求。自由也相应地变为:政治自由转变为经济领域的自由,由政治自由,即对权利的要求转变为资产阶级统治阶级的利益,由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来维护阶级的利益。理论基础由革命时期的理性主义准变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功利主义。

代表人物:边沁、约翰·密尔、孔斯坦、孔德

1、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理性主义、功利主义。

边沁的政治思想:1748-1832,功利主义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1)功利主义的自由主义:

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功利,人性的本质就是功利。人有两大原则:a、躲避苦的追求乐的,边沁认为人的本性是避苦求乐,这也是人们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B、每个人追求最大量的最大幸福,功利也是国家立法施政的标准,实现功利要通过一系列法律来进行。

(2)国家问题:边沁反对契约论、自然权利说,认为国家产生于暴力,根源在于功利,认为国家不是警察国家,而是“盲眼”国家。人们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必然会将暴力结束后形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

(3)政体问题:政体方面没有创新,受洛克的影响,主张实行代议制。

(4)经济问题:因为资产阶级已经上升为统治阶级,所以没有过多地提出放任主义,与干预主义相对立。个人的经济行为为了实现利益,可以采取一系列手段,概括了竞争、自由贸易、主张不加干涉的经济自由。国家经济要想发展,需要采取放任的政策。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政治思想:

(1)师从边沁和父亲(重商主义的代表)。

(2)政治思想体现为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桥梁和纽带:从传统到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巩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放任主义带来一系列社会矛盾。

(3)思想主张:

a、主张个人的经济行为必须估计他人的利益,国家和政府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对侵犯他人或社会利益的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要进行惩罚。这反映了时代变化的新的“自由观”。对“自由”进行了新的诠释,把“自由”界定为个人可以按自身的主观愿望去追求好处,但同时不得妨碍他人。

b、把“自由”的内容扩大化,范围扩大到三个领域:

经济自由

思想言论自由(结社、出版、集会、信仰等)。作为个体存在的标志,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天才人物成长的条件。思想言论自由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

政治自由强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问题,强调逐渐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但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制约因素。

涉及两个原则:a、可以追求个人的利益,但不得侵害他人;b、个人的自由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利益,必须接受制裁和惩罚。

密尔的功利主义与边沁的功利主义的区别:密尔强调人的社会感情,指出功利主义的所谓

快乐或幸福不是个人的而是社会全体的快乐和幸福,反映了统治者的利益要求。

2、新自由主义/现代自由主义(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传统自由主义转

变为现代自由主义)

背景(转变):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转变为垄断,有垄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需要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转变思想观念。问题主要变现在两个方面:统治阶级内部(大资产阶级:主张集权政治来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中小资产阶级:主张改良);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诞生,形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冲突)

传统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由经济自由为代表的自由主义。

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典型理论代表:格林

由放任的自由主义转向干预的自由主义,诞生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左右,以道德学说为基础的新自由主义,是由以格林为代表的牛津大学的学者成立的,新自由主义派别,主张新自由主义思想,内容包括:

(1)理论基础:由功利主义转向了道德学说,强调道德的公共性,强调“善”,即社会公共

福利。

(2)明确提出政府干预问题:社会问题包括贫富差距大、社会混乱等。由放任自由主义转变为干预自由主义,强调广泛的社会干涉。

新自由主义在北美:

在20世纪后,格林等人的自由主义思想并没有在欧洲大陆转变为更好的社会实践,但在北美大陆却得以较好地施行,比如威尔逊政府时代:罗斯福新政、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建立福利国家的指导思想为新自由主义,即干预自由主义)、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各种矛盾更趋尖锐化,为防止经济危机,美国出现了布兰戴斯、杜伟、罗斯福等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其中罗斯福新政是彻底贯彻新自由主义的运动,新政是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美国威尔逊政府,任期内展开新自由运动。

(2)在北美的实践反过来又促进了欧洲国家的发展,新自由主义在二战后(50年代-70年代)又出现了大发展,新自由主义真正在西方普遍流行,为社会所接受,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凯恩斯明确提出政府干预,政府干预涉及社会生活各领域,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的福利国家制度出现并发展完善,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战后的“黄金时代”。

(3)70年代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高膨胀、高失业、高物价,新自由主义进入低谷,但并未消失,其主导地位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新保守主义。

新保守主义是自由保守主义,不反对自由主义,实际上是自由主义的回归,即传统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70年代后,一些保守党上台推行私有化运动。但一些国家仍然强调国家干预主义。

新保守主义不同于传统的的保守主义,典型的保守主义为法国大革命后的英国的伯克,写了《法国大革命感言》,标志着资产阶级保守主义的诞生。A、反对激烈的变革,强调秩序,不反对社会进步,但主张进步发展应按秩序进行,尊重传统;B、主张精英政治,权力应掌握在精英贵族手中,重视贵族血统。反映的是资产阶级内部不同阶层的利益要求。

70年代后,罗尔斯仍在宣传新自由主义思想,《正义论》《政治的正义》。

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除了自由主义为主导,还有其他思想,代表人物:尼采、斯宾塞。(1)斯宾塞的政治思想:代表大垄断资产阶级的倾向,以庸俗进化论作为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反映了垄断资产阶级如何解决社会问题的要求;社会有机论/国家有机体论,强调合作和团结,主张社会、国家机体论,国家、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各个部分政治、经济、文化等映相互协调发展,强调团结、协作;其目的是为了论证资本主义制度是协调一致的,是合理的。

尼采:代表大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上帝死了”是新时代的变迁,要抛弃一切旧有的价值体系:社会、政治、法律、伦理等方面,重塑新的价值体系;主张强力政治、超人学说、强权政治。

三、思想特征:(相对于传统自由主义而言的思想特征)

1、主张个人发展、个人权利的保障与传统自由主义一致,但个人自由、个人权利的实现要

与社会和他人发展保持一致。离开社会他人就不是真正的自由和权利,原因在于新自由主义

的理论基础是道德学说,道德学说与功利主义的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于公共善,后者更注重个

人。

2、对待国家的态度上,新自由主义主张国家的广泛地干预。新自由主义反对传统自由主义

的国家观(消极国家、警察国家、干预地最少的就是最好的国家),主张扩大国家干预经济

和社会生活的作用,国家的广泛干预,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更主要的是对社会领域的干预,

包括贫富差距问题、教育、政治参与等,这是个人自由主义实现的保障,有利于个人发展和

社会进步。

3、新自由主义主张扩大公民的权利范围。加强国家的干预,并不会导致国家的专制,但在

加强的同时,应更加广泛地扩大公民的权利范围,对国家权力进行制约和约束,防止走向专

制。

罗斯福主张的四大自由:言论、宗教、不虞馈令、不虞恐惧。用权利来保障四大自由的实

现:(1)权利:从事有益工作和获取报酬的权利(2)挣得以提供充足的衣食和娱乐的收入

的权利(3)一切企业主不分大小地在自由的环境中从事贸易不受国内外垄断集团的约束和

控制的权利(4)一切家庭拥有体面住宅的权利(5)公民享受充足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

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6)获得良好教育的权利

4、新自由主义普遍主张改良的方式,促进社会进步,强调社会合作,在新的背景(经济危

机、战争等)下,反对过激的社会运动,既反对科学社会主义,又反对帝国主义。

第二节英国的新自由主义

一、形成和发展

(一)形成:19世纪后期,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后,英国国内外形势发生变化,促使传统自由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形势变化:1.90年代后,英国霸主地位发生改变,主要体现在经济上,随

着美、德崛起,下滑至第三。地位的变化让民众认为以往政策是失败的,人们认为政策要改,

呼吁新自由主义出现。2.19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广泛的社会改革:议会改革、宪章运动、选

举制度改革,强调下院地位,选举权进一步扩大。社会问题:教育腐败、财富分配问题等,问题的解决全靠个人努力是不行的,应加强管理和干预。社会生活领域各种改革的呼声、社

会政策变革促进了新自由主义的出现。

产生标志:格林道德主义为基础的新自由主义思想提出。格林的牛津学派宣扬新自由主义思

想,开始占据英国主导思想的地位。

(二)发展:形成后没有顺利发展--制约因素:20世纪的经济危机与世界大战,国家无力支撑改革。

二战结束后,新自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福利国家政策的支撑为人们所接受,但20

世纪70年代后开始没落。

二、格林的新自由主义政治思想

英国新自由主义先驱,开辟了自由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奠定了新自由主义的基础。格林出身

牧师家庭,曾在牛津大学读书,广泛涉猎社会科学领域。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代表作:《伦

理学绪论》、《关于政治义务原理的演讲》。

(一)道德学说—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格林明确反对功利主义,为了英国的社会改良和社会进步,个人权利的实现,主张用道德学说取代功利主义。

1.道德善。道德善同个人联系在一起,人之所以为人,同其他动物有差异,根本上在于人有道

德,有道德能力,即人日益完善的能力,完善提升个人的能力。人存在的目的在于提升道德境界,即道德善。人是道德存在物,人居有道德能力,凭借个人主观意志,意识到自己想追求什么、能追求什么。

2.道德善的本质:共同善。人是否存在的标志:道德善,其本质是共同善,个人道德境界提高

的同事要使社会其它成员道德共同提高,个人与他人共享强调道德善的社会属性与国家属性。

道德善还体现为公共福利,每个人都追求道德善,即积累了公共福利。自由主义走向现代的标志:人本身是道德存在物、向善的,共同善追逐的是每个人的道德境界,追逐道德完善。

(明显变化)

3.如何实现道德善

1)大家彼此合作、协同,共同进步,首先依靠个人努力、追求。

2)需要外部条件,即国家干预。对于阻碍道德善实现的因素,就需要外力消除障碍,提供条件,最好的提供者就是国家,引出国家干预。

(二)国家干预

格林的国家干预理论开创了资产阶级关于在国家理论新的发展时期,开始重视和强调国家的作用。

1.国家观

承袭了卢梭的国家观,反对边沁的国家观,国家不是起源于暴力,国家的基础是一种意志,是公共意志,与道德善具有一致性,用另一种概念表达公共福利,由于人的道德本性,国家才得以产生。--这种国家观是格林国家干预的理论前提与依据。

2.国家干预的目的—本质是道德善,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实现。

1)为个人权利、自由、公共善的实现扫清障碍;2)提供条件:人的权利和自由与国家是一致的,人追求自由,国家保障人的自由。

3.国家干预的范围:1)经济生活领域,针对垄断企业权利集中的问题,限制垄断企业;2)社

会生活领域,教育、政治权利、医疗、保险都要采取措施。

(三)积极自由观

以往的自由是消极的自由,消极的自由是个人依靠自身力量去实现,反对外部干涉,反对限制的自由,倡导绝对的自由,这不适合新的世界。

1.自由的基础

以往的自由建立在天赋人权的基础上,积极自由建立在道德学说的基础上。格林认为人的自由来自于认得道德本性,人有能力、意志,追寻实现道德善,自由的基础在于人有道德本性、

道德能力。

2.积极自由的含义

“自由并不仅仅意味着不受拘束,不受压制的自由,不仅仅意味着我们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也不仅仅意味着一个人或一批人牺牲他人的自由而享有的自由,当我们讲到自由时,我们指的是一种积极的力量或能力,以此去做值得做的事或享有值得享有的东西,一个人可以独做或独享,也可以与他人共做或共享。”

个人自由的实现与他人自由的实现联系在一起,联系的纽带是道德。

3.衡量自由的标准

以国家权力的提高为判断标准,不是以国家权力减少而是以政府干预作为一种判断标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和维和个人自由。

(四)权利与义务

1.权利观

(1)格林明确反对资产阶级传统的天赋人权理论,他认为天赋人权本身是一种虚构,没有实质意义;权利是国家对个人的让步,个人的权利来自于个人的道德本性、道德意志,自身越去追求,个人的权利就越丰富。

(2)在格林看来,权利的实现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个人必须置身于社会之中,即个人不能脱离社会与国家;二是个人必须具有公共福利的意识,并为公共福利做出贡献。

(3)基于以上两个条件,格林把权利看成国家或社会对其成员的一种承认或让步,权力来源于自身,产生于公共善的意识之中,产生于追求道德善的行为之中。

2.义务

从政治责任角度去理解义务,国家对个人的让步使得个人享有自由,同时个人也要履行义务,政治义务,即承担起对国家社会的责任,要服从国家法律,要为国家做出贡献,对国家的干预要服从,对于存在缺陷的法律、政策可以不服从,本质上是基于个人道德本性。

(五)评价

格林开创了新自由主义的先河,开辟了自由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奠定了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基础。

三、霍布豪斯的新自由主义思想(20世纪初)

1.霍布豪斯是继格林之后英国的另一位著名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家,在20世纪,他的思想影

响很大,霍布豪斯的理论是格林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他最突出的贡献就是阐述了自由主义的八大要素—公民自由、财政自由、个人自由、社会自由、家庭自由、民族自由。使自由的范围规范化、扩大化。

2.社会和谐理论是霍布豪斯思想的另一亮点,他认为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要避免冲突,和谐相处。

第三节美国的新自由主义

一、背景

美国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美国没有经过传统资本主义的发展,独立战争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内部存在大量矛盾,最突出的反映是美国内战,内战后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借助欧洲的经验、资金,在19世纪末,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一批新自由主义思想家涌现,针对打的垄断组织,加强政府的干预,这种思想影响了两届政府,罗斯福和威尔逊政府,更加重视“大政府,大国家”的建设,主张重回哈弥尔顿时代,加强政府干预。

美国新自由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自由与经济联系起来,没有理论体系,侧重于实践。

二、一些新自由主义思想家

1.布兰代斯(20世纪初):面对即将到来的经济危机和回到传统自由主义的思想倾向,他主张:

1)个人政治自由与经济自由是密切相关的,经济自由是政治自由实现的前提,经济权是对个人自由的保障;(如何实现经济自由?限制垄断自由,增强国家的权力,加强国家干预)2)提出民族自治权的问题:按照民族自身特点,追求民族自由、民族独立,国家给予一定保障--对欧美民族解放运动产生深远影响。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思潮回流,反国家干预理论出现,强调个人权利靠个人,这表明大垄断资本主义的需要。

2.杜威:1)他倡导新的个人主义取代旧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发展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新

的个人主义更加注重自由的整体性和社会性。2)主张积极自由取代消极自由,个人自由实现的同时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个人在实现权利的过程中,要同社会福利相联系。这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3.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在经济、政治、社会等

方面颁布了大量的法令,提出了“3R”计划,新政最突出的一点是强调政府干预,在干预时,要给个人权利,监督政府,保障个人权利;经济与自由的关系问题,个人在经济上不自由,那么在政治上也是不自由的。四大自由:言论自由、宗教自由、不虞匮乏、不虞恐惧。七大个人权利:1.从事有益工作和获得报酬的权利;2.挣得足以提供充实娱乐、衣食的收入权利;

2.一切农场主生产和销售产品足以保障自己和家庭过得去的权利;4.一切企业主不分大小在

自由的环境中从事贸易,不受国内外垄断集团不公道竞争和控制的权利;5.一切家庭拥有体面住宅的权利;6.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失业的权利;7.获得良好教育的权利。

二战后,20年黄金发展时期,建立福利国家。直到六十年代末,福利国家陷入困境,民权运动盛行:黑人争权、反战运动、嬉皮士运动等反传统运动。七十年代,经济“滞胀”,新自由主义衰落,发展遇到困境。新保守主义兴起,自由主义回归到传统自由主义,放任、国家不干预的状态。

4.约翰·罗尔斯:当代美国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他的观点主要体现在《正义论》一书中。

1)正义原则(核心),强调正义,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社会制度得以建立的基础就是正义,这种正义既是一种理想又是人们实现自由的一种手段。社会制度既存在同一性又存在差异性,人与人之间利益的一致性导致同一性,利益、要求不同又导致差异性。正义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有其传承,罗尔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抽象的正义原则,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制度正义,任何一种社会政治制度所提供的机会和职务是否均等,是否平等地加以分配,他称之为公平平等原则;二是个人正义,一个社会制度不可能保证机会、职务的绝对均等,因此作为补救,社会制度要对社会那些最少的受惠者进行额外的补偿,这种补偿是经济上的,这叫做差异原则。两个优先:制度正义优先于个人正义,公平平等原则优先于差异原则。2)新契约论。新契约论体现了主观臆想性,是一种假设。在传统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弥补传统契约论的缺陷,对其进行理论的提升,在形式上与传统契约论有相似的地方。新契约论是为了得出正义原则的价值,主观上假设的虚构概念,围绕“原初状态”,“作为公平的正义”、“无知之幕”,“相互冷淡”几个概念展开。“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概念是人们在原初状态下选择的,在原初状态下的人,具有理性,人是自由的、平等的,人有追求自由实现的愿望。

处于原初状态下的人要实现正义和自由,为了保证公平和正义,第一,人们在无知之幕(人们在选择正义的原则下,对未来一无所知)的状态下,每个人都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因袭,是平等的;第二,受制于相互冷淡,每个人要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对其他人有一种冷淡的态度,不因个人的追求而影响公平。

3)平等自由。判定一个社会政治制度是否符合正义原则,关键在于这个制度此案的人是否自由。

自由是以权利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自由看成是个人的权利,个人权利和自由在法律中有所规定,突出强调政治自由,对社会事务的参与,强调思想、言论、结社自由,侧重于个人权利的实现。法律制度安排的自由必须具有平等性,人们平等地享有,有法律保障的同时还要有经济保障。

4)分配正义。主要涉及经济领域,社会物质产品中分出来一部分最少受惠者,这就需要制定分配政策,给最少受惠者以最大的利益。

5)个人在社会当中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根据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享有的权利要尽自己的义务,前提一是制度正义,二是义务是自身的主观意愿。权利和义务相对应,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反过来会促进制度正义。

第二章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党国际及其所属各党所信奉的一种思想体系,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1951年6月在德国法兰克福,西北欧国家的一些社会党召开代表大会宣布成立社会党国际,通过《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与任务》(即《法兰克福宣言》),标志着当代民主社会主义的形成。

社会党国际:具有国际影响的国际组织,成员党近100个,遍布世界各地。党员有一亿多,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大纲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2A015027] 课程中文名称: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课程英文名称:Contemporary Western Political Trends of Thought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2 学时:36 (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0 ) 2.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 3.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4.适用对象:本科 5.先修课程:政治学,西方政治思想史 二、课程性质、目标、要求及特色 本门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选修课程。是对《西方政治思想史》和《政治学概论》的拓展和延伸,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社会、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分析问题能力,进而增进学生对西方社会政治生活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认识。它主要研究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方政治舞台上各种政治思潮的观点冲突和发展演变的基本轨迹,以及各种政治思潮的发展变化与西方社会发展变化之间的联系。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要采取研究型教学法,通过讲授、讨论等方式方法。在讲授时,在讲清各种思潮理论观点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各种知识、各种思潮的理论观点基础上,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研究问题上,以深化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学习与研究。 本课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内容上注意了立足中国,放眼西方,既介绍又评论,在教学过程中,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重在使学生能够对精华和糟粕进行辨析,能够对疑难理论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够对错误观点进行有理有据的批判,同时紧扣现实作对比研究,以求正确总结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三、课程内容、要求及建议学时分配 第一章导论(共3学时) (一)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政治思潮,西方政治思潮的历史演变,当代西方政治中流行的主要思潮,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特点,研究的意义。 教学重点:什么是政治思潮,当代西方政治中流行的几个主要思潮,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特点。 教学难点: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特点,研究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意义。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什么是政治、政治思潮、政治思想与政治思潮的区别联系,掌握当代西方政治中的主要思潮和特点,了解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历史演变,理解学习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意义。 第二章自由主义政治思潮(共6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来源:古典自由主义 知识要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17---18世纪),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

西方政治思想期末大作业及答案

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大作业及答案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次作业(0—3章) 一、填空题 1、国际环境和时代主题在20世纪前半期主要是战争与革命后半期的的主题是 和平与发展。 2、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坛和思想界的政治思潮呈现深化、多样化和相互交融趋势。 3、20世纪的自由主义仍然崇尚以理性为基础的个人自由强调政治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是国际生活的主旨。 4、社群主义的“社群”也可译为“社区”“共同体,是指家庭、邻里、 社团,也指国家。 5、所谓积极的自由,柏林的说法最具经典:“我的生活与选择能够有我自己来决定而不取决于任何外界的力量”。 6、政治自由主义的目的就是寻求一种作为独立观点的政治正义观念。 7、保守主义的思想师祖是埃的们德蒙、柏克。 8、萨托利认为至善论一般强调自由和平等反对精英统治或能人统治,忽视专家的作用。 9、对国际政治问题的理论思考是社会民主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0、70年代后随着能源危机引发震撼西方社会的经济危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也达到紧张状态。 二、选择题 1、当今世界主题是(B ) A.危机与动荡 B.和平与发展 C.革命与战争 D.繁荣与发展 2、70年代理性选择的模式以( A ) A.个人利益为核心,以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B.集团利益为核心,以集团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C.政党利益为核心,以政党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D.民族利益为核心,以民族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3、自由道德的基础应当包括(ABCD) A.自由的平等 B.对那些使我享受自由、繁荣、使我受到启蒙的个人给与回报 C.最单纯与最普遍意义下的正义 D.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在个人、社会与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上,自由主义认为(A ) A.社会在理论逻辑上先于政府,也大于政府 B.社会在理论逻辑上小于政府 C.社会在理论逻辑与政府平行

西方政治思潮复习资料

西方政治思潮复习资料 绪论 1.政治是人们在公共领域或公共事务的名义或形式下,通过公共权力的争取、分配和运用,在协调和服务社会的同时,谋求特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的过程。 2.政治思想:就是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站在特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立场上,对政治的本质与过程、政治形势的可能性、政治实践或行动的目的、实现目的的手段以及政治宗旨所赋予的义务等问题提出的看法。 3.政治理论或学说:是人们以合乎逻辑的方法提出的关于政治的系统理论陈述,它历史影响久远,相对稳定持久,可能一时不为更广泛的民众所知。 4. 政治思潮:政治思潮是对特定社会政治现象的反映,是一定阶级、阶层理论化的政治倾向。 5.政治思潮作为一种思想潮流,它具有(历史性)、(流变性)、(多样性)和(延续性)。 6.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潮与学说,它是17—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产生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在当代的新发展。 7. 当代西方政治理论的热点问题: (1)国家主权(2)公民社会(3)治理。(4)善治(5)全球治理(6)实质民主与程序民主(7)远程民主与协商民主(8)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9)政治评价。 8. 当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主要流派: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与思潮、法西斯主义、多元主义、精英主义、社团主义以及政治学中的行为主义思潮等 9.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特点 (1)、研究的重点由一般性的政治理论问题(如国家、政体、主权、公民等)转向了对现实的、具体的、微观的权力运用的政治过程和政策的研究。 (2)、研究主题和基本价值观的深化:自由、平等、正义、民主、主权等观念,在延续传统基础上有了新含义。 (3)、流派纷呈,具体问题上的具体主张呈现多样化的态势。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教学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2014年2月26月 课程名称: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英文名称:Contemporary Western Political Trends of Thought 课号课序号:08032106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2 学时: 18 周 2.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 3、课程教师:华翔 4.适用对象:大三本科 5、预修课程:政治学原理、西方政治思想史 6.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徐大同主编:《现代西方政治思潮》,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澳]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袁久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英]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应奇主编:《当代政治哲学名著导读》,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参考书目: [美]乔治·萨拜因(George Holland Sabine)著,[美]托马斯·索尔森(Thomas Landon Thorson)修订:《政治学说史》(上&下),邓正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加]威尔·金里卡(Will Kymlicka):《当代政治哲学》,刘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美]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Frederich Watkins):《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黄辉杨健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英]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修订版),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笔记

第一章自由主义 1、什么是自由,自由主义的政治原则有哪些? 答:自由是指按照自我的意志行事,自己选择、自己决定、自己负责,自我实现,不受强制。 ①自由至上,权利神圣:自由和权利容易受到他人、本国政府和他国侵犯。因此应受到自我保护、政府保护和法律保护。 ②有限政府原则:为防止政府超越保护人权的职能,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限制。 ③法治原则:限制政府权力的主要方法,就是政府必须以正式公布的经常有效的法律进行统治,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进行统治。 ④代议制原则:法律的制定应该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所组成的议会来承担。 ⑤分权原则:为了实现法治,保障人权,防止权力滥用,国家权力应该分开,由不同的机构分别行使。 ⑥人民同意原则:政治共同体的形成以及政府的建立和变更都应该得到人民的同意。 ⑦人权原则⑧政教分离原则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2、古典自由主义是如何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何特点,存在什么问题? 3、新自由主义是如何兴起的,其理论基础和政策主张主要有哪些? 答:兴起:19世纪末期,西方发达国家相继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社会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激化,工人运动发展,古典自由主义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适应,最终催生了新自由主义。 理论基础:格林的积极自由理论;韦尔的新个人主义;杜威的积极自由主张。 政策主张:①抛弃自由放任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全面干预。 ②扩大政府权力③建设福利国家④进行财富再分配 ⑤扩大直接民主⑥提倡社会公平 4、保守主义是如何兴起的,有什么特点? 答:兴起: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政治动荡,出现反战运动、民权运动、新左派运动和对政府的其他抗议活动,70年代爆发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严峻的现实引起人们对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怀疑和批评,形成新保守主义。 特点:①保守主义带有较多的经验主义色彩,对崇拜理性和滥用理性的现象进行批评。他们既强调理性的限度和经验知识的重要,又重视历史传统的作用和社会的自发演化性质。 ②保守自由主义者强调校级自由,批评积极自由观会导致强制,最终破坏自由,认为真正的自由应该是消极自由,即摆脱他人干涉的自由或不受制于他人专断意志的自由。 ③保守自由主义则坚决捍卫自由市场秩序,经济上,保守主义者揭示政府的失灵和政府干预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政治上,他们集中批判政府干预导致的政府超载、官僚主义、行政效率低下以及对自由、民主和法治的破坏。哲学上,他们主要批判了国家干预主义的哲学基础同时为自由市场秩序提供了新的哲学论证。 ④保守主义更强调民主的间接性质。主张恢复间接民主,提倡能人统治或专辑治国论。 5、旧个人主义与新个人主义有何区别? 答:旧个人主义: ①个人是单一的、最封闭的存在,是原子个人。 ②所有权理论:个人是他自己身体和能力的所有者,他所创造的价值被视为身体所有权的延伸。 ③个人利益是至高无上的,不存在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的社会利益。 ④只有个人才能对自己负责,不存在集体的或社会制度的责任。 新个人主义:

现代西方政治思潮论文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期末考核论文 浅谈哈耶克的保守自由主义 姓名: 赵思怡 学号: 201013010249 班级:思想政治教育二班

浅谈哈耶克的保守自由主义 摘要:在20世纪的意识形态争论中,最激烈的争论事围绕着自由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的争论。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的捍卫者,保守自由主义是自由市场经济的捍卫者,保守自由主义者为了捍卫市场经济,对计划经济和福利国家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哈耶克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他站在捍卫古典自由主义的立场上,对计划经济下的社会方方面面给予了全面的剖析和论证。 关键字:保守自由主义自发秩序自由 一,哈耶克作为保守自由主义的最大代表,对自发秩序的阐述 首先,我们应该先了解什么是保守自由主义?保守自由主义(Conservative liberalism)是自由主义的变体之一,结合自由价值、政策与保守主义立场。主要是指一种政治态度,其基本的特点是尊重历史传统,维护社会现状,反对激进的变革,守旧,甚至主张历史倒退。一直以来,保守主义都是对自由主义的回应,其立场随着自由主义的变化而变化。保守自由主义政党结合了自由主义政策与在社会、道德议题上较为传统的立场。他们普遍是经济自由主义的支持者,且常定义自身为法治政党。20世纪70年代初,新自由主义(New Liberalism)所倡导的政府干预和福利国家政策遭遇空前危机,各种弊端日益显现。以保守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为首的保守派在与新自由主义的论争中开始占据上风,哈耶克通过“自发秩序”来证明自由市场的内在合理性。在他看来,要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就应该尽力维护和利用自生自发的秩序,警惕刻意设计的人造秩序对文明的破坏。他将秩序定义为“一种事务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各种各样的要素相互间如此相关,以至于我们可以根据对整体中某个空间或时间的认识,去形成对其余部分的正确预期,或至少有充分的机会被证明为正确的预期”,然后他将人类社会经济秩序划分为自生自发的“自发秩序”和刻意设计的“人造秩序”,前者是社会成员在相互交往中所保持的并非他们有意建构的一种行动的状态,是自由市场的真正根基和灵魂,而后者则是人为想象和建构的结果。适度的、符合法治形式的政府活动是允许的,但福利国家与计划经济却是一条指向极权和奴役的道路。而且,“大凡认为一切有效用的制度都产生于深思熟虑的设计的人,几乎必然是自由之敌”。哈耶克坚持反对那种对社会经济秩序进行整体设计和建构的做法是理性的“致命的自负”。由此他推出,有助于自发秩序生成和运转的条件是:自由、一般规则和竞争。 尽管社会中存在着诸如农场、工厂、公司、各种社会团体以及政府等人为的组织,但整个社会的的秩序则不能是人为的。理性主义构建的秩序必然是低效率的,破坏个人自由的,最终毁灭人类的文明。要想真正有效的利用理性,必须认识到理性的限度,“必须维护那个不受控制的、理性不及的领域。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领域,应为正是由于这个领域,才是理性据以有效发挥作用的唯一环境”只有在这种每个人自由追求自身目的的自发秩序中,分散在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起来,进而促进人类知识和福利的增长。而且,秩序的进化最主要的是规则的自发进化,这种进化类似于人类的进化,不是出自本能,也与共同目标或利他精神没有关系,而是源于本能与理性之间的传统,学习和模仿的一种调节个人决策的、为个人追求自己目标规定自由空间的一般性规则。 二,哈耶克对自由的阐述 1、“自由”什么。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中,给了自由充分的定义,”在这样的状态下,社会中的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强制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当然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中英文):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属于政治学与行政学系专业知识必修课程,课程主要介绍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的政治哲学理论和思想演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社会,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进学生对西方社会政治生活的认识。 This course mainly introduces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theories and thoughts of the West since the 1970s. It can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western society,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oretical thinking and the ability to analyze problems, and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western society and political life. 2.设计思路: 本课程引导二年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通过了解当代西方主要的政治思想争论,掌握其核心的争议焦点,熟悉其对当代西方政治生活中最重要价值的诠释,从而准确的认识西方价值的本质。课程内容包括六部分:功利主义、自由主义、自由至上主义、社群主义、公民资格理论、文化多元主义。部分与部分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批判,共同构成了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核心讨论议题。 - 1 -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为政治学与行政学的专业知识课程,是对一些基础课程的深入,学生应初步具备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哲学两门课程的基本知识。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收益: 1.了解并掌握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的政治学家对功利、自由、平等、正义、权利、社群、共同善、公民美德、公民资格等价值的认识,熟知每一种价值的核心内涵及内涵的演变与差异性,从而开阔视野,增进知识积累。 2.明确不同理论与价值的相互继承与批判关系,认识各理论及主要思想家观察、分析政治现象的视角和方法,把握其内在关联与基本逻辑,锻炼并提高政治智慧和政治思维能力,形成对未来政治与社会生活核心价值的构思。 3.批判地分析其精华与糟粕,尤其是认清所谓普世价值的阶级本质与局限性,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三、学习要求 为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并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学生须在课前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及额外的参考文献,了解授课内容,为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内容作必要的准备;课上须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参与课堂讨论,完成随堂思考题;课后需小组合作选择任意理论进行资料的收集与研讨,为课上的小组汇报做准备。 四、教学进度 - 1 -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之后现代政治哲学启示.docx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之后现代政治哲学启示摘要:西方后现代政治哲学在政治解放范围内的言说,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生活微观认识的深化,更加彰显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当代价值,促进了政治自由的差异与多样性发展。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哲学;建构;后现代政治哲学 作者:李福岩,崔晓庚 现时代,一股文化、政治哲学输出的意识在中国学界涌动。中国特色的政治哲学文化正在生成,与西方政治哲学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成为现在与未来学术探索的主要方式,对待当下后现代政治哲学思潮的态度、方法亦是如此。西方后现代政治哲学确有消极因素,其对人类解放宏大叙事的消解,会使人产生理想信仰的迷惑与困顿,甚至会使人有走向政治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的危险;貌似激进自由色彩的政治哲学微观言说背后,隐藏着对西方政治自由主义的辩护与美化;错误地理解马克思社会政治哲学思想,造成思想混乱,等等。然而,后现代政治哲学批判也有其积极因素,需要对其批判吸收。必须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实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为指导,考虑到中国的民族性、历史传统等复杂因素,在此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批判吸收西方后现代政治哲学。 一、后现代政治哲学言说开启了当代政治哲学批判的新视域 批判是哲学本性,内含理论批判与现实批判两方面重要内容。政治哲学的批判更是典范的理论批判与政治批判的合一,同时也有相应的建构。可以说,任何一种类型的哲学,不管它是自然哲学、科技哲学、语言哲学还是分析哲学等等,都含有现实社会政治的批判与建构,都有对人类社会政治生存的各种不同理论观照。否则,它就无法留存,更谈不上流传久远。 政治哲学观照方式的差异,受到世界历史发展、民族国家、生产方式、文化传统与个人独特生存体验的影响与制约更大。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大型言说的道德理想国,突出批判现实社会政治的礼崩乐坏,强调政治合法性的最终准则是道德善恶。古希腊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大型政治哲学言说与批判,也是以伦理道德为准则,其心中的理想国也是个道德王国。中世纪西方社会将近1200年,其政治哲学真可谓在黑暗的漫漫长夜中朦胧,以虚幻、神圣而宏大的上帝之城来批判引导地上王国的建构。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宏大叙事,构想了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法治、人权的资产阶级千年王国。然而,其解放诺言并未兑现,只是兑现了政治自由与解放的形式,人类解放理想并未实现。需要不断地革命,以实现人类解放,马克思政治哲学批判由此诞生。 当代西方后现代政治哲学家不同程度地接受到古希腊哲学、现代西方哲学的教育训练,也都受到西方政治哲学宏大叙事的影响,还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马克思社会政治哲学批判精神的影响。尤其是法国后现代政治哲学家更是深受马克思政治哲学批判精神的影响,都曾经在思想上有过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历程。在他们政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_读书笔记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读书笔记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当代西方形形色色的政治思潮中的主流思潮,它从各主流思潮产生的背景开始探讨,随后简要得概述了各种主流思潮的发展历程,以及各思潮的领袖人物和代表思想家得主要观点,然后论述了各种思潮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力,而尤为重要的是作者站在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上对各种思潮进行了批判和总结,吸取其中的合理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思想多元化提供参考。 为了详尽的说明西方的政治思潮得理论,作者首先从西方主流思潮的灵魂——基本理念出发。因为在西方政治生活中流行的各种主流思潮,虽然有种种不同的具体主张,但是贯穿其中的基本理念却是相同的。把握住它的基本理念,要想理解它的思想就容易多了。 在该书中,作者列举了和详细介绍了三种基本理念:天赋人权说,社会契约论,理性法制观。这三种思想可以说是西方政治思想的精髓,各种政治思想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它们是当代西方各种主流思想的活的灵魂。 有了思想,要想成为现实和指导实践,必需有承载它的东西。因此作者接下来就阐述了主流思潮的载体:基本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代议制民主。它是一种由人民选出代表(议员和公职人员)执掌国家的权力的民主制度,现在西方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实行得代议制民主。 最后,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探讨各种主流思潮的背景、发展、影响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这些主流思潮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法西斯主义,以及非主流的左翼思潮,包括社群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民主激进主义,无政府主义,托洛茨基主义。最后还简要介绍了从传统到现代的非主流的另类思潮:女权主义和生态主义。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及其丰富和思想政治界的异常活跃。而且,从这些政治思潮中也可以给我们以启示和引发我们的思考。 世界上有两种影响较大的国家起源学说,一种就是马克思的阶级起源说。另一种就是社会契约论。马克思的阶级起源说可以说是从人类社会发展得本质着手,认为国家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的出现而产生的。而社会契约论从人们的社会交往过程中权利义务关系出发来讨论国家起源的。契约是指市场主体之间经过平等的自由协商订立的,本质是自愿协作和自由合意,一经订立就具有约束力,受法律保护。 社会契约论是一种用市场交易关系来解释政府的起源及其体制的合法性的理论,其基本思想是:国家不是神造的,国家应该按人的理想,知识来设计,创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一绪论: 何为政治___xx哲人的政治理解 1是进步还是回归. 2何为政治 3哲学与政治 第一章自由主义政治思潮 一自由主义的基本内涵: 自由主义属于某个时代的大背景 在我看来,自近代以来,没有比自由主义更丰富的概念了,自由主义的历史就是整个西方的近代史.它与资产阶级革命\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美国立宪与建国等西方的标志性事件都有着本质性的关联,甚至中国的近现代革命史都与自由主义脱不了干系.所以要理解自由主义的精神就首先要理解人类自身的世界及其历史.因为在我看来,人类的标志性事件不可简单的划归为自由主义的结果,也许存在着某种所谓的命运的到来___人类的历史也许是由人类的开端景象(整体)所决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人类的基本事件体现了自由主义之精神.问题的关键是,这些人类的基本事件到底体现了那种意义上的自由及随之而来的自由主义?我之所以回头看,就是因为我们只有以这种回看的思想姿态才能剥离出自由的核心和自由主义之精神(哪个属于我们人类本质的伟大精神: 它一方面属于我们的杰作_卓越性,另外一方面属于某种命运般的恩赐____该命运会让自由成为自由的那个东西_界限_出现\或者说让有限性本身成为可能,因为毫无疑问,一种没有界限的自由绝对不属于人类本身.),从而剔除并厘清思想史上那些众多的对自由主义的理解.本人只是一种努力的尝试,基本内容还是以别人的教材为主,因为那里面有很多结论性的东西需要我们大家记住,这样让你们初学者对自由主义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上的把握. 1自由主义理论渊源(基石)

首先,应该明确,自由(freedom)不同于自由主义(liberty liberism),自由和真理\善\正义\理性等概念一样,属于我们的自然(本性).我们有这样那样的自由,可问题是,那种意义上的自由才是对我们本性的体现.或者说,与自由相关的决断问题(比如在笛卡尔我思中的意志)和行动问题凭什么可以作为人相对于上帝\自然等卓越性的体现呢?或者干脆说,我们凭什么才能够自由?难道我们不害怕对自身自由相信会把我们人类自身带向一个深渊或什么危险的境地吗?或者说,难道自由带给我们的一定是幸福,而不是灾难吗?(为什么这样追问,这是因为人类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幸福和美好世界,这一点我前面已经说过.比如亚里士多德将个人的目的是幸福与城邦的目的相等同,并以此作为<政治学>的基本原则,还有苏格拉底的目的论\Spinoza\洛克\康德\马克思等) 对这个问题做出明确回答的哲学家很多(比如传统自由主义以人性论和个人主义为基础),但最具说服力的是康德.即理性与自由的结合.我们所谓的自由就是理性自由.我们之所以具有追求自我的权利和能力,是因为我们具有理性.真正的理性自由是自律的,而自由之为自由就在于自律的,即自己给出自己的法则.只有在这种自由中,人才自在,即在自己的位置上获得人自身的格位,从而获得人自己的尊严与权利(幸福).如果说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那么自由就是他律的.这是自由与理性的结合.其实,从康德以来,自由和理性从未分离.自由的基本含义就是理性自由.悖论的是,真正理解自由本质的思想家从来不是一个彻底的自由主义者(比如黑格尔\康德\马克思),而是一个界限的划定者和世界边界的勘察者(或者说世界图景的描绘者).在这个意义上,自由是属于我们自身世界之可能性的逻辑前提. 自由主义是一个政治思想观念,是一个基于我们自身理解(我们的先天\后天,我们的目的和幸福,我们的经验和理性,我们的社会与个人等)而形成的对历史\政治\国家\社会\经济\个人\集体等事实的看法.对自由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自由主义思想体系.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所说的自由是一种个人相对与国家和社会的自由,是个体自由的延伸和外在化,以此类推,一种属于国家和社会的自由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比如自由的商品经济).所以,这里的自由不只是个人之自由,还包括属于政治\经济\社会\国家等本身的自由.自由主义的思想基石就表现在对自由的不同理解之上.总起来说,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石主要有: 理性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社会契约论\道德多元主义\.举例来说,自由理性主义的观点如下: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资料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一翻译:独立宣言;社会民主主义核心观点 独立宣言:1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That to secure these rights, Governments are instituted among Men, deriving their just powers from the consent of the governed.(我们认为 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 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 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授予的) 2 That whenever any Form of Government becomes destructive of these ends, it is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to alter or to abolish it, and to institute new Government, laying its foundation on such principles and organizing its powers in such form, as to them shall seem most likely to effect their Safety and Happiness.(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 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新政府所依据的原则和组织其权利的 方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有可能使他们获得安全和幸福) 社会民主主义核心观点:1社会民主主义者致力于民主、个人权利和正当法律程序。他们拒绝暴力和革命。2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对其所有公民和他们的尊严、福利、教育、健康和生存有着基本的责任。因此,政府必须鼓励充分就业,社会保障,卫生保健,教 育机会,养老金和各种社会服务。3然而,私人财产和市场竞争应该得到保护。只有当他们明显破坏团结或制造了不可接受的贫富差距时才应由政府法规限制。4过去,社会民主主义者趋于相信中央计划和关键产业(公共事业、铁路、矿业、钢铁行业和医疗 保健)的国有化是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最近数十年这已变成越来越少的情况。5意识形态方面,社会民主主义者的思想有了实用主义的特征。严格定义,系统的学说与他 们无关,他们缺乏激进左派的确定性。马克思主义思想例如辩证唯物主义、经济决定 论或国家消亡论对他们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二名词解释 1215年大宪章:1215年6月15日英国贵族胁迫英王约翰签署《自由大宪章》,共63 条款。大部份条款维护贵族和教士的权利;后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大宪章被用 来作为争取权利的法律根据,并成为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宪法性文件之一。主要内容:未经“王国大会议”的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取消国王干预封建主法庭从事司法审判 的权利;未经同级贵族的判决,国王不得任意逮捕或监禁自由人或没收他们的财产; 国王如违背宪章,由25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有权对国王使用武力。 罗尔斯两个正义原则:第一个正义原则: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 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平等自由原则)。第二个正 义原则: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1)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 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差别原则);(2)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 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 民族主义:1民族主义是民族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基于对共同历史、文化、宗教信仰 的认同。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努力保持自身生存、发展的一种情感和思想体系。2民 族主义应包含两个层面: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3民族要实现和维护自主,就必须借助一定的手段。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期末复习笔记

绪论 1,名词(含义,掌握) 思潮:特定时期的特定社会中的人们面对环境的刺激,形成的特定的群体性的看法、态度、价值取向与行为 选择,并不约而同地形成大体相同的思想倾向性与价值倾向性。 政治思潮:是反映社会中某一阶级、阶层、集团或某一部分人的利益和要求,基于对社会政治现象的认识, 由一批思想家来表达、并为社会中一些人们所认同的政治理论、信念、观点和主张;它常和某个政党、政治组织或 政治运动相联系,是指导和解释它们政治行动的意识形态。它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潮的理论基础;基本价值观念(核心,也是各种政治思潮之间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对现实社会政治问题的看法;有关理想的社会政治生活、制度、 原则或政策的主张;实现理想社会的道路。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潮与学 说,它是17-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在当代的新发展。 2,当代政治思潮的基本特征(了解) 答:第一,研究重点的具体化、微观化。第二,流传范围的国际化。第三,研究方法的多学科性与综合性。第 四,发展态势的渗透性与融合性。 第一章自由主义 1,新自由主义的思想特征(重点,掌握) 答:(1)新自由主义力求把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个人自由与社会发展相统一。(2)新自由主义反对传统自由 主义的消极国家、警察国家、最好的政府是管的最少的政府的原则,主张发挥国家的积极作用,扩大国家对经济和 社会生活的干预,监督和自由主义的福利国家。(3)新自由主义强调扩大公民的权利范围。(4)新自由主义主张更 多的社会合作,奉行改良主义。 2,柏林的两种自由观(填空,选择) 答:柏林认为,自由的政治意义有两种: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积极的自由,它与这样的问题的解答有关:“在什么限度以内,某一个主体可以或者应当被容许做他所能做的事,或成为他所能成为的角色,而不受别人的干涉。”消极的自由,它与这样的问题的解答有关:“什么东西,或什么人,有权控制或干涉,从而决定某人应该去做这件 事、成为这种人,而不应该去做另一件事、成为另一种人。” 3,罗尔斯的正义思想(相关内容是重点) 《正义论》(填空):1971年一出版即被公认为二战后伦理学、政治哲学领域中最重要的理论著作,并被视 为与洛克的《政府论》和密尔的《论自由》齐名的“自由民主传统的经典著作”。1993年出版的《政治自由主义》、《万民法》。 原初状态:是一种自由社会的代表模式。内容包括:a、人们选择正义原则是在“无知之幕”之后进行的。b、为选择正义的原则而参加订约的各方是平等的。c、参加订约的各方也是有理性的。 无知之幕(名词):无知之幕是罗尔斯在《万民法》中论及政治正义的国际化时提出的,无知之幕的特征是 在这种状态里每个人都不知道他在社会中的地位、阶级出身、天生资质和自然能力的限度,也不知道他的善的观念、 心理特征和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等。 正义原则:1.平等自由原则——支配社会中基本权利和义务分配的原则。2.机会的公平平等原则和差别原 则的结合——支配社会和经济利益(主要包括权力、地位、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原则。 政治正义的三种理念(记住):1.交叠共识理念:政治正义的构成方式。2.权利优先性理念:政治正义 的根本要素,也称权利优先于善的原则。3.公共理性理念:一种理性之所以是公共的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它是 作为自由平等公民的理性;它的主题是关系到根本的政治正义问题和公共善,即有关宪法根本和基本正义的问题; 其本质与内容是公共的。 政治正义的国际化: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评介

导论 一、研究对象 20世纪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重大影响的各种政治思想。 1.当代:起点为19世纪后期,包括整个20世纪。 2.西方: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3.政治思潮:同各种政治思想相比,影响力和影响面更大、更广,指政治思想中具有重大 历史影响的思想。 4.学科性质:政治学的基础性学科,交叉学科(政治、历史、自然科学等),属于西方政 治思想史的断代史(现代部分)。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背景 将其放在20世纪西方社会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之中加以研究,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发生重大变化。 政治上:走向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进程,给资产阶级带来一系列需重新认识、理解、解决的问题,如:政治制度、自身建设等。这一系列政治问题反应成为一定的政治 思想,由此促进一系列政治思潮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经济发展:20世纪尤其是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入经济全球化阶段。经济的发展,各种利益集团之间利益的分配调整问题在政治思想上产生一系列反映,促 使政治思潮的产生。 意识形态:既有传统的政治思想,又有各种新思想的不断涌现。这一时期政治思想出现了“异彩纷呈,百花齐放”的局面,由此促进政治思潮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这一百多年,以二战为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二战之前,由传统政治思想向当代或现代的转型时期,新旧思想相互吸收,相互排斥的阶段。如:自由主义(传统——现代)新自由主义、法西斯主义(极右势力思想)二战之后,西方社会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发展时期,大约30年,称为黄金期。政治思想上则处于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立时期。如:新自由主义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主要与此时的稳定相联系,但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没有矛盾。除主流思想外,其他政治思想也有所体现。70年代爆发金融危机,发展停滞,保守主义思想抬头,主导思想由新自由主义转向新保守主义。 20世纪以来,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思潮主要涉及以下八项:(两大类,共八大思潮)(一)新自由主义(西方社会资产阶级的主流政治学派,主要思潮之一) 1.核心:强调个人的权利与利益 2.主张国家对个人的干预,以保证个人的权利与自由。 3.新自由主义与传统自由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同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即传统自由主义紧密相连。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转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导论 1.什么是“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2.为什要学习这么课? 3.怎么学习这么课? 4.课程安排 1.什么是“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1.1.当代 西方政治思想一般来说可以划分为以下若干阶段: 古希腊罗马政治思想:6BC-5AD 中世纪基督教政治思想:5-15AD 现代政治思想:15-20AD70s 当代政治思想:20AD70s- 当代政治哲学复兴的标志:约翰·罗尔斯与《正义论》1971年 1.2.西方 东西方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意识形态概念。 西方通常指那些实行宪政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1.3.政治思潮 1.3.1.什么是政治? 在一个社会中,人们通过获取、维持、影响、运用国家权力的方式来参与公共决策的活动和形成的关系。 1.3. 2.什么是政治思潮? 思潮即思想的潮流,政治思潮即政治思想的潮流、流派。其核心是各种在政治生活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的政治主张及其理论形态。 政治思潮与政治思想(或政治理论): 区别:前者重主张,后者重论证;前者重实践,后者重学术;前者的载体是政治参与者,后者的载体是研究者。 联系:政治思潮的核心是政治思想。没有理论支持的政治主张缺乏说服力。 1.4.两种政治理论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主要研究对象——规范性的政治理论思潮。 一个社会中的人们依据各种规范政治理论而提出关于理想政治生活的各种主张,从而形成各种政治思潮。 政治理论→政治主张→思潮 1.5.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特点 1.5.1.西方政治思潮的历史发展 A,古希腊罗马政治思想:以自然主义的观点来看待政治,认为社会是自然有机体的组成部分。(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政治学》) B,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政治思想:以超自然的神的观点来看待政治,认为人类社会是神创世界中的一部分。政治隶属于神。 C,现代政治思想的总的特点是高扬人的主体性。随着主体性哲学的发展和人的发现,政治思想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政治既非自然,也非神创,乃是自由平等的个人所创造。自由民主制度确立并发展成熟。 1.5. 2.当代政治思潮的特点: A,时代背景: 经济:科技革命、信息化、经济全球化 政治:福利国家的兴起(国家对经济的普遍干预)、人权运动、民主运动、民族主义、 文化:主流自由主义文化的兴盛(历史的终结)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B,思想特征: 当代政治思想从总体上说仍然是现代政治思想的一部分,属于现代性的一部分。 但是,与以往相比,当代政治思潮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 现代政治思想主要探讨与国家权力和制度有关的问题,而当代政治思想主要关注国家所制定的法律和政策。尤其是与社会正义、自由、平等、共同体等相关的法律和政策(金里卡,p.3)。其中又以社会正义为重点。当代政治哲学复兴的标志就是罗尔斯在1971年出版的《正义论》以及随之而兴起的有关正义的讨论。社会正义问题是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主题。 C,价值特征 政治主张是基于某些价值而形成的。价值的多元化必然导致政治思潮的多元化。 当代西方的价值多元化与共识: 多元价值:自由、平等、民主、共同体、契约协定、效用、权利、身份等 是否存在共识? Will Kymlicka: 平等。 差别常常只是对平等的不同阐释,对平等本身基本没有实质分歧。 1.6.基本流派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 自由平等主义(liberal Egalitarianism) 自由至上主义(Libertarianism) 马克思主义(Marxism) 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 公民资格理论(Citizenship Theory) 文化多元主义(Multiculturalism) 女权主义(Feminism) 2.为什要学习这么课? 了解当代西方世界对公共生活的各种主张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四次作业参考答案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四次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名词解释: 1、政治思潮: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共同政治倾向和较为广泛影响的重大政治思想潮流。 2、无支配原则:雅赛提出的自由主义的六个基本原则中,有关选择的原则之一,含义为:选择的意义在于选取所偏爱的选择方案,而不是获得一个“被支配”的选择方案;同时,还意味着人的选择能力不能受到压制。 3、“最弱意义的国家”:就是管事最少的国家,这种国家除了保护性功能之外再没有其他功能。实际上就是古典自由主义者所提倡的“守夜人”国家。 4、“自发秩序”:又译“自生自发秩序”这个概念是哈耶克政治哲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他学术生涯中的一个重大发现和重大贡献。一方面是由“诸多并未明确意识到其所作所为会有如此结果的人的各自行动”自发形成的;另一方面,它又是“这些秩序的要素在回应它们的即时环境时遵循某些规则的结果”。 5、“积极的自由”:一个人要成为自己的主人,要自我领导、自我实现的愿望,它涉及的是自由控制的来源,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什么东西或什么人有权控制或干涉,从而决定某人应该去做这件事成为这种人,而不应该去做另一件事,而成为另一种人。 (二)填空题: 1、西方传统政治思潮包括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 2、自由主义是西方的主要思想流派,其根本立场是坚持个人主义的原则,维护资本主义的秩序。 3、集罗尔斯正义思想之大成的《正义论》的问世,标志20世纪自由主义进入其发展颠峰。 4、《自由的两种观念》是赛亚?伯林的重要代表作,被西方学者奉为“真正的”自由主义宣言。 5、二战后保守主义主宰西方政治舞台的黄金时期是 20世纪80 年代。 6、二战以来自由保守主义最大的代表人物是哈耶克。 7、哈耶克“扩展秩序”理论认为秩序的进化最主要的是规则的进化。 8、萨托利的著作《民主新论》,主要目的是澄清“民主观的混乱”,恢复“主流民主学说”。 9、典型代表西方保守主义对西方现代文化看法的是美国社会学家贝尔1976年出版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 10、当今世界的基本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三)简答题 1、著名的自由主义研究者约翰 . 格雷归纳的自由主义的四大特征是什么?答:(1)个人主义,它宣告对任何社会集体的否定,将个人独立的精神置于首位;(2)平等主义,认为人们在精神上都有同等的地位,否认人与人之间在法律地位或政治地位上的不同;(3)普遍主义,依据特殊历史群体和文化形式的重要性,承认群体的道德体系;(4)社会向善主义,认为所有的社会群体和政治安排都是趋向进步的。 2、现代自由主义与传统自由主义相比,其深刻的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传统自由主义以功利主义为理论基础,现代自由主义以道德学说和新契约论;传统自由主义将个人自由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倡导个性解放,现代自由主义力求把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相统一,使个人自由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一致;传统自由主义将生命、自由和财产社为公民的自然权利,现代自由主义强调公民权利范围的不断扩大、权利内容的不断丰富;传统自由主义主张法治与分权、推行代议制民主,现代自由主义更强调法治与民主的关系、建立民主程序与民主秩序;传统自由主义认为以契约为基础的国家应当是消极无为的,现代自由主义主张扩大国家的积极作用、建设美好的福利国家。 3、罗尔斯阐述的政治自由主义的三个鲜明特征亦即使社会安定的三个主要条件是什么?答:(1)社会的基本结构是由一种政治的正义观念所规导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