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我国政府治理转型研究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我国政府治理转型研究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我国政府治理转型研究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我国政府治理转型研究

2020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题解析

2020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题解析 一丶单选题 ( 本大题共10小题,共50分) 1.总书记2014年在(D),回答电视台记者访问的时候提到改革进入深水区。 A韩国 B英国 C美国 D俄罗斯 2.本次机构改革之前,大致有(D)次党政机构的改革。 A6 B5 C4 D7 3.(D)年,召开了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1956 B1949 C1929 D1954 4“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是(C)同志提出。 A江泽民 B毛泽东

C邓小平 D周恩来 5.要依法管理各类组织机构,包括依法从严治党,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军队,依法管理社会事务,是指(C)。 A改革范围的全面性是突出特点 B改革设计的科学性 C改革的成果法定化 D改革的深度具有革命性 6.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中国2000年到2050年的目标是(A)。A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实现温饱 C达到小康水平 D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7.最高人民法院属于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的(A)。 A国家治理体系 B政府治理体系 C党的领导体系 D群团工作体系 8.1982年6月28日,中央印发(A)。 A《中央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 B《国家机关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C、《党政军机关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

C《人民代表大会机构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 9.政府的(A)职能这些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与党中央,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A环境保护 B法制建设 C民主监督 D干预市场 10.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于(C)年。 A2014 B2016 C2015 D2013 二丶判断题 ( 本大题共10小题,共50分) 1.本次机构改革将回避权力和利益调整。(x) 2.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加强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深化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以此来提高国家治理体系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3.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专门成立了社会建设委员会。(x) 4.2013年的机构改革有一个特点,就是问题导向。(√) 5.李克强总理指出: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x) 6.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第三步比前两步容易。(x)

2020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题库(完整版)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题库(完整版) A改革开放 B转变职能 C理顺关系 D精兵简政 E提高效率 正确答案:B, C, D, E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工伤保险 D生育保险 E失业保险 正确答案:A, B, C, D, E

正确答案:正确 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管 C公共服务 D社会管理 E环境保护 正确答案:A, B, C, D, E 正确答案:正确 正确答案:错误

A《中央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 B《国家机关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C、《党政军机关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 C《人民代表大会机构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 正确答案:A 正确答案:正确 A抓统筹 B抓落实 C抓方案 D抓调研 正确答案:A, B, C, D

A1929 B1949 C1954 D1956 正确答案:C A实现温饱 B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C达到小康水平 D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正确答案:D A2030 B2040 C2050 D2060 正确答案:C

A全面性 B特殊性 C普遍性 D一致性 正确答案:A A党的领导体系 B国家治理体系 C政府治理体系 D群团工作体系 正确答案:B A减少多头管理,减少职责分散交叉B避免政出多门、责任不清、推诿扯皮C精干设置各级政府部门及其设机构

D明确要求正确理解和落实党政职责分工,确保党实施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其他机构协同联动,高效运行 正确答案:A, B, C, D A改革围的全面性是突出特点 B改革的深度具有革命性 C改革设计的科学性 D改革的成果法定化 E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正确答案:A, B, C, D, E 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本含义:我们所说的国家治理体系,就是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我们所说的国家治理能力,就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能力,也就是制度执行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就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与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是同一政治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有了良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反之,只有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1.为什么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背景: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主要是国家制度体系还不完善,法制还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还比较突出,各级干部的能力素质还不适应形势任务需要,社会参与、群众自治程度还不高,国家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有待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存在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都与制度不完善、法制不健全、制度和法律执行不力密切相关。 社会中不同的利益群体已经形成,各种利益冲突日益明显,社会不公平现象突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不稳定因素急速增多,维稳的代价不堪重负,党和政府公信力严重流失,现存的许多体制机制阻碍了社会进步,凡此种种,都意味着我们在国家治理体制和能力方面,正面临诸多新的严峻挑战。 相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相比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在国家治理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 制度是治国理政的基本规则,是国家机构正常运转、发挥效能的基础性架构和根本保障。邓小平同志就深刻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正是在对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要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必须从各个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背景: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诸多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地交织叠加在一起。只有推动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才能有效破解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发展难题,成功应对现代化过程中的风险考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面向未来,只有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完善我们的制度,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永葆蓬勃生机,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实现。 第一,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将更好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创造经济高速成长、社会充满活力、政治安定团结的“中国奇迹”,之所以能战胜一个又一个突如其来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和传染病疫情,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重大突发事件,经受住一次又一次国际政治、经济风浪的重大考验,就是因为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党和国家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有党和政府强有力的社会动员组织能力,有全国一盘棋的互助协作机制等,这些都是我们的制度优势。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指出:“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散党的纪律,而正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的真理。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

[热点专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话题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背景材料】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什么? 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科学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孕育高水平的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二、为什么?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如何推进?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冲破不合时宜的旧观念的束缚。 第二,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上谋划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第三,总结地方治理改革创新经验,及时将优秀的地方治理创新做法上升为国家制度。 第四,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学习借鉴国外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好经验。 第五,坚决破除阻碍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国家治理体制。 第六,破除官本位观念,消除官本主义流毒。 例1: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会公报多次提到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概念。从统治、管理到治理,言辞微变之下涌动的,是一场国家、社会、公民从着眼于对立对抗到侧重于交互联动再到致力于合作共赢善治的思想革命;是一次政府、市场、社会从配置的结构性变化引发现实的功能性变化再到最终的主体性变化的国家实验;是一个改革、发展、稳定从避免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严格限缩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再到追求和谐互惠的正和博弈的伟大尝试。 请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党和政府应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思路点拨】 中国共产党: ①地位、性质、宗旨 ②领导和执政方式 ③执政理念和执政思想 ④我国的政党制度

大数据与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3f4216912.html, 大数据与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曹建萍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年第04期 [摘要]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已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力量。面对海量、动态、多样的大数据,在政府治理中如何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和用数据创新”,让大数据成为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武器,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 [关键词]大数据;政府治理;现代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117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1 1 大数据对政府治理的意义 1.1 大数据为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带来新机遇 首先,大数据为政府治理理念和模式的变化带来新机遇。传统政府职能体系反映的是一种全能型、重管制的行政模式,而以开放、平等、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大数据时代,政府必须转变治理理念,实现从管制行政向服务行政的转变。政府治理模式要以全面数据来驱动、创新,在大数据的基础上,正确处理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科学优化政府治理结构,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其次,大数据为政府治理决策的精细化和科学化带来新机遇。大数据时代,政府在集成、分析大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据融合、数学模型、仿真技术等科学技术,用科学的方法,按照科学的程序,通过科学的论证,为正确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从而提高政府决策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 1.2 大数据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 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在《纲要》中提到,将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逐步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表明,在国家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之中,大数据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 大数据具有广度信息聚合、深度数据挖掘、扁平网络传递三大能力,为政府精准管理、政策仿真、危机预警以及社会管理提供了有效手段。政府依靠大数据提供技术支撑,应用新技术进行管理创新,通过数据聚合推动决策科学化,通过扁平网络推动管理精细化,通过数据开放推动执政阳光化,通过个体预测推动服务个性化。[1]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原标题:国家治理体系应包括五大基本内容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治理”思想首次进入国家高层文件,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总方针和行动纲领,意义十分重大。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总目标是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部分构成,明确和理顺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推进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治理体系”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治理体系”的目的和结果,要想实现真正的治理能力现代化,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一套完整、合法、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 一般认为,国家治理体系由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五大体系构成,但这种纵向治理体系的观点,实际上是一种各自为政、部门化的思路,无法从根本上建构起系统、整体、协同的治理格局。根据全球“治理”思想精髓、世界发达国家治理实践和中国国情相

结合的视角来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应该包括五大基本内容。 治理结构体系:“党、政、企、社、民、媒” 六位一体。治理结构解决的是“治理主体是 谁”“治理主体之间是什么关系”两大问题。首先,要有多元化、负责任的治理主体。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结构应该包括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国务院及各级地方政府、混合型市场企业(国有、私有;内资企业、外资企业;跨国企业、本土企业等)、各类社会组织(科技型、公益型、服务型等;全球型、本土型等)、广大人民群众、各类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六大主体,缺一不可。其次,要有边界清晰、分工合作、平衡互动的多主体和谐关系。其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多元化治理主体之间的两大核心关系,关键在于厘清各自的权限边界,把本应该属于市场、社会的职能,完全交给市场和社会处理,政府重点履行好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维护社会规则等职能。 治理功能体系:动员、组织、监管、服务、配置五大功能。功能体系解决的是“治理体系主要

以“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

【公务员遴选考试申论范文】以“互联网+政务服务” 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 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部署,是“互联网+”在政府治理中的重要实践,是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部署,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助于实现政府的整体性治理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公共行政价值“碎片化”、公共资源运作“碎片化”、行政组织结构“碎片化”、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状况已经日益凸显,从而造成各层级政府之间、各部门之间、各业务应用系统之间不能互动、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严重缺乏整体规划,出现“信息孤岛”,加剧了部门鸿沟,造成了政府重复建设和严重浪费。整体性治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政府治理范式,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是针对治理“碎片化”而产生的新的治理理论,就是要对政府部门间的、政府与社会间的关系进行重新整合,在政府与社会间构建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依靠政府机构间及政府与公私部门间的协调与整合提高行政效率,打造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将打破政府部门的条块式划分模式、地域、层级和部门限制,为政府业务流程的重组和优化提供全新的平台,使得提供更完备、全面、无边界的整体性治理成为可能。“一号一窗一网”的建立将有效整合孤立、分散的政务服务资源,逐步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和社会信息服务的全人群覆盖、全天候受理和"一站式"办理,构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信息体系,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助于实现政府的开放性治理 开放性治理是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表达了政府组织外向、亲民、回应、互动、分享、包容、交往、接纳、融合的基本价值追求。政府开放性治理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信息公开与分享、回应公民诉求、吸纳公众参与、合作治理等方面。《方案》的出台,对于推进政府的开放性治理大有裨益。一是有助于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是开放性政府的基础和底线标准,没有信息公开、透明与分享,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开放。这是因为,公民如果无法获得政府政策及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标准

衡量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标准 ——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思考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作者:俞可平发布时间:13-12-09 12:51:56 6 国家治理体系包括规范行政行为、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三个最重要的次级体系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对我国在现代化进程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的主动回应碎片化、短期行为、政出多门,以及部门主义和地方主义,是我国现行治理体制和公共政策的致命弱点,严重削弱了国家的治理能力。 制度具有根本性,制度可以改造人的素质,可以制约治理者的滥权和失职,因此,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对于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创新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全新的政治理念。它表明我们党对社会政治发展规律有了新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创新,也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重要理论标志。从实践上说,治理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相应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也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势必要求在国家的行政制度、决策制度、司法制度、预算制度、监督制度等重要领域进行突破性的改革。 “治理”是上个世纪末兴起的新政治概念,它不同于“统治”的概念;从统治走向治理,是人类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治理体制和治理行为主要体现国家的工具理性,无论在哪一种社会政治体制下,无论谁上台执政,都希望自己治下的国家有良好的治理。“少一些统治,多一些治理”,是21世纪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变革的重要特征。从政治学理论看,统治与治理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区别。其一,权威主体不同,统治的主体是单一的,就是政府或其他国家公共权力;治理的主体则是多元的,除了政府外,还包括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等;其二,权威的性质不同,统治是强制性的;治理可以是强制的,但更多是协商的;其三,权威的来源不同,统治的来源就是强制性的国家法律;治理的来源除了法律外,还包括各种非国家强制的契约;其四,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统治的权力运行是自上而下的,治理的权力可以是自上而下的,但更多是平行的;其五,两者作用所及的范围不同。统治所及的范围以政府权力所及领域为边界,而治理所及的范围则以公共领域为边界,后者比前者要宽广得多。 国家治理体系就是规范社会权力运行和维护公共秩序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它包括规范行政行为、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三个最重要的次级体系。更进一步说,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制度体系,分别包括国家的行政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有效的国家治理涉及到三个基本问题:谁治理、如何治理、治理得怎样。这三个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三大要素,即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效果。现代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有机的、协调的、动态的和整体的制度运行系统。 ■衡量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是否现代化至少有五个标准 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它本身也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表征。衡量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是否现代化,至少有五个标准。其一是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它要求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有完善的制度安排和规范的公共秩序。

对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解

对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解 姓名:谢雪沁学号:1410023 专业:国际经济法 摘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然而,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究竟是什么才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然后在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后,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大坎。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道路又能同依法治国的理念相结合,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然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每一位有志于未来、有志于祖国而抱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青年一代大学生都要紧紧抓住祖国图富强、民族求发展这一良好机遇来充实自己,阅尽天下良书;充实自己,关心国家大事;充实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自己的力量,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 关键词: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大学生责任 正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总结35年改革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的提出具有重大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不仅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自觉。然而,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究竟是什么才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治理理论及实践发端于20世纪的80年代末期,有一些西方国家和一些国际性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经合组织等),它是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这三对基本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一般来说,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而国家治理不仅是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还包括正确处理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国家与公民间的关系以及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是全面有效协调社会关系的概念,涉及如何进行更好的权力配置、提高政府自身的管理水平等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体现现代社会的价值和特点,满足时代的要求。正如治理理论的创始人詹姆斯·N·罗西瑙所说:“治理是由共同目标所支持的,这个目标未必出自合法的以及正式规定的职责,而且它也不一定需要依靠强制力使别人服从。”它一定是一个复杂、复合的整体。 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既要改革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要不断构建体现时代要求的新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方面,无论是旧体制的改革,还是新体

大数据与政府治理现代化心得体会

大数据与政府治理现代化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米加宁题为“大数据与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学术讲座,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大数据是一场管理革命,“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会给国家治理方式带来根本性变革。大数据具有以下四个特点:数据量大、挖掘实时性、数据类型多、价值密度低。为进一步说明大数据的意义,米加宁教授以美国和中国为例,美国政府认为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一个国家拥有数据的规模和运用数据的能力将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政府也认识到大数据的重要价值,在未来将更加重视大数据的研究。总之,在当今时代,数据是资源,网络就是生产力。 那么,大数据时代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机遇?一是大数据对传统的研究方法形成了挑战,二是大数据带来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曙光,三是大数据时代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即镜像作用。大数据的优越性来自其自身分析的特点,即容许数据的容错性、样本为全体对象、相关性分析比因果关系更重要。

米加宁教授从政治学领域提出了区别统治与治理的五个标准:一是权威主体不同,二是权威的性质不同,三是权威的来源不同,四是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五是两者作用所及的范围不同。大数据在精准管理、危机预警、社会管理、政策仿真、公共服务等方面为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方法和工具的可能。 而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需要我们做到“四个结合”:把政府数据开放和市场基于数据的创新结合起来。政府拥有80%的数据资源,如果不开放,大数据战略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市场主体如果不积极利用数据资源进行商业创新,数据开放的价值就无从释放;把大数据与国家治理创新结合起来。国务院的部署明确提出,“将大数据作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高社会治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用大数据“助力简政放权,支持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借助大数据实现政府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透明化管理,完善大数据监督和技术反腐体系”,并具体部署了四大重大工程:政府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程、国家大数据资源统筹发展工程、政府治理大数据工程、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把大数据与现代产业体系结合起来。这里涉及农业大数据、工业大数据、新兴产业大数据等,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把大数据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结合起来。国务院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UFE 学号:2015100580 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 姓名:杨策

摘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真正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作为治理体系核心内容的制度,其作用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但是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和制度体系也难以发挥作用。 所以,加快推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和人民必须为止共同奋斗的事业。关键词: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

一、概述 就我国来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目标取向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因此,其标准必须既体现现代社会对国家治理的一般要求,又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要求相适应,其构成要素必须充分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国家现代化总进程的重要组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基本实现,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达到。 二、治理一词的历史由来 西方治理理论中的“治理”。一些学者认为,有关作为治理理论中的“治理”的探索,始于1983 年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西方治理理论中的“治理”,该报告提出并讨论了如何应对行政管理变化与公共部门的责任; 而“治理”一词的使用,则最早见于1989 年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当时使用的是“治理危机”(governance crisis)。此后,治理被广泛运用于政府管理研究领域,并且演化出了不同的定义。 但是治理并不是西方国家所独有的,我国五千年的文化之中,也蕴含了许多关于治理国家的思想。《荀子·君道》:“明分职,序事业,材技官能,莫不治理,则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汉书·赵广汉传》: “壹切治理,威名远闻。”《孔子家语·贤君》: “吾欲使官府治理,为之奈何?”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六·风异》: “帝王克勤天戒,凡有垂象,皆关治理。虽然这里的治理指的是封建社会的帝王治理国家,但是这种思想,也可以提炼出对当今中国社会有益的积极因素。

国家治理体系应包括五大基本内容

国家治理体系应包括五大基本内容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发布时间:2014-01-03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治理”思想首次进入国家高层文件,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总方针和行动纲领,意义十分重大。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总目标是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部分构成,明确和理顺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推进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治理体系”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治理体系”的目的和结果,要想实现真正的治理能力现代化,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一套完整、合法、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 一般认为,国家治理体系由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五大体系构成,但这种纵向治理体系的观点,实际上是一种各自为政、部门化的思路,无法从根本上建构起系统、整体、协同的治理格局。根据全球“治理”思想精髓、世界发达国家治理实践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视角来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应该包括五大基本内容。 治理结构体系:“党、政、企、社、民、媒”六位一体。治理结构解决的是“治理主体是谁”“治理主体之间是什么关系”两大问题。首先,要有多元化、负责任的治理主体。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结构应该包括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国务院及各级地方政府、混合型市场企业(国有、私有;内资企业、外资企业;跨国企业、本土企业等)、各类社会组织(科技型、公益型、服务型等;全球型、本土型等)、广大人民群众、各类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六大主体,缺一不可。其次,要有边界清晰、分工合作、平衡互动的多主体和谐关系。其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多元化治理主体之间的两大核心关系,关键在于厘清各自的权限边界,把本应该属于市场、社会的职能,完全交给市场和社会处理,政府重点履行好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维护社会规则等职能。 治理功能体系:动员、组织、监管、服务、配置五大功能。功能体系解决的是“治理体系主要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这一体系主要发挥五大方面的作用:第一,社会动员功能。良好完备的治理体系,能够有效发挥社会动员功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各个领域的深化改革中,取得最大的社会共

政府如何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政府如何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2014年07月14日来源:学习时报作者:胡颖廉 日前,国家行政学院举办“厅局级公务员社会治理创新专题研讨班”,参训50名学员主要来自中央和地方的民政、政法、社工系统。为了解学员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认识,我们采用深度访谈、结构化研讨等方式,同时结合问卷调查,总结整理了大家的看法。参训学员具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历,所提供的信息具有参考价值。 对社会治理基本形势的判断 社会活力不足是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最大短板。社会治理包含了活力和安全两大目标。绝大多数学员认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激发社会活力;也有一些学员将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团结作为首选。要激发社会活力,就必须实现从政府大包大揽向社会多元共治转变。然而许多学员表示,现实不容乐观:在治理主体上,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积极性尚未被充分调动;在治理手段上,经济激励、道德感化和教育宣讲等柔性手段还有待强化;在治理方式上,侧重以事后应急为主的“救火”式管理,缺乏源头把关的“防火”式治理。 政府社会治理体制已滞后于时代需求。社会治理体制是国家为完成社会治理任务建立起来的,具有确定功能的组织结构、事权财权分配和行政职能配置的完整系统。理论上一般有四个维度

评价政府体制优劣:横向部门间关系,纵向上下级关系,内部行政流程以及外部职能边界。学员们认为,当前政府社会治理体制存在重大缺陷。从横向看,缺乏专门机构统筹社会治理工作。从纵向看,各级政府权责划分不科学,出现“权责同构”现象,不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同时,以科层制为特征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导致工作思路陈旧,不符合社会治理创新的扁平化、灵活性要求。值得关注的是,几乎所有学员都认为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的关系尚未厘清,折射到更为宏大的视角,就是政府与社会边界不清。 当前社会矛盾总体不容乐观。由于社会治理体制不完善以及社会事务本身的复杂性,当前社会领域存在诸多失范现象,人与人之间缺乏互信,社会矛盾触点多、燃点低、关联性强。大家普遍对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公共安全问题表示担忧,对互联网管理、流动人口管理、征地拆迁和城市管理问题也有较高关注度。与之相关的是,由于社会整体缺乏平等理性的协商氛围,加之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畅,一些社会群体倾向于用极端方式解决矛盾。 制约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因素分析 领导干部对社会治理工作不够熟悉。问卷调查显示,学员对社会治理相关工作的熟悉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会组织管理、社区建设、社会工作、社会风险评估和社会结构调整。这样的认识结构影响到领导干部对社会领域各项工作的关注度,也部分解

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考试试题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考试试题 1、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于()年。 A2014 B2013 C2015 D2016 评卷结果:?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本题共5分,您的得分5分 满分:5分 2、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年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2060 B2030 C2040 D2050 评卷结果:?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本题共5分,您的得分5分 满分:5分 3、1982年6月28日,中央印发()。 A《人民代表大会机构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 B《国家机关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C、《党政军机关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 C《中央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 评卷结果:?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本题共5分,您的得分5分 满分:5分 4、政府的()职能这些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与党中央,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A法制建设

B干预市场 C民主监督 D环境保护 评卷结果:?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本题共5分,您的得分5分 满分:5分 5、“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是()同志提出。 A邓小平 B毛泽东 C江泽民 D周恩来 评卷结果:?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本题共5分,您的得分5分 满分:5分 6、本次机构改革之前,大致有()次党政机构的改革。 A6 B7 C5 D4 评卷结果:?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本题共5分,您的得分5分 满分:5分 7、要依法管理各类组织机构,包括依法从严治党,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军队,依法管理社会事务,是指()。 A改革的成果法定化 B改革设计的科学性 C改革范围的全面性是突出特点 D改革的深度具有革命性

国家治理体系应包括五大基本内容

国家治理体系应包括五 大基本内容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国家治理体系应包括五大基本内容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发布时间:2014-01-03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治理”思想首次进入国家高层文件,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总方针和行动纲领,意义十分重大。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总目标是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部分构成,明确和理顺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推进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治理体系”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治理体系”的目的和结果,要想实现真正的治理能力现代化,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一套完整、合法、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 一般认为,国家治理体系由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五大体系构成,但这种纵向治理体系的观点,实际上是一种各自为政、部门化的思路,无法从根本上建构起系统、整体、协同的治理格局。根据全球“治理”思想精髓、世界发达国家治理实践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视角来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应该包括五大基本内容。 治理结构体系:“党、政、企、社、民、媒”六位一体。治理结构解决的是“治理主体是谁”“治理主体之间是什么关系”两大问题。首先,要有多元化、负责任的治理主体。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结构应该包括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国务院及各级地方政府、混合型市场企业(国有、私有;内资企业、外资企业;跨国企业、本土企业等)、各类社会组织(科技型、公益型、服务型等;全球型、本土型等)、广大人民群众、各类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六大主体,缺一不可。其次,要有边界清晰、分工合作、平衡互动的多主体和谐关系。其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多元化治理主体之间的两大核心关系,关键在于厘清各自的权限边界,把本应该属于市场、社会的职能,完全交给市场和社会处理,政府重点履行好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维护社会规则等职能。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也是新时期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推动社会建设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在社会治理中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意味着在社会治理的诸方面和全过程中,都要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健全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法律机制。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核心是要建立多元主体互动协商、合作共治的法律机制。 一是健全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机制。推行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和网上公开运行制度,完善重大行政决策信息公开、公开征求意见、听证、合法性审查、后评价等程序制度。推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用事业、征地拆迁等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制度。建立健全公众意见的处理反馈机制,公众意见征求和采纳情况及其理由应当向社会公布和说明。二是健全公众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及时调整行政权力库,完善行政权力法制监督平台,确保行政权力全程网上阳光、透明运行。坚持把行政审批、保障性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等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重点,完善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提供的实施保障机制。加强和改进对行政权力运行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完善舆论民意表达机制、反馈机制,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健全公众对政府治理工作的评价机制。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根本标准,进一步完善政府治理社会的绩效评价制度和考核体系。突出社会评议,通过公开述政、网络问政、民意调查、第三方评价等方式,构建开放式的公众评价机制。突出对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的评价考核,加快形成以群众满意2度、舒适度为导向的政府治理社会工作评价机制。 切实转变和创新政府治理社会的方式,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重点是限制和规范政府权力,激发和释放社会组织的活力。一是进一步压减和规范社会领域的行政审批事项。凡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一律交南社会组织承担。要从明确审批项目的名称、实施机关、条件、程序、期限等基本构成要素入手,全面推行清单和目录之外无审批的管理制度。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下)(试卷)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共50.0分; 默认单题5.0分) 1、根据本讲,严格执行机构限额、领导职数、编制种类和总量等规定。(5.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2、本次机构改革将回避权力和利益调整。(5.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3、根据本讲,改革的深度具有革命性。(5.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4、根据本讲,把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实施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管理事项下放给地方。(5.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5、根据本讲,研究制定机构编制法,增强“三定”严肃性和权威性。(5.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6、根据本讲,通过科技化把改革成果固化、制度化。(5.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7、本次机构改革的成果要法定化,把改革成果固化、制度化。(5.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8、根据本讲,加快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5.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9、设立移民管理局的目的就是进一步推动开放,吸引吸收国际人才,实现我们大国崛起和国家的现代化目标。(5.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10、区政府下设的街道,要履行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公共管理的职能,更要参与经济活动。(5.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第2部分:单选题

(共5题,共25.0分; 默认单题5.0分) 1、本讲提到,政府的()职能这些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与党中央,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5.0分) 得分: A 法制建设 B 干预市场 C 民主监督 D 环境保护 正确答案:D 2、要依法管理各类组织机构,包括依法从严治党,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军队,依法管理社会事务。是指()。(5.0分) 得分: A 改革范围的全面性是突出特点 B 改革的深度具有革命性 C 改革的成果法定化 D 改革设计的科学性 正确答案:C 3、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5.0分) 得分: A 决定性

2020继续教育公需课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00分

2020继续教育公需课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100分 一丶单选题 ( 本大题共10小题, 共50分) 1、本次机构改革范围的突出特点就是(A)。 A全面性B特殊性C普遍性D一致性 2、1982年6月28日,中央印发(A)。 A《中央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第一阶段总结与下一阶段打算》 B《人民代表大会机构改革第一阶段总结与下一阶段打算》 C《国家机关改革第一阶段总结与下一阶段打算》|C、《党政军机关改革第一阶段总结与下一阶段打算》 3、本次机构改革之前,大致有(D)次党政机构的改革。 A 6 B 5 C 4 D 7 4要依法管理各类组织机构,包括依法从严治党,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军队,依法管理社会事务,就是指(C)。 A改革的深度具有革命性B改革范围的全面性就是突出特点 C改革的成果法定化D改革设计的科学性 5“精简机构就是一场革命”就是(A)同志提出。 A邓小平B江泽民C毛泽东D周恩来 6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A)年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A 2050 B 2030 C 2060 D 2040 7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中国2000年到2050年的目标就是(A)。 A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C实现温饱D达到小康水平 8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于(D)年。 A 2013 B 2016 C 2014 D 2015 9政府的(D)职能这些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就是与党中央,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就是有一定的距离。 A干预市场B法制建设C民主监督D环境保护 10最高人民法院属于党与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的(B)。 A群团工作体系B国家治理体系C政府治理体系D党的领导体系 二丶判断题 ( 本大题共10小题, 共50分) 1设立移民管理局的目的就就是进一步推动开放,吸引吸收国际人才,实现我们大国崛起与国家的现代化目标。正确 2本次机构改革将回避权力与利益调整。错误 3党与国家机构必须在发展中不断改革与解决问题。正确 4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就是要加强党与国家机构的改革,深化党与国家机构的改革,以此来提高国家治理体系的能力与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