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一首《彩书怨》让我们记住了那为爵比公主,权比宰相的初唐才女——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不知何时见过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纵千年过后,她那顾盼神飞、文采风流的妩媚娇俏形象还在尘世中流传飞旋、不灭不息。上官婉儿,男性化复姓的上官,和柔媚的女性化的婉儿的组合,不只是个符号,几乎“昭示”了名字主人的传奇一生。她,在政治上巾帼不让须眉;在感情上温婉,和顺,多愁善感。她,集聪慧与美貌于一身——因为聪慧,连毁容的酷刑都只在她额上留了一朵艳丽无比的朱红梅花,成为后人们争相仿效的“梅花妆”;因为美丽,连她为了遮挡疤痕而独创的发髻,都被冠上她的名头之后,成为当时风行的时尚发型……关于她的传说,都是那么美好,所以,这位生活在1000多年前的奇女子虽然没有画像传世,但是在我们心目中,她的风华绝代却毫无争议。对于《彩书怨》,有人认为这是婉儿与某皇太子间感情缠绵的流露;也有说她这是在作秀,故做甜纯之相。然而,我们如果抛开这些内容上的猜测考究,可能唯有从此诗中,读者才会感受到一种原本罪奴之女才有的那种真实而纯洁的情感流露。

在初唐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中,上官婉儿几乎控制了整个大唐王朝。其实,婉儿的一生可以用很多词语来形容,坚忍,聪慧过人,甚至可以用权倾朝野。在婉儿很小的时候,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小女孩今后会秉国权衡,成为武皇的心腹。因为婉儿是一个罪臣之女,她的祖父上官仪因草拟废后诏书而被满门抄斩。从此,婉儿便和她的母亲开始了在掖廷宫的生活。婉儿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学会了读书、做文。

上官家高贵的血统,与生俱来的聪慧和美丽,对知识的渴望,让上官婉儿成了整个掖庭出类拔萃的女儿,成为了集才情,美貌,气质于一身的女孩。鸡窝里关不住金凤凰,终于,在婉儿14岁时,被武后看中,开始掌管诰命。婉儿便从此踏上了一条到处充满了荆棘的政治之路,这条路终究是不平坦的,婉儿注定了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才能将这条路走完。据史料记载,神龙元年(705)唐中宗复位后,令上官婉儿专掌起草诏令。因为十分信任她,唐中宗不久后又封她为昭容,使得上官婉儿的权势地位比武则天时期更为强盛。但帝王情终归是无情,纵有无尽才华,比不过时光与权势的摧残。

在我看来婉儿是大度的。她能容忍武皇诛灭了她的全家,能容忍武皇在她美丽的额头上留下耻辱的印迹,依然效忠了她27年。婉儿是善良的,她没有效仿武则天,虽然她也有治国之才,也有这个能力。关于上官婉儿私通武三思、崔湜,最早出于五代时期刘昫的《旧唐书》,在唐代当时的文献中却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相关记载,《景龙文馆记》中倒有一句“而晚年颇外通朋党,轻弄权势,朝廷畏之矣”,这个“通”字可以是私通,也可以是交接往来,并不能断定婉儿与其有染。由此不得不猜测刘昫仅仅是把一件可能存在的事当成了言之凿凿的史实。由于相关史料的缺乏,一般都以正史而论,但可以肯定上官婉儿在当世的评价远高于后代史书中,这种差异可能在于后代史官对女性参与政事的抨击。

几天前无意中输入“上官婉儿”,随即在网上看到了关于她的文章,有赞赏也有褒贬。后人对她的了解无非是文献资料的记载。有谁能真正了解她的思想,就盲目的给她冠上淫乱、放荡等污秽的字眼。后人的妄加猜测,是对她的不敬,没有事实的论证是对她的污辱,所以我不暂成他们的观点。每个人的生存方法不同,没有身临其境又如何会懂得她的苦衷与无奈,所以即使没有赞赏也不要随便污辱她,一个苦命的女人。我更欣赏的是她的学识与文采。上官婉儿设立修文馆,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大力开展文化活动。婉儿在这期间主持风雅,与学士争务华藻,写诗赛

诗,对文人提拔奖掖。近代文艺理论家谢无量称“婉儿承其祖,与诸学士争务华藻,沈、宋应制之作多经婉儿评定,当时以此相慕,遂成风俗,故律诗之成,上官祖孙功尤多也”。在唐朝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她却独树一帜,群清朝野成为历史上有名的

女宰相,我不得不佩服她玩弄权术,驾驭历史的能力。才华固然重要,但再厉害的人也有七情六欲,再风光的人生,也填补不了情感的空虚与缺失,纵然与李显、武三思等人皆有一段风流韵事,我想后人也不该把这归咎于她的人品上,而不考虑是因为她没有找到对的人呢,一代资质绝佳,文才卓越的佳人,应是多少王宫贵胄的垂帘对象,后人为何不想想是他们的错呢,不管是李显亦或是武三思他们个个手握重权,对于一个从小受尽苦头与折磨,遭尽白眼的婉儿来说,完全是她不可抵抗的,面对生存,我想她许是很无奈吧~如果不是无奈,在那个比现在更加守旧的时代,她一个饱读诗书的人,怎会冲破道德底线,风流成性,如果不是因为尝尽世人的冷漠与嘲弄,她又怎会不顾一切,只为功名与权力。这也许是她没有安全感的证明吧。无论多坚强的女人,也有软弱的一面,无论多风光的女人,也有需要依靠的时候,她只是不幸的没有找到可以给她这一切的人吧~

我心中的婉儿温柔典雅,明慧动人;其权术左右天下群臣,其智慧令所有当权者不可须臾离之;她圣洁美好,但又左右逢源,污浊不堪;她有挥毫泼墨、文不加点的才华,又有彩楼品诗、称量天下的才情;她是秉国权衡的执政者,又是卑躬屈膝的侍奉者。她在无数的夹缝中生存,并在夹缝中成长,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生命……那才是我的婉儿。岁月沧桑,风回路转,人世间多少事,几沉几浮几变迁,荣华富贵,过眼云烟,人世间多少事,有悲有喜有离散,婉儿每次都在孤单徘徊中学会坚强,学会勇敢地去面对一切挫折与挑战。风风雨雨四十载,生生死死多磨难,婉儿并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凭着勇敢与才情向命运抗争。即使是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婉儿依然不愧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职业新女性。这个漂亮女人,不仅拥有一份让

人羡慕的工作,事业有成,而且还非常明白该如何去享受生活,享受人生。这位中国历史上最强的女秘书,简直就是职场女性的楷模。

回望唐朝,流红溢翠,文人墨士,千古风情,上官婉儿用她的才情在大唐乃至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最光辉的一页,为中国早期文学描绘出了清晰的蓝图,在我心中,上官婉儿永远永远是中国历史上最美丽的一位女神~

上官婉儿最经典的诗《彩书怨》赏析

上官婉儿最经典的诗《彩书怨》赏析 上官婉儿最经典的诗《彩书怨》赏析孔小河 上官婉儿,唐朝女子,久居宫廷,擅长诗文。 上官婉儿写过一首诗,叫做《彩书怨》,是这么念的: “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 【怨】 诗里面有一个类别,叫做“闺怨诗”。钱钟书在《诗可以怨》里面写到: “一个人失意不遇,全靠‘诗可以怨’,获得了排遣、慰藉或补偿。大家都熟知弗洛伊德的有名理论:在实际生活里不能满足欲望的人,死了心作退一步想,创造出文艺来,起一种替代品的功用,借幻想来过瘾。” 与其说思妇思念丈夫,更不如说是女人作为天生的感情动物,在闺怨诗里得到了一种爱情,仿佛一种相信。而在琼瑶的小说世界里,没有爱情的女性,生命基本凋零。上官婉儿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唐中宗的妃子。封建后宫的寂寞、残酷的生活土壤,是难有爱情的。 【时空】 一句『叶下洞庭初』,很好地化用了屈原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道出了季节。“初”字给人的感觉总是新鲜的、好奇的、值得作回忆的,初心、初恋、初见,在这里则指向时间,是初开始落叶的时候。 上官婉儿诗里的“我”在洞庭湖边,“你”在天津蓟县,一南一北『相隔万里馀』。“馀”,还有多的,地理空间的延伸,思念的蔓延,总是会多一些。我想起几年前读高中,听收音机里唱歌:“……我想说我会爱你多一点点/一直就在你的耳边……” 【感觉】 『露浓香被冷』加深了秋凉的感触。浓浓秋夜,露水湿重,被子给肌肤传递着厚厚的冷,怎么睡呢,一个人。 『月落锦屏虚』是更为凄清的观照。月亮落下去了,这一夜失眠而过,房中仅有织锦屏风,没有丈夫,心里空虚,想来不忍惆怅。 “锦屏”“香被”,宫廷居所可算华丽,但宫廷生活却是“空虚寂寞冷”。这种物质与情感的巨大反差,恐怕是包括上官婉儿在内的所有后宫妃子都无法逃脱的命运。 【欲念】 “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 这便是《江南曲》。它描写了采莲时观赏鱼戏莲叶的情景,暗喻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

论上官婉儿诗歌对楚辞的接受_白玉婕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14卷 总第66期)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No.6 2012(Vol.14 Sum No.66) 论上官婉儿诗歌对楚辞的接受* ● 白玉婕 (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 要:《楚辞》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极其深远,文人诗文学习借鉴《楚辞》者颇多。在初唐的女性诗人中,一代才女上官婉儿的诗歌尤其引人注目,她的诗歌无论是艺术形式还是意象、典故等方面均对《楚辞》有不同程度的借鉴。 关键词:上官婉儿;诗歌;楚辞;典故;艺术形式;意象;接受 DOI:10.3969/j.issn.1009-4458.2012.06.126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58(2012)06-0326-02 《楚辞》和《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双壁,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楚辞》以其杰出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的心灵。《文心雕龙·辨骚篇》撮其要曰:  “故才高者苑其鸿才,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重蒙者拾其香草。”[1]颇为精辟的概括了后世文学对于《楚辞》的借鉴与吸收。 初唐时期,“宫体诗”仍然主导者诗坛,然而楚辞深受这一时期的文人的喜爱和推崇,对唐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男性诗作受楚辞影响较大的有初唐四杰、沈佺期、宋之问等。时下女性诗人本来有限,加之女性诗作流传下来的甚少,故受《楚辞》影响者较少。据《全唐诗》记载,这一时期影响较大的女诗人主要有上官婉儿、武则天、文德皇后、徐贤妃、韦氏、薛瑶。这些女诗人中,出现了一些专职诗人,她们在在皇帝游宴时赋诗,奉制唱和,诗作大多清雅精致。这一群诗人中,成就较为突出的是上官婉儿。《全唐诗》录其诗32首。纵观婉儿的诗歌,发现在初唐女性诗人中,她的诗作受楚辞的影响较大。本文试从上官婉儿的诗歌形式和内容出发,分析其诗歌对楚辞的接受。 一、上官婉儿诗歌中直接化用了楚辞典故 上官婉儿(664-710),初唐时期杰出的女政治家、诗人、诗歌评论家。初唐著名诗人、西台侍郎上官仪的孙女。张说作《昭容文集序》云:  “昭容两朝专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响……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嘉献令范,代罕得闻,庶姬后学,呜呼何抑”。[2]上官婉儿作为武则天的贴身女官,她不仅参与朝政,起草制诰,并且由于卓越的诗歌才华,奉旨品评诗歌,奖掖后进,奉和应制,对唐朝的统治、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是中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上官婉儿诗歌对楚辞的接受首先表现为她对楚辞典故的化用。用典不仅能够营造相似的意象,而且能在一句之中精炼的概括出所要表达的情感。据《上官婉儿诗歌中的楚辞典故》一文统计,其中5处化用了《楚辞》典故,[3]引用《楚辞》典故的频率较高。以下本文在时作的基础上对此五处做更为详尽的分析与讨论,上官婉儿的诗歌流传下的共32首,其中仅有一首是抒情怀人之作,即《彩书怨》,其曰: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4] 其中“叶下洞庭初”一句,化用了屈原《九歌·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典故。此处是明用。这一句为全诗铺垫了一幅深秋凄景图,给人一种凄凉惨淡感,这与《九歌·湘夫人》中开篇的布景相吻合。其次,这首诗的主旨是思念远方的爱人,这与湘夫人思念湘君的主旨又相吻合。不仅深化了典故中原有情感,还使整首诗具有一种情真意切之功效。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六中“莫怪留步,因攀桂松”,两句化用《楚辞·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攀援桂枝兮聊淹留”。此处是明用。《招隐士》为淮南小山所作,主要描写王孙为了观赏象征美德的桂枝,久留环境险恶的深山幽壑不肯归来,朋友焦虑不安,表达了希望王孙早日归来的急切心情。上官婉儿这首诗继承了楚辞的气势磅礴、意境阔大的传统,化用了因为追慕山中芬芳的桂枝而不肯归来的典故,用典精切,对仗极为精工。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十一中“人将薜作衣”一句出自屈原《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此处是明用。《九歌·山鬼》主要描写了一位多情而又美丽的山鬼在山中采灵芝以及和恋人约会,其中对山中景物的描写和人物衣着的描写十分夸张,山鬼出行“乘赤豹兮从文狸”,令人怵目惊心。然而山鬼“既含睇兮又遗笑”,“被石兰兮带杜衡”,香洁而美丽,全然没有恐怖的感觉。《楚辞补注》对“薜荔”一词的解释是 *收稿日期:2011-12-28 作者简介:白玉婕(1986-),女,甘肃金昌市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

中国历史故事-关于上官婉儿的轶事典故 上官婉儿的历史评价

中国历史故事-关于上官婉儿的轶事典故上官婉儿的历史评价 传说在上官婉儿出生之前,她的母亲郑氏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境里,郑氏见到一个巨人,巨人没有伤害她,而是交给她一杆秤,对她说:“持此称量天下士”。郑氏醒来以后回味这个梦,她想着,既然是能称量天下士人的人,那她怀的这胎孩子必定是个男孩! 不久之后,郑氏就生产了,不过这个孩子并不如她预料的那样,反而是个长得精致可爱的女孩儿。郑氏心里的失落感蹭蹭蹭的往上飙,然而等待着她的还有更惨的,她的公公上官仪是当朝宰相,可是却因为替高宗起草了废后诏书而被武则天记恨,最后全家遭殃,上官仪和其子上官廷芝皆被武则天所杀,郑氏和襁褓中的上官婉儿也被没入掖庭为奴。 郑氏抱着上官婉儿:“你真的能称量天下士吗?”上官婉儿随即咿咿呀呀的附和,好像在认真回答郑氏的话一样。 就算成为了宫中奴婢,郑氏也依然坚持精心培养上官婉儿,她不希望上官婉儿长大以后成为无知的人。上官婉儿聪明异常,郑氏教什么她都一学就会,到了十四岁时,上官婉儿的才名甚至惊动了武则天。 武则天召见上官婉儿,并出题考验她,上官婉儿应对自如,一口气就写出一篇上佳的文章,令武则天惊叹不已。武则天惜才,免去了上官婉儿的奴婢身份,从此将宫中诏命一事交付于上官婉儿,称“内舍人”。武则天准许上官婉儿参与政事,大多的诏书也交给上官婉儿起草,让其处理百司奏表,上官婉儿因此权势日盛,有“巾帼宰相”之称。 神龙政变以后,唐中宗复位,中宗喜爱上官婉儿,将其封为昭容,十分宠爱和信任她。 上官婉儿经常劝说中宗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组织宴会让朝中善作诗词的人参加游乐,让他们作诗作词。等他们作好诗词以后,中宗就令上官婉儿品评,但凡是上官婉儿选出来的第一名,往往有重金和官爵相赐。如此一来,许多求取功名利禄之人便纷纷吟诗作赋,在全国刮起一股作诗风潮。 另外,上官婉儿还酷爱收藏名书典籍,据说她曾藏书上万卷,所有藏书全都

唐朝文学史学习笔记

唐朝文学史 1.唐诗的四个分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之一,历史学家通常以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作为分界线,把唐代社会历史分为前后两大时期。然而,一方面,唐诗的发展与唐代社会政治经济的盛衰相平衡;另一方面,唐诗作为展现唐代诗人心灵奥秘和唐代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发展又与唐代社会政治经济的盛衰有着不相一致的地方,故而唐诗史学者根据唐诗发展的特殊情况,习惯上把唐诗的发展分为这四个时期。例句 “故凡所作效古而自汩其体者,引喻凡猥者,辞繁而芜句佻且稚者,记、序、书、说、杂文皆有之,不独碑、志仍六朝、初唐余习也。”——清?方苞《书柳文后》 “即其比兴一端,能使汉、魏、六朝、初唐骚人墨客,勃郁幽芬于情文缭绕之间。”——清?魏源《〈诗比兴笺〉序》 2.泛指唐代初期,可参见词条唐朝。如:他专门研究初唐的政治经济状况。 初唐的诗歌 创作取向 初唐诗坛有两大创作取向:宫廷诗人诗歌的戏乐取向和初唐四杰、陈子昂等人儒家“诗言志”的创作取向,可以把初唐诗人分为二类:一类是围绕在唐太宗和唐高宗、武则天身边的宫廷诗人;另一类是与宫廷关系较为疏远、或者是飘游在山野之中的诗人。诗人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直接影响着他们诗歌创作的取向和诗歌风格的形成。 上官体 宫廷诗人诗歌的戏乐取向为内容上歌功颂德、应制唱和,形式上讲究声律对偶、雕琢辞藻。代表为“上官体”,特点主要有三:一是多写丽景艳情;二是善于缘情体物,抒写敏感细腻的心曲;三是属对精雅。宫廷诗人虽然对近体诗体式的定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思想内容、诗歌风格上,他们的诗歌并不能将唐诗创作引上康庄的大道。 四杰 “四杰”的诗学主张集中体现在杨炯的《王勃集序》、王勃的《上吏部裴侍郎启》、卢照邻《南阳公集序》等文章中,综合起来,有如下几点:第一,批评龙朔诗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提出诗歌创作应有“骨气”,走“刚健”一路。第二,继承言志缘情的诗学传统。第三,注意南北文风的取长补短,自鸣开一代风气的志向。第四,注意诗文的社会作用。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提出了自己的诗学主张,归纳起来有如下五点:一是倡导“汉魏风骨”和“正始之音”来反对齐梁以来“彩丽竞繁”的诗风;二是把“汉魏风骨”与“兴寄”相联系,明确诗歌抒情言志的本质特征,既抒写社会现实内容又抒发具有时代美学深度的思想感情;三是把“风雅”与“兴寄”相联系,注重诗歌风雅美刺的教化功能;四是强调诗歌应该“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这是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有机统一所呈现的美学风貌。五是主张诗歌能“洗心饰视,发挥幽郁”,具有发幽思、遣郁闷,泄导人情的功能。这五点相互联系和制约,相辅相成,构成了较为完整的诗歌理论体系。这也是对先唐诗学成果所进行的较为全面的理论总结。这样,陈子昂便给唐代诗人指出了一个正确的创作方向。

陈子昂简介

陈子昂简介 参考资料一: 陈子昂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朝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受武三思所害,陈子昂冤死狱中。其存古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代表作品: 《登幽州台歌》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其古诗全文如下: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回头看看哪有古代贤明君主的踪影,放眼望去也不见一个礼贤下士的君主,我真是生不逢时啊。想到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感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其古诗全文如下: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燕昭王》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其诗文如下: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春夜别友人》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其诗文如下: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译文】 明亮的蜡烛吐着缕缕青烟,高举金杯应对精美丰盛的席宴。饯别的厅堂里回忆着朋友的情意融洽,分别后要绕山过水,路途遥远。宴席一向持续到明月隐蔽在高树之后,银河消失在拂晓之中。走在这悠长的洛阳道上,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会。

参考资料二: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垂拱二年,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圣历元年,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沈亚之《上九江郑使君书》)。 硕果真累累 唐代初期诗歌,沿袭六朝余习,风格绮靡纤弱,陈子昂挺身而出,力图扭转这种倾向。陈子昂的诗歌,以其进步、充实的思想资料,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陈子昂死后,其友人卢藏用为之编次遗文10卷。今存《陈伯玉文集》是经后人重编的。刻本中以明弘治间杨澄校刻杨春本《陈伯玉文集》10卷收辑作品比较多,并附录《新唐书》本传等有关材料。《四部丛刊》本即据此本影印。《世界文库》本,曾据明、清各本作过若干校订。今人徐鹏校点《陈子昂集》,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校以《全唐诗》、《全唐文》、《文苑英华》等书,补入诗文10余篇,成为较完备的本子,后附今人罗庸《陈子昂年谱》。今人彭庆生有《陈子昂诗注》。后附其所编《陈子昂年谱》及“诸家评论”。岑仲勉有《陈子昂及其文集之事迹》一文(载《辅仁学志》第14卷第一、二合期)。 有诗文《庆云章》、《感遇诗三十八首》、《观荆玉篇》、《鸳鸯篇》、《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度峡口山赠乔补阙知之王二无竞》、《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赠赵六贞固二首》、《答韩使同在边》、《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答洛

上官婉儿历史简介 _1500字

上官婉儿历史简介_15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 小学作文作文网 上官婉儿,664年生,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三门峡)人,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孙女。664 年(麟德元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因母亲郑氏是太常少卿郑休远之姊,母女才得免死,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被发配入内庭为奴。在其母的精心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 677年(仪凤二年),上官婉儿被武则天在宫中召见,当场命题让其依题着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片刻而成,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分,并让其掌管宫中诏命。不久,上官婉儿又因违忤旨意犯下死罪,但武则天爱惜她的文才而特赦,只是处以黥

面而已。以后,上官婉儿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则天欢心。 从696年(通天元年)(《旧唐书》为圣历年)开始,武则天又让她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705年(神龙元年),唐中宗复位以后,又令上官婉儿专掌起草诏令,深被信任,又拜为昭容,封其母郑氏为沛国夫人。706年(神龙二年),武三思依靠韦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继设计贬杀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权倾人主,不可一世。上官婉儿又和他私通,并在她所起草的诏令中,经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非常恼怒。 707年(景龙元年七月),李重俊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假传圣诏调拨羽林军三百余人,奔赴武三思、武崇训的府第,将他们杀死,并诛其亲党十余人,然后又引兵从肃章门斩关而入,叩击阁门而搜捕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情急之下逃至唐中宗和韦后处,并扬言说:“观太子之意,是先杀上官婉儿,然后再依次捕弑皇后和陛下。”韦后和中宗一时大怒,就带着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登上玄武门躲避兵锋,令右羽林大将军刘景仁率飞骑二千余人,屯集在太极殿前,闭门

智慧树知到《大学语文》章节测试答案

对应章节第一章 1.【单选题】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A.《易经》 B.《诗经》 C.《楚辞》 D.《乐府诗集》 正确答案:《诗经》 2.【单选题】《蒹葭》选自《诗经》中的哪一国风() A.秦风 B.郑风 C.豳风 D.齐风 正确答案:秦风 3.【单选题】下列诗句中出自《蒹葭》的是()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C.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D.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正确答案: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 【单选题】《诗经》中的国风共包括多少() A. 60 篇 B.140 篇

C.160 篇 D.305 篇 正确答案: 160 篇 5. 【判断题】根据音乐的不同,我们把《诗经》分为“风”、“雅”、“ 颂”三个部分。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对应章节第二章 1.【单选题】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 , 创造并发展了“楚辞”这一新的诗歌样式的是( ) A.宋玉 B.屈原 C.唐勒 D.贾谊 正确答案:屈原 2.【单选题】《哀郢》选自( ) A.《楚辞·九章》 B.《楚辞·九歌》 C.《楚辞·天问》 D.《古诗源》 3. 【单选题】楚辞体在形式上最明显的特征是 ( ) A. 讲究格律

正确答案:楚辞·九章》 3. 【单选题】楚辞体在形式上最明显的特征是 ( ) A. 讲究格律

B.注重对偶 C.好用“兮”字 D.以四言为主 正确答案:好用“兮”字 4.【单选题】屈原生活的时代是()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汉 D.东汉 正确答案:战国时期 5.【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屈原作品的是() A.橘颂 B.天问 C.九思 D.离骚 正确答案:九思 对应章节第三章 1.【单选题】李白“谪仙人”的称号出自() A.《本事诗》 B.《唐才子传》 C.《唐诗纪事》 D.《蜀道难》

《新唐书·陈子昂传》高考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文明初,举进士。 时高宗崩于东都,将迁梓宫长安。于是,关中无岁,子昂盛言东都胜垲,亦可营山陵。武后奇其才,召见金华殿。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太学,即上言:“臣愿陛下为唐恢万世之业,相国南郊,建明堂。乃月孟春,躬藉田、亲蚕以劝农桑,养三老、五更以教孝悌,明讼恤狱以息淫刑,修文德以止干戈,察孝廉以除贪吏。”又言:“‘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奈何为天下而轻礼乐哉?愿引胄子使归太学,国家之大务不可废已。” 后召见,赐笔札中书省,令条上利害。子昂对三事。其一言:昔尧舜不下席而化天下,盖黜陟幽明。陛下知难得人,则不如少出使。其二言:国家兴衰,在县令也。今吏部调县令如补一尉,但计资考,不求贤良。故庸人皆任县令,教化之陵迟,顾不甚哉!其三言:宜脩文德,去刑罚,劝农桑,以息疲民。蛮夷知中国有圣王,必累译至矣。 于时,吐蕃、九姓叛。子昂上疏曰:“盗兴则安北不全,甘、凉以往,跷以待陷,后为边患,祸未可量。此国家大机,不可失也。”其后吐蕃果入寇,终后世为边患最甚。后复召见,使论为政之要,适时不便者,毋援上古,角空言。子昂乃奏八科:一措刑,二官人,三知贤,四去疑,五招谏,六劝赏,七息兵,八安宗子。俄迁右卫胄曹参军。虽数召见问政事,论亦详切,顾奏闻辄罢。 圣历初,以父老,表解官归侍,诏以官供养。会父丧,庐冢次,每哀恸,闻者为涕。县令段简贪暴,闻其富,欲害子昂,家人纳钱二十万缗。简薄其赂,捕送狱中。子昂之见捕,自筮,卦成,惊曰:“天命不佑,吾殆死乎!”果死狱中,年四十三。 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所论著,当世以为法。大历中,东川节度使李叔明为立旌德碑于梓州,而学堂至今犹存。(节选自《新唐书·陈子昂传》,有改动)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大学/ B.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大学/ C.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大学/ D.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大学/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陵”都具有“高大、雄伟、永久”之义,君主之墓被喻为“山陵”,天子去世被称为“山陵崩”。而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 B.“三老五更”,为乡官之名,由年老致仕而有经验之乡间耆老担任,掌管教化,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皇帝向三老五更示敬时,行跪拜之礼。 C.“蛮夷”是我国古代对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泛称,包括南蛮和东夷;近代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其中的“夷”则是指西洋人。 D.“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奏章,《出师表》、《陈情表》都是这种文体;“表”还可做动词,是“以表上奏”的意思。

论《三国演义》_700字

论《三国演义》_700字 依我个人的思想主义,我并不爱看《三国演义》。相比之下,《三国演义》中那令人叫好的三足鼎立之场面,远不如太平公主的帝位争夺战更有看头。 令人尊敬的一代女皇——武则天,她的睿智无人能比,非于常人的政治能力更是令天下人所折服。她的女儿太平公主继承了她的优点,在于众多的有野心的女人中脱颖而出,之前所做的计划也使她事半功倍。 而《三国演义》中的部分情节并不真实,为罗贯中所编。著名的三顾茅庐便是如此,为使众人更相信刘备的为人,把请诸葛亮出山的次数填上了几笔。虽然这使读者更鲜明地看到刘备的形象,但改历史典故我还是有些无法接受。典故毕竟还是越真实越好,要不把那些错误给留到现在,谁真谁假也辨不清了。 其次便是《三国演义》中的诸多打斗,如大名鼎鼎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虽说这些战争都改变了历史,但出于女生的性格,那打打杀杀的场面实在过于详细,不免有些厌恶。不管那些战略使如何周密,结局又是多么尽人意,却使人(起码我)感到书中的主角有点嗜杀的感觉了。 紧随其后的便是这个“义”字,不少人都被此字所诱,但我现在却有个不同的观点。古代的两大名著《三国演义》

和《水浒传》,“义”一字就概括了全书,这也使我反感,就因为这个“义”字难倒了太多英雄好汉:关羽就因为义在华容道放了曹操,梁山好汉一齐去救吟反诗的宋江……说实在的,我一点儿也不喜欢为义而拼杀的场面,什么“大义灭亲”的,义有时常与“孝”、“忠”两字背道相驰,那不是与我国的民族传统美德相反了吗? 既便如此,《三国演义》也是众多学者的爱物,因为这本名著还是记载了不少《史记》上所看不到的典故。但依个人观点,倒是更喜欢武则天的故事。武则天历经那么多的事,料理好一切才登上王位的。爱屋及乌,她的女儿我也很欣赏,太平能力不凡,在韦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中占了上风,虽然最后还是失败了,但太平公主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武则天第二”实在能当之无愧地受人尊敬。

中考文言文鉴赏阅读:《唐上官婉儿墓志》

中考文言文鉴赏阅读:《唐上官婉儿墓志》 夫道之妙者,乾坤得之而为形质。气之精者,造化取之而为识用。挺直胸铸,合散消息,不可备之于人。备之于人矣,则光前绝后,千载其一。婕妤姓上官,陇西上邦人也,其先高阳氏之后子,为楚上官大夫,因生得姓之相继。女为汉昭帝皇后,富贵勋庸之不绝。曾相弘,随藤王府记事参军,襄州总管府属,华洲长史,会稽郡赞特,尚书比部郎中。与谷城公吐万绪平江南,授通义大夫。学富五车。文穷三变,曳据入侍,载清长坂之衣冠,仗剑出征,一扫平江之氛侵。祖仪、皇朝禁府参军、东阁祭酒、弘文馆学士、给事中、太子冼马、中书舍人、秘书少监、银青光禄大夫、行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赠中书令、泰州都督、上柱国、楚国公、食邑三千户。波涛海运,崖岸山高,为木则揉作良公,为铁则厉成利剑,采樜惮于糟粕。一令典籍困穷,错综极于烟霞,载使文章全盛。至于跨蹑簪伆,谋酋庙堂,以石投水而高视,以梅和羹而独步,官僚辅佐,问望相趋,麟阁龙楼,辉光递裘。富不期奢,贵不易交。生有令名,天书满于华屋,没有遗爱,望诰及于穷泉。父庭芝。左千户,周王府属,人物本源,士流冠冕。宸极以侍奉为重,道在腹心;王庭以吐纳为先,事资喉舌。落落万寻之树,方振国风。昂昂千里之驹,始光人望。属楚国公数奇运否,解印寒裳,近辞金阙之前,

远串石门之外,井从流进。同以优卒。赠黄门侍郎,天水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访以荒诹,无复藤城之榇;藏之秘府,空馀竹筒之书,婕妤,懿澎天资,贤明神助,诗书为苑囿,裙拾德其菁华;翰墨为机杼,组织成其锦绣。年十三为才人,该通备于龙蛇,应卒逾于星火。 先皇拨乱反正,除旧布新,救人疾苦,诏天明命。神龙元年,册为昭容,以韦氏侮弄皇权,摇动皇基,贼臣递乱,欲立爱女为储;爱女潜谋,欲以贼臣为党。昭容泣血极谏,扣心竭诚,乞将纶言,将除蔓草。先帝自存宽厚,为掩瑕疵。昭容觉事不行,计无所出,上之,请樜伏而理,言且莫从;中之,请辞位而退,制未之许;次之,请落发而出,卒为挫衅;下之,请饮鸠而死,几至颠坠。先帝惜其才用,懿以坚贞,广求入腠之医,才救悬丝之命,屡移胐魄,始就痊平。表请退为婕妤,再三方许,暨公车晏驾,土字衔哀。政出后宫,思屠害黎蜀。事连外戚,欲倾覆宗社。皇太子冲规参圣,上智伐谋,既先天不讳,亦后天斯应,拯皇基于倾覆,安帝道于艰虞。昭容居危以安,处险而泰,且陪清禁,委运于乾坤之间,攄冒铦峰,亡身于仓卒之际。时春秋四十七。皇鉴昭临,圣词胗悼,爱适制命,礼葬僧官。太平公主哀伤,赠绢五百匹,遣使吊祭,词旨绸缪。以大唐景云元年八月二十四日,窆于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礼也。鬼龙八卦与红颜而并销,金石五声随白骨而俱葬,其词曰:

中国古代文学史选择题知识点

1、“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古弹歌》记载在《吴越春秋》 2、“葛天氏,操牛尾,歌八阕”记载于《吕氏春秋》 3、“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这句歌谣见于《周易》 4、原始抒情诗《候人歌》,一般认为产生于大禹时代 5、较详细地记载后羿射日神话的古代文献就是《淮南子》 6、《诗经》“风、雅、颂”中,“颂”的本意就是舞容 7、《诗经》作品中,与“野合”的原始婚俗有关的就是《野有蔓草》 8、下列《诗经》作品中,不属于婚恋题材的有《桑柔》 9、据文献记载,我国有典有册的历史起于殷商时期 10、“若网在钢,有条而不紊”的比喻出自《尚书》中的《盘庚》 11、《春秋》的记事止于鲁哀公十四年 12、《左传》的记事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13、将神话形象西王母改造为雍容文雅的女性形象的作品就是《穆天子传》 14、今天我们见到的《论语》就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照其它本子形成的 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论语》中的《子罕》 16、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的就是墨家 17、最早提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文艺批评方法的就是孟子 18、提出“通天下者一气”观点的先秦思想家就是庄子 19、曾游学稷下的学者就是荀子 20、晚周诸子中,对儒家经典传授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就是荀子 21、为古代议论文基本样式奠定了基础的就是《荀子》 22、被清人喻为“后世弹词之祖”的作品就是《成相》 23、据文献记载,“楚辞”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 24、“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出自于《九歌》 25、“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出自屈原的《招魂》 26、宋玉的《九辩》保存在《楚辞章句》 27、下列艺术表现手法不属于汉大赋特征的就是比喻象征 28、西汉作品《士不遇赋》的作者就是董仲舒 29、指出“赋家之心,包括宇宙”说法的就是司马相如 30、扬雄指责汉武帝“游观侈糜,穷妙极丽”的作品就是《羽猎赋》 31、扬雄《太玄赋》属于骚体赋 32、西汉时被认为作赋就是“童子雕重”小技、“壮夫不为”的作家就是扬雄 33、下列抒情小赋的先驱就是《归田赋》 34、与《服鸟赋》同属一个作者的作品就是《治安策》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登幽州台歌》由陈子昂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作者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注解】: (1)幽州台:即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2)前:向前看。 (3)古人、来者: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指:燕昭王 (4)念:想到。 (5)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6)怆然:悲伤的样子。怆(chuàng 创)然:凄伤的样子。 (7)涕:古时指眼泪,此指流泪。涕下:流眼泪。 【韵译】: 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 【讲解】:

这就是陈子昂登《幽洲台歌》的原文。这首诗曾被誉为初唐诗歌之绝唱,是陈子昂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的这四句诗从语言、文字上没什么障碍。大意是,往前看看不到古人,往后瞧瞧不见后来的人。天地宇宙茫茫无垠,遼阔无边,自己孑然一身、无限孤独,禁不住伤感地流下了眼泪。不过这只是字面上的意思。但这首诗能成为初唐诗坛之绝唱,为历代所传诵,决不是这样简单的意思,而是有着更为深刻、丰富的含义,更为复杂的心情和丰富的余蕴的。那么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这得结合陈子昂的经历、诗歌主张及创作实践加以探究。 陈子昂生活于初唐向盛唐过渡的年代,他出生于富豪之家,受家庭影响,“始以豪家子,驰使侠气”(卢藏用:《陈氏别传》)。他年青时向往着那仗义勇为,打抱不平的侠义之气,而且为人能伸张正气,常常义气用事;后来自己闭门谢客,在家研读经史。陈子昂不光是诗人,而且是位政治家,由于他在政治上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敢于直言,敢于犯上直谏,多次上书皇帝指问政事,指陈时弊;因而屡遭排斥打击,曾两次从军出塞。才华不得施展,最后终于被酷吏诬陷死在狱中,时年四十二岁。 陈子昂不仅诗歌创作丰富,在诗歌理论上也很有建树。他在初唐诗坛的出现,标志着唐诗发展走上了健康的道路,他以自己的诗歌理论主张和创作的实践,相当准确地反映了唐诗发展的趋势。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陈子昂全面地表达了他的诗歌理论主张,他提倡“汉魏风骨”、“兴寄”,反对齐梁间那种“采丽竟繁”、“兴寄都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一代才女,在香消玉殒千余年后,去年9月,其墓现身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备受关注。而完好的墓志,982个字的志文,究竟给我们还原怎样一个真实的上官婉儿,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7日,上官婉儿墓志全文在最新一期的《考古与文物》期刊发表,披露或者颠覆了很多史书记载的内容,墓志记载的情节,堪比今天的古装剧。记者采访多位唐史研究专家和考古专家,还原历史上真实的上官婉儿。 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明说,上官婉儿墓志,青石质,正方形。出土于甬道正中,出土时志盖覆于志石之上,上首皆朝北。其中志石长宽均为74厘米,厚15.5厘米。划细线棋格,阴刻正书32行,总共有982字。 记者发现,志文主要记载了其家族的来历,用了近一半的篇幅叙述上官昭容祖父三代,其祖父上官仪的官职就罗列有10多个。而对上官婉儿的经历描述则颇为简略,主要记载了上官婉儿年十三为才人(唐朝嫔妃等级,相当五品官。后提到的婕妤、昭容、昭仪均高于才人),神龙元年(705年)42岁册为昭容,之后请求皇帝贬自己为婕妤(jiy),唐隆政变(710年)被杀,死时47岁。 五大揭秘 墓志内容远超此前考古专家所说“没有什么爆炸性内容”,虽然不足千字,多位专家却从中解读出诸多历史颠覆: 揭秘一 祖籍:家族从南方迁到甘肃后又有分支 长期以来,由于婉儿祖父上官仪的墓志明确记载为唐朝陕县(今河南三门峡)人,上官婉儿也就是三门峡人。但是在墓志上,则说上官婉儿是“陇西上邽(guī)人也(今甘肃天水一带)”。 该墓志追溯上官家族的祖先出自颛顼(zhuānxū)高阳氏(五帝之一),到了战国时代,因为楚怀王之子子兰被封为上官大夫,以官职为姓,这也是上官姓氏的来历。而子兰也就是历史上谗言陷害屈原的人。 为何上官仪是河南三门峡人,而婉儿却是甘肃人呢?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百家讲坛》“狄仁杰真相”讲座主讲人于赓哲解释说,汉代,上官家族从南方的楚国迁徙到甘肃天水,之后上官家族又有了分支,其中有的到了河南三门峡,上官仪就是三门峡人,这与婉儿墓志所说的祖籍甘肃并不矛盾。 揭秘二 先后嫁父子两皇帝经历堪比武则天 上官仪在唐高宗(李治)时位居宰相,上官仪因“离间二圣、无人臣礼”的罪名被杀,且

浅谈中国古代女性秘书--以上官婉儿为例-毕业论文

浅谈中国古代女性秘书--以上官婉儿为例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秘书职业遍布各行各业之中,无论是在企事业单位中,还是国家机关里,秘书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岗位,其作用性不言而喻。在现代社会中,秘书这一职业往往都由很多女性来承担,如何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做好秘书的各项工作,发挥秘书的职能,服务自己的单位,促进自我职业的发展,是我们秘书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和课题,本文对古代女性秘书这一职业进行浅谈,并以上官婉儿为例,具体分析了这位在秘书职业发展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秘书,同时,结合上官婉儿在秘书行业的成功,具体归纳总结出几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宝贵经验,对于我们更好的了解秘书这一职业,把握秘书工作,做好秘书的岗位本职,不断的提升自我,为自我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等都将发挥一定参考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古代女性秘书、上官婉儿、研究

目录 一、古代秘书的发展历史 (3) 二、古代秘书的职能 (3) (一)服务职能 (3) (二)文书职能 (4) (三)管理执行职能 (4) 三、古代女性秘书——以上官婉儿为例 (4) (一)上官婉儿概述 (4) (二)中国古代女性秘书——上官婉儿 (4) 1.天生慧智 (4) 2.善于发挥自己的闪光点 (5) 3.永远忠诚 (5) 四、古代女性秘书上官婉儿的成功给我们的启发 (5) (一)作为秘书角色定位要正确,不能错位 (5) (二)适时变换角色 (6) (三)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是自己前进的动力源泉 (6) (四)忠诚于自己的职业 (6) (五)要提高自我的心理抗压力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7)

秘书是什么岗位,其实到目前为止是很难给予一个准确的定位与定义的,因为秘书人员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组织中,工作的职责与工作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有的秘书主要负责文件的起早、编写等文字工作;有的秘书主要就是对领导负责,帮助协助领导工作;有的秘书主要负责后勤的一些工作等等,但是不管秘书人员具体的工作内容是什么,我们都可以看到秘书人员的共同性,那就是秘书人员就是领导身边的“服务人员”,帮助、协助领导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是领导者、主事者的参谋和助手。在现代社会中,秘书这一职业往往都是由很多女性来承担,如何做好秘书工作,是现代很多女性秘书所要思考的话题。本文对古代女性秘书进行浅谈,并以上官婉儿为例,对于现代女性秘书如何做好秘书工作将发挥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古代秘书的发展历史 秘书一职的历史十分悠久,根据史书记载,早在商周时便出现了太史寮。周代时趋于完备,“五史”分工,各司其职。初创了一些秘书工作制度,主要有公文制作制度(如《论语·宪问》记郑国文书制作就经由草创、讨论、修饰和润色等环节)、文书签名及正副本制度、官文书归档贮存制度、“泥封”加印等保密制度、“采风”观政和调查的制度。 秦朝统一六国后,秘书工作制度日益完备,设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御史大夫“受公卿奏章,掌天下文书”。汉承秦制。谭嗣同《仁学》:“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秦汉建立了秘书官员分工责任制度、文书工作制度、参谋谏言制度、文档图书管理制度等,尤以文书工作制度为突出。如规定了策书、制书、诏书和戒潄为御用文书(下行文),章、表、奏和驳议为官僚奏疏(上行文)。确立公文运行传递制度,如逐级行文、邮传和行书记录与回文制度(记录公文传送行程、时间及收发文登记)等。 唐五代公文拟写普遍采用“一文一事”制,并建立公文移交制度,“引黄贴黄”制度(“贴黄”,在公文有误之处贴黄纸予以改写;“引黄”,把来文摘要写在黄纸上贴于来文之前)。《唐律疏议》有近三十条关于文书制度的条款。信访工作由检察御史专管。至宋代“一文一事”的行文规则已制度化。元代文书档案已采用“一案一卷制”。明代建立了票拟(条旨)制度,清代设立“军机处”等等。 在长达五千年的封建社会,由于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秘书的从业者其选拔主要通过科举考试完成,一般产生学士型秘书。建立秘书工作责任制度,如:唐有“四禁”:“一曰漏泄,二曰稽缓,三曰违失,四曰忘误。”(《旧唐书·职官志》,因此,从秘书发展的历史来看,虽然在今天秘书工作往往由女性来承担,但在我国古代,女性担任秘书的情况十分却少见。 二、古代秘书的职能 古代秘书与现代秘书从职能上而言有很多差异之处,但基本的职能主要归根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服务职能 古代的秘书和现代的秘书行业其基本的职能之一就是服务领导者。因为不管是端茶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一首《彩书怨》让我们记住了那为爵比公主,权比宰相的初唐才女——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不知何时见过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纵千年过后,她那顾盼神飞、文采风流的妩媚娇俏形象还在尘世中流传飞旋、不灭不息。上官婉儿,男性化复姓的上官,和柔媚的女性化的婉儿的组合,不只是个符号,几乎“昭示”了名字主人的传奇一生。她,在政治上巾帼不让须眉;在感情上温婉,和顺,多愁善感。她,集聪慧与美貌于一身——因为聪慧,连毁容的酷刑都只在她额上留了一朵艳丽无比的朱红梅花,成为后人们争相仿效的“梅花妆”;因为美丽,连她为了遮挡疤痕而独创的发髻,都被冠上她的名头之后,成为当时风行的时尚发型……关于她的传说,都是那么美好,所以,这位生活在1000多年前的奇女子虽然没有画像传世,但是在我们心目中,她的风华绝代却毫无争议。对于《彩书怨》,有人认为这是婉儿与某皇太子间感情缠绵的流露;也有说她这是在作秀,故做甜纯之相。然而,我们如果抛开这些内容上的猜测考究,可能唯有从此诗中,读者才会感受到一种原本罪奴之女才有的那种真实而纯洁的情感流露。 在初唐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中,上官婉儿几乎控制了整个大唐王朝。其实,婉儿的一生可以用很多词语来形容,坚忍,聪慧过人,甚至可以用权倾朝野。在婉儿很小的时候,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小女孩今后会秉国权衡,成为武皇的心腹。因为婉儿是一个罪臣之女,她的祖父上官仪因草拟废后诏书而被满门抄斩。从此,婉儿便和她的母亲开始了在掖廷宫的生活。婉儿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学会了读书、做文。

上官家高贵的血统,与生俱来的聪慧和美丽,对知识的渴望,让上官婉儿成了整个掖庭出类拔萃的女儿,成为了集才情,美貌,气质于一身的女孩。鸡窝里关不住金凤凰,终于,在婉儿14岁时,被武后看中,开始掌管诰命。婉儿便从此踏上了一条到处充满了荆棘的政治之路,这条路终究是不平坦的,婉儿注定了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才能将这条路走完。据史料记载,神龙元年(705)唐中宗复位后,令上官婉儿专掌起草诏令。因为十分信任她,唐中宗不久后又封她为昭容,使得上官婉儿的权势地位比武则天时期更为强盛。但帝王情终归是无情,纵有无尽才华,比不过时光与权势的摧残。 在我看来婉儿是大度的。她能容忍武皇诛灭了她的全家,能容忍武皇在她美丽的额头上留下耻辱的印迹,依然效忠了她27年。婉儿是善良的,她没有效仿武则天,虽然她也有治国之才,也有这个能力。关于上官婉儿私通武三思、崔湜,最早出于五代时期刘昫的《旧唐书》,在唐代当时的文献中却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相关记载,《景龙文馆记》中倒有一句“而晚年颇外通朋党,轻弄权势,朝廷畏之矣”,这个“通”字可以是私通,也可以是交接往来,并不能断定婉儿与其有染。由此不得不猜测刘昫仅仅是把一件可能存在的事当成了言之凿凿的史实。由于相关史料的缺乏,一般都以正史而论,但可以肯定上官婉儿在当世的评价远高于后代史书中,这种差异可能在于后代史官对女性参与政事的抨击。 几天前无意中输入“上官婉儿”,随即在网上看到了关于她的文章,有赞赏也有褒贬。后人对她的了解无非是文献资料的记载。有谁能真正了解她的思想,就盲目的给她冠上淫乱、放荡等污秽的字眼。后人的妄加猜测,是对她的不敬,没有事实的论证是对她的污辱,所以我不暂成他们的观点。每个人的生存方法不同,没有身临其境又如何会懂得她的苦衷与无奈,所以即使没有赞赏也不要随便污辱她,一个苦命的女人。我更欣赏的是她的学识与文采。上官婉儿设立修文馆,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大力开展文化活动。婉儿在这期间主持风雅,与学士争务华藻,写诗赛

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答案

1 占据唐代文学三分之一的是 ? ? ? ? 我的答案:A 2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高峰是在 ? ? ? ? 我的答案:C 3 现存唐诗的数量,今天知名的有多少人? ? ? ? ? 我的答案:B 4 在唐时代的东亚,人们共同的书面语言是 ? ? ?

? 我的答案:D 5 诗发展到唐诗为现代诗歌之最盛 我的答案:√ 错 6 中国古典诗歌从《诗经》开始生根发芽 我的答案:√ 唐诗的繁盛与唐代文化关系(二)已完成1 执政指的是 ? ? ? ? 我的答案:B 2 宋代人特别讲究()之辩。 ? ? ? ? 我的答案:D

3 唐代统治者所实行的哪个政策不是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 ? ? ? ? 我的答案:A 4 唐代的文化是比较开放的 我的答案:√ 5 唐代是627年开国 我的答案:× 唐诗的繁盛与唐代文化关系(三)已完成1 唐代人的诗歌里面涉及到的女人的身材是以()为美的。 ? ? ? ? 我的答案:C 2

什么时候,佛教开始全面走向中国化 ? ? ? ? 我的答案:A 3 在唐朝,诗歌从宫廷和贵族的垄断中解放出来,转移到哪里 ? ? ? ? 我的答案:D 4 在唐代,国家开科考试共设立了几科 ? ? ? ? 我的答案:B 5 佛教是从汉朝末年来到中国 我的答案:√ 6 唐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文化

我的答案:√ 错 唐诗的繁盛与唐代文化关系(四)已完成 1 古典诗歌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发展期 ? ? ? ? 我的答案:C 2 明代高棅将唐诗划分为几个时期 ? ? ? ? 我的答案:A 3 从诗歌发展史的角度看,唐诗的繁荣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怎样的结果 ? ? ? ? 我的答案:C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