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池塘高效养鱼实用技术 - 养殖技术

池塘高效养鱼实用技术 - 养殖技术

池塘高效养鱼实用技术-养殖技术生态养鱼是生态农业中的一个细类,科学的使用生物各自的优缺点,最大化的把资源利用在最有效的地方。生态养鱼是一种很好的养殖方式,生态养鱼是利用水产养殖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环境因素之间,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关系,加以有目的的人工调控,建立起新的生态平衡,使自然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以充分发挥其水产养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池塘高效养鱼实用技术。生态养鱼的具体养殖技术一、选址:池塘是鱼类生活的场所,池塘条件的优劣,对鱼的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选择池塘建设时,必须把握原则是选择地理位置宽阔、平坦,水源充足无污染的田、山垅田;池塘中水的排灌方便,不易洪涝,同时要光照好、交通、供电等方便的位置。二、规划:池塘建设,规划要先行,选址选好的田、山垅田要进行统一规划,规划好路、池塘、猪栏、鸭舍、鹅舍、沼气池等位置及工作人员居住场所等。道路建设必须环绕池塘四周,一方面便于基础设施建设,如运输砖头、立电杆、架电线等;二是便于投放鱼饲料、夜间巡逻、观察鱼的动向和捕鱼时装车。合理规划好道路、猪栏、池塘等,对于拿饲料喂鱼方便,猪粪能够全部排放到池塘中。三、建塘:池塘的建设要因地制宜,根据田的大小可建成每口3-5亩、8-10亩以上的池塘,或者山垅田中,将山垅田中的狭口沿山而建鱼池堤坝,直接建成每口10-30亩或更大的鱼塘。鱼塘的建设必须分浮萍池和养鱼池,浮萍池要占总鱼塘的三分之一,养鱼池占三分之二;池塘的水位深度不得低于1.8米;鱼池堤坝必须取用山

边黄土作为主要材料,建设堤坝时底部淤泥必须清理干净,堤坝斜度做成四十五度的斜坡,堤坝建设高度要达2米或者更高些,但要考虑到防洪等问题;堤坝底部宽6-8米,顶部2-4米宽;如果建设3-5亩的池塘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建设;每口池塘建设过程中要有建设排洪设施,底部要预埋直径20厘米的排水管,堤坝顶部靠山边根据地理条件和水流量建设排洪沟,避免在暴雨来时管理不善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增氧设施:为鱼增氧有两种方法:一是电力增氧,可选用1.5千瓦或3千瓦的增氧机,每台1.5千瓦增氧机可为3亩池塘鱼供氧,每台3千瓦可为10亩的池塘鱼供氧;二是泉水增氧,在没有电力地方可用山泉水架入鱼塘中央做增氧设施,增氧水管高度离鱼池水面1.5-2米,灌入池塘中就可起到增氧作用,不需要增氧时就把水堵截,避免池塘中水过多而造成养分的流失。四、建栏:将猪栏建在池塘的上游位置,沼气池建在猪栏和养浮萍池之间,猪的粪便直接冲洗到沼气池中,沼气可供猪取暖或人煮饭、照明,沼液流到池塘中作为浮萍肥料,这样环境不会受到污染;鸭舍、鹅舍直接建立在浮萍池的水面上,粪便直接进入浮萍池,直接作为浮萍养分。浮萍因为昼夜温差大,生长速度快,加上有充分的肥料,三分之一的浮萍池养的浮萍,可供三分之二鱼池的草鱼主鱼的天然饲料,养出的鱼无土味、无污染、无药物残留。这种方法养殖的鱼只可能在内地才能实现。四、浮萍:因季节变化,在浮萍池中可生长三种浮萍,第一种浮萍是生长在每年4—6月,名叫“七仙浮萍”,可饲养夏花鱼苗;第二种浮萍是生长在每年6-9月,名叫“杂交红底浮萍”,可饲养250克-500克以上的中鱼;第三种浮萍生长在

9月至次年3月,名叫“杂交七层浮萍”,可饲养500克—1000克以上的大鱼。还要做好浮萍的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五、养殖:1、投苗:投苗之前做好池塘消毒工作,到每年4至5月份期间要投入优质鱼苗,投入以草鱼为主的夏花,每亩池塘中可投入1000尾,其他品种鱼可根据池塘实际条件自由投放。2、投浮萍:早期鱼苗投入鱼池后,每天早上7点钟至8点投入七仙浮萍,下午4点钟之前补充投入含30%蛋白的鱼饲料,使用浮料能观察鱼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情况。中期、后期养殖的鱼每天早7-8点钟和下午4点钟之前投杂交红底浮萍、杂交七层浮萍,确保鱼能喂饱,但不能多吃。3、池塘含氧量:每天都要注意观察池塘的含氧量,每年5-8月因内地海拔较高,夜间鱼池水中施放氧气较低,导致池塘中的鱼缺氧,这时就要起用增氧设施。4、防范工作:养鱼平时多消毒、多防病、防乏塘、防敌害、防逃鱼、防偷鱼。六、捕捞:大约草鱼养至1000-1500克时,池塘的鱼密度较大,采用吊捕捞一部分鱼,剩余鱼再饲养到次年夏花投放之前采用干塘捕捞,这时池塘里的鱼每尾可达3500-5000克,池塘中鱼捕捞完毕后再清理池塘进入次年的养殖。池塘鱼菜共生种养技术介绍“池塘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技术”是根据鱼类和植物的生存环境、营养需求和理化特点,将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两种不同的农业技术,通过科学的生态设计,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一种新型的鱼、水、菜和谐协同共生复合种养模式。池塘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技术利用水生蔬菜扎根在养鱼水体中生长、需从水体中汲取营养物质的生理特点,将养鱼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废物(养鱼产生的排泄物、剩余饲料、氨氮等)转化成

蔬菜生长所需的养料,在池塘内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循环系统,让鱼类和蔬菜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态平衡关系,不仅能使养鱼水体自然净化、水质保持长期稳定,而且能在养鱼的同时收获一定量的水生蔬菜,具有净水、提高水产品质量、蔬菜增收、减少水电药等成本投入、景观工程等优势。如何提高池塘养鱼产量效益一、引进养殖新品种。近年来,罗非鱼、淡水白鲳、彩虹鲷及河鲍鱼等新品种的引入,极大的提高了池塘的养殖效益。二、强化养殖技术措施,调整放养模式,推广池塘集约化养殖技术,提高产量和效益传统的养鱼模式,即以施肥结合注水技术饲养,鱼产量、效益都得到了不错的效果。如何让鱼塘里的水透明不发绿1.工程性措施:包括挖掘底泥沉积物、进行水体深层曝气、注水冲稀以及在底泥表面敷设塑料等。挖掘底泥,可减少以至消除潜在性内部污染源;深层曝气,可定期或不定期采取人为湖底深层曝气而补充氧,使水与底泥界面之间不出现厌氧层,经常保持有氧状态,有利于抑制底泥磷释放。此外,在有条件的地方,用含磷和氮浓度低的水注入鱼塘,可起到稀释营养物质浓度的作用。2.化学方法:这是一类包括凝聚沉降和用化学药剂杀藻的方法,例如有许多种阳离子可以使磷有效地从水溶液中沉淀出来,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价格比较便宜的铁、铝和钙,它们都能与磷酸盐生成不溶性沉淀物而沉降下来。3.生物性措施:利用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氮、磷元素进行代谢活动以去除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方法。目前,有些国家开始试验用大型水生植物污水处理系统净化富营养化的水体。大型水生植物包括凤眼莲、芦苇、狭叶香蒲、加拿大海罗地、

多穗尾藻、丽藻、破铜钱等许多种类,可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污染物的性质进行适宜的选栽。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特点是以大型水生植物为主体,植物和根区微生物共生,产生协同效应,净化污水。经过植物直接吸收、微生物转化、物理吸附和沉降作用除去氮、磷和悬浮颗粒,同时对重金属分子也有降解效果。

养鱼技术:揭秘池塘养鱼需要的九大核心技术

揭秘池塘养鱼需要的九大核心技术 我国先进农村高产池塘养鱼技术有悠久的历史,阅历丰富。伴随着养殖技术的全面提升,高产池塘养鱼已慢慢发展趋势变成我区淡水渔业的关键支撑,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水产行业关键的新技术大全。 一、环境选择 自建鱼塘的养殖的位置最好是南方淡水资源充裕、循环水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的农村地区,不要是死水,死水的药用养鱼成本比较高,而且不能获取高产,那样才有益于灌水和排水管道,对鱼类、鱼饵、集成鱼的运送也会便捷许多。对高产养鱼打下基础,然而,水深并不是越深越好。清塘时要注意用生石灰消毒,特别是浅水的,对于沙底池塘要用塑料盖上,以免发生鱼逃跑,一般来说,新挖塘的最佳水深最好是3米左右,最好是4米以下,1.5米以上。面积在200平方左右,对于这种水体氧气量也是足够的。不会造成鱼浮头等现问题。 二、高产养鱼混养类型 1草鱼、鳙鱼、鲮鱼、鲤鱼为主深水高效养殖类型。 2鲢鱼、鳙鱼为主的高产养殖类型。 3草鱼和鲢鱼、鲫鱼为主的深水高效混合类型。

4“斯密托博士”提出的“80:20”高产高效而且是标准化的立体养鱼技术类型。 三、优质鱼苗放养密度 鱼苗放养 一次投放多个循环流水池塘,每亩可放养密度5-10万尾,5万尾的投放,中间一般可分为两次,每亩投放达到10万尾,中间可分多次。如果想要节约鱼苗成本,最好人工繁殖鱼苗,才能保证有健康的苗种,不同的水质的养鱼有所不同,比如死水养鱼,要想获得高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循环水是获取高产的核心,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四、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 养鱼时投喂频次明确也由温度、水体、气温、精饲料品质及饲养淡水鱼种类、

尺寸和其消化系统的特点及进食特性决策。坚持利用农村养鱼中四字精养法投料中的“四定原则”或“三看原则”,每日第一次投喂時间应在早上7-8时刚开始,而最后一次投喂時间应当在下午6-7时上下完毕。在池塘养鱼条件下,每天喂食时间通常在上午9-10点左右,最后的喂食时间应该在下午5-6点结束。这里推荐饲料配方为青饲料+正太饲料混合使用。 五、水质管理方法 水质管理 高产池塘养鱼技术中对水体调节的规定便是要保证“肥、活、嫩、爽”四个字。有了这个标准方案,便可以判断这不是肥沃的死水,死水的水色是有绿色,综上所述流水养鱼的水体较好,无一切环境污染,合乎水产业自来水规范(农业部技术标准)。最好是农村天然河流活水、泉水的水源、地下水等,配套一台增氧机,以防万一,特别稻田鱼塘种植荷花,会造成鱼浮头。河流活水是循环水,水里氧气含量丰富多彩,天然饵料多,水体清新。池塘透明度在20-35cm之间较好,当水中浮游生物丰富时,可以在水中饲养大头鲢鳙鱼以调节水质,从而改善水质和生产。不够时可以施肥(特别是磷肥)来提高水质的营养,肥料用量要根据具体情况,冬季可以不用循环水,不会造成缺氧。 六、轮捕轮放

鱼塘养殖实用技巧

鱼塘养殖实用技巧 一,场地选择 修建池塘应选择水质不硬、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电力充盈、交通方便、水体酸碱度(PH值)以7.0-8.5为宜。池塘尽量平坦,池底淤泥厚度尽量小于15厘米,清除过多淤泥,修整塘坎,池底平整微斜,不大渗漏水。以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为好。园形或不规则形状不宜于管理和捕捞。 鱼池要求按0.3千瓦/ 每亩(667平方米)配备增氧机(粗养池亩产800斤以下的,可以不配用增氧机)。面积稍大为好,一般以10—20亩左右为宜,但至少2亩以上,名优鱼养殖面积不宜过大,以10亩以下为宜。气候尽量达到日均15度以上,年积温争取在3000度日以上。 二,清塘消毒 清塘时间:在热天伏季清塘消毒的效果原则上比其它时节的效果好得多,因为高温晒池比冬天冻塘的杀虫灭菌以及底泥改良等方面(也就是我们人类比如注射针管所说的必须“高温灭菌”一个道理)有特殊的效力,只不过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清塘可用干法清塘和带水清塘两种方法 干法清塘:完全放干池水(干塘) 或将池水排浅至5厘米~10厘米(刚好将池底淹完),每亩用生石灰150斤~200斤(至少亩用120斤,即每担〔挑〕面积用30斤)或含氯量30%的漂白粉20~

30斤。将刚溶解的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 带水清塘:池水控制在60-80厘米,亩用生石灰250斤~300斤或含氯量30%的漂白粉40斤~50斤,溶解后全池泼洒,该法更有利于杀灭池坎塘壁上的鳅鳝。消毒后尽量干池曝晒或者严冬冻池以改善池塘底质和加强杀灭病菌的作用。 三,鱼苗(种)放养 生石灰清塘7天~10天后,漂白粉清塘3天~4天后可放鱼苗(种)。经药物消毒后的池塘,在鱼苗下塘5—10天前加水。注水口争取用网布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进入。放养前要进行鱼苗试水,测定清塘药物药性是否完全消失。下塘时的水温差不能超过3度,有风天气放苗时,应在上风头放苗。鱼种放养应在风和日暧(气温在5度以上)的天气里进行。 一般来讲,鱼种“密养”是提高池塘产量的措施之一,但放养密度不是越大越好。池塘养殖各种模式的水体容纳量有一个合理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密度过大,产量虽有可能提高,但养成的鱼体规格相对较小,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反而不合算。密度的加大,势必提高投饵量,升高饵料系数。过多的排泄物又会使池塘的水质恶化,引起缺氧和鱼病暴发。 在养殖过程中,若鱼类生长良好,浮头较少,饵料系数低于一般水平,则证明放养密度合理。不浮头也不正常,表明密度过稀,产量低效益微溥。如果鱼类生长较差,经常出现浮头,而且

池塘养鱼技术大全

池塘养鱼技术大全 一、池塘养鱼设施的安排 1、撇洪沟。位于山岗,丘陵、平原地区的池塘,多数靠周围集雨面积的雨水汇注,在多雨或大雨季节,往往雨水大量注入池塘,由于水流交换频繁,水常混浊而清瘦,在久晴少雨季节,施药(防病治虫)后,适逢雨水,残余农药流入池中,常使鱼中毒死亡。这是部分地区农村养鱼产量不高不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类池塘来水的一方,应加高塘堤,在周围挖撇洪、撇毒水沟,以便将多余的水和有毒农药雨水撇开。 2、进水设备。凡以江河,湖泊、水库、溪流作水源的池塘,**好安装进水管和过滤网。 进水管可以用水泥管、陶瓷管、废旧铁管等制作。管子应安装在塘堤上,使水跌灌进塘,或先跌落在管下石板或木板上,尽量使水扩大同空气的接触,吸收更多的氧气。

直接引用江河或溪流的水流入塘,就要在引水渠道上安装水闸以调节水流。 引入鱼塘的水**好经过简易过滤,以阻止害鱼、非养殖小杂鱼、枝叶杂物等随水入塘, 并防止鱼逆水逃亡。 3、排水设备。为了控制水位、农田灌溉、干塘清整,池塘都应有排水设备。适用于池塘的排水管有下面几种式样: 溢流式排水管,当水位超过溢流管口就自动排出,不会漫越池堤。溢流口上设拦网防止逃鱼。下面设连通底管,用于排水干池。 虹吸式排水管:适用于地势有一定落差的小坑小凼。用一根橡皮管作虹吸管,管的一端放入塘底,另一端沿池埂放置池外低于池底的地方,将管子灌满水,两端同时松开,水自然向低处流。 升降式排水管,在塘的深水部位的池埂下安装排水管,在管口上套上能活动的塑料管或橡皮管,管口缚在木桩上,水位可随意升降调节。 4、拦鱼栅:鱼塘无论采用哪种排水设备,都要有防止鱼类逃跑的拦鱼栅。它的构造因水的流速,流量和鱼的大小而有所不同。各种排水管的管口上面可加球形、弧形等过水不过鱼的设备。对池埂安有水闸的排水口,要安装“v”形拦鱼栅。

农村池塘养鱼技术

农村池塘养鱼技术 《农村池塘养鱼技术》 一、技术概述 农村池塘养鱼是指在农村里建设池塘养殖鱼。这种养殖方式不仅能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而且可以改善环境,使农民的经济收入得到提高。 养殖池塘的技术有很多,其中包括池塘的建设技术、水质管理技术、育苗技术、饲料养殖技术以及有关的经济管理技术。本文主要介绍农村池塘养鱼的基本技术。 二、建设技术 1、选址 选择养殖池塘的好地点很重要。要选择水位稳定的地点,以减少水位波动带来的损失。地点应到土地清淤,使养殖池塘保持活泼。 2、建池 建池时,要考虑池体形状、池塘深度、池体护坡等要素。池体形状多用正方形、长方形和圆柱立方,以适合池塘的大小。池塘深度一般在1-3米之间,池体护坡要宽且浅,使池体不易塌陷。 3、渗滤 为保证池塘水质,必须设置渗滤设施,以减少水体中的悬浮物、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的浓度。 三、水质管理技术 1、水质的检测

池塘水质的检测是农村池塘养鱼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养殖者及时检测水质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维护池塘水质。 2、水质的管理 管理池塘水质,除定期检测外,还要从控制池塘养鱼的密度、定期打捞污水处理以及排污等方面着手。 四、育苗技术 1、选择鱼种 在选择鱼种时,要根据池塘水质及温度条件,选择适宜的鱼种,以及合理的组合,使池塘水质得到最佳的维护。 2、育苗保护 将苗鱼放入池塘之前,要对苗鱼进行预先护理,给予育苗期的保护和营养补给,以确保鱼苗正常发育。 五、养殖技术 1、饲料 饲料是池塘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饲料,使鱼类得到最佳的营养。 2、投喂 饲料要及时、及时和分配合理地投喂,使鱼类得到充足的营养,并避免饲料浪费。 3、补水 因为鱼类会损耗池塘水分,因此定期补水是必须的,以保持水的流动性和水质的稳定性。

淡水鱼池塘养殖技术汇总

淡水鱼池塘养殖技术浅析 (一)池塘选址 鱼塘是养鱼的场所和基地,应有利于满足鱼类正常生活、生长、发育、繁殖各阶段的需要,有利于生产管理、综合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维护或建造中,应坚持慎重选址、科学设计、严格施工的原则,使新建鱼塘或改造的山塘、滩涂、小水库等能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增产增收奠定基础。养鱼场在选址上必须考虑规划要求、自然条件、水源、水质、土质、交通条件以及饲料、肥料来源等因素,具体应把握规划要求,自然条件等五个方面。 1.规划要求 新建、改建池塘养殖场必须符合当地的规划发展要求,养殖场的规模和形式要符合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等发展的需要。 2.自然条件 新建、改建池塘养殖场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水文、水质、气候等因素,并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方式。当地的自然条件决定养殖场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 在规划设计养殖场时,要充分勘查了解规划建设区的地形、水利等条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充分考虑利用地势自流进排水,以节约动力提水所增加的电力成本。规划建设养殖场时还应考虑

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在设计养殖场进排水渠道、池塘塘埂、房屋等建筑物时应注意考虑排涝、防风等问题。 北方地区在规划建设水产养殖场时,需要考虑寒冷、冰雪等对养殖设施的破坏,在建设渠道、护坡、路基等应考虑防寒措施。 南方地区在规划建设养殖场时,要考虑夏季高温气候对养殖设施的影响。 3.水源、水质条件 新建池塘养殖场要充分考虑养殖用水的水源、水质条件。水源分为地面水源和地下水源,无论是采用那种水源,一般应选择在水量丰足,水质良好的地区建场。水产养殖场的规模和养殖品种要结合水源情况来决定。采用河水或水库水作为养殖水源,要考虑设置防止野生鱼类进入的设施,以及周边水环境污染可能带来的影响。使用地下水作为水源时,要考供水量是否满足养殖需求,一般要求在10天左右能够把池塘注满。 选择养殖水源时,还应考虑工程施工等方面的问题。 若利用河流作为水源时需要考虑是否筑坝拦水,若利用山溪水流时要考虑是否建造沉沙排淤等设施。水产养殖场的取水口应建到上游部位,排水口建在下游部位,防止养殖场排放水流入进水口。水质对于养殖生产影响很大,养殖用水的水质必须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规定。对于部分指标或阶段性指标不符合规定的养殖水源,应考虑建设源水处理设施,并计算相应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是农村养鱼最常见的养殖方式,池塘养鱼具有投资小,收益大,水体环境易掌控,适合家庭养殖的优点。但是池塘养鱼管理不简单,防备病害、或者是池塘水质老化、排灌水都是难点,下面一起学习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步:清塘消毒 疏通灌水和排水的渠道,还要清理池塘里的淤泥,可能比较多,需要只留20多厘米的泥。一亩池塘使用200斤生石灰消毒,保持2米深的水,一周以后清洗洁净,没有药发挥作用了,才能放养鱼。有时候也可以使用漂白粉消毒。(实在用量以现场为准) 第二步,良好水质的保持 水草太多,池塘里空气太差,有些东西腐烂了,影响池塘的水质。所以必需要清理过多水草,或者是水藻、有些水藻会散发有害物质,所以发觉就要去掉。少量浮萍可以遮阴,但是太多了,对鱼生长不好有些水藻污染水源,会造成水质变成酸性 第三步:病害防备 鱼在高温的夏季和气温忽高忽低的秋季简单发病,所以高温期在池塘半个月就要撒一次石灰,一亩是20斤。使用菌毒克进行消毒。对于喂食用具也要用粉剂虾便利。有时候肠胃病流行,可以饲料拌服虾便利来治疗肠炎疾病。 池塘为什么会缺氧? 气温高:气温高其实也是会导致池塘缺氧的,温度高了空气里面的氧气就不简单融入水里面,而鱼则会由于高温加大氧气的消耗,这一高一低,池塘自然就会缺氧了。这时候一方面加深池塘水深,另一方面则可以采纳增氧机器,其次加快换水的频率,让源源不绝的活水来增添池塘的含氧量,这样保证性更高一些。 养殖密度大:养殖密度也是导致缺氧的原因之一,一些养殖户会过分的努力探求养殖密度,以求养殖效益高,这样做养殖数量是上去了,但是氧气消耗也上去了,原来堪堪够用的氧气自然就不足

浅水池塘养鱼技术

浅水池塘养鱼技术 在农村或者城市的郊区,许多人都会在家里的后院建立一 个池塘来养鱼。以往,池塘必须要深度达到1.5米以上才能够养鱼,这样既浪费水资源,而且也增加了建造池塘的成本。然而,现在的池塘养鱼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人们可以在浅水池塘中成功地养鱼。因此,本文就为大家介绍浅水池塘养鱼技术。 搭建浅水池塘 首先,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土地来建立一个池塘。选择一个 日照充足,环境相对安静的地点,方便后期养护。要搭建一个浅水池塘,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挖掘: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土地大小选择池塘的深度, 通常在30~50cm为宜,然后挖出需要的大小和深度; 2.过滤:浅水池塘中养鱼需要考虑水的清洁度。在池 底和池壁上铺设沙子和石头,然后在池塘连接处安装一体 化生态过滤器,可以有效地去除浮游悬浮物和生物废物, 让水质安全达标; 3.充水:等到过滤装置安装好后,再将水注入到池塘 中。 选择合适的鱼种 浅水池塘中可以饲养许多种鱼,但是需要选择一些适合在 浅水环境中生存的鱼种,如草鱼、青鱼、鲫鱼等。这些鱼种肉质细嫩,生长速度较快,属于易养的鱼类。同时,这些鱼类能够耐受较低水位,适应性较强,更容易存活。

合理投放鱼苗 在选择好合适的鱼种后,需要合理的投放鱼苗。鱼苗数量 与池塘面积和养殖种类有关,饮水量也会影响养殖密度,根据定时检测的氨氮值、亚硝酸盐值和PH值,以及每日记录微生 态环境指数等方法来进行投放量的把控,不能一次性投放太多,应从少量开始,逐渐适应池塘环境后,再适量投放新的鱼苗。 正确认识浅水池塘养鱼 浅水池塘养鱼相比于传统池塘养鱼有一定的优势,但也需 要注意以下几点: 1.水质:长期浅水流通不畅,水体中容易产生一些离 子和废物,需要经常检测水质来进行调整; 2.天气:浅水池塘养鱼需要避免极端的天气。在盛夏 炎热的时候,需要增加水源,预防池塘干涸或水温过高; 在冬天寒冷时,需要加强保暖,防止鱼类受冻。 3.饲料:合理饲料可以促进鱼类的生长发育,但必须 注意饲料的种类和投放量,过多的饵料会导致底泥过于浑 浊,影响水质。 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池塘 养鱼技术不断的推陈出新。相信经过了解和学习,你已经可以尝试在家庭后院或者农村自建池塘,并尝试进行浅水池塘养鱼了。在池塘养鱼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合理饲养,并且定期的检测和保养水质,为鱼类呈现出一个秀美绚烂的生态环境。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新型养鱼技术

新型养鱼技术 随着现代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养鱼技术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 推广。在新型养鱼技术中,科技手段被充分应用,使得养鱼过程更加高效、安全、环保和经济。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新型养鱼技术。 一、循环水养殖技术 循环水养殖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生态循环系统,可以使废水被完全利用,实 现水的资源化。循环水养殖通过引进良好的细菌,在水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 系统,保持水的质量,同时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饲料和氧气,让鱼群呼吸更加顺畅。 二、生态养殖技术 生态养殖技术是一种以生态平衡为基础的、能够保护生态环境的养殖方式。生态养殖技术注重环境生态调节能力,通过增加水中氧气、维持水质、减少污 染物的排出量等方法来调节环境,并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鱼群保护,进一步 维持生态平衡,保持水域健康。 三、智能化养殖技术 智能化养殖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养殖业中,可以使科技和信息技术与养殖 业相结合,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各个环节,包括自动喂食、自动排泄、自动 监控等,提高养殖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四、生物反应器技术 生物反应器技术是一种以科技为基础的养鱼技术,利用一定范围内的鱼群来控制生物反应器,以便控制鱼群的数量、食物的摄入量和环境的控制。这种技术可以有效保证鱼群数量的稳定性和健康性,同时减少了水质的污染,使得养殖大幅度提高。 五、在线监测技术 在线监测技术是一种以科技为基础的、能够实时监测水质和鱼的健康状况的养鱼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利用现代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等设备来实现自动化监测,保证水质的稳定性和鱼的健康,提高养殖效益。 总之,新型养鱼技术的应用使得养殖业在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更能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随着科技的不断推进,相信新型养鱼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池塘食用鱼养殖技术

池塘食用鱼养殖技术 我国目前饲养食用鱼的方式有池塘养鱼、网箱养鱼、稻田养鱼、工厂化养鱼等。其中池塘养鱼是主要养殖形式,总产量占全国淡水养鱼总产量的75﹪。下面介绍池塘养鱼的关键技术: 一、养殖品种选择 1、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当地市场对鱼类的需求量、价格好供应时间,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食用鱼。但市场总是有波动的,因此要紧扣大众鱼类,如: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银鲴鱼等,适度开发名、特水产品,如:黄颡鱼、鳜鱼、鲈鱼、鲟鱼、鳄龟、虹鳟鱼等。 2、池塘养殖条件:面积、水深、水源、水质、水温等条件。 3、饵料肥料来源:青草、精饲料、底栖动物、肥料等资源情况。 4、鱼类生物习性:生活习性、食性等生物学习性。 5、鱼种供应资源:只有鱼种供应充足且价格适宜,才能作为养殖对象。 二、养殖池塘条件 1、位置:新建鱼池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便利、供电方便的地方。既有利于鱼池的排灌,也有利于鱼种、饲料及食用鱼的运输和销售。 2、面积:渔谚有“宽水养大鱼”的说法,一般以10亩为宜。 3、水深:渔谚有“一寸水、一寸鱼”的说法,一般以1.7-2.5米为宜,精养鱼池常年水位应保持在2-2.5米。 4、土质:以壤土最好,黏土次之,沙土最差。老鱼池池底保持5-20厘米的淤泥,对补充水中营养物质和保持、调节水的肥度有

很大的作用。 5、池形:以东西走向的长方形(长宽比5︰3)为最好。周边无高大的树木和房屋。 三、鱼类混养密放 (一)、混养的优点:混养是根据鱼类的生物学特点(生活习性、食性、栖息习性等)将多种鱼和同种不同年龄的鱼类放在同一水体养殖,从而充分发挥“水、种、饵”的生产潜力。其优点如下: 1、全面地利用水体空间。 2、充分和合理利用饵料。 3、发挥鱼类的互利作用。 4、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混养的原则: 1、混养种类必须食性上有分化。 2、混养种类必须生态位置上有分化。 3、饵料和水体空间必须相对富裕。 4、混养凶猛鱼规格必须小于主养鱼。 5、混养比例要与池塘条件和养鱼方式相适应。 “吃食鱼”和“肥水鱼”的比例1︰1,渔谚有“一层吃食鱼,一层肥水鱼”的说法;而大量投喂精饲料比例可按1︰0.3~0.6。鲢鱼和鳙鱼的比例为3~5︰1,渔谚有“一鲢夺三鳙”之说。 (三)、混养的模式: 1、草鱼为主养鱼的混养类型。 2、以青鱼为主养鱼的混养类型。 3、以鲢鱼、鳙鱼为主养鱼的混养类型。 4、以草鱼、青鱼为主养鱼的混养类型。

精养鱼池养鱼技术

精养鱼池养鱼技术 鱼池种类、鱼类品种、养殖密度、水质管理、饲料配方等 因素都对养鱼的成败、养殖效益产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鱼池养鱼的一些技术,帮助鱼农通过精养鱼池技术提高养殖效益,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鱼池类型 鱼池类型不同,养殖效益也不同。鱼池养殖通常分为塑料池、水泥池等,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鱼池,如膜式鱼池、钢制鱼池等。 塑料池 塑料池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鱼池类型,其优点在于成本较低、安装、维护方便、寿命较长等。塑料池受到阳光直射后,容易产生UV紫外线照射使得塑料池老化、变形等情况,塑料池在 搬移、移除的时候需防止池体被损坏。 水泥池 相比于塑料池,水泥池的优点在于防渗透性能较好,适用 于大范围长期种植养殖。但水泥池容易出现表面龟裂、渗漏等问题,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不然就容易导致水质污染等情况。 其他类型鱼池 膜式鱼池和钢制鱼池相比于水泥池和塑料池,其优点在于 安装、维护方便,适用于不便修建或需要折叠存放的情况。膜式鱼池相对于钢制鱼池在密封性和灵活性方面表现更好,钢制鱼池则具有更强的耐用性,使用寿命更长。

鱼类的品种 选择优良品种,是提高鱼池养鱼效益的前提。在选择品种时,除了考虑鱼类应有的生态需求外,还应参考不同品种的称重、养殖周期、繁殖力等相关指标。一般来说,可选用有置换能力的鱼种,例如青鱼、黑鱼、草鱼等。 养殖密度 养殖密度是指在一定面积的鱼池内,所养鱼类的数量。在选择养殖密度时,需要考虑到鱼池的尺寸、池塘的朝向、养鱼的品种、池塘的水流等多种因素。如果养殖密度太高,会对鱼类的生长发育、免疫力等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引起传染病的爆发。 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是鱼池养鱼的核心技术之一,水质不好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健康状况。因此,需要加强对水质的监控和调节,使得水质保持良好状态。保持成都的排水口畅通是区分水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养鱼场一般要安装好臭味过滤设备、鱼体排泄物也应及时清除,以免在池中滞留影响水质。 饲料配方 饲料是影响鱼类生长和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合理地配置饲料,也是精养鱼池养鱼的关键技术之一。饲料应该根据鱼类不同的生长阶段和习性特点进行配合。一般来说,鱼类在生长早期需要高蛋白、高营养的饲料,而到了成长期,则需要更多的矿物质和维生素。需要注意的是,过量喂食、不规律的喂食等均会对鱼类的生长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饲养方案,避免因滥用饲料而出现问题。

天津滨海盐碱池塘养鱼技术

天津滨海盐碱池塘养鱼技术 天津滨海盐碱池塘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环境,其盐碱土壤和咸水资源成为了塘养鱼类的天然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塘养鱼技术需要与传统的养鱼技术有所不同,因此在滨海盐碱池塘养鱼技术方面,就需要有一套独特的科学养鱼技术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将就天津滨海盐碱池塘养鱼技术做一介绍。 盐碱池塘鱼类适宜品种选择 在天津滨海盐碱池塘养鱼中,需要选择适应盐碱环境的鱼类进行养殖。目前适合在盐碱池塘中养殖的鱼类主要有鲫鱼、鲤鱼、青鱼、草鱼、泥鳅、鳊鱼等,这些鱼类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生长力,能够在盐碱环境下生存和繁殖。这些鱼类在市场上也有一定的需求量,因此在盐碱池塘中养殖这些适宜品种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盐碱池塘养鱼技术要点 在滨海盐碱池塘养鱼技术方面,需要掌握几个关键的技术要点。首先是盐碱池塘水质调控。由于盐碱土壤和咸水资源的特性,盐碱池塘中的水质会比较特殊,这就需要根据鱼类的生长和生活需求,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水质调控,保持水质的平衡和适宜度,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其次是盐碱池塘养鱼环境建设。在盐碱池塘养鱼中,需要合理设计和建设养殖网箱、水产养殖设施等养鱼环境,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活和生长条件。最后是盐碱池塘饲料管理。盐碱池塘中的鱼类的饲料管理需要根据鱼类的种类和生长阶段,科学配制饲料,合理投喂,以促进鱼类良好的生长发育。 天津市滨海新区盐碱池塘养鱼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案例。一些养殖场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盐碱池塘养鱼的科学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在这些实践案例中,通过科学选址、环境整治、水质调控、养殖方式等方面的努力,成功地在盐碱池塘中养殖出了一定规模的优质鱼类,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途径。 天津滨海盐碱池塘养鱼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盐碱池塘资源丰富,鱼类养殖市场需求旺盛,而且盐碱环境的独特性也为盐碱池塘养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天津滨海盐碱池塘养鱼技术有望成为当地农民的一项重要的增收产业,并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盐碱池塘养鱼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探索出更加科学、高效的养鱼技术模式,提高鱼类产量和品质,促进养殖产业的持续发展。也需要加强盐碱池塘水域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保障盐碱池塘养鱼的持续和健康发展。通过不懈的努力,相信天津滨海盐碱池塘养鱼技术一定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为地方经济的腾飞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更多的贡献。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概述:秋季是鱼儿生长的旺季,但因气温不太稳定,一天之内时高时低,加之秋雨连绵,如果管理不善,将导致鱼儿增重缓慢,影响鱼的产量和肉质。此外,秋季是鱼病经常发生和泛塘的季节,所以,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管理,掌握好方法和技巧。 秋天要保持水体“肥、活、嫩、爽”。为此,每隔10-15天,要加注一次新水;勤增氧,使用增氧机给池塘每天增一次氧;**水体酸度,**给鱼提供合适的PH值环境;泼施微生物制剂,以调节改良水质;无活水源的水池,用含量30%左右的漂白粉1克兑水,按每立方米水体撒于池中。 二、饲料投喂 秋季天气凉爽、水温正好,非常适合鱼儿生长,所以要加大饲料投喂。只要鱼正常活动且无浮头危险,就可大量投喂,但白露前后小青鱼和草鱼易发病,要适当控制投饲量。进入10月,鱼病高发季节已过,又可以大量投喂饲料。此时早晚气温低,中午气温高,因此,**在早上8点和下午4点左右进行,切忌在中午水温高热时投料,会超过鱼儿摄食的气温范围。

三、合理使用增氧机 秋后,雨水渐多,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水体对流现象频频出现,养殖水体溶氧处于极度缺乏的状态,此时增氧是水产养殖调控的核心。晴天中午应注意开启增氧机,促进上下水层对流,使表层高溶氧的水进入底层,同时把池塘底层的有害气体充分释放到空气中。晚上要及时开启增氧机,阴雨天要延长开机时间,尤其需要重视底层增氧,使养殖水体各水层有足够的溶氧来维持物质和能量循环,**饵料的消化吸收率,减少害虫卵的繁殖。 四、鱼病防治 秋季池塘鱼病主要由多发性的细菌病毒性疾病引起,如烂鳃、肠炎、赤皮等。因此,养殖过程中,要经常对池塘消毒,并提前预防。此外,还要注意投喂的饲料营养均衡,并定期投喂药饵,每50公斤鱼用痢特灵0.7—1克,连续6天投喂,来增强鱼的自身抵抗力。也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Vc、Vb、Ve和微量元素,添加一些保健性中草药进行病害防范。

养鱼经验池塘养殖的方法和技巧

养鱼经验池塘养殖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殖是一种常见的养鱼方式,它能够为鱼类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 和良好的生存环境。下面将介绍一些池塘养殖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选择合适的池塘。池塘的选址至关重要,最好选择在具有良好 的水质和水流的地方建设。池塘的深度和面积也需要根据养殖的鱼类进行 合理的规划。一般来说,池塘的深度应该在1-1.5米之间,面积要根据养 殖的鱼类数量确定,每尾鱼应有0.3-0.5平方米的空间。 其次,确保水质良好。水质是鱼类生长和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必须 保持水质清洁、透明。在养殖池塘中增加水生植物可以帮助吸收过多的废 物和氨氮,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此外,每天添加一定量的水草有助于增 加氧气的含量,确保鱼类有足够的氧气供给。 第三,科学饲养。鱼类的饲养方法需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和合理的方案。首先,要根据鱼类的食性选择合适的饲料。例如,草食性鱼类可以以水生 植物为主食,肉食性鱼类可以以虾、鱼饵等为主食。其次,要根据实际情 况确定饲养的时间和数量。最好在早晨和傍晚的时间段进行饲养,并且每 次投喂的饲料量要适量,以免浪费和污染水质。 第四,定期清理池塘。在养殖过程中,鱼类的排泄物和残饵会堆积在 池塘底部,这会影响水质和鱼类的生活环境。因此,每隔一段时间要定期 清理池塘底部的泥沙和杂质。可以利用密封网捞取池塘底部的杂质,并用 清水冲洗池塘壁,确保池塘的清洁和透明。 最后,防止疾病和捕食。疾病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应加强 对鱼类健康状况的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要注意防止水生动物和鸟类的捕食行为,可以设置防护措施,如安 装网罩或增加鱼类的躲避地点。 综上所述,池塘养殖是一种常见的养鱼方法,它需要合适的池塘选择、良好的水质、科学的饲养方法、定期清理和防疫等措施。只有做好这些方 面的工作,才能够确保鱼类的健康生长和高产养殖。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 一、池塘选择 选择合适的池塘是池塘养鱼的关键。池塘的选址应远离污染源,水源充足,适合养鱼的气候条件,并且水深、水质较好。同时,池塘的周边要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和供水条件,便于饲料投喂和养鱼操作。 二、水质管理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养鱼的效果。优质的水质能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鱼类的成长和繁殖。因此,我们需要经常检查水质,保持水质清洁和适宜。同时,要保持水体的氧气含量,适时进行水质调理和换水工作,保持池塘水质清洁。 三、饵料投喂 合理的饵料投喂是池塘养鱼的重要环节。不同种类的鱼类对饵料的需求也不同,我们需要根据鱼种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饵料,并且要注意饵料的种类和数量。在投喂饵料的过程中,要避免过量过频的投喂,以免造成水质污染和饵料浪费。 四、水产疾病防治 水产疾病是影响养鱼效果的重要因素。疾病的发生会导致养殖鱼类的减产和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水产疾病的防治工作,定期检查鱼类的健康情况,合理使用药物和疫苗,加强池塘的卫生管理,减少水产疾病的发生。 五、养殖周期控制 在池塘养鱼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养殖周期进行合理的控制。在不同阶段,我们需要进行不同的管理工作,如投苗、投料、消除废料等。要根据不同的鱼类和养殖需求,合理控制养殖周期,促进鱼类的健康成长。 总结: 池塘养鱼是一项值得尊重和研究的养殖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操作,我们可以提高养殖效率,提高产出,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养鱼过程中,能够加强技术学习,提高养殖水平,为水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共同促进水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六、养鱼设备和工具 在池塘养鱼的过程中,养鱼设备和工具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根据池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具,如水泵、氧气机、温度计、投饵器等,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养鱼过程。同时,要定期对这些设备和工具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为池塘养鱼提供良好的保障。 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