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考文言文基础训练:通假字(附答案解析)

高考文言文基础训练:通假字(附答案解析)

高考文言文基础训练:通假字

(附答案解析)

1.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同“________”,__________

(2)山川相缪

“缪”同“________”,__________

2.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犹离忧也

“离”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指”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平既绌

“绌”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齐与楚从亲

“从”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乃令张仪详去秦

“详”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厚币委质事楚

“质”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亡走赵,赵不内

“内”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______________

(2)张良出,要项伯________________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_____________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___________

(5)令将军与臣有郤_______________

(6)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芳菲菲其弥章岁亦莫止

B.箱帘六七十犹可说也

C.匪来贸丝蒲苇纫如丝

D.屈心而抑志兮登即相许和

5.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距关,毋内诸侯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张良出,要项伯

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失其所与,不知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7.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终老不复取

②伏惟启阿母

③箱帘六七十

④摧藏马悲哀

⑤幸复得此妇

⑥泪落便如泻

⑦所守或匪亲

⑧家在虾蟆陵下住

⑨可以卒千年

A.②③④⑦

B.①③④⑧

C.①⑤⑥⑨

D.②⑤⑥⑨

8.下列各项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阙秦以利晋

②君知其难也

③共其乏困

④又欲肆其西封

⑤秦伯说,与郑人盟

⑥失其所与,不知

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③⑤⑥

B.②④⑦

C.③④⑥

D.②④⑤

9.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秦伯说,与郑人盟

B.共其乏困

C.失其所与,不知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0.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知不可乎骤得

D.相与枕藉乎舟中

1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C.距关,毋内诸侯

D.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1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芳菲菲其弥章

B.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C.进不入以离尤兮

D.謇朝谇而夕替

14.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共其乏困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因击沛公于坐

B.秦伯说,与郑人盟失其所与,不知距关,毋内诸侯

C.要项伯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沛公起如厕令将军与臣有郤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1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16.下列选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B.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C.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D.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17.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B.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D.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1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秦伯说,与郑人盟

B.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良乃入,具告沛公

19.下列各项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山川相缪

B.而未尝往也

C.相与枕藉

D.侣鱼虾而友麋鹿

20.下列句子,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悟言一室之内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张良出,要项伯足以极视听之娱

C.秦王还柱而走距关,毋内诸侯

D.令将军与臣有郤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21.找出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失其所与,不知

B.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以乱易整,不武

D.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2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失其所与,不知

D.何厌之有?

23.下列选项中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②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③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④偭规矩而改错

⑤悟言一室之内

⑥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⑦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⑧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A.①②④⑤

B.②③⑥⑦

C.②④⑤⑦

D.⑤⑥⑦⑧

24.对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卒通猝)

B.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德通恩)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

【答案解析】

1.答案:

(1)凭; 乘; (2)缭; 盘绕、围绕

解析:

2.答案:1).罹;遭受

2).旨;意旨

3).黜;指被罢免官职

4).纵;合纵,联合抗秦

5).佯;假装

6).贽;见面礼

7).纳;接纳

解析:

3.答案:(1)“距”同“拒”,把守;“内”同“纳”,接纳。

(2)“要”同“邀”,邀请。

(3)“倍”同“背”。

(4)“蚤”同“早”。

(5)“郤”同“隙”,隔阂、嫌怨。

(6)“戮”同“勠”。

解析:

4.答案:D

解析:A项,“章”通“彰”,“莫”通“暮”;

B项,“帘”通“奁”,“说”通“脱”;

C项,“匪”通“非”,“纫”通“韧”。

5.答案:C

解析:A项,“距”通“拒”,“内”通“纳”;B项,“蚤”通“早”;C项,无通假字;D项,“要”通“邀”。

6.答案:C

解析:A.“知”通“智”,明智。B.“说”通“悦”,高兴。D.“已”同“矣”,语气词。

7.答案:D

解析:①取—娶。③帘—奁;④藏—脏。⑦匪-非。⑧虾-蛤。

8.答案:A

解析:③共,同“供”,供给。⑤说,同“悦”,高兴。⑥知,同“智”,明智。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说”同“悦”。B项,“共”同“供”。C项,“知”同“智”。

10.答案:B

解析:“冯”同“凭”,乘。

11.答案:C

解析:A项“知”同“智”。B项“生”同“性”。D项“有”同“又”。

12.答案:D

解析:A项,共,通“供”供给;B项,卒,通“猝”,突然;C项,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13.答案:D

解析:A.章:通彰,明显。B.匪:通“非”,读为“fěi”。C.“离”通“罹”;

14.答案:D

解析:D郤—隙振—震;A 共—供倍—背坐—座;B 说—悦知—智距—拒内—纳;C 要—邀孰—熟蚤—早;

15.答案:B

解析:A项,“倍”,通“背”。C项,“颁”,通“斑”。D项,“不”,通“否”。

16.答案:D

解析:A项,“冯”同“凭”;B项,“属”同“嘱”;C项,“采”同“彩”。

17.答案:B

解析:讌,同“宴”。

18.答案:D

解析:A.说,通“悦”,高兴。B.“反”通“返”,义为“返回”。C.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

19.答案:A

解析:A项,“缪”同“缭”。

20.答案:B

解析:A.“悟”通“晤” ;蚤,通假,早;C.还通环,意思是环绕;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D.“郤”通“隙”,隔阂、嫌怨;卒同猝,突然;

21.答案:C

解析:C项,“以乱易整,不武”意思是“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勇武的”,没有通假字;A项,“知”通“智”,明智;B项,“振”通“震”,震慑;D项,“卒”通“猝”,突然,仓促。

22.答案:A

解析:B项说—悦,C项知—智,D项厌—餍。

23.答案:C

解析:②䜩,通“宴”;④“错”通“措”,施行的意思;⑤“悟”通“晤”;⑦说,通“脱”;

24.答案:C

解析:倍通背,背叛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古今异义+通假字)(附参考答案)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古今异义 1.写出下面加粗字词的古义。 (1)其实百倍 古义:今义:实际上、事实上 (2)思厥先祖父 古义:今义:即父亲的父亲 (3)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今义:之后 (4)至于颠覆 古义:今义:表示对事物进行补充说明或处理(5)率赂秦耶 古义:今义:率领;不慎重 (6)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今义;表示又一次 (7)于反覆不宜卤莽 古义:今义: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 (8)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古义:今义:小或少 (9)故略上报 古义:今义:向上级汇报 (10)必固其根本 古义: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11)凡百元首 古义:今义: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12)则纵情以傲物 古义:今义:尽情 (13)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古义:今义:走路 (14)则思三驱以为度 古义:今义:认为 2.下列各组句子全都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汝可以模拟得之裹足不入秦不如拼搏一笑 B.行李之往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期山东为三处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于是项王大呼驰下役聪明之耳目 3.下列选项中加粗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傲物则骨肉为行路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B.与战败而亡者,其实百倍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C.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D.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4.下列句子中加粗字词不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A.行李之往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敢以烦执事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高考文言文基础训练:通假字(附答案解析)

高考文言文基础训练:通假字 (附答案解析) 1.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同“________”,__________ (2)山川相缪 “缪”同“________”,__________ 2.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犹离忧也 “离”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指”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平既绌 “绌”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齐与楚从亲 “从”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乃令张仪详去秦 “详”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厚币委质事楚 “质”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亡走赵,赵不内 “内”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______________ (2)张良出,要项伯________________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_____________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___________ (5)令将军与臣有郤_______________ (6)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芳菲菲其弥章岁亦莫止 B.箱帘六七十犹可说也 C.匪来贸丝蒲苇纫如丝 D.屈心而抑志兮登即相许和 5.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距关,毋内诸侯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023届中考语文专题练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通假字(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通假字 (共18题) 一、复合题(共18题) 通假字 (1) 北冥有鱼(“ ”同“ ”,) (2) 其正色邪(“ ”同“ ”,)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 选贤与能: (2) 矜、寡、孤、独、废疾者: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说其意思。 (1) 曾益其所不能“ ”同“ ”, (2) 衡于虑“ ”同“ ”, (3) 入则无法家拂士“ ”同“ ”, 课内文言文阅读。回答下列小题。 (1)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尊君在不B.一狼洞其中C.不亦说乎D.其人舍然大喜 (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快乐 B.年与时驰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C.顾野有麦场顾:看,视 D.丁氏对日对:应答,回答 (3)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i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ii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桃花源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才通人 (2)便要还家 (3)处处志之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

高考文言文通假字汇总及练习

高考文言文通假字汇总及练习 1、木直中绳,糅以为轮。(糅:同“煤”,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暴:同“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智慧)s 4、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天赋,资质。)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6、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 8、山川相缪。(缪:同“缭”,连结,盘绕。) 9、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10、自余为僇人。(僇:同“戮”,刑辱。) 1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 13、暴秦之欲无厌。(同“餍”,满足) 14、当与秦相较。(同“倘”,如果) 15、万几宸翰之宝。(同“机”) 16、肇锡余以嘉名(同“赐”) 17、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 18、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措”,插。) 19、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 20、主辱,臣死有余僇(同“戮”,罪) 2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过,仅仅;同“又”)

22、独五人之皦皦(同“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 23、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 24、亦曷故哉(同“何”,疑问代词) 25、共其乏困(同“供”,供给) 26、夫晋,何厌之有(同“餍”,满足) 27、秦伯说,与郑人盟(同“悦”,高兴) 28、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29、肉袒伏斧质(同“锧”,承斧的砧板) 30、可予不(同“否”) 31、拜送书于庭(同“廷”,朝堂) 32、召有司案图(同“按”) 33、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同“佯”,假装) 34、设九宾于廷(同“傧”) 35、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同“穆”) 3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 37、请奏盆缶瓦秦王(同“缶”) 38、距关,毋内诸侯(同“拒”,据守;同“纳”,纳入) 39、要项伯(同“邀”,邀请) 4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违背) 4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早上) 42、令将军与臣有郤(同“隙”,隔阂,嫌隙) 43、因击沛公于坐(同“座”,座位)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南轩记 曾巩 得邻之茆地①,蕃之,树竹木,灌蔬于其间,结茅以自休,嚣然②而乐。世固有处廊庙之贵,抗万乘之富,吾不愿易也。 人之性不同,于是知伏闲隐奥,吾性所最宜。驱之就烦,非其器所长,况使之争于势利、爱恶、毁誉之间邪? 然吾亲之养无以修,吾之昆弟饭菽藿羹③之无以继,吾之役于物,或田于食,或野于宿,不得常此处也,其能无焰然于心邪? 少而思,凡吾之拂性苦形而役于物者,有以为之矣。士固有所勤,有所肆,识其皆受之于天而顺之,则吾亦无处而非其乐,独何必休于是邪?顾吾之所好者远,无与处于是也。 然而六艺百家史氏之籍,笺疏之书,与夫论美刺非、感微托远、山镵冢刻、浮夸诡异之文章,下至兵权、历法、星官、乐工、山农、野圃、方言、地记、佛老所传,吾悉得于此。 皆伏羲以来,下更秦汉至今,圣人贤者魁杰之材,殚岁月,惫精思,日夜各推所长,分辨万事之说,其于天地万物,小大之际,修身理人,国家天下治乱安危存亡之致,罔不毕载。处与吾俱,可当所谓益者之友非邪? 吾窥圣人旨意所出,以去疑解蔽。贤人智者所称事引类,始终之概以自广。养吾心以忠,约守而恕者行之。其过也改,趋之以勇,而至之以不止,此吾之所以求于内者。 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 彼何与于我哉?此吾之所任乎天与人者。然则吾之所学者虽博,而所守者可谓简;所言虽近而易知,而所任者可谓重也。 书之南轩之壁间,蚤夜觉观焉,以自进也。南丰曾巩记。 注释【1】茆地:杂草丛生的土地。【2】嚣然:悠闲的样子。【3】饭菽藿羹:吃粗粝的食物。菽,豆类植物;藿羹,豆叶煮成的菜羹。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抗万乘之富,吾不愿易也易:交换 B.与夫论美刺非、感微托远非:指责 C.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仆仆:形容旅途劳顿 D.蚤夜觉观焉蚤:通“早”,早上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况使之争于势利、爱恶、毁誉之间邪②凡吾之拂性苦形而役于物者B.①然吾亲之养无以修②然则吾之所学者虽博 C.①结茅以自休,嚣然而乐②或恶而毁之者 D.①日夜各推所长②而所任者可谓重也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知伏闲隐奥,吾性所最宜由此明白处于闲散的生活状态中,隐居在僻静的处所,与我的性情最为合适 B.顾吾之所好者远,无与处于是也顾念我所爱好的东西很高远,于是没有办法

烛之武退秦师 荆轲刺秦王 文言知识练习及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基础知识整理 一、解释下列重要实词并作为文言积累 1、贰 ①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 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 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越国以鄙远” ② 《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 《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同现代汉语) ②本文:“许之。”、“许君焦、暇……” ③《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积累) ①què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城楼 ③què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本文:阙秦)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二、解释下列虚词并作为文言积累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敢以烦执事。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④越国以鄙远 ⑤焉用亡郑以陪邻 ⑥阙秦以利晋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②夜缒而出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④且焉置土石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③失其所与,不知 ④吾其还也 5.之 ①公从之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行李之往来 ④何厌之有 6.且 且贰于楚也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三、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①晋军函陵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越国以鄙远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四、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无能为也已 ②共其乏困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 ⑤失其所与,不知 五、找出下列句子中古今异义词并作解释①行李之往来 古义 今义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 今义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 今义 ④亦去之 古义 今义 六、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是寡人之过也。

文言文通假字专项练习 - 答案

文言文复习之通假字专项训练 1 、答案: C解析:(“畔”通“叛”,“衿”通“襟”、“亡”通“无”。) 2 、答案: D解析:(发闾左适戍渔阳“适”通“谪”;“以”通“已”;“邪”通“耶”;有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3 、答案: C解析:(“弊”通“敝”,困顿不堪;“景”通“影”;“有”通“又”) 4 、答案: D解析:(“从”通“纵”,“衡”通“横”) 5 、答案: A( 解析:“知”通“智”,“说”通“悦”,“生”通“性” ) 6 、答案: A解析:(“有”通“又”;“无”通“毋”;“从”通“纵”。) 7 、答案: B解析:(①“培”通“凭”;②“知”通“智”;④“辩”通“辨”;⑤“而”通“耐”; ⑥“辩”通“变”) 8 、答案: D解析:(“见”通“现”;“ 食” 通“ 饲”;“ 邪”通“ 耶”;) 9 、答案: D解析:(“ 诎” 通“ 曲”;“有”通“又”;“ 衡”通“ 横”。) 10 、答案: C解析:(“要”通“邀”;“具”通“俱”;“说”通“悦”) 11 、答案: B解析:(“强”通“僵” ) 12 、答案: C解析:(“反”通“ 返”) 13 、答案: A 解析:(“ 屈” 通“曲” ) 14 、答案: D解析:(曒曒(ji ǎ oji ǎ o) 通“皎皎” ;“辟”通“僻”;“ 僇” 通“戮” ) 15 、答案: D解析:(“见”通“现”;“ 唱” 通“ 倡”;“ 邪”通“ 耶”;) 16 、答案: A解析:(“罔” 通“网” ) 17 、答案: A 解析:( A 项,“女”通“汝”,“食”通“蚀”,“而”通“尔”。 B 项,“错”通“措”,“无”通“毋”,“乡”通“向”,“知”通“智”。 C 项,“莫”通“暮”,“知”通“智”,“毋吾以也”中没 有通假字。 D 项,“矢”通“誓”,“芸”通“耘”,“而”通“尔”,“辟”通“避”。) 18 、答案: B解析:(“邪”通“耶”;“知”通“智”;“辩”通“辨”) 19 、答案: B解析:(希—稀;莫—暮;与—欤) 20 、答案: D解析(“衡”通“横”;“辩”通“辨”;“闵”通“悯”。) 21 、答案: D解析:(说—悦,见—现,蚤—早。) 22 、答案: B 解析:(“不”通“否”) 23 、答案: A解析:(“见”通“现”,显露;“反”通“返”,返回;“材”通“才”, 才能。) 24 、答案: D解析:(“转”通“啭” ;“见”通“现” ;“财”通“才”。) 25 、答案: C 26 、答案: C27 、答案: C 28 、答案: D【解析】(“不”通“否”;“零丁”通“伶仃”;“参”通“叁”。) 29 、答案: D30 、答案: C31 、答案: C32 、答案: A33 、答案: B 34 、答案: B 解析:(①知,通“智”;②已,通“矣”;④不,通“否”;⑤衡,通“横”;⑦禽 , 通“擒”;⑨雷,通“擂”;⑩卒,通“猝”。) 35 、答案: D解析:(①“剔”通“剃”;③“失”通“佚”;④“枪”通“抢”;⑤“责”通“债”;⑥“摩”通“磨”;⑧“底”通“抵”。) 36 、答案:B解析:(①中,“知”通“智”,②中,“反”通“返”,⑤中,“卒”通“猝”, ⑥中,“振”通“震”,⑧中,“还”通“旋”。) 37 、答案: D 38 、答案: D解析:(取—娶;队—坠;嗛—慊。) 39 、答案:C解析:(④“距”通“拒”,“内”通“纳”;⑤“倍”通“背”;⑥“诚”通“请”; ⑧炎 : 同焰;⑨孰,通“熟”,仔细;⑩郤,通“隙”。) 40 、答案: D 41 、答案: B 42 、答案】 C解析:(“说”通“脱”;“悟”通“晤”;“冯”通“凭”。) 43 、【答案】 C【解析】:(“知”通“智”;“说”通“悦”,“蚤”通“早”;“反”通“返”,“倍”通“背”。) 44 、答案: B解析:(“不”通“否”,用在问句句尾表疑问;“案”通“按”,察看;“孰”通“熟”,仔细。) 45 、答案: C 46 、答案: C解析:(不,通“否”;趣,通“趋”;缪,通“缭”。) 47 、答案: C 48 、答案: C 49 、答案: A解析:(“知”通“智,智慧”;“缪”通“缭,环绕”;“趣”通“趋,趋向”) 50 、答案: D解析:(“被”通“披”;“错”通“措”;“信”通“审”) 51 、答案: B解析:禽 " 通 " 勤。 52 、答案: A 53 、答案: A解析:(②“生”通“性”;③“受”通“授”;⑤“缪”通“缭”;⑥“属”通“嘱”。)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通假字整理汇总(共266个)

高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2.虽趣舍万殊。(趣,通“趋”,往,取) 3.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犹如,如同) 4.举酒属客?(属,通“嘱”,劝酒)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6、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 7、"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坐:同"座";座位。名词。) 8.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9.五万兵难卒合.(卒:通"猝",仓猝。形容词。) 10.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 1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同“畔”) 12.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莫:同"暮";日落的时候,晚上。名词。 1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 肮脏,水不清。形容词。) 14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 15. 椎床便大怒。(椎,通“捶”,捶打) 16."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第一个椎:通"锤",兵器。名词。第二个椎:通"锤",用铁锤 17.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柔软结实) 18.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 19.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欺凌。) 21.合葬华山傍。(傍,通“旁”,旁边) 吾灵尚依旁汝也。"旁:通"傍" 依附,接近,动词。 22.虽与府吏要。(要,通“邀”,约)要项伯。 23.摧藏马悲哀。(藏,通“脏”,脏腑) 24.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25.夫晋,何厌之有。“暴秦之欲无厌。”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厌,通“餍”,满足。) 26.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 27.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28.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以大知而察及迩言。"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聪明,智慧。名词。小知不及大知。 29.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以,通“已“,已经。) 30.函封,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 31.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奉,同“捧”) 32."图穷而匕首见。" "信义安所见乎?" "风吹草低见牛羊。"见:同“现”暴露呈现,露出来。动词。"路转溪头忽见。"见:同"现":出现。动词。"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见:同现"; 现在。副词。 33.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返回。) 34.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辞决而行" (决,通“诀”诀别。) 35.曲终收拨当心画。(画,通“划”) 36.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通“只”,只是,不过) "系向牛头充炭直。" "昂其直,居为奇货。"玉盘珍羞直万钱。直:通"值";价钱,代价。名词。乐国乐国,爱得我直。直: 通"值";价值,引申为公正的待遇。史进道:“直什么?”直:通"值";值得。动词。

文言文基础练习题(通假活用句式)及答案

文言文第二册基础练习一、找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 1、举酒属客 2、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3、三餐而反8、旬有五日此后反 9、北冥有鱼 10、其翼若垂天之云 4、小知不及大知 5、此小大之辩也 6、而御六气之辩 7、而征一国者11、终老不复取 12、箱帘六七十 13、蒲苇纫如丝 14、奄奄夜晚后 二、解析以下句子的活用现象 1、六王毕,四海一1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骊山北构而西折20、分割之日可以死 3、辇来于秦21、不可以竟书而欲搁笔 4、朝歌夜弦22、当尽吾意为幸 5、燕赵之珍藏,韩魏之经营23、卒不忍独善其身 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24、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7、族秦者秦也25、水击三千里 8、后代哀之而不鉴之26、此后乃今将图南 9、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7、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0、西望夏口,东望武昌28、头上玳瑁光 11、下江陵,顺水而东也29、孔雀东南飞 12、侣鱼虾而友糜鹿30、朝成绣夹裙 13、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31、千万不复全 14、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32、足以荣汝身 15、东犬西吠。33、以此下情意 16、妻死之年所手植也。34、戒之慎忽忘 17、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35、卿当天生贵 18、汝幸亏偶我 三、解析以下句子的特色 1、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语言8、此刻安在哉 2、守兵叫,函谷举9、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3、族秦者,秦也。10、何为其然也 ? 4、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1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5、凌万顷之茫然1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6、渺渺兮予怀13、妪,先大母婢也。 7、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14、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微点精析》考向22 翻译句子之通假字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考向22 翻译句子之通假字 (2022·陕西模拟预测)翻译下列文中划线的句子。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答案】 假使这四位国君拒绝客卿、闭门不纳,疏远外来之土而不用,这就不会使秦得到富强,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威名。 【解析】 得分点:向使,假使;内,通“纳”,接纳;是,这。 参考译文: 昭王得到范雎,废掉了穰侯,驱逐了华阳君,增强巩固王室的权力,堵塞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逐步侵吞诸侯,使秦国成就帝业。这四位国君,都是凭借任用客卿而获得成功的。由此看来,客卿们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假使这四位国君拒绝客卿、闭门不纳,疏远外来之土而不用,这就不会使秦得到富强,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威名。 通假字的基本规律是同音或近音通假,可分三大类: ①本字的声旁形体与借字的形体相同,二者音同或音近通假。 ②本字的声旁形体与借字的声旁形体相同,二者音同或音近通假。 ③本字和借字的形体不同,二者音同或音近通假。 易错点【01】不能辨析通假字。 闻言翻译中经常会出现通假字,注意按着本意翻译不同是要想到音同、形似的字,然后带入句子如能翻译通顺即可按此翻译,可能就是存在的通假字。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始终不少变。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嫂郑丧,为服期以报。愈卓然树立,成一家言,其《原道》《师说》等数十篇,皆奥衍闵深,为不袭蹈前人者。长庆四年卒,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有删改)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始终不少变。 【答案】 韩愈天性聪明敏锐,不随波逐流,和别人交往,自始至终没有一点改变。 【解析】 “明锐”,聪明敏锐;“诡随”,随波逐流或妄随人意;“少”,通“稍”,稍微或一点。 参考译文: 韩愈天性聪明敏锐,不随波逐流,和别人交往,自始至终没有一点改变。他还颇能诱导激励后辈,离居家中的有十六七人,即使连自己的早饭都供应不上,也和颜悦色地毫不在意。嫂子郑氏去世,他为她服丧,来报答养育之思。韩愈卓然树立,成就一家之言论,他的《原道》《师说》等几十篇著作,都博大精深,是不落窠臼之作。长庆四年去世,五十七岁,赠官礼部尚书,谥号文。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到官,兴学校,厉风俗,河南行省事有疑者,皆委曾议之。大德元年,除杭州路总管。请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朝廷是之,著为令。 (节选自《元史》)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请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朝廷是之,著为令。 【答案】 (他)上奏请求禁止夜间审讯囚犯、游街、酷刑,朝廷认为他的建议是对的,(就)写成法令。 【解析】 “请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省略“他”,翻译时补出主语;“莫”通“暮”,夜晚;“鞫”,审问;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练习题(带答案)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练习题(带答案) “之” 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 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 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 ⑤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③秦伯说(同“悦”) 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A.以其无礼于晋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略主语) C.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以之) (3)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小结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专题15 通假字-202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小句突破精练(学生版)

一五、文言文常见通假字小句突破精练 1.余贼奔九连山。山横亘数百里,陡绝不可攻。(王守仁)乃简壮士七百人衣贼衣,奔崖下,贼招之上。 译文: 2.(京)房数上疏,先言其将然,所言屡中。天子说之,数召见问。 译文: 3. 宣德二年,四川松潘诸番叛,(蒋贵)充右参将,从总兵官陈怀讨之。募乡导,绝险而进,薄其巢。 译文: 4.宋义曰:“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译文: 5.时(张)弼为将作丞,匿不见,(李)大亮求之不能得。一日,识诸涂,持弼泣,悉推家财与之,弼拒不受。 译文: 6.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译文: 7.(魏征)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译文: 8.苟赏不当贤而罚不至暴,则为贤者不劝,而为暴者不阻矣。是以使治官则盗,守城则倍,君有难则不死,出亡则不从。 译文:

9. 耶律曷鲁,字控温,太祖讨黑车子室韦,幽州刘仁恭遣养子赵霸率众来救。曷鲁伏兵桃山,侯霸众过半而要之;与太祖合击,斩获甚众,遂降室韦。 译文: 10.此精卒,止可守城,万一敌至,城中谁与悍者? 译文: 11.以书趣(刘)光世会兵者五,光世讫不行。 译文: 12.(徐)勉虽居显职,不营产业,家无畜积,奉禄分赡亲族之贫乏者。 译文: 13.(邓)训初厚于马氏,不为诸窦所亲,及(窦)宪诛,故不离其祸。 译文: 14.诏曰:“有敢收视者,辄捕之。”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趣亨之。” 译文: 15.任文公,阆中人也。父文孙,明晓天官风角秘要。文公少修父术。哀帝时,有言越巂太守欲反,刺史遣文公等五从事检行郡界,潜伺虚实。共止传舍,时暴风卒至,文公遽趣白诸从事促去,当有逆变来害人者,因起驾速驱。 译文: 16.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 注:乂:治理。 译文: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虚词翻译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虚词) 1.(2021·全国甲卷) 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契丹犹觊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2.(2021·湖南5月考前押题最后一卷) 自晏球击败秃馁,又走惕隐,其余众奔溃投村落,村落之人以锄耰白梃所在击杀之,无复遗类。惕隐与数十骑走至幽州西,为赵德钧擒送京师。(节选自《新五代史·王晏球传》) 3.(2020·全国I卷) (苏)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4.(2020·全国Ⅱ卷) 徽宗尝宴睿谟殿,命安中赋诗百韵以纪其事。诗成,赏叹不已,令大书于殿屏,凡侍臣皆以副本赐之。其见重如此。(节选自《宋史·王安中传》) 5.(2020·全国Ⅲ卷) 及孝武帝即位,太皇太后令以帝冲幼,令(桓)温依周公居摄故事。事已施行,彪之曰:“此异常大事,大司马必当固让,使万机停滞,稽废山陵,未敢奉令。谨具封还内,请停。”事遂不行。(节选自《晋书·王彪之传》) 6.(2019·全国Ⅲ卷)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7.(2019·浙江卷) (宗)子相于文笔尤奇,第其力足以破冗腐,成一家言,夺今之耳观者,而大趣乃在北地李先生。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是不朽矣。(节选自《弇州山人四部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文言基础检测(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文言基础知识检测(附答案) (共31个选择题,每个3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唯求则非邦也与 B.莫春者,春服既成 C.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D.以吾一日长乎尔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子路率.尔而对曰率:轻率 B. 吾与.点也与:赞成 C. 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撰写 D. 且知方.也方:道,准则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 A.以吾一日长乎.尔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为国以.礼毋吾以.也 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宗庙之事,如.会同 D.如或.知尔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也 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求也为.之,比及三年②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③如.其礼乐,以俟君子④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5、下列句子从活用角度与其余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A.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C.风乎舞雩,咏而归 D.范曾数目项王 6、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余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A.居则曰:“不吾知也。”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异乎三子者之撰 D.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失其所与,不知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微夫人 ..之往来,共其乏困 ..之力不及此 B. 行李 C. 舍郑以为东道主 ..于君 ... D. 若亡郑而有益 9、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 A. 以.其无礼于晋。 B. 以.乱易正,不武。 C. 敢以.烦执事。 D. 焉用亡郑以.陪邻。 10、下列加点的字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 越国以鄙.远 C.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 既东封.郑 11、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 公从之.。 B. 烛之.武退秦师。

2020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3鸿门宴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1.3《鸿门宴 》 同步练习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距关,毋内诸侯 B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 .张良出,要项伯 【答案】C 【解析】A 项“距”通“拒”,“内”通“纳”;B 项“蚤”通“早”;C 项无通假字;D 项“要”通“邀”。 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旦日飨. 士卒 飨:犒劳 B .此亡秦之续.耳 续:继续 C .今事有急,故幸. 来告良 幸:幸而 D .拔剑撞而破. 之 破:使……破,使动用法,可译为“击碎” 【答案】B 【解析】B 项“续”是“继承者”的意思。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籍.吏民 B .沛公军. 霸上 C .范增数目. 项王 D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 之 【答案】D 【解析】A 、B 、C 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D 项是名词的使动用法。 4.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乃.令张良留谢度我至军中,公乃. 入 B.⎩⎪⎨⎪⎧公为我献之.愿伯具言臣之. 不敢倍德也 C.⎩⎪⎨⎪⎧不如因.善遇之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何辞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C.均为副词,趁机。A.连词,于是,就/副词,才。B.代词,它们,指白璧和玉斗/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介词,替/句末语气词,呢。 5.下列各项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C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 D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今异义。A.河北,河南:古义为“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义是指我国的两个省。B.细说:在文章中的意思是“小人的谗言”,今义为“详细地说”。D.非常:古义为“意外的变故”,今义是“异乎寻常;十分,很”。 6.与“因击沛公于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具告以事 B .长于臣 C .得复见将军于此 D .大王来何操 【答案】D 【解析】例句与A 、B 、C 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D 项是宾语前置句。 7.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 (1)如今________________,我为鱼肉。 (2)所以遣将守关者,________________。 (3)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 【答案】(1)人方为刀俎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其意常在沛公也 (4)大行不顾细谨 二、迁移发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 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 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纳】(附参考答案解析)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纳】(附参考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归纳 必修一 4、烛之武退秦师 1.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 失其所与,不知 3. 无能为也已 4. 秦伯说 ] 5、荆轲刺秦王 1. 秦王必说见臣 2. 今日往而不反者 3.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4. 秦王还柱而走 5. 卒起不意 6、鸿门宴 | 1. 距关,毋内诸侯 2. 张良出,要项伯 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5. 令将军与臣有郤 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 悦——矣——返——环——猝——- 震——供——拒——纳——智——邀——早——背——隙——彰—— 必修二 4、《诗经》两首 1. 氓之蚩蚩

2. 匪来贸丝 3. 于嗟女兮 ~ 4. 犹可说也 5. 隰则有泮 6. 岁亦莫止 7. 彼尔维何 8. 5、离骚 1. 偭规矩而改错 2. 忳郁邑余侘傺兮 · 3. 何方圜之能周兮 4. 延伫乎吾将反 5. 进不入以离尤兮 6. 芳菲菲其弥章 6、《孔雀东南飞》并序 1. 箱帘六七十 2. 蒲苇纫如丝 3. 终老不复取 ~ 7、诗三首 1. 契阔谈 8、兰亭集序 1. 悟言一室之内 8、赤壁赋 ) 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2. 山川相缪

3. 举酒属客 4. 举匏樽以相属 9、游褒禅山记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 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 非——措——宴——吁——返——晤——脱——奁——凭——畔——韧——缭——暮——娶——嘱——甫——罹——¥必修三 4、蜀道难 所守或匪亲 8、国人之于国也 1.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 无失其时 # 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9、劝学 1. 輮以为轮 2. 虽有槁暴 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君子生非异也 ( 10、过秦论 1. 外连衡而斗诸侯 2. 合从缔交 3. 赢粮而景从 4. 锄櫌棘矜 5.百有余年矣 11、师说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文言文训练及重点字词解析练习系列0220(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文言文训练及重点字词解析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天黎明A辄呼B拯C起D持E小几F就G园H树下读。

11.下列对材料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念自七岁时先妣殁”与“先妣尝一至”(《项脊轩志》)两句中的“先妣”意思相同。 B.“从先生受句读于西园”与“句读之不知”(《师说》)两句中的“句读”意思相同。 C.“日呻吟而为诗”中的“呻吟”与现代汉语成语“无病呻吟”中的“呻吟”意思相同。 D.“行年八十,他人半宇”与“行年四岁”(《陈情表》)两句中的“行年”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拯姐姐的丈夫去世,她生下的孩子也夭折了,她就带着王拯住在两间屋子里;王拯十岁后,白天到私塾上学,晚上就陪在姐姐身边读书。 B.树根旁安放着两块巨石,一块是姐姐用来捣衣的砧子,另一块让王拯坐在上面读书;王拯晚上读书感到疲倦略微贪玩,姐姐就对他进行教育。 C.翁祖石先生五十多岁时,患了牙疾,鬓发半白,两耳听觉迟钝,但他每天还要作诗,已经写了好几卷诗稿了,他希望黄百家为其作序。 D.翁祖石先生生活困窘,租赁别人的半间房屋居住,靠教几个孩子维持生计,黄百家认为他从前目不识丁,现在却又因作诗而困窘,非常不值得。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冀使其身依然日读姊氏之侧,庶免其堕弃之日深,而终于无所成也。(4分) (2)古语虽云“诗能穷人”,然兵戈以来,天下之不能为诗而穷者何限。(4分) 14.这两则材料各自回忆了怎样的人和事?请简要概括。(3分)

《齐桓晋文之事》课时练习(含答案)

《齐桓晋文之事》课时练习 一、文言基础训练 1. 下列句子中点的词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为长者折枝 B. 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盖亦反其本矣 C.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D.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 路矣罔民而可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摄乎大国之间摄:统摄吾与点也与:赞成 B.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方:方法比及三年,可使有勇比:到 C.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爱:喜欢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隐:痛惜,哀怜 D.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形:表现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抑:还是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的判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力足以举百钧②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③明足以察秋毫之末④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B.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5.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A.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敏:聪慧 B. 百亩之由,勿夺其时夺:夺取 C. 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说明 D. 奚暇治礼义哉治:讲求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可得闻与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B. 王坐于堂上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D.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7. 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 臣未之闻也 B. 莫之能御也 C. 孔子云:何陋之有 D. 臣闻之胡龁曰 8. 下列对文本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春秋霸主,孟子不会不知道他们的事,但孟子意在劝说齐宣王行仁政称“王”,而不是靠武力称“霸”,所以推说不知而转换了话题。 B. 当齐宣王问“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时,盂子回答得简短肯定,不容置疑,这样就一下子激起了齐宣王探究“王道”的兴趣,为下面的进一步劝说打开了局面。 C. 孟子引用齐宣王“以羊易牛”的故事,是为了说明齐宣王不忍杀生,有恻隐之心,而这正是“仁”的开端。但这故事是孟子临时虚构的,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