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冷漠与温情_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_迷失之物_中的艺术真实

冷漠与温情_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_迷失之物_中的艺术真实

冷漠与温情_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_迷失之物_中的艺术真实
冷漠与温情_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_迷失之物_中的艺术真实

[摘要] 动画短片《迷失之物》客观而冷静地讲述了“迷失”的东西“回归”家

园的故事。影片中的“迷失之物”实际上象征着现代工业社会的人们在成长过

程中那颗趋于迷失的心灵,赋予短片以“心灵拯救”的人文内涵,使这一简短

的动画影片充满了“走出埃及”般的宗教意味。在视像表达与符号指向方面,《迷失之物》为人们营造出具有显著时代性的“真实”的视觉艺术样式,并为“迷失”

与“回归”的主题呈现塑造出充满温情的真实情境。

[关键词] 《迷失之物》 艺术真实 冷漠 现实性 虚拟

在历届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中,

部分影片以刻画人性之美丑见长,

如《平衡》(1989)、《老人与海》

(1999)、《回忆积木小屋》(2008),

获第8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的《迷失之物》(The Lost Thing,

2011)也不例外。这部来源于作者

少年时代生活体验的动画短片,其

中所呈现出来的“真”实——与“善”

和“美”共生的现实性主题,其实

就是以虚拟性的“艺术真实”向观

众讲述一个存在于每个人心灵深处

的情感历程故事。

图片来源:第83届奥斯卡最佳

动画短片《迷失之物》视频截图

一、以动画艺术来表现冷漠的

现实主题

《迷失之物》根据陈志勇(Shaun

Tan)的同名绘本改编而来,讲述的

是“在很多个夏天以前”发生的故事:

还是个少年的主人公喜欢搜集瓶盖,

有一天在沙滩上发现了一个没人愿

意理睬的“东西”,一个表情悲伤

而迷茫的奇怪生命体。虽然这个“无

名物体”生性友善、好奇、胆小且又顽性十足,但是没有人“留意”它,更少有人愿意帮助它,就连主人公的父母也不能接纳它。在另外一个奇怪生物的指引下,主人公终于把“迷失之物”送到了属于它们自己的乌有之乡。很明显,这部动画短片反映出人在成长过程中,由于世事的繁复与忙碌,导致原本友善、童真的自然本性日益消褪,对周围的事物已不再有新奇感,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亦趋于冷漠,甚至是隔阂。应该说,采用动画艺术来表现这样令人压抑的现实主题,的确是一件冒险的事情,因为动画向来以幽默与欢乐为自身的艺术特征,因此欲在动画影片中添加真实的伤痛环节,实属不易,更别说将影片的情感基调定位在忧郁、低沉和冷漠等这些“不太愉悦”的主题之上了。在这里,陈志勇等创作者们是想尝试一种带有悖论基调的风格:“虚拟”中的真情实感。他们要以批判的态度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冷漠,同时对人性的复杂性给予反省,并期待短片能够唤醒现代社会迷失已久的良知与温情。细软的沙滩上,有人躺着享受日光浴,有人在翻看报纸,有些人则扎堆聊天,当然也有人在四处拾掇垃圾,而正在兴致勃勃收集瓶盖的“我”发现了坐在沙滩上“无所事事”的“那个东西”——一个砖红色的大“玩具”。由短片中呈现的沙滩景象,我们便走进了一个现代工业社会的人性场域。与正“忙着别的事”的人们形成对比,处于一个隔膜的现实世界之中的迷失之物没有“迷失”自我,“我”的一句“HELLO”,便立即唤醒了它昏睡已久的心灵,让它重新恢复了往昔的活力,从庞大而怪异的身躯中迸发出的那个调皮劲儿,让人在顷刻间就喜欢上了这个“被人遗忘”的“东西”。没有比这个更让人怜爱的东西了。“这个东西”表面看起来是想远离人群,但实际上正观望着人群,虽然处在喧嚣而冷漠的社会里,但却在等待着温暖的阳光。“我”给了迷失之物无私而真诚的帮助。这种帮助,按照大机器工业社会的法则,其实是不应给予“流浪者”的,因为他们的迷失或许是竞争失败,或许是因为懒惰、不安分守己、老弱病残等因素造成的,但主人公还是伸出了援手。现在看来,迷失的不是这个“东西”自身,迷失的是人的友爱之情和怜悯之心,人与机械的结合成为现代工业社会的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同情反倒成为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东西。这种互为本末的现实说明,人的孤

doi :10.3969/j.issn.1002-6916.2012.04.025

冷漠与温情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迷失之物》中的艺术真实

独与冷漠,即是现代人类文明酿就的苦果,也是人越来越忧郁的主因。但是,在与这个东西玩耍的过程中,“我不知为何觉得有些不对劲”。乍看起来,“不对劲”的原因似乎是“不大可能会有人带着这东西回家”,不过,从短片给出的情形看,真正的原因应该来自“我”周围的环境。当大喇叭响起时,穿着印有编号制服的人们像听到了“收工”的命令,收起遮阳伞,关掉机器,拔起插在沙子里的人造海鸥,然后纷纷离开了沙滩,原本热闹的景象只不过是一场有计划的“伪装”。显然,这里的沙滩和人已经成为一种工业社会的象征,个体的人已不再需要很多属于自己的色彩,他们只是资本社会大机器上的一个小零件。在面对一个关乎其他人的前途命运的时刻,他们无需做出努力或选择——制度和规则已经安排妥了每一个生命体的归宿。尽管这个社会还有善良与同情的成分,“我”和这个“迷失了”的东西之所以玩得“非常开心”,就是因为有“真心”的介入,很多时候,个人的能力和美好的愿望无法平衡这个世界,金钱才是命运的领导者和主宰者。在这个机器轰鸣的环境中,“迷失之物”拥有人的童心,但它同时拥有孤独和悲伤,“我”也是一样。并且“我”还生活在一个充满成见和老于世故的家庭里,母亲嫌弃迷失之物的脏,父亲则担心它会带来“各种奇怪的疾病”,“他们俩只想让我把它带回当初发现它的地方”去。正在成长中的“我”不可能不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潜意识里已经滋生出一点社会习气与偏见,虽然这还不足以让“我”丧失“真心”,但也成为“不对劲”的原因之一。让人倍感冷漠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来自于联邦什物部门。当“我”正在为如何处理这个东西而“进退两难”的时候,电视上播放的联邦什物部门服务广告让“我”决定把它送到那里去。按照大多数人的理解,这个社会公职部门应该是一个公益性的收容与养护场所。如果顺利的话,迷失之物将得到庇护而不再“迷失”,它因此也可以获得世界的合理性存在,与人们的正常沟通才成为可能。可是,一个让人几乎窒息的“没有窗户的灰色大楼”摆在我们面前,黑魆魆的大楼里面还充斥着“消毒剂的味道”,生性胆小的这个东西虽然亦步亦趋的跟着“我”,但仍然被一路泯灭的小灯所制造的黑暗吓得够呛。在长长的过道尽头,随着最后一个小灯的熄灭,一盏刺眼的聚光灯在我们的头顶上亮起。站在高高的柜台下,“我”和这个仍然迷失的东西显得是如此的渺小,以至于“我”仰起头说话时,只能看到接待员的头和手!高高在上的接待员面无表情的拖长语调说了句“填好表格”之后转身就走了,等“我”双手接过厚厚一摞表格时,头顶上的聚光灯也被关闭了,只留下在黑暗中寻找桌子准备填表格的“我们”。阵阵冷风吹走几张可有可无的表格,“迷失之物”的情绪也跌落到了冰点。社会服务广告的欺骗性让人心痛,这就是我们现代人所处的真实情境!如果说“痛并快乐着”表明人还有希望的话,这里的“痛”已经让人没有了目标感,这是一种彻底透心凉的痛。正如法国剧场人阿尔托(Artaud)所说,神话故事“不是个人的,而是超越的,目的不是娱乐,而是表现一个民族心理、文化中最实在、最急切的真实。”[1]《迷失之物》也是如此,其中的无助和冷漠构成了今天人类社会真实的存在样式,并存在于“一切向钱看”的意识之中,时时绞割着尚存良知的人,也正因为如此,社会才有了分裂感和不完整性。影片中的社会公职部门反而成了“遗忘与抛弃之地”,这正是《迷失之物》的现实

性批判之所在。

二、冷漠的机器世界掩盖不了真诚之心

《迷失之物》也为观众塑造了一个奇怪的机械世界:灰色的大街小巷和房子里到处都是锈迹斑斑的金属管道、仪表、电线,以及各式各样的烟囱、路标、红绿灯、告示牌;行驶在铁轨上的电车车顶上还装有蒸汽机式的排气管;甚至连大街上的人也是机械式的冰冷面孔与姿态,能拒人千里之外。“迷失之物”自然也是一个奇怪的合成物,它巨大的壶状金属外壳里除了柔软而灵活的触手与触脚外,还包裹有金属齿轮、风扇、仪表等一套蒸汽机装置。不过,迷失之物纯正的砖红色外表让它与影片中灰蒙蒙的城市“格格不入”——故事的伏笔正是通过这一抹亮色被巧妙地穿插进来——冷漠的机器世界掩盖不了真诚之心。在向一些人询问无果后,“我带着这迷失的东西去了皮特家”。他向“我们”伸出了热情之手。皮特开门见到“我”时的微笑让人颇感慰藉,他本人也是影片中最“真实”的人物,有自己的信念和想法,爱探究未知的事物,理性中带有一点迂腐。皮特搬出参考书和各种实验仪器,想“通过细心观察,精准的测量,以及良好控制的实验”来“辨认”这个东西是什么。很遗憾,皮特终究没有搞清楚“这东西到底是什么”,他的实证方法失败了。问题虽然没有得到解决,但皮特一如既往的和“我”坐在他家的屋顶上喝咖啡聊天,而迷失之物则站在屋顶上兴奋地观望着这个城市。身在“高处”,“我”和皮特的友谊

因此不会“迷失”。人要掌握这世界,也应该有相互间的真诚帮助与理解作为一种维度,这样的人类世界才

能真正成为我们真切的家园,才能

以本来的面目无拘无束、毫无遮掩

地交流,并快乐的生活。

回到家里,因为父母不能接受

“这个东西”,“我”不得不“把

它藏在后面的小屋里”。“不能就

把它丢到大街上晃悠”是“我”对

迷失之物最真诚的态度,这里面没

有掺杂任何人世间的虚伪,一方面,

“我”只是出于一个青少年朦胧的

责任感而坚持着这样的态度,另一

方面,是因为“这个东西”确实有

着令人难忘的可爱劲儿,顽皮与懂

事远远胜过了它怪异的外表,这种

可爱劲儿来自于创作者细腻的刻画。

比如“我”和父母还有“这个东西”

一起看电视,屋外火车经过时的震

动让墙上的镜框歪斜了,这个东西

轻轻地将它扶正;它又对台灯很感

兴趣,观察了一会儿后伸“手”去

碰灯罩,结果让灯罩歪斜着掉了下

来,自己也吓了一跳。在这里,创

作者将细节安排得流畅而有起伏,

自然之中的过渡是那样的巧妙而不

突兀,不落窠臼又有个性,而且在

性格描写中又有一种活泼与幽默,

但幽默一定不是那种有意的逗笑,

而是“这个东西”的本性。这种本

性不是任何人都能具备的,它来自

一种心无隔阂的真诚。与之相应,

“我”的坚持就显得顺其自然,因

为迷失之物是那么的单纯与天真无

邪,而“我”不懂得去远离肮脏的

东西,不懂嫌弃,不会势利,在这

个东西的眼里,“我”是一个可以

信任和依赖的朋友,这个朋友不会

抛弃它,他会义无反顾地帮助自己

寻找那一片乐土。因此,还是少年

的“我”和迷失之物的故事,就让

影片集“真、善、美”于一身,在

不知不觉中让人体会到了影片纯真

的魅力。

还是在联邦什物部门,虽然“我

们”受到了冷遇,但却意外得到了

一个奇怪生物的帮助。这是个带着

平顶帽、长着一条蛇形尾巴和两条

触手的生物,是联邦什物部门的清

洁工。它给“我”一张印有“路标”

的小卡片,在离开的时候,这个奇

怪的清洁工重复着前面说过的话:

“你不应该把它留在这。”语气中

带着些许的责备,很显然,清洁工

在直白地告诫“我”,这里不是广

告所说的能够解决“困扰”和“麻烦”

的地方,“如果你真的在乎那东西”,

就应该按照这张路标去寻找真正属

于“它”的地方。看来清洁工常年

在此工作,对那些被送到这里的迷

失之物深感同情,因此在影片中扮

演着向导的角色,并一次次揭露了

人的冷漠与自私行径。在轻声细语

中,清洁工展示出它的真诚与不惑,

这使得它在短片中显得分外醒目,

成为平衡这个世界的重要角色。而

且这个几乎看不见头的奇怪生物还

充满了绝妙的反讽意味:有头有脑

的人类对迷失之物一脸冷漠,更不

愿知道它从哪里来;看似“无头”

的怪物却心明眼亮,真诚的给“我们”

指明了寻找的方向。

最终,在走遍了城市的大街小

巷后,“我”将这个迷失之物送回

了属于它的乌托邦,在这一时刻,“我

们”相视而笑,心灵在瞬间都获得

了解放。短片最后体现出地这种真

诚之心成为故事的灵魂,它建构起

整个影片的情感,这就是故事“迷失”

后“回归”的主题。影片以超乎寻

常的想象力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梦幻

般的乐土:明媚的阳光,玩耍嬉戏

并互相打招呼的大大小小的“玩具”,

它们自由而欢畅,它们抛弃了人类

的虚伪,纯真与帮助成为一种默契。

这片乐土也是一种象征,一个与人

性并存的乌托邦世界,这个世界比

人类世界可爱多了。生活在其中的

“东西”是那样地接近人性的真诚,

善良与同情的心灵被开启,然后自

由地飞翔,任由飞翔的天空没有边

界,即使迷失了,也要不停歇地寻找,

坚持与真诚成为这个世界的情感主

线。人们在这样的情感中获得了真

实感,并由此可能成为那些“迷失”

的东西获得拯救的一种最好的方式。

三、回忆中的虚拟性真实

动画艺术的真实还需要通过可

知可见的视像表现出来。相对而言,

这些视像的虚拟性真实,比超现实

主义绘画中的梦呓、电影文艺片中

的假定性,显得更真实可信,因为

动画艺术能够把有机或无机的对象

变成知觉意识中的人类世界,因此

动画中的虚拟,既是表现有个性特

点的具体而个别的角色,在性格描

写和个性揭示中,又必须和必然地

要反映出现实生活的真情实感。《迷

失之物》以第一称“我”的回忆为

基础,这就给予了影片强烈的真实

感,并且其中的“真实”又遵循着

动画本身的艺术逻辑,以“虚拟性”

的表现方式为人们呈现出人世间真

实的冷与暖。

《迷失之物》中的虚拟性真实,

首先是建立在“回忆”基础上的,

这就摆脱了时间与空间概念的桎梏,

扩展了动画艺术中可见情境的范围,

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充满幻想的无距

离的世界。这样的“虚拟”世界无

形中延展了人们的精神空间,使我

们能够对真实的生活做更深层次的

理解,虚拟性因而可以成为继时间

之后艺术中的“第五维坐标轴”,

它也因此成就了动画艺术中超乎想

象的灵活性。《迷失之物》中就频

繁地运用了第五维坐标轴:无处不

在的管道加深了观众对影片背景的

印象;红绿灯只是城市的标记物,

并没有实际功能;庞大的迷失之物

能够进出只有小门的房子,而且还

能与“我们”一起“爬”上皮特家

的尖屋顶;看不见头的奇怪生物已

经让人诧异,它居然还能指引“我们”

去寻找那片乐土。由于所表现的“迷失之物”具有知觉上梦幻般的想象性,由于影片具有观众所需要的生活原型,以及由于具有直接表现自然形态随意变化的技术可能性,因此便有了处理并实现这种形态变化的第五维坐标轴,即虚拟性的存在。这就为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们心中的梦想、接近现实生活中实在的矛盾与冲突提供了可能。这是虚拟性带来的好处。因此可以说,具有第五维坐标轴性质的虚拟性是动画艺术最好的同盟者。其次,相框式的背景为“我”的回忆提供了“真实”的依据,也为虚拟性的表现带来蒙太奇式的便利。短片极力还原了绘本的视觉效果,将其中印有电力学和机械学图案的背景转换为短片中的相框,新颖而别致。这些手工制作的相框不时出现,既奠定了短片的叙事风格与情感基调,也串联起“我”记忆中的往事,同时还让人们能够从“第一人称”的感官知觉到发生的一切,从而获得直接而理想的真实性。相框所诉求的这种内在的独特的视像感,是短片中所有要素和内在的超逻辑的叙事结构的综合显现。当“相框”这一虚拟的视像进入影片的蒙太奇结构之中,并成为具有特殊构成性的叙事要素时,它本身就已经成为既是表现的客体,又是表现的主体,还成为一种表现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这种虚拟的视像元素使观众与短片所营造的“虚拟实境”巧妙地联动起来,让观众产生了创造性的想象力。可以想象,如果是以生活本身为故事蓝本出现在观众的知觉中的,那么,不管是创作者还是观众,都希望这种为了真实而虚拟的表现手段多多益善。最后,有意做旧的材质与贴图效果让短片浸染着浓厚的历史感,“回忆”的色彩很浓厚。墙体斑驳,管道等金属物锈迹斑斑,书籍和电视也是陈旧的,就连生活在乐土中的形形色色的“玩具”都是如此。从时间维度看,这样的处理是还原历史真面貌的需要,是同环境、精神和审美心理紧密联系的,烙印出时代痕迹;最关键的是,“由历史性所带来的确定性是实在的,因为如果没有这种确定性,就没有人类文化的根基,就没有现实性的力量

和普遍性的法则”[2]。当然,《迷

失之物》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有历

史感的艺术载体,材质与贴图还发

挥出重要的情境揭示和隐喻功能。

如短片中的标记贴图,除了联邦什

物部门的清洁工给的那张“看起来

无足轻重”的路标外,其实其它众

多的指示标记实际上没有一个能够

指示方向,在“我们”走出联邦什

物部门的大楼后,影片甚至直接贴

出“SIGN NOT IN USE”的字样,

这样的贴图设定显然增强了“迷失”

的主题性意味。如此来说,恰当的

材质与贴图设定应该具有积极意义

上的创造性,如能通过这样的设计

激发人们对生活本质的思考,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就是艺术的真实。结语综上所述,在叙事主题与艺术的现实性批判方面,《迷失之物》客观而冷静地讲述了“迷失”的东西“回归”家园的故事。从前文的论述中不难发现,影片中的“迷失之物”实际上象征着现代工业社会的人们在成长过程中那颗趋于迷失的心灵,孟子的“人性本善”论在这部短片中再一次得到了精彩的演绎。创作者不仅赋予世界不同的象征寓意,把人性中的善与恶表现得

淋漓尽致,而且赋予短片以“心灵拯救”的人文内涵,使这一简短的动画影片充满了“走出埃及”般的宗教意味。作为动画艺术中的佼佼者,在视像表达与符号指向方面,《迷失之物》也满足了当代人的审美期待,为人们营造出具有显著时代性的“真实”的视觉艺术样式,并为“迷失”与“回归”的主题呈现塑造出充满温情的真实情境。这些成就让我们知道,动画也能从人性角度更好地表述艺术的真实,这就是短片的艺术魅力所在。

注释

[1]刘俐. 在焱焱柴堆中呼救——阿尔托和他的《残酷剧场》[EB/OL]. 广西话剧团. http://

https://www.sodocs.net/doc/362215790.html,/gxhjt/sys/html/2009/1/128.

htm,2011年9月访问.

[2]黄其洪. 德里达论艺术[M]. 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7:55.

参考文献

[1]《迷失之物》官方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362215790.html,. 2011-7访问

[2](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2版).北

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3](美)S. 普林斯.真实的谎言:感觉上的真实性、数字成像与电影理论[J].世界电影.1997(1):209-223.

作者简介

曹汝平,男,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

院讲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主要为动画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

正能量文艺的句子

正能量文艺的句子 正能量文艺的句子1) 穷则思变,既要变,又要实干。 2) 说服自己感动自己征服自己,带着真诚感恩的心,勇敢地走完选定的生活道路,决不回头。 3)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4) 毅力和耐性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5) 不管前方有多少险滩暗礁荆棘陷阱,你只要找准正确的道路,就能顺利走向前方。 6) 时光匆匆流逝过,平平淡淡才是真。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7) 在成功的道路上,激情是需要的,志向是可贵的,但更重要的是那毫无情趣的近乎平常的坚守的毅力和勇气。 8) 眼睛的鲜活便滋润了奋斗的鲜活,拼搏的鲜活,智慧的鲜活,成功的鲜活。 9) 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应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你经历了努力了,为之而奋斗了,就是成功者。 10) 想干就干,要干就干的漂亮,即使没有人为你鼓掌,至少还能够勇敢的自我欣赏。当你为自己的坎坷人生不断鼓掌,加油奋进时,必将迎来别人的掌声与喝彩。

11) 要想成就一个伟人,不仅要有聪明的头脑,还要有执着的信念,滴水穿石的雄心。 12) 在你失败的每个人生驿站中,你应该为自己鼓掌,虽然此时掌声有点微弱。但能给自己增添信心,能给自己增强斗志,能给自己增加豪情。 13) 要想拥有成功,就需要赋予人生足够的速度。这是成功者的姿态,也是胜利者的姿态。 14) 人,活着,真是不易,尤其在病痛的折磨下活着。有时,不管你承不承受得了,磨难压在身上,就得扛。谁也帮不了。同情帮不了,眼泪帮不了,愤怒帮不了,只有自己坚强起来,面对所有苦痛折磨,走过风雨熬煎的日子。 15) 带着积极的心态,及时抓住机会,不断进取,不停拼搏,才有可能创造成功。 16) 为自己鼓掌是一枚不可多得的金牌,它可以让你多一份荣耀,少一份自卑,你就不会永远躺在山之谷,海之滩;就不会不思进取,不思开拓;就不会在自我折磨中毁掉自己的一生。如果多了一份荣耀,就会激励自己永远去奋斗,去博弈,什么苦也吃得了,什么累也受得住。 17) 人的一生中都会有机会获得一些或多或少的掌声,但仅仅是别人的掌声,那是远远不够的。人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在生活中不断地为自己鼓掌。 18) 只要勇于去博,勇敢去闯,就可闯出一片属于自己天地,以实现人生精彩。不管结局是否完美,至少你享受拼搏的过程,就是人生的成功就是胜者。

英文动画短片 (1)

小孩子应当看的英文动画短片 第五届(193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花与树》Flowers and Trees 第六届(1934)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三只小猪》Three Little Pigs 第七届(1935)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龟兔赛跑》The Tortoise and the Hare 第八届(1936)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三只小孤儿猫》Three Orphan Kittens 第九届(1937)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乡巴佬》The Country Cousin 第十届(193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老磨坊》The Old Mill 第十一届(1939)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公牛费迪南德》Ferdinand the Bull 第十二届(1940)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丑小鸭》Ugly Duckling 第十三届(1941)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银河》The Milky Way 第十四届(1942)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借一只爪》Lend a Paw 第十五届(194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元首的面孔》Der Fuehrer's Face 第十六届(1944)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扬基都德鼠》The Yankee Doodle Mouse 第十七届(1945)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老鼠的麻烦》Mouse Trouble 第十八届(1946)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请安静!》Quiet Please! 第十九届(1947)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猫的协奏曲》The Cat Concerto 第二十届(194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叽叽喳喳的喜鹊》Tweetie Pie 第二十一届(1949)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小孤儿》The Little Orphan 第二十二届(1950)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由于有点印象》For Scent-imental Reasons 第二十三届(1951)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格拉德.麦克波-波》Gerald McBoing-Boing 第二十四届(1952)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孩童世界》The Two Mouseketeers 第二十五届(195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约翰老鼠》Johann Mouse 第二十六届(1954)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嘟嘟、嘘嘘、砰砰和咚咚》Toot Whistle Plunk and Boom 第二十七届(1955)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马鸪飞去时》When Magoo Flew

团队游戏-迷失丛林感悟

团队游戏-迷失丛林的感悟 团队合作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频繁的提及,也越来越受各类组织所重视。所有的应聘宝典中必定会提醒你要加上一条: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但是,倒是什么是团队精神,皆又语焉不详。在集体主义占据主流的中国话语体系中,毫无棱角的鹅卵石、标准紧固件(螺丝螺帽)就成了最好的注脚。但是,所谓团队精神是否就是无条件放弃所有个性、成为“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那里搬”?如果不是,又如何将具有丰富个性的个体扭成一股绳,达成共同的目标?需要遵循怎样的原则和程序?相信通过这个游戏,肯定会给你不少启迪。 依据游戏规则逐步展开游戏之后,讲师除了必要的场景氛围塑造和游戏规则讲解外就不要过多的介入了。最轻松的氛围显露最真实的自我。在这个类似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往往会呈现出众多另参与者事后都感到惊讶的各类表现。比如有的成员能迅速成为团队的核心,让所有的人都跟着他的答案走;有的团队会出现一个主持人,民主的表决;有的人在讨论中遭受打击后或激烈反抗或成为犬儒主义者,表现出远离团队的状态。 但是,这个游戏有一个最大的缺点或者是最大的优点,那就是不论是独裁或是民主、不论是人人参与还是一人独断,对最后的成绩优劣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说,这个游戏没有唯一的捷径,并不存在一种通用的解法,能让所以的团队运用之后必然到达成功的彼岸。这正是其最迷人的一点,也是同现实最贴切的一点,因为现实中也决没有放之四海皆可成功的秘诀。但是这点对游戏的操作者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多次的运作下来,大致根据实际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论证: 》沟通技巧: 在这种类似无领导小组讨论中,几乎每次都会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两人一堆、三人一伙的讨论。这样的讨论先不论效果如何,浪费时间是肯定的,也无法形成统一的团队意见。其实讨论或者说是高效会议的规则还是有章可循的,可参加亨利*罗伯特的《议事规则》。主要原则就是大家都以主持人为对象发言、不可相互争辩,充分保障每一个人的发言权,少数服从多数等。 》问题解决: 比如不要拘泥于具体的物品选择,而是先考虑逃生的策略问题,是选择原地等待救援还是主动寻找生路。策略的选择决定了物品的优先顺序,比如指南针。 比如20/80原则,14样的物品一下子做出优先顺序还是比较困难的,可以先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分为3类(最需要的,可能需要的,不太可能需要的)。这样每一类就只有三到五样物品了,相对来说排序就简单很多了。

拒绝冷漠传递温暖主题班会教案(宁玉粉

《拒绝冷漠,传递温暖》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七(10)班向焕彩 一、活动背景 通过小悦悦事件,教育学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有温度的人,引导全校师生进行道德反思,培养尊重生命、友善待人、心存感恩的道德品质,进一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围绕“拒绝冷漠,传递温暖”这一核心内容,开展了《拒绝冷漠,传递温暖》主题班会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对前几天发生的两岁女童小悦悦的遭遇的反思和讨论,教育学生拒绝冷漠,献出温暖,使学生知道“爱”的重要性,在平常生活中要做到乐于助人,主动关心他人,将温暖传递给每一个人。在思想上对提高道德意识水平的重要性及其意义有所认识,在行动上有所落实。 三、活动准备 1、收集相关视频 2、收集相关新闻报道和故事 3、话剧《灵魂的拷问》 4、学唱歌曲《爱的奉献》 5、拟写倡议书 四、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21日

五、活动过程 1、主持人引入正题 在《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的轻缓曲调中开启了这一期主题班会——拒绝冷漠,传递温暖。 主持人: 甲:很多孩子在父母的百般宠爱下,觉得自己生下来就是“小皇帝”“小公主”,高别人一等。别人都应该关心自己。却不知道向身边的人表达自己的关爱。 2、播放视频《“小悦悦”事件》 3、小悦悦事件的回顾,进行讨论与反思: 甲:两次被车碾压,18个路人无人相救,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最终救治无效黯然离去,老师也将此事的后续情况都向学生做了详实的说明。同学们一个个慷慨陈词,现场气氛热烈,真情在教室里涌动着、激荡着。 甲:小悦悦的遭遇震惊了社会,也牵动着亿万人的心,这根道德的毒刺深扎入底线,拨撩着残酷现实的一角,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救赎”。 乙:作为初中生的学子们,心中不免发出了声声叩问:冷漠还是温暖?!是明哲自保还是道德沦陷?当同学们义愤填膺地去谴责,去评论时,是否设身处地的思考过自己面临“小悦悦”或“徐老太”将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甲:冷漠要被拒绝,温暖又该怎样传递?往日里片面且偏激的观点渐渐趋向了统一,孰是孰非已经不再重要,我们当下力所能及的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质和道德修养,完成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善。

书写暴力下的温情 余华《活着》中的人文关怀

书写暴力下的温情 ——论余华小说《活着》中的人文关怀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研读作品文本,以及文学界和批评界对于余华《活着》的解读,结合自己对《活着》文本内容及形式的理解,从余华写作的初始动机、作品呈现内容和形式外加余华自序中对其相关内容的呈现作为观点论据以及作品本身的现实意义几个大的板块来完成对于作品的一次探索,更多地展现余华对于生命意义的思索,以及对于人类苦难意义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余华;活着;苦难;人文关怀;生命意义 Writing the violence of warmth _humanism in Yu Hua's novel "to live"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work presents the content and from, from writing the initial motivation of Yu Hua "to live” interpretation ,combined with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content and from for "to live” by studying the works of text,as well as literary critics plus Yu Hua preface their content presents several large plates as a point of view the arguments, as well a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work itself to complete the exploration work, to show that Yu Hua's thinking about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humane care for the meaning of human suffering. Keywords: Yu Hua ; alive ; suffering ; humane care ; the meaning of life 正文: 《活着》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经典文本,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力作,在余华的文学创作道路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小说讲述的是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最终赌光了家业变得一贫如洗,然而这对他来说却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悲剧才渐次上演。整部作品被接踵而来的死亡贯穿着往前走,充斥着的是满满的死亡的悲凉的气息。这确实是一篇读起

拓展训练:培训游戏团队游戏迷失丛林

培训游戏—团队游戏—迷失丛林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形式:先以个人形式,之后再以5人的小组形式完成 类型:团队建设 时间:30分钟 材料及场地:迷失丛林工作表及专家意见表,教室及会议室适用对象:所有学员 活动目的:通过具体活动来说明,团队的智慧高于个人智慧的平均组合,只要学会运用团队工作方法,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操作程序 1、培训师把“迷失丛林”工作表发给每一位学员,而后讲下面一段故事: 你是一名飞行员,但你驾驶的飞机在飞越非洲丛林上空时飞机突然失事,这时你必须跳伞。与你们一起落在非洲丛林中有14样物品,这时你们必须为生存作出一些决定。 2、在14样物品中,先以个人形式把14样物品以重要顺序排列出来,把答案写在第一栏。 3、当大家都完成之后,培训师把全班学员分为5人一组,让他们开始进行讨论,以小组形式把14样物品重新按重要顺序再排列把答案写在工作表的第二栏,讨论时间为20分钟。

4、当小组完成之后,培训师把专家意见表发给每个小组,小组成员将把专家意见转入第三栏。 5、用第三栏减第一栏,取绝对值得出第四栏,用第三栏减第二栏得出第五栏,把第四栏累加起来得出一个个人得分,第五栏累计起来得出小组得分。 6、培训师把每个小组的分数情况记录在白板上,用于分析:小组全组个人得分团队得分平均分 1 2 3 4 7、培训师在分析时主要掌握两个关键的地方: 1)找出团队得分低于平均分的小组进行分析,说明团队工作的效果(1+1大于2); 2)找出个人得分最接近团队得分的小组及个人,说明该个人的意见对小组的影响力。 有关讨论: 1、你对团队工作方法是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2、你的小组是否有出现意见垄断的现象,为什么? 3、你所在的小组是以什么方法达成共识的?

40条文艺的句子

1,从此以后,我遇见青山,遇见白雾,独自尝这世间孤与苦,却再也不能和你重逢了。今晚,我为自己倒满深夜的酒,敬你来日有深爱,执手有归期,我自倾杯,你且随意 2,在你之前,我没有一件像样的心事;在你之后,我没有拿得出手的痛苦 3,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4,见多了舞榭楼台,灯红酒绿,看惯了莺歌燕舞,花径逶迤。就算把俗世的春色尽收眼底,也比不上梦里看一眼你盈盈的笑意。 5,也不是每每风大雨大就想结婚,是遇见你之后忽然就觉得,刮风下雨的天气,如果能窝在你怀里,应该会格外惬意吧。 6,未曾清贫难做人,不经打击永天真。成熟不过是善于隐藏,沧桑不过是无泪有伤 7,其实有些道理早都明白,可是,还是会在越来越深的绝望里,轻轻叹一口气 8,其实分别也没有这么可怕。65万个小时后,当我们氧化成风,就能变成同一杯啤酒上两朵相邻的泡沫,就能变成同一盏路灯下两粒依偎的尘埃。宇宙中的原子并不会湮灭,而我们,也终究会在一起 9,说起来挺难过的,我最信任的人,教会我不要信任任何人 10,氟西汀,是一种抗抑郁的药,英文名叫“Fluoxetine”,大概意思是:你是我的命,没你我会疯。 11,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12,你努力了,成绩没有多大改观,这并不能证明你没用,而是代表你在赎罪,毕竟你总

得为过去的懒散付出点代价。这时候你应该更加努力,日子总会阳光明媚的! 13,剑未佩妥,出门已是江湖,酒尚余温,入口不识乾坤。 14,不要绵诗丽词,不需山盟海誓,风雨人生,只摘取你眸光落处的,那一份安暖。予我收藏,如清茶香茗在侧,青莲浮动晨昏 15,这世间美好仍有许多朝晨簇新的阳光微风吹起的素衣一角春天新生的泥土冬天温暖的被窝深巷青瓦梅花庭前如盖枇杷蓄着故事的篝火写满月亮的诗歌女孩儿脸颊的 绯红少年嘴角的梨涡以及…我。 16,那时,风,有风的方向,光,有光的散漫,而我,有我的自由后来,我倦了,于是侧躺。你醒了,一片野花飞窗 17,如果你一贫如洗,我将是你最后的一件行李,我爱吃草莓,草莓汁不行,草莓软糖也不行。就像我爱你,长得像你不行,脾气像你也不行,总之不是你就不行 18,不喜欢你的人,洗澡洗一夜,吃饭吃一天,下午三点醒,八点就晚安 19,青山白骨,满地枯荣。你说你去去就回,如今可还有归期。你看这梨花生生世世不离白,就像故人归不归 20,我根本无力抵抗深夜铺天盖地袭来的想念,等睡在喜欢的人怀里时,我就不熬夜了。21,世间风景万千,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分辨谁是你要的那杯茶,谁是你沧海桑田的家。 22,你说暮雨微凉,雁影成双,后来客望阑珊,华灯初上,你说终究不负,十里红妆,后来盼君不归,浮梦一场,你说梧桐雨下,目送千里戎装,后来故人已葬,空留余恨枕边藏,你说月下残霜,谁人江边独怅惘,后来人影茫茫,唯剩两情难相忘。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Academy Award for Animated Short Film)具有很长的历史,从1932年开始颁发,只是早期的动画并没有借助电脑技术,现在意义的动画短片是从1974年开始的。早期的动画短片一半使用木偶、粘土模型等道具拍摄,每个场景要拍摄很多帧,因此拍摄耗费的时间可能比其它影片都长。 第五届(193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花与树》Flowers and Trees 第六届(1934)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三只小猪》Three Little Pigs 第七届(1935)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龟兔赛跑》The Tortoise and the Hare 第八届(1936)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三只小孤儿猫》Three Orphan Kittens 第九届(1937)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乡巴佬》The Country Cousin 第十届(193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老磨坊》The Old Mill 第十一届(1939)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公牛费迪南德》Ferdinand the Bull 第十二届(1940)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丑小鸭》Ugly Duckling 第十三届(1941)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银河》The Milky Way 第十四届(1942)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借一只爪》Lend a Paw 第十五届(194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元首的面孔》Der Fuehrer\'s Face 第十六届(1944)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扬基都德鼠》The Yankee Doodle Mouse 第十七届(1945)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老鼠的麻烦》Mouse Trouble 第十八届(1946)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请安静!》Quiet Please! 第十九届(1947)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猫的协奏曲》The Cat Concerto 第二十届(194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叽叽喳喳的喜鹊》Tweetie Pie 第二十一届(1949)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小孤儿》The Little Orphan 第二十二届(1950)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由于有点印象》For Scent-imental Reasons 第二十三届(1951)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格拉德.麦克波-波》Gerald McBoing-Boing 第二十四届(1952)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孩童世界》The Two Mouseketeers 第二十五届(195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约翰老鼠》Johann Mouse 第二十六届(1954)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嘟嘟、嘘嘘、砰砰和咚咚》Toot Whistle Plunk and Boom 第二十七届(1955)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马鸪飞去时》When Magoo Flew 第二十八届(1956)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飞毛腿冈萨雷斯》Speedy Gonzales 第二十九届(1957)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马鸪先生的小车》Magoo\'s Puddle Jumper 第三十届(195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鸟的烦恼》Birds Anonymous 第三十一届(1959)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昆虫骑士》Knighty Knight Bugs 第三十二届(1960)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月亮鸟》月亮鸟 第三十三届(1961)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马罗》Munro 第三十四届(1962)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代用品》Ersatz 第三十五届(196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洞》The Hole

潇洒笔调下的残酷人生——从《许三观卖血记》看余华写作转型

潇洒笔调下的残酷人生——从《许三观卖血记》看余华写作 转型 摘要:作为先锋小说杰出的代表,余华在80年代习作的小说,每一篇小说都可 以被称作一个寓言,在《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世事如烟》、《现实一种》等 带有鲜明的先锋小说色彩的作品中,毫无保留地透漏出极端的先锋观念,在体现 出强烈的人文激情和人性深度的同时,又暴露出种种“反常”背景下的矛盾与悖论,进入90年代,余华率先转型创作,在《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中,仍旧坚 持其一以贯之的用潇洒笔调轻松自如地勾勒人与人之间残酷状态的写作风格的同时,又带有了更多那种源自民间的人道主义的情怀和对人生和现实的理解以及对 人情人性的感怀与反思。 关键词:先锋色彩;死亡视角;转型创作 引言: 作为八九十年代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余华的文学创作无疑是研究当代文学无 法抹去的一笔。无论是早期创作所塑造出的冷漠的叙述者所表露出的“无我”的叙 述风格,还是后期转型创作中包孕着温情与人道精神的客观描写并透露出对于民 间生活状况和人们生存环境极大关注与深切关怀,都是令人感动和引人深思的, 而后期的转型之作无疑是更具有文学魅力。本文将从其写作中的强烈的的先锋色 彩及死亡视角以及与前期的写作做比较具体分析以《许三观卖血记》为代表的90 年代转型创作与前期创作的共同点与相异之处。 一.先锋色彩 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精神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文革中青年一代在诗歌与小 说领域的探索,但是直到80年代中叶文学中激进实验才形成了强大的阵容和声势。作为先锋作家的代表,余华正式与自己的前期创作实践着先锋文学精神,即 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以不避极端的态 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他企图建构一个封闭的个人小说世界,通 过这种世界,赋予外部世界一个他认为是真实的图像模型,这显示出一种强烈的 解释世界的冲动。以残雪为代表的80年代中期的先锋作家,某种意义上可以看 做是先锋小说的开端。而余华在诸如早期的小说创作《四月三日事件》、《河边 的错误》、《现实一种》、《难逃劫数》中发展了残雪对于人性及人的存在的探索,小说中含有一种冷峻笔调,描写死亡、血腥与暴力,并进一步的揭示人性的 残酷与存在的荒谬。这种充满个人性与主观性的现实以及极端观念的凸显从任何 一个层面上都带有先锋小说的叙述风格。 二.死亡视角 《许三观卖血记》中体现出先锋小说的一大特点,及对死亡有着独特的偏爱。当他们在现实的宏大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感到一种精神上的疲惫时,便开始寻找 另一种形式的抗争。“文明只是一种口号,秩序成了装饰。”这种先锋意识表现为 死亡不再具有社会认识价值而变得毫无意义,人如同风中的芦苇是随时会遭到死 亡的捕捉,毫无理性也毫无因由。先锋小说家告诉我们,死亡也是世界的另一种 真实,使人心灵深处的另一种隐痛。余华在《许三观卖血记》中告诉我们,人因 与死亡的抗争而获得尊严。正是通过许三观一次又一次地通过卖血来与死神争得 生的权利,在死亡的切入口中也就越发凸显其精神意志中超出常人的高尚和坚强 品格。余华也正是以死亡为切入点去考察普通人的生存状况、人的精神本质的独 特的超越性达到了相当大的程度。在对死亡和生命的探寻中,比较常人的眼光和

迷失丛林游戏附答案解释

迷失丛林 形式:先以个人形式,之后再以5人的小组形式完成 类型:团队建设 时间:30分钟 材料及场地:迷失丛林工作表及专家意见表 适用对象:全体成员 活动目的:通过具体活动来说明,团队的智慧高于个人智慧的平均组合,只要学会运用团队工作方法,便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操作程序 1、主持人把“迷失丛林”工作表发给每一位成员,而后讲下面一段故事: 你是一名飞行员,但你驾驶的飞机在飞越非洲丛林上空时飞机突然失事,这时你必须跳伞。与你们一起落在非洲丛林中有14样物品,这时你们必须为生存作出一些决定。 2、在14样物品中,先以个人形式把14样物品以重要顺序排列出来,把答案写在第一栏,时间5分钟。 3、当大家都完成之后,主持人把全体成员分为5人一组,让他们开始进行讨论,以小组形式把14样物品重新按重要顺序再排列把答案写在工作表的第二栏,讨论时间为15分钟。 4、当小组完成之后,主持人把专家意见表发给每个小组,小组成员将把专家意见转入第三栏。 5、个人选择和专家选择进行比较,用第三栏减第一栏,取绝对值得出第四栏;小组选择和专家选择进行比较,用第三栏减第二栏得出第五栏,把第四栏累加起来得出一个个人得分,第五栏累计起来得出团队得分。 6、主持人把每个小组的分数情况记录在白板上,用于分析:

7、统计小组中最低个人得分 8、计算个人得分低于团队得分的总和 9、计算个人得分的平均数 10、主持人在分析时主要掌握两个关键的地方: 1)找出团队得分低于平均分的小组进行分析,说明团队工作的效果 1+1大于2,1、团队的决策胜过个人的决策。因为团队能够从多个角度考虑,减少盲点。 2、团队的智慧高于个人智慧的简单相加,只要学会运用团队工作方法,就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2)找出个人得分最接近团队得分的小组及个人,说明该个人的意见对小组的影响力。 对同一件事,每个人的反映和选择是不同的,因为人的内心千差万别。 有关讨论: 1、你对团队工作方法是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2、你的小组是否有出现意见垄断的现象,为什么? 3、你所在的小组是以什么方法达成共识的? 这个游戏延伸的名称为:同舟共济,强调的是全体成员对团队协调的认识和团队意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相信我们的团队会在未来走得更加辉煌。 专家的选择 1.大砍刀非洲的丛林多野兽,有刀可以打猎也可以救命,还能开路 2.打火机火也可以用来防野兽,也是用来烧熟食,防潮湿,点燃火堆求救 3.蜡烛因为潮湿,生火就困难了,有了蜡烛就可以方便多了,可以保留火种 4.一张防水毛毯晚上睡觉防潮,防雨淋,雨披,保温 5.一瓶驱虫剂蚊虫多,传染疾病,防止毒虫 6.药箱治病,急救 7.7个大的绿色垃圾袋打猎伪装用的,也可以取暖,蓄水,粪便的味道容易吸引野兽,包装粪便掩埋

50个最文艺的句子

50 个最文艺的句子 篇一 1.世界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2.鲜花怒骂少年时,一日看尽长安花。 3.愿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4.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5.你应该是一场梦,我应该是一阵风。 6.愿你垂垂老矣,我可明我心。 7.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8.想起你,我这张丑脸就泛起微笑。 9.我喜欢田野,而我愚笨。只能植荒十年,换得一时春生。 10.哪里有人会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 11.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 12.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13.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 14.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5.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16.你是千堆雪,我是长街。怕日出一到,彼此瓦解。 17.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 18.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时间来回答,你准备听了吗? 19.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 2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是你,冰河也是你。 21.余生还长,请多多指教。 22.秋风凉,秋风忘,今夜别思量。 23.我还是很喜欢你,像风走了八千里,不问归期。 24.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25.最悲伤的事莫过于在痛苦中回忆起往昔的快乐。

26.雨水透过窗。思念传彼岸,你在我心房。 27.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28.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29.剑未佩妥,出门已是江湖;酒尚余温,入口不识乾坤。远离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30.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岁生命的辜负。 31.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经和你躲过的屋檐。 32.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33.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这就是爱情。 34.当一个人不能拥有的是时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 35.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绕过岁月。 36.我为你翻山越岭,却无心看风景。 37.若我遇见你,事隔经年,我将如何致你,以眼泪,以沉默。 38.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

死亡直逼下的温情——论余华的《活着》

死亡直逼下的温情 ——探析余华《活着》 摘要:作为一个冷酷的作者,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用冷酷的“死亡”这一主题,描写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死亡,平实的叙述了富贵苦难的一生。 看似残忍,但在死亡的逼迫下,却也传达出人性特有的温情,传达出生命积极的意义,体现了对生命的关怀。《活着》让我们不仅透视到死亡直逼下人们的无奈与悲哀,也可以感受到人间温情的伟大与美丽。懂得温情救赎下的人们是如何活着,如何不死。使人们学会关注自己的生命过程,关注当下的生活。 关键词:死亡; 活着; 温情 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余华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感悟方式、语言风格在先锋派作家中独树一帜。泛滥的暴力、习见的死亡、下意识的原始冲动、荒诞的命运和“疯子式”的神经质常常充斥着他所描写的事物中,将丑恶和死亡表现的纤毫毕见,淋漓尽致,总会带给读者触目惊心,错愕当场的无奈之感。他否认人身上出现美好、高尚的可能性,人们习惯称呼他“残忍的余华”。作者自己也不否认,“长期以来,我的作品都是源于和作品的那一层紧张关系”,“我始终为内心的需要写作,理智代替不了我的写作,正因为如此,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一个愤怒和冷漠的作家”,作品中“蜂拥而来的真实几乎都在诉说着丑恶和阴险”。[1]这也许与他生活背景和人生经历有关,也许与他的体验与偏好有关,余华在揭示人性恶方面的确是深刻而近乎残酷,人类间的一切美好的感情似乎都被死亡及其恐惧所葬送。 《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作品中一改前期无边无际,冷酷阴森的死亡恐怖,转而面对死亡和困苦,显现出温情和怜悯。《活着》用逼近生活的凡世俗事,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一种淡泊而又坚毅的力量,提供历史的另一种叙述方法。而死亡仍是其中的一大主题。但人世间充斥的不仅是残酷和困苦,却也充满温情,这也是余华所要表达的绝对真理。他说过“我一直是以敌对的态度看待现实。随着时间段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正是在这种心态下“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2]这篇具有“闪光质地”的作品,以其对苦难下人类间存在的伟大的温情的独特探索,带给读者死亡笼罩下一片崭新的温馨世界。

团建游戏---迷失丛林(完整版带答案)

团建游戏---迷失丛林 游戏类型:团队建设/沟通技巧 游戏时间:30分钟 参加人数:全体学员,先以个人形式,之后再以5人为一小组形式完成 所需材料:做迷失丛林工作表、专家意见表 场地要求:会议室 活动目的 通过具体的活动来说明,团队的智慧一般高于个人智慧简单相加,只要学会运用团队工作方法,才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操作程序 1. 培训师把“迷失丛林”工作表发给每一位学员,而后讲下面一段故事: 2. 你是一名飞行员,但你驾驶的飞机在飞越非洲丛林上空时飞机突然失事,这时你们必须跳伞。与你们一起落在非洲丛林中的有14样物品,这时你们必须为生存做出一些决定。 3. 在14样物品中,先以个人形式把14样物品以重要顺序排列出来,把答案写在第一栏。 4. 当大家都完成之后,培训师把全班学员分为5人一组,让他们开始进行讨论,以小组形式把14样物品重新按重要次序再排列一次。把答案写在工作表的第二栏,讨论时间为20分钟。

5. 当小组完成之后,培训师把专家意见表发给每个小组,小组成员将把专家意见填入第三栏。用第三栏减第一栏,去绝对值得出第四栏。用第三栏减第二栏得出第五栏,把第四栏累加起来得出个人得分;第五栏累计起来得出小组得分。 6. 培训师把每个小组的分数情况记录在白板上,用于分析: 小组全组个人 得分团队得 分 平均分 1 2 3 4 1. 培训师在分析时主要掌握2个关键地方, 找出团队得分低于平均分的小组进行分析,说明团队工作的效果(1+1>2); 找出个人得分最接近团队得分的小组及个人,说明该个人的意见对小组的影响力。 相关讨论 个人的得分高还是小组的得分高?为什么? 你的小组是以什么方法达成共识的? 你的小组是否有出现意见不统一现象,是怎么解决的?你在这个游戏中感受到什么? 编者提示 做此题的思路是:大家应该呆在原地等待营救。因此最重要的是能够活下来而不是走出去。 所有选择的物品应基于以上原则。 无论是小组还是个人在选择物品时,大部分人不会意识到这个原则,而只是根据直觉选择东西,所以会和专家选择有差别。 大部分的情况是小组的讨论会更接近专家选择,这也是讲师要总结的要点: (1)团队的决策胜过个人的决策。因为团队能够从多个角度考虑,减少盲点。

冷漠与温情_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_迷失之物_中的艺术真实

[摘要] 动画短片《迷失之物》客观而冷静地讲述了“迷失”的东西“回归”家 园的故事。影片中的“迷失之物”实际上象征着现代工业社会的人们在成长过 程中那颗趋于迷失的心灵,赋予短片以“心灵拯救”的人文内涵,使这一简短 的动画影片充满了“走出埃及”般的宗教意味。在视像表达与符号指向方面,《迷失之物》为人们营造出具有显著时代性的“真实”的视觉艺术样式,并为“迷失” 与“回归”的主题呈现塑造出充满温情的真实情境。 [关键词] 《迷失之物》 艺术真实 冷漠 现实性 虚拟 在历届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中, 部分影片以刻画人性之美丑见长, 如《平衡》(1989)、《老人与海》 (1999)、《回忆积木小屋》(2008), 获第8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的《迷失之物》(The Lost Thing, 2011)也不例外。这部来源于作者 少年时代生活体验的动画短片,其 中所呈现出来的“真”实——与“善” 和“美”共生的现实性主题,其实 就是以虚拟性的“艺术真实”向观 众讲述一个存在于每个人心灵深处 的情感历程故事。 图片来源:第83届奥斯卡最佳 动画短片《迷失之物》视频截图 一、以动画艺术来表现冷漠的 现实主题 《迷失之物》根据陈志勇(Shaun Tan)的同名绘本改编而来,讲述的 是“在很多个夏天以前”发生的故事: 还是个少年的主人公喜欢搜集瓶盖, 有一天在沙滩上发现了一个没人愿 意理睬的“东西”,一个表情悲伤 而迷茫的奇怪生命体。虽然这个“无 名物体”生性友善、好奇、胆小且又顽性十足,但是没有人“留意”它,更少有人愿意帮助它,就连主人公的父母也不能接纳它。在另外一个奇怪生物的指引下,主人公终于把“迷失之物”送到了属于它们自己的乌有之乡。很明显,这部动画短片反映出人在成长过程中,由于世事的繁复与忙碌,导致原本友善、童真的自然本性日益消褪,对周围的事物已不再有新奇感,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亦趋于冷漠,甚至是隔阂。应该说,采用动画艺术来表现这样令人压抑的现实主题,的确是一件冒险的事情,因为动画向来以幽默与欢乐为自身的艺术特征,因此欲在动画影片中添加真实的伤痛环节,实属不易,更别说将影片的情感基调定位在忧郁、低沉和冷漠等这些“不太愉悦”的主题之上了。在这里,陈志勇等创作者们是想尝试一种带有悖论基调的风格:“虚拟”中的真情实感。他们要以批判的态度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冷漠,同时对人性的复杂性给予反省,并期待短片能够唤醒现代社会迷失已久的良知与温情。细软的沙滩上,有人躺着享受日光浴,有人在翻看报纸,有些人则扎堆聊天,当然也有人在四处拾掇垃圾,而正在兴致勃勃收集瓶盖的“我”发现了坐在沙滩上“无所事事”的“那个东西”——一个砖红色的大“玩具”。由短片中呈现的沙滩景象,我们便走进了一个现代工业社会的人性场域。与正“忙着别的事”的人们形成对比,处于一个隔膜的现实世界之中的迷失之物没有“迷失”自我,“我”的一句“HELLO”,便立即唤醒了它昏睡已久的心灵,让它重新恢复了往昔的活力,从庞大而怪异的身躯中迸发出的那个调皮劲儿,让人在顷刻间就喜欢上了这个“被人遗忘”的“东西”。没有比这个更让人怜爱的东西了。“这个东西”表面看起来是想远离人群,但实际上正观望着人群,虽然处在喧嚣而冷漠的社会里,但却在等待着温暖的阳光。“我”给了迷失之物无私而真诚的帮助。这种帮助,按照大机器工业社会的法则,其实是不应给予“流浪者”的,因为他们的迷失或许是竞争失败,或许是因为懒惰、不安分守己、老弱病残等因素造成的,但主人公还是伸出了援手。现在看来,迷失的不是这个“东西”自身,迷失的是人的友爱之情和怜悯之心,人与机械的结合成为现代工业社会的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同情反倒成为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东西。这种互为本末的现实说明,人的孤 doi :10.3969/j.issn.1002-6916.2012.04.025 冷漠与温情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迷失之物》中的艺术真实

拒绝冷漠,传递温暖(演讲稿)

拒绝冷漠,传递温暖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在这里演讲的主题是:拒绝冷漠,传递温暖。 首先,什么是冷漠?我询问了许多同学什么是冷漠。有的同学说冷漠就是对任何人,任何事物都不关心,不理不睬!有的同学说冷漠就是从不在公共场合说话,永远保持沉默!是啊,这些都是冷漠的表现。他们怕受到别人伤害,也许因为他们曾经受到过不同程度的伤害。每个人处理被别人伤害的方法不同,有的人学会去理解别人,有些人就会选择给自己内心造一堵墙不轻易相信别人,搭理别人,甚至是帮助别人!这堵墙不仅挡住了他人,也挡住了自己。这样,就导致了冷漠。冷漠主要表现为对人怀有戒心甚至敌对情绪,既不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又对他人的不幸冷眼旁观、无动于衷、毫无同情心。冷漠,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情绪,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现象,让人举步维艰。心理学上著名的哈罗博士的幼猴实验证明:冷漠将会是隔开与他人交往的最有力的工具。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冷漠的可怕,所以,我们应该拒绝冷漠,不仅要拒绝冷漠,我们还应当化冷漠为温暖! 那么,什么又是温暖呢?我前天在新闻早晚报看到了这样一则信息:近日,邵阳城管救醒晕倒买菜的老农,并垫付药费。这一消息引发众网友齐呼“社会太需要这样的城管哥了”!我们从这则消息不难看出,这则消息发散得十分迅速。为什么会如此迅速?众网友为什么会有如此激烈的呼声?仅仅是因为这件事情真的很重大么?不是的,从众网友的呼声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因为我们缺少这种温暖,同时也需要这种温暖,渴望这种温暖。我认为,当我们渴望某种事物的时候就应该主动去追求,大胆的去做。而且,我们应该主动付出,让他人感受到你的真诚,感受到你的温暖。这样,你才会得到你想要的。 其实要温暖他人很简单,温暖就是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和别人一同度过难关。温暖就是在别人口渴的时候,你主动给别人一杯水解渴,仅此而已。什么是温暖?真正的温暖不是身体感觉不寒冷,而是让你的温暖暖入人们的心灵深处。让我们一同呼吁爱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温暖他人,传递温暖。从自己做起。古人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不是就是指什么样的人看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就能看到什么样的人和事呢?也许,是自己先冷漠了,先胆怯了。但我相信,当我们敞开自己的心,怀着爱的心情,带着你的温暖,微微地笑着,用你的真心换取别人对你的信任。尽管我们个人所做的都是那么地微不足道,如同那黑暗中的蜡烛,是那么地弱不禁风。但是,它依然是最耀眼的光。是什么风都吹不灭的永恒的爱心之光。当我们所有的蜡烛都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我坚信,它的光辉就可以耀过天上的星辰,我们的温暖会如同阳光一样温暖着每一人心灵深处那冰冷的土地。因为那是我们共同的爱心的结晶。我相信,我们的温暖会正如诗人杨万里所说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让我们所有的师生一起用一双温暖的手捧起一颗温暖爱心去温暖他人,感动他人,化冷漠为温暖。我相信,有你的加入,这颗爱心将更加温暖,更加耀眼,更加具有感染力,更加充满力量。温暖他人,从自己做起,让我们拥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一双搀扶他人的双手,让这路上再没有摔倒的弱者,没有奔走冷漠的人;让我们都去传递自己的那一份爱,那一份温暖。拒绝冷漠,传递温暖。 最后,祝所有同学学习进步,领导、老师们工作顺利! 谢谢!

超然冷静下的温情与忍耐-论余华小说-活着-的生命启示.pdf

2009 年 02 月今日南国NO.02,2010 (总第 148 期)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Cumulatively, NO.148) 超然冷静下的“温情”与“忍耐” —论余华小说《活着》的生命启示 高圣华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重 庆400715) [ 摘要 《]活着》是余华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最为珍贵的作品之一,小说通过自言自语式的叙述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充满了“温情” 与“忍耐”的人性世界,在那里我们看到了比死亡更珍贵的活着。 [ 关键词 ]活着;温情与忍耐;生命启示 [ 中图分类号 ]I2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3-1190-(2010)02-0143-02

在余华所著三个长篇小说里,《活 着》无疑是余华 90 年代最为成功的作品 之一,他自已也曾指着《活着》说:“我感 到自已写下了高贵的作品”,小说内容一 改前期迷恋血腥与暴力的话语特征,转 而过渡到给读者呈现一个充满着温情与 忍耐的人性世界。如果把余华的作品作一次简单的梳理,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 到这样一个事实,对于他前期的作品只 能说关注的是现实本身,而并非文学所 承担的“现实”。从《现实一种》、《一个地 主的死》、《我没有自己的名字》、《十八岁 出门远行》等作品里都可以看出余华在 小说创作上对于现实的狭隘性。这些作 品反映在现实上就是简单叙述,并未达 到从文学层面上对于现实的解剖和救 治,因此,在文学意义上的现实就显得滞 后了许多。到了 90 年代,余华在前期的 创作基础上进一步对自己完善,他在写 作上的潜心思考有了很大的突破。“不久 以后,我注意到一种虚伪的形式,这种形式使我的想象里重获自由,犹如田野上 的风一样自由自在,只有这种写作对我 来说才如同普鲁斯特所说的有益于身心 健康。”由此,余华在写作上寻求着一种 突破的方式,从先锋的“反叛性”里向着 更为宽广的方向发展。他对于现实的思 考也从一个较低的层面向着更高的层面 迈进了。如同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所言: “在文学想象力视觉部分形成过程中融汇了各种因素,对现实世界的直接观察, 幻境和梦境的变形,各种水平文化传播 的比喻性世界和对感情经验的具象化, 凝练化与内在过程,这对于思想的视觉 化的文字表达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卡 尔维诺所说的“意义”自然是对于“文学 于现实的意义”。此时的余华在写作上已 经变得相对成熟了,他不再像过去仅仅 局限于准现实,而是从人类精神层面上 来叙写现实的病痛。在《活着》中文版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