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学生媒体接触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媒体接触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媒体接触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媒体接触情况调查报告

. 1 大学生媒体接触情况调

查报告

为了了解大学生媒体的接触情况,以及他们对于媒体的需求情况,我们特别针对商业大学学生关于媒体接触情况做了此次的调查分析

前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媒体越来越影响我们的生活,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媒体为我们带来各种各样我们想要了解的信息,当代大学生可以说是站在媒体潮流的最前端,他们是以后社会的主流,是将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对于媒体的态度直接会影响将来媒体的发展方向,所以媒体需要对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媒体接触习惯以及态度做一定的了解,为其制定一套市场竞争发展计划,并促进其改进不足,维护其市场占有率。因此,为了了解大学生媒体的接触情况,以及他们对于媒体的需求情况,我们特别针对商业大学学生关于媒体接触情况做了此次的调查分析,希望通过这次调查来找到一些对于媒体的策略改进有所帮助的信息。

目录

调查背景 (3)

调查分析 (4)

结论 (9)

附件 (9)

商业大学学生媒体接触情况调查表 (9)

调查背景

本次调查始于2015年8月24日,截止于2015年8月31日,在为期一周的时间,我们通过发放网页问卷(问卷星)来对商业大学的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至2015年8月31日,一共有一百五十人提交了调查问卷,我们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样本的可靠性与多样性,但由于种种不可避免的原因,导致了调查对象的不均衡,,不过考虑到大学生在校园接触的媒体基本相同,所以调查对象的失衡对于我们此次调查分析的影响比较小,因此我们并没有针对这样的情况进行分层研究。

调查对象的年级和性别比例为:

年级:大一(23.1%)性别:男(44.7%)

大二(41.2%)女(55.3%)

大三(17.9%)

大四(17.8%)

从这两个资料来看,参与此次调查的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通过发放网页问卷的形式,调查对象都是主动去参与调查的,并不存在被动接受调查的情况,因此可信度很强,而且并不局限于一个领域(比如同学院、同年级、同性别等),这样也增加了此次调查的多样性。

调查分析

一、媒介接触强度依次为: 网络、报纸、广播、电视

问卷要求以最近一周为例,提供相关情况。从(图1)数据中我们看到,四大媒介学生网络的接触率最高,占到93.8%,报纸的接触率为93.6%,接下来依次是广播(58.6%)、电视(47%)。在选择“每天接触”的媒介中,报纸的比例最高为43.9%,网络43.5%,两者差别不大,其次是广播(15.7%),电视(8.4%)。由此可见,网络和报纸已经成为商业大学大学生接触的主要媒介形态,同时广播媒介的接触率也比较高,电视由于条件的限制接触率在四大媒体中最低。二、现在接触的广告对大学生的购买行为影响重大

这也基本验证了我们最初的设想,大学生群体对于广告信息的接收倾向于肯定积极的态度。在回答“现在接触的广告对现在及今后购买行为的影响”时,认为“影响很大”的占21.8%,“有点影响”的占45.7%,两项之和为67.5%,大学生认为广告对自己的影响绝大多数是倾向于肯定和积极的态度。认为“没有影响”的比例为

25.6%,倾向于负面态度的被调查者仅占6.8%(图2)。

三、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最佳媒介组合: 报纸+广播

我们这次主要考察了大学生经常接触的五种媒介,即网络、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从统计上来的数据看,网络虽然接触率最高,但广告传播的效果在这个群体中却受到了限制。相比较其他媒体广告而言,大学生对待网络广告的态度普遍倾向于消极。

图3中我们可以看到,当问及“碰到网络广告时,你通常会怎样?”时,选择自动过滤(23.7%)和立刻关掉(61.1%)所占的比率非常高,两项之和为84.8%。相比较而言,报纸广告在大学生群体中拥有很高的阅读率,选择“从不阅读”的比例占17.7%,表示会“仔细阅读”的为4.2%,“浏览标题”占29.3%,“简单看看”的比例最高为48.8%,后两者之和比例为78.1%。大学生对待广播广告的态度更加中立一些,表示“无所谓”的34%,“比较喜欢”

29.4%,“非常喜欢”5.3%。同时广播是个人化媒介,在高校中拥有稳定的收听人群。因而,采用“报纸+广播”的媒介组合,不仅可以提高广告的到达率,增加广告暴露频次,更重要的是广告信息易于被大学生群体所接受。

四、商业大学大学生广播媒介接触及其主要发现

1.音乐和新闻类广播频率最受大学生的欢迎

2.流行音乐、点歌和新闻节目可谓风骚尽领(图4)

商业大学大学生最喜欢收听的节目类型是流行音乐、点歌,最高为85%,其次是新闻节目66.9%。与前面的广播频率相对应,音乐和新闻节目无疑是攻占大学生心理的两大法宝。在深度访谈中,我们发现,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具有更高的节目忠诚度,一方面表现为收听时间较长,另一方面体现在参与度上,特别是在点歌类节目当中,女性通过与主持人直接交流的现象十分普遍。接下来依次是广播剧、小说连播(28.2%)、体育(27.6%)、古典音乐(25.5%)、谈心类(24.1%),这可以说广播节目的“第二梯队”。数据显示,大学生对法制、科技教育和曲艺节目的兴趣不大。

3.听广播最主要目的: 休闲娱乐和了解新闻(图5)

大学生阅读报纸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国外新闻”,而把广播则更多地当作一种娱乐媒介,是他们平常“休闲娱乐”的主要工具,由此我们也不难知道为什么音乐节目倍受青睐。大学生收听广播的目的依次为“休闲娱乐”(79.8%)、“了解国外新闻”(59.9%)、“了解各类知识、增长见闻”(37.4%)、“消磨时间”(32.5%)、“获取生活信息”(30.1%)。在“休闲娱乐”、“消磨时间”、“获取生活信息”方面,女性分别超出男性10.6、4.5、13个百分点,而在“了解国外新闻”上,男性要超出女性14.3个百分点。大学生在以“了解各类知识、增长见闻”为目的收听广播的比例上差别甚微。

4.收听时段: 22:00~24:00间收听率最高(图6)

大学生的媒介接触有自身的特点,这是由他们生活的环境所决定的。大学生不仅要接触大量最新的信息,满足自己多方面的需求,另外还要应付每天的学习。从收听时段来看,有几个时间段特别值得关注,早上7:00~9:00(20.7%)、中午11:00~13:00(21.1%),这两个时段拥有较高的收听率。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从下午13: 00开始收听率逐渐下降,至16:30~17:30区间跌入最低谷(4.8%)。随

后开始上升,至18:30~20:30区间基本接近早上和中午黄金时段收听率,为18.3%。22:00~24:00则达到全天收听率最高峰66%。5.每次收听广播节目时间1~2小时最为集中(图7)

调查显示,商业大学大学生每次阅报时间10~30分钟占

41.4%,30~60分钟占30.9%,平均每周花在报纸上的时间为4.01小时。由此可见,报纸是属于快速阅读型的消费。相比较而言,广播则是深度接触媒介。有36.6%的听众收听时间在“1~2小时”,有14.1%的听众在“2~3小时”,“>3小时”的听众有6.9%。每次收听广播节目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听众超过半数,占57.6%。大学生比较喜欢广播媒介,并且收听时间一般较长,有着稳定的收听习惯,他们对待广播广告的态度也倾向宽容和积极,因而在媒介组合中考虑报纸和广播的结合无疑会放大广告传播的效果,为企业培育潜在市场,创造新的商机。

结论

通过此次针对商业大学学生媒体接触情况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在这样的一个大学生群体中,他们对于媒体已经相当的了解和重视,媒体是大学生了解各类有关学习和生活的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其已经是大学生平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作为处在媒体潮流最前端位置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足够先进,对于媒体的选择也足够理性,一方面他们认为网络媒体的可信度较低,但是他们对于网络媒体的接触却又是最多的,这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善于抓住媒体的优势,选择媒体时会倾向于选择使用方便、信息量大、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他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与行为模式等也深受影响。如何驾驭和把握新媒体的两面性,加强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引导,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为教育和管理服务,是当前高校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素养教育影响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交往方式,拓展了他们的视野、思维空间和学习阵地。新媒体具有信息资源丰富、交流快捷便利、主体自由平等、娱乐时间碎片化、选择与使用个性化等特点,可以使学生更好更快地获取知识和学习方法,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可以更好地从事各类社会工作,发挥自己的潜力,展示自我;拓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独立人格的形成。 新媒体在为大学生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一方面,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十分繁杂,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选择信息的能力、是非辨别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如果接受大量不良信息,必然影响到他们的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这些问题对高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二、运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探索 加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是推动大学校园健康发展、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需要,也是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新媒体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体现社会信息化进程的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要求,传播先进文化和弘扬主旋律,全面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承担着教育和培养学生的重任,承载着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功能,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情况,探索与新媒体时代相适应的教育方法与策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能力,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1.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媒介分析、判断能力与运用能力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①实际上,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比较欠缺,比如媒介相关知识及运用能力不够、媒介批判能力欠缺、媒介行为失衡、媒介道德水平有待提高、自律意识薄弱等。而高校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也缺乏应有的重视,除了新闻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的相关教育外,非新闻专业的学生难以参与其中。 事实上,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对于非新闻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他们认识、利用、评价媒介的能力。第二,对于新闻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培养他们对新闻职业的认识包括职业道德等。②对于占绝对多数的非新闻专业学生而言,高校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提高广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呢?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能力。第二,学习媒介信息传播的知识和技巧,提高大学生运用媒介的能力。第

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报告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征。近两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媒体在业界的繁荣也使得学界对其研究进一步加强,2005年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关于此论题的文章有数十篇之多,这些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分析。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媒体”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1.媒体个性化突出:由于技术的原因,以往所有的媒体几乎都是大众化的,而新媒体却可以做到面向更加细分的受众,可以面向个人。个人可以通过新媒体制定自己需要的新闻。也就是说,每个新媒体使用者最终接受到的信息内容组合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这与传统媒体只能被动地阅读或者观看毫无差别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 2.选择性增多:从技术层面上讲,在新媒体那里,人人都可以接受信息,人人也都可以充当信息发布者,用户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播放音乐,同时发微博,还可以对信息进行检索,充分满足了信息消费者的细分需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更受关注。 3.表现形式多样:新媒体形式多样,各种形式的表现过程比较丰富,可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做到即时的、无线的扩展内容,从而使内容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大众的面前,理论上讲,只要满足计算机条件,一个新媒体即可满足全世界的信息储存需要。除了大容量之外,新媒体还有“简易搜索”的特点,查找以前的内容非常方便。 4.信息发布实时:与广播、电视相比,只有新媒体才真正具备无时间限制,随时可以发布信息而且全部免费发布。 而处于新时代,和新媒体打交道已经称为了新一代大学生每天必干必做的事情。每天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吃饭、走路、逛街...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摆弄着手机,聊QQ、发微薄、看新闻等。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更好的迎合了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同时满足随时随地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

大学生媒介接触习惯调查报告

大学生媒介接触习惯 调查报告 摘要 本调查报告是对中国海底捞大学生在校生媒介接触习惯的调查成果。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接触媒介的主要途径是互联网和手机,绝大部分同学每天接触媒介都在一小时以上,接触动机主要是了解国内外新闻、娱乐消遣、聊天交友、学习需要,接触的内容主要包括新闻资讯、娱乐八卦、电影音乐、就业信息、体育资讯等。大学生在接触媒介时最主要考虑的是媒介所发布消息的可信度,信息量、时效性、娱乐性、便捷性等也都是大学生选择媒介的重要因素。电视、报纸这两种媒体是最值得信任的,信息鱼龙混杂可能是互联网

和手机被大学生接触最多却不最被信任的主要原因。媒介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带来了比较大的帮助,且主要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观点、人际交流和知识结构等方面。此外,大学生作为一个素质较高的群体,对媒介有着比较深入全面的认识,接受媒介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批判能力。 关键词:媒介接触习惯问卷调查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调查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调查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调查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调查时间及对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调查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调查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结果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媒介接触途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媒介接触时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媒介接触动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媒介接触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媒介接触标准和信任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媒介接触对个人生活及思想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对媒介的批判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对李克特量表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调查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大学生媒介习惯缺陷.................................................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相关对策和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摘要:大数据而今已经成为了人们备受关注的热点,它给商业经济领域、制造领域、医疗卫生等领域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新闻的来源、新闻的发布、新闻的传播以及新闻的权威四个方面描述了大数据对新闻传播产生的影响,并分别提出新闻媒体在大数据下的应对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新闻传播 大数据在各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传媒业也不能独善其身。大数据下的新闻传播媒体发展迅猛,不断占领传统媒体的市场,对传统新闻传播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 一、新闻来源的丰富性 传统媒体中,新闻来源于专业记者和个人或机构组成的通讯员。由于人力和资源的有限,专业记者和个人组成的通讯机构无法全面迅速地获取形形色色的新闻信息,使得新闻的来源既费时又稀缺。 大数据时代,资源、网络、移动设备的发展,每天产生的数据资源数量高达TB、PB,ZB,甚至是YB,为新闻来源提供丰富素材。如今,网络也已成为发现许多新闻线索的第

一平台,其中,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社交媒体,更为新闻媒体发布新闻提供了丰富的新闻来源。新浪微博的热门微博和热门话题就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它每时每刻监控着微博平台,采集用户评论次数、转发次数、点击次数的博文和话题,最后及时把热门微博和热门话题通过微博平台发布于公众。 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来源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必须改变通过专业记者与通讯员单线联系获取新闻线索的方式,利用新技术、新媒体,采用新方法和途径对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管理。第一,新闻媒体应成立专门的数据和信息采集部门。数据、信息采集部门人员利用网络和智能终端随时关注微博、贴吧、论坛等各种社交新媒体上大众发布的、评论的与本地区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然后,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处理,形成新闻线索。第二,新闻媒体应开设自己的微博、微信、QQ、等社交媒体官方账号。新闻媒体应利用这个平台联系大众、引起大众关注,发动大众提供新闻线索。第三,新闻媒体可建立自己的QQ或微信群。加强不同部门之间与同部门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同通讯人员建立紧密联系,及时获取新闻线索。 二、新闻发布的时效性 传统的新闻媒体主要为纸质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纸质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信工1002班 周岸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作为平台,以有线和无线作为传送方式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媒体形态。互联网和手机是大学生常常接触的新媒体。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强烈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群体。在现代大学生的生活中,新媒体已经逐渐展示了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但是新媒体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1.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带给了大学生较之传统社会更为丰富的生活资讯。任何地方的信息,大学生都可以使用网络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并进行分析整理,从而作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新媒体技术帮助大学生更为快捷地掌握生活技能,为大学生们带来了生活的便捷;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际领域,加强了他们的人际交往;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有别于现实生活的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大学生容易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建立现实生活中可能没有找到的自信。 另一方面,对新媒体的依赖减少了大学生现实生活和交往的时间,从而疏远了现实群体,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网络信

息更新变化过快,导致大学生接受信息及时却反思太少,增大其心理压力;虚拟世界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一方面他们是网上交流高手,用各种浪漫且幽默的方式与许多陌生人打交道,另一方面在现实中却沉默寡言,甚至害怕与他人进行感情的交流。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淡漠,使他们感到孤独、苦闷、焦虑、压抑。网络犯罪和网上交往不道德行为的增多,也会使大学生觉得交往安全感下降,产生多疑、恐惧、防范等心理;长时间使用新媒体,还会引起一系列不健康或亚健康疾病。 2.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一方面,新媒体技术以其快捷、广泛性极大地拓展了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和容量,尤其是新媒体的信息共享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有很大的作用,能够帮助大学生尽快了解所学专业领域最前沿的知识与信息,有助于专业知识结构的合理构建;能够开阔青年学生的视野,拓展其知识面,学习和掌握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依靠书本和老师传授的学习模式,基于计算机或者在线的网络教学使得课堂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新媒体比如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交流的机会,不再是基于课堂讨论的局限,可以在论坛和博客上和全世界的朋友一起研究交流。新媒体可以使青年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就业需求,从而根据就业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体系以适应压力渐大的就业竞争。

大学生自媒体行为的问卷调查表

自媒体与自媒体大学生行为的问卷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是重庆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课老师,为了了解自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程度及使用现状,我们拟定了以下关于“自媒体与大学生自媒体行为”问卷,回答没有对错,我们也将对所有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处理结果客观、公正、保密,因此,对相关的问答内容同学们可以放心回答。请同学们务必认真阅读、如实回答,以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衷心感谢大家的参与合作! (备注: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等网络社区。) 一、您的情况(请在对应圆圈划勾) 1.您的性别 ○男○女 2.您的所在年级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3.你的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群众 二、使用自媒体的基本情况(请将对应圆圈涂黑) 1.您知道自媒体么 ○知道○不知道 2.你所知道的自媒体平台包括(可多选) ○微博○博客○微信○贴吧○论坛○校园BBS 其他 3.你使用最频繁的自媒体平台是 ○微博○博客○微信○贴吧○论坛○校园BBS 其他 4.您认为最便于您自己使用自媒体平台的工具是 ○台式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其他智能设备5.您使用自媒体多久了 ○ 1年以内○ 1-2年○ 2-5年○ 5年以上 6.您每天登录自媒体的时间为 ○ 1小时以下○ 1-3小时○ 3-5小时○ 5小时以上

7.您最喜欢的自媒体功能是 ○评论○关注○转发热门话题 ○可能感兴趣的人○私信○收藏 8.您使用自媒体的主要目的是 (可多选) ○发布信息○获取资讯○社会交际○宣泄情感 ○打发时间○其他 9.您在自媒体平台上主要会关注什么信息(可多选) ○时事新闻○生活悠闲○时尚美容○体育新闻○旅游资讯○星相、心理测试○娱乐新闻○趣味笑话○家人、朋友、同学的生活动态 其他 10.您常用的自媒体工具中有多少个自媒体客户端 ○没有○3个以下○ 3-5个○ 5个以上 11.您是否会通过常用的自媒体工具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信息 ○会○不会 12. 您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可多选) ○个人原创○原文转载○评论转载○点赞关注 13.您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的信息主要包括(可多选) ○生活感悟○时事热点○娱乐八卦○旅游资讯○生活休闲○体育赛事评论○游戏信息○家人、朋友、同学的生活动态 其他 14.您使用的自媒体平台主要的交流对象是(可多选) ○家人○朋友○老师同学○陌生人 15.您会通过自媒体平台关注社会热点吗 ○经常会○偶尔会○不会关注 16.您会对您在自媒体平台上关注的社会热点进行评论吗 ○经常会○偶尔会○只是浏览,不会评论 17.您认为自媒体对你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可多选) ○知识结构○观点思维○与人交流 ○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影响○道德观念 ○法制思维○其他 18.您对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观点是(请如实填写)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以人人网为例 一新媒体的概念 现在,对新媒体,各界还没有一个统一认可的概念。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上海戏剧学院陈永东教授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及各种应用形式,主要有互联网媒体、掌上媒体、数字互动媒体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认为:“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认为:“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新媒体的概念是相对的,多层次的。从传播的不同角度出发,会得出不同的定义。概括说起来,就传播的介质形态而言,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上的,以及其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触摸媒体等。他们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二新媒介的特点 1.灵活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同样,身处其中的大学生也不能例外。大学生在应付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之余,他们的时间和精力都十分有限。而新媒体因其快速便捷的特点,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能够将信息有效地传达给他们。如在像等车这样的零碎时间里看看手机短信、利用手机上网、在寝室上网等。 2.交互 通过传统媒体获得信息往往是单向的。而通过新媒体人们往往即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布传播者。如我们组的调查问卷中,通过人人网发布和分享信息的的比例分别为67%和84%。 3.科技含量高 新媒体具有移动、便捷、数字化等特性,其运用各种具体传播形式,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更加形象生动感性地进行信息的传播。这些特点更易被大学生接受和喜爱。 三新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新媒介广泛的信息来源,为大学生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传播的全球性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在受时空的限制。这有利于大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多角度的信息资源,有利于他们了解社会、世界的各个方面。相对于传统时代的大学生,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大体上而言,眼界、思维都要开阔和开放一些。在我们组的问卷调查中,将人人网用于资讯和学习的

大学生媒体接触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媒体接触情况调 查报告 为了了解大学生媒体的接触情况,以及他们对于媒体的需求情况,我们特别针对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关于媒体接触情况做了此次的调查分析

前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媒体越来越影响我们的生活,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媒体为我们带来各种各样我们想要了解的信息,当代大学生可以说是站在媒体潮流的最前端,他们是以后社会的主流,是将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对于媒体的态度直接会影响将来媒体的发展方向,所以媒体需要对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媒体接触习惯以及态度做一定的了解,为其制定一套市场竞争发展计划,并促进其改进不足,维护其市场占有率。因此,为了了解大学生媒体的接触情况,以及他们对于媒体的需求情况,我们特别针对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关于媒体接触情况做了此次的调查分析,希望通过这次调查来找到一些对于媒体的策略改进有所帮助的信息。

目录 调查背景 (3) 调查分析 (4) 结论 (9) 附件 (9)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媒体接触情况调查表 (9) 调查背景 本次调查始于2015年8月24日,截止于2015年8月31日,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我们通过发放网页问卷(问卷星)来对哈尔 滨商业大学的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至2015年8月31日,一共有一百五十人提交了调查问卷,我们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样本的可 靠性与多样性,但由于种种不可避免的原因,导致了调查对象的不 均衡,,不过考虑到大学生在校园内接触的媒体基本相同,所以调 查对象的失衡对于我们此次调查分析的影响比较小,因此我们并没 有针对这样的情况进行分层研究。 调查对象的年级和性别比例为: 年级:大一(23.1%)性别:男(44.7%) 大二(41.2%)女(55.3%) 大三(17.9%) 大四(17.8%) 从这两个资料来看,参与此次调查的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通过发放网页问卷的形式,调查对象都是主动去参与调查的,

浅谈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融合

41 融合与发展·研究浅谈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融合 摘 要: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交网络更加密集,新媒体的融合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成为媒体行业发展的主流。新媒体融合有利于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引导的影响力,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和拓展传统媒体的发展平台。目前,新媒体的发展主要是视觉传播多元化,信息传播定制化,移动化程度高和社交互动性强。推动新媒体融合,需要转化大数据思维,培养复合型采编人才和整合营销策略,从而更好地迎接信息化、数据化的全媒体时代。 关键词:新媒体;大数据;新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8)11-041-02DOI:10.19483/https://www.sodocs.net/doc/377710005.html,ki.11-4653/n.2018.11.002 文/姜贵欣 引言 在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势在必行。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并且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新媒体融合的过程和趋势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张苏秋、顾江[1]指出,新媒体融合主要表现在内容融合、渠道融合和运行机制融合。胡占凡[2]指出,媒体融合是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是一场存量改革,是一系列涉及体制机制、利益调整等深层次问题的深刻变革,要求从框架结构、制度设计、运转方式、产品呈现渠道和终端上进行整体革新。陈寿富[3]从媒体融合的精细化定位角度指出,新媒体融合的策略要注重系统思维,明确目标受众,精算成本和释放新体特质。梅宁华、支庭荣[4]指出,媒体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有些融媒体平台的建设尚不成熟, 平台之间融合性还比较弱, 平台内部不同传播介质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和矛盾;体制机制没有及时改革等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新媒体融合的优点和现状,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展开,以期有可行之处。 1.大数据概念及特点分析 1.1概念 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既不是产品,也不是技术,更重要的是一种现象。在互联网时代,用户为信息库的不断注入,信息的累计,形成海量的信息资源,基于互联网平台,数据不断为人类所利用,并且总结相关规律,是宝贵的信息资源。本文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融合,在大数据时代,新媒体迎合用户需求,冲击传统媒体,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之举。1.2特点 大数据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在于数据量增多,各种工具的使用,移动客户端的应用使得数据的产生和收集比以往更加便利,新媒体的发展也伴随信息收集的高效不断完善;数据的种类更加繁多,不仅有文字,还有音频、视频、图片等,这些都构成大数据;流通速度加快,数据的存储、挖掘以及获取有效信息的速度比以往更加便捷,得益于工具智能化的改进;数据的价值密度降低,随着数据数量的增加,信息的价值并没有成正相关增加,一些信息鱼龙混杂,对新媒体的发展带来挑战。 2.新媒体融合的优点 2.1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引导的影响力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方式都发生巨大的变化。新媒体借助手机客户端等,不断覆盖信息传播的途径,用户习惯碎片化的快速阅读,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更大限度地占据用户市场。新媒体信息传播注重时效性,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受到影响。传统媒体在长期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受广电总局的管辖,内容的权威性被用户所认可。推动新媒体融合,由于进一步激发传统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同时,融合新媒体高效便捷的优势,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导向。 2.2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 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是单向的,仅仅是向用户传递信息,对于用户的需求,观众对于信息的反馈,媒体处于封闭状态,与观众的互动较少。新媒体的信息传递,更重要的是形成传递的闭环。新媒体融合,既保持传统媒体信息传递的主要功能,又将观众的需求和节目的互动结合,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观众借助新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参与到节目过程中,活跃节目气氛,提高节目收视率。打破传统媒体信息来源单一的弊病,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每一个用户都成为信息的收集者,拓展信息来源渠道。 2.3拓展发展平台 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当下媒体发展的主流,越来越多的媒体借助微信、微博和客户端不断拓展发展平台。传统媒体的发展囿于电视传播,但是,

自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自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集中并融合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等多项技术的自媒体也有了迅速的发展,对广泛的民众和社会各群体产生了影响。而受其影响最为深刻的群体为社会群体中最活跃的一部分——青年大学生群体。本文总结了自媒体对青年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旨在趋利避害,帮助青年大学生在自媒体环境下健康成长。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影响 一 .自媒体的概念 现在,对自媒体,各界还没有一个统一认可的概念。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上海戏剧学院陈永东教授认为:“自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及各种应用形式,主要有互联网媒体、掌上媒体、数字互动媒体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认为:“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认为:“自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自媒体是指个人或机构组织在任何时间、地点,以任何方式访问网络,并通过网络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看法、自身新闻的一种途径和即时传播方式。自媒体的主要类型包括博客、播客、微博、个人空间、微信等。自媒体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这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但其信息良莠不齐、可信度低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的思政治教育方法及内容带来了冲击,当前探索一条适应自媒体要求的教育路径,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自媒体的概念是相对的,多层次的。从传播的不同角度出发,会得出不同的定义。概括说起来,就传播的介质形态而言,自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上的,以及其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触摸媒体等。他们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二 .新媒介的特点 1.灵活便捷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同样,身处其中的大学生也不能例外。大学生在应付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之余,他们的时间和精力都十分有限。而自媒体因其快速便捷的特点,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能够将信息有效地传达给他们。如在像等车这样的零碎时间里看看手机短信、利用手机上网、在寝室上网等。 2. 人人都是发布者。 与传统媒体不同,自媒体大幅度降低了内容创建和发布的门槛。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发布者,传播的途径从单中心化向多中心化演变,传播方向则由单向演变为多向。 3. 个性化、自由化。 自媒体实现了以人为本,创造了一个更简便的信息发布传播平台。用户既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与传播者,影响一大批受众;也可以选择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来源,信息经过不同受众的不同组合,便成为了个性化的“报纸” 4. 科技含量高 自媒体具有移动、便捷、数字化等特性,其运用各种具体传播形式,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更加形象生动感性地进行信息的传播。这些特点更易被大学生接受和喜爱。 5. 传播内容可信度低。 正面的自媒体信息可以让受众得到启发和帮助,但网络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免责性,部分人为了获取“眼球效应”或牟取利益发布错误信息或虚假信息,导致自媒体的信息驳杂、真假难辨,大大增加了获取有用信息的难度。 三 .新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新媒介广泛的信息来源,为大学生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传播的全球性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在受时空的限制。这有利于大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多角度的信息资源,有利于他们了解社会、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与接触情况调查分析知识交流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与接触情况调查分析 【摘要】“新媒体”一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早已数见不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与所谓的“新媒体”息息相关。但是,当人们被问及什么是新媒体时,绝大多数人显得很迷茫,不知如何诠释。即使少数自认为知道的,事实上也只是一知半解而已。本文对新媒体的使用现状、影响新媒体使用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对当代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与接触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调查分析 1 新媒体概述 随着媒体历史发展的阶段不同,学术界对新媒体的概念界定也有所不同,到目前为止,仍没有确切的定论。新媒体的概念,最早在1967年由美国CBS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提出。当时,新媒体这一概念是指区别于传统印刷媒介的电子媒介,如广播、电视、电影等形式。如今,笔者经过对媒体的研究、大量市场数据分析,以及纵观业内对新媒体认识看法,结合消费者的观点,总结出新媒体相对准确的定义。 必须对新媒体“新”的体现之处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笔者认为,新媒体的“新”主要体现在技术上革新、形式上革

新及理念上革新。在此基础上,新媒体就必须具备以下四点:Value价值、Originality原创性、Effect效应和Life生命力。 最后,必须明确新媒体的基本类型。第一,就其理念而言可分为:细分受众类的,如楼宇媒体、社区媒体、医院媒体、娱乐场所媒体、手机短信彩信手机报媒体等;相对广众的,如公交视频、地铁视频、卖场视频、人口聚集处互动网络媒体终端机等。第二,就其形式而言:室外媒体,楼宇、社区视频等均在此列;也有无线形式的,如彩信、手机报、网络。第三,就其关注度区分:有强制性关注的,如楼宇、电梯、短信等;有选择性关注的,如微博、网络互动、电视购物等。 2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和接触现状 为了解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和接触现状,笔者以问卷形式对11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然而,不得不提的是,为了响应本课题的研究,笔者抛弃了以往传统的纸质调查问卷,而是借QQ、微信、人人等现下大学生普遍使用的网络交际工具开展“问卷星”调查。 首先,由调查结果可见,当被问及“你经常使用的媒体是什么”时,80.36%的大学生选择的是网络,而手机(手机报)以75%的比例成为仅次于网络的第二热门选项。也许有读者会对这些数据产生疑问,在此笔者须申明一点,本题是一道多选题,而下图就是针对此题作出的分析。

大学生媒体接触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大学生媒体接触情况调查报告

————————————————————————————————作者:————————————————————————————————日期: 2

为了了解大学生媒体的接触情况,以及他们对于媒体的需求情况,我们特别针对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关于媒体接触情况做了此次的调查分析

前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媒体越来越影响我们的生活,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媒体为我们带来各种各样我们想要了解的信息,当代大学生可以说是站在媒体潮流的最前端,他们是以后社会的主流,是将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对于媒体的态度直接会影响将来媒体的发展方向,所以媒体需要对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媒体接触习惯以及态度做一定的了解,为其制定一套市场竞争发展计划,并促进其改进不足,维护其市场占有率。因此,为了了解大学生媒体的接触情况,以及他们对于媒体的需求情况,我们特别针对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关于媒体接触情况做了此次的调查分析,希望通过这次调查来找到一些对于媒体的策略改进有所帮助的信息。

目录 调查背景 (5) 调查分析 (6) 结论 (9) 附件 (9)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媒体接触情况调查表 (9) 调查背景 本次调查始于2015年8月24日,截止于2015年8月31日,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我们通过发放网页问卷(问卷星)来对哈尔滨商业大学的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至2015年8月31日,一共有一百五十人提交了调查问卷,我们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样本的可靠性与多样性,但由于种种不可避免的原因,导致了调查对象的不均衡,,不过考虑到大学生在校园内接触的媒体基本相同,所以调查对象的失衡对于我们此次调查分析的影响比较小,因此我们并没有针对这样的情况进行分层研究。 调查对象的年级和性别比例为: 年级:大一(23.1%)性别:男(44.7%) 大二(41.2%)女(55.3%) 大三(17.9%) 大四(17.8%) 从这两个资料来看,参与此次调查的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通过发放网页问卷的形式,调查对象都是主动去参与调查的,并不存在被动接受调查的情况,因此可信度很强,而且并不局限于一个领

大数据对新媒体传播的影响研究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3) Key words (3) 引言 (3) 1 新媒体的内涵 (3) 1.1 新媒体的概念 (3) 1.2 新媒体的定义 (3) 1.3 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4) 2 大数据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应用 (4) 2. 1大数据的概述 (4) 2.2 大数据在新媒体传播中的重要性 (4) 2.2.1 大数据在新媒体传播上的应用优势 (4) 2.2.2 大数据在新媒体传播上的应用不足 (5) 2. 3 大数据在新媒体传播上的的应用方式 (5) 2.3.1 改善数据获取路径 (5) 2.3.2 优化传播内容 (5) 2.3.3 增强信息安全性 (6) 2.3.4 建立相关法律 (6) 2.3.5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6) 3 促进大数据下新媒体传播发展的对策 (6) 3.1 利用大数据决策运营方向 (7) 3.2 通过数据精准分析用户画像 (7) 3. 3 通过大数据多方位展现数据关系 (8) 3. 4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编辑 (8) 结论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大数据对新媒体传播的影响研究 摘要:大数据的价值已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很大的体现,但我们仍缺乏对大数据在媒体传播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对新媒体领域影响的系统研究。我们分析了新媒体传播的概念及发展现状,探讨和总结了新媒体发展中大数据所起到的作用及其应用中的不足之处,并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我们有必要弄清楚大数据技术在新媒体传播中应用的重要性,明确大数据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应用路径,了解大数据技术在新媒体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并且结合科技发展状况给出提升大数据背景下新媒体传播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大数据新媒体传播 Reseach on the impact of big date on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Student majoring in Printing Engineering Abstract:The value of big data has been greatly reflected in various fields, but we still lack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on media communication, especially in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new media. We analyzed the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the role of big data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and the deficiencies in its application,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First of all,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big data technology in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clarify the application path of big data in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understand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big data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and in the current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we should giv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under big data. Key words: big date;new media;commiunication 引言随着整个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人类社会也迎来了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对于各个产业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加。我国作为一个发展势头迅猛的国家,科学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不断扩展,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大数据作为当前最炙手可热的话题,在信息化社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影响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已经相对广泛。在此背景下,新媒体行业应当积极拥抱大数据技术,进行产业的适当转型,以适应市场的变化,通过融合大数据技术实现新媒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 新媒体的内涵 1.1 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

新媒体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调查分析 引言: 处于新时代,和互联网打交道已经称为了新一代大学生每天必干必做的事了。或者说可以把以前的文盲换个词汇问问新时代大学生是否有互联网盲了。互联网用它的方便快捷、安全、经济、省时、宽松自由等特点迅速俘虏了新时代的心,用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强烈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群体。互联网是新时代下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最有效快捷的放大器。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作为平台,以有线和无线作为传送方式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媒体形态。互联网和手机是大学生常常接触的新媒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以悄无声息润物无声的姿态潜移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对于了解新时代的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认知世界的角度有重大意义,进而对于学校社会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使用新媒体技术的现状及其影响 调查总体上显示出了如下特点:接触时间早,上网时间长,信息获取重要通道,冷眼旁观多参与少,信息浏览较健康等五大特点。 具体阐述如下:大部分大学生在他的初中时期甚至小学时期就开始接触网络。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经济基础的厚实,电子产品迅速普及,几乎人手一3G手机,电子产品大范围普及为大学生使用新媒体技术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使得学生接触新媒体的时间大大提前。新媒体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对于自身从互联网获得信息,一半左右的学生会通过自己的综合判断来得出自己的想法,不是很简单的去相信网上的言论。依赖于用互联网来获取新闻等信息,只是鉴于互联网的信息的及时和信息检索的便捷。但是对于互联网上的一些活动(譬如人肉搜索、恶搞图片、散步虚假或恐怖消息、网上言语谩骂或攻击等行为)采取的多是冷眼判旁观的态度。有骑士透出冷眼,看热看闹的鲁迅笔下无形中提起的脖子的国民(网民)形象。对于不良信息(各种门事件、未删节版)具有选择性拒绝。对于新兴词汇,60%的学生有较清楚的了解,说明时代学生时刻关注网络新动态,做到知道了解却不参与的姿态。对于网络,当代学生报的是什么态度呢?绝大部分的人认为网络是虚拟的,但以诚待人,不自欺也不欺人——害

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

新媒体(New Media)是依托当今社会最新的数字传输技术、互联网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新技术向广大媒介受众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区别于传统的报刊、电话、广播、电影、电视等媒体的新型媒体。〔1〕 大学生社会化是大学生在高校特定的环境和高等教育特定的体系下内化社会规范,学习社会文化,在社会角色的期待下,以特定的行为模式,成长为专门人才,适应和改造社会生活的过程。〔2〕 随着当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时期的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受其影响和冲击更直接、更充分。2011年9月,我们开展了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社会化”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为我校学生,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 一、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状况 如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正以惊异的速度全面融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而当今大学生风华正茂,对新生事物敏感且富有探索的热情,日益成为对大众传媒最为熟悉也最为依赖的年轻的高学历群体。 (一)媒介接触情况层面:互联网与手机成为大学生使用最多的两种媒介 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互联网、报纸、杂志、手机、电视、广播等深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大众媒介中,大学生使用最多的大众媒介是互联网(比例高达98.73%)和手机(高达92.35%),这与以往学者的调查结果有所不同,手机取代了报纸(68.88%)排在第二位。随着3G 时代的来临和手机信息交互功能的日益强大,我们可以预见手机将进一步拉大与报纸等传统平面媒体之间的差距,紧跟互联网,成为日常使用最多的两种媒介。 (二)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参与度和依赖度:以互联网为代表 本次问卷考察了大学生的网龄、上网时间长短和网络使用频率这三个维度来考察大学生的网络参与度。结果显示:在网龄维度方面,被调查学生中仅有3.8%的学生的网龄不到1年,而超过60%的被调查者的网龄在4年以上,这说明大学生普遍在中学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和使用了网络;在上网频率维度方面,调查结果显示75%的学生不确定自己的上网频率但上网间隔时间不长,而15.3%的大学生几乎是天天上网,仅有7.9%的大学生一星期只有一次上网,主要集中在周末等休息时间。根据上面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上网已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几乎每天必做的事情。另外在上网时间维度方面,47.9%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1~2小时,而平均每天有3小时或3小时以上上网经历的大学生比例也有44.9%,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网络参与度高,每周花费在上网方面的时间还是适中的,对使用网络能保持理性的头脑。 对网络依赖度的调查显示:30.1%的学生上网的预计用时与实际用时基本不相同,8.9%的同学完全不相同;只有11%的同学认为自己完全不依赖网络,89%的同学对网络存在不同程度的依赖,其中,“一般依赖”的学生占总体人数的45.9%;当不上网时,46.9%的大学生会觉得没意思,甚至无心做其他的事情。从以上结果来看,大学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高。 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一)新媒体对大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影响 本调查主要通过个性化过程的性格行为、自我认知、人际交往这三个维度来考察。 1、性格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综合评判自己属于中等性格,而综合评判自己性格内向的比例为25%,仅有15.8%的学生明确判断自己性格比较外向。自认为性格内向的大学生中有83.7%的同学经常上网,性格中等型大学生中有56.6%的同学经常上网,而外向型大学生中仅有11%的同学经常上网,这些数字表明,性格外向型大学生的上网频率不是很高,而性格内向的大学生更倾向于上网。 2、自我认知 对“在网络上我可以表现出更加真实的自我,且更加有利于我的个性发展”这个观点,70.9%的学生表示认同,由此看出,大学生把网络视为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在大学生的自我认识与网友对自己的认识的一致性程度方面,43.9%的学生觉得自己的自我认识与网友对自己的认识基本一致,仅有3.8%的学生认为两者很一致,这说明在虚拟世界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沉浸在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之中。 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 薛荣生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 210009) [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 生媒介使用状况调查入手,阐述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最后探讨了结合新媒体提高大学生社会化水平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社会化;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5—0194—02 [收稿日期]2012—09—22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公民教育实践性研究:2010SJB880074)。[作者简介]薛荣生(1976—),男,江苏镇江人。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党务和思想政治教育。 2012年第5期理论观察 N o.5,2012(总第77期) Theoretic Observation S erial N o.77 19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