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建立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的意义和价值

建立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的意义和价值

建立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的意义和价值
建立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古老音乐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探索与创新

———关于建立“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的意义和价值

袁静芳

摘 要:中国古琴艺术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将研究古琴音乐文化数字化采集、存储、保护、整理、管理、共享等环节的关键技术,创建我国第一部音乐数字化服务的标准体系,从而为我国音乐学科与信息学科紧密结合开辟了一个新的园地,探索与推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走向新兴产业的发展途径,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古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音乐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J60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871(2009)04-0031-06

收稿日期:2009-09-15

作者简介:袁静芳(1936~),女,教授。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院长,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专职研究员。项目来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古琴音乐文化研究》(项目编号:07JJD760089),本文为项目的

阶段性成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音乐数字化已

经渗透到中国音乐教学、创作、研究的各个领域,并展示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如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保护和发展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热点问题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的国家,其文化资源积淀深厚,尤其是几千年承传的活态文化传统更是丰富多彩。它们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智慧结晶、思维方式、创造性、想象力和文化意识,因而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然而,目前中国社会也面临着由农耕文化向工业现代化的转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文化传统,面临着急剧消失和流变的威胁。尤其是随着世界经济、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加剧,文化标准化、大众传媒的发展等社会现状,使中国古老的传统音乐文化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打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也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而传统音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许多承载着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优秀音乐品种,正随着历史的衍变而流逝。

在历史发展的总进程中,新旧事物的更替,一部分古老陈旧的文化艺术被鲜活的文化艺术所更替而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但是,一个民族永远不能丢失自己历史文化中的精髓,不能遗忘和抛弃古老文化中最珍惜的那一部分。

中国古琴艺术,不仅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而且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几千年来,古琴艺术一直是中国文人修身养性和完美人格的象征,并以其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而为世人所珍视,其遗存之丰硕堪称中国传统音乐之最。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表演艺术史以及乐器制作史等方面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象征。古琴音乐文化代表着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构成了汉族音乐审美的核心。2003年11月,中国古琴艺术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的27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向全世界展示其音乐精华和文化魅力,古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粹更为世人所瞩目。

?

13?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Journal of the Central Conservat ory of Music

作为最具中国传统音乐典型特征的琴学,在近百年来,有关琴史、琴制、琴论、琴歌、琴谱的文献梳理和学术论证等方面,均有许多实绩和重要成果,其中不少成果具有开拓性、突破性的重要意义,对“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项目的启动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资源。

(一)在琴学资料整理方面:20世纪初,以杨宗稷、周庆云为代表的一些琴家学者,为琴学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出现了《琴学丛书》43卷(舞胎仙馆刊本,1911—1931),《琴史补》等专著。特别是50年代以来,查阜西对中国琴学发展的重要贡献更是有目共睹。当时在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和中国音乐家协会的组织领导下,由查阜西领衔,北京古琴研究会的琴家和全国各地的琴家会同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编纂整理了大量的琴学文献。比较重要的成果有:《琴曲集成》(中华书局,1—17册,1963—1994)、《存见古琴曲谱辑览》(查阜西编纂,音乐出版社, 1958)、《存见古琴指法谱字辑览》(查阜西编纂, 1—17册,油印稿,1958)、《历代琴人传》(查阜西编纂,油印稿,1961)、《传统的造琴法》(查阜西主编,油印本,1957)、《传统的造弦法》(查阜西主编,油印本,1957)、《琴论缀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1—5集,油印本,1962—1983)等。其中24卷本《琴曲集成》在查阜西具体组织领导下,已于20世纪50年代编辑完成并陆续出版,这是琴学在20世纪发展的一项重要系统工程,对未来琴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查阜西先生在五、六十年代还撰写了大量的琴学随笔和音乐文字,这些连同他以往撰写的音乐文章都集中编纂在《查阜西琴学文萃》(黄旭东等编纂,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中,这些成果是琴学深入研究的重要的基础性资料。

(二)在琴曲古谱的打谱方面:20世纪初,九嶷派琴宗杨宗稷(时白)曾对《广陵散》《幽兰》等失声的一些古老琴曲进行了发掘整理(俗称打谱),其成果记录在他们的琴学巨著《琴学丛书》中。该丛书从1911年始陆续刊刻,至1931年编纂成集。《琴粹》《琴话》《琴谱》《琴学随笔》《琴余漫录》《琴镜》《琴瑟合谱》《琴学问答》《藏琴录》等著作,合称《琴学丛书》。杨氏所打谱的琴曲,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管平湖率先整理演出的《广陵散》和多位琴家及后来的新近琴家对《幽兰》古曲的发掘整理,无不参考借鉴了杨氏的成果和经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管平湖、吴景略、查阜西、张子谦、顾梅羹、徐立荪、吴正平、陈长龄等众多琴家,相继发掘整理出大量琴曲古谱。并撰写了相关的研究文章发表。如查阜西编辑的《幽兰研究实录》(油印本,1957)、《乌丝栏指法释》(汪孟舒编,油印本,1957)、管平湖、汪孟舒、王迪编著的《古指法考》(油印本,1958)等。当时琴家们将历史上传承的琴曲和新发掘整理的琴曲,采用了古琴减字谱和现代五线谱(或简谱)相对照的形式记录出版。将古琴传统的记谱法与现代音乐记谱法相结合的古琴曲谱,是杨荫浏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创新实践。用这种方法,他实录了许多琴曲,并将其中部分曲谱编成《古琴曲汇编》(音乐出版社,1956)。自此以后,《古琴曲谱》及许多琴曲乐谱都沿袭了这一记谱方法。

对古代琴曲做现代的音乐分析,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课题,整体来讲也是目前琴学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但是有些作曲家、音乐学家如王震亚、许健、袁静芳等在其著作和文章中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这项工作之滥觞则始于著名的“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李济教授,他从哈佛大学学成归国后的第一篇论文,就是《幽兰和声》,刊载于《琴学丛书》(1931)。

70年代以后,当代琴家中也有不少专事于古琴音乐的打谱。如吴文光完成了对《神奇秘谱》上、中、下卷的打谱,发掘并撰写了《〈碣石调?幽兰〉研究》《琴调系统及其音乐实证》《打谱探赜》,等学术论文。《虞山吴氏琴谱》(东方出版社,2001),是吴景略、吴文光父子两代人的古琴打谱曲集;王迪在几十年间发掘、整理了古代琴歌三百余首。其中有52首收录在她所编的《琴歌》(文化艺术出版社,1980)一书中;近二十年来龚一打谱发掘了《大胡笳》《神人畅》《山居吟》等多首古代琴曲;南京琴家成公亮打谱的琴曲有《文王操》《孤竹君》《凤翔千仞》等;丁承运也打谱了《西麓堂琴统》中的《神人畅》《六合游》等早期琴曲。为了组织琴家探讨打谱心得,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于1963、1983、1985、2001年组织了四次全国性的“古琴打谱研讨会”。对琴曲的打谱工作进行了集中的表演和经验交流。

(三)在琴学研究方面:近几十年间,琴界同仁在琴学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产生了一批新成果。如《古琴初阶》(沈草农、张子谦、查阜西

?

2

3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9年第4期

编著,音乐出版社,1957)、《琴史初编》(许健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中国音乐史参考图片?古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袁荃猷编,音乐出版社,1987);《琴韵》(唐中六主编,成都出版社,1993);《古琴演奏法》(龚一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琴学备要》(顾梅羹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等等。

最近几年,随着古琴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成功,又陆续出现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中国古琴艺术》(易存国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古琴》(章华英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古琴美学思想研究》(苗建华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故宫古琴》(郑珉中主编,紫禁城出版社,2007),等等。

前人所做的研究和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为“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项目的启动与编纂,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目前国内有关古琴音乐文化方面的论著,虽然在琴史、琴曲、琴谱、琴制等方面均获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如何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数字化技术对古琴音乐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抢救与保护,进行科学的、全面的、系统的梳理,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古老的古琴音乐文化进行储存与管理,这项工作在国内尚属空白领域。这与古琴音乐文化目前在国内外文化界日益增大的声誉相比不甚相称。

数据库系统的萌芽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数据库技术从诞生到现在,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形成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熟的商业产品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吸引越来越多研究者加入。数据库的诞生和发展给计算机信息管理带来了一场巨大革命。三十多年来,国内外已开发建设了成千上万个数据库……,随着应用的扩展和深入,数据库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数据库的研究领域也已大大地拓展和深化了。”[1]

数据库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领域。数据库的发展给计算机信息管理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生机。在中国,2008年网络音乐服务用户已达2149亿人,使用率为8317%,连续6年排名互联网网络用户第一。音乐服务已经成为中国网民用户数量最多,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互联网业务服务类型,并呈现出持续、迅速的增长趋势。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 I C)2009年1月13日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音乐服务继续成为中国互联网用户的首选网络行为,2009年4月发布的统计数,中国网民数字已突破三亿。音乐服务连续多年,至今一直排列为中国互联网用户的首位。数字音乐服务不仅被成年人喜闻乐见,而且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另外,数字化音乐资源还具有明显的易于传播、易于共享、易于消费的使用特征,在互联网业务服务中占据重要地位。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年)》明确提出:“重点研究开发金融、物流、网络教育、传媒、医疗、旅游、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发展所需的高可信网络软件平台及大型应用支撑软件、中间件、嵌入式软件、网络计算平台与基础设施,软件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2]

“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项目的提出,古琴音乐数字化研究内容,符合《纲要》中公共安全重点领域的优先主题,“(44)数字媒体内容平台:重点开发面向文化娱乐消费市场和广播电视事业,以视、音频信息服务为主体的数字媒体内容处理关键技术,开发易于交互和交换、具有版权保护功能和便于管理的现代传媒信息综合内容平台。”[2]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与召唤下,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的指引下,在中央音乐学院院领导的大力鼓励和支持下,为了中国古琴音乐文化的抢救与保护、传承与发展,2006年9月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签订了合作协议书,联合启动了“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项目的建设与探索。

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字资源库的建设,就是将古琴音乐数字资源(如乐曲、乐谱、乐器、乐人、乐社以及相关的历史文献、文化资源等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对数字资源进行归并整理,建立起具有数字典藏及多方位检索功能,并能在一定环境(如网络环境、软件环境等等)下运行的多媒体管理和检索。该项目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抢救与保护,对资源全面的、系统的整理和网络教学与研究工作结合起来,开启了探索和突破古琴音乐文化数字化采集、存储、保护、整理、管理、共享等环节的关键技术问题的序幕。“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的工作,绝不是单纯的资料收集与保存工作,它的学术性首先要求项目的工作团队对中国古琴音乐文化的内涵与主要艺术特征,要有一定的体验与深刻的认识,对古琴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能力;其次,当我们

?

3

3

?

袁静芳:中国古老音乐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探索与创新

建立“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并在其中存放古琴音乐文化数据时,我们需要定义数据的格式、类型和相互联系关系,考虑它的存放格式、排序方式以及多种检索的可能。数据具有“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定义数据类型和数据存储形式的功能”,数据的定义是决定数据使用的关键①。为此,我们必须组织全国资深的古琴演奏家、音乐学家、科学技术人员来共同讨论研究古琴音乐数字化服务所需要的编码、分类、元数据、描述以及封装、版权保护和网络服务等环节所需的技术标准,与有关科技院校和研究部门共同协作,讨论、形成与确定较为完备的古琴音乐文化数字化服务技术标准体系,开发配套的软件支持工具和标准测试软件,探索并实践适合于中国古琴音乐文化自身特点的音乐数字化处理技术的标准与规范。这些项目的讨论与研究,对于我们从事音乐研究工作者来讲,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展现出一片崭新的知识天地。我们需要更新理念,接受新的思想;我们需要勤奋工作,学习了解现代科学知识。在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中,运用信息技术,革新传统音乐服务模式,促进社会音乐资源的共享,提供高质量数字化音乐资源服务,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提升民族的修养与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深深地感到“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的启动与开拓,更显示出在现代社会发展与音乐文化发展中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正因为如此,2006年该项目已被教育部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开放项目”(项目编号: K D001);2009年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音乐数字化服务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项目编号:2009BAH51B00)第三课题“音乐数字化集成服务示范”(课题编号: 2009BAH51B03)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该项目目前已通过了科技部、教育部组织的专家审核)。

古琴历史文献丰富,浩如烟海,本项目将以历史文献为线索,以音乐作品为参照,研究方法将在客观的基础上力求做到宏观把握和微观研究相结合,从琴论、琴谱、琴曲、琴人、琴调、琴器、琴制、琴技、琴师、琴派等方面多视角地解读中国古琴音乐文化的深层内涵与传承关系,从古琴音乐风格、古琴音乐美学思想、主要琴论文献、古琴形制以及古琴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全面揭示与论述古琴音乐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与意义。与此同时,中央音乐学院将强势推出网络课程《中国古琴音乐文化导读》,以配合“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展示过程中更多读者和网民对中国古琴音乐文化的了解与熟知的需求。

“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的内容主要包括有古琴音乐理论资源、古琴音乐资源、古琴相关文化资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 古琴音乐理论资源(主要项目):

古琴音乐文化的历史文献(约200余部);

近现代古琴音乐研究专著(约60余部);

近现代研究古琴音乐的文章与论文(约1600余篇);

壁画、雕塑、石窟、出土文物中有关古琴的文献;

有关琴器、琴工、琴制以及古琴制作方面的文献记载与图片;

古琴期刊等。

第二部分 古琴音乐资源(主要项目):

古代及近现代传承的古琴乐谱集(约150余部);

古琴音乐(含琴曲、琴歌、琴箫合奏等各种演奏形式的音频、视频乐曲约800余首);

琴人介绍(含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约800余位);

近现代的主要琴社及雅集活动;

古琴主要演奏技巧演绎(含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

第三部分 古琴音乐相关文化资源(主要项目):

诗、词、文、赋中有关古琴与古琴音乐的描述;

有关古琴与古琴演奏的绘画与书法等。

“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的建立,需要科学技术的配合与支撑。从技术层面上来讲,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其一,标准研制与测试应用。音乐专业工作者与科学界专家们将研究古琴音乐数字化服务技术标准,以填补我国在该领域尚无相关技术标准体系的空白。据此开发标准化测试应用系统。其二,技术研究与平台开发。研究古琴音乐数字化服务关键技术,完成服务平台开发,其主要内容包括古琴音乐数字化资源库的总体框架,解决古琴音乐数字化处理与服务所需的音乐内容保护、分发、控制,音乐资源采集与融合,音乐智能检索与推荐,音乐知识智能评测,音乐在线服务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问题。探讨古琴音乐文化数字化资源制作与管理的

?

4

3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9年第4期

有效策略,为今后建设音乐数字化集成服务平台,完成整个音乐数字化主体系统和综合服务平台的开发,以及服务平台的示范建设和长期运营奠定基础。

“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项目的意义和价值,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第一部古琴音乐文化的“数字百科全书”,具有历史性的标志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本项目将对古琴历史文献(包括文字、图片、曲谱等)以及音乐、实物进行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系统性收集整理,为当今国内外学者与音乐爱好者全面认识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提供翔实可靠的历史依据和学术参照。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强大支撑,数据库在可视性、交互性、扩展性、灵活性、便捷性等方面表现出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极大优势。也就是说,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不仅可以享受超越时空的便捷,而且可以感受到艺术表现手段的丰富。本项目不仅拓展与深化了古琴音乐文化的学术内涵与价值,而且它所走过的历程,将对中国整体传统音乐文化的抢救与保护、研究与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示范。它将是中国第一部古琴音乐文化的“数字百科全书”,具有历史性的标志意义,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二、为我国音乐学科与信息学科紧密结合开辟了一个新的园地,具有交叉学科发展史上的创新意义。

本项目将研究古琴音乐文化数字化服务关键技术,解决音乐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设计与研制古琴音乐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开发满足我国古琴音乐文化教学和古琴音乐文化资源共享需求的集成服务系统,实现对古琴音乐文化资源共享、版权保护、音乐检索、音乐欣赏、音乐教学、音乐研究等功能的全面支持。完成数据库的结构化(有序的编码与分类)、共享性(信息资源统一管理与使用)、独立性(保持信息资源的个性与特征)、完整性(保证数据的正确性)、灵活性(科学的管理功能)、安全性(严格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

采用多媒体和最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制作,通过文字、图片、乐谱、乐器、音频与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利用科技优势将古琴做全方位的伸展,为人们再现图、文、音、像并茂的真实的古琴音乐文化,以弥补当前古琴著作多文本叙述,少有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维展现的状况,通过数据库的科学技术手段,让人们听到鲜活的音乐作品和看到演奏家的表演风采。使人们更为深刻、更为形象地感受并了解中国古琴音乐文化及其精神魅力。

有鉴于目前我国音乐教学现状和传统音乐资源现状,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国音乐教学、传统音乐资源抢救与保护、传承与研究相结合,建立适合于我国特点的音乐数字化服务平台,研究适合于我们音乐教学和音乐资源保护自身特点的音乐数字化处理技术标准、规范,研究音乐数字化采集、存储、保护、整理、管理、共享等环节的关键技术和主要方法,积极开展高质量数字化音乐资源制作,采用有效措施,加强音乐数字化资源管理并提供资源共享服务,开展音乐数字化教学示范,为中国网络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音乐资源的保护、传承做出巨大贡献。

中国古老的音乐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将创建我国第一部音乐数字化服务的标准体系。它不仅将推动中国整体传统音乐数字化的发展进程,而且它必将在音乐学科与信息学科相结合的发展史上展现它创新的示范意义。

第三、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

“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项目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点发展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领域的要求,将“建设先进网络文化”作为战略发展目标。《“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将“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列为“公共文化建设重点工程”,《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并开展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因此,“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的工作,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要求,展示出其在当代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播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项目的成果既对保存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起到积极的作用;又可将其研究成果推向社会,资源共享。一方面有益于全国各普通高校及艺术院校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另一方面又能向社会展示并传播我国古琴音乐文化。抢救和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项目的研究,对于目前古琴音乐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传承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随着电脑多媒体技术的日趋成熟,音乐教育的方式也在逐步趋于数字化。数字化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正是现代科学技术与音乐教育结合产生的结果。数字化音乐教育带来的新的表述方式,开拓了音乐教育的视野,一种具有无限可能性、开放的思维方式赫然展示在用户面前。网络学

?

5

3

?

袁静芳:中国古老音乐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探索与创新

习的便利也使更多的人倾向于利用网络手段学习音乐,并对相关知识进行网上查询与访问。目前古琴音乐文化资源相对地集中于大城市,“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服务平台的实施,特别是配合网络课件《中国古琴音乐文化导读》的播放,有利于弥补各地音乐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及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明显的社会实践意义。

第四、革新传统音乐资源服务手段,探索与推动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走向新兴产业发展的途径。

从社会公共服务的角度来说,目前我国数字音乐消费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服务类型和服务产业形态还没有成熟,民众数字音乐消费意识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我国也缺乏一个以音乐教育课程和音乐赏析资源为基础,面向专业人员和普通民众的大规模音乐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音标优质资源非常丰富,音乐专业学习者与爱好者众多的国家来说,填补此空白是刻不容缓的。

数字化服务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前景的新兴产业,也是革新传统音乐资源服务手段,提升音乐传播手段的重要方式。“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的建设,将促成中国音乐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其探索与建设过程中将提出大量的新的关键技术问题,对这些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与解决,也能反过来有力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的运营与展示,革新了传统音乐资源服务手段,探索与推动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走向新兴产业发展的途径。

第五、形成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可培养一批具备硕士、博士学历的专业人才队伍,凝聚一批有志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抢救与保护、传承与研究工作的能人志士,形成一支老、中、青结合的专业人才队伍。这支专业人才队伍不仅是今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传承、研究方面的人才支撑,同时也是一支提升院校教学与科研质量的人才力量。

“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工程,是音乐学科与信息学科紧密结合的研究项目,将以优质网络古琴音乐数字化资源,建成资源共享平台,为专业研究人员、教师和普通民众提供古琴文献查询、音乐赏析、古琴音乐下载等服务,形成比较完整的古琴音乐数字化多媒体资源,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音乐资源数字化采集、数字化处理、音乐资源示范推广、信息管理等一整套音乐数字化服务系统。为此,研究与突破古琴音乐文化数字化相关环节的关键技术问题,使我国在音乐数字化服务、传统音乐资源数字化采集、数字化处理、音乐资源示范推广,以及在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整理、传承、共享等方面,探索有益经验,推动中国传统音乐数字化的发展进程,填补我国在音乐数字化技术标准领域的空白。

中国古琴艺术博远深厚,历史悠久,我们虽然已经尝试地进行了古琴音乐数字化的探索,但已建立的音乐数字资源相对于卷帙浩繁的中国古琴音乐文化宝藏,还只是沧海之一粟。随着古琴数据库的完成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传统音乐的数字化将日益受到关注。另外,数据库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文献、音响资源将会被不断地补充进入数据库。因此,古琴音乐文化数字化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还需我们的不断努力与完善,共同开创音乐数字资源建设的未来。

21世纪的竞争重心,不再仅仅是经济的竞争,更是科学与文化的竞争。因此,各种类型的数字化体系建立将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综合科技实力的集中表现。“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的建设,将为我国公益文化艺术事业、文化艺术普及事业的发展开辟一个新的平台,同时依托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而显示其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古老的古琴音乐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探索与创新,将使古琴艺术在音乐与科技携手共创的艺术舞台上,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①数据是指每个记录的每个字段中的信息为一个数据。因记录的信息不同,其数据类型也应不同。通过定义数据类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最简单的要求是完整性规划应保证不能在定义为数据的字段中存放文本类型的数据。

参考文献:

[1]陈继东1数据库发展史[J]1北京:程序员,2004,(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纲要(2006-2020年)[E B/OL]1htt p://ne ws1xinhuanet1co m/ politics/2006-02/09/content_4156347_111ht m.

(责任编辑:温永红)

?

6

3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9年第4期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艺术和设计的影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艺术和设计的影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艺术和设计的影响艺术发展到今天多元化时代,艺术作品中作品中所吸收的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因素越来越多,如何将这种具有本土化民族特色的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是现代设计的源泉,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走来,积淀成为了无可复制的特有文化体系,是现代设计的文化根基,这些传统文化根基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背景,它保留着中华民族所共同认可的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现代设计的源泉和根基,只有依托传统文化元素,我国现代设计才具有中国特色。传统图形元素、古代书简、传统书画等在现代设计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所谓传统文化,就是社会文明在演进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色的文化,是对一个民族从诞生到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和文化。文化是一种现实形态,因人而生的,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悠久的历史,但又根据不同的时代环境和民族特点而有所不同。“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早就存在,而现在我们说的“文化”,是从西方引入的,和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是有所区别的。最初的“文”和“化”是分开的,到了西汉之后,“文”与“化”才合成一个词。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并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征的民族文化,是反映民族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中国传统元素是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形式多样的载体,这样的载体丰富多样,而这些元素在古代设计中就得到了极好的运用,如陕西历史博物馆中珍藏的唐代的三彩男装女俑,穿着的袍服是当时官宦男子的常服,服装上的纹样无疑是对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也能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以及唐代社会流行时尚中女着男装的一大特点。 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人们也习惯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因而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更容易打动国内的受众。使之对所设计的内容产生认同感。而冲过传统文化元素所带有的更能使消费者产生一中庄重、朴素、可靠的感觉。 中国传统文化汇集了历代文化的风格和特点,其中不仅有逸笔风姿的国画,还有造型乖张的民间剪纸、年画,这都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形式,在现代设计作品中无不流露出中国的传统艺术和人文特色。将这种图像寓意与现代信息的理念结合,使传统文化有了延续性,并且为我们的现代设计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气息和亲和力,传达设计作品中人性化的一面。这些中国味十足的元素正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之中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与文化特色。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有大量的国外设计作品涌入我国,带来了不同风格的文化元素和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同时也为我国的设计打开了“走出去”的大门。国外设计也在积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就用景泰蓝和中国结掀起的一股国际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佛教和中华文化的碰撞与融汇

第五讲 佛教和中华文化的碰撞与融汇 课前热身 九华山位于我国安徽省清凉县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大诗人李白曾三次漫游九华山,写下了赞美九华山的诗句:“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九华山佛教历史悠久,号称地藏菩萨道场。 佛教自汉时传入,唐代盛极一时。唐开元年间,新罗国高僧金乔觉渡海来到此修行,称地藏菩萨转世。他圆寂后,九华山被辟为佛教地藏菩萨的道场。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以“香火甲天下”著称,这里古刹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 正是因为佛教的输入,才诞生了诸多像九华山这样的佛教圣地、旅游胜地。现在,让我们开启本讲的课程,看一看佛教输入中国的情况以及佛教输入中国后与中华文化的交融情况。 视频:佛教圣地《九华山》 导言 佛教,对于中国来说是外来宗教,然而它对中国影响之深是其他宗教不可比拟的。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他的名字是乔达摩·悉达多 (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在赵朴初编著的《佛教史略》中记载: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佛教正式由官方传入中国。 佛教传入中国后,改变了汉人的习俗。中国陆续修建了很多佛像,建造了诸多寺庙。可以说,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影响是深刻的,它随着朝代的变更时而兴盛,时而衰败;历代的统治者也根据统治的需要,时而兴佛,时而灭佛。 在本讲的学习中,我们将了解佛教传入中国的历程以及与中国文化交融、碰撞的情况。学习目标 ●说出佛教传入中国的基本情况:传入时间,传入路径,传播的阶段性等; ●阐述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阶段性; ●佛教融入中国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文化原因。 ●评价在现实社会背景下佛教的一些积极动向。

中国传统文化 建筑

中国建筑发展历程 中国建筑、西方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其中又以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延续时代最长、流域最广,成就也就更辉煌。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分期:原始社会后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明清 一、原始社会建筑: 这一时期的建筑史中国建筑的初始时期,主要有天然洞窟和人工挖掘的洞窟,穴居与巢居非真正建筑,只能算是建筑的雏形。。到了河姆渡文化和仰韶文化阶段,真正建筑才诞生 二、奴隶社会建筑 夏代本了宫室、民居、墓葬等建筑类别,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室遗址。商代的建筑有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城市周围壕沟和城墙较为常见。西周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是属陕西歧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它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这组建筑的规模并不大,却是我国以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更令人称奇的是,它的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的本质与后世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北方流行四合院建筑并无不同。 三、封建社会建筑 (一)战国时期大规模宫室和高台建筑开始兴建, 出现了瓦和砖,装饰纹样也更加丰富多彩。七国之间因险为塞,竞筑长城。,秦郑国开渠三百里和李冰兴修都江堰,规模都相当巨大,秦始皇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骊山陵、至今遗迹犹存。由于秦国统一时间极短,而当时经济生产条件主要是农业和手工业,因此,秦代建筑的发展只是集中在宫殿、园囿方面。 (二)汉 汉朝时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产生显著进步,形成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一个繁荣期。从西汉到东汉的400年间,木构建筑逐渐成熟,为后世木构架的几种主要形式: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奠定了基础。砖瓦生产和砌筑技术的不断提高,使中国古典建筑三段式(台基、屋身和屋顶)的外型特征基本定型。主要表现形式有长安城、陵邑、陵墓、宫殿、私家园林、长城。 (三)魏晋南北朝 魏晋以前的城池都是土筑,而东晋时北方十六国都城城墙则有部分使用了包砖,这对于整个建筑史来说,是一大进步,甚至是一大创举。这一点也是与当时处于多个政治势力割据的局面,建筑注重防御的社会形势相关联的。 佛寺、佛塔和石窟是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梁武帝时,建康佛寺达500多所,僧尼10万多人,各地郡县也都有佛寺。初期佛寺的结构与布局基本都是模仿印度,而后人们把中国的庭院式木构建筑应用于佛寺,而且使私家园林也成为佛寺的一部分,有了中国的色彩。 佛塔传到中国后和中国已有的各层木构楼阁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木塔、石塔和砖塔。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建筑为中国的古典建筑和文化留下了丰厚的遗产。石窟是建筑、雕刻、壁画等艺术的综合体,因而石窟的大量开凿,反映了佛教的盛行情况与佛教建筑的繁荣,我国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始凿于南北朝时期;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始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 (四)隋唐 隋、唐时期的建筑,既继承了前代成就,又融合了外来影响,形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建筑体系,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并远播影响于朝鲜、日本。 (1)城市和宫殿建设 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它甚至影响到渤海国东京城,日本平成

武侠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 武侠小说是中国的国粹,它立足于中国传统的侠义精神和中华武功,它最能体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武侠小说以其通俗的语言,精彩的格斗场面,深刻的哲理性,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欢迎,更主要的是,它与中国文化有着—脉相承的关系。能从各方面解读武侠小说,能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 提起武侠小说,人们大多认为那只不过是一些虚构的故事罢了,娱乐尚可,没有什么深层的意义。但人们也不会否认,一些经典之作不但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而且将主人公的人生轨迹与基本真实的历史大背景融合,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宣扬正义与光明。在让人读完之后,不禁畅想:历史中是否真的会有这类人呢?小说的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构建了一个看似极为真实的虚幻世界。通过对大量武侠著作的阅读,我想谈一下小说中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人的思维方式。 说武侠,当然不能不说其中的武功。所有的武侠著作中,都有一个共同点:掌门人的功夫总高于手下所有徒弟,而且以被徒弟超越为耻。当然,这一点对小说主人公往往不成立。古代的老师总认为被学生超越是一种耻辱,在教授武功时,都下意识地留了一手。其实从武侠上看来,那些最神奇的武功的精髓往往并不是表面的一招一式,而是对武学的理解。师父在教徒弟武功时,往往有意识地保留了自己通过江湖经验得来的这些精髓,而只传授招式。这样就造成只有那些天

生的武学奇才才能达到很高的高度,以常人的智力与悟性,这一生恐怕都难窥武学之奥妙。虽然大家都深知这一点,但从来没有人著书立说,讲出习武者应当具备的思维方式。这其实和中国古代逻辑学的缺失是相同的。人们总是依靠非凡的天赋才能达到很高的高度,而这武学上的进步速度,似乎就是人类最高智力进化的速度。几乎所有人都墨守成规,遵照师父的教导,苦练招式。人们的教育成了复制前人的行动。这样就导致人类对那些精髓的理解长时间地停留在一个层次。推到高处,这或许就是国人在科技或者思想方面进步缓慢的缘由。 读过武侠的人几乎都有这样一个感觉,小说中很少有提及普通百姓。我们并不是在讨论小说用多大的篇幅来描述百姓,而是说在这些书中反映出的百姓的地位。封建社会是一个极不平等的社会,百姓几乎成了被鱼肉的对象。武侠之中,某些江湖豪客往往在酒家客栈里大打出手,使得房屋家具等被严重毁坏,但小说描述的重点总是集中于这大打出手的江湖客身上。我想,这一次争斗对店家人生的影响应该远远超过那江湖人士吧。但是小说不会理会这些,因为百姓只是道具,酒家客栈也只是提供一个打架的场所而已。记得读过蒲松龄写的《促织》,一家人只因向皇帝进贡了一直强壮的促织,便从此良田百亩,牛羊成群了。这其实同武侠一样,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极度不平等,人权的严重缺失。但是,更为惊人的是,几千年中,几乎没有人为此而奋起抗争。儒家思想中提倡的中庸、遵古训真是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也就难怪在中国封建制度能够维持两千多年了。 武侠著作里宣扬惩恶扬善、光明磊落和诚实守信。很多著作中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化历史,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 家无法比拟的,一个国家要想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除要 具备强盛的综合国力外,还必须保存和发扬其独具特色的 民族文化。在现代设计的实践中,如果只一味的模仿西方 设计的外在形式,而不注重本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内涵的体现,其民族文化存在的“根”和“脉”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损伤。因此在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进程中,挖掘传统艺术中的文化内涵为现代所用,是中国现代设计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现代许多成功的设计作品,特别是被国际认可的代表中国风格的现代设计佳作,它们成功的原因,都是与立足本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营养分不开的。我们已经看到许多热爱本土文化,发扬民族风格的设计家,在寻求新的设计元素时,放眼到了这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他们成功地借鉴、运用民间文化的精髓形式来丰富自己的设计,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向世界人民显示了我们民族风格的当代性。这样的典范 很多: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分别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五 行中的一种,吉祥物之一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 纹图案,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鱼”和“水”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 的象征,晶晶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欢欢的头部纹饰 采用了敦煌壁画中的火焰纹; 香港凤凰卫视的台徽,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喜相逢”图形,反 映出一种厚实的带有民族文化底蕴的特征,而且凤鸟两两相对,旋 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圆满、吉祥、欣欣向荣的美好寓意,这 种对未来的美好希冀与向往的图案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表现的特色手法。而中国联通的标志,索性直接采用民间“八宝”之一“盘长”纹样,将传统艺术的图形赋予了崭新的现代意义。 此外,还有很多设计在总体风格上、局部形式上、个体图纹上,借鉴和沿用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理念,并赋予新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世界民众的公认和喜爱。 中国传统艺术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其表现形式看似无任何联系,其实是一体。出于对未

对中国古琴文化的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音乐文化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必由之径,古琴居其首位,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其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古琴在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古琴文化,发展传承至今。古琴文化是一个我国传统社会音乐文化、礼制文化以及杂糅了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综合体,“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战国时期的伯牙和子期二人有家喻户晓的“《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一度成为千古流传的美谈佳话;“对牛弹琴”、“焚琴煮鹤”也一直被用来感叹某人对琴的无知。西汉琴学家桓谭在他的琴论《新论?琴道》中说:“八音之中惟丝最密,而琴为之首……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者圣贤玩琴以养心。”从中可见,古琴以其极其独特的音色和特有的文化功能一直处于中国传统乐器之首的位置,自创制以来就古代文人的修身雅器。与其它传统器乐艺术相比较,古琴文化不仅历史悠久,并且在相关文献、曲目积累、演奏技巧、乐学、律学、传承方式、斫琴工艺及社会生活、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都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和不可比拟的丰富性。[1]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变革,古琴文化汲取八方精华,其底蕴和内涵更加深厚,在传承中发展,发展中传承。更为可贵的是,古琴艺术于2003年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为代表中国千年历史文化悠悠岁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古琴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概况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亦称瑶琴、七弦琴、玉琴,古琴在孔子时期就已经十分盛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三千余年。据《史记》记载,早在尧舜时期就有了古琴的存在。20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古代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因为古琴文化独特的风格和涉及广泛领域的内涵的丰富性,它曾一度在中国古代文人文化中引领风骚。其历史传承流派之多和一度发展的兴盛程度是大多数艺术文化都无可比拟的。古琴艺术中的琴史、琴律、记谱法、弹奏法、美学等方面早已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并被称作“琴学”。琴学作为古琴文化的一部分,其内容精深博大,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也是反映中国哲学、历史、文学的镜子。[2] (一)古琴文化的历史发展 最早关于古琴的记载出自《诗经》、《尚书》等古老文献。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国风》中就提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是两千五百年前编辑成书的,古琴从产生、流行于古代人民生活之中并被作入诗中收入《诗经》,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由此可见比较符合历史发展实际的说法是古琴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尚书》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可知古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才有了七弦琴。直至后来的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型制终于基本稳定,并一直流传沿续到现在。[3] 春秋战国时期,古琴的独奏音乐已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并受到许多文人圣贤的喜爱,其中孔子就十分酷爱弹琴。家喻户晓的“《高山》《流水》觅知音”伯牙弹琴子期善听的佳话也由古琴为媒介而产生,“知音”一词也由此而来。当时就已经出现了有名的琴师,有卫国的师涓、晋国的师旷、郑国的师文、鲁国的师襄等;著名的琴曲如《高山》、《流水》、《雉朝飞》、《阳春》、《白雪》等,均已载入史册并被弹奏至今。 汉、魏、六朝时期,古琴文化有了重大发展,除在《相和歌》、《清商乐》中作伴奏乐器外,还以“但曲”演奏形式出现。如广为人知的《广陵散》、《大胡笳鸣》、《小胡笳鸣》等,反映出古琴作为器乐演奏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4] 隋唐时期,西域音乐盛行,古琴音乐的发展因此受到一定的抑制。但由于古琴谱的产生,不仅推动了当时古琴音乐的传播,而且对后世古琴音乐的继承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使中

少林寺与中国传统文化

少林寺与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两千多年前白马驮经,佛入中土,这虽然是一个传说,但是也说明了佛 教自汉朝开始逐渐在中国流行发展,随着朝代更迭,佛教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佛教文化对人民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且在发展中演变出独有的佛教文化符号——少林寺。随着历史的演进,少林寺文化逐渐成为集合佛,道,儒于一体,具有无限包容性的禅宗文化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佛教,少林寺,传统文化 引言 少林寺建立以来,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逐渐成为佛教文化发展的圣地,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封建哲学开始逐渐与佛教文化融合,大大丰富了少林寺文化的内涵,随着少林寺的僧众走出庙堂,少林寺文化逐渐世俗化,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受到广泛的接受与认可,由此佛教文化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少林寺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佛教文化逐步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烧香拜佛成为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佛教偈语更是在广大民众之间广泛流传,少林寺文化更是作为禅宗文化在代表,在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与补充,形成了博大精深,个性鲜明的文化体系,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少林寺作为佛教在中国的一中独有的形式,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促进的中国文化的多样性,而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也影响了少林寺的发展,从少林寺的诞生,到发展,壮大,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进行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少林寺密不可分,相互促进。 一,少林寺的兴起 悠悠古刹,千年少林,传奇岁月,禅宗祖庭。 嵩山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脚下少室山的密林中,并因此而得名。闻名世界古刹少林寺据目前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少林寺最初建寺的时候并不是叫少林寺,而是叫“僧人寺”,传说是北魏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罗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圣山——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 而少林寺的名扬天下,却缘于另一位印度高僧菩提达摩。相传在一千五百年前,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在少林寺共同翻译印度世亲菩萨《十地经论》,历经三年终于完成,期间达摩祖师“一苇渡江”,来到北方,先在少林寺面壁修行数年,首倡“以心印心”的禅宗教法然后广集僧徒,历时九年,寺院逐步扩大,名声大噪,并由此确立了少林寺禅宗祖庭的崇高地位。而后达摩传法于慧可以后,离开少林寺他去。禅宗一向奉达摩为初祖,慧可为二祖,后连续单传至六祖。南北朝时期,印度各种佛教流派的典籍,已基本译为汉文。佛教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不是单靠翻译,而是与中国传统儒家经典互相发明,配合,补充,由中国僧人自身领悟创作,传播和推广。少林寺作为佛教寺庙,成为重要的佛教文化传播交流发展的圣地。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少林寺成为山贼攻击的目标,为了保护寺产,少林寺僧人组织起武装力量与山贼及官兵作战,少林功夫作为少林寺的武装力量初步形成。而后,少林寺昙宗等十三位僧人,擒拿王仁则,夺取辕州城,归顺了秦王李世民。三年后,李世民派特使臣来

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

一个国家不同时代的艺术设计风格,总是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与时代的需求发生共鸣,产生新的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设计形态,同样也会成为未来的传统,并在这种循环中不断变化发展。我国自加入 WTO 以来,经济全球化、文化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民族间的文化影响日益加大,科学技术发展,新旧文化观念的冲突,都影响着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变化发展,没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作品难以在世界立足。如何将现代文化观念与传统文化结合促进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发展,成为当代设计艺术家关注的焦点。 一、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 计风格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风格是指设计艺术家在 创作上总体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通过艺术形式表现为对时代文化观念的理解,反映社会大众的审美理想和价值取向。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除了受到设计艺术家个人的性格、气质等内在心理特征和独特的人生道路、生

活阅历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到深刻的客观社会因素影响。客观社会因素就包含了国家的民族文化特色、时代精神、民族特性等多方面,它们共同影响艺术家个体的性格、气质形成,进而影响艺术设计家设计风格的价值取向。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反过来还积极或消极影响着人类文化进步,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相联系且相辅相成。 环境艺术设计是处理人、空间、环境 之间相互关系,最终为人类提供和谐环境的一门学科,从其产生发展都受到人类文化的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总是在继承和创新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上下五千多年历史的积淀,其蕴涵丰富的哲学思想、社会历史文化观念和底蕴,它影响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养料为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形成、变化、发展都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物质要素(社会经济、生产技术)、精

从古琴音乐中浅谈中国古代文人音乐

从古琴音乐中浅谈中国古代文人音乐 琴乐的重要地位 中国的文人音乐,是由我国历代有文化修养的知识阶层创作或参与创作、完善和传承的传统音乐。它是文人崇高信仰的音乐艺术表现,是文人们对天地,对人生,对社会的一项价值观察与评判,更是他们心境与灵魂的艺术折射。它主要包括琴乐和词调音乐两方面。这里我们着重从琴乐中谈古代文人音乐。 琴乐,指古琴音乐。它包括琴歌和琴曲。关于它的产生,人们的说法众说不一,但有文字记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文人音乐就以古琴艺术为代表,因此,古琴文化在中国传统文人乐坛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它一直被看作是知识分子的象征。自古以来有很多关于古琴的故事流传。琴乐被誉为“文人音乐”,并不是说只有文人雅士才弹琴,也不是说琴界人士都是以文名世。但是它作为一种传统乐器所积淀的优雅绝伦的文人精神品格,却俨然是一种文人音乐品格的最好体现。所以说,古琴音乐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更是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精髓。人格美的文人音乐 从古琴曲《梅花三弄》、《阳春白雪》、《碣石调·幽兰》等作品,我们就能看出都是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俗称喻情,象征一种人格的美好或道德、政治的寄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文人音乐是一种人格美的追求。出现这种审美追求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儒道思想的影响,在音乐上,儒家主张,音乐必须给耳目之官以道德规范,防止出现感官被物欲所蒙蔽,而使人为地追求感性欲望的满足,而丧失其超物欲的精神追求的现象。可见,儒家赋予了各种音乐以人化的美善性格。在古琴作品中,对道家而言,强调的是大音希声。表现在音乐上,则是虚与实之间的强调虚、有与无之间强调无、远与近之间强调远、浓与淡之间强调淡、动与静之间强调静……,道家把音乐看做“大乐与天地同和”,强调写意的境界。表现在音乐特征上即是古、雅、逸。 文人音乐的标题,也大多表现出这种审美特征。从乐曲的标题和内容上看,一方面是极富诗情画意的标题、内容,另一方面这些标题所体现的又是一种追求超凡脱俗、不拘一格、自然内在的审美品位,表现为清、幽、寒、静、淡、远等特点。《高山流水》、《平沙落雁》、《潇湘水云》……都充分表现出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建筑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建筑 [摘要]:建筑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本文主要从“礼制”方面简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古代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礼制;五行学;易学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建筑经历了一个封闭而稳定的发展过程,自成体系,一脉相传,一成不变,原因是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特定文化背景的制约。事实上,中国传统建筑同传统文化一样都是缓慢而逐步成熟的。以易学、五行学说、儒学、道学、地理学、天文学等为经典的相关学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宇宙观和科学观,一旦成熟就成为一种具有很强约束力和渗透力的规范,如《考工记》的营国制度、皇宫及居住建筑的规划布局等等。这种规范不仅制约着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和演变,而且也制约着戏剧、服装、绘画、医药等学科的发展。同时传统建筑的保存、延续、传播又丰富了传统文化,二者紧密地结合和互相影响着. 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相比,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木结构体系。这个体系的特点是用木料做成房屋的构架,先从地面上立起木柱,在柱子上架设横向的梁枋,再在这些梁枋上铺设屋顶,所有房屋顶部的重量都由梁枋传到柱子,经过柱子传到地面。而用土、砖、石或者其他材料筑成的墙,只起到隔断的作用而不承受房屋的重量。这种木结构建筑的优点之一是能防御地震。当遇到地震,房屋受到突然的、猛烈的冲击时,由于木结构各个构件之间都是采用榫卯连接,富有韧性,不至于发生断裂。 中国的古代建筑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表现帝王活动、生活的宫廷建筑;二是表现一般人生活、活动的民居建筑(包括乡土建筑)。这两大类建筑与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的联系,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本文主要从“礼制”方面谈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礼制与建筑《说文解字》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起源于原始宗教,是由原始宗教的祭祀礼仪发展而来的。《礼记》第一篇《曲礼上第一》说得很清楚:“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说:“道德礼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是决定人伦关系、明辨是非的标准,是制

中国传统文化武术的作文3篇

中国传统文化武术的作文 3 篇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中国传统文化 武术作文 ,欢迎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武术作文篇一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其中,武术是我 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而中国武术又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 核心,几千年来代代相传,也是中国最引以为自豪的文化瑰宝之一。 我从小就开始练武术,虽然学武术很苦很累,但我一直在坚持,并且乐在其 中。寒冷的冬天也要早早起来,我却在练功房里练得满头大汗,夏天就更不用说 了。但在武术的学习过程中,我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养成了勇于拼搏、不怕吃苦 的武德精神。 记得有一次,我食物过敏扁桃体肿大,还发了烧,妈妈在头天晚上问我,第 二天去不去练武术,我毫不犹豫地说要去。那天在课上我仍然练得很认真,喊得 很起劲,徐老师说我很棒,我真高兴! 还有一次,我早上起来,看到外面雨下得很大,风也很大,我怕路上时间长 迟到了,着急地叫妈妈快走快走。我们一到外面风夹着雨扑面而来,我两只手紧 紧地握着伞, 可还是被吹得东倒西歪, 等我到教室时全身又冷又湿, 都打哆嗦了。 可我换好练功服后, 很快就练得满头大汗, 一点也不觉得冷了, 你说神奇不神奇? 不过, 练武术可不是用来打架的哦!你看!这个“武”字就是结合了“止”与 “戈”的会意字,它的意思是以止戈为目的,才是真正的武。 以后,我不光要自己好好练武术,强身健体,还要将中国的武术发扬光大, 让它走向世界,让世界知道中国很强大! 中国传统文化武术作文篇二 中华武术是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它可以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培养品 德,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 最先接触武术是在 20XX 年漯河电视台会展中心举办春节联欢会上,一群少 林寺的僧人表演的节目。只见他们有的前空翻,有的后空翻,有的舞枪,有的耍 剑……最引人注目的是四个僧手持长矛, 把一个高僧挑起来, 然后高僧腾空而起, 用脚一踢,把四根长矛踢成八段,真是武艺超群! 从此我就喜欢上了武术,暑假里,我报了一个武术班,教练教我们练武术,
1/6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鉴赏

班级:B08811 学号20084081101 姓名:卢婷 中国传统文化自我鉴赏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正文: 没上《中国传统文化鉴赏》课之前,就只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传统文化。至于具体的传统文化有哪些方面的历史就不太清楚了。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中国传统文化酒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酒可以分类为:宴会酒、饯行酒、友谊酒等。人世间有了酒,人类的生活便丰富多彩了,人类的历史便斑斓多姿了,茫茫尘寰便增添许多有趣的风景,短短人生便增添许多悠长的滋味。 《中国传统文化戏曲文化》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浩荡历史长河中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年年岁岁的摸爬滚打,所环绕的,无非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氛围。中华文化,左右着我们的一言一行,串联这历史上的点点滴滴。中国民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时的泱泱大国, 在诸多方面都令友邦无法企及。而我国的传 统文化更是在世界民族史独领风骚。古时候,“琴棋书画”并称,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整体素质的具体显现,更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那么透过他们我们就能够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而琴居四艺之首,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并影响了中国书画等其他艺术门类的境界,其地位不言而喻。 要论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当然要从古琴自身说起。古琴又称“琴”、“七弦琴”,别称 “绿绮”、“丝桐”。它主要体现为一种平置弹

弦乐器的独奏艺术形式,另外也包括唱、 弹兼顾的琴歌与琴、箫合奏。古琴相传创始于史前传说时代的伏羲氏和神农氏时期目前考古发掘的资料证实,古琴作为一件乐器的形制至迟到汉代已经发展完备,其演奏艺术与风格经历代琴人及文人的创造而不断完善,一直延续至今。古琴演奏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艺术水准最高,最具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和传统艺术特征的器乐演奏形式。古琴与中国其他传统独奏器乐艺术,如筝、琵琶、笛、箫、管、胡琴等相比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相关文献、曲目积累、演奏技巧、乐学、律学、传承方式、斫琴工艺及社会生活、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的影响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和不可比拟的丰富性。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 统文化之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有关古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文献。《尚书》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可知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已有七弦。东汉应劭《风俗通》:“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稳定,一直流传沿续到现在。 古琴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歌、独奏两种。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主要在士以上的阶层中流行,秦以后盛兴于民间。关于以琴为声乐伴奏的形式,早在《尚书》中, 已有“搏拊琴瑟以咏”的记载。周代,多用琴瑟伴奏歌唱,叫“弦歌”,即唐宋以来所谓的琴歌。从汉代蔡邕所著《琴操》中,有歌诗五曲,即周之弦歌,其中的“十二操”,“九引”以及“河间杂歌”,都是援琴而歌的。 春秋战国时期,古琴的独奏音乐已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如伯牙弹琴子期善听的传说。当时有名的琴师有卫国的师涓,晋国的师旷,郑国的师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系 别 机械工程系 专 业 机械 . 班 级 1 .... 学 号 1.... 姓 名 ***       二零一二年六月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摘 要:佛教与书法两者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们同样都历经千年、 饱经风霜,也同样坚毅不倒、不断成长。在此过程中,两者并不是独立进展而是相辅相成的。佛教,于两汉之际自古印度东来,几乎参与了大半个书法史的流程而书法作为华夏最古老的艺术之一,所受佛教影响更是弥深。  关键词:佛教;书法;融合  一、佛教  佛教发源于距今2552 年前的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的意思。大约在公元一世纪中叶传入中国。按正式文献记载,佛教在汉朝传来中国,非正式文献记载的更早,在周朝时已经陆陆续续传过来,到公元六世纪末至九世纪中叶的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达到极盛时期。最初来的二位法师,是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他们二位把佛教、佛像、经典第一次正式带到中国。佛教传到中国后因其进足以救济苍生、退足以超越自我的精神内涵,暗合汉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文化氛围而得以生根,在长达两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进展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对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文化形态,都发生了深远的多方面的影响。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之后,佛教在中国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二、书法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 年左 、6000 中独放异采。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000

中国功夫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功夫与中国传统文化 ――再论中国功夫的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综述 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发端于战国的儒、道两大传统。中国功夫的理论也离不开于此。 儒家学说主张“济世”,倡刚健有为,以实现和谐、有序的政治理想。在维持现有秩序上,重德治与教化。到汉朝时尊儒,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铸造了中国的伦理类型文化,对于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不无现实意义。 道家主张追求与“道”的冥合,介乎“出世”与“入世”之间,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并注重人与天道自然的和谐。其“天人合一” 的整体观,对于今天的生态、人口问题,不无启发意义。并形成了中国人的注重内心的体悟的思维模式,讲求智圆行方。 儒家虽为正统,但并不排斥道家,仍注意与道家相融合,在儒家, 创始人孔子就曾问礼于道家创始人老子,老子以“唇齿为喻”,说明以柔胜刚的道理。唇舌虽然不如牙齿坚硬,但唇舌要比牙齿持久。中国功夫以此演化拳术,虽不能胜人,但却可自保。刚则缺乏变化,反易被人所乘。显然道家要比儒家高一筹。用于其它方面也是如此。 到汉唐时,佛教传入我国。佛教主张“出世”否定现实,后逐步与儒、道相融合,被我国人民所接受,开始了佛教的中国化。也讲尊师重道,倡导大乘佛教。并以渡己渡众生为己任,注重清净寂定的“禅” 的心境的修炼。 宋朝时,理学家完成了儒、释、道的合流工作。建立了以儒为首,兼及

佛、道三位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结构。其实中国文化的根底仍在道家。 中国的人生哲学非常发达。 可总括为:“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情”。既有苏子“唯江上清风,水中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成色”。“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陈抟的“于羲皇心地上驰骋,而不于周孔脚迹下盘桓。”的佛家的达观、超然。以离世的心境俯视人寰。又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以天下为己任”。“敢为天下先”的儒家的积极入世。 即道家的“庖丁解牛”,居于世,事虽杂而不累其心的高深修养。 修身上要求:“不为浮誉所惑,则养其力者厚;不为流俗相竟,则所以制其气者重。”的厚德载物,是要君子宽厚的品德修养可以承载天地万物。有“将军额头跑开马,宰相肚里能撑船。”之谓,“天为盖,地为床,千年古树为衣架,万里长江当澡盆。”的胸襟与气度的修养。 重操守、气节,坚持自己的志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做到“贫,气不改,达,志不改”。于是有周敦颐的《爱莲说》:“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隐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而种豆南山。有“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陋室铭》。即使是“盗,亦有道。”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并能自觉肩负起社会的历史的责任与使命,而不废世。有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陆游的“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论文

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论文 摘要: 由于历史原因,今天的艺术教育与传统的“圣贤”教育之间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回视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已有些陌生,更不知其是“本有的家珍”。今天的艺术教育中存在着“重技艺,轻人文”的现象。如果艺术教育仅仅停留在教授唱歌、画画的层面上,是难以完成其使命的,必须回过头来从已被扬弃的,被误认为封建的、过时的传统文化中吸取更多的营养来填补今天艺术教育的空洞。 关键词: 艺术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师道孝道经典内学 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应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这块土壤。这是艺术教育发展、成长的源泉,离开它,艺术教育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种不同的艺术教育模式,不管是舶来的,还是本土的,无论是学习、继承还是发展,我们本身应具有一个较高的视点去评判。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否则舶来的东西就难辨良莠,或导致另一个结果,即盲目地排外而妄自尊大。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出现了偏颇,即重技艺而轻人文。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与传统的人文教育产生了严重的断层,这足以导致人的精神领域极其浅薄与苍白,加之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介入,我们正在加速度地蜕变为“香蕉人”,而我们的艺术教育也增加了“功利”与“竞争”的倾向。过分重功利就会轻仁义,人与人的过度竞争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国与国的过度竞争最终的’结果将是共同毁灭。 一、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比较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科技教育。在科技进步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环境污染等。核能的开发本来是可以造福于人类的,但我们今天却随时都要遭受核战争的威胁。因此,人们形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盲目地发展科技无异于盲人骑瞎马。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竞争教育。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竞争意识,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中国传统的教育是教人礼让、互助合作、共存共荣。中国古人并非不懂科技,但更懂得科技发展的弊端,因此,大力提倡发展人文教育,认为这样,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当前是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无意开历史的倒车,只是尽可能地让科技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科技好似一匹野马,需要一名睿智的骑手去驾驭。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方面可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并非基于一种民族情结去赞美和宣扬自己的文化,也并非基于一种复古的情结而厚古薄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集称为经典,

浅谈对中国古琴的理解和欣赏

浅谈对中国古琴的理解和欣赏 琴乐,指古琴音乐,它包括琴歌和琴曲。关于它的产生,人们的说法众说不一,但有文字记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文人音乐就以古琴艺术为代表,因此,古琴文化在中国传统文人乐坛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自古以来有很多关于古琴的故事流传。琴乐被誉为“文人音乐”,并不是说只有文人雅士才弹琴,也不是说琴界人士都是以文名世。但是它作为一种传统乐器所积淀的优雅绝伦的文人精神品格,却俨然是一种文人音乐品格的最好体现。所以说,古琴音乐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更是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精髓。那么如何理解和欣赏古琴呢? 一.古琴音乐特征及古琴文化从现在的角度来理解,古琴是一种乐器,需要走上舞台。但在古代,传统的琴不仅是乐器,其作用也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个人品格,因此对琴曲道德的视野要求非常高。既然要求弹出的琴曲具有很高的道德视野,那么除了要求演奏者本人具有高尚的演奏技术和技巧之外,还要有高度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操。古琴音乐的主要特征应该是“静美”。这由琴的构造即可证实:与筝相比,琴体并不大,弦数也不多;古琴音量不大,但声音坚实、厚度大,犹如古代的磬、编钟,具有“金石之声”。散音厚实,按音则余韵悠长,其音质内敛,而非像筝那样外向张扬,仿似激动地高呼口号。琴自古与文人联系在一起,孔子当年在杏

坛教学的时候,就“弦歌不辍”。中国古琴艺术的方方面面都渗透了儒、道、禅三家的思想,古琴曲应该是中国精英文化的体现。古琴演奏的动作不大,要求“弹欲断弦、按欲入木”,但“用力不觉”。与打太极拳、书法、作画等具有同样之处,左右手的动作儒雅、简静,形式上极为缓和,却内含着刹那之间的爆发力。而如果弹琴时动作大,按西方理念看来是“神采飞扬”。殊不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这样的做派却犯了弹琴五病中的“走作猖狂”,从而背离了儒、道、禅的内涵意蕴。在中国,最早提出琴“性极静”的是嵇康。崔遵度在《琴笺》中也提出了“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审美思想。吴钊曾经说过:说琴的“静”是建立在“清丽”的基础上的,而“丽”即“美”,所以古琴音乐应该是静美的,这份“清净恬淡”正是古琴音乐区别于其他音乐的特性。古琴音乐的“美”有声音美、形式美,包括演奏琴曲的节奏、动作等。而古琴音乐的“远”则是追求声音之外的东西,追求“真空妙有”,从而具有无限大的选择空间。清代人徐祺将琴曲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悦耳的、悦心的、养心的。其中,悦耳的琴曲包括《欸乃》(节本)、《梅花三弄》等。较深层次,悦心进而养心的作品,则并不那么容易理解,而需要对儒、道、禅传统文化的熟悉。儒、道、禅的文化传统中,禅宗对古琴音乐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宋代,但真正将它提出来的是明朝的虞山琴派。虞山派徐上瀛在《溪山琴况》中说,“明心见性”是琴的至高境界。其可贵之处,正在于将禅宗理念与古琴美学相结合,从而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