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古琴文化

古琴文化

古琴文化
古琴文化

古琴文化

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所蕴涵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已超出

了乐器本身的演奏功能。古琴音乐的发展主要受儒家“中正平和”、“温柔敦厚”和道家“顺应自然”、“清微淡远”思想的影响。从古琴的形制、古琴音乐的审美准则等方面揭示古琴音乐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思想。

古琴是中国音乐史上渊源最为久远的弹弦乐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造型优美、潇洒飘逸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深受历代文人喜爱。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孔子琴艺娴熟,他教授的“六艺”中就有弹琴诵诗的内容。汉魏以来的司马相如、蔡邕、嵇康都以琴艺高超而著称。唐代的王维、李白、韩愈、白居易等诗人也写下了经典“琴诗”。因此,古琴音乐沉淀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艺术情趣。由于受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历代文人必然将儒家思想观念渗透到对古琴音乐的理解与研究中。可以这样说:古琴音乐不仅是中国文人音乐的代表,也是儒家文化的有效载体。

一、古琴蕴涵的崇圣思想

儒家文人历来有崇敬圣贤的传统,并积淀为一种深厚的文化心理倾向,以至于人们将之称为“崇圣情结”。文人大多将圣贤指向黄帝、尧、舜、禹、文王、武王、周公等,如孔子在周观察到先王的遗制和礼乐时曾慨叹“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

所以王也! ”艺术是生活的抽象形态,是思想的审美体现,“崇圣情结”必然会反映在音乐艺术中。儒家历代文人将音乐看作只有圣人,先王才可以进行创作。这种圣人、先王作乐的思想在被奉为儒家经典的著作中多有阐述。《周易》、《乐记"乐本》等著作中都有这方面的内容。

从琴的制作者与起源上看,汉朝以后的所有琴论文字或是古琴著作其要旨、题辞或序等大都将琴的发明与制作归于上古时期的圣人。如“昔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返其天真也”(蔡邕《琴操》)。“昔神龙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桓谭《新论"琴道》)。“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乐记"乐施篇》)等。琴的发明年代是否真的早至这些人物当然值得怀疑。因为就器乐的发展历史来看,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各国都经历敲击乐器、吹管乐器、丝弦乐器三个阶段。丝弦乐器形成发展得最迟,所以上述这些传说与记载显然带有后人牵强附会的成分。

但是从这些追记的传说中却可以看出琴这种乐器备受儒家推崇的“崇圣情结”。其次,这种情结也体现在古琴演奏作品的曲名上,如《文王操》、《思贤操》、《孔子读易》、《禹会涂山》、《华胥引》、《泣颜回》等等。《禹会涂山》是南宋琴家毛敏仲所作的歌颂大禹治水,治国为民的琴曲。《华胥引》表现黄帝如何治理天下的琴曲。而表现崇圣思想最具代表性的琴曲是《文王操》。这首琴曲是人们为了缅怀、歌颂文王功德而作,乐曲优美流畅而又富有庄重肃穆的色彩,具有宽博深邃的思想内涵。文王是孔子最推崇的圣贤,也是历代儒家文人最高理想人格的象征。

二、古琴蕴涵的礼乐精神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礼乐思想,通过对人民的礼乐教化,实施“仁”治,从而实现长治

久安。而礼的实质就是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遵守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血统关系的人伦观念和封建等级等级观念;而乐的精神是谐和人心、使人们同心同德,形成人与人之间合理、安定的生活。

首先,从琴制各部分的命名来看,它主要体现了礼的“尊卑有序”、“君臣有别”的观念。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宫、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大弦缓和而隐是君,小弦清廉而不乱是臣。后来增加的六、七两根弦被称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

象征闰月。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并规定各弦以及各弦发出的音要“皆安其位而不相夺”。其实这也就是讲究君臣尊卑的等级秩序。

其次,从古琴音乐的审美特征来说,它体现了“和”的精神。儒家主张“入世”的人生态度,注重人为,采取各种方式来维护等级制度。这就决定了儒家把万物的产生、天下的统一归于“和”。因此在哲学思想上强调矛盾的统一,而反对矛盾的对立,认为矛盾统一所产生的“和”才是世界的本源。表现在音乐上就是以平和为美,不平和为丑,这是一种符合人性伦理道德的“平和”的审美观。《乐记"乐化篇》云:“乐极和,礼极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孔子赞赏《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荀子推崇“中和之美”,一方面,他们认为乐曲的情感要合乎“温柔敦厚”的平和之情,另一方面,在乐曲的

形式上又要求声音要“正直和雅”、“中正和平”、“无过无不及”,反对“烦手淫声”、“烦声促节”。

徐上赢的《溪山琴况》是我国古代一部划时代的美学论著,无论从深度还是从广度上都集古琴美学之大成,是历代古琴理论的总结。而儒家“平和”的审美观也集中体现在其中。刘承华认为《溪山琴况》的基本精神就是“和”,把“和”看作是全文的纲领和精髓。徐上瀛把中国儒家美学中体现“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和审美理念的“和”,看作是古琴音乐艺术最为重要的美学原则。既然把“和”作为审美标准,儒家的美学思想就必然排斥郑声和悲乐。因为郑声作为民间音乐的代表,历来被儒家视为“烦手淫声”而有悖于“中和”、“平和”,而悲乐以悲为美,以不平为美,既不符合“乐者,乐也”的命题,又不符合“平和”的标准,所以它们必为儒家所不耻。《乐书》说“今夫琴者,君子常御之乐。盖所以乐心而适情,非为忧愤而作也”。

琴曲《广陵散》由于表现的是怨恨凄恻、悲愤的思想情感,而在表现“怫郁慷慨”之处,又有“雷霆风雨”、“戈矛纵横”的气势,所以历来儒家贬斥此曲“最不和平”,有所谓“臣凌君之象”。儒家对郑声、悲乐的否定不仅表现在理论层面,也体现在琴人的实践中。一些琴家就以此作为准则拒收、拒弹某些琴曲。清庄臻凤曾在《琴学心声谐谱》中说:“鸣琴乃除忧来乐之意,其中谱名不吉,及悲愁怨悼之词,抚之转增惆怅,又违时字句,悉皆屏去”。这些都表明古琴与儒家思想之间是一种“器”与“道”的关系,这也决定了古琴在中国音乐历史上不是作为演奏音乐,娱乐人心的乐器而存在,而是把古琴作为儒家思想的化身,负载着重要的伦理教化与政治功能。

三、古琴的社会功能

“文以载道”是儒家对待文学艺术的最根本的价值观。如荀子在《乐论》中明确指出音乐的道德教化作用。他从“人性本恶”的观点出发,要求音乐发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的功能,进而指出音乐是“治人之盛者也”。音乐的道德教化功能在司马迁的《史记"乐论》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夫上古明王举乐者,非以娱以自乐,快意恣欲,将欲为治也。正教者始于音,音正而行正”。司马迁把音乐的作用提高到正教、正行、治国的高度,同时也谈化了音乐作为艺术的娱乐功能。古琴作为我国传统乐器的代表,被视为“八音之首”、“乐之统”、“乐之君”,被赋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内涵和文化属性。

“经世致用”成为儒家古琴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新语"无为》“昔虞舜治天下,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民之心,然天下治”,率先把古琴和政治的关系联系在一起,认为应该通过古琴音乐来对人民实施教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端正人们的行为,从而不必需要刑和法就可以成就大业,

统治天下。古琴成为了儒家对人民实施仁治、王治的工具。此后,古琴与修身、治国的关系成为传统琴论所强调的重点问题。

朱长文的《琴史》:“君子之于琴也,非徒取其声音而已,达则于以观政焉,穷则于以守命焉”。范仲淹的《听真上人琴歌》:“将治四海先治琴”。《诚一堂琴谈"集论》云:“古之圣帝明王所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咸赖琴之正音是资焉”。以上言论无不把古琴的主要功能锁定在教化、修身和治国上。既然强调古琴的教化、修身、治国之用,儒家在古琴美学思想中就格外注重音乐与其外部关系的研究,而忽视对其自身艺术规律的探索,由此就必然导致重德轻艺、重道轻欲的结果。

当然,忽视艺术规律的探索并不意味着彻底排斥艺术的审美功能。为了更好地发挥“古琴”的“载道”功能和“经世致用”的实践功能,儒家文化特别讲究古琴在艺术

上的“温柔敦厚”。儒家主张诗歌(艺术)的社会作用来说,需要运用温柔敦厚审美原则,用礼义对世道人心进行规范。在古琴的艺术表现上讲究蕴藉含蓄,微宛委曲;内容上深郁厚笃,不浅显直露。所以,历代琴论在主张温柔敦厚的同时,往往又强调一个“禁”字,禁止人们自由地抒发感情、禁止人们存在不合乎儒家礼法的道德思想和行为、禁止音乐形式的创新等。“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 “故琴之为言禁也,雅之为言正也,言君子守正以自禁也”(《风俗通义"声音"琴》)等等,可以说言琴必“禁”。其结果是古琴音乐“使听之者游思缥缈,娱乐之心不知何去”(《溪山琴况》) 。

古琴音乐作为一种审美艺术,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政治背景和道德观念的影响,所以,它和政治、社会也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但如果将这种关系视为古琴音乐的创作之本,将古琴作为经世致用的手段,忽视其艺术审美价值,就会使古琴异化,沦为实现功利目的的工具。蔡仲德先生在谈到我国古代《琴论》的美学思想时认为“古琴艺术之所以走向衰落,显然与历代琴论、与古琴美学思想强调…雅?,强调…德?,强调修身养性的伦理教化作用,强调一个…禁?字有关”。这是一个极其精到而又令人深思的见解。古琴音乐在当今社会生存状况的式微是否与古琴美学思想中的儒家思想有关、我们是否应当赋予古琴以

时代的特征、为古琴注入新鲜的血液、新的审美情趣,这是我们每一个从事音乐工作的人所应当关注的。

对中国古琴文化的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音乐文化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必由之径,古琴居其首位,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其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古琴在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古琴文化,发展传承至今。古琴文化是一个我国传统社会音乐文化、礼制文化以及杂糅了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综合体,“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战国时期的伯牙和子期二人有家喻户晓的“《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一度成为千古流传的美谈佳话;“对牛弹琴”、“焚琴煮鹤”也一直被用来感叹某人对琴的无知。西汉琴学家桓谭在他的琴论《新论?琴道》中说:“八音之中惟丝最密,而琴为之首……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者圣贤玩琴以养心。”从中可见,古琴以其极其独特的音色和特有的文化功能一直处于中国传统乐器之首的位置,自创制以来就古代文人的修身雅器。与其它传统器乐艺术相比较,古琴文化不仅历史悠久,并且在相关文献、曲目积累、演奏技巧、乐学、律学、传承方式、斫琴工艺及社会生活、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都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和不可比拟的丰富性。[1]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变革,古琴文化汲取八方精华,其底蕴和内涵更加深厚,在传承中发展,发展中传承。更为可贵的是,古琴艺术于2003年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为代表中国千年历史文化悠悠岁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古琴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概况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亦称瑶琴、七弦琴、玉琴,古琴在孔子时期就已经十分盛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三千余年。据《史记》记载,早在尧舜时期就有了古琴的存在。20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古代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因为古琴文化独特的风格和涉及广泛领域的内涵的丰富性,它曾一度在中国古代文人文化中引领风骚。其历史传承流派之多和一度发展的兴盛程度是大多数艺术文化都无可比拟的。古琴艺术中的琴史、琴律、记谱法、弹奏法、美学等方面早已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并被称作“琴学”。琴学作为古琴文化的一部分,其内容精深博大,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也是反映中国哲学、历史、文学的镜子。[2] (一)古琴文化的历史发展 最早关于古琴的记载出自《诗经》、《尚书》等古老文献。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国风》中就提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是两千五百年前编辑成书的,古琴从产生、流行于古代人民生活之中并被作入诗中收入《诗经》,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由此可见比较符合历史发展实际的说法是古琴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尚书》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可知古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才有了七弦琴。直至后来的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型制终于基本稳定,并一直流传沿续到现在。[3] 春秋战国时期,古琴的独奏音乐已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并受到许多文人圣贤的喜爱,其中孔子就十分酷爱弹琴。家喻户晓的“《高山》《流水》觅知音”伯牙弹琴子期善听的佳话也由古琴为媒介而产生,“知音”一词也由此而来。当时就已经出现了有名的琴师,有卫国的师涓、晋国的师旷、郑国的师文、鲁国的师襄等;著名的琴曲如《高山》、《流水》、《雉朝飞》、《阳春》、《白雪》等,均已载入史册并被弹奏至今。 汉、魏、六朝时期,古琴文化有了重大发展,除在《相和歌》、《清商乐》中作伴奏乐器外,还以“但曲”演奏形式出现。如广为人知的《广陵散》、《大胡笳鸣》、《小胡笳鸣》等,反映出古琴作为器乐演奏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4] 隋唐时期,西域音乐盛行,古琴音乐的发展因此受到一定的抑制。但由于古琴谱的产生,不仅推动了当时古琴音乐的传播,而且对后世古琴音乐的继承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使中

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时的泱泱大国,在诸多方面都令友邦无法企及。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在世界民族史独领风骚。古时候,“琴棋书画”并称,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整体素质的具体显现,更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那么透过他们我们就能够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而琴居四艺之首,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并影响了中国书画等其他艺术门类的境界,其地位不言而喻。 要论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当然要从古琴自身说起。古琴又称“琴”、“七弦琴”,别称“绿绮”、“丝桐”。它主要体现为一种平置弹弦乐器的独奏艺术形式,另外也包括唱、弹兼顾的琴歌与琴、箫合奏。古琴相传创始

于史前传说时代的伏羲氏和神农氏时期。以目前考古发掘的资料证实,古琴作为一件乐器的形制至迟到汉代已经发展完备,其演奏艺术与风格经历代琴人及文人的创造而不断完善,一直延续至今。古琴演奏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艺术水准最高,最具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和传统艺术特征的器乐演奏形式。古琴与中国其他传统独奏器乐艺术,如筝、琵琶、笛、箫、管、胡琴等相比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相关文献、曲目积累、演奏技巧、乐学、律学、传承方式、斫琴工艺及社会生活、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的影响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和不可比拟的丰富性。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

统文化之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有关古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文献。《尚书》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可知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已有七弦。东汉应劭《风俗通》:“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稳定,一直流传沿续到现在。 古琴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歌、独奏两种。

从古琴音乐中浅谈中国古代文人音乐

从古琴音乐中浅谈中国古代文人音乐 琴乐的重要地位 中国的文人音乐,是由我国历代有文化修养的知识阶层创作或参与创作、完善和传承的传统音乐。它是文人崇高信仰的音乐艺术表现,是文人们对天地,对人生,对社会的一项价值观察与评判,更是他们心境与灵魂的艺术折射。它主要包括琴乐和词调音乐两方面。这里我们着重从琴乐中谈古代文人音乐。 琴乐,指古琴音乐。它包括琴歌和琴曲。关于它的产生,人们的说法众说不一,但有文字记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文人音乐就以古琴艺术为代表,因此,古琴文化在中国传统文人乐坛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它一直被看作是知识分子的象征。自古以来有很多关于古琴的故事流传。琴乐被誉为“文人音乐”,并不是说只有文人雅士才弹琴,也不是说琴界人士都是以文名世。但是它作为一种传统乐器所积淀的优雅绝伦的文人精神品格,却俨然是一种文人音乐品格的最好体现。所以说,古琴音乐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更是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精髓。人格美的文人音乐 从古琴曲《梅花三弄》、《阳春白雪》、《碣石调·幽兰》等作品,我们就能看出都是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俗称喻情,象征一种人格的美好或道德、政治的寄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文人音乐是一种人格美的追求。出现这种审美追求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儒道思想的影响,在音乐上,儒家主张,音乐必须给耳目之官以道德规范,防止出现感官被物欲所蒙蔽,而使人为地追求感性欲望的满足,而丧失其超物欲的精神追求的现象。可见,儒家赋予了各种音乐以人化的美善性格。在古琴作品中,对道家而言,强调的是大音希声。表现在音乐上,则是虚与实之间的强调虚、有与无之间强调无、远与近之间强调远、浓与淡之间强调淡、动与静之间强调静……,道家把音乐看做“大乐与天地同和”,强调写意的境界。表现在音乐特征上即是古、雅、逸。 文人音乐的标题,也大多表现出这种审美特征。从乐曲的标题和内容上看,一方面是极富诗情画意的标题、内容,另一方面这些标题所体现的又是一种追求超凡脱俗、不拘一格、自然内在的审美品位,表现为清、幽、寒、静、淡、远等特点。《高山流水》、《平沙落雁》、《潇湘水云》……都充分表现出

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时的泱泱大国, 在诸多方面都令友邦无法企及。而我国的传 统文化更是在世界民族史独领风骚。古时候,“琴棋书画”并称,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整体素质的具体显现,更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那么透过他们我们就能够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而琴居四艺之首,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并影响了中国书画等其他艺术门类的境界,其地位不言而喻。 要论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当然要从古琴自身说起。古琴又称“琴”、“七弦琴”,别称 “绿绮”、“丝桐”。它主要体现为一种平置弹

弦乐器的独奏艺术形式,另外也包括唱、 弹兼顾的琴歌与琴、箫合奏。古琴相传创始于史前传说时代的伏羲氏和神农氏时期目前考古发掘的资料证实,古琴作为一件乐器的形制至迟到汉代已经发展完备,其演奏艺术与风格经历代琴人及文人的创造而不断完善,一直延续至今。古琴演奏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艺术水准最高,最具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和传统艺术特征的器乐演奏形式。古琴与中国其他传统独奏器乐艺术,如筝、琵琶、笛、箫、管、胡琴等相比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相关文献、曲目积累、演奏技巧、乐学、律学、传承方式、斫琴工艺及社会生活、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的影响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和不可比拟的丰富性。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 统文化之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有关古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文献。《尚书》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可知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已有七弦。东汉应劭《风俗通》:“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稳定,一直流传沿续到现在。 古琴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歌、独奏两种。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主要在士以上的阶层中流行,秦以后盛兴于民间。关于以琴为声乐伴奏的形式,早在《尚书》中, 已有“搏拊琴瑟以咏”的记载。周代,多用琴瑟伴奏歌唱,叫“弦歌”,即唐宋以来所谓的琴歌。从汉代蔡邕所著《琴操》中,有歌诗五曲,即周之弦歌,其中的“十二操”,“九引”以及“河间杂歌”,都是援琴而歌的。 春秋战国时期,古琴的独奏音乐已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如伯牙弹琴子期善听的传说。当时有名的琴师有卫国的师涓,晋国的师旷,郑国的师

中国古琴艺术史

苏州科技学院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公选课 《中国古琴艺术史》期末试卷 姓名专业学号成绩 题目:《古琴史的心得体会》 要求:请在文中举例说明某个历史时期的琴人及其代表琴曲赏析,同时作出自己的体会总结,字数为2000字。 一开始,我只是单纯地被《梅花三弄》这首曲子给吸引了而已,总是感觉它有一种特有的魔力。于是乎,我便查找了有关它的资料。 花木、山水向来是人们乐于歌颂、吟咏的自然母题,人们通过对花木、山水的歌咏上升到对人们“品德”、“志向”等方面的歌咏,借对自然事物的吟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思想抱负、精神所向等等。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是中国古典乐曲中表现梅花的佳作,也是我国古琴音乐中保存下来年代较早的一首作品,早在唐代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它旋律优美、流畅,形式典雅、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芳香、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是一首充满中国古代士大夫情趣的琴曲。《枯木禅琴谱》说:“曲音清幽,音节舒畅,一种孤高现于指下;似有寒香沁入肺腑,须从容联络,方得其旨。” 桓伊,字叔夏,小字野王。他曾与东晋名将谢玄一起在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中大破前秦符坚的进攻,立下了赫赫战功。桓伊还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晋书》中称他“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桓伊尤擅长吹笛。有一次,王徽之(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在路上偶而遇见桓伊,因久慕桓伊大名,便请他吹奏一曲。桓伊为人谦逊,当时虽已显贵,两人又素不相识,仍下车为王徽之吹奏了一支曲子,这首乐曲据传就是著名的《梅花三弄》。桓伊逝世后,《梅花三调》广为流传,至唐代著名琴师颜师古,将《梅花三调》改为同名琴曲。明代朱权将《梅花三调》列入《神奇秘谱》辑中,并改曲名为《梅花三弄》。 到了唐代,相传琴人颜师古将《梅花三弄》改编为同名琴曲,从此这首乐曲便在古琴音乐中保存下来。按晋代的笛即现代的箫,这种改编,或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晋代笛曲的风格。我国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明代琴谱《神奇秘谱》中即载有这首琴曲的曲谱。琴曲《梅花三弄》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并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人们总是说,奏曲者是会与所奏之曲,与所奏之乐器,与所奏之事物融为一体,达到最高的境界。 所以,若要将一曲《梅花三弄》弹得意与琴融为一体,人与梅合而为一,去除指上的功夫,还要琴人自身不断精进修持,心无杂乱得一个清字,琴人便是那梅花了,哪里还用去感叹“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

浅谈对中国古琴的理解和欣赏

浅谈对中国古琴的理解和欣赏 琴乐,指古琴音乐,它包括琴歌和琴曲。关于它的产生,人们的说法众说不一,但有文字记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文人音乐就以古琴艺术为代表,因此,古琴文化在中国传统文人乐坛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自古以来有很多关于古琴的故事流传。琴乐被誉为“文人音乐”,并不是说只有文人雅士才弹琴,也不是说琴界人士都是以文名世。但是它作为一种传统乐器所积淀的优雅绝伦的文人精神品格,却俨然是一种文人音乐品格的最好体现。所以说,古琴音乐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更是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精髓。那么如何理解和欣赏古琴呢? 一.古琴音乐特征及古琴文化从现在的角度来理解,古琴是一种乐器,需要走上舞台。但在古代,传统的琴不仅是乐器,其作用也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个人品格,因此对琴曲道德的视野要求非常高。既然要求弹出的琴曲具有很高的道德视野,那么除了要求演奏者本人具有高尚的演奏技术和技巧之外,还要有高度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操。古琴音乐的主要特征应该是“静美”。这由琴的构造即可证实:与筝相比,琴体并不大,弦数也不多;古琴音量不大,但声音坚实、厚度大,犹如古代的磬、编钟,具有“金石之声”。散音厚实,按音则余韵悠长,其音质内敛,而非像筝那样外向张扬,仿似激动地高呼口号。琴自古与文人联系在一起,孔子当年在杏

坛教学的时候,就“弦歌不辍”。中国古琴艺术的方方面面都渗透了儒、道、禅三家的思想,古琴曲应该是中国精英文化的体现。古琴演奏的动作不大,要求“弹欲断弦、按欲入木”,但“用力不觉”。与打太极拳、书法、作画等具有同样之处,左右手的动作儒雅、简静,形式上极为缓和,却内含着刹那之间的爆发力。而如果弹琴时动作大,按西方理念看来是“神采飞扬”。殊不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这样的做派却犯了弹琴五病中的“走作猖狂”,从而背离了儒、道、禅的内涵意蕴。在中国,最早提出琴“性极静”的是嵇康。崔遵度在《琴笺》中也提出了“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审美思想。吴钊曾经说过:说琴的“静”是建立在“清丽”的基础上的,而“丽”即“美”,所以古琴音乐应该是静美的,这份“清净恬淡”正是古琴音乐区别于其他音乐的特性。古琴音乐的“美”有声音美、形式美,包括演奏琴曲的节奏、动作等。而古琴音乐的“远”则是追求声音之外的东西,追求“真空妙有”,从而具有无限大的选择空间。清代人徐祺将琴曲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悦耳的、悦心的、养心的。其中,悦耳的琴曲包括《欸乃》(节本)、《梅花三弄》等。较深层次,悦心进而养心的作品,则并不那么容易理解,而需要对儒、道、禅传统文化的熟悉。儒、道、禅的文化传统中,禅宗对古琴音乐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宋代,但真正将它提出来的是明朝的虞山琴派。虞山派徐上瀛在《溪山琴况》中说,“明心见性”是琴的至高境界。其可贵之处,正在于将禅宗理念与古琴美学相结合,从而使

古琴文化

古琴文化 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所蕴涵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已超出 了乐器本身的演奏功能。古琴音乐的发展主要受儒家“中正平和”、“温柔敦厚”和道家“顺应自然”、“清微淡远”思想的影响。从古琴的形制、古琴音乐的审美准则等方面揭示古琴音乐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思想。 古琴是中国音乐史上渊源最为久远的弹弦乐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造型优美、潇洒飘逸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深受历代文人喜爱。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孔子琴艺娴熟,他教授的“六艺”中就有弹琴诵诗的内容。汉魏以来的司马相如、蔡邕、嵇康都以琴艺高超而著称。唐代的王维、李白、韩愈、白居易等诗人也写下了经典“琴诗”。因此,古琴音乐沉淀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艺术情趣。由于受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历代文人必然将儒家思想观念渗透到对古琴音乐的理解与研究中。可以这样说:古琴音乐不仅是中国文人音乐的代表,也是儒家文化的有效载体。 一、古琴蕴涵的崇圣思想 儒家文人历来有崇敬圣贤的传统,并积淀为一种深厚的文化心理倾向,以至于人们将之称为“崇圣情结”。文人大多将圣贤指向黄帝、尧、舜、禹、文王、武王、周公等,如孔子在周观察到先王的遗制和礼乐时曾慨叹“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 所以王也! ”艺术是生活的抽象形态,是思想的审美体现,“崇圣情结”必然会反映在音乐艺术中。儒家历代文人将音乐看作只有圣人,先王才可以进行创作。这种圣人、先王作乐的思想在被奉为儒家经典的著作中多有阐述。《周易》、《乐记"乐本》等著作中都有这方面的内容。 从琴的制作者与起源上看,汉朝以后的所有琴论文字或是古琴著作其要旨、题辞或序等大都将琴的发明与制作归于上古时期的圣人。如“昔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返其天真也”(蔡邕《琴操》)。“昔神龙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桓谭《新论"琴道》)。“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乐记"乐施篇》)等。琴的发明年代是否真的早至这些人物当然值得怀疑。因为就器乐的发展历史来看,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各国都经历敲击乐器、吹管乐器、丝弦乐器三个阶段。丝弦乐器形成发展得最迟,所以上述这些传说与记载显然带有后人牵强附会的成分。 但是从这些追记的传说中却可以看出琴这种乐器备受儒家推崇的“崇圣情结”。其次,这种情结也体现在古琴演奏作品的曲名上,如《文王操》、《思贤操》、《孔子读易》、《禹会涂山》、《华胥引》、《泣颜回》等等。《禹会涂山》是南宋琴家毛敏仲所作的歌颂大禹治水,治国为民的琴曲。《华胥引》表现黄帝如何治理天下的琴曲。而表现崇圣思想最具代表性的琴曲是《文王操》。这首琴曲是人们为了缅怀、歌颂文王功德而作,乐曲优美流畅而又富有庄重肃穆的色彩,具有宽博深邃的思想内涵。文王是孔子最推崇的圣贤,也是历代儒家文人最高理想人格的象征。

古琴的儒家文化意蕴

古琴的儒家文化意蕴 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所蕴涵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已超出了乐器本身的演奏功能。古琴音乐的发展主要受儒家“中正平和”、“温柔敦厚”和道家“顺应自然”、“清微淡远”思想的影响。从古琴的形制、古琴音乐的审美准则等方面揭示古琴音乐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思想。 古琴是中国音乐史上渊源最为久远的弹弦乐器,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瑰宝。它以造型优美、潇洒飘逸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深受历代文人喜爱。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孔子琴艺娴熟,他教授的“六艺”中就有弹琴诵诗的内容。汉魏以来的司马相如、蔡邕、嵇康都以琴艺高超而著称。唐代的王维、李白、韩愈、白居易等诗人也写下了经典“琴诗”。因此,古琴音乐沉淀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艺术情趣。由于受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历代文人必然将儒家思想观念渗透到对古琴音 乐的理解与研究中。可以这样说:古琴音乐不仅是中国文人音乐的代表,也是儒家文化的有效载体。 一、古琴蕴涵的崇圣思想 儒家文人历来有崇敬圣贤的传统,并积淀为一种深厚的文化 心理倾向,以至于人们将之称为“崇圣情结”。文人大多将圣贤指向黄帝、尧、舜、禹、文王、武王、周公等,如孔子在周观察到先王的遗制和礼乐时曾慨叹“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

之所以王也! ”艺术是生活的抽象形态,是思想的审美体现,“崇圣情结”必然会反映在音乐艺术中。儒家历代文人将音乐看作只有圣人,先王才可以进行创作。这种圣人、先王作乐的思想在被奉为儒家经典的著作中多有阐述。《周易》、《乐记"乐本》等著作中都有这方面的内容。 从琴的制作者与起源上看,汉朝以后的所有琴论文字或是古 琴著作其要旨、题辞或序等大都将琴的发明与制作归于上古时期的圣人。如“昔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返其天真也”(蔡邕《琴操》)。“昔神龙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桓谭《新论"琴道》)。“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乐记"乐施篇》)等。琴的发明年代是否真的早至这些人物当然值得怀疑。因为就器乐的发展历史来看,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各国都经历敲击乐器、吹管乐器、丝弦乐器三个阶段。丝弦乐器形成发展得最迟,所以上述这些传说与记载显然带有后人牵强附会的成分。但是从这些追记的传说中却可以看出琴这种乐器备受儒家 推崇的“崇圣情结”。其次,这种情结也体现在古琴演奏作品的曲名上,如《文王操》、《思贤操》、《孔子读易》、《禹会涂山》、《华胥引》、《泣颜回》等等。《禹会涂山》是南宋琴家毛敏仲所作的歌颂大禹治水,治国为民的琴曲。《华胥引》表现黄帝如何治理天下的琴曲。而表现崇圣思想最具代表性的琴曲是《文王操》。这首琴曲是人们为了缅怀、歌颂文王功德而

《古琴的文化》阅读答案

《古琴的文化》阅读答案 古琴的文化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受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 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终

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这时讲到: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林黛玉的确不愧是一介才情女子,她深谙琴道,才识过人。 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古琴文化-中国的古琴地文化特征

古琴文化-中国古琴的文化特征 古琴之深有两方面涵义。一是深厚的文化内涵,二是深远的艺术意境。现先说第一点:古琴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政治、教育、伦理、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承载了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现存最早的典籍《尚书》中的《尧典》、《舜典》、《益稷》等篇章中明确记载了尧舜时代古琴瑟及其理论形态——音律在国家大事和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尚书·益稷》记载舜帝说“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以考察国家治乱,这里所谓“五声”,就是古琴一至五弦所发出的宫商角徵羽五声,六律,就是古琴乐律(六律六吕)的简称,而六律之首的黄钟,亦即古琴上由八十一丝制成的第一弦(黄钟宫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黄钟为基准,按照“三分损益法”,可以产生五声、二变、十二律(即六律、六吕)。故说黄钟为乐律的根本;又《尚书·尧典》称“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反映了中国在远古时代通过观察天象制定历、律(即历法和乐律),并且以乐律的标准音来统一社会生活中处处遇到的度量衡。关于历律以后再说,现先讲同律度量衡,古琴第一弦(黄钟宫)丝数为9的乘方(81),而竹管黄钟的长度则是9寸(径三分),为什么黄钟及宫音之数都是9,据宋代蔡沈《律吕新书》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十,其一、三、五、七、九为阳,九者阳之成也。……黄钟者阳声之始,阳气之动也,故数为九。” 至于乐律和历法,我国古代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和乐音一均(八度)分为十二律紧密联系。黄帝命伶伦伐竹制为十二律管埋地以候十二月之气,葭灰实管口,某月气至则灰飞管空,称为律中。《国语》载:“伶州鸠曰:古琴瑟尚宫……以遂八风,于是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次序,风雨时至,嘉生繁祉,人民和利,物备而乐成,上下不疲,故曰乐正。……律所

建立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古老音乐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探索与创新 ———关于建立“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的意义和价值 袁静芳 摘 要:中国古琴艺术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将研究古琴音乐文化数字化采集、存储、保护、整理、管理、共享等环节的关键技术,创建我国第一部音乐数字化服务的标准体系,从而为我国音乐学科与信息学科紧密结合开辟了一个新的园地,探索与推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走向新兴产业的发展途径,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古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音乐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J60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871(2009)04-0031-06 收稿日期:2009-09-15 作者简介:袁静芳(1936~),女,教授。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院长,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专职研究员。项目来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古琴音乐文化研究》(项目编号:07JJD760089),本文为项目的 阶段性成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音乐数字化已 经渗透到中国音乐教学、创作、研究的各个领域,并展示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如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保护和发展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热点问题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的国家,其文化资源积淀深厚,尤其是几千年承传的活态文化传统更是丰富多彩。它们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智慧结晶、思维方式、创造性、想象力和文化意识,因而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然而,目前中国社会也面临着由农耕文化向工业现代化的转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文化传统,面临着急剧消失和流变的威胁。尤其是随着世界经济、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加剧,文化标准化、大众传媒的发展等社会现状,使中国古老的传统音乐文化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打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也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而传统音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许多承载着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优秀音乐品种,正随着历史的衍变而流逝。 在历史发展的总进程中,新旧事物的更替,一部分古老陈旧的文化艺术被鲜活的文化艺术所更替而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但是,一个民族永远不能丢失自己历史文化中的精髓,不能遗忘和抛弃古老文化中最珍惜的那一部分。 中国古琴艺术,不仅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而且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几千年来,古琴艺术一直是中国文人修身养性和完美人格的象征,并以其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而为世人所珍视,其遗存之丰硕堪称中国传统音乐之最。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表演艺术史以及乐器制作史等方面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象征。古琴音乐文化代表着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构成了汉族音乐审美的核心。2003年11月,中国古琴艺术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的27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向全世界展示其音乐精华和文化魅力,古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粹更为世人所瞩目。 ? 13?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Journal of the Central Conservat ory of Music

浅谈对古琴的理解和欣赏

浅谈对古琴的理解和欣赏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对中国古琴的理解和欣赏琴乐,指古琴音乐,它包括琴歌和琴曲。关于它的产生,人们的说法众说不一,但有文字记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文人音乐就以古琴艺术为代表,因此,古琴文化在中国传统文人乐坛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自古以来有很多关于古琴的故事流传。琴乐被誉为“文人音乐”,并不是说只有文人雅士才弹琴,也不是说琴界人士都是以文名世。但是它作为一种传统乐器所积淀的优雅绝伦的文人精神品格,却俨然是一种文人音乐品格的最好体现。所以说,古琴音乐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更是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精髓。那么如何理解和欣赏古琴呢 一.古琴音乐特征及古琴文化从现在的角度来理解,古琴是一种乐器,需要走上舞台。但在古代,传统的琴不仅是乐器,其作用也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个人品格,因此对琴曲道德的视野要求非常高。既然要求弹出的琴曲具有很高的道德视野,那么除了要求演奏者本人具有高尚的演奏技术和技巧之外,还要有高度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操。古琴音乐的主要特征应该是“静美”。这由琴的构造即可证实:与筝相比,琴体并不大,弦数也不多;古琴音量不大,但声音坚实、厚度大,犹如古代的磬、编钟,具有“金石之声”。散音厚实,按音则余韵悠长,其音质内敛,而非像筝那样外向张扬,仿似激动地高呼口号。琴自古与文人联系在一起,孔子当年在杏坛教学的时候,就“弦歌不辍”。中国古琴艺术的方方面面

都渗透了儒、道、禅三家的思想,古琴曲应该是中国精英文化的体现。古琴演奏的动作不大,要求“弹欲断弦、按欲入木”,但“用力不觉”。与打太极拳、书法、作画等具有同样之处,左右手的动作儒雅、简静,形式上极为缓和,却内含着刹那之间的爆发力。而如果弹琴时动作大,按西方理念看来是“神采飞扬”。殊不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这样的做派却犯了弹琴五病中的“走作猖狂”,从而背离了儒、道、禅的内涵意蕴。在中国,最早提出琴“性极静”的是嵇康。崔遵度在《琴笺》中也提出了“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审美思想。吴钊曾经说过:说琴的“静”是建立在“清丽”的基础上的,而“丽”即“美”,所以古琴音乐应该是静美的,这份“清净恬淡”正是古琴音乐区别于其他音乐的特性。古琴音乐的“美”有声音美、形式美,包括演奏琴曲的节奏、动作等。而古琴音乐的“远”则是追求声音之外的东西,追求“真空妙有”,从而具有无限大的选择空间。清代人徐祺将琴曲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悦耳的、悦心的、养心的。其中,悦耳的琴曲包括《欸乃》(节本)、《梅花三弄》等。较深层次,悦心进而养心的作品,则并不那么容易理解,而需要对儒、道、禅传统文化的熟悉。儒、道、禅的文化传统中,禅宗对古琴音乐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宋代,但真正将它提出来的是明朝的虞山琴派。虞山派徐上瀛在《溪山琴况》中说,“明心见性”是琴的至高境界。其可贵之处,正在于将禅宗理念与古琴美学相结合,从而使古琴音乐相对于前代,发生了质的飞跃,变得更为细腻、深刻,意境的营造更为形象化而富于哲理性。,“比如《山居吟》一曲,描写的就是一个人住在山上,以天地为家,河流是他的腰带,

浅谈古琴文化与道

浅谈古琴文化与道 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应用化学1302 张万林 41366043 [摘要]“乐先礼生,亦先礼坏,礼乐既亡,纪纲斯败。秦火烬余,乐惟琴在。”是出自于 琴者李静《祭九嶷先生》的题诗可以说是意味深远。 众所周知,礼乐文明不仅是酝酿中华文明的温床和创生的根基,同时也是与它共生的主题精神命脉。从形式上说,礼乐文明具体表现为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从本质上说,它化为一种贯通各种艺术中的本体精神,体现出“乐”的核心地位,从而以“琴”为代表,在华夏儿女心目中具有了一定意味,进而以“琴·棋·书·画”的审美方式为人生涂上了一层亮色。 [关键词]古琴、文化、德、道 一、古琴文化溯源 1、古琴的传说 琴,因为历史悠久,为了加以区别其它的弦乐器,又称为“古琴”。习称“七弦琴”。它主要体现为一种平置弹弦乐器的独奏艺术形式,另外也包括唱、弹兼顾的琴歌与琴、箫合奏。在历史上,人们往往联想到它的创制、用材及典故,还有许多其它的称呼,如:五弦琴、瑶琴、宝琴、绿绮、焦尾、丝桐……在古代,所有乐器统称为琴,正是由于琴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中国古代音乐(及乐器)的缘故。 华夏先民很早就发明了“琴”这种乐器。关于它的渊源,流传有许多美丽的神话故事、轶闻传说。例如,中国的《山海经·海内经》曾记载说,“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汉代琴家桓谭《新论·琴道》中曾记载说“昔神农氏级宓羲而王天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历来琴家们众说纷纭,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1)伏羲说 (2)神农说 (3)炎帝说 (4)黄帝说 (5)炎帝说 (6)尧说 (7)舜说 在众多学说中,伏羲造琴说和神农造琴说这两种说法影响较大,特别是前者,到底是哪位发明了这件伟大的乐器,现在不可确证。但有关于最早的琴的形制,说法基本一致即先人造琴都是削桐为琴,有五根弦与现在差不多,后来文王武王各加一弦,成为七弦琴。以目前考古发掘的资料证实,古琴作为一件乐器的形制至迟到汉代已经发展完备,其演奏艺术与风格经历代琴人及文人的创造而不断完善,一直延续至今。 春秋战国时期,古琴的独奏音乐已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如伯牙弹琴子期善听的传说。当时有名的琴师有卫国的师涓,晋国的师旷,郑国的师文,鲁国的师囊等;著名的琴曲如《高山》、《流水》、《雉朝飞》、《阳春》、《白雪》等,均已载人史册。 在汉代,古琴的形质基本定型,由不定弦基本定为七弦,同时还出现了较为完善的共鸣箱和标志音位的琴徽,文人们纷纷参与古琴的创制、琴曲的创作等,并写下了大量的琴赋、

古琴与中国文人精神

古琴与中国文人精神 一提到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人们眼前马上就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在高山俊岭之上,两位风度翩翩的雅士席坐于苍岩飞瀑与古松巨石之间,一人举止优雅的抚琴,一人神态平和的侧耳静听;或在茂林修竹之间,一位身着宽袖长袍,气质刚毅洒脱的隐士,静坐于清泉碧溪畔临流抚琴,兴之所至,身心俱忘;或于苍松怪石之间,一位高士当风振衣,风致飘逸地行走在幽静的空山之中,身后的童子携带一张古琴,随同主人去访友寻知音。如此种种,中国古代文人的那种以弹琴抚弦为自娱,于安逸闲适中寻找清静高远心境的情态,曾在无数的诗词文赋与金石书画作品中得以尽情展现。最为人们熟知的是,被喻为中国古代文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琴棋书画”四大“雅好”中,古琴居于首位,此足见琴在文人生活中的重要位置。难怪在人们心目中,中国古代文人的形象总是有琴相伴。 那么,在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的中国古代乐器中,为什么惟独“琴”能够居众乐器中的“王者”地位,并被受历代文人青睐和推崇,从而成为他们常备不离的雅器呢?中国文人在古琴这件乐器中又寄寓了什么样的精神呢? 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中国历史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先秦诸子时代结束以后,秦始皇运用法家的学说统一天下,焚书坑儒,使儒学受到一次严重的打击。但秦朝很快灭亡,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懦术,于是儒学正式居于统治地位。从此,懦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

魏晋时期,政治黑暗和社会动乱,集中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失意、不幸的命运,此时玄学盛行,遂使老庄之学得以广泛、深入地进入文士的精神世界。也因有了这种契机,使中国古代文人的儒、道互补的思维定势及心理模式结构开始正式成型。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道家崇尚自然的价值观、求退避的行为结构及主张无为而治的政治观念,对儒家强调积极干预、进取有为及大一统的国家学说都是一种否定,但它恰恰又是儒家思想体系的对立和补充,并在思想方式上是彼此相通的。也就是说,儒道两家思想的转换,无需思想方式上推翻重来,只要相互转变,就可以在“达者兼济天下”与“隐者独善其身”之中便捷地作出人生路途的抉择。 于是,儒道两家在思想上的这种互补结构,为文人的二重人格提供了思想依据,如果得志时便是儒家,入世为官,乐观进取;一旦失意时便成为道家,出世隐居,消极退避;或者逃遁到比道家更与世无争的佛禅世界中去,从而构建起了中国古代文人“儒治世,道修身,释养心”的心理。正因为以老庄道家思想和佛禅的思想普遍渗入历代文人心田,同儒家思想共构互补地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入自觉的文化心理模式,完整意又上的中国古代文人也就因此形成了。 “中和”是儒家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中庸》解释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喜怒哀乐没有表露时,叫做中;表情外露时,不偏于表现一种感情,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行的准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由

古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古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古琴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20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古琴作为一个古老的乐器,其音苍老、清亮、浑厚、圆润、古朴。人说琴的“四善”(苍、松、脆、滑)和“九德”(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则是古人对古琴音色的总结。 从唐代开始,古琴有了自己专用的记谱法,这种记谱法记录弦位和徽位、左右手的弹奏方法,但不直接记录音高。它由汉字的部首、数字和一些减笔字拼合而成,称作减字谱。减字谱记录古琴音乐的仔细程度和科学性,使现代的五线谱等记谱方法至今仍不能取代它。用减字谱记录而传承至今的古琴谱有150多种,保存了大量的古代音乐作品,是一座巨大而珍贵的音乐宝库。有关古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文献。《尚书》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可知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已有七弦。东汉应劭《风俗通》:“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稳定,一直流传沿续到现在。 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主要在士以上的阶层中流行,秦以后盛兴于民间。周代,多用琴瑟伴奏歌唱,叫“弦歌”,即唐宋以来所谓的琴歌。春秋战国时期,古琴的独奏音乐已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如伯牙弹琴子期善听的传说。汉、魏、六朝时期,古琴艺术有了重大发展,除在《相和歌》、《清商乐》中作伴奏乐器外,还以“但曲”演奏形式出现。隋唐时期,西域音乐盛行,琵琶兴起,古琴音乐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抑制。但由于古琴谱的产生,不仅推动了当时古琴音乐的传播,而且对后世古琴音乐的继承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使中国古代音乐历史进入了一个具有音响可循的时期。宋朝的古琴一方面出现怀旧的复古主义倾向,另一方面由于古琴在《相和歌》、《清商乐》演奏中的长期实践,与民间音乐有着深远的联系。明、清时期由于印刷术的发展,大量琴谱得到刊刻流传,见于记载的琴谱有一百四十多种,从中可知仅明代创作的琴曲就有三百多首。建国后,古琴音乐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抢救,调查、收集、整理了流失于民间中的各种传谱,并录制了一批音响;发掘一批失传的琴曲,如《广陵散》、《幽兰》等;培养了一批古琴音乐人材,为今后古琴音乐的整理、研究、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

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时的泱泱大国,在诸多方面都令友邦无法企及。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在世界民族史独领风骚。古时候,“琴棋书画”并称,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整体素质的具体显现,更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那么透过他们我们就能够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而琴居四艺之首,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并影响了中国书画等其他艺术门类的境界,其地位不言而喻。 要论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当然要从古琴自身说起。古琴又称“琴”、“七弦琴”,别称“绿绮”、“丝桐”。它主要体现为一种平置弹弦乐器的独奏艺术形式,另外也包括唱、弹兼顾的琴歌与琴、箫合奏。古琴相传创始

统文化之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有关古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文献。《尚书》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可知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已有七弦。东汉应劭《风俗通》:“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稳定,一直流传沿续到现在。

古琴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歌、独奏两种。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主要在士以上的阶层中流行,秦以后盛兴于民间。关于以琴为声乐伴奏的形式,早在《尚书》中,已有“搏拊琴瑟以咏”的记载。周代,多用琴瑟伴奏歌唱,叫“弦歌”,即唐宋以来所谓的琴歌。从汉代蔡邕所著《琴操》中,有歌诗五曲,即周之弦歌,其中的“十二操”,“九引”以及“河间杂歌”,都是援琴而歌的。 春秋战国时期,古琴的独奏音乐已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如伯牙弹琴子期善听的传说。当时有名的琴师有卫国的师涓,晋国的师旷,郑国的师文,鲁国的师囊等;著

浅析中国古琴音乐所蕴涵的文化元素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2611686373.html, 浅析中国古琴音乐所蕴涵的文化元素 作者:冯星 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11期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精深博大,其所包含的内容亦是浩如烟海。“文化”本身在中国古代就含“文治教化”之意。古琴在中国人的思维和观念中早已被赋予了“文化”的含义,并且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一把古琴端放面前,油然而生的便是一种深沉的中国文化情愫。古琴既是一种娱乐个体身心的工具,同时还有着更为内在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古琴文化元素 一、古琴所蕴涵的音乐元素 琴乐,指古琴音乐。它包括琴歌和琴曲。古琴文化在中国传统乐坛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它一直被看作是知识分子的象征。琴乐它被誉为“文人音乐”,并不是说只有文人雅士才弹琴,也不是说琴界人士都是以文名世。但是它作为一种传统乐器所积淀的优雅绝伦的文人精神品格,却俨然是一种文人音乐品格的最好体现。中国的传统音乐是一种口传心授的音乐。古琴音乐亦是如此,这主要和它音乐中所具有的那种意境美分不开。 古琴音乐将宇宙、社会、人生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反映出以形传神重神韵,以物写心重意境美、人格美的审美观,并通过妙悟达到“以己之心会物之神,以达于天地之道”的审美境界。 二、古琴所蕴涵的文学元素 古琴音乐与文学有着与生俱来的密切关系,它表现在琴歌和诗词演变的关系、琴曲的文学内涵等方面。文人爱音乐,多以琴为首选。他们奏琴品琴,也发表了很多对琴的精要表述与概括。 琴歌是古琴音乐最初的表现形式,亦称之为“弦歌”,其中诗为主体,按曲咏之。在“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的年代里,无疑琴歌能淋漓尽致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也能服务于统治阶级。但是,诗人与乐工非一人,诗人不懂音乐,所作之诗须经乐工裁剪之后才能入乐,所以出现“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声来被辞,辞繁难节。”从中可以看到,诗要成为歌,必然要符合音乐发展规律。由于乐工手中操纵着采诗人的权力,到了唐代,为了适应音乐的需要,诗体突破古诗的字数和韵律,形成绝句。随着音乐体裁的变化,绝句又与之不相适应,为此又出现了词。此时,唐宋词是用来“倚声填词”,其题名通常是《菩萨蛮》、《蝶恋花》、《浣溪沙》等音乐的调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