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4.3(生物 )必修一课时作业

4.3(生物 )必修一课时作业

1.下列关于O2进出红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

B.运输的方向取决于红细胞内外O2浓度的大小

C.运输的速率取决于红细胞内外O2浓度差的大小

D.运输的总量取决于红细胞内能量的多少

答案 D

解析O2进出红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从高浓度的一侧扩散到低浓度的一侧,运输速率取决于红细胞内外浓度差的大小。运输的总量与红细胞内的能量无关。

2.人体内小肠上皮细胞和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依次是()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协助扩散、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协助扩散D.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答案 C

解析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3.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速率主要取决于()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

C.细胞中的能量

D.液泡中物质的浓度

答案A解析甘油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而自由扩散的速率的大小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的大小有关。

4.利用药物抑制细胞呼吸,对下列过程影响最大的是()

A.氧气进入肺泡细胞

B.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D.二氧化碳进入叶肉细胞

答案B解析氧气进入肺泡细胞、二氧化碳进入叶肉细胞都是自由扩散,影响因素是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影响因素是载体和能量;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影响因素是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和载体。

5.某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

A.没有载体参与B.为自由扩散

C.为协助扩散D.为主动运输

答案D解析

据表可知,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跨膜运输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所以选D。

6.下列物质中,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的是()

A.K+和Na+B.氨基酸和葡萄糖

C.氧气和二氧化碳D.甘油和氨基酸

答案C解析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主要是主动运输,氧气、二氧化碳和甘油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细胞(除红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7.人体红细胞吸收甘油与吸收葡萄糖相同的是()

A.低浓度→高浓度B.载体蛋白协助

C.高浓度→低浓度D.消耗能量

答案C解析人体红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均是从高浓度→低浓度;甘油不需要载体的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的运输;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均不需要消耗能量。

8.如图是某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该运输方式是()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D.被动运输

答案C解析图中物质进入细胞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方式。

9.如图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

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a与b过程均以膜的选择透过性为基础

B.a过程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C.b过程不需要细胞供能

D.b是细胞排泄所有废物的基本方式

答案B解析A项,细胞对大分子物质的胞吞或胞吐都离不开囊泡的形成,这都依赖于膜的流动性,不是选择透过性。B项,胞吞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C项,胞吐和胞吞都需要消耗能量。D项,细胞内的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这些小分子物质的排出方式不是胞吐。

10.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被吸收的方式分别是()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答案B解析免疫球蛋白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需经过胞吞的方式被吸收。半乳糖是单糖,属于小分子物质,其吸收需要消耗ATP,应属于主动运输。

11.物质X能顺浓度梯度进入活细胞,若去除该细胞膜中某种蛋白质Y,物质X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入该活细胞。据此判断物质X进入细胞的方式为()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D.胞吞

答案B解析自由扩散、协助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但协助扩散必须借助载体蛋白。从题干信息判断,细胞膜上的蛋白质Y是物质X进入细胞的载体,B项正确。

12.如图是洋葱根在不同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 +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B.能量、载体数量

C.能量、离子浓度D.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答案B解析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在曲线上升阶段,限制吸收量增长的因素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氧气浓度(能量);B、C为同一氧气浓度下,细胞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不同,这是由于载体数量存在差异。

13.如图为细胞膜分子结构示意图及有关物质跨膜进出细胞的方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很多研究成果均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事实。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细胞内不同的生物膜均具有图示结构,但执行的具体功能却有很大的区别,其原因是图中________(填字母)不同。图中A的性质最终是由________决定的。

(2)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若经研究鲨鱼体内多余盐分是经c途径排出的,那么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磷脂分子A遗传物质

(2)协助扩散(或被动运输)

(3)具有一定流动性

解析(1)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推测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磷脂分子;不同生物膜功能不同与膜上的蛋白质(即A)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受遗传物质的控制。(2)鲨鱼体内多余的盐分是经c途径排出的,由图可知,鲨鱼体内盐分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

一侧转运,不需要能量,但需载体蛋白,所以转运方式是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3)磷脂双分子层的厚度发生变化是由磷脂分子运动引起的,这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4.GLUT是某细胞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GLUT顺浓度梯度转运葡萄糖

B.GLUT的空间结构可发生改变

C.GLUT的数量与转运葡萄糖的速率无关

D.GLUT的转运功能具有专一性

答案C解析由图分析可知,GLUT起载体的作用,转运过程为顺浓度梯度,A正确、C错误;GLUT的状态A与状态B说明GLUT的空间结构可发生改变,B正确;一般载体具有专一性,D正确。

15.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海水中的海藻可以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植物细胞积累钾离子说明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浓度梯度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D解析海水渗透压较高,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

质提高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以防止海藻细胞因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A项正确;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B项正确;植物细胞能积累钾离子说明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浓度梯度,还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C项正确;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是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具体体现,D 项错误。

16.下图表示一个神经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离子的浓度差能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通过主动运输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维持浓度差

B.Na+通过主动运输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维持浓度差

C.Mg2+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的过程中不需要消耗能量

D.Cl-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的过程中不需要载体蛋白

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细胞外K+浓度较低,K+通过主动运输从细胞外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内,A项正确;细胞外Na+浓度较高,Na+通过被动运输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B项错误;Mg2+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需要通过主动运输维持浓度差,C项错误;Cl-通过主动运输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项错误。

17.下列物质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是()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氧气进入叶肉细胞

C.钾离子进入小球藻细胞

D.母乳中的抗体进入婴儿小肠上皮细胞

答案C解析酒精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胃黏膜细胞,氧气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叶肉细胞,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小球藻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母乳中的抗体通过胞吞进入婴儿小肠上皮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选C。

18.如图甲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某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1和2构成________,该物质具有________的功能;4表示________,它是组成细胞膜的________。

(2)如果某生物大分子从生物膜的X侧进入Y侧(图甲),其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图乙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对于此方式,图乙中还少画的一部分是________。请在下面坐标曲线图上画出相应曲线来表示该种运输方式。

(4)图乙中B代表的物质是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

答案(1)糖蛋白细胞识别磷脂双分子层基本支架

(2)胞吞

(3)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能量坐标曲线如图:

(4)载体

解析(1)图甲中1为多糖,2和3为蛋白质,4为磷脂双分子层,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被,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2)具有糖被的一侧为细胞外表面,因此,生物大分子从细胞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胞吞。(3)分析图乙可知A进入细胞需要B的协助,且逆浓度梯度,由此可推断A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4)图乙中B代表载体。

19. 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________方式,B表示________方式,C表示________方式,D表示________方式。

(2)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可以通过B方式进入细胞的是________。

(3)与A方式相比,B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________,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________上合成的。

(4)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________(填字母)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5)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方式为________(填字母),影响B 方式运输速率的因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与C运输方式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

答案(1)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吐

(2)葡萄糖

(3)载体蛋白核糖体

(4)C、D

(5)B、C细胞膜内外浓度差和载体蛋白数量线粒体和核糖体

解析(1)根据是否顺浓度梯度运输、是否需要载体和能量可确定A、B、C、D的运输方式分别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胞吐。(2)K+、O2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为主动运输、自由扩散,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4)加入某种呼吸抑制剂,会影响细胞呼吸,导致能量提供受阻,故主动运输和胞吐过程会受到影响。(5)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故涉及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线粒体。

20.小麦吸收磷元素的过程中,下图表示错误的是()

答案B解析小麦吸收磷元素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小麦产生能量的方式是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因此氧气浓度为0时,磷元素的吸收速率不是0。

21.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下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不同情况:

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指出A、B、C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2)上述三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醇、二氧化碳、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2)主动运输(C);因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3)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主动运输

(1)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进行时,在能量充足、载体没有达到饱和前,运输速度随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加快,当载体饱和或能量不足时,主动运输就会减弱。

(2)同一种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可能不同,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为协助扩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葡萄糖。Na+、K+等无机盐离子一般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但也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

22.在中部装有半透膜(允许水、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的U形管(如图)中进行的如下实验中,结果不正确的是()

A.若a侧为细胞色素(一种红色蛋白质),b侧为清水,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一段时间后,a侧液面高

B.若a侧为质量浓度为5%的蔗糖溶液,b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蔗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一段时间后,b 侧液面高

C.若a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b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蔗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较长时间后,b侧液面高

D.若a侧为质量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b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一段时间后,b侧液面高

答案D解析A项中a侧为细胞色素,b侧为清水,a侧溶液浓度大于b侧,b侧的水分子向a侧转移,故一段时间后,a侧液面上升;B项中a侧为质量浓度为5%的蔗糖溶液,b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蔗糖溶液,b侧溶液浓度大于a侧,因此一段时间后b侧液面上升;C项中a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b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蔗糖溶液,因为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较蔗糖小,因此比较两边的物质的量浓度:a 侧>b侧,水分子开始时运动方向是由b侧向a侧移动,由于蔗

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而葡萄糖分子能通过半透膜,使得a 侧溶质减少,导致b侧又从a侧吸水,最终b侧液面高于a侧;D项中a侧为质量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b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两侧虽然浓度不同,但溶质相同且能通过半透膜,因此一段时间后,两侧的液面将相平。

23.如图所示的A、B、C、D、E五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AC,A>D>E,C>E,那么细胞间水分流动的方向是()

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细胞液浓度AC,则A、

C内的水分都可流向B;细胞液浓度A>D>E,则E内水分可流向D,D内水分可流向A,且E和D内水分都可流向B;细胞液浓度C>E,则E内水分可流向C。

24.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图1、3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 A、M B、M a、M b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1、3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 A>M B、M a=M b>M A,则达到平衡后()

A.h1>h2B.h1

C.h1=h2D.无法判断

答案B解析由题中M a=M b>M A>M B可知,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内,液面都升高,由于图3中半透膜内外蔗糖溶液浓度差大于图1中浓度差,所以达到平衡后h1

25.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长颈漏斗内外液面平齐,记为零液面。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变化趋势为()

答案B解析掌握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半透膜和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水分子扩散的方向(顺浓度梯度扩散)和扩散

的速率是解题的关键。观察图示,长颈漏斗内为蔗糖溶液,烧杯内为蒸馏水,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将上升,由于实验初始阶段半透膜内外溶液浓度差较大,液面上升速率较大。

26.为探究膜的透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E、F、G为用猪膀胱制成的小袋,内盛有溶液甲或溶液乙,上端分别接上直径相同的小玻璃管,起初3支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相同,已知体积V G>V E=V F,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为质量浓度为0.2 g/mL、0.1 g/mL、0.3 g/mL的蔗糖溶液。

(1)几分钟后,3支小玻璃管中的液面将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其液面高度变化的大小排序是________。

(2)对比分析e、f小玻璃管中的现象可知,引起实验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两组这样的装置,一组放于37 ℃的恒温箱中,一组放于0 ℃的恒温箱中,几分钟后观察,可见两装置中e玻璃管的液面都下降,且放于37 ℃恒温箱中的较放于0 ℃恒温箱中的下降速率大,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下降g管>f管>e管

(2)E、F中溶液浓度不同

(3)温度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解析(1)溶液丙浓度高于溶液甲、乙浓度,所以3支小玻璃管的液面均下降,由于溶液甲、丙的浓度差小于溶液乙、丙

的浓度差,所以e管液面下降幅度最小,由于G体积大于F体积,所以g管液面下降幅度较f管大。(2)E和F中溶液浓度不同,所以e和f小玻璃管中的液面下降幅度不同。(3)与0 ℃相比,37 ℃条件下液面下降速率变大,说明温度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27.一分子的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中扩散出来,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经过光合作用形成C6H12O6后,再经呼吸作用,在线粒体内被重新释放出来,经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A.16 B.32

C.24 D.20

答案C解析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具双层膜的细胞器,故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中扩散出来,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要经过2层线粒体膜→2个细胞的2层细胞膜→2层叶绿体膜。再经呼吸作用重新释放过程和上述过程相反。一层生物膜具有两层磷脂分子,所以共需要经过24层磷脂分子。

28.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

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

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

C.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

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

答案A解析磷脂是膜的主要成分之一,磷脂分子有亲水性头部和疏水性尾部。若用磷脂分子包被油滴,则磷脂分子的头部应朝外,而尾部朝向油滴内。

29.若将细胞膜的磷脂提取后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下列能正确反映其分布图的是()

答案A解析根据磷脂分子的特点,组成细胞膜的磷脂既有亲水的极性部分,又有疏水的非极性部分。据图分析,亲水的为极性头部,疏水的为非极性尾部,因此,在水中呈现出头部在水中,而尾部在空气中的分布,即图A所示的分布情况,故选A。

30.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亲水性

B.c指磷脂分子的非极性头部

C.糖蛋白在细胞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答案D解析磷脂的“头”部(c)是亲水端,“尾”部(a)是疏水端,A、B错误;细胞膜为细胞的边界,在细胞膜的外侧分布着具有识别作用的糖蛋白,而在细胞膜的内侧没有糖蛋白分布,因此,依据糖蛋白的分布可判断细胞膜的内外侧,C错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细胞膜上蛋白质(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正确。

3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观察时可以看到有一个紫色的中央大液泡

B.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液泡逐渐变小,紫色加深

C.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使植物细胞完全浸在液体中

D.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

答案D解析第一次观察时可以看到紫色的中央大液泡,A正确;第二次观察时,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液泡逐渐变小,紫色加深,B正确;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使植物细胞完全浸在液体中,C正确;由于第一次的观察现象要作为对照,所以不可以省略,D错误。

32.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浸润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