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挪威幼教观点

挪威幼教观点

挪威幼教观点
挪威幼教观点

挪威如何应对1~3岁儿童入园对学前教育的挑战

作者:王蕾来源:幼儿教育(2011、3)(2011-4-17)

[摘要]近年来,1~3岁儿童上幼儿园在挪威越来越普遍。在挪威,大量年幼儿童入园是对学前教育的巨大挑战。为了确保1~3岁儿童教育的质量,有必要重视对1-3岁儿童的研究。挪威学前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的尝试和努力可供中国同行参考。

[关键词]挪威;学前教育;1~3岁儿童;入园;挑战

以往,挪威的学前师资教育主要是针对幼儿园3~6岁儿童的需要设计的。近年来,1-3岁儿童上幼儿园的越来越多,已占全国在园儿童总数的30%,这对挪威的幼儿园教育和学前师资教育都造成了挑战。为了确保1~3岁儿童的教育质量,有必要重视对1~3岁儿童的研究。本文将介绍挪威学前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的尝试和努力,供中国读者参考。

一、承认儿童有能力对环境施加影响

1年幼儿童是积极的参与者

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发展心理学家进行了许多实证研究,使我们对0~3岁儿童的能力有了许多新认识。以往我们对0-3岁儿童的看法大多是建立在弗洛伊德与皮亚杰的理论之上的,认为儿童是脆弱的,依赖成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现在,许多实证研究证实,与成年人相比,年幼儿童确实易受伤害,但并不像我们以往认为的那样脆弱。与皮亚杰所描述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形象大相径庭,新近的研究表明,婴儿从很早开始就具备了以他人为中心的能力。正是因为具备这种能力,所以年幼儿童可以通过模仿学习与他人互动。

儿童是积极的参与者,从出生开始,就积极参与社会交往,并积极构建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的意义。儿童对现实的理解是通过他们对自我存在的环境的认识来形成的。进入幼儿园后,即便是年仅1岁的儿童,也有能力参与到与周围环境互动的活动中,接受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对环境施加影响。年幼儿童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积极加入幼儿园这个集体中来的。和年龄较大的儿童相比,1-3岁儿童更擅长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2尊重年幼儿童的参与权

挪威政府规定儿童在幼儿园有参与权。所有儿童都应该有机会定期参与计划制订和教学活动评价,儿童的参与年龄没有最低限制。必须强调的是,教师是按照儿童的年龄和成熟程度来决定对其意见的重视程度的。如何理解和真正实现年幼儿童对幼儿园教育的参与权,是幼儿园面对的重大挑战。

(2006)认为,儿童的参与权在广义上可以被理解为成人维护儿童的表达权利,从而使儿童的意愿可以对幼儿园的工作有所影响。Sandvik(2007)认为,1~3岁儿童的参与会带来教学和道德上的挑战。㈨教学上的挑战指的是会影响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方法的选择,而道德上的挑战是指要求教师在与年幼儿童交往时要平等对待儿童。从道德角度看,教师和年幼儿童接触时应该使用平等的态度和方式,使儿童处在最自然和放松的状态。教师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儿童身上,倾听和理解他们的身体和口头语言。

二、重视与年幼儿童的家长合作

挪威政府的政策目标是保证所有年满1周岁的儿童都有幼儿园可上。2007年,上幼儿园的1~2岁儿童已占全国1~2岁儿童总数的69%。近年来,年幼儿童上幼儿园的人数在迅速增加。换句话说,为年幼儿童提供日常保教服务的幼儿园已经越来越普及。

Farstad和Stefansen(2007)在研究中发现,家长选择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什么地方反映了他们的看法,即认为什么是对自己的孩子最有益处的。最有益于孩子的不能被简单理解为最方便照看孩子,而是对于文化价值观的选择。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送1~3岁的孩子上幼儿

园,说明家长认识到上幼儿园对孩子的社交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都有好处。幼儿园被看作是让儿童接受系统教育的地方。几乎所有接受调查的家长都强调,幼儿园为孩子提供的服务是稳定和安全的。

当年仅1岁的儿童开始上幼儿园时,他们通常是第一次被直系亲属以外的人照料。从家庭护理过渡到由公共机构提供护理,对年幼儿童来说,这是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动。年幼儿童既要和陌生人建立关系,又要在由同龄人组成的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到一个新环境的过渡常常会给年幼儿童带来情绪上的压力。成人必须认真对待并帮助儿童,使他们能够应付新的环境。为了使1~3岁儿童在幼儿园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教师需要与年幼儿童的监护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最了解孩子的是父母,父母知道孩子的习惯、经历、愿望和兴趣。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开展工作。此外,入园阶段良好的家园合作也会为幼儿园与家庭之间以后的进一步合作铺平道路。

在幼儿园里,每一名年幼儿童都要由一名固定的成人来负责。这名成人就是儿童的主要联络人。教师们分工明确,各自负责当几名儿童的主要联络人。主要联络人通过建立和儿童的密切关系来保证每名儿童都不被忽略,都能被教师看到、听到和了解。作为主要联络人的教师应该给儿童安全感,当儿童探索周边环境时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主要联络人的另一个任务是建立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联系,使儿童能够体验到两个不同环境中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幼儿园法》规定幼儿园的工作应得到儿童家长的理解,同时要和家庭密切合作。儿童在幼儿园的时间里,由教师负责对他们的照料和教育,教师应该根据家长的愿望来照料和教育儿童。《幼儿园法》保证了儿童的父母对幼儿园工作的参与权和影响力。家园要密切合作,但这不意味着家长可以控制幼儿园工作的细节。幼儿园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如贯彻《幼儿园法》和《学前教育内容和任务大纲》等。因此,幼儿园有必要探索如何使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幼儿园的工作中来,以共同促进年幼儿童的健康成长。

北欧,以前对我而言是若干个遥远而陌生的冰雪国家,只有源于安徒生童话的一点想象。由于两年前参与了国际学前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成员国学前教育政策的报告《强壮起点》中,我了解到瑞典、芬兰、丹麦和挪威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水平远远超过其他发达国家。于是,开始对这几个印象模糊的北欧国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恰逢世界学前教育组织第26届大会在瑞典的哥德堡召开,便积极地报名参会,去亲身感受一下北欧的幼儿教育。

盛夏的北欧,凉爽宜人,天空给人格外清新的感觉,不时有推着婴儿车走过或用车斗载着孩子骑车而过的爸爸或妈妈,给这个陌生的地方平添了一丝温馨,让人的心情变得愉快、好奇而积极。由于瑞典的学前教育体系有着良好的国际声誉,这次瑞典主办的大会吸引了来自5个大洲7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代表参加。除了会中安排的哥德堡、斯德哥尔摩的学前教育机构参观外,还在会前和会后安排了丹麦和挪威的学前教育机构参观活动,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北欧的学前教育机构,一些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体会北欧人的生活哲学和社会发展理想,以及他们所主张的幼教重点。

一、让孩子不分阴晴雨雪都玩在户外

大自然是北欧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户外活动是北欧人极崇尚的活动。许多的设计师和厂家把目光集中于户外装备的设计生产上,许多世界知名的户外用品品牌也来源于北欧。孩子们甚至在几个月大时就被装在可躺可坐的雪撬或越野车中,跟着大人们去远足、滑雪。挪威人甚至对我们说,孩子在学走路的同时就开始学滑雪了。这种生活习惯被北欧的教育者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机会,记得几年前一位挪威的学前教育专家在访问我国时,专门就幼儿园的户外教育做了报告,当时我还对这一话题感到疑惑,如今身临其境,才感受到户外

活动在北欧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参观中的北欧幼儿园都是平房,教室门口会安装一个有助于蹭掉鞋上泥土的镂空方格踏板,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方便孩子户内外活动的转换。孩子们在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要出去玩。幼儿园的户外场地通常很大,而且很"自然",没有塑胶地面,没有昂贵的五颜六色的大型运动器械,一般就是泥土,铺上一些沙石,也有天然的小块草坪,几棵大树或者树桩。幼儿园往往依山而建以便能有个小山坡,让孩子有更丰富的活动经验。活动设施大多是用木材加旧轮胎做的,并不油漆,如秋千架、篮球架、滑梯、可攀登的斜坡或海盗船、种植草莓的苗圃等,还有篝火坑、小沙坑。为了确保孩子在下小雨时或阳光强烈时还可以在户外活动,有些幼儿园还建了门廊、户外的小木屋。户外的小木屋中。有各种木工用具、园艺工具、颜料,等等。室内的玩具和书籍有时也会被搬到户外,有木桌椅供孩子们在户外看书、画画,更不用说各种三轮车、手推车、挖沙工具和容器。

幼儿园与院子相连的门厅中,都会有挂成套雨衣、插雨鞋的架子。条件好的还会有烘干雨衣的专门房间或设备。即使是下雨天,孩子们也会装备齐全,去户外活动。联想到我们国家倡导幼儿每日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但事实上许多幼儿园做不到,我不由得感叹生活方式对教育的巨大影响。

北欧教育者那么强调让孩子玩在户外,不仅是为了增强孩子的体质,更多的是从心理健康、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以及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来考虑的。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和环境教育常常是融在户外活动中的。在好几所幼儿园中,墙上都贴着孩子挖出自己种的胡萝卜、采摘自己种的草莓的照片,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满足,而这些过程充满着探索、尝试与修正假设,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在接触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愉悦和果实的同时,北欧的教育者不忘引导孩子们认识大自然和各种物种对人生活的重要性。他们与孩子们讨论我们所吃的食物来源于哪里、蛰人的蜜蜂并不讨厌,用大自然中的体验自然地引发孩子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尊重孩子,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只要你不干扰别人,待人和善,其他你就可以如你所愿行事",这是北欧成年人与儿童交往的大原则,孩子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安心做他自己想做的任何事。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对待孩子,成人必须懂得沟通与尊重。这既是世界上第一个规定不准体罚儿童的立法(瑞典1979年)所体现的精神,也是北欧教育者仍在不懈努力倡导"儿童参与""儿童决定"所反映的思想。这种尊重体现在许多方面,甚至会令外国人感到幼儿园中的成年人对孩子似乎漠不关心,对他们的调皮行为太"纵容",对他们无能力解决的事也不帮忙。

在丹麦的一所幼儿园中,园长常常用"儿童的权利"这样的字眼,给我们这些世界各地来的参观者介绍她们的工作原则。"儿童有权利不在大人的时刻监护下活动,他们有权利自己决定做什么活动以及怎么做",这些思想立即引起了几位美国同行的提问,她们担心的当然是安全问题。而园长的回答是,她们幼儿园几十年来从未有严重的伤害事故发生过,而且孩子们从自己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养成了很强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处理受伤的能力。小的磕碰伤,孩子不会无助地、害怕地大哭,而是立即跑到老师那里要求消毒、包扎。我在这所幼儿园的户外,观察到一个步履蹒跚的金发娃娃,拖着一个比他还长的塑料铲子,口中念念有词地独自玩着,近半小时,没有一个成年人来"干扰"他,似乎也看不到有人远远地监护着他,不由得敬佩北欧同行对孩子能力的信任。

在挪威的一所幼儿园中,我们参观时恰好遇到了一个因推不开门而大哭的学步女孩,也并不见有成人赶紧跑来劝慰她,园长只是帮她推了一下门,然后继续在她的哭声中带我们参观,并不因有来访者而制止孩子消极情绪的表露。而女孩进了门之后,一会儿也就不想哭了,继续忙着去玩了。

孩子们如果有自己感兴趣的、专注其中的活动,可以选择不参加老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孩子有权利不被成人打扰。老师还会与孩子一起商讨"不干扰别人"的规则,如果有人不遵守,会立即受到坚定、但温和的制止。根本看不到老师大声斥责孩子,因为他们不想给孩子树立一个不尊重别人的反面榜样。

三、尊重差异,让每个孩子体会善意和平等

有人在介绍北欧的教育时曾说,他们似乎意在培养一个个优质的普通人,而不走精英路线。斯堪的那维亚社群中有11条"Jante法则",归结起来就是"你不该相信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大概反映了北欧人对于单个人的看法和对平常心、平等心的崇尚。在教育中,尊重差异、考虑特殊需要就成了普遍的追求,而不愿意简单地把一个人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滋生某些人的"精英意识"。

在瑞典,我在参观的几所幼儿园中都发现,在同一个混龄班中,会有不同的椅子,同样的高度,但上半部做了不同的设计,有的类似宝宝椅,有的在一般的椅面上方,又加出一个可调节高度的椅面。这样做,是为了让不同年龄、身高差异的孩子在吃饭时的交流中能舒服地平视,年龄小的孩子坐的时候不必两条腿吊在空中而感到难受。

在有移民儿童的幼儿园中,老师们会挖空心思与语言不通的移民幼儿交流,我参观的位于哥德堡市郊的一所幼儿园中,几位老师想出了用音乐的方式引导移民幼儿参与活动和与同伴沟通。幼儿园还会把发给家长的材料翻译成各种文字,帮助家长认识"不要放弃母语"的重要性,也推荐家长采用一些方法。让孩子学习瑞典语。这反映了尊重各种文化的态度,给儿童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树立了榜样。

尊重差异、促进平等,当然也少不了性别的内容。据世界经济论坛2005年对全球58个国家的调查,从经济参与、经济机会、政治授权、教育程度和健康五个方面看女性在各国的地位,排在前五名的分别是瑞典、挪威、冰岛、丹麦、芬兰。因此,有人说北欧是女人的乌托邦。父亲也经常温柔地介入各项家庭事务,日常琐碎的育儿事务都难不倒他们。即便如此,教育工作者仍然对传统观念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发难,对女孩温柔、不坚持自己观点的期待,也被当成不平等的态度而加以反思,从小就对孩子进行男女平等、相互尊重的教育。

让各不相同的儿童都有适合的生活环境,不提对于孩子的能力、文化背景而言不恰当的期望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儿童在这样的平等氛围中,体验到尊重、善意,也学会了尊重他人,可以安心地以自己的步伐慢慢成长。瑞典作家林德格伦的《长袜子皮皮》,很能体现北欧教育者认同的儿童形象以及对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与教育的观念,从中我们或许可以对北欧儿童教育观念及其体现获得更深刻的一些印象。

谈及这些可能让我们感到"另类"的北欧幼教印象,我无意呼吁移植"北欧模式"。适于户外活动的清洁自然环境、适于自由活动的安定友善社会、无需竞争便衣食无忧的社会福利体系,都与我们的社会生活环境有所不同,而他们的教育是与他们的生活和生活哲学、社会理想融为一体的。但北欧这扇窗口,确实可以引发我们对生活理想、对人的成长、对"成功"定义的深远思考。

美国奥巴马政府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的政策特点

2010-9-27 作者:孙美红张芬来源:《学前教育研究》(2010、9)[摘要]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基于重振美国经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确保美国社会长期繁荣的需要,先后出台多种举措大力改革并发展学前教育。这些举措确立了"普及、公平、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改革目标;设立了总统直接领导的专门行政机构,高度强化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领导和统筹职责;学前教育拨款力度大且经费单列,健全财政运行机制;优先保障弱势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与质量,促进学前教育公平优质发展;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培训,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普及。这对我国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具有积

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奥巴马政府;美国学前教育;高质量普及;教育公平;财政投入

为保持美国全球经济领导者地位,增强综合国力,为未来国际竞争力提升储备高素质人才,同时缓解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冲击,推进美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奥巴马政府对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教育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学前教育是其中的重点领域之一。为实现普及公平、高质量学前教育改革目标,奥巴马政府从设置学前教育领导机构、改革财政投入及其运行机制、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与质量、稳定与建设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下将着重对奥巴马政府大力改革学前教育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政策特点进行分析。

一、奥巴马政府大力改革与发展学前教育的背景

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将学前教育事业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美国社会与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之一。本届奥巴马政府更是将学前教育事业置放在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乃至综合国力增强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予以特别重视。奥巴马政府执政伊始便如此重视学前教育,不仅是受到国内政治、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需要的推动,更是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经济及科技竞争的积极回应,同时也与奥巴马本人成长与从政经历密切相关。

(一)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是美国重振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国家长期繁荣的现实诉求

奥巴马政府执政初期即面临许多难题:严重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停滞,社会发展缓慢,亟需重振经济,保持美国全球经济领导者的地位;全球一体化与国际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带来的压力要求美国政府必须有效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储备人力资源。如何有效应对上述难题成为奥巴马政府的首要任务,而新近的研究与实践均表明,发展学前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上述难题,为经济、政治和社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尽管处于金融危机的困境中,奥巴马政府仍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首先,发展学前教育有利于重振美国经济,提高国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奥巴马奉行"振兴经济,教育当先"的执政理念,将教育视为重振美国经济的基石,指出"没有优质的教育,经济就不能恢复","美国繁荣的根源在于教育",只有解决教育问题,才能使美国在知识经济时代继续引领全球,才能使2l世纪成为又一个美国世纪,因此有必要将教育视为引领下一轮美国经济振兴和持续发展的第二大领域来大力发展。同时,奥巴马认为发展学前教育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他指出"学前教育是投资获益最多的教育阶段","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不仅有利于个体在今后的学业、工作中取得成就",而且"能减少国家的社会教育费和社会福利费","投资1美元可通过社会福利、补救教育、预防犯罪等方面投入的降低以及纳税的增加而得到10美元的回报"。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奥巴马明确提出"我要投资早期教育","要为每一个美国人提供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一直接受世界一流教育的机会"。

其次,发展学前教育有利于美国人才储备,增强国际竞争力,保障美国长期繁荣。奥巴马重视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不仅是为短期内重振美国经济,度过危机,维护社会稳定,更是瞄准危机过后美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与国际竞争力的保持。他指出"我们对是否能够在全球经济竞争中获胜应有一份紧迫感,对此必须实施两步举措,一是补充新教师,二是发展学前教育。发展学前教育是目前为止缩小国际竞争力差距的最有效方法",因为"未来属于国民教育水平最好的民族",而"对学前教育的投资效益远胜于对入学后学生的补习投资","所以要"加强各级学校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都不例外",而目前更是"已经到了将儿童置于首要位置的时候,应将投资聚集在由研究和实践证明了最有可能实现国家长期繁荣的学前教育上"。

(二)美国学前教育公平与质量问题凸显,亟须大力改革与发展学前教育

奥巴马政府在执政初期遇到的新难题是其重视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时代背景,也是其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根本动力之所在,而美国教育包括学前教育日益凸显的公平与质量问题则是奥巴马政府重视并大力改革学前教育的直接动因。

首先,教育两级分化严重,不均衡现象突出,亟待大力改革与发展学前教育。目前美国整体教育质量在上升,但中低收入阶层与上层阶层学生所接受的教育质量与取得的成就差距却在不断扩大,这导致非裔和拉丁美裔高中学生辍学问题严重,非常不利于美国人力资源储备和整体国民素质的提升。面对未来需求和竞争压力,美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弱势群体的学业成就。而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学前期是人一生中大脑形态、结构、机能发展最为迅速、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个体情感、行为、语言、认知等各方面发展的奠基阶段和敏感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学前阶段儿童所拥有教育机会的多少和教育质量的优劣,不仅决定了其学前期的发展水平,而且影响着其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质量和效果。作为个体发展的始端和教育的发端,学前教育对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是保证美国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

其次,美国学前教育质量堪忧,亟需大力发展高质量学前教育。第一,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师资水平偏低,严重制约美国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由于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待遇较低,美国高中毕业生中学习成绩位列后1/3的学生才选学教育专业,这种低起点的教师培养与选拔阻碍学前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第二,学前教育体系复杂,缺乏有力的统一领导与规划,整合度低,导致整体质量难以提升。美国学前教育体系包括儿童保育、开端计划、前幼儿园教育三大部分,其发展目标、经费来源不同,甚至同一体系在不同州发展状况也大为不同,无法形成合力,进而制约了总体质量的提升。第三,金融危机下各州学前教育经费紧缺,进一步制约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金融危机使各州教育经费缺口大,很多州纷纷减少学前教育开支,这一方面导致大批幼教机构倒闭,另一方面很多留存的幼儿园不得不缩减正常开支,影响了幼儿园正常办学。

上述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制约着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尽管美国历届政府采取了种种改进措施,但奥巴马指出这些措施都并非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良策,关键还在于联邦政府应投资和发展高质量学前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这一现状。

(三)奥巴马个人成长及从政经历使其坚信必须发展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

首先,奥巴马坚信学前教育可以改变人生。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五位有非裔美国人血统的参议员,同时也是首位有黑人血统的总统,他认为自己和夫人之所以能够站在白宫正是因为从小就接受了优质教育。奥巴马肯定了他幼年接受的教育对其价值观的确立、优秀品质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他希望可以为更多像他一样的人提供优质教育,以充分发掘他们的个人潜力,实现个人价值,显然学前教育正是保证个体获取成功所必需的优秀品质不可忽略的重要阶段。

其次,奥巴马的从政经历进一步强化了其大力改革与发展学前教育的决心。奥巴马在担任伊利诺州联邦参议员时就极其关注学前教育,建立了伊利诺州早期学习委员会,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了长久以来困扰伊利诺州的学前教育问题,取得了突出成就。竞选总统期间,他在教育辩论中以学前教育作为重要突破口,采纳诺贝尔获奖者Heckman的建议,提出0~5岁综合计划方案,引起广泛关注,并获得大批幼儿教育及相关工作者的支持。他认为当前美国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在全球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如何缩小不断扩大的社会两极分化,如何提高美国教育质量。而学前教育无论对于教育事业发展、国民素质提高,还是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更激发了其要大力改革与发展学前教育的决心。

二、奥巴马政府大力改革与发展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及政策特点分析

奥巴马政府将学前教育提升到事关美国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恢复与繁荣、国际竞争力增强的战略高度予以思考和谋划,不仅着眼于美国当下的问题与困境,更着眼于美国未来的全球发展,以此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具有很强的战略性与前瞻性。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奥巴马

政府大力改革与发展学前教育具有以下主要内容与特点:

(一)奥巴马政府大力改革与发展学前教育的目标:普及、公平与高质量

推动各州普及3~4岁幼儿教育是奥巴马政府大力改革与发展学前教育的首要目标。首先,普及是奥巴马政府满足社会需求、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开始"普及学前教育"(Universal Pre-kindergarten)运动,②为3~4岁幼儿提供免费、非强制的教育。至今,大部分州都实现了为4岁幼儿提供免费学前教育的目标,但是3岁幼儿很少能得到这种服务。同时,占全美幼儿总数39%的贫困幼儿大部分还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这与美国政府"让所有幼儿在自愿的基础上都有机会接受由公共财政支持的学前教育"目标相悖,也不能满足家长希望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愿望,因此,3~4岁学前教育亟待普及。其次,普及学前教育是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金融危机下,家长愈发迫切希望孩子接受学前教育,为未来学业乃至人生的成功奠定基础。但经济危机迫使很多州削减学前教育经费,使得这一需求更加难以满足。为实现普及,奥巴马政府一方面强化政府对学前事业发展的领导和统筹职责,另一方面加大联邦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

普及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是奥巴马政府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美国社会与学前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美国70%-85%的低收入家庭儿童都已经进入学前教育系统,而在母亲工作的家庭中,90%的5岁以下儿童也在接受学前教育。尽管普及率不低,但很多早期教育机构的质量不达标,尤其是面向非洲裔、拉丁美裔等处境不利儿童的机构,所提供的教育质量极差。这种低水平、低质量的学前教育对他们今后发展形成阻力,更影响美国未来人才的储备和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因此为美国幼儿尤其是弱势幼儿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是当务之急。为此,奥巴马政府设立并增加专项资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对学前教育的质量监测与评估,以扩大高质量学前教育资源。

除了普及与高质量外,发展公平的学前教育也是奥巴马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目标之一。奥巴马政府认为不同群体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发展差距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个体今后的发展差距。不仅如此,非裔、拉丁美裔等处境不利的儿童是美国未来21世纪的劳动力主力军,他们接受学前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美国未来国际竞争力,因此必须为这些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为达到这一目标,一方面奥巴马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时有意识地优先考虑处境不利儿童群体,另一方面还对特别针对处境不利儿童的学前教育保育和教育项目给予大量的投入和资助。

(二)设立总统直接领导的专门行政领导机构,强化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领导与统筹职责

美国教育实行分权制,尽管联邦政府设有教育部,但并不直接管理地方学前教育,其职责是通过设立项目和财政拨款的方式来推动和引导地方学前教育发展,对学前教育的直接管理原则上属于州和地方政府的责任。美国的教育分权在一定程度上使美国学前教育形成了既庞大又高度分权的复杂系统:在大系统中,每个子系统都有自己独立的目标与经费开支,以及独立的运行机制,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致使每个子系统职能单一且缺乏必要的分化与合作,在推进学前教育改革政策时经常由于各州的结构和文化差异而出现障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更好地实施联邦政府的改革政策,加强联邦政府与州政府间的有效协作,提高效率,进而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奥巴马政府特别设立总统直接领导的专门领导机构--总统早期学习委员会,以高度强化联邦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领导和统筹职责。

总统早期学习委员会由奥巴马直接领导,其成员包括奥巴马、各州州长及主要领导、公司领导、社区和宗教群体领导、相关领域研究专家等,其主要职责具体包括:第一,提高全社会尤其是政府官员对学前教育重要意义与价值的认识。为切实履行这一职责,委员会要及时收集并传播学前教育方面最可靠、最新的研究成果。奥巴马认为,以此为必要前提,学前教育才能被真正的重视,学前教育的改革才能顺利进行。第二,引导全美学前教育发展方向,规划联邦政府学前教育项目及各州学前教育的发展重点。总统早期委员会成员需要解决如下

问题:如何确保各州根据自身情况加强O。5岁早期保育与教育项目的质量,尤其是如何为所有3、4岁儿童提供高质量、自愿及普及的学前教育,如何为所有处境不利的3岁以下幼儿提高进入高质量学前教育项目的机会。第三,促进并加强联邦政府与州政府间的协调合作,同时强化联邦政府在各州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奥巴马认为在分权制的美国发展学前教育仅靠联邦政府或州政府都是行不通的,必须既坚持联邦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领导和统筹又调动州政府的积极性,取得他们的支持,这样既减轻州的压力,也可强化联邦政府的引导与干预。第四,为规划政府财政投入和吸引社会投入提供有效对策。委员会既须对政府财政投入的重点和如何保证效果提供对策建议,还须对如何在政府与私人和非营利部门之间展开对话、鼓励他们对州及全国的幼儿保育和教育事业投入提出建议。第五,加强对国家、州或地方项目的评估与推广。委员会需对国家、州或地方的早期保育与教育项目的质量与推进状况等进行监测与评估,同时要收集州及地方最好或非常成功的教育实践及项目模式,力争在全美范围内推广。

总统早期学习委员会是美国有史以来最高级别的学前教育领导机构,其将学前教育直接置于总统领导管理范围之内,体现了奥巴马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前所未有的重视,其建立一方面可以强化政府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能保证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同时还能强·化联邦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领导职责,从而有效地解决美国教育分权带来的问题,进而推动美国学前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三)学前教育拨款力度大且经费单列,健全财政运行机制

财政投入是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没有可靠、稳定的投入就不可能有学前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奥巴马政府认为财政投入是保障计划或法案实施的重要条件,《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实施困难正是因为投入没有到位。因此本次改革尤其注重财政投入及其保障,不仅拨款额度达到历史最高且将经费单列,同时健全了财政运行机制。

奥巴马在竞选时提出"每年至少投入190亿美元,大部分用于学前教育,鼓励学前教育普及";入主白宫后,立即在白宫官方网站公布了"0~5岁综合教育计划",拟每年由联邦政府对幼儿及家长投资100亿美元,以为儿童提供整合性的早期教育和保育服务,并激励各州为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学前教育。这是美国联邦政府对学前教育单笔投资额度最大的计划。同时,为了从根本上保障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稳定性与力度,奥巴马政府还坚持将学前教育经费单列。2009年2月,奥巴马签署《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补助教育系统1150亿美元,其中50亿美元用于学前教育。奥巴马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高额度拨款充分反映了其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这对提升学前教育的地位、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为保证财政投入能真正发挥效用并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奥巴马政府还注重保障机制的制度化建设,即健全财政运行机制。与以前申请--批准--拨付程序不同,此次奥巴马政府建立了财政经费申请、审核、拨付、执行、绩效评估、奖励与问责相结合的财政运行机制,即联邦政府在向符合条件的州或地方机构拨付经费后,还必须审核经费使用情况,并由联邦教育部委派小组对各州或机构实施效果进行监督与考核,通过设立"上争经费"(Race-to-the-top Fund)对实施效果好的州或地方机构予以奖励,而对未达要求者追究相应责任。

财政运行机制的建立一方面保证了联邦拨款的目标、投入方向与效率,进而体现了联邦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宏观调控,确保有限经费投入到最需要、最可能取得实效的地方;另一方面也调动了各州和地方政府争取资金发展学前教育的积极性,并且使在联邦政府宏观调控与规划指导下的各州与地方政府自主权与灵活度的实现具有法律依据和保障,从而共同实现整个国家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四)优先保障弱势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与质量,促进学前教育公平优质发展

在美国,由于社会经济、政治地位存在事实上的巨大差距,大约有占总数113的处境不利儿童不能获得有保障的学前教育机会与质量,这导致他们入学后在与其他同龄儿童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差距的扩大,这些儿童在学业成功、个体自信心及其他社会性发展方面都会产生问题。同时弱势儿童受教育权利与质量能否得到保障也直接影响着美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不仅如此,这些儿童还是美国21世纪劳动力队伍的主力军,他们无法通过良好的早期教育实现个人的充分发展,必然影响美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为此,奥巴马政府提出要重视并优先保障弱势儿童的受教育权与质量。

首先,加大对原有弱势儿童保育和教育项目的财政投入力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受惠面。以开端计划为例,奥巴马政府在原有基础上增补11亿美元,欲将受益人数提高到原来的4倍,并提供2.5亿美元的专款帮助开端计划中心推广成功的模式。此外,奥巴马政府还加大对特殊儿童的专项拨款,以保证其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权利与机会。其次,以提升低质量学前教育项目为重点,保障弱势儿童接受高质量学前教育。美国当前低质量学前教育项目主要服务于弱势儿童,推进高质量学前教育普及主要就是要提高这些薄弱项目的质量,确保弱势儿童的学前教育公平。为此,奥巴马政府设立早期学前教育挑战经费(Early Learning Challenge Grants),明确规定在帮助各卅I形成高度一体化的早期教育系统时,首先要加强资助和扶持薄弱项目。第三,出台并完善专门针对处境不利儿童及家庭的扶助政策,包括实施"强化计划"(STEP UP),要求当地学校与社区组织联合起来为弱势儿童提供暑假学习的机会;扩大"照顾子女及受抚养人税收抵免"(child and Dependent CareTax Credit),使其变得可退还,同时加大低收入家庭的税收抵免,使其抵免费用达到50%;㈣启动为幼儿家长提供支持的计划,每年帮助大约57万名新妈妈,以使处境不利幼儿一出生就能在一个相对较好的心理和教育环境中成长。上述举措有效地维护了弱势儿童学前教育权利,不仅有利于实现本次学前教育改革目标,而且有利于美国学前教育事业公平与健康发展。

(五)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培训,确保学前教育高质量普及

教师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的质量以及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能否拥有优秀的教师是学前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正如奥巴马所言:"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室前面的那个人","教师决定了美国教育的未来","对教师投资,孩子就有可能成功"。奥巴马政府正是意识到了教师问题在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意识到了政府在教师发展问题上不可或缺且无法推卸的重要职责,因而积极采取措施提升教师地位以保障教师待遇,并通过加强培训来提高教师素质,进而实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普及。

首先,明确教师身份,以政策保障教师待遇。奥巴马政府将幼儿教师同中小学教师置于同等地位,认为"必须从专业角度看待教师"。他在竞选之时便承诺要提升包括幼儿教师在内的所有教师的待遇;当选总统后立即发布教育改革方针,将保障教师待遇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以此稳定教师队伍进而增强师资力量。为实现这一目标,奥巴马政府在《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中明确将教师待遇列在教育拨款项目中。其次,奥巴马政府还特别重视保障幼儿教师的培训,通过提供稳定的经费以切实落实并保障在职培训。此前教师具体培训计划和所需经费由各州负责,《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则明确规定联邦政府必须拿出相应经费对教师进行培训。此外,美国教育部还委托国内有影响的学术机构如全美幼教协会等,根据《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中有关学前教育拨款的规定制定专门的幼儿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方案。虽然该方案目前还没有通过与实施,但已反映出奥巴马政府对幼儿教师培训的重视。除上述政策外,奥巴马政府还通过降低或减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费等措施鼓励更多的优秀人员进入幼儿教师行列,同时鼓励有经验的教师引导、带动新教师,并给予表现优秀者额外补助。幼儿教师的地位、工资待遇与培训是其基本权利,对稳定教师队伍、提高队伍素质至关重要,而教师队伍的稳定、素质的提高又是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奥巴马政府正是通过保障教师的基本权利而达到普及高质量学前教育的目标。

综上所述,奥巴马政府在学前教育方面实施的改革虽然时间不长,很多理念正在接受实践的检验,但其改革与政策具有很强的战略性与前瞻性,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奥巴马政府将学前教育提升到了事关美国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恢复与繁荣、未来人才储备与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的战略高度予以思考和谋划,这种对学前教育的战略认识与高度重视在我国政府致力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尤其值得借鉴。其次,奥巴马政府为实现普及公平且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目标而强化联邦政府领导和统筹职责、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保障弱势儿童受教育权利与质量、提升教师待遇等种种措施,对思考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思路与机制有着重要的启示,特别是对我国当前如何促进学前教育有质量的普及具有积极而重要的借答作用。

幼儿家庭教育新理念

幼儿家庭教育新理念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幼儿家庭教育新理念 《中国妇女报》2005年2月19日的一篇文章报道,题目是《幼儿身心发展亮红灯》,天津市医药学专家协会儿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对天津市3到6岁儿童进行抽烟调查发现:近一半儿童存在身心发展欠缺。调查设置了动作、认知能力、情感和意志 成为家长很容易,只要孩子一出生,我们便自然成为家长了。然而,要做个称职的好家长却很不容易,做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长就更难。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人生接受教育的起点和基石。 一、家长要有正确的幼儿教养态度 家长要有以下几种教养态度: (一)“沉下去”的态度 幼儿教育是为了培养优秀、有能力的人的基础教育,绝不是进名牌学校的升学教育。但是,很多家长把眼光超前地放到了将来的考试竞争上,即使是进幼儿园的入学考试,在家长眼里也绝不会等闲视之。幼儿园希望进来的孩子更聪明,于是有的幼儿园的入学登记就演变成了一种选拔,此时似乎就有了优劣之分;家长则希望自己的孩子“冒”出来,要盖过其他孩子。这两种态度的指导思想,都是把孩子往上“拎”,而不是往下“沉”。比较而言,“沉”下去的教育把握了教育的实质,眼

光长远地培养孩子的素养,而不是从小就把他们往“考试机器”的道路上赶。对儿童的培养,往往沉得越深,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越大。 (二)坚持的态度 所谓的坚持,是指态度的一贯性。许多家长不是没有理念,而是看到孩子出现的倾向较难以改变时,他们就放弃了矫正的努力。带孩子是一项很重要,也很难的工作,坚持是必需的。有些家长兴致来了就和孩子亲热一番,没有时间就远离孩子。这样的方式,不但于情感培养不利,而且会影响孩子诸多好习惯的养成。孩子的习惯决定他的一生,好习惯是孩子终生的财富,我们岂可不要?而这笔财富就在家长的坚持中得到—坚持科学的理念,坚持正确的方法。 (三)开放的态度 儿童的成长有开放的内在要求。但许多家长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行为方式,都显得比较保守。比如,对幼儿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倾向为按部就班,甚至对孩子的限制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代人。这些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只有一个,放手不起。其实相反,科学的开放最有益于儿童的发展。家长的思想观念积极开放,孩子就心胸开阔,有助于今后的眼光远大、思维活跃;家长在学习上的开放,有助于各学科知识的交融,进一步激发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这有益于孩子的学习效能;家长在人际交往上的开放,有益于孩子的落落大方,具有社会人的品质…… (四)快乐的态度 快乐是儿童最需要的财富。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当尽可能地使自己快乐起来。从深层次来说,快乐是一种品质。

现代幼儿教育的目标

第四章现代幼儿教育的目标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幼儿教育的目标及制定原则,学习领会幼儿园教育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精神,真正体会幼儿园教育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理念。 教学时数: 主要采用讲授、见习、讨论、体会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建议教学时数为10学时。 本章重点内容: 全面实施幼儿园教育任务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考核要点: 领会运用:结合对幼儿园的调查,分析幼儿教育的任务;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写出单元目标计划。 第一节幼儿教育的目标 一、幼儿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 (一)目标的社会取向 现代学前教育机构不仅肩负着保育的任务,而且要本着为家长服务和教育幼儿的双重工作。它所起的社会作用有以下几点: 1、学前教育机构在幼儿人格与所有社会因素的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卓越的作用。 2、学前教育发挥重要作用的另一个层面,是使幼儿为接受下一阶段的义务教育而进行社会准备。 (二)目标的教育取向 幼儿期的教育包括特定社会与成人按照其文化价值取向和社会发展现状,为使幼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国家与社会来进行统一而全面的协同活动。 学前教育必须致力于提供连接幼儿与自然界及人类世界的一切种类的交流。

1.专供幼儿进行的各种类型的活动与游戏,都可以促进幼儿的感觉与运动器官得到发育和增强。 2、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与其生活环境、抚养者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3、学前教育的目标,不只是为了让幼儿接受来自环境的信息,而且还要向幼儿教授如何使用交流手段的方法 (1)幼儿可以运用自己的身体器官,这是幼儿本身具有的最简单、最方便而且最完整的表达工具。 (2)我们除了考虑幼儿利用运动身体及绘画来进行表达之外,还可考虑利用声音及语言来进行表达。 (三)目标的发展取向 这一目标即关于幼儿个人本身的目标。 在幼儿期,轻微的缺陷和不良刺激的影响可以很快得到矫正与恢复。因而,所有学前教师应充分认识及时发现幼儿缺陷并进行简单康复与矫正教育的必要性,这是很重要的。 二、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一)幼儿园与幼儿园教育 机构外教育 教育系统——幼儿教育 机构内教育——幼儿园教育 1、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结合社会的需求,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由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活动。 2、各时期对幼儿园教育的阐述 1951年,当时的政务院在“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是幼儿园”,接受“3至7岁的幼儿”入园。 1981年,根据当时我国的教育发展需要,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其中说明“3至6岁的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提出“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应是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为入小学打好基础,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础。”

谈幼儿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培养

谈幼儿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培养 当前,初入职的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水平不能获得较高的社会满意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师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养成教育不够重视。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中,“专业理念与师德”是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包含“职业的理解与认同、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对幼儿教育和保育的认识与表现、职业修养与品质”四领域、二十项基本要求,实质是从幼儿教师的职业观、儿童观、保教观与个人修养观等方面作出详细的规定,这是对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大部分学生初次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时动机不明确,明显缺乏职业理想,幼师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必须以《专业标准》为主要依据,从源头抓起,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理念与师德的职前培养,使他们正确认识幼儿教师职业,逐步形成专业认同感,这将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幼儿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职前培养现状分析 (一)定位偏差,课程缺失 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拓展课等四大模块。除了必须开设的思政、计算机等通识课程外,为保证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的课程设置中,专业课程和艺体技能课程比重很大,学生也愿意花大量时间学习这些学科。学校一般不开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这样的课程。另外,当前的社会评价和人们的关注点均在教师的教育技能和教学水平上,幼师院校无暇顾及与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的专业理念和师德课程,致使专业理念与师德课程不受重视,缺乏较深入的开发和研讨。这反映出幼师教育对这类课程定位的偏差。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行不一 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性熏陶,忽视教育实践对师德教育的独特价值,可以说是师德教育缺失的突出表现。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和师德教育都是在幼师院校的课堂中完成,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和笔试来进行,教师也会列举一些师德模范的例子来提高教学的生动性,然而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十分严重。学生往往能掌握一些相关的师德规范,但是在幼儿园实践中却没有真正付诸实践,知行不一。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幼儿园中的实践

幼儿园最新教育理念

幼儿园最新教育理念-----之课程 幼儿园课程建构的核心是促进幼儿的发展,重视发展每个幼儿的好奇心、自信心、独立性和应变能力;强调创设丰富的室内外环境,结合幼儿的兴趣和已有水平开展各项活动;强调游戏是课程组织的基本形式,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强调教师要在变化的情境中根据个体不同的发展需求提供灵活而有差异的教育。为此,幼儿园主要通过以下活动来实施课程。 科学探索活动:在烹饪、玩沙、玩水和科学实验等活动中,幼儿通过比较、分类和寻找因果关系,感受事物之间的关系,体验探究以及创造的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幼儿观察事物变化的过程,引导幼儿讨论观察所得,在幼儿预测结果时提出质疑以引起幼儿的思考。 大型运动类活动:在室内外活动区中发展幼儿的投掷、跳、跑、攀爬等运动技能,使幼儿真实感受身体各个部分的组成以及它们是如何协调运动的,以加深幼儿对运动的理解。 艺术活动:在艺术活动区,幼儿可以涂鸦、撕纸或剪纸,可以用颜料涂画或用黏土造型。通过艺术创作,幼儿可以提高手部控制能力,这种技能有利于前书写能力的培养。同时,艺术活动还有利于帮助幼儿感受有关质地和结构、形体和色彩等物体特征,使幼儿获得有关数学学习的经验。 戏剧游戏:幼儿通过扮演生活中的角色,尝试理解、控制自己的世界,体验分享的快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释放生活中的紧张感和压力感。幼儿也可以通过模仿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来尝试适应外部世界。 积木游戏:在游戏中,幼儿自主决定使用何种大小、形状的材料,计划和安排建构过程,关注建构技能的应用。他们可以与同伴一起通过测量、计算来解决问题,体验分享或合作的快乐。 阅读活动:当幼儿用语言来表达感受、分享观点和传达喜欢或害怕等情绪时,他们开始体会到语言的力量;当幼儿听音乐或欣赏诗歌时,他们能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 桌面玩具:小积木、字画谜、配对卡片、堆叠盒、螺钉和钉模板、穿珠等桌面玩具能帮助幼儿学习分类、排序、合并以及一一对应,这些都是幼儿前数学学习的重要经验。

现代幼儿教育观念研究读后感

浅谈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 ------课程学后感 在教学中存在着不少压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做法。其一,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往往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机械地模仿,机械地记忆,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其二,在教学活动中,经常要求幼儿完全照着老师的样子进行各种活动。其三,在教学活动的评价上,教师只喜欢记忆型的幼儿,喜欢上课规规矩矩,下课老老实实的幼儿,这样的教学压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对此,我作了一些探索。 学习了本课程,我有很多感想,下面就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丰富知识,培养幼儿的好奇意识 好奇、好问是求知欲强的表现,也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自信自立、思考意识的重要前提。幼儿正处在教育成长的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什么都感到好奇,总是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如:小猫为什么会爬树,天上的太阳为什么在天上不掉下来;月亮为什么晚上出来等等,提不完的怪异想法。家长要深入浅出给予解答,以解除幼儿在头脑中的疑问。为满足幼儿的求知欲,为使幼儿掌握更多的知识,家长必须博览群书,使自己有丰富的知识,鼓励幼儿凡事都要问“为什么”。要多动脑筋思考问题,大胆想象,切不可对幼儿的提问敷衍塞责或漫不经心;并鼓励幼儿好好学习,长大后就会明白的,不能给幼儿一个错误的解答。甚至于幼儿在游戏中的“破坏”行为所

带来的“麻烦”,家长也不应该随意喝斥、制止和嘲讽,视为“不听话”、“好表现”等,而应进行正确引导、表扬、鼓励、激发他们的一种积极探索的强大动力。 二、满足好奇,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造的基础,是人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根据别人的描述,在头脑中对没有感知过的事物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能力。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在家庭中就有很多机会可以激发孩子创造想象,每个家庭都有许多形状各异的物品作为幼儿发散性思维的材料,让他们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的过程中思维想象。如:餐具盘子是圆形,让孩子观察后说出象什么,从不同的角度看象什么,说的越多越好,同时成人可以参与同孩子一起说,比一比,看谁说得多,不断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利用讲故事,续编故事结尾,启发幼儿去想、去说,并帮助幼儿分析故事是否编得合情合理,以此来训练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三、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多让孩子动手会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然而在家庭中一些家长对孩子常常要规定不许碰这、不许碰那,怕脏、怕乱,结果孩子缩手缩脚,思想僵化。家长应创造条件让孩子动起来。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幼儿还没有达到先有想象后再有行为的水平,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家庭中可为孩子创设

幼儿园现在流行的教育理念

幼儿园现在流行的教育理念 当宝宝到了两岁多的时候,妈妈们便开始查找各种资料,咨询周围朋友,试图找到一个认同的教育理念的幼儿园让孩子步入社会。那么针对国外繁多的幼儿教育理念,很多人便无法适从,幼儿园现在流行的教育理念你又知道几个呢?华德福与瑞吉欧,还是蒙台梭利或是克莱辛,他们又都有哪些区别呢?今天我们来梳理一下,力求家长们看过文章便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的放矢。 先说说他们的相同之处。国外的教学理念都希望能帮助和激发儿童实现自己在智力、创造力和社会中人的所有潜力。并在教育过程中,儿童都被视为自身发展的创作者,他们的发展过程是自然的、充满活力的,自我导向的,非常尊重儿童的选择。他们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和家校联系,强调家长高质量陪伴与家园共育。 那么他们的理念是什么?还会有什么不同呢? 蒙特梭利(Montessori) 理论基础和教育信念来自于Maria Montessori。她是意大利历史上的首位女医师。而这位Montessori医师是建构主义支持者,非常强调儿童的智力开发。教师引导儿童学习,并且为儿童提供环境支持,使儿童处于一个乐于学习的环境中。儿童是不按年龄分组活动,而是混龄活动。蒙特梭利的秘密武器是一套完整的课程和教具。儿童通过感官操作这些教具而学习。外行人拿到这些教具,也不知道它的含义是什么。因为每一个教具,从形状、大小、甚至颜色,都是有其背后的理念来支持,需要通过专业培训的教师来引导儿童学习。 优点: 1)体系完善,既有理论,又有一套完整的课程和教具,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特点。 2)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3)儿童在“工作”中练习独立,完成自我成长的使命,形成独立自主、专注而极具耐心的个人品质。 4)强调心智发展,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 5)混龄编班为幼儿社会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不足: 1)感觉教育课程方面,蒙氏课程强调儿童安静游戏、培养独立专注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儿童天性的释放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2)艺术教育课程方面,蒙氏课程更看重的是艺术的工具价值,而不是本体价值,不利于发展儿童的艺术创造力。 3)另外,它过分强调了真实性,反对儿童讲神话故事,忽视了想象的价值。 点评:是目前国内引进时间最长、知名度最高的教育体系。但因教师需要专业培训要求高,教学效果略有差异。真正上好蒙氏课,得其精髓者不多。 华德福(Waldorf) 理论依据和教育理念来自于Rudolf Steiner。他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身体和心灵整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体系主张按照人的意识发展规律,针对意识的成长阶段来设置教学内容,以便于人的身体、生命体、灵魂体和精神体都得到恰如其分地发展。艺术被整合到每一门课程中,会有谜语、民谣和神话的学习来提高想象力和多元文化学习。主课教师会一直跟随小朋友从幼儿阶段到高中的学习。学习在没有竞争的环境中进行。 优点: 1)华德福课程没有统一的教育纲要,只给出大概的教学目标,强调依照儿童的本性对其施以教育。这样的课程有利于儿童形成善良、感恩等美好品质,亲近自然、重视教育生命意义的教育方法,带着“爱”和“呵护”的意味,有利于幼儿身体的发育和美好心灵的建设。2)在实际生活中,与其他课程相比,华德福课程更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它不需要过多的环境设置,自然就是它的教室,反对心智训练的做法也某种程度减少了教师的任务。

现代幼儿教育的基本观念(精)

现代幼儿教育的基本观念(精) 第一周,现代幼儿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体系: 1。现代社会的幼儿教育(现代幼儿教育的萌芽: 1年和1899年,美国著名教育思想家杜威发表了《学校与社会》一文,强烈主张学校和教育应该社会化。 2年,同年,瑞典的埃伦·凯提议意大利杰出的幼儿教育家XXXX·蒙特梭利建立“儿童之家”(2)现代幼儿教育的意义:1。幼儿中心教育2。完成幼儿教育(3。儿童观的发展: 1。从古代到文艺复兴前:“抑郁儿童观时期”2。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发现儿童精神”3。XXXX年龄阶段的尝试(7岁和1岁;3.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口才教育应从摇篮时代开始;注意婴儿的语言发展。主张为儿童选择一个好的护士和教育者;人们认为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2)萌芽阶段(16世纪末-18世纪初: 特点:学前教育理论比前一阶段更加系统、完整和现实 夸美纽斯: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早期儿童教育最早的理论家之一。提倡用母亲养育学校教育0-6岁的孩子。《伟大教学理论》和《母亲学校》的作者《母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学前教育的专著(出版于1632年 (三个初创阶段——18世纪后期——XXXX——创办中国最早的幼

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儿园抗战时期,我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儿园教师学校成立。 ④陶行知: 强调六岁前教育的重要性; 揭露和批判了我国幼儿园的三大疾病:外来疾病、浪费金钱的疾病和富贵病。它提出建立中国第一所农村幼儿园和劳动幼儿园。 提出了各种教育内容:健康、劳动、科学、艺术和集体;这种教学方法提倡教、学、做一体化。 ⑤张学门和张宗麟的重点难点:1。儿童观的发展: 儿童观是指成人对儿童的看法和意见,或“成人组成的社会”对“儿童生活的世界”的看法和意见 (1从古代到文艺复兴前:“压抑时期的儿童观”(2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发现儿童的灵性”(3从20世纪初到现在:“以儿童为中心”)2。福楼拜的贡献(成就和主要教育理念:贡献(成就: (1建立学前教育机构; (2)设计了一套游戏和家庭作业材料(“恩物”;(3)系统阐述幼儿园的基本原则和教学方法;(4)培养第一批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的主要理念是:(1)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发展;(2)教育基于儿童的自我活动;(3)游戏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3.蒙台梭利教育思想:

(最新)幼儿教育(活动设计)新理念

教育观念 1、教育思想——教育观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及其诸多要素的根本认识和看法。教育观念是指引教师教育工作的指南,正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所言,教育观念影响着教育行动、行为。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陶行知 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你比小孩还要小。——陶行知 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笛卡尔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教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而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乃至乞丐和盗贼,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趋向、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美)华生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毛泽东 2、教育的基本要素 学生、教师、课程、教学方法、环境、目的(目标) 关系图: 3、当代教育观念的发展变化 (1)个体发展的动因认识 内发论——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至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机体成熟机制决定的。 外铄论——外铄论的基本观点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 主体实践论——发展主体的各种实践活动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力。个体的实践活动既是人的内在需要与潜能的表现,又是在一定外部环境刺激下发生并作用于外部环境的过程。

最新-幼儿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培养 精品

幼儿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培养 当前,初入职的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水平不能获得较高的社会满意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师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养成教育不够重视。 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中,专业理念与师德是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包含职业的理解与认同、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对幼儿教育和保育的认识与表现、职业修养与品质四领域、二十项基本要求,实质是从幼儿教师的职业观、儿童观、保教观与个人修养观等方面作出详细的规定,这是对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 大部分学生初次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时动机不明确,明显缺乏职业理想,幼师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必须以《专业标准》为主要依据,从源头抓起,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理念与师德的职前培养,使他们正确认识幼儿教师职业,逐步形成专业认同感,这将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幼儿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职前培养现状分析一定位偏差,课程缺失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拓展课等四大模块。 除了必须开设的思政、计算机等通识课程外,为保证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的课程设置中,专业课程和艺体技能课程比重很大,学生也愿意花大量时间学习这些学科。 学校一般不开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这样的课程。 另外,当前的社会评价和人们的关注点均在教师的教育技能和教学水平上,幼师院校无暇顾及与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的专业理念和师德课程,致使专业理念与师德课程不受重视,缺乏较深入的开发和研讨。 这反映出幼师教育对这类课程定位的偏差。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行不一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性熏陶,忽视教育实践对师德教育的独特价值,可以说是师德教育缺失的突出表现。 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和师德教育都是在幼师院校的课堂中完成,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和笔试来进行,教师也会列举一些师德模范的例子来提高教学的生动性,然而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十分严重。 学生往往能掌握一些相关的师德规范,但是在幼儿园实践中却没有真正付诸实践,知行不一。

现代幼儿教育观念

申论,顾名思义,首先得审,再论!论对你来说,问题应该不太大!关键在于审题这关了!就审题这方面,我给你提几点建议供你参考吧! 一是审题要全面。申论的题目一般都是半命题的,即有些内容作了要求,有些未做要求。接触到题目就要全方位审阅,既要看题目字面,又要思考题目所蕴含的内容,明确作答要求中的限制部分和未限制部分。限制部分必须严格遵守,未限制部分要认真分析判断。 二是审题要细致。审题是作答的前提,题目的文字一定要看清楚,题目的含义一定要把握准确,不然作答就要偏离方向,甚至南辕北辙。这就要求审题时题目的一字一句都不能放过,要像过筛子,细细过滤,题目文字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审视;要像打探照灯,反复扫描,题目含义的每一个方面和角落都要触及,不能在自己的思考范围内留下关于题意的死角。审题时一定要细看、多看,确定无疑、确实有把握了,才可放下这道题去看别的题目 三是审题要深刻。审题时,看题目不能只看字面,真正的作答要求往往并不直接体现在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而蕴含在语句的内部,要借助逻辑和事理剖析,由表及里,深入思考,有时甚至需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左右相关事物才能真正理解题目,准确把握题意。因此,审题在细看几眼的基础上,还要想深一层,不能停留于文字表面的肤浅理解。 在论方面也提几点意见供你参考 时刻谨记以下五大原则:谨守身份、完善结构、规范语言、寻找高度、稳中求新。 文章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标题要符合要求,开头要简明扼要,主体部分应当采用分条形式,条条之间应避免交叉重复 要熟悉和掌握社会热点,像就业问题,教育问题,民生问题这些热点应该准备好论文或则观点,除了了解日常新闻资讯外,还需要认真学习与时政热点紧密联系的理论读物。 接下来说行测吧! 行测考的范围太广了,是知识的大杂汇,做真题才是硬道理,最好有解析的真题,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别死背硬记!还有就是一些应试技巧了!也提几点供你参考 (一图形推理 总体而言,图形推理存在着两个方面的规律,形的规律和数的规律。所谓形的规律就是指图形在形状位置方面的规律,具体而言包括对称(轴对称、中心对称、叠加(去同存异、去异存同、同异皆存、旋转(顺时针、逆时针、结构、拆分、重组等。所谓数的规律就是指图形的元素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包括递增、递减、奇偶相隔、不变等,而常见的元素则有点(交点、重心、边(直线段、曲线段、角(锐角、直角、钝角、封闭区域、笔划、面积、体积等。考生若能熟记这些规律并灵活地识别和运用,就能轻松应对图形推理题。 (二定义判断 总体而言,定义判断题难度一般,但由于其对细节判断要求较高而耗时较长,考生在这一题型备考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速度的因素。我们在做定义判断题之前在大脑中准备要四个“箩筐”,它们分别是:主体、条件、手段、目的,在阅读定义的同时,把具体的信息投放到相应的箩筐中,将众多紊乱的信息清晰化、条理化,并确定其中的核心类信息,强化自己对定义的理解,从而迅速而准确地解题。

北欧四国旅游攻略

北欧四国旅游攻略 旅游线路:走北欧大抵有两条路线:A芬兰-瑞典-挪威-丹麦;B 俄罗斯-芬兰-瑞典-挪威-丹麦。 A线适合自然风光 B线适合人文风光。这次旅游我们选择A线。 旅游最佳时间:北欧四国最佳旅游季节是5-9月。 旅游前准备:因为北欧四国位于高纬度地区,昼夜温差大,所以厚重的衣物要准备好。芬兰是用欧元,瑞典,挪威,丹麦都 是用的当地克朗,目前国内是暂时没有兑换的服务的, 所以一定要带上可以刷的国际信用卡或者是开通visa 的储蓄卡。 旅游签证::1有效的十年因私护照(要求签证到期之后至少三个月有效),如果是新换发的护照又没有过出境记录的, 须提供旧护照,若旧护照遗失,须提供遗失证明。 2、照片 2寸彩色白色背景近照4张(在照片背面签名) 3、财产证明 银行存款证明原件(金额每人最少3万元)。存款证明必 须是银行标准格式,有正确的英文译文,有效期须到团 队回国以后;建议尽量多的提供存款证明。 固定资产证明复印件(房产证、行驶证) 4、单位信函纸加盖单位公章的空白信函纸4张(章盖 在信纸右下方,负责人签名)名片2张 5、身份证复印件清楚的身份证复印件,二代身份证正

反面印在一张A4纸上。 6、结婚证复印件已婚的提供清晰结婚证复印件,离婚的提供清晰的离婚证复印件,丧偶的提供街道开具的丧偶证明(没有证件的需提供户口所在地证明) 7、退休证退休人员,提供退休证复印件 8、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必须提出生公证(须以孩子为申请人,父母为关系人,即内容应为XXX是XXX的父亲,XXX是XXX的母亲),若孩子只随父母一方出国,不去的一方须到公证处做出准许孩子随另一方出国的声明公证,不去的一方也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所有提供的公证书需有英文或法文的译文。(东欧使馆要求所有的公证书必须到外交部作认证,由旅行社代办每份150元)。 在校学生须提供学校的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学校的准假证明(证明内容须提到假期的时间,及允许孩子随父母出国,不能只证明XXX是我校的学生) 9、营业执照企业单位加盖公章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事业单位加盖公章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加盖红色公章。必须参加过本年度的年鉴。 10、户口本全家户口本复印件(A4纸,清楚)。若夫妻双方不在同一户口本上,不论配偶是否同去,均需提供配偶户口本复印件,并提供结婚证复印件。

现在国际上有哪些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

现在国际上有哪些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Montessori 蒙台梭利-玛利亚.蒙台梭利: 蒙特梭利认为,孩子的早期教育应该以感官训练为主,因为那么小的孩子是用他的感觉器官来感受身边的世界,通过感觉、行走、触摸来使自己获得各种能力和技巧。感觉训练能够让孩子的感觉器官变得更加敏锐,能够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专注力和意志力,在孩子的身体功能协调和完善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蒙台梭利认为:通过作业,儿童自然就“学会谨慎,学会自觉,学会指挥身体的行动”;通过作业这种自由选择的个体活动方式,学会依靠自己、学会尊重他人,使“儿童之间没有妒忌,没有争吵”,从而培养“绝对平静”的气氛,良好的秩序由此而来;通过作业,让儿童学会自我约束,为意志力形成作准备,推动儿童服从。可见,蒙台梭利所主张的是从自由经过作业到自觉秩序和服从,从而实现让儿童自我教育的目的。 蒙特梭利的教学内容以教具的种类来分,分为五大领域: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自然人文教育。 1. 日常生活教育包括照顾自己、维护环境、基本动作、社交行为等,锻炼孩子肢体动作的协调能力,帮助孩子适应环境,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的耐心与注意力。 2. 感官教育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培养孩子敏锐的感官,锻炼孩子辨别力和手眼协调的能力,同时培养孩子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 数学教育包括建立数的概念,认识数字,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 4. 语文教育:进行听说训练,培养孩子听说能力、早期阅读能力,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5. 自然人文教育:包括音乐、美术、自然等教育,引导孩子接触身边的世界,形成对形状和色彩的认知,教孩子学会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中国一些教育人士对蒙台梭利的评价: 有专家提出:“蒙氏教育中的自立和独立价值,强调的是个体而非团体,儿童可能会因为缺乏相互协作降低其社会技能,使得孩子最后不能适应传统学校。” 蒙台梭利通过作业把自由与纪律、活动与教育协调起来的做法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她要求教师以身作则、研究儿童、引导儿童,这对于提高教师素质也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蒙台梭利把儿童的天性理想化,夸大了儿童的自发冲动和自由活动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因而也就夸大了儿童自我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这就决定了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教师的主要职能是被动、消极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是直接传授知识和说理方面的作用就不能充分发挥。 北师大霍立岩教授指出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局限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难以在更多地区推广;其二,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效果不如对学龄期儿童效果好;其三,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具体问题:这种高结构化的课程不利于发挥儿童的主体性。蒙台梭利教育法毕竟脱胎于智障儿童的训练方案,再加上这种教育法的结构化程度较高,所以,儿童的行为常被高结构化的活动所限制,不利于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忽视儿童的情感陶冶和社会化过程。从蒙台梭利教育法设计的教育内容由日常生活练习、感觉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五大领域来看,缺乏与同伴协商合作的机会,忽视儿童的情感陶冶和社会化过程。

现代幼儿教育理念

现代幼儿教育理念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现代幼儿教育理念 现代幼儿教育理念 [摘要]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体现着新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其中集中体现出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幼儿教育目标定位于为幼儿终身的、可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幼儿教育要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实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幼儿教育要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促进幼儿生动、活泼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以儿童为本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体现着新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其中集中体现出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教育的使命是为一个未来的世界培养人才,所以教育者必须要有超前的意识与观念。应该说今天的教育改革是在探索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以取代今天应用的、产生于工业时代并与大工业生产相适应的教育模式。幼儿园教育改革也是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幼儿教育模式,《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这种探索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种新的教育模式的基本点就是以儿童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儿童发展为本的内涵是丰富的,其中主要包括: 一、幼儿教育目标定位于为幼儿终身的、可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在总则中指出:幼儿园教育

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的这一重要性质决定了幼儿园教育必须以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为实现幼儿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我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重视早期教育,并兴起了早期教育热,幼儿教育经历了从重视知识教育,到重视早期智力开发,直到人们认识到不能以牺牲儿童的情感发展为代价而发展儿童的智力,提出幼儿教育要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这是以现代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的发展和教育的全过程的必然结果,幼儿教育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是幼儿教育对社会发展做出的应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丛书《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中指出:未来的教育不应仅限于给学习者坚实的知识和培养他们对继续学习的兴趣。它还应该培养人的行为和能力并深入精神生活之中,并提出传统的教育目标三级层次是:①知识②使用技术③态度和技能,新的目标三级层次是:①态度和技能②使用技术③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如果最初的教育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在工作中和工作以外学习的动力和基础,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教育是成功的。《纲要》

教师职业理念(幼师资格证练习题)

教师职业理念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当代我国教育的主导思想是( B ) A.应试教育 B.素质教育 C.特殊教育 D.终身教育 2、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A ) A. 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B.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C. 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D. 引导学生协调发展 3、素质教育的总目标是( A ) A.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B. 促进心理成熟化 C.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 D.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4、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A ) A.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B. 个性的发展 C. 全面发展 D. 面向全体学生 5、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 A ) A.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B.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C.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6、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 B ),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A. 记忆知识 B. “发现”知识 C. 积累知识 D. 搜集知识 7、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 A ) A. 创新能力的培养 B. 读写能力的培养 C. 听说能力的培养 D. 交往能力的培养 8、学前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以满足自身活动的需要为目的,不带有任何社会功利的活动是( C ) A. 生活活动 B. 学习活动 C. 游戏活动 D. 体育活动 9、素质教育被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的时间为( A ) A. 1999 年 B. 2001 年 C. 1993 年 D. 1986 年

10、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C ) A. 旧时劳动分工 B. 社会主义制度 C.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D. 机器大生产 1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以促进幼儿在( A )诸方面和谐发展为宗旨。 A. 体、智、德、美 B. 德、智、体、美 C. 体、德、艺、美 D. 德、体、艺、美 12、儿童的发展是通过( A ) A. 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 B.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 C. 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 D.观看电视卡通节目而发展的 13、2012年单项选择:某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数学知识作为其主要教学内容,这种做法有违( A ) A. 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 幼儿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C. 幼儿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D. 幼儿身心发展的稳定性 14、幼儿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D )的特点。 A. 顺序性 B. 个别差异性 C. 不平衡性 D. 阶段性 15、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 D )提出来的。 A. 互补性 B. 阶段性 C. 顺序性 D. 不平衡性 16、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是( C ) A. 上课 B. 游戏 C. 活动 D. 参观 17、幼儿教育活动的基础是( C ) A. 教幼儿认识简单的字 B. 发展幼儿的言语能力 C. 对幼儿身心安全和卫生的维护 D. 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 18、2012年单项选择:做教师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孩子”说明教师要( B ) A.拓宽知识视野 B.换位思考 C.淡化教师角色 D.消除刻板印象 19、“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包括( D )①幼儿是发展中的人②幼儿是独特的人 ③幼儿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幼儿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现代家庭教育十大理念

现代家庭教育十大理念 1、学会向孩子学习 信息时代的今天,地球已变成村了,孩子每天都与世界亲密的接触着,信息与潮流刺激的是孩子们的神经,影响的是孩子们的思维,改变的是孩子们的行为尽管他们的超前,让父母们看不惯,想不通,接受不了,带他们毕竟是一种带有鲜明时代色彩的潮流,堵不住压不服,唯有疏导是上上策,而我们的多数父母由于忙于生计,无暇学习,难怪与我们的孩子会称自己的父母是“外星人”,听不懂孩子的语言。另外孩子们的创造性,想象力,行动力,新的思维方式及一些人与生俱来的可贵品质是我们家长需要学习的,也就是做父母的要放下架子善于与孩子共同成长。 现代社会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社会,现代教育是两代人之间相互影响的教育。现代的教育理念认为,父母需要树立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新理念,才能与时代同步,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教育。也可以说,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既可以保持健康、密切、稳定发展的亲子感情,又可以建立起一种积极向上、良好互动的亲子关系。 那么如何做到向孩子学习呢,我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向孩子学习,要把孩子放到一个对等的位置,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对话,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孩子观察问题的深度可能不够,但孩子拥有鲜活的思绪和创新的意识,他或许会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

问题。因此,只有做到了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才能真正做到向孩子学习。 二、积极发现孩子的优点 向孩子学习的过程,必定是一个发现孩子优点、挖掘孩子潜能的过程。孩子的很多特质,或许是父母欠缺的,例如孩子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望,对新鲜事物的积极尝试和接受能力等。父母善于发现并欣赏孩子的优点,是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最重要的条件。 经验证明,父母抱着向孩子学习的态度,会加深对孩子的理解,有利于两代人之间的沟通,甚至有希望把代沟变成彩虹。 2、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里,很多父母觉得孩子是我的,我想怎么管就怎么管,和别人无关。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我们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孩子好,那到底什么是为了孩子好?教育并不是万能的,我们也不可能要求孩子成为我们所成为的那样。盲目的教育没有意义,打骂更是伤害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爱是催化剂,是成功教育的动力。想让孩子对你敞开心扉?想孩子毫无保留得和你分享她的一切?那么就别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不要企图去控制孩子的人生,我们要在行动上和孩子成为朋友,学会欣赏孩子的个性,尊重理解。走进她的小世界,那么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 把孩子看作一个单独的个体,不可把自己的需求或意愿强加在孩

挪威峡湾攻略

建议1:这条路线用三天的时间是最合适的,如果赶一点,两个整天也可以。 建议2:从MYEDL先坐小火车到中段的BEREKV AM,然后开始徒步约10公里到FLAM,这样比较省力,可以避免一开始急速下坡的石子路,又可以把小火车和徒步结合起来;如果想反过来先徒步再坐火车也可以。前面从myrdal到BEREKV AM这一段比BEREKV AM到flam这一段火车票便宜一点,大家可以查下官网。 建议3:如果全程坐小火车,其实也不要紧,到了FLAM,往回走约3公里到FLAM的小教堂,这一小段的峡谷风景也差不多了,保存点体力到后面可以爬山看峡湾更好。 建议5:卑尔根一带,因为地形的关系,下雨天比较多,徒步的话带个雨衣会比雨伞更轻便。 建议6:每到一地先去info,可以咨询到徒步路线、爬山路线,也可以在info买船票车票。五月开始,info的营业时间都很长,平时到晚上20点。 ★看峡湾,爬山or坐船? graceyellom说的是对的,山上看到的峡湾风景更美--我自己脚痛到无法爬山了,但是几乎所有的峡湾风光的明信片,都是从山顶上往下拍的。如果只是在船上看,看久了会很单调,峡湾两侧的山又多是秃秃的石头上,时不时经过的瀑布,看到最后真的是审美疲劳。 建议7:峡湾游船坐2个小时其实已经够了。我有朋友坐的是从FLAM到BERGEN这一段5个小时的游船,他的说法是“没必要”,呵呵。 建议8:从FLAM出发的游船,15分钟到第一个站AURLAND,下船爬Viewpoint山,有2个观景台,哪怕是半山腰,都绝对值得。在flam的info可以拿到路线图,据说约2小时到顶。船票是当天有效,可以中途上下船的,但要提前10分钟到码头。 ★住在哪里好? 挪威的交通费用不低,所以设计路线时,尽量不要走回头路,虽然各个点相邻都只是1个小时的路程,但不适合住在一个地方做往返。根据我们的路线,我们第一天住在FLAM,第二天住在VOSS,但走了一圈发现这并不是最好的方案。 FLAM CAMPING,FLAM唯一的青年旅社,其他的都是酒店了,这家青旅离火车站和码头很近,过桥200米处就是了,房间很多,选择很多,住的人也很多。双人房是570,不包早餐,提供被套枕套,但床单要租借或自备,有厨房、洗衣房,洗澡10克郎五分钟热水,洗冷水免费。房间是木屋,很干净,周围环境很好,性价比很高,强烈推荐。 酒店的官网http://www.flaam-camping.no/setval.dfm?LANGUAGE=GB,订房则要通过代理,在官网可以找到链接。 VOSS HOSTEL,门口挂着的牌子是VOSS Bed&Breakfast,收据写的名字是VOSS

幼儿园的幼儿教育理念图文稿

幼儿园的幼儿教育理念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幼儿园的幼儿教育理念 独生子女的时代,现代家庭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在子女身上花钱,再多也在所不惜。重视幼儿教育是一方面,但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支持,往往会适得其反。泥人通过总结,得出4W1H的幼儿教育理念。 幼儿教育理念一:时间窗理念(When)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的阶段,会开启不同的时间之窗,幼儿在这个时间窗内进行适当的学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教育学家通过研究指出,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各种器官的发育有早有晚,因此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个最佳的年龄段,早于这个年龄段或晚于这个年龄段学习,将会使效果打折。例如:幼儿语言的学习时间之窗为0-6岁,且越早学习越好,一般0-3岁可以学习母语,3-6岁可以学习外语。超过6岁,将不再是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了。幼儿培养音乐感的最佳年龄3岁以前,3岁以前,父母应尽量地让子女听各种经典乐曲。而幼儿学习绘画的最佳时间是3-4岁。而对于数学的学习,一般在9岁之前都不用学习。当然,在中国这个重视考试的环境中,也不得不提前学习,这其实对儿童的发展是不利的。 幼儿教育理念二:父母是最好的老师(Who)有些父母一方面有钱,另一方面忙于事业,往往将子女托付给去教育,自己对子女的教育不闻不问,有些是将孩子寄托在寄托制的幼儿园中,一周只见一两次面。这样的子女在缺乏亲情的环境中长大后,往往会缺乏亲情,而且会染上很多。

幼儿教育理念三: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法(How)3岁以上的儿童,已经知道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了,你要让儿童乖乖地学习,只有将学习娱乐化,在一个个小游戏中将学习内容放进去,做到寓教于乐。这样,儿童才回喜欢学习,乐意学习,主动学习。通过游戏中学习,培养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可以当作子女游戏学习的道具。我带女儿出去玩的时候,会在山上捡一些落下的植物果子回来,回来干什么呢可以与孩子一起玩数数的游戏,也可以用果子拼成各类图案。家里的梯子,也成了孩子娱乐的玩具。在孩子脑力学习间隙,可以让孩子爬梯子,既休息了大脑,又锻炼了四肢的协调能力。 幼儿教育理念四:大自然是最好的学习环境(Where)从来没有那个地方可以与大自然相比较,带子女到大自然走走,看到什么就告诉他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会这样,以丰富子女的知识,并激发其求知欲望。去大自然,除了可以接触到各类植物、动物、地理等知识以外,还可以更好地接触社会,学习与各类人群的交流。我就经常带女儿去登山、去海边踏浪、去江边散步。 幼儿教育理念五:学什么比怎么学更重要(What) 幼儿阶段,幼儿更多的是应该进行素质教育,而不是知识的学习。很多成人的习惯,都是在幼儿阶段养成的。应该在幼儿阶段,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而那些背诵唐诗之类的内容最好不要在幼儿时期刻意追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