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

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三级医院要建立规范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定期分析报告本机构细菌耐药情况;要根据全国和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二)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

(三)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四)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卫生部将根据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适时对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进行调整。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继续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的管理,逐步建立、健全本辖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监测管理体系,开展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评价和指导。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采取措施推进合理用药工作,保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落实。”

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报告

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报告 齐齐哈尔建华医院临床药学组2017年04月--2017年06月一、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1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结果:(1)本季度红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阿奇霉素、诺氟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70%,上述五种抗菌药物药物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暂时停止使用,何时恢复待细菌耐药结果而定。 (2)本季度庆大霉素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50%,应参照药敏实验结果选用。 (3)本季度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头孢西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40%,应慎重经验用药。 (4)本季度抗菌药物四环素、苯唑西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超过30%。对本院医务人员提出预警信息。 二、目的:了解表皮葡萄球菌对12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结果:(1)本季度红霉素、诺氟沙星、青霉素、头孢西丁、阿奇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70%,上述五种抗菌药物针对表皮葡萄球菌暂时停止使用,何时恢复待细菌耐药结果而定。 (2)本季度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苯唑西林针对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50%,应参照药敏实验结果选用。 (3)本季度克林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40%,应慎重经

验用药。 (4)本季度抗菌药物庆大霉素、莫西沙星、四环素对表皮葡萄球菌耐药超过30%。对本院医务人员提出预警信息。 三、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对11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结果:(1)抗菌药物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超过70%;针对大肠埃希菌以上抗菌药物暂时停止使用,何时恢复待细菌耐药结果而定。 (2)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氯霉素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3)本季度无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4)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超过30%抗菌药物,对本院医务人员提出预警。 四、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对10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结果:(1)抗菌药物呋喃妥因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超过70%;针对阴沟杆菌以上抗菌药物暂时停止使用,何时恢复待细菌耐药结果而定。 (2)抗菌药物药物庆大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抗菌药物耐药性总结分析

抗菌药物耐药性总结分析 一、监测情况: 1、革兰阳性球菌(前两位)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抗生素耐药见下(1)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 耐药率超过75%:青霉素。 耐药率50-75%:红霉素。 耐药率40-50%:庆大霉素。 耐药率30-40%: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 (2)表皮葡萄球菌抗菌药物耐药率: 耐药率超过75%: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复方新诺明。 耐药率50-75%:庆大霉素、四环素。 耐药率40-50%:诺氟沙星。 耐药率30-40%: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

2、肠杆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对抗生素耐药率 (1)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耐药率见下: 耐药率超过75%:无。 耐药率50-75%:头孢噻吩、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头孢呋辛。 耐药率40-50%: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妥布霉素。 耐药率30-40%: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替卡西林+棒酸。 (2)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抗生素耐药率: 耐药率超过75%: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 耐药率50-75%:无。 耐药率40-50%:无。 耐药率30-40%:替卡西林+棒酸。 (3)阴沟肠杆菌抗生素耐药率: 耐药率超过75%: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噻吩、头孢西丁、头孢呋辛。

耐药率50-75%:替卡西林、替卡西林+棒酸。 耐药率40-50%: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奈替米星、头孢吡肟。 耐药率30-40%:无。 3、假单胞菌和非发酵菌抗生素耐药见下: (1)铜绿假单菌抗生素耐药率: 耐药率超过75%: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 耐药率50-75%:无。 耐药率40-50%:无。 耐药率30-40%: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 (2)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耐药率: 耐药率超过75%:替卡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 耐药率50-75%: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耐药率40-50%:无。

细菌的耐药机制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细菌的耐药机制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1) 一、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1) (一)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1) (二)突变耐药性 (2) (三)质粒介导的耐药性 (2) (四)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 (3) 二、细菌耐药性的防治 (6) 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7) (一)应及早确立病原学诊断 (7) (二)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 (7) (三)应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而合理用药 (8) 细菌的耐药机制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近年来,抗菌药物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疗效显著的新品种,在临床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临床上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问题也日趋严重,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一)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1.细菌在某一核苷酸碱基对中发生了点突变,引起抗菌药物作

用靶位的结构变化,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2.通过转座子或插入顺序,细菌DNA的一大片全部重排,包括插入、倒位、复制、中间缺失或细菌染色体DNA的大段序列从原有部位转座至另一部位,引起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3.通过质粒或噬菌体所携带的外来DNA片段,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二)突变耐药性 突变耐药性即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耐药性的产生系细菌经理化因素而诱发,也可为遗传基因DNA自发突变的结果。细菌产生这种耐药性的发生率很低,由突变产生的耐药性,一般只对一种或两种类似的药物耐药,且较稳定,其产生和消失(即回复突变)与药物无关。由突变产生的耐药菌的生长和细胞分裂变慢,竞争力也变弱。因此,突变造成的耐药菌在自然界的耐药菌中仅居次要地位。 (三)质粒介导的耐药性 质粒是一种染色体外的DNA,耐药质粒广泛存在于所有致病菌中。因此,通过耐药质粒传递的耐药性在自然界发生的细菌耐药现象中最多见,也最重要。耐药质粒在微生物间的转移方式有:①转化,即耐药菌溶解后释出的DNA进入敏感菌体内,其耐药基因与敏感菌中的同种基因重新组合,使敏感菌耐药。这种传递方式基本限于革兰阳性细菌,在临床上并无重要性。②转导,耐药菌通过噬菌体将耐药基因转移给敏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药性转移的主要方式。由于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预警管理机制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预警管理机制 一、将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综合目标考核中,并与各临床科室绩效考核相结合。 二、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要定期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检查(每月≥1次),药剂科每季度对门诊和住院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1次分析,并在《处方及临床用药通报》上向全院进行通报。 三、药剂科每半年要进行一次抗菌药物应用专题分析,形式为会议或者通报。内容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医师、药师与护理人员抗菌药物知识调查以及医院细菌耐药趋势分析等;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 四、药剂科应完善各类抗菌药物的出入及消耗登记制度,对某些用量异常、价格昂贵和不良反应较大的抗菌药物实行限制性应用。 五、根据“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的监测结果,医院感染管理科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采取以下干预措施: 1.对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将预警信息及时通报有关科室医务人员。 2.对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慎重经验用药。 3.对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参照药敏试验结果用药。 4.对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无用药指征; 2.越线用药或药敏试验有低线药物敏感而不及时修改; 3.不按常规疗程、剂量、给药途径、时间间隔给药的; 4.病人转科时频繁换用抗菌药物或者病程记录中对换用抗菌药物的理由不当; 5.不进行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或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后不及时处理; 6.不按规定上报药物不良反应; 7.其它不符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细则”行为; 8.其它不符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行为。 七、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质控重点 下列病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需行病原菌检测加药敏试验: 1.败血症、菌血症。 2.成人发热3天及以上,儿童发热5天及以上,原因不明,需做血或骨髓培养。 3.有咳痰(黄绿痰、脓痰)等呼吸系统临床表现需行痰培养;上呼吸道感染行咽试纸培养。 4.怀疑细菌性心内膜炎需血培养。 5.肝硬化腹水出现腹膜炎体征应行腹水培养。 6.泌尿系感染需尿培养。

(整理)抗生素耐药性

细菌的耐药性 1.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分类 耐药性分为两类,固有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前者是染色体介导的代代相传的天然耐药性;后者多由质粒介导,也可由染色体介导,当微生物接触抗菌药物后,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从而避免被药物抑制或杀灭。 1.2耐药基因 细菌特别是条件致病菌,因经常有机会与各种抗菌药物接触,故在细菌细胞内的质粒、染色体、转座子、整合子上可有耐药基因和多种耐药基因的积聚并借结合、转导和转化而在不同种细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间彼此频繁交换,耐药基因一旦获得较长期存留,转座子和整合子(以及更小的DNA片段)由于分子量小和活动自如,所以在耐药基因转移和MDR形成中起主导作用。 1.3染色体和质粒介导产生的耐药菌 需要指出的是,在正常情况下,由染色体介导而产生耐药性的细菌往往有一定缺陷,而质粒介导产生的耐药菌则与敏感菌一样,可迅速生长繁殖。但质粒与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一般只发生于少数细菌中,难以与占压倒优势的敏感菌竞争,只有当敏感菌因抗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而被大量杀灭后,耐药菌才得以迅速繁殖而成为优势菌,并导致各种感染的发生。 2.细菌耐药的机理 抗生素成功使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难题。细菌产生耐药性可能是基于以下几种机制。 2.1水解酶和修饰酶水解和修饰抗生素 ⑴水解酶:如β-内酰胺酶可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 ⑵修饰酶(钝化酶或合成酶):可催化某些基团结合到抗生素

的羟基或氨基上,使抗生素灭活。多数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能产生质粒介导的钝化酶。 2.2细菌体内靶位结构的改变 如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 的改变是革兰氏阳性菌耐药的主要机制;链霉素耐药株的细菌核蛋白体30s 亚基上链霉素受体P10 蛋白质发生改变等。 2.3其它原因 ⑴细菌泵出系统增多、增强,以排出已进入细菌内的药物; ⑵细胞膜主动转运减少; ⑶建立了新的代谢途径; ⑷细菌对磺胺类药的耐药则可能系对药物具有拮抗作用的底物PABA的产生增多所致。 3.近年来细菌耐药性发展的现状 3.1细菌耐药情况的变迁 ?1920~1960年G+菌葡萄球菌 ?1960~1970年G--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70年代末至今G+,G--菌 _MRSA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_VRE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_PRP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_ESBLs 超广谱β-内酰胺酶(G--) _AmpC Ⅰ型β-内酰胺酶(G--) 3.2葡萄球菌的耐药现状 近年来,国内耐药严重的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在医院内的流行已引起临床微生物学、临床抗生素学和感染病学专家的广泛重视。MRSA株同时也不同程度的耐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卡巴配能类及配能类。这

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管理规定及流程

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管 理规定及流程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 为继续深入贯彻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1.及时向临床科室全院的细菌耐药情况,做到每季度通报1次。该工作由药学部、院感部和医学检验部共同参与完成。院感部和医学检验部负责提供相关的病原学检测数据,药学部负责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细菌耐药分析结果由院办向全院公布。 2.针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预警及处理措施,以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提示临床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 (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提示临床医务人员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4)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3.严格控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特别是要重点加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管理。 4.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需要有指征,应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5.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特别是加强“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需由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摘要】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菌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杀死致病菌、控制感染,同时采取各种相应措施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关键词】抗菌药物;耐药性 抗菌药物应用于临床已近百年,使很多严重感染和传染病的预后大有改观,病死率大幅度下降,但抗菌药物应用的同时,也带来很多不良后果,如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等,严重者导致死亡或残疾。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指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并采用适宜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止各种不良的后果发生。这里牵涉到的问题很多,如应用抗菌药物及其各种组合的适应症,抗菌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剂量和疗程,抗菌药物副作用的防治,细菌耐药性的变迁情况,特殊情况下(肝肾功能减退时、年老、年幼、免疫缺陷、难治感染等),抗菌药物的应用等。现在我们主要讨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联合疗法等。 1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1.1应熟悉选用药物抗病原微生物的活性,药动学,适应症和不良反应。 1.2要及早确立病原学的诊断:确立正确诊断为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的先决条件,临床上有些疾病如丹毒,猩红热,立克次体病,伤寒,布氏杆菌病,炭疽等,系由固定种属的微生物所引起,确诊即可选用相应抗生素,有些疾病如肺炎,脑膜炎,败血症,尿路感染等,其病原微生物常有多种,而病原微生物间的药敏有较大差别,因而常致用药错误,对这类疾病应尽一切努力找到病原微生物再选择用药。有些病原采用常规方法不易分离者亦应尽量选用其他辅助诊断技术,包括各种免疫学实验,分离出和鉴定病原菌后必须作细菌的药物敏感度测试,必要时并测定联合药敏实验,共选用药物参考。 1.3应按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而合理用药。新生儿体内酶系发育不良,血浆蛋白结合药物的能力较弱,肾小球滤过率较低。老年人的血浆蛋白大多减少,肾功能也见减退,应用常规剂量后血药浓度和半衰期常有增高和延长,故用量以偏小为益,有条件时宜定期监测血中峰、谷浓度。 1.4病毒性疾病或估计为病毒性疾病不宜用抗菌药物,除肯定为细菌所引起或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外,一般无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菌药物,除病情严重同时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菌药物,因应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被查出和使临床表现不典型,致正确诊断难以及时建立而延误了及早恰当的治疗。以抗菌药物作为确立诊断的措施也不适

细菌耐药及应对措施

本课重点介绍临床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给我们带来最大挑战的细菌耐药问题。由于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耐药细菌出现。这是一个矛盾的两方面:如果正常、合理使用,耐药就出现的晚、慢;如果滥用抗菌物,细菌受到的压力更大,它出现的耐药能力就越大,出现耐药的机会就越高,耐药的强度也会强。这将导致临床可用药物越来越少,治疗愈加困难。 举例: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被称为MRSA,其我国调查大约为60%;从国外耐药后导致的结果看,在美国,发生耐药菌感染和非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21%和8%;每个患者的治疗费分别为3万4千美元和3万1千5百美元。可见,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导致更多患者死亡及更多医药资源浪费。因此,必须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在用药中,治疗性运用抗菌药物及预防用抗菌药物都要合理。在我国医院,抗菌药的患者使用率达70%多,使用最多的在外科,大约95%患者以上都需使用抗菌药物,其中大部分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所以,做到预防性抗菌药的合理使用,会大幅度减少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的比例,它包括内科与儿科预防用药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1.内科与儿科预防用药 2004年卫生部颁布的指导原则中明确指出,对于内科和儿科的预防用药,相对比较严格。对于其应用范围具有以下相关规定: (1)预防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 (2)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 (3)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 (4)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2.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外科的预防用药在我国较宽松,需要明确的是,它是预防手术切口的感染以及这个切口深在部位的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并非预防手术以后所有发生的感染。

细菌耐药性监测及预警机制

细菌耐药性监测及预警机制 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和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为了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与细菌耐药预警,更好地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依照卫生部卫办医政发(2011)5号《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生部(卫生令第84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卫办医政发(2009)38号《关于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现就建立完善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机制相关工作要求如下,请科室立即遵照执行。 一、临床科室 (一)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高危患者要进行监测,高危患者:(如1、长期住院患者;2、在ICU内;3、高龄、营养不 良及慢性疾病病人;4、机体免疫低下;5、前期使用多种抗生 素;6、外科手术、创伤及烧伤;7、侵袭性诊断;8、使用呼 吸机;)通过对无感染症状患者的标本(如鼻试纸、咽试纸、 伤口、气道内、肛试纸或大便)进行培养、监测,发现MDRO 定植患者;及时采集有关标本送检,并追踪结果,以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感染患者。属医院感染,应在24小时内填 《医院感染上报表》报告感控科。 (二)科内及科间告知制度: 1、主管医生发现或接到检验科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报告,应立即开“特殊疾病护理”医嘱,报告科室主任及科室感控员。

2、感控员应在早交班上告知全科医护人员。 3、护士感控员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并填报《耐药菌控制措施督查表》。 4、责任护士负责告知家属及陪护人员相关隔离常识。 5、主管医生根据患者治疗情况判断解除隔离的时机,如果患者转科/转院或死亡,护士做好多重耐药菌患者床单元的终末消毒。 6、转床、转科、送医技科室辅助检查或需要手术治疗时应告知相关科室的接诊医生或护士,做好消毒隔离。 7、感控员及时对耐药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追踪总结。(三)科室短时间内发生特殊耐药表型或3例以上名称相同、耐药表型相同的耐药菌病例,应立即向感控科报告。班外时间、 节假日报院总值班,院总值班通知感控看负责人。 (四)科室应按《多重耐药菌管理流程》落实相关院感防控措施。(五)应了解医院前五位目标细菌及科室(重点科室)前五位目标细菌名称及耐药率,根据细菌耐药性情况分析和耐药预警报 告,指导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 二、检验科 (一)应及时对临床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发现多重耐药菌应填写《多重耐药菌病人交接班登记本》并及时通知 临床科室,及感控科。 (二)一旦发现特殊耐药表型或短时间内某一病区有3例及以上某耐药表型相同病原菌,应立即通知感控科及相关临床科

2020年医院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机制及应对措施

作者:空青山 作品编号:89964445889663Gd53022257782215002 时间:2020.12.13 医院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机制及应对措施 为继续深入贯彻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本医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1. 及时向临床科室通报全院的细菌耐药情况,做到每季度通报1次。该工作由药剂科、感染科和检验科共同参与完成。感染科和检验科负责提供相关的病原学检测数据,药剂科负责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细菌耐药分析结果由综合办公室向全院公布。 2. 针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预警及处理措施,以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提示临床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 (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提示临床医务人员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4)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3.严格控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特别是要重点加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管理。 4.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需要有指征,应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 5.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特别是加强“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需由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及临床药师共同会诊同意,并由具有临床科主任或主任医师资格的医生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 6.医院合理用药评价专家组每月对全院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并将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列入考核目标。 作者:空青山 作品编号:89964445889663Gd53022257782215002 时间:2020.12.13

C细菌耐药监测预警机制

平江县第人民医院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一、检验科负责提供相关的病原学检测数据,感控科负责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细菌耐药分析结果由感控科及时向临床科室全院的细菌耐药情况,做到每季度通报一次。 二、根据我院定期从临床送检的微生物检验样本中分离出来的主要病原菌种类和比例、分布等情况,结合我院细菌耐药结果和多重耐药菌检测结果,参考各级细菌耐药监测网有关数据,确定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作为主要目标细菌。 三、根据我院细菌耐药监测,针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的不同,当细菌耐药达到预警值,采取不同的预警及处理措施,以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一)对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报告医务科、感控科及有关科室,提示“预警抗菌药物”名称。 (二)对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报告医务科、感控科及有关科室,提示“慎重用抗菌药物”名称。 (三)对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报告医务科、感控科及有关科室,提示“参照药敏试验结果用药”名称。 (四)对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及时通报医务科、感控科,提交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通过“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细菌室密切观察该类抗菌药耐药率演变情况,根据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四、严格控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特别是要重点加强 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管理。各临床科室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关于预防用药指导原则的有关规定,纠正当前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现象,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常见手术,要参照卫生部办公厅卫办医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附录2: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氟喹诺酮类除外)选择抗菌药物。 五、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需要有指征,应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

抗菌药物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制度

抗菌药物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制度 1.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80%。 2.及时向临床科室通报全院的细菌耐药情况,做到每季度通报1次,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检验科每月及时开展感染病例的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及时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上报院感科,院感科每季度通报1次,以指导临床医师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检验科每月进行全院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并列出细菌耐药谱报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工作小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细菌耐药分析结果由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工作小组定期向全院公布,以指导临床用药。检验科按要求向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上报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等相关信息。 3.针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预警及处理措施,以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提示临床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 (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提示临床医务人员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4)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4.严格控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特别是要重点加强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管理。 5.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需要有指征,应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 6.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特别是加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 7.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委员会每月对全院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并将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列入考核目标。

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及流程

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 为继续深入贯彻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1. 及时向临床科室全院的细菌耐药情况,做到每季度通报1次。该工作由药学部、院感部和医学检验部共同参与完成。院感部和医学检验部负责提供相关的病原学检测数据,药学部负责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细菌耐药分析结果由院办向全院公布。 2. 针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预警及处理措施,以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提示临床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 (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提示临床医务人员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4)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3.严格控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特别是要重点加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管理。 4.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需要有指征,应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

5.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特别是加强“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需由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及临床药师共同会诊同意,并由具有临床科主任或主任医师资格的医生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 6.医院合理用药评价专家组每月对全院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并将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列入考核目标。 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管理流程

常用抗生素耐药性

第一部分、眼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细菌耐药 一、眼科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 谢立信院士 山东省眼研所的抗生素销量占全所药品销量的第一位。现在做玻切、白内障手术等各种眼科常规手术术后一般都不静脉注射、也不口服抗生素,而是使用抗菌滴眼剂预防感染。 所有细菌感染性眼病的报道见于北京、广东、山东、湖北、河南等十余个地区,其中大宗病例统计(50例以上)近20年来仅20余篇,大多为个案报道。主要分为结膜炎,角膜炎,眼内炎,泪囊炎等等。 1.细菌性结膜炎:从全国资料看十余年来,细菌性结膜炎主要以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为主,特别是表皮葡萄球菌已经成为首要致病菌,金葡菌次之。革兰氏阳性杆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总体上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感染有下降的趋势,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有上升的趋势。细菌的分布状况存在地域性差异。 表皮葡萄球菌在结膜炎的检出率明显上升的原因是什么?这需要进一步研究。绿脓杆菌和金葡菌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可能和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及卫生条件 的改善有Array关。 2,细菌性 角膜炎: 近20年 中细菌性 角膜炎主 要致病菌 为表皮葡 萄球菌、 金黄色葡 萄球菌和 铜绿假单 胞菌,致 病菌谱呈 现与结膜 炎相似的变迁规律,即弱毒力的表皮葡萄球菌在角膜炎患者中的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部分地区成为角膜炎的首要致病菌,而以往认为致病性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有明显下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结膜炎还是角膜炎铜绿假单胞菌在南方地区的检出率比北方高,说明中国的结膜和角膜的细菌感染 存在着地域性的差异。

炎主要致病菌是表皮葡萄球菌,同时也是眼内炎的主要致病菌,而且它的检出率逐年在升高,铜绿假单孢菌的眼内炎检出率有下降的趋势。

细菌耐药监测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

细菌耐药监测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为继续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根据卫生部(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细菌耐药监测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 一、对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要求 1.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根据临床需要,规范地进行病原检查和药敏试验,提高细菌分离培养的阳性率、鉴定和药敏试验的准确率,及时向临床发回报告。特别加强对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等进行检测。 2.微生物实验室应保留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结果,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及时反馈给管理部门和临床科室。 3.被指定参加浙江省细菌耐药监测网,为当地和全省的细菌耐药监测做出贡献。 二、对临床科室的要求 1.要提高病原学标本的送检率,要求临床医生在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及时从感染部位特别是无菌部位采集合格的样本做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 2.临床各科室收到病原学检查结果后,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或调整抗菌药物。 3.临床各科室要关注本地区、本医院和本科室的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并根据细菌耐药监测的总结分析报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三、对管理部门的要求 1.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负责统计病原学检查结果,院感科每季负责对细菌耐药监测结果进行统计,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细菌耐药性的综合分析,将统计分析结果向业务院长、药事委员会以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小组报告,并向医务处、药剂科和各临床科室反馈。 2.院感科每年要将主要目标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耐药情况做年度总结分析,必要时将细菌耐药情况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关联分析,在全院通报总结分析结果。 3.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领导小组根据细菌耐药监测情况责成药剂科对相关抗菌药物品种进行重点监控,必要时对医院用药情况进行干预和调整(如停用某些耐药性高的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根据药敏结果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医务人员必须根据本科室细菌耐药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根据监测结果的反馈,必要时该科室一段时间内停用某种抗菌药物。药事管理委员会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合理用药检查,并给予通报。 (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院医务人员。 (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 (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4)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二??九年四月

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及流程

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管理制 度 为继续深入贯彻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1. 及时向临床科室全院的细菌耐药情况,做到每季度通报1次。该工作由药学部、院感部和医学检验部共同参与完成。院感部和医学检验部负责提供相关的病原学检测数据,药学部负责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细菌耐药分析结果由院办向全院公布。 2. 针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预警及处理措施,以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提示临床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 (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提示临床医务人员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4)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

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3.严格控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特别是要重点加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管理。 4.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需要有指征,应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5.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特别是加强“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需由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及临床药师共同会诊同意,并由具有临床科主任或主任医师资格的医生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 6.医院合理用药评价专家组每月对全院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并将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列入考核目标。

抗生素耐药性的来源与控制对策

抗生素耐药性的来源与控制对策 抗生素的抗性1抗生素耐药性是指一些微生物亚群体能够在暴露于一种或多种抗生素的条件下得以生存的现象,其主要机制包括:(1)抗生素失活。通过直接对抗生素的降解或取代活性基团,破坏抗生素的结构,从而使抗生素丧失原本的功能;(2)细胞外排泵。通过特异或通用的抗生素外排泵将抗生素排出细胞外,降低胞内抗生素浓度而表现出抗性;(3)药物靶位点修饰。通过对抗生素靶位点的修饰,使抗生素无法与之结合而表现出抗性。 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性是自然界固有的,因为抗生素实际上是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因此能够合成抗生素的微生物首先应该具有抗性,否则这些微生物就不能持续生长。这种固有的抗生素耐药性,也称作内在抗性(),是指存在于环境微生物基因组上的抗性基因的原型、准抗性基因或未表达的抗性基因。这些耐药基因起源于环境微生物,并且在近百万年的时间里进化出不同的功能,如控制产生低浓度的抗生素来抑制竞争者的生长,以及控制微生物的解毒机制,微生物之间的信号传递,新陈代谢等,从而帮助微生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因此,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其实是自然和古老的。科学家在北极的冻土中提取到3万年前的古,从中发现了较高多样性的抗生素抗性基因,而且部分抗性蛋白的结构与现代

的变体相似,也证实了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是古老的。虽然一些抗生素抗性微生物和抗性基因很早就存在于自然界,但是抗生素大规模的生产和使用加速了固有抗性微生物和抗性基因的扩散,极大地增加了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频率。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存在往往与抗生素的使用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由外源进入并残留在环境中的抗生素对环境微生物的耐药性产生选择压力,携带耐药基因的具有抗性的微生物能存活下来并逐渐成为优势微生物,并不断地将其耐药基因传播给其他微生物。众多研究证实抗生素耐药基因具有较高的移动性,主要是通过基因水平转移(,)机制,又称基因横向转移()。即借助基因组中一些可移动遗传因子,如质粒()、整合子()、转座子()和插入序列()等,将耐药基因在不同的微生物之间,甚至致病菌和非致病菌之间相互传播。环境中拥有基因横向转移等内在机制的微生物组成一个巨大的抗性基因储存库,并可能将抗生素耐药性转移到人类共生微生物和病原体中。医学专家很早就指出,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了内源性感染和细菌耐药性的增加。而通过宏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科学家在人类肠道微生物群中也发现了高丰度、高多样性的抗生素耐药基因,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人类活动与耐药性2 已有文献和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是抗生素的生产和消费大国,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

探讨细菌的耐药性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探讨细菌的耐药性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性是细菌产生对抗菌药物不敏感的现象,是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天然抗生素是细菌产生的代谢产物,用以抵御其他微生物,保护自身安全的化学物质。人类将细菌产生的这种物质制成抗菌药物用于杀灭致病微生物,微生物接触到抗菌药,也会通过改变代谢途径或制造出相应的灭活物质,使其避免被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形成耐药性。 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固有耐药性又称为天然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代代相传,不会改变的,如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天然耐药;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青霉素G天然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均不敏感。获得性耐药性是由于细菌与抗生素接触后,由质粒介导,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使其不被抗生素杀灭。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β内酰胺酶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细菌的获得性耐药性可因不再接触抗生素而消失,也可又质粒将耐药基因转移给染色体而遗传后代,成为固有耐药性。 耐药基因以多种方式在同种和不同种细菌之间移动,促进了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的发展。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称为多重耐药。多重耐药性已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问题,全球关注的热点,也是近年来研究和监测的重点。 在印度等南亚国家出现的“超级细菌”(NDM1),当时蔓延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荷兰等国家。NDM1是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和泛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之后的又一超级耐药菌。短短的几十年间,耐药细菌的队伍逐渐壮大,据统计,常见致病菌的耐药率已达30%~50%,且以每年5%速度增长[1]。国内有资料[2]表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检出率均高达80%以上,MRSA和MRCNS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多的一类药物,应用中存在诸多不合理情况,由此导致的细菌耐药也十分明显与突出。我国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比较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使用量、销售量排序在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菌药物,我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费用占总费用的50%以上(国外一般在15%~30%)。WHO 的最新资料也显示,国内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的占50%,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1]。有资料[3]表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许多未做病原微生物检查;无依据调整给药方案,频繁交换抗菌药物;用法用量不当;预防用药不当;联合应用不当;高起点选用抗菌药物;无指征用药。 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细菌耐药性已迫在眉睫,且需要多学科协助共同应对。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决议敦促各成员国家采取措施正确使用抗生素,制定了遏制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全球发展战略,下列措施值得推广[4]。

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

XXX医院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为继续深入贯彻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1. 及时向临床科室全院的细菌耐药情况,做到每季度通报1次。该工作由感染科、药剂科和医学检验科共同参与完成。微生物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提供相关的病原学检测数据,感染专业医师和临床药师负责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细菌耐药情况经感染科、药剂科和医学检验科讨论后,编制《细菌耐药预警情况通报》由院办向全院公布。 2. 针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的不同,结合控感科提供的院内感染数据,由医学检验科、控感科和药剂科共同讨论采取不同的预警及处理措施,以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提示临床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 (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提示临床医务人员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4)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3.严格控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特别是要重点加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管理。 4.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需要有指征,应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 5.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特别是加强“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需由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及临床药师共同会诊同意,并由具有临床科主任或主任医师资格的医生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 6.医院合理用药评价专家组每月对全院抗菌药物情况进行 评价分析,并将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列入考核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