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专题练习(word版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专题练习(word版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专题练习(word版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专题练习(word版

一、初一数学几何模型部分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4),B(3,0),线段AB平移后对应的线段为CD,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B、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

(1)求点D的坐标;

(2)如图(1),求△ACD的面积;

(3)如图(2),∠OAB与∠OCD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M,探求∠AMC的度数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解:∵B(3,0),

∴OB=3,

∵BC=8,

∴OC=5,

∴C(﹣5,0),

∵AB∥CD,AB=CD,

∴D(﹣2,﹣4)

(2)解:如图(1),连接OD,

∴S△ACD=S△ACO+S△DCO﹣S△AOD=﹣=16

(3)解:∠M=45°,理由是:

如图(2),连接AC,

∵AB∥CD,

∴∠DCB=∠ABO,

∵∠AOB=90°,

∴∠OAB+∠ABO=90°,

∴∠OAB+∠DCB=90°,

∵∠OAB与∠OCD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M,

∴∠MCB=,∠OAM=,

∴∠MCB+∠OAM==45°,

△ACO中,∠AOC=∠ACO+∠OAC=90°,

△ACM中,∠M+∠ACM+∠CAM=180°,

∴∠M+∠MCB+∠ACO+∠OAC+∠OAM=180°,

∴∠M=180°﹣90°﹣45°=45°.

【解析】【分析】(1)利用B的坐标,可得OB=3,从而求出OC=5,利用平移的性质了求出点D的坐标.

(2)如图(1),连接OD,由S△ACD=S△ACO+S△DCO+S△AOD,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得.

(3)连接AC,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OAB+∠DCB=90°,

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MCB+∠OAM==45°,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即可求出∠M的度数.

2.问题情境1:如图1,AB∥CD,P是ABCD内部一点,P在BD的右侧,探究∠B,∠P,∠D之间的关系?

小明的思路是:如图2,过P作PE∥AB,通过平行线性质,可得∠B,∠P,∠D之间满足____关系。(直接写出结论)

问题情境2

如图3,AB∥CD,P是AB,CD内部一点,P在BD的左侧,可得∠B,∠P,∠D之间满足____关系。(直接写出结论)

问题迁移:请合理的利用上面的结论解决以下问题:

已知AB∥CD,∠ABE与∠CDE两个角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F

(1)如图4,若∠E=80°,求∠BFD的度数;

(2)如图5中,∠ABM= ∠ABF,∠CDM= ∠CDF,写出∠M与∠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若∠ABM= ∠ABF,∠CDM= ∠CDF,设∠E=m°,用含有n,m°的代数式直接写出∠M=________.

【答案】(1)解:根据问题情境2,可得出∠BFD=∠AEF+∠CDF

∵,∠ABE与∠CDE两个角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F

∴∠AEF=∠FBE,∠CDF=∠FDE

∴∠FBE+∠FDE=∠BFD

∵∠E+∠BFD+∠FBE+∠FDE=360°

∴80°+∠BFD+∠BFD=360°

∴∠BFD=140°

(2)结论为:6∠M+∠E=360°

证明:∵∠ABM= ∠ABF,∠CDM= ∠CDF

∴∠ABF=3∠ABM,∠CDF=3∠CDM

∵∠ABE与∠CDE两个角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F

∴∠ABE=6∠ABM,∠CDE=6∠CDM

∵∠ABE+∠CDE+∠E=360°

∴6(∠ABM+∠CDM)+∠E=360°

∵∠M=∠ABM+∠CDM

∴6∠M+∠E=360°

(3)证明:根据(2)的结论可知

2n∠ABM+2n∠CDM+∠E=360°

2n(∠ABM+∠CDME)+∠E=360°

∵∠M=∠ABM+∠CDM

∴2n∠M+m°=360°

∴∠M=

【解析】问题情境1: 图1中∠B,∠P,∠D之间关系是:∠P+∠B+∠D=360°,问题情境2:图3中∠B,∠P,∠D之间关系是:∠P=∠B+∠D;

【分析】问题情境1和2 过点P作EP∥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结论。

(1)利用问题情境2的结论,可得出∠BFD=∠AEF+∠CDF,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EF=∠FBE,∠CDF=∠FDE,再证明∠E+∠BFD+∠FBE+∠FDE=360°,就可建立方程80°+∠BFD+∠BFD=360°,解方程求出∠BFD的度数即可。

(2)根据已知可得出∠ABF=3∠ABM,∠CDF=3∠CDM,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BE=6∠ABM,∠CDE=6∠CDM,然后根据问题情境1的结论∠ABE+∠CDE+∠E=360°,可推出6(∠ABM+∠CDM)+∠E=360°,变形即可证得结论。

(3)根据已知得出2n∠ABM+2n∠CDM+∠E=360°,再根据∠M=∠ABM+∠CDM,代入变形即可得出结论。

3.如图1,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使∠BOC=120°.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

(1)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按每秒10°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

中,假如第t秒时,OA、OC、ON三条射线构成相等的角,求此时t的值为多少?

(2)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顺时针旋转图2,使ON在∠AOC的内部,请探究:∠AOM 与∠NO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解:∵三角板绕点O按每秒10°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第t秒时,三角板转过的角度为10°t,

当三角板转到如图①所示时,∠AON=∠CON

∵∠AON=90°+10°t,∠CON=∠BOC+∠BON=120°+90°﹣10°t=210°﹣10°t

∴90°+10°t=210°﹣10°t

即t=6;

当三角板转到如图②所示时,∠AOC=∠CON=180°﹣120°=60°

∵∠CON=∠BOC﹣∠BON=120°﹣(10°t﹣90°)=210°﹣10°t

∴210°﹣10°t=60°

即t=15;

当三角板转到如图③所示时,∠AON=∠CON= ,

∵∠CON=∠BON﹣∠BOC=(10°t﹣90°)﹣120°=10°t﹣210°

∴10°t﹣210°=30°

即t=24;

当三角板转到如图④所示时,∠AON=∠AOC=60°

∵∠AON=10°t﹣180°﹣90°=10°t﹣270°

∴10°t﹣270°=60°

即t=33.

故t的值为6、15、24、33.

(2)解:∵∠MON=90°,∠AOC=60°,

∴∠AOM=90°﹣∠AON,∠NOC=60°﹣∠AON,

∴∠AOM﹣∠NOC=(90°﹣∠AON)﹣(60°﹣∠AON)=30°

【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可知,在第t秒时,三角板转过的角度为10°t,然后按照OA、OC、ON三条射线构成相等的角分四种情况讨论,即可求出t的值;

(2)根据三角板∠MON=90°可求出∠AOM、∠NOC和∠AON的关系,然后两角相加即可

求出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4.如图1,已知线段AB=16cm,点C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点D、E分别是AC和BC 的中点.

(1)若点C恰为AB的中点,求DE的长;

(2)若AC=6cm,求DE的长;

(3)试说明不论AC取何值(不超过16cm),DE的长不变;

(4)知识迁移:如图2,已知∠AOB=130°,过角的内部任一点C画射线OC,若OD、OE 分别平分∠AOC和∠BOC,试说明∠DOE=65°与射线OC的位置无关.

【答案】(1)解:∵点C恰为AB的中点,

∴AC=BC= AB=8cm,

∵点D、E分别是AC和BC的中点,

∴DC= AC=4cm,CE= BC=4cm,

∴DE=8cm

(2)解:∵AB=16cm,AC=6cm,

∴BC=10cm,

由(1)得,DC= AC=3cm,CE= CB=5cm,

∴DE=8cm

(3)解:∵点D、E分别是AC和BC的中点,

∴DC= AC,CE= BC,

∴DE= (AC+BC)= AB,

∴不论AC取何值(不超过16cm),DE的长不变

(4)解:∵OD、OE分别平分∠AOC和∠BOC,

∴∠DOC= ∠AOC,∠EOC= ∠BOC,

∴∠DOE=∠DOC+∠EOC= (∠AOC+∠BOC)= ∠AOB=65°,

∴∠DOE=65°与射线OC的位置无关

【解析】【分析】(1)由点C恰为AB的中点,得到AC=BC的值,再由点D、E分别是AC

和BC的中点,求出DE的值;(2)由(1)得,DC= AC的值,CE= CB的值,得到DE的值;(3)由点D、E分别是AC和BC的中点,得到不论AC取何值(不超过16cm),DE 的长不变;(4)由OD、OE分别平分∠AOC和∠BOC,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到

∠DOE=∠DOC+∠EOC=(∠AOC+∠BOC)=∠AOB,得到∠DOE=65°与射线OC的位置无关. 5.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O按如图方式叠放在一起.

(1)如图(1)若∠BOD=35°,则∠AOC=________ .

如图(2)若∠BOD=35°,则∠AOC=________ .

(2)猜想∠AOC与∠BOD的数量关系,并结合图(1)说明理由.

(3)三角尺AOB不动,将三角尺COD的OD边与OA边重合,然后绕点O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当∠AOD(0°<∠AOD<90°)等于多少度时,这两块三角尺各有一条边互相垂直.(填空)

当________ ⊥ ________时,∠AOD = ________ .

当________ ⊥ ________时,∠AOD = ________ .

当________ ⊥ ________时,∠AOD = ________ .

当________ ⊥ ________时,∠AOD = ________ .

【答案】(1)145°;145°

(2)解:∠AOC与∠BOD互补.

∵∠AOB=∠COD=90°,

∴∠AOD+∠BOD+∠BOD+∠BOC=180°.

∵∠AOD+∠BOD+∠BOC=∠AOC,

∴∠AOC+∠BOD=180°,

即∠AOC与∠BOD互补.

(3)AB;OD;30°;CD;OA;45°;OC;AB;60°;AB;CD;75°

【解析】【解答】解:(1)若∠BOD=35°,

∵∠AOB=∠COD=90°,

∴∠AOC=∠AOB+∠COD-∠BOD=90°+90°-35°=145°;

如图2,若∠BOD=35°,

则∠AOC=360°-∠BOD-∠AOB-∠COD

=360°-35°-90°-90°

=145°;(3)解:当 AB ⊥ OD 时,∠AOD = 30°.

当 CD ⊥ OA 时,∠AOD = 45°.

当 OC ⊥ AB 时,∠AOD = 60°.

当 AB ⊥ CD 时,∠AOD = 75°.

即∠AOD角度所有可能的值为:30°、45°、60°、75°.

【分析】(1)由于是两直角三角形板重叠,根据∠AOC=∠AOB+∠COD-∠BOD可计算出∠AOC的度数;根据∠AOC=360°-∠BOD-∠AOB-∠COD可计算出∠AOC的度数;(2)由∠AOD+∠BOD+∠BOD+∠BOC=180°且∠AOD+∠BOD+∠BOC=∠AOC可知两角互补;(3)分别利用OD⊥AB、CD⊥OB、CD⊥AB、OC⊥AB分别求出即可.

6.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延长BC至点E,连接AE交CD于点F,使

(1)求证:;

(2)求证:;

(3)若BF平分,请写出与的数量关系________ 不需证明

【答案】(1)证明:∵∠BAC=∠DAE,

∴∠BAC+∠CAF=∠DAE+∠CAF,

∴∠BAF=∠CAD;

(2)证明:∵∠BAC=∠DAF,∠ACB=∠CFE=∠AFD,

∴∠B=∠D,

∵AB∥CD,

∴∠B+∠BCD=180°,

∴∠D+∠BCD=180°,

∴AD∥BE;

(3)2∠AFB+∠CAF=180°

【解析】【解答】解:(3)如图2,∵AD∥BE,

∴∠E=∠1=∠2,

∵BF平分∠ABC,

∴∠3=∠4,

∵∠AFB是△BEF的外角,

∴∠AFB=∠4+∠E=∠4+∠1,

∴∠AFB=3+∠2,

又∵AD∥BC,

∴∠ABC+∠BAD=180°,

∴∠3+∠4+∠1+∠CAF+∠2=180°,

即2∠AFB+∠CAF=180°.

故答案为:2∠AFB+∠CAF=180°.

【分析】(1)根据∠BAC=∠DAE,运用等式性质即可得出∠BAC+∠CAF=∠DAE+∠CAF,进而得到∠BAF=∠CAD;(2)根据∠BAC=∠DAF,∠ACB=∠CFE=∠AFD,可得∠B=∠D,最后根据∠B+∠BCD=180°,可得∠D+∠BCD=180°,进而判定AD∥BE;(3)根据AD∥BE,可得∠E=∠1=∠2,再根据BF平分∠ABC,可得∠3=∠4,根据∠AFB是△BEF的外角,得出∠AFB=∠4+∠E=∠4+∠1,即∠AFB=3+∠2,最后根据AD∥BC,得到∠ABC+∠BAD=180°,进而得到2∠AFB+∠CAF=180°.

7.如图1,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AOC=30°,将一直角三角尺(∠M=30°)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N在射线OA上,另一边OM与OC都在直线AB的上方.

(1)若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以每秒5°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t秒,当OM恰好平分∠BOC时,如图2.

①求t值;

②试说明此时ON平分∠AOC;

(2)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顺时针旋转,设∠AON=α,∠COM=β,当ON在∠AOC内部时,试求α与β的数量关系;

(3)若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以每秒5°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同时,射线OC也绕点O以每秒8°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3,那么经过多长时间,射线OC第一次平分∠MON?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①∵∠AOC=30°,OM平分∠BOC,∴∠BOC=2∠COM=2∠BOM=150°,∴∠COM=∠BOM=75°.

∵∠MON=90°,∴∠CON=15°,∠AON+∠BOM=90°,∴∠AON=∠AOC﹣∠CON=30°﹣15°=15°,∴∠AON=∠CON,∴t=15°÷3°=5秒;

②∵∠CON=15°,∠AON=15°,∴ON平分∠AOC

(2)解:∵∠AOC=30°,∴∠NOC=∠AOC-∠AON=90°-∠MOC,∴30°-α=90°-β,∴β=α+60°

(3)解:设旋转时间为t秒,∠AON=5t,∠AOC=30°+8t,∠CON=45°,∴30°+8t=5t+45°,∴t=5.

即t=5时,射线OC第一次平分∠MON.

【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余角补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NOC=∠AOC-∠AON=90°-∠MOC即可得到结论;(3)分别根据转动速度关系和OC 平分∠MON列方程求解即可.

8.如图,直线CB和射线OA,CB//OA,点B在点C的右侧.且满足∠OCB=∠OAB=100°,连接线段OB,点E、F在直线CB上,且满足∠FOB=∠AOB,OE平分∠COF.

(1)求∠BOE

(2)当点E、F在线段CB上时(如图1),∠OEC与∠OBA的和是否是定值?若是,求出这个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3)如果平行移动AB,点E、F在直线CB上的位置也随之发生变化.当点E、F在点C左侧时,∠OEC和∠OBA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说明理由;若变化,求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式.

【答案】(1)解:,

平分,

(2)解:,,

又,

由(1)可知;

(3)变化,,

证明:当点E、F在点C左侧时,如图,

平分,

∴,

,,

又,

∴,

∴,

∴ .

即:

【解析】【分析】(1)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然后根据已知可得,由此计算即可得解;

(2)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 ,从而可得

,由此即可解题;

(3)同理(1)可得,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OEC=180°-

(∠OBE+∠BOE),从而得到,由此计算即可得解.

9.如图,直线和直线互相垂直,垂足为,直线于点B,E 是线段AB上一定点,D为线段OB上的一动点(点D不与点O、B重合),直

于点,连接AC.

(1)当,则 ________°;

(2)当时,请判断CD与A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的角平分线的交点为P,当点D在线段上运动时,问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的大小,并说明理由;若变化,求其变化范围. 【答案】(1)40

(2)解:由(1)可得:∠CDO=∠BED,

∵,

∴∠A=∠BED,

∴AC∥DE,

∵CD⊥DE,

∴AC⊥CD;

(3)解:∠P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理由如下:

如图,连接PD并延长,

∵CP平分∠OCD,PE平分∠BED,

∴∠1= ∠OCD,∠2= ∠BED,

即∠1+∠2= (∠OCD+∠BED),

∵∠CDO=∠BED,

∴∠OCD+∠BED=∠OCD+∠CDO=90°,

∴∠1+∠2=45°,

∵CD⊥DE,

∴∠3+∠4=90°,

∵∠5=∠3?∠1,∠6=∠4?∠2,

∴∠P=∠5+∠6=∠3?∠1+∠4?∠2=∠3+∠4?(∠1+∠2)=45°,

即∠P的大小是定值45°.

【解析】【解答】解:(1)∵直线,CD⊥DE,

∴∠EDB+∠BED=90°,∠CDO+∠EDB=90°,

∴∠CDO=∠BED=50°,

∵直线和直线互相垂直,

∴∠OCD=40°;

【分析】(1)首先根据题意得出∠EDB+∠BED=90°,∠CDO+∠EDB=90°,由此可以求出∠CDO度数,最后进一步求出答案即可;(2)由(1)可得∠CDO=∠BED,然后进一步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证明CD∥AC,最后利用平行线性质进一步求证即可;(3)

连接PD并延长,首先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出∠1= ∠OCD,∠2= ∠BED,由此结合题意进一步得出∠1+∠2=45°,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5=∠3?∠1,∠6=∠4?∠2,据此利用∠P=∠5+∠6进一步计算即可.

10.已知直线AB平行CD,直线EF分别截AB、CD于点E、F两点。

(1)如图①,有一动点P在线段CD之间运动(不与C,D两点重合),试探究∠1、∠2、∠3的等量等关系?试说明理由。

(2)如图②、③,当动点P在线段CD之外运动(不与C,D两点重合),问上述结论是否还成立?若不成立,试写出新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解:∠2=∠1+∠3理由如下:

如图,过点P作PQ∥AB,则∠1=∠APQ.

∵AB∥CD,PQ∥AB,

∴PQ∥CD.

∴∠3=∠CPQ.

∵∠2=∠APQ+∠CPQ

=∠1+∠3.

(2)解:解:②∠2=∠1+∠3不成立,新的结论为∠2=∠3 ∠1.理由如下:

如图,过点P作PQ∥AB,则∠1=∠APQ.

∵AB∥CD,PQ∥AB,

∴PQ∥CD.

∴∠3=∠CPQ.

∠2=∠CPQ ∠APQ

=∠3 ∠1.

③∠2=∠1+∠3不成立,新的结论为∠2=∠1 ∠3.理由如下:

如图,过点P作PQ∥AB,则∠1=∠APQ.

∵AB∥CD,PQ∥AB,

∴PQ∥CD.

∴∠3=∠CPQ.

∠2=∠APQ ∠CPQ

=∠1 ∠3.

综合②、③的结论,∠2= .

【解析】【分析】(1)∠2=∠1+∠3,理由如下:如图,过点P作PQ∥AB,利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可得∠1=∠APQ,PQ∥CD∥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CPQ,由∠2=∠APQ+∠CPQ即得结论;

(2)不成立,新的结论为∠2=∠3∠1.理由:如图,过点P作PQ∥AB,利用平行线

的判定与性质可得∠1=∠APQ,PQ∥CD∥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CPQ,由∠2=∠CPQ∠APQ即可求出结论;

(3)不成立,新的结论为∠2=∠1∠3.理由如下:同(1)可证∠1=∠APQ,∠3=∠CPQ,利用∠2=∠APQ∠CPQ即可求出结论.

11.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且OE⊥CD,如图.

(1)过点O作直线MN⊥AB;

(2)若点F是(1)中所画直线MN上任意一点(O点除外),且∠AOC=35°,求∠EOF的度数;

(3)若∠BOD:∠DOA=1:5,求∠AOE的度数.

【答案】(1)解:如图,MN为所求

(2)解:若F在射线OM上,

∵MN⊥AB,OE⊥CD,

∴∠AOC+∠COM=90°,∠EOF+∠COM=90°,

则∠EOF=∠AOC=35°;

若F'在射线ON上,

∵MN⊥AB,OE⊥CD,

∴∠DON=∠COM=90°-∠AOC=55°,∠EOD=90°

则∠EOF'=∠DOE+∠DON=145°;

综上所述,∠EOF的度数为35°或145°;

(3)解:∵∠BOD:∠DOA=1:5

∴∠BOD:∠BOC=1:5,

∴∠BOD=∠COD=30°,

∴∠AOC=30°,

又∵EO⊥CD,

∴∠COE=90°,

∴∠AOE=90°+30°=120°.

【解析】【分析】(1)根据垂直的定义即可作图;(2)分F在射线OM上和在射线ON 上分别进行求解即可;(3)依据平角的定义以及垂线的定义,即可得到∠AOE的度数.

12.(探索新知)

如图1,点C将线段AB分成AC和BC两部分,若BC=πAC,则称点C是线段AB的圆周率点,线段AC、BC称作互为圆周率伴侣线段.

(1)若AC=3,则AB=________;

(2)若点D也是图1中线段AB的圆周率点(不同于C点),则AC________DB;

(3)(深入研究)如图2,现有一个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片,将圆片上的某点与数轴上表示1的点重合,并把圆片沿数轴向右无滑动地滚动1周,该点到达点C的位置.

若点M、N均为线段OC的圆周率点,求线段MN的长度.

(4)图2中,若点D在射线OC上,且线段CD与以O、C、D中某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互为圆周率伴侣线段,请直接写出点D所表示的数.

【答案】(1)3π+3

(2)=

(3)解:由题意可知,C点表示的数是π+1,

M、N均为线段OC的圆周率点,不妨设M点离O点近,且OM=x,

x+πx=π+1,解得x=1,

∴MN=π+1-1-1=π-1

(4)解:设点D表示的数为x,

如图3,若CD=πOD,则π+1-x=πx,解得x=1;

如图4,若OD=πCD,则x=π(π+1-x),解得x=π;

如图5,若OC=πCD,则π+1=π(x-π-1),解得x=π+ +2;

如图6,若CD=πOC,则x-(π+1)=π(π+1),解得x=π2+2π+1;

综上,D点所表示的数是1、π、π+ +2、π2+2π+1

【解析】【解答】(1)解:∵AC=3,BC=πAC,

∴BC=3π,

∴AB=AC+BC=3π+3

( 2 )解:∵点D、C都是线段AB的圆周率点且不重合,

∴BC=πAC,AD=πBD,

∴设AC=x,BD=y,则BC=πx,AD=πy,

∵AB=AC+BC=AD+BD,

∴x+πx=y+πy,

∴x=y

∴AC=BD

【分析】(1)根据线段之间的关系代入解答即可;(2)根据线段的大小比较即可;(3)由题意可知,C点表示的数是π+1,设M点离O点近,且OM=x,根据长度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得x,进一步得到线段MN的长度.

(完整版)平面向量练习题集答案

平面向量练习题集答案 典例精析 题型一向量的有关概念 【例1】下列命题: ①向量AB的长度与BA的长度相等; ②向量a与向量b平行,则a与b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③两个有共同起点的单位向量,其终点必相同; ④向量AB与向量CD是共线向量,则A、B、C、D必在同一直线上.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解析】①对;零向量与任一向量是平行向量,但零向量的方向任意,故②错;③显然错;AB与CD 是共线向量,则A、B、C、D可在同一直线上,也可共面但不在同一直线上,故④错.故是真命题的只有①. 【点拨】正确理解向量的有关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注意到特殊情况,否定某个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变式训练1】下列各式: a?; ①|a|=a ②(a?b) ?c=a?(b?c); ③OA-OB=BA; ④在任意四边形ABCD中,M为AD的中点,N为BC的中点,则AB+DC=2MN; ⑤a=(cos α,sin α),b=(cos β,sin β),且a与b不共线,则(a+b)⊥(a-b).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a?正确;(a?b) ?c≠a?(b?c);OA-OB=BA正确;如下图所示,【解析】选D.| a|=a MN=MD+DC+CN且MN=MA+AB+BN, 两式相加可得2MN=AB+DC,即命题④正确; 因为a,b不共线,且|a|=|b|=1,所以a+b,a-b为菱形的两条对角线, 即得(a+b)⊥(a-b). 所以命题①③④⑤正确.

题型二 与向量线性运算有关的问题 【例2】如图,ABCD 是平行四边形,AC 、BD 交于点O ,点M 在线段DO 上,且DM = DO 31,点N 在线段OC 上,且ON =OC 3 1 ,设AB =a , AD =b ,试用a 、b 表示AM ,AN ,MN . 【解析】在?ABCD 中,AC ,BD 交于点O , 所以DO =12DB =12(AB -AD )=1 2 (a -b ), AO =OC =12AC =12(AB +AD )=1 2(a +b ). 又DM =13DO , ON =1 3OC , 所以AM =AD +DM =b +1 3DO =b +13×12(a -b )=16a +56 b , AN =AO +ON =OC +1 3OC =43OC =43×12(a +b )=2 3(a +b ). 所以MN =AN -AM =23(a +b )-(16a +56b )=12a -16 b . 【点拨】向量的线性运算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将平面内任一向量由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表示,即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在运用向量解决问题时,经常需要进行这样的变形. 【变式训练2】O 是平面α上一点,A 、B 、C 是平面α上不共线的三点,平面α内的动点P 满足OP =OA +λ(AB +AC ),若λ=1 2 时,则PA ?(PB +PC )的值为 . 【解析】由已知得OP -OA =λ(AB +AC ), 即AP =λ(AB +AC ),当λ=12时,得AP =1 2(AB +AC ), 所以2AP =AB +AC ,即AP -AB =AC -AP , 所以BP =PC , 所以PB +PC =PB +BP =0, 所以PA ? (PB +PC )=PA ?0=0,故填0.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知识点及经典例题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知识点 一、寻找规律: (1) 2 n n - ◆ 数线段条数:线段上有n 个点(包括线段两个端点)时,共有(1) 2 n n -条线段 ◆ 数角的个数:以0为端点引n 条射线,当∠AOD<180°时, 则(如图)?小于平角的角个数为(1) 2 n n -. ◆ 数直线条数:过任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的n 点一共可画(1) 2 n n -条直线. ◆ 数交点个数:n 条直线最多有(1) 2 n n -个交点. ◆ 握手问题:数n 个人两两握手能握(1) 2 n n -次. 二、基本概念 1.线段、射线、直线 (1)线段:绷紧的琴弦、人行道横线都可以近似地看做线段. 线段的特点:是直的,它有两个端点. (2)射线:将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 射线的特点:是直的,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 (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 直线的特点:是直的,没有端点,向两方无限延伸. 2.线段的中点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 利用线段的中点定义,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1)因为AM=BM=12 AB ,所以M 是线段AB 的中点. (2)因为M 是线段AB 的中点,所以AM=BM=12 AB 或AB=2AM=2BM . 3.角 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4.角平分线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5.两点之间的距离 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6.直线的性质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其中“有”表示“存在性”,“只有”表示“惟一性”. 7.线段的性质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三、线段、角的表示方法 线段的记法: ①用两个端点的字母来表示 ②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射线的记法: 用端点及射线上一点来表示,注意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 直线的记法: ①用直线上两个点来表示 ②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角的表示:①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表示顶点的字母写在中间:∠AOB ; ②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O ; ③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a; ④用一个阿拉伯数学表示:∠1。 四、线段、角的比较 度量法 叠合法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作法: O A 顶点 边 边 B a 1 O A 射线OA A B a 直线AB 直线a

小学一年级平面图形的认识

小学一年级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分析: 《平面图形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内容。本单元第一课时是初步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材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立体图形中分离中平面图形,从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面从体上来”,并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 教学目标: 1.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中,体验“面在体上”实现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发展形象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建立空间观念。 4.通过设计拼组图形的动手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对图形产生好奇心,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学生用:四种立体图形、四种平面图形、剪刀、纸。 教师用:四种平面图形、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感知“面在体上” 1.导入新课。 (出示由各种平面图形拼成的小汽车。) 师:小朋友,你知道这辆漂亮的小汽车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吗?请你来认一认、指一指。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教师将学生回答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 师:今天我们就是要来认识这四个图形。 据了解,虽然没有正式的学习过平面图形,但是学生们在生活中都已经认识了这四个平面图形。因此在设计时,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并考虑到他们现有的起点,出示了一辆由各种平面图形拼成的汽车,让学生找出自己认识的图形。引入新课。 2.感知“面在体上”。 A、分给每组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现在这四个图形就藏在你们桌上的那些物体里,请你把它们都找出来好不好?并说给你组里的小朋友听一听,你从哪里找到了这些图形? 各组合作操作。 小组汇报。 从长方体上找到上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课件演示──面从体上分离的过程。 教师小结。 课件演示。 师:从长方体上找到上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这一过程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平面图形”这一抽象的概念,对他们而言在理解上有很大的难度。因此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充分感知到今天学习的图形原来是从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中来的,是立体图形中的一个面。 B、师:老师想把这四个图形从这些立体中搬下来放在纸上,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生:沿着表面的边缘描出图形。) 师:那就请你们画一画,四人小组中,一人画一个图形。画完后,请你把它剪下来。 学生动手操作。

初一数学图形认识专项练习题

初一数学图形认识专项练习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有一圆柱,从它的侧面展开,问:展开的图形是 ___________ : 2?有一棱柱,从它的侧面展开,问:展开的图形是___________ : 3?有一圆锥,从它的侧面展开,问:展开的图形是____________ : 4 ?有一正方体,观察后请写上;有__________ 顶点,经过顶点共有_____________ 条边.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是可以分解成若干 个扇形,而扇形是由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经过这条 __________ 的__________ 的两条_________ 组成的图形. 6 ?你知道圆锥由__________ 面组成的,那么其中一个是____________ ■勺,另 一 个是_________ 的.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七棱柱共有_ 面、____________ 棱、顶点, 其 中有_________ 面的形状和面积是完全相同的? 有一图形是十边形,它是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通过它的一个顶点分别与其它顶点连结,可分割成三角形. 8.如图所示,用四个不同的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请根据截面的形状填空: (1) C 2)(3)(4) (1)截面是;(2)截面是 (3 )截面是;(4)截面是 10 .现有一张长52cm宽28cm的矩形纸片,要从中剪出长15cm,宽12cm的矩形小纸片(不能粘贴),则最多能剪出________________ 张.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A.主视图和俯视图是三角形,侧视图是圆 B.主视图和侧视图是三角形,俯视图是圆 C.主视图和侧视图是三角形,俯视图是圆和圆心

平面向量练习题(附答案)

平面向量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BA CD DB AC +++等于________. 2.若向量=(3,2),=(0,-1),则向量2-的坐标是________. 3.平面上有三个点A (1,3),B (2,2),C (7,x ),若∠ABC =90°,则x 的值为________. 4.向量a 、b 满足|a |=1,|b |=2,(a +b )⊥(2a -b ),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________. 5.已知向量a =(1,2),b =(3,1),那么向量2a -21b 的坐标是_________. 6.已知A (-1,2),B (2,4),C (4,-3),D (x ,1),若与CD 共线,则|BD |的值等于________. 7.将点A (2,4)按向量=(-5,-2)平移后,所得到的对应点A ′的坐标是______. 8. 已知a=(1,-2),b=(1,x),若a ⊥b,则x 等于______ 9. 已知向量a,b 的夹角为ο120,且|a|=2,|b|=5,则(2a-b )·a=______ 10. 设a=(2,-3),b=(x,2x),且3a ·b=4,则x 等于_____ 11. 已知y x 且),3,2(),,(),1,6(--===∥,则x+2y 的值为_____ 12. 已知向量a+3b,a-4b 分别与7a-5b,7a-2b 垂直,且|a|≠0,|b|≠0,则a 与b 的夹角为____ 13. 在△ABC 中,O 为中线AM 上的一个动点,若AM=2,则()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的最小值是 . 14.将圆22 2=+y x 按向量v =(2,1)平移后,与直线0=++λy x 相切,则λ的值为 . 二.解答题。 1.设平面三点A (1,0),B (0,1),C (2,5). (1)试求向量2+的模; (2)试求向量与的夹角;

基本平面图形练习题

A.由两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B.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选择题 1手电筒射出去的光线,给我们的形象是( ) A. 直线 B.射线 C.线段 D ?折线 2. 下列各直线的表示法中,正确的是 () A .直线A B .直线AB C .直线ab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点A 和直线L 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D.三条直线相交有3个交点 A .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 B .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 C .利用圆规可以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关系 D .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 7.已知点A 、B 、C 都是直线I 上的点,且 AB=5cm , BC=3cm ,那么点A 与点C 之间的距离是( ) A . 8cm B . 2cm C . 8cm 或 2cm D . 4cm &如图,C 是AB 的中点,D 是BC 的中点.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 * ------- 5~S ~~i A . CD=AC - BD B . CD=AD - B C C . CD=AB - B D 9.下列四种 说法: ① 因为AM=MB ,所以M 是AB 中点; ② 在线段AM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 B ,如果AB=2AM ,那么M 是AB 的中点; ③ 因为 M 是AB 的中点,所以 AM=MB= *AB ; ④ 因为A 、M 、B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 AM=BM ,所以M 是AB 中点. 其中正确的是( ) 11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角度互化是( ) 12、角是指() 基本平面图形 A.画射线0A=3cm; B.线段AB 和线段BA 不是同一条线段 D .直线Ab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A . 1个 B . 2个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② 连接两点的线段叫两点的距离; ④若AC=B C ,则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 C . 3个 D . 4个 B .若AB=B C ,则点B 是AC 的中点 D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6.下列现象中,可用基本事实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是( D . CD=AB - AD A .①③④ B .④ 10 .如图,从点0出发的五条射线, C .②③④ 可以组成( 个角. ③④ B . 6 D . 10 A . 63.5 ° =63 ° 50 ' B . 23 ° 12 ' 36 〃 =25.48 C . 18 18 18 =3.33 D . 22.25 ° =22 ° 15 '

《平面图形的认识》的认识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 全笑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一年级上册认识四种简单几何体的基础上,来认识一些平面图形的。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是建立在初步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及其特征的基础。同时,借助自主练习中寻找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与理解。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认识并了解了立体图形,并且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幼儿园时期,他们已经玩过积木,画过平面图形,所以学生对于这五种平面图形,一点也不陌生。但学生对这五种平面图形的具体特征、本质所在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还不明确。为此,我认为:创设有趣味的情境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策略。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会区别和辨认这几种图形。 过程与方法:结合动手操作和观察,体验平面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意识和创新意识。(四)、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辨别。 (五)、教具学具:课件、立体图形实物、平面图形若干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学期认识了图形王国中哪几个新朋友? 生: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 课件出示立体图形让学生辨别。 2、师:这些图形都来自图形王国,可是,图形王国里发生了一件抢劫案,警察叔叔马上去寻找线索,结果他们找到了一串脚印,你们知道他们分别是谁的脚印吗?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帮警察叔叔破案? 教师示范验证进行破案。 设计意图:学生知道了立体图形,但对它与平面图形的联系难以理解。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知道了通过立体图形可以画出平面图形,从而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印象也更加深刻,帮助学生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平面图形 1、师:认识这些脚印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师:这么多脚印,我们给他们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他们。你发现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师:老师这里还有几个平面图形,让我们一起来把他们送回家。 (1)学生把图片娃娃送回到黑板上。 (2)说一说,根据什么送的?同一家的图形分别有什么特征?

图形推理专项练习答案

1、【答案】C。 【解析】:第一和第二个图相叠加去异存同得到第三个图。 2、【答案】B。 【解析】:第一和第二个图相叠加去异存同得到第三个图。 3.答案: C 解析: 已知图形中从左到右,元素方框依次减少1个,未知图形增加有1个;小黑点依次增加1个,未知图形应有3个;小三角依次增加1个,未知图形应有2个;元素层级依次增加一层,未知图形则应有4层,且4层图形各不相同。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A 解析: 第一个图形的下面的小图形与第二个图形上面的图形相同,依此可知正确答案为A项。 5.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每个图形的空间数与其外面图形的边数相差1,A项中的图形有3个空间,外边图形有4条边,符合规律。 故正确答案为A。 6.答案: A 解析: 每一行的前两幅图叠加后去同存异得到第三幅图,圆圈颜色叠加变化规律为:黑+白=黑;白+黑=白。因此,正确答案为A。 7.答案: A 解析: 本题元素组成凌乱,考数数。本题数封闭空间的数量,已知图形的封闭空间均为4个,A项的封闭空间为4个,B项为7个,C项为3个,D项为2个。故正确答案为A。 8.答案: C 解析: 观察可知,题干中的图形均为封闭图形,选项中只有C项为封闭图形。故正确答案为C。 9.答案: C 解析: 前两图黑白叠加形成第三个图形,本题规则为:黑+白=黑,白+黑=黑,黑+黑=白,白+白=白,故正确答案为C。 10.答案: D 解析: 组成元素相似,考元素。第一串的三个图形中,都包含一个相同的元素“△”,第二串的前两个已知图形中,都包含一个相同的元素“☆”。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包含“☆”,故正确答案为D。 11.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样式类运算中的求同问题。前一组图形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图形、第二个和第三个图形都有共同的元素,后一组图形应满足相同的规律,第三个图形应与第二个图形具有相同的元素。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12..答案: A 解析: 每一行的前两幅图叠加后去同存异得到第三幅图,圆圈颜色叠加变化规律为:黑+白=黑;白+黑=白。因此,正确答案为A。 13.答案: D 解析:

平面向量简单练习题

试卷第1页,总5页 一、选择题 1.已知三点)143()152()314(--,,、,,、,,λC B A 满足⊥,则λ的值 ( ) 2.已知)2 , 1(-=,52||=,且//,则=( ) 5.已知1,2,()0a b a b a ==+= ,则向量b 与a 的夹角为( ) 6.设向量(0,2),==r r a b ,则, a b 的夹角等于( ) 7.若向量()x x a 2,3+=和向量()1,1-=→b 平行,则 =+→→b a ( ) 8.已知()()0,1,2,3-=-=b a ,向量b a +λ与b a 2-垂直,则实数λ的值为( ). 9.设平面向量(1,2)a = ,(2,)b y =- ,若向量,a b 共线,则3a b + =( ) 10.平面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60 ,(2,0)a = ,1b = ,则2a b + = 11.已知向量()1,2=,()1,4+=x ,若//,则实数x 的值为 12.设向量)2,1(=→a ,)1,(x b =→,当向量→→+b a 2与→→-b a 2平行时,则→→?b a 等于 13.若1,2,,a b c a b c a ===+⊥ 且,则向量a b 与的夹角为( ) 142= ,2||= 且(b a -)⊥a ,则a 与b 的夹角是 ( ) 15.已知向量AB =(cos120°,sin120°),AC =(cos30°,sin30°),则△ABC 的形状为 A .直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17.下列向量中,与(3,2)垂直的向量是( ). A .(3,2)- B .(2,3) C .(4,6)- D .(3,2)- 18.设平面向量(3,5),(2,1),2a b b ==--= 则a ( ) 19.已知向量)1,1(=a ,),2(n =b ,若b a ⊥,则n 等于 20. 已知向量,a b 满足0,1,2,a b a b ?=== 则2a b -= ( ) 21.设向量a =(1.cos θ)与b =(-1, 2cos θ)垂直,则cos 2θ等于 ( ) 23.化简AC - BD + CD - AB = 25.如图,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DC ,BC 的中点,那么=EF ( )

(完整版)基本平面图形——练习题

C D B E A O C A D B C N M B A 21 E O D C B A 图(6)D ' B ' A O C G D B 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 一、1. 1.46°= ° ′ ″. 28°7′12″= °. 2. 如图,已知OE 平分∠AOB ,OD 平分∠BOC ,∠AOB 为直角, ∠EOD=70°,则∠BOC 的度数为 . 3. 如图,直线上四点A 、B 、C 、D,看图填空: ①AC=______+BC;②CD=AD —_______;③AC+BD —BC=_______. 4、如图,由泰山到青岛的某一次列车,运行途中停靠的车站依次是:泰山—济南—淄博—潍坊—青岛,那么要为这次列车制作的火车票有______. 5.用一个钉子把一根细木条钉在墙上,木条就可能绕着钉子 ,原因是 ; 当用两个钉子把木条钉在墙上时,木条就被固定住,其依据是 . 6.如图,AB 的长为m ,BC 的长为n ,M 、N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则MN= 7、如图(6),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那样折叠后,B 、D 两点落在B ′、D ′点处, 若得∠AOB ′=700, 则∠B ′OG 的度数为 。 8、如上右图,是一副三角板重叠而成的图形,则∠AOD+∠BOC=_____________. 9.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O ,∠COE 是直角,∠1=57°,则∠2= 10. 一个人从A 点出发向北偏东65°的方向走到B 点,再从B 点出发向南偏西15°方向走到C 点,那么∠ABC 的度数是 二、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直线a 、b 经过点M B. 直线A 、 B 相交于点 C C. 直线A 、B 相交于点m D. 直线AB,C D 相交于点m 11. 一轮船航行到B 处测得的小岛A 的方向为北偏东30°,那么从A 处观测此时B 处的方向 为( ) A.北偏东30° B.北偏东60° C.南偏西30° D.南偏西60° 12、在时刻8:32时,时钟上的时针与分针之间的所成的夹角是(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P34-35 教学准备: 学具:每个四人小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各一个;白纸一叠;印泥一个。每位学生准备剪刀一把。 教具:课件 教学目标: 1、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方法,让学生充分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与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1、充分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2、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中心问题,并激活旧知。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到图形王国去做客了是吗?可是就在昨天晚上,图形王国发生了一起重大案件,警察叔叔正在紧张的破案,通过初步调查确定它们几个有重大嫌疑(课件点击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三棱柱),它们几个中到底谁是罪犯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现场留下的脚印。(课件点击出示:模糊的脚印)你认为谁是罪犯?(我认为***是罪犯,因为它有可能会留下这样的脚印)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问题序列一:动手印印,画一画,体会“面在体上” 1、启发思考。 师:它们四个的脚印到底是怎样的呢?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了这几个图形, 怎样才能得到它们的脚印呢? 生:画下来、印下来、折出来……

2、动手操作。 ①提要求。 师:你们想不想动手印一印或画一画? 要求:小组合作完成;A、每组至少用两种方法来制作。B、四人小组中,一人负责一个图形的脚印,并把它剪下来。C、请组长先分工,再动手做。比一比,看哪一组在最短的时间里合作得最好。 ②小组合作。 ③全班交流: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把各种图形的脚印贴到对应的图形下面。例如:长方体下面贴对应的三个长方形。 3、形成概念。 师:同学们,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得到了这几个图形的脚印。仔细看看,这些脚印和原来的立体图形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生:立体图形有六个面,这些脚印只有一个面;立体图形能站起来,这些脚印不能站起来。 师:同学们,像这样只是一个薄薄的面的图形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平面图形。(板书课题:平面图形) 问题序列二:你觉得谁的脚印最特殊?探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觉得谁的脚印最特殊?为什么?和同桌轻轻地说一说。 1、认识长方形。 生:我觉得长方体的脚印最特殊,它有三种不同的脚印。 师:仔细观察,长方体的三种脚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小组合作:看一看、数一数、折一折,组内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有四条边,四个角,对边相等,其中两条边较长,两条边较短。学生的说明可能不完整,老师进行引导。像这样的图形叫做长方形(板书) 课件演示长方形的这些特征,老师进行小结。 教师改变长方形的位置,让学生认还是不是长方形。 请学生用6根小棒搭一个长方形。 学生展示

图形找规律专项练习60题(有标准答案解析)

图形找规律专项练习60题(有答案) 1.按如下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 填表中缺少可坐人数_________ ;_________ . 2.观察表中三角形个数的变化规律: 图形 012…n 横截线 条数 6… 三角形 个数 若三角形的横截线有0条,则三角形的个数是6;若三角形的横截线有n条,则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___ (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3.如图,在线段AB上,画1个点,可得3条线段;画2个不同点,可得6条线段;画3个不同点,可得10条线段;…照此规律,画10个不同点,可得线段_________ 条. 4.如图是由数字组成的三角形,除最顶端的1以外,以下出现的数字都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根据它的规律,则最下排数字中x的值是_________ ,y的值是_________ .

5.下列图形都是由相同大小的单位正方形构成,依照图中规律,第六个图形中有_________ 个单位正方 形. 6.如图,用相同的火柴棒拼三角形,依此拼图规律,第7个图形中共有_________ 根火柴 棒. 7.图1是一个正方形,分别连接这个正方形的对边中点,得到图2;分别连接图2中右下角的小正方形对边中点,得到图3;再分别连接图3中右下角的小正方形对边中点,得到图4;按此方法继续下去,第n个图的所有正方形个数是_________ 个. 8.观察下列图案: 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6个图案中共有_________ 个三角形.

9.如图,依次连接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二个正方形,再依次连接第二个正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三个正方形,按此方法继续下去,则第二个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 ;第六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_________ . 10.下列各图形中的小正方形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根据图形所揭示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第1个图形有1个小正方形,第2个图形有3个小正方形,第3个图形有6个小正方形,第4个图形有10个小正方形…,按照这样的规律,则第10个图形有_________ 个小正方形. 11.如图,用围棋子按下面的规律摆图形,则摆第n个图形需要围棋子的枚数为_________ . 12.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幼儿园举行用火柴棒摆“金鱼”比赛,如图所示,则摆n条“金鱼”需用火柴棒的根数为_________ . 13.如图,两条直线相交只有1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五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0个交点,六条直线相交最多有_________ 个交点,二十条直线相交最多有_________ 个交点.

基本平面图形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简单平面图形单元测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如图1,以O为端点的射线有()条. A、3 B、4 C、5 D、6 2、下列各直线的表示法中,正确的是(). A、直线A B、直线AB C、直线ab D、直线Ab 3、一个钝角与一个锐角的差是().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D、不能确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角的边越长,角越大 B、在∠ABC一边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C、∠B=∠ABC+∠D BC D、以上都不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B、一条射线就是一个周角 C、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D、如果线段AB=BC,那么B叫做线段AB的中点 6、同一平面内互不重合的三条直线的交点的个数是(). A、可能是0个,1个,2个 B、可能是0个,2个,3个 C、可能是0个,1个,2个或3个 D、可能是1个可3个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的距离;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④若AB=BC,则点B是线段AC的中点.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钟表上12时15分钟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 A、90° B、82.5° C、67.5° D、60° 9、按下列线段长度,可以确定点A、B、C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是(). A、AB=8cm,BC=19cm,AC=27cm B、AB=10cm,BC=9cm,AC=18cm C、AB=11cm,BC=21cm,AC=10cm D、AB=30cm,BC=12cm,AC=18cm 10、已知OA⊥OC,过点O作射线OB,且∠AOB=30°,则∠BOC的度数为(). A、30° B、150° C、30°或150° D、以上都不对 11、下图中表示∠ABC的图是(). A 、 B 、 C 、 D 、 12、如图2,从A到B最短的路线是(). A、A-G-E-B B、A-C-E-B C、A-D-G-E-B D、A-F-E-B 13、∠1和∠2为锐角,则∠1+∠2满足(). A、0°<∠1+∠2<90° B、0°<∠1+∠2<180° C、∠1+∠2<90° D、90°<∠1+∠2<180° 二、填空题(每空3分,满分30分) 14、如图3,点A、B、C、D在直线l上.(1)AC= ﹣CD;AB+ +CD=AD; (2)共有条线段,共有条射线,以点C为端点的射线是.15、用三种方法表示图4的角:.图2 图1 图3 图4

2020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专题训练

2020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专题训练 1. 先量一量,再填空。 长方形的长是______厘米,宽是______厘米。 2. 这些美丽的图案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3. 画一画,想一想: (1)小房子向()平移了()格; (2)直角三角形向()平移了()格; (3)钝角三角形向()平移了()格。 4. 每个小方格边长都是1厘米,画出一个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

5. 正方形的一条边是4厘米,其他三条边的长度是______厘米。 6. 用四根小棒做出一个正方形如图: 7. 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把它们涂上漂亮的颜色。 8. 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9. 观察七巧板。 其中有5个______,1个______,还有1个______,一共有______个图形。 10. 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它的周长______。 11. 木头椅子摇晃了,常常在椅子下边斜着钉木条,这是运用了()

A .三角形的稳定性 B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 12. 正方形的( )条边是相等的 A .4 B .1 C .3 13.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共长16厘米,另一组对边的长度和是10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______。 14. 找规律,画一画。 15. 一个图形沿_条直线对折后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______图形。 16. 描出所有的平行四边形 17. 用两根8厘米和两根6厘米的小棒,不能摆成()形 A .长方形 B .正方形 C .平行四边形 18.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并且四个角都相等,都是直角。 19. 量一量,想一想。

平面向量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平面向量经典练习题 【编著】黄勇权 一、填空题 1、向量a=(2,4),b=(-1,-3),则向量3a-2b的坐标是。 2、已知向量a与b的夹角为60°,a=(3,4),|b | =1,则|a+5b | = 。 3、已知点A(1,2),B(2,1),若→ AP=(3,4),则 → BP= 。 4、已知A(-1,2),B(1,3),C(2,0),D(x,1),若AB与CD共线,则|BD|的值等于________。 5、向量a、b满足|a|=1,|b|= 2 ,(a+b)⊥(2a-b),则向量a与b的夹角为________。 6、设向量a,b满足|a+b|= 10,|a-b|= 6 ,则a·b=。 7、已知a、b是非零向量且满足(a-2b)⊥a,(b-2a)⊥b,则a与b的夹角是。 8、在△ABC中,D为AB边上一点,→ AD = 1 2 → DB, → CD = 2 3 → CA + m → CB,则 m= 。 9、已知非零向量a,b满足|b|=4|a|,a⊥(2a+b),则a与b的夹角是。 10、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3,1),B(4,-2),点P(1,-1)在中线AD 上,且→ AP= 2 → PD,则点C的坐标是()。 二、选择题 1、设向量→ OA=(6,2),→ OB=(-2,4),向量→ OC垂直于向量→ OB,向量 → BC平行于 →OA,若→ OD + → OA= → OC,则 → OD坐标=()。 A、(11,6) B、(22,12) C、(28,14) D、(14,7) 2、把A(3,4)按向量a(1,-2)平移到A',则点A'的坐标() A、(4 , 2) B、(3,1) C、(2,1) D、(1,0) 3、已知向量a,b,若a为单位向量, 且 | a| = | 2b| ,则(2a+ b)⊥(a-2b),则向量a与b的夹角是()。 A、90° B、60° C、30° D、0° 4、已知向量ab的夹角60°,| a|= 2,b=(-1,0),则| 2a-3b|=()

基本平面图形专题

基本平面图形专题 题型一: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概念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①射线 AB 与射线 BC 是同一条射线;②线段 EF 与线段 FE 是同一条线段;③延长直线 AB 到点 C;④直线、射线、线段中直线最长;⑥若线段 AB=BC,则点B是线段 AC 的中点;⑦有公共端点的线段组成的图形叫角;⑧连接两点间的线段叫作两点间的距离. 变式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②点A、B、C 在同一条直线上,若AC=1 2 AB,则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③反向延长线段AB;④平角是一条直线.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题型二:线段、角的计算 例2. 如图,已知线段AB和CD的公共部分 11 34 BD AB CD ==,线段AB、CD的中点E、F之间距离是 10cm,求AB,CD的长. 变式2.已知,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5:3三部分,M为AD的中点,6 BM cm =,求CM和AD的长. 例 3.如图,已知90 AOB ∠=?,60 EOF ∠=?,OE平分AOB ∠,OF平分BOC ∠,求AOC ∠和COB ∠的度数.

变式3.如图,90 ∠=∠.试求COE BOD DOE ∠的度数.AOB COD ∠=∠=?,OC平分AOB ∠,3 题型三:动点问题 例4.如图1,已知点C在线段AB上,线段10 BC=厘米,点M,N分别是AC,BC的中 AC=厘米,6 点. (1)求线段MN的长度; (2)根据第(1)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设AC BC a +=,其他条件不变,求MN的长度; (3)动点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点P以2/ cm s的速度沿AB向右运动,终点为B,点Q以1/ cm s 的速度沿AB向左运动,终点为A,当一个点到达终点,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求运动多少秒时, C、P、Q三点有一点恰好是以另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 变式4.定义:若线段上的一个点把这条线段分成1:2的两条线段,则称这个点是这条线段的三等分点.如图1,点C在线段AB上,且:1:2 AC CB=,则点C是线段AB的一个三等分点,显然,一条线段的三等分点有两个. (1)已知:如图2,15 =,点P是DE的三等分点,求DP的长. DE cm

深圳市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测试卷(答案解析)

深圳市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测试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图中有个三角形,个正方形,个平行四边形,个长方形。横线上分别填()。 A. 1 1 2 3 B. 3 1 0 3 C. 1 3 2 2 2.下列图形中不能通过平面图形的旋转得到的是() A. B. C. D . 3.下面图形中与其他图形不是同类的是()。 A. B. C. 4.下列图片中,没有图形() A. 三角形 B. 圆 C. 正方形 5.当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相等时,这个四边形是()。 A. 棱形 B. 平行四边形 C. 正方形 6.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它的边长一定是6厘米。() A. 对 B. 错 7.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 ) A. 对 B. 错

8.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三角形?() A. 4 B. 6 C. 7 9.像这样先折后再沿着虚线剪下一个()图形。 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平行四边形 D. 圆10.三角形是()。 A. B. C. 11.下面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等边三角形 12.圆有()条对称轴。 A. 1 B. 4 C. 无数 二、填空题 13.分一分,填一填。(填序号) 长方形:________ 正方形:________ 三角形:________ 圆:________ 14.数一数。

________个 ________个 ________个 ________个 ________个 15.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6.图中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________个。 17.数一数。

图形、图表专题训练

甲 乙 丙 丁 高三生物总复习——图形、图表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部分 1.右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曲线, 请指出炎热夏季一天中光合作用 变化的曲线是( ) A .曲线A B .曲线B C .曲线C D .曲线D 2.左下图为某植物根示意图,右下图是左下图中的P 、Q 、R 的放大示意图。回答:哪个细胞表面积最大?哪一个细胞最老?哪一个细胞生长速率最快?哪一对细胞是刚刚由一个细胞分裂而成的?以上依次是( ) A.7;1;7;4和7 B.2或3;1;2或3;5和6 C.7;1;7;2和3 D.1;1;2或3;5和6 3.将人类的红血球置于不同浓度蔗糖液中,浸泡半小时之后的结果如下图。依照血球外形的变化判断蔗糖液的浓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丁>甲>乙>丙 C .丙>丁>甲>乙 D .丙>乙>丁>甲 4.下列曲线图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学现象,对其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甲图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B.乙图B 点时害虫种群抗药性个体所占百分比大于A 点时的比 C.生产上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植物中的双子叶杂草,丙图中⑴表示 单子叶植物 D.丁图中动物乙表示恒温动物 A B C D 光合作用效率 日升 日落

5、下图中琼脂块1和2按图中 位置被转移至刚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上,几天后的结果应是( ) 6、下面图示中的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这其中与光合作用的广反应有关的是 ( )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7.用打孔器取同一萝卜5cm 长的直根条,分成4组,其中3组分别置于20、60、80g /L KNO 3 溶液中,测量结果如下下图。预计在40g /L KNO 3溶液中的测量结果最可能是 ( ) [参考答案:D] 8.下表是细胞生长前(阶段1)和后(阶段2)的一些数据: 组别 长度(um ) 直径 (um ) 壁厚度(um ) 细胞体积 (um ) 液泡体积 (um ) 阶段1 26 24 2 12600 600 阶段2 36 330 2 336000 273000 当细胞从阶段1过度到阶段2发生了什么? A 、只吸收水分 B 、既吸收水分,又合成纤维素 C 、既吸收水分,又合成蛋白质 D 、既吸收水分,又合成纤维素和蛋白质 8. 根冠内含有脱落酸,并且能主动地向根的生长部位(分生区和伸长区)运输,从而抑制该处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若对玉米根冠作以下四种处理,则向下弯曲生长最大的是( ) 9. 研究表明,植物的向光性与光能量(受光照强度、时间等影响) 有关,其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 A 、植物在光照下不一定向光生长 B 、一定强度的光照会使生长素分解 A B C D (A 、B 的生长部位被插入不透水的云母片,C 、D 的根冠被切去一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