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各方态度——关于怒江水电站

各方态度——关于怒江水电站

各方态度——关于怒江水电站
各方态度——关于怒江水电站

各方态度

当地居民态度

反对建怒江水电站

资源2007-05-29 20:01:52 阅读1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13座水坝开发东方大峡谷腰斩怒江是耶非耶

2004年03月16日青年参考

美国《纽约时报》王冲编译

在中国环保界流传一个并不可笑但寓意深刻的笑话:一位水利学家和一位生物学家同览江水奔涌的云南怒江时,水利学家叹息道:“这么多水白白流失,可以发多少电啊!”生物学家也叹息道:“千万要保护这自然的杰作,破坏了是要遭惩罚的。”

这两声叹息如今真的变成了针锋相对的争论。自去年6月起,云南省和怒江傈傈族自治州决定在怒江上修建13座水坝。消息传出,国内学者和政府内部不同部门展开了多次论战。今年,争端进入国务院视野,也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关注。

怒江项目让村民“深入云端”

山在怒江上,山里的村庄像是高高悬空,农民在这里种植卷心菜,也种植玉米,怒江两岸土地稀少,他们不得不在“ 空中”生存。

或许,他们还要往更高处搬迁,抑或是“深入云端”,因为可能在这一段水路修建大坝,为国家蓬勃发展的经济提供能源。

在中国国内,这个声称要“建13座大坝”的计划不仅唤醒了中国的环保意识,还引发了政府内部罕见的公开分歧,这是决策人始料未及的。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这个污染严重的国家,怒江是保留原始风貌的河流之一,它流经一个大峡谷地区,全世界独一无二,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去年,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公开批评了怒江项目。

村民不知何处去

2月初,“之”字型的山间小径沿怒江两岸蜿蜒而上,村民拖曳着修葺房屋的材料拾级而行;而村里的女人在洗头,她们用的水是用沟渠引来的怒江水。他们中的多数人居住在用竹子搭成的棚子里。

胡华申(音)是一位老师,居住在永拉嘎(音)村。他轻手轻脚地走过一个混凝土灌溉渠,在一小片土地前面停了下来。他说这块二十几亩的土地养活着全村200多口人。

胡华申说:“这块土地可能被淹掉,那样的话我们就得往山上搬,可在那里我们能种什么呢?”

怒江项目将迫使5万人离开自己的家园,他们大都是农民,不会讲普通话,他们和几百年前的祖先一样,选择了在这块土地上生活。

在建设大坝的过程中,移民总是一个痛苦的话题。村民们通常会抱怨官员没有把许诺的赔偿和补贴全部给到位。云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的一位副主任说:“他们会在附近的城镇得到安置。”

失业是中国的一个大问题,怒江傈傈族自治州是中国最穷的地区之一,人均年收入不足80美元,据这位副主任预测,得到安置的村民尽管是没受过专业训练的文盲,但会很快找到工作。

“建坝就像往村子里扔原子弹”

迪马罗(音)村位于群山之中,它已经隐约瞥见了自己的未来。

几个月前,工人已经开始在一条冰川融水形成的支流上建造大坝。这个大坝不属于怒江项目,所受到的关注和批评很少,20户农民要迁移到更高的山岭上去居住,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官方对此没有解释。

藏族村民阿卢(音)对大坝持批评态度,他说官员们许诺大坝的建设会带来工作机会,提供更多电力,但他表示怀疑:“据我看,当地人不会得到什么工作,因为当地的教育没有跟上现代社会的步伐。”

这个有着2400口人的村子由傈僳族、怒族和藏族三个民族组成,他们住在非常简陋的小木屋里,一位叫巴文华( 音)的妇女说:“我们习惯住在这里,所以不觉得多么难,河流给我们水喝,大山给我们食物。”

阿卢怀疑村民可能要告别他们惟一熟悉的生活方式,他说:“如果因为这个项目人们被迫搬迁,他们将会失去有他们特色的生活方式;如果他们搬迁,肯定会丧失他们的传统。”

环境保护主义者在推动怒江沿岸的生态旅游,希望借此提高这一地区的生活水平,阿卢做过向导,还存了一笔钱。他说只靠生态旅游不能解决问题,但大坝会让事情更糟糕,他说:“我告诉村民,建大坝就像往村里扔原子弹。”

给当地人带来的影响

生活在江边,是怒江人最基本的生活状态。

怒江最主要的交通要道是沿江公路,江边也集中了怒江州主要市区县城的建筑,甚至怒江最好的水稻种植基地也在江边。

一个傈僳族老汉坐在他家的小楼上吸着长长的竹筒烟斗,黝黑的脸上刻了深深的岁月的纹,

如果怒江的水电站一建,这幢江边的小楼就会被淹,当问到他是否想好把家搬到哪里去,他看着滚滚的江水,茫然地说,不知道。就在几年前,他才从山上搬到江边来。

对于修建水电站能解决脱贫问题,更多的专家提出了异议,在怒江这样特殊的情况下,用水电站是很难解决的。高山峡谷的耕地多半在坡度25度以上,人们的生存与这为数不多的耕

地紧紧联系在一起,水坝的建成把江边的耕地淹没,难道又让他们回到森林里继续刀耕火种的日子,而且,这似乎也与我们的退耕还林政策相悖。

移民问题也成了修建水坝的重大问题,怒江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也是民族习俗、民族风情保留得比较完整的地区。怒江州也曾为了解决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而进行过民族迁移。比如大量向缅甸移民,后来美国的侦察卫星发现缅甸北部到处起火,缅甸政府提出了抗议。山地民族传统的耕作方式,是扛着枪背着炸药,轰轰烈烈地开过去,先把东西砍倒再烧。往思茅的移民适应不了那里的生活方式,不愿改变生活习惯,很多人中暑生病又跑回去。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于一定的地域与环境特征,移民很可能导致一个民族文化的消失。

怒江水电站淹没的是河谷地带,而且周围都是山区,坝区小得可怜,六库的坝区面积不可能容下那么多的移民。再加上泸水县城迁到怒江,江边那少量的缓坡地已经被占用得所剩无几。修建水坝水电站造就了大批的生态移民,水电站在预计之初能给当地带来的经济实惠也大大地打了个折扣,更多的人因此而走上了奔波之路。

环保人士

“环保人士”们反对怒江建坝的一条重要理由,就是要保护文化多样性。“环保人士”不是没有看见怒江居民的贫困,而是觉得他们应该让怒江居民继续过那样贫困的生活。那是维护不同的文化价值观,那是保存文化多样性。

当地政府、、

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像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这么急迫地渴望发展,由于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让这个地方的每一任主政者都跃跃欲试。连续三任,纠缠十年,只为水电开发。

据悉,怒江政府官员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给云南代表团的每个代表递上了一份关于怒江水电站开发的建议,期待通过全国两会这个平台,获取国家对怒江水电站开发的支持。

3月7日,云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当记者问及怒江水电站开发一事时,云南省省长秦光荣表态称,在水电开发中要采取积极有序稳妥的态度,如果没有解决好移民和环评问题,就不能开发。

实际上,这并没有阻止住怒江水电开发的脚步。虽然2003年怒江第一次提出要建水电站时就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也迟迟未获环保部门批准,但六库电站及整个怒江流域电站建设前期工作一直未停止。

2008年,在没有国家批准的情况下,怒江水电站的前期工程悄然动工,并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名,对上游的村庄进行了移民。

如今,在小沙坝村旧址,六库电站的工地大门紧闭,虽然已经停工,但依然可以看出早前热火朝天的影子,作为建设主坝的基础工程围堰也已经修好。过路村民密龙岳说:“现在是停了,但是盖好之后停的。啥都铺好了,你看那个桩就知道了。”

著名环保NGO“绿色流域”的主任于晓刚表示,怒江水电开发现在就是想走只做不说的路子,等木已成舟,就是既成事实了。

“怒江捧着金饭碗讨饭的局面要改变,未来还是以矿电强州为主,对大电、大矿的开发要加大力度。”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晋宣明确表示。

当地一官员私下感叹说,如果这个项目当初是国电开发,那么早已经上马,但有望在年底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并正式动工上马。

对此,张晋宣不予置评,他表示,国家在国家层面肯定有它的考虑。这个肯定要等待最终国家的决策。要逐步来做,这么好的资源,老不开发也是不可能的事。

怒江水电开发,在经历了多年的争议搁置之后,有望再次重启。

目前,州府境内的所有河流的支流都已经开发了中小水电站。截至目前,全州在投的中小水电站有88座,已投成42座,总投资额达34.6亿元

企业态度

支持

“建水电站,受益最大的确实是企业。”华电云南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世明称,怒江项目拖到现在,受损失的也是企业。据悉,近年来,华电已向怒江项目投入2000多万元。如果

项目不能开工,所有的投资都打水漂了。

在反对怒江建水电站的阵营中,站在最前排的是一个女人——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北京绿家园负责人汪永晨,她也是被“江河十年行”项目组组长萧远称为“对水电开发商最

具杀伤力”,也是“最需要保护”的人。

很多人的态度

经过诸多专家学者论证,2003年,怒江中下游的水电开发最后推荐13级梯级开发方案,装机容量210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一亿多。正是该方案引发持续4年多的争论。

2003年8月13日,有关部门曾牵头召集几大电力公司和相关部委,讨论怒江流域水能资源进行投资开发与建设的规划。在这次会上,赞成开发的意见占主流,专家们列举了怒江

开发可能带来的诸多有利影响。14日,由云南省怒江州完成的《怒江中下游流域水电规划报告》一经出台,立刻争议声一片。

2003年9月3日,在北京举办了“怒江流域水电开发活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专家座谈会”,与会的大多数专家对怒江水电开发持反对意见,并从河流生态、地质地理、环境保护、文化保护、动植物种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怒江的开发将弊大于利。

2003年10月20日—21日,在云南昆明召开了怒江流域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专家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社会学、生物、动物、经济、环保、景观等学科的12位专家和云南省各部门的官员,两种意见在会上再次交锋,而且甚为激烈。

2004年,国家发改委曾向国务院报送了《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不过,国务院批示,“对这类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且有环保方面不同意见的大型水电工程,应慎重研究、科学决策。”怒江水电开发被搁置。

据怒江州统计,目前全州1500米海拔以下的森林已荡然无存,1500米到2000米之间的植被也破坏严重。全州水土流失面积达3933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面积的26.75%。地质灾害隐患处达600多处,滑坡、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年年发生且愈演愈烈。

类似的统计,国际大坝委员会早在1998到2001年就对全球300多个大型电站做过调查:全球水坝造成了4000到8000万移民;使当地社区相对贫困化;大坝造成生态系统的消失;而且使当地土著文化消失,这在横断山脉特别是云南将会很突出,因为这是多民族地区。他们的结论是50%以上的水电站发电都低于预期值,70%的水电站达不到预期目标。

更加贫穷、生态破坏,成为反对大坝两个最主要的原因。时至今日,大坝争议已持续了4年之久,却无降温趋势。

人们认为怒江急于开发水电资源是因为其中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怒江州算了这样一笔账:13个梯级电站的开发,总投资896.5亿元,如果2030年前全部建成,平均每年投

入30多亿元,国税年收入增加51.99亿元,地税年收入增加27.18亿元。巨额投资将扩大就业。据统计,电站建设每投入20万元,就带来一个长期就业机会,896.5亿元的总投资,可带来448,250个就业机会。巨额投资还将带动地方建材、交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地方GDP的增长,促进财政增收。

不过,尽管怒江州“十一五”规划提出了“矿电经济强州”的战略,决心开发水电,尽管云南省“十一五”规划也提出了“加快建设澜沧江、金沙江、怒江三大水电基地,把云南建成以水电为主的全国优质能源基地”的目标,但在国家层面上,“开发怒江”并没有找到纲领性的依据。

学者

学者和环保人士坚决抵制怒江电站工程

作者: 亚洲新闻[GGF中国资料] 时间: 2008-02-26

https://www.sodocs.net/doc/4617785164.html,

学者和环保人士坚决抵制怒江电站工程

亚洲新闻/通讯社2008/02/25

https://www.sodocs.net/doc/4617785164.html,news.it/index.php?l=zh&art=11611&size=A

二OO四年,温家宝总理制止了这项工程的继续。但目前,似乎再度向前推进。这一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文化遗产。一旦工程实施,至少五万人将被迫迁移

北京(亚洲新闻/通讯社)—环保人士、科学家和学者们再度向中国中央政府发出强烈

呼吁,要求制止在云南省怒江建造系列大坝的工程。两个星期前发表的一封公开信中,专家学者以及环保人士要求公布怒江电站工程将对环境造成影响的调查报告,供公众舆论评估。二OO五年八月,已经发表过类似的公开信。但是,迄今为止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按照工程计划,将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文化遗产的怒江流域兴建十三座大坝。二OO四年,在遭到中国国内环保组织的强烈批评以及可能因此而被迫迁移的当地人的坚持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制止了工程的实施,并承诺进一步研究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但是,据香港英文报纸《南华早报》于今天报道的统计显示,这一地区正在紧张筹备在未来几个月里正式动工兴建十三座大坝中的第一座。当地人因为害怕遭遇被迫迁移的命运,试图制止不断涌向这里的卡车和推土机等。一旦正式开始施工,至少五万人就要失去家园。

云南省政府以及怒江电站工程承包公司中国华电强调,十三座大坝建成后将达到21,320兆瓦的发电量,比长江三峡电站的发电能力还提高了17%。由此,每年发电1.03亿兆瓦,利润达360亿元人民币。此外,政府至少可以获得十亿元人民币的收入,推动目前中国最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现在,当地人均年收入大约为860元,处在贫困线以下。

但是,当地人根本不相信地方和中央政府会对他们如此慷慨。他们认为,此类项目旨在满足国内的能源需求,而且是靠老百姓的腰包。即将动工的消息刚刚传开,许多村子的电价就已经暴涨,许多农民甚至已经无力支付。谈到地区发展,农民们不断提请地方政府当地多座桥梁和道路迫切需要翻修新建。但是,地方政府对此却充耳不闻。

专家学者们指出,怒江电站计划再次展示了中国管理机制的薄弱,即高层决定、根本无视基层的利益。此举,与胡锦涛主席倡导的保护河流、多倾听弱势平民需求的要求背道而驰。

‘】’

怒江水电开发争议焦点及理由

一方面,支持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一是我国水资源丰富,但是利用率低,而且大量使用煤炭发电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隐患; 二是,我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怒江的原始生态流域相对保存完好,也已规划开发; 三是可以带来长期就业机会,同时带动地方建材,交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财政增收。实施这一方案,将使电力行业成为地方新兴的支柱产业,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将远远超过电力行业本身; 四是怒江地区有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但是不能开发,没有支撑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五是怒江地区已经不是原生态河流,完全不开发保持原生态不可能; 六是怒江水电开发是迄今为止一条可实现的对怒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径; 七是只有开发才能有资金解决移民问

题;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 八是怒江水电开发符合我国国情; 九是全州唯一支撑地方经济的森工产业也在环保工程实施后推出了历史舞台;十是能解决老百姓生活问题,地理条件好,较小的投资产生较大的回报、少数民族应该优先发展、具有国际战略意义。另一方面,反对怒江开发的理由:一是怒江水电开发会破坏当地的地理奇观和自然景观; 二是怒江水电开发会破坏当地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三是旅游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成为怒江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是怒江水电开发会产生移民问题、水污染问题; 五是怒江水电开发没有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特有的生活方式,贸然开发欠考虑;六是怒江地区是我国仅存的原生态河流之一,而且西方发达国家考虑到生态破坏,已经停止建坝 七是怒江开发会产生泥沙问题;

双方争议的焦点是怒江水电开发能否给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一方面,支持的理由:一是我国水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大量使用火电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隐患;二是当地缺乏支柱产业,怒江开发可使电力行业成为支柱产业、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如带动地方建材和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财政增收、为移民问题提供资金、它符合循环经济要求、较小的投资取得较大的汇报。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将超过电力行业本身怒江水电开发是迄今为止一条可实现的对怒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径;三是,怒江水电开发可为当地带来就业岗位;四是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完全不开发不可能;五是符合少数民族优先发展的原则;六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国际战略意义;另一方面,反对开发的理由是:一是怒江水电开发会破坏当地的地理奇观、自

云南省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移民安置指导意见

云南省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移民安置指导意见 为妥善安置怒江中下游(云南省境内)水电工程移民,促进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根据《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471号)、《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08”24号)、《云南省移民开发局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怒江和澜沧江上游云南省境内水电开发移民安置规划有关问题的请示》(云移局“2008”75号)及审批意见和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和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涉及地区的实际,提出移民安置指导意见。本意见适用于我省境内怒江干流水电工程农业移民的安置,非农业移民的安置按相关规定执行。 一、怒江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移民安置任务 (一)怒江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前景 根据《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怒江干流中下游河段十三级水电开发方案总装机容量21320MW,年发电量1029.6亿kW〃h,其中云南省境内十一个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15520MW,年发电量约768亿kW〃h。推荐近期开发的马

吉、亚碧罗、六库、赛格?一库四级?水电站规划总装机容量7180 MW,年发电量342亿kW〃h。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怒江是全国重点建设的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六库和赛格电站被列为?十一五?重点开工建设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怒江水电开发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08]243号)对怒江水电开发提出了要求,?同意规划建设六库水电站?、?继续做好怒江开发的相关工作?、?以‘一库四级’为重点,完善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方案?。怒江干流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西电东送?、?云电外送?和建设我省电力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怒江水电资源对于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减排温室气体,保护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实现当地居民脱贫致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起到关键的作用。 (二)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移民安置任务 怒江中下游河段云南省境内十一个梯级电站建设征地涉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福贡县、泸水县,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保山市隆阳区、龙陵县、施甸县,临沧市永德县、镇康县等4个市(州),共9个县(区)。工程建设共占用陆地面积约150km2,其中耕地面积约8.4万亩,规划移民安置人数约7.1万人,其中农业生产安置人口

案例7:饱受争议的怒江水电开发

饱受争议的怒江水电开发 案例摘要:怒江在自由奔腾了千万年后将被大坝拦腰截断。六库电站在流域综合规划及环评缺失、移民安置规划未审核、国家尚未正式核准的情况下于2007年初悄然移民并动工,而这只是“两库十三级”怒江大水电开发的第一步。自2003年起,怒江水电开发已经争论了6年有余,成了环保与发展争议的标志。随着六库电站的动工,中国环保史上的最大交锋进入白炽化。 背景资料 1999年,国家发改委「根据我国的能源现状,决定用合乎程序的办法对怒江进行开发」。于是拨出资金,对怒江中下游云南境内的水电开发进行规划。怒江流域水电规划进行了近3年时间,2003年7月基本完成。 但是在审查会上,国家环保部门要求专题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于是在建与慎建问题上引起一场激烈的争论。六库电站已于2007年初悄然移民并动工,但争论从未停止。 建设国家大剧院是几代人的心愿。早在20世纪50年代,政府对长安街的规划就设想了国家大剧院的建设,周恩来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大剧院批示,后因财政原因没有实施。1998年4月国务院方正式批准立项,于2001年12月13日开工,2007年9月建成。 怒江是我国西南的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经西藏流入怒江栗僳族自治州境内,纵贯贡山、福贡、泸水等县流入保山市出境。怒江干流中下游河段───色邑达至中缅边界全长742千米,天然落差1578米,可开发装机容量达2132万千瓦,是我国重要的水电资源之一。同时,怒江水能资源开发具有的优势有:地质条件好、水能资源富集;搬迁人口少,移民人口从宽估算不到三峡电站移民人口的1 /10;淹没土地少,沿江耕地较分散,河谷地带基本上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水库淹没耕地58996亩,都是人地矛盾极其突出的地方;开发成本低,怒江洪峰流量较小,泄洪建筑和导流工程投资小;对外交通方便,流域干流两岸均有公路通过。 审查会让批复不得不延后 在审查会上,国家环保部门提出,2003年9月1日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就要正式实施,要求大型电站规划必须专门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鉴于怒江水电开发的规模和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日期的临近,要求专题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因此不得不延后。 反对派"打响"了"保卫怒江第一枪" 2003年9月3日,国家环保总局召开"怒江流域水电开发活动环境保护问题"专家座谈会,包括5名院士在内的27位专家指出,怒江是我国目前仅存的两条未被规模开发的大河之一(另一条为雅鲁藏布江),为我国乃至世界上不可多得的物种基因库和世界自然遗产地,其潜在的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不可估量。为使怒江流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原始生态环境相对完整的生态河流,不宜在此开发水电。 一些专家成为反对派。归结起来,反对派的观点主要有: 第一,怒江州怒江峡谷是世界上著名的峡谷,其连续深切的峡谷形态以及谷地湍流的水流流态,使之在世界大峡谷中占据重要位置,有可能成为第二或第三大峡谷,因此是世界级峡谷旅游资源。水电站的建设将极大地降低其品质和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将会丧失其独特

怒江流域应统筹规划后开发

怒江流域应统筹规划后开发 新华网云南频道( 2004-02-16 ) 稿件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 民盟云南省委 国家历来都很重视对流域水资源的规划工作。2002年8月29日修订后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更加体现了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的原则,明确了流域范围内的区域规划应当服从流域规划,专业规划应当服从综合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和区域综合规划以及与土地利用关系密切的专业规划,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兼顾各地区、各行业的需要。其中还特别强调了“建设水工程,必须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制定规划,必须进行水资源综合科学考察和调查评价。” 至今,怒江流域尚未进行过全面综合的科学考察和调查评价,更缺乏流域的综合保护和发展的规划。现在仅有的水电专业规划并不能代替流域的综合规划。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所使用的一些关于怒江的基础数据大多都沿袭多年前的说法,而且来源不一,版本多样,有的同一数据出入竟达十多倍。在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珍贵的今天,一个流域中水的功能应该满足于多种多样的需求,在相关基础工作尚未完成之前,就匆匆上马开发水电,一方面难免限制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能充分发挥宝贵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还可能埋下更多的隐患,造成较大的风险。只有在对流域进行充分的勘察、论证和规划之后,从综合利用的角度进行水电开发,才有利于兴利除害,有利于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有利于解决好水资源综合利用和分配的问题,有利于协调好上游与下游以及国际间的关系,把各种不同的利益要求结合起来,使同一水资源尽可能满足环境保护和国民经济对水资源利用的需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在经过水电开发的热潮以后,已经开始冷静下来反思水电的利弊,国际水坝委员会在对世界上大量的水电水坝进行了调查研究之后,发现世界上能够达到预期效益的水电站很少,而水电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往往被低估了。长期以来人们在水电开发方面存在着多方面的错觉和误区:一是误以为水电是清洁绿色的能源,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其实大型水电在建设中对生态的破坏和建成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都不可低估;二是误以为水电是安全的生产,其实国内外大量的突发事件(如垮库、塌方等)证明水电生产的风险系数不可低估;三是误以为水电是扶贫的好方式,固然水电建成以后一般会对开发商和地方财政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对于当地老百姓,特别是移民来说,如果没有较好的机制保证,未必就能真正受益。据最近云南大学和云南社科院的一些专家对漫湾电站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所作的调查研究显示,漫湾电站库区的村民和移民并没有因为电站的建成发电而提高了生活水平,反而还由于耕地、森林、牧场和水资源的减少和环境的恶化,降低了经济收入,限制了发展的空间。怒江水电开发也潜藏着同样的错觉和误区,甚至还更为突出。 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目前怒江峡谷在1700米海拔以下,除了耕地和村寨之外,植被很少,物种该损失的已经损失了,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都在2000米以上,大坝高程控制在1570米以下,对植被和保护区不会造成影响。然而,我们是否想过,人不可能在水面之下生活,当库区水面上升到1570米的时候,人类的活动将会达到多少米?而且怒江干流最上游梯级库区的蓄水位预计将达到1950米,在那里人们的活动又将达到多高呢?半个多世纪以前,怒江两岸从山顶到江边都是茂密的森林,是由于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的加剧,才破坏了江边的生态。如果水位上升,公路不能不上移,人类的活动势必向山顶的森林逼近;再加

从怒江水电站开发看中国公共政策模式变化

从怒江水电站开发看中国公共政策模式变化转型期中国公共政策的模式,一直都是学界热议的问题。国外学者总结了中国公共政策的三种经典模式:精英决策模型、派系决策模型和官僚组织决策模式,其中又以官僚组织模式影响最大。官僚组织决策模式认为高层精英与官僚部门通过频繁互动共同决定了政策的出台。高层精英由副总理以上的权威人物组成,包括核心领导、革命前辈、全局领导(总理)和部门领导(主管某方面工作的副总理)四个层次25-35人,其决策机构有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中央军委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等。此外,高层领导有能力组建专门机构以满足特定政策的需求,例如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或“办公室”,从而强化高层领导的政策影响和偏好。由于高层精英没有充足的时间、兴趣和知识来管理和负责所有具体政策,所以多数制定和执行政策的关键环节是在国家层次上的各官僚部门做出的。这些部委负责对政策进行可行性研究、协调共识、进行资金分配和资源调控、解释和澄清政策内容并负责进一步的实施。 从中国政治运作的实际来看,中国公共政策的决策核心圈主要包括中共、人大和政府,这三者构成了中国制度内的“决策核心圈”,其中又以党和政府最为重要。因而,各级政府及其官僚成为主要的决策者,他们的政策目标、政策偏好和决策能力往往决定了政策方案的选择。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和

公民参与到政策过程中,中国公共政策模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怒江水电站开发决策就是一个典型的观察案例。 一、怒江水电站开发之争:政策缘起与进展 发源于唐古拉山的怒江,是我国西南的一条国际河流,流经西藏、云南后进入缅甸,最后汇入印度洋,它在中国境内全长2018公里。怒江干流中下游河段全长742千米,天然落差1578米,水能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之一。历经3年规划,2003年8月14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通过了《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同意怒江中下游松塔、丙中洛、马吉、鹿马登、福贡、碧江、亚碧罗、泸水、六库、石头寨、赛格、岩桑树和光坡“两库十三级”的开发方案,总装机容量2132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029.6亿千瓦时,比三峡大坝的装机容量还要多300万千瓦。 怒江水电站开发引发了激烈的政策争论。2003年9月,《人民日报》社记者赵永新一篇题为《为子孙保留一条生态江》的文章开启了长达十多年的怒江水电之争。2003年9月3日,在国家环保总局主持召开的“怒江流域水电开发活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专家座谈会”上,民间环保人士汪永晨和来自云南大学的何大明等学者对怒江建坝发出抗议。2003年10月25日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汪永晨征集了62位科学、文化、新闻、民间环保人士反对建坝的联合签名,引起社会关注。2004年1月,北京市海淀

云南水电开发及云南中大型水电站

云南水电开发及云南中大型水电站汇报 云南是全国水电资源大省,境内水能资源丰富,经济可开发水电站装机容量9795万千瓦,居全国第二,约占全国总量4.02亿千瓦的24.4%。不仅资源蕴藏量巨大,且分布主要集中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流域,占云南省经济可开发容量的85.6%。

据有关水电部门提供的数据,云南省建成、在建、规划的水电站项目约247项,按流域可划分为:中大型金沙江流域13项,澜沧江16项,怒江13项,其他支流小型电站199项,火电项目6项。 按云南省地州行政区域划分排名为:

量约500万吨(详情见附件~云南省三江流域大中型水电站情况汇总表)。金沙江、澜沧江流域水电开发27座电站,目前已有部分并网发电,其余正在加紧建设中,但怒江流域从2003年怒江水电二库十三级规划第一次提出,到时任国家总理温家宝批示“慎重研究”而搁浅十年。期间,怒江水电前期工程还在曲折中进行。环保组织和国家战略的博弈,乃至近年日益增大的减排压力,都让怒江水电建设进 四大大水电集团简介 ①、云南华电怒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华电怒江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10日,目前的股东及股权构成为:中国华电集团公司51%、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30%、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19%。华电怒江公司全面负责怒江中下游河段(云南境内)梯级电站开发,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梯级总装机容量21320MW,保证出力7789MW,年发电量1029.6亿kw.h,怒江流域按二库十三级规划。 ②、云南华电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于2005年12月16日在昆明成立。公司注册资本金为68.56亿元。由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汉能

各方态度——关于怒江水电站

各方态度 当地居民态度 反对建怒江水电站 资源2007-05-29 20:01:52 阅读1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13座水坝开发东方大峡谷腰斩怒江是耶非耶 2004年03月16日青年参考 美国《纽约时报》王冲编译 在中国环保界流传一个并不可笑但寓意深刻的笑话:一位水利学家和一位生物学家同览江水奔涌的云南怒江时,水利学家叹息道:“这么多水白白流失,可以发多少电啊!”生物学家也叹息道:“千万要保护这自然的杰作,破坏了是要遭惩罚的。” 这两声叹息如今真的变成了针锋相对的争论。自去年6月起,云南省和怒江傈傈族自治州决定在怒江上修建13座水坝。消息传出,国内学者和政府内部不同部门展开了多次论战。今年,争端进入国务院视野,也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关注。 怒江项目让村民“深入云端” 山在怒江上,山里的村庄像是高高悬空,农民在这里种植卷心菜,也种植玉米,怒江两岸土地稀少,他们不得不在“ 空中”生存。 或许,他们还要往更高处搬迁,抑或是“深入云端”,因为可能在这一段水路修建大坝,为国家蓬勃发展的经济提供能源。 在中国国内,这个声称要“建13座大坝”的计划不仅唤醒了中国的环保意识,还引发了政府内部罕见的公开分歧,这是决策人始料未及的。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这个污染严重的国家,怒江是保留原始风貌的河流之一,它流经一个大峡谷地区,全世界独一无二,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去年,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公开批评了怒江项目。 村民不知何处去 2月初,“之”字型的山间小径沿怒江两岸蜿蜒而上,村民拖曳着修葺房屋的材料拾级而行;而村里的女人在洗头,她们用的水是用沟渠引来的怒江水。他们中的多数人居住在用竹子搭成的棚子里。

建设怒江水电站的必要性

建设怒江水电站的必要性 在中国环保界流传一个并不可笑但寓意深刻的笑话:一位水利学家和一位生物学家同览江水奔涌的云南怒江时,水利学家叹息道:“这么多水白白流失,可以发多少电啊!”生物学家也叹息道:“千万要保护这自然的杰作,破坏了是要遭惩罚的。” 这两声叹息如今真的变成了针锋相对的争论。自去年6月起,云南省和怒江傈傈族自治州决定在怒江上修建13座水坝。消息传出,国内学者和政府内部不同部门展开了多次论战。今年,争端进入国务院视野,也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关注。 生活在江边,是怒江人最基本的生活状态。 怒江最主要的交通要道是沿江公路,江边也集中了怒江州主要市区县城的建筑,甚至怒江最好的水稻种植基地也在江边。 一个傈僳族老汉坐在他家的小楼上吸着长长的竹筒烟斗,黝黑的脸上刻了深深的岁月的纹,如果怒江的水电站一建,这幢江边的小楼就会被淹,当问到他是否想好把家搬到哪里去,他看着滚滚的江水,茫然地说,不知道。就在几年前,他才从山上搬到江边来。 移民问题也成了修建水坝的重大问题,怒江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也是民族习俗、民族风情保留得比较完整的地区。怒江州也曾为了解决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而进行过民族迁移。比如大量向缅甸移民,后来美国的侦察卫星发现缅甸北部到处起火,缅甸政府提出了抗议。山地民族传统的耕作方式,是扛着枪背着炸药,轰轰烈烈地开过去,先把东西砍倒再烧。往思茅的移民适应不了那里的生活方式,不愿改变生活习惯,很多人中暑生病又跑回去。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于一定的地域与环境特征,移民很可能导致一个民族文化的消失。 怒江水电站淹没的是河谷地带,而且周围都是山区,坝区小得可怜,六库的坝区面积不可能容下那么多的移民。再加上泸水县城迁到怒江,江边那少量的缓坡地已经被占用得所剩无几。 修建水坝水电站造就了大批的生态移民,水电站在预计之初能给当地带来的经济实惠也大大地打了个折扣,更多的人因此而走上了奔波之路。 “环保人士”们反对怒江建坝的一条重要理由,就是要保护文化多样性。“环保人士”不是没有看见怒江居民的贫困,而是觉得他们应该让怒江居民继续过那样贫困的生活。那是维护不同的文化价值观,那是保存文化多样性。 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像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这么急迫地渴望发展,由于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让这个地方的每一任主政者都跃跃欲试。连续三任,纠缠十年,只为水电开发。 据悉,怒江政府官员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给云南代表团的每个代表递上了一份关于怒江水电站开发的建议,期待通过全国两会这个平台,获取国家对怒江水电站开发的支持。 3月7日,云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当记者问及怒江水电站开发一事时,云南省省长秦光荣表态称,在水电开发中要采取积极有序稳妥的态度,如果没有解决好移民和环评问题,

再论怒江水电开发的巨大生态环境效益

再论怒江水电开发的巨大生态环境效益 云南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教授级高工张建新 2003年以来,关于怒江水电资源开发的争议一直没有间断。以少数极端环保人物为代表的反对开发者的主要理由是认为水电开发将极大的破坏生态环境,如鱼类和动植物减少、引发泥石流滑坡、破坏"三江并流"景观、河流截断成为"死水"、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等等。甚至耸人听闻的提出什么"将导致特大地震""一旦溃坝后果不堪设想";那么什么才是科学完整的"生态环境",什么才是真正的事实真相呢? 一、生态环境的科学定义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其实是生态和环境两个名词的组合。生态原来是指一切生物的状态,以及不同生物个体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可以理解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而人类环境一般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即人类周围的自然界。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和岩石等。社会环境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为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人工环境,如城市、乡村、工矿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则从法学角度对环境下了定义:"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和乡村等。" 可以看出,生态与环境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生态偏重于生物与其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更多地体现出系统性、整体性、关联性,而环境更强调以人类生存发展为中心的外部因素,更多地体现为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的广泛空间、充裕资源和必要条件;离开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去奢谈什么"保留最后一条生态江",离开了"以人为本"去片面强调"鱼道"和"兽道",就必然会走上"自然中心主义"的邪路。 二、用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法测算,水电是目前各类能源中最清洁最环保最经济的能源 众所周知,自开始工业化一百多年来,特别是自1990年开始的近20多年来,由于以煤炭和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加速消耗、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急剧增加而导致的气温上升、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和各种灾害性气象增加的频度和速度都大大增加了;使得"节能减排"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也成为我们中国未来数十年发展阶段的重要战略任务。中国要发展离不开能源保障,而在各类能源中最具"节能减排"特征的莫过于水力发电。 某种能源是否"低碳、环保"、是否值得大规模发展,不能仅以某一个环节的能效作为评价基准。只有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法测算、评价它从开发、建设、设备生产、原材料使用、运输、到最终利用直至消亡全过程的能量消耗和环境排放,并通过与其他种类的能源进行横向比较,才能系统、客观

怒江水电开发的环评报告

怒江干流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 摘要:怒江水能资源蕴含丰富,对其进行水电开发在一片争议中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就怒江水电开发中可能会产生的生态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等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出了减缓相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并得出怒江水电开发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希望该论文可以为相关人员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尽可能的减少因为水电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字:怒江,水电,环评 Enviroment impact of hydropower development on the mainstream of Nujiang River Abstract:Nujiang river contains the rich water resources, t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in a dispute has been put on the agenda.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predicted Nujiang river in hydropower development may produce the ecological destruction, water pollution, air pollution, noise problems,and put forward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of slowing down the related measures, and mak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conclusion about the Nujiang river hydropower development projects.I hope that this paper could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the relevant person decisions,and reduce the bad influence of t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as soon as possible,so we can finally realize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Keywords: Nujiang River ,Hydroelectric ,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从怒江水电开发 说开去

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 自改革开放以来,环保问题一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成为我国发展进程中的 一个沉重话题。以我国西南部的怒江为例,在支持水电开发和反对水电开发之间一直存在着众多的争议。而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老百姓的脱贫问题、泥石流和地震问题、利益分配问题、能源战略等相关问题上。在这场争论当中,我们不断地在“保护”与“开发”之间徘徊着,似乎还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改革开放的春风,彻底改变了我国的经济实力,电力体制改革以后,终于有电力企业愿意开发这里丰富的资源了。怒江人民满心欢喜的认为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不料,个别极端环保分子却打出“为子孙保留世界上最后的生态河”的口号。怒江和世界上其他江河绝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它不可能是什么脱离现代社会的原生态江。据了解,在怒江的上游源头西藏境内的那曲地区,已经建有两座电站,而缅甸已经在怒江的下游萨尔温江规划了三座水电站,其中一座水电站已经开始了施工准备。在水电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这样关键的问题上,有人专门利用历史上遗留的移民问题大做文章。一些人对三峡、大朝山、小湾这样的刚刚建完或者正在建设的工程的移民情况只字不说,偏偏极力渲染我国移民标准更改之前的漫湾移民如何如何。实际上, 漫湾移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的也只是个别情况, 即便事实的确如此,漫湾这种低标准补偿的情况也已经不可能再出现。

至于说水电开发将破坏怒江的“三江并流”这一世界遗产保护地。申报世界遗产的云南省有关部门向公众解释说,申报遗产时就已经考虑到这一点,“三江并流”的保护地域在2000米以上,而水电开发都控制在2000米高程以下。实际上移民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除了和具体工程的补偿标准等技术、方法问题有关以外,还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传统、道德理念、社会体制的大环境等等问题相关。水库移民尽管可以从工程建设中得到足够的相应补偿,但是移民还是不可能脱离中国社会的大环境。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三农问题,不可能在移民问题当中得到彻底解决。有的人不顾现实,故意混绕这两种不同的矛盾,把社会普遍存在的三农问题也归因于水电工程建设。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处理好这些前进当中的问题。不仅应该对这些人群的生存状况负责,同时也绝不能让这些过去的问题成为阻止改革开放、限制发展的理由和根据。我们不能因为过去工作中,出现过某些失误, 就剥夺了现在还处于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希望依靠水电开发脱贫致富的权利。 总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保护好环境的同时,建设一个适于人类生存的美好世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我们保护环境的动机和效果真正能够统一起来。

怒江水电站修建的好处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过去很严重、现在有所改变的“粗放式破坏性发展”,使我国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重大破坏。于是,环保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也催生了一代环保主义者。无疑,那些真的环保主义者的动机是伟大的。但最为可悲的是:只注重了眼前的植物、动物和原有景观的保护等等这些局部的、看得见的东西,恰恰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长远的、最全面的、最要害的保护——空气质量的保护、大气温度的保护。怒江有记载的最大泥石流灾害,主要发源于怒江两岸众多的山间溪流和小河道。2010年贡山县境内的“7.26”和“8.18”泥石流,前后都是怒江历史上损失和伤亡最大的泥石流灾害;尤其是“8.18”泥石流灾害,发自于贡山县普拉底乡的怒江西岸山间河流上方,直冲而下进入怒江,摧毁该河道与怒江交汇处附近的民宅,冲走和掩埋数十辆汽车,死亡和失踪近百人,泥石流在江滩一带堆积约30万立方。 如果建设电站,一是江两岸的居民必将搬迁到地势较高地带,新建的安置区必将避开泥石流威胁,自然也就规避了泥石流灾害风险。二是抬升的江面,也将把很多存在滑坡威胁的地段淹没在水下,自然也不能再形成灾害。三是即便发生新的滑坡,哪怕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数百万立方超大规模山体滑坡,也将在数十亿、数百亿立方米的库容面前微不足道,均会被超大的库容“消化”,无法产生大的影响,更不会造成灾害。只要大坝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特大滑坡造成涌浪冲击,就不会出现问题。 怒江最大的滑坡威胁早就存在。当年怒江州府从碧江县城搬迁到六库、撤销碧江县、以及碧江当地民众的大规模搬迁,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规避已经确认的特大山体滑坡威胁;如果有一天,该处真的出现滑坡,滑坡总量将会达到数百万方,必将是难以估量的危害:滑坡体将会在怒江干流形成大型堰塞湖,流量巨大的江水,不仅会淹没上游等等福贡县城,一旦溃坝,下游沿江村镇以及泸水县城、保山和德宏境内的沿江村镇也将面临灭顶之灾。再如,现在怒江州府所在地六库城的江西山坡,同样存在特大山体滑坡的重大隐患,如果有一天,该处山体滑坡,泸水县城也将不复存在。 怒江干流可能的滑坡及其滑坡隐患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三个:一是怒江两岸平均坡度很大,形成强大的“下滑势能”;沿江两岸大多山体坡度达到45度以上,部分江段更是高达60度以上甚至几乎垂直,山体的自然重力形成向下滑动的强大势能。二是江两岸的高黎贡山、碧罗雪山底部长年被湍急江水不断切割与浸泡;怒江全江段平均比降高达2.4%,是我国最为湍急的大江之一,如果把雅鲁藏布江的最为湍急的印控段除去不记,怒江就是最大比降的大江。每当雨季来临,流量巨大的高速江水对两岸山体底部产生强烈的冲刷和切割,形成类似“掏空”的情况。三是雨水浸泡导致的土质松软;怒江峡谷雨季时间达到半年,尤其是贡山和福贡段则会超过半年,2011年旱季也因连续降雨发生小型泥石流灾害;如果遇到连续的强降雨天气,山体被雨水浸透饱和,变得松软,支撑力不足导致滑坡。

怒江水电开发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

经济类领导决策思考讨论题 怒江水电开发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 怒江水电开发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围绕怒江生态环境是否“不可救药”问题。有意见认为,怒江流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自然恢复机能很差,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难度大。怒江州98% 以上的面积都是高山峡谷,全州耕地中坡度在25度以上的占76.6%;陡坡耕作屡屡造成人畜坠落事故,有效耕地面积无法满足群众吃饱饭的生存要求。多年来生活在峡谷深处的人们以毁林开荒、陡坡垦殖等方式扩大耕地面积,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些都是客观现象,但如果说因少数民族的活动造成生态“不可救药”,需要依靠水电开发来挽救就不太合事实。因为根据现场调查,少数民族在利用当地土地资源的时候,并不是对自然植被实施“剃光头”,而是保留了大量的自然植被用来保护农田土壤。虽经长期的人为开垦,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是,生态恢复的基础——土壤物质还存在。只要停止人工干扰,自然恢复的潜力巨大。说怒江两岸超过25度的陡坡上开荒比比皆是,同样不符合事实。超过25度开垦的有,但不是比比皆是,而是天然植被、人工植被与农田并存,这种传统土地利用方式有效的阻止了土壤的毁灭性损失,北方的山地就是这样损失土壤的,而怒江流域不是! 二、围绕土壤损失问题上的分歧。一派意见认为,水库以上,土地淹没比较小,地质条件比较好,生态破坏比较严重,建议考虑生态移民,将坝修得高一些,水能资源多利用一些;六库以下,耕地较多,尽量减少一些。这些“高一些、少一些”的背后数字没有明确指出。实际上,如果是十三级都上(就怕开了口子控制不住),

怒江流域将有200多平方公里(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图片实测的保守数据!)的土壤损失,这些土壤不可能再回到山坡,生态恢复的机会基本没有了。因此水电与生态的权衡就是200平方公里表土要不要的问题,值不值得的问题。我们建议一定要控制坝的高度,将土壤的损失控制在几十平方公里以内。宁肯牺牲一些“水电”利益,也要为后代保留一些自然生态系统。目前围绕土壤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国际上公认土壤比生物多样性还要重要,因为每形成1厘米的土壤需要至少一千年的时间,而损失起来则是一瞬间;而只要有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恢复是不困难的。 三、水电开发能否使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问题。一方面的意见认为,水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水能开发除发电、供水(灌溉)等直接效益外,还可大大缓解当地群众衣食住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为实现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地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创造必要的条件;为易地搬迁创造条件,从而逐步取消落后低效的耕作方式,从根本上消除对怒江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供资金上的保证。这个初衷无疑是好的,但最关键的是用什么机制保障发电赚回来的钱用在环境保护上?水电肯定 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环境代价也很大,获取的金钱如果大部分进入了“业主”的腰包,老百姓得到的将可能是“画饼”。反对者找到的漫湾水电站等地移民返贫(移民靠拣垃圾为生!)等具体实例,至今依然有很强的震撼力。 四、围绕移民安臵和少数民族文化问题。这是双方都非常敏感的问题。目前的怒江水电开发方案需安臵人口约5万人,淹没耕地面积约6万亩(每人1.2 亩),其中80%是在土地资源非常稀缺的怒江州。移民既要"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又要考虑保留、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没有一个长期有效的机制是非常困难的。有人提出了“整体搬迁、集中安臵”的措施,以水电开发带动生态移民的异地安臵;还有人提出考虑部分淹没补偿资金投资入股,最大限度

案例:饱受争议的怒江水电开发

案例:饱受争议的怒江水电开发

————————————————————————————————作者:————————————————————————————————日期:

饱受争议的怒江水电开发 案例摘要:怒江在自由奔腾了千万年后将被大坝拦腰截断。六库电站在流域综合规划及环评缺失、移民安置规划未审核、国家尚未正式核准的情况下于2007年初悄然移民并动工,而这只是“两库十三级”怒江大水电开发的第一步。自2003年起,怒江水电开发已经争论了6年有余,成了环保与发展争议的标志。随着六库电站的动工,中国环保史上的最大交锋进入白炽化。 背景资料 1999年,国家发改委「根据我国的能源现状,决定用合乎程序的办法对怒江进行开发」。于是拨出资金,对怒江中下游云南境内的水电开发进行规划。怒江流域水电规划进行了近3年时间,2003年7月基本完成。 但是在审查会上,国家环保部门要求专题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于是在建与慎建问题上引起一场激烈的争论。六库电站已于2007年初悄然移民并动工,但争论从未停止。 建设国家大剧院是几代人的心愿。早在20世纪50年代,政府对长安街的规划就设想了国家大剧院的建设,周恩来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大剧院批示,后因财政原因没有实施。1998年4月国务院方正式批准立项,于2001年12月13日开工,2007年9月建成。 怒江是我国西南的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经西藏流入怒江栗僳族自治州境内,纵贯贡山、福贡、泸水等县流入保山市出境。怒江干流中下游河段───色邑达至中缅边界全长742千米,天然落差1578米,可开发装机容量达2132万千瓦,是我国重要的水电资源之一。同时,怒江水能资源开发具有的优势有:地质条件好、水能资源富集;搬迁人口少,移民人口从宽估算不到三峡电站移民人口的1 /10;淹没土地少,沿江耕地较分散,河谷地带基本上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水库淹没耕地58996亩,都是人地矛盾极其突出的地方;开发成本低,怒江洪峰流量较小,泄洪建筑和导流工程投资小;对外交通方便,流域干流两岸均有公路通过。 审查会让批复不得不延后 在审查会上,国家环保部门提出,2003年9月1日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就要正式实施,要求大型电站规划必须专门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鉴于怒江水电开发的规模和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日期的临近,要求专题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因此不得不延后。 反对派"打响"了"保卫怒江第一枪" 2003年9月3日,国家环保总局召开"怒江流域水电开发活动环境保护问题"专家座谈会,包括5名院士在内的27位专家指出,怒江是我国目前仅存的两条未被规模开发的大河之一(另一条为雅鲁藏布江),为我国乃至世界上不可多得的物种基因库和世界自然遗产地,其潜在的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不可估量。为使怒江流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原始生态环境相对完整的生态河流,不宜在此开发水电。 一些专家成为反对派。归结起来,反对派的观点主要有: 第一,怒江州怒江峡谷是世界上著名的峡谷,其连续深切的峡谷形态以及谷地湍流的水流流态,使之在世界大峡谷中占据重要位置,有可能成为第二或第三大峡谷,因此是世界级峡谷旅游资源。水电站的建设将极大地降低其品质和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将会丧失其独特

云南省三江干流水电开发与区域经济

云南省三江干流水电开发与区域经济 杨杰锋 (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051) 摘 要:云南省水力资源丰富,经济可开发量为97950MW,居全国第二。大型水电站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干流上,占全省经济可开发量的86%;三江干流涉及了云南省大部分地区,涉及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7.45%,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76.37%。三江干流上大型电站的开发,将对全省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可促进区域第三产业、运输业及与水电相关行业的发展。只有开发三江干流上的水电站才能加快培育云南省以水电为主的电力支柱产业,逐步形成“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的能源基地。三江干流的开发必将对云南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受电区域的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干流水电开发;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15;T M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951(2004)04-0008-04 Ξ 1 云南省主要河流涉及区域的社会经济简况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疆,地处北纬21°09′~29°15′,东经97°32′~106°12′之间,云南省土地辽阔,国土面积39.4万km2。东面与贵州、广西相接,北边同四川毗连,西北隅与西藏接界,西面、西南方、南面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诸国为邻。 云南省境内河流众多。按流域划分有六大流域即长江、澜沧江、怒江、红河、珠江和伊洛瓦底江六大流域。除长江、珠江流域属国内河流外,其余均为国际河流。 根据最新水力资源复查成果,云南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04386MW,其中技术可开发量为101939MW,经济可开发量为97950MW,居全国第二。优越丰富的水力资源是我省发展以水电为主的电力支柱产业的坚实基础。云南省水力资源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大型水电站分布集中,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干流上,中小型水电站广布全省各地。根据水力资源复查成果,三江干流技术可开发量为85265MW,经济可开发量为84065MW,分别占全省的8316%和8518%。云南省技术可开发的大型电站共有44座,三江干流就占了41座。可见,云南水力资源的开发主要就是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干流的开发。 111 金沙江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境内唐古拉山北麓,金沙江为长江上游河段,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4个省区。从源头至当曲河口为沱沱河,当曲河口至玉树直门达称通天河,玉树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 金沙江在云南省境内跨迪庆、丽江、大理、楚雄、昆明、曲靖、昭通七个州、市,37个县。七州、市至2002年共计人口2284万人,国内生产总值143014亿元。昆明市、曲靖市和大理市社会经济相对较发达,其它地区相对落后。云南省的工业多集中在本流域,主要又集中在昆明市,其次在曲靖、楚雄、大理等地。工业以钢、铁、铝、锌、铜等冶炼为主,其它还有汽车制造、磷化工、化肥、电力等,其次有食品加工、生物制药和其它轻工业;农业除一些平坝地区较发达外,其它地区均较落后,土地利用率低,农作物以种植粮食、烤烟、油菜、花生、马铃薯、棉花等为主。流域内矿产资源甚为丰富,除煤、铁外,主要有铜、铝、锌等有色金属和一些稀有金属。此外还有磷、食盐、石棉等非金属矿产。流域内森林资源亦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丽江市和迪庆州。 流域内的交通条件近年来大有改观,目前已有贵昆、成昆、内昆、昆大、昆玉铁路贯穿本流域的主要工业地区,滇藏铁路大理至丽江段也准备修建。公路有昆玉、昆石、昆曲、昆楚、楚大等高等级公路,还有国道108、213、214、320、326等,基本实现了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 112 澜沧江 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麓青海省杂多县,其最上源为扎曲,流经青海、西藏,于布衣附近 8 CN53 —1112ΠTK ISS N1006-3951 云南水力发电 Y UINNAN W ATER POWER 第20卷 第4期 Ξ收稿日期:2004-06-16  作者简介:杨杰锋(1942-),男,辽宁抚顺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河流水电规划及水电工程动能经济设计工作。

怒江水电基地

怒江水电基地 怒江中下游干流河段落差集中,水量大,淹没损失小,交通方便,施工条件好,地质条件良好,规划装机容量2132万千瓦,是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之一。与以前提出的十二大水电基地相比,其技术可开发容量居第六位,待开发的可开发容量居第二位。开发怒江干流中下游丰富的水能资源是我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是西部大开发、“两电东送”的需要。 怒江流域水力资源丰富,我国境内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共计46000MW,其中西藏26259.9MW、云南19740.1MW;干流总计36407.4MW,其中西藏19307.4MW、云南17100MW;支流共计9592.6MW,其中西藏6952.5MW、云南2640.1MW。怒江水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干流,理论蕴藏量占流域总量的80%左右。 怒江在西藏境内为上游河段,进入云南境内至六库为中游河段,六库以下至中缅国界为下游河段。怒江中下游径流丰沛而稳定、落差大、交通方便、开发条件好,是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条件较为优越的河段,是我国尚待开发的水电能源基地之一。 松塔水电站 松塔水电站位于滇、藏省(区)界上游约7千米的西藏自治区境内,是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的第一个梯级电站,也是怒江中下游梯级规划的龙头水库之一。电站安装6台单机容量为600MW的混流式水轮机组,总装机容量3600MW,保证出力751MW,多年平均发电量159.6亿kWh。电站厂房采用地下式,厂房所在位置上覆为花岗岩,岩体雄厚,稳定性好,厂房顶孔埋置最小300米,主厂房开挖尺寸为311米×28.5米×74.5米(长×宽×高)。 丙中洛水电站 丙中水电站位于滇、藏边界上游约1.3km的西藏境内,厂房位于下游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乡境内。电站拦河坝初拟采用混凝土重力坝。坝顶轴线长度211m,坝高54.5m。厂房采用地下式。电站装机4台,单机容量400MW。为一日调节水库。电站保证出力617MW,多年平均发电量83.4亿kW·h。 马吉水电站 马吉水电站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马吉乡李不虾村下游2km、古打河口下游附近。电站装机6台,单机容量700MW,总装机容量4200MW,水库正常蓄水位1570m,正常蓄水位相应库容46.96亿立方米,调节库容31.77亿立方米,库容系数7.93%,为一年调节水库。电站保证出力1547.5MW,多年平均发电量189.7亿kW·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