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的措施

浅析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的措施

浅析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的措施
浅析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的措施

浅析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的措施

曹斌

(陇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用户人数的不断增长,网络舆论监督已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监督力量。但是,基于网络舆论具有自由、匿名的特点,网络舆论所关注的问题比较敏感,言词比较尖锐。一方面,高效率的网络舆论监督对社会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许多恶意的、毫无道德底线的舆论言辞也让很多组织和个人避之不及。本文阐述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的现状,分析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网络舆论引导和监督的措施。

关键词:网络舆论引导规范公信力

Analysis of the network to guide and standardize the measures

of public opinion

Cao Bi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Longdong

University,Qingyang 745000,Gansu,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ique and network users increasing and ,public opinion in network supervisory has developed into an important monitoring force. However, based on the network free and anonymous characteristic, the public opinion in network concerns of the more and more acute and sensitive words.One hand , the efficient supervision of the network is good for promote the social development ; On the other hand, many other vicious, no moral public opinion in words make many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want to seek refug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s from the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and standards and analyses the problems ,so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perfect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and supervision.

Keywords :Public opinion in network ; guidance; standard; Credibility

一、网络舆论的含义和面临的基本问题

(一)网络舆论的含义

网络舆论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热点所表现出来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1。

(二)网络舆论面临的问题

1、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的无序性。基于网络媒体自身具有德开放性、匿名性、快捷性、互动性、虚拟性等特点,人们在网络上表达意见的时候,时间上更加方便,可以在自己需要的和方便的时候,随时发表意见参与形成舆论2。另外,从目前舆监督的内容管制来看,对网络舆论的政策最宽松。因为这些原因,形成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政府、各类组织、专家和各种有影响的名人都试图引导网络舆论,使之规范化,产生有利于己方的舆论倾向。于是,各种力量在互联网上开始博弈,各种观点和论调在互联网上聚合,上演一幕幕舆论大战。但因为种种原因,网络舆论的引导和规范不能取得预期的目的,反而形成了现在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的混乱和无序。

2、社会对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缺乏理性认知。网络对我国社会影响日渐广泛,深刻。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舆论在我国社会产生影响还不足10年。2003年,SARS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催化剂,在危机面前互联网开始释放前所未有的能量。同一年,轰动全国的“孙志刚案”引起全国民众的普遍关注,各大网站紧密追踪事件过程,最终事件得到合理解决。2007年,网络舆论的监督力量全面爆发。在2009年的“邓玉娇案”和“躲猫猫事件”中,网络在监督中都表现出新的特点。在这10年中,整个社会对网络的认知虽然日益进步,但仍然缺乏理性,进而影响到社会对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的认知,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网民缺乏正确认知理念。由于网民的基本素质本身较低,广大的网民对网络舆论的认知存在偏差。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虚假信息让和多人晕头转向,不分南北,产生了对网络的“信息疲劳”。对网络上的信息充耳不闻,引导和规范就失去了意义。

4、政府、组织团体缺乏正确的引导理念。近年来一些一些影响巨大的网络事件往往起因于一些看似无足轻重的网络消息,官方声音无法及时作证,民间的传播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引起人们的心理恐慌,引发群体性事件。从这一角度看,一些重大群体事件的发生根源不在网络,而在于政府部门或企业,组织的冷处理,不合理引导,甚至不作为。政府部门和企业组织一方面从自身形象为出发点,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控制网络舆论。尤其一些地方政府,由于公众对其公信力急剧下降,畏网络舆论如虎。于是打着“维稳”旗号,强行“封”“堵”“压”,把舆论空间缩到最小。“维稳”本省并没有错,而是对“维稳”简单粗暴的处理,甚至是对概念的偷梁换柱,才导致信息不对称,滋生了谣言的土壤,网络舆论演变成了社会压力。随之,群体性事件接连发生,后果不堪设想。一些地方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仍没有足够的理性认知。既没有看到其巨大的影响力,也没有良好的机制和方法来积极应对网络舆论。所以,仍需要对网络引导和规范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二、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的必要性

(一)保护公民的基本权益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知情权3。仅凭此一点,公民就有对政府行为更为了解的权利。以前,公众获得信息的途径方便程度远不如网络迅捷。时至今日,网络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媒体力量,网络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聚合平台。于是,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公民对政府行为的了解和认同。这是个是公信力逐渐累积的过程。其对政府的和民众都是有益的。如果引导有误,双方交流渠道不通畅,信息不对称,公众对政府失去信心,将造成对政府形象的巨大损害,对政府的公信力下降,将隐藏重大的社会危

机。在整个过程中,组织运行效率下降,社会运行成本上升,财政大量支出。最终受损的还是民众和政府双方。所以,对网络舆引导和规范是保护公民基本权益的策略之一。这是新时代、新时期所面临的新问题,不可不防。(二)保护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

网络媒体舆论监督是指公众领用互联网的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现象和事件、个人行为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和看法,进行褒贬与评价,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对现实社会起到监督,检查和评定的功效。据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1年1月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状况统计报告》,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这一庞大群体来自社会各阶级层,各行各业的普通公众。可以说,网络媒体将给舆论监督带来一场新的革命,正在依靠其高效灵活的方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社会监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媒体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广泛的代表性。互联网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言论自由的平台,话语权不在专属于政府。人人都可以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2、意愿的真实性。网络信息的传播没有像传统媒体那样进行严格的审核把关。因此,公众往往能在第一时间把握新闻触觉,用更快的速度表达他们的看法。在互联网上,网民的真实姓名和身份都是可以虚拟的,隐匿性很强。在这种自由宽松的条件下,网民进行信息发布时不再受到现实中的种种限制和顾忌,可以毫无拘束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诉求,进行各种交流,真实表现自我。

3、便捷的互动性。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受众被动选择相比,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网络传播的“平民化”使传播者较色定位由“把关人”转为信息提

供者,受众享有前所未有的参与权,是媒体的一部分,不再仅仅是接受者。受众同时也是传播者,网络交互性决定了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对某信息作出放应,甚至可以参与信息传播。对同一问题相互表达自己的见解、观点,展开讨论。

4、传播的快捷性。公众在传统媒体上发表言论往往要经过层层筛选和多过滤,甚至要严格审查把关,有的还要等待适当的时机,因而传播的时效性大打折扣。在网络上传播和更新信息迅速,可以按秒来计算计算。某地发生的事情可以很轻松的通过互联网在几秒的时间里图文并茂的发布到全国,全世界,其快捷性无法比拟。所有社会现象几乎皆可以在网上迅速展开。

因为网络媒体说具备的这些特点,使网络媒体同时具备传统媒体所具备的监督功能。它可以更全面地、有效地、迅速地形成舆论,监督整个社会。作用远非其他媒体所能企及。但是,这些特点的发挥必须依赖网络媒体形成的舆论是健康的、合理的、合法的,有利于引导网络舆论,规范网络,网络媒体的监督功能才能做到有利、有效。

(三)公众媒介素养的提升功能

网络媒体发布的信息涉及时下的热点、难点问题,反映民生民计,覆盖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一经网络传播,各种观点开始聚合。但是对美丑善恶的褒贬不一。一些心怀不轨、别有用心的人就利用网络发表不恰当或虚假的信息。然而,网民在接受这些观点的时候并没有非常理性、认真的思考。被动机不纯的人所左右,失去方向,对于真实、客观、公平、平衡的信息置之不理,最终形成“网络暴力”。在完全不知真相的情况下,侵犯了他人的权益,损害社会公德。显然,公众的媒介素养比较低,很难做到对各类信息理性甄别,很容易失去公正和客观。公众需要不断地提高媒介素养,面对网络媒体的各种信息要有正确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回应能力4。公众要学着在信息庞杂、虚假信息繁多的网络环境中接受媒介素养教育,提高辨伪能力。

三、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的主体

(一)政府

政府是社会力量最大的组织,其对社会的影响力无可比拟。政府具有其他任何组织和企业不具备的宣传力和影响力,政府掌握或有能力调动整个社

会中绝大多数的资源,拥有绝对的控制力。所以,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的过程中,政府是责无旁贷的主体。

(二)大型企业或组织

大型企业和组织对舆论的敏感程度非常高,它们承受舆论的能力远不及政府。有时候,不利的舆论甚至可以葬送真各个企业和组织。例如:2009年发生的“砒霜门”事件,对农夫山泉的影响极大,在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中损失近10亿元。但有赖于其对网络舆论的正确和迅速引导,最终转危为安。由此事件可以看到,组织和企业也有能力和需要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

(三)专家和影响广泛的名人

部分专家和名人对网路舆论也有很强的影响力。它们有时候代表着专业的识别能力,先进的理念。与多数媒体的观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冲击着公众的的视觉。公众对这些人言论极为敏感,关注度极高。

四、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一)世界各国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分析总结出网络舆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立法的保护。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立法手管理网络。从国外的网络立法情况看,其立法形成主要有两类:一是针对网络传播特性及其暴露的问题,直接立法规范网络传播活动,打击网络犯罪和网络侵犯。韩国、日本、新西兰等国都专门制定了网络法律法规,规范网络传播活动,如,韩国在1995年颁布《电信事业法》,提出对“危险通信信息”进行监管。2001年,再次颁布“不健康网站鉴定标准”和《互联网内容过滤法令》,确定信息过滤的合法性。二是虽然没有直接是定网络传媒法律法规,但是相关法律法规条令中做出特别规定,规范网络传播活动。新加坡把网络媒介视为电视媒介,用电视管理法法规规范传播活动。

(二)我国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网络法制建设。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网络传播迅速普及之际,国务院、公安部和邮电部就分别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方法》等重要法规把刚刚兴起的网络传播置于法规管理之中5。1997年以来,又陆续颁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行政法规。我国立法开始控制网络信息的无序和混乱局面,使网络信息传播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但是,我国网络法制位阶低、法条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已经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致使网络舆论环境恶化。

五、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的策略

(一)主体应该及时有效地掌握网络舆论情况

主体对网络舆论进行主动地、有针对性地、讲究方式地引导,已经越来越重要。这也是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的策略方法。人民日报社曾经指出,网络上政治,网络上有较量,网络从来不平静。社会上刮什么风,网络就下什么雨。主体完全可以主动地以身边的很多事情作为网络舆论引导性的主题6。比如,汶川地震3周年,正是网络的话题,当年抗震救灾的高尚伟大行动自会打动网民,锻炼品德,提升其雅致与情操,加深网民对政府、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及早掌握主动权的同时还必须有针对性。有针对性才能有活力和影响力,才能吸引人。在引导内容上,要针对网民的需求,针对对事实的歪曲,针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抨击,针对各种偏激的非理性言论,进行有利有节的疏导。此外,还要重视传同媒体的言论在网络舆论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它们是网络舆论议题形成外的重要来源,网民话题在很大程度上受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

(二)主体应注重建立网络舆论预警机制

对于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与规范,必须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

1、收集信息。网民常常会很关注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这些话题往往是网民关注的焦点。因此网络舆论能够对话题做出最快的反应,引起网民的关注并获得传统媒体的关注,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将事件推向风口浪尖。

2、信息的分析与预测。对收集的话题信息进行分析并预测,预测此次话题将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以便采取相应对措施。这样才能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第一时间做出正面的回应。由此来引导事态的发展方向。

3、信息的处理与应对。一个热点话题,民众会持续关注。网络监管部门应该把握好舆论的发展方向,如果舆论朝着过于负面的方向发展,可以通过报道的信息来冲淡负面的影响。事发单位则更应该重视事态的发展并积极应对,极力避免错误的行动而引发不良网络舆论导向。

(三)不断完善法律法规

法律上规定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有6种,信息举报制度、人民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协商对话制度、通过参加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是民主监督的权利,以及通过司法机关世界举报和提起诉讼7。网络属于新媒介,网民通过网络参与行使监督权,但是这种方法并没有直接给予相关的规定。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过网络媒介方式行使监督权应当被法律保障,并且正确规范。当然,相对的应当通过相应的法律来惩戒滥用网络监督权的行为。

结论:网络舆论引导与规范要以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中坚力量,以健全的法律保障,以健康的心智,媒介素养为承载。培养和建立起民众深厚的公信力,让民众有了归属感,网络舆论引导与规范才可以顺利进行。策略乃是“表象”,公信力是一个社会真正的“托盘”,不论主体是政治组织还是企业机构,拥有公信力才拥有真正的发言权,才能进入有效地引导规范渠道。真正的策略在台后,而非台前。强行的、生硬的推动策略,其结果就是失去引导和规范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建明,纪忠慧.舆论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4).

[2]陈江明,徐德龙.浅析网络舆论引导与规范[J]科技导向,2010年第32期.

[3]王璐璞.浅谈网络舆论监督[J]学科探讨.

[4]刘艳丽.试论网络舆论监督[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13卷第2期

[5]袁辉.试论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J].华章2011年第十六期

[6]许崇德主编.宪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

[7]罗春.网络舆论───新生的话语力量.[J]新闻世界2009(9)

舆情监测、报告、 引导及处置工作方案9

舆情应对机制工作方案 为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报告、研判和处置应对机制,及时了解掌握与开发区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舆情,实现舆情分类分级管理,逐步完善声誉管理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舆情监督的作用,推动开发区初中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好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快速反应、及时回复、强抓落实”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舆情工作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有序、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开发区初中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 以开放、积极的姿态,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导向正确的原则做好舆情工作。把舆情工作作为人民群众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改善辖区教育服务,增强学校管理能力的重要工作之一,主动、有效地防范声誉风险和应对声誉事件,避免负面舆情升级和损害开发区初中声誉。舆情监测要及时准确,要搜集调查传播源头和路径,掌握传播范围,对舆论态度、评论、诉求有全面充分的认识;舆情引导及处置要积极主动,正确有效,要将正面宣传、新闻调控、网评引导相结合,形成引导合力;舆情报告要报告及时、内容完整,将相关应对措施写入报告内容。舆情处置要及时有效,及时协调有关部门消除辖内发生的有害、危害类舆情,有效控制影响面。 二、任务及职责 (一)工作任务 1.分级负责。建立开发区初中舆情监测、报告、引导及处置工作(以下简称“舆

情工作”)网络,形成学校办公室、网络中心统一指挥并协调指导,学校、级部、班级三级机构分级负责的工作体系。学校办公室授权各年级级部、网络中心、各处室行使对其所在工作范围内的学生、家长、社会舆情工作职责。各年级级部、网络中心、各处室为舆情工作主体,在遵照开发区初中相关工作要求的基础上,按照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原则,对其所在工作范围内的学生、家长、社会的舆情工作全面承责,级部负责人为舆情工作第一责任人。各年级级部、网络中心、各处室为舆情工作的责任部门,要将任务分解落实,指定工作联络员,实行责任追究工作制。 2.合力联动。办公室、网络中心要与级部班级联动,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进行社会舆论监测与引导。负面舆情涉及的相关年级、处室要保持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商议,及早对舆情走向、影响范围做出判断,按照舆情分类报告路径及应对措施及时予以处置。积极落实开发区初中新闻宣传协作机制,与监管处室和办公室、网络中心、各级部班级保持联动,及时沟通工作情况,将其制定的阶段性新闻宣传要点和舆情关注要点纳入学校辖内新闻宣传计划和舆情监测内容。建立健全与新闻宣传部门的沟通机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合作,采取多种形式与新闻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争取新闻媒体及公众对开发区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3.把握方向。针对监测到的舆情,各级农村信用社机构应有健全的机制、良好的应对能力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明确思路,统一对外口径。 4.处置及时。各年级级部、各班级、网络中心、各处室应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专业优势,建立重大负面舆情快速反应机制,第一时间有效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站、信息简报等平台,正向引导和处置舆情。 (二)工作职责

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

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 与传统纸质媒体相比,网络具有全时、无界、互动的特点。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传播结构,信息单向流动变成了双向沟通。公民在网络上可以自主发表言论,反映利益诉求,网络成为社会舆论表达的一个重要窗口。随着公民政治素质的提高,人们参与政治的热情不断高涨,人们更多地通过网络媒介发表自身对某些社会现象、公共政策乃至突发事件的看法和意见。这使得政府能更为直接和便利地掌握社情民意,有利于做出更加贴近民意的公共决策,大大增强了决策的透明化、民主化、科学化。网络舆论还可以加强公众对政府官员的监督, 对于各级政府树立执政形象、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办事效率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网络的快速发展,给党和政府的新闻管理,特别是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能否处理好政府与网络媒体的关系,引导网络舆论和谐,进而增进党群和谐、干群和谐和社会和谐,将成为衡量各级地方政府及领导干部领导和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 媒体舆论要引导,引导谁?引导什么?媒体舆论要引导的是公众,引导公众的实质是引导和化解公众情绪。许多突发性事件本身不是危机,只有不能及时处理好,及时引导和化解群众的情绪,才会酿成危机。 地方政府要做好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首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积极作为,及时、适度调整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变被动为主动,立足于“疏”和“导”。综合运用政府行政管理、政府立法管理、技术手段控制、网络行业和用户自律等多种管理方式。 二积极建设主流媒体网站,强化舆论引导。加强新闻网站和政府网站建设,努力增强与公众互动的功能,增强政府与群众沟通。 三、创新政府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制度, 提高网络舆论应对能力。如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布制度等。通过网络即时、主动、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尽快澄清虚假信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要遵循“双进入”,危机处置小组和临时新闻中心。对公众的第一期待要亮明态度,第一处置要公正,第一时机不错失,第一情绪要化解。严格技术管控,防范有害舆论的传播扩散,打击网络犯罪。创建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搭建政府与公民沟通互动的平台。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齐镇中学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监控,提高其正面宣传功能,及时、准确的发布有关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促进 和保障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维护教育形象, 根据眉教体发【】号文件精神,制定我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 实施办法。 一、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曹茂君 成员:刘文轩汶磊田坤王震飞王华王哲宏邵军涛张利花,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王哲 宏为主任。 职责: 、对学校网络舆情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和处理与相关媒体 的事宜。 、根据事情发展,确定学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发言人。 、负责审定舆情处置预案,确定对外新闻发布具体事宜。 、收集、跟踪、分析、处理学校舆情并及时向校领导小组 汇报情况,采取措施,以澄清事实,引导舆论正面发展。 、学校网络舆情引导与监控管理监督由邵军涛、张利花 担任,主要负责网络信息安全与网络舆情监控工作。 、网络舆情监督员每天分早晨、中午、晚上上网三次收集 相关信息,主要浏览学校网站、眉县吧、校内外论坛、贴

吧、博客、群、虚拟社区等网站。对发现的有关学校的负 面舆情(失实报道、不良言论、错误信息、违法图片等),及时的进行分析、评估,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 报告,然后根据领导小组的处理意见对舆情进行举报或者 删除处理,重大舆情实行上报县局制,坚决防止舆情升级。 、做好有害信息备份,在国家有关机关依法查询时予以提 供。把有害信息以文本、页面或图片等电子格式保存,并分 类编号存储。 、做好有害信息的记录情况。包括:有害信息的网址、 主题、发布时间、发现时间、上报时间、处理结果等相关信息。 三、网络舆情的应对与控制 、快速反应明确态度 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对有关本单位的舆情,要及时 关注和重视,重大舆情要迅速上报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 导小组,第一时间表明态度,讲清事实,不得回避、敷衍问 题。 、正面回应提高效率 对于负面舆情,要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澄清事实,以正视听。 一般舆情,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要组织安排监督员,及时查清掌握舆情出处,通过跟帖回复、网络投诉、书面回 复等形式,对于舆情的失实之处进行澄清,及时快速的引导 舆情正面发展。 对于重大舆情,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要第一时间报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新闻提供了互动性的传播平台、灵活丰富的传播手段与传播载体,从而对舆论引导发挥了推动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媒体必须直面舆论引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舆论引导的策略做出探索,这对于提升网络新闻价值、净化网络舆论环境、推动社会和谐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 新媒体传播环境虽具有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但由于网络新闻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在舆论引导方面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网络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对新闻主管部门的控制力产生了削弱作用。在传统媒体环境下,新闻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对主流媒体的控制来掌握舆论引导的大方向,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个网络用户都能针对网络新闻发表自身的观点和看法,这些包含着不同立场、不同利益的观点与看法,都有可能引发舆论风波,这种不确定因素对新闻主管部门的控制力产生了削弱作用。 其次,网络新闻媒体呈现出媚俗化倾向。相对于具有即时性特点的微博、微信而言,网络发布平台在辟谣、舆论引导等方面表现出了滞后性,为了获得更多关注,部分网络媒体出现了媚俗化倾向,难以让正面的舆论引导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导致新闻质量与品位的降低,甚至会导致网络舆论的大环境走向低俗化。 最后,在新媒体环境下,一些网络媒体仍旧沿用灌输引导的方法,忽略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双向性与互动性特征,这会导致网络媒体公信力与吸引力的降低。因此,选择能够有助于受众接受的舆论引导方式、培养受众的舆论判断力才是新媒体环境下提升舆论引导成效的有效路径。 提升网络媒体舆论引导功能的策略 1. 新闻主管部门引导功能的强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引导成效的提升,离不开主管部门的督导,更离不开主管部门做出的宏观战略。因此,网络新闻主管部门应当发挥总揽全局的作用,通过构建民主的利益表达机制来引导网络舆论的发展。 首先,网络新闻主管部门应当发挥总揽全局的作用,强化对网络新闻的督导,从宏观层面制定引导战略,如如何让网络新闻在引导网络舆论的过程中实现群众心声与政府意识的统一,如何实现在遵循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提升网络舆论引导的成效等。 另外,网络新闻主管部门有必要通过议题设置、借助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络媒体,提升受众对热点问题的关注,引导受众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促使网络舆论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其次,网络新闻主管部门应当构建民主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在接受网络新闻内容的过程中,不同的利益主体会对新闻内容产生不同的看法,而由看法差异所引发的矛盾若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就可能导致恶性事件的产生。为此,我国网络新闻主管部门应当构建民主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为受众提供更多有效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从而让受众的负面情绪得以释放,,缓解社会矛盾。 2. 网络媒体舆论引导功能的强化 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价值观和舆论引导原则,直接决定着舆论的导向,这决定了网络媒体需要直面自身在网络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端正自身价值观、践行事实引导原则,强化自身的舆论引导功能。 首先,网络媒体需要端正自身的价值观,有必要站在平民视角看待问题,争取在强化新闻内容亲切感的同时被受众认可和接受,这一观点已逐渐成为网络媒体的共识。平民化视角与舆论引导并不冲突,网络媒体要关注度、要利润,同时也需要品质、要承担自身的舆论引导责任。 平民化视角与媚俗化不能划上等号,网络新闻也绝不能是低俗新闻。因此,网络媒体从业者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要有理性思维,不能以利益或个人好恶为依据开展新闻报道,特别是在社会热点、与社会矛盾有关的新闻报道中,应当对不同观点保持警惕和独立判断,避免在报道中产生偏见并对网络舆

网络舆论引导

浅议新兴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论引导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媒体,无线通讯等新兴媒体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当前媒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特别是中青年群体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舆论也更容易形成,如何在新形势下,掌握新兴媒体的传播规律,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兴媒体发展到今天,由于它传播的平等开放性,使以往只有权势阶层和知识精英拥有话语权,今天的普通公众包括弱势群体、边缘群体也拥有了。大家的言论自由得到空前的展现,任何人只要进入网络就可以畅所欲言,不论是国内重大事件,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进而对我们的政府或者是社会组织和个人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当然也正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削弱了网上言论发表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许多虚假信息,负面舆论肆意传播,这对我们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因此如何因势利导,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个严肃的课题和挑战。 二、新兴媒体传播的规律和特点 1、传播主体多元化,个人和社会组织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空前提升。

在传统媒体统领舆论市场的时代,舆论的主体较为单一,普通民众并没有真正的话语权。对此苏格兰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这样说道:“世界历史只不过是伟人的自传。”他认为,少数英雄、权力人士和名人塑造了我们的集体命运。但是这一理论因为网络而得以改变。传统媒体从上到下信息传播方式已经不适应今天日益公平的对话格局,取而代之的是双向互动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这种平等的对话模式才使的普通民众也享有了充分的话语权,今天很多舆论的声音都是自下而上来自于我们的草根网民。从杨达才到雷政富,从杭州飙车案到深圳飙车案,29岁县长到杜泽勇,等等这样的一些网络事件,我们可以感受到,5亿多网民每一点唾沫星,都可以是澎湃巨浪;每一声轻轻的叹息,就可以是慷慨悲歌;每一次不经意的鼠标轻击,就可以是一次空前的围观事件。有人形象地将这个时代称之为“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互联网和通讯网既是一种传播方式,也是一种彻底改变民主进程的工具。这种媒体的互动性鼓励更多的公民参与公众舆论表达、政府治理和决策。 传统媒体不再是新闻发布的唯一渠道,个人和团体都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无线通讯网络,通过贴文、博客、播客、微博、手机短信等形式发布信息、形成舆论甚至进行动员组织。每个人都可以借助网络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成为网络舆论的主体。而网络主体的广泛分布也导致了它构成的复杂性,除了普通的网民,还有在其中发挥强势导向作用的网络意见领袖,另外还包括门户网站等网络媒介组织。这些都是我们说到的网络传播主体。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有效净化网络环境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有效净化网络环境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传媒技术迅速发展并广泛普及,特别是网络论坛、新闻跟帖、博客播客、聊天评论等网络平台很容易使一些非主流舆论发酵催化,形成舆论热点。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成为摆在宣传文化系统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让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网络舆论的特性 (一)网络舆论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网络媒体是一种个性化的传播工具,网民在网络上有较为宽泛的话语权,能够随意地发表观点,表达看法。高度自由的网络舆论不时地催化产生突发网络舆论事件。 (二)网络舆论具有较强的扩散性和影响力。 因网络开放性强,网络舆论的扩散速度快、影响力大。可以由境内网站向境外网站扩散,还可以由网络媒体向传统媒体扩散。网络舆论强大的扩散性,使得一条普通的消息可能被迅速放大,引发社会大众的关注,甚至引发一场舆论哗变。 (三)网络舆论的负面信息较易受人关注。

网络舆论的整体形势好的,特别是各级主流媒体通过各种形式宣扬倡导真善美和社会的进步,但受当前社会国际国内形势复杂性的影响的影响,人们对负面舆论的关注成度甚而超过了正面舆论,特别是网络权力腐败、野蛮执法、暴力案件、不法行商等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丑恶现象更易引起网民的兴趣和关注,多数情况下,网民会情绪性非理性化,很多时候对问题的探讨往往演变为谩骂和损人,甚至是极端的人身污蔑与攻击,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二、当前网络舆论引导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民意表达负荷过重加大了网络舆论引导难度。 在常规渠道不能完全满足民意表达需求情况下,各方面的意见意愿表达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涌向互联网,致使我国的网络承载了过多的民意表达、情绪宣泄功能。发达国家网民主要把网络作为实用工具,而我国网民则将网络视为重要的舆论平台。尽管西方总是攻击我国的网络管理,但事实上我国的网络舆论发达程度在全世界是很少见的。在我国,网络已日益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舆论传播的集散地、舆论交锋的主阵地。在客观上给我国网络舆论引导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大大增加了网络舆论引导的难度。 (二)政府公信力不足及在网络的“弱势”加大了网络舆论引导难度。 网络既是虚拟的社会,同时也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近年

浅析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的措施

浅析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的措施 曹斌 (陇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用户人数的不断增长,网络舆论监督已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监督力量。但是,基于网络舆论具有自由、匿名的特点,网络舆论所关注的问题比较敏感,言词比较尖锐。一方面,高效率的网络舆论监督对社会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许多恶意的、毫无道德底线的舆论言辞也让很多组织和个人避之不及。本文阐述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的现状,分析网络舆论引导和规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网络舆论引导和监督的措施。 关键词:网络舆论引导规范公信力 Analysis of the network to guide and standardize the measures of public opinion Cao Bi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Longdong University,Qingyang 745000,Gansu,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ique and network users increasing and ,public opinion in network supervisory has developed into an important monitoring force. However, based on the network free and anonymous characteristic, the public opinion in network concerns of the more and more acute and sensitive words.One hand , the efficient supervision of the network is good for promote the social development ; On the other hand, many other vicious, no moral public opinion in words make many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want to seek refug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s from the network of public

网络舆论引导协调联动机制的构建

网络舆论引导协调联动机制的构建随着公民政治素质的提高,人们参与政治的热情不断高涨,人们更多地通过网络媒介发表自身对某些社会现象、公共政策乃至突发事件的看法和意见。这使得政府能更为直接和便利地掌握社情民意,有利于做出更加贴近民意的公共决策,大大增强了决策的透明化、民主化、科学化。网络舆论还可以加强公众对政府官员的监督,对于各级政府树立执政形象、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办事效率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网络的快速发展,给党和政府的新闻管理,特别是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能否处理好政府与网络媒体的关系,引导网络舆论和谐,进而增进党群和谐、干群和谐和社会和谐,将成为衡量各级地方政府及领导干部领导和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 创新网络舆论引导的治理结构 首先,政府一方面要扶持主流舆论网站的建设,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贯彻“突出重点、办出特色、形成合力”的原则,以建立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网站,使之在网络舆论中充当“领头羊”的角色,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坚决克服多家齐头并管的局面,多头管理只会造成部门间互相推诿、职责不明确、责任不落实的尴尬和被动局面。 其次,网络媒体是网络舆论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党和政府对网络舆论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指导性意见都要通过网络媒体才能起作用,他们的态度和责任感与网络舆论的引导有直接的关系。 最后,特别是我国未实行网络实名制,政府对人的管理要实现“从虚拟到现实”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引导网民自发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操守,特别要发挥中国互联网协会的管理作用,要继续加强组织、协调工作,进一步完善行业自律规范,为会员需要服务,为行业发展服务,为政府决策服务,为我国的互联网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健全网络事件的处理机制 首先,健全网络舆情常态预警机制。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苗头要及时反馈,做好预警防范。一方面,建立信息报送工作制。我网络舆情中心设立了舆情信息监看与报送小组,每

网络舆情处置方案

网络舆情处置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网络舆情处置方案为了做好舆情监测和处置工作,医院各科室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管理,加强舆论阵地意识,强化组织领导,坚持科室主任负责,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明确责任、标准和考核。对涉及本科室舆情要及时处置,有效抑制负面新闻炒作和蔓延扩大。要完善记录,在日常网络舆情监测处置过程中,坚持“落地有声、工作有形、结果有痕”原则,建立完善工作日志、工作记录、处理意见等材料相关档案。 1.舆情监测和研判分级。 (1)制定预案。各科室要结合实际,针对各种类型的网络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预案,做到有所准备,从容应对。 (2)舆情监测。各科室要设网络舆论信息管理员开展网情监测工作,对涉及我院的负面新闻或领导干部信息,短期内可能形成网上舆论热点的,要在第一时间展开全网搜索和动态监测。对于重点信息源要每日进行排查、监测,包括:(1)中央新闻单位网络媒介。如: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人民网等;(2)省、市级、有较大影响的行业类、都市传统媒体及其网站和重点商业门户网站。如:河南传媒网、河南新闻网、豫西频道网、洛阳新闻网(3)重点论坛、微博、微信。如:新浪、腾讯、搜狐、网易、洛阳信息港、洛阳城市、等论坛或微博、微信平

台,官方认证的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媒体、记者、官员、学者、社会名人微博和影响力大的非认证微博、微信等。如:“孟津发布”、微信平台等。 (3)研判分析。一般按照舆情事件的紧急程度、发展速度、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涉事群体规模大小、矛盾冲突激烈程度等,将舆情分为一般、重大两个等级。 一般网络舆情事件:个案性负面信息、河南本地媒体的批评性报道,群众关注度不高,评论和转载量较少的;针对我院工作人员的投诉举报相关网络信息;负面信息在小型论坛、个人微博、个人微信有少量传播和扩散的。 重大网络舆情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群体性突发事件、医患暴力冲突、涉事群体较大波及卫生行业的其他突发事件;负面信息在短时间内增长迅速,转载、转发、评论数量大,占据各大网站主要版面或重要位置,不断扩散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进行连续性报道或设置专栏的卫生负面信息;我院不实负面信息,有偏激评论,且传播面广的。 2.舆情报送。 各科室网络舆论信息管理员对本单位重大会议、活动、举措及突发事件、医患纠纷、医患冲突等可能引发舆情爆发、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要在第一时间报院领导小组办公室。 各科室监测的一般舆情必须及时上报,供研判分析,交流意见,商讨措施,应对处置。遇重大、突发网络舆情事件要在1小时

当前网络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482454102.html, 当前网络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伍一帆 来源:《声屏世界》2017年第12期 摘要:在当前的舆论生态中,传统主流媒体是舆论的主要引领者,互联网是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而网络舆论出现了不确定性、引导能力弱、价值媚俗等问题,需要网络舆论引导者建立预警机制实现精准引导,双向交流实现正面引导,多种视角实现贴近引导,遏制谣言实现及时引导,端正价值观实现理性引导。 关键词:网络舆论引导问题对策 舆论是公民在某时间与地点,对某行为公开表达的内容,基本趋于一致的信念、意见和态度的总和。①它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既可以约束个人或群体的行为,同样也可以鼓励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新闻媒体之所以在社会生态中地位重要,就因为新闻和信息传播是形成舆论的基础,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当前的媒体舆论生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多,传播主体越来越多样,舆论生态也越来越复杂。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舆论生态呈现哪些特征? 一、传统主流媒体是舆论的主要引领者。我国的传统主流媒体是指现有的党报、党台、党刊和国家通讯社等。这些媒体肩负着“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职责和使命,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和喉舌,是舆论引导的主力军。这些媒体有着成熟的舆论信息发布机制,形成了完善的舆论信息发布渠道,具备健全的舆论信息发布把关体系,能够保障正确的舆论方向,具有高度的公信力、权威性。这些媒体有专业的新闻内容生产者,他们发布的舆论信息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手段多样、可信度高。职责所在、机制保障、人才聚集是传统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上的天然优势。在舆情迷雾中,能开风气之先河,在舆论纷争中,能一锤定音。如广播电视媒体有声音、有图像、有现场,其发布的信息具有不可辩驳的真实性、可证性,是舆论引导的最有力工具。 二、互联网是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当今时代,以互联网为基础、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迅猛,是反映社会舆论、推动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现在的舆论热点多由新媒体发起,然后是传统媒体跟进,最后由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合力呈现巨大的舆论影响力。新媒体的舆论呈现出传统媒体不同的特点。一是传统媒体信息的汇集。早期的腾讯、新浪、百度等新媒体都是把传统媒体发布的新闻汇集在一起供用户点击,现在这些新媒体上传统媒体的内容还占有很重的分量。二是个体经历的零散表述。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微博、微信、QQ、MSN 成为个人发布信息的主体,他们发布的信息更多的只是一种个体经历的片段式、碎片化、浅显

涉警舆情处置预案

公安机关涉警舆情处置预案 为进一步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化解和处置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快速妥善处置涉检网络舆情,结合本局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应对、早处置涉警网络舆情,即日起成立涉警网络舆情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新闻宣传的副政委担任,各科所队负责人为成员,舆情导控员和网络评论员为信息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网安大队,负责舆情汇总、分析和报告,各科室舆情导控员负责本科所队室负责办理的案件舆情的评估、预警、网络搜索和舆情汇报。 二、开展涉警舆情风险评估 对办理的行政审批和各类案件全部纳入风险评估体系,经办人员在办理每起案件和行政审批事项的同时,对经办的案事件是否存在可能带来办案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涉警上访、矛盾激化、网络舆情等不稳定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对达到一定风险等级的事件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置措施。重点对可能引发涉警上访、激发社会矛盾等风险进行评估;对重大敏感案事件、涉众型案事件,社会关注的案事件,要重点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对不同环节的重点案事件给予关注。 三、建立舆情预警、监测研判机制 对于重大决策部署的出台、重大敏感案事件的办理、可能引起境内外关注的突发涉警舆情案事件,应事先认真研究可能引发炒作的社会影响,预先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制定应对媒体炒作的宣传预案和对外宣传口径,增强舆论引导工作的预见性。信息员要加强网上巡查,及时、全面地收集涉警信息,围绕各种倾向性、苗头性、聚集性的舆情信息,密切跟踪发展变化,预测走向趋势,提出应对措施。 四、发挥公安宣传的整体效应

健全写稿、审稿、投稿、网评、与媒体记者联系机制,构建公安新闻宣传工作一盘棋格局。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网络、影视等多种传播媒体,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协调调动新闻媒体力量,上下联动,内外互动,形成合力,及时、准确、全面地宣传公安队伍新风貌、公安工作新业绩和公安改革新措施,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营造有利于公安事业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 五、确立责任追究机制 明确舆情应对和引导的每一个阶段的责任人和相关责任,将舆情处置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全面推行责任追究和倒查制度。

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特征及引导策略

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特征及引导策略 [摘要] 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特征主要是舆论主题相对集中、舆论内容更易从众、舆论性格标新张扬、舆论取向总体积极健康、舆论态度轻松诙谐;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要以网下引导为主渠道,以网站建设为着重点,技术、法律手段双管齐下。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早期,只不过是少量电脑的互联而已,在人们看来,网络不过是现实社会的一种技术手段和新兴媒体。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区别于现实社会的特征日益明显,功能日益凸显,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强大。之所以互联网对现实社会具有强大影响力,不仅仅因为互联网能够显著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还因为互联网能够改变舆情、舆论的特质并促使舆情、舆论相互转化从而放大社会舆论。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任何事件都有可能在网上形成舆论,任何机构、部门以及公众人物都无法忽视由互联网“合成与发酵”的舆论,无法忽视其可能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和客观效应。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止2010年底,我国4.57亿网民中在校学生的比例已经上升到30.6%,大学生网民大约占到所有在校学生网民的两成。大学生网民不但数量巨大,而且特点突出,网络使用频繁,他们已经成为生产和传播网络舆论的重要力量。今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

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因而,认真分析、判断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特征,主动、积极、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基本特征 大学生网络参与可以区分为两个空间:一是校园网络空间,指本校及全国性的以大学、大学生为主题或与之相关的各类网络空间,如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教育信息网、教育部官方网站以及校园bbs、同学qq群等。另一是公共网络空间,也就是所有网民共同参与的网络空间。本文只讨论大学生参与校园网络时舆论的基本特征。1.舆论主题相对集中。大学生网民是所有网民群体中相似度最高的群体之一,他们不但“职业”相同,而且年龄、经历、受教育程度、知识结构、生长年代、社会化程度等极为相似。正因为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所以,大学生的所思所想也比较接近。他们关注的、熟悉的问题是以大学、教育、教学等为主线。比如,校园突发事件、热点问题、学术争鸣、服务质量、利益焦点,以及大学的政策调整、兄弟院校的改革举措、典型人物事迹等,与公共网络空间五色杂陈、应有尽有的舆论主题相比,校园网络空间大学生的舆论主题相对集中。[1] 2.舆论内容更易从众。与其他网民群体相比,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内容更易从众。首先,大学生网民普遍认可自身群体的相似性,他们希望并主动与群体保持一致,对于热点事物,自发地形成“共同语言”、“共同态度”,这是从众的根本原因。其次,大学生网民同

媒体舆论引导平台系统建设方案V

2014年5月

目录 1系统建设目标 (2) 2建设方案 (2) 2.1软件框架 (2) 2.1.1软件功能框架 (2) 2.1.2软件技术框架 (3) 2.2硬件框架 (6) 3总体设计 (6) 3.1微博舆论引导 (6) 3.2门户网站舆论引导 (6) 3.3任务调度 (7) 3.4IP代理管理 (7) 3.5ID账号管理 (7) 3.6语料库管理 (7) 3.7验证码智能识别 (7) 3.8系统管理 (8) 4系统运维 (8) 5系统硬件配置 (8) 6系统软件配置 (8) 7运维服务 (9) 8总体预算 (9)

1系统建设目标 通过后台建立的统一的ID(马甲)库,推广人员进入后台发布需要推广的连接信息,系统后台自动选择马甲库实现此连接信息的自动转发、评论回复,从而达到推广自动化,舆情控制的目的。 本平台对以下舆论平台进行引导: 社交平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的转发和评论; 新闻平台:新浪、新浪四川、腾讯、腾讯大成新闻评论顶贴和跟贴。 2建设方案 2.1软件框架 2.1.1软件功能框架

数据层:数据层负责整个平台的数据存储管理,本平台采用云存储(HDFS)架构,具有稳定性高、成本低的优点; 处理层:处理层负责整个系统的动作执行和数据转换,以及与其他外部系统的接口处理。 应用层:应用层是使用者与系统的交互界面,负责系统业务处理逻辑的实现。 2.1.2软件技术框架 本系统的软件技术框架将采用成熟的MVC模式,采用采用J2EE 体系,B/S 模式实现。 MVC模式介绍 MVC模式(Model-View-Controller)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软件架构模式,把软件系统分为三个基本部分: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 MVC模式的目的是实现一种动态的程序设计,使后续对程序的修改和扩展简化,并且使程序某一部分的重复利用成为可能。除此之外,此模式通过对复杂度的简化,使程序结构更加直观。软件系统通过对自身基本部份分离的同时也赋予了各个基本部分应有的功能。专业人员可以通过自身的专长分组。 M:模型(Model)“数据模型”(Model)用于封装与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相关的数据以及对数据的处理方法。“模型”有对数据直接访问的权力,例如对数据库的访问。“模型”不依赖“视图”和“控制器”,也就是说,模型不关心它会被如何显示或是如何被操作。但是模型中数据的变化一般会通过一种刷新机制被公布。为了实现这种机制,那些用于监视此模型的视图必须事先在此模型上注册,从而,视图可以了解在数据模型上发生的改变。

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网络舆论引导工作

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新闻学 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网络舆论引导工作 韩玄 【摘要】在新的形势下,网络舆论引导越来越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认识上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的导向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对人们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从网络舆论的定义、网络舆论特征和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措施三个方面来对网络舆论引导进行探究。 关键词网络舆论引导信息传播 二十一世纪,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也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普及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广大民众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使社会的舆论环境变得复杂化、多元化和多样化,对于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和冲击是不容忽视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是需要我们解决的一个现实性问题。 一、网络舆论的特征 网络舆论指网民关于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所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于社会发展和事态的进程会产生一定的影响。① 截止到2014 年底,我国的网民总数已经达到了近6.4 亿,越来越多的公民喜欢通过互联网来浏览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网络上的的信息和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力也越来越明显,当我们认真观察分析现在的网络舆论,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特征。 1

1、内容的鱼目混杂性 当下的自媒体时代,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有话语权”的时代。互联网它自身的包容性和自由程度让每一名使用者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传播信息的数量上和公民能够接受信息的数量上占有了绝对的优势,但是数量的增多必然会导致信息内容的鱼目混杂,对同一事件网络上的不同说法,会让接受信息的受众不知道谁真谁假,而当这些信息经过大众的二次传播甚至多次传播后,舆论就这样慢慢形成了。 例如2014 年3 月的马航失联事件,当媒体报道出马航失联的这一消息后,网上很快便众说纷纭。有的说飞机失联仅仅是一次意外事件,有的则认为是被导弹击落,是一场别有用心的阴谋,有的则认为是被恐怖分子劫机,飞机早已在其他国家迫降。这种“人多嘴杂”的结果形成了比传统媒介更加多的信息碎片,也带来了更多信息的失实和扭曲。 2、传播的迅速性和快捷性 由于互联网的诞生,它的传播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对于网上所报道的事件,网民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发帖或者跟帖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将其迅速传播给其他受众。这种传播方式相比较于传统的报纸、广播等媒介而言,其传播速度是大大提高了,但是对信息缺乏进一步的核实和思考。例如像微博、QQ 以及近几年来很火的微信朋友圈等,只要在社交平台中发布一条信息或者一种言论,所发出的信息或者言论在发布后就能够很快地扩散开来,并可以实时地与受众进行互动,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以新浪微博为例,著名的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曾在自己的微博中发布“年轻人最应该读的10 本书”,这一条微博在发布后的半个小时里就被转发超

领导干部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策略浅析

第12卷第2期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2,No.2 2010年4月J.of Wuhan U ni.of Sci.&Tech.(Social Science Edition )Apr.2010 收稿日期:2010201214 作者简介:童文胜(19682),男,湖北蕲春人,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社会保障学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领导干部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策略浅析 童文胜1 夏伦明2 张 丹1 (1.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华中科技大学学校办公室,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事物,是一把高悬于众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广大领导干部面对网络媒体,急需端正价值取向,转变观念意识,加强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党和政府要像建构、管理传统媒体那样促进网络媒体管理体系和网络秩序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关键词:新媒体;现代传媒;舆论导向;领导干部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3699(2010)022******* 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诞生了一个新的时代———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的运用与发展使社情、民意有了更广泛和自由的表达平台,在搞好舆论监督和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公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新范式。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变化了的执政环境,努力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确保社会稳定,已成为当今领导干部必须面对的新课题。领导干部不仅要认知网络媒体,更要学会用好和管理好网络媒体。 一、认知网络媒体:一把高悬于众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媒体、新事物,具有开放性、交互性、时效性、虚拟性、自由性、全球性、共享性和难以辨认性等特征。它的异军突起日益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和发布信息的方式,推进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进程,使得我国公民在民权、民意等方面的表达较之任何历史时期都更加广泛和自由。然而与此同时,网络新闻中假新闻频现,谣言诽谤泛滥,极端言论肆意,不仅冲击着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也使网络媒体的可信度受到了挑战,同时也加大了政府对社会舆论和社会稳定的管控难度。 (一)网络媒体推动了政治民主和廉政建设 从执政党的角度来讲,通过网络媒体宣传,可以有效地贯彻实施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营造和 引导积极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强化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通过网络媒体监督,可以规范各级领导干部的行为,增强执政党拒腐防变能力;通过网络媒体资源,可以广泛汇集社情民意,了解民生民情,推动民主政治和科学发展。从公民的角度而言,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无论对于政党国家,还是对于公民社会,公民参与都是实现法治的必要条件。网络媒体作为新媒体以其平等性、即时性和极强的互动性等特性,渗透到社会生活、文化和政治领域,最大程度地鼓励和保证了公民的参与,进而对政治参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互联网为政治参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能够激发民众政治参与的热情,提高民众政治参与的能力,拓宽民众政治参与的渠道,继而提升政治参与的数量和质量, 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1] 。 (二)网络媒体影响了舆论导向和社会稳定 网络新闻经常以自办新闻、自“扒”新闻等方式进行炒作,以求引起公众注意和社会的强烈反应。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出于政治目的或者其他不可告人的原因,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快捷性和无国界等特点肆意编造虚假新闻,煽动是非不明的群众制造社会混乱,如2008年发生的贵州瓮安“6?28”、云南孟连“7?19”群体性事件和2009年湖北石首“6?17”群体性事件等。这些群体性事件之所以发生,其深层原因是干部远离群众,不关心、不了解、不重视普通群众的利益和诉求,但使事态扩大的最重要根源还是网络媒

网络舆论的引导“策”()

网络舆论的引导“策” 胡锦涛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是一个重要的渠道?、?互联网已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新平台?。网络舆论成为了解人们心声重要渠道,成为新型、强势媒体,提高网上舆论引导水平,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把网络建设成奋发进取的精神家园、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论引导监管机制逐步完善。 首先,我市设立了专门的网络宣传与舆论管理机构——网络宣传管理科室,对网络宣传与舆论进行监管与引导,并建立互联网管理制度,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推进互联网管理工作,从而形成网管合力。其次,着力加强对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网络舆论引导,就如何积极应对网民质疑、如何进行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等工作作出规范。第三,积极引导属地网站主动配合网络舆论监管,与宣传、公安、电信等关单位和衡水政府网、衡水新闻网、衡水在线、衡水信息港等重点网站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传达关于互联网宣传管理的精神和近期需引起高度重视的敏感热点,了解和掌握各网站运行的情况,征求各网站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提高互联网宣传管理的效果。 二、网络舆论引导监察力度不断加强。 对全市属地网站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包括论坛、政府部门、学校、企业等共5977家各类网站在内的属地网站数据库,这为全面监测衡水网络舆论打下了良好基础。网络科工作人员每日通过舆情监看系统监看网络信息(日平均量约4万条),特别是对河北吧、衡水吧及衡水各县市区吧进行重

点监看,及时记录、引导和删除网上出现的不良言论,并实行重大节庆和法定节假日期间网络监察值班制度,以确保监看工作连续进行、不留缺口。我们还组建起一支覆盖全市各县市区重点部门的千人网络评论员队伍,采取?网上来,网上去?的方式,组织他们及时发帖、跟帖和举报投诉,对网上出现的不良言论进行引导,营造出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 三、网络舆论引导阵地建设卓有成效。 我们依托新建成的长城网、衡水新闻网汇集正面信息资源,初步形成了本地最具权威的网络信息发布渠道,并通过网上议题设臵,全力做好?祖国六十年华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在基层?等网上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活动,从而有效地引领了健康向上的社会舆论。 四、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建设表现不俗。 我们充分认识到队伍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工作能否落到实处、抓出成效的重要因素,因此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建设。08年6月,我们建立起一支拥有100人的网评队伍,希望网评员能在隐蔽的环境中发言发稿,成为?觉悟高、认识深刻、发言有引领性?的?网民之友?,做好网络宣传和引导工作。后又按照省里要求,对原有队伍进行了调整和充实,一部分是市直网评员,计100人,由市委宣传部管理,另一部分是各县市区网评员队伍,总共有600多人,再加上我们从社会上招聘的喜欢网络,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和文字写作能力、沟通能力的网友,网评员队伍近千人,形成了较为强大的舆论引导主体。人才引进后,着力培训,强化队伍建设,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培训计划,按照提升技术、挖掘潜能的要求,实行定期研修、系列考核,不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