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豫西地坑院民居修缮改造探究

豫西地坑院民居修缮改造探究

豫西地坑院民居修缮改造探究

韩文翔; 祝丹晴; 常利武

【期刊名称】《《中原工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9(030)005

【总页数】5页(P48-52)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 地坑院; 建筑改造; 可视化分析

【作者】韩文翔; 祝丹晴; 常利武

【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7; 上海联创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1.93

窑洞作为民居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穴居,距今已有约4 000年的历史。地坑院是在平地上挖凿的窑洞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我国豫西、晋南、陇西等地,由于其具有四季恒温、隔热隔音、生态节能、牢固性强等优点而深受当地人们的青睐。2011年,地坑院被评为中国五大神秘古村落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地坑院已无法满足人们现代化生活模式的要求,居民纷纷“弃窑建房”[1]。窑洞由于无人居住而被废弃或仅做储藏之用,时日一长,很多坑院坍塌、损毁,甚至被填埋。这一极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形式正面临着消失的困境。如不及时进行保护与再利用,不但传统的建造工艺和技术无法得到传承,其悠

久的历史文化及建筑形态也将会消失。如何在维持地坑院原真性的前提下进行宜居性改造,是当前地坑院保护与再利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豫西陕县庙上村地坑院民居为例,针对其通风、采光和安全性等问题提出改造方案,并在其上设计现代主义住宅,不仅能满足居住者舒适度的需求,而且使地坑院这种特色民居得到保护。运用Sketchup建模与Ecotect环境分析软件相结合的方式对改造方案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探究了改造方案的合理性。

1 豫西地坑院存在的问题

地坑院作为居住建筑虽独具优势,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通风不畅、采光不好、占地多、交通不方便、卫生条件差、安全性低等[2]。使用功能上,由于空间限制性大,因此平面布局不够灵活,功能分区相对简单,各个房间之间的联系性差等。大部分地坑院现状如图1所示,外墙为整体夯筑,门脸较小(见图1(a));内部窑洞潮湿阴暗(见图1(b)和(c));随着年代的推移,建筑多年久失修(见如图1(d)),满足不了居民对居住舒适度日益提高的需求。

1.1 通风问题

地坑院单面开窗,窑内通风设施较差,空气流通不畅。虽然有些地坑院根据实际情况在洞前或洞底开设有排气道及通风百叶,但对于大体量的地坑院来说,这种排气设施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通风问题。

1.2 采光问题

原始的地坑院坑的四周全是房间,占地面积较大,坐南朝北的屋子在一天中光照最少。在豫西窑洞的分布区内,多数窑洞存在采光不足的问题[3]。受以往施工技术所限,传统窑洞的窑门和窑面为整体砌筑,窑口封闭到内部,虽然门上有亮窗,边上有坑窗,但窑洞进深较大、采光窗位置较低,使得采光面积较小,窗地面积比不足,不能满足居住者日照采光的需求。

(a) (b)

(c) (d)图1 地坑院现状图

1.3 安全问题

由于坑内地面和周边地面高差较大,因此地面上需要设置围栏以防止人畜跌落。地坑院的四周砌有30~40 cm高的拦马墙,但是其高度远远达不到安全标准的要求;且要到达坑内地面需经过较长的甬道,甬道多年久失修,地面坑洼不平,甬道上门洞也随时有坍塌的危险,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 豫西陕县庙上村地坑院民居修缮改造方案

目前在豫西地坑院民居改造方面,国内专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4-5]。本文在文献[6]的基础上,设计了地坑院的改造方案,并利用Sketchup建模软件和Ecotect

环境分析软件对改造方案的合理性进行验证。

设计改造方案为:每户上下两层庭院,地下建筑是3个窑脸的房间住宅,地上建

筑为两户联立式的房子,如图2所示。居住者可以根据喜好选择居住在地上或者

地下。新旧建筑相辅相成,发挥各自的优势,不仅保护了当地历史悠久的建筑遗产,而且可满足居民的现代化居住需求。

图2 建筑改造方案图

2.1 采光改造

改造方案分地下窑洞部分和地上新建房屋部分,地坑院窑洞和地坑院上的房间都采取坐北朝南,以保证一天当中能获取足够多的日照时数,并且能充分利用到地坑院上面的空间。

对现有地坑院窑洞进行采光改造的主要方法是运用现代梁柱结构加大窑脸开窗面积。图3为窑洞改造整体效果图,图4是窑洞立面放大图,其中1号窑脸为改造前开

窗形式,2号和3号窑脸为改造后开窗形式。

1号窑门脸为原始开窗形式,由于以往建筑没有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因此窑脸需整体砌筑,开窗面积小,采光得不到满足。2号窑、3号窑运用当代的建筑技术采

用过梁的形式扩大窑脸面积,使室内的采光率和照度增大。基于软件在模拟分析中的优势[7],本文采用Ecotect软件进行了模拟分析,原始1号窑洞和改造后2号窑洞、3号窑洞照度的分析模拟结果如图5所示。

图3 窑洞效果图

图4 窑洞立面放大图

(a) 窑洞轴测图

(b) 窑洞平面图

图5 窑洞采光系数与照度分析图

从图5(b)可以看出,1号窑采光区域为暗色,其采光系数和照度均较小。2号窑、3号窑图示亮色明显增大,房间主要空间的采光系数和照度均明显改善,表明用现代的施工技术对窑脸进行改造,可使窑洞内部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照射,满足舒适度的要求。

2.2 通风改造

地坑院通风主要靠门洞,由于门洞位于地面以下,因此效果不佳。再加上地面以下潮气较大、空气不流通对室内居住环境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对窑洞进行通风改造是改善居住条件的关键环节。具体的改造方案为:对2号窑进行了吊顶的设计,吊顶直通窑洞正脸,窑洞的顶部设置风帽连通吊顶空间,形成通风回路,改造后通风效果如图6所示。夏季地面温度高(即风帽顶部温度高),窑洞内部温度低,会形成风帽处加热的现象即烟囱效应,使得窑洞内空气能够流通,增加室内舒适度。3号窑洞不仅在屋顶上设置风帽通风,并且在窑脸接近地面处开洞,即在门的两边开通风口,使得房间地面处也能产生通风效果,以满足室内通风要求。

图6 2号窑洞通风示意图

2.3 安全性改造

地坑院周围围墙较低,夜晚不易察觉,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据村民介绍,之前曾

有拖拉机夜间直接开进院里的情况。为消除类似实全隐患,需在院周围把围墙加高[8],与地上建筑合围形成院落。围墙的材料可选取当地常见的砖、瓦或土坯,造型

上高低错落,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地坑院的立面。另外,地坑院上面的房屋与地下窑洞错开建造,这样避免了窑洞顶部因承受荷载过重而发生坍塌的问题,院落改造效果如图7所示。

另外,改造前的地坑院需要通过一个下沉的甬道才能进入院内,甬道窄小且阴暗,夜晚通行不便,改造后的院落入门后正对一个通向地坑院内的直跑楼梯(见图7),

引导性强且宽敞明亮,使得地上院子和地坑院的连接更直接方便,不用通过狭长的甬道。

图7 院落改造效果图

2.4 功能空间改造

地坑院虽然有极高的保护价值,但当地居民对地坑院的文化认同感并不强。有些居民甚至将其视为贫穷落后的象征,而将建造楼房视为身份的象征。为满足现代人的居住要求,在窑顶地面上设计了上层建筑(见图7)。地上建筑为砖混结构,其下部

为条形基础,地面建筑退出地下窑洞进深,使地上建筑基础避开地下窑洞空间,利用下层屋顶作为上层的院落,院落进深6 m,满足一般生活的需要。楼梯位于院

落大门附近,属于折角楼梯,采用板式楼梯的结构坚固耐用且占地空间小。楼梯平台板的下部设置杂物间便于储存杂物,楼梯靠窗脸对面留出间隔便于窑洞采光通风。

2.5 建筑排水设计

豫西地区降水量较少,因此在地坑院院落中多设置渗井,雨季的雨水随渗井流入地下,最终蒸发或渗入地下。以前的渗井深度较浅且多靠近牲畜棚,雨季易溢出,对院内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改造方案通过对渗井进行拓宽和挖深,用砖石混凝土砌筑井壁以留住雨水,并在院落中种植梨树、杏树等,用储存水对树木进行浇灌,不仅夏季可以乘凉,秋季还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3 结语

本文针对现有豫西地坑院安全性差、采光不足、通风不良、交通不便、功能布局不合理等现状,在不破坏其生态环境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技术手段,设计了地坑院的改造方案:

(1) 通过在原有窑洞屋顶设计风帽,运用现代技术加大窑口,改进了原有窑洞的通风及采光效果。

(2) 通过地坑院围墙与新建房屋墙体连接及加高设计,增加了院落安全性。并通过甬道改楼梯的方式,使上下交通更方便、安全。

(3) 通过增加上层建筑,使得地坑院这种传统民居形式得以保护,同时满足了当地年轻人对现代建筑的追求。

改造方案保留了地坑院冬暖夏凉、防尘、防风、防声的优点,确保其生态性、本土性、经济性和宜居性得以更好地延续,并为周边其他地坑院的改造提供了设计思路。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王玉卓,张志伟.豫西地坑院建筑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 (23):19-21.

[2] 田朋朋,刘恩亮,黄玉上,等.豫西地坑院村落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以陕县曲村为例[J].湖南工业大

学学报,2018,32(2):82-89.

[3] 屈德印,邢燕.河南省窑洞村落景观研究:以洛阳、三门峡两地为例[J].武汉理工大学学

报,2002(10):36-37.

[4] 张义忠.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住宅示范图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5] 李红光,张东,刘宇清.河南陕县地坑院民居及其营造技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39(1):28-29.

[6] 刘哲,黄丽.三门峡地坑院自然光模拟分析[J].中外建筑,2016(6):200-201.

[7] 张献梅,郭兆儒,王晓艳.豫西地坑院建筑及再生技术研究[J].工业建筑,2014,44(8):61-64.

[8] 郝昕奕.豫西地坑院型村落空间形态保护研究:以三门峡市陕州区刘寺村为例[D].郑州:郑州大学,2017.

地坑院之乡—北营村

地坑院之乡——北营村 在豫西的黄土高原地带,有一种独特而神奇的民居地坑院,这种民居被专家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三千多年来,地坑院的居民生生不息,地坑院的建筑样式千年不变。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的北营村就是这种古村落的杰出代表。 地坑院是在平地上挖6—8米深的方坑,在四壁上凿出8—12孔窑洞,把其中的一孔挖成斜坡作为连接地面的通道。地坑院是豫西地区特有的一种民居建筑形式,具有冬暖夏凉,防风、防震、防盗,省工、省料、省钱的特点。如今在陕县分布着200多个地坑院群落,有10000余座地坑院,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在中国乃至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地坑院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作为一种神奇而古老的民居样式,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的宗教信仰、社会状况、经济水平等演变轨迹,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独具特色的地坑院群落,被专家学者誉为“地平线下的村庄”,“地下的北京四合院”,“中国生土建筑的杰出典范”,“中国生土建筑的最高成就”。2013年被批准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国家民协命名为“中国地坑院文化之乡”,“地坑院营造技艺”2011 年被国务院录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地坑院,走进地坑院,感受地坑院的神奇魅力,北营村在原有地坑院群落的基础上,把地坑院古村落建成了陕州地坑院景区。 陕州地坑院景区位于陕县张汴乡北营村,距三门峡市区15公里,距陕县县城5公里。 景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5.8亿元。空间布局由北向南依次为生态观光区、核心旅游区、休闲度假区三大板块。景区的形象定位是:人类穴居活化石,地平线下古村落。 生态观光区主要有休闲观光、高效农业、时令果蔬采摘、生态

河南窑洞民居

河 南 窑 洞 民 居 姓名:张倩倩学号:200703107 班级:城市规划071班

河南窑洞民居 引言:一提起窑洞最先想到的就是陕西窑洞,其实我国的窑洞民居除了陕西省还分布在甘肃、山西、河南三省。本篇从窑洞居民的形成条件与特点进行简单介绍并主要阐述河南窑洞民居类型与细部装饰即对窑洞的改造。 一、窑洞居民的形成条件 独具特色的中国窑洞民居民居均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形成与自然条件紧密相关,自然条件包含地质与地貌两个方面。 1、地质条件 我国有着得天独厚的黄土资 源,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秦岭 以北直抵古长城所分布的黄土,发 育情况在世界上最为典型。它地跨 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省,构 成极为广阔的黄土高原,面积为63 万平方公里。这里是黄土层最发育 的地区,地质均匀,连续延展分布,构成完整统一的地表覆盖层,垂直结构良好。大部分土层厚度在50~300米之间,而河南豫西地区黄土厚度在50~100米左右。 黄土是以石英构成的粉状沙粒为主要成分,另含有一定含量的石灰质(CaO)等多种物质,地质构造质地均匀。黄土颗粒细小,黏度高,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好,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稳定性和适度的可塑性。 2、地貌条件 因黄土具有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透水性强、富含碳酸钙、易塌陷等特点。 在流水作用、重力崩塌作用和风 力吹蚀作用下,形成沟深、坡陡、 沟壑纵横、地面支离破碎的黄土 地貌特征。河南豫西地区的窑洞 居民,就分布在这种复杂地貌的 黄土地区。在开阔的沟壑阶地多 有村镇散居其间,狭窄处陡壁直

立,沟壑纵横可伸延数公里,在沟崖两侧如串珠般的密布着窑洞山村。由于人口不断发展和种种自然、社会等因素,窑洞山村逐步向沟顶及塬上发展。 二、窑洞居民的特点 窑洞居民土生土长,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下来,伴随着传统地上居民从萌芽、成长、成熟、衰退各时期并存,并且与当今的方盒子建筑共存共荣,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自有它独到的优势所支撑,具体表现为窑洞建筑艺术特征。 整个建筑活动是在自然环境中,人工创造出供人们生活、生产的体量空间。而这种体量空间的多种组合所构成的建筑形象,则是建筑艺术的基础。 窑洞不是在地表上用建筑材料人工建造(围合)的有体量的空间,而是在地壳上挖凿出的空间,是区别于一般建筑组成的概念。这在建筑构图理论上有人称为“减法法则”,因此,窑洞建筑则具有其极为特殊的艺术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各点: 1、因为窑洞要依山靠崖,识土挖洞,保持环境,取之自然,融于自然,所以是最符合现代建筑美学原则的建筑类型之一; 2、以建筑构图理论的空间体量分类来讲,是属于多有内部空间体量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适应于减法法则; 3、窑洞民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适应气候、民俗和生活需要,是土生土长的建筑,具有浓郁的风土建筑特色; 4、功能合理,古朴淳厚,表里如一,结构与建筑融于一体,内容与形式统一; 5、妙据沟壑,深潜土原,有自己的分布规律,表现出独特的规划面貌。 三、河南窑洞民居的类型 河南窑洞民居基本分布在郑州以西的黄土丘陵地带,这里黄土沟壑纵横,地形变化复杂,物产丰富,人口稠密。人们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河谷、沟壑两侧的黄土阶地,挖掘窑洞并形成窑洞聚落。这种利用自然,朴实、优美的格调,犹如展现在眼前的山水画,感人至深。人们又根据局部的自然,地质地貌特征以及地方风俗等不同,创造出各种不同形式的、实用性很强的窑洞。从河南窑洞民居的建筑布局与结构形式划分,可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即靠崖式、下沉式和砌筑式三种:

河南省三门峡市地坑院旅游发展研究

河南省三门峡市地坑院旅游发展研究 作者:杨柳刘青青 来源:《旅游纵览》2022年第08期 摘要:每一种民居形式都是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升华,每个环节的链条都不可或缺,并具有鲜明的地域或者民族特征。地坑院是一个独特的民居形式,三门峡市地坑院建筑特色鲜明,文化气息浓郁。本文梳理和总结有关河南省三门峡地坑院的研究,根据研究中的关注点,分析三门峡市地坑院景区配套设施、文化内涵表现、文化体验方式、旅游购物等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增加体验项目、规范购物管理等建议,从而打造独具豫西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以期推动三门峡市地坑院旅游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居形式;地坑院;三门峡市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地下穴居方式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窑洞居住方式历史悠久、多种多样且有代表性,现阶段窑洞居民在冀、豫、晋、陕、甘、宁6个省份分布最为广泛。在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质、气候条件、水文及传统的居住文化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下,经过不断发展和演变而形成窑洞。地坑院是窑洞的一种,也称为天井院或下沉窑院,我国地坑院主要分布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陕西的部分地区、甘肃庆阳等。《墨子·辞过篇》曾记载:“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由此可以看出,三门峡地坑院无疑是人类穴居文明时代的延续。 河南省三门峡地坑院集中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北营乡,现存200多个地坑院村庄,共有地坑院1200余座,现存时间最久并且保存最完整的地坑院已有300多年历史。三门峡地坑院从雏形至今,共分为5个发展阶段,分别为仰韶文化时期、汉时期、宋时期、明清时期及1980年后[1]。仰韶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民居都是圆形或方形的地坑式窝棚。2005年,在三门峡发掘出一座结构独特的民居汉墓,墓顶为穹隆形,从地面向下看,墓葬结构就是一个完整的院落,非常像一座现代的“地坑院”。可见,地坑院是传承了古人民居的精华,延续了华夏文明的建筑史。正如三轮正弘《环境设计的思想》所说,住宅显然是文化中最小的单位。陕州地下矿井综合体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居住风格,深深植根于文化之中,被称为“古老的天空村 庄”[2]。 地坑窑院的建造手法十分巧妙,颇具匠心。每一座窑洞都与大地相通,仿佛卧于大地之中,同时具有防震等实用价值功能。从艺术功能方面欣赏,从上面往下面看,整个地坑院是方形的,站在院中间再向上看天空,天似穹窿。地坑院是天地之合的缩影,充分体现出大自然的方圆之美,也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实质体现,是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共生的典型见证。

地坑院简要介绍

地坑院简要介绍:地坑院(当地人也称“天井院”、“地阴坑”、“地窑”)作为中国 传统民居中生土建筑的独特类型,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和较高的研究价值。以往对地坑院的研究多为介绍性或局限在少数几个实例,如陕县庙上村等。而地坑院实际分布区主要集中的豫西陕县塬上地区,现存数量约为4 200余座。 地坑院现存状态:生”与“灭”是地坑院所处的两种状态:所谓“生”,即地坑院的 生命力,作为一种地域性乡土居住方式,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符合绿色建筑的营造观念;“灭”即是对地坑院民居现存状态的担忧,这种具有对当地环境适应性的民居建筑正处在被废弃、填埋的境地。 地坑院日渐衰落的原因:①经济发展的影响。传统窑居村落的价值在于其建造方式 中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当地的材料和技术,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豫西地区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逐步受到商品经济的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为农民提供了多种致富途径,砖石、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广泛使用,地上建新房成为村民的首选。 ②村落中心的改变。以往村落中的祠堂、庙宇曾是村民精神寄托之处,而现今大多数已仅存残断的墙垣和坍塌的梁架,甚至遗迹全无,只有通过老人们的讲述来想象昔日的景象。随着村落的扩建,村委的办公室、广播站、图书室,以及村落的小学校等公共建筑大多采用地上建筑的形式,成为窑居村落的新中心。 ③人地矛盾的压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迎来高峰期。人均耕地和宅基地日趋紧张,而地坑院窑居在宅基地中占有相当大比例。 地坑院地域特色: 1、选址布局通过地坑院实地调研,我们了解到豫西村落选址从古至今发生过很大变化。在古代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沟壑里面或塬上边缘处,现状村落选址主要在平坦的塬上地区。这是因为聚落选址须考虑水源、田地、交通和植被等资源利用的便利性。 2、聚落形态:塬上地区现存的窑居聚落,大都历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变迁。这些聚落共同的特征就是同属地缘型聚落,即中心不明确或多中心格局。表现在聚落形态上有以下几种类型:①直线型村落形式。在平坦的塬上,有许多冲积出来的小的浅的沟壑,这些地方具有平原和沟壑两种地貌的特征,可利用的资源最多。窑居聚落顺应这种沟势,因地制宜地发展。例如张村乡东沟村(图7),它依靠山坡形成沿沟壑陡壁毗连布局。 ②弯曲型村群形式。这种村落形式多是沿断崖布置村落,因为沟壑弯曲,窑洞群也随着弯曲而形成弯曲的布局类型。有时在沟壑转折处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布局形式。 ③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形态相应发生变迁,原来住在沟壑里面的居民开始向塬上搬迁,逐渐形成有特色的地坑院聚落。村落形态也表现出不同特点:有沿道路成排布局、沿塬上浅沟两边自由布局和散点布局三种形态。 郑东军. 《地坑院的生与灭——豫西陕县塬上地坑院民居现状调研与思考》。华中建筑 豫西特色乡土建筑分析: 豫西乡村最有特色的乡土建筑当属窑洞,以窑洞为主的居住类型非常丰富,如地坑院、靠崖窑、锢窑、眼睫毛窑洞。窑洞是豫西乡土建筑中的典型,是豫西百姓结合智慧与地域特色结合的产物。 窑洞特点分析

陕县地坑院

陕县地坑院 陕县位于河南省的西部,在陕县的张汴塬,张村塬,东凡塬三个土塬上,民居以天井窑院居多。塬,这种地貌在河南其他地区并不多见,它原指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中间平坦。在陕县,这种地貌十分平常,它们由厚为50米~150米的黄土构成。而黄土则是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堆积而成,主要由石英和粉沙构成,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具有抗压、抗震等作用,为挖掘地坑院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地坑窑院又称“下沉式窑院”、“天井窑院”,当地村民俗称“地坑院”。它是在平地上向下挖6米左右,形成大小不一的方形或矩形土坑,然后在四壁凿出窑洞,供人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是豫西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建筑类型,居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人们的宗教信仰、社会壮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它记录着更多的社会历史发展轨迹和信息,在窑洞类居住环境中独具特色,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 地坑院作为民居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穴居, 是穴居发展晚期在黄土高原地带形成独特的、成熟的民居样式之一。豫西黄土塬地区是我国人类文明早期发祥地区之一,驰名中外的仰韶文化遗址就在其境内,远在五千多年前这里就有原始耕作业,是我国古代农业中心之一。在豫西黄土塬地区近二千平方公里的黄土地上,自从有了人,便有了窑洞,而这些窑洞正是黄帝子孙繁衍生息,创造灿烂文化的地方。 地坑院的成因主要一是地质原因。地坑院一度是我国黄土丘陵地区较普遍的一种民居形式,特别在豫西、晋南、渭北、陇东尤为集中,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存在的地域逐渐缩小,现在保存比较完好的地坑院主要集中在豫西地区的陕县塬上一带。地坑院之所以能在豫西地区仍具备一定的生命力,与豫西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是分不开的。陕县三大塬区,黄土层堆积深厚,一般在50—150米左右。黄土是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堆积形成,主要以石英和粉砂构成,少数地带黄土层里夹杂有很薄的料礓石,是介于典型褐土和黄潮土之间的农耕土壤,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具有抗压、抗震、抗碱作用。因此,凿挖窑洞,坚固耐用,最久的天井窑院已达200年以上,至今仍有人居住。此外,这里地下水位较低,一般在30米以下,这些都为“地下挖坑,四壁凿洞”这种建筑形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是气候原因。豫西地区的气候条件总的说来是北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属于半干旱性气候,特点是凉爽干燥,四季分明。陕县的三大塬区均自山体向下自然延伸,坡势平缓,区域广大。最大塬区,有两个乡镇,30多个村庄,其余两个塬区各有1个乡镇。这里十年九旱,降雨量偏少,很少有大暴雨,即使偶遇洪涝,由于平塬三面都是沟壑,雨水出路通畅,一般不会殃及天井院落。半干旱性气候有利于保持当地土壤的干燥和坚固,使窑洞建筑经久耐用;一年四季温差较大,更能体现窑洞“穴居”冬暖夏凉的优势。

豫西窑洞民居的现状和保护策略研究

豫西窑洞民居的现状和保护策略研究 作者:杜琳琳刘刚田翟莹莹周力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2年第07期 摘要:豫西窑洞作为中国窑洞民居的分支之一,蕴含着历史悠久的窑洞文化。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豫西窑洞民居正逐渐消失。总结豫西窑洞的分布及类型特点,通过对豫西地区窑洞的现场调研,分析豫西窑洞逐渐衰落的原因,提出相对应的窑洞民居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策略。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发扬豫西窑洞村落的地域文化和人文价值,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其进行合理的改造与开发,使豫西窑洞民居重新焕发光彩。 关键词:窑洞民居;豫西窑洞;乡村振兴 一、豫西窑洞的类型与分布 窑洞民居因受人文风俗、地貌形态、自然环境等影响,其建筑布局与构造形态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般可概括为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窑洞等三个主要类别,如表1所示。 (一)靠崖式窑洞 豫西靠崖式窑洞是人们直接在崖坡立面平行向内挖掘,这种建造形式不仅大大减少了土方量,造价低廉,又能取得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艺术效果。靠崖式窑洞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出现在坡地、土塬边缘处,称靠山式窑洞。另一种出现在沟壑的两侧,称沿沟式窑洞。靠崖式窑洞建造位置是等高线决定的,所以排列的形式多为曲线和折线。靠崖式窑洞的正面视野必须是开阔的,便于采光。每家每户在建造窑洞时会考虑到坡度面积和山崖高度,形成阶梯式,台阶层层退让,既不会影响底层窑洞负荷,也不会遮挡视线。

(二)下沉式窑洞 下沉式窑洞历史悠久,源于原始社会的穴居文化。它是我国传统住宅建筑中的稀有种类,是窑洞民居的一种重要类型。下沉式窑洞分布在豫、甘、陕、晋四省,在各个地区也有不一样的称谓,在河南又称“地坑院”或“天井院”。豫西地区的下沉式窑洞以河南巩义、洛阳、三门峡尤为典型,它是通过在平地上向下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院落,然后在四面墙壁上挖出一个窑洞,或者在台地中央挖天井院来建造的。深度一般在6—10米,宽度在3.5—5米,一般的窑院可打7—15孔窑。地坑院房屋布局也是有讲究的,正房是长辈居住,在正北面;门房在南面,东西各有数间厢房,供晚辈居住;其余房间则用于饲养牲口、存放谷物、放置农具等。 下沉式窑院更有“北方地下四合院”的称谓,利用黄土构造特征挖掘下沉式窑洞,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建筑与大地融为一体,人在地面上基本上看不到建筑的形迹。下沉式窑洞能成为豫西传统民居的佼佼者,在于其自身具备造价低廉、使用寿命长、节省建筑材料、节约能源、防污染、防火等优势,从现代绿色生态建筑角度来看,下沉式窑洞真正算得上“原生态建筑”。 (三)独立式窑洞 这类窑洞在黄土地区分布广泛,主要出现在陕北、豫西、晋中南、宁夏、陇东地区。独立式窑洞不同于其他两种类型,它不受地形的限制,无需依山靠崖,能够自身独立。它也保持着传统窑洞民居独特的拱形屋顶、拱券式门窗,是传统窑洞中最高级的一种,也是建筑造价最高的一种。窑居者是利用土、砖或者石头搭建拱券的结构,顶层覆土,这样的建造方式既能节省木材,又能使得室内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其实质和现代生态建筑中的覆土建筑一样。豫西独立式窑洞的窑脸使用传统木材,其余建筑结构部分所用的材料仍然由土坯、砖石砌筑而成,装饰虽不华丽,但是整体造型十分考究,给人一种十分精致的感觉。 二、豫西窑洞的现存问题 (一)采光不足 豫西地區人口众多,历史上战乱较多,百姓为了防御战乱,所以窑洞门窗比较小,并都砖砌窑脸。豫西窑洞之所以被现代居民放弃,是因为与现代住宅相比,传统窑洞有通风不畅、阴暗、潮湿等缺点。豫西窑洞的进深一般在洛阳地区是4—8米,而巩义地区是6—12米,室内采光和通风只能依靠窑门和窑窗。有些窑院开窗面积小且数量少,且豫西窑洞平面布局很少有专门作为客厅的窑洞,往往是卧室和客厅用矮墙做隔断,虽然前厅采光效果稍好,但是后面卧房在白天仍漆黑一片,只能利用灯具照明。在室内昏暗的环境下,居住者就无法完成一些对照明要求比较高的活动,如阅读书籍、缝补衣物、做作业等。阳光的照射不足,还会使得窑洞内部墙顶出现抹灰脱落和发霉的问题,极大地影响着居民正常的生活,导致窑洞成为“绿色环

最新艺术考察报告---陕县地坑院的构造及装饰资料

浅谈陕县地坑院构造及装饰 2010年5月2号考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疆土跨越多个气候带同时含有多种地质地貌,几千年的文化经济积累孕育出丰富多样的民居建筑形式,包括北京四合院、皖南民居、江南民居、福建土楼、贵州侗族民居、陕北窑洞、蒙古包、新疆维吾尔族民居、西藏民居等等。其中“窑洞”作为黄土高原地区民居中最典型的建筑类型,其就地取材、天人合一的朴素建造形式成为我国生土建筑的代表。任何建筑形式都是由特定的地理、气候、文化经济条件影响发展而来的,“窑洞”这一建筑形式正是在黄土高原特定的地质气候条件下产生的,窑洞一般分为“靠崖式”、“下沉式”、“独立式”三种类型,其中“下沉式”窑洞主要分布于渭北、晋南、豫西、陇东等地区。“地坑院”正是属于“下沉式”窑洞,本文将通过介绍三门峡市陕县地坑院简要分析其空间构造、装饰的形成与形式。 1 地坑院的成因 1.1 地质原因 陕县地坑院位于豫西地区陕县 塬一带,“塬”是中国西北黄土地区 的一种地貌,《辞海》中的解释是: 四周为流水切割,顶面广阔平缓,仍 保持原始堆积平坦的形态。陕县三大 塬区黄土层堆积深厚,一般在50- 150米。黄土主要是以石英和粉砂组 成,其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具有抗压、 抗震作用。另外此地区的地下水位较 低,一般在30米以下。在致密的土 层里挖出的窑洞坚固耐用又不受地 下水的侵蚀,黄土塬的独特地质为 “地下挖坑,四壁凿洞”的建筑形式 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 1.2 气候原因 豫西地区处于北温带大陆季风区,属于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这里十年九旱,降雨量很少,很少有大暴雨,即使遇上洪涝,由于塬四面是沟壑,雨水出路通畅,不容易殃及窑洞院落。半干旱气候可以保持土壤的干燥和坚固,使窑洞经久耐用。同时一年四季温差大,窑洞冬暖夏凉的特点正好为人们生存提供舒适的环境。 1.3 经济原因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和经济中心,但生活在黄河中游黄土塬一带的先民一直很贫困。地坑院结构形式简单,所用建材较少,建筑成本低,只需要自家劳动力在农闲时间挥撅挖刨,便能在一年半载间建成地坑院。这是地坑院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体验经济下地坑院民俗文化园的开发探究

体验经济下地坑院民俗文化园的开发探究 作者:董艳丽 来源:《魅力中国》2017年第47期 摘要:陕州地坑院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蕴藏着丰富的豫西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经过开发后的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景区成为三门峡地区旅游产品中一颗灿烂的明珠。但是本文认为该景区为了适应体验经济下游客的多样性、个性化需求,景区仍需再进行深度开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旅游者旅游质量。 关键词: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旅游体验质量旅游开发 体验经济,是一种追求顾客感受性满足的程度,重视消费过程中自我体验的经济。[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与文化程度的提高,人们旅游不仅仅局限于观光游览,而更加注重情感需求、个性化的需求、文化需求,能否适应体验经济的发展将决定一个景区能否生存。 在体验经济视角下纵观三门峡市陕州区地坑院民俗文化园的开发进程,出现了一些旅游景区开发中常见的问题,即只设计了产品的形式层和附加层,忽略核心层,最重要的是没有紧跟时代潮流,忽略了游客的体验性。 一、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概述 地坑院起源于人类早期穴居,以“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著称的地坑院,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2] 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景区是地坑院旅游的最佳景区,景区内部分为生态观光区、核心游览区、休闲度假区三个板块。[3]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景区属于核心游览区,现已经对外开放,该核心景区主要展示地坑院古院落及其建筑形式和特色,传承和展现当地的民俗文化。 二、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景区旅游开发现状 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景区于 2016 年 5 月投放市场,前期通过整合营销,吸引了大批游客。2016 年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游客就达到22.9万人次,收入达119.5万。今年春节期间,接待游客27.4万人次,截至目前,地坑院总接待游客量已逾越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3000萬元。同时,还带动附近贫困村的发展。 三、体验经济视角下看陕州地坑院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景区开发中乡土文化不够突出,影响了游客对豫西乡土文化的体验

在陕州地坑院听塬上的故事

在陕州地坑院听塬上的故事 6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上,中国的母亲河——黄河的中游惊心动魄地奔流着。大河浩荡,在它即将告别高原峡谷的时候,沿豫、晋、陕交汇的边缘,勾勒出一方丰饶的三角洲。 辽阔的三角洲上的豫西黄土塬,凭借高原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造就了古老而独特的“洞穴”式民居——陕州地坑院。这里的地坑院营造技艺、捶草印花、陕州剪纸、澄泥砚等都是中国国家级、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作为陕州的文化符号,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岁月的长河里,散发着独具魅力的光辉。 “地下的北京四合院”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地坑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仰韶文化庙底沟时期的半地穴居所。在南宋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郑刚中写的《西征道里记》记载:“自荥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系牛马,置碾磨,积粟凿井,无不可者。”这是地坑院历史文献的有力佐证。 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而地坑院则是黄河两岸先民们繁衍生息的摇篮。这一蕴藉古代文化与黄土情结的民居形式,引发了中外人类学家的高度关注,被称为“地下的北京四合院”和“人居文明的活化石”。 目前河南省三门峡地区现存地坑院村庄200多个,有地坑院1.2万余座,保存最完整且现存时间最久的地坑院已有300多年。其中以张汴塬、张村塬、东凡塬这三个黄土塬的地坑院分布最为集中、保存最为完整。 地坑院就是在平地向下挖6米左右深,10米左右宽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或12个窑洞,这种地下民居,也叫下沉式窑洞、天井窑院、地窨院。地坑院的營造工序有数十种,简单地说就是“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它是人工与天然的有机结合,是建筑生根于大地之中,可

地坑院的生态价值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地坑院的生态价值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地坑院概述 地坑院是河南西部最独特的民居形式,亦是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观。地坑院处于黄土高原地区,又称“天井式窑洞”,为地下的窑洞民居,被当地人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等,己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地坑院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保存最好,而且规模最大,有近万个。 由于它打破了传统的建筑方式和居住形式,是一种逆向思维的产物。它体现了常年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民与土地之间的感情。人们依托大地,用最简陋、最原生的建筑材料以及最少的工程费用建造出了人们的安乐家园。地坑院因此成为生土建筑的典型代表,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绿色建筑形态,其生态价值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地坑院的生态价值 (一)自然环境的生态性。地坑院是生土建筑和绿色建筑的典型代表。它的建造方式和营造技艺。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的要求”,它回归大自然,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绿色建筑。不论是地坑院的建造方式、营造技艺,还是它的建筑材料都是依托大自然,合理安排建筑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建筑本身与环境有一个很好的结合,最大程度的保持生物气候的调节能力,使建筑、人和环境能够和谐相处。 (二)建筑材料的环保性。建造地坑院所采用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采用當地最多的生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生土属于可再生的资源,具有储热性、透气性、保温性、隔音性等优点。地坑院将建筑材料、营造工艺、气候特征等各种原因聚集在一起,成就了它“冬暖夏凉”的特点。地坑院的居民根木不需要消耗能源去抗寒和消暑,节约了能源。 如果地坑院不再居住,将它填平后,还可以继续种植农作物,具有重复利用的优点。在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地坑院能够很好的进行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建造方式的和谐性。建造地坑院主要是采用挖土的方式,比一

跟我去游地坑院

跟我去游地坑院 在我的家乡——豫西,有一种很特别的民居样式,叫做地坑院,俗称“地下四合院”。据说,这种住宅不仅冬暖夏凉,而且“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简直奇妙极了。听爸爸说,地坑院可不是现代人的发明,它的年龄比长城都大,距今差不多有4000年的历史了。可从小住在城里的我却一直没有见过它的真容。今年“十一”长假期间,爸爸决定带我去看看传说中的地坑院究竟长的什么摸样。 车子东转西拐,我都快睡着了,忽然听到妈妈叫我。睁眼一看,哇,金色的玉米串、红色的辣椒串子和庭院中的绿树、平地上的麦秸垛,一下子扑进了我的眼帘。这可比城市里那一座挨一座的楼房漂亮多了。然而让人费解的是,站在村头,却见绿树间屋脊瓦舍稀落零散,几乎看不见几个人。这哪像个村子啊! 看到我疑惑的样子,姥爷告诉我,这是因为这个村里的180户人家中,还有140户居住在地坑院里呢。原来这就是“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地坑院啊!在姥爷的带领下,我迫不及待的走近了这令我向往已久的地坑院。 我首先跑到了村口的第一家地坑院,站在平地上往下看,院子就在坑里,那么深的坑,足有六七米呢。我都不敢往跟前走了,我悄悄地告诉姥爷,这里一定有人掉下去过,说不定从上面掉下个什么东西也不好说。看着我“小心翼翼”的样子,大人们都笑了起来。仔细一瞧,我倒真的有点不好意思了。其实每所地坑院都有防护措施,各家院子四周都有拦马墙(又名女儿墙)。这拦马墙有土砌的也有砖砌的,约有30至40厘米高,既能防止下雨时雨水灌入院里,也能避免小孩和夜行人意外坠落。地坑院还有一个防护措施,那就是家家户户都种树,树梢高高伸出地面,既提示地面上行走的人“别掉下来”,又传递着主人家人丁兴旺的信息。一棵棵高大茂盛的树,为地坑院带来了许多生气和灵性,也给地坑院带来了一片绿阴。试想炎炎夏日,一家人围坐在院中树下,喝茶聊天,风刮不着,日晒不到,那是何等的惬意啊! 沿着窄窄的阶梯下到院里,大人们都在看屋子的结构,我却一眼就瞧见了那红红的窗花,窗花的样子还真多——“喜鹊登梅”、“龙戏珠”、“孔雀开屏”、“天女散花”,还有各种各样的花卉、虫、鱼、鸟、兽,人则多是大胖娃娃。这些大红的剪纸充满乡土气息,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为简朴的土窑洞增添了明亮的色彩和喜庆的气氛。 一个老奶奶坐在院子里,手拿剪子正忙活呢。那是在剪窗花吧!

河南传统民居与地域建筑文化探究

河南传统民居与地域建筑文化探究 作者:秦飞科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0年第11期 摘要:传统民居是我国建筑文化遗产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各类建筑的源头和基础。而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随着技术层面的日益趋同,千城一面的建设模式越来越多的侵蚀着我们的城市,人们对历史文脉、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不知道、不了解、不认同民居这种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载体。本文就河南本土传统民居与地域建筑文化进行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传统民居;地域性;建筑文化;价值体现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经济繁荣,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高度发展的社会文化,造就了中原地区传统民居的地域特点和历史文脉。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对周边地区的建筑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反之,周边地区的建筑文化对中原建筑文化也有一定影响。文化的相互影响与融合使中原地区传统民居形式与周边地区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 一、河南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概况及分布 河南各地传统民居资源丰富、风格多样,体现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与海纳百川的文化特征。在现存传统民居实体中,豫东和豫北地区的四合院、豫西地区的靠崖窑洞与地坑院建筑以及豫南地区的抬梁式与穿斗式建筑构架的巧妙结合型民居,都代表了河南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特色和丰富多彩的建筑类型,无论是在平原还是在偏僻山区或丘陵地带均有遗存。如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的郏县临沣寨、太行山下的寨卜昌村,连寨墙都基本保留完整;又如巩义市的康百万庄园,以其宏大的建筑规模和保存的完整程度而在全国同类建筑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些传统民居是中国民俗建筑中独具特色的部分,是中原文化的象征,凝聚了中原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的发展状况,是文化、艺术、技术、审美观念的完美结合。这些现存民居为中国民居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二、河南传统民居的建筑空间布局形式 中原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深厚的历史文脉,使民居形式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很大差异。院落的基本形式和院落的组合方式是两大常见类型。 院落的基本形式。从平面布置分四种形式,四合院、三合院、窑洞院和大别山区的前后排房院。四合院与三合院在河南各地分布广泛,这些院落还可以以院作为一个单元,进一步组合成为中型或大型复合型院落。河南各地的四合院、三合院形式大体相同,由四面或三面房屋

视平线下的建筑——地坑院

视平线下的建筑——地坑院 张钰晨;王珊 【摘要】地坑院是豫西三门峡一带由于该地区特殊地理环境形成的位于视平线下 的建筑,是我国传统民居形式中的独特类型.地坑院具有冬暖夏凉、隔音隔热、抗压 防震、节地节能、经久耐用、循环再生等特点,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和较高的研究 价值.该文通过对豫西庙上村地坑院民居的调研与测绘,对其历史与现状、形成原因、形式空间及生态性等方面进行论述地坑院,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看法,为地坑院这一 特殊的民居建筑保护提供思路,进而引发对地坑院建筑价值的关注和研究. 【期刊名称】《华中建筑》 【年(卷),期】2016(000)001 【总页数】5页(P162-166) 【关键词】地坑院;形式;空间;生态性;发展 【作者】张钰晨;王珊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 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1.5 聚落被认为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事实上,因为气候、地理位置的限制,以及当地手工技艺及本土材料的使用,聚落的建造因地制宜地形成了特定的类型和风格,是居民基于地域环境而创造出来的无意识产物。每个聚落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方性

特色,因此有“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说法。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千篇一律的建筑样式被复制到许许多多的村落,导致传统聚落正在逐渐消失。在豫西黄土高原地区,有这样一种聚落生活现象:“唯有树木不见村,风吹炊烟缭绕飞,待看地坑如天井,嬉笑源于穴居人”,描述的就是地坑院里的生活场景。这种与外界的视线联系和空间组织极其别致、生动,提供了非常独特有趣的活动场景,在其他民居中是很难见到的。 地坑院主要集中分布在三门峡陕县东凡塬①张村塬和张汴塬三大塬上的平坦地区。庙上村即位于张村塬上,属于三门峡市陕县西张村镇,距三门峡市区约20km,是三门峡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坑院村落。占地约90亩,以村中泊池为中心,沿凤凰沟两侧分布,院落排列有序(图1)。由于其“集中连片,又保存相当完整”,因此被列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地坑院是人类建造史上逆向思维的产物,被称为“负建筑”。作为生态建筑的典范,具有最朴素的绿色建筑思想,是最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本文在充分调研、测绘的基础上,从历史与现状,形成原因,形式及空间,生态性及局限与发展几方面对这一课题进行理论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笔者对地坑院保护修缮、发展前景的思考。 相传西汉初期,黄河涨水,一位鹤发童颜的长者从黄河上游来到这里,在此地向下挖窑洞栖身,整日诵读《道德经》。汉文帝曾专程到此处向他请教治国之略。从那时起,先民们遵循地理条件,在这一带平塬上就地取土,四壁凿窑,挖穴建宅,繁衍子孙。于是这里就形成了掩于地下、冬暖夏凉、挡风隔音的具有地域特点的地坑院。地坑院分布的三大塬区,正处在仰韶文化遗址上,而仰韶文化时期正是人类穴居文化的成熟阶段。因此,陕县的地坑院是人类穴居文明时代的延续。目前,对于豫西地坑院有据可查的是张村镇窑头村曹氏族谱的记载:“洪武年间避大元之乱,由山西省洪洞县曹家川移至陕县南塬窑头村。”由此可证明窑头村的地坑院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

闽西土楼与豫西地坑院

闽西土楼与豫西地坑院 作者:张儒雷 来源:《决策探索》2017年第19期 豫西地坑院,闽西土楼,都是独具特色的奇特民居,一个地上,一个地下,既有不同,又有渊源。我曾经生长在地坑院,对它非常熟悉。但土楼是什么样?和地坑院有何异同?对我们一直是个谜。为了弄明白,我们几个豫西陕塬人,冒着炎热酷暑,千里迢迢,走近闽西山区的土楼群,轻轻撩开它神秘的面纱,惊喜地发现闽西土楼与豫西地坑院有着惊人的异曲同工之妙,堪称土建筑史上的奇迹。 群山深处的神秘土楼 闽西土楼位于闽赣粤3省交界的闽西南山区,以龙岩市的永定县土楼群为代表。土楼的主要特点是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结构精巧、内涵丰富,于2008年7月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6处世界文化遗产。 闽西土楼诞生于宋代,明清时期逐渐成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从建筑场地上讲,它不受地形限制,不管是山势蜿蜒、峰峦叠嶂的土坳,还是开阔平坦的沼泽坡地,依山就势,均可构建。从建筑材料上讲,就地取材,物尽其用,当地的粘土、细砂、白灰、竹片、木材、鹅卵石等都可派上用场。从建筑模式上讲,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错落有致,雄浑壮观。从建筑用途上讲,土楼冬暖夏凉、坚固耐住、绿色环保、防风防震、防盗防兽、群居安全。 闽西土楼是客家人的发明,是客家文化的象征。是客家人在当地自然地理条件下,将中原古老的生土建筑技艺发扬光大而创造出来的世界建筑“奇葩”。 客家人源于地道的中原汉民,永定县下洋镇就是古代中原洛阳地区南迁的汉人发展起来的。客家的中原先民因躲避战乱举家南迁,历史上较大规模的南迁就有五次。古时候的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后就编入“客籍”,故南迁的中原汉人被称为客家人。古时闽西南一代封闭落后,人烟稀少,是不毛之地,朝廷常把犯罪之人发配流放于此,加之盗贼啸聚山林,侵害百姓,战乱和漂泊的日子在客家先民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长途跋涉,客居他乡,“家”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家才能生存发展。为了抵御强盗土匪,分散在群山中的客家人自觉聚集起来,将客家单一的小屋建成连屋,上下四层,一层五六十间房子,一二层不留窗户,并就地取材,用当地的泥土夯建高大厚实的土墙,形成一个相对封闭坚固的居住空间,一个大土楼多个楼梯上下,庭院中间设置大厅,是族长召集大家开会议事的地方。一个大门出入,外人不能轻易入内,同时土楼内居住的成百上千人群又能形成强大的力量,共同抵御来犯之敌。 客家土楼何以称之固若金汤呢?在初溪土楼博物馆内,我们看到资料介绍,建土楼的泥土必须是没有杂质的细净红土,按一定的比例掺以细河沙、水田底层的淤泥和年代久远的老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