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体验经济下地坑院民俗文化园的开发探究

体验经济下地坑院民俗文化园的开发探究

体验经济下地坑院民俗文化园的开发探究

作者:董艳丽

来源:《魅力中国》2017年第47期

摘要:陕州地坑院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蕴藏着丰富的豫西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经过开发后的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景区成为三门峡地区旅游产品中一颗灿烂的明珠。但是本文认为该景区为了适应体验经济下游客的多样性、个性化需求,景区仍需再进行深度开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旅游者旅游质量。

关键词: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旅游体验质量旅游开发

体验经济,是一种追求顾客感受性满足的程度,重视消费过程中自我体验的经济。[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与文化程度的提高,人们旅游不仅仅局限于观光游览,而更加注重情感需求、个性化的需求、文化需求,能否适应体验经济的发展将决定一个景区能否生存。

在体验经济视角下纵观三门峡市陕州区地坑院民俗文化园的开发进程,出现了一些旅游景区开发中常见的问题,即只设计了产品的形式层和附加层,忽略核心层,最重要的是没有紧跟时代潮流,忽略了游客的体验性。

一、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概述

地坑院起源于人类早期穴居,以“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著称的地坑院,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2]

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景区是地坑院旅游的最佳景区,景区内部分为生态观光区、核心游览区、休闲度假区三个板块。[3]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景区属于核心游览区,现已经对外开放,该核心景区主要展示地坑院古院落及其建筑形式和特色,传承和展现当地的民俗文化。

二、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景区旅游开发现状

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景区于 2016 年 5 月投放市场,前期通过整合营销,吸引了大批游客。2016 年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游客就达到22.9万人次,收入达119.5万。今年春节期间,接待游客27.4万人次,截至目前,地坑院总接待游客量已逾越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3000萬元。同时,还带动附近贫困村的发展。

三、体验经济视角下看陕州地坑院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景区开发中乡土文化不够突出,影响了游客对豫西乡土文化的体验

旅游者来到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景区动机之一是体验陕州地坑院这种独特的乡土文化,没有了这种鲜明而独特的乡土文化,就会降低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3]陕州地坑院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和豫西文化的凝结,在陕州地坑院的旅游资源开发中本应该表现出浓郁的豫西民俗文化和陕州地方特色。但是在景区中却出现乡村景观被过度包装,乡土农家风情和生活画面没有展现出来。

(二)地坑院的建筑特色没有完全展现,影响了游客的精神体验

地坑院的营造技艺既与传统的阴阳八卦方位密切结合,又和宅主的命相息息相关,反映了古人卓越的智慧。并且土层厚且坚硬,是天然的温度调节器,冬暖夏凉。[4]

然而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文字、语音或视频类的介绍,游客不能很好地了解地坑院背后的建筑文化,更没有机会了解这种建筑存在的原因及传承的意义。因此,为了这一特色建筑更好地传承,就需要在建筑文化展示上采取措施能使游客深度体验。

(三)地坑院内景观游憩点的开发和设计上未能满足旅游者恢复体力的需求

旅游接待设施涉及住宿、餐饮、娱乐、购物、休息等服务项目。地坑院在开发的过程中目前尚未见到有相关的住宿设施出现,而地坑院这种古老的民居必须通过进行改良才能符合现代旅游者的居住需求,而景区距离温塘县城较近,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这就造成游客散失。

四、体验经济时代对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景区旅游开发提出的建议

(一)全方位设计动态的体验产品,全面体现乡土文化

如果能够让一部分居民住进地坑院,动态展示这种古老而淳朴的居住方式,无疑将会给地坑院的旅游者带来极其真实而震撼的旅游体验效果,所以景区开发应立足于创造旅游者难忘的经历和感受,即以旅游者的体验为中心来选择和利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项目。[5]在开发的过程中将当地居民的生活进行再设计,动态复原生活场景并提高旅游者的参与性,会使旅游者的好奇心更强,探索欲望更高,体验更深刻。

(二)通过语音讲解、多媒体等多种效果增加对地坑院建筑文化的内涵展示

地坑院这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作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地坑院吸引人的不仅仅是动态的居民状态,还有建筑本身。

地坑院建筑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如果能结合语音讲解或多媒体视频等现代技术,并且采取动态效果展示地坑院民居的筑风格特色、建筑方法等,使旅游者通过多种感官接受信息,则可以增加旅游者对地坑院文化的认知,并通过印象和想象,达到对地坑院这种独特居住方式和民俗文化的深度体验。

(三)合理规划游憩点,为旅游者体验值的提高提供客观条件

合理的旅游接待设施规划能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也具有重大意义。景观游憩点的设计在“适用”,“经济”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地做到“美观”,形成良好的观景休憩印象空间的序列布局,为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提供了一种最为方便的观景休息组合,进而给游人留下一个特色鲜明的回忆。

五、结语

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在开发的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看似细微,但是在旅游者进行深度旅游的今天,已经凸显出其发展的局限性,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提高旅游者的体验质量。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开发者必须捕捉到旅游者深层次的需求,才能设计出符合其需求特点的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韩勇,黄萍.旅游市场营销.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陈晨,上天入地进洞!中国最神奇的三个村庄,数码影像设备,中关村在线.

[3]裴凤琴,陕县地坑院特色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J],河南农业,2013(4):31-32.

[4]陈晨,上天入地进洞!中国最神奇的三个村庄,数码影像设备,中关村在线.

[5]陈晓燕,焦黎等,新疆叶新疆叶城县旅游接待设施的规划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9 0-92.

河南省三门峡市地坑院旅游发展研究

河南省三门峡市地坑院旅游发展研究 作者:杨柳刘青青 来源:《旅游纵览》2022年第08期 摘要:每一种民居形式都是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升华,每个环节的链条都不可或缺,并具有鲜明的地域或者民族特征。地坑院是一个独特的民居形式,三门峡市地坑院建筑特色鲜明,文化气息浓郁。本文梳理和总结有关河南省三门峡地坑院的研究,根据研究中的关注点,分析三门峡市地坑院景区配套设施、文化内涵表现、文化体验方式、旅游购物等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增加体验项目、规范购物管理等建议,从而打造独具豫西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以期推动三门峡市地坑院旅游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居形式;地坑院;三门峡市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地下穴居方式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窑洞居住方式历史悠久、多种多样且有代表性,现阶段窑洞居民在冀、豫、晋、陕、甘、宁6个省份分布最为广泛。在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质、气候条件、水文及传统的居住文化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下,经过不断发展和演变而形成窑洞。地坑院是窑洞的一种,也称为天井院或下沉窑院,我国地坑院主要分布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陕西的部分地区、甘肃庆阳等。《墨子·辞过篇》曾记载:“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由此可以看出,三门峡地坑院无疑是人类穴居文明时代的延续。 河南省三门峡地坑院集中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北营乡,现存200多个地坑院村庄,共有地坑院1200余座,现存时间最久并且保存最完整的地坑院已有300多年历史。三门峡地坑院从雏形至今,共分为5个发展阶段,分别为仰韶文化时期、汉时期、宋时期、明清时期及1980年后[1]。仰韶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民居都是圆形或方形的地坑式窝棚。2005年,在三门峡发掘出一座结构独特的民居汉墓,墓顶为穹隆形,从地面向下看,墓葬结构就是一个完整的院落,非常像一座现代的“地坑院”。可见,地坑院是传承了古人民居的精华,延续了华夏文明的建筑史。正如三轮正弘《环境设计的思想》所说,住宅显然是文化中最小的单位。陕州地下矿井综合体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居住风格,深深植根于文化之中,被称为“古老的天空村 庄”[2]。 地坑窑院的建造手法十分巧妙,颇具匠心。每一座窑洞都与大地相通,仿佛卧于大地之中,同时具有防震等实用价值功能。从艺术功能方面欣赏,从上面往下面看,整个地坑院是方形的,站在院中间再向上看天空,天似穹窿。地坑院是天地之合的缩影,充分体现出大自然的方圆之美,也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实质体现,是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共生的典型见证。

民俗文化旅游小镇项目开发建议书

民俗旅游文化小镇项目开发建议书 前言 抓住机遇梦想腾飞 国务院在2013年2月18日发了《国务院关于国发旅游休闲纲(2013-2020年)的通知》,《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的目标,提出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在国民旅游休闲主要任务和六项措施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明确提出“加强城市休闲公园、休闲街区、环城市游憩带、特色旅游小镇建设,营造居民休闲空间。”的措施,在加强产品开发方面提出“鼓励开展城市周边乡村度假,积极发展自行车旅游、自驾车旅游、体育健身旅游、医疗养生旅游、游轮游艇旅游等旅游休闲产品。” 随着XX旅游业不断发展以及XX所处的滇西经济交通中心的优越地理,同时随着社会对旅游投入力度的迅速加大,未来发展对旅游地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目前XX区域内旅游地产的开发利用、基础设施的建设等领域仍然存在很大的开发空间,因此,在未来的几年内,新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将XX的旅游、商业、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在一起,必定会得到较好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这些利好给XX打造XX、提升XX旅游接待能力和高原滨海休闲度假的品牌影响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目录 前言 (1) 第一部分项目概况 (4) 一、项目基本情况 (4) 二、项目拟建地块现状 (4) 三、项目建设条件 (4) 第二部分宏观环境研判 (6) 一、“两强一堡”发展战略 (6) 二、云南旅游业发展方向 (6)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7) 四、XX经济、社会发展机遇 (8) 五、项目宏观环境研判: (9) 第三部分项目落地的可能性分析 (10) 一、项目基本情况及预估经济指标 (10) 二、项目适应性分析 (10) 三、诉求分析 (11) 四、项目SWOT分析 (12) 五、投资方优势 (13) 六、项目落地综合性研判! (13) 第四部分项目开发战略研判 (14) 一、战略切入 (14) 二、区域平衡发展策略 (14) 三、项目定位 (14) 四、项目意义 (15) 第五部分项目规划构想 (17) 一、整体规划 (17) 二、规划构思 (17) 三、项目规划概要 (18)

体验经济下地坑院民俗文化园的开发探究

体验经济下地坑院民俗文化园的开发探究 作者:董艳丽 来源:《魅力中国》2017年第47期 摘要:陕州地坑院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蕴藏着丰富的豫西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经过开发后的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景区成为三门峡地区旅游产品中一颗灿烂的明珠。但是本文认为该景区为了适应体验经济下游客的多样性、个性化需求,景区仍需再进行深度开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旅游者旅游质量。 关键词: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旅游体验质量旅游开发 体验经济,是一种追求顾客感受性满足的程度,重视消费过程中自我体验的经济。[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与文化程度的提高,人们旅游不仅仅局限于观光游览,而更加注重情感需求、个性化的需求、文化需求,能否适应体验经济的发展将决定一个景区能否生存。 在体验经济视角下纵观三门峡市陕州区地坑院民俗文化园的开发进程,出现了一些旅游景区开发中常见的问题,即只设计了产品的形式层和附加层,忽略核心层,最重要的是没有紧跟时代潮流,忽略了游客的体验性。 一、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概述 地坑院起源于人类早期穴居,以“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著称的地坑院,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2] 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景区是地坑院旅游的最佳景区,景区内部分为生态观光区、核心游览区、休闲度假区三个板块。[3]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景区属于核心游览区,现已经对外开放,该核心景区主要展示地坑院古院落及其建筑形式和特色,传承和展现当地的民俗文化。 二、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景区旅游开发现状 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景区于 2016 年 5 月投放市场,前期通过整合营销,吸引了大批游客。2016 年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游客就达到22.9万人次,收入达119.5万。今年春节期间,接待游客27.4万人次,截至目前,地坑院总接待游客量已逾越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3000萬元。同时,还带动附近贫困村的发展。 三、体验经济视角下看陕州地坑院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景区开发中乡土文化不够突出,影响了游客对豫西乡土文化的体验

体验经济视角下上林县鼓鸣寨乡村旅游开发探析

体验经济视角下上林县鼓鸣寨乡村旅游开发探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旅游需求的增加,乡村旅游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成为当今旅游业发展的热点之一。上林县鼓鸣寨乡作为广西自治区南宁市的一个乡村 旅游开发示范区,其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本文将从 体验经济的视角出发,对上林县鼓鸣寨乡村旅游开发进行深入探析。 一、体验经济视角下的乡村旅游 体验经济是指顾客通过购买、使用、享受产品或服务时,所获得的感知、体验和思考。在旅游行业中,体验经济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消费模式,旅游者不仅仅追求景区的自然风光 和历史文化,更注重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得乐趣和心灵的愉悦。在这一背景下,乡村旅游通 过提供丰富的体验项目,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成为了旅游业中的一大亮点。 二、鼓鸣寨乡村旅游资源分析 鼓鸣寨乡地处南宁市上林县,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这里的自然景观独特 秀丽,水杉、红叶、湖泊等自然景观加之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风光,令人心旷神怡。鼓鸣 寨乡还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土独特的风 情民俗、丰富的艺术表演等,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丰富的体验内容。 在此基础上,鼓鸣寨乡还以中国归侨归乡之地为背景,以“家味”文化为主要内涵, 围绕“家”为核心元素,打造了“红色扮靓家乡、游乐会客家”为宗旨的游客体验项目, 如家门口自助游、寻根祭祖游、客家文化体验游等。 目前,鼓鸣寨乡村旅游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乡村旅游旅游接待量逐年递增,游客 满意度持续提高。一批农家乐、特色饭店和文化体验馆等乡村旅游项目得到了良好的运营。一些传统节庆和民俗表演也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利用,不仅增强了本地区的文化软实力,也 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体验项目。 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和乡村就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增收 的新渠道,助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鼓鸣寨乡村旅游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不够科学、游客导览设施不 够完善、部分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等,这些问题都制约了鼓鸣寨乡村旅游的发展。 鼓鸣寨乡村旅游开发应当从体验经济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和 民俗文化资源,打造更加丰富、多样化的体验项目,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消费体验。 应加强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对鼓鸣寨乡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整合,设计更 加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线路和体验项目。建设更加完善的游客导览系统和服务设施,提升 游客的导览体验。

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2019年精选文档

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验经济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以各种非物质形态存在,与生活密切相关,并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等方面的需求,拥有巨大的旅游吸引力,各地掀起非物质遗产旅游开发的热潮。 (二)体验经济时代下的旅游需求特点 “体验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1970年写的《未来的冲击》一书[1] 。1999年美国战略地平线LLP公司的共同创始人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撰写的《体验经济》一书中将体验定义为,“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 以“体验”为经济提供物的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新经济形式。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旅游者旅游经历的丰富,旅游消费观念日益成熟。旅游者己经不再满足于传统大众旅游时期的内容单一、形式雷同的“走马观花”。更多的旅游者更加注重情感的愉悦和

满足,期望通过自身对异质文化的参与和互动而得到非比寻常的旅游体验。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体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岁月沧桑,它承载着某一地区或群体深厚的文化传统,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通过对旅游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参与和欣赏,可以领略旅游地文化的精髓,满足旅游者寻求差异,体验异质文化的心理需求。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设计的旅游开发可以有效的拓宽旅游者旅游体验的深度和广度,继而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以增强旅游地的旅游竞争力。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很多的开发和利用中,旅游企业忽略旅游者的需求,无法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笔者通过系统的分析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相关企业和部门去思考和解决。 (一)旅游开发过程缺少法律法规制约,监管力度薄弱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时间较晚,最初出现在地方性法规中,到2011年6月1日我国才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各地区也陆续颁布了一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条例和通知。但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的条例较少,且不够具体。很少有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民俗文化课题研究总结(整理14篇)

民俗文化课题研究总结(整理14 篇) 篇1:民俗文化课题研究总结 一、课题简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使命,不仅仅是帮助孩子习得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引领中学生的精神成长,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灵魂的碰撞和升华。中学生身体在不断成长的同时,其精神生命也在逐渐生长,尽管他们并不十分成熟,但是让他们用自己的心亲自去倾听、去感受、去体悟生命中的真、善、美,这远比说教式的教育更生动形象,也更能让人信服。一千多年的娄江文化,有着无数青少年生活与教育必须的养分,让他们置身在娄江文化的情境中,让他们在与自己能理解和接受的人、事、物的真实接触、体验中,真正触动他们的心灵,在了解、认同并创新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鲜活地引领儿童生命成长,让人格自然而完美起来。 2、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象征和民族精神、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传承民族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娄江文化是太仓人民近千年奋斗的结晶,蕴含着无比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价值,以历史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资源,把富有地方色彩的美的事物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看看、听听、说说、唱唱、做做等多种方式,与娄江文化自由互动,在对家乡历史、名人轶事、民风民俗、旧貌新颜、地方艺术等的了解与

认识过程中,感受家乡人民用聪明的才智创造出的灿烂文化,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喜爱,进而增强他们的乡土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承担起传承娄东文化的责任和义务。 3、贯彻和延伸“生本教育”的需要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它的精髓就是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活动,倡导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民俗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和学生的生活联系的很紧密,容易激发学生探知的兴趣,这远比在课堂上单一的说教式教育生动的多、形象的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自觉自愿的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因此,开展娄江民俗文化的研究,既能让学生领悟到娄东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其中的魅力,感受美、领悟美,更能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进而提升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娄江文化是锦绣江南的灵魂,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吸纳性,能汲取先进文化和先进技术,始终弘扬及创造优秀的人文精神,在历史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中凝结为礼让谦和、柔中带刚、开放进取、尚德重教、务实功利、精巧雅致等文化特征,有着鲜明的和谐特质,与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一脉相承、血脉相通。因此以娄江文化精髓为资源开展教育,有利于培养至德尚美、务实开拓的一代新人,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二)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民族文化重要方面的民俗文化所传承的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精化是涵养民族主体意识的根基,是继承民族精神的命脉,而这种裂痕,如果不

国外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现状

国外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现状 民俗作为一个新的学科研究领域,最早出现在19世纪欧洲大陆。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于公元1846年,将撒克逊语的“Folk”(民众)和“Lore”(知识)合而为一创造“Folklore”(“民众知识”或“民众学问”这个新名词。1878年,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民俗学组织——民俗学会,并创办了第一本民俗学杂志:《民俗学刊》(《Folklore Record》),“Folk-lore”一词逐渐为国际上所承认和使用。随着民俗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学者都认为民俗研究不应只局限于民间故事传说的研究,而应该是对整个传统文化的研究。 民俗研究存在着专业的学术团体和大学中的系或研究中心两种形式。主要研究领域可归结为口头文学、物质文化、社会民间风俗、民间表演艺术四大类。西方民俗研究的理论方法有十几种之多,主要有历史地域论、民族民俗论、作用论、结构理论、心理分析五种。西方国家民俗学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推广这项研究,并使其在当代社会中更具有现实应用价值。 国外旅游学研究一直是在十分功利的观念指导下进行的。西方旅游学界较为侧重应用研究,轻理论研究,大量文章集中在旅游经济和旅游管理方面,表现出非常突出的经济学特征,而对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进行研究的相对较少,对民俗旅游进行阐述的就更难见到。虽然有的著作中提到民俗旅游,但很少进行深入探讨,只是提及而己。 1979年创刊的《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季刊,是当代英语国家旅游学术界中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刊物。从它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变化,可以大致了解相应时期国际旅游学术界研究的趋势和动向。分析1988—1993年《旅游研究纪事》192篇论文,发现大多是以案例研究的形式,通过嫁接运用各种相关学科(主要是经济学、杜会学等)的成型理论进行解释和分析旅游经济现象,其中研究国家或地区旅游的论文占总量的12.5%,研究旅游影响的论文占总量的19.8%(社会影响9.91%和经济影响 8.33%),研究旅游理论与方法的论文占总量的11.46%,研究旅游者行为的论文占总量的10.94%,研究旅游地演化和规划的论文占总括的8.85%。 虽然“民俗”一词首先出现在英国,但在英国,特别是在欧洲,民俗旅游的说法并不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国外最早的民俗研究主要是指研究偏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是指基于民俗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所开发的旅游资源。这类旅游资源在中国拥有广泛的分布和丰富的内涵,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但是,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着重探讨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 问题一:开发模式同质化 目前对于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呈现出同质化的现象。由于对市场、客源、主题的同质性认识,很多地方开发的民俗旅游产品都显得雷同,缺乏个性化、创意化和差异化。 产生原因:该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交通、信息、商业等各种力量推动下,旅游企业纷纷进入传统民俗旅游市场,开发的产品和服务难以区分与同伴竞争。 解决办法:个性化和差异化表意味着可以在传统民俗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从传承的角度出发,突出旅游地方特色,利用行业资源,加强品牌宣传和维护,提高旅游体验和服务水平,创造独特的旅游产品,形成不可复制的企业特殊核心竞争力。 问题二:资源保护不足 针对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往往涉及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一些未经规划的开发趋向于简单直接,引发了对自然和文化环境的破坏和失去。 产生原因:这一问题的产生和开发的盈利机制有关。部分地区为了挖掘利润,只考虑短期效益,对资源开采过度和开发随意,从而造成文化、环境双重损失。 解决办法:针对如何保护传统民俗旅游资源这一问题,可推广可持续旅游的理念,鼓励旅游企业与地方政府加强合作,加强旅游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规划和管理,科学开发,提高旅游品质,同时注重权益保护,防范过度开发。 问题三:传统文化创新不足 传统文化旅游产品长期以来在市场中拥有优势,但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市场持续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迫使行业应该创新。 产生原因:长久以来,传统民俗旅游产业不断追求生态化、深度化、多元化发展,但是创新能力不足,很容易满足于现有的营销方式,忽视了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解决办法:旅游企业应注重产品创新和质量提升,利用新技术,创造出更为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来,提升游客的娱乐体验,同时增加利润。可供免单、打折等营销方式以及口碑传播等方面逐渐引导消费者爱护、热爱传统文化的认识。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第一章:概论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在当今旅游业的发展中,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一种热门的旅游项目,也为发展地方的旅游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对于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着很大的实践和研究价值, 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第二章: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指一定时期的历史文化形态中所蕴含的游览、体验价值,具体涉及各种民俗文化。它体现了当地社会历史 发展的特征与现实的文化品位,更是地方特有的旅游资源和宝贵 的文化遗产。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流动性、多元性、可持续性 等特点。 第三章: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指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利用 与价值挖掘,营造具有旅游吸引力的景区,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 游体验。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开发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如民俗节庆、 民俗体验等。

(二)挖掘当地的传统文化,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项目。 (三)开发民宿旅游,提供更多元化的住宿体验。 (四)建设搭配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如洗手间、休息区等。 第四章: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是指利用开发好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丰富和多元化的旅游副产品和服务。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一直是旅游业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为了提高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效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打造多样化旅游产品,如旅行社组织的行程、夜间文化游等。 (二)优化交通环境。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建立完善的交通网络。 (三)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为提高游客体验质量,要增强人才培训,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四)积极推广宣传。扩大民众对民俗文化旅游的认知度,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提供广泛的渠道。 第五章: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

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作者:郑笑丛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第2期 郑笑丛 民族文化和区域性民众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间有一定的联系,近些年来我国民俗旅游取得 了巨大的进步,受到各地旅游部门的重视。民俗旅游开发阶段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存在 很多问题,制约了旅游业的进步。在本次研究中将以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础, 结合实际情况,探究有效的发展对策。 民俗旅游指的是借助民俗文化发展的旅游项目,主要是以某一特定的区域为旅游资源,能 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民俗旅游形式能扩大受众的视野,丰富知识的需求,也是当前社会文 明进步的产物。随着文化旅游热潮的发展,民俗旅游发展迎来新的高潮,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明 确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发展形式,研究有效的发展对策。 一、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民俗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对开发格局进行分析,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下将对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文化性质弱 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保持原有的文化特点,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创新,适应区域 性发展格局的要求。但是在具体开发过程中存在文化性质弱的情况,忽视了文化性质的重要性,用商业化的眼光看待民俗。部分开发商甚至肆意对民俗形式进行更改,失去了文化形式的自身 特色。甚至存在艺术化和舞台化处理的现象,采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对民俗文化进行调整。 游客仅看到了民俗文化的表象,无法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 (二)民俗商业化严重 民俗旅游的受众多数是城市居民,很多开发商为了获取经济效益,将民俗文化作为商品进 行展示。例如在传统的礼俗和婚俗中,对原有的节日模式进行改编,将其作为表演平台,此类 形式虽然能满足受众的需求,但是忽视了对民俗地居民的影响。将世代传承的习俗作为赚钱的 工具,忽视了民俗的保护工作,完全丧失了其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 (三)民俗特点不明显 由于民俗形式的种类比较多,在具体开发过程中,为了增加旅游地的吸引力,仅是照搬原 有的民族形式,导致民俗文化特点不明显。例如原有的唱对歌、抛绣球等活动,被商业化了之后,变成了老少皆宜的、可以随时开展的全民娱乐活动。民族原生态形式和现代化发展格局间 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民俗特点不明确,则会导致民族发展机制不健全,制约了民俗旅游形式的 进一步发展。 二、民俗旅游开发的对策分析

民俗旅游开发中文化真实性(原真性)问题

民俗旅游开发中文化真实性(原真性) 问题 民俗旅游的发展及其开发中出现的新问题已经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加强对民俗旅游及其开发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围绕民俗旅游的基本概念界定问题所展开的讨论基本上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状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的研究比较多。随着民俗旅游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化,结合研究现状和民俗旅游发展前景来看,一些新的研究方向正在形成并日益获得关注,本文所要讨论的民俗旅游开发的原真性问题正是现下研究热点之一。 一、基础概念 (一)民俗旅游 目前学术界多从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两个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定义:从旅游产品角度探讨民俗旅游,陶恩炎认为民俗旅游是通过景点和项目而动态展示的民俗旅游产品,旨在使游客致力和参与的文化与生活空间;而从旅游活动角度出发,西敬亭、叶涛认为民俗旅游是以民俗事象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 (二)原真性(Authenticity) 在19世纪上半叶,原真性被引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在《威尼斯宪章》(1964)中,Authenticity一词首次出现在国际

遗产界重要文献中。1973年社会学家麦肯耐尔在《舞台的真实性》一文中首次将“Authenticity”的概念引入对旅游动机、旅游经历的社会学研究中。此后,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真实性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分析,但并没有对有关“真实性”的概念达成共识。 国内学者通过探索“Authenticity”(原真性)这个单词的起源和演变,认为将其翻译成“真实性”并不准确,无法将其深层次的含义表现出来,张朝枝(2008)认为文化遗产保护界常用“原真性”,与之相比,旅游界常用的“真实性”更强调旅游者的体验,但由于“真实”失去了“Authenticity”中“原初的”、“本来的”含义,与遗产保护的国际准则相背1。 张军(2005)提出在关于民俗旅游“本真性”的认知中,专家、当地居民和旅游者对本真性的认知并不全是相同的。专家关注的是文化环境的“本体真实”的保存,对本真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静态到动态、由点及面的过程;当地居民更关注本地经济的发展和自己生活的改变;游客关注的是旅游经历的真实感受。 二、原真性视角下开发民俗旅游的必要性 (一)民俗旅游开发对文化原真性的影响 1、过度商业化破坏了文化生态环境 盲目重建和仿古。为迎合旅游者寻访历史、感悟地方特色文化的心理,旅游经营者会利用现代手段重现仿造“过去”以营造一

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意义

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意义 Contents: 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意义 1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 1 移植性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意义: 3 世界上做的好的几个民俗旅游开发: 4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 民俗旅游资源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宝贵财富,它的传承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由于这种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深藏于民族民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因此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民族的精神。传承保护这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茂兰民俗旅游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发展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首先,旅游业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创汇多、收益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不仅可以为建设积累资金、支持地区经济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和加强当地生态资源的保护,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其次,旅游业是一项关联度较高、带动性较强的龙头产业,开发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对外贸易、城市建设、景观修建、环境保护、

医疗卫生、工艺特产、文化娱乐、生活服务、广播宣传等行业迅速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 再者,国际客源流向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即游客从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从高收入地区流向低开发地区。贵州少数民族分布的大多数地区经济都较为落后,开发旅游业,可以从国际国内经济发达的高收入地区的游客身上获取一部分收入,并将这些收入向生产投资和生活消费形态转化,从而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连锁反应”作用,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2.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的产业调整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旅游业所依托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要相互协调配套才能发挥其作用。由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使其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促进和带动与旅游业相关的其他产业的配套发展,使原来聚集程度很小的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相对增长,产业结构由低层次低效益向中层中效益甚至高层高效益升级。据有关资料表明,每增加1名旅游从业人员,需增加4~5名间接从业人员。因此,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不仅可以扩大就业,而且还可以促使民族地区人口直接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3.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人文资源的传承和保护 少数民族区域发展民俗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发掘新的旅游资源,从客观上要求保护自然环境、恢复和修葺原有人文旅游资源,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不仅要大力开发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相配套的自然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自然风光、野生动物资源,建立和开放相应的自然保护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发掘、整理和提炼那些最具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艺术、舞蹈戏曲、音乐美术、民间技艺、服饰饮食、接待礼仪等民族旅游资源,使这些民族文化的瑰宝得以永世留芳。发展旅游业,要求旅游环境质量要优于一般环境质量,因此,必然要求旅游区维护和恢复文物古迹,保护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摘要:随着世界旅游业成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也以独立的资格和奇特的风采昂首进入旅游市场。但是,由于旅游事业本身过于年轻,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者的钟爱者们忙于享受“异乡情调”或经营“万种风情”,忽略了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造成了民俗资源的破坏。因此,把开发民俗旅游与文化的交流结合起来, 同时将民俗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 做到统筹规划, 合理发展。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正文: 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不断向纵深发展, 既要挖掘、整理、开发其科学、文学、史学、美学和社会学等文化内涵, 扩大其职能, 又要不断探索建立各类旅游资源的外延机制, 启动综合整体优势, 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民俗文化对异地他乡的旅游者来说, 其神秘、罕见、趣味等都构成了一种强大的诱惑, 使其成为必然的旅游资源。把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 不仅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更可以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繁荣。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早在汉代就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即民俗风情。民俗旅游者越多,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损害也随之加大。在文化旅游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出现了一批以深邃的文化内涵,优美的园林环境,优质的服务和管理的民俗村,风情园,文化村等。但也出现了急功互利,假冒伪劣的民俗经典,乱修乱造石艺粗糙,形式和格调庸俗低下的庙宇及鬼城,组织封建迷信活动,肆意渲染某些不健康的民俗的倾向。如何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成了旅游事业一门重要课程。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 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 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游戏竞技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旅游学的理论一般把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 其中,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人文旅游资源,例如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它是民

民俗文化课题研究报告

民俗文化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民族自豪感与文化危机感的交汇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绵延不断走到今天,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并且从来没有被外来文化割裂的文化形式。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自豪。然而最近几十年里,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少的传统文化被坚守,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他们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要培养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学是担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大职能的。我们希望能通过我们的探讨,还学生一块传统文化的净土给学生,夯实他们的语文基础,提升语文能力,积淀文化功底,提高人文修养,打好传统根基。 出于这种既自豪,又担心的心情,我们选择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这个论题。经市课题组批准正式成为实验学校。我们随后启动《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组中既有资深的中学高级教师,也有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既有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又有普通教师;既有教学管理人员,又有一线教师。学历、职称、年龄搭配合理。 在各级教育部门的有力领导和课题组专家的精心指导

下,经过全体实验教师和学生近三年的共同努力,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了我校的课堂,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得以提升。同时,课题的研究与实验还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拓展了教师的发展空间,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而整体提高了我校语文学科教学质量,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回顾三年来的研究与实验,我们由于实施了较为科学的研究策略,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现把研究情况做一总结。 二、课题研究概念界定:凸显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历史积淀下的珍贵财富,内容之广泛,内蕴之丰厚,非本次课题研究所能尽到。于是经过商讨,界定本次课题研究中的“传统文化”,指的是适合高中生理解,不甚艰深的内容上,比如爱国主义思想、传统礼仪、传统人文关怀、传统文化习俗以及一些浅近易懂的传统哲学思想等内容。我们将这些内容与常规教学进行多种形式的结合,做到灵活、恰当、充满趣味性与深刻性,争取带给学生反思与进取。力图将课题的实施和推进过程,化成为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唤醒心智与灵魂、促进生命成长的过程。 三、课题研究预设目标:提高学生语文修养促使教师树大语文教学观 我国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中国根的中华

浅谈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 民俗文化旅游是民俗文化和旅游活动的结合,民俗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 源,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各国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点。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五十六个民族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使其成为重要的文化旅游形式,随着旅游产业的商品化,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被包装成产品,因而对民俗文化原真性的追求也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目前,我国民俗文化旅游中还存在着种种不容忽视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原真性”角度,以民俗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以“原真性”理论为切入点,分析当前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 一些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民俗;民俗文化旅游;原真性;开发;利用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研究背景 (1)学科研究的趋势 旅游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呈现跨学科的趋势。同样地, 民俗文化旅游不是简单的民俗活动也不是单一的旅游活动,而是介绍、观赏区域内独特的民俗文化而进行的旅游活动。它应是民俗学和旅游学共同研究的对象,也需要多角度的研究。在今天,无论是在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分类还是在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方面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为我们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学术界对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借鉴了许多其他学科的理论,如何使民俗 文化与旅游结合,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是我们所需要关注的。 (2)享受旅游体验的需要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带薪休假体制的出现,人们已从物质生活的享受转移到了精神生活的享受。因此,人们的旅游需求与日俱增,旅游观念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游客不再去欣赏纯粹的自然风光,而对展现地方独特风貌的民俗文化更加感兴趣,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活动成为人们外出旅游的首选。作为区域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与旅游活动的结合,不仅使民俗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弘扬,还满足了游客旅游体验的需求。随着景区中旅游者的大量涌入,民俗文化旅游得到了大力开发,然而景区为了获得经济效益,满足旅 游者的需要,民俗文化渐渐丧失了原真性,成为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巨大挑战。 (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同时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旅游资源。文化与其他旅游产品相结合,丰富了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如今已成为旅游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支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随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目标的出现,文化消费已经成为一个经济现象,文化被进行了旅游开发,在一些地区流传已久的民俗文化被开发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如节庆活动、民间工艺品等,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赢得旅游者的青睐。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相结

相关主题